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范文

时间:2023-05-29 10:54:49

农村扶贫

农村扶贫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扶贫;效率;和谐社会

贫困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穷困与发展不均衡问题是困扰当代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既遏制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拉大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因此,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村扶贫效率逐步降低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扶贫的投资力度,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到2006年底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只有2148万人,只占农村人口的2.4%。但与此同时,农村反贫困治理也出现新的挑战——扶贫效率逐步降低。导致反贫困效率低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反贫困政策没有随着农村贫困状况的改变而进一步完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瞄准机制不完善

按照现行的扶贫政策,国家扶贫资金直接划拨到县。但是,在现阶段虽然贫困人口只占农村人口的2.4%,但分布却比较分散,表现为“大分散、小集中”。一方面,以大行政区为单元的贫困区域缩小了,原来以县为单位的相对集中分布的贫困区逐步转化为乡、村级贫困区。即使在贫困村,非贫困人口也占相当部分。另一方面,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如缺土的西南大石山区,缺水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秦巴贫困山区和积温严重不足的青藏高寒区。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目标瞄准机制很容易造成低效率。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中,一方面,一部分资金流向了非贫困乡村和非贫困人口;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跟踪和监督机制,经常出现扶贫资金被挪用和截留,使本来应该救助的对象得不到救助。国家审计署对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1994~1996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表明:财政部门占有扶贫资金用于发工资或其他支出4.4亿元,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挤占挪用以弥补行政经费、建房购车、乱借乱支、公款私存等6.6亿元,把发展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实行有偿使用,并收取占用费。所以,虽然国家每年用于扶贫的专项资金不断增加,但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却没有提高。

(二)反贫困模式过于单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的开发式扶贫,如“以工代赈”、“优惠贷款”、“项目扶贫”等都是希望依托经济增长来缓解贫困。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项目制定上越来越注重效益,而非真正用于扶贫,脱离了贫困者的实际需要。项目的落实,可能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但在“大分散、小集中”状况下,经济增长和穷人的关联度已经很低了,通过经济增长,让经济增长成果自动“滴落”到贫困阶层的社会经济条件已经缺失;再加上现存的绝对贫困人口中,五保户占1/5,残疾人占1/3,另有一些是常年被疾病困扰没有劳动能力的、受教育水平极低的,贫困者很难通过项目自我发展,因此,传统的开发式扶贫,就难以起到作用。

信贷资金中扶贫贴息贷款瞄准的应是贫困农户,但在1994年以前,贷款瞄准的却是贫困地区的生产企业,只有很少一部分瞄准的是贫困农户。《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后,虽然要求扶贫贴息贷款主要应该瞄准贫困户,但实践中这项要求执行并不彻底。从农业银行方面看,由于贫困农户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单一的生产结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还贷能力差,对贫困户银行是惜贷如金,他们更愿意把优惠贴息贷款贷给企业和富裕户;从贫困户方面看,过于繁琐的贷款申请和审批程序,苛刻的贷款担保和抵押条件,常使他们望而却步,使扶贫贷款难以真正起到扶贫作用,扶贫贴息贷款政策产生的经济利益相当多一部分流向了非贫困人口。由此,反贫困的效率也就难以提高。

(三)贫困者主体地位弱化

我国的反贫困,是政府主导型的,它忽视了穷人作为发展主体的作用。在以往的扶贫开发中,没有把贫困者当成脱贫的主体而是把他们当作脱贫的工具。贫困者无法参与决策的制定,只能被动地接受,使贫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发挥。此外,在反贫困中的政府主导行为,使贫困者对政府和基层行政组织产生依赖。因为在贫困者看来,反贫困就是政府的事而与自己无关,政府给钱就要,政府让干就干,项目成功固然好,不成功也没有自己的事。并且,越贫困,自我发展能力越弱,政府投入就越大,由此形成了“等、靠、要”的思维模式,出现了贫困者与政府在反贫困中的博弈。贫困者自身没有强烈的脱贫意识,极大地制约了反贫困效率的提高。

(四)重物质建设,轻能力建设

我国的开发式扶贫政策内容虽然涉及到较多的方面,但在计划实施中重点集中在帮助农民和农村企业投资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对提高贫困者素质的投资严重不足。以安徽省农村扶贫投资结构为例,在农村扶贫投资结构中农业投资比重大,科教文卫投资占扶贫投资的比例只有8.6%,这使贫困者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不能有效提高,仍处于较脆弱的阶段。绝大部分贫困劳动者没有参加过培训,并且也有相当部分的农户不能送孩子上学,结果使人力资本积累缓慢。能力的低下,使他们无力应对自然灾害、疾病、生态危机、价格波动等冲击,极易加重贫困或重新陷入贫困。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较低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村扶贫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我国农村反贫困效率的建议

(一)完善目标瞄准机制,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

1、改变目标瞄准机制。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应改变国家扶贫资金的瞄准机制,制定直接以贫困人口受益为基本出发点的反贫困战略计划,实行贫困人口登记制度,对贫困人口进行档案化管理,从而使扶贫资金直接到户。

2、加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督和检测。由于财政扶贫资金是无偿使用,没有绩效考核,这很容易导致地方提供的数据不客观,乐于争取资金但不重视使用。大量的扶贫资金只有使其用其所用,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提高扶贫效率,一方面必须尽快建立扶贫资金监管信息系统,防止资金溢出,使扶贫资金真正被用于贫困人口;另一方面要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后评价体系,以科学的指标衡量资金使用效益。

3、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由于扶贫资金的种类太多,太分散,参与资金项目管理的部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都不相同,各部门有各部门的要求。扶贫资金多头管理带来混乱,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必须理顺扶贫资金的管理体制,对于小额信贷,可以由农村信用社办理,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反贫困效率。

(二)加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土地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因素。”加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是提高反贫困效率的核心。

1、改变农村扶贫投资结构。要改变当前在农村扶贫中对农业投资比重过大,而对科教文卫投资比重过小的状况,加大对科教文卫的投资,有限的资金应投在具有较高收益率的初等教育上。一方面,用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设施,保证教师工资的发放;另一方面,可以向青壮年贫困人口发放代金学习券,凭券可以在各类文化学校或技术学校学习。各学校凭学习券到当地政府指定的部门结算现金。这样可以保证有限的资金真正用于改善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质量,防止被挪作它用。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农技培训。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能在短期内把现有劳动力素质相对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要办好各类农民学校、农业职中和各种农技短训班。鉴于贫困人口的收入低,各种农技短训班可以免费向农民开放,向农民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其他劳动技能,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积累、自主发展的能力。

3、加强对贫困者的自主创业意识教育。贫困人口自主创业意识不高、能力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都不利于农村反贫困效率的提高。因此,对贫困者要进行广泛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增强他们的创业自信心,激发他们自主创业的意识。政府要推行积极创业政策,通过降低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市场、积极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等措施鼓励、支持和帮助贫困人口自主创业,进一步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反贫困效率的提高。

4、要增加对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的投资,改善医疗设施。贫困地区的医疗设施和卫生条件比较落后,缺医少药的情况尤为严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006年中央政府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为167.4亿,只占当年GDP的0.42%,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的7.9%,中等收入国家平均的1.9%,而且比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2%还要低。因此,中央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的投资,改善医疗设施,提高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能力,为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提供物质条件。

(三)确立贫困者在反贫困中的主体地位

在反贫困中,政府作为反贫困的主导,并不能取代贫困者的主体地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与贫困人口在反贫困治理中虽是救助与被救助关系,但政府各项反贫困政策必须通过贫困者的行为才能够产生作用,而且作用的大小与是否突出贫困者的主体地位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计划和项目的确定,要充分听取贫困户的意见和要求,在实施中要充分发挥贫困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扶贫效果。

(四)实施开发和救助并重方针

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的构成,使单纯的开发式扶贫很难取得理想的反贫困效果。

一方面,在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孤寡的老年人和长期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这部分人已很难通过教育或培训使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对于他们必须实施救助式扶贫。

另一方面,对于居住在自然环境特别恶劣地区的贫困户,应采取整体迁移的方式加以解决。

在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没有其它收入来源的人群以及因自然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短期内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达不到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的生活保障需要,建立一个有针对性地救助式扶贫体系。

参考文献:

1、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R].2005.

2、陆汉文,岂晓宇.当代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工作[J].江汉论坛,2006(10).

3、王勇.中国政府农村反贫困战略措施的缺失及其优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4).

4、董少林.农村信用社提高小额信贷扶贫效率的理性思考[J].海南金融,2004(2).

农村扶贫范文第2篇

一、富饶的土地,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沿着青银高速,跨越青岛市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驱车105km下高速,转镇村路,七转八拐,再行33km,历时2个半小时,来到了平度市最西南角的崔家集镇宅科王家村。走进村庄,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平房、斑驳的围墙、犬牙交错的街巷、坑坑洼洼的街道、随处可见的土堆、草堆,无一不显示着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没有花草装饰,稀有的几棵杨柳被圈锁在农户因晒粮硬化地面铺就的水泥里。三三两两的老人聚集在树荫下,或在打着牌,或在闲聊着过去的记忆,或在诉说着彼此身体的每况日下,间或传来几声婴幼儿的哭闹声,却寻不着孩子们的读书声和中年人为创业而忙碌奔波的身影。长期生活在青岛,见惯了高楼大厦,熟视了整洁的环境,突兀走进经济、文化、环境卫生相对较为落后的农村,一种想哭的感觉涌上心窝――没有农村的小康怎能称得上是全面建成全面小康?

崔家集镇位于平度市西南角,南面和西面分别与青岛市胶州市和潍坊市高密市、昌邑市接壤。宅科王家村位于崔家集镇东北13公里处,距平度市区35公里,原隶属中庄镇;2001年行政区划归属白埠镇;2012年行政区划归崔家集镇。全村共99户,406口人,80岁以上的村民22人,2002年以后出生的儿童58名。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政策的有5户,有三级以上残疾的7人。从事农事生产的多为50-60岁左右的男性村民和育龄妇女,男女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耕地1632亩,土壤盐碱性较强,分布在村子的正西方和西北部,根据国家政策要求,于2004年均分到人。小麦、玉米两季轮作是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在粮价低迷、没有工商业收入的情况下,2013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0元,属青岛市经济薄弱村。

全村共有党员20名,平均年龄64岁,建国前老党员2名,2000年以来仅发展3名党员。党支部于2014年9月换届,平均年龄54岁,书记是63岁的老大娘,曾任计生主任。村委于2014年11月换届,三名成员均为70后,都不是党员。村集体没有产业,没有收入,60年代的办公室透风漏雨,仅有的办公桌还断掉了一条桌腿,让人感到这个村子的落后与衰败。

二、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2015年6月以来,青岛市委市直机关工委选派干部驻平度市崔家集镇宅科王家村担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先做学生摸底村里的实情,再积极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宅科王家村历史上属三镇交界之地,被多次行政区划,始终处于乡镇辖区域边缘。由于管理的边际效应,政府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极为有限,严重制约传统农业生产和新兴高效农业的发展。通往邻村西屋子村约3公里道路,既是生产路,全村四分之三的粮田分布在道路两侧,又是周边村庄往来、通往交通干道的经济路,至今没有硬化,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泞难行,3座生产路桥涵坍塌多年,镇村路上的3座桥梁安全隐患严重,已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极为落后,有的地块没有平整,排水沟渠不畅,生产责任制前已有的35眼机井破损严重,仅有18眼时有时无地渗出少有的水量,旱天无水浇、雨量稍大就内涝,靠天吃饭早已习以为常,当地戏称“西南洼”。一些前来寻求合作的土地经营大户望而止步,农民增收、集w增收无从谈起。为解决雨季积水,村内自然形成多个湾塘,村中心的湾塘更是深达7、8米,塘口达3000多平米,平日是垃圾场,雨季就成了溺水的地狱。

土地是财富,但宅科王家村的百姓却没有见到“真金白银”。人均4.3亩的耕地,在计划经济年代特别是刚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时为村民免除了饥饿,但也束缚了村民大力发展经济的念想,固守着小麦、玉米晒太阳,好似改革开放的春风至今没有吹到这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在免除了农民的“三提五统”后,村集体更是断了“奶”,沉重的负债无力解决村庄的最基本公益,党支部的老龄化更使村民缺乏主心骨、缺少活力。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立足长远求发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努力,最终获得195万元资金整修村庄周围道路3公里,争取90万元整修镇村道路桥涵3座,彻底解决严重制约村庄高效农业集约经营的道路瓶颈。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用足用够国家政策,第一书记争取资金30万元修建生产桥涵3座,改善生产交通状况;新打机井20眼,解决水浇条件,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整修村中心平塘,增设围挡,雨季蓄水,平日淡水养殖垂钓,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美化村庄环境。

项目带动致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展新兴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收的长久之计。在改善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引进种植大户3个,土地流转600多亩,在保证固定转包费的前提下,解放劳动力40多人,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外来和尚带来新气象,村民勤劳致富的思想日益强烈,发展设施栽培热情高涨,新建冬暖式大棚19个,每棚年增加收入5万元以上,脱贫奔小康喜上眉梢。

建好党支部。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同村两委一起努力,联系旺旺集团青岛分公司、明行足公司,两家公司发展不忘回馈社会,走进村庄慰问老人、孩子和困难家庭,在扶助群众中提升党支部、村委会在群众中威信。争取青岛“健康盾牌”老年志愿服务团、青岛华厦眼科医院、中韩医疗专家志愿服务团进村义诊,辐射周边村庄,在解除群众病痛、免除医疗费用中看到两委带领群众奔小康在行动。募集5万元,改善党员活动室和两委办公条件,建设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城市人的娱乐生活,众多的福利使百姓感受到了来自驻村干部和村党支部的温暖,涣散的人心逐渐向村党支部、村委会靠拢。

三、扶贫攻坚必在行,而今迈步从头越

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农村群众的热切期盼,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注重基础设施对脱贫的支撑性,注重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注重教育脱贫的根本性,注重医疗脱贫的特殊性。才能打胜扶贫攻坚这一硬仗,实现迈步从头越,行走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农村扶贫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农村 文化扶贫 文化建设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而文化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一种,主要是政府以农村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发农民群众的自身潜力和智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一、文化扶贫的历史渊源

1.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少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低收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中国政府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此,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文化扶贫埋下伏笔。

2.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以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该计划明确提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一阶段,国家积极改变教育文化的落后状况,普及了初等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开展了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劳动人口的素质,让群众依靠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致富。此时,文化扶贫已崭露头角。

3.新阶段扶贫开发(2001年―2010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年――2010年)》为准则,我国在2001―2010年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必须把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提高科技扶贫水平。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发展关键期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文化扶贫将在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

“贫困文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贫困文化”是指包括小富即安、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等特点在内的封闭、惰性、小农意识。它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和封建意识在贫困地区的表现。文化贫困从根本上说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而“贫困文化”则是文化贫困的直接后果,是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乡民的文化习俗、思维定式和价值取向的积淀,是贫困者对贫困的一种适应和自我维护。

1.文化基础设施较差。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扶贫的主渠道和载体。由于诸方面的原因,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高度重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提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以解决目前农村文化生活发展不平衡、差距大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2.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严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生活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限制了农民对于先进文化的接受力和再创造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也很严重。一些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日趋淡薄,共产主义信念日益动摇,精神世界越发空虚,封建迷信、等旧俗歪风沉渣泛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扶贫就是要驱散笼罩在贫困人口上的贫困文化的乌云,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新农村文化扶贫的理论依据

1.文化扶贫是解决群众温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扶贫开发的对象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弱势群体;扶贫开发的区域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也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点。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扶贫,就是始终坚持以贫困人口为本,围绕他们的基本需求开展扶贫活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变人口压力为劳动力资源优势。文化扶贫就是要转变贫困人口的文化价值观,形成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就是要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素质。因此,文化扶贫是解决群众温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扶贫是为了消除贫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地区差距。它是新农村物质文明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新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为了推动新农村的文化扶贫,我们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从农村的长远发展出发,创造社会和谐文化。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3.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只是完成这项历史任务的一个阶段性胜利。”消除绝对贫困,要通过文化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转变贫困人口的价值观念,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现代价值观念,以健康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脱贫致富的变革中去。因此,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

四、新农村文化扶贫的策略探析

1.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政府组织和投入为主导,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服务的综合系统,是实现和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证。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采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投入文化设施建设。要建设村镇文化中心和图书馆,配备必要的文化设施和图书,使贫困地区的人们能够在文化中心和图书馆学习文化和科技,为早日脱贫致富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新农村文化产业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村镇文化,实现文化扶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3.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现代科技将深刻改变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也将深刻改变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要加大农村科普投入,建立农村科普保障体系。把科普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农村科普活动的正常开展。大力推进地区农村的信息网络化,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加快科技文化的传播,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要加快科技传播,增加扶贫攻坚的科技含量,实现由“输血”到“造血”扶贫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有利于探索有效减少贫困人口的新途径。

4.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文化事业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保证了公民享有公共服务基本文化权利,满足了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文化产业及文化事业是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它的发展有利于保证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有利于改造落后文化。

参考文献:

[1]辛秋水.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2][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农村扶贫范文第4篇

期间,我市有4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乡镇,3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5个老区乡镇,其中2个重点老区乡镇,被省政府列入“插花”贫困地区。期间,我市在基本实现整体解决温饱的目标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制定了《市农村扶贫(扶苏)开发规划》,确定了“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使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温饱有保障,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能自食其力,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的工作目标任务,坚持开发式扶贫,始终把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作为基本对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脱贫致富进程,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贫困面貌大有改观。

(一)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期间,共争取各级财政扶贫资金2209万元,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贫困人口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市农村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从年到年底前,全部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年以来,共解决了4300多户1.42万余人的脱贫问题。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21元,比年增加4230元。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和完善,使农村低保人口得到应保尽保。建立了农村特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制度,所有特困户由政府财政支助免费参加新农合。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特困救助制度、特困学生助学制度,使救助对象100%得到救助,特困学生救助率达100%。

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5年来,共扶持重点村、贫困户产业化基地经济作物27377亩;扶持建设高效经济园4460亩,实现了贫困户人平一亩经济林。到年,全市柑桔产量达到42.02万吨,茶叶产量达到8290吨,生猪年出栏76.2万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逐步由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5年新建维修“断头路”、“晴雨路”67条、438公里,新修和改造通村水泥路1088公里,基本实现村村主干公路硬化。建水窖水池1008个,铺设供水管29.5万米,完成末级渠道新建及整治14.3万米,修建U型水渠2.7万米,使农村贫困农户用水难问题基本解决。搬迁贫困户和地质灾害户522户、2067人,使“三不通”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基本得到移民搬迁,逐步走上致富路。危房改造3035户,85%以上贫困人口居住的危房基本消除。

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有所提高。5年来,通过市乡两级开展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贫困群众科技培训,已使60%以上的贫困户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培训,共转移安置农村贫困劳动力2600多人。

(二)“十二五”时期扶贫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挑战:一是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按年的扶贫标准,年底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3.37万人,按现行新的扶贫标准,全市贫困人口数量将有新的增加。二是农村脱贫人口脱贫根基不牢。虽然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的实施,解决了全市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但其收入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一遇自然灾害等风险,极易返贫。三是贫困现状更具多样化复杂化。由于一些制度性的障碍和新的致贫因素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市场波动减收等,贫困现状更具复杂性;山区与沿江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贫困差距加大。四是扶贫投入不足。扶贫开发脱贫成本增大,扶贫投入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情况表明,“十二五”时期我市扶贫开发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坚巨,改变贫困地区面貌需要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一是扶贫开发工作更加重要。同志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将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三农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对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和扶贫开发将给予更大的支持。二是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国家实施的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作了兜底性的制度安排。三是贫困地区发展环境更加宽松。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我省“两圈一带”建设,为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机遇。四是依法扶贫目标任务更为明确。《省农村扶贫条例》的全面贯彻实施,为依法扶贫、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创造了良好环境。这些有利条件,是我市继续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并取得更大成效的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一战略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为纽带,一手抓贫困地区发展,一手抓扶贫政策到户,实行专项扶贫、部门扶贫、社会扶贫、党政干部帮扶与群众自立有机结合,帮助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1、扶贫对象减贫主要目标。到2015年,扶贫对象收入有来源,基本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养老有保障,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对没有劳动能力或基本生活常年困难的贫困家庭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重点帮扶,使其户均建成1项特色产业项目或其它稳定增收项目,就近向外转移1个劳动力,有1个科技明白人,确保年人均收入递增400元以上,70%以上的低收入贫困户完成生态家园建设。全市每年解决贫困人口脱贫3000人以上。

2、重点贫困村建设主要目标。到2015年,每个被纳入重点扶持的贫困村建有1-2个能够带动贫困户加入、激励其主动创业、合作服务的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地平均增长水平;全面完成村级主干公路硬化后的组级公路硬化;巩固村内群众安全饮水;贫困户土坯住房逐步改造为预制房;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巩固,贫困人口大病得到有效救助;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

3、重点贫困(老区)乡镇扶贫开发主要目标。到2015年,对7个重点插花贫困乡镇和2个重点老区乡镇的45个村实施整村推进,实现全乡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各项社会保障有力,群众安居乐业;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

(三)项目规划

1、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在潘家湾、王家畈、聂家河、五眼泉、姚家店、高坝洲、红花套7个重点插花贫困乡镇和松木坪、枝城2个重点老区镇的45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一是实施产业连片开发及精品园建设项目。重点是围绕全市农业发展四大片区即优质柑桔示范区、优质高效农产品示范区、优质粮油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高效茶叶示范区的产业布局目标,在王家畈乡、潘家湾土家族乡连片开发建万亩高效茶叶示范区,在五眼泉镇等地为核心连片开发优质高效农产品示范区,在松木坪镇东七村为核心扶持建优质粮油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在枝城镇等地建万亩优质柑桔示范区。二是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兴修通组公路。三是实施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项目。重点解决整村推进村内无自建能力的贫困户土坏房改造或危房改造,力争5年内使400户贫困户住房得到改造,使其安居乐业。

2、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围绕重点贫困村及其它贫困地区贫困户水、电、路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进行规划投入。到2015年,对全市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安全用水工程进行巩固建设,对500名贫困人口进行扶贫搬迁,对100户退耕还林贫困户进行生态移民。

3、提高贫困户能力建设项目。

--努力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根据贫困人口培训需求,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为全市每一个贫困农户培养一个科技明白人,户平一亩多经园得到较好管理的总体目标,实施扶持贫困地区贫困户的科技扶贫工程。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转移技能培训,围绕为全市贫困农户家庭35周岁以下的富余劳动力提供一次转移培训就业机会的任务,开展“雨露计划”培训。

--认真做好两项制度衔接。对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实行全面的扶持政策,通过扶贫开发和低保制度予以全面覆盖。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项目扶持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对没有劳动能力以及生活常年困难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救助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2015年,在全市组织实施200户的扶贫到户能力建设工程,扶贫项目直接扶持到户,帮助其发展生产、提高能力、增加收入。

4、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围绕扶持老区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通信等社会项目的建设进行规划投入,帮扶老区经济社会项目发展。

5、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争取扶贫贴息贷款,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就地安置贫困人口打工就业的目的。

三、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专项扶贫开发政策,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1、增加财政扶贫开发投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要把扶贫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总量,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市政府继续在市级财政预算中单列安排本级配套的扶贫专项资金(年安排150万元),并根据市级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调整和优化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结构,突出扶持重点,将80%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支持整村推进村扶贫开发项目,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住房保障。

2、大力实施产业开发扶贫,着力构建脱贫长效机制。重点扶持贫困村发展市场前景好、具有比较优势、辐射千家万户的特色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来源。“十二五”期间,全市扶持贫困地区兴建和改造2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强化龙头企业的扶贫责任。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产业基地应主要建在贫困村,覆盖70%以上的贫困农户,辐射和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加强市场主体建设。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龙头企业方面的中介纽带作用。拓宽产业化扶贫领域。积极开展招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培植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大力实施“雨露计划”,着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作为培训补贴对象,重点开展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留守贫困劳动力生产技术培训和贫困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实用人才培训。通过扶贫再补贴,鼓励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接受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和增收能力,根除贫困代际传递。改革转移培训实施方式,实行“指导计划、培训到户、直补到人”,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培训对象转移就业率达到100%。“十二五”期间,每年为500个贫困户和科技示范户聘请农业技术员进行技术服务承包,5年力争扶持到1000户贫困户和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每年参与扶持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农业科技培训2000人次,5年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1000人。

4、大力实施扶贫搬迁,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存发展条件。对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地区、贫穷偏僻边远山区实行易地开发、扶贫搬迁,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条件。根据搬迁户的贫困程度确定不同的补助标准,重点向最贫困的搬迁户倾斜。补助对象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将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整合相关资源,明确建房标准,创新安置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和生产条件,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二)发挥部门扶贫开发作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十二五”扶贫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先向老区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发展改革、民族宗教、财政、金融、交通、国土、林业、水利、环保、电力、广电、通信、邮政、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科技、农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民政、建设、能源等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分配、受益群体、投入强度等方面向贫困区域倾斜,促进均衡发展、共同富裕。“城乡互联、统筹共建”联点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每年为老区贫困地区联系村办1-2件实事。

(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要结合各自职能和特色,组织开展青春富康行动、巾帼扶贫、残疾人扶贫,提高扶贫开发实效。发挥老促会、扶贫基金会、扶贫协会、慈善总会等社团的作用,引导多方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动员和组织志愿者到老区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学校、医院和技术服务站所建设,每年组织专家团到贫困乡村开展技术咨询、健康答疑、坐诊问病等活动。引导“百企反哺”工程的企业与贫困村建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村企共建”双赢合作机制,到贫困村兴办基地、领办产业、创办企业,带动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和农民增收。

(四)健全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制度,使帮扶工作常态化

坚持“1321”(1名县级领导,带领3个部门,连续2年帮扶1个重点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规划任务)帮扶贫困村工作机制,完善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工作机制,使帮扶工作常态化、科学化。组织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落实“三帮一扶”措施,即帮助转变思想观念、帮助制定脱贫致富规划、帮助提高素质能力,扶持建起一项当家产业或致富项目,做到扶贫扶本。各级政府要把组织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作为一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纳入工作责任制管理范畴,实行定期考核,不脱贫不脱钩。

四、加强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一)落实扶贫开发领导责任制。继续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重点老区乡镇和插花贫困乡镇主要领导要围绕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对本区域内的的扶贫开发工作要亲自布置、协调、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和帮扶力量落到实处。依据本规划,市政府对承担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各乡镇政府签订责任状。依据责任状和全省党政领导干部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每年实施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开发责任制考核,把扶贫开发工作进展快慢、效果好坏作为主要领导政绩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制订各地扶贫开发规划和专项规划。各乡镇要按照实事求是、综合设计、因地制、分类指导原则,制订本地扶贫开发规划,将相关指标分解细化到村,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三)强化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监管。各地要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要求,落实重大扶贫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实行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和扶贫项目资金县级报账制。扶贫部门负责扶贫项目的筛选、立项、申报、审核、备案工作,要建立扶贫项目库管理制度,年度扶贫项目主要从项目库中选择,严禁随意调整扶贫项目。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体系,依据《省农村扶贫条例》赋予的职权,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和督办检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

(四)加强扶贫开发文化建设。认真研究新时期扶贫开发事业面临的新情况,加强扶贫开发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创新。把扶贫开发文化建设作为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

(五)做好扶贫开发统计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需要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认真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工作,全面、系统、准确、动态地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和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贫困统计监测工作由各级统计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

农村扶贫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海南;农村;扶贫对象;扶贫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一、精准扶贫的含义及意义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邓小平同志在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大步迈向美好生活。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中国的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今天的中国,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因缺技术、劳力和资金致贫返贫等现象频频发生,大量贫困人口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与我们提出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距甚远。因此,精准扶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紧迫的。精准扶贫要求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帮助困难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精准扶贫体现了民生重于一切的思想。在2017年新年贺词别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年来,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辛苦了,我向同志们致敬。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我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精准扶贫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三个“格外”字字千钧,寓意深刻。为此我们应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做到扶贫精准到人、精准到户,达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破除穷根”的目的和效果,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真正得到保障,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民生大于天的思想,让贫困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必须坚定地走精准扶贫之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贫困地区人民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海南省农村贫困状况原因分析

海南省目前而言扶贫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目前,海南省有农村贫困人口47.4万,5个国定贫困市县,300个贫困村,既有连片的贫困区域,也有分散的贫困农户。大部分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在中部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干旱地区、北部火山岩地区。

综合海南省农村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分析,海南省农村和农民贫困原因主要有:

1.原始我坏呐┮的J街圃剂伺┟竦姆⒄埂:D吓┟衲壳霸谂┮捣⒄鼓J缴匣咕窒抻谌斯ず透牛种地为主,农业发展模式远远滞后于我国其他农业发达地区。同时,农业种植利润太低,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以种植水稻为例,假定每户人家有10亩水田,以目前的海南的产量,每亩产400公斤稻谷,每公斤2元,种一季水稻收入8000元,一般一年种两季,收入16000元,但除去化肥农药种子等6000元,每年纯收只有10000元。这种低利润的农业种植,难以帮助农民通过农业种植走向富裕,打击了农民农业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2.贫困农村地区代际贫困传递情况严重,精准扶贫工作难度较大。举例说明,在定安县龙门阵红花岭村,40岁的贫困户陈某与未婚叔叔、弟弟同住,妻子年初不堪贫困改嫁,丢下两个3岁和5岁的孩子。由于孩子太小,陈某只能在附近打点零工维持家用。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得到政府全资建设的统建房屋,以及免费发放的羊苗和猪苗。按照标准,他家今年便算脱了贫。陈某说,他希望贫困不要延续到下一代,但“小孩没妈管,我又顾不上,村里的小学教学质量差,我没能力送他们出去读书,小孩以后不知道会怎么样。”在海南贫困农村地区,像陈某家庭这样存在代际贫困的现象比较普遍。从其他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在中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现象非常显著,特别是在绝对贫困相对减少的下,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更加严重。

3.产业扶贫能力较弱,难以帮助农民有效摆脱贫困。

产业扶贫是目前海南实现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从目前产业扶贫的效果来看,因产业扶贫在方式、目的、效果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短期内难以帮助贫困农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三、海南农村精准扶贫途径探析

精准扶贫要求扶贫工作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确扶贫措施、扶贫效果精准等。在诸多要求中,寻找到精准的扶贫途径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个工作环节。只有找准精准的扶贫途径,才能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确扶贫措施,也才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从而实现帮助贫困群众永久脱贫的目的。结合海南省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精准扶贫途径:

1.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并找准扶贫对策。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致贫的精准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具体可而行的扶贫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永久脱贫。为此,扶贫工作必须细致、认真,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为追求短期成效而采用统一且单一的形式。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工作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给贫困户发放一些猪苗、鸡苗、鸭苗等养殖动物,发放完后就不再过问、不再关注。所以经常发生只发不管的现象。而农民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对市场、销售缺乏基本常识,经常出现养殖亏损的现象。曾有海南省万宁市南桥镇南桥村10户贫困户得到政府扶持的1000只鹅苗,养殖三个月上市时,遭遇市场无情“肃杀”,若不是政府资助鹅苗、鹅舍,养殖企业兜底收购,贫困户将血本无归。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扶贫工作人员必须针对每个贫困户的具体特征制定具体的扶贫措施,并在农业种植、家禽养殖等具体工作中做到从始至终的关注、帮扶,确保扶贫工作精准有效。

2.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多贫困地区特别是僻远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交通出行不便、上学就医困难、生产生活用水不便、用电通信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在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下,根据贫困农村生产生活发展需求,一要下大气力严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做好建设村庄道路、加快危旧房改造、建设排水排污设施、建设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等,从而优化村容村貌整体形象,使群众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有明显改观。二是集中力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业产量。三要改善通信设施,加快电力、通信、网络等设施建设进度,为农村发展电商产业等奠定基础。

3.重点发展贫困农村的教育培训事业。教育是永久改变贫穷落后的最根本、最知名度的途健N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拔穷根,挪穷窝”的优势,大力发展教育扶贫事业。针对海南贫困农村地区的情况,我们建议做好如下工作:一要狠抓基础教育。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投入等方面入手,让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通过学习走出贫困地区。二要抓职业技术培训。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应积极联系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对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展技能培训,使大部分农民能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技能,使他们外出务工或在家种植、养殖都能通过专业的技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这样可使农民自身获得长足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艳荣(1979-),女,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宁玉兰(1980-),女,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农村扶贫范文第6篇

山西省应县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刘健银给记者留下的联系方式很特别,首先写下的是QQ号码,而不是电话号码。这位村官已经尝到了信息化的好处,这些年,他带领全村利用信息化手段走出了贫困。刘健银说:“当年我们在互联网选择了国外的胡萝卜品种,又利用互联网销售出去了胡萝卜,人均收入达到了5000元。我们现在种田是鼠标+锄头的方式。”

刘健银是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举办的信息化论坛中阐述这些观点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胡富国说:“对农村的扶贫工作已经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支持,而更需要为农村提供信息、教育上的支持。”为此,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推出了“中国农村信息网络”工程,希望能联合社会各界人士给农村修一条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帮助农村摆脱贫困。

这几年中国对三农的重视得到了各界的积极相应,涉农信息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其中有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作为中国公益性组织,扶贫开发协会想搭建一个平台,整合各地方资源,弥补各地农村信息化不能辐射的地方,尤其是那些贫困的山区。

目前农村信息化中有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一是资源整合难,表现在涉农组织过多,资源重复建设。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可持续发展难,各部门一直是“输血”,缺乏“造血”功能,信息化运营模式单一。这两个问题也是需要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重点考虑和解决的。该协会副会长林嘉来说,整合资源是他们的工作重点,希望能够以“公益”为目标,让更多的组织参与。在当天举办的“中国村络工程启动仪式”中,有来自政府机关、公益组织、涉农机构以及企业界等的支持,一些国际公益组织希望有机会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合作,而一些企业如正大集团、Intel等已经和扶贫开发协会展开合作。林嘉来认为,仅仅以“公益”事业为由头来整合资源是不够的,还必须让这个项目能够“造血”,使农民学会使用信息化工具,离不开信息化。他设想的是,在当地找一个负责人负责“新农网络之家”,并希望找到良好的运营模式。

林嘉来进一步说,他们工作可以形象地比喻成为是“靠中间,抓两头”。“靠中间”就是依托和利用国家基础网络; 抓两头则是指“上头和下头”――“上头”指整合全社会各种信息,“下头”是指让农民能免费、直接地应用到这些信息,确切的是指向普通农民开放的“新农网络之家”。

今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主题是“2007年跨越1017”,计划组织志愿者,组成10支车队,跨越 17个省市,车队将深入1017个村庄,做详细的调研,为每个村庄建立原生态的村庄档案,志愿者将对村民进行网络和信息方面的培训,向每个村庄捐赠一套数字信息化设备。

农村扶贫范文第7篇

随着各地区的扶贫进入攻坚阶段,对于光伏扶贫来说也衍生了很多模式,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四种: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村级光伏电站扶贫、光伏农业大棚扶贫、地面电站扶贫。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每种光伏扶贫模式都是怎么一回事,目前应用情况如何?

第一种模式是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此模式是众多光伏扶贫举措中,被认为是最适宜大面积推广,困户最喜欢的模式。

因为户用型光伏发电可以因地制宜,依贫困户屋顶、院落而建。装机容量主要是3kW、4kW、5kW,对于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这样的小规模系统可以完全满足用户的日常用电,同时还可以有额外的发电盈余。贫困户可以通过光伏发电获取国家给予的光伏发电补贴,目前是0.42元每度,除日常所耗电外,多余的电还可以卖给电网,获取卖电收益。每个月可以有几百块钱的收益,并且是持续性的,对于贫困户来说是笔稳定的收入。

所以这样的模式一出就被贫困地区所看好,贫困户也非常乐意的去接受。

第二种模式是村级光伏电站扶贫。它和户用型光伏发电扶贫是《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到的两种重要模式,安装规模在25kW-300kW不等,是利用村集体土地建设,光伏电站的产权也归村集体所有,光伏电站的收益由村集体、贫户按照所定的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要在60%以上,确保光伏电站的收益真正用在刀刃上。

第三种模式是光伏农业大棚扶贫。此模式是在已有的农业大棚顶部安装光伏电站。与户用型光伏扶贫、村级集中扶贫不同,因为光伏大棚扶贫规模比较大,少则几兆瓦,大则几十兆瓦。让贫困户和村集体投资的话不现实,一般由企业参与进来,产权归投资企业和大棚业主共有,收益也会由企业和用户分配,比例不会高于60%。因为企业投资光伏大棚,扶贫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有利可图。对于光伏大棚扶贫,虽然商业味道更浓一些,但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第四种模式是光伏地面电站扶贫。它主要利用沙漠、荒山、滩涂、沼泽等未利用地而建设的地面大型电站,规模超过10MW,通常由企业参与,企业会与地方签署捐助协议,把一部分发电收益捐赠出去,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地面扶贫,资金分配由地方统一分配给已建档贫困户。

农村扶贫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小额;借贷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

小额信贷扶贫到户,最早是由孟加拉国的尤诺斯教授创办的乡村银行实施的,被称为“GB”模式。通过福特基金会的介绍,于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农村发展所杜晓山教授引入,1997年在河北、河南、云南和陕西等地试验,取得了成功。曾经在1999年6月的一次讲话中对农村小额信贷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农村小额信贷工作是帮助农民脱贫的一个有效途径,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要在总结经验,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稳妥地推广。200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支持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由企业法人建立小额信贷机构”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也下发了文件,特别对于以合作社形式筹措资金兴办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提出了肯定。招远市阜山镇政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引导本镇多家黄金企业利用黄金产业积累的资金涉足农村小额信贷领域,筹措资金300万元成立了合作社性质的春雨农业发展小额借贷办公室,面向全镇低收入家庭发放低息小额农业贷款,为农村企业回报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搭建了平台,为创新探索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模式积累了经验。

一、规范融资方式是小额借贷工作的基础。农村融资渠道多种多样,有社会闲散个人资金、政府国有资金、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和农村集体经济资金。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可以统筹各方面、各种性质的闲散资金用于资金的借贷工作,从中盈利,它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它的特点是经营别人的钱。农村小额借贷组织不是一个金融机构,它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国家不允许其吸收存款。另外,当今社会信用制度不是非常完善,农村群众信用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大规模开放吸收存款的小额贷款,的确风险很大,这已经被八九十年代的农业基金会所证明。出于资金来源稳定安全的角度,再结合本镇黄金企业多,黄金行业积累资金雄厚的特点,招远市阜山镇党委政府立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诚信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多家黄金企业聚积闲散资金300万元成立了春雨农业发展小额借贷办公室,属于合作社性质的信贷机构,企业之间有严格的合作社章程和制度相互制约,贷款利益分配也有具体规定可以遵循。这样,既有效地规避了资金经营风险,又最大限度地吸收了社会有效资金。

二、覆盖面广、低息运作、让利于民是小额借贷工作的宗旨。贷款覆盖面广是小额借贷的第一个特点:凡是户籍在本辖区内,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的农民或者在本辖区内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的经营户,都是小额借贷的范围;贷款利率低是小额借贷的第二个特点:为充分体现“扶持三农、惠及三农”的宗旨,贷款年利率控制在5%左右,仅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5%;贷款期限短且灵活是小额借贷的第三个特点:他们结合农副产品生产周期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扶持项目,确定了3个月到1年的不同贷款期限。贷款期限需要增加时,可以采取“连续贷款”的形式进行;贷款额度小是小额借贷的第四个特点:根据农村实际经济情况和农村规模种养业、小工商业项目需要投资额度,结合大额贷款风险性大等因素,贷款额度原则控制在10,000元以内。贷款额度需要增加时,必须另外提供相当于贷款增加额的有效有价证券质押担保。

三、严格资金借贷担保、审批程序是小额借贷工作的关键。资金借贷采取“信用担保”和“有价证券质押担保”两种形式。采用“信用担保”形式的,要根据担保人的信用分类和贷款额度,提供1~3人为贷款户进行担保。在提供有效担保的基础上严格贷款审批手续。他们采取“三级审批”的方式进行:一级审批程序是先由贷款户提出贷款申请,填写《小额借款初步考察表》,依靠村委干部对贷款户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考察;二级审批程序是由借贷办信贷员进村入户考察信贷户的信誉及信贷资格,提出调查意见;三级审批程序是由借贷办审计员电话回访核实,信贷办主任审批同意。只有严格了各项审批程序,真正掌握了信贷户的经济情况,才能最终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四、实现企业、农户利益共赢是小额借贷工作的最终目的。春雨农业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是新形势下直接面向“三农”发放贷款形式的最新创新,既面临着机遇,更接受着考验。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最大限度提高信贷资金的循环利用率,发挥它的扶贫效果,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小额信贷电子系统”,将所有贷款户的基础信息和贷款记录纳入合作社,实现微机化统一管理,对于项目好、信誉好的贷款户在贷款额度和期限上可以适当放宽;对于项目不好、信誉不好的贷款户,合作社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和资金保全,最大限度地实现合作社盈利,保障投资各方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解决了贷款户的资金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开创了投资方、合作社和贷款户的利益共赢的局面。

农村扶贫范文第9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低保制度;精准识别

我国农村扶贫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步,总共经历了四大阶段,减贫成就巨大。农村扶贫与改革开放伴生,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体制改革推进扶贫,至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率从31%迅速降至15%。1985年后通过开发式扶贫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农村贫困人口仅占农村总人口的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力度和深度,尤其是2007年实施的低保覆盖农村制度,使得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可见我国分阶段的农村扶贫方式具有极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村脱贫工作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需要政府在贫困对象识别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将国家的扶贫资源下沉到最需要帮助的家庭与人口,根除“扶贫脱靶”问题。

1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

1.1厘清精准扶贫概念

精准扶贫是指在明确贫困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真正贫困的家庭和人口进行针对性、综合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提高扶贫效率,消除脱贫障碍,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精准与可持续脱贫的社会目标。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包括: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与动态管理,扶贫效果的精准考核。由此可见,精准扶贫全过程都要精准,主体、机制、资源的“精准”才可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措施推动与创新我国扶贫工作。

1.2精准扶贫政策提出

22013年11月,考察湖南湘西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出台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与《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迫切需要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来实现全面部署和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目标。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了要坚持精准扶贫,将精准扶贫政策确定为中国农村扶贫的总方略,成为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摆脱贫困的根本保证,也是指导如今与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脱贫攻坚任务的纲领性文件。

2农村精准识别的意义与困境

2.1农村精准识别的意义

2.1.1落实精贫发展理念。精准识别就是通过一定的指标与方式将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和人口识别出来,并明确其致贫的关键性原因,解决当前扶贫过程中脱靶问题。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它在提高贫困瞄准率,为脱贫工作确定重点对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精准考核奠定基础,是实现扶贫全过程的精准化的基础。2.1.2推进精贫与农村低保制度的衔接。1982年,民政部首创“农村扶贫”,2007年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两者在实现城乡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均产生积极效果。然而要实现农村扶贫政策与低保制度的联动,必须做好分工、分类、分责,这就迫切需要统一科学的贫困户识别机制发挥作用。扶贫对象包括一般贫困户、低保户与五保户。其中后两者属于绝对贫困,易于识别,当其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就会被划归到贫困户中,这属于“硬制度”对贫困对象的划分。然而一般贫困户的测量缺乏科学、有效、准确、客观的标准,说明我国“软制度”对于相对贫困对象的识别还没有到位。当前我国农村扶贫与低保制度之间还存在较大断层,一般贫困户与低保户劳动能力与生活状态都存在较大差异,扶贫制度却使得贫困人口聚集到农村低保的庇护下。所以想要做好制度衔接工作,发挥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势并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精准识别是重中之重。2.1.3解决扶贫失范与异化问题的首要步骤。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弊病,主要集中在扶贫对象的瞄偏,扶贫资金利用不充分,扶贫监管机制不健全方面。又由于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精准识别,如果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对精准帮扶与精准监管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扶贫制度的“政策微效”。由此,精准扶贫的历史趋势下想要解决扶贫失范与异化问题,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科学的识别机制,通过多维测量体系、健全的评选体系与动态的考核体系,将真正需要国家扶贫资源的家庭和人口全面识别出来,对其制定合理高效的扶贫政策,帮助其脱离贫困。

2.2农村精准识别的困境

2.2.1精准识别贫困家庭与人口困难。当前我国的扶贫政策目标不再追求20世纪80年代提倡的区域发展优先目标,而是希望扶贫工作精准到户到人,但农村扶贫工作实践中仍多将区域作为扶贫单位,无法体现扶贫制度的选择性而非普惠性特征。而且在当前精准扶贫时代背景下,国家要求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精准到位,那么上述这种识别方式就过于粗疏,缺乏精准度,难以保证制度覆盖全体贫困人口,难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2.2未建立健全的识别机制。我国农村的扶贫标准是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往年的贫困标准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测算得出的,这对于粗略的划定贫困区域效果十分明显,但用于实现农村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还远远不够。同时因为农村生活生产经营特点不同于城镇,对于农户的收入状况确定、核实与监督难,缺乏客观、统一、标准的识别机制,使得扶贫失范与异化问题显著,限制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与发展。2.2.3扶贫工作腐败丛生。科层制管理缺乏对于基层具体情况的了解,不利于扶贫工作精准化、个性化,所以需要基层组织担起重任,然而国家赋予基层权利的同时也为基层扶贫工作中的腐败行为埋下祸根。我国农村扶贫对象识别难度大,而且贫困对象多生活在偏远山区,环境恶劣,扶贫工作复杂,基层干部往往不愿深入农户家中调查,而是通过方便调查的区域数据“推估”来确定扶贫对象,导致农村扶贫对象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晰,无法真正采取有效精准的帮扶措施。同时贫困附带的救政策多,导致许多贫困县通过数据弄虚作假来争取贫困指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不愿摘下“贫困帽”,从而滋生“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精英俘获现象也是农村扶贫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点,扶贫资源易被精英群体和个体截留,产生形式化扶贫、人情扶贫问题,国家难以识别与锁定贫困户,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贫”等不公正的社会现象,阻碍精准扶贫政策落实。

3优化与创新农村贫困对象精准识别机制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通过建立一套健全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对于实现“一对一”的精准帮扶与监管尤为重要。

3.1健全识别指标体系

纵观文献对于识别体系的健全与创新多集中在预测贫困户的方法与采用多维贫困指标方面。汪三贵在《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一文中利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来预测贫困户的概率。对5种指标(住户人口特征、户主特征、资产和自然资源、经营行为和服务的获得、社区特征)与贫困发生的显著性检验及其他检验方法得出如何界定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后来邓大松、王增文在《“硬制度”与“软环境”下的农村低保对象的识别》一文中扩充修正指标,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保证对扶贫对象的识别作出有效的判断。两者均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完善与创新识别机制,有利于简化扶贫工作复杂性与难度,提高扶贫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国际上对于贫困的评估多采取多维贫困指标确定,而我国从农村扶贫工作实施以来一直利用单一的收入指标识别贫困对象,不利于精准覆盖全部贫困家庭与人口。为了适应国际趋势,保证中央与地方统一识别标准,国家统计局应当建立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将消费性支出,土地、固定资产等生产型资产,受教育程度、身体素质等因素纳入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之中,这有利于及时摸清贫困人口的实际家庭状况,同时多维贫困标准可以对贫困户按照贫困原因进行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开展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推进扶贫工作顺利进行。

3.2民主评议实施与监督

民主评议是指村干部、部分农村群众与贫困户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通过日常的深入调查了解当地村民状况,再召开民主评议会对申请贫困户的家庭进行评估、打分、排序,最后商定确认贫困户。民主评议是农村扶贫实践中的体现,它充分顺应了民主政治建设大潮,注重村民参与贫困瞄准工作,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性与扶贫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民主评议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例如形式上的民主与实质上的专断的矛盾,即村民的参与只是形式上的,实际已由村干部内部决定初步贫困户名单,使农村扶贫工作陷入“参与表象”。这就需要公示制度的完善,强化村民对其的监督能力,规范村委会的操作程序,杜绝不公正现象的频发,弥补识别机制的漏洞,加强合法性。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农村贫困对象精准识别机制,但部分地方政府已经推出了贫困对象的识别机制,如赣州市的分类群体甄别、预警发现机制、永春市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机制等,这都将为推行精准识别机制提供范本。综上所述,精准扶贫时代下我国扶贫工作将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优化与创新农村扶贫对象的识别工作有利于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当然这需要国家和各地政府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下一番“绣花”功夫,让扶贫成果可持续化,从而经得起群众与历史的考验。

作者:王思佳 单位:武汉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欣.功能整合与发展转型:精准扶贫视阈下的农村社会救助研究——以贵州省社会救助兜底扶贫实践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6(10):18-23.

[2]唐钧.如何理解精准扶贫战略[J].民主与科学,2016(04):69-73.

[3]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党政视野,2016(07):44.

[4]杨龙,李萌,汪三贵.我国贫困瞄准政策的表达与实践[J].农村经济,2015(01):8-12.

[5]汪三贵,AlbertPark.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估计与瞄准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0(02):68-72.

[6]邓大松,王增文.“硬制度”与“软环境”下的农村低保对象的识别[J].中国人口科学,2008(05):18-25+95.

农村扶贫范文第10篇

根据刚刚完成的秀洲区贫困残疾户摸底调查数据统计,在秀洲区的贫困残疾人群体中,农村贫困残疾人占到了总体的 91.74 %,因此助残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农村,而如何在农村开展切实有效的助残扶贫工作是秀洲区残联一直探索的课题。 从 20__ 年开始,区残联尝试依托助残扶贫基地,通过发挥基地在农村的产业集群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扶持全区范围内的农村贫困残疾户,使他们通过合适的农业项目生产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形成颇具产业特色的助残扶贫基地 2 个,分别是成立于 20__ 年的绿华助残扶贫养殖基地和成立于 20__ 年的梅里助残扶贫种植基地。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秀洲区农业特色的集养殖与种植于一体的农村助残扶贫方法,其中绿华基地还荣获了“嘉兴市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 称号,梅里基地荣获了“浙江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称号。 这几年来,对于家中有场地、有一定技术、有脱贫愿望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区残联依托绿华助残扶贫养殖基地,持续开展“扶百户养万只”活动,已累计向 850 户残疾户免费赠送家禽 40 多万只,价值 140 多万元。期间,由基地为残疾户提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签定合同按保护价回收成品。 20__ 年春,市慈善总会又与区残联合作,依托绿华基地,选择 20 户贫困残疾人进行为期 3 年的“造血型”慈善助残活动。经过几年的扶持,受助户的生活普遍得到改善,户均年增收 5000 多元,最高达 3 万多元,有 350 多户贫困残疾户改善了贫困状况,其中 125 户已脱贫, 80 户基本达到小康。涌现了像王蚕宝、周小平、王文英等一批养殖好、效益高的养殖大户,他们通过养鸡,不但改善了生活,还还上了像子女上大学欠学校几年的学费、建房时欠下的巨额债务等,有的还翻盖了陈旧的房屋,这些都使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对于家中既不能开展家庭加工业,又没有养殖条件以种田为生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区残联依托梅里助残扶贫基地扶持种植特种红薯。该红薯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产品很有市场,直销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各大超市。 20__ ~ 20__ 年梅里基地共带动扶持 107 户贫困残疾人种植红薯 230 亩,平均每亩收入 3500 多元,户均增收 6000 多元,最多的增收 120__ 多元。基地对种植户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负责残疾人红薯种植的产前培训、种苗供应、田间技术指导和按合同保护价回收产品,并进行二次分配。由于扶持方法可靠,解除了残疾人的后顾之忧,保护了残疾人的根本利益。现基地扶持面积逐年扩大,不但扶持本地残疾人,还辐射到丽水市的逐昌县,帮助他们那里的残疾人种植红薯,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开创了农村扶贫的新天地。 此外,秀洲区残联还根据全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及产业布局的特点,进行了产业化、项目化、规模化扶贫。例如,针对新塍镇的山羊产业,扶持当地贫困残疾户养山羊,今年已累计送出种羊 550 头;针对洪合镇的羊毛衫加工产业,扶持当地贫困残疾户从事羊毛衫加工,今年已累计送出横机 3 台,套口机 14 台;还引进食用菌栽培技术,扶持带动贫困残疾户脱贫。到今年年底,全区所有可扶持贫困残疾户都将受到上述基地或者产业化、项目化、规模化扶贫项目的扶持。

上一篇:中学英语教育范文 下一篇:合同结算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