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0 00:32:32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6-0079-03

一、民俗、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一词在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中早已出现。《礼记·缁衣》中有言:亲民爱民的君主以仁义施政,方可对民俗起示范之效。在《礼记·王制》中也曾有言提及太师陈诗受命观民俗的故事。《史记·孙叔敖传》也有对楚地民俗的记载 [1 ]。这些儒家史籍经典所言的“民俗”大多是指存在于民间的风俗现象,并非专业的理论术语。而民族学、民俗学领域对“民俗”的概念认识比较统一,即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中由绝大多数个体共同创造、共同享用、共同传承的一种生活化的文化。在此,“民俗”一词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由此又衍生出了民俗文化的概念。

民俗文化纷繁庞杂,它囊括了几乎所有的社会民间活动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甚至连上层建筑领域的意识形态、各种制度也都可以从民俗文化中找到根由。一般而言,民俗文化可分为5大类:一是诸如饮食习惯、服装配饰、民居屋舍、工艺制作等物质民俗类;二是表现集体行为方式和集体中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民俗类;三是诸如民间哲学、民间伦理、民间道德、民间故事、民间信仰等精神民俗类;四是包括民俗节日、民俗活动在内的岁时民俗类;五是诸如婚庆、诞生礼、葬礼等人生礼仪类。

民俗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开通民俗文化之窗,让后辈青年在学校教育中感受本民族祖先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它是国人民族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的建立和维持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二、学校教育之于民俗文化发展的作用及两者关系

民俗文化的传承及变异与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中的所谓“隐性课程”具有高度的相通性。民俗作为一种生活化的群体文化,只要在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有一群人相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共同生活,从而组成一个群体,那么就会成为民俗出现和存续的土壤。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民俗文化学家用非常贴切的比喻说道:群体中的人们与民俗的关系就好比如鱼儿与水的关系一样 [2 ]。之所以民俗对于群体及群体中人们的生活而言如此重要,其原因就在于民俗之中蕴含着人们在相处、互动、理解过程中那些最基本的具有文化意义的指令,同时也包含了人们最基本、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它对人们的教化作用体现在潜移默化之中,维系着整个群体乃至民族的精神。在学校教育当中,民俗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语境。当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时候,毫无疑问教科书是一项重要的工具,但教学过程中的口耳相传也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工具,而且口耳相传很多时候能够更容易让师生之间产生默契、形成共鸣。因为口耳相传大多以生活化的习俗为纽带,教师从教学目的出发裁剪信息、取舍材料,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民俗文化走进教育可以深刻影响教育的形式、内容及目标、结果。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是民俗文化更新、延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环环相扣的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学校教育可以将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民俗文化内化成个体的知识才干与思维、实践能力,引导个体投身于可以发挥其才能、智慧的社会实践之中,进而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即创新文化发展成果,丰富思想文化宝库,推动整个人类文化的大发展。所以,学校教育培养出懂得欣赏和深入理解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使抽象的文化内涵演化为活生生的个体实践行为,从而奠定了民俗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深厚基础。

三、民俗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意义

民俗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民俗文化教育对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贡献。在当今现代西方文明通过各种方式极大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正被一代代新人逐渐淡忘。而学校教育大多是向青年学生传递具有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并且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文化知识,那些还没有形成科学理论体系或完整知识结构的、非正规的民俗文化还难以登上教育的大雅之堂。然而,中华文明在5 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民俗文化都对培养民族情感、形成民族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长远的意义。有鉴于此,如今对于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体现了国人反思、审视和重新认知我们所处文明形态中精神家园的民俗文化因子。

世界上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区分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各民族独有的民俗文化。尽管民俗文化具有民族的独特性,但它也体现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并被世界文明所认同的特有印记,是我国文化和独立文化身份的根据。因此,民俗文化进入学校教育不仅是民族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不同文明之间在对话中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学校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教育是塑造学生的民族性人格和凸显整个民族个性的有效手段,这个手段对民族文明发展的贡献使它不专属于某个特定群体,而是专属于生活在一个民族文明圈内的所有人。

第二,民俗文化教育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贡献。民俗作为一种非正规、非体系化的民间教育内容,其所蕴含的智慧源自日常生活,并与特定地域相关。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民俗文化,它在农村落地生根 [3 ]。我国国家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农村与农业现代化。多年来,农民群众始终相信教育能有效改变命运,在他们眼中,有知识文化的人才是有地位、值得尊敬的人。但令人叹息的是,如今绝大多数农村学子在学业有成之后选择彻底地背井离乡,甚至彻底否定农村、否定乡村民俗。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例如城乡二元的结构性矛盾、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等。

当前,由于城市学校教育对乡村文化的误解与排斥使乡村文化价值与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使得农村学子在城市中以一种抱怨甚至仇视的态度来对待曾经孕育其中的乡村民俗,所以他们就会在城市化的渴望与冲动下蜂拥挤向城市,造成了农村与农业现代化所必须的人力资源的极度短缺,严重影响了国家农村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正是基于此,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要积极融入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提高乡村民俗文化在整个民俗文化教育当中的地位,并对它加强研究与开发,以纠正国人的偏见,保存好和传递好乡村民俗文化遗产,从而引导教育精英回归乡土的情感,为农村与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必要的、足够的、合格的人力资源。

四、推动民俗文化教育发展的策略

前文所述民俗文化教育的作用、地位与贡献显示了推动民俗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现实与长远意义。推动民俗文化教育的发展并非易事,而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有效的、制度化的、可执行的发展策略设计。

第一,推动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要在学校教育中依据不同教育层次来设置相关课程。民俗文化课程设置在学校教育中的总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去体验、感知、理解、最后接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进而意识到自己在传承民俗文化任务中的责任,保护和热爱我们的民俗文化资源。从这个总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教育层次,教学的手段也可以多样化。例如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民俗文化教育,就可采用做民俗游戏、画民俗图画、讲民俗故事、唱民俗歌谣等方式来进行,让孩子们在游乐、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和初步理解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针对小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可采用观看民俗文化音像资料、排练民俗文体活动、搜集民俗歌谣等方式来进行,让小学生们亲身参与民俗文化的传承,并从中认知和接受民俗文化。针对中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可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或乡野实践中自觉发现、领悟和品析各种民俗文化的内容与特征。而针对大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则要结合专业方向,深入挖掘和全面梳理民俗文化中可用于专业建设发展的资源,同时也要把握民俗文化中亘古不变的精神实质。

第二,推动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要重视建设合格、优秀的师资队伍。民俗文化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他们是民俗文化知识传承的续点和起点。所以,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教育发展的作用与意义,正确、深入、全面理解和把握民俗文化教育需要的知识体系,学校教育才能在课程开发基础上做到与民俗文化的真正融合。教师作为学校课程开发设计的决策者、开发者和先行者,必须能够主动传承民俗文化,能够科学合理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民俗文化知识,为民俗文化发展培养一代代传承者。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主运用民俗文化教育的理念将民俗文化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内容中去,使尽可能多的专业具有本土文化语境,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机会畅游在民俗文化的知识海洋之中。如果师生的专业知识与民俗文化知识能够在课堂上、课堂外自行相融,那将会是我国民俗文化教育在多元的世界文化相互交融方面所做出的一项创举。

第三,推动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要重视综合实践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许多有条件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综合实践课,其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原来固有的惯性思维打破,重新以学生的能力、需要和兴趣为基础,由学生自己设计和参与活动来实施课程。推动民俗文化教育发展就是要重视学校教育中的综合实践作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各种民俗文化进行学习研究 [4 ]。例如可以借用传统民俗节日之一的中秋节来引导学生关注中秋节的作用和来历,并相互交流各自家中是如何过中秋节的,最后再交流各自对中秋节的想法和感受。在类似这种综合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互动的体验过程,推动学生相互合作与相互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民俗文化纪念物、收集民俗文化资料,进而亲身体会民俗文化的意蕴。同时,将民俗文化教育放在综合实践中去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使素质教育摆脱“光说不练”的尴尬处境 [5 ]。

参考文献:

[1]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顾玉军.乡土教育:“乡土”与“天下”之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30-34.

[4]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教育;民众生活;素质教育;人文关怀

《教学大纲》前言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语文学科是也是一门母语学科,母语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教育,它传递着民族精神。如何才能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较好地继承和弘扬呢?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培养并提高学生民族意识是切实有效的方式。所谓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它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民俗文化融合在民族文化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1利用民众生活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感悟、积累与创造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重复与积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社会生活现象就是民俗的外在表现形式。语文教育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递、思想的改造、精神的丰富,从这里入手就相对容易完成。从教师的角度看,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习惯、思维方式是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因此,教师如果能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入民俗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与认同,就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授沈从文《边城》一课时,大多数同学对龙舟竞赛中那种百舸争流的场面,对万人空巷的盛况很有感触。龙舟竞赛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我提问:在我们这里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大概是什么季节进行?大家争相回答:常熟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方言称之为“划龙船”。接着,再请实地观看过龙舟比赛的同学将现实活动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交流感受。这样展开之后,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中的民俗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就显得轻松而愉快。比之死板的讲授方式,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2利用民俗文化渗透素质教育

要提高国民素质,当然要进行素质教育。它使得教育的目的不局限于“授业解惑”,而扩充为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得教育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而转变为由社会、家庭和学校所组成的大文化环境。在此契机下,利用充斥大环境的民俗文化因子充任“跳板”来进行素质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的社会功能造就了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特点。文言文《屈原列传》就是一个以民俗文化引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非常好的题材。本文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操守,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予的感情”。如果以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诗作的基调”这一知识点,学生兴致不高,了解也不深。于是我将该文章与端午节的民俗联系了起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公元278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还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鱼,让鱼不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逢五月初五,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当我把这段故事介绍结束后,学生兴致盎然。对知识点有了深入了解之后,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借助民风民俗,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能让他们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让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3让民俗文化教育折射人文关怀

3.1地方特色文化搬进课堂。地方特色文化可以包括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使用地方性专题的特色课程。常熟的白茆山歌”被誉为“吴地一绝”,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美誉,是吴歌的重要一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近水楼台的常熟白茆中学以“白茆山歌”为载体,以班会课、语文课、艺术课等课堂教育为阵地,通过对著名山歌能手的介绍、知名人士对白茆山歌的评价等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定期邀请民间艺人来校献艺、讲座,通过欣赏,感受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之美;还建立校级山歌演唱队、创作小组,通过唱、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深入研究活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开掘,不仅弥补了课程体系中地域文化不足的问题,而且利用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教育学生,更容易被认同和被接纳。白茆中学以开发、研究优秀民俗文化为基础,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拓宽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折射出鲜明的人文关怀。

3.2节日文化引入进课堂。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舶来了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日”。这些节日甚至已经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洋节日”人们总会喜不自胜地欢度着。学生对这些洋节日的了解和重视令人咋舌;与之相反的是,对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的内涵却知之甚少,忽视传统节日的心理占了很大比例,这不得不令人担忧。事实上,民俗文化也包含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悠久的中华节日文化,不仅是我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永恒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国定假日增加了清明节和端午节,虽然假期仅为一日,却恰恰反映了国家对民俗的重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整合,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观念,也引起了民俗文化的嬗变,甚至许多地方的古老民俗文化正在消失或己经消失。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个民族不强化本族的文化传统,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那么就有可能改变民族的属性,甚至迷失了自己的民族。因此,培养并提高继承者的民俗意识迫在眉睫,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就是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者:黄英 单位:常熟中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教育及文化文存.董晓萍编[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

[2]徐晓思.试论“地方特色文化与民俗文化走进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

[3]陆冬群.民俗文化与生活—新课改下历史教育的人文关怀[J].科教文汇,2009(12).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3篇

一、深度挖掘教材,分清课堂教学主次

教材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除了依靠教师讲解,还需要教材发挥作用。此外,教材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然而,教师不能成为被动的教材知识传授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并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科学安排教学。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教育改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是实施教育改革的目的。v史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更要全身心参与到改革中,处理教材知识时要充分体现课程整体功能,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等各方面的统一,这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开发智力,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价值。高中历史教师应做好备课,因为民俗文化教育并不是教学重点,也不是高考范围,由此一来,在备课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教材、教学手段等内容,对教材处理时在兼顾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基础上兼顾民俗文化教育。例如在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10页中就阐述了周人对环境保护意识,教材中提到相传周文王曾明确告知儿子武王不要过度开发大自然,应根据四季变化合理取材,还说过:“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如果教师单纯按照传统教学步骤讲解,必然无法达到预期深度,更不能启发学生反思今时今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行为。因而首先,教师应在历史教材的基础上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拓展,先向学生明确说明在当时情况下保护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避免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另一方面则保证后代人生存与发展,完全符合现在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向学生说明环保意识早已融入各个民族当中。例如,布依族要在山寨的出口和入口种一株松柏树并由年长者管理,他们认为松柏可以保平安。可以说适当地拓展能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既依附于教材,又从中得到启发。

二、选用信息资源,开设民俗选修课程

民俗文化是国家的重要标识,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以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对传承、保存、记录、研究、展示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在许多地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宣传民俗文化。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浏览国家博物馆、各省市档案馆、文物馆、博物馆在线网站,通过获取民俗文化信息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可以说历史教师越了解民俗文化,才能向学生讲授。此外,教师还可创设微信、QQ等聊天群,可以将在网络上搜集的民俗文化知识发到群里让学生浏览,特别是处于重大民俗节日期间就可提前向学生普及准备好的知识信息,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民俗文化认同感。但民俗文化教育多出现于乡土教材或校本课程,还只存局限于初中阶段,高中教学很少涉及。对此,历史教师和高中学校应开设选修课让学生多接触少数民族语言、音乐等,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历史。

三、加强家校联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有多种形式,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应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合,这样有利于发挥民俗教育功能。因为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第二教育阵地就是家庭和社会,尤其家庭教育是学生启蒙教育,它具有针对性、先导性特点,如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将其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那么民俗教育相对于以往会更直接、生动。再加上中国传统对家教十分重视,例如包拯警示后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葬于大茔之中”;诸葛亮教育子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上述家训都是民俗文化教育素材,对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高中历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潜心研究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书籍和文章,由此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总之,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其传承性、地方性、多样性、社会性、稳定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知识技能掌握。再加上民俗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能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使学生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人。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教育;民俗精神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民俗更是这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家的文化精髓,五十六个民族的民俗各不相同,如何才能让下一代人进行了解与继承,是我们这代人思考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更加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面更为广泛的涉猎,更能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一、丰富教师的民俗文化知识

教师是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海洋的一位重要领路人,提高教师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仅可以增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更可以达到对学生更好教导的目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积累民俗文化知识,将有趣的各民族文化现象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积极吸取前人的劳动智慧与成果并加以利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二、分析讲解各民俗文化中当地的风土人情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将教材内容变得生动而活泼,调节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讲解《胡同文化》时,它主要讲述的是在北京的胡同里出现的各种事儿,讨论了作为北京当地市民的文化心态,在作者心里,胡同不仅是真实存在的一条巷,还是一种精神文化。教材中不仅让学生知道大部分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坐落方式,同时还对这种极强的方位意识作了日常生活处理,如“东去”“西去”等正体现了受环境影响的北京人。另外,胡同的民俗文化更是讲解的内容,比如,文章中所提到的“破家值万贯”就说明了北京人对胡同的热爱和保护之情,这种感情不是高楼大厦所能给予的;从“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就可以看到平常北京当地人所生活的现状了,邻居来回串个门,有点事儿的话,帮个忙,随个份子钱。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北京胡同的景象,加深学生的印象与记忆,让学生通过北京人下棋、逗鸟来体会到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心态,了解其民俗文化知识。

三、将民俗文化作为复杂化教材内容的讲解突破点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民俗文化在文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文章增添了许多亮点,对其进行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但如此,有趣的民俗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如果单单读写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内容故事,不免觉得枯燥而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两个方面入手:(1)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林黛玉是贾母唯一的外甥女,其地位也是很高的,可是寄人篱下的窘迫感使得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且荣国府不比平常人家,身份尊贵,家庭荣耀显贵,也让林黛玉生出“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拘谨行为,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2)介绍相关背景的风土人情,在描写贾宝玉时“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时,向学生可以做简单的介绍,“箭袖”在清朝服饰中代表着家世地位,只有达官贵族才可以穿着箭袖,是身份的象征。由此以来,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荣国府在当时环境中的地位以及财富能力,从而更突出贾宝玉的身份地位以及在家庭中受重视的程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把与教材有关的民俗文化融入书本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想象当时的社会现象,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书本中的知识内容。

四、用民俗文化穿针引线,体现文章内涵

把民俗文化作为文章的主线索,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有序。比如,鲁迅先生在文章《祝福》中的祥林嫂一角,单读这一篇文章时,显而易见的是鲁四老爷压迫的祥林嫂,是他把她逼到可怜的一步,鲁四老爷才是罪魁祸首。学生如此理解也是正确的,但是教师更应该把当时的民俗和文章进行结合,就当时的社会来讲,鲁四老爷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维护者,代表着一类人,一类拥有陋习盲目的信仰者,并不是他针对祥林嫂一个加以迫害,更多的是社会环境影响出现这种人,事实上,鲁四老爷和柳妈本质上是同一类人,都是封建思想特别严重的崇拜者,而祥林嫂的悲剧更多的是由封建社会阶级地位压迫造成的。

总之,加深高中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才能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培育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初中历史教学;价值;原则;

全球化的大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遗失,民风民俗也在正在遗失的传统文化清单之中。中国文化依据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可以分为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一。陈建勤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和民间文化之中”如果不强化自己民族文化遗产,可能导致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发生改变,甚至使该民族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如何对待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问题,还对整个民族的命运和走向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在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指出百姓社会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力的水平又决定百姓的社会。在新课改形势下,历史越来越接近百姓的生活,并逐步走向百姓和生活,而民俗文化是联系物质与观念、历史与现实、道德和法律的桥梁。所以在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与中国民俗文化相关的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一、民俗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一)能够有效的传递历史信息

历史是人类发展史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不能再重新发生的事情,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人们要想研究人类的过去,就只能靠前人留下的各种历史痕迹,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从而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民俗也是史料的一种,它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形成的,有特定历史阶段的痕迹。在古代中正史撰写中,有大量的素材都来自于民俗史料。例如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史料包括实物史料、音像史料、图片史料、文字史料等等。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产生和形成的民俗文化也不尽相同,民俗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活的社会化石,也是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途径。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人立于世不能没有骨气一样,一个国家或民族立于世,不能没有民族精神。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有各自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的民俗文化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情感和深刻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源泉。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中国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祖先创造的辉煌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三)能够将道德教育渗透到生活中

道德是伦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个人的内在信念和社会的舆论力量所支持的,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协调社会关系、提高个人修养、净化社会空气以及调节人际关系的内动力,是一种有效的社会规范手段。历史作为人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本质,所以,历史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它具有道德性,历史教育就成为渗透道德教育的有效渠道。而道德教育要立足于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民族文化而空谈道德教育,犹如无源之水,民俗文化作为一个社会道德和风范的产物,与社会的思想氛围有着紧密的联系,使人们志趣、思想、道德规范等多种思想元素的积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地渗透道德教育。

二、如何更好地将民俗文化教育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

(一)讲授适度的民俗文化内容

新历史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内容涉及人们的建筑、交通、饮食、穿着打扮、居住状况、民间艺术、民间娱乐以及岁时节令等各个方面,有的分散在每个章节中,有的以专题的形式自成一章。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民俗文化教育,但是要始终记得这是历史课而不是民俗文化课,民俗文化教育只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的辅助作料,不能将课的重点全放在民俗文化方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历史教学内容和民俗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深挖历史教材,灵活的处理主要教学内容与次要教学内容的关系,在保证能够完成主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的补充和扩展历史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不仅要做到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要很好地完成教育的目标。

(二)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中学的历史教学,教育的对象是初中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其特殊的自身发展的特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在得到快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他们思想还不够稳定成熟,容易走入极端,所以在中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多鼓励学生自主的体验和感悟民俗,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俗和反思民俗。在选择民俗文化内容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一些学生能够接受,并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

(三)正确的认识民俗文化的两面性

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的两面性,既有良好的民俗文化,也有粗俗不堪的陋俗文化,所以在民俗文化教育中,要把握好对民俗文化优劣评价判断的标准。不仅要看到民俗文化在历史上的作用,还要将其放在现今社会发展中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全面的、正确的评判民俗文化,并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摒弃陋俗,并发扬光大优良的民俗文化。

结语:综上可知,将民俗文化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有效地保存和继承我国的优秀民俗文化。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文化习俗内容的度,选取适量、适宜的民俗文化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从而更好的传承我国的优秀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黄任元,刘小春.中国民俗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6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但是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都得不到重视。文章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俗文化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施行方法。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

建国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起初,历史教学在内容上拘泥于革命范式,充满了无产阶级斗争和共产国际运动的内容,对于人民群众的民俗生活文化几乎没有涉及。在期间,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和手段,此时的历史教学缺少生机和活力。1988年,我国发行了《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在历史教学中增加了一系列关于民俗生活方面的内容,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历史教学大纲上首次关注到历史民俗教育的重要性。2001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更凸显了人文性和时代性,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增加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背景下民俗文化得不到重视

从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高中学校还是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从历年的高考历史真题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占比很小,有时甚至没有民俗文化方面的试题。在这种背景下,历史教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不讲,由学生自学或者是教师照本宣科,使得本身很有趣的内容在这样的形式下也会变得淡然无味。

(二)教师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

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呈现出地域性的差异,东部发达城市的历史教师专业水平相当高,而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弱,有的地方的历史教师根本不具备专业的历史教学能力,对于民俗文化这一方面的内容,只是单纯地就知识讲知识,难以挖掘一些民俗背后的历史现象和时代特征。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中历史教师民俗专业知识欠缺。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社会教育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中有很多传统的民俗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真实的民俗建筑。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利益问题,在传统文化的投入上非常有限,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也就更少。此外,信息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行为,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参与一些与民俗有关的活动。

二、民俗文化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施行方法

(一)提高教师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一节课的承载者与主导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引领者,也就是专业素养较高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师应该意识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思想多元化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高中生普遍缺乏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一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很难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恰当地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要扩展其在民俗文化这一方面的知识,因为课本中的知识必然是整个民俗文化中比较典型的一部分,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大对此方面知识的讲授。

(二)灵活把握教材内容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就教材而讲教材,一些教师往往在上课的时候面面俱到,生怕漏讲一些内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学生很难全盘接收所有的内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知识,教师在讲授时要灵活把握教材中的内容,有所侧重,又有所补充。以岳麓版必修二第十二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为例,教材涉及服饰、报刊、电影和习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教学时可以摘取其中一个内容进行延伸讲解。

三、结语

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展开了探讨,具体分析了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分别是应试教育背景下民俗文化得不到重视,教师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和社会教育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并提出了具体施行办法,分别是提高教师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和灵活把握教材内容。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本文的一些见解能给相关研究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谋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22-25.

[3]章虹宇.民俗与环保[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22-26.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民族地区;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53-02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民族地区高校民俗文化教育的现状

1.课程地位不明确。据调查得知,目前全国高校中没有设置民俗学本科专业,民族地区大多数高校也没有开设民俗文化相关课程,即使是少数高校如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河池学院近年来纷纷开设了民俗文化课程,但也只在中文系、历史系、社会学系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旅游管理等部分专业开设,而且课时数比较少,一般只有32~48个课时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知识的要求。

2.教学内容真伪混杂。由于民族地区高校民俗文化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在民俗文化课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真伪民俗内容往往鱼龙混杂,容易造成谬种流传、贻误子弟的消极影响;把“民俗”简单归结为旧时代乡下人的土特产,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民俗文化的鄙视、误解和拒斥心理;或大讲民俗事象中的奇风异俗成分,而没有结合民族地区的地方性、民族性特点介绍和分析民俗文化,这样就造成了民俗文化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实践环节缺失。民俗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实践操作,但由于民俗文化属于选修课,没有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因而学校一般不会拨给田野调查的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无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教学,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深度,更无从培养学生的田野作业能力。

二、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传播民俗文化知识,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成长的环境和基础。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既影响着个体的成长,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交,还具有调剂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和源。在经济愈益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更应该强调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神话传说、民间游戏、传统节日、风俗礼仪等等,这些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和传承。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国务院2006年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通过设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课程进行教学,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调动保护和传承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如农耕文化、服饰文化、歌谣文化、节庆文化等等,它们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影响,我们在民俗化语境下工作、生活,更应该了解和认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俗文化。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加强民俗文化教育,通过对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地理、民情风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俗文化,继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民族精神往往以特定的无形和有形的民俗为载体的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一个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既能统一其成员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又能维系其成员的民族文化心理,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一则神话,可以坚固全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1]P38因此,民俗文化可以使其所有成员保持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育民族精神。比如,我国的春节民俗,不仅使神州大地的13亿中华儿女举国同乐,而且使世界各地华人通过欢庆这一传统节日与自己的民族保持认同,让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弘扬。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就是要运用民俗文化的教育和模塑功能,“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使之发挥教育国民应有的作用”[2]P9,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有着内容属性和工具属性双重的教育功能。内容属性的教育功能是把民俗文化作为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道德情操;而且还有助于养成文明习惯,提高知识储备,陶冶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生态环境观等。工具属性的教育价值是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石中英先生曾把它们称为“教育习俗”,认为此种民俗事象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一部鲜活的民间教育学著作。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高校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必将发挥民俗文化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设想

1.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课堂教学无疑是丰富大学生民俗文化知识、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前所述,目前民族地区高校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席很严重,只有少数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了民俗文化课程,而将民俗文化课作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高校屈指可数,这一点在理工、农、医类院校体现得尤为突出。要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民族地区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

2.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课程资源丰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民风民情等民俗文化,把它们作为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开发利用,既能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怀,自觉继承和弘扬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还可以促进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依据当地民俗文化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来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

3.结合学科教学渗透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联系密切,将民俗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是最有效的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途径。如高校历史学科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课程,艺术学科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有关课程中,有许多内容都与民俗文化知识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托有效的课程资源,结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去讲授。如在《世界古代史》课程中讲授“古罗马历史”时,可联系讲解古罗马帝国时期形成的情人节习俗以及历法中七月、八月名称由来等文化习俗,使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民俗文化知识,不仅使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强对我国民俗文化知识和世界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人文素养,弘扬、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也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4.加强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民俗文化来源于民间,因而加强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是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大学生进行民俗文化调查、采风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附近村寨等进行民俗考察,访问民间艺人,学习民族民间手工艺,了解民风民俗,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庆仪式活动感受某些民俗文化,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加强大学生对民俗文化内涵的认识和挖掘。还可举办有关民俗文化的文化周、文化月活动,开设民俗文化专题讲座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民间生活,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陶冶其关心民生的人文情怀,同时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田野作业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和民众教育[A]//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钟敬文.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写在中国民俗学运动80周年纪念之际[J].文史知识,1999,(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项目“民族地区高校民俗文化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2011JGB111)成果之一。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民族习俗是一个民俗发展至今流传下来的习惯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也是全民族人民引以为傲的一种传统,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能够勾起人们的灵感,同时也诞生了优秀的文学成就。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引入风俗文化学习,恰到好处,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掌握中国传统习俗,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实用性。

一、课堂氛围需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带动

丰富多彩的当地民俗文化可以带动课堂氛围,让课堂氛围精彩热闹。由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一些文章的理解,需要依靠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进行思考理解。这里可以《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实例,由于教师的特殊性,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由于《红楼梦》是一个历史性的作品,大多数文字、习俗一些学生并不能理解到位,不知道为什么出现某些行为和动作的原因,因此,就造成了读不懂文章大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该从传统的民族习惯出发,让学生充分理解民俗习惯,理解当时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某些做法。教师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准备一些关于《红楼梦》的相关资料,视频、图片、音乐等,还有课文中涉及的一些民俗文化,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掌握一些课文中需要的信息,对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民俗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应该注意细节,比如,文章中涉及的人物穿着、打扮等等,文章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等,结合当时情景,人物心理以及传统风俗民俗,就可以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出现这样表现的原因,更加了解人物的形象。

二、语文课堂上需要让学生了解所述地方的风俗和人们之间的情感

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当地人们之间的情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这种关系能够让人们更加团结亲近,更加幸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里以《胡同文化》加以详细说明。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北京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弄堂里出现的有意思的事情。通过这些事情的分析体会,能够展现京城人民的道德修养、性格特征等。进而看出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氛围。由于并不是所有学生能够了解胡同这个概念,所以,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胡同这个概念,然后再播放适当的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印象深刻。同时,这篇文章也细致地描绘了北京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老师可以通过分析人们的生活习惯,剖析京城人们的性格、特质等,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即使没有去过北京,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北京的文化、底蕴,也足够了解北京这个城市。这样也就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的。

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整体风貌的体现,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背景习俗,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同时把学到的民俗文化应用到课文当中,也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本土民俗文化 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39-01

一、实施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提出: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民族情结扎根于儿童的心田。民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脚印,是我们民族的精华,是传承文化中最贴近现实生活与身心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家乡――福建霞浦,被誉为“海滨邹鲁”、“中国海带之乡”、“中国滩涂摄影胜地”,有着1730多年的悠久历史,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出了鲜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特有的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节日习俗、工艺美术等等,构成了一个别具风情的霞浦,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对于幼儿来说,本土的民俗文化也伴随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因此,将本土的民俗文化纳入或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合理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更可以加深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落实《纲要》、《指南》精神的同时,选择了《霞浦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尝试将本土民俗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民间的、传统的活动真正走入幼儿的生活,让乡土乡情,浸润幼儿纯真的心灵。

二、本土民俗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

1.依据《纲要》、《指南》选择教育内容

开展幼儿本土民俗文化教育要依据时代的要求、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指南》的幼儿培养目标而进行选择。霞浦本土民俗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有些民俗文化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良莠不齐,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就成为了首要的工作。我们以弘扬本土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从本园实际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教师的经验以及周边资源等来选择课程内容。我们通过查找资料文献,走访民间艺人,发放亲子问卷等形式,研究霞浦特有的历史名人、节日风俗、特色饮食、工艺美术,充分挖掘了家、园、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搜集出了“霞浦剪纸”、“糖塔艺术”、“竹编工艺”、“方言童谣”、“地方小吃”等这些可用于幼儿园教学的相关内容,并不断开发更多的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优秀的、精粹的民俗文化教育内容。再将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和加工,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形成园本化的课程,使其以更规范化和高效化的形式应用与幼儿园的教学中。

2.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形成课程框架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在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就应该建立起具有层次性的课程框架,体现出知识体系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差异,使之更富有操作性。

小班阶段的幼儿,感知觉逐渐完善,已掌握了一定的口语,喜欢听儿歌、故事,能安静地听懂别人的讲述,喜欢用语言、动作与人交往。我们选择了“地方小吃”及“民间童谣”作为教学内容,以语言领域教学为主,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激发幼儿积极运用各种感官,初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阶段的幼儿,理解力增强,喜欢探究发现,社会性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运用社会行为规范并初步评价自我。因此,我们选择了“历史名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社会领域教学为主,以游戏活动为依托,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起规则意识,学会积极友好地与人相处。

大班阶段的幼儿,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小肌肉发展迅速,能够掌握多种技能,且比较协调,会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较复杂的创造。我们选择“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民间美术技能,尝试运用各种民间美术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体验创造与表现的快乐。

三、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1.以教学活动为基本点,构建本土民俗文化教育课程

我们将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课程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教育,既依托体验教育理念,又贯穿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体现了对幼儿成长规律的尊重,对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补充和诠释。经过梳理,我们确定了三大主题作为教学的主线:

“舌尖上的霞浦”――特色饮食。霞浦美味小吃,多种多样,汤圆、煎包、扁食、米粉……不一而足。我们将传统节日与美食相结合: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清明@、端午节的枕头粽等,结合地方童谣,对幼儿渗透艺术、语言教育。让幼儿说小吃、唱小吃、做小吃、评选美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感受民俗文化别样的韵味。

“足尖上的霞浦”――历史名胜。霞浦风光,杨家溪、大京城堡、外浒沙滩,令人神往。家园协作,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让幼儿用相机、画笔,描绘心中的霞浦风光,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设置教育情境,让幼儿在自主的创意游戏活动中,开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演、或唱、或讲、或做、或画。

“指尖上的霞浦”――民间技艺。霞浦民间手工艺,糖塔、根雕、剪纸、竹编、畲族刺绣,无一不是手上功夫的展示。我们通过让幼儿参与民间美术创作,让幼儿运用灵动的指尖,对艺术形象进行夸张、稚拙的表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的独特性,使他们在感受、创作的过程中,体验民俗文化特殊的美。

2.以环境渲染为切入点,对幼儿进行本土民俗文化的熏陶

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对孩子有着较强的教育性。因此,我们在实施民俗文化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注重设计环境、丰富环境、美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自然而然的融入环境中,感受本土文化的美。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10篇

地方民俗文化与农村幼儿园的天然契合

地方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习惯和观念,具有地域性、丰富性的特点,其中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等[2]。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幼儿园提供了教育资源。首先,丰富的名胜古迹如宿北大战迹纪念馆、项王故里、陈墩遗址、下草湾遗址等,其中很多都分布在农村地区,可以作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次,旱船、高跷、花挑、舞龙、舞狮、琴书、柳琴戏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在农村地区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是当地幼儿园独特的艺术教育资源;再次,以“六路周”为代表的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农村幼儿园的体育资源之一。此外,饮食文化、节日庆典、文化名人等也都是农村幼儿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总之,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并且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因此,在农村幼儿园开展民俗文化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是贴近幼儿生活、展现优秀文化背景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可行性[3]。

地方民俗文化对农村幼儿发展的价值

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对农村幼儿园具有重要价值,还对农村幼儿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一方面,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文化认同感,树立其文化自信。如利用宿迁民俗文化,让幼儿在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大运河文化”“西楚文化”等文化精神内核,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将勤劳朴实、顽强豪迈的中华传统文化品格融入农村幼儿的生活中。另一方面,将民俗文化融入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如宿迁地区简单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跳格子”“跑驴”等,既能增强幼儿体质,又能培养幼儿勇敢合作的品质;通俗易懂的淮红戏等经典民间故事不仅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还可以使其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这些民俗文化有些是幼儿的日常经历,有些是幼儿不曾听说的,但通过教师的适宜开发均可发挥其教育功能,进而充分融入到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地方民俗文化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很多农村幼儿园在应用地方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民俗文化内容不熟悉、活动目标不清晰、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脱离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特提出以下应用策略:多方合作,建立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库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农村教师只是略微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缺乏对地区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在于两方面:1.增强教师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目前,很多地区的民俗文化已逐渐淡出大众的生活,而农村幼儿教师日常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导致教师大多只是依据惯性和已有认识组织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创新较少。对此,教师的自学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第一,自觉学习。农村教师要提高自身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讲座咨询、实地参观等途径,增进自己对本地区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第二,平台保障。很多教师想要学习民俗文化知识,但却没有“门路”。因此,教师的自觉行为还需要有力的平台支持。一方面,园方应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组织民俗文化学习小组,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我爱手工”等沙龙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园方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聘请民俗文化专家、课程名师,根据主题内容及教师兴趣安排讲座。这样一来,教师才能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自觉且善于将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结合起来。2.争取多方支持,系统梳理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幼儿园单方的责任,而是各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解决民俗文化资源库的问题,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多方合作,对其开展相关研究[4]。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牵头组织的责任,形成一支地区民俗文化研究的专业团队。如邀请地方文化研究者与幼儿园合作,利用各自专业优势,系统梳理本地的民俗文化,建立民俗文化资源库。目前关于宿迁民俗文化的系统研究并不多,研究内容整体较为零散。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课程之前,有必要组织一支专业队伍对宿迁地区民俗文化进行全面梳理。第二,可由区政府牵头,开展专题研究,如宿迁地区“大运河文化研究”等,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第三,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做好协调工作。一方面,明确如城市老街、老酒厂等相关地区的负责人,为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组建一支民间艺人团队,如皮影戏、剪纸、大鼓等手艺的传承人团队,使民俗文化的人员资源更加丰富。精心设计,形成地方民俗文化课程1.准确把握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目标开展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开发民俗文化课程的第一步。首先,要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制订课程总目标。如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把宿迁民俗文化课程的总目标制订为:能说出家乡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力目标),了解宿迁地区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认知目标),建立热爱宿迁民俗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情感态度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农村幼儿园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层层分解,最终确定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例如,车轮饼是宿迁人家餐桌上少不了的点心,因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为让幼儿了解这一传统美食,某一农村幼儿园设计了相关教育活动,活动目标为:(1)了解车轮饼的制作过程,知道车轮饼是家乡特产;(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画一画、做一做车轮饼;(3)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萌发对家乡的归属感,在制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这一目标的设定既体现了民俗文化课程的特色,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2.精心选择民俗文化教育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适合作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以下几点对地区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判断并筛选:一是内容要典型正向。所选择的民俗文化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才能更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引导幼儿感受理解。二是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民俗文化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有探知欲的。三是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四是要考虑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即要在内容上考虑与五大领域的融合,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的整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创新[5]。

多途径组织,保证课程实施效果

1.以实践感知、发现探索为主要方法地方民俗文化课程的实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常用方法包括:第一,直观经验法。教师通过提供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如在幼儿园的走廊大厅用剪纸等艺术品进行装饰,张贴介绍本地区民俗文化故事的图片,这样既能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又能使其直观地与民俗文化互动。第二,实践操作法。即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实践的机会。例如,在扎染活动中,某幼儿园一改原先直接提供染料的做法,引导幼儿从日常用品中提取色素,如从菠菜、油麦菜中提取绿色,从番茄中提取红色,并鼓励幼儿理解染色与水量的配比关系。第三,探索发现法。面对幼儿不熟悉的民俗文化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幼儿自主探索的方法,引导幼儿去发现;也可以与家长合作,例如,在“拜大年”的主题活动中,请幼儿与家长完成调查表“过年做什么”,并与同伴共同制作贺卡、水饺等,让幼儿逐渐探索、感受过年的习俗和内涵。2.综合运用多种途径为了提高民俗文化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宜性,教师在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时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第一,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既有集体活动,也有小组合作,还有个别探索等形式。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集体学习的民俗文化内容,如民俗文化小故事、民俗体育运动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幼儿学习;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兴趣,打破班级限制,为幼儿提供小社团的活动形式,如成立剪纸社团、传统美食社团,向幼儿提供社团活动材料,并及时参与指导,进而做到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灵活。第二,民俗文化教育活动途径多样化。地区民俗文化课程要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进行整合。首先,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俗文化。例如,在走廊墙壁上张贴饮食习俗的图画,用具有民俗特色的剪纸等艺术品装饰环境,让幼儿沉浸在民俗文化的氛围中。其次,开展民俗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有机整合起来,形成适宜的主题活动,例如,基于自然地理开展“家乡好风光”主题活动,下设“运河风光”“骆马湖”等具体教育活动;基于民间艺术开展“小小传承人”主题活动,下设“热闹的庙会”“柳琴戏”“桃雕”等教育活动;基于语言历史开展“家乡故事会”主题活动,下设“家乡名人”“传说童谣”等教育活动。再次,将民俗文化融入区域游戏活动中。例如,在手工区设置“桃雕”“烙画”,在表演区放置锣鼓、服装、面具等,以供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不断调整,优化课程方案

1.使用多种评价方式课程评价对于调整课程方案、优化课程品质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评价这一内容。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评价的内驱力,积极进行自我评价,注重总结经验与教训。教师可以通过撰写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笔记,或是观看录像、照片等记录幼儿的情感状态,分析活动效果;另一方面,园方要和教师协商制定民俗文化课程评价方案,设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制度,以规范科学的形式指导日常课程评价工作。如某示范园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民俗文化课程评价方案,包括民俗文化课程实施评价、效果评价、方案评价,以系统具体的评价方案更好地指导该园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2.开发建设民俗文化特色课程网络平台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对民俗文化资源共享有着强烈需求。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获取教学资源,满足其工作需要。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可以借助相关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园方可组织教师及时收集整理民俗文化教育课程的相关资料,如教案、视频、实物等,然后上传至平台,这样既便于资料储存,又为反思调整方案提供了便利。同时,针对农村幼儿教师提出的技术难题,园方应定期请相关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解答教师疑惑,提高教师使用网络课程平台的信心和积极性。在民俗文化课程的平台中,幼儿园可以邀请幼教专家开展教学评价,以便后续适当地改进课程;教师也可以在这一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学习观看优秀民俗文化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民俗文化研究团队上传相关资源,如提供民俗文化故事,跳格子、舞龙舞狮等民间游戏视频、图片。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宽农村教师获取资源的途径,也可以将其运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地方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幼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此过程,需要教师、园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协作,以便让优秀的地方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创新,让幼儿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真实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一篇:科学探索范文 下一篇:物理新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