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12 15:04:17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篇1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方案”;贯彻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38-03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师资,尤其是基础教育体育师资的主要和重要阵地。本课题以我国部分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就《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施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相互学习交流,为切实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作出努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课题以部颁《方案》后各高校经修订的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共收集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样本院校8所,其中体育院校2所(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师范大学2所(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综合院校4所(三峡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各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立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从8所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总体上都反映出所培养的人才既能胜任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又能从事体育科研、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与《方案》主体精神一致。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对人才的定位,8所院校有“体育人才”、“体育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等6种提法;对服务的定位,也有“学校”、“各级各类学校”、“中等学校”、“学校及其他体育相关领域”等4种提法(表1)。

2.2人才培养规格《方案》对人才培养规格作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不仅包涵思想品德、基本素质、科研能力、健康体魄、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而且对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社会适应性、外语与计算机、审美及创造美等方面也都提出了要求。因而8所院校也基本遵照这些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所不同的主要反映在两点:一是对运动能力水平的要求,如有3所院校提出了达到二级运动员等级的要求;二是对外语和计算机的要求,如有4所院校明确了大学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的规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较好地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对于他们今后从事教学与管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十分必要。但一直以来,体育类考生入校时文化成绩(包括外语)的“门槛”普遍较低,若把达到英语四级作为学生毕业或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与当前的实际不太相符。另外,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重点应是实际的操作与运用,如能够使用相关的教学软件、网上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而不是二级所要求的计算机语言等知识,因而也不能“一刀切”。

2.3课程设置

2.3.1课程结构各院校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不一,故在课程结构上也有所不同,如有按修习要求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按知识结构层次分为普通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学课和选修课;有按平台划分为学校平台课程、学院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等。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对学生的修习要求基本一致。为便于分析研究,本文数据统计统一按《方案》的修习要求进行(表2,表3)。

从表2表3我们可以看出:1) 各院校教学计划的课内总学时较以往均有了大幅度的压缩,为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搭建了平台,体现了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2) 8所院校课程结构比例的均值表现出与《方案》基本一致,但院校之间的相互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各院校教学计划的总学时有明显的差异(如最高与最低相差近300学时)。二是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其课程结构比例的差异性,体现其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式与特色。如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院校,其课程结构比例相对均衡,公共教育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大;注重专门人才培养的院校,其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相对较大。三是“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归属不一,导致课程结构比例的差异。如有的院校归属于公共课程,有的院校归属于专业必修课程,有的院校归属于学生必选模块课程等。3) 各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与选修、学科与术科的结构比例表现出明显差异。如2所体育院校因“主副项提高课程”的高学时(T1比Z2高出536学时,T2比Z2高出264学时)导致术科与学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院校,反映出体育院校在培养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水平方面的突出特点。当然,“主副项提高课程”学时过低(Z2为168学时),对于如何加强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培养以体现专业特点,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4) 8所院校中有5所院校都或以公共课、或以专业基础课、或以方向模块课等形式明确设置了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且学时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表明各院校对教师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2.3.2课程内容

2.3.2.1公共课公共课作为高等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大学生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虽然《方案》只提出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的建议,但各院校都力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很下功夫,表现出:1) 开设的课程门数和门类较多,教育辐射面广,如绝大部分院校在部颁有关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人文、艺术、美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综合教育类课程;2) 重视方法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时普遍较多,并开设“高等数学”、“应用写作”课程等;3) 教师教育课程一改过去“老三门”的局面,课程设置学时增多、门类较广,并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当然,从总体来看公共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院校之间不平衡,有的还是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品德、外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教育覆盖面较小;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开设总体偏弱;教师教育类课程中,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课标解读、新课程与教学观念更新与方法改革、课程开发”等内容涉及少,而这些是学生走上教师岗位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

2.3.2.2专业课专业课程决定着培养对象的知识、智能结构和整体素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8所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表现在:1) 主干课程遵照《方案》6大领域,体现出因校制宜地构建课程的灵活性。如有的院校为加强学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侧重开设体育康复、运动营养学、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有的院校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侧重开设社会体育学、体育法规、旅游体育、体育管理等课程;有的院校为增强课程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加强了课程整合,如将解剖与生理、生力与生化、营养与损伤整合成3门“体育生物学科基础”课程等。2) 一般必修课为拓宽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面搭建良好平台。各院校一般必修课基本都超过《方案》4~5门的规定,并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开设各具特色的课程,如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跳竹竿、腰鼓、秧歌、瑜珈、木兰拳、舞龙舞狮等;运动与康乐管理、新兴运动项目等。3) 方向选修,突出专项,各具特色。8所院校的方向选修在将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主副项提高)方向课作为学生必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侧重学生在某一方向上的培养,即设置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等4个方向课程模块,学生任选1个方向;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培养,即设置若干课群,每个课群都规定一定的选课要求,综合组成学生的方向选修课。4) 任选课为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及自我发展多种能力搭建平台。各院校根据实际设置体育学科、术科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化素质等多学科课程供学生任选,而且学科课力求体现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术科体现出时尚、实用的课程价值取向。

当然,综观8所院校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有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方:如受总学时的限制,有的院校术科必修课程学时压缩过低(如田径类64学时等),这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具有生活实用价值取向的课程(如野外生活生存、户外运动等)设置较缺乏;一些非竞技性的、大众健身娱乐性的运动项目开设相对较少,而这些既是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应具备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各院校对“顶点课程”(《方案》中指为毕业班开设的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课程设置中体现不够明确。

2.3.3实践教学环节各院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了课程实验、教育实践(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科研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术活动)等环节。从总体上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实验环节的设置普遍较弱(各院校对体育学科课程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和实验设备条件的不一,有的院校仅限于生理、生化等极少数课程开设了实验,且实验学时较少);二是教育实习的形式较单一,如基本都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集中一次性完成;有的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较短,如只有6周等;三是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不够,如有的院校只安排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环节,缺乏低年级的学年论文训练和平时科研活动训练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新一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方案》为指导,总体上较好地体现了新形式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精神,但各院校体现改革的力度不一;2) 各院校对人才与服务定位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类型院校的办学特色,但应如何站在社会发展与需求变化的高度去更好地把握新时期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尚需进一步研究;3) 教学计划课内学时的普遍压缩,拓展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适应了新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4) 体育院校表现出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上的突出特点,而综合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突显优势,但需要加强互补,取长补短;5) 各院校在课程整合、强化基础、优化必修、突出主干、增加选修等方面各具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培养要求,但对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素养、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些非竞技性大众健身娱乐项目等课程设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2建议

1) 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即将完成四年一轮的运行实践,各院校应结合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2) 加强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新型体育教育人才做出应有的努力;4) 加强院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广泛开展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把实证研究取得的成果加以巩固和推广,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搭建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Z].2003.

[2] 顾伟农,刘传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套课程方案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6(3).

[3]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2).

[4] 肖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新旧两种课程方案比较及实施要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篇2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把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整体方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高校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更趋科学和合理。2014年国家启动招生制度改革,各高校为应对此次改革,按照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启动和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近期高校普遍开展和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要明确所依据的原则,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在不同时期所遵循的制定原则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学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方案,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和市场变化,使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向能够符合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1]。

(二)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渗透的原则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基础性特点,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宽口径、厚基础),使学生具有能够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更新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很多高校强调通识教育的原因;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加强基础性和平台性课程,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在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学上开展专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与时俱进、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体现逐步过渡、相互渗透的原则,避免本科教育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倾向[2]。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创造客观条件,这也是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共同原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课程设置与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配置多种课程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成才方向加以选择;也可设置专业的准入准出标准或人才培养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发展路径甚至专业的机会。

(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原则

实践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社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强实践”已成为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共识。各高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包含实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就业创业训练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述原则为各高校在制定方案时所遵循的共性原则。除此之外,各高校还会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情况、专业特色等制定其他相关原则,如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多元培养的多元化课程体系设计等。

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程序

传统的培养方案制定程序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直接过渡到确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然后再确定其下一层次的具体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这种程序存在随意性大、受制定者自身素质影响等问题,随着制定工作的开展,各高校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和合理的程序来规范制定工作,主要程序包含以下几点。

(一)构建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保障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组建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组和工作组,专家组由专业负责人、高水平专家以及熟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专家组成,负责培养方案的研讨、顶层设计、制定与审核工作。工作组一般由各院办主任、主管教务排课的老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对培养方案中课程进行编码、格式调整、教务系统与培养方案一致性核对等工作,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全过程,为专家组提供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建议参考。

(二)深入学习,充分调研,保证培养方案制定的先进性

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分为横向调研和纵向调研,横向主要指由学校牵头从方案整体设计出发进行的调研以及由各专业牵头进行的专业调研;纵向主要指对国内“985”“211”等高校以及行业企业进行的实地调研,对国外知名大学先进教学经验的实地及网络调研。通过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新趋势以及新思路。

(三)聚焦办学特色,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

经过前期调研,结合学校定位、办学特色,提出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培养理念及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超前性,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例如培养目标反映出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四)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专业人才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按照精细化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反向设计,明确学生的毕业要求,将毕业要求逐条细化形成若干具体的指标点(包含学生毕业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针对每个指标点,确定两门或者多门课程予以支撑,最后综合考虑“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基础后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课程先修后继关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

(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完善培养方案,制定配套课程大纲

方案制定过程中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组织教师、学生参加研讨会吸纳他们的建议,同时邀请相关企业专家、校外专家共同参与研讨,对培养方案进行滚动式修订,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此外,要制定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使其与培养方案相匹配。

三、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及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的框架是指其包含的要素与格式,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编写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培养方案框架与过去教学计划的主要区别是它更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使教学计划与其他各环节能够有机联系起来。根据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情况来看,其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基本要求与毕业标准、学制与学位、专业核心课程、毕业最低要求、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布、主要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指导性教学计划、实施建议、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素质拓展)、n程编码规则及选课说明等内容,这种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及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设置,一般包含以下内容:课程教学、集中实践环节以及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素质拓展),其中课程教学又包含基础课(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主干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等。

四、整体优化融入改革思路,突显育人特色

各高校在不同时期会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往往以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切入点,如南京大学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方案制定中加入了专业准入与专业准出标准;如课程改革类的如在方案中开设创新教育类课程、新生研讨课、全英文课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如实践教学改革类的在方案中设置“第二张成绩单”,增设素质拓展学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道德修养、文艺体育等活动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顺应时代潮流,紧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步伐,将MOOC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如专业建设类改革的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思想,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及要求制定方案,促进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使人才培养能够与国际接轨。

将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改革思路融入培养方案制定中,使培养方案能够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改革实施方案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结束语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最根本的工作,是一个包含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分配、教学大纲制定、教育教学改革等内容的综合系统。本文通过思考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共性原则、制定程序、课程设置以及方案特色等内容,为各高校科学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杜立文,杨中强,宋士高.高校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64-67.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

AResearchontheCompulsoryandOptionalCoursesinCollege

andUniversityPhysicalEducation

LIBo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Thisthesis,takingthecompulsoryandoptionalcurricularprogramsinfour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HenanProvinceasexamples,investigatesintothefeaturesofcurricularprogramsforsportsteachingmajorsinHenanprovince.Itputsforwardthatweshouldreducecompulsorycoursesandincreaseoptionalones.Weshouldadjustthecurrentcurricularprogramstoconformtothenationalcurricularprogram.Thethesisishopetobehelpfultothereformofrelevantcurricularprograms.

【Keywords】HenanProvince;physicaleducation;compulsorycourses;optionalcourses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多种能力等内容重新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如何优化设置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师资水平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的提高。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河南省4所高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南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周口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省内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数现状

新《课程方案》中规定体育教育专业4年的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除了公共基础课大约720学时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外,专业课程约为1900-2100学时〔1〕。专业必修课为1126学时,占总学时数的41.3%;其中主干课程为846学时,占专业必修课75.1%;选修课总学时数约为880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2.3%;其中,分方向限选课为530学时,占总学时的19.5%;任选课学时也达到12.8%。

从表1得知,河南省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数基本控制在2600-3000学时,这与新《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总学时数2600-2800学时大体相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总学时数为2902学时,比新《课程方案》平均学时2700多了202学时,与新《课程方案》有一定的差别的。

由表2可知,有3.4%的教师同意总学时数在2400-2600学时,有69.0%的教师同意2600-2800学时,有27.6%的教师同意2800-3000学时。由此可见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比较适宜。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

1.公共必修课开设情况

公共必修课在国外称为通识课程,它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目的是造就“通识之材”,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综合化〔2〕。由表3和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占总学时数的22.5%-28.8%之间,其中近一半的学时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开设学时数与新《课程方案》要求的720学时也有较大的出入。

2.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

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必修课均是按照新《课程方案》的规定开设了9门主干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一些高校还开出10多门一般必修课。通过调查分析,专业必修课开设的特点为:(1)为适应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提高学生教师素质的培养,增加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教育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材教法、中学体育教法,体育教学论等;(2)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多方位要求,在社会体育方面还开设了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学、体育史等;(3)为满足体育科研方面的要求,如开设了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统计学等。(4)还开设了生物科学类方面的课程,如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5)开设了运动训练方面的课程,如运动训练学等。

从表3可知,4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均高于新《课程方案》所要求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太大。专业知识学习过深过细,同样存在弊端。

(三)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

1.限制选修课的开设情况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知识结构水平更深一步的扩充和提高。是实现培养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规格的关键环节,学生能够在选修课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合理的、前沿的知识结构与体系,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技能。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新《课程方案》把限制选修课(下转第43页)(上接第39页)以模块形式开设5个专业方向的课程:(1)体育锻炼手段方法方向(2)社会体育方向(3)体育教学训练方向(4)体育保健康复方向(5)民族传统体育方向。每一个模块为一个专业方向,学生学习后能够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某一特长。

从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中开设的限制选修课程大致相同,涉及面较广泛。但其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4所高校中只有南阳师院体育系把限制选修课分为体育锻炼手段方法,社会体育,体育教学训练,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5个专业模块方向。其他3所院校只是将这5种模块的课程混放在了一起,这样的设置方式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很容易使学生盲目地选课,导致所学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2.任意选修课开设情况

新《课程方案》中课程体系更显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一个突出表现是选修课比例增大,其中任意选修课的学时增长比例较大,约占选修课总学时的40%,提供给学生们选择课程的空间越来越大。由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一共开设50多门任意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个别院校仅开设了20多门的任意选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少,覆盖领域不多,未能覆盖体育领域各方面的知识,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的、体育休闲类的教学内容少或无,不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

四、结论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总学时、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模式,与新《课程方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尽量减少必修课,大幅度增开选修课,将现有课程进行适当整合、调整或压缩,将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规范统一,使之与新《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更加接近。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3:52-57.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篇4

首先,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其精通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还要求其对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其他一些专门领域的知识有基本了解。如金融领域、房地产领域、国际贸易领域等,都亟需掌握相关知识的法律人才。其次,地方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与专门的政法院校相比,学科开设范围较齐全,在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学科设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等培养各自有特色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二、实现培养目标的相关举措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找准定位,致力于培养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确保培养目标实现。

(一)完善课程体系目前地方高校法学本科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偏重于理论讲授,实践性课程偏少。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法学教育仍然偏重于法学理论讲授,注重向学生讲授法律领域的原理、原则、基本概念和具体规则,使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基本上是从条文到条文,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探讨和论证。学生缺乏锻炼法律职业技能的机会,无法胜任法律实务工作。2)单科性的部门法学课程多,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少。大部分地方高校高校基本上都是在十四门核心课程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法学选修课,跨学科的课程很少。法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须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单单传授法学专业知识,而不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只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针对上述弊端,地方高校在法学教育中应完善课程体系。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重要依据,合理安排课程体系,关系到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首先,应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加实践性课程比重。就课程内容而言,法学理论知识仍是学生掌握的重点,本科阶段的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仍应占较大比重,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结构,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专业认同感以及法律专业思维能力。实践性法律课程的设置,关系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应增加比重,同时注意与理论课程衔接,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法律实践课程目前主要有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和司法实习等。模拟法庭可以从大二时起开设,放在三大诉讼法理论课程开设时间之后,一门诉讼法开设一门模拟法庭课程;法律诊所课程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律师或教师指导学生直接法律援助案件,能够让学生学习律师的职业技巧和人际交往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法律执业技能。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法律知识有较好的、全面的掌握,故而放在大三开设比较好;司法实习则可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下学期,这样既便于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掌握所学法学理论知识,又不会与在校学生参加司法考试时间冲突。

其次,在法学专业学科课程外适当增加一些跨学科课程供学生选修,同时规定必须修满10个以上学分,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这样既可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可加深其对法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对地方高校而言,选修课程的开设,完全可由学校结合本校优势合理定位其培养特色,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法律人才。如财经类院校可开设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课程;理工类院校可开设工程造价、环境资源保护等课程。

(二)改进教学方法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方法受我国长期以来教育方法的影响,主要是灌输式、填鸭式、经院式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面对现实的法律问题,解决法律争议;师生互动性差,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为此,应对传统教学方法加以改进。

1.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和学生互动性学校的课堂教育仍是法学教育的主导形态,但课堂教授的方法应当有根本性的变化,应提倡互动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非权威的标准答案认定者。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功能只是其次,重要的是充当推动者、协作者和启发者,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判断力、创造力和深入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案件背后的基本原则,然后把思想清晰的表达出来。互动式教学方法具体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辩论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辩论,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提出自己观点,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2.改进案例教学法如果说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渠道,则案例教学可谓实现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案例教学是从在英美法系中比较盛行的判例教学法改进而来,是指在法学教育过程中,采用课堂案例分析、案例专题讨论、现场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治信仰的同步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表达能力。出于案例教学法的上述优点,我国大部分高校在法学教育中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所采用的案例过于随意,真实性、新颖性和典型性不足;组织手段简单,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互动性较差等缺陷,鉴于此,各高校应对目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加以改进。首先,应收集、编写和运用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案例收集应以实际案例为主,每一个案例都有其侧重反映的理论问题,选编的案例应有新颖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其次,应完善案例的使用。应将案例进行分类使用,如预习案例,一般由较为简单的案例组成,要求学生结合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性分析,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内容,能够带着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案例,这是教师在授课时穿插使用的案例。教学案例要能非常紧密地结合知识点;讨论案例,这是课堂上供学生讨论分析的案例,要求结合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前沿,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把握实践的发展方向与时代接轨。

(三)师资力量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是法学教育的根本,只有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才能使法学教育达成既定目标。为此,应注重加强师资力量。具体措施如强化对本校法学教师的培养,鼓励专业教师进修、深造,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准;完善竞争机制,使老师产生危机意识,激发老师的潜在能力;完善外聘机制,聘请司法实务部门的兼职教授,如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讲授法律实务课程、举办法律实务专题讲座、开展法律诊所教育、安排专业实习、指导实践课程等。

三、结语

“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定位应该符合法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当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力求科学合理。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篇5

(1)注重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的价值取向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中职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从中职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注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品行,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社会对他们的基本的道德期许和行为准则要求,从而学会为人处世。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其在价值取向、民俗信仰、语言艺术、励志创新等方面自成体系。如何把闽南文化经典案例融入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应该注重经典案例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我们把闽南文化作为教育优势资源,既承载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又把闽南文化的励志、创新等优秀传统与学校德育的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形成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2)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德育工作覆盖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既有德育理论教育,又有德育活动教育。在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要把闽南文化知识和精神内容贯穿于德育理论教育课程中,让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以闽南文化为实例和支撑,同时,在校本课程中要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设定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活动方案。以活动方案为主线,指导班级或专业学部开展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性、理论性内容活动化,把教育思想和目标活动化。德育理论、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等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加以展示,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接受。(3)注重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科学推进,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时,我们特别注重可行性和适应性的统一。我们对学校在闽南文化特色教育方面的优势进行可行性论证,突出了学校的区位优势、师资力量、经费配备等优势,提高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源于我校师生多年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方面,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践,注重德育队伍的能力和技术培训,提高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围绕学生的适应性,强化对学生德育活动的指导。我校学生多来自闽南地区,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相对稳定,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学生的生活、心理、思想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传统闽南社会环境有所脱节,对传统闽南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在德育课堂中融入闽南传统文化素材,把闽南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德育课堂中进行展现,一定要适应学生现实情况,强化指导。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三、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校本课程建设要符合区域文化特性。德育校本课程要紧密围绕德育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机融合闽南区域文化特色,以充分体现德育的目标和实践性。同时,校本课程要充分体现我校区域文化特点,体现其闽南文化特色。区域文化的收集和编写应以生动的实例或案例为目标和基础,做到区域文化的精髓能够衬托或突出德育的主题。(2)校本课程建设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德育校本课程的编写过程中,要注重闽南文化精神的体现,突出正能量方面的知识对德育课程的补充,使传统文化以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学习,并以活动的形式体现闽南文化的精髓,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对于一些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糟粕要坚决抵制,不能进入校本课程中。(3)校本课程建设要充分融入情景化、活动化教学形式。把闽南文化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其核心在于把闽南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品质与德育的核心内容相结合,并通过情景活动的形式加以表现。以情景活动带动知识学习,突出德育和传统精神的传承,以情景教学突出德育的重点核心内容。(4)校本课程建设要充分体现文化与课堂的融合。传统闽南文化体现在爱国爱乡、感情、为人处世、励志创业等方面,与现行德育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通过传统文化与课堂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人生品德。校本课程建设要充分体现闽南文化因子与德育的相辅相成,这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利于德育的创新和发展。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篇6

1、我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贯彻落实了学科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每学期由学校教学部门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学校课程计划,报学校讨论研究,最后定形课程方案、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认真执行课程设置方案,践行课改,开足开齐品德、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学校在人员不整,师资力量较困难的情况下,精心安排教师进行上课,平时的课堂上决不挤占以上课时。

2、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合理安排地方课时,地方课程以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公共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校本课程以本校书法、乡土风情的开发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社区、网络等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努力建设校本课程。

3、确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我校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规定了教师从上课开始一直到作业的布置都有时间和内容限制,确实执行市、区教育局关于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的要求,切实保障减负规定得以认真执行。第一、提高作业布置质量。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鼓励教师分层并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不准用增加课业负担的方式惩罚学生。第二、严格作业批改要求。坚持有布置必有批改,有批改必有讲评、有讲评必有反馈的原则,杜绝只布置不批改或只对答案的现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指导、帮助,有具体的帮扶措施,不得歧视、排斥。

5、加强了对循环教材征订的管理,做到先收集再征订,确保征订足量。同时加强对循环教材使用的管理,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同时负责,力争让学生将学习内容记在笔记本上,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确保下一级学生的使用。

6、努力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同时各班制定好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活动指导方案。严格地按照计划内容进行教学,努力开发学生实践活动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篇7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简称《课程方案》)是指导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指导性文件。其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重要前提。课程方案制定的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各高校培养人才的高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其培养目标是指培养本专业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课程设置主要是必修课(1126学时、60学分,占56.1%)包括必修课和一般必修课,选修课程(880学时,50学分,占43.9%)主要包括方向选修课(约530学时,31学分)、任意选修课(不少于350学时,1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l~2周、实习8~10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其中教育实践是学生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为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但是《课程方案》却没有对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做特殊的、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对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很明显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因此,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应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从课程设置看,教育部很注重体育基础学科,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而且理论选修课较少、技术选修课较多。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只有10周),这一点与国外教师教育明显不同,比如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实践课,其课时量远超过200课时,同时通过微格课程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法国的教师教育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其教学实践达到486学时。

2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由于西安体育学院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是体育教育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所以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2004年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对陕西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636学时、占23.9%)、专业基础课(548学识、占20.6%)和专业课(648学时、占24.4%)。选修课(828学时、占31.1%)和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实习10周)。

西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强调了人才的专业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体现出为中小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必修课划分更为具体,但是课程设置只是强调了体育基础学科,忽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忽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专门课程的开设以及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专题课程的开设。教学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前的培训主要是常规口令练习和中学校园集体舞练习,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和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培训。西安体育学院新修订的08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与以前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教学实习时间的规定、实习前培训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仍没有得到重视。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①陕西省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都定位高度一致,都为复合型人才。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育类课程设置较少,缺乏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课程。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③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人才培养规格有时滞后于社会需求,缺乏灵活机动的调整机制。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的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之间的整合。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进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体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本课内容是在开发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活动兴趣开发的一项新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与课外辅助资料的有机整合。通过对学生参与过的游戏、活动进行总结,并结合学生生活环境,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会创编体育活动方案的同时向家庭和社区积极宣传,运用课程知识,使教材内容向社会纵深辐射。

三、学生分析

参与本课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与创造能力以及收集信息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对新鲜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与参与意识。所以本课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本课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开发—体育活动》课题中的一次阶段性理论课,属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创新,是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趋向以及通过对学生课后体育锻炼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并结合新课标精神在突出培养学生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尝试。由于课的内容上让学生从平时喜欢参与的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中提取精华,设计更新的适宜参与的内容。因此,无论从设计活动本身,还是设计出的活动方案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也是易于向家庭、社区的纵深辐射进行推广的。同时其成果将成为我校校本教材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二)采用合作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本课是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二次理论课,通过师生相互构建课程内容,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提出、分析问题后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国际互连网来解决问题。即要为那些受时间、场地、器材影响的人们设计体育锻炼方案,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收集、整理资料,最后设计制作活动方案,都体现了探究性和研究性的一个学习过程。将课堂学习和创作成果通过相互的交流及课后的实践来不断完善,并且其成果可以为家庭、社区或者自己体育锻炼带来方便和好处,并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通过整个研究学习过程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三)采用了新颖的组织形式和新的教学手段

上一篇: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医疗健康扶贫主要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