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08 11:25:07

民俗传统文化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1.基本概述

1.1南安镇基本概况南安镇位于江西南部,大庾岭北麓,章水河畔,北纬25°24′,东经114°21′31″,是大余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纯客家镇,人口8万多,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建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秦统一全国后,东与大余县黄龙镇交界,南与广东南雄交界,西与大余县浮江乡交界,北与江西崇义县相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古镇。

1.2南安镇清泉坊基本概况“罗汉舞”的发源地在南安镇清泉坊。清泉坊是大余历史悠久的街坊之一,位于大余老城东面,沿城墙,旁章水,近郊外,纵横交错的巷路,两边座落着格式不一的古民宅,忠烈牌坊、贞节牌坊、祭祀牌坊等竖立在坊路口,两座雄雌石狮在坊口左右对峙。清泉坊以井水清净、甘甜享有盛名,所以取名“清泉”,至今色味不变,久旱不干。这一带水井甚多,有“百步设井”之称。有水井处必设关帝庙守护(据说是怕龙泉被邪魔破坏),而中心井旁的关帝庙则成了清泉坊民众宗教祭祀的活动中心。

2.南安“罗汉舞”形成的历史渊源及丰富内涵

2.1产生的背景南安“罗汉舞”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正值新旧朝代交替、战争频繁、局势动荡。《大庾县志》载:“兵荒至,里井空虚”。清初,清兵南下,屡犯南安郡城,当时清朝贵族实行“大兵一到,尽行屠戮”等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到处烧杀抢掠。人民死的死,逃的逃,大余城十室九空。人祸使人民苟延残喘,不懂人情的天灾又同时降临,干旱连年,田地龟裂,赤地千里,人民吃野菜、树皮,甚至吃观音土(一种泥土)来延缓死亡。许多老人小孩在饥嗷中死去,饥殍载道,瘟疫流行(瘟疫是指黄肿病。该病是全身发肿,四肢无力的营养缺乏症),《大庾县志》载:“斗米千钱,道相望”,真实记载了该历史时期的悲惨情景。战争与饥饿给大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大余人口锐减,因此,人们产生了迫切发展人口的心理。但面对社会动荡的现实,人们感到绝望,在走投无路之际,为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便狂热地寄希望于宗教神灵,希望有一个安定的局面,找到人丁兴旺的出路,用幻想的幸福来消磨自己的痛苦和愤怒,南安“罗汉舞”就是在祈神求子这种精神支配下产生和形成的。

2.2美好的传说有关“罗汉舞”的渊源民间流传有一故事,说古时南安镇清泉坊世居着吕、张两大姓。吕家多子家贫,而张家多女富庶。两家虽互为邻居,却常在重大节日时互相抬杠。一年春节,张家叫女婿用元宝垫桌子吃年饭,而吕家则叫众儿子用肩扛桌吃饭。后有和事佬出来调解,两家不计前嫌,每逢节日必出节目,敲锣打鼓模仿原来情景。由于他们的祖先信奉大肚罗汉,敬罗汉以求多生子,所以称为“罗汉舞”。“罗汉舞”初期就是由吕张两家凑合起舞的,一向有“吕家的罗汉头,张家的罗汉崽”之说。

2.3丰富的内涵南安“罗汉舞”是一种祈神求子的祭祀。据说唐朝时,佛家与道家相争信徒。佛家为了争取妇女信佛,特塑了一个女菩萨像,即观音像,和一个大肚罗汉十八子像来吸引妇女,意思是说,天上都有女神,你们何不信佛?信佛者会得到大肚罗汉神那么多的子孙,所以后来妇女们也步入佛教庙宇朝拜,并设观音菩萨和大肚罗汉十八子像在家虔敬,以求人丁兴旺。南安“罗汉舞”就是根据上述内容创作演变而成。人们期望通过罗汉上门送子的舞蹈形式,以示多育之兆。

3.南安“罗汉舞”活动内容与程序

3.1南安“罗汉舞”活动内容

3.1.1南安“罗汉舞”表演内容南安“罗汉舞”形象塑造和表演形式都是很奇特,表演内容分罗汉头表演、罗汉崽表演、人体重叠造型三部分。由罗汉头、猴子、罗汉崽三种形象二十多个角色表演(罗汉崽可多可少,根据表演规模大小而定,少则一二十人,多则四五十人),表演者大多是少年儿童。罗汉头由一成年人扮演,他象征神灵,并集男女两性于一身,如罗汉头头带假面具,假面具上画有雪白的眉毛、胡子、寿须,是一个大慈大悲、笑容可掬的男性形象;但体态肥硕,特别是腹部和臀部隆起,又拟女性怀孕状。在情节表演中多为姿态性和模拟性的动作,如“迈老人步”、“捧腹”、“捧臀”、“抖袋播崽”等动作。表演可归纳为:行走似老人,举手挥佛尘,罗汉头迈老人八字步踩台是选择播罗汉崽到民间的地点。“捧腹”、“捧臀”动作是表现罗汉头即将生罗汉崽的喜悦心情。罗汉头播崽时,将罗汉崽装入人种袋里,然后双手举起人种袋,将罗汉崽撒播人间。猴子由一精灵小孩扮演,系罗汉头的丈夫。据“罗汉舞”第四代传人吕世龙说我们人类是猴子与神仙交媾而生的,在舞蹈表演中可足见这种夫妻关系。如其中有猴子与罗汉头碰臀交媾的情节与动作。罗汉崽表演的基本动作是来自民间儿童杂技。表现罗汉崽从天庭降到人间这段神话情节,运用了“打风车”、“倒立走”、“腾空翻”等单人动作及“双狗对爬”、“高车滴水”、“牛屎滚团”双人配合动作,这些动作表现了罗汉崽生龙活虎、精灵好动的气质和性格。其动作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人体运动惯力,特别是“双狗对爬”、“高车滴水”、“牛屎滚团”双人动作要求配合协调,力度均衡,惯性适度,动作连贯迅速,否则“松架”。人体重叠组合的造型艺术是该舞的精彩及高潮部分,如“搭牌坊”、“观音坐莲”、“罗汉下井”、“骑马回朝”,都是人体重叠这个动作造塑而成,人叠人,人拉人,纵横组合,力量与技巧相融,更是奇险无比。各种造型皆以人的伏、仰、卧、立、拉、骑、支等动作造型组合而成,神形兼备,令人惊心动魄。这些造型艺术在形象上逼真生动,既有古老宗教神话虚幻的意境,又有人间现实生活的情趣,既是生动活泼,热热闹闹的场面,又有和平宁静、庄严肃穆的空间感。

3.1.2南安“罗汉舞”伴奏音乐与服饰南安“罗汉舞”音乐伴奏是民间打击乐,虽较简单,但有固定的节奏鼓点。一为“碎鼓”,来自民间卖艺的“闹台”属于快板鼓点节奏;一为“堂鼓”,是舞中运用较多的鼓点,节奏稍疏,适合动作表演。在音色上低音较浓,采用打鼓、大锣、大钹各一面,声音坚实浑厚,给人古朴粗野的感觉。在力度上有强有弱,节奏疏密得当,在情绪上有热烈与舒展、紧张与休闲的对比。这些都与表演风格联系密切,大大丰富了艺术形象。罗汉头戴大罗汉面具,穿黑布便裤,腰系用白布袋内垫谷壳或芦花制成的“腹臀包”,再穿上深咖啡色绸缎长和尚服,外套淡蓝色绸缎背褂,穿黑布沿白边的短腰靴,靴头缀红绒球;猴子画猴脸,戴猴帽,穿土黄底咖啡色图案的无领对襟上衣,加披肩,灯笼裤,黑布沿白边便鞋;罗汉崽头戴花褐色棉布圆顶帽,穿一套褐色和尚服,灯笼裤,黑布沿白边便鞋。

3.2南安“罗汉舞”活动程序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是罗汉舞的表演期。大年初一,先要举行请神仪式,罗汉舞的表演者穿好服饰,备好道具到关帝庙前集中请神,由一老者主持执事:用黄泥碗盛满井水,双手奉献在关帝庙台上,并用一双竹筷在碗面上架个十字,以示请神灵消灾治邪(传说表演者被爆竹烧伤,涂上此水即可消除疼痛),这时鞭炮齐鸣,各家贡上三牲肉食,插香点烛,跪拜叩头。仪式结束,罗汉队和龙灯队、花灯队从关帝庙出来,在灯笼、旌旗引导下,浩浩荡荡沿街行走,围观者充街塞巷,家家烧香膜拜,谓之“迎神”。大年初二,罗汉舞按发帖的先后次序到各家表演。由小灯笼和旌旗在前引路,相随两对大灯笼,两对花灯,后面是打击乐队,罗汉队,龙灯队,沿途的群众则烧香“迎神”。表演时,因罗汉是神,所以在表演程序上形成了必须先跳罗汉舞后舞龙灯的习惯。俗称舞罗汉是送喜(即送崽),舞龙灯是麒麟送子,这些都表现了当时民众求子心切的愿望。罗汉舞表演时,主人家要备足鞭炮,在四角鸣放,硝烟弥漫,据说罗汉崽是踏着祥云(硝烟)降到人间的,爆竹放得越多越灵。这时罗汉头罩面具,扮肥硕体态、大腹便便,隆起臀部,似孕妇状,走着老人步,跳着“捧腹”“捧臀”与猴子交媾等动作。然后罗汉头“抖袋”播崽,小罗汉遍布人间。舞蹈风趣幽默,罗汉头稳健慈祥。罗汉崽的的动作都是一组组结构严谨、编排严密的叠罗汉动作,活泼可爱,虎虎有生气,表演场面壮观独特,形象生动,高潮迭起。表演完毕,主人会封送红包,礼金优厚,特别是结婚多年不育者或家无男丁者,礼金更为丰厚,表示对神灵的虔敬,以求添丁。

4.南安“罗汉舞”的复兴与发展

南安“罗汉舞”,始于明末,在清代逐渐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到清末年间达到鼎盛,成为大余县南安镇客家人春节、元宵节最受欢迎的民间活动。但建国后时断时续,曾一度禁演,在时代变迁中几度濒临失传。“”破四旧给“罗汉舞”带来毁灭性破坏。当时,”罗汉舞“被认为是封建糟粕,一些道具也全部销毁。“”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文化部门支持下,年近五旬的吕世龙成为“罗汉舞”第四代传人,1981年,大余县举行了一次全县的民俗艺术表演。由吕世龙组织排练表演的“罗汉舞”引起全县轰动;随后在党和政府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重视的环境下,“罗汉舞”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为了让“罗汉舞”得到更大发展,大余县文化局拿出1万多元经费为节目准备原汁原味的服饰和道具。2006年,大余县成功组织了40人表演大型的南安“罗汉舞”。2007年6月,由大余县文化馆牵头,在吕世龙与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以当地梅关中学为依托,组成南安“罗汉舞”表演队,成功大规模复排南安“罗汉舞”。复排后的南安“罗汉舞”在该县第二届农民艺术节上大放异彩,成为此次表演最成功的节目。2007年12月,“罗汉舞”参加赣州民间民俗演出,成为南安镇标志性民俗文艺表演项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南安“罗汉舞”入选赣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入选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开始,每逢重大节假日,大余县文化馆都组织进行罗汉舞巡回表演,受到了大余县人民的广泛欢迎。南安“罗汉舞”这一来自民间的舞蹈在失传多年后又重新大放异彩。

5.南安“罗汉舞”的文化保护传承价值

5.1客家文化研究价值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源于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它深深地扎根于客家的文化土壤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研究客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活化石”。南安“罗汉舞”是最具特色的客家民俗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表达了南安客家人在当时艰苦的生存环境下祈神求子追求生存发展的强烈愿望,虽然这种祈求人丁兴旺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被逐渐淡化,但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依然清晰可见。所以“罗汉舞”的保护传承对研究赣南客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5.2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价值“罗汉舞”是一项集健身性、艺术性、欣赏性为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是靠民间老艺人身传口授的方式,在实践表演中让下一代学习掌握这项祖辈传下的技艺,使表演艺术一代一代往下传。南安“罗汉舞”是由舞蹈与民间打击乐配合的群体性民俗体育舞蹈,对于道具、伴奏音乐和表演技艺要求都很高,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目前能够懂得“罗汉舞”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急需通过表演活动发现、培养新一代民间艺人,把道具、伴奏音乐和表演技艺传承下来。所以说开展“罗汉舞”活动,能有效推动客家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3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价值“罗汉舞”表演活动具有一定的民间休闲娱乐功能。在大余南安镇正月初一至十五为“罗汉舞”的表演期,每逢表演活动时,方园几十里的人们,就会相互转告并携老扶幼,纷纷来到表演的地点,饶有兴趣地观看,其目的就是为了娱乐和休闲。“罗汉舞”表演一招一式都是力量与技巧的展示,表演者必须加强体魄锻炼和技巧训练,对表演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一种休闲娱乐、调节身心的方式。“罗汉舞”惊险高难的艺术造型和罗汉崽“健、力、美”和谐统一于一体的高超技艺,以及罗汉头诙谐幽默的表演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人们在参与和观赏活动中实现自我娱乐的心理满足,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既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又促进了民众身心健康。

5.4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罗汉舞”作为客家传统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具有显著的健身、表演、娱乐、审美、教育等功能,是学校开设民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很好教学资源。将其引入学校体育,有利于打造学校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特色,使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和个性化。既能使学生在动作技能、意志力、身体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还能让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激发民族自豪感,弘扬客家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使客家传统民俗体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

5.5旅游开发价值在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中,南安“罗汉舞”是最具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它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具有很强的娱乐观赏性,可以以此打造出具有客家传统民俗体育品牌效应的旅游热点。“罗汉舞”以民族的独特性、原生性、健身娱乐性符合了现代旅游者的心理,将体育活动的“动”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了旅游的空间,增加了旅游的吸引力。把南安“罗汉舞”民俗体育资源纳入赣南旅游资源开发,既娱乐了游客,丰富了旅游资源,同时,又为旅游业创造了经济效益,可以有效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民族传统民俗体育保护的“双赢”,并且对开发和利用客家传统民俗体育资源本身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6.结束语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泰国;传统文化;民俗;佛教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20-02

泰国位于东南亚的心脏地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亚洲中南半岛中部和马来半岛北部的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泰国比较完整地保持和延续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尽管现代化建设在不断推进,但是泰国人身上仍然散发着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民风,充分显示出泰国独特的魅力。所有这些都吸引了众多文人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泰国文化的来源及形成

西方文化一般指欧美文化,而东方文化一般指中国和印度文化。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泰国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在文化上也处于中国和印度两大东方文化区域之间。一方面,泰国文化受东方文化的渗透,东方文化中佛教中南传的小乘佛教长期熏陶着泰国;尤其是基于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宫廷文化也对印度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1]。另一方面,自19世纪以来,几乎整个东南亚都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泰国是当时唯一一个保持独立的国家,但泰国处于西方列强的夹缝之中,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东西方文化长期渗透、融合的过程中,一种独特的泰国文化便逐渐演化形成了。

二、泰国的传统文化

(一)宗教文化

1.小乘佛教。在泰国,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小乘佛教,并对佛教保持着虔诚的信仰。寺庙是泰国人的宗教中心和重要的社交场所,人们在寺庙中剃度、祈福或在这里暂时摆脱喧嚣生活、会友、聚会等。每个泰国佛教徒的一生都与寺庙有着紧密的联系,寺庙在泰国人眼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佛教受到广大泰国佛教徒膜拜,而僧侣在泰国也是地位优越的。对于一般泰国人来说,在谈论佛像和僧侣时要用特殊的敬语。一般信徒在与僧侣相处时,需遵循以下原则:在僧侣之后用餐、在僧侣身后行走、座位比僧侣的低等[2]。依据泰国的传统,每个成年男子一生必须出家一次,时间为一周到半年。普通公司的职员可以带薪修行,政府和军队的官员则有政府专门安排出家的时间。佛教文化渗透在泰国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无法分清哪些是宗教的、哪些是世俗的。泰国文化和佛教文化已很大程度融为一体了。

2.原始宗教崇拜。泰国人还崇拜原始宗教,他们崇拜土地神、花神、月神等树木众多的自然神灵,相信万物均有灵,神灵们能够在某一方面帮助人类。同时,他们还认为非常有必要祭奠和供奉非正常死亡的生灵,如意外死亡的亲朋、夭折的婴儿等。他们认为神灵和亡灵对人的帮助多少,是由人们祭奠供奉的多少而确定的。泰国人面对神灵时采用对待人的态度,他们认为有些神灵可以尊敬、信赖,而有些神灵则只能畏惧,不能信赖。

(二)社会文化

1.泰国人的等级观念。上等阶层、中等阶层和劳动阶层构成了泰国基本的等级,每个等级都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和行为标准。泰国人日常所使用的语言由他们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决定,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依据特定情况随意转换的。对于大多数泰国人来说,试图判断一个人的身份是为了按相应的规则办事,而不是为了超越他[3]。

泰国孩子的未来和幸福深受自己父母的关心,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常常会受到父母的关注和干涉。通常情况下,孩子会听从父母的意见,如果自己的决定会使父母操心,他们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选择。泰国人普遍认为,孝顺就是尊重父母的意见、时时刻刻为父母着想。在一个家庭的孩子之间,年长的孩子比年幼的孩子的地位高,年幼的孩子要服从年长的孩子,年长的孩子要对年幼孩子的行为负责。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年龄的大小,通常一个家庭中最年长者的地位最高。对于男人和女人的地位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男人的地位高于女人,女人面对自己的丈夫时应谦卑恭顺。但这种说法即使是在古代也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事实情况是,即使在封建年代,泰国女人在很多方面也是在男人背后发挥着影响、掌握着相当的权利的。无论是哪个阶层的家庭,一般情况下,家庭的经济大权和子女的教育都是由女人掌握的。由此可见,在泰国的家庭中,妇女的地位并不比男人低。

2.泰国人的人生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虔诚的教徒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来世,来世的幸福远比今生的成功来的重要,为了来世的幸福,今生积德多多益善。大部分泰国人认为神明赐予他们一切,今生的投资和长远的人生规划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大部分泰国人在为改变今生的状况付诸行动的同时,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神明的赐予上。他们相信,自身的财富、地位等都是通过自己对宗教的虔诚来换取的[4]。他们会通过向神明承诺多多供奉感谢神明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他们认为向神明的承诺不能废弃,否则将受到神明的惩罚。从这种人生观中我们可以看出,宗教对泰国人重视承诺的美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受佛教的深刻影响,泰国人热爱和平,反对各种形式的暴力。他们总是试图阻止和消除暴力,为自己营造和平的生活居住环境;泰国人更多地倾向于避免冲突而不是解决冲突,他们认为人的愤怒会在一定程度上招致神灵的愤怒,一旦神灵愤怒,天灾人祸便降临到人的头上。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尽量避免各种对抗,镇定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麻烦,从而使自己置身于宁静谐和的社会环境中。能冷静处理难题的人是令人敬重的。

泰国传统的家庭特点就是家庭温和、家人间互助互爱、晚辈服从和尊敬长辈。在他们的观念中,安全的第一世界当属家庭。泰国人无论离家多么遥远,总会终身相通于他的家庭精神。女儿认为她有奉养自己的母亲的责任,母女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三、泰国的民俗

(一)泰国的传统节日和生活方式

在古代,泰国人在沿河两岸建设房舍,人们在河面上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买卖和交通,人们的生活和河流密不可分。目前在泰国还保存着数个水上市场,可以让后人一睹古代泰国人的生活风貌。河流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泰国的传统节日风俗。比如,每年的11月份,人们会在水位上涨时举行水灯节,以此表达人们一年来对水的感激感谢之情。

泰国的风俗也受其气候的巨大影响,比如,闻名海内外的泼水节,原意是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通过泼水净化自己的心灵,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天气异常炎热,泼水可以使天气凉快起来。因此,在泼水节当天,人们会在异常热闹的氛围中出来泼水取乐[5]。

泰国的传统节日几乎都与佛教紧密相连。因为佛教在古代就已进入泰国,在其不断的发展中将宗教训语植入人们的心中,长久与人们共存,与此同时,深深渗入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习俗中。

(二)双手合十的礼貌礼节

泰国人民热情友好,在礼貌礼节方面的修养上处处注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佛教礼仪在泰国的礼貌礼节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泰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见面打招呼等一言一行都渗透着浓郁的佛教色彩。

见面礼即是打招呼礼,是各国各族人民为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在见面和辞别时特别适用的打招呼方式,也是交流感情、增进彼此友谊的重要的礼节之一。国际上公认的最流行的见面礼是握手礼,但这种见面礼泰国人只会在国际社交场合适用,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受欢迎。泰国人的见面礼行礼时各自在胸前双手合十相互致意,源自于佛教礼仪中的双手合十礼。其具体做法是:在胸额之间将双手手掌对合并举起,其对对方的尊敬程度由手掌所举高度决定。举得越高,敬意越深[6]。比如,平辈相见需将双手举到鼻子以下,晚辈见长辈时需将双手举至前额,平民百姓在见到国王时需将双手举过头顶。长辈在对晚辈还礼时需将双手举到低于前胸的胸前。除此之外,低头行礼时需面带微笑,同时说“你好”或“再见”等话语。行礼顺序应遵循的原则是卑者优先,即年纪较轻者或地位较低者先合十致意,然后年长者或尊者双手合十于胸前还礼。俗人和僧侣、男女之间见面时都不能握手致意。

(三)泰国人的穿着打扮

寺庙是泰国人心目中公认的神圣地方,因此,泰国人在进入佛教寺庙时都会严格注意自己的衣着,尽量端庄得体,绝不身着任何的短裤、短裙或坦胸露背地进入寺庙。在进入佛堂、回教寺和私人住宅时必脱鞋,同时绝对不用脚踏着门槛。

综上所述,泰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有着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东西,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佛教对泰国人民而言,已经上升到了哲学高度,而不再仅仅只是一种,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促使泰国人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巩固。由于泰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涵盖极为宽泛的内容,佛教对其也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7],因此,对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的探究非一朝一夕就能通彻,需要我们沉淀自身深入领悟。本文所述泰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知识,是泰国文化习俗中极为微小的一部分,更多更深的内容还需有识之士继续挖掘和探究。

――――――――――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库泊.文化震撼之旅――泰国.[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130.

〔2〕罗良好.泰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企业文化,2008(5):199~200.

〔3〕林艺.泰国国家研究会来滇考察“共同区域文化”[J].民族艺术研究,2005(3):80.

〔4〕张万强.浅谈泰王国文化[J].菏泽学院学报,2011(3):231~232.

〔5〕岑容林.泰南四府民族分裂主义的由来、演变与出路[J].东南亚研究,2007(2):26~32.

〔6〕Siraporn Na Thalang.民间文艺学理论――研究民间传说、故事的科学方法(泰文版)[M].泰国:朱拉隆攻大学出版社,2005.142~143.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这里是人们跋山涉水闯关东,常年垦荒种地、狩猎,赖以生存的聚集地。该村现今保存完好的两棵上百年的古树和两口古老的辘轳井,仍在见证着满汉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如今,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勤劳朴实、忠诚厚道、热情好客,经过蹉跎岁月沧桑洗礼的鹿圈村人们在这片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土地上,倾力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关东民俗文化产业旅游村,奏响了一曲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凯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东来乡党委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方向上着力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打地域牌,走特色路”,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旅游产业品牌,硕果颇丰。

东来乡民俗村始建于2009年,是以满族、朝鲜族特有的民俗、人文、自然、农业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少数民族独有的房屋建筑、器皿、工具、饮食、服饰、礼仪为特色的观光园。2011年民俗文化产业项目进入实质性运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档升级,鹿圈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不断改善。鹿圈村人把打造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工作同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效益。

鹿圈村的文化厚重,来源于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悠久的历史;民俗村的文化时尚,是因为他们继承和发展的文化理念贴近了时代脉搏。

为了全力打造民俗旅游项目,近几年,鹿圈村先后投资1329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仿古式围墙1600延长米,新建一处古朴典雅、造型美观、别具一格的仿古大门一座,依托文化资源,建设宜居、宜游生态村落,从道路、自来水、围墙、亮化工程、旧房改造、围墙粉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一排排农家新房,明亮的路灯呈现出一派新农村面貌与厚重文化和谐交融新景象。同时对民俗村周围38座年久破旧的房宅进行统一改建为满族、朝鲜族风格,使民俗村规模由原来的38户扩大到50多户,艺术地再现了满、朝鲜、汉族的民族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的魅力,成为通化县文化产业独一无二的旅游亮点。

“窗户纸糊在外,草坯房子篱笆塞,烟囱砌在山墙外,南北大炕对烟袋,嘎拉哈决胜败,摇着秋千真自在,唢呐花轿等在外,新郎骑马娶真爱。”这首童谣就是对民俗村的真实描述。

每当来到这个文化氛围浓厚、富有民族特色的关东民俗村,一个大型的宣传画廊立刻映入眼帘,上面一幅幅具有关东特色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有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通化”在此拍摄的花絮;有以关东民俗村为背景,由著名影星范伟、张桐、黄晓娟、闫学晶主演的电视剧《上阵父子兵》的拍摄场景;有从广东慕名而来的一对新郎新娘骑马坐轿举行婚庆的镜头特写……仅这些照片就能够勾起八方游客一睹民俗村芳容的强烈愿望。

沿着镶嵌着别具特色的碎石的乡村甬道,闻着四周奇花异草散发着的芳香,倾听着潺潺溪水的流动,关东民俗村如同一幅美丽壮观的山水画,别有一番情趣。就这样,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关东风情把游人带进悠远的时光隧道。在一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能看到的民房前,只见细木头夹的木障子里面种着玉米、青菜,栽着各种果树,呈现出好一派关东田园风光。门前一口古老的辘轳井,井旁一盘石磨,用黄泥堆砌的大烟囱,长着青苔的房顶,屋檐下挂着籽粒饱满的玉米和一串串红红的辣椒,勾起了孩提时代的无尽遐想。院子里保存完好的三间泥草房仅从外观上看就感觉已经古老得不能再古老了。屋内的摆设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南北炕铺着用芦苇编织的炕席,上面有古老的炕琴柜和具有民族风格的被褥,炕席上摆放着烟笸箩,屋中间挂着哄孩子的悠车子……这一切都凸显出满汉古老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在民俗村,浓郁的民族文化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具都展现着民族的特点,朝鲜族的图腾、白色的屋檐、茅草的屋顶、檐下各式古老的农具、七曲八弯的石墙,仿佛讲诉着朝鲜族人民勤劳的故事。碾盘、古井、渔舟、木屋,满族的四合院仿佛让你走进了满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关东民俗文化村搜集了民俗展品2000多种,详尽展示了东北风情、农家生活风俗和农业产业风俗。这些展品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当地农民赖以为生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具,走进展馆,凝望展物,恍若置身于时光隧道。打开了一段尘封的记忆。民间老艺人手工绘制的民俗画——“关东十八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栩栩如生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北农家早期的生活情趣。步入民俗村,就感到走进了东北的历史,以蛮荒时代起步,从民国再到共和国建设初期,以及、时期的文字、照片、实物组合出东北历史沿革的全景。那斑驳的、陈旧的皮靰鞡、辘轳井、煤油灯会让一段段模糊的回忆变得清晰。

2011年,外部投资者还深入挖掘了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如满族碗、朝鲜族小吃等特色美食。民俗村初具规模后,周边农户依托关东民俗村建立了农家乐山庄和采摘园,对外开展体验农业的项目,让游客既感受到满族文化的古朴神秘,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奇特景观的神韵,又能进一步体验到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耕作收获的喜悦。

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民俗村的旅游服务,使之上档次、上水平,鹿圈村依托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和新农村建设底蕴,看眼前,想长远,励精图治,在新的一年里还在积极运作筹集新建一处别具特色供人们参观游览的,集满族博物馆、原始仿古建筑群、朝鲜风味小吃、茶艺表演于一身的民俗一条街,以及特种动物饲养场和绿色生态园,使当地民俗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

民俗村从2010年春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写生、摄影、观光等游客5万多人次,使这个往日寂静的小山村沸腾起来,成为游客参观和农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鹿圈子民俗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填补了通化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空白,还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东北赛区“园区创意优秀奖”和“园区创意银奖”两项殊荣。2012年还被评为通化“十佳魅力村庄”。更令人振奋的是鹿圈村和民俗村参加了2012年全国十佳美丽乡村评比活动,是吉林省唯一入围的,在全国70多个乡村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二位,还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等殊荣。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中D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01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使优秀的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扬,还能促进学生的德育、美德,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

一、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则

1.辩证选取的原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文化的精髓也存在很多种糟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文化都渗透进去,需要我们有选择的进行应用。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不是文学研究专家,其在阅读古代优秀文化作品时,不应该跟专家一样。就古代读的那些书,对现代学生来说,不必要全部都阅读。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选取简单、容易理解,且富含深刻含义的内容进行教学,反而能够起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2.与时俱进的原则。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其中有很多内容是不可改变的,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意识形态,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包含的某些因素和我们现代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小的隔阂。因此,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我国的时代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对现代教育领域,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结合当代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形式。

3.因地制宜的原则。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资源,保证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所依附,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具备更多的针对性。通过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保证学生的接收和消化吸收能力,并能够将传统文化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精神气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深入浅出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学习习惯和心理发育特点,在进行渗透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所侧重。对于传统文化中内容较为晦涩的应该不要融入进去,对于内容过于简答的学生自行学习就行,也不需要过多的进行渲染,最好是能够保持一定的深度,同时学生还能理解透彻,最终保证深入浅出的融合教学。

二、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馆》中的北方文化,《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当这些作品被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

三、开设经典课程,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人格积淀

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仅凭教材内容的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是进行深入分析,也难以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为此,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开设一些经典课程,或者进行专题教育,通过经典课程与专题教育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人格素养进行熏陶和培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各年段有计划地开设传统文化经典课程,让学生在课内学习系统《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传统儒家经典。同时,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开设传统名著经典课程。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这一单元为名著选段,为了使学生更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开设四大名著导读课。通过导读课的学习与探讨,学生将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人格素养与情操也将受此熏陶与培养,从而形成更为立体、多元的素质品德。

四、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习惯、节日、传统习俗等,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渗透能够给予初中生以良好的思想指引,使得学生能够回归传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完善语文教学中的环节,达到更好的教学互动,也使得学生能够在一种回归传统中获得更多关于语文学习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

一、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面貌,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遗留下来的各方面的民俗习惯和内容,是一种对祖辈们智慧等的继承。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民俗由于各种缘由已经改变或者消失了很多,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对其的深刻理解是对其进行保护和发扬的前提。

各国各族人民都有着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各种民俗活动和文化习俗,是一个地区的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生活风貌。民俗是依据人们的生活、情感等方面而激发出来的人文情感以及文化习惯。民俗增强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也使得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得到加强。也锻炼了民族个性,使得民族精神得到加强和历练。而民俗所关系到的内容是广泛的,它涉及到生产、日常生活、婚葬嫁娶等各个方面的民俗观念和活动。通过长期人们的实践积累,达到一种广泛的传播效果。

二、民俗文化对于初中生思想文化的培养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不断与各国之间相互融合,民俗文化也在不断被一些洋文化、节日所冲击,而正处于身心成长期间的初中生是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的,他们也不断求新求异,对一些传统的节日开始不那么重视。而一些中国的民俗节日更是逐渐被学生所淡忘,使得学生在成长阶段缺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其健康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一)通过了解民俗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基础,因为初中生对其的不断了解,能够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我国具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一步步的传承和发展中,许多在逐渐的消退,这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其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存在阻碍的。学生是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将来对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一代,而传统文化的丢失会造成其成长中思想文化的丢失,不利于其健康全面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增加思考和思想内涵

民俗文化是有具体的民俗活动作为现实基础的,初中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民俗活动来加深对于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思考能力和人文内涵。民俗活动里有许多的讲究以及一些历史故事,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观察,能够让学生更近距离地参与到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中。

三、民俗文化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以及内容中都进行相关的民俗文化教学,增加相关的游戏或者是对民俗文化的实践环节,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具备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也能使得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热情以及促进其精神文化的发展和积累。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以往沉闷或者是传统中对于语句、课文的死板教学,新的教学理念下,就是要不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进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通过生动的具体案例以及学生的积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使得语文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多彩,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扩展学生视野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起到丰富和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广泛涉猎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民俗文化中具有的丰富内容和文化底蕴能够给予其良好的熏陶,让学生去了解到更多关于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具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

(三)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传统文化正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中,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相关民俗文化的教学和探讨,能够在新一代人的成长中留下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使得民俗文化不至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人彻底遗忘。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保留价值。新形势下,一些民俗文化在不断受到冲击,学生也更乐于去参加和了解一些社会新兴的事物,而对于传统文化处于淡漠的态度。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成长,而且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总结:

民俗文化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对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习惯、文化、节日等的总结。随着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国际交融,使得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语文教学中加入民俗文化能够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起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参考文献:

[1] 景青梅.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6篇

文化是历史的延续,更是价值观念的一种体现,它的内涵十分宽泛,在人们的道德、风格、审美等方面都有所渗透,同时,也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传统文化有着被动和静止的特征,对传统艺术的感染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和传统文化相比,新媒体作为一种兼具互动和参与特征,同时还具备虚拟技术、感应技术等特点的媒体形态显然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当下,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文化的塑造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如果能够正确处理新媒体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让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发展做到完美融合,而传统文化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从陕西的传统民居建筑的视角出发,深入论述了新媒体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继口头和印刷传播方式之后,网络传播是最具有优势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做到了信息的无限延伸和全面覆盖,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影响巨大。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文化形态的变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属性的变革,同时,也推动了全球化的步伐,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则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作用。传统文化若想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必然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各种变化,并且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正如《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中提到的,新媒体艺术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对传统艺术进行了创新和否定。数字艺术和反映传统生活内容的传统艺术不同,它更多地体现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反映的是一种虚拟的现实。

那么,在新的形势之下,应当如何利用现代手段的优势条件,更好地传播本国文化呢?《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给出了具体的分析。首先,书中认为,要积极利用多元化的手段,以传统文化和数字化分别作为内容和载体,采取全新的传播方式来增加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许多陕西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式便是生动的例子。为弘扬民俗文化,陕西省曾经开展了关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题活动,《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一书认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弘扬民俗文化,加深民众对于民俗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利用新媒体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不同的民族与国家之间文化差异在逐渐变小,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宣传的力度不断加大,陕西的图书、艺术、服装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通过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也在不断走向全国甚至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陕西的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这样的文化发展方式不仅可以使陕西文化迅速走向世界,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反映出世界许多国家对待我国文化的不同态度。而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双向流动促进作用也体现在这里。许多民俗文化故事生动地描绘出了陕西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在这样的文化传播过程当中,新媒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中也表示,新媒体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网络的开放和包容丰富性,传统文化能够借助这个平台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当前我国发展现状而言,必须避免简单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互相堆砌,而需要做到合理地利用当代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创作,拒绝对西方盲目的模仿。《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一书围绕陕西地区传统民居特色及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的传统民居历史演进、装饰与建设、工艺门窗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描写,具有浓郁的陕西地方特色,书中体现了关中人日常生活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情趣,体现出了作者对本土文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这本书对于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传播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复兴

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我国文化组成较为复杂,每个民族都有单独的文化与信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都已经渐渐的消失了。民俗文化逐渐的遭受着灭绝的危机,很多依靠口授或者行为传承的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传承。民俗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也是我国传统精神的根基,对于我国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冲击,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国文化形态现阶段正处于一个飞速变化的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进行一场考验与犀利。因此,认清他国文化,促进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我国文化发展与生存的重要保证。

现阶段,全球文化同质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排挤,并且有逐渐消失的趋势。最近一段时间,我国传统的历史节庆已经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取而代之的则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毫无根基的外来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在商业的炒作下,我国传统节日也逐渐的被忽视。在如今充斥着各种文化与思想的氛围中,我国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想国际社会展示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理念与魅力。在传统文化的展示上,保持我国传统的风格、习俗、精神,利用强大的感染力与优越性,向全世界来展示。民俗传统文化融合了我国全部少数民族的文化理念,是即将消失的文明,需要进行毫无保留的保护与延伸。

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是文化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爱国主义背后贯穿着传统文化,对于爱国情怀与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是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前提。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爱国主义不只是口头上的宣扬,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形势,充分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利用,体现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特点。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尤其是对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来说,其文化对于民族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高度的认知,我国现阶段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还存在很多不足。要想对他国文化进行研究,就必须解决自身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不足的问题,并且做到自知和自为。另外,各种外来文化节的出现,不会对我国文化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文化效应需要基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提升一代人们的思想观念。

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源头,也是国家与民族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国家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没有良好传统文化的国家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制度的起源,是民族集体的信仰,也是民族生命力的一种有力体现。我国要想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要保证文化的繁荣。建设一个文化强国是达成经济强国的重要前提,在进行文化建设上,现阶段面临一个最重要和最急切的任务就是改变现有观念,对现有民俗文化做出相应的取舍,并提出一系列保护传统文化的措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

民俗文化是所有形式艺术的起源,没有优秀的民俗文化,就不会有优秀的艺术作品,就难以实现艺术创新。进行艺术创新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思维定势进行转变,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想结合,从而达到民族文化创新的高峰。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某种文物进行保护,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念进传承,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无可厚非的,可以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信任与相互尊重,是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应该着眼于世界,将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为原则,为加强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友谊发挥重要作用。

爱国主义的思想是源自千百年以来对自己祖国的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一种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与行为,是将感情转化为无私报国的行为。爱国主义是我国民族团结的力量来源,也是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方向。爱国主义对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众多民族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发展和变化与社会、历史的进步而发生改变。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需要在有选择的传承中进行,只有经得起考验的思想,才可以融入到爱国主义思想中。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种客观上的认识,也是对待祖国一种行为与道德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下有着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忧国忧民,在现代民俗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的前提下,爱国主义文化必须要做到保护民俗文化,保护我国传统文化。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其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我国民族生存的重要影响。爱国主义教育是爱国思想与爱国行为产生的基础,也是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的有力支撑。民俗文化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也是一种民众群体自发流行与传承的精神,是民族生活形态的体现,也是民族行为规范与精神文化的反映,民俗文化具有天正的德育内容,是与之而来的道德准则。爱国主义与制度、信仰、民族无关,只与民族文化与民族思想有关,传统的民族文化作为我国历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正视历史,寻找正确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建兴,冯立刚.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J].党政干部论坛,2007(S2)

[2]王和强.论爱国主义的当代嬗变[J].思想理论教育,2009(05)

[3]王雯.论爱国主义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新西部,2010(06)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传说、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调研报告[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3]王晓洋.浅析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传统文化;民俗摄影

一、民俗摄影的特性

民俗摄影是摄影与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土壤,随着民俗摄影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总结,笔者总结了民俗摄影的特性。

1.民俗摄影是对历史的记录和见证

民俗摄影的基本特性是真实性,是对民俗文化的客观记录和再现,是以图像的形式将民俗文化定格和保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摄影的学术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作为民俗考察研究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民俗摄影在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记录与保存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孙明经和庄学本等早期的摄影家们拍摄了大量具有民俗学内涵的影像,这些影像既是珍贵的历史史料,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是开创了民俗摄影之先河,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2.民俗摄影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民俗摄影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同时也具备高度的艺术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的选择和捕捉最具典型性的民俗事象,同时也要追求美感,兼顾摄影的造型法则,选取最合适的角度和构图来阐释作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否则拍摄出来的便只是一张简单的记录民俗生活的照片,不能称得上是民俗摄影作品。每一位优秀的民俗摄影家都有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创作主体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作品对民俗文化诠释的角度不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既兼顾了作品的美感与艺术性,又能够丰富观者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层次。

3.民俗摄影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

民俗摄影以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事象作为拍摄对象,将传统文化通过图像的形式重新加工,经由创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加工过的作品既是传统文化的再现,又贴合了当今受众的审美需求。民俗摄影的出现,使得民俗文化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内容,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民俗摄影的核心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把握。

二、民俗摄影的不足

1.素材挖掘不全面

中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到目前为止,民俗摄影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发掘,广度即对民俗摄影活动表象的整体性研究,对多民族民俗文化的覆盖面;深度表现在对民俗摄影活动内涵的研究,阐释或揭露民俗的历史渊源,民俗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受众的心理反映。大部分拍摄民俗的摄影家都居住在城市,普遍缺乏民俗学科相关知识,并不了解民俗的起源、演变、内在发展规律、未来走向等,他们大多偏重民俗表象的记录,如拍摄少数民族服饰的照片,解释不了礼仪的特点、区别、地域的差异。

2.学术建构不完整

民俗摄影这一概念诞生至今二十余年光景,其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做为支撑。对民俗摄影作单独的摄影分类,一开始就存在硬伤,它的源头、现状、发展脉络、创作规律、审美特性及社会功能等一系列当务之急的问题都需要理论的自立、自觉。虽然部分中国民俗摄影家如沈澈、曾秋华等人通过多年的摄影实践提出了一些零散的理论和规范,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结论,学术界对民俗摄影的解读和诠释还不够深入,学术框架不够健全,仍然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建构。

3.发展规模局限

自摄影传入中国,民俗摄影从无到有,到今天已正式成为一门摄影学科,但是其发展规模仍局限在民俗摄影爱好者的小群体当中,其传者和受者规模都相对固定,没有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民俗摄影人才匮乏,新一代青年摄影家中少有在民俗摄影方面有所建树者。民众对于民俗摄影的了解流于表面,体验和学习的兴趣不足,目前的文化市场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娱乐的附庸,民俗摄影被快餐式的消费,发展的空间受到局限。

三、改进建议

民俗摄影的过去只有短短几十年,那么如何吸取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使民俗摄影未来的发展道路更加顺畅,笔者通过分析归纳,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重视、协会规范

面对现代化的侵袭,民俗文化本就处于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民俗摄影也一直被边缘化,因此,来自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在保护民俗文化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可以通过投入专项资金,采取政策的倾斜,利用行政力量进行民俗摄影的推广。除了政府的重视与推广,民俗摄影这棵树苗想要茁壮成长也离不开规则的束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作为民俗摄影的官方组织,有义务对民俗摄影爱好者们进行规范和管理。通过组织会员定期交流、达成尊重与保护被摄民俗事象的共识。

2.转变发展观念与道路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在民俗摄影的发展势头中一直扮演着当家人的角色,它组建了目前为止中国唯一的民俗摄影图片库,然而绝大多数的民俗摄影作品是通过网络发表,很少在美术馆、画廊、博物馆展出,很难引起民众的关注。民俗摄影方面的书籍与其他影视资料也相对稀缺。因此,民俗摄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努力“飞入寻常百姓家”。尝试在不损害民俗摄影真实性的前提下,与大众文化接轨,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民俗摄影行业一直以来面临着人才的稀缺,这也是民俗摄影的发展停滞不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里提到的不仅是高层次的创作人才,还包括经营管理人才。民俗摄影不仅需要优秀的创作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民俗摄影作品,还需要调整人才结构,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压力,民俗摄影要与国际接轨,需要一定的市场洞察力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一个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能带动并影响整个市场。那么如何获得和培养专业人才呢?首先,高校在摄影教育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培养方面需要塑造合格、高质量的人才;其次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可以通过本行业培养和其他行业引进相结合的策略,引进国外或其他领域的管理人才能够有力的推进民俗摄影产业化和国际化。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分析民俗摄影的“前世今生”,力图为民俗摄影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作品见证历史,民俗摄影定格了时光,保存下民俗文化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民俗摄影的发展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陈晓敏.《中国民俗摄影的梳理与评判》.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3.

民俗传统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民俗文化;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98-01

一、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危机原因分析

(一)目标群体-农民文化的主流人员逐步缺失

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使得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推进。生产力的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青年农民逐渐变成了农村民俗文化的主要传递者,他们大多都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里去工作,留下老人和孩子,从而导致民俗文化主要观众的流失,农村文化逐步走向了下坡路。

(二)形式和内容问题

时代的变迁导致了农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先进于农耕时代形成的乡村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文化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观众的要求,这样现代观众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特别是青年观众表现的非常明显。传统文化在表现手段上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发展,很难满足人们对现在生活的需要;传统文化在内容上也很难和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保持一致。

(三)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的计划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矛盾,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主导管理机制依旧对现今的农村文化管理机制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先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相关管理机制要求,各乡镇文化站来执行具体的管理实施方案。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把经济文化发展看得越来越重要,规模空前,导致文化的社会价值在面对经济的巨大光环时变得毫无光彩,“文化专员不专干”成了一种流行,他们转变思想,到乡镇管理以及计划生育等具有经济效益的岗位去工作。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政府降低对文化发展的重视,许多文化事业单位不得不面临被“砍掉”的危险,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寸步难行。

二、保护对策

(一)弘扬民俗文化精神

现代化城市建设为新农村的发展树立了榜样,这就要我们把建设立足点定在独特文化的创新上面来,把乡村民俗特色打造成特色经济链条,依照这条思路,既要形成创新民俗文化,还要将民俗文化的弘扬建立在营造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基础上;不仅要保留民俗文化的传统,还要不断的创新民俗文化。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认真钻研民俗文化从中汲取比较好的部分,丢弃民俗中不好的部分,坚持积极向上、符合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发扬传统民俗文化精神,扩大其影响力,让民俗发展创新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新里程。

(二)加快民俗文化创新

民俗文化以一种文化形式存在着,它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形式中的一种,它不断的适应着人们变化的新生活。内容创新是民俗文化创新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创新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民俗文化创新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跟随着现代文化流行的步伐,这就让传统民俗文化不得不抓住现代民众的生活和审美习惯,从而促使民俗文化不断走向创新。

(三)加大政策扶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传统文化是否被“边缘化”的决定权就放在了政府的扶持上,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守护和扶植成了政府主导机制的一大部分责任。政府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研究等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已达到抢救性保护的目的。保护的重点放在农村民俗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传人和名作;通过以音像、文本或者超文本等形式将其事物形态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再现或表现出来;在博物馆中保存其原本的面貌;农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应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作为总体规划,强化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确保农村民俗传统文化受到法律保护。

(四)建立民俗文化版权保护机制

完整的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形式,在我国很多行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制度。版权的制度保护范围包括保护民俗文化形式、保护民俗文化衍生的商品以文化特色形式进入市场、保护民俗文化品牌影响力。版权制度的保护在精神价值上更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从长远来看民俗文化将成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不可或缺,保护民俗文化版权是对地方精神信仰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农村民俗文化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来维护和配合,从而实现政府与社会力量结合保护,把社会各界的力量联合起来推进农村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作为动力的来源,把农村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意识成为农村人群生活的新风尚,从而调动农村人群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优势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林彦.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J].传播与版权,2014(01).

上一篇:农机安全培训范文 下一篇:加密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