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互动技巧范文

时间:2024-04-28 17:59:40

教学互动技巧

教学互动技巧篇1

【关键词】互动反馈技术;听力教学;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困惑

听力是一项积极而有创造性的活动,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对学生而言,听力往往又是难度最大的。传统的教学长期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状态也影响了他们听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听力能力相对薄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国学生告别“哑巴英语”的学习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应用互动反馈技术的优势

互动反馈技术(IRS)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媒体,让每个学生都可利用手中的遥控器进行教学参与。互动反馈教学设计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课堂互动练习,开展课堂及时检测,进行教学调控等方面,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多媒体和交互性强的优势,为听力、阅读等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平台。我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生听力测试失分较多。为了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我积极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开展听力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下面我以《6A Unit6 Holidays》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效率。

二、探索与实践

(一)按点的设置促进听力教学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1.抢权按点的设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在听力前的教学环节中,我设置了抢权活动。这不仅增强了组内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加强了小组间的竞争意识。以前使用过竞赛激励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但是课堂上往往容易出现混乱,导致课堂上常常出现无谓的纷争。“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教学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们在抢权活动上积极性很高。同时也更加贴切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善于在小组中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要求。

2.预设按点的设计更好的体现听力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预设的选择性按点和是非题按点共7个按点,包括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提到的本课的基础词汇和基本句型,设计目的是在听力活动中,通过设置选择使学生更好的对课文中听力细节理解掌握;通过设置是非题,将本课的重点句型Did you …last ….? Yes, I did /No, I didn’t.提前让学生在听力中熟悉,为后面说的环节做好铺垫,同时也要求学生继续听本课中听力细节,更好的理解课文,掌握听力技巧。按点的设计基本达到了预先的设计目标。通过对按点的设计,使老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听力练习的反馈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3.现设按点的设计突出听力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按点2是选择题,68%学生没有听清,我将此题又设置成了是非题,达到了95%的通过率。通过将此题改为现设按点,及时的将学生没有听清的细节“visit his relatives”又重复听了一遍。同时,又通过“--- Did David visit his relatives on New Year’s Day?---Yes , he did ./ No , he didn’t’t .”这一重点句型又复习一遍,为后面的语言输出做好了准备,同时也充分的体现出了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环节。

(二)互动反馈技术加强英语听力教学的调控

1.互动反馈技术促使了媒体运用的整合性

在本课中,除了在听力练习中使用“按按按”技术,我还将电子白板技术的书写功能,以及Easyclick制成的课件一起使用,这为我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创设生动的场景,有效的渲染了气氛,弥补了英语教学中的枯燥和乏味,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英语的情趣。因此,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加活泼、生动,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使英语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

例如,设置抢权活动,我下载了关于“National Day, Spring Festival,Halloween,Women’s Day,Christmas Day,New Year’s Day”等图片,当我通过屏幕出示图片时,同时还要求学生快速按下抢答,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更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全身心地紧张地投入到英语的课堂中来,这样也给学生提供了语言交际的场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反馈技术提高了教学的情感性

利用IRS可以做到所有同学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为学生创造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立认识的机会,避免了因答错或害羞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的弊端。这正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在这种尊重与保护下,学生们会更加认真地对待上课,同时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进而使学生达到了兴奋的精神状态。在学生强烈的精神感染下,教师们也会更大限度地提高工作的热情,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向着良性的循环不断发展。

3.互动反馈技术强化了认知过程的主体性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体现人文性。教师要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活动的难度要适中,使上、中、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都能学有所获。在准备阶段,头脑风暴教学法是常见的教学技巧。它常以图片或话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并通过小组讨论、主题汇报的形式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他们热身,学习新词汇,并预测课文的内容结构。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难的留给优等生。

三、结论与思考

(一)互动技术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利用交互电子白板与互动反馈技术可以使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信息合为一体,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动态感强,信息量大,变换速度快,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激活学生思维,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英语思维这一最终目的,促进小学英语听力效率的提高。

(二)互动反馈教学中及时反馈,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听力教学

二期课改以来,课堂评价作为导向性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传统的英语课堂评价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评价少了新鲜感,评价所起的作用也逐步在消失。但有了互动反馈技术,评价方式就可以变得更加多样化。

在英语课堂上通过技术取得即时反馈信息,然后再利用即时反馈信息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们也能将课堂测验的结果用于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惊人的促进作用。这种新型的反馈评价体系既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课改的必经之路。

(三)互动反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互动反馈教学在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良好听力习惯的培养。如,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也会出现“走神”的情况,这时老师可以通过互动活动,把学生请上来在白板上动一动,手握遥控器,一起“按一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认真听的习惯。活动中学生踊跃参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声说;小组活动中,大家相互合作,有困难大家一起帮,有问题一起讨论;“按按按”时,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学习的习惯得到一定的培养。

教学互动技巧篇2

【关键词】思想品德 高效课堂 新课改 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98-02

新课改实施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各科教学的重要任务。思想品德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部分,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为目标。打造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更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 思想品德高效课堂需坚持“以生为主,以师为导”的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的研究发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最符合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思想品德课在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目标到书本知识传授都以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探究为主。

1.为学生主体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的学习要有方向、有目标。根据这一要求,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目标逐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时候有章可循。学生也可以在不断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与喜悦感,从而真心喜欢上学习思想品德课程。

2.为学生提供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能从多方面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包括情感学习环境、技术学校环境以及资源、物理学习环境等内容。每一种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同,但若是学校、教师能使学生始终在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良好的情感学习环境能从学生的学习观念、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学生的学习维持时间并增强学习效果。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高效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最有效的学习,而事实证明最有效的学习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所以,想要打造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就需要让学生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教师应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发掘思想品德课的探索性或者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

二 思想品德高效课堂需加强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个人能力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完成这个任务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还不行,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学双方有更好的良性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讨和当堂反馈交流等途径来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学双方都需要培养互动的意识

通常情况下,人都是意识在前而行动在后,即良好的意识能够很好地支配人的行为活动。打造高效课堂也同样需要教学双方培养良好的互动意识。首先,良好的互动意识能让教师更为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使学生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教授的课程感兴趣,使学生逐渐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学习。其次,良好的互动意识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频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学双方的主动性不对等,学生大多接受的是填鸭式教学,且互动频率较低,而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增加教学双方的互动频率。一方面需要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次数。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更多有意义的问题引起学生讨论,也可以充分运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互动方式,比如情境设计,一分钟演讲,问题讨论或辩论等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适当延长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时间。比如,布置可在课堂之外完成的课堂作业,将这一节课与下一节课的内容巧妙结合。借助课外活动,或者课下交谈等方式达到交流互动的目的。如教学“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去实地采访、拍摄相关照片,然后可结合采访内容写调查报告、办摄影展等,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且无形之中延伸了课堂教学以及师生间教学互动的时间。

3.教师需充分掌握师生互动的技巧

有效的教学互动是通过科学和精妙的互动技巧来实现的,教师充分掌握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技巧才能在互动时灵活运用,提升互动效果。

武侠小说中常有人说“以无招胜有招”,而真正高妙的师生互动技巧同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思想品德教师若能将教学互动技巧掌握到极致,便可以通过眼神、手势或者说话的语气等各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表面上看似没有互动交流实际上却是化交流于无形,整堂课都在与学生进行从肢体动作到精神层次的交流与互动。

三 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是高效教学系统中的一部分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引申到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不过是短短几十分钟,想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学双方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1.教师的准备

教师的准备包括知识、技巧以及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准备。思想品德课程知识的贮备之前提到的互动意识的培养,还有对思想品德课程及内容的理解,相关新闻、社会信息的了解与把握;技巧则包括了课堂教学技巧、教学互动技巧等;个人品德素养更是随时随地都在准备和提升,因为“以德育人”的教师首先就必须要有能够以德服人的德行。

2.学生的准备

学生的准备则包括了心理建设和行为建设两个方面。心理建设包括了互动意识的培养,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以及勇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的心理准备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行为建设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等学习行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其实是教学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课堂教学中的“教者”与“学者”都做好充足的准备,以最佳的状态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做到最好的教学互动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志新.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Z5)

教学互动技巧篇3

关键词:flash;交互式;课件;AS;actionscript;脚本;开发

中图分类号:G434

Flash交互式课件的高级开发离不开ActionScript脚本--AS脚本是为其Flash产品开发的,经历1.0、2.0的过渡期,尤其是2.0时代把AS脚本推向一下开发应用的高峰期,现在最新版本3.0,是一种完全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功能强大,类库丰富,语法类似JavaScript,多用于开发Flash互动性、实用性的交互式课件。笔者做为一名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教师,结合多年flash交互式课件开发经验,以AS 2.0版本为主浅谈一下flash交互式课件AS脚本开发应用技巧,与大家分享共勉。

1 熟悉AS脚本的语言规范,理清flash交互式课件开发思路

学科教师不论有没有编程基础,都要熟悉AS脚本的编程语言规范,掌握AS脚本编程的规则,理清flash交互式课件开发思路和流程,才能准确编程,实现功能,完成最终的flash交互式辅助教学课件。

AS脚本内置于flash环境中,虽然不是一个严格的独立编程语言,但同样拥有语法、变量、函数等,而且与JavaScript类似,它也由许多行语句代码组成,每行语句又是一些命令、运算符、分号等组成。它的结构与C/C++或者Java等高级编程语言相似。所以,对于有高级编程经验的人来说,学习AS是很低轻松的。对于学科教师初学者来说通过循序渐进学习,短期内可灵活理解并高效地撰写成熟的AS课件脚本代码,制作出高质量交互性强的优秀flash课件。

Flash交互式课件AS脚本开发也需要一个规范的思路和流程,最好通过思维导图MindManager软件整理出功能框架和核心代码片段,把各级AS脚本功能模块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提高开发效率,辅助学科教师高效完成AS编程,实现预想交互功能。

2 掌握flash交互式课件开发常用代码技巧,提升AS脚本开发效率

对于flash交互式课件而言,图、文、声、像的素材编程控制;教学流程的导航控制;画图控制;时间日期控制;其它课件交互式功能实现等AS脚本编程最为常见,因此,学科教师要灵活掌握flash交互式课件开发常用代码技巧,才能提升AS脚本开发效率,事半功倍。

2.1 Flash交互式课件导航条的AS脚本开发技巧

Flash课件分几级导航目录,需要应用AS脚本编写好操作导航结构,可灵活进出课件内容,按教学进度调整flash课件演示流程。一般可通过按钮on事件编程控制,常基本的跳转代码GotoAndPlay和GotoAndStop,可实现一个场景内或不同场景间关键帧的跳转,以及影片剪辑内部的灵活流程跳转,但这样随意跳转容易造成混乱。大多数情况下,都设计成不同的导航结构和导航菜单,通过导航模块统一控制教学流程,这时,可通过影片剪辑MC的onClipEvent事件,再配合拖动、滑动等AS脚本控制,可实现操作简单、控制灵活、层级分明的flash交互式课件的导航条。

2.2 Flash交互式课件声音和视频的AS脚本开发技巧

在flash课件中通过AS脚本编程可实现声音的播放停止、音效、平衡、音量、循环等功能。一般通过创建Sound声音对象,通过attachSound方式与库中的声音产生实际链接关系,再通过AS脚本编程来实时的控制声音,可通过play、stop控制播放停止;通过setVolume、setPan等控制声音音效;通过stopAllSounds代码控制全部静音等。总之,通过flash的AS脚本可开发出MP3播放器,足可见AS脚本控制声音的功能强大。

对于flash课件中FLV视频处理,更多地应用文件菜单里的导入视频功能,内置了很多不同样式和功能的FLV播放器,能满足大部分flash交互式课件开发使用。一般采用链接方式灵活控制FLV视频,如果视频容量较小可嵌入到flash课件里,以影片剪辑方式导入,然后再通过AS脚本自行开发一个视频播放器,灵活控制FLV视频播放、停止、快近、回播等功能。

2.3 Flash交互式课件画图的AS脚本开发技巧

Flash AS脚本提供了功能强大的三角函数、数学计算以及画图控制代码,可灵活实现编程画图。以flash绘图板为例,可AS编程实现直线、曲线、折线、圆形、方形、橡皮等功能,可实现线条粗细、线条颜色、填充颜色等灵活编程控制。一般通过Math类、color类、MovieClip类、Mouse类等的强大方法,综合编程实现复杂画图功能,网络有很多这样的源文件,学科教师可下载分析、修改、调整,完全就满足flash交互式课件开发应用了。

2.4 Flash交互式课件时间日期的AS脚本开发技巧

Flash交互式课件少不了时间和日期的控制,例如,倒计时、万年历、时针等,通常使用内置Date对象获取相对于通用时或相对于运行Flash Player的操作系统的日期和时间值。Date对象提供了很多处理通用时间或系统时间的方法,由七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年year、月month、日date、时hour、分minute、秒second、毫秒millisecond。Date的功能强大、控制灵活,可针对实际flash交互式课件开发需要,灵活控制系统日期和时间,辅助课堂教学。

2.5 Flash交互式课件响应键盘的AS脚本开发技巧

Flash交互式课件开发离不开键盘的响应控制,尤其是在FLASH游戏教学课件制作中,如果缺少了响应键盘的方法,更是不可能的。AS脚本编程时,响应键盘的方法主要的四种,分别是:利用按钮进行检测;利用KEY对象;利用键盘侦听的方法;利用影片剪辑的keyUp和keyDown事件来实现响应键盘。学科教师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方法,然后加以变通,就会创作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交互式课件效果。

2.6 Flash交互式课件文本框的AS脚本开发技巧

通过AS脚本编程可实现交互式课件的动态文本控制--通过AS脚本的MovieClip对象中createTextField方法可创建新的空文本框,使用TextField对象来设置文本框的属性,使用TextFormat对象来格式化文本框中的文本,使用动作脚本来俘获文本框发生的事件,例如,可以确定用户是否修改了文本框的文本或滚动了文本。通过编写脚本语句,使用这些事件onChanged或onScroller来触发脚本运行,完成高级应用。

Flash交互式课件常用的AS脚本开发技巧不胜枚举,如loading技巧、鼠标跟随拖动技巧、调用外部EXE文件技巧、hittext碰撞检测技巧等,这就需要学科教师多学习、多积累,内化成自己的编程技能和编程技巧,灵活编写AS代码,设计出功能强大的交互式课件。

3 积累各种交互式课件开发常用代码,创建个性化AS代码库

网络的成熟的flash文件很多,大多可通过软件反编译成源文件学习,尤其是AS代码的编程思想和编程技巧,都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并且网络共享的flash源文件也为学科教师开发交互式课件提供了便利,很多代码和素材都可以直接移植到课件开发里,提升了课件开发效率。与此同时,学科教师也要把常用AS脚本代码整理、分类,注重个性化AS代码库的创建和更新,缩短课件开发编程时间,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课件内容和课件拓展应用上,使课件真正发挥辅助课堂教学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学科教师要熟练掌握flash课件AS脚本开发规范和编程思想,提高编程素养,积累AS开发经验技巧,努力提升交互式课件开发效率,开发出功能强大、互动性强、操控灵活的flash课件,为有效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鲍洁.论Flash制作多媒体CAI课件[J].科教文汇,2007(06).

[2]庄文杰.基于Flash的课件交互功能的设计[J].软件导刊,2009(04).

作者简介:金山(1967.09-),男,河南新蔡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教学互动技巧篇4

关键词: 输出驱动 多模态互动模式 大学英语读写课程

多模态互动教学的提出始于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此基础上社会符号学家Hodge & Kress指出我们现实中使用的语言形式都是多模态互动形式。多模态互动教学是一种借助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运用,利用多种模态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开放性、灵活性学习[1]。多模态互动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是提升输入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尝试基于“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构建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多模态互动模式。

一、理论依据

Swain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认为语言输入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可理解性语言输出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语法结构和词汇、语用使用得体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二语习得。文秋芳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这一假设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3]。

该理论给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多模态模式的探讨带来的启示是:(1)多模态的阅读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前提和基础,但没有输出为驱动的输入必将导致输入的质量、兴趣、持久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写作是输出的一种技能,它可以检验对阅读输入的词汇、句式、语篇理解及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多模态互动的读写教学模式

首先,在多模态互动的读写教学模式下,根据读写课程的特点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多模态的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的参与度,同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相关主题的词汇、课文,并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资料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陈述,老师再给予评价并通过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为学习者选择性地补充相关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风俗习惯、文化内容等,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例如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Unit 4“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为例,教师可在上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寻有关美国文化的五大著名的象征:自由女神、芭比娃娃、美国哥特式、水牛镍币、山姆大叔的历史背景、创作起源及其象征,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展示他们的自学成果,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国的文化,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语言的选择性输入,为英语写作这一语言输出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其次,在多模态互动的读写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各种模态的适度性,实现各种模态之间的有效转换和协调发展。老师利用多种模态间的转化强化学生的记忆,完成知识的建构,它不仅包括最重要的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等语言形式,还包括教师的声音、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等非语言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2]。教师在完成多模态的语言输入后,应走进学生中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输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包括讨论、对话、辩论赛等,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总结出阅读材料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学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模态的综合应用和整合,提高自身输出运用词汇、句型的能力。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及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再次,这种多模态互动的教学模式还应延伸到课外。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读写教学,向学生呈现多模态的教学资源,以多模态的互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总结写作技巧时可把某一段作为分析的范文,使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以读促写,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可相互转化天然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将识别理解中心思想的阅读技巧和主题句写作技巧相结合,将理解段落间的关系和段落写作发展方式相结合,课后学生可利用课堂内学到的写作技巧和阅读技巧练习相关主题的段落写作。为了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利用以学生为中心,一种自动在线批改服务工具“批改网”引入英语课外写作,充分发挥其个性化,即时反馈、按句点评、在线修改,让学生在与网络的互动中多次修改自己的作文,最后学生把作文发送给老师,老师可在线看到学生的成绩和修改后的作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写作乐趣,实现自我探索和自我创新建构知识,提高英语自主写作动机和写作能力。

三、结语

探讨输出驱动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多模态互动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这种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实践是可行的。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模态的网络资源丰富了语言教学内容,同时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模态互动学习,优化了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模式在兄弟院校的推广有助于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02):3-12.

[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4:3-12.

教学互动技巧篇5

我在阅读有关著作中建议小组最多有6个人。实际上即使两个人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根据在实验中取得的数据证明:组越小,每个成员讲话的机会越多,使某人沉默的机会越小,而且人数越少的组需要较少的管理方法,并通常可以较快做出决定;人数多一些的组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更多的人共同完成一项大任务,增加组内成员在方法、性格、背景方面的多样性,并减少教师监控的组数。因此在最初进行合作学习时,以两人或三人小组为宜,再由两人组过渡到四人组中两对间互相交流的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视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小组人数,但每组人数不能过多,以2~4人为宜。

二、应该怎样组成小组

组成小组的方式大致有两类:教师编排分组和学生任意分组。编排分组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将学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编组;学生任意分组则告诉学生他们可以和任何人一起学习,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自由结合。两种编组方式中,由教师编排的小组最好用,因为教师会综合考虑能力、成绩、性别、动机强度等因素将学生混合编组。许多父母、学生和部分教师常常担心把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分在一起将会导致不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教其他学生会浪费时间,会厌烦;而学习困难的同学不可能跟上那些好学生,也会有受挫的感觉。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了这种观点:即合理安排的合作学习的确能够使好生和困难生都收益。

三、怎样教给学生合作技巧

学生不愿参加小组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们缺乏与他人有效合作的技能。在实验初期更明显感到此点。为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这些技巧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小组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对与朋友,和家人和睦相处,以及对未来事业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在每一节合作学习课上选择一种技巧作为重点,并且有必要在若干课上或更多课上突出同一技能。在尝试教给学生合作技巧过程中,总结出合作技巧的六个步骤:

第一,学生应该认识该技巧的必要性。可以解释该技巧在校内外(现在和将来)如何重要,还可以通过课内外活动演示分析,让学生实际感觉该技巧的作用,从而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

第二,学生需要对“该技巧是什么?”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达到这种认识的一种办法是让全班学生罗列出该技巧的言行是什么样的。例如:成为一个好的听话者,他的行为表现在别人谈话时,应该看着讲话人,而且用“噢”、“对”这类词语表示在听讲话者的话。

第三,学生可能需要在正常学科教学外单独练习合作技能。由于学科教学所限,课堂上单纯传授合作技能的时间很少,有必要在学科教学之外,通过教师的演示活动、角色扮演和游戏,使用正反两面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学到并练习合作技能。

第四,合作技能应和学科内容的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在组间巡视,观察使用指定技巧的情况。

第五,及时检查小组交互活动。检查小组交互活动是合作学习中的一个关键成分,作为合作学习的一部分,应该给学生们安排至少一次小组讨论活动,提供有益反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合作。同时检查也会让学生知道教师很重视一起活动的质量。

第六,一旦传授了合作技巧,就鼓励学生坚持使用。起初,使用起合作技巧也许看来很蹩脚、不自然,但要熟练应用一种技巧需要时间和练习。

四、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怎样获得全班的注意

当学生进入角色,参与活动时,为对活动过程进行指导,教师必须适时获得全班的注意。可以用一个信号使小组马上把讨论暂停然后面向教师,并在每组中指定一个学生充当小组检查员,负责注意教师的信号,确保小组立刻对信号做出反应。教师所用的信号中比较流行的是教师举手示意。学生看到后,应暂停讨论,面向教师。其他可用的信号包括打铃、弹奏一种乐器、吹口哨、打响指、开关电灯等。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标记,一个停止活动,面向教师;另一个示意继续活动但声音小一点。通过敲黑板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指示相应的标记。

由于存在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掌握合作学习技巧等方面的差异,建议当学生和教师对合作学习不熟练时,最好开始慢些,先使用一种合作学习形式,反复运用几次使学生惯于合作,在学生掌握合作技巧后,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的喜好以及最有效的方法寻求以下三者适当的平衡:合作、竞争、和独立工作。

教学互动技巧篇6

关键词:表格设计;教法;技巧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对各届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考察与分析,我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文字编辑”中“表格设计”的实验课形成了新的认识和观点。

一、教学目标应更高定位

在实践教学中,应本着高质量高效率地提高表格设计技能,深入渗透创作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的宗旨,为表格设计实验课;量身定做的教学目标应为:

1.从理论知识上掌握表格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2.从操作技能上能独立创作美观且实用的表格;

3.从素质教育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创作能力;

4.努力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将来自主学习、自我进取的外延。

有了这个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既可以用来指导整个实验,使实验内容有重心,同时也是衡量与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尺。

二、教法应推陈出新

在新的教法确定之前,应先考虑学情,即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和接受能力。如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充分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探索与追求。那么,只有先把学情分析透彻,才能有的放矢地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从而胜利完成教学任务。

不可否认,新世纪的学生也都跳动着新世纪的脉搏,他们的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普遍有好学求知的动机与兴趣,过去一些沉闷、乏味的教法已不适应这一代学生的素质状况,因此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不断发现、总结新的教法,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除了可采用以往惯用的实验法、辅导法、演示法、比较法等,最佳的教法应是“教师点评法”和“学生互评法”。实践证明,这两种教法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教师点评法

学生在实验课上完成表格的设计之后,即确定了每个人的作品都与其他人的不同,教师可把一些有创意、有特色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学生,评价出该作品的优点、缺点、独到之处。并从提高审美能力、想象力及灵活多变的思创能力方面多引导、启发学生。

2.学生互评法

课上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学生的作品都点评一遍。在课上,可组织他们与四周的同学互相点评,课后鼓励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从而更深地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实验应用技能。

三、事半功倍靠技巧

过去的教学内容里毫无技巧可言,只是按部就班地应用基本命令设计表格,既无速度上的要求,也不强调创新的设计。新的教学目标中第一点是掌握表格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这就重点提出了“技巧”。而这里所说的方法和技巧已不是编辑表格的操作命令,而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精髓,是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表格设计的一种捷径和规律,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创建规则空表;第二步:优化组合表元;第三步:输入数据信息;第四步:综合设计表格。

总之,这堂《表格设计》的实验课,是本着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体,以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为指导,以崭新适用的教学方法为线引,积极渗透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独立创作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及想象力有更高的要求,强化培养快而准的高超设计技能,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进取的动力,使他们有更充足的蓄力去掌握知识技能,能更加自信地迎接未来的各种难题和挑战,不断地开拓创新,有所建树!

教学互动技巧篇7

当然,钢琴课“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表演类学生的钢琴教学,这种沿袭是根深蒂固的,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演奏风格是行之有效的。不管是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还是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这些音乐巨匠学习钢琴的过程,都是经过他们的导师口传身教,一对一地传承而来。对于钢琴的集体教学而言,注定没有“一对一”教学模式下的个性化培养,但这不等于说钢琴集体教学就无法培养学生的个人技巧。笔者在十多年的钢琴集体教学实践中得到启示,学生在集体教学中出现接受能力不同、学习进步有快有慢是正常的,教师应利用学生能力的“梯度差”进行细化教学,既要重视个人技巧的培养,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集体合作中彼此观摩、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一、精选技巧训练内容,实行分层指导

对于钢琴教学而言,教师的教授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还是学生个体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掌握不同的技巧,这是教师所无法代替的工作。

1.精选技巧训练内容

在集体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选择的技巧性训练不能过分全面和拔高,应选一些基础和常见的技巧作为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掌握技巧能够理解一些控制要领,在听觉、视觉和心理上形成一种机能性条件反射,以适应实际工作中基本的弹奏需要。笔者设计了一些技巧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了钢琴的技巧弹奏,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演奏习惯。例如,同音反复的技巧训练选用《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之12),让学生通过运用3、2、1指的轮指交替跳跃,来理解和练习同音反复。双手交叉的技巧训练选用《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作品821之98),让学生通过运用左手旋律线高低的交错和右手固定的伴奏音型,形成双手交叉,这样既训练了旋律线条的听辨,又训练了双手交叉练习的技术。另外,对震音、三度双音、半音阶、齐奏音阶、分解八度、八度齐奏、七和弦演奏的技巧训练,教师也应列入基础训练内容。

2.分层指导技巧性训练

钢琴技巧教学,对学生作业的审核也是一个关键环节。从对不同学生的作业检查中可以看到,每一个学生对不同技巧掌握的速度和程度都是不同的。教师对一些熟练掌握了现阶段技巧的学生,可以采取作业追加的方式,加深和巩固学习成果;对一些尚未完全掌握的学生,则可以进行一些特别的个人指导,并且发挥集体课的优势,让掌握技巧的学生帮助尚未掌握的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弥补集体教学中个人指导的不足。

二、实行分组教学形式,发挥集体教学优势

钢琴集体课虽然是集体教学,但不等同于完全没有任何区分的混合教育。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就钢琴基础而言,笔者有两类学生:一类是以前对钢琴有所接触的学生;一类是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钢琴教育的学生。对此,教师要收集学生的信息资料,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同步性。就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言,笔者又将所教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一类是接收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的学生。对此,笔者将班级进行拆分,将学生合理分组,将课时进行合理分配,制订出循序渐进、合乎实际的教学方针,使不同的学生接受相应能力的钢琴教学培养,发挥钢琴集体课的优势。

例如,对于一些非钢琴专业的学生而言,伴奏的重要性反而比独奏要大,特别就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具备伴奏的能力和技巧更是必须的。所以,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声乐歌曲作品以伴奏为主。而伴奏作品往往是技巧的集合,对不同学生的弹奏能力有一定的考验。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采用了由浅及深的教育思路,先选择了一些技巧比较单一容易掌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入门,如《草原赞歌》《春雨蒙蒙地下》等。在多数学生能熟练地弹奏之后,便附上歌词进行配合。这不光培养了钢琴技巧,还提高了学生合作的配合能力。在这样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再如,合奏就充分体现了钢琴集体课的优势。四手联弹或者双钢琴如何进行配搭是合奏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四手联弹的两位合作者,手指技巧必须能够相近,并且在作品控制上达成共识。其次,就是作品的选择。如何针对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难度和风格的作品呢?笔者根据不同技巧整编了有针对性的合奏作品,这样也就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作品。比如,《故乡的亲人》(福斯特曲)就可以让掌握音阶和分解和弦的学生进行选择,《阿伦来的女人》(卢森堡民歌)则是适用于掌握了断奏的学生。这样层次分明的分类,即科学又系统。

三、开展集体实践活动,完善集体培养计划

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怎样展示教学成果,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收获?定期展开实践活动是相当必要的。既然是集体课,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课时作为作品实践的汇报课,让学生们相互展示、相互鼓励,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一个是汇报小组,一个是观摩小组。汇报小组可以汇总演奏曲目和名单,按汇报课的顺序安排。而观摩小组负责给出同学们的意见,好的意见教师要鼓励汇报小组予以采纳。并且适时地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换,促进他们共同成长。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介入点评,并根据汇报情况制订相对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这样钢琴集体课就不再是一个单方面的教授课程,而成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教学的平台。

钢琴集体课的发展顺应了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求,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使音乐“大众化”普及和提高全民音乐素质成为了可能。因此,钢琴集体课细化教学是推动钢琴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学互动技巧篇8

随着现代教育不断发展,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提倡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是对本学科教学目标更全面、更系统的规划设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品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品格教育更是受到各界关注。在积极推进品格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个人的品格是如何形成的,只有掌握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原理,才能有效地进行品格教育。

个人的品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将道德内化的心理过程。社会学习论认为,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与模仿,任何人的人格特质都是他在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经由耳濡目染、模仿学习而来的,个体自己对环境中各种人、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是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建构论认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因环境变化或人际互动的需要改变其认知结构,从而获得知识。社会里的一切都会影响个人的认知发展与价值观,当然也影响个人品格的形成。品格教育应包括知善、好善、行善三个方面,因此教学活动不应单纯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提倡情境学习和体验学习,必须重视道德情感体验和情绪教育的实施。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时,教师期望学生是乐意、主动地参与,因此,教师应选择能让学生内化核心价值的方法,通过情境的安排,让学生参与、体验、讨论和反思,让学生发现美德的价值与美好,进而内化成个体的一部分。

随着团体动力学在我区团体辅导中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一系列的显著成果,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团体动力学中的团体领导技巧能否在具体教学情景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一种方式。人类的行为经常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这些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运作与结果,即“团体动力”。团体中的成员是彼此情感互动的,故团体动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团体内互动的历程,例如,班级的形成与维持,就是共同的目标与共同的利益。每一个班级都有其静态面:包括班级名称、目标、组织、属性及其他固定的性格等,每一个班级也有其动态面:包括班级氛围、班级环境、成员成长、交流沟通等。这种内在静态与外在动态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团体(班级)的行动方向与发展结果。

教育工作者经常忽略这种内在的动力,导致班级运作困难,课堂组织松散,无法凝聚学生的归属感来实现教学目标。团体动力学研究的主题包括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探讨领袖与领导方式、分析团体的凝聚力等。班级数十人的教学,能否达成教学目标,发挥教师导学功能,满足学生需求,取决于教师的领导技巧与团体动力的发展。思想品德课堂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促成是否成功,全赖于师生沟通是否顺畅、有效。而沟通障碍常来自于学生彼此的信任感缺乏,个人价值观、沟通技能与生活态度的差异,以及教师的领导技巧与整合能力。从团体动力学的观点而言,有效的沟通必须考虑班级各个发展阶段和沟通者应有的态度。沟通时也要注意语言的选择(语词、语调、语气)、时机的考虑、表情的辅助、内在的同理、专注的倾听等因素。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团体领导技巧

教师为了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展团体动力,促进学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适时地采取某些方法、态度、策略或手段,都可视为“技巧”的运用。在班级互动过程中,哪些属于技巧,哪些属于方法,哪些属于态度,哪些属于教师个人特质的部分,这是难以区分的。但凡是有助于形成团体动力,带领团体发展的一切领导行为,都称为“领导技巧”。

1.同理心技巧

教师对学生所表达的信息,给予正确了解的沟通。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其思维模式去体会说话者的感受、需求、经验、想法等,从而获得共鸣性的了解并回应学生。教师的回应不加入任何主观见解,但又要避免简单复述。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时,教学设计了一个学生消费体验活动,在众多的商品中,按照要求挑选购买的内容,并分享这样选择的原因。当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竟有六位同学购买商品的总额竟超过了规定的预算,而且还洋洋得意地向周围的同学介绍。这种现象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这种架势如果不回应也不行,如何回应,突然间我也不知如何说起。我在继续巡视的过程中,并没有批评、阻止他们这样选择,而是分别简单问了这六位同学选择的原因,然后又巡视到也有不少同学消费选择符合要求而且消费总额很少,这时我也想到应对方法。在分享的时候,我首先故作佩服地说:“在活动前,我们购买目标商品的预算只有100元,所以很多同学在同类商品中难免舍弃了自己心爱的款式而选择另外的,但我们班有几位同学意外地做到了,我们不如请他们来说说经验好吗?”这时,因为有我在巡视中和他们的交流做铺垫,这六位同学中的三位都举手抢着分享,然后又故作疑惑地问道:“我们都只有100元,你超出50多块钱,那多出的钱怎么办呀?”这时,他停了几秒又立刻大声地回答:“借啊!”我又继续追问:“找谁借呢?”他四处望了望,指着他的好朋友,这时轮到他的好朋友说:“我才不借呢!”课堂顿时笑开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继续探讨,因为大家都在关心着下面如何收场。我又故作同情地询问:“有哪位同学愿意借给他呢?”那位同学听到我帮他这样问,简直像看到救星一样,可怜兮兮地附和着:“行行好,借给我吧。”这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我借,但我要收很高的利息。”这下可厉害,全班更热闹了,但同时也意味着同学们在互动中更期待获取在生活中合理消费的信息。因此,在接下来分析、归纳知识点的过程中,同学们反而更冷静思考、自主得出知识点。师生只有在建立信任、关怀的团体互动关系中,教师才能表达了解,鼓励学生更深刻地自我探索,培养正确的道德品格。

2.积极倾听技巧

通过教师生理、心理的专注与聆听,来掌握学生表述的语言和非语言的真实内容。教师回应不加入评价、判断,注意学生的一切反应,包含语言行为、眼神、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人生自强少年始》时,我以残疾人刘伟参加中国达人秀的一段视频引入,并让学生看完说说感受,学生甲:“我觉得他很有梦想,而且真的能够做到……”(眼睛一直看着我)。我:“嗯!嗯!”(注视、倾身、表情自然、鼓励的眼神)。学生乙:“我觉得他弹完后,全场观众和评委都站起来了,这场面很感动。”我以赞同的眼神注视乙,点点头,同理的眼神,再将眼神关顾其他同学,做个邀请发言的手势,充满鼓励的。同学丙:“他失去了双手,但比我们更有自信……”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需要同学们真切、开放地自我表达,才能产生共情的氛围。而教师应主动给予学生关注,积极培养信任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才能落实道德情感体验,从而实施品格教育。

3.支持技巧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与自信。当学生表达意见、回答问题、团体动力呈现正向发展时,教师应适时给予支持,尤其是学生分享个人内在深层次感受和痛苦经验时,教师的支持不是形式化的社交手段,而是辅以非语言行为以及对学生人性的尊重。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我知我家》时,我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名字的寓意,一个同学更分享了名字背后动人的故事,我回应:“今天所有同学的分享,让我很感动,因为我们大家是那么的真诚,彼此相互信任,如同知心朋友一样,……”“现在让我们用两个手指轻轻敲碰,用这种无声的掌声感谢愿意分享的同学,同时也感恩我们父母和亲人……”教师的支持技巧有助于激励学生,增强自信,营造和谐、安全的心理氛围,凝聚学生的向心力,并产生学习迁移的作用。

4.非语言技巧

教师运用眼神、表情、距离、动作及姿态等非语言行为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九年级下学期《专题三复习》的课堂上,由于刚好上完体育课,个别同学会显得特别疲倦,不知不觉打起瞌睡。以前我曾经试过点名、罚站等方式,但收效不佳,就算不再打瞌睡也是呆如木鸡,不投入课堂学习,甚至有时还会有对抗情绪。后来,我不再用这种方式,而是当我发现有学生打瞌睡时,我会悄悄地走到他旁边,然后轻轻捏捏他的肩膀,帮他按摩,不用几秒,学生猛地抬起头看我,以为又是一顿责骂,但这时我会给他一个笑脸,拍拍他的肩膀,便走开继续上课,其他同学也看在眼里。这个过程没有语言,只有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却显示了对学生的暗示和关怀,有助于学生间的示范性学习与自我开放,也会增强课堂上的信任感和同理心。

5.催化技巧

教师创设课堂一个清楚且有方向的运作情境,协助学生有效沟通,增加其责任感,以激发思想品德学科素养及人际关系的团体动力。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七课《走进法律》时,在探究“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个知识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具体情景的演示活动,需要请学生上台演示,一次达到效果。为了让学生真情投入,使演示活动成功,我使用了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将情景介绍一遍,课堂立刻充满紧张、迫切的气氛,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的男学生高举双手要上台演示,我正担心演示会不会出差错时,这名男同学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认真谨慎,并一次成功,全班同学也目不转睛地参与其中。演示过后,正因为全班学生有热情投入的参与度,对知识点的理解既有感性认识,又印象异常深刻,有助于品格的形成。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沟通技巧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不要太急于或勉强于和学生沟通、互动。

2.沟通时注意彼此的声调、语意、表情、态度等细微之处,以及沟通内容的准确表达,避免对方曲解意思。

3.语言的选择,特别是微妙的语意或者情绪上的形容词都会影响学生的感受。

4.沟通时,教师应同时注意学生内在和外在所表达的讯息,尤其面对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更需要察觉其非语言行为。

5.教师应善于把握时机,适当地搜集有助于沟通的消息或有价值的事例,这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多留意时政新闻,尤其是学生感兴趣又有教育价值的事例,促进双向沟通。

6.教师应多在课后检讨自己的沟通方式和内容,多鼓励学生表达反馈,及时调整沟通技巧的运用,既能促进有效沟通,又能增进师生情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3]吴武典.团体辅导手册[M].台北:心理出版公司,1994.

上一篇:定制消防应急预案范文 下一篇:关于财务的检讨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