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活动范文

时间:2023-09-25 11:00:05

民俗文化活动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甘谷社火;乡村

一、甘谷社火的起源

甘谷县地处陇中地区东部,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神话传说中三黄之首伏羲的诞生地,古称羲皇故里,有着华夏第一县的美称。甘谷在历史上是羌汉等多民族繁衍生息地方。因此,各民族文化的交汇碰撞产生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其中社火是一项最受广大民众欢迎且经久不衰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关于甘谷社火的起源,到目前为止还无确切史料可考,当地人普遍认为这与远古时代的农耕祭祀有关。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他们依赖自然,崇尚自然,认为种种自然现象是神的意志的反应,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生存的恩惠,所以他们把丰收和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因此,祭祀神灵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逾越的环节。社火就是随着这种古老的农耕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一种娱神又娱人的活动。“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这是西北地区人民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一种民间信仰的遗脉。

二、社火组织形式

传统的社火是以村社为单位组织的。谁来负责该年度的社火事宜,各个村庄不尽相同。每次选出一到两人作为本年度整体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其余组织者按照每个人的特长分工,无论是活动负责人还是参与表演的人,大家都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整个活动过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这种组织形式既体现出一个村庄乡民们团结和谐,互助友爱的人文情怀,同时也彰显出一个社会团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社火表演

(一)表演人员。参与社火表演的人,上有六七十岁的斑白老人,下有三四岁的天真孩童,既有青壮年小伙子,也有从外村嫁进来的新媳妇儿。总之,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这项喜庆的活动。大家自发组织,主动寻找搭档,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节目,这自然又拉近了相邻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二)表演时间。关于社火开始的时间,每个地方不尽相同。甘谷县的社火表演一般在农历春节的正月初四开始。该地区社火还有白社火和夜社火之分。白社火,顾名思义,就是在白天表演的,黑社火自然就是在夜间表演的。

(三)表演内容。盛行于甘谷地区的社火表演一般有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纸马,小戏、打腰鼓等。在甘谷地区,小戏是社火表演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当地人也叫“唱秧歌”。曲音纯属当地方言,内容基本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描述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如《摘花椒》等;有的叙述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廋的传统美德,如《卧冰求鲤》等;有的叙述情深意浓的爱情故事,如《十里亭》等;有的叙述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如《转娘家》等;有的叙述妇女能绣会织的灵巧手艺,如《绣荷包》等;有的是叙述变幻多端的自然现象,如《十二月花》等。这些曲艺都包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曲音都是地方方言,内容都来自于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生活,易学,易懂,易记,亲切而又自然,所以深受当地百姓喜欢。

四、社火的发展及传承

解放以后,随着科技的普及与发展,唯物主义占领了人们的思想领域。人们懂得了自然与神灵的关系,过去愚昧落后的观念从人们的头脑中消失,社火的内容也逐渐更新。现在的表演形式新老结合,有相当部分内容与科学技术有关,比如:高科技农业生产成果,电子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等等,都在社火表演队伍里以彩车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但这种社火一般都是在城镇举行。城镇社火无论是道具、服装,还是演出内容都比农村社火显得“高大上”但民俗文化,就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乡村社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增强了一个地区村民们的集体认同感,反映出人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的方式。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根就是深深扎根于泥土之中的,产生于乡土间的民俗化是我们研究中华文化的载体。

五、结束语

甘谷社火是甘谷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憨厚朴实的甘谷人民至真至纯的历史记忆,无论是表演内容还是表演形式,都饱含着乡村人民最朴实最深沉的感情。甘谷社火不仅反映出甘谷人民勤劳善良的民众性格,同时也在传承甘谷民间信仰、形成甘谷人民的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甘谷社火,已经成为甘谷人民的灵魂。而乡村社火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丰富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而且也推动了整个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剡自勉.原生态陇南民间社火的文化内涵初探—以西和县洛峪镇剡庄村社火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3,6.

[2]杨丹丹.近年来国内社火研究综述[J].地方文化研究,2014,6.

[3]杨志贤.浅谈正宁民间传统文化社火的表演形式[J].读者欣赏(理论版),2011,01.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甘谷社火;乡村

一、甘谷社火的起源

甘谷县地处陇中地区东部,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神话传说中三黄之首伏羲的诞生地,古称羲皇故里,有着华夏第一县的美称。甘谷在历史上是羌汉等多民族繁衍生息地方。因此,各民族文化的交汇碰撞产生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其中社火是一项最受广大民众欢迎且经久不衰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关于甘谷社火的起源,到目前为止还无确切史料可考,当地人普遍认为这与远古时代的农耕祭祀有关。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他们依赖自然,崇尚自然,认为种种自然现象是神的意志的反应,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生存的恩惠,所以他们把丰收和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因此,祭祀神灵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逾越的环节。社火就是随着这种古老的农耕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一种娱神又娱人的活动。“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这是西北地区人民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一种民间信仰的遗脉。

二、社火组织形式

传统的社火是以村社为单位组织的。谁来负责该年度的社火事宜,各个村庄不尽相同。每次选出一到两人作为本年度整体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其余组织者按照每个人的特长分工,无论是活动负责人还是参与表演的人,大家都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整个活动过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这种组织形式既体现出一个村庄乡民们团结和谐,互助友爱的人文情怀,同时也彰显出一个社会团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社火表演

(一)表演人员。参与社火表演的人,上有六七十岁的斑白老人,下有三四岁的天真孩童,既有青壮年小伙子,也有从外村嫁进来的新媳妇儿。总之,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这项喜庆的活动。大家自发组织,主动寻找搭档,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节目,这自然又拉近了相邻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二)表演时间。关于社火开始的时间,每个地方不尽相同。甘谷县的社火表演一般在农历春节的正月初四开始。该地区社火还有白社火和夜社火之分。白社火,顾名思义,就是在白天表演的,黑社火自然就是在夜间表演的。

(三)表演内容。盛行于甘谷地区的社火表演一般有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纸马,小戏、打腰鼓等。

在甘谷地区,小戏是社火表演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当地人也叫“唱秧歌”。曲音纯属当地方言,内容基本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描述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如《摘花椒》等;有的叙述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C的传统美德,如《卧冰求鲤》等;有的叙述情深意浓的爱情故事,如《十里亭》等;有的叙述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如《转娘家》等;有的叙述妇女能绣会织的灵巧手艺,如《绣荷包》等;有的是叙述变幻多端的自然现象,如《十二月花》等。这些曲艺都包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曲音都是地方方言,内容都来自于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生活,易学,易懂,易记,亲切而又自然,所以深受当地百姓喜欢。

四、社火的发展及传承

解放以后,随着科技的普及与发展,唯物主义占领了人们的思想领域。人们懂得了自然与神灵的关系,过去愚昧落后的观念从人们的头脑中消失,社火的内容也逐渐更新。现在的表演形式新老结合,有相当部分内容与科学技术有关,比如:高科技农业生产成果,电子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等等,都在社火表演队伍里以彩车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但这种社火一般都是在城镇举行。

城镇社火无论是道具、服装,还是演出内容都比农村社火显得“高大上”但民俗文化,就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乡村社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增强了一个地区村民们的集体认同感,反映出人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的方式。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根就是深深扎根于泥土之中的,产生于乡土间的民俗化是我们研究中华文化的载体。

五、结束语

甘谷社火是甘谷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憨厚朴实的甘谷人民至真至纯的历史记忆,无论是表演内容还是表演形式,都饱含着乡村人民最朴实最深沉的感情。甘谷社火不仅反映出甘谷人民勤劳善良的民众性格,同时也在传承甘谷民间信仰、形成甘谷人民的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甘谷社火,已经成为甘谷人民的灵魂。而乡村社火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丰富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而且也推恿苏个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剡自勉.原生态陇南民间社火的文化内涵初探―以西和县洛峪镇剡庄村社火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3,6.

[2]杨丹丹.近年来国内社火研究综述[J].地方文化研究,2014,6.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3篇

同志们:

阳春三月,春光无限。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在这里,我谨代表浙江省文化厅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最诚挚和最热烈的祝贺!

近几年来,象山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在文化大省、文化大市、文化大县建设春风的沐浴下,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因势利导下,积极抢抓机遇,精心付诸行动,各项文化事业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全省作出了示范。目前,象山的竹根雕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农民画、剪纸、渔灯等民间艺术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象山石浦)开渔节声势浩大,影响广泛,渔文化研究开创国内先河;极具地方民间民俗特色的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活动,约定成俗,越办越旺。等等。所有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是象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各级各部门合力精心打造的结果,也是象山文化人辛勤努力的结果。

民间民俗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源于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是象山民俗文化工作成绩的一个缩影,而且是见证民俗文化旺盛生命力的一个典型事例。这次“三月三踏沙滩”活动与石浦老街开游仪式和家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突出“展示渔区风情,演绎独特民俗,推介渔港古镇”的主题,同时安排了辣螺姑娘招亲、综艺舞台、渔歌对唱、有奖拾螺、抬阁展示、民间杂艺表演和挑鱼接力、渔姑织网、滚冰桶比赛等一些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体活动,这必将有力促进四方游客的纷至沓来,大大提高游人群众的参与兴致,从而达到“人人享受先进文化”的目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活动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在这里,也衷心希望象山通过从节庆活动做起,引导广大的市民、游客认识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艺术,把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逐步打造成为继中国开渔节后又一个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项目。

最后,祝愿象山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各项文化事业乘势而上,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预祝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4篇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彩,世代相传,地域性特色明显。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中生活与泥土紧密相关,乡土意识浓厚。乡土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承、创新和推广乡土艺术,对于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姜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乡土艺术资料十分丰富,如面塑、剪纸、砖雕、泥塑、根雕、刺绣、滚莲湘、牵驴花鼓、窑工号子、车水号子、倒花篮、莲化落、小鼓说唱、钱串子、道情等,都是很有价值的传统乡土艺术形式和资源。走进姜堰,来到乡间,便进入乡土艺术的大舞台,无论是田间劳作还是水上划船,无论是砌屋上梁还是新婚嫁娶,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娱乐休闲,到处都能听到娓娓动听的民间故事、抒情小调,也能看到成人的歌舞或儿童的嬉戏,这里古老民间文艺乡土意味浓郁,水乡特色鲜明。为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广大民间艺人及艺术爱好者对传统乡土艺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与推广,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

溱潼会船是泰州市姜堰区影响最大的乡土艺术形式,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溱潼会船,源于宋代,相传义民张荣、贾虎曾于溱潼村阻击金兵,溱潼百姓帮助埋葬阵亡将士,并于每年清明节家家撑着篙子船、农船和小木船,身着民俗服饰,祭奠英魂,久而久之,形成撑会船的习俗。会船通常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五种类型。如今,溱潼会船已从单一的水乡群众会船活动,演变成一个融文化、民俗、体育、旅游、经贸等多种内涵的民俗会船盛典,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被海内外专家赞誉为“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可以将溱潼会船比作一场演出,表现的是生态民俗民风,十里溱湖的大舞台,万余人的演员阵容,十多万人的拉拉队,形成了天下绝唱。

2009年,姜堰滚莲湘、溱潼砖瓦制作技艺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滚莲湘在里下河一带是有代表性的乡土艺术,特别是在节日、庙会或在乡村演出时,滚莲湘都起一种打场子的作用,即通过滚莲湘拉开场子,然后让其他的节目来表演。姜堰滚莲湘是劳动人民在平时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乡土舞蹈艺术,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真正生长于农民生活的舞蹈。据清嘉庆《东台县志》载:溱潼砖瓦生产始于唐代,到清代时期,溱潼地段划为十四坊,其中以窑命名的就有六坊。以挖掘溱潼砖瓦文化编演的“溱潼窑工号子"2002年荣获“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金奖,2004年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溱潼窑工号子生动反映了窑工们从挖泥制作土坯,到把土坯制作成砖头的全过程。尽管现代工业的发展曾使劳动号子渐行渐远,但溱潼湖窑工号子仍不断散发出强劲的生命气息。

二、乡土艺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乡土艺术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应该从梳理农村传统文化根基开始,努力寻找现代工业文明与农村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对接,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乡土艺术资源丰富的一些地区,更是将其视作文化建设的根基。

泰州市姜堰区努力培育姜堰人文精神,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立足于改善文化民生,通过打造区级重大文化活动、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团队、推动城乡文化互动等形式,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文化境界。新春文艺调演、文艺新作展演、文艺汇演巡演、民俗文艺踩街、民间艺人现场表演、书画摄影大赛等活动也吸引了城乡群众热情参与,形成了城乡群众系列文化大餐。

中国河横菜花节是姜堰乡土艺术一个奇葩,每年3、4月份,泰州市姜堰区千亩菜花遍地金黄、花香四溢,当地政府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生态500佳——河横村”的生态环境优势,连续举办了5届中国河横菜花节,把生态旅游和群众文化有机融合,群文活动、体育活动、民俗活动和经贸活动同台唱戏,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成为影响较大的区域文化品牌。

各基层单位和广大艺术爱好者,对传统乡土艺术的传承、创新和推广充满热情,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俞垛镇从2005年起,每月举办一场《魅力水乡·大家唱》,至今已举办50多场。数十名“草根”作者定期开展创作活动,出版了《俞垛民间故事》、《俞垛民间歌谣》、《俞垛民间游戏》三本文化丛书。每年都邀请省级专业艺术团队下乡献艺,聘请专职文化业务干部和工作人员来镇举办舞蹈、古筝、竹笛、二胡、书画等专业培训班。

白米镇民间民俗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为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竞争的文化软实力,该镇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白米镇在实施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就把提升文化品位、推进文化建设放在一起统筹考虑,统一规划,镇及各村均建设了相应的文化设施。由白米镇文化站编排表演的节目吸引了广大百姓群众,这些节目由农民自己创作、自己表演,说的是身边的人和事,讲的是农民的心里话,雅俗共赏,自娱自乐。每年举办的以“春之馨、夏之情、秋之实、冬之乐”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彰显了“草根文化”的力量。

三、组织管理创新是乡土艺术的生命活力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树活动品牌,需要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也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这种管理就是对乡土艺术创作和生产进行统筹、调控与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整合各种资源,利用有限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完成既定的任务和目标,为乡土艺术创作与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泰州市姜堰区重视对乡土艺术管理机制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激情三水”广场文艺演出就是其成功案例,集中体现在组织管理方面的“三个结合”和“三个机制”。

首先,群众主体与政府主导相结合,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化程度。泰州市姜堰区地理位置独特,淮水南下。江流北上,海潮西溯,三水于运盐河弯曲处交汇,故姜堰古代又称“三水”。为放大三水地方文化的影响力,泰州市姜堰区牢固确立群众主体,政府“主导”理念,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政府的组织作用,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开创了新局面。2004年起启动的“激情三水”广场文艺演出,成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成为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艺术需求的平台,同时成为乡土艺术传承、创新和推广的成功范例。

其次,城乡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激情三水”广场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发挥了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发挥城区优势,将政府部门、校园、企业、社区文化艺术搬上“激情三水”舞台,另一方面,又把一批富有乡土气息的村镇优秀文艺节目引进城区,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相映成趣,向城区观众展现一幅幅生动的乡村风情画卷。为满足不同层次、年龄观众的要求,安排戏曲专场、舞蹈专场、曲艺专场、歌友会专场、老年专场、少儿专场。精选“激情三水”广场文化艺术活动优秀节目,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每年“激情三水”文艺轻骑兵都到各镇区巡回演出多场。

再次,精品生产与社会创作相结合,促进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激情三水”广场文艺演出,注意调动各个方面文艺骨干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精品创作与服务“大众”的关系,两手抓,抓两手。出台了泰州市姜堰区《文艺创作奖励办法》,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人群众,在多出作品的同时,精心打造精品。近年来,在省市获奖的小戏《卖菜》、小品《孩子的心愿》、《抬杠》、演唱《窑工号子》等多次通过“激情三水”平台向百姓大众汇报演出。同时,通过“激情三水”活动载体,调动社会力量创作,丰富节目来源。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力培育文艺骨干,每年都组织多期文艺创作培训班,邀请省内外专家授课,培训文艺创作骨干人才,编撰文艺材料。

为确保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创特色、有成效,泰州市姜堰区努力在三个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创新领导机制。“任何文化艺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广泛传播,实现传承和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取决于政府的重视和领导。有为才有位,“激情三水”广场演出活动坚持“三贴近”,以活动为抓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先进文化送到百姓身边,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并借此提高姜堰的品位。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了由宣传部、文广新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组成的“激情三水”广场文化活动领导小组,落实各部门的责任。高效有力的领导机制为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创新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全区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共享,泰州市姜堰区利用“激情三水”广场文化活动这一平台,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社团文化、家庭文化竞显风流,让戏曲之友联谊会、小白帆艺术团、演艺礼仪演出队、少年宫艺术队、武艺学校艺术队、武警中队、消防中队、老干部艺术团等在激情舞台上各领。

第三,创新市场运作机制。举办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系列化、经常化、大众化,经济上的投入是前提,活动经费的筹措一直是制约活动开展的主要瓶颈,泰州市姜堰区有关部门切实转变政府包办的旧观念,确立政府主导、社会承办的新思路,面向社会,通过设立“公益性文化超市”等形式,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把“激情三水”群众文化活动当做一个载体、一个树立企业形象的平台,以赞助资金支持活动开展,同时借助活动提高赞助单位的知名度,实现各方面多赢的目标。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5篇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因时间流逝而湮灭,不为朝代兴衰更替而荒废,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基本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人们欣为观赏和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民俗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和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笔者以枫亭镇民俗文化活动为例,提出一些探讨意见,求教以行家。

一、民俗文化的渊源及其影响

民俗文化的起源应当推及原始社会的各类游戏活动。原始人狩猎,在收获猎物之后,燃起篝火,跳踊跃舞,高亢吟呼,欢庆劳动的丰收成果。随着社会的进化,祭祀神灵活动成为民俗文化又一项新的内容。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民族民俗文化把艺术、宗教、巫术经常融为一体,并逐渐分化成为贵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从原始社会分离出来的民俗文化成为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文化活动。

由于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些特定群体自发、自愿、自娱、自乐的活动,它承载着民间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也寄托了广大民众的信仰、崇拜、愿望和追求,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大和谐,所以对于广大民众有着深刻的影响。古今中外,一代代的炎黄子孙,不管身居何处,不论富贵贫贱,他们都会完整或基本地传承和保存自己特有的当地民俗文化,并且不断地影响、吸引和融合周边的乡民,从而开拓了民俗文化活动的范围。诸如:炎帝祭典、黄帝祭典、孔子祭典、关帝信仰和妈祖信仰习俗,这些民俗文化活动遍及世界各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和各国民众,历经数千年,从未间断;枫亭镇元宵游灯习俗自宋代宰相蔡京之子蔡攸带色乐彩灯回游家乡枫亭后,与当地民间元宵祀神游神活动相互融合,经过九百多年的传承,枫亭元宵游灯习俗汇集了民间灯艺、曲艺、舞蹈、戏剧、十音、杂技等多种艺术,糅合了社火、游神、古巫、武舞等古典文化和民间文化,以游动的方式进行体现,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俗文化,在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民众之中深深植根。既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又增强了邻里团结,为推进当地文化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自2005年起,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许多民俗文化活动项目先后列入市级、省级、部级的保护范围,使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各级政府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民俗文化的载体功能和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强调:“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源泉。……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运用民俗文化载体功能,认真做好传承、扶持引导、创新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

1.在传承中完善

民俗文化的延续,靠的是一代代传承人的口传身教和一些零星的文字记载而保存下来,不少传统艺术和民风民俗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消逝或濒临消逝。做好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要从组织普查、发掘、整理有关资料等方面入手,全面记录各类民俗文化的主要活动特色、艺术特征,传承谱系;相关制品作品,并制作录音、录像分类整理,完整保存;要通过深入研讨、开展活动和培训传承艺术新手,使民俗文化得以更加完善和持续性的保护。

2.在扶持中发展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祖先们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完整、持续性地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许多地方濒临失传的民俗文化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发掘、抢救。但是这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做好系统的保护传承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要通过政府的重视扶持、专家的学术研讨、专业人员的艺术指导、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方面有相应的投入,才能促使民俗文化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3.在引导中提升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民俗文化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民俗作为整合社会文化的基础,将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新农村建设中容易出现重视物质而忽略人文的问题。如何调和这种现实矛盾?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民俗文化的特征

1、地域特征

民俗文化是某一个地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带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这也正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2、传统特征

民俗文化具有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如节庆、礼仪等表现出的规范做法),具有一定的传统性。民俗文化往往是通过较长历史时间的地域融合而形成,已经构成了地域生活形态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轻易不会发生变化。

3、生活特征和动态特征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动态特征。民俗文化体现在具体生活行为中,是一种生活文化,人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传播民俗文化,生命力强大;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不断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动态特征明显。

二、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1、基础削弱

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民俗文化基础遭到削弱。原有民俗文化氛围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逐渐抛弃,民俗文化主体不断缩小,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难度不断加大。

2、同化变异

现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及大众媒体在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和交互作用,使得民俗文化同化变异日趋突出,民俗文化本真性不断褪化、特色淡化,原有的地域民俗文化平衡被打破,尤其是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变化明显,失去了地方文化吸引力。

3、氛围淡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深入人心,市场经济利益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受经济意识驱动,许多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消失,尤其是亲情关系,如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小孩的问题等;休闲娱乐,如农村之风等方面,很多不健康文化得以蔓延,破坏了农村地区社会风气。

4、缺乏规划

随着村镇建设中规划意识的不断普及,地方政府对规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可能是缺乏文化上的认识或受限于经济实力等原因,这种重视往往只在于物质层面,对于文化保护规划却缺乏必要的重视,造成民俗文化资源不断流失。

5、脱离生活

现有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往往脱离生活实际,追求“古、新、奇”的“眼球效果”。实际上,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民俗文化保护的做法,都是一种虚伪的做法——没有生活的底蕴,民俗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将不断淡化,而失去民俗文化特征的文化也将不再是民俗文化。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

由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对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因此无论是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还是工作力度,都明显不足。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的历史任务。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通过加快健全民俗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以民俗文化保护为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籍此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可以大大加快这一宏伟历史目标的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惠及后代的历史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强相关研究、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持久规范。

2、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

文化保护规划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考虑多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后,或没有相关规划、或流于表面形式(只有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在该方面做得较好)。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为民俗文化保护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新农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民俗文化保护存在没有规划考虑、照搬规划思路等问题。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具有较大的发展弹性和生命力,同时很大程度上又缺乏再生性,因此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渐进式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并将其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前考虑,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的文化保护规划。

3、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积极性

我们党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两条要求,体现出改善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迫切性,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反映,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不能脱离这样的农村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现状条件。因此,在保持民俗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不仅可以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全社会重视民俗文化,改善其生存状态,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良性生长。

4、保留或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现有民俗文化活动减少、民俗文化氛围淡化,通过保留或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等),可以增加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利用程度,提高农民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必须避免对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一拆了之的做法,必须注意到其有着通过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凝聚民俗文化资源的作用,防止造成需要保护的民俗文化失去物质载体。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区活动;民俗文化;巧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88-02

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在社区文化活动中,通过对活动的宣传,对民俗文化的元素的探索,查找出民俗文化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共通点,再在活动中将元素进行融合,达到资源上的整合,民俗文化平台的建设,全面打造新型的民俗文化。

1.组织活动,借机宣传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独有特色,尤其在云南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俗文化气息比较浓重,在这样的环境里,对民俗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能够保留很多少数民族的珍贵的传统。而社区文化活动是最好的宣传平台,当今社区的网格化设置,使得社区宣传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社区居民也能够从文化活动中领会当更多的文化传统。在本人的社区里,通过分析本地的民俗习惯,对社区活动进行了改进,并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

例如:在社区教育活动中,我们加大了教育宣传的力度,让社区居民都能够了解社区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一改以往的教育内容和模式,进行了创新,将民俗文化中的民俗元素进行了融合。在进行文化的教育时,我们利用多媒体对拍摄的视频进行播放,内容为本地区各民族文化。在社区组织的文化汇演中,我还会将彝族的打歌舞作为活动的曲目舞蹈。同时我们还针对各少数民族的节日进行了宣传,比如对于白族的"火把节",我们在节日的前几天就进行大力的宣传,邀请居民到白族活动庆祝的地点进行参与,与白族居民载歌载舞,品尝白族美食,了解白族文化。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傈傈族的"同心酒";佤族的"甩发舞"等等,通过这样的类似的活动的组织,将我们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扬。

文化是一个共同体,也是一个差异体。在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都各不相同,对于这些民俗文化,我们作为社区工作者,要竭尽一切力量来进行挽留和发扬,对于文化的创新,我们也要进行精华的保留,糟粕的及时改进。

2.整合资源,建设阵地

在当今社会里,很多的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减少,民俗文化也随之而逐渐淡忘,再加上后代对先辈们的民俗文化的继承本身就有选择性,对魍车氖鼐傻奈幕有排斥感,更加让民俗文化加快消失。民俗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对资源的挖掘和整合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深入到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进行实际的了解,挖掘民俗文化的经典元素,交流讨论,制定出完整的活动的计划,建设活动的整体阵地。

例如:在白族的礼仪中,有"三道茶"的习俗,这种习俗在白族仍然沿用至今。对于这种民俗文化,我们只知其然,而并未知道其所以然。在平时,我们只知道"三道茶"是用来招待客人的,而为真正的去探究,这"三道茶"中的讲究,比如对于"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礼的由来,对于第一道烤茶的讲究等等。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们社区派出专门的人员到白族进行了解,挖掘这"三道茶"的有意义的资源。在了解过后,我们根据白族的"三道茶"组织了"品茶"活动,让其他民族的人都能够有机会品尝这种白族的礼仪特色茶。根据这样的做法,我们也同样深入到其他少数民族来济宁探究和挖掘,将所得到的元素进行整合,作为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参照,以此来建设我们强有力的文化阵地。

哈尼族的"祭龙"活动、壮族的"三月三歌会",这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是我们需要挖掘的对象,在挖掘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进行记忆和划分,将能够进行改进和宣传的活动内容进行大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传承,这也是我们是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3.集中培训,培养人才

社区培训属于一般的技能性的培训,而且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多比较实际,尤其是在内容的选择上,一般都是有针对性的根据地域特色而确定,根据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作为切入点,选择一些居民能够真正用得上的内容来进行集中性的专业培训,使得居民接触所学内容的实用性较强。在笔者的社区中,经常会通过集中性的培训,培养出能够掌握现代民俗传统的专业人才。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8篇

阳春三月,春光无限。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在这里,我谨代表浙江省文化厅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最诚挚和最热烈的祝贺!

近几年来,**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在文化大省、文化大市、文化大县建设春风的沐浴下,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因势利导下,积极抢抓机遇,精心付诸行动,各项文化事业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全省作出了示范。

目前,**的竹根雕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农民画、剪纸、渔灯等民间艺术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开渔节声势浩大,影响广泛,渔文化研究开创国内先河;极具地方民间民俗特色的**“三月三踏沙滩”活动,约定成俗,越办越旺等等。所有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各级各部门合力精心打造的结果,也是**文化人辛勤努力的结果。

民间民俗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源于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是**民俗文化工作成绩的一个缩影,而且是见证民俗文化旺盛生命力的一个典型事例。这次“三月三踏沙滩”活动与**老街开游仪式和家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突出“展示渔区风情,演绎独特民俗,推介渔港古镇”的主题,同时安排了辣螺姑娘招亲、综艺舞台、渔歌对唱、有奖拾螺、抬阁展示、民间杂艺表演和挑鱼接力、渔姑织网、滚冰桶比赛等一些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体活动,这必将有力促进四方游客的纷至沓来,大大提高游人群众的参与兴致,从而达到“人人享受先进文化”的目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活动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不断创新发展。

在这里,也衷心希望**通过从节庆活动做起,引导广大的市民、游客认识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艺术,把**“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逐步打造成为继中国开渔节后又一个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项目。

最后,祝愿**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各项文化事业乘势而上,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预祝**“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9篇

众所周知,中国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可从中不断的挖掘出民俗文化资源的教育性能,将其逐渐融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当中。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并且可拓展学生知识范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与此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教学成效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民俗文化走进校本课程

我国的每一个节日都具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及独特的乐趣,并且展现出日常生活的节日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励起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为此,不少学校相继开展各类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而我们的校本课程不但需要对民俗文化做出全面的讲解,并且要深挖民俗文化的精神意义。

(一)提高课程目标的具体定位

日常生活当中,传统节日是非常多的,但不能让广大学生仅仅停滞在对民俗文化的外在形式的理解上,需将民俗文化的实质性精神挖掘出来,将提高广大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深层次认识及浅析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为此,作为教师不但要增加学生对节日的认识,并且要利用多姿多彩的活动深挖民俗节日文化的真正意义,促使学生能够在身心上感悟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为学习丰富的民族文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性条件。

(二)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

1、对节日的理解对节日的理解主要是针对节日相关知识的认识,譬如:节日的来历、相关传说、节日习俗、地区特色、节日歌词。同时可有效的利用网络知识、书籍、家中老人的口述等方法来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之间及时的沟通,或者通过教师来进行课堂传授。2、对节日的探究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对习俗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譬如:纪念、美德的颂扬、祈福等等,进行相关的归类整理。并且,节日习俗也存在不同的利弊,可让广大学生针对传统节日进行讨论,组织学生对移风易俗来表达自我认识。譬如,一些家庭在过年的时候选择全家外地出游、一些家庭选择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学生可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同时探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进行相应的专业性指导。3、对节日的体验节日民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可让广大学生去体验一些地区的节日,这样才能够从中感受到节日的独特之处,感受到节日的真正内涵。譬如:端午节、元宵节到来之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包粽子、包汤圆,即便在手艺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可是能够激发起学生非常大的兴趣,还可以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请教,传授给其他的同学。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去体验到民俗节日文化带来的乐趣。

(三)配套校本教材的编订为课程教学供应借鉴指导

具备配套的校本教材是做好校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校本教材一定要与学生的基础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具备显著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图文并茂,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校本教材当中包含了节日知识的相关介绍、拓展性知识问题等,侧重于让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思考、提问、研究,同时为学生供应相关学习材料,并且校本教材能够为教师今后的素质教育教学供应借鉴性指导。

三、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文化活动

(一)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参与者

学校负责人要举办各类节日文化校园活动,为广大学生供应良好的平台及做好相关服务。学生与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同时还可邀请一些家长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且做好表演与观众的划分。

(二)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民俗文化活动包含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在集中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可编排舞台剧、节日诗歌朗诵,由师生自导自演,同时可利用节日知识趣味问答,邀请师生与家长一同参加;在分散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可进行现场比赛。譬如:包粽子、艺术剪纸。亦可进行现场趣味游戏,猜灯谜。将民俗节日活动与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有效的综合在一起,令广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民俗文化所创造而来的乐趣。并且这种师生、家长一同参与的方式能够增进师生、家长相互间的感情。

四、结语

民族文化走进素质教育课堂是我们宣传民族文化、进行知识文化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激励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传承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责任感。而在素质教育课堂中有效运用民俗文化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10篇

一、概况

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也的便捷发展,旅游这种跨区域、跨文化的行为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人们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逐渐的就不再满足于城市旅游,旅游活动与民俗文化的结合,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民俗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基础性的、拥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是广大农民和劳动者经过数百年甚至千年生活劳作中沉淀和提炼出来的行为习惯和准则。在有关民俗文化研究的学术界对民俗文化有一定的分类方式,有把“民俗”文化分类为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礼仪、岁时节序、传统节日和信仰的民俗,还有把民俗文化分为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

二、旅游活动与民俗文化结合过程中的问题

虽然旅游业的发展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年来在开发和利用民俗资源发展旅游业方面的工作发展情况良好,如今,民俗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五种开发模式:博物馆式、民俗旅游村、歌舞节庆式、城市民俗步行街、民俗文化创意园。在旅游活动与民俗文化进一步结合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一)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其目的一方面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和宣传民俗文化。但如今却有太多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挂羊头卖狗肉”,出现很多生硬的将民俗特征搬到旅游项目建设中来的情况,比如说,江苏某地汉文化时期留下了一些宝贵的历史遗迹,于是城市旅游规划者在老城区修建了一个汉代商业街,这完全是伪历史的产物,中国在宋代之前用于商业交易用途的场所称“市”或者“坊”。类似这种借助民俗文化单纯的达到经济利益的行为,在今天的中国很容易见到。很多有历史底蕴的城市,都十分热衷于兴建仿古商业街,打的也是民俗文化的招牌,可是身处其中,试问能感受到几分民俗文化的感受呢?而且出售的东西貌似全国是统一配货一样,无论在哪条民俗文化街中都能看到一样的商品,毫无特色可言,同类化现象十分明显,使得这种商业街缺少个性和长久吸引力。

(二)本地民俗与外来文化的矛盾

开展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发展本地民俗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显得那么脆弱,相比较汉族和汉文化,少数民族人数少,经济落后,有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缺少记录民俗文化的方式。汉族作为中国的主流民族,其文化作为外来文化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性很强,古往今来,随着民族融合、政治等主动原因,造成很多少数民族已经融入到汉族中,生活方式和其本身的民俗文化也被汉化,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正在逐渐的消亡。旅游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加速汉文化对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如果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中,不能够重视化民俗文化的重要性,那么汉文化作为外来文化对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改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措施

(一)尊重民俗文化以保护为主

民俗文化蕴含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很多都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存在着,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首先需要本着尊重的态度,在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下开展相关的旅游活动。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仅仅是利用,并不是任意的改变和破坏,所有的活动都应当是本着资源可循环性使用的目标进行,避免商业化、同类化。

(二)坚持文化原始性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仅是介绍民俗文化、兜售民族风味和商品,同时应当积极提高旅游者在民俗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将传统节日民俗元素融入在旅游行程中,让游客体验并感知传统节庆的民俗文化[3]。在组织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时候,应当深挖传统民俗节庆的内涵,比如节庆活动的起源、发展、吃食、神话传说、服装和活动等等,在帮助本地年轻居民更好的理解传统节庆文化的内涵,同时还能够是旅游者通过活动增强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三)以品牌效应带动旅游业的长久发展动力

每个民俗文化活动都是代表着这一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征,比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有些民间技艺也能够成为地区民俗文化的标签,例如山西平遥的推光漆器具、江西的景德镇等等。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元素规范化的建立起地域性的旅游品牌,有利于更广阔的宣传,增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影响力,同时还能够保持这一类民俗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吸引力。

四、总结

我国的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能够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民俗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开发的同时坚持真实性原则、经济型原则、法制性原则,不断深挖民俗文化的内涵,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在不破坏民俗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积极创新,增加旅游者在民俗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度。有利于增强公众对传统民俗文化,尤其是少数民俗文化的重视度;民俗文化的内涵得以保护和传承;丰富了民俗文化的活动方式上,积极的开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上一篇:管理学发展史范文 下一篇:建筑景观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