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培训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25 18:13:37

绘画培训教育

绘画培训教育篇1

关键词:美术教育 绘画 审美 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从简单的本体结构去解析美术教育即:美术、教育。它既不是我们对美术(创造美)的定型理解,也不是教育学中涉及的教育一词的定义。美术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美术教育是在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

一、美术教育的绘画

美术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绘画技法性的掌握,在绘画技法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绘画从本体层面而言为一种技艺,包括多种绘画类型,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等。但是就学校教育而言,绘画技法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某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和相应的材料工具。从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动手能力。在绘画技法的基础训练中,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当然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一味地培养画家或者进行单纯绘画技法的训练。而是通过基础的训练达到美术教育的超绘画性的目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核心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内涵也需要美术与教育共同体现。学校美术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进行基础的美术教育训练,做到“因地制宜”。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心里的主要特点是无意性和具体形象性。这个时期的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形象性,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性思维。在基础训练的时候应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拓展。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发展儿童的兴趣、记忆、想象、思维、直觉、创造能力。青少年时期学生的书面语言和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受教育者个人的身心发展程度也不同,审美能力,审美需求各不相同。这一阶段的基础训练应该在尊重受教育者个人身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多样、宽容的审美观。除了纯绘画的基础训练外,美术史、美术作品的鉴赏也是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习美术史、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陶冶身心,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 美术教育的超绘画

美术教育的超绘画性目的就是通过基础性的绘画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用美术的方式传达教育观念;用教育的手段传达美的事物。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

艺术的价值具有真、善、美三个层面,美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有着解读作用。美术创作者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想人们传达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政治历史事件、把道德的价值观通过美术作品媒介转化为美术内在价值的真与善。作为最高层次审美价值除了给人感官的愉悦之外,还要让人内心受到震鸣与启迪。超绘画性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美术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着眼点在于教育,把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注重教育的价值。也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观、审美情趣、意志、智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与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建立健全的人格,学校美术教育实施中,首先可以通过基础的美术训练,让学生通过一定的造型样式,借助画笔、画纸等媒介,传达内心的潜在价值。通过学生的艺术创作,教师可以分辨出学生心中的内在意向、洞察学生的内在心灵。学生在创作作品时借助于想象力等手段锻炼了自身的创造力。其次,学校美术教育通过美术鉴赏课以及普及美术史知识,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性情,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在这种认识过程中,不断获得审美享受。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是画家内心情感的外化,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形象以特定的艺术的手法加工处理,达到心与物的契合。当欣赏者面对作品时,作品的形式语言符号,以及符号里面承载的信息,都会通过眼球,直达欣赏者内心,引起内心的涟漪,最终欣赏者在某一方面与创作者达成共鸣,这种共鸣只能意会。例如,在观看中国四大石窟艺术中的壁画艺术时,学生定会为这漫天的飞天吸引,引起去探究这种瑰宝得以存在的原因,宗教带给人们内心的宁静,给了那个时期的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就这样为艺术痴迷者。在欣赏国画《清明上河图》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时期的繁荣,这样的美术教育又比简单的去学习中国历史要清晰,亲近。秦岭兵马俑、以及青铜时代的大型青铜制品(司母毋方鼎、四羊方尊)时,会因为作品本身的壮观、以及透过形式感传达出来的狞励美,会让受教育者内心感到震撼。在面对表现自然风光的美术作品时,欣赏者内心也会随之从心底赞叹祖国的大好河山,那种单纯的、雄浑的、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的壮美会让欣赏着感受到在自然面前,人类自身的渺小,心灵受到感化与体验,产生审美心理效应,从而陶冶情趣、净化心灵。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态是直接联系的,通过对美术作品的不断感受与鉴赏,由浅入深,有欣赏形式美到领会作品内涵美的过程正是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的过程。每幅美术作品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一部美术史,其实就是有千百万美术作品构建而成的。通过中国美术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繁衍。绘画、建筑、雕塑艺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自由漫步历史的同时,扩宽了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的功能在于美中育教,美中审美。通过基础的绘画性的训练,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学会通过美术形象传达内在的感情。体验完成作品时,内心的愉悦感。通过美术鉴赏、美术史论的学习使得学生在绘画性目的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健全的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现代社会美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学校教育更要重视美术教育对学生身心等全面发展带来的影响。

绘画培训教育篇2

关键词: 绘画心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自尊水平

1.引言

我国高校从90年代开始开设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前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课后却极容易成为学生最不满意的课程之一”,这是因为大学生深刻体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于自身的心理素质发展非常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寄予厚望。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陈旧,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学目标比较空泛、学习评价滞后、教学方法刻板,所以难以满足大学生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消极转变为积极,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使他们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过程,深刻领悟、建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切实提高心理素质,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绘画治疗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治疗方法和体系,不仅应用于个体心理治疗,而且应用于团体心理培训和心理治疗领域。国外不少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绘画心理干预可以使心理障碍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能力等得到提高。[1]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健康的人格既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又是负责自身心理健康的调节机制,还是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基础。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是个体心理成熟度的重要标志,良好的自我意识也是个体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重要内容之一。[2]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和探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大学生掌握与自我意识有关的知识,学会进行自我意识分析,正确认识自我,拥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

本研究尝试将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起来,通过绘画自我分析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人际互动,达到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择广州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两个班共121人为被试,其中男生66人,女生55人。

2.2研究工具

选择《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为被试自尊水平的测试工具。该量表是一个简短易行的自尊评定手段,或者说是社交自尊评定中最好的一个工具[3]。量表分为A、B卷,前测用A卷,后侧用B卷。

2.3研究程序

使用《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对被试的自尊水平和社交能力进行前测和后测,前测用A卷,后测用B卷。在前测和后测之间让被试参加团体绘画心理测试和分析主题心理健康课程,每隔一周进行一次主题班会,一共4次。绘画主题分别为自画像、房树人、宿舍关系和色彩涂鸦等。

绘画心理测试和分析主题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一般有以下步骤:(1)讲授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2)要求学生当场进行相关的绘画体验;(3)说明绘画体验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和评价自己,并举例子讲解相关绘画体验的分析线索,如人物的大小、线条的流畅性、笔触的强弱等;(4)给出一定讨论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小组体验分享。每次班会时间为两小时。

3.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10.0对被试的《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得分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班级得分均值为34.36,干预后为37.98,干预后比干预前分数提高3.62(t=-5.54,p<0.001),差异显著。也就是说,经过4次绘画分析心理健康课程的干预,被试的自尊水平得分有显著提高,见下表。

表被试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注:***p<0.001

4.讨论

近年来绘画开始被运用于个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和企业培训等领域,被当做一种住院精神病患的精神康复辅助治疗方法、促进团队建设的企业培训途径等。绘画分析作为一种自我表达方式和心理分析方法,既可以运用于特殊人群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又可以应用于正常群体发展性心理辅导活动性质的心灵健康教育课程中。绘画分析在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其他言语和活动所无法替代的优势:(1)绘画能把抽象的活动或培训主题变得直观、具体;(2)绘画能绕过防御心理,深入地揭示主题,激发人们的潜意识;(3)绘画比语言有更强的表现力;(4)绘画能创造轻松愉快的培训氛围;(5)绘画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保持心理的健康。[4]绘画分析的这些优势,对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刻,对自我发展、社会交往、情绪管理等有极大渴望但又需要指导和帮助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1]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课程中采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同时通过有指导、有主题的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受发展的影响。本研究的干预时间为4周左右,时间较短,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时间和发展因素的干扰。但是因为绘画分析对于主试的要求较高,加上时间和人员的关系,在干预时缺乏对照组,所以对于本研究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加以验证。

教师在运用绘画分析对学生作品进行讲解时,必须说明绘画分析线索只是一个参考,不是绝对标准,以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消极暗示。对有心灵创伤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分享时要注意保护,不要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因此,本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分析的有关原则和绘画团体培训技术,从而能使课程发挥积极而不是破坏的作用。[1]

5.结语

绘画分析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和团体心理教育技术,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将它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宝鸿.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7,29:22.

[2]黄雪薇.心灵解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1.

[3]汪向东,王希林,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年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25.

[4]陈侃.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25.

绘画培训教育篇3

[关键词]少儿中国画教育 教育功能 教育内容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64-01

一、教育功能

1.道德教育:把德育融入培训和主题活动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少年儿童进行强化道德认识,注重培育道德意志。2.传承文化:我们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国画活动,使少年儿童更好地了解、认同、热爱民族文化、家乡文化。3.提升能力:少年儿童参加青少年宫组织的国画培训,可以学到国画的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表现能力,最终以国画的眼光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4.培养情感:通过少儿中国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帮助少年儿童激发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教育内容

1.适宜性。青少年宫国画培训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要区别对待。2.个性。在国画教育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少年儿童成长成才为目标,尊重少年儿童不同兴趣的爱好,重视发展少年儿童特长。3.文化性与多样性。传统的培训模式是让学生来临习花鸟、山水、人物等,在内容上反映了一定的传统文化,但不够丰富。因此,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学员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三、采用“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

(一)以开展少儿中国画培训为基础

1.小班化培训:在培训人数上,实行小班化,班级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由于人数少,教师可以实行一对一的辅导,可以充分照顾到每个少年儿童的个性,有利于其绘画水平的提高。2.创新培训方法,完善培训过程。(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2)鼓励实践,快乐国画。(3)展示杰作,有效评价。

(二)以少儿国画社团为阵地

1.建立社团制度,强化社团管理: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社团制度,包括考勤制度、社员入社制度、活动制度、奖惩制度等。通过民主推举选出社长、副社长、理事若干,建立了社团领导班子。2.明确社团目标,健全活动计划:建立社团是为了让爱好国画的少年儿童都有机会参加学习,提高社员的国画水平;每个月的15日为社团活动日,除特殊原因外不得变动,如有变更,社团领导班子提前两天讨论决定并将结果在活动前通知社员。3.社团活动内容:(1)开展国画基本知识技能辅导;(2)组织社员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提高社员文化素质;(3)辅导社员欣赏中国画;(4)组织国画创作活动;(5)举办社员作品展览;(6)举行社员国画比赛。4.加强社团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学习先进的办团经验,使本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

(三)以系列少儿主题国画活动为特色

1.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国画活动:围绕传统节日,我们开展了“节日与国画”活动。此次送国画活动,不仅是对“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家园”的文化宣传,而且给学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对一年来学习成果的检验。

2.磐安民间文化主题国画活动:磐安虽是一个山区县,但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非常明显,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我们依托这些文化遗产开展磐安民间文化主题国画活动,让少年儿童用国画的方式表现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激发儿童对民间美术文化的热爱和发扬,提高少年儿童的美术素养。

3.生活主题国画活动:传统的国画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时间长了少年儿童会觉得枯燥乏味,最终会对国画失去兴趣。为此,磐安青少年宫开展生活主题的国画活动,规定绘画的内容必须是贴近生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

4.想象主题国画活动:想象绘画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在想象的过程中把现实事物加以夸大或缩小,甚至可以使事物随意变化。因为,画画本身并不是我们教育者的终极目标,让儿童的想象力在绘画中得到发展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5.大自然主题国画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感受自然、享受自然,更为了调动少年儿童对中国画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在绘画前先组织到附近的风景区春游、夏令营、写生,让少年儿童有了切身感受以后,再进行绘画活动。

绘画培训教育篇4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色彩是专业基础课程,并在各种造型研究活动中具有共性。不仅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领域离不开色彩,而且与其他专业课程关系密切,互相关联和衔接着,共同支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其中,基础色彩课程还要对承袭了写实基础美术教育的学生进行绘画观念的转变与设计思维的渗透[4],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将来的专业发展与设计水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历史不长,在色彩基础教育、色彩训练实践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目前还不能完全达到专业设计的现实要求,也不能完全切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造成了设计专业人才需求与基础能力培养上的脱节。[5]面对广阔的设计市场需求与艺术设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如何明确课程教学性质和地位,拓宽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模式,是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的设计人才的关键。[6]

绘画色彩影响下的设计色彩教学问题分析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最早多依托以绘画为主的美术院校开设的,多数是按照培养绘画人才的思路开展教学活动的。其基础课程体系与绘画专业共用,色彩教学也基本照搬绘画专业的教学规程,并没有形成一套符合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7]

而我国绘画专业的色彩教学是沿袭前苏联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并没有涉及设计内容。按照专业培养的能力和素养要求,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绘画色彩强调的是感性处理,追求的是对自然真实表现;而设计色彩强调的是理性表达,追求的是对自然色彩的超越,实现主动认识和创造的境界。由此,艺术设计与美术绘画专业在色彩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沿用绘画色彩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被动反映自然真实而缺乏创新性,训练题材也过于狭窄,缺乏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衔接,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色彩构成课程被引进艺术设计专业中,才逐渐打破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但在低年级基础色彩的教学阶段,依然还存在如何平衡和处理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问题。此外,承担基础色彩教学的教师,多数是从绘画专业毕业,由于教学思维和专业取向还没完全调整,与设计专业联系不够,缺少对设计本质的根本理解,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疑惑,无法充分理解眼下所学的色彩知识与往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有什么直接联系。[8]

此外,受绘画色彩教学思维的影响,有些院校认为经过高考选拔上来的学生一般都有较为扎实的色彩基本功,没必要在一二年级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再开设类似课程进行重复性的基础训练,于是把色彩课程的课时一减再减,甚至出现了由色彩构成课程取代其他色彩教学的趋势[9]。殊不知,为应对高考选拔的美术训练,多只是程式化的集中训练的教学结果,临摹、默写或写生,都以写实为标准,谈不上艺术设计的再创造。而且,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的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一般是由教师课堂讲授理论后,学生使用传统颜料,以手绘完成作品训练,缺少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教学。[10]从而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课程教学定位

从教学规律来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否则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就无法得到充分保证。[11]从目前主要设计院校的色彩教学改革看,大多数都开展了对课时分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还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缘由,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对色彩课程,尤其基础色彩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混淆不清。因此,在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之前,首要解决的是对基础色彩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

首先,充分认识基础色彩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作用和教学目的。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基础色彩教学介于写生教学和色彩设计教学之间,既具备绘画色彩的特征,又蕴涵色彩设计的基本思维和方法[12],主要帮助学生从色彩基础理论、实践训练进步到色彩设计运用。具体要求是掌握色彩审美标准和基本方法,提高色彩审美理解能力、色彩设计运用能力以及色彩再创造能力等,并与其他设计专业课程互相衔接,从而在设计实践中灵活运用。

其次,处理好与绘画色彩的关系,可以把基础色彩课程内容整合为三部分,即写生色彩、设计色彩和应用色彩。其中写生色彩的实质就是绘画色彩,主要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自然物象的能力,再现客观色彩。这部分内容既能加强学生的绘画基础和艺术感受能力,又能让新生入学有所适应。而设计色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与色彩归纳能力,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色彩与形象、色彩与心理的内在关系,从而为专业学习做好基础。[13]而应用色彩则着重训练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色彩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主观能动地应用相应色彩进行表现,其实质可看作是绘画色彩与色彩构成的过渡,逐渐从传统的再现型色彩向现代表现型色彩转换。

再次,进一步完善基础色彩课程的教改措施。第一,持续更新和扩展教学内容,既要关注绘画艺术领域的动态,更要关注艺术设计市场的变化,引导学生如何探索将各种知识巧妙组合的技巧,及时回应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对设计的要求;第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指导,为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尤其对于一些充满想象,看似怪诞无稽的习作或创意,都要给予保护、鼓励和指导;第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尤其要将传统的颜料作画与新型综合材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训练积极性以及运用不同介质进行色彩训练的能力,从而创造出传统颜料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绘画培训教育篇5

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造型训练教学中,美术教育以写生为主的主要方式,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发现事物和大自然中隐藏于世界的空间结构之美,通过素描写生将这些印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使绘画作品的内部结构用纯粹的点、面、线表现出来。在学生学习室内设计之前,必须接受物象内部空间构筑、实体空间构筑、设计空间构筑、想象空间构筑等的绘画教育和训练。学生以静物写生的训练,练习各个事物之间的表达,强调描绘对象特征的变形夸张表达,同时加入光的表现形式,用不同层次进行处理,运用抽象的思维方式,对物事的结构特点、质感特征等素描因素夸张的进行积极处理,重新组合完成后,使素描作品更加具有装饰性、意向性、抽象性。美术教学中的素描教学可以通过静物的光线、光影的表现让人感受到空间、材质、结构等,创造的空间的场合意境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启发学生对空间的想象,从观察中学会表现、运用不同层次变化间的处理方法。美术教育在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更加侧重于让学生掌握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抽象的思维训练、有逻辑的推理,以及设计创造的思维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到室内设计的技术之中。

2.以美术教育培养发散性思维美术教育

在室内设计中的另一种运用方法是通过让学生学会观察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在对静物观察,用客观的表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整合。观察事物的方法,不仅需在观察事物的基本表象的基础上,逐渐忘掉物象的表象属性,通过想象它与其它事物的关联之处或感受它的情感,再进行艺术上的发挥和加工。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平面化的视角,有意识的对物品的体积、缺陷进行删减,按自己的主观审美意识来对事物整合,从而表现物体的平面趣味性,突出物体在美感,挖掘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美术教育能够充分地挖掘出学生内心世界中潜在的、丰富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开发发散性思维的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变形的手法完成描绘对象的夸张表现。从而让学生在室内设计中,能够运用美术教育的空间构成方式,根据发散性思维把不同的表现主题,通过设计方案、效果图、三视图等表达创造出来。

3.以表现绘画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

作为美术教育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运用,表现性绘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学中较为难以攻克的难点,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针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而美术教育中的表现绘画教学能很好地诠释这一点,它对学生的要求标准不会一概而论,而是让学生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拓展的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超越自我的不以统一的标准。美术绘画能够让学生形成不同于己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之外,体验大自然,然后与课堂相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快速转动的活跃状态,通过这种教学,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与发挥。对于美术教育中绘画的主要任务是以不同的画面、事物进行转换,以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绘画途中,不断地创造新的物像,以新的形式,新的形象来诠释绘画的生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觉的饱满度,也让学生在积累创造经验的过程中,令自身的知识结构得以扩大与完善,从而得以让学生在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快乐。美术表现绘画教学能引导学生对物象以不同角度去观察,使观察的方式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化,并让动静结合,突破传统客观、单调的观察事物模式,使思维更加敏锐,对洞察力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让创造能力更加全面的发挥。美术教育绘画体现了人与物、艺术之间的关系,易于培训学生的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综上所述,设计既是技术,也是艺术,而美术教育的培养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运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对于学生来说,技术的获得是一个充满艰辛探讨学习的过程,需要广泛地积累和理解各种设计知识,从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术结构和艺术的品味,让自身的设计理念得到更好的发挥。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需不断对基础设计教学课程进行完善,利用美术教育的课程,巩固学生的设计基础能力,探讨适应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室内设计专业的道路上,只有教学与实际相融合,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才能最终让专业教学适应于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绘画培训教育篇6

1.教学院系对设计素描概念搞不清、定位模糊

一是设计素描是表现新的视觉传达与造型手法,应该与传统的绘画艺术视觉和创作手法不同;二是设计素描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里提到和设计有了关系,它主要是表达设计意图的课程。归纳以上两点后告诉我们设计素描是通过对所要描绘的对象进行科学的构思、分析、整理、归纳,并通过素描手段在平面上对物象进行刻画、塑造、表现的一种设计过程。国内近十几年高校扩招以来,大部分普通高校相继开设的设计专业,它们基本都是从以前美术学或美术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组建起来的,甚至还有一些不具备设计人才培养的院校也开设了设计专业。从而出现了很多影响设计人才培养的问题,如专业教师的严重缺失,教学硬件跟不上来,最主要的是许多高校对设计素描在整个设计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和教育特点模糊不清,导致教育方向偏移。有的甚至把设计与美术学专业教育混为一谈,众所周知美术学专业倾向于绘画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而设计专业有很强的实用性,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现在国内也有较先进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设计素描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地位是极其重要。作为设计专业的第一门课程,上好第一门课,对以后的课程教学会起到良好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而现阶段我国的设计素描教学存在概念不清、定位模糊等问题,导致设计素描在设计教育中作为基础地位与价值取向偏离,教学效果不佳。

2.担任设计素描的师资队伍不专业,教学理念落后

随着高校的扩招,普通综合类院校中承担设计素描教学的师资严重匮乏,大部分由绘画专业教师兼任。绘画专业教师自身通常都经过了正规的素描基础训练,也具备扎实的绘画造型能力。但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与传统的绘画专业的素描基础课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就有所不同,绘画专业的素描要求再现物体本身,更多的强调表现物体空间、明暗、质感等,而设计素描更多的是要强调对画面的重新构思、整理、分析的一种设计思维锻炼,所以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在具体实施上就与绘画性素描有很大的区别,本应该由从事过设计教育的基础课老师来任教。现实中担任设计素描课程的绘画专业教师由于自身的受教育和从事的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习惯运用传统绘画观念来组织教学,偏重绘画性素描的训练方法,强调对学生具象表现能力的培养,这也就很难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施设计方向的素描教学。当然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已认识到设计素描的重要性以及与传统绘画素描的区别,但是对设计素描认识较模糊,定位不清,导致教学方法不明确,一般偏重于单纯的结构素描训练或者对物体某一局部的超写实训练。总体来说,普通综合类院校设计素描教学中,师资队伍单一,没有受过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培训,教学理念也较落后,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师资力量非常薄弱。

3.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内容设置不合理

由于教学院系以及任课教师对设计素描的定位和认知不足,导致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也有偏差。首先,设计素描作为基础课程整个课时量普遍偏少。通常再50—100课时左右,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开设较多的是手工制作和电脑软件方面的课程,而对基础课程的认识不够,不太重视,甚至认为无关紧要,所以在学分和课时量比例上普遍在压缩。其次,在教学大纲中,没有严格规范设计素描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大部分院校一直沿用绘画专业素描课程的设置办法,内容中更多的是强调对学生具象表现能力的培养,没有突出设计素描的特点。也有一些院校例外,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设计素描应有别于绘画专业的素描教学,所以在现行的教学中,极其重视结构素描的训练,把结构素描一度作为设计素描的主要教学内容,甚至还有认为结构素描就是设计素描。随着社会对设计人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时,结构素描替代设计素描教学肯定缺乏说服力的。最后,设计素描课程在不同设计专业方向中具体实施时没有区别对待,应该找到各自专业的特点,从而突出各专业方向的教学重点。熟不知设计素描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准确的描绘能力和塑造能力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设计思维,它是基础训练与设计专业课程相结合一种纽带。例如,视觉传达设计与产品造型设计两个专业的设计素描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就可以加以区分对待,具有一定的侧重。视觉传达设计更多强调的是画面的构成,呈现平面化;而产品造型设计除了外观设计以外更加注重对物体三维空间结构上的研究。所以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素描在课程中就可以加入更多的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画面、处理画面构成的训练。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则应该更加强调多画一些工业产品透视图,这样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对产品内部结构组织的理解。

二、结语

综上所述,较为清楚的分析了设计素描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提出问题,更多的是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设计素描教学的思考,从而使其有所改进和提高。

绘画培训教育篇7

关键词: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方向

一、我国学校儿童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共存之现状

美术课程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都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美术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学校美术教育对于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欠缺相关的机制;其次学校儿童美术教育固定的教学内容往往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而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却能弥补以上缺陷。因此,民办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已如雨后春笋大面积存在。形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国家对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非常重视,在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四十八条有明文规定:政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贷款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含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由此可见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正是因为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加之和学校美术教育比较起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才逐渐壮大起来的。

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有一定优势,并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家长的肯定,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校外美术培训教育的方式和现行美术新课标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以启发为主。而当前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式和新课标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持,仍然还是实施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且教学内容共性化的知识过多,缺乏对学生美术个性的培养;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追求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对学生的辅导方法缺乏新颖性,压抑了学生的绘画天性。当前这些美术机构都是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去辅导,而这些“师父”们对学生的绘画都做出了统一、严格的要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能随便改变,这种方式钳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品牌意识,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以上三条都是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和现行美术课标相冲突之处,有待改善。

2.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现有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不少家长的关注,但其现有教育资源却非常有限,既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具体有如下表现:一方面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虽然绘画水平较高,但教学创新能力难以满足学生需要。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培训机构缺乏稳定的师资,流动性比较大,对学生的教学有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因为美术培训机构大都是民办的,部分民办培训学校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注重学校建设的投入,在设备上能简化的就尽量简化。很多培训机构尚未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没有电化教学,有的甚至连电视机、照相机、录音机都没有。教学设施可谓简陋至极,严重偏离了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

三、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应和学校美术教育有机整合

从国家当前的政策来看,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对培养特殊型的艺术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以及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要想全面提高广大儿童在美术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实施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还要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没有固定教材,教学灵活机动,但缺乏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灵活性不够。因此作为校外的美术培训机构就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的经验,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系统化的教材,并制定教学大纲,让教师根据大纲和学生的情况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师的教学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教育教学灵活之模式,允许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传授教学大纲之外的美术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美术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绘画培训教育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线描;教学探析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全面实施,老师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而线描绘画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还具有游戏的性质,能够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线描绘画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很适合小学生学习。线描绘画被分成了不同的阶段,小学低段线描绘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这种分阶段的方式有利于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小学美术线描教学的概述

21世纪,各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竞争力也随之增大,人才的竞争成为各国重要竞争内容之一。如今,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高度关注。众多美术老师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线描绘画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小学线描绘画的能力。我们可以将线描称作白描,这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画种,简单来说,线描就是通过线条来绘画。线描绘画和素描是不同的,快捷是素描的特点。小学低段线描绘画主要是侧重于小学生基本功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老师通常会利用线描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造型的训练,通过各种线条的组合将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表现出来。直线、曲线以及折现等都是在小学线面绘画中经常使用到的线条。小学生想要学好美术就必须扎实美术基础,线描教学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绘画能力,老师不能忽视线描绘画的重要作用。通过线描绘画,老师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观察生活、感知事物的能力。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小学生就会更加认真地关注周边的环境,从而对生活产生热爱。

二、小学美术线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小学低段线描教学,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小学美术低段的线描绘画教学内容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线描绘画的兴趣,提高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小学美术低段线描绘画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具体内容有如下几点:(1)教学目的不明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虽然美术教育得到了重视,但是教育部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目的并不明确,例如,小学生线描绘画能力需要培养到何种程度。这就导致了很多老师仅仅是按部就班地上课,没有认真做好美术教学的规划。(2)忽视了小学生个性特征的培养。美术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小学美术老师不应当墨守成规,总是使用旧的教材而忽视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线描教学非常重视学生个性特征的培养,但是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性格特征,而是以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线描教学内容。(3)家长忽视小学生美术教育。一直以来,我国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很多家长受到该教育模式的影响,因而忽视了小学美术对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家长认为孩子把语数英等考试科目学好才是最重要的,小学美术可以当作业余爱好课,这种传统的想法阻碍了小学美术低段线描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小学美术线描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线描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创新能力等。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当高度重视小学美术低段线描教学。提高小学美术中线描教学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个性。活泼好动、充满求知欲是小学生的特点,他们对于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因此,老师应当充分抓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设置小学美术低段线描课程,让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将其表现在美术作品上,从而形成自己的绘画特色。小学生个性的培养对提高其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明确教学目的。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我们就无法提高小学美术低段线描绘画课堂教学的效率,教育部门应当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加入小W美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美术老师也应当做好每一节课的备课工作,做好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低段线描绘画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老师和家长应当树立正确观点,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许友良.发挥评价魅力,增强学生信心[J].小学时代(教师),2011(7).

[2]朱林庆.线描写生情趣共生[J].辅导员,2011(18).

上一篇:激励方案效果范文 下一篇:医学的艺术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