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范文

时间:2023-10-22 01:21:15

民俗风情篇1

别致的以物传情

传情达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情绪、情感和文化取向。塔吉克人在这方面借以表达感情和友谊的形式独具特色。一是荷包传情。这是青年人互相求爱时的一种以物传情的方式。当姑娘遇到男青年求爱时,就要看姑娘是否给小伙子送荷包了。若她很快将自己精心绣制的一个荷包送给小伙子,就说明她有意。荷包内会装着一根已经烧焦了的火柴梗,暗示为了你,爱火已把我心烧焦。小伙子收到荷包,会立即将一个用红线缝合的小黄布包(内装一颗杏仁)送给姑娘,意思是:我将把整个心都给你。二是刁羊传情。在刁羊场上,得胜的小伙子会绕场一周,然后将自己的胜利品――羔羊丢在他心仪的姑娘面前来表达求爱之意。这时,姑娘如有意,就会拜托一位年长妇女代表自己,将绣花手帕拴到求爱者的马头上。三是喜庆舞场传情。喜庆场合塔吉克人常常狂歌欢舞,这时小伙子们使出高超的舞技,希图获取姑娘们的欢心。如有姑娘将自己的红头巾搭在某个小伙子的左肩上,就表示她对他有爱慕之心。有时女同伴也常故意把红头巾搭上去,为他们添趣助乐。

塔吉克人以物传情的习俗不仅限于男女青年之间,一般人也通过约定俗成的“物”,传递其他各种感情。如在红绸荷包里放上石子和杏仁,表达与对方的友谊永在心间。有人去世,递一根烟或从外地寄一根烟来劝慰节哀,以表吊唁之情。

矫健威风的鹰舞

塔吉克人对歌舞有特殊的爱好,逢年过节或操办喜事绝不能没有歌舞,而且以鹰舞为主要形式。因为塔吉克人以活跃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山鹰为本民族的图腾,鹰舞便起源于山鹰。

鹰舞是塔吉克人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它通过模仿雄鹰在碧空中自由飞翔的各种动作,表现着塔吉克人如鹰一样地勇敢,表达着他们要像鹰一样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愿望。鹰舞以鹰笛和手鼓伴奏,男子吹鹰笛,女子敲手鼓。塔吉克民间乐曲是别的民族少用的7/8拍节奏,按着这个节奏舞蹈时脚步轻盈飘逸,手的动作模仿山鹰飞翔,非常健美。凡婚礼、节日或来了贵客,塔吉克人总会跳这种优美的鹰舞来助兴,气氛非常热烈。

鹰舞姿势极富美感,风格纯朴。男子的舞姿显示出轻快的心情和豪迈的性格,急舞时,盘旋俯仰如鹰起鹰落,最为刚强有力。妇女舞蹈时,双手随鼓声在头上部向里、向外旋转,给人以一种柔和的美感。年少者舞时,喜欢展示他们青春的矫健和激情,其舞姿活泼而变幻多端。年长者的舞蹈符合他们的性格,细腻,微颤。而男女共舞时,场面更加丰富多姿,刚柔相济,气氛热烈,形成塔吉克舞蹈最壮美的景观。当众人舞至高潮时,围观人群中会有不少人不断插入口哨、击掌和欢呼的声音,气氛非常热烈欢快。

短小神奇的鹰笛

塔吉克人的乐器中,有一种“鹰笛”,最具民族特色。

关于“鹰笛”,有很多民间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位名叫瓦发的小伙子和一个叫古丽米合尔的姑娘,从小是巴依(头人)的奴隶。日久天长,他们相爱了。巴依知道后很不高兴,便将瓦发打发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放牧,而把姑娘留在家干活,拆散了一对恋人。一天,瓦发的羊群受到恶狼的袭击。这时,有一只巨大的雄鹰为了拯救他的羊群飞来与恶狼厮杀,把恶狼啄死了,而雄鹰也受重伤快死了。鹰睁开眼对瓦发说:“我已经不行了,你杀了我,用翅骨做一对笛子,当作我留给你的遗物吧!你有难时吹响它,就会得救。”瓦发含泪从鹰身上取下两根中空的翅骨,在上面开了3个孔,一吹,发现那声音美妙无比。后来,巴依霸占了瓦发心爱的姑娘,还想杀害瓦发。瓦发想起那只雄鹰死前的嘱咐,吹响了那支笛子。这时,许多鹰从四面八方飞来,啄死了可恶的巴依,解救了这对善良的恋人。塔吉克神奇的“鹰笛”,从此就诞生了,成为塔吉克人的护身法宝。若干年以后,又有侵略者闯入塔吉克村子烧杀抢掠,牧民们一时陷入绝境。塔吉克人吹响了鹰笛,笛声悲壮激越,传得很远,四处放牧的塔吉克兄弟听到后迅速赶来救援,无数的鹰也飞来加入抗击入侵者的队伍,最终赶走了那些坏人。

现在,塔吉克民间有不少人藏有神奇的鹰笛。它的确是用鹰的翅骨做成的,长约20厘米,下部开有3个笛孔,笛孔孔径为1.5厘米。鹰笛中空,不用嘴子,竖着吹奏,发音细而高,有独特的韵味,是演奏塔吉克音乐必不可少的。我们常在塔吉克婚嫁、节日等喜庆场合,见到鹰笛与手鼓这两件乐器的简单组合,为歌舞很好地伴奏。

华丽精美的库勒塔

“库勒塔”是塔吉克妇女人人都戴的花帽。这种帽子为手工精绣而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非常华丽别致。

“塔吉克”的原意是“王冠”。传说古代这个部族的首领所戴的帽子非常华丽精美,备受族人羡慕。首领得知后很高兴,便也允许部族的人戴类似的帽子并以其为族名。刺绣精美的“库勒塔”,是塔吉克妇女的花帽。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厚实的女帽,很适合在帕米尔那样的高寒山区戴用。“库勒塔”花帽,圆顶箩形,戴耳围,帽额边用白布作底,其上刺绣有妇女们各自喜爱的精美图案,以黑色和红色等重彩纹为主。这种花帽,后部稍长于前部,为的是好护住颈部以保暖。帽子通体为手工艺刺绣,一般最短也要花一个月时间,才能制成一顶,因此显得非常珍贵。

当地风俗,绣制“库勒塔”是塔吉克女红中最重要的事情,塔族少女从小就要跟着母亲学会“库勒塔”刺绣工艺,不然长大就有可能嫁不出去。在塔什、库尔干各地,随处可看到闲下来的塔吉克妇女,三三两两坐在一起绣“库勒塔”帽的闲适场面。

塔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基本都是艳装打扮,戴华丽精美的“库勒塔”,上面罩上金黄色或玫瑰色的艳丽纱巾和各种银饰,再配以同样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塔吉克的新婚女子,戴更华丽的“库勒塔”,并梳4条长辫,辫子上各佩带一串很大的白色纽扣或银片作装饰兼已婚标志。

奇特温馨的吻手礼

塔吉克人的礼俗非常奇特,尤其他们的见面吻手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这种吻手礼,带了点西方人某些见面礼的风格,显得文明而亲切。

一般,两个男子相见,先是握手,然后同时举起握着的手互吻对方的手背,显得非常友好。如是不同辈分的人见面,总是长辈亲吻小辈的额头,小辈亲吻长辈的手心,体现出一种爱幼尊老的良好风气。

妇女们见面时,一般要拥抱。不同辈分的女人,长辈吻小辈的眼睛或额头,小辈吻长辈的手心,与长辈行贴面礼并抚摸对方的面颊。平辈的女人相见,互吻面颊,近亲则互相亲吻对方的嘴唇。这几乎与西方女人相见时的礼节相同。女性见到男性长者时,男性长者会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女性则轻轻拉住长者的手指尖,吻一下手心。

成年女性与男性相见,女性要吻男性的手掌,男性回报以抚摸对方面颊。若年龄相近,女子对男子行吻手礼后,男子以手触女子头部行相见礼,彬彬有礼。现在年轻人中,也有见面行握手礼的。

塔吉克人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和洗漱完毕,照例要对父母、祖父母行吻手礼,然后再去做别的事。这种良好的礼俗,让塔吉克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懂礼貌和尊敬长辈的习惯。

民俗风情篇2

摘要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真实客观地记述了唐代的民俗风情,其中对于异族民俗风情的描绘,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历史和异域民风民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杜诗唐代异族民俗风情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为持续发展生命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它有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特征,并成为特定民族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民俗文化已悄然渗透其间,并沉淀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唐代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中,杜甫的诗歌以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记录了那个强大王朝的由盛而衰的历史,记录了社会巨大变迁中普通百姓的苦与乐,因而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了大半个中国,因而更多地接触到了底层的普通百姓,更多地亲历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也正因此,杜诗中民俗内容丰富繁多,对于传统时令民俗的描绘,几乎涵盖了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杜诗众多的民风民俗的描写中,对于异族民俗风情的描绘是其中极具特色的部分。

唐代是中华民族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繁盛时期,基于其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唐朝人有着强烈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开放的胸襟。白居易、元结、元稹、李白等都有着少数民族血统,同时唐代诗人普遍向往边塞生活,他们亲往边疆游览、谋职、生活,这样在他们的诗作中有着大量异族民俗民风的描写。杜甫虽然不具备少数民族的血统,但是他的一生颠沛飘零,尤其是安史之乱时期的举家漂泊,使得他广泛接触到不同地域的百姓,亲身感受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清明两首》(其一)便是其描绘异族民风民俗的代表作品之一。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作者旅居湖南长沙期间。清明时节的长沙春光明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分享春光。“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长沙城的少年们身穿胡服,少女们腰肢苗条美丽。“楚女腰肢亦可怜”写的是长沙的民俗风情,长沙古代处于楚地,楚女细腰就是古代楚国的风俗,有许多文献对此都有记载,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楚王好士细腰”(墨子),“楚地黔首好细腰”(荀子)。这些都表明,崇尚细腰是楚国的社会风尚。后来楚地女子多细腰成为其独特的民俗风情。

“胡童结束还难有”,“胡童”指身穿胡服的长沙少年,胡服本是北方胡人的服饰,唐人也多喜欢穿胡服。李唐兼有胡汉的血统,据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考证,李渊母亲独孤氏、妻窦氏,李世民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族,所以李渊父子都是胡汉混血。血统上的胡汉混血因素,势必对唐代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时的首都长安是国际化大都市,很多胡风胡俗也进入到唐人的生活,比如穿胡服、食胡饼(烧饼)、奏胡乐、观胡舞等,远在楚地的长沙少年清明也穿胡服便充分说明了当时胡风的盛行。句中“还难有”是指不愿意有,即厌恶这种装扮。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安禄山本人就是胡人,因此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看到长沙少年的胡服装束,联想到带给百姓巨大灾难的安史之乱,内心的厌恶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杜甫避乱客居秦州(今天水)期间,写下了《秦州杂诗》二十首,在鞭挞现实、揭露百姓疾苦的同时,西域各族百姓的独特民俗风情,自然也进入到了杜甫的诗中。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

“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寓目》

苍茫的戈壁古驿道,鼓角争鸣中,匈奴少年翩然马上,纵马戈壁的英姿栩栩如生,《秦州杂诗》从一个方面展现了西域壮丽的风光和西域人骁勇彪悍的性情。《寓目》一首则描绘秦州地区葡萄成熟季节的绚丽画面。满眼的葡萄和采摘葡萄的羌女,牵着骆驼远行运送葡萄的胡儿。只是这绚丽的场景背后,是饱经战乱之苦的无奈和悲愤。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即事》

此诗也写于杜甫携家投奔秦州亲戚期间,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回纥又与吐蕃连兵,攻掠奉天、同州等地。肃宗决定用和亲借兵之策,将幼女宁国公主下嫁回纥可汗,得以借回纥兵力助唐军平叛收京。第二年四月,可汗病死,按照回纥的习俗,宁国公主应当殉葬,为了重回故乡,宁国公主以割面为代价获得生还,当时杜甫正在秦州,目睹了此事。诗中以凄凉的笔触描绘了宁国公主的形象,“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对肃宗的卖女求安予以批判,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意识。诗中虽没有直接写到回纥的习俗,但回纥用活人殉葬的丧葬习俗还是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中可以了解到。杜甫目睹了唐王朝的盛衰之变,因宁国公主事而动忧国忧民情怀,这首《即事》也是诗人爱国忧民情怀的袒露。

傅璇琮先生在陈贻先生所著《杜甫评传》序中说:“从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杜甫也可以说是唐朝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诗史”,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真实客观地记述了那个时代民风民俗的风貌,其对西域各族民俗风情的描绘,为我们研究唐代以及西域各族的历史和民俗风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

[2] 曾亚兰、赵季:《杜甫议降公主借回纥申说》,《杜甫研究学刊》,1998年9月。

民俗风情篇3

[关键词] 游资源开发 民俗旅游资源

一、前言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云南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新型的旅游产品,使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民俗旅游资源特征

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就其产生原因和存在属性而言,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又可划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两类。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民俗旅游资源是具有多种属性与特征的文化现象,其表现形态千差万别,除了作为文化现象而具有科学、史学、文学、美学、和艺术等特征外,从旅游的功能与价值的角度看,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人们总是居住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其生产、生活方式当与久居的地域条件相适应,因而民俗必然反映出该地域的基本特征。地域性作为民俗的重要特征,其魅力就在于它的希缺性,某一地域内的民俗只为本地区所专有。民俗旅游资源的这种地域性特征,决定了民俗旅游中必须充分发挥地域民俗的特色,以某一地域所特有的民俗来吸引旅游者。

第二、民俗旅游资源的群体性。民俗是人类集团在长期适应环境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积累、积淀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是显示一个民族存在的特有标志,具有强烈的社会群体性特征。正是由于民俗旅游资源的群体性特征,是没有个人版权的群体文化积淀,因而它成为旅游者认识和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

第三、民俗旅游资源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民俗既是现实存在的现象,也是历史的产物,本质是其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形式的基本联系。由于社会客观环境诸种因素的变化以及民俗自身质的局限性,民俗在历史传承中必须原封不动地流传下来,而这样的流传在实际中是极为罕见的,在流传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异现象。民俗的这种变异性特征,是形成民俗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重要基础。

第四、民俗旅游资源的神秘性。在诸多民俗事象中,有不少民俗现象常常具有不可捉摸和不可理解的神秘性特点。民俗的神秘性和它的原始性密不可分,甚至和愚昧性密切相关。民俗资源的神秘性特征,要求对其开发利用必须寻流探源,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历史因素和变化特点,然后才能因势利导,加以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民俗旅游资源已不再被一味的贬损为“落后”、“原始”、“迷信”、“蒙昧”,而是被认为是弘扬民族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在短短几年内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旅游工作者挖掘与复原出来,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与参与性,充分展示了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开拓了新路子。

总之,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非常复杂、内容十分丰富,其形成之多样、分布之广泛、潜力之深厚、历史之渊博以及在旅游业开发利用上的地位及作用如此之重要,使其成为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一类得天独厚的资源,对旅游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相对优势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庞大,尚未开发和发现的潜在的旅游资源还相当丰富,有待列入部级的风景名胜区,有各地方政府公布的省级、地市级风景名胜区。在民俗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独特的相对优势,如果说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以奇而绝取胜,那么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古而稀闻名。云南民族地区不仅有最古老的古人类遗址、古墓葬和众多的壁画石窟、寺院佛塔,而且还有各民族在发展过程形成的生动活跃、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集会活动、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资源对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从总体上看,云南广袤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云南民族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较好的搭配和合理的组合,形成了云南民族地区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旅游资源。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颇具开发优势。体现在:

第一: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内容极其丰富,具有多样化和独特性的特点,有利于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 白族主要居住在大理地区,在云南的其他所有区域都有零星分布,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刷”,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 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傣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舞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特产丰富。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

云南的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社会条件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云南聚居的民族中,其他省市也有的民族在云南也有其独特的方面,其他省市没有的民族更是云南民俗旅游自由的主要载体,只要合理开发,注意保护,将具有很大的优势,必然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云南民俗旅游资源既分散于全省各地,又相对集中,有利于联合开发和集中开发的结合。 第三: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旅游资源不同类型的有机组合可增强资源的吸引功能,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效应。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云南无霜期长。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一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饮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差达6000多米。 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

云南的气候独特,气候类型由于纬度的变化和高山众多而表现出强烈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受到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又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山谷中的小气候条件很好,四季分明,冬暖夏凉。也有云南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云南的气候条件塑造了很多的自然景观,有“热带动植物王国”的西双版纳,有香格里拉的迪庆,也有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还有高大美丽的雪山,也有辽阔的草原。还有很多的地质自然旅游资源,众多的湖泊,如: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等等,还有天下第一奇观的云南路南石林,还有腾冲火热海,还有很多的岩溶洞穴。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应该将自然和民俗旅游结合开发。云南大理的四绝与白族文化相结合开发,傣族民俗与热带动植物资源的开发相结合,纳西文化与丽江的雪山相结合,彝族文化与石林、恐龙化石相结合等等。

第四: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正与现有成熟的旅游线路相结合,极易开发。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几乎是到处都有,现在而且一般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的。

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又与东盟接壤,可以发展国内旅游,也可以发展国际旅游。在国内的云南旅游线路基本已经涵盖了云南的所有地州市,包含已经开发和即将开发的所有云南的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和已经开发的地区,旅游线路相对比较密集,旅游开发比较晚的地区,旅游线路相对稀疏。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分布于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主要是以昆明为中心,然后向八个方向延伸。昆明的旅游资源丰富,既有现代文明的城市景观,也有少数民族风情区,还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有历史文化资源。云南是中国最接近东盟的地方,是中国面向东盟的窗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东盟在经济、社会领域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与交流明显较快和加强,特别是在旅游方面。中国大陆居民到东盟旅游的主要路线之一就是以云南为基础向东盟延伸。

第五:云南民俗旅游资源中民间节日较多,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休闲性。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节日也很多,大大小小约有四百个,有的民族除了大的共同的节日外,不同的支系又有不同的节日。有的节日不仅一个民族过,其他民族也过,只是在时间、方式、传说等又有一些不同。如“火把节”,除了彝族外、白族、纳西、普米等民族也有;“泼水节”除了傣族外、布朗、阿昌等民族也有。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每逢节日,他们就会身着本民族的盛装,从四面领先方汇聚到一起,唱歌跳舞游戏。年轻人则乘机谈情谈爱,寻觅佳偶。几乎每个民族节日,都是一次狂欢活动,每一次聚会,都是民族团结的联欢,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这也正是了解少数民族风情习俗,到少数民族地区观光旅游的好时机。

表一 云南少数民族主要节日一览表

节日名称 民 族 时间(农历) 主要活动 地 点

扎哩作 哈尼族 正月初一 祭祀、荡秋千、对歌、宴请 墨江

扩拾节 拉祜族 正月初三 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屏边、永善

赛歌会 僳僳族 腊月或正月上旬 赛歌、沐浴 怒江

目脑纵歌 景颇族 正月十五 跳文崩舞 潞西、陇川

棒棒令&n bsp;纳西族 正月十五 赛马、竹木农具交易 丽江

三朵节 纳西族 二月初八 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丽江

插花节 彝族 二月初八 摘马樱花、插花、跳“左脚舞” 大桃、双江

陇端街 壮族 三月间 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富宁

三月街 白族 三月十五 赛马、龙舟竞渡、歌舞 大理

祭大 基诺族 插种前(三月) 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版纳

牛王节 布依族 四月初八 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罗干、富源

泼水节 傣族 公历4月中旬 泼水、丢包、放高射、赛龙舟 版纳、德宏

绕三灵 白族 四月二十三 绕山、祭祀、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大理

转山会 普米族 五月初五 转山、歌舞、鸣枪 宁蒗

端阳节 藏族 五月初五 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迪庆

盘王节 瑶族 五月二十九 祭祀、歌舞 文山、红河

苦扎扎 哈尼族 六月 对歌、跳舞、祭天神、打磨秋 红河

火把节 彝族、白族等 六月二十四、五 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石林、楚雄、大理

开斋节 回族 回历十月一 礼拜、赠“油香” 昆明等地

古尔邦节 回族 回历十二月 困拜、宰牛羊等 昆明等地

七月会 纳西族 七月中旬 大牲畜交易、对歌 丽江

会街 阿昌族 九月十五 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怒江、德宏

卡雀哇 独龙族 腊月 剽牛、祭天、跳锅庄舞、互邀作客 贡山

端节 水族 八月下旬七月上旬 铜鼓舞、对歌、寻偶 富源

拉木鼓舞 佤族 腊月 拉木鼓、剽牛、跳舞 西盟、沧源

刀杆节 僳僳族 二月初八 七刀杆、跳嗄 怒江、保山等地

葫芦节 拉祜族 十月十五 芦笙舞、物资交流 澜沧

七月年 哈尼族 十月 祭祖、通街宴 思茅、红河

苦扎 爱伲人 六月 打秋千、跳舞、聚餐 版纳

采花节 傣族 公西四月中旬 采花献佛 景谷

祭母节 哈尼族 三月第一个属牛日 祭母、唱母恩歌 思茅

密枝节 彝族 二月初八 祭龙树、野餐 石林

祭龙节 彝族 二月初八 跳芦笙舞 景谷

三月会 彝族 三月二十八 赶集、跳舞 牟定

朝山节 摩梭人 七月二十五 祭拜女神、结交阿夏 泸沽湖

花山节 苗族 正月初三至初七 栽花杆、跳蹬脚舞、三步舞、扎芦笙架 屏边、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

资料来源:欢迎进入世博园站点

()

云南的民族有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和节日(表一所示)是云南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部分主要民族的节日和习惯。

彝族一年中有许多节日,如十月年(彝年)。二月八节、春节、火把节、密枝节等。彝族年节可分为两类,一是许多民族都共有的节日,如春节;一是本民族特有的节日,如十月年、二月八节、火把节、密枝节等。十月年时间在彝族历法十月,“过年日”5天(闰年为6天)。二月八节是云南西部地区彝族传统节日,一般欢度3天,即农历二月初八至初十日。密枝节是石林、弥勒彝族撒尼人、阿细人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十一月鼠日,节期3天。火把节是彝族最普遍、最隆重的节日,节期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有的地区节期为3天。节日期间举行传统的集会和文体活动,如耍龙、斗牛、赛马、赛球、摔跤、打秋千、打歌和物资交流。这些节日还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上述节日期间有一些禁忌:大年初一禁食荤和香油,禁串门子;二月八节女子不能参加;女子不能参加过密枝节,节日期间不能出村串亲访友等。还约定俗成一些禁忌:不能爬、砍象征山神、土地、祖宗神的神树;禁爬坟头等。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兰坪县白族则于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原始的祭祖活动。祭祖仪式在村旁一棵大树下举行,以黄牛做牺牲,称“登天牛”,这棵大树称“天牛树”。“登天牛”和“天牛树”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禁止在树下大小便。

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所以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要过“十月年”。节日期间,各家各户杀猪杀鸡、舂糯米粑等,祭祖天地、祖先。“二月节”是哈尼族另一个较隆重的节日,一般三年一小祭,12年为一大祭,于每年二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为期3天。节日期间村寨集体杀猪祭祖龙树林、寨门神、水井神等, 同时全村男女老幼欢天喜地打扫街心和房前屋后、掏洗水池、收拾房屋、净身换衣,由宗教头人召集,摆长街宴。节期,要将涂有狗血的木刀、木棍悬挂于村口,以示谢绝外人进村。不慎而闯入者或寨中客人,必须等祭祖活动完毕,才能离开寨子。除此以外,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虎日,为哈尼族过“六月节”;农历七月第一个属虎日举行祭天仪式,外人和妇女不能参加;农历八月至九月的属龙日和属狗日为哈尼族的“新米节”。新米节的新米必先祭祖,后喂狗,然后全家人才开始享用。 哈尼族崇拜多种神灵,视村寨附近的一片茂密的树林为寨神“昂玛吐”栖身之所,它保佑村寨人丁发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因而绝对禁止砍伐林中树木,禁止在林中放牧,一般也禁止妇女进入林区。每年早春时节,要举行全寨性的祭祖活动。祭祖寨神期间,未婚男子和妇女都不得参加。举行祭祖活动的当天,不能讲本民族语以外的其他民族的语言。允许进入神林区者,态度要庄严,不可嘻笑,绝对不能跨越立于寨神丛林前的寨神石和丛林中用来烹煮食物的锅庄石。祭祖树林神“普玛俄波”时,成年妇女不能进入这一神林区。哈尼族每个家族都有本家族的神树,外人不能触摸。哈尼族每个寨子的中央平缓处都有用石头垒砌的一个小塔,哈尼族称之为“落独”,为供祭龙树林时存放猪骨头、猪毛和吃剩的猪肉之用,也是宗教头人商量议事之地,任何人都不得破坏。哈尼族的葬礼隆重而悲伤。碰到哈尼族举办葬礼,可携带两瓶酒前往参加,但是必须严格遵守哈尼族的礼仪禁忌,禁止触动“波略”。此外在敬神。送鬼、丧葬祭祖时,妇女不能参加跳“棕扇舞”。

历史上纳西族信奉东巴教,这是一种以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东部方言区的泸沽湖地区历史上信奉藏传佛教。受东巴教影响认为,不得砍伐水源林,不准在树木生长期进山砍伐,不准猎杀怀孕母兽和幼兽,不准杀死进人家宅的小动物(可驱赶或捕捉后送出)。不得污染水源,如不准向水源吐痰、大小便。倾倒垃圾,不准在河流里洗涤污秽物品,取用井水要遵守“三眼井”规定,汲水、洗菜和洗衣物分开,不得混用。不吃马肉,不准在厨房锅灶里煮猫、狗或其他野生动物(可在锅灶以外的火塘里煮)。“三朵”节,又称“二月八庙会”,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多神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庙会期间,人山人海,香烟袅袅,且时值初春,山茶盛开、樱花绽蕾,其气氛之热烈,场面之壮观,实为丽江所有庙会之首。参加祭天或“三朵节”的人,事前要净手,并要跨过由杜鹃枝等燃起的烟火堆,以示除秽。

傣族有个盛大的民俗节叫“泼水节”,又称“傣历新年”。时间在傣历六月,公历 4月中旬。此节日最初为浴佛节,以后演变为民俗泼水节。在泼水节的3天中,人们互相追逐泼水,表示祝福和娱乐。傣族关门节为傣历九月十五日,开门节为惨历十二月十五日。

云南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中,只要没有违背该民族的禁忌,游客可以尽情的参与,与少数民族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四、云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除昆明旅游区外,其他地州市的旅游设施较差。如东部旅游线以石林、溶洞、高原湖泊为主体,景区建设覆盖面积较大,旅游路线长,景区开发程度低,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旅游管理差

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往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相当的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云南旅游地的形象。

3、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

4、开发资金不足

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因为缺乏资金,很多旅游项目搁浅,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市场需求相适应。另外,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此外,诸如资源开发规划人才匮乏,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认识不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约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开发建议

针对云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在以后资源开发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和扶持。云南民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省各地都有独特的民俗,所以必须引起各地方的重视,进行合理开发和特色性开发。地方政府应做出宏观规划,给予积极扶持,提供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严格选项,确立精品意识,防止粗制滥造和破坏性、投机性开发,保护好民俗旅游资源。

第二、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以满足旅游发展。很多民俗旅游资源由于开发时间不长,缺乏规范的管理,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没有跟上,给旅游者带来不便,特别市云南省南部地区的交通、住宿条件的问题尤为严重。

第三、建立完备的旅游资源开发体系。主要措施:

1、加快民俗观赏类如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俗文化展览室等的静态开发。云南省在这一方面还很薄弱,应加大对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力度,尽快建立能吸引海内外游客的观赏性民俗旅游项目。

2、加快民俗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动态开发。云南省应该依靠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如传统节日、宗教活动、民族婚俗等,并与自然、人文旅游活动结合起来,增加旅游的参与性和休闲性,提高游客的兴趣。

3、加快民俗商品类的开发,如提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食品、车船工具、工艺美术品、生活用品和游览纪念品等。这类商品的开发,文化意蕴丰富,制作工艺传统,地方特色鲜明,其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均不可低估。

4、民俗服务类,如提供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礼仪、竞技、游艺仪式等服务内容和形式。在民俗旅游资源的现实开发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几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并举,也可以某类型为主,其他类型辅助的主导性开发,必要时进行单一类型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第四、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上,应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循序渐进的立体开发网络。

1、集中开发,建立民俗旅游点。开发地区选择在民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集中的地区,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民俗优势。

2、联合开发,开辟民俗旅游线。一般围绕民俗旅游中心点,在几个地区联合开发,将分散的民俗旅游点串联成线,有开始,有高潮,有结尾,好像看一部有头有尾、高潮迭起、趣味横生的精彩戏剧一样。

3、系列开发,建立民俗旅游区。一般应选择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比较丰富的地区,以发挥多种资源组合的综合优势。云南省的大理地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是进行系列开发的最佳地区。

& nbsp;4、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开发。在一个地区可把既包括民俗建筑和设施,也包括民俗节庆游艺活动,还包括民间工艺产品的开发结合起来,并在多元要素组合基础上以民俗旅游线路的形式推向海内外市场。

第五,把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其他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有机组合可增强资源的吸引功能。自然风光与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旅游价值。同样,把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也会产生良好的旅游效应,具有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由于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的要求和中国加入WTO后旅游业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进一步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云南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只要开发得当,定会使云南旅游业再创新高。

2、杨振之 旅游资源开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年

3、欧阳国斌 云南优势资源研究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6年

民俗风情篇4

一、反映民俗风情趣人趣事的小帽小曲

1.反映节日习俗的小帽、小曲。正月初一过新春,正月十五元宵节,拜年、逛灯、看秧歌高跷、回娘家探亲等节日习俗的。如《小拜年》,第一段词唱的是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过团圆年的欢乐景象,第二段词唱的是正月初八新媳妇和女婿去住妈家,第三段词唱的是过了“添仓”把小夫妻送回家。还有另一首《小拜年》,它第一段词唱的是妹妹给姐姐拜年,妹妹叩头姐姐搀起,第二段词唱的是姐妹二人一同上街去看秧歌。《十三“拐”》则唱的是小姨子去给姐夫全家拜年,男女坐在一起看纸牌,讥讽老太太在酒宴前“吹牛”等。

2.反映风俗习惯的小帽、小曲。如小帽《小看戏》则唱的是:姐儿要去看戏,急忙打扮起来,梳头、擦油、抹粉、戴花,接着是套车、赶路,最后则历数都看了哪些戏。某些二人转、拉场戏中的情节也有被摘取其概要改为小帽、小曲的,如《逛茨儿山》便来自拉场戏《茨山儿》,唱的是姐妹梳洗打扮后一同去逛茨儿山的庙会,烧香拜佛。

3.以地方风物为题材的小帽、小曲。小帽《绣哈尔滨》又名《夸哈尔滨》。歌词共十二段,从正月到腊月逐月唱的是哈尔滨的景致、人情、风俗、大事、商店、工厂、市场、交通等等,绘声绘声,栩栩如生。小帽《丁成巧得妻》中兰香如何疼爱丁成,“用十二个月的小唱,把一个有模有样的东北农村土大院,春夏秋冬,风俗习惯,劳动活计,喜怒哀乐的几个人物表的有来到趣儿。”“把东北人的吃喝说个透亮,什么麻花、油炸糕、烧饼、肉火勺,又是粘切糕”。

4.表现趣人趣事的小帽、小曲。如:“《包饺子》,写大年三十小两口包饺子,边包边逗趣。《小烧香》,写姑嫂上庙烧香,各诉心事,嫂子求得子,小姑盼得夫。《打苍蝇》,写姑娘绣花,飞来两只苍蝇搅闹。《摘桃》,写姑娘树下摘桃遇一秃小伙。《扑蝈蝈》,写两个姑娘在田间抓蝈蝈。《扑蝴蝶》,写姑娘扑蝶嬉戏。每首趣歌,仅一个镜头,一个片断,短小活泼,趣味横生。”(李微著《东北二人转史(辽宁部分)》)

二、传播自然知识的小帽小曲

《报花名》采用的是一番出题另一番回答,猜谜语式的对唱。此小帽摘自二人转《王美蓉观花》中的一段,因有悬念且简洁明快,故令人听来感到亲切、有趣。《对花》的歌词一共十二段,从正月到腊月每月一段。但每月除月份、花名不同外,其余的歌词均完全相同,如正月迎春花,二月兰草花,三月桃杏花,四月梨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藕荷花,七月菱角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冬青花、十一月水仙花,十二月腊梅花。《叫五更》又名《哕嗦五更》,其表现手法为姑娘思念情郎与虫、鸟、禽相映相衬,如一更一点寒虫叫,二更二点蛐蛐叫,三更三点寒雀叫,四更四点黄犬叫,五更五点金鸡叫,一直贯穿着“叫的是伤情,听的是痛情”。每段均由若干不规则的上下旬构成,显得哕嗦故名,但每更只换虫、鸟、禽名,其他词句均相同,故又显得简捷巧俏。

三、愤世劝导内容的小帽小曲

1.以愤世嫉俗为题材的。如《五更寡妇》唱的是,小寡妇反抗那“从一而终”守贞节的封建礼教,决心改嫁。起头便开门见山地唱出了,脱下白绫换上红罗,见公婆,要求寡妇出阁。曲调一扫一般反映寡妇生活的伤感、压抑,坚定、明快的风格与歌词匹配得十分妥帖。

2.以劝戒开导为题材的。《大烟叹》、《吗啡针》都是劝化世人戒毒的。前者以马德山自编自唱的口吻,叙述自己吸鸦片所遭受的痛苦及决心戒烟的亲身经历。后者开唱便明确指出“外国人洋毒药要害中国人”,叙述了一个扎吗啡针的人不能自拔终于丧命的故事。两者均以真人真事为例,所以有说服力。

民俗风情篇5

关键词: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

一、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独特的内在内涵

自元朝以来600多年间,蒙古族一直以总体散居与局部聚居的格局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生息繁衍,其中自称成吉思汗后裔的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这部分蒙古族人原来的游牧文化早已发生了变化,然而,它们又以其独特的内在内涵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作为蒙古人的执著信念,形成了自己独特不群的民俗风情文化。一方面,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与我国北方典型的蒙古族大不相同。他们不住蒙古包,没有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祭敖包,也不举行以蒙古男儿三艺――射箭、博克、赛马为重要内容的那达慕群众性集会,即使在饮食、服饰、劳动习俗等方面也与自己的北方祖先天差地远。相反,他们通用汉语汉文,其生活、文化、婚姻、丧葬习俗等也基本与当地汉族相同。另一方面,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这种与典型蒙古族相异而与当地主体民族大致相同的概貌并没有隔断他们与自己先祖的联系。数百年来,他们通过姓名风俗、节日风俗等极为强烈地凸显了自己的家族寻根意识和族群认同关怀,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他们都以“余”为姓。大方县余姓蒙古族一直流传一个在姓氏渊源上为了藏匿原来真姓,改“铁”为余姓的传说,关于这一改变的详细情况在他们保存下来的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撰修的《余氏族谱》谱序中有清晰的记载:我余氏祖姓奇渥温,胡人也。入华夏而起朔漠,初号蒙古,铁木真出焉。……不料红巾扰乱天下,又被奸臣诽谤,元顺帝听信奸臣之言,有诛吾九族之意,统家窃负而逃,来至四川,改铁为余,余字万代不改,一行来至泸州凤锦桥,人多影大,难以一路,乃联诗盟誓遗嘱作证,四散各处。诗曰: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构祸人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风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余字源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后来贫富须相认,千朵桃花共树发。自此以后,几经辗转,余氏蒙古族先人落籍贵州大方县,虽然自己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以“余”字作为自己的姓却“万代不改”。二是传统节日里没有中秋节。在我国民间,中秋节与反“”有关。相传元末红巾军起义时,在中秋节八月十五日这一天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而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的先人遁入“西涯”最后落籍大方县的一个重要原因恰好是由于“红巾构祸”,因此,解放前虽然大方县内其他各民族均过八月十五中秋节,但是唯独余姓蒙古族不过。三是过年时供菩萨。大方县余姓蒙古族人都会在过年时供菩萨。据余氏族谱记载其先祖“统家窃负而逃”时共有“九子十进士”,其盟誓联诗也有“十人誓愿归何处”之说,这种与“十”有关的传承很突出地体现在他们供菩萨的活动中。目前,在大方县大多数余氏族人供菩萨的做法是从年三十这一天一直到正月初三都在菩萨面前烧大香,香粗如现在的卷烟大小,固定都是十根,同时用水果糖、鱼、鸡、猪肉等作为供品上供给菩萨。也有人会找一个合适的瓶子,在瓶子里装进米饭,插上十根筷子在上边去供菩萨。

二、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独特的外在功能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也造就了其独特的社会功能。首先,这种民俗风情文化凸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教育功能。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与贵州其他世居少数民族相比主要不在娱乐方面发挥影响,而是一直张扬它的教育功能。他们不过中秋节等一方面以隐晦曲折的方式向外人表达了自己作为蒙古人的执着,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世世代代在教育警示后辈勿忘自己的祖先与蒙古人的民族身份。其别是关于自己姓氏的由来,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对自己的子女和后人,自小就向他们宣讲“铁”改“余”姓的具体缘由和经过,同时将《余氏族谱》中盟誓联诗的诗词教他们背诵以期世代牢记。为此,现在余氏家族中即使不识字者均可背诵出其铁氏先祖兄弟十人因元末红巾军起义等原因避逃前的盟誓诗。其次,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生成了最为强劲的维系功能。余氏蒙古族定居大方县数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的经济生活早已改变为以山区农业为主,原来表征自己民族特征逐草而居的游牧文化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其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作用下,他们既没有忘记自己是蒙古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余氏族谱中就记载其先祖子福弟兄在“明主践柞金陵,文物衣冠一变”时“三人不变元服,建学宫于父墓之旁”,“以清廉劝学官吏,以孝弟勉后学,以勤俭教农工,不著明时衣冠”。2002年出版的《贵州省志・民族志》也介绍了1983年1月29日,大方县余其鸳、余洪涛、余尚谦、余尚书、余尚友联合签名正式提出申请返本归源,恢复蒙古族族籍,并特别说明余姓恢复蒙古族族籍主要根据是余姓家藏族谱和该姓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最后,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产生了极为深沉的规范功能。长期以来,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在受到当地主体民族民俗风情文化侵蚀的同时又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遗存,其形成的民俗风情文化“混合体”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一直都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余姓家族的所有行为,使他们时时事事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自己独特民俗的指令。例如解放前余姓蒙古族结婚迎娶时新郎新娘或均穿长袍,扎一丈二尺长的腰带;也有地方新娘穿大襟半长袍,领口扣子大都分二或三款。婚礼进行过程中新郎新娘要用盘子盛酒盅,给长辈、客人敬酒二杯,一般是新娘端盘,新郎倒酒。由此可知,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在婚姻、敬酒、服饰等方面仍保留有一些蒙古族的习俗痕迹。 长期以来,他们就是以这种“混合体”型的民俗风情文化规约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同时表征着自己的族群认同信仰。

三、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嬗变的原因及其启示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的嬗变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自身原因来看,余姓蒙古族的先祖在元代成为统治阶级后在民族政策上实行四等人制,这种残酷的民族歧视政策使当时蒙古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史载元末时“苍头杀主一类的事件时有发生”。[1](P.372)因此,随着蒙古族贵族在以红巾军为主力的元末农民大起义中丧失统治地位后,淹留在南方各地的蒙古族担心曾经的被统治者“尽铲主家以自便”[1](P.372)而不敢公开自己的民族身份,因而改名换姓隐居起来。这在大方县余氏族谱中就曾有提及,如盟誓联诗“红巾构祸人西涯”说的就有这个意思。从外部原因看,在旧社会,封建地主、官僚资本家等蔑视、压迫少数民族。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居民就曾提到解放前虽然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汉族人,但到了外面不能公开说自己不是汉族人,如果说了,那会连书都读不到。毋庸置疑,这种生活状况也影响到了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文化,使之出现了嬗变。

借古鉴今,当今时代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要被进一步推向前进第一在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追求文化和谐。一方面,诸如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需要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民俗风情文化等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以辩证的方式在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和我国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之间扩展张力,促使二者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第二在实践上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十报告中,同志特别指出:“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3](P.1)由此可见,只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3](P.29)“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3](P.30)包括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在内的我国各民族文化就充满希冀和一定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 版社,1991.

[2]明太祖实录(卷三十)[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 言研究所,1964.

民俗风情篇6

火啊,到处是热烈的火,到处是炽烈的火,到处是从欢乐的心里飘起来的火。——欢快多彩的火把节,来临了!

夜幕四合,最隆重的仪式“点火把”开始了,按礼节,人们要恭请德高望重的人,去点燃那高大的火把。于是,在鼓乐与欢呼中,几个精壮的汉子扶着一个老人,登上梯子,又登上架得很高的高台,用一束燃着的小火把去点燃大火把。火把上及置于火把上的“升斗”里,都有许多火把梨,随着火把的不断燃烧,梨也不断纷纷掉落,青年和娃娃们都忙着去捡去拾,笑声在火星四溅中飞扬。今年梨果丰收,多得吃不完。拾到火把上掉落的梨,是一种“福气”,它会让你“四季甜蜜”。如果有谁仰脸一张口,就有梨掉入嘴里,那是最幸福的人;如若一个梨儿擦过一个姑娘的脸,又掉入一个小伙子的怀里,说不定这就是一段姻缘的开始。怀抱婴儿的阿妈和领着孙孙的阿奶也来了,她们抱着、领着小孩在大火把下转圈,她们让孩子来接受这象征光明的火的洗礼,在光明中成长的孩子会得到幸福……燃烧的火把“噼啪噼啪”地爆响着,炽烈的火苗把整个村子上空映得一片火红……

这时,人们手中的千束万束火把早已点燃。于是,人们开始了古老而又有趣的“撒火把”的节日活动。傣家人在泼水节互相泼水,是水的洗礼;白族儿女在火把节“撒火把”,则是火的祝福。火把节前,人们便将松油凝成的透明的松香,碾成粉末,又加入枯朽不腐的松木的细碎粉末和碾细了的香叶面粉,做成“火面”。这个夜晚,人们都带着火面袋,见人即可抓一把火面,稍离火把远些,朝人撒去,火把前面立即会燃烧起一蓬夺目的火星,喷散出一阵袭人的清香。祝福的火星,惹得人们急忙躲闪,更逗引人们尽情地欢笑……

这别致的礼遇,青年对长辈自然是敬祝康健长寿,老人对小辈则是祝愿吉祥,小伙子对姑娘不能说不是含着爱恋之情,娃娃们之间互撒也含着亲切的嬉戏。人们追逐着,嬉乐着,火花飞溅处,正有束束心花在怒放!

在随着炽烈火焰升腾的欢乐声里,我走上苍山的一座高崖,迎着喷香的夜风望去,呵,苍山洱海已经是一个燃烧的天地。大地上,多少支火把联结成一条火龙,一条条火龙汇聚成火的海洋,火海掀起波涛,火浪溅起火花。火,烧红了天;火,烧红了水;火,烧红了山。水天一色,一片炽红。水如绣、山似锦的苍山洱海,变得这么热烈、这么神奇、这么丰美、这么迷幻……

燃烧吧,我们热烈的生活……

起飞吧,我们美好的理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考点演练】

1.这篇文章写了白族的火把节,表达了白族人民怎样的愿望?

2.第二段中加点的三个“到处”有何表达效果?

3. 文中重点描绘了“点火把”和“撒火把”两个场景,你更喜欢哪一个呢?说说理由。

4.请在第六段中任选一句,作批注。

句子:

批注:

(供稿/山东 贺秀红)

民俗风情篇7

张大鹏 《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

刘 欣 《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

素 蒙 中国摄影家网管理员

张大鹏:画面整体效果与作品要表达的情绪有力地形成了呼应。人物的神态抓取得很到位,墙上的镜子对人物神态的表达也做了很好的补充。

刘欣: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感觉平静又安逸。

素蒙:在中国的乡村,剃头的老手艺依然可以见到。作品表现的安宁而祥和,浓重的传统生活味道扑面而来。

创作过程

2012年国庆节与几位影友相邀前往安徽省临涣古镇采风。临涣的茶馆在影友中的名气很大,下午3、4点钟从文昌茶馆转战到中兴茶馆的途中遇到一家在城市已经很少见的老理发店。理发店从外表到内部装饰都给人透露出老旧的感觉,墙上还挂着手动理发推子。理发的老师傅已经82岁,满头银发,带着老花镜,穿着旧的中山装正在给另一位老者理发,他专注的神情深深地吸引我们。

投稿要求:

在中国摄影家网(chinaphoto.cc)论坛注册,提供真实有效注册信息,并在指定版块发帖参赛。

每人一帖,单幅、组照不限,每帖限投10幅(包含组照作品数量),可以“回复”形式陆续上传图片。

上传作品应符合当月月赛主题,JPEG格式,图片长边为800像素左右,图片文件大小不超过300K。

参赛作品应为作者原创,并保留不小于2M的JPEG格式的数字文件以备获奖后调用。

截稿及评选:

每月20日截稿(以发帖时间为准),并开通下一月赛版块;

截稿后邀请《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及专家进行评选并公布获奖作品及名单;

获奖作品在《中国摄影家》杂志网络月赛专版刊登;

获奖名单公布后,请获奖作者及时将真实信息以及获奖作品大图传给网站相关人员。

奖励及积分:

一等奖:1幅 积10分

二等奖:2幅 积5分

三等奖:3幅 积3分

优秀奖:10幅 积1分

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获奖证书。

联系电话:010-64959004

联系人:李玉

邮箱:club@chinaphoto.cc

张大鹏:画面富有动感,人物动作自然,畅快、欢乐、喜庆的一瞬,让作者很及时地抓拍了下来。

刘欣:人物的姿态,飞扬的水滴,以及鲜艳的着装,都让节日的欢乐气氛一览无余。

素蒙:这是成功抓拍的泼水节作品。人物动态鲜活且有主次,用大面积泼起的水作为背景更突出欢快氛围。

张大鹏:画面形式感很强,明显的线条更加凸显了画面的视觉中心,强调了妇女的劳作,这完全得益于作者选取了一个有利于表达的拍摄角度。

刘欣:整齐划一的酱缸让画面颇具视觉冲击,画面左侧的人物又打破了单调的统一,破中有立,很好。如果能在构图时,让人物的位置再略作调整,可能效果会更好。

素蒙:作者应该是在现场经过观察后,产生想法而进行拍摄的。画面中的人物拿红色水瓢,形成了画面跳跃的亮点,让我们产生乡土、酱香的味道。

高原的节日 范国庠

张大鹏: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对服饰的质感表现是这幅作品吸引人的地方。

刘欣:回避常规的角度,选择拍摄节日盛装的局部去展现节日气氛,与众不同的视角,颇有新意。

素蒙:以一个身着华丽服饰的藏民背影作为前景来表现高原上的节日,比较成功。既神秘又有画面感。

农家 程俊峰

张大鹏:老屋、老夫、老妻还有简单的老家具,一种和谐平静的朴实生活让作者展现在这幅作品上。

刘欣:没有激情是这幅作品的特点,但也同样是不足,平淡的生活其实可以考虑用不平淡的镜头语言表达。

素蒙:作者用黑白影调表现乡村的日常生活一幕,虽说是粗茶淡饭的日子却也安宁平静。但是暗部缺少细节。

梦幻吊脚楼 张谦

张大鹏:一幅吊脚楼的夜景照片,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百态人生,用一张照片浓缩了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

刘欣:不同的房间透出的不同光线,让整个画面充满梦幻感。但画面整体有些凌乱,构图时还需斟酌。

民俗风情篇8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伴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则侵犯了少数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权利,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与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理当予以禁止。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干涉、破坏的形式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运用行政措施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强迫少数民族公民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干涉或破坏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正当行动。例如,强制回族群众食用猪肉,禁止少数民族过自己的节日等等。这里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客观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如果以宣传的方法,促使少数民族自愿放弃、改革自己的落后风俗习惯,则不构成本罪。第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必须具有非法性,即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干涉是没有合法根据的。第三,所侵犯的必须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汉族以外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必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群众基础的风俗习惯,因此,侵犯汉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及干涉少数民族的个别人并非基于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活动,就不构成本罪。

    根据本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政治影响坏等等。如因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起了民族纠纷、发生械斗的,应视为情节严重,以犯罪论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水平不高、或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缺乏了解,导致对具体问题处理失当,引起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不满的,一般不能以本罪论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进行批评。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作为国家方针政策执行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上述行为,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触犯刑法的,应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与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少数民族保持与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认定

    区分本罪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的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的对象只限于少数民族公民的风俗习惯不包括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对象则既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公民也可能是汉族公民。

    3、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行为的客观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进行非法剥夺,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另外,一般说来,两罪的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也常常不同。其中,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多发生在教堂、寺庙,或其他有关宗教活动场所,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则较少发生在这些场所。

    4、两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二者虽然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是不同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行为人系明知少数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但仍故意加以侵犯;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之行为人则是明知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而故意予以非法剥夺。

    三、处罚

上一篇:司机简历范文 下一篇:笑对人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