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4:11:19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文化产业是在一定资源基础上通过文化挖掘、品牌创意、优势集聚、民俗展示、改造创新形成的业态,良好的历史文化禀赋往往给予特定地域发展文化产业以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异常丰富,“晋善晋美”是极为准确的概括。自然风光、人文积淀、红色文化、艺术表现、民俗风情等为山西发展多种形态的农村文化产业模式提供了极为雄厚的发展基础。1.特色鲜明、品格各异的自然风光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绝佳选择。南北东西差异性的自然风貌使三晋成为我国北方旅游休闲的绝佳胜境。北国雁朔风光的壮阔,塞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远,黄土高原沟壑的纵横,黄河壶口奔腾的气势,加之山西北部夏季气候的凉爽、便利的交通都使山西具备了发展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的条件。2.积淀深厚、极富魅力的人文传统提供了认知三晋文明的广阔课堂。华夏发源的历史踪迹、内陆农耕文明的开拓业绩、遍布全省的宗教寺庙及其文化、不同时代产生深刻影响的各方面杰出人物、晋商文化的诚信进取精神、南北各地各具神韵的非遗制作等,都是华夏文明在三晋凿刻的历史痕迹,乡村常态生活中亦处处散发出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魅力。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独特空间是认知华夏文明绝好的课堂。3.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提供了感知我党发展历史的生动讲堂。一百多年反压迫求解放的艰辛历程中,三晋儿女英勇不屈,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非凡业绩,武乡、左权、黄崖洞等红色遗址是最好的见证;建国以来三晋儿女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大寨、西沟、右玉等创业之地仍历历在目。4.异彩纷呈、花样繁多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宽阔大舞台。山西的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孝义皮影戏、祁太秧歌、绛州鼓乐等闻名全国,享誉海外;各类民间舞蹈、鼓舞、秧歌舞、狮子舞、高跷、旱船、背棍、铁棍和抬阁等极具审美价值;民间绘画、剪纸、面塑、砖雕、木雕、造像等艺术表现传神。观赏岁月中留存的这些瑰宝,定能帮助人们深化对中华文化神韵的理解。5.淳朴厚重、魅力无穷的民俗风情提供了休闲娱乐、回归传统的温馨空间。三晋民间故事笑话、传说典故、交往礼俗、婚俗节庆、食俗居俗等生动展示出千百年间民众劳作生息、繁衍发展的图景,徜徉其间品味咀嚼,其淳朴厚重的内涵令人感喟。总之,潜心挖掘资源禀赋的丰富矿藏,用足用好其文化内涵,发展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视野就会充分打开,境界起点就可不断提高,思路办法也会愈益丰富。

二、在推进相关要素深度融合中促进山西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迈进

(一)在深度挖掘多元融合中强化农村文化产业的文化魅力当今时代,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刻板地享受一种文化消费,而是将旅游等文化产业消费看作是一种文化体验,从中更多希望获得的是独特的精神感知和满足。适应这种需求,国务院2014年3月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国务院2014年8月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在某种业态中融汇多种相关元素,在向人们提供一种服务时满足其多方面需求,同时获取更丰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譬如,央视在山西忻州农村拍摄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后,村民把当地生产的小米装在刻有“喜耕田小米”的葫芦里去销售,葫芦有“福”、“禄”的美好寓意,刻上“喜耕田小米”,植入文化附加值,简单的农产品就增值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农村文化产业许多门类的发展都可以通过挖掘文化附加值提升其社会效益,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一个乡村休闲景点,如果只简单陈设供游客观赏的风物,人们往往会因其缺乏更多内容而较快离去。但如能增加演艺项目,游人为看演出就要住下,因此就产生了住宿、餐饮、消费、购物需求,与相关旅游要素的融合就延展了乡村休闲的产业链,经济效益也就随之增加了。

(二)推进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发展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产业,其最终受益主体都是农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文化产业会因此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与经济价值。对农村文化产业产品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追求,也要求我们从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的角度,一体化推进两者协调发展。山西许多地方的实践表明,高起点谋划、整体性开发是农村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明智之举。如山西享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之誉的皇城相府在开发中秉持了“综合创新,集成创新”的理念,融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一手做足做好皇城相府的文章,恢弘的古典官宦建筑、重现历史盛况的开城仪式《迎圣驾》、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会都展示了皇城相府厚重的文化内涵;一手打造融合多种产业要素的综合开发,现代气派的大型文化演出,体验现代田园风光、采摘品尝新鲜瓜果的相府生态园丰富了景点文化内涵,提升了景区文化品位。皇城相府由此荣获“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仅2014年春节假期,景区就接待游客5.54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10.24万元。成功的范例还有临汾古县,其特色文化不仅催生了各类乡村文化产品,也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全县有5000余名妇女从事手工布艺制作,成立了“锦织”土织布、“红梅”布艺、“俏姑娘”编织等协会,仅“春媳妇”土布鞋协会就有200余名妇女联手从事土布鞋制作,其产品销往北京、广州、韩国、日本等国内外城市,2011年手工艺品的营业额达到200万元。

(三)拓展农村文化产业相关要素融合发展的广阔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性、渗透性、关联性极高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推动农村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会带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必将促进其文化价值理念向相关产业渗透,推动相关产业升级。1.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产性开发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山西各地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产性开发融合发展的成效,从实践角度证实了这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路径。政策性激励、地方社会民间的合力作用使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闻喜花馍、平遥推光漆器技艺、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广灵染色剪纸、洪洞走亲习俗、清徐徐沟背铁棍、老陈醋酿制技艺等非遗保护通过生产性开发得以传承,众多农民也因此得到了就业机会。2.推进文化展示与深度参与体验文化的融合发展。处于现代生活紧张节奏中的人们,常希望通过乡村风光与乡野生活的感受暂时缓解疲惫的身心,乡村生活因此成为许多城里人复返自然、回归既往、寄托情感的难以抗拒的诱惑。以传统物件、食物、场景,传统制作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传承历史,留存记忆的氛围,使其通过乡村旅游能够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就成为了拓展空间,深化产业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如山西孝义贾家庄村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展示的犁、耧、耙、碌碡、纺车、风箱、水车等传统农具让游客触摸到了几千年的农耕生活中农民的生产劳作,感受到与现代生活的强烈反差,其心灵感受自然是城里人难得体验、久久难忘的。3.推进文化展示与演艺业的融合发展。如前所述,消费者享受文化产品往往希望得到更具内涵的多方面感受,尤其是体现特定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风貌的精心制作,往往更能给农村文化产业锦上添花。山西在这方面不乏范例。号称“民俗文化三绝”的孝义皮影、木偶、碗碗腔的展演,让众多游客流连;折子戏中变脸、甩发、喷火、舞长绸、梢子功、翎子功等高难度特技也让观众叫绝,精心打造融合地方历史文化的艺术精品,乡村文化产业亦能成为人们尽情享受的民俗文化盛宴。4.推进休闲观光旅游与耕作农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搭建亲身体验的平台,改变游人单纯旁观者的身份,使人们通过劳作“过程”形成更丰富的感受,找寻更多样的乐趣亦是增强农村文化产业内涵、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方式。以采摘这种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常见项目而言,如果不是让游人直接采摘成熟的果实,而是将土地租给他们,由农民指导其种植,使其亲身体会从种到收的过程,最终品尝亲身劳作的成果,就既能满足城里人尝试感受新奇的心理,得到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体验,又能通过出租土地、辅导管理增加农民收入,传统的种植农业与文化产业的对接由此就衍生出一个新的业态———体验感受式产业。这已经是发达国家和国内许多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成功推行的办法了。综上所述,密切跟踪消费需求,准确把握市场动向,以挖掘文化内涵为先导,不断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各要素的深度融合,农村文化产业的层次才能不断提升。

三、发挥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一)以市场导向引领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迈进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将更加旺盛,农村文化产业迎来了全盛发展的大好机遇期。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市场正逐步从追求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向追求品质的集约式发展转型。当今社会人们的文化消费早已超越了简单吃吃、简单逛逛、简单玩玩的阶段,变得更注重品位、更追求多样、更具有个性,要求有更高的文化内涵,农村文化产业也远不是搞些“农家乐”、“采摘节”就能吸引来城市人了。在这一时代趋势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必须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动向,研究和有效追踪消费者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产品内容与供给方式,通过增加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提升文化内涵,以文化底蕴吸引游客。

(二)有效发挥政府在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发展中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强其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服务和监管职能,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政策,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税收、建设用地等方面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2014年3月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8月国务院又《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基层各级政府引领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以准确把握党和国家这些政策法规的实质为先导,在引导、服务、监管中大力宣传这些主张;其次,各级政府组织要针对各地历史文化资源条件,针对各地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的整体布局,针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需求适时制定出台引导、支持、鼓励其产业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再次,基层政府组织在实践中要经常关注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困难,通过积极的政策帮扶、有效的资金注入、优惠的贷款贴息、必要的项目补助和必要的人才培养保护,为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排忧解难,为其持续迈向产业高端不断注入活力。

(三)注重发挥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领头雁”的作用农村文化产业是立足乡村带领广大农民奋力开拓的产业,是需要通过不懈奋斗艰苦努力方能见效的产业,是在许多地方不被人理解、不被人看好因而缺少必要支持的产业,这些困难决定了农村文化产业创业开发的艰巨性。同时,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又要求其创业主体具有较高的智商、较好的创意、开阔的视野和过硬的经营管理能力,必须是胆识过人且非常难得的杰出人才。探究我国和山西许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成效显著的范例,大多都能发现这些“领头雁”的突出作用。例如皇城相府产业持续向高层次迈进的成功实践,离不开皇城村“领头雁”张家胜的突出作用。再如山西广灵剪纸的第六代传承人高清红,自小就有极为过人的剪纸创作技艺,2004年她牵头成立青红剪纸艺术有限公司以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培训当地农民1000多人,专门建立了广灵县剪纸产业文化园,带领全县上万农民从事剪纸产业,用市场的力量使剪纸这一传统文化形式重现生机,也使万千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的前景为山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始终秉持文化产业“为人”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作为、有效推进各相关要素的深度融合,山西农村文化产业就必将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需要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虽然近年来,我市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如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幵设社会培训机构等培养农村文化产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但是,不可否认,当前产业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发展落伍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瓶颈之一。

二、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依靠政府、民间组织和市场三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具体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还需要从农村文化产业的产业基础、文化品味、投融资体系、人才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为发展生产、保证生活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创造共同条件、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的总称。从行业划分来看,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邮电通信设施、能源供给设施、水利设施、生态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因此,它既是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经济和社会运行和发展最基本的保障。比如,企业生产需要能源和水作为必需的投入品,也离不开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提供的服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农村公路、通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为文化产业走进农村、驻扎农村、建设农村做好基本的保障工作和准备措施。

2.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升文化产品总体品味加大科技投入,首先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通过发展信息科技,提高农村通讯设备、供水、供电等基础建设,为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文化产品的总体品位与科技含量。“就我国文化产品而言,内容的民族化和国际化是双向互动的,只有保持二者的张力,用现代意识来处理传统文化资源,才能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农村文化产品要既能够彰显自身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的水平,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农村许多尚未开发、以原生态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源,要使它们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要依靠高科技。

3.构建金融支撑体系,保证农村文化产业资金投资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又一大障碍就是资金的匮乏。因此,必须积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主体,拓宽投资渠道,集聚各方力量,多管齐下,使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鼓励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着手从金融支撑结构、担保体系、评价体系、保险机制等方面构建完备的金融支撑体系。

4.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育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必须正确处理好人才短缺的问题,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中最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农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的同时,针对当前短时间内无法培养出满足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的文化人才的情况,还需要通过加大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来缓解人才紧张状况。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在2013年同志到湘西进行调研工作时提出来的,是我们国家现阶段重要的扶贫发展战略,是反贫困理论的巨大创新,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面对不同地区的贫困环境,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的识别与帮扶,做好对扶贫工作项目的精确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通过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来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生产能力,改善扶贫对象的生活水平,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1]。

二、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优势。武陵山位于四个省份的交接之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在武陵山片区中还有许多的特色文化小镇,少数民族寨子,这些都是特色文化集群产业项目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很多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也积极投身到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当中,为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像是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产业集群地区,就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调动了其周边地区文化娱乐休闲一条龙产业发展,在湖南省地区也是全国范围内比较著名的旅游文化特色景点,为今后的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使村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

(二)劣势分析

1.总体发展缓慢。就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几年来取得了一些较为不错的成绩,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产业资源,形成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项目,但是从总体来说,目前该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规模并不是很大,总体质量还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缺乏国际性的竞争实力,缺少高尖端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系统的文化集群运营方式,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集群产业和其他主导型发展产业相比,总体发展进步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2.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在对武陵山片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来提高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发现,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在真正开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时,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地区贫困农民的主动生产积极性不高,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依旧很多,影响到了整个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发展速度,在个别文化产业实施过程中,扶贫政策的实施不够精准,最终导致了扶贫项目资金去向不明,并没能很好地开展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真正的贫困农民没能获得扶贫政策的任何福利,由于武陵山地区自身的生产基础比较差,在构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过程中,生态破坏的比较严重,山区自然泥石流、山洪现象时常发生,武陵山片区人民的返贫率非常高,缺乏正确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在今后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3]。3.品牌文化实力不强。虽然近几年来,武陵山片区推出了“武陵山大裂谷”和“武陵山森林公园”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项目,但也只是在武陵山地区较有名气,在全国诸多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中,并没能完全发挥出武陵山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品牌文化的总体竞争实力不强,除了大裂谷和森林公园以外,并没有相应地开发其他具有武陵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要想使得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有一个长远性的发展前景,单纯依靠这两个特色产业项目是行不通的,武陵山地区作为湖南省地方政府精准扶贫政策下的重点发展对象,关于文化产业品牌实力不高的问题,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4.地区文化产业集群机构不完整。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附近,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并不是十分完善,而是呈现出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分布,也就是说,所有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资源都会慢慢向着文化园的发展结构靠拢,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导的话,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朝向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倾斜,使得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断裂式的文化产业结构,不能很好地提高武陵山片区的整体特色文化实力,造成武陵山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4]。

(三)机遇分析

在对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时可以了解到,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转变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计划,做好地区间的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内容的发展创新,改革传统文化产品的制造工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武陵山优秀文化理念宣扬出去,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下,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得到了改善,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文化产品消费进入到了新阶段,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多,大力发展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加快转变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有着生产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的优势特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将成为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威胁分析

1.缺乏科学的融资渠道。就目前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集群发展的现状来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挑战,区域间的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如果湖南省其他地区的文化聚集区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企业来进行投资,那么对于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将是一次严重的打击,虽然政府部门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对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就目前的融资情况来看,武陵山片区的融资渠道还不够畅通,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结构较为单一,民间借贷的安全性较差,而且武陵山片区文化企业的经营结构转变的也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科学融资渠道,很多经济效益比较差的文化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宣布了破产倒闭[5]。2.缺乏市场竞争服务意识。而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是指总体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一条特色的文化产业链,虽然基础文化产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相应配套的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文化服务却没能有效实施。武陵山地区文化企业深入到人民的程度比较浅,普遍存在文化感较低的现象,缺乏一个核心企业来领导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而且科学技术较为薄弱,很多文化产品的加工还停留在传统制造工艺当中,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还有待于提升,村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样所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能将武陵山片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贵资源科学转变成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不能做到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创新型技术人才较为短缺,后续发展力量不足,尤其是在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当中,人才结构失衡,政策激励制度做的不到位,最终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使得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实力开始逐渐下降[6]。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一)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将内部资源优势同外界的机会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创建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首先需要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确定适合武陵山区域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模式,树立人性化的文化经营理念,建立专门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士来负责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管理,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地区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树立可集约式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进而提高地区村民的文化产业发展下的忧患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二)弱势—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方式,则是充分利用外界的机会来弥补了自身发展劣势,并将劣势逐渐发展为优势,在制定与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当进一步加大地方经济的财政投入力度,使得武陵山片区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孵化项目当中,要想提高武陵山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单纯依靠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加深入性地打开各种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审批制度的完善,放宽市场经济下文化企业的准入门槛,积极出台一些鼓励文化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发人们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武陵山片区村民的文化需要,同时也能够打开文化市场,使地区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优势—威胁(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去缓解或减轻外界的威胁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够了解到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品牌,就要进一步加大对的文化产业品牌的宣传力度,弘扬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理念,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武陵山文化产业链,形成“构建三园,发展多点”的文化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促进武陵山片区全境范围内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景点建设项目的积极推进,开展山清水秀“农家乐”形式的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利用武陵山地区特色的山水资源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品牌[7]。

(四)弱势—威胁(WT)战略组合

而WT战略组合的方式,指的是通过减少自身的弱势,来免去遭受外界环境威胁的一种防御战略,在建立具有武陵山地区文化产业特色的集群项目时,需要充分体现文化产业中的娱乐休闲价值,还应当体现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价值,不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遗失,进而进一步拓宽影视广播文化产业链,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向全国人民传播武陵山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特色,提高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作用,建立文化建设,网络营销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颖的文化产品,来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作者:陈晓亮 赵立平 陈政 单位: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正贤,吴黎围.进程与展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30年[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3):45-55+142.

[2]徐丽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刘伟.恩施州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徐子龙.湘西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张小静.武陵山片区开发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任雪艳.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反思与展望

【作 者】廖扬平,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组织部讲师。南宁,530022;韦吉锋,广西教育学院科研处教授、博士。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4 - 0142 - 007

21世纪以来,城乡一体化进程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持续推进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的同时,也对广西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如何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潮流,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道路,成为所有关心和支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梳理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研究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的对策,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现状分析

(一)期刊类

截至2015年9月,在中国知网上以“广西民族文化”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时间段为2000―2015年),共检索出362篇相关论文。其中,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共19篇,占比5.6%。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944篇相关论文。其中,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共55篇,占比6.0%。的曲线图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关“广西民族文化”的呈上升的态势,以2010年作为分水岭,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广西民族文化”问题。“广西民族文化”研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从的内容来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吴伟峰的《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从近年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和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的显著作用进行了论述。[1 ]何玉嘉的《现代语境下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思考》一文,针对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优势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 ]黄启学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从分析广西民族文化面临着来自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民族同化三大挑战出发,提出发展广西文化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之浪推筑民族文化之巢;以改革开放之力强促民族文化创新;以民族同化之势力促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以法制的形式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狠抓人才保护培养,把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关键;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努力造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3 ]

第二,关于广西民族文化传播与认同研究。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刘辉、肖祥的《全球化视野下的广西民族文化认同思考》,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广西加强了与世界各地之间的各种交流,在实现广西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广西民族文化认同下降的趋势。并从坚决抵制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加强国际交流,加快相关立法,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广西民族文化认同的对策。[4 ]秦红增的《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谈起》,借助于“天琴文化”个案,结合民族志表达,从全球与地方、现代与传统的整合视角,探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等问题。认为创新以建构独立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体系,乃是民族文化传承、传播、永续的根本前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持有开放、坚守两个法宝。唯其如此,民族文化才可自觉繁衍、生生不息。[5 ]赵锦山、徐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根据941份调查问卷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认同状况。调查显示:人们对民族语言、传统信仰等方面的认同程度不高,但对饮食等习俗方面的认知程度较高;各族群众的族际交往频繁,族际通婚比例较高;对中华民族和广西地方的认同程度很高。民族文化认同与社会稳定及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合理的民族认同结构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6 ]

第三,关于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何颖的《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从广西民族文化品牌的特点、价值、发展战略、主要环节、对策建议等5个方面展开了论述。[7 ]简王华的《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认为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壮族文化旅游资源、刘三姐文化、瑶族文化、京族文化、侗族文化、苗族文化等构成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基础。该文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品牌的构建、品牌的培育与科学运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8 ]刘婷的《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一文,对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和传承能力作为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评估指标的构成要素。对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产业总量规模较小,发展规模还不平衡;市场需求条件不足,文化消费水平较低,文化消费结构总体上还比较单一;产业人才资源紧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整合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要发展广西文化产业,必须要注重培育建构广西文化产业链;走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打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广西文化产业品牌;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引进资本,扩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等对策。[9 ]

第四,关于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研究。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杨昌雄的《关于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思考》认为,广西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必须根植于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使之发扬光大。根据各个民族文化特性,植入先进文化内容,在保持该民族原有的文化形态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10 ]王清荣等撰写的《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选择》指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广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则是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标志之一。[11 ]王政武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与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构建――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视角》提出,广西应把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作为抢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深化研究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提升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有利地位,把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与广西社科研究高度融合,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工程立项等措施,扩大广西在全国理论创新的知名度,提升文化软实力。[12 ]曹迎的《高校在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的使命》认为,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广西高校责无旁贷,肩负着成为广西文化传承的基地、文化创造的中心、文化输出的纽带、文化精神的高地、文化人才的摇篮等五项使命。[13 ]

(二)硕博论文类

截至2015年9月,在发表的硕博士论文上(时间段为2000―2015年),以“广西民族文化”为“题名”进行精确检索,共计53条记录。其中,博士论文14篇,硕士论文39篇。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共计733条记录。其中,博士论文126篇,硕士论文607篇。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化、资本化、基础教育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与广西精神等问题展开。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汪俊芳的硕士论文《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归纳并提出了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的五大模式:集约化经营开发模式、文化创意+旅游资源+项目市场化运营模式、民族文化旅游节庆与会展推广模式、文化旅游房地产模式、文化遗产品牌吸引模式。[14 ]胡优玄的硕士论文《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认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加速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和提升产业区域竞争力。[15 ]杨红的硕士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研究》认为,民族文化与基础教育并非独立于社会环境,彼此孤立地存在着。基础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互动必须走出各自的领域,与自然环境、政治管理、经济支撑、人才科技以及世界文化产生必然而紧密的联系。[16 ]闫雪梅的硕士论文《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提出,广西精神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地对广西民族文化进行取舍之后的凝练与升华,它集中了广西民族文化的要义和精髓,浓缩了广西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华,是广西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方面和最具生命力的部分。[17 ]

(三)著作类

截至目前,笔者梳理了2000年以来出版的与“广西民族文化”主题相关的著作,共计10本,它们是:唐正柱主编的《红水河文化研究》,该书收录了50余篇关于红水河文化研究的论文,内容涉及广西民族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红水河源头考察、红水河文化品牌与开发战略等问题。[18 ]潘琦主编的《广西环北部湾文化研究》,该书比较系统地整理了广西环北部湾文化研究的成果,对当地的文化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有利于广西进一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多样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19 ]广西博物馆编的《广西博物馆文集1-10辑》,是一系列以文物研究、考古研究、铜鼓研究、民族研究、地名研究为主,集学术性、知识性、鉴赏性为一体,图文并茂的文集。[20 ]容小宁主编的《广西文化发展新探索(2003-2007年)》,该书的内容分为领导同志专论、文化创新思维、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保护、艺术创作生产、对外文化交流、典型经验报告、特色项目等,分别对广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如何保护、发扬地方文化,文化如何为经济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编《2006-2009年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全记录》一书,注重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特色和创意开发”“开发文化资源的国际合作”“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创新战略”“文化产业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22 ]容本镇、银建军主编《广西民族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 》,对“先进文化应当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广西文化生态特点及利用策略、民间文化与和谐社会、新媒体传播业的崛起与前景、壮族文化、刘三姐文化、民族融合、文化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23 ]海力洪著的《广西世居民族文化丛书》,以客观的叙述、散文化的文字、真实的图片,图文并茂地介绍广西世居民族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历史来源、传统经济生活、语言、文化艺术、生活习俗以及民间等。[24 ]李甫春等著《中国广西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之旅》,分别讲述了中国广西周边国家的民族和神奇迷人的民族文化旅游胜地;广西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奇特秀丽的山水风光;以民族文化旅游为纽带,把广西与周边国家建成连片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南宁为依托、以桂林为龙头的广西民族文化之旅。[25 ]张利群著《审美人类学与广西民族文化研究》,立足于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从审美人类学研究视角,对广西刘三姐传说、铜鼓文化、花山崖壁画、歌圩、“三月三”歌节、《密洛陀》史诗、壮族舞蹈等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26 ]孙先英著《宋明理学在广西的传播及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通过张颉⑼跹裘鞯热牍鹄硌人物个案和群体描述相结合,揭示了理学传播的主体、途径、方式和传播的性质特点。并通过分析比较,剖析了宋明理学在广西的发展历史及其特征,进而探索了宋明理学在士风士节、、宗法制度、社会组织、乡村控制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27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从总体上看,关于“广西民族文化”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研究队伍中,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数量逐年增多,推出的研究成果愈发有分量,研究的视角也更为新颖和独特,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出现在政府制订的相关政策文件中,有利推动了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前进的步伐。但是,我们也发现,当前学界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研究,也存在以下几个亟须解决的问题:(1)有的学者对研究的起点和逻辑前提“广西民族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够严谨和科学。从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来看,学界对“广西民族文化”研究视野、深度和系统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还需进一步提高。(2)学界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问题引起的重视不够,对如何消解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广西民族文化形成的冲击研究还不多。截至目前,国内尚未有学者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广西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而这项工作对于广西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这也是笔者进行该项研究的出发点。(3)有关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相关制度能否真正落地生根直接影响着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未来。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内涵与外延问题

谈及广西民族文化,必须要对“文化”这一概念有明确的认识。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广西12个世居民族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那么,广西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不少学者给出的解答也是众说纷纭。韦日平在《地域性文化与民族文化――兼谈广西民族文化研究》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广西历史上是否存在过自己的富有特色的区域文化?第二,如果存在有广西区域文化,其外延如何?广西民族文化是指单一的壮族文化还是指包括其他民族在内的文化?[28 ]何颖在《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一文中指出:广西民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态,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按特定模式的糅杂重合,呈现着文化的创造、传承、享用和发展的共存状态。[7 ]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与定位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市民与村民之间不仅进行着资金、技术的交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市民,这种文化的交流更加自发和自觉。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了更为丰厚的现实土壤和发展空间。城里人向往着乡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般的生活。乡下人向往着城市里灯火阑珊、风驰电掣的现代生活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常常将现代化、城市化看作是对广西民族文化,尤其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挑战和威胁。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城市化必将导致广西民族文化的逐渐淡化,甚至是消亡。但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农村的现代化。如何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处理好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上,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与立场,即城乡一体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不是对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瓦解与破坏,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利害关系,而是一种彼此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利益关系。它们都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都以人类的活动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都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多种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为最终的归宿。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城镇化所带来的城乡文化之间因为差异产生的冲突与矛盾,将这些冲突与矛盾解决在维护广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这一总体框架内,是我们必须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原则与规律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遵循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首要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广西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民族、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继承与发展模式,要结合广西民族文化实际情况,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其丰富内涵,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注重文化创新。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除了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民族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规律既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演变过程。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也会出现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超越与突破,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属于这么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念、目标、内容、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等,防止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第一,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与广西民族文化创新的关系;第二,广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第三,弘扬广西先进民族文化与割舍广西落后民族文化的关系。总之,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以先进的民族文化去教育人、影响人和塑造人。唯有如此,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集广西精神,凝聚广西力量。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方法与载体问题

随着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研究的深入,有关方法与载体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载体,将广西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继承与发展下来,以维持广西民族文化的延续性、独特性和先进性的活动。方法和载体是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是连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纽带和桥梁。所谓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所谓载体是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的方法和载体主要有:神话、诗歌、寓言故事;、宗教仪式;历史遗址、历史人物;民居古宅、典型建筑;民俗风情、礼仪禁忌,等等。这些有形的或无形的、有声的或无声的、动态的或静态的、隐性的或显性的方法和载体都承载着大量有关广西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都能给予后来人以视听的享受、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此外,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传播载体,迎合大众的需求,尤其是吸引青少年对广西民族文化的目光,有效扩大广西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覆盖面。在这一方面,广西民族博物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广西民族博物馆建立了一个分类齐全、设置合理、功能比较齐全的专题网站,分别设置了资讯、展览、生态博物馆、铜鼓研究、鉴赏、服务、商店等板块的内容。同时,在淘宝网等深受年轻人欢迎的购物网站开设店铺,出售极具特色的广西民族美术工艺品,既实现了经济效益,又扩大了影响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通信等新兴的网络媒介积极、主动地传播广西民族文化,不断增强广西民族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当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打着广西民族文化的旗号,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带来不良的影响和后果。要建立相应的广西民族文化网络监控队伍,建立预警机制。

(五)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效果与评估问题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效果进行评估,是人们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以及政府制订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效果进行评估是指文化主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以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为目标,以先进文化的建设为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指标体系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要对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进行有效评估,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初步建立一个内容完整、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一般应包括:广西民族文化的建设、生产、成果、水平、传播、影响等要素。因广西各地的民族文化内容、定位、发展目标等内容不同,因此,这一评估指标体系的制订,不应是自上而下的,而应是自下而上的,对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评估也不应使用同一个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此外,在评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考虑地方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态、文化特征,制订不同的评估目标、评估标准、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的针对性、科学性。第二,要注意引入第三方评估。以往的评估,其评估的主体一般为当地文化主管部门,采取的方式无外乎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过于单一,难以保证评估的效果。引入第三方评估可以提高评估的公信力,发现不一样的问题。第三,要树立通过评估不是结果,而仅仅是开始的理念。有的地方为迎接上级文化评估,评估前大费周章、突击完成任务,评估后冷冷清清、动静不大。把通过评估当成追求的目标,而不是促进民族文化建设的开始。以上三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进行评估所得结论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吴伟峰.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07(2).

[2] 何玉嘉.现代语境下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 黄启学.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4] 刘辉,肖祥.全球化视野下的广西民族文化认同思考[J].南方论刊,2010(6).

[5] 秦红增.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谈起[J].思想战线,2012(2).

[6] 赵锦山,徐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2).

[7] 何颖.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0(3).

[8] 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9] 刘婷.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2).

[10] 杨昌雄.关于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思考[J].学术论坛,2012(9).

[11] 王清荣,周明忠,吴学东,秦胜忠.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2(11).

[12] 王政武.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与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构建――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视角[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

[13] 曹迎.高校在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的使命[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6).

[14] 汪俊芳.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15]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16] 杨红.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17]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18] 唐正柱.红水河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 潘琦.广西环北部湾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20] 广西博物馆.广西博物馆文集:1-10辑[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21] 容小宁.广西文化发展新探索:2003-2007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2007.

[2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2006-2009年)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全记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09.

[23] 容本镇,银建军.广西民族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24] 海力洪.广西世居民族文化丛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

[25] 李甫春,等.中国广西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之旅[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6] 张利群.审美人类学与广西民族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7] 孙先英.宋明理学在广西的传播及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8] 韦日平.地域性文化与民族文化――兼谈广西民族文化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1987(1).

Abstract:Review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to issues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of national cultures of Guangxi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reflection and expectation about this issue in terms of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function and orientation, principle and rule, method and carrier, effect and evaluation.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为此,必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但由于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广大农村诸多条件还相当差,目前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许多缺陷,难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只有在新农村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好文化产业创新,才能尽快地改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尽快实现我们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什么是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对文化产业这样表述:“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简单地说,文化产业是用社会化大生产的运作方式生产文化产品、进行文化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文化产业的创新也就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公共财政为主、其他社会资本为辅,公共文化机构为主、其他文化机构和社会组织为辅,为全体国民提供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生产供给体系、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公共文化人才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监督体系等内容[3]。

文化产业创新对改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何在?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创新就是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进步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先进文化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由于文化既具有事业性质,又具有产业特征,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及文化部门的职能正在进行历史性转变,文化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的功能将进一步强化。我们要建设新农村,必须进行文化产业创新。更重要的,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也就是文化产业不断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办的一些新兴文化产业、文化示范基地,老百姓自己创办的大量文化企业、企业文化团队等就是文化产业创新的鲜活例证。这一切,推动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安徽富煌集团组建了富煌艺术团,和巢湖市居巢区文化馆联手,由文化馆培训管理,虽然常常为集团服务,但平时也可以由文化馆调拨,参与市区节庆、会议、广场、三下乡等演出,为广大市民和农民群众服务。大大增添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和服务能力。

河南省宝丰县扶持农民玩“小魔术”,称之为“民间艺术产业”,组织农民参加培训,打造“农民魔术师”,举办民间魔术节。那里的新农村建设标语有这样一条:“农民创造文化,文化造福农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强大动力。”现在宝丰县有民间艺术团体1400多家,从业人员5.5万人,年创收入3.5亿元[4]。这既提高了农村文化的品位,也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增加了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强化了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而且,大量生动的文化产业创新及其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促进了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健全和

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增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系

现行的文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到今天,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通过文化产业创新,我们可以看清文化体制改革的前途和出路,从而方向明确地把一些文化企业甚至文化事业单位推向适合其发展的市场。同时,也让广大的文化干部和群众看到自己未来大显身手的舞台,改变部分人认为走向市场就是意味着“下岗”的观念,在改制后不是“下场”而是扑向市场,走向前哨。这样,不仅利于理顺改革中的各种关系,顺利推进改革,也利于我们的主管部门逐步由“办文化”转变到“管文化”上来。安徽省的网络文化市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各种网络信息工程已向广大农村延伸,惠及千万农民。当前,安徽正在更深层次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将把一些县级文化企业单位如电影公司、剧场、剧团推向市场,这不仅利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加大县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点、文化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有利于增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供给体系的活力,促进新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产业的创新必然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这不仅使产品种类增多,也使服务更完善,产业规模更大,从而形成文化市场的繁荣,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深圳市有个大芬村,从一个画商开始起发展油画产业,只用了17年,发展成年产值3亿元、占领世界油画市场60%份额的“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福建省松溪县文化馆,从1994年创办女子版画班,10年就让松溪县的版画走向了全国[6]。而安徽的黄山市,在明清时期就是全国的版画中心,以其为代表的徽派版画在代表国家藏品水平的《中国版刻图录》中收录占三分之一[7]。而今,徽州版画鲜人问津,被束之高阁。是徽派版画没市场了吗?显然不是!是我们对这一文化产业没有进行必要的创新!徽州版画只有进行产业化创新,才能重现生机和繁荣!

广大农村虽然条件较差,但文化有市场,市场人气旺。如果适当地推进文化产业创新,不仅能使文化产业在农村得到延伸、发展,也会推进当地的和谐文化建设。如农村人喜欢看电影,我们可以在推进“2131工程”的基础上,更多地扶持一些文化人和农民,建立一批农民电影放映队,让偏远的农村人经常看到新电影,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科教影片,可以推动电影的发展和它的教育功能,也利于营造热烈、和谐的农村文化氛围。颖上、凤台、怀远等地的农民喜欢玩花鼓灯[8],安庆等地的农民喜欢看黄梅戏,巢湖、肥东等地的农民爱看庐剧,听民歌,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因素,采用城乡结合等灵活方式,组建各类剧团,让农村有灯玩,有戏看,有歌听,锣鼓喧天,好戏连连,歌声阵阵。让农村的文化活动尽量做到人人参与,红红火火。

四、有利于强化新农村公共文化人才保障体系,对新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农村文化市场是农村经济市场的一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在广大新农村进行文化产业创新,鼓励农民兴办各种文化产业,不仅可以让部分农民文化致富,也可以让这一部分农民在文化产业实践中得到各种锻炼和培养,成为文化骨干,传承文化技艺,甚至保护了民间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延安市安塞县的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以“创立黄土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为目标的安塞县黄土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成功地举办了3届中国安塞民间文化艺术节,除了参加本地的各类文化活动,为当地服务,每年还有1000多名腰鼓手应聘到外地从事腰鼓表演培训,先后有8名剪纸艺人赴美、日、澳、菲等10多个国家表演献艺。这些文化骨干中,有相当一部分自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需要的人才[9]。

安徽巢湖市黄麓镇青年农民刘靖,在祖传制纸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蜡笺纸产业。不仅纸张卖到了故宫,也使蜡笺纸这一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保护。

黄山市实施“五大文化工程”,将西递、宏村、唐模等农村进行整体产业化开发,形成优秀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遗产,弘扬了徽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范例[10]。

搞好文化产业创新,主要靠用好政策,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用好政策,对他们进行扶持和鼓励。

综上所述,我们不断地进行文化产业创新,就能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均衡发展和长足进步,就能使新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全面改善和加强,就一定能早日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中发[2006]1号

[2]郑孝清、张卫,论文化创新体系与文化发展,“网上论坛”,2005年11月15日

[3]黄晓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转变现代政府职能,《南方日报》,2007年8月28日

[4]李可,小魔术“变”出幸福生活,《光明日报》,2007年9月3日第1版

[5]曾一帆,叶求利,中国文化报社主编《新农村文化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第6页

[6] 曾一帆,叶求利,《新农村文化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5页

[7]黄辉,徽派版画艺术钩沉,《安徽日报》,2007年8月17日C4

[8]杨春,花鼓灯起源时间新考,安徽省文化馆编印《安徽群众文化》,2007年第1期第25页

[9]郑义,立足黄土地:安塞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中国文化报》,2007年8月31日第2版

[10]朱文根,黄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安徽省文化厅编印《安徽文化工作》,2005年第3期,第8页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 农家乐旅游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背景

文化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反映国际竞争力,而且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旅游文化产业作为烟台市文化产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因其良好的宣传作用和经济效益的可观性,长久以来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而农家乐旅游产业作为新兴旅游产业,积极推动了农村多种副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的致富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做大、做强烟台市农家乐旅游产业,对振兴烟台市文化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烟台地区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总体概况

目前烟台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着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尤其是作为苹果、樱桃等各类水果的主要产地,到了每年的5~6月份水果采摘的旺季,随着各采摘基地也纷纷对外开放营业,果园菜园采摘配合美食购物、特色民俗风情体验、传统节庆活动体验等立体式体验之旅更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农家乐旅游产业品牌,形成了烟台休闲、浪漫旅游独树一帜的特点。

2.面临的问题

整体上看,烟台地区农家乐旅游产业开发还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项目建设趋同性较强,缺乏品牌建设战略。由于农民的思维特征是实用理性,造成了在实际操作中创新性不强,盲目趋同性做法较多。另外,农家乐旅游产业缺乏品牌建设战略,作为营业者仅仅将收入看成经营成功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品牌建设、人文精神内涵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设。举例说明,烟台福山盛产烟台品质最好的樱桃,到了采摘季节,福山地区各处销售的都是名为“烟台大樱桃”的果盒,使外地顾客对福山当地的认同感不强,仅仅停留在对烟台整个市的认识层面,而不会对福山情有独钟,自然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各自为战居多。纵观烟台农家乐旅游产业现状,由于受到了市政基础建设、周边环境建设、交通等方面的制约,造成了大部分原始的农家乐均为未得到深入挖掘,而农家乐最为吸引游客的恰恰正是其原始性、自然性。另外,烟台地区的农家乐多半是独门独户经营,各自为战,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家乐体验的原始性,但是由于经营规模的难以保证、经营理念的缺失势必会造成经营很难大踏步向前。

第三,卫生等状况不容乐观,破坏环境现象时有发生。烟台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长期以来的卫生习惯及卫生基础条件欠缺等原因,农家乐旅游的卫生状况不是很令人满意,加之部分地区相关监管部门的管理缺失,更会造成多数游客的顾虑,形成农家乐不敢乐,游客望而却步的现状。另外,农家乐经营者在面对大量顾客时往往采用的是粗犷性经营,即不考虑污染、不考虑可持续经营、不考虑顾客感受。他们抱有的思想往往是来一波算一波,一切向“钱”看,而非向“前”看,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会越演越烈。

三 烟台地区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形成合力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工作格局

当地政府应统一思想,审时度势,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大力扶植当地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具体方法可参考如下:一是认真调研分析,找到当地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通过产业引导、规划编制、税收、工商登记、土地使用、金融信贷、行业培训政策的有利偏移,必要时减免有关管理费用,从而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好农家乐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二是设立专项扶植资金,帮助农家乐经营者有效宣传,通过合理的考核评选机制,当地政府应适时评出“农家乐”特色村和“农家乐”重点乡镇,以及优秀经营者,对这些地区和个人进行专项资金扶持。三是在当地畅通完善农家乐旅游产业沟通渠道,组织政府配套部门如公安、卫生、消防积极配合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合力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工作格局

2.积极改善农村各项基础建设,加强服务管理

首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统筹规划当地农家乐发展建设,整合独门独户经营者资源。根据区域发展的基本需要,统一规划交通建设、市政建设、公共基础服务等建设项目,加强品牌战略指导。其次,应积极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当地乡村农家乐产业的统一监管,做到卫生达标、服务达标,让旅游者吃的放心、玩的舒心,提升旅游地环境的整体质量,使当地农家乐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3.明确定位,强化特色化的服务项目建设

根据烟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应在发展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同时,把握烟台特有的“名片”作用,注重突出以下特色。一是突出民间文化、红色文化,例如,深度挖掘民间艺术品精髓及烟台戏、民风民俗的内涵,将这些资源合理有效地融入到农家乐旅游产业中来,让游客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关怀。二是突出休闲、浪漫体验。通过基础设施及服务的完善,以及到位的宣传,吸引游客前来住农家屋、吃农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四 展望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产业 特色 民族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06年3月通过的我国“十一五”规划,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那么,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我国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特点。首先具有一般产业的共同特点,如消费性、市场主导性、规模化等;同时,又具有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如对文化资源的依赖性、创意性等。

一、文化资源丰厚

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举世公认。这些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和文明底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价值资源。

1、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多姿多彩。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加上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积淀,使得中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多姿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截至2007年5月中国已有33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全球处于第三位。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些文化遗产将是参与未来文化竞争的品牌,大大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2、文物、典籍、人物事迹举世惊叹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久远而辽阔的时空进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财富。中国人凭着勤劳、勇敢、顽强、智慧的优秀品质,在建立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浩如烟海的典籍、举世惊叹的遗存、卓越非凡的发明构成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最好素材之一。

二、市场空间巨大

消费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国的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国内外市场优势。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13亿人,三个不同社会形态的需求: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农耕社会。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也为开拓世界市场奠定了基础。

1、国内市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13亿人口,对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广大国内文化消费市场。同时,由于中国拥有几千年相对独立的文明发展史,即使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民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使用方面,仍与西方存在深刻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产品在本土市场具有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具备的巨大潜力。有关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国民经济会继续保持以年均8%到9%左右的速度增长,这种宏观背景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有约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2500万人经常使用网上招聘,经常上网购物的人数为300万人,经常使用博客的人达到2800万人。仅从这些预测数字就可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加上春节、“十一”长假、中秋等节假日,人们的闲暇时间充裕起来,文化消费需求空前高涨。

另外,“十一五”规划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下一阶段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在此过程中,国家一方面会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另一方面,提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将成为我国启动消费、调整经济结构从而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手段。像东北一些农村文化产业的成功例子已经显现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端倪、市场潜力、现实可能性及广阔前景。可以预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广大农村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广阔市场。

2、国际市场。在国际上,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与日俱增,中华文化日益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兴趣和关注。世界上整个华人文化区和汉字文化圈对中国文化产品和消费的选择和需求非常强烈,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市场。世界上华语文化区众多,除中国大陆外,台湾有2000多万同胞,香港和澳门有700多万同胞,还有数千万华人华侨分散在世界各地,而受到华语文化历史和现实影响的人口数量就更是难以计数。由汉字的诞生地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日本构成的汉字文化圈内各国历史上都使用过汉字、本国语言大量借用古汉语词汇,其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国民中信仰佛教者众多,历史上或现在都以汉字作为传播语言和文化载体。现在,韩国语、越南语和日本语词汇的6成以上都是由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组成的。这些华人文化区和汉字文化圈内的人们有着相近的文化、语言和历史,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对中国文化产品产生文化亲同性,使中国文化产业拥有了广阔海外市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庞大的文化圈,像韩国利用与中国相近的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在中国刮起一股“韩流”那样,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

三、导向明确,社会性特色鲜明

资本主义文化产业以市场和利润最大化为其最高宗旨和目标,这是由资本和产业的本性决定的。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从一开始就要明确提出注重产业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均衡统一。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固然有其商业属性,更有其道德和意识形态属性,关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品质,在特定时期和环境下事关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在追求市场经济价值的同时,不能忽视产业的社会、精神、道德功能,不能走某些领域发展中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

中国的文化产业导向明确,政治要求与社会要求高――重视社会效益:一方面走向市场,一方面必须生产提高民众素质的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如出版物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保障社会效益的实现。政府将产业发展纳入国民发展规划,详细制定发展指标。文化工作要围绕艺术创作、群众文化活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市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展开,努力形成构建和谐文化的整体合力,全面提高文化建设水平,大力开展人才开发工作,推进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积极、慎重、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理论和观念的创新。

四、民族文化产业为主

2006年4月,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的讲演中对文化也有一段深刻的论述:“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1、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的文化产业植根于一个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这个延绵数千年的文化呈现出其独特智慧和特色。它不仅为中国的文化产品赋予鲜明的思想、内容、形式和美学特色,而且给予中国的文化产品以特殊的文化魅力和市场竞争力。无论是商周铜器、秦砖汉瓦、唐宋陶瓷、明清丝绸,还是京剧武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服饰美食,都极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京剧、民歌、杂技、风筝、服饰等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赞誉和推广,既说明中国的文化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也表明“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文化走向国际化的持久生命力,只有真正的民族化才能有效的国际化”。

2、中国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传统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这为文化产业发展中吸引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和将本民族文化特色推向世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一方面,由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使其对外来文化的拒斥变得越来越小,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也使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地融入到世界一体化当中,使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文化在包容与开放之间,始终保持着民族文化特色,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将会对目前仍是西方一统天下的国际文化市场增添极具精神和经济价值的文化内容和产品形式,这不仅使本民族的文化以民族特色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之中,也将丰富和完善国际文化市场,促进建立更趋合理的国际文化贸易格局。

五、政府政策积极推进

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不同,我国政府非常注重文化产业政策,整合力量,出台政策,鼓励扶持,推进文化产业快速、超越式发展。

西方自由经济理论认为在经济领域政府干预越少越好,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普遍真理,不能不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一味套用。实际上,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集中有限的资源走向跨越式发展,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则需要扮演更积极、更灵活的角色。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所说的:每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明智的政府。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在发挥政府的宏观和政策调控功能方面有很大的作为。政府在法律、政策制定,在产业体制框架、投资、融资、税收、出口鼓励以及专利注册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创造、制定了推动国内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法规、社会和经济环境,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与国际产业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较快地占领国内主要市场并走向国际市场。

六、历史阶段优势鲜明

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认为,后发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以及可以直接吸纳先进技术和其他国家不同发展模式的经验,其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而速度则可能快得多,因而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追赶或超越先进国家。

我国的文化产业,比较发达国家而言,虽然起步晚,基础弱,但是只要认识清晰、目标明确、机制科学、勇于创新,则完全可以形成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走新兴工业化道路,使文化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复兴的重要环节。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特点,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选择之一。特别是一些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旅游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更可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我国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带来的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以及国际上对中国文化产品兴趣的增长为我国文化产品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这些条件过去都是不存在的,他们都可以形成我国文化

产业发展的阶段优势,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注释

①郝相礼:《西部文化资源效益的实现形式》,中国文化报,2001年7月18日,第3版

②邱红杰:《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新华网,2007-2-27

③文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大关系》,文化研究网www. culstudies. com,2004年4月1日

参考文献

[1]郝相礼:《西部文化资源效益的实现形式》,中国文化报,2001. 7.18,第3版

[2]张国洪:《文化资源的产业整合》,文化发展网www. ccmedu. com,2005 .12. 7

[3]杨吉华:《未来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3

[4]邱红杰:《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新华网,2007.2.27

[5]潘舜琼:《试论中国文化产业的特色》,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6]文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大关系》,文化研究网www. culstudies. com,2004.41

[7]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竟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51页

[8]尹海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56-02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资源开发

1.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发展方针,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卷。在新的历史背景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2.农村文化资源。农村文化资源是根植在农村的可以产业化的文化存在对象,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时代特征。包括农村历史文化资源、农村生产文化资源、农村名人故里与历史遗迹文化资源、农村民情民俗文化资源、农村景观文化资源、农村饮食文化资源、农村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农村口述文化资源等等。

3.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机遇。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开发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使农民转移就业;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提高农民生活宽裕的新渠道。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如山地、山林、房屋、果园、池塘等,因开发而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新形式。通过精神生产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客观上可以提高农民的求知欲、审美能力,而市场的竞争性也迫使农民努力钻研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推进村容整洁工作的新载体。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本质是一种城市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态旅游。为了吸引旅客,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消费者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新途径。高层次游客为农民解放思想提供了便捷的路径,而开发资源更是市场配置、企业运作的过程,对于强化民主意识,树立先进管理理念作出更大贡献。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都“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2.目标上的统一。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是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但不能把新农村建设规划成简单的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也不能把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成没有农业、农民特色的“新农村”。二者协调发展,首要便是目标的统一。

3.规划上的协同。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在规划层面就需要做到高度整合。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旦确定某地域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就必须把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开发规划有机结合。

4.实践中的协调。实际操作中,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也要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共进,其中包括政策层面、基础设施、资金、时序、人员、效益等等,以期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树立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意识。观念的进步是产业发展的先导。在现代产业经济中,生产力已得到极大释放,文化与物质的关系,不再是谁先谁后,更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文化本身已经嬗变成产业资源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时代走向跨步而来。文化也是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不仅要搭台,更要唱戏。要充分认识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确立文化资本的价值观,牢固树立农民可以办更能办好文化资源开发的观念。

2.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环境。建设农村文化市场,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作为重点目标,加快市场发育,培育市场体系,打造文化产业链。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和发展各种文化服务中介机构,完善文化中介机制。另外,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要着力解决好面向农村市场、面向农村群众扩大消费的问题,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意识,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热情。

3.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形成品牌。针对每个地区的特殊情况,我们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方针,因地制宜,开发属于自己的独有文化资源,发挥自己本来存在的优势。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努力形成以农村为阵地,以乡土为资源,以区域为特色,以历史为厚度,以文化为内涵,能够体现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的文化品牌。

4.注重包装宣传营销文化产品。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再复返。因此,各地应该充分利用海内外各种媒体、媒介和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宣传,使形象得以远传千里,品牌可以立足万世。尤其是需要大力营造氛围,将各地的文化资源价值全面彰显,闻名于世,如此,发展文化产业便可事半功倍。

5.大力加强农村村民自治进程。对于当地的文化资源那些需要开发,以怎样的形式开发,项目主题和产品是什么,当地的农民都可以发表意见和看法,尤其在开发过程当中,更要亲历亲为,予以监督,使资源开发不仅取得最大经济利益,也要取得最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当地农民还须认真学习产业知识、市场运作以及科学文化等,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农民也逐渐转变成合格的社会公民,满足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需求。

6.依法管理农村文化资源开发。首先,按照市场的要求对农村文化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再生产需要的生产、流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其次,我们要加快文化立法进程、完善文化政策体系,减少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治”行为,更要严厉打击农村文化市场非法违法行为,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普法力度,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尽快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四、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1.挖掘地域特性。中国的农村有的傍山而居,有的临水而建,有的沟壑纵横,有的一望无垠。地势千变万化,地貌千姿百态。因此,基于地域的特性是开发农村文化资源的第一选择。如古朴清丽的水乡周庄,凭借着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灵秀的吴地文化,周庄镇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运用市场手段保护开发旅游资源,加快周庄迈向国际旅游市场步伐,使周庄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2.依托名人效应。作为中华历史名人,他的思想及对历史的影响都值得后人去探讨、学习、借鉴,这是发展农村名人故居旅游的现实基础。而作为现实名人,通过他们的个性表达向全世界展示当地特色,也可以说是营销的重要手段。前者如的故居――韶山,几十年来,数以亿计的游客来此游览,瞻仰伟人旧迹,浮想怀念,温润心灵。后者如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不但为人们提供了一次美轮美奂的艺术表演,更使刘三姐的故乡在刘三姐和张艺谋的赫赫声名下,远播中外,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夯实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

3.利用民间元素。中国农村民间文化资源丰富而绚烂多彩,是现如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比如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安塞,是中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粗犷豪放的腰鼓、雄浑古朴的剪纸、简洁夸张的农民画和高亢优美的民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安塞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大投入,创新思路,加快文化与旅游的接轨,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子,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4.打造重大项目。“任何一个地区独占的地理历史资源,都不是稳操胜券的独门暗器,都有被别人以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打垮的可能性。”因此,就算是那些著名的文化景区如果在产品、服务、推介上面缺乏新意,也会慢慢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反之,那些没有独特资源的地区,假若通过重大项目的打造,无中生有,就可以成功开发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横店――短短的十几年,就成为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为中国影视旅游产业竖起了一座丰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谢名家.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欧阳友权.文化产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郭焕成,郑健雄,陈田,杨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270.

[5]雷喜斌,陈宜安.乡镇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黄映辉,史亚军.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经营[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93.

[7]花建.区域文化的产业发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118.

[8]姜凯.北京郊区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9,(5).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9篇

一、xx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xx县紧紧依托门户通道、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地沿文化和品牌文化优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11场,观众达29700余人次;文化“三下乡”活动共开展了41场,观众达50000人次;部门专题宣传24场,观众44000人次。启动实“2131”电影放映工作,市文体局配送了价值12余万元的农村电影流动放映车和4套电影设备,“十五”期间全县电影放映703场,观众达67.1万人次,覆盖率达100%;参加省市文艺调演2场,提高盐津文艺的知名度;老年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县有组织的老年文艺队1个,在重大节日和各种庆典活动共演出8场,参加300人次。

(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的精神,集中整治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环境,竖决打击黄、赌、毒,坚决制止娱乐场所接待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法行为,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运行,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有各类文化经营户99户,从业人员145余人,年创收76万元,实现利税5.3万元。

(三)历史文化开发多措并举。一是与旅游相结合开发豆沙历史文化。豆沙古镇扼西蜀之要冲,锁南滇之咽喉,自古就是滇川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县委、政府启动并分步实施了以风景名胜区豆沙景区为龙头的旅游开发方案,以丰厚的自然历史文化和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二是加大了保护设施建设投入。对豆沙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维修保护,维修保护项目5个,投入资金60余万元。软件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在今年5月,县委、政府邀请了国内专家学者和领导100余人云集盐津,围绕挖掘豆沙古镇历史文化内涵,探索旅游市场运作,打造旅游精品为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研讨会上共形成论文22篇,其中涉及历史文化的18篇,县文体局将收集到的这些宝贵材料编写出版《豆沙关五尺道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一书。同时,豆沙古镇的规划设计方案已形成,将筹资建设。三是品牌争创不断实现,遵循“适度操作、分步实施、逐步加温、推向高潮”的原则,抓对外宣传工作,唱响“豆沙关”品牌;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拓宽渠道,精心包装,强力推介,致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明显。一是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投资65万元、建设面积760.36平方的普洱文化站已建成启用,正在建设的豆沙文化站、新区文化馆投入资金160万元,建设面积1600m平方。二是非文化长廊设施建设,庙坝文化站投资23万元,建设面积300平方。三是建设竣工的旅游公厕总投资25万元。四是豆沙风景区两座牌楼建设将在今年10月份完工,投入资金30万元。

(五)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推进有序。一是成立机构,为顺利完成普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进行人员培训,为普查工作提供了业务保证。三是通过模底调查,确定“庙坝火纸”等7个重点项目,完成上报材料29份,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四是对普查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为民族民间文化的查询建立了历史档案。五是完成了申报工作,经县政府批准,将《关河号子》等6个传统文化项目列为盐津县第一批县级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进行公布。形成材料64份,按时上报。

(六)群团文体活动异彩纷呈。一是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其活动内容有:体操、工间操、太极拳、扭秧歌等,累计参加人数达50多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受到广大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的好评,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定期召开篮球运动会。五年间共召开了5次篮球运动会,共有61支球队,618人参赛。比赛场次共达323场,投入资金40多万元,观众达5万多人次;三是以生基为主的民族体育活动多姿多彩,别具一格,每年苗族“花山节”吸引了众多邻近县、乡的苗族同胞前来观看,五年来共举办3次苗族“花山节”,参赛项目共10个,参加人员共2000多人次,投入经费3万多元,观众人数达16000多人次。增强了民族团结,发展了民族体育。四是“十五”期间我县中小学参加了市级举办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2次,获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6枚,共投资1万元;五是老年体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县老体协利用各种规格节日开展以门球、地掷球为主的体育活动,2004年全市县老年体育门球运动会在盐津召开,我县参加了5个项目,有4个项目分别获得了名次。同时,我县老体协积极参加活动,共参加6场次,参加人员177人。在十二个乡镇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极大地丰富了退休老同志的文化体育生活。六是体育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老县城灯光球场进行维修改造,修建了门球场、地掷球场,共投入资金40万元,保护了这些体育场的完好,有利于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七是文体荣誉接踵而至。“十五”期间全民健身活动受各级表彰7次,县文体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书协活动内容丰富,共展出8次,拟在今年9月推出《古道行吟•盐津书画诗词楹联协会会员作品选集》一书。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盐津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文化体育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目前,老县城文化馆、县图书馆馆舍面积狭窄,不能满足正常业务开展;新区还无文化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文化的需要;乡镇文化站大部分无独立用房,且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二是产业结构失衡。文化产业起步晚,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经营收入(即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商贸业、文化传播业、文化服务业和其它收入)结构看,全系统产业经营收入主要是服务业和其它收入,反映出我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三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人才紧缺。文艺创作、表演行当不齐,编、导、演人员青黄不接,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缺乏才艺素养,文化经纪人才匮乏。四是资源亟待整合。我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致使文化资源流失或闲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船工号子”、“打鼓草”、“僰人舞”、“傩戏”等是我县久负盛名的民间艺术,因受各种原因的冲击,这些民间艺术濒临灭绝,亟待拯救。五是现行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县财政仅能满足有限的人头事业经费,文化系统大部分单位甚至连必要的办公经费都难以保证,文化产业市场机制还未形成,致使文体产业难以启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快盐津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为使文化产业发展既体现省、市的要求,又符合盐津县域文化发展的实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盐津县县域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县域文化发展强县),抓住一个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坚持五大原则(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的原则;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抓住发展机遇与依托丰富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三个重点(豆沙关文旅结合的历史文化开发;市场文化的调整整顿,规范管理,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中开展经营性文化活动)打造六大品牌(以实施“精品工程”为重点,打造文艺创作品牌;以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重点,打造城乡文化建设品牌;以推动社区(街道)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军营文化、商贸文化的普及和提高为重点,打造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品牌;以积极开展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活动为重点,打造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以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业品牌;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造高规格文旅结合品牌),主攻三大项目(豆沙关历史文化开发的重大项目;市场文化上的重大项目;公益性文化中开展经营性文化的重大项目),强化四大保障(政策保障,投入保障,社会环境保障,管理保障)。力争我县文化产业gdp比重在“十一五”期间达到6%以上。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紧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四大机遇,创新思路,整合资源。

盐津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又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发展机遇优势。我们将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再次掀起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机遇;抓住豆沙镇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机遇。发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盐津精神,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县委、政府“开发旅游资源”的发展思路,建设“过境旅游县”的定位目标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县的门户、通道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地沿文化、品牌文化优势,邀请专家进行高层次的策划,创新规划思路、开发思路、资源挖潜思路、产品开发思路、热点亮点思路、文化科技含量思路和宣传促销思路,使之摆脱浅层次起步,以高起点的水平进入市场运营。

(二)培植龙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豆沙关是盐津文化产业开发的龙头,要在僰人文化、五尺道文化、古镇文化、宗教文化上。开展石门漂流,湖泊荡舟,关隘、古镇觅古活动,观赏古关隘风光,领略历史文化风采,形成雄关、湖泊、古镇浑然一体的龙头精品亮点景区,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风景名胜之地,成为盐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精品景区。

1、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一是开发以豆沙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掘、整理僰人文化,以豆沙古镇、唐袁滋题记摩崖、僰人山寨三大有形资源和汉族劳作民歌“打鼓草”、僰人舞蹈、傩戏三大无形资源开发为主,形成“人无我有”的高档品牌,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开发;二是搞好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开发民族民俗风情,如歌、舞、曲展出,书画、服饰以及饮食文化等;三是培育发展文化市场,扶持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员开展文化市场经营,鼓励企业从事文化产业建设、经营,培育发展农村文化户,填补农村文化薄弱和农村文化产业滞后现象;对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立奖励机制,给予优惠政策和信贷优惠条件,创造良好的产业市场环境。

2、繁荣文艺创作。以樊忠慰的诗歌、李荣曦的书法为代表树立我县品牌文化。樊忠慰在省内、国内发表新诗40余首,《绿太阳》诗集获省政府文学创作二等奖,樊忠慰获云南第七届王中文化奖;李荣曦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参展、被收藏、获奖;两位的作品均参加人文昭通在昆展出;盐津散文队伍健康成长,数名新秀佳作在省内、国内大刊上发表问世,为盐津的文艺繁荣创造了条件。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省委、省政府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抓住对正在实施的我省千里边疆文化长廊昆水线各点和农村文化站建设,加快我县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点新区文化馆、新区图书馆、豆沙文化站、柿子文化站、盐井镇文化站、普洱文化站、滩头文化站建设步伐;加快非长廊建设点庙坝、中和、艾田、串丝、落雁、兴隆、牛寨等乡文化站建设步伐,改善全县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4、培育文化市场。要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引导消费。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充分履行法律赋予文化部门的职责,实施管理,加强文化娱乐业的引导,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民间工艺品展销和民俗文化旅游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5、加强队伍建设。专业、业余、管理、文经四支队伍是文化队伍建设的主流。专业队伍主要抓人才调入、专业培训培养,改变文化人才数量少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业余队伍主要抓业余文化协会组织,骨干培养和群众、民族、民间、校园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要高度重视行政、文物、市场三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文经队伍主要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开发,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经营上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在深化文化体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内涵,提质升档,切实抓好七项工作

1、主要课题的定位研究。聘请专家对盐津历史文化中一些主要课题进行学术研究,科学定位,为发展创新提供历史依据。

2、历史文化的考证定位。考证僰人悬棺年代,阿杓墓年代及是否是乌蒙王,史万岁南征是否经豆沙关,马湖府边界线,李兰义军在牛寨整编,何提督简史,赵端横江起义,在盐津等史料。

3、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层挖潜。对僰人文化、五尺道文化、“三川半”文化、移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定位、整理、开发。

4、流散史料的征集鉴定。为研究盐津新石器以来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广泛征集民间有史料价值的诗文、器皿、钱币、书法、绘画、雕刻、族谱、契约、工艺品等实物史料,为研究工作提供详实的佐证史料。

5、依据资料,撰文纂书。把有价值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名人玉音、前人足迹、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特色文艺,通过收集整理、编纂成书、出版发行,展示盐津厚重的历史文化风采。

6、摄影摄像,集册制片。把盐津有档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物、民间文艺、民族风情,通过摄影摄像方法,精心选择剪辑,出画册,制作专题片,以图像系统展示盐津山川人文风光。

7、突出地方特色,开发旅游产品。一是开发乌骨鸡、腊肉、九香虫、竹笋、魔芋、茶叶等天然食品;二是开发豆沙粑、黄粑、猪儿粑、泡粑、油花子、甜浆油糍、水粉等名特小吃;三是开发天麻、虫草为主的中药材保健产品;四是开发竹编、竹雕、木刻民间工艺品;五是开发兰花、盆景、根艺产品;六是开发地方书法、绘画、摄影艺术产品。

(四)悉心谋划,创建载体,广泛宣传,强力推介。

要立足本土特色,精心组织人员,谋划宣传方案,从十个方面抓好文化宣传推介:一是发扬“云南团队”精神,参与全省实行整体宣传促销战略;二是准备宣传资料,积极参与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宣传活动。三是加强同周边省市县旅游部门、旅行商、新闻媒体和中介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四是拍摄旅游宣传专题片,在电视台宣传我县的旅游资源、区位交通优势、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五是准备宣传材料、图片,通过新华网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六是请省内、国内有影响的报刊杂志社,到我县进行采访报道宣传,同时拍摄印制专页或综合性的宣传画册进行宣传;七是充分利用每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开展宣传;八是在滇川交通干线和昭通、宜宾两市设大型宣传广告牌进行宣传;九是开展专题研讨、文艺演出、体育赛事、产品展销进行宣传;十是举办“南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扩大宣传效应。

(五)严格执法,强化管理,优化环境,提供保障。

依法规划,依法开发,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保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使盐津的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建文化执法队伍,培训执法人员,提高执法水平,完善执法手续,开展执法工作,做到宣传有人抓、市场有人管、违法有人究。二是开展文化法规宣传。宣传国家、省的保护、规划、开发、经营、安全、消防、卫生、纳税等方面的法规,增强部门、行业、经营、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水平,自觉依法开发文化资源。三是严格依法管理。对文化规划、开发、经营、保护的领域和行为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防止违法违规的行为出现,给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四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行业资格认证制度,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投诉举报制度。五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全面规范经营行为,严格查处一切违法案件,实行公开曝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六是搞好部门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要强化公安、工商、国土、质监、建设、环保、消防、安全、卫生等部门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执法的保障体系。

(六)加强领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0篇

主编:李新生

出版日期:2014年2月

“四下基层”指的是领导干部“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是1988年在福建宁德地委工作时大力倡导并形成的工作制度。当时,面对闽东地区落后面貌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有效办法,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和生命力。

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史

作者:曹普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本书以1955-2011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历史为考察对象(1955年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初建,2003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梳理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从初创、骤起、受挫、鼎盛、崩解、重建以至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曲折过程,是国内首部关于合作医疗史研究的专题性、系统性著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

(上、下)

主编:谢春涛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本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祖国统一、国防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系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书较全面地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中国的历史

作者:陈舜臣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这部中国通史以时间为轴,以影响时代进程的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展开描写,讲述自上古神话时代到近现代数千年中国历史的兴衰及其涌现的风云人物。全书语言平实无华,通俗易懂,严谨缜密,又不失艺术性。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在陈舜臣极致而平淡凝练,对文字具有超强驾驭力的笔下,呈现出时展趋势的长河奔腾。

云计算商业模式

作者:余来文、王乔、封智勇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云计算实质上是一种新的IT运营业务模式,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一场商业模式革命。本书从行业选择和战略定位、盈利模式、资源整合能力、资本运作、组织能力、价值创造这六个方面介绍了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并以浪潮、太极、鹏博士、网宿、用友软件、卫士通、启明星辰等七个企业为例,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商业模式。

近代中国老庄学

作者:刘固盛、刘韶军、

肖海燕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本书以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老子”、“庄子”这一老庄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学术背景,在全面梳理近代中国老庄学文献的基础上,揭示近代中国老庄学的主要内容、思想主旨、发展特点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分析近代中国老庄学与近代思想发展的内在关联、与近代思潮之间的相互激荡、与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与儒道释三教的相互关系等等。

包山楚简综述

作者:朱晓雪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本书全面收集有关包山楚简研究的资料,并系统研究包山楚简相关的各方面问题;重新编联竹简顺序,对简文进行新的分组,注重对新资料的运用,考释疑难字,继而根据最新成果编纂文字编。

百年天演——

《天演论》研究经纬

作者:苏中立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天演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本书在辑录七百余种各类文书的基础上,分《天演论》研究之历史和现状、《天演论》之版本类型及其比较、《天演论》的翻译问题、《天演论》的内容问题、《天演论》的影响问题等五个专题,全面总结了一百多年来的研究状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是研究《天演论》的必备参考书。

由思集——

土地管理研究与实践

作者:林依标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本书作者林依标是土地问题研究专家,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和研究二十余年,实践经验丰富。书中汇集了作者对土地行政法律、政策和土地市场经济等有关新时期土地利用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当前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符合国情的意见和建议。

福鼎旧志集

作者:福鼎市地方志编纂

委员会 编著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本书系福鼎市方志编纂委员会对福鼎旧志中的《福鼎县志》、《福鼎县乡土志》、《太姥山全志》、《太姥山志》、《太姥山指掌》等进行点校整理,重新出版的项目,对于保护福鼎地方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彀外揆文

作者:林校生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本书是作者的论文集,包括他近些年写的33篇论文,共分为3辑:文史哲边缘、闽东北人文、叙事学窥略。全书体现了作者治学的水准和态度,对普及闽东北地方文史和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福建文化产业概览

作者:袁荣祥 编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上一篇:日本茶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