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19 19:31:07

民俗体育研究

民俗体育研究篇1

关键词:民俗;传统节日;民族体育;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人们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民族体育源自于民族竞技,其文化内容与民俗活动相结合,在节日中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随着中国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民族体育在民族节庆中呈现出来,不仅代表了民族性,同时也采用这种方式将极具民族色彩的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将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俗节庆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就会对该文化以这种传承的形式加以保护,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演进。

一、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适应生存环境,且在生存环境中进行生产斗争而逐渐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积淀。民俗节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发挥着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作用,而且还为民族文化传承创造了载体。少数民族在民族节庆中,多会开展体育活动,无论是生产类的节庆,还是宗教祭祀类的民族节庆,都与民族体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1]。比如,纳西族、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会举行各种体育赛事以作为节日庆祝活动,诸如飞石锁、打飞棒等等,而广为熟知的骑马、射箭等等则是许多少数民族在民俗节庆中必须要举行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运动都是从最原始的狩猎活动中演化而来。水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传承至今,则是源于渔文化。比如,京族在民俗节庆中会开展游水捉鸭活动;苗族的独木舟、傣族的赛龙舟都会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举行;高山族在民族节庆中会举行顶壶竞走等等。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在民俗节庆中展开,不仅仅是作为节日间的娱乐活动,更是将其作为民族文化。很显然,民族体育运动都与当地的生产活动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这些生产活动逐渐被技术更为先进且极具科技含量的工具来完成,于是,生产活动转化为体育活动[2]。比如,赫哲人的“狗拉雪橇”,西南独龙族人的溜索和天梯,原本早期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使用的民族交通工具,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运动项目,同时也将该种运动作为体育文化得以传承。

二、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运动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性

少数民族的节庆往往会与民俗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体育就是民族节庆中的一道独居特色的文化风景。民族体育与社会意识存在着不解之缘,主要在于少数民族生存于特殊环境中,为了对自然现象有所控制而酝酿的各种行为方式成为了原始民族体育活动的萌芽。少数民族对于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都赋予了精神色彩,如此而形成了信仰而扎根于意识深处。一些民族体育运动就源于这些信仰,因此会在民俗节庆中举行,代表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涵义[3]。伴随着文体活动在各民族的节日中展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道德规范相融合,成为了民族文化中一部分,由此而使得民族体育运动发挥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

(二)民族体育运动实现了人文互动

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决定了生活方式,他们要不断地与大自然搏斗,才能够生存下去。如果对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狩猎活动,这是古老的生存来源。少数民族的祖先采用这种方式解决生存问题,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随着生存环境的稳定,也具备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使得这些古老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民俗节庆是少数民族定期举办的活动,信仰色彩浓重,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这种民族节庆活动中,不仅为节庆增添了喜悦气氛,对于民族祖先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尊重和怀念。民族体育运动作为文化符号,促进了民族体育和民俗文化的水融[4]。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将体育运动融入其中,民族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节日与体育活动的互动,使得民俗节庆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三、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运动的文化价值

节庆民俗中所开展的民族体育运动将各个民族的文化气息展示出来,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是不言而喻的。诸如,彝族在节庆中所举行的跳火绳运动、达斡尔族所举行的曲棍球运动、藏族的赛牦牛运动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特点,更是民族体育演变过程的诠释。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少数民族体育的延续,融合了各种时代性因素,经过体育文化的积淀而形成了文化结构,民族性决定了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有风格。目前中国社会处于文化大融合时期,同时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处于传承的关键时期,鉴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本质上与体育存在着趋同性,虽然其在显性上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呈现,但是这种肢体活动是建立在教育文化的层次之上。特别是当民族体育运动被融入到民俗节庆活动中,就使得体育活动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以认为体育运动是以媒介的方式发挥教育功能[5]。

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带有浓重的少数民族文化色彩,在民俗节庆中展开,与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互动效应,使得民俗节庆不再是单一的纪念性活动,而是更能够满足多种民族活动需求,使人们在维护民族文化的同时,还通过体育运动赋予了民族以更富于时代特点的新的涵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如果从民族的原生态的角度研究,其更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族体育运动是民族社会文化的浓缩,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中,民族体育更能够体现人文性特征,在目前的多元文化中独树一帜,更为突出文化的传统型和传承性。在民族节庆中开展民族体育运用,是以节庆为载体传承体育文化的一种途径,以彰显民族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莫伟彬,蒋宇凌,李跃林,李敏华.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J].体育科技,2013.34(03):6-7.

[2]李军.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中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及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01):15-18.

[3]宾津生,蒋心萍,范金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9(04):127-130、134.

[4]谢智学.民族节庆民俗体育文化探析――以甘肃舟曲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83-188.

民俗体育研究篇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方法,研究了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的不同、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探讨民俗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不同之处,即流传范围不同、包含内容不同和发展变化不同。

关键词:体育民俗 民族传统体育 异同

日本学者认为民俗是指那些具有地方性和历史性等特点的民间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英国和法国一些学者认为民俗一般只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古老的、传统的、没有经过修改的一代一代原封不动流传下来的民间歌谣、故事、传说、风俗活动和歌舞等。德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民俗是指人民大众特有的传统风俗习惯、民间俗语、歌谣、故事、传说、谚语、格言、舞蹈等。

1、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

1.1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的不同点

体育民俗:实践活动的意向和观念比较明确,多出自于信念;有一定普遍性;有相当时空跨度的传承性;有严格的规范性,亲身参与者和观赏者自觉遵从;以集体活动方式为主;社会影响显著。

一般体育活动:实践活动的意向比较明确,而观念模糊较多,多出自于兴趣;有明显局限性和随意性;无须一定的传承性和普遍性,多为即兴性,时断时续;虽有通常活动方式方法和活动规则,却可以随意变动;以个人活动方式为主;社会影响不明显,以个体实践活动中身心愉悦的体验为重。

1.2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都是社会文化现象;以体育运动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以增进健康、增强意志、振奋精神、体验欢乐为目的;都具有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体育民俗不等于一般体育活动。例如,橄榄球、汽车赛、摩托艇、相扑、冲浪、花样滑冰、高山滑雪、伐木赛、保龄球、藤球等体育活动,在其它一些国家早已形成盛行的体育民俗,其中有的项目还被一些国家尊为“国技”。而在中国却不然,目前只是处于尝试阶段的表演性和介绍性的一般体育活动,不属于中国的体育民俗。反之亦然,中国最重要最突出的体育民俗的武术和气功,在其他国家里也不是当地的体育民俗。同样处于尝试阶段的表演性和介绍性的一般体育活动。

又如,偶见某地区一家企业举办贺开业典礼或开业周年纪念活动,邀请著名的专业球队为参加庆祝活动的人们进行一场精彩的球赛,或是组织本企业职工进行一些运动竞赛,使庆祝活动能够吸引更多人参加,活跃会上喜庆气氛。这些活动可有可无,时有时无,不具有体育民俗的基本特点,所以只是属于一般体育活动。

再如,许多老年人喜好每天清晨“蹓早”、慢速跑步、跑走交替、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活动,这可以说是中国体育民俗事象。另外,也有不少老年人虽然也晨练,不过他们活动内容却是自己即兴所编,如随意踢踢腿,猫猫腰,甩甩双臂,隔几天就换一些活动内容和方法,这不是体育民俗的具体内容。因此,这些老年人的晨练只能说是进行一般体育活动。

2、体育民俗与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的基本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传承风俗习尚、共同文化特点等稳定的共同体。“民族属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不是在人类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为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产生;同样,在将来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时,民族就会消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1]民族不同于种族,种族即人种。研究民族是属于历史范畴。民俗有民族共同生活中的心态特征,在逐渐形成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态。民俗是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民俗两者十分容易混淆。就本质来说,两者颇为相近,也可以说基本上是相同的。不过,从多层次和多角度和以全面观察、深入剖析和相对比较,也不难发现两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相异之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2.1流传范围不同

一般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学主要是指各民族内世代传承的体育活动,较多的是在本民族长期生活地区内流传。即使有若干民族相聚一起举办联欢性质的活动,也是表演各自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若干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中有相近和相同的项目,其流传范围日益广泛,便可能形成体育民俗。如近几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木球、抢花炮、珍珠球已出现趋向于多民族性体育民俗的方面发展。1990年就举行过这三项民族传统体育的全国运动会。在一定意义上,“体育民俗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结果。民族传统性是体育民俗共相的基本特征之一。”[2]

2.2包含内容不同

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指前面所概括论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若扩而言之,还可以包括中国体育民俗整体组成的“一般体育活动”和“国外传入的体育活动”。但是,不能包括“舞蹈”和“奥运会”,国外传入的体育活动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范畴。而中国体育民俗整体却完全有理由和有必要包含着不同历史时期传入中国的国外体育运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不能包括体操、田径和现代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中国体育民俗不仅包括民族传统体育,还包括一些国外传入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具体活动内容。体育民俗与民族传统体育有不同的基本概念,前者比后者概念的外延更宽广。

2.3发展变化不同

根据现代民俗学的基本原理来识辨,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的时空历程是相当漫长的,其生成伊始迄今已经历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较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内容和形式上发展变化,也是缓慢而不显著的。体育民俗中部分项目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结果,除此之外,“体育民俗另有些活动项目的发展变化却是十分显著而又迅速,这是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变化上最明显的区别。[3]”如20世纪80年代,“迪斯科”韵律体操和健美运动风靡全国,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男女老少喜闻乐见和积极参与的新体育民俗,还被编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中。众所周知,“迪斯科”韵律体操和健美操运动不属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已是中国体育民俗整体新的组成部分(归属于舞蹈)。又如体操、田径和乒乓球、足球等各种球类运动,在中国形成体育民俗一般只有百年左右时间,确切地说,也仅仅是近四五十年发展变化的结果。由此可见,从整体的发展变化的角度来比较,体育民俗更具有集体性、普遍性、开放性、融合性等明显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恰恰缺少这些特征,即使有其中某些特征,也不如体育民俗反映的突出。

3、结束语

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的区分是相对而言,依据时空条件的不同和体育民俗共相的基本特征加以识辨。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明确地鉴别体育民俗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相异之处和基本关系。既然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有诸多一致的地方,如传承性、民族性、群体性、社会性、模式性、主体性等是体育民俗和民族传统体育共有的一脉相承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303.

[2]盛琦.中外体育民俗文化[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49.

民俗体育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晋中市竞技体育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快速发展。晋中民俗传统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仍发展缓慢,为促进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对此制定相应的产业价值链发展路径。本文以晋中市社火节中的有关民俗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上、中、下游相关产业的价值获取关系,制定出符合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价值链构造路径。结果表明: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相互结合,有了较好的发展,但其与电视媒体、的相互作用还发展缓慢,民族传统体育的后备人才仍需进一步的发展,没有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民俗传统体育 产业价值链 晋中市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其特点。根据晋中市的社会经济以及人文环境研究出符合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归纳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晋中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开发还没有达到商业化,更谈不上产业化,只能说部分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开始走向市场(如形意拳、舞龙舞狮)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得到部分群众的认可,但也只能算是部分民俗传统体育商品化阶段,因而民俗传统体育仅仅处于开发的萌芽阶段。

2.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没有成立独立的理论体系

晋中市的民俗传统体育大部分是作为一种活跃气氛的手段,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相当少,基本上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这与丰富的民俗传统体育资源和独特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等十分不相称,许多地方的民俗传统体育仍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形成组织、有计划、科学化、规范化的体系,更没有科学的理论系统来进行指导,因而不利于民俗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

3.晋中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附于旅游业

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发展基本上依附于旅游业,而且其开发也是近两年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和向深层次开发才得以利用起来的。从其开发的情况看,民俗传统体育的开发利用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较多的文化含量和参与的机会,因而效果较好。但从另一方面,民俗传统体育直接创造的收益还没有从旅游中完全脱离出来。

(二)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构造

1.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上游产业

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的上游产业的主体主要是民俗传统体育表演策划部门,产品设计部门和研发部门。这些可以说为中下产业创造的母体,由于他们的设想,才产生了民俗体育产品。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产业中具有很多的优势。如晋中市的许多民俗传统体育产品是靠自己设计进行贴盘生产,然后根据自己的要求生产产品,因此具有较大利润空间。在民俗体育赛事策划方面,晋中市的这类部门比较少,即使有盈利的部门也很少,这与晋中市体育项目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民俗体育项目的市场化程度有关。

2.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中游产业

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中游产业主要包括民俗体育产品的生产和消售。这是民俗传统体育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的中介过程,晋中市民俗体育产业价值链的中游产业竞争力比较强,尤其是民俗传统体育产品的制造,这些体育产品几乎全部在晋中市进行生产与加工,但是在人才、品牌、技术上并不占优势,在规模和上与我国的顶级民俗体育用品制造部门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基本上竞技体育产品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在民俗体育产品的销售方面,民俗体育的产品专卖店在晋中市的几乎没有。

3.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下游产业

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民俗传统体育媒体部门,民俗传统体育演出举办单位、民俗体育培训机构。目前晋中市从事健身娱乐业、民俗体育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民俗体育企业、民俗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37家,总投资已超过1亿元,年营业收入2000万。民俗体育产业价值链的下游产业是消费产品的终端。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这阶段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健身需求的提高,该阶段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研究结论

(一)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仍存在举办时间的短期性、专业民俗传统体育人才的缺乏、民俗传统体育与旅游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结合不足等问题;(二)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的部分项目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但其影响力仍需扩大,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三)对于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构造而言,其上游产业在产品的设计方面有优势,但体育赛事策划仍需创新;中游产业在产品的制造与我国的其他地方相近,但在技术、品牌不占优势;下游产业借助晋中市社火节的举办有了一定的发展,不足之处是从事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机构需不断地发展。

四、研究建议

(一)走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科学开发的发展之路

对于民俗传统体育活动的举办应当建立表演机构,使其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演出。在高校开展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项目。

(二)逐步完善晋中市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构造

对于上游产业应进一步加强民俗传统体育产品的设计,建立民俗体育赛事策划部门。中游产业扩大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技术。下游产业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策划颇具创意的民族传统体育产品,获取创意增值,借助网络的发展促进民俗传统体育产业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王琳.晋中市民俗体育及其发展体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6):11-13.

民俗体育研究篇4

关键词:民俗体育;于都灯彩;社会治理

1.于都县地理人文环境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东部,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9镇14乡357个行政村,人口103.6万,人口居赣州市第一,江西省第四,是中国第四个客家人口过百万的客家聚居地,境内通行客家方言,于都地貌复杂,整个地势由一系列山岭与许多大小不等的盆山组成,河流纵横,矿藏丰富。

如图1所示,该幅路线图是著名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在1933年绘制的。这幅路线图以及它的时间界限可为梳理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的形成脉络取到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意义。赣南客家人经过了历史上六次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五胡动乱”时期,第二次是在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第三次是在两宋时期,第四次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第五次是在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第六次是在民国至抗日战争时期粤东北的难民涌人赣南谋生。而于都客家人主要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大迁移的第三次南迁,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进入赣南北部的宁都、石城、兴国及于都、瑞金诸县。

正因为于都客家人来自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则带来了不同的中原及沿途迁移的民俗文化,并与于都当地生产劳动生活逐渐丰富,最终使中原文化和于都当地民俗文化进行交融,逐步产生形成了具有于都地方特色的文化,于都是客家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蕴含种类丰富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节日期间产生的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反映了当地习俗习惯,还呈现处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其中包括许多于都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甑笊舞、茶篮灯就是其典型代表。

2.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项目的主要分布情况

目前,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有:狮灯、龙灯、甑笊舞、茶篮灯、牛灯、龙灯、蛇灯、八仙灯、马灯,其主要分布在于都23个乡镇,详见表1。

综上所述,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大多民俗活动如茶篮灯、龙灯、庙会均是体现于都当地的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3.于都客家灯彩特色项目――甑笊舞、茶篮灯

3.1甑笊舞

3.1.1甑笊舞简介

甑笊舞是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九座屋场特有的民俗体育活动,甑笊舞作为一种于都客家民俗活动,乡俗约定,于每年的正月初六由各个屋场头人商议活动顺序,定下“座案”屋场,所谓“座案”屋场就是首先进行甑笊舞表演的场所,并由最先活动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演出前,每个表演者燃香烛,喝酒,利用道具唱歌、舞蹈,反复十一次,随着锣鼓声的节奏,甑笊整齐的敲击,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旁观者也为之振奋,纷纷拿起甑笊一起起舞,气氛热烈。

3.1.2甑笊舞的历史渊源

甑笊舞是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有丘、席塘等九座屋场特有的民俗传统活动,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相传屈原在世时有次全家患病,屈原夜得一梦,见河下划龙船,由此所悟许愿、划龙船、请神驱病而创下划龙船的由来和风俗,据当地老人说:甑笊舞是泰和一位姓施的移居当地而传授。也有的说是一位大河捕鱼渔民所教。因“泰和”和“大河”二字,在土语中属谐音,但九座屋场自古至今无姓施人家,也无泰和迁居来的。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在宋朝年问,岳飞曾驻兵银坑围剿农民起义军彭、陈氏,当时曾获俘两万余老弱病残人员,彭、陈全部退守山洞,难以攻下,岳飞便令对俘虏一个不杀,于某天,在军营与百姓共欢,载歌载舞,并跳起“敬神舞”,直至黎明,用以迷惑敌人。与此同时,则悄悄地组成20人敢死队,由被俘人员带队登上悬崖峭壁,奇袭山洞,一举歼灭敌人,大获全胜。于是,为纪念众将领的功勋,此舞蹈在银坑这九屋场沿袭下来,而且是全县唯一有此舞蹈的地方。此传统,在县志(清同治版)中有部分记载,现仍存的上、中、下营地址和牛皋井也可佐证。

3.1.3甑笊舞的组织与表演过程

(1)甑笊舞的组织过程。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于都银坑村甑笊舞的牵头组织人主要是由村里年长有一定地位受晚辈尊敬的长者进行组织,而现在则主要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进行牵头组织。通过对上营屋场的调研得知,该村均为刘姓村民,该屋场到目前为止只有两名有名望的老人能够组织甑笊舞,为刘太昌(79岁),刘德福(69岁,艺名刘东斗),两名老者均年事已高,在当地说起刘东斗是无人不知晓,每年农历初五就要开始准备,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有丘、席塘九个屋场均要进行抓阄,定下正月初六至十五的表演顺序,并且定下“坐案”屋场,并由最先演出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一般情况下第一场由上营开始,每个屋场出4人,九个屋场共36人,最鼎盛时期人数达到100多人,组织人员一般为男性,在各屋场较有威望的壮丁,表演的这九天是没有工资,均为遵从心中的信仰,保佑屋场来年风调雨顺。

(2)甑笊舞的表演过程。

进行甑笊舞表演前用一幅大彩画做背景,上面画有雷母、雷公、曾、杨、赖、七四位太公,下面画有蛤蟆精、蚌壳精、鲤鱼精,画上并附有一艘船。演出时张挂在祠堂里,演出前,每个舞者都要带香烛燃上,再喝酒。然后,由几位识字的长者捧着“船歌”本唱船歌。众人和唱船尾(衬词),唱完一小段后,接赞语,参加者(每屋场三人,表演人数不少于二十七人)起舞,随着浓重的锣鼓声奏出铿锵的节奏,甑笊整齐的敲击,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旁观者也为之群情振奋,纷纷拿起甑笊一道起舞,愈舞人愈多,气氛愈热烈。据说患病者参与狂欢,冒身大汗,就能驱病使得精神大好,所以人们对它非常喜欢。舞毕,燃一小挂鞭炮,众舞者疾迅奔出祠堂,再反复唱船歌、赞语及舞蹈。以此反复十一次,民俗谓之“十一艄”。中途稍休息片刻。最后一天(正月十五)时,再舞四十四次。唱完全本船歌,直到次日凌晨。全体舞者和围观乡民敲着锣鼓,燃起鞭炮,吹着唢呐,抬着一艘纸糊龙船到河边,将龙船和全部道具烧掉,谓之送神。

3.2茶篮灯

3.2.1茶篮灯简介

茶篮灯是于都县过去较为常见的一种民间灯彩歌舞,是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清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采茶歌中有“十二月采茶歌”颇具影响,随着采茶歌的传唱,茶农依据茶山劳动劳作,加上纸扎茶蓝、扇子、手帕进入民间灯彩行列,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

3.2.2茶篮灯历史渊源

传说,唐朝末年,随着大批中原人南下,有人在于都黄麟、宽田等地落户。他们居住在深山老林,与山为伍,伴水为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爬山种茶,下田采莲,辛勤耕作,于是产生了山歌、茶歌、采莲曲等。每年春节,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于是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种茶、采茶、倒茶、炒茶、卖茶、贩茶、送茶与灯笼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于都特色,富有于都山区特点的于都客家民间灯彩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演变成了今天的茶篮灯。由于它轻松活泼,诙谐有趣,有别于狮龙灯的热烈火爆,而有浓烈的抒彩与简单的故事性,获得人们的欢迎,成为流传范围广、对赣南采茶戏等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民间灯彩活动。

3.2.3茶篮灯的组织过程与表演形式

(1)茶篮灯的组织过程。

据葛坳村文化站长、市级茶篮灯传承人谭建中介绍,茶篮灯民俗体育活动过去都是村民自发组织和群体参与的,尽管社会的变迁促使客家民俗体育的组织有所变化,但组织茶篮灯活动的都是一些有威望的负责的,“茶篮灯”民俗体育活动自唐朝起都是由自家宗祠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带头组织,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政府提倡“茶篮灯”活动的开展,会邀请有“茶篮灯”的屋场一起表演,由政府出资金组织各乡镇“茶篮灯”表演队集中开展节庆团体大型灯彩表演活动,“茶篮灯”演出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下旬至元宵,村里有新房搬迁、老人祝寿、庙会等喜庆节日均会进行表演。

(2)茶篮灯的表演形式。

民间茶篮灯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走村串户型的,这种形式的表演多是由一些老艺人自发带头组织的,在一些喜庆的日子上街到一些商户或者别人家里进行表演,茶篮灯演出队一般每年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沿着村庄敲锣打鼓行进表演,若有人放鞭炮迎接则停下来,到祠堂或者禾坪上搭戏台进行演出,其目的是为了祝福和宣扬茶篮灯文化,并且在表演的同时套红利,以作为他们的表演经费。另一种是专门的舞蹈演员进行舞台表演,由各村镇或家有喜事的人家预约出钱请茶篮灯的表演队搭台进行表演,一般一天要演出五到六场。茶篮灯表现的都是茶家与商家的生活,特定的环境也是与茶相关的茶商与卖茶路上的故事,舞蹈动作与之相对应,男的动作都是半蹲,这表现了茶商翻山越岭买茶的情景,女的主要则是齐胸的舞动,这与摘茶的动作相近,男角中茶郎挑娄是蹲,买茶路上也是蹲,体现了兴致勃勃的气氛,女角的动作主要是划圆,送茶中双手的大横八字,表现了茶女灵巧的双手。

4.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及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4.1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

4.1.1对祖先崇拜的意识

于都客家人经过了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大迁徙,经过了千山万水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且世代沿袭至今,他们认为主要是祖先的庇佑,甑笊舞依赖“曾、杨、赖、七”诸公保佑。首先他们在心理上依赖祖先,将祖先化为神灵加以崇拜,在演出前将画有曾、杨、赖、七四位太公的彩画张挂在祠堂,进行祭拜,上香,表演结束后要将其妥善保管,每逢节日均要予以祭拜,望祖先能够保佑,足以看出他们对祖先的重视性。

4.1.2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

每一年的正月初六至十五,是于都银坑村九座屋场最重要的时期,无论是在外面打工还是远嫁外地的儿女均会回到村里,他们希望通过举行这类民俗活动,来增强族群的凝聚力,以示团结和强大,因为作为南迁移民的于都客家人团结奋进的精神是这一弱势族群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团结奋进也可以说是于都客家民俗文化的核心,认为祖先与后代子孙的亲密团结关系,会让祖先更加的保佑子孙后代。

4.1.3山区农耕村落的文化特征

于都客家人聚集山区之中繁衍生息,以拓荒、种植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茶篮灯民俗体育活动具有典型的农耕村落文化特征,与茶叶生产息息相关,其活动内容和方式主要是与摘茶、卖茶、贩茶紧密相连,在春节元宵期间进行茶篮灯表演,活跃了一村一屋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产和生活相连接,那种轻松活跃、诙谐有趣的表演风格,深受村民的喜欢,同时于都老l还认为,迎来了茶篮灯,家里更加吉利,田里更丰收,一家老小更是平平安安。

4.1.4勤劳致富、热爱生活的文化特征

茶篮灯民俗体育活动希望通过辛勤耕作,将田间地头的辛苦劳作与娱乐文化连接在一起,用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体现于都客家茶妹子的不畏辛苦,热爱生活,追求发展的美好愿望,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表演的基础上逐渐潜移默化影响观赏者。

4.2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4.2.1政治方面:民俗传统文化增强村民民主意识,推进农村民主建设

于都客家灯彩民俗活动是提高村民参与热情,发扬基层民主的最好形式,如活动设置了各种部门,如财务部、宣传部、后勤部,安保部,每一个部门通过民主推选或者自荐方法,通过民主投票选举出来,在活动中各行其职,完成好工作,让村民真正的感受到了主人翁的地位,愿意为了活动去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些活动作为村庄活动的内部纽带,是村民民主活动的平台,也是鼓励村民参与管理有效民主的组织形式,增强了民主意识。

4.2.2经济方面:以灯彩带动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每年在于都客家灯彩民俗活动期间,会吸引各类参观者前来参与,可以带动企业商家、企业赞助,同时媒体、报社、电视台也会前来报到,此时可以带动当地的餐饮、零售、住宿、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以及一部分灯彩小工艺的发展,乡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农村经济发展为根本前提和保障,在解决乡村治理问题上,村民最关心的就是增加收入,于都作为红色旅游的发源地,客家灯彩民俗活动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4.2.3社会方面:灯彩民俗传统文化有效调节村民矛盾,维护乡村和谐

通过对于都的走访及调研中发现,在于都民俗活动较丰富的村庄,民风民情特别淳朴,因此,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民俗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农村社会稳定的维持大都是依靠人们内在的、自我控制而达到的,民俗活动将村民联系到了一起,通过特定的仪式,增进相互理解的能力,构建精神家园,通过活动可以拉近村民感情,将人情、礼俗这种传统观念深深积淀在客家人意识中,促进乡村和谐社会的发展。

4.2.4文化道德方面:民俗传统文化满足村民情感寄托,净化社会风气

民俗体育研究篇5

关键词 大理白族 民俗节日 传统体育 文化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色彩。白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存在其民俗传统节日中;且内容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白族的社会历史、民俗文化和。

云南大理白族的发展是中国白族文化发展的缩影,根据2000年中国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全国有白族185806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105644人),其中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就占总人口的60%以上,是其主要聚居地区[1]。对云南大理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揭示传统体育活动与民俗节日的关系和文化内涵,有利于对白族民俗节日进行保护和开发。

一、大理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一)“绕三灵”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大理、洱源、宾川、巍山的白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地来到苍山洱海之间,参加狂欢节日“绕三灵”。白族“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绕桑林”、“祈雨会”,意思是游逛山林或园林,“三灵”指的是“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相传“绕三灵”起源于南诏国[2]。

在“绕三灵”过程中始终贯穿“霸王鞭舞”这项最具白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活动中女性使用霸王鞭,男性则用八角鼓,男女人数均为偶数。活动行进过程中,队形可随意变化,人们有时单个表演,有时男女对舞或集体表演,还有的人则边唱边舞。活动时舞姿既柔和轻盈又刚劲有力,带有鲜明的节奏感,能表达欢快的情感。表演中夹有屈膝和双方仰俯屈伸、辗转反侧,按各种规律在肩、胸、腿、脚上进行敲击,节奏鲜明而欢快,节拍由慢到快,形成高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绕三灵”形成热烈、欢快的气氛。

(二)“三月街”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三月街”也称“观音街”,是白族的盛大节日;是白族传统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化娱乐活动的盛会。赛马是“三月街”期间最吸引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赛马会”为期4天,比赛形式分为速度赛马、走马和马术表演,近年来,大理政府以“大理三月街赛马会”为品牌,邀请国内外马术高手参加,力求将“三月街”赛马办成闻名国内外的民族体育项目,使其成为大理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2009年“三月街”民族节的赛马会上,不但开展了白族原有的赛马项目,还增设了民族组速度赛马比赛。由此,三月街赛马活动项目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的项目相同。

(三)“耍海会”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耍海会”又叫“捞尸会”,每年农历八月初八,大理洱海沿岸白族人民要在洱海东岸的洱海神祠(龙王庙)祭拜斩蟒英雄段赤诚。在“耍海会”中除举行“耍海”、“对歌”活动外,还要举办规模盛大的龙舟比赛。龙舟赛一般以村为单位,在赛前参赛的各村都要在舷上画有黄龙、黑龙或青龙图来装饰龙船,龙船挂着用彩绸扎成的绣球花,船的四周插着各色彩旗,吊着响铃,十分漂亮。白族的龙舟赛在当地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耍海会”这一天白族人民为了祭祀“本主”,都会自发的来到洱海边,进行烧香、“耍海”和观看龙舟比赛。使得整个赛龙船场面,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四)“火把节”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火把节”是白族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日当天,白族人民聚集在一起祭祖,通过竖火把、点火把、拜火把、打歌、耍火把等活动祈求早日生育、祛病消灾,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同时,“耍火把”是白族火把节中一种特殊的娱乐祭祀活动。人们会手持“小火把”在田间、旷野、自家院子里奔跑玩耍,一般由“照穗”、绕火把、跳火把等活动组成,一直以来“耍火把”在白族火把节中都有广泛的开展。

(五)“谢水节”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白族人民都要举行“谢水节”。“谢水节”又叫“送龙船”,节日这天白族人民要举行传统的祭龙王、送龙船、舞龙等活动。舞龙是“谢水节”中最重要的传统体育活动,白族舞龙又叫“耍龙”,顾名思义就是娱乐玩耍的意思,它是白族一种传统的祭祀仪式,现在在春节和各种喜庆节日中也会举行舞龙,而以“谢水节”求雨仪式中的舞龙最为隆重,规模也最大。

二、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一)宗教性

民族体育文化以一种依附的、不独立的状态存在于宗教活动、生产劳动等社会活动之中,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也不能够明显地呈现出来,而是依赖其他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如祭祀、娱神中的舞蹈和竞赛活动,没有宗教文化显然就失去了文化存在的载体和基础[4]。白族民俗节日中的传统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从这些传统体育的起源和开展情况来看,它们大都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并体现出严肃的宗教特性。

首先,体现“本主崇拜”。本主是白族“本境福主”的简称,白族认为本主是村社的保护神。人们认为“本主”保佑风调雨顺,以白族人民通过在“绕三灵”中开展“霸王鞭舞”,来“娱神”祭祀,祈求“本主”赐予全村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表达白族人民对“本主”极高的崇拜之情。

其次,体现了“图腾崇拜”。大理白族地区主要以龙为对象的图腾崇拜,《九隆神话》是云南最古老的关于龙的神话之一,也是现知云南古老神话最早见于文献记录者之一。白族人很早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以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

最后,体现了“自然崇拜”。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在远古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先民与自然界的抗争能力有限,各种自然灾害,瘟疫、疾病等给白族先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人们无力控制和应对这些自然现象,于是就归咎于自然神秘力量,就产生了崇拜自然的观念。在白族的火把节看到,白族人通过在“大火把”中举行“打歌”活动来祈求生育;在“小火把”中通过“耍火把”活动来祈求祛病消灾、人畜平安;通过用火把“照穗”来驱赶虫害,以祈求来年的粮食丰收,这些现象表明白族人强烈的对火的崇拜。大理白族民居的特点是“家家门前有流水”,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水的喜爱之情。从白族“谢水节”中舞龙运动的开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水有极高的崇拜之情,白族龙文化是白族水文化的另一种展现。

(二)具有独特的民俗性

白族民俗节日所进行的传统体育活动是不同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对应的民俗节日中举行。如赛马活动在“三月街”;赛龙舟在“耍海会”中举行。白族的“打歌”、“耍火把”在“火把节”中举行。由此可见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有明显的民俗性和独特的民俗指向性。

(三)娱乐性

史料记载,民族娱乐先于民族体育,从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看白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原始的祭祀活动中这种娱乐性体现在“娱神”上,就是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使白族人民所崇拜的“本主”开心,就因这目的形成了白族传统体育特有的娱乐性。从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看:“绕三灵”中的“霸王鞭舞”、“火把节”中的“打歌”,“谢水节”中的“舞龙”等这些传统体育活动都带有明显的娱乐性,参加者、观众都被活动浓浓的娱乐气氛所感染。人们用自己身体的语言表达出内心激情而达娱乐消遣之目的。由此白族民俗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今天看到的这技巧性和艺术性相互交织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三、结语

传统节日是白族民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白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源自古代的民俗习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的来自宗教,充满神秘色彩;有的源于重大历史事件,有纪念价值;有的出自对英雄的崇敬和缅怀,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可表达民族感情,有民俗节日这块沃土将会传承下去,同时继承其文化内涵、精神信仰和寄托。因此国家应科学的保护和开发民俗节日,促进民俗节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民俗体育研究篇6

【关键词】鄂西圈 民俗体育 情况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恩施、宜昌、荆州、荆门神农架、襄樊、十堰、随州等鄂西圈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以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特别是民族志、体育志、各种地方志)、电子文献和相关影视作品等为平台,查阅,收集、整理听需文献资料。

(二)访谈法

对被访谈对象个人经历的描述来分析鄂西圈的民俗体育“自变”与“它变”。

(三)逻辑分析法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研究方法,对鄂西圈民俗体育进行有效认知,找寻其发展轨迹,探究其发展模式。

三、鄂西圈民俗体育的概况

(一)鄂西圈地区是湖北省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回族、维吾示族、壮筏、满族、羌族、仡老族等多民族组成,并且在聚居方式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造就了鄂西地区民俗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各异。具体如下表:

表1 鄂西圈各地区的民俗体育项目一览表

(二)鄂西民俗体育活动项目现状调查与分析

表2 鄂西圈地区主要民族民俗体育现状一览表

鄂西地区不仅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民风民俗项目也众多。在民俗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鄂西地区的厂大民众创造并积累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的民俗体育使得鄂成为一朵含苞待放的奇葩,矗立于中部地区。具体情况见表2。

(三)鄂西民俗体育项目类别

目前,关于民俗体育项目类别的划分千姿百态,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按照民俗体育项目的功能特点进行综合划分,项目详细分类情况见表3

表3 按照项目的功能进行分类

三、结论

(一)鄂西圈的民俗体育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以土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分布非常广泛,民俗体育活动项目较多,主要以龙舟竞赛、舞龙、高脚马、摆手舞为代表。

(二)鄂西民族体育项目在开展和传播中体现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相结合,传承性与变异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相融合,文体交融性等特征。

民俗体育研究篇7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

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

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

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民俗体育研究篇8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与课程的研究已从学科(领域)教学走向多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进而趋向以园为本,发展特色课程的构建,从而推动幼儿园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园本教研活动持续深入的开展,幼教界提出有能力的幼儿园应建立自己的“园本课程”的建议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尝试构建凸显本园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主要是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了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尝试活动。目前我市的大部分幼儿园选择使用的是外地课程(教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依样画葫芦,还不能真正消化外来教材的内容,不善于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本地、本园情况进行选择、改造;大部分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对近在身边的丰富的传统民间地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不善于去抓住身边的民间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开发出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做好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

(一)对于促进幼儿健康个}生发展的意义。适合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能接受的地方优秀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艺术教育,建构富有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二)对于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意义。通过学前教育专家团队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积极探索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

(三)对于进一步彰显本园特色,促进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未来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唯有具有特色的幼儿园才有可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民间民俗文化相关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等,认为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幼儿发展的兴趣与需要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创造性的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多方面深入接触、了解、认识和熟悉民俗文化的环境,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其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关于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我国对园本课程的研究是在逐步的深入,从开始的讨论园本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到寻找园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再到某些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幼儿园慢慢认识到园本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性,从无意识地盲目跟风的设置园本课程到根据自己本园的实际情况,运用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到园本课程中,意味着园本课程已经开始逐步的发展成熟。

四、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本研究探讨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有效方略,试图从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丰富园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理论。

(二)实践价值。首先,在把民俗文化渗透幼儿艺术活动过程,不但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本研究也可以为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五、本研究的技术线路

(一)文献研究法:了解本地相关民俗的背景来源,学习与幼儿美术教育相关的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活动。

(二)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对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寻找依据与方向。

(三)观察法:对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进行了仔细观察与记录,并对幼儿园教师组织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具体教学活动目标执行的情况以及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四)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碎的经验进行汇总。

六、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以通过对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为契机,从整体上推动本园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真正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应有的示范效应,为地方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示范作用。

上一篇: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范文 下一篇: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