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09-22 09:34:04

民俗文化常识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谚语教学 对外汉语 民俗文化内涵 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民俗文化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反映并传承着民俗,二者相辅相成,有密切的关系。“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谚语从根本上来说是老百姓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并从中积累和创造的语言财富,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谚语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真实再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媒介。

一、谚语的界说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谚语是词汇的熟语系统,具有固定的结构单位,是词汇学研究的范畴。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与词一样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和功能的整体性。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形象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谚语往往是一个简短的句子,和成语相似,但口语性强,往往是智慧和经验规律的总结。在内容上,它具有教诲的作用,哲理和道德色彩浓重;在形式上,为了方便人们世代相传和记忆,往往在句式上表现整齐、音调和谐、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讲究修辞,是老百姓所喜欢的语言。从内容上谚语一般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规诫谚语、风土谚语和生活常识谚语等。谚语还分为“明引”和“暗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讲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一种语言而是更多地学习文化知识,利用文化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跨文化交际中所包含的话语能力、决策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这些与文化密不可分。自古以来,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

要想真正掌握一门文化就必须了解该文化的符号语言,相反,如果想精通这门语言又必须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经典文化。中国以谚语闻名于世,谚语在口语交际和民俗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是民俗的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谚语概括性地描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风俗、气象等。而与人们切身相关的民俗则是这些谚语产生的基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从第三章《三级目标及内容》开始就对俗语有明确的要求。而五级目标中又进一步要求“读懂有一定长度的,带有一些成语、俗语、比喻的叙述性文章,准确理解其含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计划和步骤地实施谚语文化教学。作为留学生必须有针对和目的性地学习谚语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谚语的分类及民俗文化内涵

谚语作为老百姓口头上经常使用的语言之一,从内容上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风土谚和生活常识谚语等类型。笔者根据谚语体现的内容,参照武占坤和马国凡《谚语》的语义性质和作用,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谚语分为规诫谚语、事理谚语、常识谚语和讽诵谚语四类。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研究和认识民俗文化就是对谚语这套符号体系进行描述和解释,深层挖掘语言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谚语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内涵。

(一)“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重本抑末精神

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玩龙玩虎,不如玩土”,重本抑末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在一个历来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农业。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人们积累很多农耕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经验。土地是老百姓生存的基础,“百业农为本,万物粮为先”是中华民族执著的农耕信仰、农耕观念的深刻反映。例如:“积钱不如积谷。”“作田有巧,肥多水饱。”“瑞雪兆丰年。”这些谚语是人们从事农耕经验的总结。既包含了农业生产的常识,也蕴含着浓厚的农耕文化精神。

(二)“心平气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贵和尚中的儒家文化精神

“和”是和谐,“中”是中庸。贵和谐、尚中庸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孔子主张“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式之一。儒家文化把中庸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把和谐中庸作为最高准则来处理人际关系。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胳膊拧不过大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井水不犯河水”等谚语反映了人们惧怕危险、不想争先、随波逐流的心态,这应是儒家“中庸”观念的负面影响。但总的说来,儒家文化思想的谚语,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稳定社会方面也有积极的主导作用。

(三)“吃一堑,长一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国人精神的塑造

讽诵谚语和规诫谚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化和塑造人格精神的文化内涵。例如:“功夫不负有心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可怜天下父母心”等谚语蕴含了群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国人精神的塑造。群体意识告诫人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从侧面体现远古时候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劣、生产力水平的窘迫和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途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都是在不断强调人们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伦理方面有极高的教诲作用。

三、谚语中民俗文化的教学方法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2篇

那么,什么是民俗文化?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而“人文”概念非常广泛。广义上讲人文就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涵盖在内,民俗也正是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就是人们在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或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和惯例、规矩。民俗文化则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凝聚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点,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理想,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有人称民俗为“人类文化的母源”。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存在对社会和民众的行为发生着巨大的规范作用。

为什么要把民俗文化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细细研磨,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本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民俗文化。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促进了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品味,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而这又恰是新课标中所推崇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体来讲,将民俗文化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有以下理由:

1.利于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科学,一种民俗事象,在懂得民俗的人看来,是一种理解,它往往有特别的意义,引人深思,因为它的历史是那样悠久,它让人想起我们先人的生活状态和那些现在看来根本不值一提的追求和向往,它的演变过程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人文信息,负载了太多太重的喜怒哀乐忧惊恐,它是那样耐人寻味,让人浮想联翩,激动不已;而在一个没有民俗常识的人看来,则可能完全是另一种理解,它可能毫无意义,甚至可能被斥为落后、愚昧、封建迷信。所以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非常有必要懂一点民俗知识,换言之就是应该有开阔的文化视野、人文视野。

2、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纷纭世事中,肯定有许多事情是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想弄明白的,这些事情无非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而人文方面的绝大多数与民俗有关,或者说孩子们一直想弄明白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些民俗事象,我们何不从这些民俗事象入手来教育孩子呢?

俗话说:没有皱纹的老人是可怕的,没有尘埃的古董是苍白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悲哀的。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民俗资源,无论是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人文素养,拓展知识面,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还是了解国情,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怎样将民俗文化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让民俗文化浸润小学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我们不能放弃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时间去实施,但如何实施却是值得斟酌和研究的。在教学中,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小语课堂有效结合并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效。

3.充分利用并拓展文本资源,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民俗情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知识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眼光,就随处可见文化现象、文化知识。比如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掩耳盗铃,南辕北辙,拔苗助长等成语,每一个成语都对应着一个千古相传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凄切;或悲壮;或英勇,或纤柔;或让人荡气回肠,或让人啼笑皆非,但总是回旋在正义与邪恶,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之中。语文教师面对这些成语,是望文生义,还是"刨根究底",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与力度。假如我们语文教学能在每个字与词中注入一粒民俗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因子,无形中会让学生接受到源源不断的德育与美育教育。而如何找准切入文化的核心要素,将学生有效地领入宽阔的文化殿堂是关键。

屈原作为楚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因楚王听信谗言将其削职放逐,在楚国被秦征服后他抱石块自沉汩罗江而死。传说百姓因为爱戴、尊敬屈原,舍不得其离去,纷纷划船去追他,但追到洞庭湖已不见踪影。人们便把包好的粽子、鸡蛋扔进江里,目的是不让鱼虾伤害屈原。人们每年都来祭祀,逐渐发展为现在的端午节。但学生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多为书上或电视媒体所报道的赛龙舟和吃粽子。而对于我们当地则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在门前插菖蒲、挂艾草,代表避邪,可使身体健康,这虽看似迷信,但在我国药书中有记载,这些都是能治病的药草,因此这一习俗却就人们对于卫生和健康的追求,当然应该提倡。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层次加深地感受节日,同时渐次地对这一传统节日进行解读,对话中发现这一节日的风俗习惯,体味这一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文化的韵味。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3篇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

[3]孙宽宁,王爱菊.学校民俗教育课程的理性反思与实践优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5(3):21-24.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县;遗址文化;民俗文化;发掘;保护;利用

一、房县遗产民俗文化艺术的发掘

房县地区以樟脑洞遗址、莲花湾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表现出长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风格,为了解长江中游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提供全新的资料。目前房县境内发掘的遗迹及文化承载形式大都包括下面几种类型:

(一)遗址文化:房县境内涵盖了具有仰韶文化特点的羊鼻岭遗址;具有石家河文化特点的七里河遗址、军店公社翁家店遗址、化龙公社长望六队遗址、化龙大队砖瓦厂遗址、长望大队砖瓦厂遗址;具有西周文化特点的孙家坪遗址;具有战国两汉文化特点的樟脑洞遗址。这些都属目前已发掘的遗址文化,有其各文化时期的特点。比如羊鼻岭遗址中以红陶最多。七里河诸遗址以灰黑陶为主。还包括其它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石斧、陶片、鼎足、鬲足、豆把等工具器皿。

(二)汉墓群文化:在房县境内接连发现出来的汉墓群主要有红塔公社高碑大队汉墓群、军店镇茅坪郭家庄带葬墓群、莲花湾战国时期古墓群且上述提及的遗址周围还遗存有两汉时期的墓地。特别是出土的墓室内画像砖还保存完好。

2010年,在房县二郎岗东汉墓中出土一批画像砖。砖的侧面均模印有车马画像图,一砖一画,画面主要由立树、导骑、飞鸟、轺车、文吏等五部分组成。实心长形画像砖系用木模压印后经火烧制而成,保存基本完好,画面较为清楚。砖侧面模印有浅浮雕图案,表现的主要内容为车马出行图。图中车马、人物、鸟木等形象生动传神、动静有致,画面结构简单清晰、质朴概括。(图 房县出土东汉车马出行画像砖)

(三)古城文化:十年前,土石城墙、城门、台基、点将台、皇寨、化龙古城和唐中宗囤积在此的宫城还隐约可见,而今的城镇化建设改变了它们本有的容颜,也让当下依稀还能看到星星点点的人汗颜。

(四)古河床地质文化: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命名的世界著名青峰大断裂带地域,长达 10 余公里,波浪起伏,地质景观令人叫绝。峡谷峰峦叠嶂,而今紫阳洞里还有形状各异的钟乳石,相传为《封神榜》中清虚道德真君修仙之所。青峰大峡谷古河床地质遗迹对水动力学、新构造运动、古气候学、岩石学、地貌学等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科普价值。

(五)民俗遗风文化:由胡崇俊在神农架与保康地区之间收集整理出的《黑暗传》不仅是汉族首部创世史诗,被称作远古文化的“活化石”。而今在房县打待尸中还传唱有《黑暗传》里面的内容,七里河诸遗址中学界还得出了随葬习俗开始并盛行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持续到龙山文化时期,但大汶口文化晚期开始出现衰弱之势的结论。

其上所述文化形式仅从造型艺术角度而言,文学、音乐等其它艺术维度笔者在此并未作系统的搜集整理与归纳总结。

二、房县遗址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利用

鄂西北房县地区虽拥有丰富的古文化遗产,但被人们认识并得到关注始于上世纪末。直至丹江口水库建设工作的推进,一大批考古工作者进驻房县境内,境内大大小小的遗址遗迹才得到正视。之前具有代表性的比如孙家坪遗址就遭到了洪水的迫害,该遗址北倚马栏河,洪水频发,河道变迁与洗涮,遗址遗存减少且支零破碎,发掘后该遗址文化的研究举步维艰。

经网络搜索统计笔者初步了解到: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的全国性《诗经》文化节,有关房陵民间文化的专题片制作并在央视播出,《房县民间艺人资格评审暂行办法》的出台,正在恢复修建的天官坟(尹吉甫墓)、文庙、宝堂寺、丹朱坟、汉黄孝子祠堂等工程项目已经表明相关部门对房县境内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工作的支持与关注。房县政府已下发文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民间文化的普查、挖整和抢救工作。

笔者认为,遗址文化也好,民俗艺术也罢,都可囊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之内,而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在是“你”和“我”之间的事情,更不单是文化管理机构与职能部门的事情,它早已穿越了时空国度,成为人类共同的遗产。所以,除了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普及强调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意识外,县域范围内更应该加大对基础性场馆、工作人员的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注重场馆形象工程建设,加强从事发掘、保护工作人员业务常识的培养力度和技术规范性,避免因场馆问题让已发掘的在运输挪动中意外受损,避免待发掘的因为业务操作常识和判断能力欠缺误伤误失了瑰宝。

总之,房县遗址民俗文化不仅对研究中国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为早期楚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有力的史料支持和鲜活的实物佐证。而面对这样的文化艺术瑰宝,以此类推,笔者试问:遗址民俗文化如何融入到基础教学并得到良好的传承,基础教学的教材中如何植入地方遗址民俗文化艺术,儿童创造中如何利用民俗文化艺术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冲动,“情境”教学中如何与遗址遗迹、民俗遗风地进行结合等等课题都浮现于脑海中。

参考文献

[1] 郑建明.从房县七里河诸遗址看史前东夷族的西迁[J].华夏考古,2003.

[2] 曾润.地域文化在益阳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1.

[3] 曾润.谈文化与艺术在土产品包装中的融合运用[J].大众文艺,2011.

[4] 张乐,曾润.房陵文化的设计表达与繁荣发展[J].艺术科技,2013.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0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18-02 收稿日期:2012-02-15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社会对此反响热烈,民众以空前的热情、丰富的活动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可见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各时期不同民俗所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人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大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日娱乐、禁忌习俗。

二、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原因与可行性分析

(一)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鲜活的民俗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能感受、体验到语言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对于民俗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正在消失。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洋快餐,看日本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己国家的民俗文化,甚至对祖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调查发现,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民俗文化目前只是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话语里,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导致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当仁不让的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实施民俗文化教育的提供了可能。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未真正形成,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大都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有所侧重的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恰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用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文课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

新课标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古诗与文言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会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民俗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自然会得以传承。

(二)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三)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荐和引导 古代文化经典著作,是一座巨大的蕴涵着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广大中学生去摸索。然而中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但每天若能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祖国经典著作推荐给学生,是对民俗文化弘扬的最好途径。

(四)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弘扬民俗文化。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五)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弘扬民俗文化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使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学生珍视真挚的友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学生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在教材中若涉及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教育。

(六)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弘扬民俗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的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感悟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民俗文化气氛,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语文教学研究[J].2004(4):33.

[3]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6篇

摘要:传承传统文化是当代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做法,从教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出发,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传承 途径

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当代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严重缺失。针对这种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是当代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从诗歌鉴赏学习出发,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历代的经典之作,这些优秀的古代诗文透出了汉字的魅力,其中蕴涵的建筑美、韵律美能让人获得巨大的提升。所以,教好古诗文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内蕴,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进行古诗文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借助朗诵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文,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诗文的韵律美。如教学杜甫的《登岳阳楼》这首诗。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一种壮志难酬的沉郁之情。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学识和人生经验所限,很难把握诗人的这种沉郁之情。而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就能更好地感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中岳阳楼和洞庭湖壮阔的景色,然后进一步感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身一人飘零的孤独感,最后感受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壮志难酬的沉郁顿挫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的变化。通过长期训练,学生就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独立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也将逐渐增强。

1.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屏幕上,通过课件等形式将课文进行多色彩的处理和多元化的归纳。这种方式能通过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高效地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力工具,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对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做一介绍,让学生对该篇课文的背景知识有所认知。紧接着教师可以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以一种醒目的方式展现在屏幕上,给学生一种震撼,并且给出相关链接,将现代人学习这种为民、为苍生而尽心尽力精神的实例加以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仲淹的这种精神。学生在这种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对自己早已熟知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深刻而良好的认知,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提升了教学效率。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能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以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大殿堂。

1.3重视课外活动

开展多彩传统文化活动,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首先是结合教材中 的 综 合 性 学 习 举 办 的 活 动 , 如 《 到民间采风去》、《古诗苑漫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其次是结合学校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如“侗歌班”、“芦笙队”、“琵琶班”等;再次是由语文兴趣班开展的《戏曲知识大比拼》;以及由学校书法班、国画班、民乐班和德育处主办的“毛笔、硬笔书法比赛”、“国画比赛”、“民乐比赛”和“古代名人志士故事演讲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的传承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狭窄空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学生带入了传统文化的大殿堂。

2、培养学生中学语文鉴赏的形式

2.1民俗文化阅读课

通过开办鉴赏民俗文化的阅读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阅读课的内容参入一些诗词的阅读,与不同时代的小说作品的理解与戏剧类的阅读,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民俗文化课的开办,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与社会内涵。

2.2民俗文化调查课

由于地域性的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传统礼仪与生活风俗等,要学生了解社会与研究社会的现象,很有必要对民间深厚的民俗知识进行探索厚学习。我们教师必须组织一些调查活动,深入民间生活进行搜索,带动初中学生的社会实践与观察的能力,让学生走进民俗文化的的社会现象中去,体验调查活动的生活,探索人类的创造性,以及流传至今的各种传统物质文化、行为习惯、神话传说,谚语文化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2.3民俗文化讨论课

阅读,收集民俗文化,由于长时间的蔓延,或有限的读者,采访者水平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完整的情况。根据一些问题,实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语言、节日、文学作品等作为讨论的切入点,对出现的民俗文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致达到学生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目的。

2.4民俗文化作文课

民间文化欣赏是利用各种民俗文化知识,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将分析的过程与最后的结果,综合理解转换成自己对民俗文化知识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3、总结

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每一个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积极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江淑燕.以古诗为载体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论初中语文古诗教学[J].台声·新视角,2005,(6).

[2]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0,(8).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7篇

摘要:“园本课程”不是外来的课程,而是在幼儿园内部逐渐生长起来的课程。民俗文化是民众经验的宝库,是民众思考的渊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民俗文化融入园本课程,不仅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而且还创新了幼儿教育方式。将民俗文化赋予不同的形式融入民俗n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创新性。

关键词:民俗文化;园本课程;开发;应用

民俗文化是民众经验的宝库,是民众思考的渊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教育总是在延续着一种文化,同时在不断创造着文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血液,新生机和新前途。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一、民俗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一)因时因地制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等重要理念。《纲要》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承认了开发“园本课程”的实际价值,强调在课程建设上充分给予幼儿园与教师自,体现课程决策民主性,支持并鼓励幼儿园与教师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开展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

浙江嘉兴古属吴越之地,水乡泽国,民俗文化江南特色突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特征和历史渊源,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船文化、水文化、潮文化、灯文化、瓜文化、菊文化、画文化、服装文化等源远流长。不仅有硖石灯彩、海盐滚灯、平湖琵琶、打莲湘等民俗艺术,端午节赛龙舟、舞龙舞狮,元宵节赏灯、猜灯谜、滚灯笼等民俗节日习俗,桐乡蓝印花布、桐乡蚕歌、南湖采菱歌等民间文艺元素,还有各类地域特色的民歌民谣以及民间体育游戏等,均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启蒙益智功能

民俗中的蒙童诗、文等蒙学内容非常适合儿童记诵、学话,利于开发智力,特别对记忆力、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极有好处。鉴于杭嘉湖地区对童谣的重视和接纳独特而鲜明,因此这里的童谣丰富而璀璨,非常有代表性的展示了本地区灿烂多姿的民间文化特征。例如流传甚广,朗朗上口的《摇啊摇》《马林糖》《三三三》 等等。如果将不同类型的童谣加以适当的改编,就可应用于我们的园本课程。例如游戏童谣《赛赛赛》,儿童即可一边玩木头人一边念诵,不仅锻炼了儿童的记诵能力,还为游戏增添了较高的乐趣。

调查表明,一些由歌谣,民间通俗曲调改编而成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自然亲切,合乎年龄的儿童教材,能使儿童“乐学”。而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2%的老师表示不会对民俗文化如歌谣等进行一定的改编,我们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据资料显示,目前城乡幼儿园里流行歌曲多,情歌多,而真正适合幼儿年龄、身心特点的自然、清新、天真活泼并带有一定内涵的儿歌太少,这与忽视挖掘、整理民俗文化不无关系。

同时民间的一些传统游戏如“猜手指、猜掌中物,捉迷藏”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敏捷反应能力等。游戏材料的创作如自制的风车、风筝、枪等是一种绝好的内在智力体操,有益于幼儿兴趣的养成、智力水平的提高、潜能的发挥和各种能力的增强。在幼儿园实践期间,我们发现民间游戏与低结构的民间游戏材料运用还是较为广泛的,例如“丢手绢,系手绢”游戏,幼儿热情很高,玩法多样。

(三)道德潜化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本的,在民俗文化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当然面对民俗文化,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幼儿具有吸收力的心智,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我们应当选择优秀的,积极的民俗文化,让幼儿潜移默化接受文化的熏陶,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四)审美创造功能

儿童所能看到,接触到的周围事物,都是部分的艺术教育。民歌、民间故事、民间舞蹈等习俗内容,都体现了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以嘉兴地区为例,嘉兴市的粽子文化,灶画农民画,土布印染等等民间技艺性劳动都具审美创造性,若将其开发并合理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二、民俗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途径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的,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因此,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的应用也应当是成系统的,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生成本土化教育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园本课程构建。

(一)民俗文化融入环境创设――物化教育

精心选择地方特色的民俗趣事,有意识地融入幼儿活动的环境中,创设富有民俗特色的环境或区角。有助于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看、听、说、玩等多感官作用,直观地体验与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和趣味。

1.创意楼道环境凸显民俗风情。浙江嘉兴独具江南水乡特色,浓厚的水乡文化便可融入幼儿园的环境。例如平湖市钟埭幼儿园就非常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环境的创设中。一入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在幼儿园走廊的环境布置中加入大量的传统建筑元素,使用大量深浅不一的废旧布料拼贴出传统的水乡建筑如房屋、小桥、亭台等。在此基础上,张贴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传统诗词和嘉兴地方特色的民谣小调的图画。此外结合青花图案的纸盘,花布进行装饰,饶有韵味。幼儿在走廊上活动时便可自主观赏触摸和交流,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传统民俗文化打造特色班级环境。例如吴越之地的食俗文化,也是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借助在班级区角设立糕点坊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利用彩泥制作出大量逼真的传统糕点,摆放其中。同时附上糕点的图片和详细介绍如制作方式、历史起源、风味和食用方式等,让幼儿了解并喜爱嘉兴当地的传统食品。例如,在区角活动里设置一个“小小五芳斋”,使幼儿在游戏中增进对嘉兴著名食品――粽子的了解。

3.户外环境融入传统民俗文化。在户外幼儿活动的空间内设置传统的菜园或盆栽,种植当地应季的蔬菜瓜果或其他植物,并做好介绍的标牌。让孩子在认识植物的基础上了解当地传统的种植方式、节气季节等知识。结合这种绿植或菜园环境,再加入一些传统的地方装饰物件,如耕地的器具、水等等。另外,在户外游戏区域周围,可以加设环境布置。如利用剪纸或儿童画,将一幅幅表现民间游戏如舞龙舞狮、踢毽跳绳、抖空竹、耍莲湘的作品装饰在墙面上,这些可以有效地刺激幼儿的感官,让他们在户外游戏中玩着与背景相似的活动,让孩子体验着民间传统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喜爱上传统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渗入教学主题――特色教育

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对幼儿的教育应面向最真实贴切的生活和世界,而民俗文化无疑是生活宝贵的馈赠。将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生活习俗的观察了解,进而激发其对家园的热爱。

1.渗透五大领域:以“粽子文化”为例,幼儿园在端午节前后可推出相关的“粽子飘香”主题教育,结合健康领域,可开展“赛龙舟”比赛;结合语言领域,教师可以讲讲粽子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让幼儿初步了解历史和民俗,也可让幼儿阐述自己眼中的端午节;结合社会领域,可开展“我来卖粽子”等活动;结合“科学领域”,可开展“认识粽叶”“我来称一称”的活动;结合艺术领域,可组织画粽子,包粽子等活动。

2.创建生活体验馆和民俗工坊:生活体验馆内设置众多店铺,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药茶铺、餐点铺、水果铺等,幼儿在生活体验馆内自主活动,扮演顾客或商人,自行购买和交易,在学习社会生活常识的过程中更好地熟悉和了解地方民俗文化。创客工坊,以大班幼儿为主的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做好基础保护,幼儿自主创造,学习刨木花、钉钉子、锯木头、打磨、钻孔、雕花等木工操作,用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完成自己的木工作品。

3.开设主题活动:例如:“莲湘”主题活动。耍莲湘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幼儿园以此为主题开设莲湘舞的学习,早操学做莲湘操。幼儿了不仅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莲湘的使用艺术,更能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出新的莲湘游戏。既发展幼儿的能力,也使民俗文化艺术得以传承。

(三)民俗文化加入家园合作――亲子教育

1.利用家园互动平台构建民俗教育交流平台

幼儿园可采用家长讲座的形式宣传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传统民俗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并通过“传统民俗专栏”介绍和宣传中国传统节日及地方特色节日。各班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家园直通车”、“家园联系栏”、 “家长信箱”等形式,搭建家园之间相互交流传统节日民俗的信息平台。家园合作,带领孩子们参观当地的民俗风情馆,体验民俗。

2.开展节日民俗的亲子活动,体验节日民俗教育的魅力

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一方面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活动,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节日活动的深入开展,将节日风俗习惯的种子埋进到幼儿的心中。

三、结语

在日益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在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嘉兴民间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广泛的内容,把它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加以开发,要立足于幼儿园当地的民间文化课程资源,立足于儿童的经验水平。民俗从民间而来,最终也要回到民间中去,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的开发应用,还应当结合时代因素给予必要的创新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继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从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每一处细节着手,将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学前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梁小丽 张婵香.渗透民俗文化于课程设置,提升幼儿园园本课程价值.(G).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2013.

[2]石贤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与实施. (G).成都师范学院.2015.

[3]赵海燕.幼儿园乡土教育的价值及内容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12.

[4]葛晓英.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4.

[5]吴艳辉.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

[6]吴冬妹.杭嘉湖地区方言童谣辑注.2013

[7]刁培萼.教育文化学.1993

[8]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2011

注释:

[1]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买个鱼来烧。头勿熟,尾巴焦,外孙吃仔豁虎跳,一跳跳到城隍庙,香炉蜡签全翻倒。

[2]马林糖,马林糖,三分洋钿马林糖,苹果香蕉马林糖。

[3]三三三,淘米烧夜饭,烧点啥小菜,酱萝卜干大头菜。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8篇

郭青松,浙江省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省写作学会会员,在高考研究、试题命制和作文教学上有专长。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于民俗文化,我们记忆中似乎很熟悉,然而现实中却又有些陌生。你有没有感受到:那些带有我们先人喜怒哀乐和心率呼吸的民俗文化,正在一点点淡出我们的视野,正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对民俗文化,你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例文】

传承民俗文化意义巨大

一考生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不仅仅有炫目辉煌的雅文化,而且有先辈为我们传承下来的珍贵的民俗文化。然而,由于过去对民俗文化的无知和偏见,如此灿烂的传统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多元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便捷和频繁,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它的传承更是受到空前的威胁。

有人现在还认为,民俗文化是很肤浅的,很表象化的,仅仅具有一些娱乐意义,这明显是个误区。真正的民俗文化还有其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模式,而且具有世代承袭的稳定性,并且又以一些行为规范来体现,所以能从思想上给人以某种制约和塑造。从这一意义上看,民俗文化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据有关民俗专家调查,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村民们能和睦相处,就是因为有村民们仍默认和遵守的习惯法、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这些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小至村寨、大至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的加强,起着积极的整合与促进作用。

一些优良的民俗传统,尤其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好的礼俗和道德规范,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整合和促进的作用。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对过去时代形成的一些礼俗和道德规范,如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投桃报李,或否定得过多,或宣传得不够,出现了或多或少地流失的现象,历史上形成的一些道德规范滑坡、失效乃至跨塌,大量恶性案件的发生,包括拒绝赡养和遗弃失去劳动能力的父母的事件等不绝于耳,不能不令人深长思之。

当然,民俗中也有一些宣扬迷信、悲观、统治和压迫的东西,是要进行区别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话哪里都是一样的。相信人们是有着一定的辨别能力的,不会盲目和民俗挂钩,这也需要教育的普及。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到“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一定会让优秀的民俗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圈子,顾名思义就是圆,就是以一点作圆心,以一定长度作半径的一个封闭的曲线。看似简单,其实千变万化。

如今各种各样的圈子在生活中如影随形,且一天比一天复杂。“圈子们”到底藏了多深的“水”,人们找不到现成答案,只能片面地把它们理解为是“划地为牢”的一种利益聚居关系。你的、我的、他的,每一个人都以圆心作了很多圈子,小圈子、大圈子,圈圈相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

人除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外,有一个“被认同和被尊重”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例文】

学会融入圈子

一考生

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们这个圈子的人……”“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就是一个小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成员都彼此熟悉,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价值,或是有个共同的任务。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个俱乐部、一个兴趣爱好小组等等,都可以看成一个圈子。很多人不仅能在圈子中找到归属感、乐趣,还能受益于各自的圈子。

一个人不可能独自存在于社会上,每个人都有着一个朋友圈子。在一个圈子中,人们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而归属感又能给予自己安全感。圈子是一个人一生中交往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同的圈子决定着不同的生活态度。

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上刚刚断乳的年轻人,往往会出现一段时期的“社交空窗”,常常因此更加在意自己的举动,潜意识里把自己固定在新人的角色上,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拘谨、害羞、多疑和无所适从,总感觉自己落了单。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首先不能自卑退缩,被动地等别人来理你,询问你的需求,来帮助你,而应该有一种愿意主动“凑热闹”的态度,别人在玩,你可以欣赏;别人聊天,你可以倾听,然后找机会加入。

不要害羞,也不要不好意思接受他人的关心或帮助,只顾自己埋头苦干,其结果是事情不见得做得好,还会让人觉得你很清高、不合群。与其自己瞎揣摩,不如利用初来乍到需要先熟悉情况的空闲,多观察观察工作环境,如工作氛围是开放还是保守,同事之间的交流是直接还是含蓄等,再慢慢自然地融入进去。

另外,要加入他人的圈子,就必须找出与他人的共同话题。那些所谓的“文友”、“书友”、“歌友”等,都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而结合在一起。因此,要学会观察大家的共同话题和兴趣。当然,自己也要学习一些常识和技巧,和别人有了共同的活动乐趣,才有可能共享快乐。最后,你可以在和大家的一般交往中寻找价值观较为接近的人成为好朋友,慢慢地形成自己的社交小圈子。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群众文化;发展

作为组成国家、社会文化极其重要的部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但能够详实、充分地体现出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点,而且能够深刻、生动地反映出这一地区、社会人文精神与景观。与此同时,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而得以传承,使区域内外的受众从这一层面更好地了解当地人文风情、文化风俗,从而与其更好地交流、沟通甚至融合。

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的联系

(一)传承是发展的前提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之间并没有“鸡生蛋或蛋孵鸡”式难解的主从关系,一般情况下,追根溯源起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往往会在一段时期的传承后逐步以相对固化的模式在群众文化形式中体现出来。而群众文化则常常又会随着时间推移和时展,让原本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内涵出现若干变化。举例来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已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过这一文化艺术形成之初乃是战国时代楚国文化中人民群众纪念爱国忠臣屈原的历史史实演变而来的。民众包粽子的目的在于抛入江中喂食鱼虾,以避免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吞食。而赛龙舟的本意则是民众在江水中焦急地搜寻屈原遗体而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但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文化形式后,粽子不再被人们抛进江河里,赛龙舟也成为了端午节日庆祝活动的娱乐形式。可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存在着先有传承的形式与内容,再影响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发展是传承的渠道

有了传承的前提与累积,群众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延续和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最核心、最关键,也最有效力的途径与渠道。应当说,由于有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被最充分地理解和认同,并且通过脚踏实地的融合而具有了顽强甚至强大的生命力量,这样的力量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不至于因为历史或时代的变迁而被全然磨蚀甚至湮灭。发展群众文化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牢牢地根植在最广泛、最基层的民众层面,不仅通过成千上万普通民众的口耳相传或者专门教育实现了代际间的传承,更有可能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壮大与繁荣使影响力进一步延伸、扩展。仍以端午赛龙舟为例,如果说改革开放前,龙舟竞渡还只是中国国内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那么,随着中国的经济体量扩大,国家实力日益强盛,这一兼有竞技性质和娱乐成份的文娱行为则已经走出国门影响到了世界。特别是近几年,端午前后总会在各大媒体报道中领略到亚洲、美洲、大洋洲各国人民群众赛龙舟的风采。甚至在某些地区,这一来自东方、起源于中国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甚至被作为了相对专业的比赛内容而为当地人津津乐道。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群众文化的发展正在让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变得愈发活跃和兴盛,甚至涉及到超越本民族文化范畴外的区域和人群。

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与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的结果和体现

纵观古今历史,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兴起、普及、传承与发展总是处于一个经济相对繁荣的时间和场合。正如“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理论模式一样,唯有足够坚实的社会经济做支撑,文化艺术才能有所依靠,并在此依靠之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有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斗茶”文化。“斗茶”文化的出现和繁盛恰恰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体量极其庞大的唐宋时期。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累积程度的突飞猛进让茶叶这一普通饮料越来越走向高端化、奢侈化,手头余钱越来越多的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再也无法满足于日常品茗的平淡与寻常,而是将攀比甚至炫耀的眼光转向了贡品茶叶、珍稀茶具和日益繁琐的冲泡茶汤的仪式化程序之类。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抬高让曾经只能出现在皇宫内苑的贡品茶有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机会,为了凸显茶叶品质的高贵,有钱又有闲的人群动起了“斗茶”的脑筋。原本仅仅是为考评茶叶质量而出现的“斗茶”雏形逐渐演变成为流行于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娱乐消闲的活动,不仅用于“斗茶”的茶叶质量越来越高档,与之相匹配的,包括茶盏、茶碾、水壶、茶筅等无不随着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成型而极尽奢侈之能事。与此同时,这一兼有文化和娱乐双重作用的活动更是从朝廷蔓延到了底层百姓,但凡手头有些余钱,即使只是小门小户的民众也逐渐流行起在街头巷尾一品“斗茶”趣味的活动来。

(二)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

经济与文化恰如水与船之间的关系,水涨则船高,经济繁盛之下的文化很少不出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故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常常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向作用于社会经济,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又一推手之一。仍以“斗茶”为例,随着全民皆乐于斗茶之趣,作为活动主角的茶叶自然是最先走向“豪门”式发展的主体之一。比如唐朝江浙两省总是在各自的名茶“阳羡”和“紫笋”间一较高下,甚至连白居易的诗词中也有涉及“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紧随其后向奢侈、高端发展的则是茶盏。当时流行于全国的是产自福建的“建盏”,通体乌黑或暗紫,又有“黑建”“乌泥建”或“紫建”的别称。由于所用釉彩中包含金属元素比例的差异,当遇上较高铁元素的釉彩时,烧窑过程中极度的高温融化铁元素,使其如同流水般缓慢划过盏体,形成细丝状纹理。出窑后呈现出如兔毛般纤细的图案,由此得名“兔毫盏”,乃是“建盏”中的极品,不仅难得,也奢侈昂贵。甚至连苏轼都忍不住作诗慨叹“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全民性的斗茶行动在刺激国内茶叶生产、茶盏制作及其附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日益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比如日本在当时就曾有众多僧侣前往浙江天目山修行,在惊叹于中国人“斗茶”文化的同时,也将这一民间民俗艺术形式连同“建盏”一并传回日本国内,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日本“茶道”和“天目盏”的盛行。及至当今,日本正式场合的茶道所用也仍是末状茶粉和黑色的茶盏,这皆是几百年前唐宋时代文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遗留佐证之一。

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举措

(一)与时俱进,紧密联系时展特点

改革开放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今天,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更加密切联系新时期时展的特点,走与时俱进的道路。比如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深刻地注入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制造业的持续性衰退使旅游业、服务业成为新时期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则成为了旅游和服务行业中越来越发挥支柱作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在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曾经属于小众活动的冰上、雪上运动与文娱活动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人民开展旅游活动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在南方众多城市中,市内溜冰场开始聚集起越来越高的人气,家长着力培养子女冰雪运动能力的情况也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及至假日,到北方有冰雪的地方度假、感受冰雪文化的乐趣也逐渐成为国人假日旅行有所侧重的项目。

(二)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发展

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并发展群众文化还需随着时代变化有所选择与创新。尤其是大量经历了漫长时间跨度的文化形式与内容中,与新时代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新文化需求有所冲突甚至背离的部分都需要进行清理直至清除。比如在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存在着不少宣扬封建迷信的内容,就与无神论的社会主义文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需要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着力剔除。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化发展速度过快,国门的敞开让外部思潮迅速涌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出现了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倾向,而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宣扬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的错误形式和内容。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和社会大力宣扬和提倡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对这些曾经的文化偏差进行的纠正。同时,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融合新时期主流文化思想元素也是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比如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不少乡村地区的传统戏剧如黄梅调、淮海戏中就出现了不少向农民普及法律常识、鼓励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以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新剧目。这些“旧瓶装新酒”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让民间戏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更让社会主义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元素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得到了更加生活化的普及。

四、结语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因为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之密切和深入,在很多时候难分彼此,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群众文化得到促进和发展,而群众文化的发展常常又会反作用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形式或内涵。可以说,在时代和历史的推进过程中,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往往因为群众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得以改变,而变化后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不断的传承与发扬中又常常使群众文化发展走向更多创新的境地。因此,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在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传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水融的过程,不能很清晰地割裂或划断。故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都需要与时俱进,在时代、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元素共同影响下积极地创新与变革,实现各自与彼此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泽玉.刍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魅力中国,2014,(01):36.

[2]张健健.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06):18.

[3]赵晓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赤子,2014.(06):9.

[4]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2,(01):26.

[5]何宗玲.论新文化发展观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6):12.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10篇

《神州民俗》是一本很好的民俗杂志,内容非常丰富,对国内外民俗风情,特别是广东的许多有趣的风俗,做了很好的研究和介绍,对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以提高对中国文化的修养,确实很有好处。但是,也有些文章,可能还需要仔细斟酌。

民俗是老百姓的生活文化,人们都非常熟悉,所以大家都认为民俗没有什么学问可言,认为它很容易搞,看不起民俗学这门学科。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凭良心说,其实民俗学是很不容易搞的。

研究民俗学除了对民俗有所了解和研究之外,还要有古典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语言学、考古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才行,否则就往往出错。许许多多的所谓“精英”专家,自以为或被认为了不起,然而就在民俗的基本常识上,却往往出错,闹了笑话。

例如国学大师钱穆在专著《黄帝》一书中,竟把黄帝与蚩尤大战时的虎豹熊罴,说成是“驯服野兽参加作战”,他老先生是不大懂得人类学的基本常识的,所以不知道虎豹熊罴都是古代的图腾。他不懂人类学,是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苛责他,但是从科学的态度出发,我们还是应该指出这种知识缺陷,以便更科学地追求真理、提高认识。

饶宗颐教授也是一位国学大家,他在北京论坛上说,中国文化非常丰富,就是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非常丰富,他没有看到第三资料库――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资料。这显然是不全面的。谭达先生曾经对我说,饶宗颐先生还是比较重视民俗文化的,在香港经常向谭先生请教一些关于史诗等民间文学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也没有在理论上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类似的种种情况在中国文人中是很普遍的。

龙是中国远古的图腾,不是现在中国的图腾

在《中华龙与和谐文化》这篇文章中,有一节(《从图腾到象征》)专门谈到龙是中国远古的图腾,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那时人人都是龙的传人。到孔子的时代,龙已经成为杰出人物的象征,因此孔子把老子比喻为龙(“犹龙”)。在秦始皇(被称为“祖龙”)、汉高祖后,龙才成为封建帝王的象征。辛亥革命后,龙又成为中国人民团结、腾飞、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但是,很多人似乎对我们的研究成果一无所知,仍然把图腾和象征混为一谈,发生了种种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错误。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地方电视台在报道中,主持人常常说“龙是中国的图腾”,这是很不确切的。

这种失误往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攻击或利用。图腾是原始社会的文化,龙是中国远古的图腾,却不是现在中国的图腾。现在,龙已成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人民战无不胜的自信心的象征。如果说中国人现在还有图腾,岂不是说中国人还处在原始社会?这是不应有的错误。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它。

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小看民间文化,以为它很容易、很简单。所以对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的研究文章和著作,不屑一顾。因为许多大学的中文系还开不出民间文学课,许多专家学者在学校中没有学过民间文学课,不懂得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人们以为民间文学课程很容易,谁都能开。可是真要开,还就开不出来。像清华大学中文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等等,都开不出民间文学课来。这样,他们的毕业生就没有民间文学的基本常识,在工作中就很容易出错。

春节的起源与怪兽“年”没有关系

在报刊、传媒、出版、宣传和文化部门的领导工作中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因为不了解或看不起民间文学、民间文化而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错误。

例如,春节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节日,也是中国最大的节日,看起来春节民俗是很简单的,但是人们对春节民俗知识又了解多少呢?我看许多报刊甚至一些“专著”中谈到春节的起源时,都说春节是害怕“年”这个怪物而产生的,有的则说春节起源于汉代,很多人不知道春节的起源要古老得多,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甚至更早。

这句话里就有四个问题或错误值得研究。

作者似乎认为腊祭是从夏朝才开始的,这就太晚了。

现在有一种《伊耆氏腊辞》流传下来,这是古代腊祭时唱诵的歌词。伊耆氏是尧或神农,显然比夏禹要早些吧?

腊祭只是一个名称而已,还没有专门的著作。

3.腊祭是“杀猪祭天”,似乎也不确切。

因为“腊”的本义是“猎”,腊祭的本义是打猎祭祀。因为古人认为打猎得来的野味,才是古代祭祀的最好供品,神仙最爱吃的。

4.腊祭的神灵很多,绝不只是祭天,可以说是“腊祭百神”――像农神、地神、天神、龙神、水神……甚至虎神、猫神等等都是祭祀的对象。

中国人的多神崇拜,起源是很古的。为什么要祭祀虎神、猫神呢?因为老虎吃那些破坏庄稼的野兽,而猫吃老鼠,他们都是神灵,对于保佑农业丰收,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人们在庆丰收时,要感谢它们,并且祈求他们来年继续保佑人们取得大丰收。

5.文中引证《尔雅》写到年节的名称“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似为“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才通顺好懂。

古代汉语的“曰”字不常用,容易产生错误。“曰”与“日”形似,容易搞错。

我们在文章中进行引证时,最好核对原文,就不会错了。当然,从意思上,也可以看得出来。看起来似乎是小小的错误,但是却容易引起误解,也说明我们的学风还不够严谨,需要引起应有的注意。

民间文化的优秀作品毫不逊色于文人创作

人们非常看不起民间文化,其实,民间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主体,它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大树是不能没有根的,大厦是不能没有基础的。民间文化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但是它却像空气一样,人们一刻也不可缺少,更不可脱离。离开了空气,人就会窒息而死。离开了民间文化,人们也就没法生活,文艺家就创作不出好作品来。

我曾经在光明日报1987年12月15日发表过一篇《文艺上的雅俗结合律》,用古今中外文艺史上的大量事实说明:凡是重要的文艺体裁都是首先在民间文艺中创造出来,而后才为文人创作提高的;凡是伟大的、第一流的大作家、艺术家,都是很重视学习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的;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如“荷马史诗”、“诗经・国风”、《二泉映月》等等,其艺术质量绝不亚于文人创作。

过去很多人瞧不起二胡曲《二泉映月》,因为它是形同乞丐的盲艺人瞎子阿炳创作的,认为它“不登大雅之堂”,可是著名的美国波士顿交响乐队指挥小泽征尔说:“对《二泉映月》这样的作品,是应该跪着来听的。”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对他的著作《人间喜剧》被誉为西方的《一千零一夜》感到自豪。我们知道《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巴尔扎克向它学习了许多东西。

可惜,我们的那些自以为“精英”的文人,缺少这种文化自觉。其原因就是,他们不懂民间文艺,正如我的一位学生所说:“轻视民间文学是由于无知!”这是学习了民间文学课之后的感悟,也是一种文化自觉。(参见《中国民间文学概要》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版前言)

再深入追查思想原因,就会发现一种传统的、陈旧的文化观在起作用。这种文化观认为:读书识字的文人才有文化,不识字的劳动人民就没有文化。这是非常普遍的观念,也是非常顽固的看法。这样必然看不到、看不起民间文化,他们一套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之类的理论专著中对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总是搞得很繁琐,含含糊糊,说不到点子上。他们不可能看到非物质文化的本质――主要是民间文化。(我这个观点曾经在2005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论坛上发表过,受到不少专家的重视,在两卷本的大会论文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时被放在第一篇。)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民间文学的教育和知识。如果在大学的学习中学习过民间文学方面的课程,就不会闹笑话了。

现在看来,如果教育部的官员们能够认识到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文化产业的伟大资源宝库,应该也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从而规定民间文学课、民俗学课为中文系或文科的必修课甚至是主干基础课,这才是真正解决这个重要问题的具体办法。

是不是有这种文化自觉,那就要我们拭目以待了!我坚定地相信:在全国人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中,对民间文化的无知无觉的状态,是一定能够得到根本改变的。

“文化遗产法”总是会全面落实的。我们国家的文人不可能永远这样“无知”下去!真理总是会战胜无知的!民间文化的文化自觉只是时间问题。人们在不久的将来总是会恍然大悟的!只是我们民间文学、民间文化工作者要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多出成果,并且多多宣传我们的成果,决不让它埋没!我相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作者简介:

段宝林,北京大学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曾讲授“民间文学”、“民俗学”、“歌谣研究”、“民歌与新诗”、“民间长诗研究”、“故事研究”、“俗文学”、“乡土文学”等十六门课程。著有《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立体文学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神话与史诗》等;主编《民间诗律》、《中外民间诗律》、《民间文学词典》、《中华民俗大典》(35卷,第一总主编)、《世界民俗大观》、《龙文化与龙舞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共20余部。

上一篇:智慧教育成果范文 下一篇:农业技术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