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4-04-19 15:28:0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篇1

Train correct philosophy and life value of students in athletics teaching

【Abstract】 Philosophy of life, value education is permeated to athletics teaching in, be advantageous to more promote a student good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of formation. Consequently, development in the athletics teaching student the team spirit of the healthy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 strong will quality, self-confident living manner, mightiness, be advantageous to a student perfect in the athletics toughen outstrip ego by one's own. Start to set up a correct philosophy of life, value thus

【Key words】 Athletics teachingTrain studentPhilosophyLife value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现代《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学校体育教育涉及到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体育教学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认为教师是神圣不及的,学生惧怕教师的威严,师生关系有较大的隔阂。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面对严肃古板的教师,是放不开思想和手脚进行练习的。其次教师要根据新课程内容精心备教材、备教法、学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科学控制课的密度和节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性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实践证明:教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形式。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的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协商式等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情感得到满足。全体学生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

2 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项目,在集体注视下完成个人练习、整体练习;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或技评等,都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突出特点,作为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追求目标的心理动机,所谓求胜心切。为此,他们有必要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运动与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当学生置身于那种紧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将会受到巨大的感染和激励,从而去奋发拼搏,争取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因此,体育教学中多利用竞赛性的集体项目,让全体学生参与,培养他们敢于取胜的竞争意识。

3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挫折是灾难,更是财富。世界上没有不经挫折就成功的冠军。在课堂上,我进行了学生意志品质挖掘的教育尝试,效果不错。我发现每当我教一个新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也想练,但不表现出来。还有一些同学怕完成不了动作而不愿意练、不敢练。诸如此类的同学,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这种想法:“我要是能完成这个动作那该多好啊”,这正是一种获得成功的愿望。因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尽量创造机会,将学生按年龄、技能水平、体能水平分组进行训练和比赛,以使更多的学生经常不断的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获得成功。从而激发学生朝更高的目标努力,挖掘自我潜在的能力,体验成功喜悦。还应遵循体育锻炼中有困难,竞赛中有失败规律,这就要求学生不惧怕困难和敢于失败,从而在潜意识中培养了学生刚毅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4 培养自信的生活态度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不息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的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在珍惜保护自己的同时,也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5 培养强烈的团队精神

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鼓励与帮助、尊重与信任、理解与体谅。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和大家协同配合,增强凝聚力。比如: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篇2

一、弘扬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历史,应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精神,从百折不挠、出使西域的张骞到精忠报国、激情豪迈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谭嗣同,一个个英雄的事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倍感震撼。在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悲壮与崇高的行为感到深深钦佩的同时,我们要启发他们思考: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刻,自己是否也能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成就一番伟业?总之,要加强初中生对爱国人物的学习、认识、探讨,让初中生体会到立志勤学、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英雄事迹的时候应该创造浓厚的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内心认可爱国主义理念,真正理解爱国主义是在历史发展中沉淀的对自己民族、国家最无私、最纯洁、最深厚的情感。由感性的认识升华到理性的思维层面,初中生就会以这样的价值观来评判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衡量社会生活中的对与错、美与丑,并以此作为准则不断反省自己,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是昨日的现实,今日的现实必将成为明日的历史。我们认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把握现在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审视历史、正视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识,让他们能客观地、整体地、理性地看待历史问题,能深层次发掘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矛盾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历史与现实是密切联系的,人们在对历史的学习、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避免走入误区。

三、培养高尚的道德观

道德观是十分重要的品质,它关乎人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道德观促成了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它关系到将来学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若没有正确的道德观,那么即使他拥有卓越的才华,对社会来说也只能是一种灾难。人们的公共意愿和共同认识形成了社会生活的道德观,包含诸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对公共事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等。这些优良的美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极好的素材,譬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为人民服务、以帮助他人为己任的雷锋,有坚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他们的事迹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刻的道德价值。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篇3

一、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职业价值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体系。高校职业价值观培养缺乏针对性,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纵观各个高校在职业价值观课程和教育中的规划和实施,大多数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知识灌输和就业信息的阶段,未能深化职业价值观的影响[1]。缺乏职业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课程,就业创业体系不健全以及缺少实际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树立,进而造成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误解,使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与不理想,心态的不积极与不客观,无法达到培养职业价值观的目的。

(二)高校忽视了培养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不理想,存在众多问题与矛盾,诸如:好高骛远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知识技能缺乏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倾向大城市大职业、工作耐力、拼搏精神、创新意识的匮乏;急功近利、浅尝辄止、自信缺乏、诚信丢失等缺点。深究以上大学生在求职与工作中的问题与矛盾,可以得出这些问题均是思想层面引出的问题,在高校教育中隶属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问题。由此可以明显看出,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指导中未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未能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进行到位,以至于众多问题的频现。

(三)职业价值观培养师资团队不够优秀。辅导员、专业课程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和职业发展中心教师是落实职业价值观培养工作的实施者,这些教育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资质不深,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再加上没有进行规范、合理的培训,这就使得职业价值观培养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实际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达不到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效果[2]。

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加强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措施

(一)突出职业价值观培养内容。(1)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培养。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是社会的需求与特点的产物,时代精神的核心是积极进取、改革创新。高校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中要充分融入时代精神,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时代精神的理解认识,从而逐渐挖掘自身的创新意识、改革精神,积极进取,促进大学生自身思想的成长与成熟,为正确职业价值观的确立奠定基础。(2)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个人在追求自身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精神支持,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凝结,是个人梦想和目标的最直接表现。积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进行有效、有益的职业规划,减少大学生由于个人片面、错误主观意念,思想态度和世俗影响导致的消极、不正确的择业就业行为和结果。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与坚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个人在外界与自身的共同努力下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成个人素质和气质的长期过程。由此可知,高校要做好理想信念的教育必须认识到理想信念的特征,结合大学生特点和心理,做好短期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规划,将择业就业问题充分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并运用深入浅出的教育方式不断刺激、巩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树立与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根植。(3)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更是实现个人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才能够不断进取、努力拼搏、积极为社会和家庭奉献,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因此,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活动,最终使得大学生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不断前进,在就业择业中以社会利益为重,完成自身义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二)加强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具体对策。(1)使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更加系统和完善。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在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前期做好有关职业的规划、思想准备和积极的择业、就业观念,从而在有利的职业素养、态度和能力的支持下,顺利进入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减少走不必要的职业弯路。总体来看,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应当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大学生人群特征制定有效的、完善的、科学的、渐进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计划和实施方略。针对以往以及当下大学生择业就业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寻求症结与解决办法,并有效融入于教育中,增加实践教育的分量,加强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是吃苦耐劳、积极乐观、勇于创新、脚踏实地、诚信为本等基础思想教育的夯实,为培养大学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奠定坚实基础。(2)将职业价值观培养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上。高校在落实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训工作,培养优秀人才的过程中,应将职业价值观培养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一方面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还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此外,高校还应加大对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投资力度,深化对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3)打造一支优秀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教师队伍。教师作为就业创业教育的主体,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决定中国和教学质量。各个高校要在充分认识到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基础之上,鼓励并促进一支致力于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师资团队,所有教师应熟知并熟练掌握创业就业教育的价值观知识,同时拥有针对于各种大学生的教育技巧和方案,使这支队伍深入大学生群体内部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推广,这关系到职业价值观得以在大学生中顺利开展甚至取得巨大成效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高校必须要打造综合素质高、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的教育的培训工作,保证这支队伍的先进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取向,有效增强职业价值观培养工作的质量。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篇4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核心价值观;研究方法;创新

引言:“大数据”这一互联网流行词汇于2009年开始悄然而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2013年,大数据深入进军社会各个领域,并在各行各业产生着巨大的变革力量,也因此被称作“大数据元年”。大数据化时代铸就了团结和谐、友好互助的新中国,将中华儿女的心系在了一起。现阶段,我们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核心价值观创新的意义,为民族崛起奠定基础。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取决于大数据的发展与改革,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高尖端技术结合,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曾提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贯彻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秉承育人为主,德育为先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规划。现阶段,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大数据也逐渐贴上了时代的特色,在该阶段,重视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让数据时代美丽动人。大数据理论、技术和方法贯彻于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有利于相关研究方法的创新改革,增强了价值观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国家治理提供有效手段。

每个人行為都会产生数据,众多的数据汇总起来就成为了现在所提及的大数据,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国家可以通过这些大数据汇总成网络平台制定相关政策来进行社会管理,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制定统一的平台规则制度,净化数据空间,为数据时代保驾护航。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推进社会主义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因此,在现阶段背景下,加强青年对核心主义价值观的认识和实践,充分调动青年参与、献身建设祖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投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二、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机遇

人类既是数据的创造者也是数据的接收者,这给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便利。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讯工具也开始传入平民百姓家,这进一步拓宽了媒体交流和传播的平台。当前,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几乎家家都有,更加普及化和生活化,进一步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思想。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在网络上的普及,使得青年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第二,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媒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更加直观形象的信息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容易被大家认可接受。以往人们利用传统的板书、课本等传统教学方式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长此以往,传统教学方式难免引起青年群体的乏味,甚至厌倦感受。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凭借多种多样的信息形式向青年群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使得价值观培养实践方式更加丰富有趣,为青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提供了更多平台和方式。

第三,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方便了大众的交流。在大数据时代之前,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实践等相关数据主要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解,这种方式需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统计结果较为片面并存在很大误差。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对网络信息的交流,高效准确地搜集有关青年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各种数据,及时掌握目前我国青年人思想的阶段,便于查缺补漏,营造更加生机盎然的文化氛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全面了解青年个人及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貌提供了有效手段,为更好地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二)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首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点。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逐渐普及,几乎覆盖全部年龄阶段的人群,在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创造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挑战。由于青年正处于拥有独立思想但却缺少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的阶段,如果青年缺少正确的判断力就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误入歧途。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潮,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相互交织冲击着青年人的思维和价值观念,甚至违背价值观理念的信息开始在青年人之中得到传播,极大的损害了青少年的思想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沉溺于网络环境,甚至因为网络产生厌学、辍学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正确引导青年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其次,数据信息有效性受到价值主体的干预。大数据时代的显著特征即: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而推理预测现代青年思想规律性。然而这种规律性预测的准确性是基于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当前,青年提倡个性化发展,他们不随波逐流、盲目崇拜服从,而是更倾向于以自身的意见为主,并能够形成自己专属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呈现出自我化的特点,使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大数据信息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

最后,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需要大量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而现阶段,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大数据时代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信息搜集繁多,其信息来源、种类、增长速度等都具有多样性,能否有效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就需要配套设备技术和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基础。青年兴则国家兴,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育在这个时代也显得至关重要,各种数据复杂交织,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分类和整理,使得信息很难被有效得到重用,造成了数据的浪费,因此,利用专业人才使数据的有效性发挥到极致,是我们目前应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相关路径

(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现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数据信息加强舆论阵地的建设,利用多元化主流价值观占据舆论优势,扩大舆论阵地,为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首先,要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好社会正能量传播,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及管理,确保青年能够做到对各类信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会被负面的能量所影响;其次,在传播对全球范围内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之前务必提前做出具有价值的正面评论,帮助青年正确培养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最后,在时展背景下,重视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同时要注重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遵循传统。在过程中要做到创新,利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数据平台扩大数据库,不断充实内容,提高信息的多样性及可读性,从而增强核心主义价值观对青年们的吸引力。

(二)加强多元化人才培养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多元化人才,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加强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当今社会,数据网络影响着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方式,青年处于网络与现实的教育环体,应当利用网络数据平台提供的便捷完善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本领。另外,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工作还需要教育者的配合。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数据时代存在巨大的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应当同时代一起发展,既要引导青年清楚如何培养核心价值观,又要懂得如何通过分析大数据来进行网络工作及宣传,将大数据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的作用。教育者要有敏感的数据判断能力,对多样化、多元化数据进行收集、判断、处理、分析及应用。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及培养工作中起到作用,才能更加正确的认识并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制度建设对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来说必不可少。一项优秀的制度建设可以为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铺路,所以新时期下,我们应当顺应大环境的变化,从多个维度全方位认识这制度的真正含义,努力开拓新型研究形式,创建更加完善的青年培育机制。第一,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和人文宣传。青年通过信息交流及传播可以深化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增强生活乐趣,实现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化及生活化。第二,良好网络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更好地解决青年们对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时更新,以青年们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为中心,确保其多元化特点。总之,只有从青年日常生活中的思想状态出发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才能对充分培养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结语: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正在面临着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多元化人才培养,加强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必不可少。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应当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优势使广大青年认识到歷史赋予的责任,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做出贡献。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篇5

1.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下,特别是高校的持续扩招,毕业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加。在我国传统的思想影响下,大学生毕业后必定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家庭都对其具有较大的期望,大学生自身也对自己的职业具有重大的期望。但是实际上,社会工作岗位区域饱和,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求职难度增加。这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创业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帮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下,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中的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过程中,已经不再是光凭学历、专业知识,还看中应聘者的实际能力、经验等等,职业价值观已经逐渐成为提高个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重视,提升大学生就业的个人竞争力。

2. 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职业价值观培养现状

2.1 高校职业价值观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在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计划,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不符。就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高校以理论为主,将就业信息以及开设创业教育课堂等当作是全部内容,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体系。在高校中,缺乏健全的就业创业实践课程,在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上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甚至会让学生对职业价值观造成曲解。

2.2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对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不够明确,职业价值观不够理想,存在较多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存在好高骛远的缺点,眼高手低的问题给其今后的职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些问题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同时,较多的大学生将自己的职业选择定位在国企、大城市等,这与社会岗位需求相矛盾。同时,高校创业就业教育中,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不够重视,这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3 缺乏优秀的师资团队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中,具体工作的实施团队由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共同组成。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师资力量来说,在开展具体创业教育过程中,还没有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存在经验缺乏、工作规范性差等问题,导致实际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无法发挥职业价值观培养应有的工作效果。

3.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职业价值观培养策略

3.1 突出对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培养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让大学生树立改革创新、勇于进取的,理念。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将时代精神融入到具体教学理念中,在理论和实践结合模式下,加深学生对时代精神的正确认知,学会挖掘自身的潜能,为职业价值观的提升奠定基础;第二,加强信念教育,只有高尚、明确的信念,才能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教师需要认真的指导,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等,消除学习过程中消极懈怠、眼高于顶等问题,提高大学生内在的涵养;第三,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提高大学生学习生存动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前提条件。树立了社会责任目标,才能让大学生努力拼搏,为家庭、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履行自身的义务。

3.2 采取行之有效的培养对策

第一,需要不断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我国高校开设就业创业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制定明确合理的职业计划等,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完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从学校、学生等几个方面入手,将职业价值观融入到教育过程中;第二,加强对职业价值观培养工作的重视,将职业价值观培养当作是就业创业教育中关键的内容与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职业操守等等。

3.3 加强高校职业价值观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高效就业创业教育的主体,教师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果,决定我国高校整体的教育水平。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必须认识到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今后职业发展重要性,同时加强师资团队建设。一方面,引进更多资深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就业创业的名誉讲师,为学生更多的就业创业指导等;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团队。

4. 总结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篇6

关键词: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历史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特别历史教育对帮助学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下面结合日常教学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贯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一、充分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中,历史教育本来就是一门弱势学科,加上中考对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使得初中历史教育中的情感价值观教育很难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在平时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摆脱传统历史课的枷锁,重新认识历史课和历史课教育,把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突破作为教学重点。如我在上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伟大的开端》的时候,事先收集很多有关和中共诞生的图片和影视等资料。然后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果然学生对此产生很浓厚的兴趣,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反响强烈,对视频中的资料进行积极讨论并联系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想体会,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用灌输方式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在实现过程中的区别,急功近利,人为地缩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周期,认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能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让学生掌握、获得,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可以通过说教实现,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随便加诸在学生身上。

(二)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自发形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正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关系紧密,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认为把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讲授清楚,使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目标充分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然得以升华。

三、如何在教学中贯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一)课前,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而且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培养和升华。教师应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努力把基本思想道德观点、原则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目标中有关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陈述,从而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课中,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教师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自特长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和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比如,上《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时,通过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畏艰难、坚定信念等精神。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同时,教师还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定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三)课后,教师应把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如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比如教学《社会生活的变化》时,课后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待问题。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现状 培养策略

0前言

对于大学生价值观而言,其实际指的是大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进行评价,并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决定取舍而具有的一种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了社会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就业价值观、人际价值观、财富价值观等多项内容。然而,从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来看,部分学生存在悲观厌世型社会价值观、实用功利型财富价值观、自我封闭型人际价值观等,因此要对其进行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主导价值观。

1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从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来看,其在整体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势,绝大部分的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且保有积极向上和健康的心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W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之上:

一方面,大学生在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会开始急功近利的追求物质生活,对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也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之上,缺乏实际行动,过于重视金钱、地位、名利,将奢侈享乐的生活作为目标,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另一方面,在我国市场化趋势日渐深入的当下,高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衍生品,大学生之间相互攀比,使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当中得以蔓延。

2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策略

2.1利用网络媒介实现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网络媒介的重要价值。在信息时代当中,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网络媒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育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例如,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届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使得学生在感人的事迹当中升华自身的思想,将助人为乐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2.2实现多个教育主体间的联合

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不应该只依赖于高校,还应该实现多个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从而形成稳定且强大的合力,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一方面,要将家庭积极的引入到价值观培养环节当中,构建以父母为主导的教育和督导体系,而父母在生活中也要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形象;另一方面,当大学生进入到社会环境中的时候,则需要将社区引入到价值观教育体系当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慰问孤儿和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社会公益活动、“西部志愿者”等活动当中去,并在社区中建立大学生道德档案,定期将其表现反馈至学校。

2.3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还应该对高校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对教学内容予以丰富,这同时也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为了使得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在注重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加强道德行为教育,特别是要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建立以价值观为介质,从道德知识到道德行为之间的对应参照体系,延伸价值观践行的区域范围,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中实现对自我价值观的校正。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应采取一对一辩论、小组讨论、两难情境模拟表演等方式,教学内容应突破教材的局限,多引入实际案例,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2.4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核心,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策略。首先,要明确学校的自身定位,为校园文化及其发展前景指明方向,要求高校保证自身的立场;其次,还应重视校园和谐建设问题,使得大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增强对和谐中国的认同感;再次,高校之间也应实现品牌建设上的合作,在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博采众长,共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高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研究和建构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策略,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还存在急功近利和盲目消费等错误价值观念,可以采取利用网络媒介、实现多个教育主体间的联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及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培养策略,以此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够对其予以践行。

参考文献

[1] 苏玉刚,邢欣欣,李铁.弘扬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策略刍议[J].求知导刊,2015(22):15.

[2] 曹智荣.网络媒介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4):62-6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篇8

青少年价值观道德建设价值取向社会实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我们要做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鼓励青少年勇于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同命运,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一、为何要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

1.青少年的特点

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它是个体发展、发育最富特色、最宝贵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同时也是人生的“危险期”。随着生理的生长,青少年的心理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自我意识增强,智力发育显著,情感变化微妙,与人相处矛盾等,伴随着这些变化,青少年在接受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些事情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早就叛逆的性格,特立独行,不能融入社会。

2.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

为了引导青少年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培养其价值观是必不可少的。青少年的能力和潜力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和向前推进的基础。少年强,则中国强。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中国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而青少年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要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实现人生价值,努力为社会、人民、国家做贡献。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培养青少年价值观是一个过程,要全面开展,各个社会角色都要参与其中,发挥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用各种力量,践行青少年价值观培养。

1.学校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学校是孩子接触得比较多的环境,学校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将其贯穿在各种教学环节之中。学校可以教学的过程中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衔接的课程,以坚持不懈的方式方法,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同时,要紧紧围绕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2.家庭积极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形成

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就会使青少年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来面对社会,家庭起到基础作用。家长要为孩子制定适合孩子发展的计划,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且通过沟通,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自身的意愿联系起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形成符合社会条件的价值观。同时学校也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家访,面谈,电话联系,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结合的作用。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校初三女生黄某学习名列前茅,且多才多艺,家长、老师均对她寄予厚望。一度时期她经常听见别人议论她爸爸与林某(女)关系密切。想方设法证实了此事后,她又气又羞,觉得在学校抬不起头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经过几天思考,她决定报复。一天上午,她冲到林某办公室,将事先准备好的浓硫酸泼洒到了林某的脸上,致林某容貌被毁,黄某也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判刑,一名优秀学生就此沦为囚徒。家长和学校都未及时注意这位女同学的心理取向,未作出即使的疏导,酿成惨剧。

3.加强社会道德教育

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必要的,当前社会教育要加强研究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大众传媒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当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除了学校和家庭,最大影响的是网络。网络由于其快捷和便利的特征,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恶搞、消解神圣,亵渎经典的情况非常严重。另外网络垃圾、网络色情等都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牢牢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也要加强社区教育,要整合各种资源,搭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无缝衔接,着力营造培养青少年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育人环境。

三、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践行价值观培养

1.向道德模范学习,树立正确价值观

青少年应该向社会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跟随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步伐。感动中国的段爱平,自己借钱做生意,用赚来的钱为当时的返抵村建了一所新的小学。1999年,她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片当选为返抵村的村委会主任,在上任后她又建了养老院。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她自己就贴了十几万。就算后来患了淋巴癌,也未忘为人民群众造福。胡佩兰,她在退休后不顾自身疾病,依旧坚持坐诊,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就算记忆力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由学生解释。她在退休后连续坐诊20年,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她们都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她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青少年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未来投身于国家的建设。

2.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心

鼓励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这样,青少年不仅有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同时他们会看到这个社会的现状,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例如参加红十字会,把自己旧的衣物捐献给需要的人们,无偿献血等,这些公益活动都会使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会在实践中形成顺应时展的社会价值观。实践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中必不可少。要把教育和实践充分结合,才能有力地践行青少年价值观培养。

践行青少年价值观培养,是一个全面、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促成良好的价值观需要结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以及青少年自我修养。积极响应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号召,培育新一代青少年,使之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支柱。

参考文献:

[1]高京平,粱永郭,李春鸣.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重在实现知行合一[J].江西教育科研,2006,(07).

[2]习斌.要对青少年加强热爱党的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3,(06).

上一篇:排水安全隐患及整改意见范文 下一篇:校本研修和教研的区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