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02-28 19:34:20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教学建议

四、评价建议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1~6年级

7~9年级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

第一部分 前言(1-9'CLA'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9'CLA'1.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9'CLA'1.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9'CLA'1.2.1)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9'CLA'1.2.2)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9'CLA'1.2.3)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9'CLA'1.2.4)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9'CLA'1.3)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1-9'CLA'1.3.1)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1-9'CLA'1.3.2)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

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9'CLA'1.3.3)

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数学课程标准

--------------------------------------------------------------------------------

第一部分 前言

一、基本理念

二、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实践活动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应用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课题学习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一部分 前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二)关于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

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过程性目标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三)关于学习内容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为了体现数学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标准》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教材编者及各地区、学校,特别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同时,《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教材可以有多种编排方式。

(四)关于实施建议

《标准》针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

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前几天,我上课总结试卷,《核舟记》上的一句话,“其船背稍夷”中的“夷”字,很多人都解释不上,说未读过,我问:夷为平地化险为夷学过吧,不少人面面相觑。

这些残酷的现实,使我陷入了沉思,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是所有学科中最受外界非议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争论最多,这个马拉松式的过程,造就了一大批写论文的高手和名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线上的语文老师更是无所适从。我一直喜欢看语文教学杂志,但看着看着,就感到非常困惑,觉得不知道该信谁的话。

于是静下心来,认真读读《语文课程标准》。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宪法”吧,于是就看到了这个要求,虽然不是茅塞顿开,却也有很大的收获。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在的初中生,语文的课外阅读量微乎其微。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做练习,应付无休无止的考试。从小学到初中,一个模式下来。我们了解了这个事实,就应该清楚,为什么讨论了这么久。改革了这么久,而学生仍然收效甚微,争论改革发展的最大收益者是那些理论家和语文老师,而我们的学生从争论中,从改革中获得了什么,提高了什么?也许,课堂从填鸭式变为启发式、讨论式。气氛热烈了,课堂活跃了,学生高兴了。但这就是改革后的语文教学吗?很多选入课本中的文章,用得着这么启发讨论吗?一学期五六个月,学一本语文教材(大部分学校《课外自渎课本》学生根本不读),这本身就是荒唐!无论教师采用何种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这么长时间就让学生读一本书,这本书学生读得再透彻,考试考得再好,这样的语文教学也是没有出路的,是非法的,是伪语文教学。它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帮助。《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得到提高。没有“量”,何来“质”?没有大量的阅读,哪来的情感体验,哪来的积累,哪来的语感?

语文水平是读出来的,作文水平是写出来的。这个道理是最朴素的。如果不在一个“读”字上下功夫,语文教学无论如何改革,都没有大的突破。

我想,一本薄薄的语文教材,一个月就可以教完了,然后在用一点时间,让学生读《自读课本》。接下来就到图书馆阅览室去,让学生大量的阅读。身教永远大于言传,教师自己先要做个爱书如命的书痴。可以给学生开一大串书目,让学生争先恐后去读。边读边讨论,谈感受,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做资料卡片。甚至提一些浅显的课题,让学生去做一些较简单的研究。鼓励他们做未来的“研究生”。

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众所周知,编制和颁布课程标准是本次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2001年和2003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颁布实施; 2011年12月份,在十年课改实验基础上,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也已艰难出台。无疑,语文学科已经进入到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时代。

如果说没有课程标准就没有教育质量可以言之成理,那么,有了课程标准未必教育质量就能得到提高也是持之有据的。现今语文课堂种种怪现状可以说明这一点。诚然,语文教育质量提高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如果我们从课程标准身上寻找原因,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课程标准本身很完善,但人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未予遵循,使其沦为一纸空文;另一种情况是,课程标准有缺陷,人们无法加以落实,或是落实过程中带来比无课程标准危害更广更烈的教育质量问题。从后一种情况出发,“应该有怎样的课程标准”这一问题就无可回避地摆到了桌面,成为人们着力思考的课题。回顾2011年语文教育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尽管很少,但在这很少的研究中,依然透露出一些新的视角和新的气象。这里遴选两篇论点评议,以展示这项研究的新进展。

一、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课程标准?

【评析文章】金荷华《对国外新世纪“语文课程标准”的透视与反思》,《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12期。

【原文提要】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语文课程标准按结构模式及内容编排分主要有三种特色:“能力说”特色;“内容说”与“能力说”兼具特色;“课程设计与评价整合”特色。与之对比,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有需要改进之处。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规范教学内容的“内容标准”和便于操作的“能力标准”;忽略母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词汇语法等; 使用者必须在研究解读中改进并完善。

中国社会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到全球化社会。这种全球化体现在本次课程改革之中,就是不仅要坚持“本土行动”,更要强调“国际视野”——着手从全球大背景出发来整体设计课程体系,组织和分配知识结构,建构具有世界水平的课程(World Class Curriculum)。这样,发达国家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就成了观照我国课程设计和实施水准的重要参照系。金荷华《对国外新世纪“语文课程标准”的透视与反思》一文,就是从这个视角来对照和反思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

该文以文献梳理为基本研究方法,从结构模式和内容编排出发,整理了发达国家三类特色的语文课程标准:

其一,是以德日《课程标准》为代表的“能力说”特色的课程标准。

所谓“能力说”特色,作者是这样解释的:侧重教和学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成就标准、表现指数都有呈现;而且脉络分明,描述详尽清晰,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以德国课程标准为例。在《德国完全中学 10 年级德语课程标准》(2003年)中,说和听、写作、阅读( 印刷资料和媒体资料)、对语言和语言运用的学习和研究这四项内容构成“四位一体”的能力结构模式。这些能力从“学习结果”到“能力标准”逐一描述,不仅有内容标准,还有成就标准(表现标准)。如“说和听”类,分别从“对别人说话”、“在别人面前说话”、“与别人对话”、“倾听别人说话”和“角色表演”5 个角度,逐层描述其“能力标准”。该课程标准独到之处还有: 每个类别中,在描述“成就标准”之后,都设置一个“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项目,陈述该类别领域的“基本能力”,或叫“关键技能”、“表现指数”。作者认为,德国课程标准结构上简洁明晰,在内容上具体翔实,唯其如此,才真正具备“程序标准”或“表现标准”的功能,呈现出“国家标准”应有的“基准”、“尺度”水平,为语文教育确立了终点目标。

其二,是美、法为代表的“内容说”与“能力说”兼具特色的课程标准。

所谓“内容说”与“能力说”兼具特色,作者这样解释:既保留了对“教学内容”作系统的规范要求的“教学论”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重视学习“预期结果”及其达成途径和策略的当代“课程论”的发展趋势。

以美国课程标准为例。在《马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 2001年)中有引言、核心目标 、指导原则、早期读写能力、各年级阶段学习标准和附录六个部分,这些内容的呈现,由简到繁,逐渐丰富。更能体现“内容说”特色的,还在于对四个类别( 语言、文学、作文、媒体)“学习内容”的阐释。例如“文学”类,“课程目标”只用一句话概括:“学生将能够对各种形式的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做出思考”; 而关于“学习内容”,则从“文学的重要性、选择文学作品、文学评论的方法、制定文学课程内容、学习各种非文学作品、有效的教学实践”六个方面作全面而精要的述说。有的条目内部的细则(分级标准) 丰富而直观,这样详细的规范指导,将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该标准“能力说”的特色,则主要体现在对各年级、各类别的“学习标准”的呈现方面,即全部表格化。根据文件前面设置的“英语语言艺术学习内容分类表”中的内容分类( 语言、文学、作文、媒体),共设置四个列表,每个列表的体例都一致。例如“各年级语言学习标准”表,其栏目依次为学习标准、年级、分级标准。其中,“学习标准”,就是“英语语言艺术学习内容分类表”中“语言”类的 7 条“学习标准”;“年级”分为四个学段: 幼—4,5—8,9—10,11—12;“分级标准”则围绕四个年级段分别描述,内容多或少则因“学习标准”不同而略有区别。这样,各个类别的“学习内容”、“学习标准”既相互独立,又是构成课程标准有机的整体。

其三,以英国和南非为代表的“课程设计与评价整合”特色的课程标准。

所谓“课程设计与评价整合”特色,作者这样说明:课程和评价密切地结合起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直接与课程的考试评价连接,相互推进,互为完善。

以英国课程标准为例。在牛津、剑桥和皇家人文学会联合考试委员会制订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英语》(以下简称“英语大纲”)中,上述特色有三方面体现:(1)“评估目标”与“课程目标”相联结。大纲中,不仅有明确清晰的“大纲目的”,即“课程目标”(考试目标以“其他目标”单列),还有详细的“评估目标”。“评估目标”划分“听和说、阅读、写作”三个类别; 每一类别都有具体的“能力指标”描述; 并由具体详细的“评估方案说明。“评估方案”中相关环节都有相应的交待:“学生可在结课时做一次性评估也可分阶段评估”、“考生可选组合层次的试卷也可选两个不同层次的试卷”、“考生可选第 3 单元的考试或者第4 单元的作业;还可两项都选”、“考生可选终结性的一次性评估方式,也可选阶段性评估”,这些说明性文字,都用斜体字予以突出;体现了大纲设计的灵活先进,既有规定性,又有选择性;突出了“以生为本”的先进理念。其实,这些条款可以视为课程标准中的“机会标准”。(2)明确了考试内容及范围。大纲中设计了各种评价情境,即考试和作业单元。这些考纲内容,不仅对教师和学生有详尽的指导作用,对教材开发者也具有明确的导向性。(3)给出操作性很强的各种评分表。如“英国传统文学阅读评分标准表”,内容依次是等级、分数、一般标准、具体标准(含对莎士比亚剧作和诗歌的反应两项)。这样的评分表,更广泛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该类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要追求的“能力标准”。

上述三类课程标准,尽管各具特色,但其共性因素也是明显的。可惜作者在论文中对这些共性因素分析甚少或语焉不详,大大削弱了对于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批评力度和深度。在我看来,对于各国课程标准的共性因素的总结是目前语文课程标准编制和修订的必要环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于一个好的课程标准的基本判断,才能勾勒出我们需要的课程标准的轮廓。这些共性因素可能包括:

1.一个好的课程标准一般都由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和学习机会标准构成。

内容标准说明学生应知能会的内容;表现标准表达了为实现各项内容标准期望学生展示的熟练的程度或质量;学习机会标准则是用来衡量教育体系的各级机构(学校、地方教育机构)为学生学习达到全国自愿性的内容标准的要求所提供的资源、实践和条件是否充分及其质量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

2.一个好的课程标准应该有学科核心知识。这些知识体现学科内在重要性和实际应有价值的知识。

3.一个好的课程标准应该具体、明晰。具体是指标准的陈述能够确保教材开发与考试开发的一致性;明晰是指标准的语言清楚, 明确传达了学生必须知道和能够做什么,从而能够为所有的相关利益者理解。

4.一个好的课程标准要可测量和支持教学。标准的可测量是指即它清楚规定的结果能够被测量和传递给学生、教师、家长和公众;所谓支持教学是指标准能恰当地支持一个协调性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课程、表现标准、评价和教学标准。

二、我们需要的语文课程标准蕴含哪些基本标准?

【评析文章】王元华《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基本标准》,《教育学报》,2011年第4期。

【原文提要】目前语文课程诸标准内部和相互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甚至矛盾,由此引发语文教学诸多弊端,要想消除这种分歧、矛盾和弊病,必须让语文课程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来自四个方面,规范性标准;生活常识标准;话语关联标准;公度标准。

与上面评述的论文体现的“国际视野”相比,王元华《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基本标准》一文体现的更多的是“本土行动”——回到我国语文课程内部,探索语文课程标准背后的那些基本标准。这种探索与其说“寻找”,不如说是“建构”,建构起一套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标准。这种研究是从问题出发,意在问题解决,无路中走出一条路,这条路未必好走,也未必好看,但原创意味更明显。

《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基本标准》以理论推演为基本研究方法,提出语文课程标准背后需要有个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来自四个方面,规范性标准;生活常识标准;话语关联标准;公度标准。

其推演路径大致为:

第一,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命题标准之间难以达成一致,标准内部和标准之间矛盾众多(标准答案需要答案标准,答案标准来自哪儿?来自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根据什么来规定考试内容和命题形式?语文课程标准。但实际情况是语文课程标准没能提供命题和答案确定系统的原理支撑)。

第二,语文课程诸标准的矛盾根源是什么呢?根源是它们之间是有层次性质差异的,而我们对于这种差异认识不深,缺失哲学认识、逻辑认识、语文本体认识的一致性,处于上位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表述与修改缺乏一个能够相互约束和沟通的基本标准,对下位层次的考试大纲、答案标准、标准答案的约束力极其有限。

第三,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要建立语文课程价值观和方法论客观性、全程性、全员公度性与内在体验性、生成性的统一性认识,而且这种统一要立足于语言使用的约定俗成上,约定俗成是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内在统一机理。

第四,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规律,要求语文课程遵从语言使用的基本规范,并根据这些规范对话,交流,批判,检验,最大程度地达成共识。

据此,作者得出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四个基本标准:(1)规范性标准: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语法形式等在内的语言规范性内容必须正确;(2)生活常识标准:必须符合生活常识。用到生活常识的,应用生活常识判断;如果明显违背常识的,那就必须否定;(3)话语关联标准:必须符合话语认知的关联规范,关联得越紧密越好;如果话语缺乏前后明显联系、话语前后联系不指向交际目标,话语前后联系明显错误,那就应该否定;(4)公度标准:依据前三个标准对话,交流,批判,检验,达成共识,这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性、过程性标准,只有这样,前三个标准才能得到维护和发扬光大,才是最大范围和程度的共识,才能去伪存真。

这个推演过程最重要的逻辑链条是在第三个环节:面对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命题标准之间的错位和纠结,作者没有过多去指责谁是谁非,而是回到对语文课程是什么,有什么价值这样的原点性问题的基本认识上来。如果我们认可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那么就应该认可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语文本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交往素养、审美素养、创新素养、情感素养、做人素养等等)。而语文课程作为人文学科,必然具有人文学科的共性——对自己而言,有内在性、个体体验性和生成性一面;对他人,有客观性、全程性和全员公度性的一面。也就是说,我们要认可语文课程价值观和方法论客观性、全程性、全员公度性与内在体验性、生成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统一性,究竟统一在什么基础之上呢?经过多年论争,尤其在“两李”(李海林和李维鼎)为代表的学人的严密论证和学理阐释之下,语文教育界逐渐形成共识,语文课程的核心不是语言而是语言使用——语用。作者正是建立在这个逻辑起点之上,借用语用学的四条原理而建立起四条标准,因此,对于这四条标准,人们虽感陌生,但其绝非凭空而来,而是以坚实的学理作为支撑,体现了作者学科融合之下的深刻思索和精心营构。

以此看来,王元华《语文课程诸标准的基本标准》一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当前语文课程标准的编制和修订提供建设性意见,拓展了人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类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当前如何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学与评价廓清了迷雾,更直接说,起到了方向性的引领作用,相信它的价值很快能被人们认识到。

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地理课程标准 (7~9年级 实验稿)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1) 一、背景(1) 二、课程性质(1) 三、基本理念(2) 四、设计思路(2)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4) 一、知识与技能(4) 二、过程与方法(4)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6) 一、地球与地图(7) 二、世界地理(8) 三、中国地理(12) 四、乡土地理(16)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18) 一、教学建议(18) 二、评价建议(21)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6) 四、教材编写建议(28)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背 景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四、设计思路 17~9年级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 2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 3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不再单独列出,而是放在地区和国家的学习中,减少内容的层次和难度。无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均大幅度减少部门地理的内容,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 4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例如,本《标准》规定,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选择非洲(洲)、南亚(地区)、英国(国家)等,也可选择其他大洲、地区、国家。 5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

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课程标准范文第6篇

一、学科特点的揭示,折射大语文思想

“课程标准”对语文科的性质作了清楚的论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句简洁,意蕴深刻。

首先,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其本身就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整体,正是抓住了语文学科本质特性,折射出大语文思想。

其次,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把语文学习放在大的生活背景之中,树立大语文思想。

二、课程目标的构建,体现大语文思想

“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并不是单指掌握语文的知识体系,也不仅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几大能力,它包含着更深广的内涵,从品德到情感,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可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素质,是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这一目标,单靠课堂上读语文书、做练习卷是肯定不行的,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的素养。

在课程目标的具体设计上,“课程标准”采用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相结合,纵向结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与横向结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一目标。

对于总目标的设计,“课程标准”重点落实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求的是学生的大语文能力,求的是未来发展的基石,这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对于阶段目标的设计,“课程标准”除了我们熟悉的“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外,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充分地体现了其大语文思想。

三、学习方式的倡导,突出大语文思想

“课程标准”极其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把“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打破了以往语文教学和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扣住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特点。同时,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这些思想告诫我们:语文教学绝不能再走繁琐分析、题海长泳的老路,而应该用大语文思想作指导,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天地,关注其个性差异,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多姿多彩,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弘扬大语文思想

“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将“语文课程资源”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课堂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录音带、投影片,以及为语文教学配置的相应设备,如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等等。

第二类是课外学习资源。它范围广泛,包括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各类书籍和刊物;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现代媒体;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各类活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各类馆所;布告栏、报廊、标牌广告等各类信息展示工具。此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以及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大力弘扬大语文的思想,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课程标准范文第7篇

一.在新课程标准中,注重智商开发与情商培养并重

一直以来,人们对某些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贯以脑子聪明、智力超群等称谓。实质上,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智力商数(简称智商,即IQ)与情绪商数(简称“情商,即EQ)共同配合作用下的结果。而新课程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从多方面着手,努力将这种教育理念渗透到智商开发与情商培养之中。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智力水平较高,并有着完整人格素质与情感素质的新时代的青少年。

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显得更注重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注重语文对学生的情感熏陶的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构建,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表现在综合练习方面,则是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这体现在教材中,则是出现了多组关注人生,关注亲情的课文。如《必修1》中的毕淑敏的《我很重要》,王海桐《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等等。而在课文后面更是增加了点击链接、扩展阅读,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这点点滴滴的情感与爱心构成了一个情感的网络天空,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从而构建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健全的身心素质。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新课程标准中,注重科学普及与人文教育并举

新课程标准呈现出来的另一个新的特点是由原来单纯的工具性向现在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方向发展,而且科普的力度也明显有所增大。这一趋势是导致教育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转变,从而实现教育对人的发展与完善的终极关怀这一目的。

所谓时代的病要用改变人的生存方式来治疗,精神领域的病要通过培养人的文化精神来调整。故在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的基本条件之一。

所谓人文精神,是以注重人的作用和地位,关怀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由,追求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为特征。“它为人类设置了某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价值坐标,启悟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终极指向历史确定之间保持一种思辨的张力,激发心灵远游的动力,从而使人不再委琐于现实中,在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中升华到更高的生存境界。”如在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还有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增强教学感染力,教会学生做人。”这一要求与人文精神所具有“注重感情,崇尚个性,追求美好,侧重情感”的特点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精神体现在新的教材中,则是古典诗词的大量增加。“而中华诗词的主旋律与最强音就是爱国主义”。

三.新课程标准中,注重知识积累与能力提高并进

如果说,以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大纲》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的话。那么,新课程标准给人的感觉则是重视学生文化的积累和语言文字的运用,侧重的是学生的合理知识的构建与对事物感情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非常重视语言的感悟能力,而这种种语言的感悟能力从那里来呢?它来自于平时的多读多练。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平时大量阅读,让学生在自己内心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语文水平,语文素养。而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文化的积累,让学生有机会广泛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从而广涉博览,了解更多的课内外知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语文素质。能力的运用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体现的更为明显。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体现在教材中则是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既有更强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模拟性,要求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亲自实践,能培养学生对文化、对生活的关心,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范文第8篇

一、细读与质疑:做合格的新课程教师

2001年,我读完第一遍语文课程标准之后,就在版权页的空白处写下:“《论语》,全文共有11705个字,二千多年来,人们是怎么读《论语》的?5000多字的《道德经》,人们又是怎么读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9页,不足3万字,与《易经》字数相当,该如何读?”我还把《读你》这首歌的歌词“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写了下来。

在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时间充裕,每天都有时间来读书。每天看一看课程标准,一是在空白处写下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如:语文老师会教母语吗?什么是真正意义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二是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小思考,如:6600多种语言以高速度灭亡,灭亡一种语言,就是消灭一种文化。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有很多种,千万不能在今天的你我手中消亡任何一种……三是标明哪些地方值得考证,如:“工具性与人文性”需要细考证,“兴趣的发现与培养”要考证,“考试、测试、考察、全面考察”要考证、“什么是写作、课内习作”要考证……每读一遍,我在封底处画上一个圈。10个月后,我数了一下,竟画了300多个圈!

边读课程标准,边想着十几年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教学及听到的千余节课,再加上国外的母语课程标准、诸多课程标准解读的文章,觉得这个实验稿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写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浅探》,投给《成才导报》。一周后见报,一整版(2002年5月8日A8版)。拙作谈了三个问题:一是教师需要“不需要解读的课程标准”,二是目标制定的力度不够,三是“具体”与“模糊”之规定要更科学。没有想到拙作引起了全省很多老师与专家的关注,半年时间,一二十位专家老师发表文章参与讨论。

读着大家的文章,继续思考课程标准,一个个新的问题跳了出来――“语文课程标准应该有什么样的读者群?”“学习语文的‘兴趣’怎能只重视激发?”“企业产品的标准与课程标准应该有着相通之处!”“不能没有‘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的评价!”“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没有一部适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读!”“整本书阅读需要大量的时间、太多的指导,课程标准没有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建议、要求!”……16000字的质疑文字码好,2002年8月,《中国教育资讯报》(现在的《中国教师报》)分三期连载,《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多家网站转载。质疑是一种责任,发表是一种快乐。细读、质疑、发表,也让我有了一种信心――真正做好新课程教师。

2003年春季,我从苏北到苏南的昆山工作,半年之后,发现发达区域的老师对课程标准的热爱程度也不高,于是写下《你有资格做新课程教师吗?》。在文章中,我提出新课程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大脑深入研究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不读、不研究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老师很难明白什么是新课程教师。当年9月4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当月,市教研室主任在全市教师新教材培训会上还当众朗读了这篇文章。

新课程改革十年,还有很多教师没有认真读过课程标准,大多数的教师是在培训会上听听专家学者关于新课程标准培训讲座,观摩一些打着新课程改革旗号的课堂教学。部分老师即使读,也只是读两三遍,也是为了职称考试、一些教育主管部门搞的教师能力比赛等才勉强地读一读。课程标准只读两三遍,怎么可能把新课程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怎么可能掌握新课程理念?怎么可能把档案袋评价机制引入到课堂?……新课程教师,须用心爱着课程标准,这是一句真心之语,并非简单的经验之谈。

二、寻找与实践:有目标地进行课题实验

我是小学语文老师,细读不仅是为了质疑,质疑不是我追求的最终目标,我知道一切阅读与质疑,都是为了更好地、扎实地进行教学实践,以让每位学生徜徉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成长在新课程理念之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前面的所有教学大纲相比,不变之处有,创新之处也很多。2004年春季,在比较阅读中,我认为课程标准中的“课内习作”及“整本书教学”提法很好,但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我便以“让100%的学生喜欢写作、阅读”为题,成功申报了教育部立项课题的重点子课题,并在自己的阵地里开展了实验。这是我长期的课题实验,多年的实验过程、实验成果,让我收获到许多幸福,让我找到了学生真正喜欢的语文。

让100%的学生喜欢写作,主要是“课内习作”的大面积改革。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首次使用“课内习作”,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继续使用“课内习作”。什么是课内习作?这个词不弄懂,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课内习作,学生连课内习作都不喜欢上,全体学生喜欢写作只能继续是一句空话。我认为,课内习作就是每次习作都能够在课堂内完成主题揭示、草稿书写、自改誊写、批改讲评等。多少老师认为这一切不可能做到,所以课内习作延伸到课外,学生烦、教师累,很多学生作品根本达不到合格要求就转向了下一单元的习作训练。怎么在课堂内完成一次次习作,让每位学生喜欢上课内习作?我根据课程标准每学年课内习作不少于16次、国家课程计划一周有两节写作课的规定,创造了课内习作四课时教学模式(第一课时,在课堂内完成草稿;第二课时,在课堂内完成修改及正式誊写;第三课时,在课堂内完成批改及多元评价;第四课时,在课堂内完成综合评讲)及“九有作文本”(一有为何写作的巧妙导引、二有学生快速写下的草稿、三有自主修改的话语提醒、四有学生自主修改的痕迹、五有学生正式誊写的作品、六有课程标准的评价话语、七有师生等人的共同评价、八有写作知识技巧的指导、九有一些优秀作品的比照),特别在“课程标准的评价话语”上,我根据课程标准创编两个学段的“七星级习作确认表”(如第二学段的七星级习作确认表,见下表)。

另外,新课程改革纲要,首次提出档案袋评价制,课程标准也有这样的要求。如何建立全体学生作品档案,学校如何保存学生的作品?我提出“透明式写作教学”,即每一次课内习作教与学的过程、全体学生的作品,对学生、学生父母、其他老师等全透明、全公开。每一次习作,都将习作课堂的实录、全班学生的每一次课内习作及老师评语等打印好装订成“书”,老师与全体学生每人一本。实验至今,师生及学生父母共同喜欢这样的“书”。

让100%的学生喜欢阅读,我的教学实验形式就是“师生每周共读一本童书。”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上,2000年以前的教学大纲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简单提出要重视课外阅读,课程标准在这方面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是建国以来,首次用这么多的文字阐述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什么是“广泛”、“扩大”、“增加”、“提倡”、“多”、“好”、“整本”?如果这些词都不理解,都不能根据中外学生的阅读实际产生新的解读,这一要求就只能是纸上的东西。首先,我根据许多国家及民族的每年阅读量,确定了我国师生应该每周读书一本;二是找到了实施每周读书一本的关键在父母,并且以专业化的思维从“共读共写”等方面全员培训学生父母,快速唤醒全体学生父母参与到这一实验中来;三是以“读书就是欠债,按照‘书中正确的去做,或者发现书中问题来想办法解决,与书中人物进行广泛交流,写出自己的东西’就是还债的思维”引领学生爱上读爱上写。从2004年春季开始,我所教的学生,都能达到每周读书一本(一年最少读完50本书,有几位学生一年读完200多本书)。我为省内外万名家长做过讲座,很多家长给孩子建立了500本以上的家庭图书馆,有多所学校利用家长委员会为班级建起了由300本获得过世界大奖的童书组成的班级图书馆。

研读课程标准,研究所教学生,我们能发现当下的孩子需要什么,清楚当下的学生在接受母语教育教学上还存在哪些问题。而学生的需要、存在的问题恰恰就是教师最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一个个课题的突破,学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人生自然也幸福了。

三、等待与期盼:让课程标准成为课程教学的“圣经”

2005年,各地教研室受有关部门的要求,大面积地向一线广大教师搜集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这是中国课程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行为。我把发表过的文章复印整理好,又重新读了课程标准,不放过任何一个字,又想到几个问题(如汉字的活性教育要求缺少等),送给语文教研员。从那之后,我一直在默默等待,一直期盼中国有个更加完善的语文课程标准。

2008年,我了解到,“在美国,国家《英语语言艺术标准》已经成为衡量教师的母语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尺。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但是,无论怎么教学,都必须遵守课程标准。走进美国语文课堂,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教室的墙壁上贴着课程标准,黑板上写着课程标准,家长拥有课程标准;教师教学为了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州标准化统一考试紧扣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处处围绕课程标准展开。课程标准几乎成为美国语文课程教学的‘圣经’,处处有标准,时时看标准,课程标准已经成为美国语文教育人士开口必读的话题。”[1]这一年,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教材都完成了最少一轮的实验(小学一轮、初中两轮、高中一轮),但我国百万所学校还没有一所学校、一个教室张贴过课程标准,也没有听到哪位老师在黑板上书写过课程标准,而家长系统知道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几乎没有――除非是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多么希望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能悬挂在教室中,能让学生、家长等了解标准、尊重标准。

2010年,课程标准的修订风声又起,网上出现了2010年版的修订稿,但这一年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稿并没有正式公布。

2011年,从参加课程标准修订的专家那里得知了较确切的消息,2011年修订稿会正式公布,我也从修订专家那儿得到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意见稿。专家给我们讲述修订过程,讲述许多地方为什么不需要修订,讲述修改之处众专家们的一致意见。仔细阅读修订稿,有些喜悦,因为我在2002年提出的一些问题得到了回应,比如:第三学段的课内习作,取消了40分钟写不少于400字的文章;课外阅读不再要求推荐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3500个常用汉字在课程标准中也被明确。

参考文献:

[1]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25.

课程标准范文第9篇

地理课程标准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意义四个部分。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新在哪里?

1.基本理念新

1.1 强调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以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其内涵包括:(1)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增强学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地理知识或技能;(2)学习在生活中所需的科学知识。

1.2 强调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促进每个孩子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

1.3 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多元的地理学习方式,重视地理研究性学习,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适合学生的策略和模式,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根据自己的认识条件,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与方法。

1.4 强调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它表现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及课程资源的开放性。

1.5 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面对信息化浪潮,应认清教育改革大方向,懂得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持地理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1.6 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体制。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2.地理课程内容标准的创新

课程目标是指学科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的前提和主要依据,也是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地理课程标准除了要实现课程总目标外,还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个分目标。对这三个分目标,课标对其进行分解,各自提出了四点次一体的目标,各分目标相互结合,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课标强调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但不强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强调"过程与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强调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大全球意识、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情愫、国际合作与交往、地理求知与创新的欲望、地理辨证思想、地理审美情趣等。

课程标准范文第10篇

一、课程目标高与低的调和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目标,不是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目标,也不是为特长生、特殊生制定,而是针对学生整体来制定目标,取适中者为标本,目标定低了学生会“不屑一顾”;定高了学生会“望而却步”。偏高或偏低,偏难或偏易,都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最大价值。以课文《树上树下》为例,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绘画水平基本能达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只能画出树;第二层次,能画出树,还能画出树上树下的事物;第三层次,不仅能画出树,画出树上树下的事物,而且能画出树前树后的物体。那么,目标无疑应当定在第二层次上,第一层次太低,第三层次太高,都不是适中选择。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忽视第一、第三层次能力的学生,可以制定分层目标,实施分层教学,使美术课程真正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二、课程内容内与外的调和

美术课程内容包括“一内一外”两个方面,“内”“外”的调和具体说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调和,知识偏“内”,技能偏“外”。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偏外显,“欣赏——评述”偏内隐,“综合——探索”则内外兼容。从全局来看,这四个领域本身就是美术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教材编写体系中的大调和,是课程内容均衡性的体现。而从局部看,每单个领域也包含着知识和技能的调和,比如“造型——表现”领域中,学生在学习造型、表现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范作欣赏,需要了解范作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而这些本身就包含了知识的内容,技能训练中有知识铺垫,就像太极图,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不可完全割裂。

另一种情形是美术课程本位性与人文性的调和。本位性属“内”,人文性属“外”。尹教授指出:新教材的内容选择要“游走在美术知识与技能和自然、社会内容之间”。其实,这就是说明教材内容中美术知识、技能和自然、社会内容的相对关系,在整个大课程内容中,知识、技能不能脱离自然和社会内容,否则会陷入纯工具性;反之,自然、社会内容也不能抛弃知识、技能内容,否则会陷入纯人文性,失去美术本位特质。

三、课程传承与创新的调和

传承与创新对于美术学科而言尤为重要。美术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没有创新美术就失去了生命力,但是这种创新需要扎根传统文化,否则这种创新将会失去民族特征。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又强调:“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这就要求美术课程调和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今,我们可喜地看到,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各校“破土生长”,挖掘传统文化、利用民间资源作为学校美术补充课程的研究活动也在陆陆续续地开展,凡此种种探索和实践都是对传承和创新思想的积极响应。

“标准”的调整修订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同时,也道出了多年后美术课程标准再次修订时所需遵照的主旋律,所谓动静交替,运转不息,折射出太极辩证、发展的朴素世界观。■

上一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范文 下一篇:培训课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