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21 22:04:00

民俗作文

民俗作文篇1

重庆的土家族特色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色日”也是摆手舞。它是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有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土家还有一个特色的习俗,就是哭嫁,土家姑娘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子在结婚前半个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3至5日。土家人嫩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源与妇女婚姻不自由,他们用哭嫁的歌声,来诉控,而如今已成为一种仪式。

土家人腊月二十四“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保佑。

土家人的习俗数不胜数。每一个习俗都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十分有趣。

民俗作文篇2

一、全球化语境下,研究民俗文化 对中国油画创作空间拓展的意义当前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油画处于“全球化”和“本土化”两种张力所形成的文化情景之中。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上讲,任何一种外来的文化艺术都会与本民族文化融合并衍生出新的文化。中国油画百年的发展史中,洋为中用就一直被油画艺术家所信奉,这种立场本身就是一种拓展观念。油画在中国越来越体现出本土民俗文化倾向,我们需要把油画民俗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梳理,深入挖掘油画民俗化的文化心理。民俗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又始终保持着内在基因和特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文化的更新,使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质和人们熟悉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冲击和挑战。[1]民俗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础文化之一,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沉淀。近年来,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质和人们所熟悉的民俗事项,正在变异为新的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婚丧嫁娶和岁时礼仪等民俗事项也开始衍生出了源于旧民俗衍生的新民俗,通过研究这些民俗文化和社会意义,都可以成为中国油画创作上可以深层挖掘的元素,对于探索其在当今油画创作观念和创作空间方面拓展和融合的可能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面临着现代化和现代性的课题,民族生存面临着与世界对话的文化检验,现实社会结构与文化状况对艺术社会功能的质疑与重建,都使当代艺术无法回归到传统形态。”[2]目前,中国民俗文化在现代文明一体化的社会中,已经没有了以传统的方式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尽管中国油画创作的基本模式还深受西方传统和现代艺术的影响,它也不可能依照西方传统的样式发展。在这种情形之下,研究作为民族基本文化的民俗文化对当前多元化的油画创作的拓展,无疑可以使异域文化物化形态的油画在中国有着新的生长空间,使中国油画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形态的面貌,可以使中国民俗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然,融合民俗文化性的油画创作状态游离,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成熟性,至今也未能发展为成熟的艺术样式,所以,探讨民俗文化和油画创作的有机融合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空间。 二、民俗文化在中国油画创作中拓展的状况分析 (一)中国民俗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主题性拓展 民俗题材绘画不是民俗的直接产物或派生物,而是现代文化积累过程中对俗文化不断接受与修正的结果。[2]当前中国油画艺术纷纭复杂,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依旧是艺术家油画创作形式,艺术家常通过反映现实生活而表达出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尽管油画创作的题材分类已经淡化,但主题的挖掘仍是现实主义油画家探索的触觉所向。民俗文化中饮食服饰、婚丧嫁娶、民族游戏,岁时礼仪、等的民俗事项,无疑是油画主题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和表现的重要元素之一。20后叶至今,很多艺术家都在自己的油画创作中融入了风俗文化,罗中立的《春蚕》传达出底蕴深厚的巴蜀民俗文化;陈树中的《野草滩系列》表达了浓郁深厚的东北民俗文化;艾轩《穿越狼谷》和陈丹青的《组画》表现和发掘出宗教文化和民俗信仰;段正渠的《东方红》等油画作品,表达出雄浑博大和质朴厚重的陕北民俗文化;另外,郭润文的《天皇皇,地皇皇》直接取材于民俗中的符咒,王沂东的《闹房》《花烛夜》直接取材于沂蒙山区的婚俗礼仪,这些都是对典型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利用。除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传统民俗文化与新的时代文化之间又衍生出包括城市民俗在内的许多新的民俗文化,艺术家自觉和不自觉地表现出对城市民俗文化的关照,其中忻东旺《早点》等作品描绘了现代都市民俗生活场景,刘小东的《婚宴》和《澡堂子》等作品也记录了的新的城市民俗文化。都市民俗中所体现出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形态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都市中,都市民俗作为社会的传承文化,始终处在变迁的过程中。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更而不断地消长演进,始终适应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当代都市生活中,都市民俗事项作为当代中国人文化与生活的一个可资言说的话语有其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和批评中发挥粉举足轻直的作用。”[3]可以说,研究民俗文化并非仅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态,在油画的主题拓展上,都市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时代衍生文化,也是我们新时代下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应有之意。无论是传统民俗文化还是时代衍生出的新民俗文化,这些艺术家油画中呈现出的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方式的基本结构,都成为油画创作中泛化的民俗文化形态,拓展了油画创作空间的同时,也由此可以锻造中国油画创作中的民俗艺术气质。 (二)中国民俗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语言性拓展 民俗文化既包括婚丧嫁娶和等民俗事项,同时也包括木版年画和民间泥塑等民间美术。中国油画创作语言上对民俗文化的营养吸收,更多地来源于民俗观念为载体的民间美术。“民俗题材绘画与民间艺术有一致性,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民间艺术本身便是民俗观念的载体。”[2]画家在运用民间美术里的一些表现语言时,把它们进行新的创造,给予它们新的内涵,使传统的文化精神或技法以新的形式与风貌展现。[4]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线条和构图等造型元素和创作技巧都具有直接和质朴的特征。例如,民间剪纸和木板年画等民间美术作品,线条单纯而富有表现力,构图饱满而富于张力,色彩鲜明亮丽和单纯浓烈,在绘画空间处理多因其平面性而更具抽象性和装饰感,从而带来极强的视觉感染力。民间美术这些特征都是经过中国传统生活观、文化观和审美观积淀之后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特点与西方油画语言上有一定差异性,但更具有东方民俗文化气息和情愫。中国油画艺术家对民俗文化的营养摄取,除了油画主题上的丰富,在绘画语言和技法的融合上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拓展,像顾黎明的《门神系列》和《吉祥如意》等作品中,充分把民间美术中的平面感和抽象元素糅合进现代油画语言之中。在汲取民间美术色彩元素单纯性的同时,排除了色彩浓艳度,以一种温和平静的低纯度色调来呈现出油画创作中的东方传统文化。而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中,在空间处理上,趋于民间美术中的平面化处理;而大面积高纯度红色的运用,充满了“红红火火”的民俗喜庆。这种带有民俗文化性的油画常在造型上承蕴了质朴、单纯、朴拙、饱满和热烈等艺术特质,这无疑是油画处理手法对于民俗文化的借鉴价值的体现。可以说,对民间美术艺术语言的研究和借鉴,在有效拓展油画语言和技法的利用空间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并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p#分页标题#e# (三)中国民俗文化在油画创作观念性表达方式上的拓展 当前油画创作中,形式不再完全服务于内容,更多的要服务于画家的艺术观念,这种观念的表达方式上,我们也可以从民俗文化元素中汲取营养。无论是再现性油画艺术还是先锋艺术,对民俗文化的利用,总以一种不通俗的视角、语言符号和方式来切入。民间美术在表达感情的直接性和单纯性,对油画创作观念的表达上有着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现实的艺术创作中,人的思维客观化的倾向总是因为各方面的规律和教条而不断突出,这种客观化倾向直接影响削弱了艺术情感表达的直接性,导致艺术家将视觉与情感分离开来的弊端。同样经常因为过多地重视艺术的经验性与语言性,疏忽了艺术的感悟性和情感性,因此,意识到问题所在的艺术家总是努力追回艺术的原始经验,以求以单纯和直接的状态去感知和创作艺术。民间美术作品多出自于民间艺人之手,这些艺人本身作为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之一,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具有最直接和最质朴的天然品质,这是很多附着矫饰性的所谓高雅艺术所最欠缺的元素,也是艺术感染力不足的重要方面之一。民间美术创作中这种直接和单纯的观念表达方式,充满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少则得,多则惑”的睿智,无疑会带给画家创作表达上带来新的启示。观念往往是通过形式和语言来表达,所以这种观念表达的直接性也带来绘画语言上的直接性,而不会过于考究透视、解剖和造型规律的严谨性,可以无视关联性细节、简化空间层次、夸张物象主要特征,打破常规性透视,甚至为了表达观念而坚持一个固定视角来突出艺术表达主题。 民间美术自生自灭的延续性传承路径,也为当前油画艺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发。民俗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发展动力是大众的需求,而非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支持。民俗文化之所以被一再引入油画创作中,固然是油画艺术家的基于油画发展的一种主动行为,但本质上也是民俗文化在新时代和当代文化中的一种新的存在和成长状态。当今时代是一个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艺术的题材和门类的边界逐渐模糊,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方向一直是艺术家的困扰之一,但是却疏忽了中国文化中“无为而治”的哲学,民间美术通过油画形式这种发展模式,其实并非仅限于民间美术本身,其实也是油画艺术的一种发展。这种传承发展模式无疑使我们对当代油画的发展状态有着积极的认知意义。它不但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生存的自律,也可以使我们加深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的综合性和跨流域性的认识。

民俗作文篇3

一、多元文化与影像书写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文化即生活!民俗文化,既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过往,又张扬了一个城市的灵魂。譬如享誉全球的泉州元宵花灯节中的花灯,其最初形态是长安街的十里街灯,经由最早入闽的唐朝将军带到泉州,用来对天子表示敬意,后来逐渐传承演变,最终成为人们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庆团圆道吉祥的极其重要的习俗和活动。花灯制作工艺繁复精细,有针刺无骨(代表人物蔡炳汉)、刻纸料丝(代表人物李亮宝)等,添灯(方言中“灯”同“丁”谐音)进财,祈福生子,这些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使得“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也极好地塑造了泉州这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成了这个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享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等美誉的泉州既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和核心区,也是闽南民俗文化的富集区。借助当地俗语、歌谣、讲古、戏曲等载体得以留存的闽南民俗文化具有十分典型的口头传播特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民俗文化遗产的视像化传承迫在眉睫任务繁重。近几年来数字化和信息化平台的不断拓展,快速便捷的网络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赏方式和习惯,作为媒介融合新形态的微电影进入人们视野,轻易赚足众人眼球,网络“微时代”的开启进一步开拓了微电影传播的新局面,同时也为民俗文化遗产的视像化传承提供了新途径。闽南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区域色彩,风味浓烈,生动鲜明。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延续,承载着历史情感的闽南民俗文化愈发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难以复制性。譬如闽南地区最盛行的民俗正月初九“敬天公”,仪式非常隆重,过程极其讲究:厅堂要摆上八仙桌,正面再系块桌彩,五果、六斋、三牲等供品丰富多样;大门敞开,一家老小穿戴整齐,燃红烛放鞭炮,长幼依序上香行礼,祈求来年平安幸福。祭拜通常大年初九凌晨开始,初九清晨五点左右结束,此项风俗集中体现了中原文化与佛教信仰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明和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及活见证。正月初九“敬天公”仪式源远流长,特定的时间空间,特殊的环境氛围,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和视觉冲击力,既新鲜神秘又富学术价值,贯穿其中的人事情理以及个体的生活命运特别容易影像化,进而成为一种奇观。而正月初九“敬天公”仪式的影像化意味着对闽南民俗文化一次崭新的体悟和认同,如今,网络化生存蔚然成风,通过手机等终端观看、感悟成为诸多年轻人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微电影覆盖广、投资少、传播快,优势明显,以此来诠释和传承闽南民俗文化容易引起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无疑为中华文化活力化建构和规模化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个“读图时代”,这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海德格尔语)的时代,微电影与闽南民俗文化的两相结合,既能进一步超越微电影自身的商业价值,又可以让我们对曾经熟视无睹的俗世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新奇感,激发眷恋之情。而影像传播和文化表达互为表里,现代经济与优秀传统有机融合,定将促进微电影成为文化建设的新兴力量。2015年1月4日左右,泉州电视台一套《周末视点》《新闻广角》和四套闽南语频道《新闻相拍报》极为罕见、接连密集地对泉州师院文传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电视纪录片《西街372号》进行完整播放或择要报道,泉州广电职工之家微信公众号随后转发。至此,伴随其他媒介的持续发酵,经营这家光饼店的残疾人梁乙彬、黄雪清夫妇其相互搀扶相濡以沫的感人事迹很快就家喻户晓,从而引发了大量受众前往探望购买的热潮,东亚文化之都标志之一的西街再次被点亮。“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腿”———梁乙彬、黄雪清夫妇身上集中体现的自重自爱、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和核心价值在荧屏上得到巨大的彰显。师院学子、广大市民、媒体人员纷纷自发掏钱“买饼”,极力“点赞”!可以说,这是一次学界和业界极为成功的“互动”与“共谋”,现代先进的影像传播和传统优秀的道德情感有机融合,瞬间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于是,在分享、围观和公众转发中,媒介构筑起了安德森所说的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一条无形的情感纽带把素不相识的人们联结在一起,并肩谈笑、嘘寒问暖。由《西街372号》“无价情义”激起的“晕轮效应”逐步显现,受众对古城泉州、美丽西街的回望和迷恋进一步加强。其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古城文化复兴计划首站的西街从2014年2月15日起就备受关注,随着“西街故事”系列微电影《泉州西街》《西街印象》《古城文脉》《泉州味道》的全部上线,沉睡许久的西街情怀反复被激发、点燃。

二、内容为主与互动表达

微电影与传统民俗文化联姻嫁接和传统影视抗衡突围时,必须努力形成自己的镜头语言,力争内容实在表达独到,特别要注意可看性、可拍性。务必从源头抓起,熟悉观众心理诉求,积极贴近现实生活,加强原创,在剧本创作这一环节要把好关口,让观众既可从中获得信息,又能引感共鸣,唤起共同记忆。当代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时期的特点是从大叙事到小叙事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媒体研究中的回应就是从‘广播’到‘窄播’的转变”①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微电影,同样具有“窄播”的特点。然而,完整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激烈的冲突、精巧的构思、悦目的细节、流畅的剪辑等等仍然是微电影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依托闽南传统民俗文化,微电影在叙事安排、影像组织、意义呈现之间更应自成一派,采用“怀旧”策略,借助来自民间的微叙事、小叙事,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而所谓小叙事,“是指它所选取的题材大多属于日常生活,讲述普通人物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尴尬不适,悲欢离合;或者说,人物即便不是普通人物,但电影仍然从日常生活、情景遭遇、世俗情感等层面进行叙事活动,因而出现一种“小题大做”的叙事特征”②。闽南民俗文化微电影呈现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主题、人物电影剧本的主题指:“电影剧作者在剧本中通过人物塑造和对生活的描绘所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是剧作者对生活、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③微电影《泉州味道》三部曲画面流光溢彩,片子以当地特色美食土笋冻、沙嗲面、面线糊、烧肉粽、花生汤、绿豆饼、石花膏、元宵圆等泉州元素为载体,倾诉着对故土、传统和习俗满满的爱意,人物有老华侨、生意人、大学生。《泉州味道》第一部———面线糊,主题为:“温暖的家”;《泉州味道》第二部———土笋冻,主题为:“手艺人与传承”;《泉州味道》第三部———洪濑鸡爪,主题为“爱拼敢赢”。这三个主题或隐或现恰到好处地将微电影中的人物、情节、细节、表演等串联起来,使电影结构更加清晰完整、情绪表达更趋和谐统一。因此,创作者在题材审视和观照中必须用心感悟、用心改造,因为,“主题思想发掘越深作品越深刻,主题肤浅只能产生平庸的作品”④。让人遗憾的是,泉州目前的微电影多数还停留在公益微电影和城市微电影的创作范围内,比如2013年2月推出,上线10天网络点击率就近百万次的微电影《等你回家》,关注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微电影《西街印象》虽然讲述了一个失明老华侨重返故地触摸西街的故事,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但基本停留在对西街两侧风物做浮光掠影式的展示,镜头叙事有些凌乱,情感表达较为粗浅。由华侨大学在校学生创作的散文化微电影《我在泉州遇见你》上映4天优酷点击量便超过4万次,转发达1万多次,随着人物在大街小巷游走,古城风貌得以逐一展现,但故事内容单薄,年轻人的爱情成长和泉州城市文化相互脱节,无法有效交集。而改编自泉州讲古中“蔡六放大炮”的微电影《泉州漫游记》,做到民间故事、传统文化、风土人情三者巧妙融合,情节峰回路转趣味横生,全片使用的却是3D动画技术。必须注意的是,微电影创作有别于电视专题的拍摄,不能简单停留在对民俗事象的介绍和描述上,而是与时代同行,把现在和过往连通起来,关注人们真实的生活和深度的情感。“把故事传递给观众的并不仅仅是影像,还须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⑤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闽南风俗习惯滋养了了一代又一代闽南人,爱拼敢赢、包容开放是闽南人的特质,丰富多样的闽南民俗文化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沉浸其中的友情、爱情、亲情等都可以纳入创作的范畴。当然,受制于时长和费用,微电影容量不大,故事的完整性也不是微电影的必然追求和选择。因此,危机、障碍、对抗,只有设置戏剧性的冲突和包袱,突出情感诉求,从“人”本身出发,才可能让微电影的叙事具有温度,进而引人瞩目发人深思传递正能量。譬如闽南拍胸舞闻名遐迩,其代表性人物邱剑英性格坚强,小时候家庭困苦,到菜馆当过童工,后来拜师乞丐学跳拍胸舞,最终把髙甲戏、梨园戏等纳入拍胸舞步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滑稽表演。这样一个真实存在、同时具有强烈生命意识和命运感的人物倘若通过微电影的形式来加以塑造,人物生活中的重要时刻一旦得以戏剧化的处理,其内在精神和伟大人性就非常容易引起受众内心的共鸣,从而产生认同、移情,最终建立起一种连接。

2.场景、声音所谓场景,即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包括银幕上人物生活、工作等活动场所和想象中的非现实环境①,一部微电影可能有多个分场景。走过一条街,领略一座城。泉州古城文化标志之一的西街,作为一个重要的场景空间和视觉符号,不断被呈现。微电影《古城文脉》积极探访西街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西街情怀。在泉州木偶剧团长王景贤(2013年中华文化人物)的带动下,深藏其中的董杨大宗祠、宋宅“洲紫新筑”、傀儡剧团、开元寺逐一重见天日,沿街的“元宵丸”、“润饼菜”等则进一步激发观众的味蕾和“古早”想象,这些美轮美奂的场景和民俗突出强化了闽南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古厝、寺庙、木偶的全景和特写等两极镜头的设计运用既可增添微电影中闽南民俗文化的底蕴,也能增强场景、时空的影响力。因为,“电影是一种致力于图像表达的媒介,一个引人注目或不同寻常的地点可以增加视觉文本内容,以表达一些无法在这个场景其他方面表达得事物”②。声音不仅可以解释画面,它还是重要的剧作因素,它能直接影响观众对影片叙事的理解,左右观众的情绪③。无论是古老奇妙的南音北管调子,还是极具特色的梨园高甲唱腔,抑或十分乡土的民谣俗语说唱等等,这些音乐符号的借重融合,既烘托环境,强化现场气氛,又抒发感情,表达画外之意,进而凸显出浓厚的区域文化色彩。

3.创新、互动文化传统的价值在于“老”,未来出路却在于“新”,无论是微电影创作还是闽南民俗文化传承其核心生命力均在创意。如何在“短时”、“移动”、“休闲”状态引发观看兴趣?还是创意!因此,某种程度上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由于时间限制,言简意赅是其共同特征。微电影贵在“以点取胜”,高超精妙的创意和细节往往能瞬间扣人心弦、打动人心。微电影《寻常巷陌》构思新颖,以散文诗样的画面语言展现了泉州鲤城旧区临江聚宝街、道才巷、青龙巷等古街老巷不同季节不同时光的独特魅力;《遇见•泉州》采用日记的形式,台湾男生和泉州女生两条线索交叉行进,没有激情华丽的表演,而是忠实于人物内心细微感受,较好地突显了闽南风物和故土情思。微电影传播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因转发快速、覆盖广泛、分享即时,十分契合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个性化体验需求,在网络上持续火爆。调查发现,微电影观众年龄结构明显偏小,其中19岁以下的受众大约占到30%,20至29岁的受众占到29%;在学历方面,高中以下的受众占到41.5%,其中初中以下学历占到21.8%;在收看时间上,38.6%的受访者表示会多次收看(引自《2013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因此,作为传统节日重要传承群体的青少年是微电影分众传播的重要对象,借助微电影让这些沉醉于手机和网络的年轻人关注、观看和感悟,最终有效地影响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态度,从而达到艺术与商业、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闽南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是个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有计划、科学地组织推进。日前,泉州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提出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为“三大抓手”,继续做强做大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升民众精神品格和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和保障闽南民俗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东亚文化之都”、闽南民俗文化的富集区的泉州更应做到创新与发展同行,改进与借鉴并举,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对行将消亡的古老文化习俗进行“抢救性”纪录和拍摄,积极构建一个微电影创作和闽南民俗文化传承良性互动生态圈。譬如,为了唤起民众对身边的传统文化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护,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微电影的方式留存下来,融生命记忆、亲情、文化于一体,从传与承的角度来探索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的问题;积极扶持微电影生产企业,培育微电影编、导、演、摄、制方面人才,以“海峡两岸微电影影像节”为契机,通过剧本征集(比如“美丽乡愁”泉州微电影剧本征集)、项目策划、自荐参演、海报设计、学术交流、大众影评等带动精品产生;继续完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数据库”的建设。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对民俗的展示呈现也是一种信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希冀。在借助微电影这一新形式进行文化传承时应充分了解闽南民俗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故事讲述得引人注目,主题表达得妥帖生动,进而为后人留下别样财富空间。

民俗作文篇4

过程中,无论是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还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采取适当的重视民俗文化教学方式,以此来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让初中学生了解我国历代灿烂的民族文化,来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现状

(一)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甚少

据了解,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非常少,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二月二龙抬头、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等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学生并不了解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节日的背后是有着怎样的故事背景。而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等其他的民俗节日。

(二)学生对民俗观念的淡漠

学生对民俗观念知识的淡漠与缺乏,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教师身上。在大家共有的教育模式下,为了能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取得好的成绩,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

中心,还放在文字的积累部分与语文文字分析的部分,却很少有教育知识来反映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即使教师注重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多的还是受到了孔夫子思想的影响,教育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的教育。所以,这就更无法与创造和欣赏民俗文化相联系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给学生讲解一些民俗文化故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在语文教育中接受并理解民俗文化知识,这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做的事。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所以,民俗文化的教育有着它自身的优势。

二、培养学生中学语文鉴赏的形式

(一)民俗文化阅读课

通过开办鉴赏民俗文化的阅读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阅读课的内容参入一些诗词的阅读,与不同时代的小说作品的理解与戏剧类的阅读,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

精华”。民俗文化课的开办,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与社会内涵。

(二)民俗文化调查课

由于地域性的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传统礼仪与生活风俗等,要学生了解社会与研究社会的现象,很有必要对民间深厚的民俗知识进行探索厚学习。我们教师必须组织一些调查活动,深入民间生活进行搜索,带动初中学生的社会实践与观察的能力,让学生走进民俗文化的的社会现象中去,体验调查活动的生活,探索人类的创造性,以及流传至今的各种传统物质

文化、行为习惯、神话传说,谚语文化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民俗文化讨论课

阅读,收集民俗文化,由于长时间的蔓延,或有限的读者,采访者水平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完整的情况。根据一些问题,实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语言、节日、文学作品等作为讨论的切入点,对出现的民俗文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致达到学生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目的。

(四)民俗文化作文课

民间文化欣赏是利用各种民俗文化知识,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将分析的过程与最后的结果,综合理解转换成自己对民俗文化知识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民俗文化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一)熏陶作用

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也是语文教学传承美德的重要部分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比如: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为祭屈原包粽子的端午节,大年三十的守岁等,都是表达了我们的民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情感,在体验生活中教育学生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以滋养学生的心灵。

(二)解读作用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心里。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对其情景,以及所处的场合,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做描述,能够深刻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独具匠心的创意作品,协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三)扩大学生视野

风俗种类的繁多,极具有包容性,从时间到空间,从存在到虚构,没有民俗知识涉及不到的。民俗的综合特征额知识性,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解决学生作文没有话题可写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论:总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学习,民俗文化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增加课外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完善学生的心智,增强现代学生应有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不可或缺的危机意识。这样,才会使我们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全面的素质。同时,这也体现了语

民俗作文篇5

一、传播民俗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传播民俗属于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立川教授在其《传播民俗刍议》中将传播民俗解释为:以口头、风俗、物质形式存在,以民间传承方式流布的具有习俗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根据此定义,笔者认为传播民俗拥有以下几个较为典型的特征:

亲和性。传播民俗是“以民间传承方式流布”的一种传播现象,“民间传承”即表明大部分国人比较喜欢或愿意对其进行传播,对这种传播现象有较大的认同性,也就是说这种传播现象会使大众感到亲切。中国传播民俗的这个特征恰恰与广告文案创作应该具有亲和性的要求相符合。广告文案创作可以利用人们对传播民俗来缩小与目标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感”。

稳定性。中国传播民俗是“具有习俗性”的传播现象,所有“习俗”均非一日而成,都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势;同时,“习俗”本身又不是绝对固定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传播民俗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正是由于传播民俗的这种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才使得其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风尚性。中国传播民俗是“具有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即它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形成,在一段时间内风行于大众之中,有一定的时尚或潮流意味。同时,风尚性在另一方面昭示了传播民俗的变迁性,也就是说,这种传播民俗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产生一定的变化。中国传播民俗的这种风尚性是能够被应用到广告文案创作中,并为其服务的。

当然中国传播民俗还有其他一些特征如地域性、传承性、规范性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因为仅从以上三个最典型特征,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播习俗与广告文案创作的很多方法及要求是相契合的,这也就预示着中国传播民俗中的很多元素都可以被应用到广告文案创作中。

二、广告文案创作对中国传播民俗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广告运作“本土化”步伐的不断迈进,可以看到一些广告文案(以下简称“文案”)在创作中成功地应用了中国传播民俗。

例如百事可乐近年来将其产品名称和中国年节中互相恭贺的习俗相结合,推出 “祝你百事可乐”的广告口号。

当然,像这样的个案还有很多,但广告人在进行文案创作时对中国传播民俗的应用更多地停留在一种比较感性的阶段,大多数文案撰稿人在进行文案创作时“有意识地”从中国传播民俗方面想的情况还比较少,学界及业界在此方面的总结相对比较少,与之相关的方法和路径还没有被很好地总结出来。

另外,我国目前也存在着在文案创作中误用传播民俗的现象,这种对中国传播民俗应用上的不恰当行为,常常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以上种种,我们必须对如何有效地将中国传播民俗应用到文案创作中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我国广告人能更科学、合理地在文案创作中应用中国传播民俗。

三、广告文案创作如何利用中国传播民俗

其一,广告人可以在文案创作过程中借鉴中国传播民俗的一些具体形式,给目标受众以亲切感。

中国有很多传播民俗有自己固定的一些形式及格式,如民歌、对联、快板、相声等。广告人可以借鉴一些中国传播民俗的形式或格式进行文案创作,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上文提及的金六福酒在2006年推出一则电视广告,其文案就是利用山歌的形式,即:“什么不怕火来炼?——金;什么当头事事顺?——六;什么过年贴门面?——福!什么有喜更吉祥?——金六福酒!金六福酒更吉祥——我有喜事,金六福酒!”在整个广告中“男女一问一答”,互相应和,既点出产品名称和特性,又给受众亲切的感觉。

近几年利用传播民俗形式的广告越来越少,从中可以大略发现大多广告人对中国传播民俗形式的不太重视,这点亦值得我们深思。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其二,广告人可以把中国传播民俗中的节日元素运用到文案创作中。

传统节日历来被中华民族所重视,但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进入,很多商家和广告人更多是利用外国的一些节日做广告,而恰恰忽略了我国传播民俗的节日元素,如广告人以二月十四日的西方情人节作为宣传点而经常忽视中国传统的“七月七”。

在此方面有些国外的企业却做得相当出色,他们为了使中国受众对其产品产生亲切感,用中国传播民俗进行文案创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哈根达斯冰淇淋利用中国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以及中国人中秋节吃月饼、送月饼的传播习俗,做了一系列的节日广告。具体文案为:“中秋有好礼,何必寻千里!哈根达斯月饼冰淇淋”。在平面广告中再配上嫦娥奔月的中国画,其中的月亮则替换为哈根达斯月饼冰淇淋产品本身。

其三,广告人可以利用中国传播民俗中的怀旧元素来创作文案。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一般都有怀旧心理。怀旧的动因来自于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中自然或必要的超越与转折。每当人们跨入一个人生新阶段时,必须放弃某些旧的东西以便给未来开辟新路,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种忧伤,这样就会触发人们的怀旧心理。在文案创作中,怀旧被认为是感性诉求的一种方法。文案人员可以利用一些人们曾经经历的传播民俗(如:童年时期打沙包、踢毽子等游戏传播习俗)来引起人们的怀旧情绪,使消费者与产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其四,广告人在文案创作过程对新近形成的传播民俗要进行及时审视与有效利用。

社会的变迁会生成一些新的传播民俗,像近些年来,大部分的国人都会在除夕夜围坐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这被一些学者称为新的传播民俗。在相关的文案创作中就可以出现这样一个情景,使人们产生亲切感。所以,广告文案人员应该注意观察社会变迁,发现新近形成的传播民俗并及时加以利用。

如好丽友派的一则电视广告就充分利用了我国小学生在课桌上“划分界线”这一新近形成的传播习俗,突出了该产品主要的诉求点——友情,与广告语“好丽友,好朋友”达到了较好的契合,这一电视广告在业界和学界均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另外,广告人在利用中国传播民俗创作文案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其合理性问题。

在应用中国传播民俗的过程中,广告人还必须注意合理性的问题,以下的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文案创作利用的中国传播民俗与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联系性问题,即两者是不是具备某种连接性。广告人不能盲目地应用中国传播民俗,更不能为了在文案创作中应用中国传播民俗而应用之。其次,尽量避免使用较为消极的中国传播民俗,注意传播效果的长远性。文案人员一定要切记,在文案创作中应用传播民俗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所以对一些消极的、引起消费者反感和厌恶的传播民俗尽量不要使用。

民俗作文篇6

关键词:自贡彩灯;民俗文化;推动

民俗文化是一种不断积淀、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其在人、群体、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保护文化空间就是保护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载体,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扶持、指导,使其继续保持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传承,发扬光大。包含于民俗文化之中的中国彩灯文化,几千年来,以其不断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至今依然保持着活力。彩灯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昭示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和追求美、创造美的天性。不同的山川地貌和不同的民俗风物,使彩灯艺术呈现出一派繁花万树的景观。中国灯文化也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局面。其中,南国灯城自贡的彩灯艺术一枝独秀,在彩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元宵节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历经数百年、上千年,一个民族不断积累、约定俗成的生活的高潮,终极价值观的载体,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在中国古代社会,一年一度的元宵灯节被视为自由、欢愉的狂欢节。在万人空巷,举国同欢的节日里,平时不能逾越的障碍被排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尊卑关系淡化了,贫富悬殊的社会地位消隐了。人人都可尽情游乐观赏,宣泄情感表达心愿,共享欢乐时光。古时元宵节的活动内容大致可以概况为:一、观灯游赏,官民同乐。二、歌舞、杂技、戏曲演出。三、乞(祈)福求子,祛病攘灾。四、问丰歉,占算运命。五、开设灯市,经营商贸。六、猜射灯谜,吟诗作画。七、施放烟花,鸣放鞭炮。八、合家团聚,拜祭祖坟。九、品赏元宵,节日饮食。

二、传统节日的现状

进入现代社会,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那些文化需求已经很少存在,于是许多节日仪式、民俗活动难以传递下去。如果不用其他节庆方式来弥补仪式的缺乏,节日往往变得冷冷清清。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审美价值将民间艺术排挤到审美趣味的边缘,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也疏离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意识和情感。在这种情况下,节日纪念物的使用对于节日传统的维系就变得很重要了。因为这些节日纪念物凝结着民族文化精神,已经成为民众节日情感的寄托,也是节日特色的重要载体。围绕节日纪念物来布置环境和进行民俗活动,是营造节日氛围的重要方式。

三、自贡彩灯是中华节庆文化的渲染者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元宵节的风俗不尽相同,但以彩灯作为元宵节最重要的节日纪念物却是共同的。彩灯里蕴含着太平安定,繁荣兴旺、团圆美满的节日精神。今天,彩灯成了隆重喜庆的节日氛围的营造手段,成了安定红火的生活理想的表达方式。所以,从旧年岁末到新年正月,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张灯结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繁荣,不仅是元宵节,只要是喜庆欢乐的重大场合,如其他的传统节日或者盛大的集会庆典,都会有彩灯的登场助兴。自贡彩灯的倩影也一次次地出现在每一个映照幸福的时刻。如2009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宜春月·中华情》,晚会的舞台以宜春袁山公园的山水实景为基础搭建,采用了借景和移景的手法,将彩灯艺术与景观制作巧妙结合,并配合烟幕、焰火、LED等各种现代手段,再现了波光粼粼,如梦如幻的瑶池仙境,为世界华人和中外观众带来了浓郁的乡情、亲情和柔情。又如“2010澳门国际彩灯文化展”,以澳门回归、圣诞节、元旦、熊猫馆落户澳门作为主题背景,通过彩灯设计将欢乐的节日气氛、震撼的视觉效果及全新的感官体验带给市民。一方面宣扬了中华民族的灯会传统,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更借着传统灯会所象征的太平喜庆的景象,表达了对澳门更加繁荣昌盛的祈愿。

四、自贡彩灯是中华民俗文化的推广者

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强烈影响其他民族的关注和认识,也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窗口。彩灯文化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象征符号和载体之一。早在80年代,自贡彩灯就走出国门,先后在新加坡、泰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展出,将中国灯文化的异彩传播到海外各地。2006年4月,自贡灯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大放异彩,展览两个月观灯人数达到70万人次,成为马来西亚有史以来最为成功、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自贡彩灯更远赴重洋,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等多个国家举办了中国彩灯文化节,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立体地呈现给各国人民。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的多伦多“中国彩灯节”,在安大略省乃至加拿大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已成为北美最大规模的文化盛会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如长城、中华门、北京天坛、九龙壁、十二生肖、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熊猫乐园、孔雀开屏、千手观音等,以及多伦多市的地标建筑均被中国彩灯一一展现出来。彩灯里运用了中国的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等多种艺术手段,缤纷璀璨,为多伦多的夜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中国色。彩灯节还仿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集市街,荟萃各地的风味美食,丝绸、景泰蓝等特色商品,古典民乐和舞狮等传统文化节目于一体,充分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迄今为止,自贡彩灯已在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澳洲等世界各地展出过,作为文化输出的项目,一方面促进了对外经贸合作,另一方面则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之间的交流。

总之,自贡彩灯是中华节庆文化的渲染者和中华民俗文化的推广者。自贡灯会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将盛世中国的夜空渲染得温馨、和谐、美丽。如今,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自贡灯会为各国人民带去欢乐和吉祥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俗艺术的多姿多彩、巧夺天工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信在当代彩灯人的不懈努力下,自贡彩灯会传的更远,播的更广。(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1]宋良曦,宋岸雷. 中国灯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民俗作文篇7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分别分析了三个黑人民俗要素: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布道和伏都教法术在赫斯顿三部长篇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约拿的葫芦蔓》和《摩西,山之子》中的运用。

关键词:佐拉·尼尔·赫斯顿 黑人民俗 民间故事 布道 伏都教法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美国伟大的小说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当今美国黑人文学界,她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成为黑人文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她的作品大多呈现出浓郁的黑人民俗文化风情,从而充分展现出黑人文化精神,即“黑人性”。

赫斯顿对黑人民俗的兴趣源于她的童年时代。她出生在亚拉巴马州的诺塔萨尔加,3岁时,随家人迁居到佛罗里达的伊顿维尔。由于那里的居民全是黑人,赫斯顿因此自幼就对黑人民俗耳濡目染。正是她对黑人民俗文化的这种感性认识,为她后来从事黑人民俗研究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赫斯顿把在南方进行南方黑人民俗田野调查时所收集的黑人民间歌舞、民间故事、宗教仪式等黑人民俗元素融合在其多部小说的创作中。除了在其著名的民俗著作《骡子与人》和《告诉我的马》中介绍黑人民俗的各种要素外,她还在其长篇小说《约拿的葫芦蔓》、《他们眼望上苍》和《摩西,山之子》中娴熟地运用黑人民俗材料,从而进一步宣扬了黑人民间文化。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大多忽略了其小说中显著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国外的学术专著如卡拉·拉普兰编的《佐拉·尼尔·赫斯顿:书信的一生》、瓦莱里·博伊德著的《笼罩在彩虹里:佐拉·尼尔·赫斯顿》和戴安娜·迈尔斯的《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中的妇女、暴力及证词》等,从种族、阶级、性属、文化、心理、后殖民主义以及历史等角度对赫斯顿的作品进行评论。目前我国对赫斯顿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论文为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发展。多数研究围绕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探讨了其作品的种族及女性主义主题、人物、叙事策略、语言特色等;而对其作品中的黑人民俗关注甚少。只有少数学者如程锡麟、张玉红、赵纪萍对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进行了研究。程锡麟在其专著《赫斯顿研究》中列举了赫斯顿小说中的一些民俗文化现象并就其文本功能进行了简短的评论。张玉红在其博士论文《佐拉·尼尔·赫斯顿小说中的名俗文化研究》中,以赫斯顿的三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解构主义以及身份建构等相关理论,结合小说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对其中的民俗文化元素进行尝试性的阐释,并指出赫斯顿大量地运用民俗文化元素,其功能有二:1、黑人民俗文化表征是赫斯顿小说的生存策略;2、民俗文化是作家凸显有别于白人文化的民族文化特征,重构黑人文化身份的媒介。赵纪萍在《幽香独具的黑色奇葩——解读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中探讨了黑人民歌与民间舞蹈、黑人民间故事以及黑人的宗教表现形式在《约拿的葫芦蔓》和《他们眼望上苍》两部小说的叙事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本文将探讨赫斯顿三部长篇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约拿的葫芦蔓》和《摩西,山之子》)中的三个黑人民俗要素,即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布道词和伏都教法术在主人公人物塑造上的功能。

一 黑人民俗的定义和作用

“民俗”一词是1846年由英国人威廉·J·托玛斯首先创造出来的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术语。《民俗、神话、传说词典》一书就列举了至少21种定义。美国黑人民俗是指美国黑人民间文化。有关专家有这样的阐释:

“民俗文化为黑人群体提供了最基本特征的描述。它主要描述了黑人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不断重复的风俗人情,民俗文化描写民族精神深处最美好的东西或者展现相关的仪式、习惯和风俗等等。从这些民俗文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一个种族群体的思想意识情况。”

黑人民俗主要包括黑人民间歌舞、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宗教仪式(如布道)等。作为民俗学家,赫斯顿巧妙地把搜集到的民俗材料和民间故事运用于其小说创作,展现了富于人性的黑人民俗文化。在其作品中,无论在黑人群体身上,还是在黑人女性身上,都照耀着民俗文化的光环,正是在这光环下,每个黑人都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

二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民间故事

黑人民间故事作为黑人民俗文化的一大要素,展现了黑人的生存状态、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

《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抵制传统习俗束缚、追求自我权利的一生。在小说中,传统黑人民间故事为珍妮的成长提供了叙事结构。在黑人民间故事中,主人公常常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开始一段艰难的长途旅程,在经历多次(一般为三次)冒险后,他们往往会凯旋而归。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珍妮为了追求幸福而开始了人生旅途。她的三次婚姻就像是三次冒险过程。她在三次婚姻中坚持保持自我,不断地追求自由,寻找自己的声音,慢慢地从天真的小姑娘成长为成熟而独立的黑人女性。

珍妮的第一任丈夫洛根富有,但不在乎情感、没有精神生活,在他的眼里,女人的作用跟骡子是一样的,只是他的物质财产而已。珍妮对婚姻的美好向往被洛根击得粉碎。在这场婚姻中,珍妮内心的声音无法得到表达,她成了处于洛根压迫下的一头“骡子”。但是如同黑人民间故事的主人公一样,第一次冒险的失败反而会激发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珍妮在失败的婚姻中,独立个性开始萌发,她逐渐意识到自己一定要逃离这种婚姻生活。当有着雄心壮志的乔迪出现珍妮面前时,她便坚决抛弃了外祖母给自己安排的第一次婚姻。

珍妮的第二任丈夫乔迪的出现给珍妮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然而,这场婚姻并未给珍妮带来她一直向往的爱情和幸福。尽管乔迪为珍妮提供了富足、体面的生活,珍妮却感到个性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在许多场合下,珍妮连说话的权利都被乔迪剥夺了,这显然不是珍妮内心深处渴望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婚姻的失望,珍妮对乔迪产生了怨恨。后来在一次争吵中,珍妮猛烈反击,老乔迪自此一病不起。这次反击也是珍妮争取独立的转折点。珍妮开始探索自己的感情,正是在这种状态下,茶点进入了她的生活。珍妮勇敢地开始了第三段冒险之旅,走进了第三段婚姻。

茶点的到来给了珍妮崭新的生命,他们的婚姻也最终促成了珍妮的自我实现与独立。茶点是真正尊重珍妮的。受到平等对待的珍妮义无反顾地跟随茶点到了大沼泽。在这里,珍妮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她终于从男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在这儿,她“可以听,可以笑,也可以讲话”。和茶点在一起,珍妮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找到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自信。

三 《约拿的葫芦蔓》中的黑人布道

作为黑人文化的独特产物,黑人布道词是黑人发出自己声音的主要渠道,因此,它在多部黑人文学作品都被提及,甚至在有些作品中成为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要素。黑人学者霍顿斯·斯皮勒斯(Hortense Spillers)在论述黑人布道词时指出:黑人布道词“是一种集体宣泄的工具,它把社会的孤立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黑人布道词往往具有类似爵士乐和布鲁斯音乐的强烈节奏,而且要求布道者与听众之间有应答交流。在其内容上,黑人牧师们除了引用《圣经》外,还会将自己的道德观念融入其中。小说《约拿的葫芦蔓》中的约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布道中,他常常宣泄自己的情感。该小说详细记录了他所做的三次布道,皆出现在他生活的关键时刻,标示着他人生的起落。

约翰在佛罗里达的伊顿维尔所做的第一次布道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这次布道为他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尊重,为他日后当选市长和南方浸礼会教政组织的首脑铺平了道路。这首宗教布道灵歌是这样唱的:

“兄弟姐妹们,今天我站在您们面前要告诉您们,上帝召唤我来布道。

哈利路亚!赞美上帝!

他早就呼唤了我,但是我未能听从他的声音。不过,兄弟姐妹们,上帝用鞭子抽我去做,如同彼得和保罗一样,我要为受难的基督布道。上帝要我去,上帝与我同行。因此我请求您们的祈祷,会众们,我要高举基督血迹斑斑的旗帜,坚强起来,我要坚持到底。”

约翰所做的第二次布道帮其逃离了困境。约翰对妻子的不忠给教徒们留下了坏印象。教会里有人想利用约翰的生活作风问题把他从牧师的位置上赶下来。在此危机时刻,妻子露西的建议帮助约翰成功地作了布道,为其重新赢回了声誉。在这次布道中,约翰表达了三层意思:首先,他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找了借口,即他是个普通人,因此具有欲望是很自然的事。接下来,他提醒教徒勿忘他以往的功绩,并试图引起大家的同情。最后,约翰暗示说如果他不再受教徒信任,他就会选择离开。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诚恳的态度重新为约翰赢得了教徒的信任和尊重。教堂的执事和会众纷纷拦住他,不让他离去。

约翰的第三次布道标志着他权力的削弱并预示着其末日的到来。这是他离开桑福德教堂之前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布道,这次布道激情洋溢,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的心声。这篇布道的主题是“耶稣的受伤”,约翰用此暗示自己仿佛像那受伤的耶稣一样,受到了朋友们的伤害。这次布道结束后,约翰走下讲坛,毅然地离开了教堂。在这里,布道词恰到好处的运用,为塑造约翰这个人物起着重要的作用,清楚地标示出其人生的关键时刻。

四 《摩西,山之子》中的伏都教法术

赫斯顿在其民俗著作《告诉我的马》(1938年)的第三部分中,对黑人伏都教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这本书探讨了海地的伏都教和牙麦加的民俗。赫斯顿将自己所熟悉的伏都教写入作品中,一方面为了展示她对黑人民俗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是为了小说情节的设置和人物的塑造。

《摩西,山之子》是赫斯顿对《圣经》故事的再创造。在这部作品中,她采用了自己在研究民间传说和伏都教中所获得的资料,因此,该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黑人性。有批评家指出,赫斯顿把《摩西》写成了一部关于美国奴隶制度的寓言小说。

在《摩西,山之子》中,赫斯顿把主人公摩西视为扎根于非洲文化传统和宗教里的一个人物,称其为第一位伏都教大师,他是“种种神秘力量的源泉”。赫斯顿赋予了他三重身份:首先,他是上帝的使者,能与上帝交谈,代表上帝讲话;其次,他是一位黑人伏都教法师,具有强大的魔法;最后,他还是黑人民众的解放者,是代表了黑人性的一个重要形象。

在这部小说中,赫斯顿把摩西描写成超自然力量的代表,伏都教法术是他成就伟业的力量源泉。这种法术使摩西具备了令人生畏的巨大力量,他成为唯一能与上帝对话的人,并总能在危急时刻得到上帝的庇护,从而化险为夷,取得胜利。正是这种神奇的魔法帮助摩西完成了三大使命:寻找托特之书(the Book of Thoth);迫使法老允许希伯来人离开埃及;最终帮助希伯来人建国。

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布道和伏都教法术在小说中的运用,帮助作者创造出各种极具个性、真实可信的黑人人物形象,从而解构了白人主流话语中对黑人形象的类型化。同时使赫斯顿作品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激发了黑人的民族自豪感,启发许多黑人作家热情地接受黑人文化,并以文学作品为媒介充分地表达黑人文化精神,重建黑人文化身份。

注:本文系河北联合大学科研基金项目(s201107)和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S201162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Kaplan,Carla,ed.Zora Neale Hurston:A Life in Letters[M].New York:Doubleday,2002.

[2] Body,Valerie.Wrapped in Rainbows:The Life of Zora Neale Hurston[M].New York:Scribner,2003.

[3] Miles,Diana.Women,Violence,and Testimony in the Works of Zora Neale Hurston[M].New York:P.Lang,2003.

[4] 程锡麟:《赫斯顿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张玉红:《佐拉·尼尔·赫斯顿小说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赵纪萍:《幽香独具的黑色奇葩——解读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作者简介:

高文晏,女,1977—,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工作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

民俗作文篇8

鄂伦春是一个勇敢的民族,起初是在大山中,与狼伴舞,日月同床,后来,勇敢的鄂伦春人建造了简单的房屋,鄂伦春人的衣服,算是最有大自然的气息了

用打来的动物的皮,围成简单的衣服,又保暖又好看,用动物的头,缝成一个里外有毛的帽子,最有特色的是,帽子上有两个小角。

鄂伦春人,吃的饭就是肉,手把肉,烤肉,所有的主食都是肉和柳蒿芽汤,在这里的鄂伦春人总是每人有一个武器,用来捕猎狍子、野猪。

现在的鄂伦春人,已经不在打猎了,从古时的肉搏到了现在的文明社会,不过还是有的老人忘不了山上大猎时的精彩,与野猪搏斗是的刺激,和拉着动物的尸骨到家的喜悦,所以有的老人现在还在山上居住,有时下来有时上去,一直过着与狼伴舞,日月同床的日子。

上一篇:游戏作文范文 下一篇:植物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