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庭院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7 12:32:49

农村庭院事迹材料

农村庭院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绿化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一)

李宁同志自XX年担任黑龙江省xx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以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绿化植树造林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使xx农场的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林业管理工作步入科学轨道,植树造林实现历史性突破,荒山造林和场区绿化工作成效显著,为加快农场造林绿化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健全机制,加大管护力度

XX年1月,xx上任后,在调研中发现,xx农场的林业生产工作多年以来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他首先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口号,并多次在经理办公会和全场生产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绿化造林的重要性,督促林业主管部门制定《xx农场林业发展规划》和《林业管理办法》,按照《林业管理办法》明确基层各单位的管护责任,与各单位签定《管护责任状》,每年投入4.2万元为各单位安排了专职护林员,同时各单位领导又与护林员签定《森林管护合同》。由于制度健全,责任到人,近年来未发生偷伐、盗伐林木现象,使林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大投入,提高森林覆盖率

为了鼓励和提倡职工个人进行荒山荒地造林,在《xx农场林业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个人实施荒山造林农场不收取土地使用费,造林费用由职工个人自理,承包期30年,经营原则谁栽树、谁拥有、谁管护、谁受益,采伐时林木收益职工个人与农场实行8:2分成。由于办法切合实际,得到职工群众的一致欢迎,既有利于提高职工个人荒山造林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职工个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近三年来,农场为职工个人造林投入资金10余万元,实施荒山造林547.05亩,植树50000余株。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2.8%,提高到现在的15%,造林成活率达到93%以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科学规划,场区绿化显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已成为新农村场区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建造一个绿化、美化、香化的场区环境,xx同志针对绿地少、树种单一的状况,在制定十一五林业规划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行点线面相结合,提出了场区绿化整体设想,即场区逐步形成以街头绿色景观为点,道路两侧绿化带为线,居民小区庭院式,广场式为面的绿化格局。在绿化布局上,注重乔灌木,花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突出林荫型绿化主体为特色,给人以主体感,空间感,层次分明的感受。XX年为改善场区绿化美化状况,投入资金3万余元,栽植各种绿化树木15000株,建绿化带2处,庭院式、广场式景区4处,达到了绿化结构的创新和人居环境的更加合理,美观与和谐,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强化管理,退耕还林成果突出

xx农场退耕还林面积30x00亩,涉及造林职工13x人,为了认真做好退耕还林技术服务工作,发展后续产业,他与林业部门的同志,经常深入退耕户职工家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今后打算,帮助退耕还林职工积极想办法发展林中药材种植,使部分退耕还林职工在林地中种植上了板蓝根、沙棘、桔梗等,每年可增加收入x3万余元。同时,为加强林木管护,防治林木病虫害,每年春季秋季都印发管理技术资料,指导退耕还林户做好林木管护工作,加强护林防火,由于管护水平不断提高,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达到100%。株数保存率达95%,且退耕还林内业档案规范齐全,在全省退耕还林回头看检查评比活动中取得了监狱系统退耕还林内业档案建设97分的好成绩。

xx同志勇于实践,在环境保护和绿化植树造林工作上,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科学可行,操作性较强的一系列林业管理办法,进一步改善辖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为提高农场林业管理水平和绿化美化家园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

绿化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二)

xx,男,市人,出生,毕业于学院,中共党员,现任处长。该同志从事工作十年来,常年奋战在绿化工作的第一线,不畏艰辛,全心投入,为创建和谐优美的绿色军营做出了突出贡献。XX年,荣获奖。

勤奋钻研,当好营区绿化的设计师。多年来,同志始终立足提高保障力的高度来认识营区绿化工作。一方面,他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博览绿化丛书、请教地方园林专家,掌握适合地质、气候特征的各种树木、花草的生长规律和绿化效果,打牢绿化技术业务基础。另一方面,他坚持把创建一流营房与建设一流生态营区捆在一起抓,会同地方园林、规划专家实地考察、反复论证,精心设计了、、等所有新建、改造营区的绿化总体规划,为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营区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工作。

身先士卒,争做播撒绿色的领头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同志充分认识到:营区绿化工作需要官兵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朝一夕、一人一力不可能出成效。为此,他经常利用各种集训、下部队蹲点等机会,积极向基层官兵宣传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传授植树育苗技术,指导部队制定营区绿化规划。十多年来,他走遍了基层营区的每一个角落,掌握了部队营区环境条件和绿化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摸索并推广了一套适合部队林木种植的栽培方法。去年在指导争创绿色营区活动中,为解决部队绿化面积大、树种花草品种多、浇水困难的问题,他在一呆就是十来天,手把手地指导官兵因地制宜建起了一套自动喷灌系统。为确保种植成活率,每一棵树、每一片草坪,他都要亲自到现场查看埋土是否密实,施肥是否得当,树种是否搭设了遮阳棚,用实际行动在部队掀起了人人参与绿化的热潮。

注重效益,当好绿化工作的红管家。面对部队绿化资金紧缺、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同志知难而进,积极配合基层单位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发动官兵自力更生培育树木。近年来,在他的推动下,共争取地方绿化经费近百万元;在利用空闲地、开发荒坡地亩作为三圃基地,并定期举力绿化技术骨干培训班,仅此一项每年就节省苗木购置、养护费用数十万元。同时,他和财务部门的同志一道,加强每项绿化经费管理,做到事先预算,严格把关,力求少花钱多办事,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农村庭院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迎着世纪朝阳,我们来到了____村女支书,村妇女主任____的身边,听她讲述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何带领全村群众走上致富之路的篝事迹。

经历了20多年的基层磨砺,村党支部书记、村女主任的____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豁达、直爽、稳健。这个工作起来从不把自己当作女人看待的女支书说话简练,条理清晰。当提起她个人的先进事迹时,她却显得颇为拘泥腼腆,过过摇头说,工作上的事,我尽力干,我个人的事,群众心里有秆称,没啥好谈的。朴实无华的一名话,道出了她一贯的工作作风,正是这种果敢、坚毅和无私,支撑起她高尚的思想境界,使她舍小家顾大家,让____村悄悄发生了变化。曾经是“捧着金碗讨饭吃”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穷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文明村、红旗村。

____深知,大伙儿选自己当村支部书记,应该为大家做点实事,改变贫穷面貌,省道濉刘路从____村穿过,决不能让它如此寂寞地穿过____村的腹地,还有____村大片大片平整而肥沃的土地,也不能以传统的方式盲目地耕种了,应该走村级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富村的道路,她先后到乡里、县里申请在得到有关方面关心支持下,该村先后成万亩项目治理片,建成了沟渠、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田成方,旱涝保收田,群众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在她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妇女主任期间,家民中流传着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干部,干部看的是支书”。____深深地懂得,支书就是村里的大树、支柱,她向村民们庄严承诺:任期一届,就要造福一方,字字千钧。当了村支书的____时刻牢记着自己神圣的诺言,她认为,当支书只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机会,她坚信:只要自己信念坚定,好好把握这一机会,真抓实干,继续坚持与群众打成一片,和党员干部心连心,严格贯彻招待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民为本,她的诺言就不难实现。此时的____目光已更为高远,她的目标定在奔小康上,更定在长远发展上。

在实践中____深刻认识到:治穷先治本的重要性,怎样治呢?这时,县委组织部提出了村级衽电教化的建议,她不禁豁然开朗,通过电视教学,既可以让村民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转变思想观念,又是可以学政策法规,学计生政策知识,带可以学习各种科学种养技术,达到科技致富的目的。____立即召开村支部大会、村委会,通过了购买电教器材和课桌椅子,从此,村里开始有计划按期培训村民,有时还专门聘请市、县有关专家为村民授课,培训班上,母女同学、父子同学、父子同桌的现象随处可见。通过学习,村里大多数群众掌握了二至三门实用技术。____从基层工作的“摸、爬、打”中得出经验,农村和农民械作,只有坚持“两面三刀手抓、两手硬”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走,才能使村民真正摘掉落后的帽子,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她除了在“五一”、“五四”等到节日搞纪念活动外,还举办巾帼女英雄、农家女针线活大比武、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活动,并举办文艺小品等节目。这些活动既陶冶了村民的情操,增强了开拓进取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村支部、村两委的凝聚力。

在同事、在群众眼中,她是他们敬慕、亲切贴心的大姐。在____的带动下,只要无特殊情况,同事们过生日或遇到什么事,大家都要亲临祝贺和帮忙,而村民有闹纠纷扯皮的,也都习惯和喜欢找王书记解决。在抓计划生育工作期间,对引产、结扎的妇女,____总忘不了带点小礼品去看望,说几句贴心话。

有一次,正走访农户的____碰到了一位因缴不起学费暗暗哭泣的小姑娘,想都未想,王书记替小姑娘交了学费,令小姑娘一家人感激万分。在抓扶贫工作时,____帮助村里20多户农民贷了小额贷款,发展庭院经济,使她们迅速脱贫。王书记做过多少好事,她本人早已记不清,但村民们心中自有一本情深意浓的帐。

农村庭院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一、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建幸福乐家园

在农村,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给孩子的学前教育是不系统、不专业的,而且现在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深受丈夫"园丁"情怀感染的汪春梅萌生了办幼儿园的想法。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开办了李宅乡贝贝乐幼儿园。这些年来,靠着他们勤奋的双手和对孩子们的满腔爱心,幼儿园渐渐走上了正轨,众多的留守幼儿在这里得到关爱与欢乐。

汪顺土的弟弟2000年在外打工时落下了一身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今年已37岁还单身一人。于是,王春梅与丈夫商量,把小叔子接到家里,悉心照顾。现在他们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二、携手创办普惠园,热心公益报社会

汪顺土经常对妻子说,和谐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也必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无论是他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他们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份爱心相送,积极参与社会捐献爱心活动。2012年,宗儒源头的小宇杰不慎烫伤,需要多次作植皮手术,医药费不少于八万元。这简直是给本来就贫穷的农村家庭一个致命打击。汪顺土夫妇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四处奔走相告,呼吁兄弟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宇杰渡过难关。仅第一次便为小宇杰募捐一万八千多元。如今小宇杰已基本恢复健康,又来园里上学了。汪顺土两夫妻商议,每学期都为其减免保育费,且在生活上处处关心照顾小宇杰,让他忘记痛苦,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

三、爱国守法懂诚信,为梦汇聚正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汪王俩夫妻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他们积极执行居委会有关规定,配合居委会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他们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促进农村地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实现大家共同的梦汇聚正能量。

在汪顺土看来,"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做到"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这样才是真正的和谐幸福的家庭。汪顺土认为,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他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他的努力也让他收获了幸福和温暖。他希望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二):家 和 万 事 兴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亲的祖孙四代,也有主妇残疾的哥哥。30年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饭,一屋住,家庭成员至今从未红过脸,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胜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这是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儿子子承父业,经营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儿子远赴贵州发展,成立名副其实的"青年企业家",企业涉足建材、矿产资源、房地产、酒店、商业超市等行业,全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这也是一个备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尊重的家庭,数十年来,家庭成员倾心"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扶弱济困,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坐在方早德家的庭院中,听着他侃侃而谈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万事兴"的含义,深深地为这个家庭所蕴含的魅力所折服。

方早德先后担任了湖坊公社农技员、农技站长、农民副乡长、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等职务,并于2004年退休。退休了,这位身上安装着心脏起搏器的老人,并没有因为岁月更替、职位变换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怀着一颗为民奉献的丹心,方早德又接着在新农村建设上唱响一曲奉献者之歌。

2007年湖坊镇湾里自然村被上级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亲们渴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盼了几十年,深受群众信赖的方早德,被村民推选为理事会顾问。老百姓说,有了方书记来村里管事,我们最放心。

为了将湾里建设成全县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农村,方早德将自己的整体构想告诉了远在贵州遵义创业的小儿子,并且掏出了心里话:"我从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再说,回报家乡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湾里的新农村建设就是咱家的事!"儿子方勇军被父亲所感动,承诺:除上级专项划拨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外,其余所需建设费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担。

那些日子里,方早德不顾自己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心脏病可能随时发作的危险,经常忙里忙外,操心费力。夏日炎炎、暑气逼人,他头戴草帽,挽起裤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他又提着热水瓶跑前跑后给正在建设新农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香茶,给大家加油鼓劲。

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公共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方早德一家投入83万元资金。巨额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换来了湾里面貌的大改观。2007年湾里在全县、全市新农村建设评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最美的村庄"6之一。2007年、2008年湾里6组新农村建设图片在人民网滚动播出60批次。从省内外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对湾里新村的建设赞叹不已。

如果说方家是一栋生机盎然的房子,那么每一名成员就是支撑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个家庭成员看似普通低调,但个个拥有一个宽广的心胸和甘为人梯的奉献情怀。他们各自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心力,为社会的和谐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小儿子方勇军开始创业生涯时,大哥方加军已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了一名农技员,后来还当上了镇里的农机服务站站长。凭着钻劲和过硬的育种技术,把农技站经营的红红火火。

与此同时,弟弟在当地乡镇水泥厂上班并通过入股煤矿挣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当地的一家水泥企业改制。工作量骤然增加,工作强度加大,资金、管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就在弟弟创业启动缺少资金时,方加军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还以自己的名义贷了20多万给弟弟;一听说弟弟要远赴贵州发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业需要人管理时,毫不犹豫地离开农技站,到弟弟手下当了三年的厂长,直到弟弟将所有业务全面转往贵州发展时,他才重新回到农技站,由弟弟投资成立了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干回了自己喜欢的老本行。

如今小儿子方勇军的"蛋糕"越做越大,独资的10家企业分布在黔、赣两省,已形成以水泥为主,科、工、贸、农多业并举的综合性经营实体,各类企业累计年实现利税6000多万元。

"没有兄弟姐妹之间团结互相扶持,没有来自家庭的力量源泉支持,我的企业不可能发展至如此规模。"方勇军对此满怀感激。

回首1969年到铅山湖坊落户至今,方早德对自己家的变迁,总结为"三个变"和"三个不变"——变的是家中的富裕生活,变的是家庭由农耕迈向企业的生活方式,变的是由温饱转向小康的生活质量;而不变的是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光荣传统,不变的是和谐美满、敬老爱幼的家庭关系,不变的是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

的确,和谐、敬业、勤俭,铺就了方家事业成功的基石,成就了方家的幸福美满!

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三)

有一种树,没有笔直的干,没有翠绿的叶,不与杨柳为伴,不与松柏争美,只有在那个荒凉的大地上独自生长,它就是红柳树。在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陈边蕊和张邦荣夫妇就如同红柳树一样扎根在喀拉布勒根乡喀拉塔斯村。

陈边蕊和张邦荣家共有5口人,陈边蕊是一个个体户,经营煤场;丈夫张邦荣,中国共产党党员,退伍军人,搞运输,经营空心砖厂。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张政辉在乌鲁木齐武警部队参军。女儿张慧怡出嫁后和丈夫一起留在家中帮忙。家里还有79岁的老母亲。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一、像红柳一样扎根于贫瘠的土地

1986年,陈边蕊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什么也没有张邦荣。张邦荣是家中的老大,嫁过去后就要跟他的四个弟弟和一个老母亲一起生活。陈边蕊嫁过去以后,没有嫌弃家中的任何人,每天里里外外的忙乎,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丈夫外出干各种工作,挣钱养家。一大家子要生活,孩子也出生了,到处都要用钱。面对现实,她们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凭着如红柳般的坚韧精神,白手起家,在乡里开办了第一家煤场。后来,随着资金积累,夫妇俩又开办了空心砖厂,靠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煤场和空心砖厂生意日见兴隆。她们夫妇俩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她们一边照顾老人孩子,一边创业,像红柳一样扎根于贫瘠的农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的生活。如今,兄弟们在哥嫂的帮助下,都已经成家立业。

二、结出一枚枚尊老爱幼的果实

陈边蕊在生活中尊老爱幼,自结婚就和婆婆一起生活,对待婆婆平日里嘘寒问暖,生病了端茶倒水。每逢老人过生日,陈边蕊都要给婆婆买一身新衣服。她常说:"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应尽的责任,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的财富".在父母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陈边蕊的两个孩子也很孝顺懂事。女儿张慧怡,昌吉卫校毕业,现和丈夫一起协助父母经营煤场和空心砖厂;儿子张政辉以父亲为榜样,光荣参军,现在乌鲁木齐武警某部队服役。

三、擎起生命中一片片爱的绿意

四、绽放一串串灿烂的公益之花

陈边蕊一家富裕以后不忘乡亲。她们就像红柳一样,独自在沙漠绽放着那一串串不起眼的小花,装扮着沙漠的春天。她们一家非常热心公益事业,不管是乡里还是村里的公益事业,她们都积极参与,捐钱捐物,出人出力。陈边蕊作为社区十户长,她积极调解邻里纠纷,宣传各类惠民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十户联防、邻里守望,并经常性对居民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知识的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社区居民经常性地开展平安宣传,积极组织居民户参与平安创建工作等。她还组织社区妇女成立了女子健身舞蹈队,自掏腰包2000元为舞蹈队购买演出服装,现在,逢年过节舞蹈队都活跃在乡村的舞台上。近年来她多次被县妇联、乡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好媳妇"等光荣称号。

农村庭院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xxx同志自2004年担任黑龙江省xx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以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绿化植树造林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使xx农场的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林业管理工作步入科学轨道,植树造林实现历史性突破,荒山造林和场区绿化工作成效显著,为加快农场造林绿化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健全机制,加大管护力度

2004年1月,xx上任后,在调研中发现,xx农场的林业生产工作多年以来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他首先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口号,并多次在经理办公会和全场生产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绿化造林的重要性,督促林业主管部门制定《xx农场林业发展规划》和《林业管理办法》,按照《林业管理办法》明确基层各单位的管护责任,与各单位签定《管护责任状》,每年投入4.2万元为各单位安排了专职护林员,同时各单位领导又与护林员签定《森林管护合同》。由于制度健全,责任到人,近年来未发生偷伐、盗伐林木现象,使林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大投入,提高森林覆盖率

为了鼓励和提倡职工个人进行荒山荒地造林,在《xx农场林业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个人实施荒山造林农场不收取土地使用费,造林费用由职工个人自理,承包期30年,经营原则“''''谁栽树、谁拥有、谁管护、谁受益,''''采伐时林木收益职工个人与农场实行8:2分成”。由于办法切合实际,得到职工群众的一致欢迎,既有利于提高职工个人荒山造林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职工个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近三年来,农场为职工个人造林投入资金10余万元,实施荒山造林547.05亩,植树50000余株。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2.8%,提高到现在的15%,造林成活率达到93%以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科学规划,场区绿化显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已成为新农村场区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建造一个绿化、美化、香化的场区环境,xx同志针对绿地少、树种单一的状况,在制定“十一五”林业规划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行“点线面”相结合,提出了场区绿化整体设想,即“场区逐步形成以街头绿色景观为点,道路两侧绿化带为线,居民小区庭院式,广场式为面的绿化格局。在绿化布局上,注重乔灌木,花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突出“林荫型”绿化主体为特色,给人以主体感,空间感,层次分明的感受。2006年为改善场区绿化美化状况,投入资金3万余元,栽植各种绿化树木15000株,建绿化带2处,庭院式、广场式景区4处,达到了绿化结构的创新和人居环境的更加合理,美观与和谐,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强化管理,退耕还林成果突出

xx农场退耕还林面积30x00亩,涉及造林职工13x人,为了认真做好退耕还林技术服务工作,发展后续产业,他与林业部门的同志,经常深入退耕户职工家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今后打算,帮助退耕还林职工积极想办法发展林中药材种植,使部分退耕还林职工在林地中种植上了板蓝根、沙棘、桔梗等,每年可增加收入x3万余元。同时,为加强林木管护,防治林木病虫害,每年春季秋季都印发管理技术资料,指导退耕还林户做好林木管护工作,加强护林防火,由于管护水平不断提高,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达到100%。株数保存率达95%,且退耕还林内业档案规范齐全,在全省退耕还林“回头看”检查评比活动中取得了监狱系统退耕还林内业档案建设97分的好成绩。

农村庭院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近年来,按照省、市、区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我镇把实施“环境优美示范工程”作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动员,全力推进,镇、村、组三级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五乱”治理,以德中公路段、场镇出入口为重点,加强51个灾后重建聚居点、7个村(居)阵地周边及境内水域环境治理,全力以赴抓好境内的“绿、靓、净、美、畅”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实施以庭院绿化为主的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整治,以及场镇基础设施改造和千余户房屋风貌改造建设。同时继续深入推进“七进”活动,建立健全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队伍的长效机制,做到垃圾池每天清运,公共场所时刻保持洁净、美观,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了创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

一、领导重视,强化职责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我镇及时召开“环境优美示范镇”创建工作会,要求各级干部高度重视、明确任务、强化职责促落实。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镇“环境优美示范镇”创建领导小组,将此次示范创建工作纳入镇、村(居)、组干部绩效考核,并与各村(居)两委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二、统筹兼顾,做好创建工作规划

对全镇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深入场镇、村、组进行情况摸底,多次请专家现场察看,先后做好了镇创四川省《生态镇建设规划》、《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镇灾后重建聚居点规划》、《镇旌东示范片产业发展规划》和《镇“环境优美示范镇示范工程”创建方案》,对全镇区域进行了责任划分;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落实示范创建专项工作经费,保证此项工作的开展。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营造好此次示范创建活动的氛围,提升民众对此次示范创建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我镇充分利用各种环境综合整治宣传载体进行示范创建活动宣传:一是在镇、村、组三级召开示范创建动员会,充分发挥村民“一事一议”会议作用,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代表大会、党员干部会210余次,明确创建目的意义,提高重视度;二是在镇内主要干道、场镇、各村村委会驻地等重要要位置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360余条;三是充分利用村公务栏、板报等定期对相关示范创建工作的意义、目标和具体要求进行宣传,共创办板报、公示栏30余期;四是开展“宣传下村”活动,向全镇群众散发示范村创建宣传资料共计36000余份,文化下村宣传活动40余次,进一步提高此次创建活动的知晓度,形成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达到广大群众深入了解、积极支持示范创建活动,努力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近年来,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及公益性活动达13200余人次。据测评,全村群众的认知率和参与率分别达到100%和90%。

四、健全队伍,狠抓落实

在镇领导小组领导下,按照专群结合,广泛动员,形成合力的原则,各村成立专门的工作队伍。

(一)镇党委、政府从工作用车中抽调一辆作为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车,走村串户,宣传“环境优美示范镇示范工程”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到人人知晓,全面参与。

(二)每个村两委组织5-7人以上的清扫保洁队伍,实行定期清扫,垃圾清运,随时保持道路、院落附属设施清洁卫生;全镇各组成立2人以上的清扫保洁队伍,村道及公共场地附属设施。

(三)镇村两级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场镇、村部、村道、各聚居点及院落等进行不定期检查,检验环境整治成果。对不文明行为、不卫生习惯进行通报,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互相监督。

(四)镇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成立文明劝导队,在场镇、村部周边劝导居民的不文明行为,力求全镇环境更加整洁。同时,镇团委联合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由学校动员学生劝导家长自觉遵守“文明公约”。

五、深入开展,努力创建

按照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部署,结合实际,镇、村干部共同带头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全面发动民众,搞好镇容镇貌、村容村貌整治和创建项目建设工程:

(一)加强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环卫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卫设施,推进“户集、村收、生态填埋”方式。

2.进一步扩充了村环卫队伍,添置垃圾清运车辆、洒水车、清洁车各一辆,确保主要干道、各组有专人负责卫生打扫。目前,全镇有环卫工人210余人。

3.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规范化处理,突出抓好小型供水、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设施建设,重点治理污水乱排和清理沟渠塘堰污泥.

4.进一步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和照明设施,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整治无序占道停车;做好绿化和重点区域的照明工作。

5.通过“镇村整洁工程”,进行农房配套的“两建 ”(建庭院经济、建沼气池)和“四改”(“改厨、改厕、改圈、改危房”)工作,逐步完成“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工作任务,并对农村道路进行硬化。

(二)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1.积极开展清洁行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围绕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突出抓好“四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中的“清垃圾、清杂物”工作,重点清理房前屋后的污泥,清理道路、河道、沟渠中的杂物;有条件的农户开展“一池三改”建设,即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卫生。二是对村庄道路、场地、房前屋后、厕所定期清扫,重点整治环境卫生,保持村庄整洁。三是规范家禽、家畜饲养和清洁卫生管理,减少畜禽粪便污染。四是开展庭院环境整治工作,着重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问题。截止目前,我镇在此次示范创建工作中,累计清运垃圾1400余吨,清除牛皮癣900余处。

2.着力做好道路交通环境、容貌环境等专项治理工作。结合“合理规划、优美整洁、井然有序、安全消费”的工作主题,配合好区、镇有关部门对沿路沿街为市小商小贩、乱搭乱建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撤除乱搭乱建18处,占道经营26处,清理流动摊点34处。认真开展道路交通环境治理工作,对德中公路、新柳路可视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清扫,治理了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并加强对沿路住家人户的教育引导,增强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对沿路乱贴乱放现象进行突击检查,对违规行为严格问责,确保治理效果长久保持不反弹。

3.通过创建典型,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实现“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作用,广泛开展“环境卫生示范户”、“示范个人”等评选活动,树立群众争创意识,提升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和示范创建积极性。目前先后开展各类示范文明评选26次。

(三)重点项目工程推进情况

按照创建达标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调研,充分听取干群意见,搞好规划设计,极力向上争取项目,整合资金,通过努力,基本实现了以“绿、靓、净、美、畅”的示范镇达标要求。

一是实施土地挂钩项目和灾后农房重建,投资7987.5万元完成农房重建3892户,其中建农房聚居点51个,全面消除了土坯房;二是实施土地整理和扶贫村项目,投资728万元,完成组道硬化104公里,硬化率100%,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三是实施清洁能源和聚居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519.5万元,其中完成沼气池、卫生厕所建设2300户,建污水净化池72口,雨污沟、排洪沟42699m,建垃圾收集池238口,垃圾填埋场7处,购垃圾清运车8辆。通过项目的实施,基本改变了过去清洁卫生脏、乱、差现象,达到了卫生厕改造率100%,污水净化率90%以上。四是实施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投资248.5万元建人饮工程30处,修整河流、沟渠218m,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清洁卫生,河道整洁畅通。五是实施风貌改造和绿化项目,投资1850万元,对全镇实施风貌改造,建标志性牌坊2座,栽植优质核桃7000亩,对聚居点庭院及公共地带进行绿化和景点打造,新增绿化面积1060500m2,使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60.51%,绿地率达到95%以上。六是实施旌东示范片产业及社会事业项目,投资728万元,规模种植莲藕基地建设现已落实到户,完成80亩钢架大棚建设,生态养殖及特色养殖大户26户3400平方米标准化圈舍改造及龙居村广播设备设施建设已全面竣工。七是场镇风貌改造已全面完成,背街小巷排污管道治理基本完成,两个生态休闲公园已完工,街道改造顺利推进,德中路沿线和43个聚居点绿化工程已基本完成。八是龙居村总投资100万元的新柳路沿线120户农房风貌和庭院改造、修建公厕2座工程建设已完成。九是桂花村总投资200万元的全面实施以庭院绿化为主的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和在全村实施300户农房风貌和庭院改造工程建设已完成。

六、“环境优美示范镇”创建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一)在镇党委、政府、各村(居)两委的不懈努力下,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行为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全村上下形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群众意识显著提高,行为进一步规范。

(二)粉刷墙壁,清理河道沟渠、路边杂草,统一了镇村(居)风貌。“五乱”现象明显减少,乱堆乱倒现象甚至绝迹。按照打破“夹皮沟”、“军营式”要求,着力提高村庄的规划水平和布局水平,坚决杜绝在新建公路两侧夹道修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进行村落规划,切实做到错落有致。

(三)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活动,不断巩固深化治理成果。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文明公约,并建立长效机制,村(居)民严格遵守,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群众精神生活得到丰富。通过“环境优美示范镇”示范创建综合整治。大力宣传城镇环境综合治理人人参与的重要性,积极组组了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先后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持续治“七乱”整治迎“五一”活动,“环境优美示范镇”创建工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环境优美示范镇工程”清洁之家示范户评比活动,“环境优美示范镇工程”卫生之家示范户评比活动等,通过大量的生动有趣的活动,使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了丰富。同时使“环境优美示范镇”的创建工作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

农村庭院事迹材料范文第6篇

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XX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肩负全县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坚持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不断强化规划管理,严格依照《XX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布局建设,使XX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班子团结。

我们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团结一心,识大体,顾大局,坚持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有利于建设事业的发展出发,任劳任怨,扎实工作,营造了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让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在对关系到建设事业发展和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处理上,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策前能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在集中多数人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决策后加强跟踪反馈和督促检查。班子成员在实际工作中都能按照各自的分工,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搞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并能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搞索、拿、卡、要和,做到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期间,没有接到对局党总支部和班子成员在生活、经济、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的反映和举报。20xx年,我们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领导班子”。

二、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城乡规划科学合理。

我们十分注重规划的龙头作用,在每一项规划的编制上力争做到既科学,又合理;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体现地方特色;既具有较强的建设性,又美观大方。一是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对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第三次修编,初稿经2次论证后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和县人大常委会批准,正逐级上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为XX县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二是进一步提高县城详细规划覆盖率,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20xx年以来,先后编制完成了《XX街景规划》、《XX县湟水河沿岸整体发展框架性策划》、《XX县湟水河湾的修建性详规》、《XX西段街景规划》、《XX控规及街景规划》、《XX县城中心区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南区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三是积极争取资金7万元,完成了XX县XX、XX集镇规划的修编和完善。四是认真做好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XX、XX、XX等15个村的新村规划编制工作。五是强化对规划的跟踪管理。严格落实“一书两证”制度,把“一书两证”纳入建设程序,按法定程序办理,加强了城市规划管理,做到对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依法进行管理,保证了建设项目按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布局建设,促进了城市的合理发展。同时,委托城市监察大队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对违背规划随意建设的行为从严查处,做到规划面前人人平等,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0xx年以来,共审核办理各类建设项目XX个,核发项目选址意见书XX个、用地规划许可证XX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XX个,“一书两证”发放率达100;清除各类违章建筑XX起,拆除违章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我们本着“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择急而办”的原则,通过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突出抓好以道路、给排水、环卫、绿化、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以来,在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累计达XX亿元,完成了XX等XX条道路与排水工程、垃圾处理场工程、天然气工程、县城集中供热工程、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等。目前,正在实施投资XX万元的XX县XX环境景点建设项目、投资XX万元的XX道路与排水工程。在市场建设方面,采取引资建设的方式,加快市场建设和改造。实施了总投资XX万元的XX改造工程,共改造市场长XXX米,占地面积XX万平方米、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在住宅建设方面,几年来共投资XX亿元,新建住宅XX万平方米,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今年总投资XX亿元的XX小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建筑总面积达X万多平方米。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XX县城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了投资环境。同时,认真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建设,为项目的申报立项打下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达X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XX平方米。已拥有城市道路XX条,总长XX公里,面积XX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9.2平方米;建成城市供水管网XX公里,供水能力达XX万吨/日,自来水用水普及率达100;建成区排水管网总长XX公里;绿地面积XX公顷,绿化覆盖率达XX;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xx年 的XX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XX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XX以上;供电、供暖基本满足需求;通讯设施完全自动化。其次,XX、XX、XX、XX小城镇和石家营等中心村建设进展较快,近三年完成投资达XXXX多万元,建设内容涉及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文化娱乐、学校、卫生院、住宅等基础设施,同时也发展了不少生产性企业和商贸流通场所性场所。特别是从20xx年开始实施的XX国道交通型经济带建设,到20xx年底,已完成农房改造XXXX户,建筑面积达XX万平方米,完成投资XXX亿元,城镇面貌和农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四、强化城市管理,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农村庭院事迹材料范文第7篇

[关健词]新农村建设发展经济

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二是农民增收缓慢。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薄弱。四是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落后。五是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还有较大的差距。六是农村环境存在严重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必须下大力气尽快加以解决,以便早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1.发挥各自优势,尽量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中部地区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和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农村的二、三产业主要指乡(镇)企业、村办企业、餐饮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等。如能把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可以安置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好第二产业可以生产出名优产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体系,走产业化道路。同时,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好第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扩大收入,不断减少农民数量,加速城镇化建设步伐。首先东部要发挥农业生产尤其是种养业的优势,不能放松二、三产业发展,从而扩大非农业收入。西部要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要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把农业和二、三产业搞上去,尽快缩短和中、东部的距离。国家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健全农村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的县(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大中、东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力度,支援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农村欠发达地区。

2.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首先,党和政府要动员农民通过转包等形式把土地集中在少数种田大户手中,使大部分农民真正从土地上剥离出去从事其他职业。这样一来这些种田大户就可以将承包的土地连成片,实行机械化作业,就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尽快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其次,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党和政府要鼓励农民种植具有竞争力的优质粮食作物,扩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再次,各县(市)要建龙头企业,以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比如建成了乳品厂就能带动奶牛业的发展。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也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再其次,党和政府要搞好劳务输出与劳动中介部门要加紧联系,尤其是出国打工的中介部门着重与邻近发达多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帮助更多的农民迅速致富。再次,党和政府还要建立各种种养协会,这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论什么协会都要做好致富信息的传递工作,种什么养什么挣钱等都要跟农民说明白,就拿种植协会来说,选用哪些种子、产品的销售等都要给农民联系清楚,签好订单,这样就能减少盲目性,使农民致富有保障。

3.县(市)财政要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的质量对建设标准和要求要统一规划,认真抓好落实。首先,党和政府要加大农村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要给没有自来水的村屯建水塔。要给没有电的村屯通上电。要加强农村通讯设施建设,争取做到村村通电话,逐步扩大农民安装电话的数量,各传输、交换设备要覆盖全国农村,使农民在最偏远的山村也能用手机通话。其次,党和政府要加大农村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搞好乡(镇)道路的建设。县(市)通往各乡(镇)的道路要修建成水泥路。乡(镇)通往村屯的道路和村屯通往村屯的道路要修建成柏油路,各村屯的几条主要道路最低要修成柏油路,条件好的村屯要修成水泥路,并做到整齐、宽阔、美观。再次,党和政府要加大农田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旱田要打机井,每公顷土地以四口井为宜,低洼地要挖顺水沟,力争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水田也要打机井,每公顷土地以六至八口井为宜,还要修建顺水壕,旱时可将河流的水引出来,这样就能保证水田的足够用水。再其次,党和政府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要利用好现有的水库、顺水渠、塘坝,并做好防护工作,保证蓄水量,以防止旱年种地缺少水源。只有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才能保证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才能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4.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水平。首先,党和政府要抓好农村科技工作。一是县(市)人事部门要有计划地在不增加原有乡(镇)编制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农业技术人员编制,要选调学农业的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做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真正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扎扎实实抓出成效来。二是县(市)党校、科协等部门要加大对村干部的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并进行严格考试,促使他们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并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能够合理配置本村资源,把集体经济搞上去。三是鼓励农民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学习使用农业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本领,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四是各县(市)科协要开展好科技下乡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五是各乡(镇)党委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要求各行政村配齐农业科技人员,各村每个自然屯至少要有一个农业科技员,乡(镇)农技站要对农业科技员做好培训工作,使他们成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和指导者。六是乡(镇)农技站要常年办好各种农业科技培训班。如药材种植培训班、黑木耳栽培培训班、家畜家禽养殖培训班等,培养农民掌握致富技术成为农村实用人才。其次,党和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一是村干部要重视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其尽快具备村干部所需文化素质。二是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鼓励年轻农民进修,经济条件好的村要选送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农民到农业大学进修深造。三是农民要重视子女上学,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允许再出现新文盲。四是要鼓励具有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学习高中课程、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为依靠科技致富奠定文化基础。五是对于小学以下文化水平的青年农民各村要办文化补习班,聘请当地文化较高的教师讲课。再次,要健全农村文化设施,全国农村都要建设好有线电视接收设施,每个村屯都要有广播。每个村屯都要有文化活动室,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再其次,党和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投入。尤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搞好九制义务教育,重视高中教育。要鼓励学师范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优化教师队伍,增加教师待遇。还有,党和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各自然屯都要有诊所,以方便农民就近择医。目前,另外,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目前,党和政府正在落实这项工作,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农民都能及时治病,而且解决了治病的高昂费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

5.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改进农村党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一是要选那些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党员进党支部班子,要密切联系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农村党支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好先进性教育的契机,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使广大党员明确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村党支部还要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联系群众,化解矛盾,整合农村社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要在建设社会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成为致富带头人。其次,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建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要教育广大农民增强民主意识,正确对待民主选举,运用好手中的民利,从本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选好村干部,坚持正义把那些品行正能力强一心为农民办实事的人选进村委会。村委会成员工作要互相配合,遇事要民主协商,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再次,乡(镇)党委要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乡(镇)党委政府要搞好文明村建设。一则要教育广大农民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二则要搞好各村屯的环境卫生,保证各村屯清洁干净。二是乡(镇)党委政府要责成公安派出所加大对农村黄、赌、毒的打击力度。对黄、赌、毒的窝点要彻底打击,对涉案人员要绳之以法。对打仗斗殴、小偷小摸等违法分子要严肃处理。三是各乡(镇)党委对于贪污腐化等违纪的村干部要增大监督力度及时查处不法行为,把他们败坏的风气扭转过来,早日达到乡风文明的目标。

6.党和政府要与环保部门齐心协力,搞好环境建设。首先,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清查所辖区是否有污染源,然后上报县(市)环保局。环保局领导要安排专人负责对工业污染物和地下水污染等进行综合治理,各村屯对牲畜粪便、垃圾、臭水塘要统一管理,将牲畜粪便、垃圾放到村屯外的闲置地上去,要将臭水塘垫满土,使其成为好地。对于有污染的厂子要勒令停业或搬到无人处以减少环境污染。其次,村党支部、村委会要按着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搞好村容村貌建设,道路两侧要栽花种草,要美化、香化环境,要将土房全部翻建成砖房,建房样式和围墙高矮都要统一标准,要狠抓落实,保证新农村有新的形象。再其次,农民要自觉搞好自家环境建设。自家房前屋后都要整洁,庭院要铺地砖或打水泥地,柴草要统一堆放到村屯外,牲畜圈舍和厕所要经常打扫清理,真正做到环境清新、干净,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摘要:祁县有声有色的文化建设“红”了祁县,“火”了文化。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类型多样,参与广泛,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娱乐和文化消费的不同需求;简约自办,注重实效,代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内容向上,贴近实际,弘扬了新时期构建和谐文化的主旋律。由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得到三点启示:党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政府“角色”不可或缺;要大力培养和发展业余兼职的群众文化队伍。

关键词: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群众精神娱乐;群众文化消费

TheCharacteristicandEnlightenmentofCultural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inQiCountyLIWeidong1,LIShangang2,ZHANGYing3(1.Dept.ofPublicity,QiCountyCommitteeofCommunistPartyofChina,Jinzhong030900,China;2.ManagementOfficeofScientificResearch,JinzhongUniversity,Jinzhong030600,China3.EditorialDepartmentofJournal,JinzhongUniversity,Jinzhong030600,China)Abstract:ThevividanddramaticculturalconstructionmadeQixianCountybecomefamousandmadeitscultureprosperous.Thereissuchagreatdiversityofculturaltypesandbroadparticipationintheprocessofcultural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inQiCountythatculturalconstructionmetthespiritualentertainmentofthebroadmassesofpeopleanddifferentconsumingneedsofthebroadmassesofpeople.Beingself-suffientandpayingattentiontopracticalresultsrepresentthedirectionofsocialandculturaldevelopmentundertheconditionsofmarketeconomy.Positiveandprogressivecontentsandclosenesstorealitypromotethethemeofbuildingaharmoniouscultureinthenewera.BysuccessfulexperienceinbuildingnewruralcultureinQixianCounty,wegetthreeenlightenments:First,thePartyandthegovernmentshouldconscientiouslystrengthenleadershipovertheworkofruralculture;Second,thegovernmentplaysanindispensableroleinnurturingruralculturalmarket;Third,weshouldvigorouslytrainanddevelopamateurmasscultureteamofpeople.

Keywords:Qicounty;cultural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thespiritualentertainmentofthebroadmassesofpeople;theconsumingneedsofthebroadmassesofpeople

祁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化先进县,是晋剧、祁太秧歌、北方民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论文更是蜚声海内外的晋商圣地,所辖城赵镇是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祁地文化。名城文化、名人文化、晋商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等六大文化尽显祁县魅力。近年来,祁县县委、政府立足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建设经济强县和打造文化祁县协调并进,积极引导和激活和谐文化建设要素,着力构建多元化文化投资格局,催生发展文化产业经济,促进了和谐祁县建设和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

1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1.1类型多样,参与广泛,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娱乐和文化消费的不同需求全县民办文化活动从活动内容上可分为晋剧秧歌票友、传统社火、民间剪纸、图书借阅、电影放映、威风锣鼓、武术健身、文化市场综合经营等十多个种类;从开办形式上可分为个人独资、多人合资、村委参资、企业出资等四种;从活动区域上可分为室内、院落、街道、广场等四种形式;从活动时间上可分为定期、不定期和常年三种形式。在文化活动组织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极具地域和行业特征的文化活动区域,如东观镇民俗表演、贾令镇晋剧票友、古县镇秧歌票友、城赵镇民间剪纸、西六支乡八音吹奏、昭馀镇社区文化、城区集镇区经营文化、旅游区晋商文化等。

据统计,全县常年参加民办文化活动的群众已达5万多人,每年举办活动近3000多场,成为了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和载体[1]。贾令镇东阳羽村维镜文化大院、北左村民村合办的晋剧票友文化大院活动时聚满了十里八村的观赏群众,高峰时有300多人;权勇文化大院吸引了丰泽村20多家企业的青工观看电影和数千名青少年学生阅览书籍,常常是“人满为患”;原东村王德林剪纸文化大院常年有50多位老中青妇女剪纸竞艺;女企业家权芝芬创办的“燕子”社区文化活动点更是聚集了上百名爱好健身、表演、舞蹈的城镇妇女;古县镇温曲村的武术文化大院里展示的却是农村青年舞刀弄枪、健身比力的竞技场面;东观村庆福文化大院参与晋剧秧歌票友活动的骨干分子就有30人之多,有干部、教师、工人、农民,夏天在东观村中心广场上进行活动时,每场都吸引着近千名群众驻足观看。县城乒乓球俱乐部吸收有爱好者200多名,活动会员150多名,30张球台每日里都是占无虚席。由13位中青年书画艺术爱好者成立的麓台书社,仅两年的时间就举办各种全县性和跨市县书画联谊展10多次,并拓展到了篆刻、绳编等多种艺术门类。书社整日里宾朋满座,舞文弄墨,成了全县书画爱好者的活动乐园。这些不同类型的民办文化形式,五彩缤纷的大院文化活动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在文体娱乐和文化消费上的需求,成为了公办文化的有益补充,在全县城乡营造了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

1.2简约自办,注重实效,代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民办文化组织的创立者有农民、工人、退休干部、企业家等。他们怀着对民间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服务群众的奉献激情,自我筹划、自我筹资、自我组建、自我活动、自我创新、自我完善,在人员、资金、场地、器材都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开辟自家院舍,主动联系四方,克服生产生活矛盾,渐次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今天有活动场地、活动器材、活动制度、活动队伍、融资渠道,甚至有经营市场的较为健全的民办文化组织。晓义村刘继拴创建文化大院之初仅筹得资金1600余元,购置了晋剧文、武场乐器设备,在活动过程中把乐器保管和使用分配到人,自我保养和维护,历经十余年器材完好如初。丰泽村夕阳红文化活动中心把每年节庆期间为企业和单位进行助兴演出所得的赞助款集中保管,全部用于器材维护和活动开支。西六支乡祁城村范青山,20世纪90年代初与家人一道创办起了八音吹奏教习班,网罗吹奏好手进行技艺交流,挖掘整理传统曲目30余个。在此基础上,他组建起了一支经营性的民间吹奏队,并多次代表祁县参加国家、省、市级大型文化活动展演,现已发展成为有固定人员30多人,年经营额30多万元的知名民间文化经营团体。

民办文化在各个层面凸现出的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顺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物自主发展的规律,克服了以往村、镇集体等公办文化中“有人参与、管理松弛”的弊端。另一方面,民办文化组织简约发展,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小投资、重实效,资源整合利用。据统计,全县非经营性民办文化组织(民村、民校合办除外)中投资基本在15万元以下,场地以闲置的自家院舍和村委、社区提供的场所为主,器材大多采用独资、合资或企业赞助和社会募捐等形式购置或自制。参与人员自觉自愿甚至还奉献自己的积蓄。晓义村晋剧票友文化大院主要骨干30多人,联系有清徐、太谷等数十个村的近百名爱好者,但是其器材价值不超过3千元,却排练出了《算粮》《走山》《金水桥》《渭水河》等近10个折子戏。东观村、民村合办的文化中心有电子琴、架子鼓和晋剧文武场乐器、音10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响、戏装等,总价值仅3万多元,却能演出30多个曲剧目,而且多次组队参加省、市、县的节目调演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这在专业团体中是绝无仅有的。权勇文化大院藏书17000多册,收集电影拷贝1600多部,累计投入11万元,但其市场价值却超过了30万元。在从事民办文化的过程中,一些“文化能人”还把有消费市场的文化项目推向市场,走经营文化之路。县里组建的昭馀晋剧团,其组成人员大部分来自于村镇民办文化活动点。兴艺民间器乐培训中心等都是由自办文化发展起来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这种花小钱、办大事、重实效的民办文化之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如何建设、如何完善做出了积极探索,也昭示了今后民间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1.3内容向上,贴近实际,弘扬了新时期构建和谐文化的主旋律祁县农村文化活动从活动内容、服务形式、文化产品等方面展示的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扬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赞美讴歌新农村建设风貌和新人新事的和谐画卷,呈现出了向上性、时代性的健康内涵。里村麻万全文化大院把文化大院办成学习科技的园地,先后聘请太谷、清徐、平遥等地的农业技术员举办温室大棚、酥梨套袋、肉牛育肥、辣椒加工等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讲座,并把讲座录音每周用高音喇叭复播一次。城赵镇剪纸文化大院里的剪纸艺人们创作的《水浒传人物谱》《计划生育大国策》《百业图》《奥运中国》生动地再现了水浒人物的迥异个性,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展示了祖国建设新貌。东风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舞蹈队排练的秧歌舞《夸夸咱宿舍新变化》,充分展示了社区建设的喜人景象和她们喜悦的心情。丰泽村夕阳红文化活动中心自编自导自演,推出了反映婆媳不和的秧歌剧《一日三餐》和《满月风波》,教育人们赡养老人是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公演后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建军80周年”,权勇文化大院精选出爱国主义影片200多部,在县城广场、建筑工地、机关社区、村庄企业等处轮放750多个场次。还主动参与夏季7月份的昭馀文化广场“电影放映月”活动,使成千上万名青少年学生和消夏群众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东观是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活动中心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举办了“美丽东观,歌颂家乡”秧歌票友电视大赛,爱好者踊跃参与,乐此不疲。十七大学习宣传期间,丰泽村夕阳红活动中心自编自演了《十颂十七大》《十七大报告十八个新亮点》《县委书记讲党课》等剧目,受到了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乔家堡文化中心的50多位中老年妇女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主动担负起宣讲十七大精神的光荣任务,挨家挨户赠送十七大报告和宣讲十七大精神。由此看出,民办文化组织弘扬的是时代的、向上的健康文化、科学文化,弹奏出的是凝聚民力、共谋发展的和谐乐谱[1]。

2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对全县经济社会的影响如火如荼的民办文化,着实成了祁县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了广大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那么,民办文化带来了什么呢?一是民办文化“红”了祁县,“火”了文化。全县乡镇六大社区都有民办文化,类型各异,特色明显,参与群众呈上升趋势。有些村还出现了多个文化大院齐头并进、较劲比势的势头。如丰泽村已发展有五个公益性民办文化活动点。继晋商大院之后,文化大院已成为祁县的又一品牌。2007年权勇文化大院就接待全国各地来访者近5000多人,还上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民办文化的确是“红”了祁县。民办文化大院的“火”使一些传统的文化项目进一步发扬光大,使濒于失传的民间艺术再度予以传承。祁县秧歌的上百个曲目、温曲武秧歌、火流星、祁城民间泥塑、木雕、石刻等传统项目在民办文化的襁褓中再度孕育成长,文化资源得以发掘利用,还产生出文化经济效益。乔家旅游文化开发公司等就是以策划、生产、销售传统特色文化产品(五谷画、葫芦烫雕),开展传统特色文化服务(驼队、民俗表演)等为主的文化企业。大院文化使得“文化”这块大蛋糕更加充盈和丰实,着实是“火”了文化。

二是民办文化弹响了全县共建和谐的强音,焕发出广大群众健康向上的人生心态。无论是晋剧秧歌演唱,还是图书电影服务,反映出的都是守礼法、讲团结、谋发展的向上价值理念,吹起的是党和政府科学发展共奔小康的奋进号角。参与文化活动的人能远离麻将桌、是非圈,追求的是经济富裕后的文化新生活,崇尚的是文明和谐的人生新理念。常年参与文化活动的人员性格开朗、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共事和睦、邻里团结,没有、懒作等恶习。文化活动组织着实为城乡群众营造了一个和谐的“人文圈”。

三是文化活动营造出了“尊文重教”的浓厚氛围,影响和培养了新的一代。大院文化的繁荣使一些11(总第101期)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启示(李卫东等)地方一改以往在文化建设上的“穷文化”、“软文化”的做法,认识到了扶持发展民办文化是得民心、见效益的大好事。如丰泽村权勇文化大院就接待本村和县城学生参观展览、观看电影、阅读图书等。在权勇、夕阳红大院文化的熏陶感染下,丰泽村尊文重教成风。2000年以来新培养大学生80人之多,相当于该村前20年考上大学人数的总和,中考成绩连夺全县农村中学之冠,丰泽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红红火火的大院文化,在祁县大地上营造出了民生和谐、社会文明的发展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2007年,非旅游类文化经济产业实现产值近7000万元,安置就业3000余人,晋商文化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成绩斐然,被晋中市命名为平安县创建先进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2]。

3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得益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更主要得益于党政各级组织对民办文化的培育催生、精心呵护和正确引导。县委、政府、宣传文化职能部门和村镇社区因势利导,在民办文化的催生发展中勤于担当好各自的角色,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方针,始终坚持“群众文化群众办、社会文化社会搞”的文化共建方针,积极扶持民办文化,放大大院文化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事业的综合进步。

3.1县委、政府当好“中军主帅”县委、政府充分发挥民办文化组织知晓社情民意、联系群众紧密、随时随地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成本简约、宣传效果显著的优势,一是坚持推进“文化祁县”发展战略,对民办文化发展予以重点支持;二是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文化工作纳入县四大班子领导工作责任制,把发展壮大民办文化作为基层文化工作的重点。县委书记、县长多次深入民办文化大院了解情况、现场办公,放大大院文化示范辐射效应;三是在执行和制定“十一五”规划中把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比占到当年财政支出的1%,并逐步加大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支出中扶持民办文化发展的投资比例;四是启动文化阵地设施综合利用工程,把机关单位、学校企业、村镇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室、活动场地摸清底数,由乡镇和系统党委与产权单位协调,优先民办文化组织开发使用。如晓义村、东观村、里村、北左村,都是由村委出面提供场地,出让给民办文化大院使用的;五是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民办文化参与企业和公益性文化活动,推广“经济带文化、文化促经济”的企业文化和民办文化相结合的运作办法。每年元宵节文艺活动的社火队伍中的绝大部分表演者来自于各村镇、社区的文化大院,单位、企业举办庆典和县里举办的消夏文化活动中,都能见到民办文化大院活动队的活跃影子;六是积极支持文化部门工作,把乡镇、社区的文化服务干事全部列为财政供养人员,解决其后顾之忧,把辖区内民办文化的发展状况列为其岗位工作目标的考核内容。通过以上措施给予了文化大院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和宽裕的政策环境支持,使得祁县民办文化近三年来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3.2宣传、文化部门勤做“护花使者”一些文化组织初建伊始,大部分传唱的是传统剧曲目,没有新意。宣传、文化部门就及时选派专业创编人员深入到村镇大院实地采风,并紧密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利用文化大院活动阵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科技知识。如十七大精神学习宣传期间,把100多册报告和辅导读本赠送到权勇文化大院和丰泽村的党员农民手中,县委书记、宣传部长等领导亲自到场为大家做十七大精神学习辅导,畅谈学习体会;文化部门组织编创人员深入到古县镇、城赵镇等村办文化组织帮助活动群众编排脍炙人口的小节目。文化部门实行了文化系统单位、乡镇文化中心专业人员包乡镇、蹲村户的办法,经常性地深入到各文化组织和活动点实地辅导,与活动群众一道载歌载舞,锤炼品赏。节庆和农闲时间文化大院里到处能见到文化服务人员忙碌的身影。文化馆多次深入大院进行图书、图片展览指导,图书馆服务人员为文化大院的图书分类编目,文化中心对电影拷贝名单进行整理打印,宣传部的领导经常去文化大院摸排调研,为其排忧解难、鼓劲打气,还整理编写事迹材料,发挥其在民办文化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文化部、省文化厅等单位奖励权勇文化大院电影机、发电机,把其列为财政部、文化部“送书下乡工程”配送点。宣传、文化部门对权勇等文化大院的培养和宣传更加坚定了创办者办好大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3.3村镇、社区甘做“娘家人”村镇、社区党支部、村委从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给予了文化组织最大限度的支持,担当了“娘家人”的角色。北左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委办公设施破12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旧,但对于开办的晋剧票友文化大院以场地、水暖电和购置电视机、VCD机等设备的支持;丰泽村支部、村委在近年来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投资400余万元兴建了中小学校和完成了村内街道硬化,又专门拨付5万元兴建了100多平米的室内小剧场,购置了乐器、音响等设施,专门提供给“夕阳红”文化活动中心常年使用;权勇之所以能成为全县文化大院示范户和省、市民办文化业的优秀典型,离不开丰泽村支部、村委二十余年的关怀支持。在1995年集体经济极度贫乏的情况下,是老支书自己借钱支付他全年的电影放映费,在他面临困难,产生停办大院的念头时,是村委领导及时给予谆谆教诲和物资支持,扶持他的文化大院走到了今天;东风路社区安康小区是全县最大的居住区,该区物业中心面临收费困难、更换锅炉资金紧张的困扰,仍出资5万多元新建了文体操场,购置了2万多元的活动器材,并出资主办了该社区文体表演大赛和庆典晚会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正如里村文化大院的创办者麻万全所言,“没有支部、村委的关怀支持,没有老百姓的热情相助,我们是办不到今天的。有了娘家人的支持,我们信心更足了,劲头更大了。”

4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4.1党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的需要,也是满足农民求知、求乐、求富的需要,更是提高竞争力、发展地方经济、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需要[3]。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努力弘扬优秀文化,改进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充分保证对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落实国家扶持公益文化事业的各项政策,切实承担起政府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责任,推动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4.2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政府“角色”不可或缺政府要按照“群众文化群众办、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思路,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的新体制。要围绕满足农民文化消费多样化的需求,着力构建以戏剧、电影为“主打产品”、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文化产品供求体系,探索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政府要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机制[4]。拿出适当的政策补助,作为激活农村文化市场的推动力,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把戏剧、电影下乡纳入市场机制轨道。要鼓励、引导、帮助、扶持农民从自身需要出发,开办文化大院、农村图书室、农民演出团体及经营文化产业。要把文化大院等作为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掀起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潮。4.3要大力培养和发展业余兼职的群众文化队伍专职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活跃基层文化活动必须依靠大批群众文化骨干。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扩大基层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保护和发挥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要充分重视蕴藏在农民群众中间的创造力,积极发掘和推广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提高宣传文化机构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5]。鼓励创作和演出农村小戏等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积极推广优秀农村文艺作品。在农村培育和发掘一批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愿意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骨干,建立一支不走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晋中市委宣传部.2007文化晋中建设报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2]晋中市委宣传部.腾飞的晋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宣传部.改进创新服务“三农,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

[4]中央文明办.大力加强基层思想文化建设——‘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材料[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上一篇:农村美丽庭院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青年先锋队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