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范文

时间:2023-03-21 22:37:54

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 运营模式

民俗博物馆是为弘扬地方民俗文化,依靠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藏品,采取多样化的陈列手段,以实现民间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和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天河区拥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2010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天河区委、区政府投资近三千万,以重点文化工程立项打造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2015年乞巧节期间,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以“乞巧”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该馆是天河区收藏、展示、研究、发掘乞巧文化的重要场所和基地,未来也将成为天河区民俗文化交流的崭新平台及政府与民间对话的沟通桥梁。

为充分发挥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在天河区传统文化保育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天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的新阵地,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采用何种管理模式进行运营,成为新馆建设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将国内博物馆的几种运营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一、国内博物馆运营基本模式

博物馆以展陈内容可分为四种类型: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文化艺术类。民俗博物馆属于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的范畴。然,如按博物馆主管单位性质类分,则有以下面四种模式:

(一)政府投资,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直属事业单位。

此类博物馆属国有公益一类文化事业单位,如各省、市、区博物馆等。据统计2014年,全国此类博物馆共有2798家,运营特点是:1、博物馆为独立法人机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2、财务独立核算,资金由地方财政全额核拨;3、人员经政府编制委员会批准核定;4、主管为当地文化文物部门;5、政府投资兴建,产权、使用权归博物馆所有。

(二)政府投资,街道直属管理文化事业单位。

全国类似国有其他部门所属的博物馆有730家,其区别在于因管理部门不

同而产生的个性化差异,如深圳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为例,它的主要特点在于:1、主管为当地街道办事处(即龙岗街道办事处);2、场地租用氏族民居,博物馆与当地村委签租,租金由街道拨付给产权方;3、产权归村民所有,博物馆与村民享有共同使用权;4、文化文物部门仅给予业务工作上的指导。其余各项均保持着第一种管理模式的共性。

(三)政府投资,多方管理文化事业单位。

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博物馆全国尚不多见,佛山顺德区博物馆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该馆引进国外法定机构的管理概念,具体做法是:1、法定机构不作为新型法人组织形式,参照事业单位登记;2、多部门综合管理;3、通过建立董事会,在机构内部建立决策、监督与执行,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4、全员统一公开招聘,有效解决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法定机构的概念即厘清了政府和社会的职能,又兼顾了政府公共责任和企业效率,给国有博物馆向市场化转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范例。

(四)社会集资,民办自主经营博物馆。

全国范围内民营博物馆共有982家,浙江、深圳等地民营博物馆数量较多,如浙江杭州刀剑博物馆、深圳的玺宝楼青瓷博物馆等。民营博物馆经营的模式基本有三种:1、以商养馆。由企业投资兴建,自主经营管理,这种模式容易遭遇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例如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七夕花边博物馆。2、个人主导与藏品衍生物维持。完全依靠收藏家个人能力及复制藏品等衍生物来维持运作,例如路东之创立的古陶文明博物馆。这种模式的硬伤是受个人能力的限制。3、基金会制。典型代表为马未都创立的观复博物馆,通过成立观复基金会,用制度有效保证博物馆的运作。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有企业投资、社会赞助、会员制缴费三种。

通过列举对比,博物馆各类运营优劣势一览无遗,而市场化是博物馆发展前进中不可逆转和避免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只有全面掌握乞巧文化博物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才能避免依葫芦画瓢,制定一套最适合其发展需求的运营方式。

二、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目前存在问题

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从2012年10月开始筹建,建设过程中,一些可能阻碍今后使用和发展的实际问题也相继浮出水面,这些难题主要有:

1、机构性质模糊,管理定位无法确定。

国内各类博物馆基本都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而目前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仍未获得合法的身份证明,既不属于文化事业单位也不是独立法人机构,这种模糊的界定,不利于管理模式的确定,也无法确保人、财、物的配置到位。因此让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拥有合法的身份证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项目产权与使用权归属不一,导致管理障碍。

博物馆项目虽由政府投资兴建,但土地产权仍归珠村村委所有,产权与使用权归属不一,容易导致沟通不畅,工作阻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确乞巧博物馆的机构性质,再则要考虑让项目产权所有方和使用方共同参与管理,并明确各自角色定位和职责范围。

3、设施不足,限制社会文化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是是天河乞巧习俗的活态传承空间,是乞巧节期间民俗活动的主要阵地。但由于目前博物馆场地有所限制,除固定陈列外,富余空间不多,而固定展示内容有限,难以持续提高公众关注度,因此如无法利用其他方法弥补这一缺陷,乞巧博物馆就无法真正发挥出文化阵地的重要作用。

三、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试运营模式的建议

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以上存在的问题随着运营在即而日显突出,怎样才能一边解决一边建设,需在制定运营模式的开始就一并加以考虑。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机构性质,保证运营人、财、物的支持到位。

明确机构性质,关系到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资金投入、人员配置和未来发

展方向的问题。无论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首要条件必须满足其成为享有民事权利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机构。

(二)打破传统单方管理模式,建立多方综合管理体系。

经过对国内众多博物馆管理方法的比对,建议通过综合街道直属管理和法定机构概念的办法来优化乞巧文化博物馆的运营方案,探索和建立更科学高效、更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

1、成立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及成员单位。

2、建议管理委员会主任单位由广州乞巧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担任,副主任单位由博物馆所在街道办事处、区文博管理部门、村委组成,成员单位由主任或副主任单位推荐吸收。

3、管理委员会各单位主要职责

主任单位:负责管理委员会各部门的统筹与协调,根据乞巧文化博物馆运作模式制定发展目标与决策,全面监督管理委员会各项决议执行情况。

副主任单位:(1)街道办事处。作为项目立项报建方,街道行政管理部门,方便今后各方资源的整合。同时,与珠村村委保持着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直接负责管理科学合理。(2)区文博管理部门。根据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要求,研究并提供博物馆生存发展策略的建议;负责提供业务指导及专业人才培训,定期对博物馆的展陈提升进行指导;提供乞巧文化博物馆活态传承的各类活动策划和文化资源。(3)村委。作为项目产权持有方,参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政府与民间沟通效率。

(三)整合资源,不囿于局限,充分发挥阵地核心作用。

多方综合管理模式有利于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增加自身适应市场环境的生存能力,探索一条既为政府减压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我们抛砖引玉,提出几个可供其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和思路:

1、尝试借鉴美国古根海姆模式,将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打造成为一个文化产品,参与营销。

2、挖掘民间乞巧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帮助民间工艺人寻找文化产业的切入点。

3、挖掘整理与乞巧有关的民间习俗,丰富乞巧节的文化内涵。

4、开发珠村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类似“珠村一日游”的文化旅游品牌。

5、发动村民成为宣教自愿者,让熟悉乞巧民俗的村民参与到宣教中来,一可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二可使他们自觉从文化旁观者变为文化参与者。

要充分发挥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的阵地作用,就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其使用功能。如果能利用闲置场地弥补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就能拓展该馆多元的社会功能,扩大其社会服务范围,让其带动七夕广场、乞巧主题公园等场地的高效利用,催化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的有机合成,形成民俗文化保护与创新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8);

[2]博物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5号.2005.12.22;

[3]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文物博发[2010]11号.2010.01.29;

[4]乌丙安.民俗文化综论.长春出版社,2014(01)。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2篇

祁县民俗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乔家堡村。馆址是著名的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为清代民居建筑,为清代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计有6个大院,包含20个小院,313间房屋,占地面积为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970平方米。宅第建筑本身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曾被一些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1965年被确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祁县民俗博物馆于1986年11月1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在筹建和开放后,注重对相关文物的收集和保护,累计收集文物4000余件。笔者就这些文物的分类进行探讨。

一、民俗博物馆文物分类的基本情况

文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把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分类法、来源分类法等。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其他分类法,比如收藏方式分类法、存在形式分类法、历史事件分类法、地域国别分类法、人物分类法、组织阶级(层)分类法、形状分类法、制作技术分类法等。民俗博物馆文物的分类既要遵循博物馆普遍意义上的科学分类原则方法,也要符合民俗活动的特点和民俗文化的内在规律性,准确反映民俗文物的特殊性。

民俗博物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专业博物馆,主要通过文物藏品展示一定区域内民间习俗的演变发展。这些博物馆的文物数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是对其进行的分类更具复杂性。首先是分散性,民俗文物往往产生于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比如婚丧嫁娶、工农业生产、商业活动等活动,因此文物多集中于社会个人手中。其次是稳定性,民俗文物是记录和反应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民俗文化在具有历史性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一定历史时期文物的外形、质地变化并不明显。再次多样性,民俗文物同其他类型的文物一样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由不同的质料构成,甚至同一大类质料中也可以细分出不同的小类。再次是功用性,民俗文物的产生都具有明确的目的,在于满足特定民间活动和民间习俗的需要,各自都有明确的功用。此外,民俗文物还蕴含这不同的价值观、社会等级等因素。这些都可以作为民俗博物馆文物分类的依据,同时也反映出民俗博物馆文物分类的复杂性。

二.民俗博物馆文物分类的基本思路

根据民俗文物的特点,笔者确立对民俗博物馆文物分类的基本思路:

(一)便于文物的保护。文物的分类直接影响着文物的保护工作,因此在开展分类之前,首先要对文物藏品的质地、来源、时代、功用、所属地域、相关人物、历史事件、形状、体量、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摸底,全面准确掌握文物的基本情况。从祁县民俗博物馆来看,博物馆藏品包括字画、书籍、金石、青铜器、陶器、瓷器、碑刻等,其中木器家具和字画这两类藏品最具特色。木器家具种类多、工艺精湛,质地方面有黄花梨、红木,从制作年代来看主要是明清两代。字画主要有明代尚统山水人物册页,明末清初陈洪绶的山水画轴,清代傅山、刘墉、王铎、黄慎等名家的书法珍品。这两类文物经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多为二级以上文物藏品,其中包含国内仅存的乌木九龙灯、铁梨木犀牛望月镜等。因此,在制定分类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馆藏文物的特色,基本确立以质地作为重要的分类标准,将质地相同的藏品集中聚类,便于集中保存不同质地的文物藏品,并根据文物的质地采取有针对的保护管理措施。此外,从馆藏文物数量来看,现有文物4019件,其中珍贵文物179件,采用同质文物集中管理的方法适合小规模的博物馆高效保护文物。

(二)便于文物的展示。文物的展示是文物提供利用,满足公众对文物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制定文物分类方案必须考虑到博物馆展示需求。祁县民俗博物馆自1986年起,设立了农事习俗、岁时节令、生活习俗、人生仪节、商业习俗、乔家珍品、民间工艺、乔家历史等系列,60余个展厅,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清时期山西晋中地区汉族的民俗风情。各部分展示内容虽然有所调整,但是基本的框架没有变动,因此在制定分类方案,可以考虑将文物的功用作为分类标准。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出文物所反映的民俗活动,准确把握文物之间的关系,并与展示内容相吻合,便于布展时提取、轮换文物展品,使展示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三)便于文物的管理。从传统的文物分类来看,主要针对的是可移动文物,从祁县民俗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将不可移动文物也纳入到文物的分类中,从而更好地对民俗博物馆实施管理。民俗博物馆所在的乔家大院本身就是民居艺术的典型代表。从形制上看,整个大院三面临街,用砖墙封闭,墙上部有女墙式垛口,屋顶建有更楼、眺阁,犹如城堡整体布局呈“喜喜“,是晋中一带“大院“的典型代表。从建筑工艺来看,院内斗棋飞檐,含有丰富的砖、木、石雕、彩绘等。特别是砖雕图案丰富,多以花鸟鱼虫、富贵长寿、多子多福、马上挂印、琴棋书画、葡萄百籽等吉祥图案为主,以“百寿图“、“省分箴“、“福德祠“等精品为代表。总之,大院古建筑承载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建筑艺术水平,具有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因此,在对文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应当将不可移动文物也纳入到分类对象中

三.祁县民俗博物馆文物分类方案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对祁县民俗博物馆文物的分类方案为:

第一,分类标准的确定。从祁县民俗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采用的分类方法是,存在形态,即区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质地,即文物的制成材料,不可移动文物中的木、砖等,可移动文物的纸张、木、青铜、陶、磁、玻璃等;功用,即考察文物在民俗活动中的用途,是婚丧嫁娶、工农生产等等。

第二,分类的等级。由于祁县民俗博物馆文物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在分类层级上不宜过多。根据分类标准,确立为四级。第一层级,根据存在形态划分为不可移动和可移动两大类。第二层级,根据质地划分亚类。可移动文物有青铜、玉器、陶器、瓷器、木器、织物、纸张、碑刻、玻璃、泥制、蜡制品等亚类,不可移动文物有砖、石、木等亚类。第三层级,根据功用分为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业习俗、农事习俗、民间工艺等小类。第四层级,是对第三层级功能的细化。

第三,编号法则。采用四级五段字母数字组合形式编号(层级少的类别用零补位),比如某藏品的编号是Y06.06.05(03)。Y代表可移动文物,06代表织物,06代表民间工艺,05代表剪纸,03代表顺序号。

四.结论

博物馆文物的分类不仅是一项基础的业务工作,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其他环节工作的开展。合理实用的分类方案,应该立足博物馆的实际因物设类、因量设类,在参考文物分类普遍性基础上突出特殊性。分类方案要做到层级分明,逻辑性强,便于编码和数字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可以满足中长期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对民俗博物馆的分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主体框架确立的情况下,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修订,确保分类工作更加完善,更加科学规范,更加符合博物馆的实际和现代化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3篇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坐落于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心带,东接翠华山,南靠五台山,西邻草堂寺,北瞰长安城,占地5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是陕西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之一,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该馆是由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王勇超先生历经20余年的努力创办的,是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展示为主的,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为一体的战略带动项目。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漫长的筹备和建设期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已收集、抢救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石雕、木雕、砖雕以及反映关中古民居及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和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套),征集保护了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构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共九个类别的藏品规模,从不同侧面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历史风貌。

博物馆突出明、清园林建筑风格,规划建设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功能区,包括古镇游览区、民俗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区、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四个区域。主要建设有明清古民居、民俗展览馆、展厅、展廊、文物库房、戏楼、店铺、工艺作坊、研究中心、人工湖、祭坛广场、园林景观等。博物馆的成立,填补了我国大型优秀民俗文化展览、教育、研究基地的空白,成为陕西省乃至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民俗遗物保护展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对于进一步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促进文化旅游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站在院内,伴着青山绿水,眼前这片美景,这一股古朴之风,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木一梁,件件制作精良。目前能够看到的这些宅院,都是王勇超先生从民间“拯救”回来集中重建在此的。王勇超先生历尽了几十年的心血,挽救了这些民族的精华,甚至可以说是挽救了我们民族的一段历史,保护了这些即将失去的民族瑰宝。对此,相信每一位观者,都是感慨万分的。

木雕镂空的床、砖雕的屋脊、重量以吨计的饮马槽、旧时的戏台……在浩繁的艺术珍品中,8000多柱拴马桩规模声势最为浩大,它们在古代曾是富贵人家显赫身份的象征,如今浩浩荡荡地排列在室外,犹如“地上兵马俑”,最能代表关中风情及关中文化历史。目睹这些活生生的民间珍品已经足以让观者倾心观瞻、流连忘返了。

没走几步,眼前这个牌匾令我停下了脚步,原来它是苏轼所题。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复举制科,授凤翔府判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其父苏洵、弟弟苏澈在文坛上并称“三苏”,均被列在“唐宋家”之中。在书法上苏轼更是享有盛誉,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家”。苏轼书法初学“二王”,后又学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李北海等,还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法家,形成了深厚朴茂的风格,集诸名家所长为己所用。他的书法在二王以后独树一帜,书法风格比较明显。其字丰满肥润,跌宕生姿,有天真烂漫之趣。正所谓“坡翁奇气本超伦,挥洒纵横欲绝尘。直到晚年师北海,更于平淡见天真”。崇尚自然是苏轼创作中的一贯审美追求,也是他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在学习前人书法的过程中,不求形似而重神似,注重自成一体,因此他的书法又呈现出妩媚婀娜的风姿和雄健豪放的气派。他评论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中不能尽妙,我则心目首俱得之矣。”在谈到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这对“宋人尚意”书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书法作品《黄州寒食帖》,纸本,17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此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后人将此帖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时间有限,一天下来走马观花,实在没能细细品味,如果要详细考察一番,恐怕一天两天也是不够的。虽粗略观赏,但关中民俗博物馆之旅,可以说是不虚此行,震撼无比。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4篇

一、潞泽会馆建筑木雕

洛阳民俗博物馆依托的清代古建筑群――潞泽会馆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长治市)、泽州府(今晋城市)两地居洛商人集资所建,是晋商文化的产物,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泽会馆占地面积157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0平方米,现存舞楼、大殿、后殿、钟鼓楼、东西廊房等建筑。该古建筑群结构严谨,装饰考究,尤以木雕、石雕为最,雕琢精美,蕴涵深邃。

潞泽会馆的木雕多装饰于檐下的额枋、平板枋、雀替、斗、梁架等木制构件之上,尤以雀替和额枋木雕最为精美,其手法涵盖了浅浮雕、高浮雕与透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以透雕为主。木雕装饰图案内容涵盖了神话动物、吉祥花卉、神话故事及民间历史人物等传统吉祥寓意体裁,其中尤以中轴线上的舞楼、大殿、后殿的木雕尤为精彩,前面的人物、瑞兽祥禽多用圆雕;中景花卉等用透雕或深雕,衬托得当;背景则多用浮雕,景与物前后紧贴,巧妙的做到了层次分明、情景交融。(一)舞楼额枋间雀替做法较为别致,采用方形透雕,中间镶嵌龙、凤等透雕,三组木雕相互对称,形态各异而绝不雷同。舞楼大门明间额枋下木雕为“福禄寿”图案,两侧雀替雕刻八仙人物图案,形象逼真,生动传神,其题材为传统的“八仙祝寿”,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身前雕刻一小鬼的形象颇为罕见,使木雕内容更富民间生活情趣。两侧次间和稍间雀替对称雕刻,雕刻蟠龙、麒麟、天禄、狻猊、神鹿、凤凰等神话动物,花卉以牡丹、荷花为主,额枋中间镶嵌龙、凤图案;(二)大殿额枋间雀替做法与舞楼相同,不同的是在额枋中镶方形透雕图案,雀替与额枋雕刻动物以龙、凤图案为主,特别是透雕凤穿牡丹和二龙戏珠雀替,凤凰展翅欲飞,苍龙腾云驾雾,龙头突出画面以外,伸向空中,花卉以牡丹、梅花、荷花、荷叶、莲蓬为主,明间雀替雕刻的“渔樵耕读”人物故事雕琢尤为精美;(三)后殿二楼明间两侧雀替雕刻以葡萄、牡丹和凤凰图案为主,形态各异、中明间枋上雕刻龙凤呈祥图案,栩栩如生。

潞泽会馆的建筑木雕既考虑到建筑本体的安全不伤其结构,同时又达到构图得当、图案完整,加之与古建筑彩绘相结合,使木雕构件更加生动逼真。这些装饰性建筑木雕,与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堪称中原地区雕刻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二、木雕造像

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木雕造像1000余件,上起于明,历于清,而止于民国,题材兼具佛教、道教两家神灵和供养人,同时还有民间百姓供奉的家仙,尤以佛、道两教造像雕刻为精,佛教以观音菩萨、普贤菩萨、罗汉为主,道教则有药王孙思邈、武财神赵公明、关公、山神、土地、门神、龙王、太上老君、真武大帝、八仙、寿星和合二仙等民间喜闻乐见的神灵为主。民间木雕人物造像多为保佑家庭平安、兴旺、多子、多福、长寿、聚财等而制,虽带有一定的色彩,但却是当时民众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反映,是研究当时社会民俗生活、和木雕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弥足珍贵的重要民俗文物。这些木雕造像虽多出自于民间工匠之手,却能匠心独运、造型迥异而无一雷同,或古朴率真,或精美卓绝,皆能生动传神,蕴含着民间艺人古朴隽永的审美情趣和真实自然的生活感悟。

三、匾额装饰雕刻

匾额是集文学、书法、雕刻、印鉴、装饰美学、建筑等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雕刻装饰多在匾额的边框及匾文周边,洛阳民俗博物馆现藏有明清至民国时期各类匾额2100余块,匾额装饰雕刻以浮雕、圆雕为主,间有透雕,工艺精湛,题材丰富,雕刻精美,寓意吉祥,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雕刻内容一般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主要为:(一)动物纹饰,如蝙蝠、麒麟、蝴蝶、狮子、夔龙纹、鹿、猿猴、喜鹊、鹭鸟、仙鹤、凤凰、仙鹤、松鼠等;(二)植物纹饰,如松树、萱草、“梅兰竹菊”、牡丹、荷花、、梅花等;(三)人物,以八仙、寿星等神仙人物为主;(四)器物纹饰,如“琴棋书画”、“暗八仙”(八仙的法器)、钟鼎磬等“八宝”、盘长、太极图、花瓶、画戟、香炉、“八吉祥”等。匾额因形制、地域和使用年代的不同,又有不同的雕刻技法和风格。竖匾多为悬挂于门楣之上的旌表节孝和褒扬门楣,此类匾额雕刻技法多样,装饰图案以龙为主,以“钦赐寿官”为例,既有浮雕也有透雕,雕刻精美。另清代嘉庆庚辰科状元陈继昌恭立的“状元及第”匾额,匾额覆斗形边框,左右边框透雕盘龙,形态生动而迥异,给人以矫健升腾之感,上框雕刻为一龙,龙首向前突出,下框透雕“鱼跃龙门”图案,雕工精湛,令人叹服。南方匾额雕刻精细传神,北方匾额雕刻粗犷浑厚。如馆藏的“庆溢稀龄”匾额系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为乡耆李福林七十寿辰题赠,该匾装饰华丽,雕刻精美,以圆雕、高浮雕等技法,雕刻八仙及老子等神话人物故事,与匾额祝寿主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些雕刻精美的装饰性雕刻,增添了匾额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四、其他类型木雕

除上述木雕外,洛阳民俗博物馆还有数量众多的木雕艺术品,这些木雕装饰性功用为主:一是家具和器物的装饰。这些木雕作为家具器物的组成部分,多装饰于架子床、拔步床、桌几椅案、衣架、箱柜等家具之上,雕工精细,手法精妙,寓意吉祥。二是厅堂的陈设工艺品。这些木雕既有源于故宫调拨洛阳的皇家陈设品,如桌屏、挂屏、插屏、象牙佛龛,也有民间百姓居室的陈列品,如木雕八仙、木雕蟹花篮等艺术品。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5篇

北京东岳庙座落在朝外大街141号,始建于元代延祐六年(1319),供祀的是泰山神东岳大帝众神体系。全庙由中路正院和东、西道院三个部分组成,占地约6万平方米,殿宇堂庑376间,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宇。而北京民俗博物馆就坐落于这座历经历史洗礼后的东岳庙内。据曹馆长所说,民俗博物馆之所以坐落于东岳庙内,是因为东岳庙历史上行业祖师信仰比较多,涉及到过去的各行各业,而根据东岳庙的遗物确定了博物馆的方向。由于各行业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以及考虑到博物馆以后的发展方向,故定为民俗博物馆。

早晨9点多的东岳庙还未有多少人烟,东岳庙的工作人员先带领我们总体游览了一番,体验一下独属于这家博物馆的民俗气息。未进东岳庙山门,可见一座结构浑雄、造型凝重的牌楼。因它与东岳庙被朝阳外大街相隔,故经工作人员提点才知这浑雄气派的琉璃牌楼也是东岳庙所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北京地区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三间四柱七楼黄绿彩琉璃牌楼,明万历年间由宫中太监们集资建造的,历经四百余年风雨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沿着东岳庙的中路向内走就是东岳庙最主体的一个建筑群——七十六司。每个司都代表东岳大帝的一个职能,而每个司的职能是什么都会有个相关介绍,在每个司门两旁都以楹联的形式将他们的职能书写出来,这些楹联都是在1997年修缮时集结的一些当时的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其中就包括刘炳森、欧阳中石等等书法大家。司内的神像则分两部分完成,一部分是出自张昌教授及其学生的手中,另一部分则是由北京雕刻厂很有造诣的师傅们所雕的,每尊神像都栩栩如生,寓意深刻。

再向前观看,就会看到东岳庙的三多之一——碑林。岳庙碑石数量首冠北京城、郊群庙,曾流传有“东岳庙的石碑数也数不清”的说法。其中既有元、明、清以来皇家御制石碑,也不乏张居正、史可法、沈德潜等官员和社会名流撰写的碑文。在众多碑石中,最为著名的无疑就是位于东碑林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文、书丹并篆额的《张留孙道行碑》,俗称“道教碑”,也叫“张公碑”。此碑也是被称之为民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而另一个镇馆之宝就是明代的由金丝楠木制作的三清神像。据说当年拉动时有很多经书从神像内掉出,故得“满腹经纶”一词。为了保护神像屋内并未设灯,因此屋内较暗,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晴天来会看的清楚很多。当问到曹馆长最爱哪个馆藏时,他说:“各有千秋吧,但是就艺术而言,‘张公碑’应该更加值得我的喜爱。”

再向内走,就到了博物馆开办展览以及活动的地方,由于博物馆设在东岳庙内,为防止打扰庙内道士清修,所以大多活动都在最里面举行。本次来民俗博物馆,馆内正在开展一起关于旧时商店招牌的展览,一间间观览不难发现一些北京的老子号——“全聚德”、“王麻子”等等都位列其中。望着这一个个带点古旧味道的招牌,你完全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何为真正的“金字招牌”,也可以体会到旧时人们的智慧。远远望着你就会知道这家店主经营着什么,更有甚者一些店面会邀请书法大家题字来增加知名度,这也是明星效应的一种吧。

据曹馆长介绍,馆内的展览并非长年的,而是过一段时间一换,管内的藏品也并不是仅仅依靠藏品种类而展,而是每期都会有一个主题,然后将跟这个主题有关的展品一起展出,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全面的来体会到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活动。“如果每次来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展览,那么还有什么意思呢?只有每次都有不同的东西展出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也能更多的了解到咱们的民俗文化。当然我们的展览大多也是跟着传统节日走的,这样更能体现我们传统的民俗特色。”曹馆长这样说道。

当问到搜集藏品的过程时,曹馆长强调:“我们选择的藏品过程中比较注重代表不同阶层的,有代表性意义的展品。这些藏品大多来自不同的途径,包括一些藏家、旧货市场,老百姓的捐赠等等。”

而在历史上,东岳庙与民俗活动联系紧密,辟为民俗博物馆后民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是弘扬、展示、研究传统北京民俗文化的窗口。其中“借问祈福何处好,路人皆指东岳庙。”指的就是东岳庙的祈福活动。烧福香,走福路,挂福牌,绕福树,挂福匾,画福布等多种多样的传统祈福活动是东岳庙的福文化的核心与特色。

而谈到我们东岳庙的民俗活动,不得不提的就是东岳庙的庙会。东岳庙庙会是博物馆每年最为重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东岳庙庙会包含信仰、商贸、娱乐等多方面内容,在民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独特意义。2008年,北京东岳庙庙会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13年,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春节文化庙会。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俗 博物馆 保护 传承

民间习俗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民族信仰而创造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生活现象。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全市各个镇区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但是,中山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上毗邻港澳,又是著名侨乡,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对祖辈留传下来的民俗文化缺乏积极的传承态度,很多民俗文化处于几近失传的濒危状态。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传统消失、面貌趋同等问题。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民俗文化正在不断消亡;大量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一些民俗文化也会遭到湮没或受到建设性的破坏。凡此种种现象的存在,均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十分不利,因此,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将流传于民间的,特别是散落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及相关实物等收藏于民俗博物馆内,使其得到保护和传承,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丰富资源为建立民俗博物馆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民俗博物馆?学者杨文龙在《中国民族民俗博物馆概论》一文中做了详尽的定义:“民俗博物馆,就是反映某一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的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是一个地区文化和历史沉淀的表现。它建立的目的在于梳理历史和现实的民俗文化事象,并把它通过民俗文物等展示出来,使人们得以认识自我以及民风习俗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激发人们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激情和尊重本民族文化的情操。”[1]

中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古称香山。从对中山市南朗镇泮沙村出土的文物考证,从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有了人类文明的记载。加上中山地处珠江出海口,面向伶仃洋,毗邻港澳,特别是澳门,历史上曾归属香山县管辖,澳门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过澳门这个窗口,香山成为我国最早与欧洲有经济、文化交往的地区之一,中西文化在这里产生碰撞和融合,形成了独有的地区民俗文化。加上大约在宋元之间,中原地区频繁的战乱使得大批平民百姓南迁,他们分别经过南雄珠玑巷及福建沿海一带来到中山,在水边及山上寻找到适合居住的地方繁衍生息,形成了不同的族群,中原文化被这些不同的族群带到这里,与本地的生活、劳动的自然人文环境相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在大沙田地区的D家人以咸水歌这一特殊载体,倾诉对自然、社会和生活、劳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受;在五桂山脉里聚居的客家人,则是将在江西、梅县等地的客家文化带到山里来,并在劳动和生活中与本地居民的文化结合,创作了用客家山歌曲调、白话语音演唱的白口莲山歌;在沙溪、大涌等隆都地区居住的人群大多是当年从福建南迁的后裔,他们将福建闽南地区的语言、习俗等带到隆都地区,形成了音韵独特的鹤歌、形态独特的鹤舞,以及大王诞、三月三、四月八等一大批民间习俗活动。再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小榄会一直延至今天还在年年举办;还有在明代开始形成、至今依然畅旺的沙岗墟传统商贸习俗,在崖口、黄圃等地区“出色”百年的飘色艺术,以及分布多个镇区的金龙、银龙、云龙、纱龙及醉龙,在黄圃横档、三角地区流行的麒麟舞,在东凤、南头等镇区流行的五人飞艇赛,在三乡地区流行的木偶戏,还有沙溪凉茶、咀香园杏仁饼、黄圃腊味等传统食品制作的民间手工技艺,还有风靡海内外的沙溪隆都饮食习俗、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小榄传统饮食习俗等等,均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民俗文化。这些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自在中山这片土地诞生之后,生命力顽强,历经百年风雨,一直传承至今。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建立民俗主题博物馆提供了充足的历史文化资源。

二、建立民俗博物馆具有深远意义

俗语有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对于对当地文化不熟悉、想要了解这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的人们来说,民俗博物馆是他们接触该地方风土人情的窗口,它使人们有机会了解到该地区风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以及这些民俗现象是如何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的。

民俗研究专家在撰写《论民俗博物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一稿中认为:“民俗博物馆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造和谐社会中,从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信仰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2]

笔者认为,建立中山民俗博物馆,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一是可以巩固中山民俗保护和传承的基础。

2002年举办的“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暨博物馆无形文化遗产国际学术讨论会”,通过以“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为主题的《上海》,提出博物馆是“保护人类无形文化遗产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者”。这意味着博物馆领域就承担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职责方面取得了基本共识。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也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由此可见,民俗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的组成部分之一。民俗博物馆将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和永久收藏的不可替代的机构。民俗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性质和功能,具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的优越条件,具有针对性。

据文化部介绍,国家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了一百个地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中心。在今后,民俗博物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建立中山地区的民俗博物馆,是能够巩固中山民俗保护和传承的基础的。

二是改变目前中山民俗展示、宣传与教育贫乏的现状。

中山市现有的公立博物馆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博物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中山市美术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中山市漫画馆等。前几年设立的中山市非遗展示馆位于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旁,利用翠亨村的旧民居改建而成,因为场地面积太小,展览空间不足,展览手段和展览内容受到局限,不能系统地、充分地展示非遗项目;加上非遗馆位于农田旁,管理单位对展品和展览设施防潮、防霉、防鼠患等措施不到位,展品保存情况不容乐观;另外,非遗展示馆所处位置较偏远,加上宣传不足,非遗展览馆的游客访问量很少,不能发挥其宣传和保护中山民俗文化的功能。

另一方面,与中山民俗文化相关的实物数量很多,有的实物体积较大(如龙舟等),需要为之配备图文、多媒体展示、模拟场景等,以向观众全面地传递相关民俗文化的历史与内涵。因此,中山民俗的展览空间应当充足;馆址应设在人流更密集、交通更便利的城区,有助于增强市民和游客到展馆参观的便利性。如果建立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可以把非遗展览馆的内容归到其中,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展示和传承作用。

三是可以调动民众对传统民俗的传承积极性。

建立民俗博物馆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调动民众对传统民俗的传承积极性。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于2015年对中山市市民节日观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对象年龄在25岁以下的占45.3%,26至35岁的占23.6%,36至45岁的占14.3%,46至55岁的占8.6%,66岁及以上的占6.7%。71.9%的受访者喜欢中国传统节日,25.1%表示没特别感觉,3.0%表示不喜欢。59.8%受访者认为传统节日气氛相比10年前变淡了,35.1%认为差不多。人们认为造成传统节日气氛变淡的原因,包括文化娱乐丰富人们对传统节日兴趣不大、生活改善对过节吃好穿好玩好的期待降低、外来节日增多对传统节日造成一定影响,很多传统节日的习俗、仪式、庆典没人感兴趣等。[3]

从该项调查中,可以了解到部分中山市民对民俗的态度。大部分市民认识到需要从小抓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加传统节日的时代元素等。如通过丰富传统节日活动的载体让年轻一代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政府需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媒体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引导等。如果建立了民俗博物馆,能起到普及民俗知识的作用,让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有更多机会参与民俗相关的教育活动,以加深对中山民俗的了解。

三、如何发挥民俗博物馆对民俗保护和传承的功能

1、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的成果。

中山历史人文深厚,民俗资源很丰富。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建立民俗博物馆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中山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做了大量相关工作。从2006年起,中山市开展了地毯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从而掌握了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资源种类有300多个;同时,还按照国家规定逐级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出版了《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使中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项目有了较好的文字、声音、图像记载;建立了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得到系统的记录和应用;还开展了全市非遗实物收集,并在学校和社区建立传承基地,向青少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4]

如果中山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建立起来,需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的成果。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再现、播放录音和放映录影等方式,将中山的民俗文化充分展示。民俗博物馆内,可以根据中山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为若干个展厅:比如将中山咸水歌、白口莲山歌、鹤歌、东乡民谣、三乡民谣等民歌归类为“民歌直播厅”;将醉龙、金龙、银龙、纱龙、国标龙、麒麟等归类为“民间艺术展演厅”;将圣狮二月十二大王诞活动、云汉三月三巡游、中山四月八浴佛节、五月初六崖口飘色、小榄会等定为“民俗展示厅”;将中山的咀香园杏仁饼、沙溪凉茶、黄圃腊味等百年传统食品归类为“民间手工艺大观”;通过展示塑像、实物、影音图像等,将从明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畅旺的沙岗墟这一民俗文化作为“民间商贸民俗”主题展厅,在民俗博物馆里得以展现。

2、不断完善和科学管理民俗资料。

民俗博物馆作为民俗文化的收藏和展示载体,需要解读和演绎该地域内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专业博物馆。很多在综合性博物馆中只是略作提及的和仅用作衬托的民俗文物和资料,在民俗博物馆里可以使得其价值得到充分显示。

民俗文化遗产的价值常常被忽略,因为一般被当作民俗的东西,会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民俗文化遗产在社会公共领域中不断被边缘化,缺乏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和在时空上的培植引导。[5]收集、整理和保存民俗文化的图片、文字、影音资料和实物是民俗博物馆的基础业务工作。对于民俗类藏品,应重视的是其文化传承价值,要根据陈列需求收集考古价值和鉴赏价值不高的藏品,在策划展览时,将其置于适当的展览场景中,并利用文献和影音资料加以说明。

在藏品管理方面,民俗博物馆需要研究民俗资料和民俗文物的分类问题,以及在库房中的分类收藏和保护问题。藏品管理员在管理民俗类藏品时,不仅需要考虑对于它们的维护方式,还需要注意结合它们在民俗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做到不断完善和科学管理。

3、开展活态传承使民俗活动寓教于乐

民俗活动来自民间,讲求参与和互动。作为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除了静态展示外,活态传承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综观中山的民俗文化,可以凭借各种岁时节令开展活态传承的民俗活动有很多。例如在春节这一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里,可以将中山最有特色的醉龙舞、金龙舞、麒麟舞、醒狮舞等集合到民俗博物馆来,利用博物馆的互动空间举行春节龙狮大汇演,增加喜庆节目氛围,又可以让观众近距离接触到中山的龙狮民俗文化;在端午节,民俗博物馆可以在展示龙舟文化的区域里,同时举办包粽子大赛,从民间请来包粽子的老艺人,准备一些包粽子的糯米、粽叶、水草等,让老艺人教青少年学包粽子;到了中秋节,民俗博物馆可以请来做月饼的师傅,现场展示做月饼的传统手工技艺,还可以邀请一些水乡的妇女,展示中山水乡过中秋节每家必备的菱角、芋头、田螺等传统应节食品,为大家还原中山人过中秋的传统习俗;等等。通过常年开展活态传承活动,民俗博物馆就会成为一个民俗文化的传播阵地,在寓教于乐的一系列活动中,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

4、建立网上民俗博物馆,利用现代网络强化民俗博物馆的传播功能

建立网上民俗博物馆,是民俗博物馆的一大辅助功能。网上民俗博物馆不受展品条件、展览场地的制约,全面展示民俗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研究成就、活动信息等,更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在建立网上博物馆时,可以更注重观众的参与性,比如在网上展示中山的端午节龙舟文化、以及各镇区的飞艇大赛民俗活动时,可以设立一些互动游戏,让观众可以参加网上赛龙舟、赛飞艇等等,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对网上民俗博物馆的关注。

结语

经过上述论证,建立中山市民俗文化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中山民俗文化十分重要的途径,是适应保护民俗文化遗产成为博物馆职责这一时代趋势的重要举措,中山具备了建立民俗博物馆的基础,将建立民俗博物馆纳入中山文化的发展规划,能够更好地构建中山市公共文化的现代服务体系,同时,对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

参考文献:

〔1〕杨文龙.民俗博物馆论要.北京:中国博物馆,1995(4):53;

〔2〕孟娟娟.民俗博物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江苏连云港: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3):56;

〔3〕广东中山.中山日报,2016年1月12日A3版;

〔4〕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委员会.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珠海:珠海出版社,2009:320;

〔5〕单霁翔.民俗博物馆建设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山东济南:民俗研究,2014(2)。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传承;地域文化

民俗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以来形成的一种民间风俗,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着人民群众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文化在我国各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地区民俗文化逐渐流失,这对于地域发展来说,十分不利。随着我国关注于民俗文化建设事业,各地地域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使之与民俗博物馆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探究了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并注重探究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民俗博物馆发展。

一、民俗博物馆建设问题

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随着当代社会兴起的民俗文化复兴运动,民俗博物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使民俗博物馆建设更加合理,能够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反映和突出,是当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民俗博物馆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地域文化特征得到了有效显现。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民俗博物馆本身特性的考虑,导致在建馆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使其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以下问题进行把握:

1.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立足于地域文化进行宣传,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传承功能。民俗文化与实体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其本身不具备实体形态,但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的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对一些积极的地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体现出民俗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2.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保护。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和宣传,体现出一种活化的传承特点。民俗博物馆在对地域文化展现过程中,要注重利用丰富的陈列手法,将地域生活特征进行有效表现。

3.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地方特色。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要从地域特征进行考虑,其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象征,建设的外观,要注重立足于民俗文化自身特点,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地突出地域文化特征。

二、民俗博物馆在体现传承地域文化重要性的对策

民俗博物馆在新的发展时期下,要想更好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更好地适应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实际需要,这样一来,才能够体现出其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

1.挖掘民俗资源。民俗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民俗”上,而民俗本身,是一种地域文化资源。所以说,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地域优势,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并将文化资源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况进行结合,将民俗文化更好地展现在民俗博物馆当中。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有效体现,在民俗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民俗文化景象进行活化,使其具备较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发展特征。

2.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地位得到了突出显现,它不单单是民族l展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人们日后的发展和进步来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地域文化体现在了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需要利用到民俗博物馆的展示和宣传作用。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注重将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展示,并注重结合地域特征,将多种文化进行全面地体现,突出“多样性”这一特征,提升民俗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关键。

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是指民俗博物馆建设的方法,实践是基于理论指导下,民俗博物馆的发展方向。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人们生活的宝贵资源。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民俗博物馆是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体现者”。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民俗博物馆内的民俗资源进行体现,加强专业化的研究,使民俗博物馆建设更好地符合当下发展需要。对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结合理论,对实践进行有效地指导,使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符合实际发展情况。同时,理论的创新,要对实践活动起到较好的指导,二者相辅相成,更好地完成民俗博物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8篇

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背景下民俗博物馆创新运营的管理模式展开了研究,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民俗博物馆的运营管理模式作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民俗博物馆;运营管理;研究

博物馆作为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其运营管理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而民俗博物馆,就更需要创新自身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发挥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民俗博物馆创新运营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从生活空间到公共文化空间

广州民俗博物馆位于花都区的三华村,博物馆馆址为三华村“资政大夫祠”。此祠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至今已有近150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三华村徐方正、徐表正堂兄弟俩人共同任职兵部,均得到朝廷赏识,同治皇帝封赠了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和父亲徐时显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时亮封为“奉直大夫”。为了感念皇恩,他们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这座公祠的整体构造由砖木组成,瓦脊部分属于陶塑,色彩多样,两侧锅耳山墙的线条十分流畅、优美,墙脊之上覆盖着陶瓦。两座牌坊的外观造型各具特色,并分别立于南山书院、资政大夫祠两座建筑前院的天井之中。以花岗岩的条形石围砌通体部分,牌坊之上雕琢有古代宫殿、人物图像、各式花卉、文字等,并使用了阴刻、镂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厅堂内部装饰建筑汇集了广东民间的艺术精粹,收揽了石雕、灰雕、彩画、砖雕等一系列装饰精品,使装饰风格在整体上呈现出“活灵活现”、“玲珑精致”的视觉效果。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俗事象表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传统的民风民俗和现代社会的距离较远,人们生活当中难以很好地感知传统民俗的相关内容。然而,传统民俗受到各方面现代因素的影响,开始由纯粹民俗转变成一种文化资源。面对这一文化现象,广州东岳庙的空间构造及功能也做出了相应调整,逐渐由原来的民居空间转换成附带有文化传播功能的公共空间。由于修复东岳庙的构思借鉴于“博物馆”建筑形式,而广州地区的民俗博物馆建筑同广大群众、传统文化根基有莫大关联性。基于此,巧妙地将“馆庙”融合于一体,可以提升公共空间的主体功能性,使其兼具空间性能、生活性能、服务性能、时间性能,并以独特方式开办各种公众活动。建立这样的一种空间文化群,旨在获得更优质、更稳固的文化记忆与集体认同文化,并以更好的方式保护、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传统精粹文化方面,广州民俗博物馆做出了很大努力与贡献,例如,以活动形式感化民众,让其了解、感悟老广州许许多多的民俗事象;以展览形式宣扬各类民俗事象;许多学者研讨这些民俗事象等。除此之外,老广州人的生活当中亦存有民俗事象,比如以文化活动的方式庆祝民间花会、民俗节日、传统岁时等,进而将这些事象转换为“文化事项”。回到东岳庙古建本身,这一建筑实体为民俗事项增添了鲜活的原生态感,为老广州人的昔日生活注入了一种质朴而清新的时代文化气息,并进一步深化了建筑空间的文化特质。

二、以开放模式管理民俗类博物馆

民俗类博物馆的独特性非常明显,具动态性、生命性、活态性及生活性。从文化表现的层面对其展开探究,生活化是最为典型的一种特征。民俗博物馆涵盖了文化空间里的庙宇类博物馆,这是其本身带有显著原生态性的主要根源。随着现代社会的革新发展,民俗类博物馆的具体管理模式应当有别于传统的管理运作模式,也就是不能够再继续沿用老旧的、落后的管理形式。例如,现代型管理模式中应将“被动服务”替换成“主动服务”,如此既可提升服务的总体质量,又可提升文化服务工作的执行力度。

1.将生活性体验充分融合到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中

外界与公众是否对一个博物馆产生兴趣,是权衡这一博物馆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之一。举办展览形式的相关活动,可以提升外界对博物馆的关注程度,同时使博物馆的动态性得到更好的诠释。开展具体活动的过程当中,会有许多人员进入博物馆,此时的参观人次将有很大突破。管理者应借此良机充分展现馆内的体验生动性,例如,当值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时,广州民俗博物馆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公共文化传播职能,采取具有推进性、指导性、传承性及保护性的传播方式,重点关照这些传统的重要民俗节日。直至今日,每到传统佳节,博物馆都会举行一系列符合佳节主题的庆祝活动,努力重现传统民俗的应有景象。每年重阳节,通过民俗文化节的各项民俗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体验花都厚重的民俗文化底蕴,搭建花都区民俗文化展示的平台,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努力使之成为广州地区民俗文化节日品牌。通过大型活动把民间传说、祭祖祈福的民众愿望,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域民俗文化呈现出来、传承下去。从另一层面上讲,博物馆在传统佳节里创设一个充满喜庆、热闹的氛围,并用祝福礼仪相互送出祝愿,以增进社会人的社交关系。例如,敬老、祈福、祝愿是我国人民历来注重的礼仪形式。博物馆使人们聚于一堂,共同庆祝这些节日,使得馆内民俗文化从原先的静态展览变换为“二元互动”形式的动态展览,进而为参观民众提供了更具趣味性的体验形式。

2.将公共性平台充分融合到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中

从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时下博物馆不仅要保护物质性的文化类遗产,还应保护非物质类的相关文化遗产,特别是与民间民俗有关的遗产。民间流传至今的许多民俗工艺都属于人类造物所得的宝贵成果,很多制作(或生产)都附着着人们的某种客观需求。非物质性的文化传承蕴含着人类文明史的变迁过程,民俗工艺在新时期的发展不可萎缩,否则人类文明的延续传承将受到较严重的影响。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广州民俗博物馆应该把民间技艺、民间艺术的个人传承、家族传承呈现出来,展示给观众,最后形成民众的传承,实现其保护的社会价值。近几年来,对于民间传承人的保护、民间技艺、民间艺术的传承,广州民俗博物馆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每逢传统节日,举办民间艺人的表演活动,给民间艺人搭建平台。在周六日、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为民间艺人免费提供场地进行表演,举办个人展览。推介民间艺人到中小学校讲课,与青少年进行民间工艺的互动活动。通过博物馆的公共平台,使民间艺术、工艺形成了由个人传承、家族传承再到社会传承的一个传承链,博物馆是纽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3.将服务性活动充分融合到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中

时展的步伐带动了博物馆的管理革新发展,当前涉及的管理内容不仅仅包括公众展览、收藏文物等,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多方面民俗内容。民俗类型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纽带之一,其可使民众感受到心理幸福,并达到自身幸福期许值。基于此,民众在民俗文化实践中所获得的幸福指数越高,表示民众更乐于传承民俗文化,这既有利于提升新型社会的和谐程度,也有助于提升国家、民族及社会团体的内部凝聚力量。我们借助祠堂举办一系列民俗庆祝活动,例如,当中秋、清明、春节等重大节日到来之际,我们可充分挖掘出本地的优秀文化资源,按照习俗情况举办形式各异、易于被民众接受的文化类民俗活动,使人们体会到民俗活动同文化活动的双向融合,达到“雅俗共赏”、“凝聚大众”的效果。

4.增强开放管理同青少年的互动性

青少年作为参观、游览博物馆的重点人群之一,历来备受博物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自从建馆初起,广州民俗博物馆就将青少年人群视作重要的关照群体。博物馆连同各所中、小学校一起搭建良好的知识传承环境,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承载体,极大地扩展了入馆参观的青少年的知识视野。为增进青少年对博物馆的认识和民俗知识的了解,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广州民俗博物馆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在馆内的亨之徐公祠粤剧馆里,举行了小小讲解员讲解大赛决赛,广州民俗博物馆计划逐步与优秀选手所在的学校签署协议,对表现突出的小小讲解员择时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广州民俗博物馆的“文化使者”,在志愿服务时间内,引领未成年观众,提供更加具有个性化的讲解服务;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把走进博物馆作为一种常态的学习方式和休闲方式。在活动期内,广州民俗博物馆通过集中培训(包括礼仪、形体、专业讲解等)、讲解考核、选拔人选体验讲解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暑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们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小小讲解员的志愿服务时间都达到了30小时以上。

5.增强开放管理同社区的互动性

博物馆的服务受众面较广,辐射到了社会民众、社区人员及家庭个人等。因此,博物馆应将社会的各种成员纳入到服务体系当中。那么,如何才能使社会社区的广大居民步入博物院进行参观,是当前博物馆亟需深入探究的关键议题。鉴于此,博物馆的管理部门及人员常借传统节日的良机策划全民参与性的各类活动,例如,端午节在社区或附近场地举办“包粽子”的活动,以此形式系统回顾“包粽子”的传统习俗活动,巧妙地将家庭民俗转换成一项富有趣味的活动项目。春节举办广州市民间花会大赛,通过比赛加强了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动,互相了解了各自社区的民间文化。重阳节举办社区老年人的太极拳、太极扇表演赛,突出了敬老爱老社会层面的现代内涵。例如2014年2月14日,广州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以“博物馆:我的家园我的梦”为主题的集益智性、竞猜性、游戏性为一体的与三华村村民共庆元宵文化游园活动,既增进了广州民俗博物馆与辖区居民互信互助与和谐共荣,又推动了村民对博物馆这一文化惠民工程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博物馆开放式管理的多元化、社会化

1.学校延伸

青少年是博物馆观众的主力军,博物馆也应该是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近两年,广州民俗博物为践行“三贴近”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把历史文化遗产展览送到学校、社区和农村,深受学生和群众的欢迎。2015年4至5月,先后送展到花东、花山、梯面、赤坭、炭步等镇的23所中小学校,并附带灰塑和珐琅的实物,进一步丰富流动展览的内容。受教育学生共达2万多人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积极参与“文化下乡”活动,组织灰塑和珐琅展览,邀请传承人现场讲解,现场施展制作技艺,吸引了不少市民观看。广州民俗博物馆坚持拓展社会资源,通过与学校结对子共建共育,努力扩大教育覆盖面。如通过自愿报名、组织考核,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广东行政学院的众多志愿者中选拔出7名学员作为广州民俗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经过培训后有组织地安排上岗,进行一般性讲解和应急性讲解。一直以来,广州民俗博物馆把社教功能延伸到社会教育领域。把传承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当作一项神圣事业,并于传统节日时尝试举行各种不同的庆典活动,以期为青少年带来难忘的民俗文化体验。分析以往的实践调查结果可知,当代的青少年并不熟知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应主题文化,部分学生仅仅知道“元宵”、“中秋”、“清明”等节日,而对“重阳”、“腊八”一类节日的相关情况却知之甚少。与此相反,青少年相当熟悉国外的一些节日(情人节、圣诞节等)。往更深层次上讲,初中及高中的许多学生都难以清楚说出我国的五大传统佳节,仅有少数学生能说出正确答案。面对这一情况,有关学者深感心忧并呼吁:一切有关民俗节日或文化的非物质性产物都将受到保护,且应纳入文化传播的多样性体系中,以保障文化资讯的丰富多样性。从深层次上看待民俗教育问题,应当懂得传统民俗根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何时,民俗教育不可脱离于青少年现实生活。每到节日期间,博物馆为青少年创设热闹非凡的节日活动氛围,让青少年感知到特定的节日情绪,进而将民俗活动转换成一种富有实践性、情境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的教育活动,使博物馆的特殊社教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2.社区扩展

博物馆作为社会社区中的特定组成部分,其对社区建设工作形成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功能性体现于对民俗传统的宣传和普及上,就时下的形式情况看,博物馆在社区中开展的民俗指导工作,涉及到民俗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的相关内容。为挖掘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广州民俗博物馆联合广州岭南汉服文化研究会于2014年端午节举办一场祭祀三闾大夫屈原暨端午传统习俗汉服活动。活动分为传统习俗再现体验、祭祀和汉服试穿等环节,以传统集市加祭祀的形式体现传统端午的节日盛况,引进传统的端午习俗场景,带给社区人们不一样的端午体验。

3.对外文化交流延伸

各国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的相互传播,是增进各国外交关系的有效途径。参与探讨、交流的人们能从实际交流当中获得美好的鉴赏体验。世界各地的习俗情况差异较大,面对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文化传播媒介应吸收新鲜事物,积极改进发展策略及管理模式。2013年8月,由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民间文艺研究会、黄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广州民俗博物馆承办的“七夕民俗文化节暨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授牌仪式”在黄埔区资政大夫祠举行。这次展览展出丰富多姿、手工精致、活灵活现的乞巧作品上百件,有波罗鸡、五谷花、丝袜花、穿谷鼻等传统的工艺品,也有近年来创新的反映农耕风貌、节日庆典的作品,还有珠绣、广绣、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充分展示出黄埔地区的民俗风情和乞巧文化的魅力。

4.企业迁移

外国许多类型的博物馆都得到大财团的强力支持。然而,国内多数博物馆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政府部门对各种博物馆的资金投入毕竟有限。从经营角度上分析,国内博物馆历来规避“经营”,致使博物馆的运转情况并不理想。因此,笔者以为不管是国有大企业还是民营性质的小企业,但凡想要支持国内博物馆相关事业者,都可纳入博物馆建设之友的队伍当中。广州民俗博物馆以开放化的管理形式联合当地各种企业组织,尝试向这方面做出努力,企业亦参与了该种互动项目。

5.社团扩展

社团的智力、资源优势将在实际发展中得到充分突显。端午节期间,社团成员合力开展诗歌朗诵、戏剧表演、小品等相关节目,并邀请一些知名的民俗学者到馆内宣讲端午文化的精品课程内容。除此之外,划旱船、手指游戏、传香包等类游戏也隐含着与端午节相关的民俗知识。由此可见,发挥社团活动功能的丰富性,能够提升游客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游人充分投入于活动氛围当中,以起到正向传播民俗文化的作用。

6.学界扩展

广州民俗博物馆建成之初,馆内人员较少、专业力量不充足、内藏品稀少,鉴于这种情况,博物馆采取“专家治馆”、“专家建馆”方式进行专项管理。广州的地域位置较占优势,博物馆将各种专家、学者聚集起来,构建起具备专业性、研究性的民俗研讨队伍,并于专家的科学导向下举办了许多主题研讨类、学术分析类活动。凭借向学术界的延伸发展,博物馆了解并掌握了时下最为先进、最为前沿的相关知识,利用这些学术资源策划各类申报项目,使博物馆在新时期内取得了傲人佳绩。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博物馆是传承、发展我国民俗传统文化的关键阵地。想要在新时期内很好地推进民俗事业的进步,博物馆首当其冲被赋予了重要职责。就当前建设实情而言,博物馆管理运行模式仍需不断改进优化,因此,博物馆管理部门应积极吸纳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按照本馆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建设策略,于社会中探寻到适合自身长久发展的道路。

作者:陈文秀 单位:广州民俗博物馆

参考文献

1.俄军《全球化语境中的博物馆———博物馆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探讨》,《丝绸之路》2013年第24期,14~17页。

2.单霁翔《关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第1期,25~29页。

3.潘彬彬《关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经营管理的思考》,《新西部》2015年第3期,27~28页。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9篇

>> 论民俗博物馆文物的分类 浅谈博物馆的文物管理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管理 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之我见 浅谈博物馆文物保护与开发管理 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研究 浅析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趋势 浅析博物馆文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博物馆发展趋势 博物馆如何保护民族民俗文物 浅谈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管理措施 民族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及规范研究 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科学管理与保护 遗址类博物馆文物管理与利用的相关问题思考 浅议当今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试论县级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问题与思考 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管理保护与利用思考 浅谈免费开放形势下基层博物馆陈列文物的管理与保护 刍议博物馆文物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 浅谈博物馆文物的环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刘顺安.开封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P473;

〔5〕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11:P68-69;

〔6〕赵冬菊.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东南文化,2008(3):P59;

〔7〕蔡琴.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原则.郑巨欣.民俗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P113-124;

〔8〕徐艺乙.中国民俗文物概论:民间物质文化的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P383-385;

〔9〕张亮.丝质文物保护环境的研究与实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民俗博物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民族;民俗文物;保护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遗存、遗物,即民族文物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尤其是民族地区,更是民族文物的汇聚之地,这些民族文物都是说明民族历史发展变化的实物资料,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比如认识上的原因,历史上民族歧视、民族压迫造成的不少少数民族不敢承认自己的民族成分,认为少数民族比汉族矮人一等,以及人们在重古轻今的支配下,认为文物越是古老的越重要,越是近现代的越无用越是少数民族的越不值得收藏,甚至还有人认为少数民族没有历史,没有文物等,即使在古代文物中有一部分本属民族名俗文物的东西,不少也只知道它们是文物或历史文物,不知道它们同时还是民族民俗文物,有的人自己所从事的是民族民俗文物工作,都对自己的工作意义知之甚少,不了解民族民俗文物工作的意义所在,因此,当前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民俗文物呢?

一 加大宣传、提高保护民族民俗文物的意识

要提高民族民俗文物在博物馆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加强民族民俗文物的宣传工作,通过对民族民俗文物,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教育,使博物馆自身对民族民俗工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民族民俗文物是其理应从事的本职工之一,非搞不可,而且还要引起行政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对这一工作产生足够的兴趣和重视,让他们认识到民族民俗文物对研究我们历史上的民族民俗文物及现实中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博物馆的活动等方面所具有特殊作用,进而从多方面帮助和支持这一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抢救好民族民俗文物,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价值,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2003年国家文物局了《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和《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鉴定标准(试行)》,将“反映中国近现代各民族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等方面的文物”纳入征集范围。此外,有典型意义的民族民俗文物也可以确定为一级文物,其征集范围包括年画、剪纸、风筝、皮影、雕刻、漆器、壁画、蜡染、服饰、头饰、刺绣、地毯等。这从根本上肯定了民族民俗文物的价值与地位,有利于通过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更加全面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 将民俗充分运用到陈列展览中

在陈列展览中,能将这些民族民俗文物自身的民俗性充分考虑进去,从展厅内陈列的每一个细节,从内容设计到形式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能用民俗的眼光,从民俗的视角出发,处处将民俗的因素考虑进去,复原出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再现当时历史的全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必给陈列添色增辉,使展览更加生动,现象和赋有活力。比如在展览中将部分展品进行复原,让观众亲自参与,模拟当时的生产、生活,并配以相关的音乐曲调,观众好象置身于那个时代的生活,真正使参观者得到教育,娱乐和休闲,从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好民族民俗文物,提高广大群众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意识。这类陈列展览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博物馆里已有尝试的先例。如,北京故宫、云南、贵州等地的一些博物馆极其陈列展览,都是将博物馆与传统民族民俗和现代民俗气息有机结合起来而产生了交好的展览效果。如,法国乔治?莲皮杜文化中心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在其中展出的一幅艺术作品旁边,用西红柿汁和洗衣粉的盒子及煤炉子的烟囱钉在画面上,而吸引着众多观众,从而使这个中心在开业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迎来了600多万观众。

三 提高民族民俗文物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要搞好博物馆的民族民俗文物工作,需要一批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过硬的人才队伍,民族民俗文物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历史性、艺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的学问很多,包括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等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就目前博物馆的现状而言,真正懂得民族民俗文物的人并不多,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包括在职进修或短时间参加国家文物局培训中心举办的业务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培养一批具有教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 根据地方特色、多建立一些民族民俗博物馆

民俗文物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特别引人注目。民俗文物的一大特点是,既有历史传统又有现实传承;既体现物质文化又体现非物质文化。因此,民俗博物馆,既是展示传统文化的场所,又是展示现代文明的场所;既是展示物质文化的场所,又是展示非物质文化的场所,这是传统博物馆所不可比拟的。用活民族文物,办活民俗博物馆,既有需要又有可能。比如,我馆展出的《科尔沁历史珍宝》、《科尔沁历史长卷》、《蒙古族文物精品》、《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墓文物展》等基本陈列展览,我馆馆藏文物6300余件(组),以历代北方少数民族文物为主、历代中原文物为辅助。珍品有夏商时期的双鹿纹玉雕、魏晋时期的金瑞兽牌饰、辽代三彩摩蝎壶、元代青花玉壶春瓶、清代固龙雍穆长公主墓庙宇形银质骨灰盒等。其中民俗文物有:游牧时期的男女服饰、居住的蒙古包、游牧时期的饮水井、饮食等

由于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其经济效益自然不错。大大地开发了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国外,许多国家重视民族民俗文物的宣传和保护,比如,到韩国去旅游,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也许不是文物古迹,而是形形的民俗文化展览。在首都首尔,你会看到众多的民俗博物馆。国立民俗博物馆全面展示了韩国的衣、食、住、行,农业、手工业、娱乐、婚丧、祭祀等各种民俗场景和实物。

上一篇:装修公司社会实践范文 下一篇:污染环境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