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机制范文

时间:2023-10-09 16:53:09

课程建设机制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课程建设机制;博弈理论;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29-02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整体上看,课程建设水平还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课程建设特别是专业课程建设需要广大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校要投入相关资源,因此,很多教师在自身投入和学校相关机制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

一、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现状的博弈分析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各高职院校设立的专业不同、教学环境不同、师资队伍构成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存在很大差异。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博弈的内容和思想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按各自选择的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基于这一思想,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因素进行分析:从学校立场上看,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课程建设的相关制度和相关激励机制建设,目的是全面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从教师立场上看,课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若仅从课程建设效果看则是投入大见效慢,教师在投入和学校制度之间进行权衡,其结果自然是教师不愿意参与复杂而繁重的课程建设过程和承担相关任务,而且在教师职称晋升的相关文件中也未涉及课程建设问题。因此,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或承担相关课程建设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这种现象的实质是学校课程建设制度或机制与教师行为的博弈。

二、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机制建设的思考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相关机制和制度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要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公共基础性课程要针对不同专业而有所不同,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其次要以优秀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开发机制,由此带动其他课程建设。

构建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一是在课程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对在课程建设上有突出业绩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名师上课和参与课程建设,并给予资金保障。二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在课程遴选、政策导向、建设过程管理、课程评价、技术保证等各方面予以保障。

制定和优化高职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前提和保障。学校应正确遴选课程,确保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努力打造“专”、“兼”结合的特色教学团队。要努力实施“教师培训工程”和“学历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建立学校与行业双向交流制度。聘请行业专家及业务骨干充实和扩大兼职教师队伍,通过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培训班,注重公共基础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培养。

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和体系。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先进,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成立教学督导机构,教学督导的结果要与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绩效严格挂钩,作为评选奖励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主要依据。对于在课程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或部门,应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教师个人也应在工资晋级、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

建立课程建设的管理机制。课程建设通常是在课程教学团队协作下进行的,而组织的作用依赖于管理,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优秀的课程改革方案需要优秀的管理者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作为后盾。从课程建设方案的调研、论证和设计到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选取,从校内实训实验设施建设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领导应亲自督导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工作,统一部署,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米勒.活学活用博弈论:如何利用博弈论在竞争中获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保障机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取得有效的成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本来就是一门涉及全面的应用性学科,其自身具有长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而高职的就业指导课更具有面向其对象特点的职业性,要切实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因此就必须建立一套切合高职学校实际的、具有前瞻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本文主要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拟就这一机制的构建做一定的探索。

一、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一)对课程建设的认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设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相比而言,整个广东省,还是比较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给予的课时安排相对比较多,一共40个学时,分别安排在4个学期,各10个学时,以此来看,在课时的安排上似乎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如果就实践来看,仍然存在其他问题。因为目前学校还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的课题组或者教研室,无法很好的综合各位上课教师的意见,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从而使得无法整体统筹各位教师的教学进度,不能整体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技能不高

就业指导课对我国高职院校,算是一门新的课改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这门课程因为其专业性对教师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不但需要了解基础的就业政策、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知识,还需要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很多方面。而如今,担任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思政部、学生处或者社科部的教师兼任的,缺乏必要的系统知识。

(三)教学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完整

高职是重视其专业实践的院校,而就业指导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这种实践性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其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灌输性教学上,理论性的知识教授太多,不能很好的结合多样化、市场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造成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内容空洞,缺乏实用性,从而不能引起对其的重视,致使教学效果不佳。正因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还不具备一定的市场化、信息化,使得课程的内容还仅仅围绕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指导等方面,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体系。从很多学校的探索和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学生在学校的全部阶段,从刚入校就应该进行分阶段的、有重点的开设其职业生涯规范的辅导,以就业指导课为主,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与专业教育、职业测评等结合起来。

二、如何建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长效机制

(一)转变课程理念

要想建立课程的有效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更新课程教育理念,从上至下的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一方面,是要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对学生来说,就业指导课是其成长、成才以及顺利进入社会的客观需要;对学校而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就业指导课程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就业是学生本身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校应以高职人才培养、开设就业指导课为基础,进行就业知识的传授和就业技能的训练,提倡学生创新就业,将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与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紧密结合,从学生入校即开始谋划人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对社会而言,更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以上认识的引导下,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要改变以前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观念,不能将其仅仅当做毕业生阶段的突击教育,不能仍然沿用现有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要切实从当今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入手。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关注其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一定的心理问题,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进一步推动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进程。

另一方面,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保障机制的构建,还需改变那种短期突击性,必须健全机构,以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确保课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我们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成立专门的教研室,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各院系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教师、以及相关的心理辅导、人力资源等学科的专职教师为组成成员,提高其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促进课程体系的建设。现在学校应该在重视课程时间安排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其课程的专业化体系建设,同时建立和完善一定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试考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健全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健全,不仅仅只包括上述的纳入学科计划、增加教学评价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完善面向于学生本身的教育体系。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设计了一套课程体系,课时相对固定,教材选择到位,教师数量得到保证,如此还存在的问题,我们就需要从课程内容本身来进行改善和提高。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在这些课时中对于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进行灌输性讲解,使得大一的新生对其没有太大感触,而毕业生又觉得其过于形式化,没有实际作用,从而使得教学没有效果。目前的就业指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应全程化,将全程化指导与链条分解法相结合,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入进行。一方面加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高其思想想意识,使其将就业压力转化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这主要面向于低年级学生,应对其详细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使其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测评,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也帮助他们了解教师职业并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制定相关合理的计划,采取必要的行动。另一方面,相对于高年级即将实习和面临毕业就业的学生来说,则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设见习,让学生未出校门先有在岗位实际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对未来职业增强感性认知,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职业。同时,使学生通过见习,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目标、计划,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落实其实习保证效果,加强学生对于职业世界的进一步认识,规划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及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强个性化指导的力度,从而进一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就业市场的资源,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创新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将案例教学和理论指导联系在一起,组织一定的模拟式训练,使学生可以及早感知就业形势,在实践中锻炼就业能力,深化其就业指导教育,使其达到最有效的结果。还可以结合如今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召开一些校友交流会,或者邀请成功人士和专业人士举办相关的讲座和沙龙等等,来激发学生自我感受和感悟的能力,教育学生更好的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增强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双重保证,由于课程的全程性、内容模块的多样性等原因,要求在就业指导教师的遴选上综合考虑,以构建立体化的师资队伍。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总体上包括三大部分的力量:

核心的就业指导力量。相对固定的教师队伍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负责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师、各院系负责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及部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两课”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增进教学研究和交流,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辅助的就业指导力量。各院系的专业教师大多能够较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市场,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给出相关的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而言也较为信服,可以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校外的就业指导力量。许多企业的老总可以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给出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人力资源部经理可以提出对大学生求职面试的注意事项等等。因此,可聘请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及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为客座教授或就业指导顾问,建立一支校外的就业指导队伍。

参考文献:

[1]王舜华.构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探讨[j].时代文学,2008,(2).

[2]冯思.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MOOC 开放课程 启示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1999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至2003年已完成近200门网络课程和各类资源库建设。2003年教育部又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1500门部级精品课程,以期使优秀教学资源实现全国共享。各地区也参照教育部的模式制定了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掀起网络课程建设高潮。但也应该注意到,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当前MOOC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教学资源的无序化管理和重复性建设

尽管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C)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十几项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建设环境还不完善, 致使标准规范难以有效推广, 各类教育信息系统的资源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工作,许多资源成为离散的、独立的“信息孤岛”,多数闲置浪费。

1.2封闭式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

目前网络课程建设,大体分为两种模式,一是教师课题组模式, 二是商业公司制作模式。两种开发模式多数不支持《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难以实现分布式协作开发和资源共

享,特别是商业公司,更难于跨越利益分割的障碍。因此基本上是处于独立的、各自为战的状态。这种封闭的开发模式不打破,重复建设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1.3离线的网络课程开发方式

无论哪种开发模式,都需要有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作为支撑。但大多数教学平台不支持在线课程开发,课程是在制作者自己的电脑上制作完成后再上传到服务器。因安全性问题和资源的一致性问题不可能给每个开发人员都分配FTP 权限,因此,每一次的更新都颇费一番周折。在任务分工过程中,还要考虑目录结构、修改权限、版本记录、数据备份等诸多问题。

1.4网络课程与素材资源脱节

《规范》虽然明确规定了网络课程与素材资源之间的关系,但现实情况是网络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严重脱节、互不关联。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形式,更直接服务于教育对象,因而也就更受到重视。有些人甚至错误地认为教育资源建设就是网络课程建设,也就忽略了网络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素材资源的滞后发展反过来阻碍网络课程发展的脚步,使开发周期延长,质量不高。

2基于资源共享的MOOC开发模式创新

2.1架设资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事实上网络课程开发大量的工作是素材资源的收集和制作,而这些缺乏有效管理的教育资源又很难收集和共享。如果我们能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使用户能方便、高效的将其利用于网络课程建设之中,将极大地缩短网络课程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因而, 国家在鼓励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应该着手解决好资源的管理和共享问题,即构建以服务为目的、开放的教育资源网络。有关教育资源网的规划,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许多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如以区域划分的资源服务中心,以学科划分的学科群资源网站等。

2.2推广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领域的协调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标准规范的支持。标准的推广不一定非要采取强制手段,关键要有推广的环境条件,要具有可操作性。实际上,《规范》更多的是规范管理体系和指导平台建设。对于网络课程和素材资源开发者来讲,技术规范的具体意义大多是通过平台反映出来的。也就是说平台符合技术规范,同时也自然约束网络课程和素材资源开发者遵循技术规范。比如说,《规范》要求了具体的图片大小和格式,当制作不符合要求时,平台若能自动给出提示并拒绝接受,《规范》自然会得到贯彻执行。

2.3整合网络教学和资源管理平台

实现基于资源的网络课程开发,必须要解决好开发环境问题。针对目前网络教学和资源管理平台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互不兼容的现状,国家教育机构应该组织力量进行整合,在平台的问题上不应该也没有必要百花齐放。把那些优秀平台比较成功的设计思想和成熟的技术吸收进来,比如北京师范大学4A 远程教学平台的整体架构和教学设计思想、清华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工程的教育资源库、南京大学精品课程教学支撑平台的网络课程在线开发系统和流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参照《规范》推荐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体系结构进行设计,由国家出资建设通用的资源管理系统和教学平台向全国免费推广。

2.4确保网络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协调一致

从《规范》推荐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体系结构中,可以明确看出网络课程与素材资源之间互相依托的关系。网络课程和素材资源建设在平台中是统一的行为,不应人为界定彼此和先后。在技术上保证这种关联不可分割和同步协调。举例说明,一个图片素材不可以不经过素材库的管理直接链接到网络课程中来。网络课程中对素材的引用一定要指向素材库,尽量避免多重副本共存。开发网络课程的同时, 素材资源库也自然在补充,素材库的更新也保证了网络课程的同步更新。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开发模式才是基于资源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支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05-2.5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互支撑,互动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做保障,本文仅从相互支撑的主体、高校党委导向、管理体制及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相互支撑的保障条件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相互支撑的保障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互支撑,互动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做保障,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体制平台,完善激励机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相互支撑,互动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条件。首先,加强对学科建设与理论课程建设的领导是实现相互支撑关系的首要保障。其次,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与理论课建设相互支撑的关键环节和主体保障。第三,组织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与理论课建设相互支撑的体制保障。第四,完善激励机制是实现学科建设与理论课建设相互支撑关系的动力保障。

二、学科建设与理论课相互支撑关系

现状及其保障条件的问题

伴随着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均取得丰硕成果,建设水平获得稳步提高,两者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态势已经初步形成,但就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的保障条件来看,仍存在着保障不足、不力和不完善的问题,障碍了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一)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的领导保障不足

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理论课建设,切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委的重要职责。但就全国情况看,仍存在着高校党委对学科建设和理论课建设重视不够和领导不足的问题。部分高校党委没有从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高度认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难以准确把握和理解党中央关于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精神实质,难以真正领会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时代紧迫感,缺乏领导和推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不能及时将中央和上级党委的精神、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贯彻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实际,存在侥幸心理和拖延情绪,漠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同于一般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对待,缺乏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领导的重视,任其游离于党委的重点领导保障对象之外,滞于低水平建设的泥淖,非但不能够实现相互支撑的良性互动发展,甚或萎缩和倒退。

(二)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的主体保障不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了从单纯教学主体向同时承担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双重主体的转变,这一转变适应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内在要求,为促进两者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主体保障,但我国当前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的良性互动发展仍存在着主体保障不足的问题。

首先,就全国视阈而言,能够同时进行学术研究,且具备较高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较为稀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关系要求其主体建设的目标是双重性的,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具备学术研究的能力,承担学科建设的任务,同时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承担起课程建设的任务,而就目前来看,许多教师虽具有较强的课程教学能力,但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很多教师虽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但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能够很好地将科学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成果,这就给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发展制造了障碍,难以提供充足的主体保障。

其次,我国当前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名义学科建设队伍与实际学科建设队伍不一致,学科建设队伍与课程建设队伍相分离的问题。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要求学科建设队伍与课程建设队伍应紧密交织,相互融合,但由于很多高校申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时候整合了其他学科的力量,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主体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致了名义上的学科建设队伍与实际建设队伍不一致,造成了学科建设队伍与课程建设队伍的分离。此外,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点成为其他专业的“临时码头”,存在着挂靠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却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问题,导致了学科建设队伍与课程建设队伍的不融合,这就很难形成合力推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造成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支撑关系主体保障不足的问题。

(三)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的组织平台建设不完善

伴随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两者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组织平台建设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建立马克思主义科研和教学的二级机构以来,组织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建设水平获得较大提高,但是学科和教学单位相分离的问题并未得到充分解决,组织平台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依然存在。

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科研的二级单位,很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依然附属、挂靠于其它文科学院,成为其它文科学院学科和教学单位的附属机构,而另外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科研机构,但尚未能够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完全统一于这一二级科研和教学机构之中,仍有部分学科游离于这一统一机构之外,附属于其它文科学科之下,未能够得到充分的整合。这种学科与教学单位统一机构缺失,相互分离、整合不足的现象阻碍了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实现,为两者相互支撑,和互动发展制造了组织障碍,同时,很多高校虽然成立了马克思主义二级研究和教学单位,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资源整合,但由于在具体的领导方式、管理手段、政策制定上尚未充分注意到两者相互支撑关系实现的内在要求,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上的不完善,障碍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关系的实现。

(四)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动力保障不充足

马克思主义高度的政治性、敏感性、理论性和严肃性,使其建设主体难以凭借研究和教学成果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合理经济回报,这就是业内人士戏言的“穷马列”现象,这一现象更加要求我们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充足的外部动力。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关怀力度的不断加大,很多高校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大了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激励力度,但在实践中仍有部分高校缺乏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激励,造成了马列教师科研、教学的工作热情不高,惰于现状,消极应付的状况,甚至出现人才流失,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发展的动力供应。同时,不少高校仅偏重于科研或者教学单一一个方面工作的激励,而忽视了相互支撑的另外一端,使得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相互支撑失去了一端的平衡与着力点,这种不完善、不协调的激励机制同样不能给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支撑的良性互动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保障。

三、完善学科建设与理论课建设相互支撑保障条件的建议

(一)加强高校党委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视与领导

高校党委要在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明确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的重要作用,明确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教育当代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意义,要在认真领会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弄清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挑战性,认识学科建设与理论课建设相互支撑,互动发展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并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时,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中不可缺失的首要领导保障作用,强化自身使命感,落实领导责任,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领导工作细化、落实为党委的具体工作部署,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绩效列入到党委自身工作绩效的考核。党委要深入研究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及两者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规律,探索党委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领导模式,切实提高党委领导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水平,直面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实际问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固有障碍,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关系的良好实现提供坚实有力的领导保障。

(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主体保障

加速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主体保障水平,是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良性互动发展的关键环节。

首先,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革新教师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培养一批兼备较高科学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科研骨干和教学骨干,以适应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发展的要求。

其次,要着力解决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的名义学科建设主体与实际学科建设主体不一致的问题,解决整合其他专业教师力量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遗留问题,解决依托于其他文科专业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其他专业学科建设的问题,着力消除此种“借鸡生蛋”和“码头挂靠”的现象,真正实现名义学科建设队伍与实际学科建设队伍,学科建设主体和课程建设主体的统一,为促进两者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发展提供坚实主体保障。

(三)推进组织平台建设,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支撑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首先,加快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二级机构的要求,整合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资源,推进两者组织机构建设一体化步伐,着力解决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在组织平台保障方面的二元分离、整合不足问题,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统一协调管理、组织、规划与实施创造条件,进而能够在相同的组织平台之上,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其次,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二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高校要在统一的组织平台上进一步积极探索符合两者相互支撑关系内在要求的,有利于两者相互支撑关系实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完善激励机制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支撑关系实现提供充足动力保障

首先,充分运用物质奖励、荣誉授予、福利提供、职称晋升等激励方式、完善激励方法与手段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主体提供充足激励和动力保障,激发他们投身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热情,不断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为推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多、更大地贡献。

其次,要注意完善激励机制,注重激励机制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之间的平衡,既要注重学科建设的激励,又要重视课程建设的激励,才能够同时抓牢两个着力点,产生相互平衡的支撑力量,实现二者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又好又快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澍军,齐晓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J],高校理论战线,2008(06).

[2]王宏波,彭瑾,苏玉波.简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5).

[3]齐超.制度含义及其本质之我见[J],税务与经济,2009(03).

[4]宫留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借船出海”现象剖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2).

[5]陈大文,刘一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保障制度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9(01).

[6]顾钰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1年1月5日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精品课程 保障条件

1 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要建设一流的精品课程,保障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制度上的保证。需要从合理选人和用人、经费拨付和控制、激励与奖励、评价与反馈等几方面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尤其是各院校投入明显不足的电子专业课程,在列入精品课程建设行列时,总是滞后于其它工科类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课程团队的积极性,影响建设效果。各院校一定要统筹考虑,全面兼顾院校的平衡发展,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一视同仁。

1.1 成立专门组织结构

各高职院校要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组织结构可以分为院、系两级,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主持工作,教务处拟定课程建设总体规划、课程遴选、制订评定标准、确定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各系部由系主任牵头负责系内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各教研室负责遴选、负责人确定、团队组成等具体工作,课程负责人全面实施,教务处、网络中心等机构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从上自下,共同努力,确保精品课程有序进行。

1.2 建立精品课程建设激励机制

要改变目前教师不愿花时间投精力于教学工作的状况,学校层面必须承认精品课程与课题具有同等学术性,将精品课程建设与科学研究同等对待,并且依据不同级别提供经费支持。在政策上,负责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利益分配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吸引与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讲授,为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1.3 确保课程建设经费及合理使用

在推动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院、省、国家三级经费保障制度,不同级别课程经费划拨额度不同,但主要用于课程内容完善、配套实训设施建设、网站维护等基本建设。采取“中期考核、滚动支持”的办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每年组织一次考查,对于成效不明显,或未按建设规划进度如期进行、更新内容速度缓慢、教学应用程度低的课程降低资助力度或果断停止经费支持;对于考核效果好的课程可按计划将经费滚动下拨,对于成果显著的课程可适当增加经费。

2 强化课程团队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有其内在的逻辑与规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需要课程建设团队长期钻研探索,修改完善,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队伍建设:

2.1 谨慎选拔优秀的课程负责人

一支队伍需要有一个核心人物引领、组织和推动,因此选择课程负责人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负责人的学术水平、管理能力、理念理解决定着团队的兴衰,慎重确定一个组织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领导者,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德高望重的师德带动整个课程建设。此人一定要能够为团队其他人员指明建设方向,带领团队集体攻关,有效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乐于与成员沟通,调节冲突;并能营造出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吸引优秀人才聚集在其麾下。

2.2 合理配置团队成员

要彻底打破课程负责人“大包大揽、独自作战”的建设误区,这是多数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初期阶段容易陷入的怪圈。由于团队结构不合理,成员分工不均,水平参差不齐往往使课程建设举步维艰,为确保如期完成课程负责人无奈之下就“挑起大梁,勇往直前”。如若能够合理配置团队成员,在知识结构、职称结果、年龄结构、学员结构上搭配合理,形成建设梯队,可以充分发挥不同人才的智慧与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电子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应由三类人员构成:

①主讲教师。院校内部应根据职称、企业经历、教学经验等条件选拔教师队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专职教师梯队。必须将青年教师纳入队伍之中,发挥老教师的帮扶作用,培养一支能够持续进行课程建设的名师团队。②兼职教师。行动领域的开发与设计、学习领域的归纳与转换、行动导向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离不开企业的实践专家,建设团队中的行业、企业人员不是列在建设团队中形同虚设的人物,而是充分体现高职课程特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建设的保障条件。积极吸纳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发挥其在加强课程建设的“职业性”与“应用性”中的作用。③高职教育专家。课程建设整体规划的设计、实施与监控需要有具备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专家引领,他们能够指导精品课程建设不偏离主方向;在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召开、学习领域方案的确定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团队可持续性建设。健康的团队是能够消化矛盾,持续学习,敢于创新的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应加强沟通,增强认同感、责任感,创造团结、协作、创新的氛围,坦诚交流、潜心钻研,发挥团队的优越性。课程负责人要依据不同年龄、职称、教学特长等特点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确保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要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访学进修、交流开会等提升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机会;鼓励中年教师脱产或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岗位经验;通过政策引导,积极争取,吸引企事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多与职业教育专家切磋、交流,选择合适路径,正确实施职业教育理念。

3 建立四方联动机制,营造行动导向教学环境

3.1 建立“政、企、行、校”四方联动机制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协作开发;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45-02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全国各级各类精品课程资源已然相当丰富。但是,海量课程资源的存在与优质课程资源的匮乏以及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导致精品课程建设的重复性、低效率、低品质。要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发挥精品课程的教学交互优势,必须着力解决其课程资源的“老化”、“同质化”、“低质量”、“共享难”等现实问题。因此,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问题是近年来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的热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低质量和优质资源的匮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存在量大任务重与人手时间紧的矛盾,使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存在重复建设、单兵作战的低效率、低质量问题。精品课程之所谓“精品”,首先要求精品课程建设的“高质量”。这种“高质量”不仅仅是网站设计的技术水平高和网页的外观布局档次高,更重要的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水平高,即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富有特色、反映前沿和实践性强。目前多数精品课程的网上资源开发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精品课程的评估和检查,只保证课程建设外观形式上基本过关、没有明显技术设计失误即可,在资源教学设计与建设方面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电子教案里的教学内容陈旧无更新,更谈不上创新,从而使精品课程建设只能是资料的简单堆砌和重复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质量欠优,教育实效性较差,师生从精品课程开发中获益甚少,精品课程精品效应不佳成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以其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但从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来看,课程网站的优质资源较少,教学资源共享性差。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很多课程网站的教学内容极为简单,就是教材的翻版,缺乏思考创新,教辅资料也是相对“鄙陋”,无法跟上教学形势的发展。精品课程资源优化更新机制的不健全使精品课程“低质量”,无人“愿享”。二是教师对精品课程的设计都是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特点而自主开发的,各种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为教师自己的教学灵活安排的,而不为学生自主学习或其他教师协作教学所用,这种“各自为政”的特点或者说是弱点导致教学资源很难共享。三是有些高校出于知识产权保护、资源独享的考虑,不愿将其“品牌”课程与其他高校共享。这些精品课程网站往往会对外校的网上探访者设置各种障碍,使探访者难以访问到该校精彩的网络电子资源。

(三)精品课程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为把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五个一流”示范性课程,必须确保课程建设的“精品性”,而前提是必须确立严格有效的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但事实是,当前的精品课程评审“内容指标单一,要求的标准较低”[1],检查的内容仅包括“网站是否连通、是否全程录像上网、教学资料是否更新”三项基本指标。只要能达到“确保课程支撑网站正常运行并做好网上教学资源的更新工作”的基本要求,评审就算通过,精品课程就能立项。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多数精品课程都只是“形式精品”,至于其品质质量却是完全“名不副实”。当前对精品课程评价的另一弊病是评价主体本身的局限性,精品课程的评判往往是由高校的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些领导和少数相关学科的专家来评定,而很少有亲自开发精品课程并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的参与评价,更没有实际利用精品课程来进行学习的学生的参与评价和评审。这种欠缺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必然导致课程评价的某种“失当”和“无效”。更严重的是,由于实际工作操作上的困难,对于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情况和师生实际应用效果情况根本无法考核。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的对策思考

(一)确保精品课程的“优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品质要求

精品课程要想成为“精品”,必要条件就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深刻、创新和具有实效性,而这个条件只有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的学术水平较高、紧跟实践教学形势变化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才可能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课程’,关键在于能否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这也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精品效应’发挥的关键点。”[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化精品课程“高质量”建设的关键,必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优质高效的师资教学队伍。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中的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因为自身理论造诣高,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学术上深入的理解和全方位的把握,这也就必然使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而教学团队中众多的中青年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往往对国内国际热点现实问题最为关注也甚为了解,能紧跟时展潮流进行理论创新,同时他们的电脑使用和多媒体制作的水平也较高,能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教学效果就好。现在很多高校进行了精品课程的专题式教学,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反映了现实热点,既发挥了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优势,又带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研创新能力,这是非常好的教学改革。

(二)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深化精品课程建设的途径和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利用优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能否真正起到“以其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的作用,关键在于构建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推进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完善精品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教师知识成果的独有性和专利权,并建立对精品课程开发教师的扶持和奖励机制,保证教师的合法和正当利益,使教师安心且乐意地让“资源共享”。其次,加速建立各高校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一体化机制。一方面,树立协作共享意识。“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精品课程具体实施建设者均要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摒弃知识壁垒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精品课程共享,将自身的优质课程推出去,积极吸收外校精品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优秀的教学效果,加强交流、合作,努力推进各校精品课程共同发展。”[3]另一方面,各高校应制定和采用统一的精品课程开发设计的技术标准规范,对协作院校主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统一进行标准规范操作的培训,并设定统一的网上资源共享的便捷路径,形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联合共建共享的标准化平台,进一步提高资源统一开发和共享利用的效率,实现精品课程建设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三)构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课程评审机制是深化精品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

精品课程资源之品质欠佳与难以共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精品课程评审机制的不健全和激励机制的不到位。为保证精品课程的优质开发和有效共享,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高校应建立严格有效的课程评审机制,确保真正的“精品”才能作为精品课程。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评审方式,必须由偏重专家评审、硬性指标评审转向注重师生、专家共同评审和课程应用实效性的评审。当前精品课程的评审主要是专家评审,专家评审确实能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理论性、思想性的优劣把握得十分精准,但专家不像师生是课程建设后的直接利用者,不能一线感知课程网站建设的实际“精品效应”的辐射和带动情况到底怎样,很难对精品课程应用的实效性进行评价。精品课程对于教师的作用是通过对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来提高教学的效果,精品课程对于学生的作用是通过精品课程的学习和利用有所受益。健全精品课程评审机制的关键在于更多地纳入、体现师生的客观评价,把是否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利用,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有所收获,把精品课程“精品效应”的辐射率、影响力作为衡量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性的根本指标。第二,高校应对倾其所能奉献才识、能力和精力的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研究和创新改革的教学团队给予充分支持和奖励,对教师的知识成果进行积极保护。构建完善的面向教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是深化精品课程优质建设的机制保障。同时,为保证网络资源的高效共享,各高校可以给予“乐于分享课程资源给他人”的教师奖励补偿,对于想分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外来访问者收取适当分享费用等各种办法来实现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的意义

努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协作开发和共享机制,实现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其根本价值所在是实现优质教育共享和教育公平,其重要意义则是多方面的。第一,可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质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可以提高精品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成本。第三,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各高校应弄清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与利用的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应用的机制,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服务。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体化机制,必将进一步提高优质资源开发和使用效率,实现精品课程建设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会杰,等.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实践探索,2008,(11).

[2]陈德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精品效应与发展策略[J].当代教育理念与实践,2011,(8).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7篇

一、课程建设的内涵

探索和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是课程建设的基础。结合教学、课程建设、精品课程评审等实践,对课程建设内涵的认识和体会叙述如下:

1.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先导,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以及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育理论和思想素质等。要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课程,首先要有就一流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学技能、严谨的治学精神的师资队伍。

2.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主体,也是衡量课程建设质量的主要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思想的改革与建设、知识内容建设、教学水平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等内容的建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是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保证,在课程建设中,要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力等,结合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快速发展。

4.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重要保证,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基本设施、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教学条件的先进性与开放性、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等建设。

5.教学管理建设。教学管理是课程建设的组织保证,主要包括科学、规范、系统和配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档案资料和教学激励机制等内容的建设。随着课程建设的发展和提高,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才能及时地科学评价教学质量,确保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健康发展。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否,主要体现在能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否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能否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以及是否有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等。

1.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先导,在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师德和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首先要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师资队伍近期和中长期建设规划;第二要加强学术水平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与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紧密结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第三要加强教师的思想建设;第四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

近年来,我们学院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总结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培养和提高阶段。我们把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相结合,先后引进国内的专家学者4人、国外专家学者10人、吸引回国博士30多人、把优秀的在校学生留下来近20人,初步建立了学历、年龄、学缘和职称等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第二阶段是巩固稳定阶段。一方面取消了原来的定向、委培和保送培养博士等制度,根据课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中、短期进修提高(平均每年2~3人):另一方面还从国内外择优引进学术带头人。通过培养和引进课程建设带头人,逐渐完善和优化了各主干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确保了课程的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是出成果、见效益阶段。通过重点选拔和培养拔尖人才、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学术水平,促进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0%多,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河北省燕赵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近30人。现已基本建成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较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的师资队伍,为开展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通过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性的学科专业人才。高水平的课程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在于: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实验、实习以及课外创新研究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把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等融会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能获得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传授知识和培育人才的过程。作为高等学校的“高等”内涵主要体现在创造知识和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能力上。近年来我们坚持依靠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学位点等的建设不断带动和促进本科教学水平、教材、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课程建设内容的发展和提高,使教学改革逐渐深入,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性人才,我们还注重把科学研究成果引进课堂。为把前沿科学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第一,要求所有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同时还积极鼓励教师把原创性的科学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第二,学院坚持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通过学术活动,不仅扩大了本科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和为科学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院从修订教学计划做起,精心修订课程设置、更新实验内容,确保学生动手操作、独立设计、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的带动下,积极为本科生提供科技创新基地,使学生的研究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创造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高水平课程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要不断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研究成果。同时,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适合高水平成果的土壤和气候。

近年来我们共承担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和基础教育研究课题10项、学校教学改革课题20多项,获得省部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十多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一百多篇,出版各类教材近三十多部,使教学研究推动和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发展。

4.建立比较完善的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随着学科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学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思想和教学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才能确保课程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教学管理的宗旨是服务于课程建设。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学的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了教师、教学小组和学院的教学档案,制定和完善了系统配套的教学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打破了原来论资排辈的教学负责

入管理模式,大胆选拔事业心强、品行好、管理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学术带头人或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课程小组负责人,建立了专家教授负责制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体制,对加快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课程建设内容的相互关联

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建设,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课程建设中,如果对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相互关联认识不够,只强调单一课程建设内容的发展,而忽视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综合性,就会使课程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先导。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会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科专业人才,才会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相反,如果师资队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合理,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更不会培育出高素质创新性的学科专业人才和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和创造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的源头。近年来我们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位点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综合效应。

在课程建设中,教学质量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课程建设内容都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队伍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条件等,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那就偏离了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

在课程建设中,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是高质量课程建设的自然结晶。要注重把课程建设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环境、条件和成果,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尽可能多地接受科学研究的熏陶,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课程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只有深入领会课程建设的内涵、课程建设的目标,处理好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相互关联,才能使课程建设事半功倍。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职 精品课程建设 教育改革

教育部教高#2003#1号文《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帷幕。这6年多来,高校共评审出2200余门精品课程,其中高职精品课程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08年更是占到当年的三分之一[1]。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一、精品课程的内涵与作用

1.精品课程的内涵。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为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育创新,2001年教育部教高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并明确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2.精品课程的作用。

当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水平。课程作为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建设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而精品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向更高的目标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课程建设水平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2]。

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也成为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环节和实施载体。因此,没有精品课程建设,就无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

1.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院校中精品课程要由本领域、本行业或专业内影响力较大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双师型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加大从行业企业引进外聘教师力度,确保课程建设队伍中行业能手、能工巧匠占一定比例,打造能够真正开展精品课程教学的一流的教师队伍。

2.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能够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正确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培养本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恰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实现与企业行业零距离就业。

3.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3]。

根据课程特点,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践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创造条件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将优秀的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开放,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4.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部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鼓励各个学校、专业依据自身特点,建设符合教学需要的特色教材。

5.建立符合教学管理的机制[3],[4]。

各高职院应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从校情出发,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对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学生成绩考核机制,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三、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具备教学团队,但是骨干教师脱离了一线教学。

师资教学队伍建设起来了,课程负责人出名了,业务多了,应酬也多了,但真正用在一线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了。这样就出现了精品课程建成了,教学任务由他人承担,教学质量却原地不前,学生素质和能力没有提高甚至下降等问题。

2.真正体现高职教育教学思想“工学结合”理念的课程偏少[5]。

大多数课程存在单纯进行课程建设、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等问题,方便评估专家的界面多,未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少。

3.建设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性不强。

已经建设的精品课程大多只能是校内网或者教育网访问,有时由于版权或者出于保密等问题,很多精品课程不提供共享,利用率偏低。资源完善、自成体系的较少,链接的常见资源较多,原创性资源少,建成后网络共享性受限,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有效的共享。

4.缺乏必要的经费管理和激励性措施[6]。

经费不足是常见问题之一。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梯队(含精品课程教师)所付出的劳动应该有劳动价值性的奖励。各学校有必要制定与建设进程协调的阶段评价、管理、监督及其与经费划拨兑现联系的具体管理措施和工作计划,并且严格执行,确保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5.仅仅实现申报资料上网,应付评审检查现象严重。

很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仅仅把精品课程资料放在网络上,把专家要检查、要看的指标文件放在网站醒目的位置,或者是网上资料都是PPT,缺乏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操作界面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课程建设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进行高职课程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要建设好精品课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观念。

教学改革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敢于破除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思路和教学体系,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科研与教学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合理分配,做到理论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要与学生就业相挂钩,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在数量、质量上,保证实践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关键技能。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和企业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制度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宏伟工程,必须有各种保障制度为之服务,促使其走上正轨。集中精力搞突击、应付评审及检查的方法不可行。

高校要制定具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选、评、建标准和管理办法,从校、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和精品教师培育着手,强化课程建设教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在时间上、精力上、物质上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引导和规范他们的工作,确保课程建设的日益完善。对于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仍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3.技术先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现代化。这不仅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而且是这个时代教学对象的要求。新世纪的学生是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的新新人类,很反感“填鸭式”常规教学方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一些新的教学设备,如PPT、Flas等,还要应用Dreamwave等更加形象化、视觉化效果更强的网页开发工具;教师应当学会应用网络编程结合流媒体技术展现教学内容,逐步实现电子教案,运用网络资源教学,为学生掌握现代学习方法、加强自学能力训练、利用电子教材延伸阅读提供方便。

4.突出特色。

精品课程建设关键是特色。公认的精品课程和名师在教学上都有自身的独到之处,特色鲜明,不可能按一个标准形成统一的评优模式。因此,在课程建设和评审时,除了对优秀教师在德才素质和“精品”基本共性方面的条件外,还要特别重视发现和鼓励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职人才的特色教学,并为这些特色创新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条件。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括诸多方面,如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建设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红.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谈高职课程建设.现代农业科学,2009,16(2):181-184.

[2]关守宁.优化课程建设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吉林教育,2008(28):23.

[3]郝桂荣,高东明.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41-44.

[4]詹希美,何蔼,吴忠道.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39-41.

[5]姜明明,王静.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和对策.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3:116-117.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管理机制;建设与实践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的一系列政策。强调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建设计划、教学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和有效评价机制”等方面。高职高职院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要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从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入手进行选题,周密组织加强研究,着眼提高质量,建立精品课程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调动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品课程评价多元化发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的目标应包含激励学生乐于参加企业活动,增强学生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着重要求学生学会交流和展示。下面就以高职院校《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为例来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实践。

一、精品课程的选题及目标设定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中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将技术与商务融合将传统与网络对接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现有的课程教学一般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相对薄弱。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前后贯通的系列技能训练为依托,将网络营销业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期取得最优的人才培养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商务信息的搜集、整理;会进行营销平台的策划与建设;会利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和营销方法进行网络策划推广和网络促销;会利用即时沟通工具进行在线洽谈和客户服务,能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上创业。[1]选择<网络营销>课程为精品课程经历了课程申请,所在系部进行初审并推荐,教务处组织人员审核,学院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公示评审结果,院长办公会议审批等过程。精品课程的选择就是要整合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打造学院品牌专业及课程,提升学院的教学实力、知名度。同时也可促进广大教职工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相应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实践

学校日常教学需要按照日常的教学管理要求进行。那么获准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网络营销>当中的规划课程的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等也是要按照教学管理的要求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当中。当然针对精品课程的特殊性,在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院又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

1.健全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机制

构建管理有效课程建设决策系统,建立由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长参加的课程建设工作决策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即主管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务处统筹规划、各学院负责组织实施的组织模式,从学校到学院,直至课程负责人,一级负责一级,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局面。以课程负责人(主讲人)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要做到精品课程建设涉及到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具体落实到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做好日常的网络营销课程资源的收集积累工作。

2.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

(1)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中要制定严格的申报和评审程序,形成逐级申报制度;制订出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详细规定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指标标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必依”,切实把好过程关,防止出现突击建设、后续建设乏力的现象;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奖惩制度,只有赏罚分明才能规范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完善奖励机制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优秀建设成果的教师在科研立项、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尤其是对获得闺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及其团队,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精品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3)加强资金的投入与管理高校必须以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进行科学安排,优先保证师生评价高、有特色与优势的课程的建设所需资金。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应按实施规划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内容、日程安排、经费使用计划,并按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各系部负责申报批准的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检查,配合制订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及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学院教务处负责政策指导、实施规划评审、年度检查、评估验收等宏观管理,对经费划拨、经费支出进行审批。

3.完善课程建设工作评估体系

课程建设工作评估体系重点是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科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机制,对课程质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课程建设进行有效调控。一是按照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原则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对课程建设实行学生、教师和领导全员评议,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档次。二要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学生素质提升水平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

4.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的实践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就是应现代企业岗位专业技能要求而量身打造有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让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改就业为创业,实现“就创”并举的多样化就业模式。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网络贸易实战和个人网络创业为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的结业实践课程。针对企业营销贸易类岗位,培养贸易信息搜集、分析、处理能力;供求信息、管理能力;网络贸易平台选择、评价等职业能力。通过网络店铺的创建于经营,以适应网络创业大趋势,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如综合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2]三、结语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晓燕 张强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方玲玉.《网络营销实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实践尝试[J].职教论坛,2008(16).

课程建设机制范文第10篇

一、为特色课程建设提供政策性保障

课程政策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我们认为,制定特色课程建设的区域性政策,首先应尊重校长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决策者和领导地位,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此基础上发挥区一级课程建设业务部门的作用。

(一)提供建设特色课程的建议

特色课程建设的具体建议,是对全区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政策导向与具体要求。该建议是建立在实践研究基础之上,听取相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想法,听取市、区课程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具体建议类别见表1。

(二)培育特色课程的区域制度

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点”在学校,区域性业务指导机构的重要职能是“引领”课程建设,与学校之间实属合作关系。针对特色课程建设的现实问题开展培训,确定区域内的课程建设专项培训制度,并对受训教师和培训教师提出“责、权、利”三方面的要求(见表2)。

二、为特色课程建设提供实践性保障

学校课程规划是提升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标志,学校是孕育特色课程的“摇篮”,区教育学院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区域性课程发展目标,将工作重心放在指导学校规划课程方面。

首先,以“让课程适应每个孩子的发展”为理念,对学生实际需求情况、学校教师专业能力与背景、学校课程管理状况和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对课程建设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客观判断与分析,并将调研结果提交给各学校。

其次,确立特色课程区域化建设的行动准则:基点在学校——特色课程“生长”在学校,特色课程的区域化建设工作一定要从学校师生需求的实际出发。

关键是引领——对区域特色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发动、推进、总结、展示与交流,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引领全体学校参与特色课程建设过程。

核心是共享——建立区域特色课程资源库和信息共享平台,打通学校之间的课程屏障,在区域层面实现特色课程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第三,开展“建设学生喜欢的课程”实践研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指导学校系统地规划课程,形成学校独特的课程框架和课程体系。

三、为特色课程建设提供资源性保障

实现课程共享是特色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其前提条件是课程资源足够丰富、多样、独特且优质。

(一)加强特色课程的审核过程

研制并实行特色课程认证标准,进行特色课程资源的区域性筛选。对特色课程的设计方案,育人价值定位、课程内容、课程开发与实验时间、讲义或教材、课程实施案例及其效果等资料进行审核。

实践告诉我们,特色课程资源的生成过程并不难,难就难在特色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利用与跨学校共享。参与特色课程建设的教师,或许可以独立开发特色课程,或许不需要多少钱也能做得很好,但是,特色课程的共享过程却不同,它不是哪一个教师可以独立完成的,即使教师课程建设的热情很高、课程共享能力很强,如果没有学生参与、没有学校课程规划作保障,恐怕难以实现其特色课程资源共享。

(二)提供特色课程管理的典型案例

“课程管理”历来就有两个向度,他们或以“课程”为中心,或以“管理”为中心。区域内就有一些较典型的课程管理经验,我们以多途径、多形式推介给各学校,为学校提供参考。

例如,“生本型管理”案例:黄浦区教育学院附中“基于学习”的课程管理机制。

学生需求评估——“学生需求”包括:学校育人目标体现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终身发展的课程需求;家长对学生个性成长期望所反映出的课程需求;学生自身成长愿景所体现的课程需求。在进行需求评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局部分析,即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特定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进行全面分析,即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获得的不同课程体验,以此获得全面发展。

学生选择——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就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权。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情况;其次,要提供课程选择指导,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我们形成了基于“学生学习”的学生选课机制,主要包括课程宣传机制、教师及家长指导机制。

学生参与——形成了学生民主参与课程的评价、筛选、纲要制定的机制,以倾听学生心声,尊重学生意愿,满足学生需求。

我们倡导,让学生自主参与课程管理的“生本型”管理,因为这种课程管理模式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与成长,更能体现特色课程的价值。

又如,“草根型管理”案例:上海市黄浦区中华路第三小学的“百草园课程”。

“草根”是“中三小”的课程哲学,她们坚持自己课程的梦想,坚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对学校课程建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均进行“草根型”课程管理。“草根型管理”是百草园课程管理的一种范式。它的实践意义有三点:

一是较适用于特色课程开发建设、实施与完善,适合于特色课程自下而上的生存状态;

二是较切合当今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课程建设的自,是适合教师和学校深化课程建设和教育科研的策略与方法;

三是体现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紧紧依靠教师,教师自下而上,扎根本土进行实践与探索,通过过程性、参与性和生长性的课程实践,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能力、课程建设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提升,这种内在的教师发展,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

再如,“示范型管理”: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的课程管理制度。

“示范型管理”是指广泛采取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展开项目实践与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应用,然后普遍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中小学课程建设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学生既是特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又是特色课程建设的归宿。选择“生本型”“草根型”和“示范型”课程管理的方法与途径,真切关注到学生在特色课程建设的地位与作用,真心为学生构建特色课程,建设适合学生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参与建设特色课程,尽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份努力、一份心力,“让课程回归教育的本源”,才是课程追求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信用管理学范文 下一篇:法治意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