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09 11:28:07

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

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篇1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创新意识;启发式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34-01

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创造精神,就必然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在文化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政治课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什么联系呢?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以浅析。

一、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因素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与核心。那么政治课教学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呢?有人会说,政治课是现成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多,与培养创新意识关系不大。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政治课教学之所以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在于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政治课教学之所以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在于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政治课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在于让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实际问题,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政治课教学之所以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在于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思想,到中国特色生活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发展。

政治课教学之所以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在于它能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思想方法。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应有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创造性思维。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因而,通过政治课教学,让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

二、政治课教学中易出现的误区

政治课教学中的有些现象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

误区一:貌似上课认真,板书工整、调理,但只是照本宣科,把教材的内容搬到黑板上,没有必要的材料补充,没有科学的整合教材,没有深入浅出、带有启发性的道理讲解,教学缺乏生机活力。

误区二:只是简单地把问题的现成答案给学生划在教材上,然后让学生抄写作业、死记硬背。

误区三:教师偏离教学目标随意发挥,滥用材料,所选材料未经认真的筛选和编排,缺乏严谨科学的教学态度。

以上这样的政治课教学,只是简单地知识灌输,没有恰当地选择教法,没有科学地组织教材,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也根本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政治课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要培养创新意识,就不能简单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感知、探究、发现和运用知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政治课教学中贯穿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课型和学生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根本途径。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的启发式政治课教学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教法;在教学内容上,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知识的的产生、发展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等;在教学板书上,简洁明了,能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政治课教师的要求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政治课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等特点。只有教师知识广博,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才能驾驭采用启发式原则的教学过程。2、教师能熟练的运用各种具体教法,并把启发式原则在各种具体教法中体现出来。3、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4、教师要有恰当的组织处理教材与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要分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组织和处理,便于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和正确的运用知识。5、教师的教学风格要有个性特点。

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篇2

[关键词] 建构主义;农村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26?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一伟大决策,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农业、农村、农民构成的“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它是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而“三农”核心是农业,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多元化、产业化的新阶段,这就需要懂技术和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农村创业型人才恰好能担当此时代重任。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鼓励并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这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又能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因此,高校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型人才值得我们思考。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皮亚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提出认知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是在认知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逐步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获得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斯腾伯格、卡茨和维果斯基等把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近些年,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与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构建对所学知识意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倡导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情境和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1]。

大多数学者认为建构主义及其教学理论是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有利的。传统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所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农村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我国农业已进入多元化、产业化的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仍沿用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建构主义及其教学理论为我们当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应用性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建构主义课程观是与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课程设计理念,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1]。显然,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这与农村创业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首先,农村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到农业领域的就业能力,以便他们顺利地在广阔的农村创业。其次,农村创业教育培养是为“三农”服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对高层的管理和研究人员来说,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应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如大力创办学校科技创业园区,同时,学校与当地政府经济开发区、创业园区的通力合作,与养殖厂和农产品加工厂等农业类企业联合办学等形式,为学生学习创业提供实践平台。最后,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同时,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2],这为培养的农村创业型人才将来有能力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农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3]。而我们认为,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或院校农业(生命科学)院系或高职农业院校在农村创业教育理念引领下,以培养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以及服务农村为培养目标,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使学生达到农村创业型人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意识及其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一定义包含了如下内涵:

(1)注重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农村创业意识的培养关键是从思想上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从生存压力上认识农村创业的重要性。同时邀请一些成功的农业企业家到学校来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信心,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

(2)强调创业品质的形成

创业知识结构涉及到多学科知识,涉及心理学、法律、财务、营销、税务、环保、保险、管理等领域的知识,涵盖了学校开设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踏入社会所需的社会学知识和能力,这都是构成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4]。

2.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了解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提高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准确选择、设计或施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

(1)系统性

农村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到农村创业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2)实践性

实践性是高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农村创业型人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构建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学校应尽力加强学生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创业设计大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丰富大学生们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是培养模式形成的基础,只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培养模式,才具有生命力,才具有推广价值[5]。

(3)时代性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在探索和构建模式过程中不但要做到与时俱进,而且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量劳动力需要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党的十七大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了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并连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6]。因此,农村创业教育应运而生,符合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保证了人才的时代性,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按照市场需求和目前我国当前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同时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服务农村经济原则

创业型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创业型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可以优化农村人才结构,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之一是为农村培养综合性创业人才,并使之成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符合社会需求原则

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为用人单位所接受,是检验该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原则是符合社会需求。农业是立国之本,目前中国的农村,机会多、潜力大,等待开发的领域很多,急需大批人才到农村创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是响应“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号召,符合我国当前社会要求。

(3)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中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7]。所以高校要加大基础投入,打造创业平台,帮助大学生开展以专业为核心的自主创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另外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

4.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

(1)制定强调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的教学计划

创业是智力和能力并举的创新实践活动,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具有很强社会实践和创造性特征的综合能力。创业素质是创业者自身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因素的总和,是创业所不可缺少的品质。因此创业教育要把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作为重点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农村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2)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在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服务“三农”的农村创业型人才。农村创业型人才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新农村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农村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农科类高校在开展农村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二是在校内举行一些创业设计大赛和邀请一些成功的农业企业家来学校演讲,来提高该学生创业信心和创业意识;三是为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为提高人才质量,尤其是学生实践动手技能,各高校要构建校内校外“双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外挂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养殖场、饲料厂、饲料兽药经营部、兽医门诊、食品加工厂、科学院部分的实验室、实验基地等。要让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体,教师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其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学科结构、水平结构,优化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8]。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使教师接受创业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调整教师的创业心理,丰富和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使教师成为学生创业教育的领路人[9]。最后,学校还要不定期请一些农村创业成功人士、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开讲座,介绍各种类型创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和理论与实践水平。还可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教育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10]。

三、结论

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加速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各类人才。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人才宝库,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既可以为农村输送大批专业人才,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素质,又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大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多赢之举[11]。大学生农村创业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机遇,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机遇。因此,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农村创业精神与农村创业能力[12]。

参考文献:

[1] 李诺娅. 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高职教学改革的意义[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3):41-45.

[2] 甘成英.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6(1):49-51.

[3] 陈祖福.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6(5):3-5.

[4] 刘芬.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实证研究[ D].暨南大学,2008.

[5] 李国志.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选择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3-25.

[6] 周宇飞.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基于面向农村创业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0(4):180-182.

[7] 李旭,秦 彤.知识、能力和素质兼俱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6(2):42-43.

[8] 段宁,苏培安,刘仁道,等.农村创业人才专业素质结构与培养模式研究[J].2001,18(1):68-73.

[9] 徐铁辉.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9-42.

[10] 陈玲.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556-11558.

[11] 陈华.大学生农村创业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0(8):48-50.

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篇3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出,如今的教育已不仅仅局限于单向的授课方式,而是转而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个性化的培养无疑是符合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的。以下将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试从何为创新性、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意义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性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这几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创新能力及创新教育的意义

教育界已然将创新纳入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加以推动,而全面科学地理解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特定的时代特征,有学者曾明确指出:“一切源于人对自然生产和社会的新的思想的产生、技术的变革、模式的改变等都是创新。”而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过程,以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为手段,以激发开辟人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载体,以着力塑造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落实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促使国家经济建设获得尽快发展,社会文明取得更大的进步”。基于对创新、创新教育的认识,结合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际,可以将初中生创新能力理解为在学习实践中,以创造性的个性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加工、总结及应用,从而生成具有某种价值的成果,并加以反思和提升,促使学习活动的再发现与再生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特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而细究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内容,可发现其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如:基础性: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其他学习活动打下技术基础。综合性:信息技术体现了学科的全面性,它涉及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审美、基础学科、艺术、人文、软硬件开发等很多方面,信息技术教育可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进行创新。开放实践性: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实践机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与知识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以其开放性的特点为学生留下了创新的广阔空间。

三、多样化创新教育的策略

1 善于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探究式教学,它对于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问题的设置,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都是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和验证。首先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大胆提问,大胆假设。同时要结合学生最近学习的知识及接触范围,通过启发性、提示性、渗透性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已有的知识,同时主动探究新的知识,并能感到学习的“意犹未尽”,使其创新思维潜移默化地被激发出来。

2 通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在源于实际生活的基础中纳入新鲜的话题,将一些生活的例子、有趣的现象等与看似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融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们情感及价值观的培养。

3 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媒体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网络媒体的信息力量。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安排要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爱好,强化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信息技术学习的现实意义。

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篇4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应用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中建构一词是从建筑学中引申而来的,原意是在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把现有的零件和材料筑成某种结构。在建构主义思想中,建构指的是通过人的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解决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之间,通过二者反复的和双向的作用形成并不断调整个人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他们反对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获取知识,主张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来探究答案。近代,哲学家维柯在代表作《新科学》一书中表明: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社会被创造的同时也创造、塑造了人类自身,所以人们才能够通过历史认识到社会是如何被创造的。由此,维柯进一步提出:人们只能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所建构的一切。继维柯之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和“主体建构客体”思想验证了在建构科学知识中人的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对建构主义的生成和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以来,当代建构主义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主要代表,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建构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不断建构中发展的。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后继者布鲁纳提出:学习的过程是积极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是自己现在的和过去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多次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的结构中有多么重要,还对个体的主动性如何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总之,上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也为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追溯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时,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涉及领域广泛,虽然上述各种建构主义提出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如何学习等方面是趋同的。概括起来,我认为建构主义至少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参与的主体,别人无法替代。二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习者理解和建构新知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已有知识进行改组和重建,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知识。因此,学习离不开真实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就要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三是主张学习的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但是个人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以社会为媒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和会话而内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未来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正经历着与社会相脱节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狭窄,部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探究素质、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深层开发等。针对上述困境,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可以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新的视角和提供参考。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是学习者对现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赋以意义,同时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中介通过与别人的协作不断建构新知识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强调反思能力的培养,还主张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找到建构主义与应用型人才培B的契合点,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而达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构主义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新课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需要,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建构主义主张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其中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难点。这就意味着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深刻的转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向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但是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被视为工具性和个体发展的统一体。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高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置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要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在课程设计方面,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围绕学生“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不是以分析教学目标为主。在学习方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认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要求课程设计要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程设计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情境性,本着情境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然后将学生置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处于主导地位。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环节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价值,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角色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强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应该由以知识学习、教学任务和教育教学为中心转变为思维训练、学习效果、自育自学为中心。

(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字呈现,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展开。目前,纵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可以发现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培养的目标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的内容仍以现成知识为主要载体,对学生的现实需求缺乏关照,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缺乏教学资源的深层开发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实践能力、探究素质,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吻合,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养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实践中棘手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在活动与交往中M行探究性学习,切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银蒲,申彦春,姚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1(05).

[2]徐维英.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3]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7.

[4]张旭,赵静波.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前教学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篇5

首先,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包含着一定的能力成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它与其他各项能力一起,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同时,历史教学中的各项具体能力培养里,又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例如,记忆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但是,历史的记忆力是以对所记内容的理解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对内容理解的记忆,对历史学习而言,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本身,就应该包含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再如 ,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又一重要能力。如果采用一般思维的智力品质分类方法的话,完整意义上的历史思维可以划分为历史再现性思维和历史创造性思维。因此,在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应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其次,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与历史知识相互依存。大量的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条件的。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是与其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经验分不开的。离开了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就没有发明和创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历史“一度性”的特点所决定,在史学研究中,任何一种接近科学的结论的得出,都是以充足而翔实的史料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史家对许多历史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则往往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依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材料。但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仍然大量存在着用采取忽视和削弱历史知识教学的方式,去培养所谓的“历史创造能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调动学生“思维”;设计大量超越学生水平、难度很大、脱离基础教育目标要求(非常专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却不给或不可能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的知识和材料。这种做法,违背了创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创造能力了。

再次,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不仅同教学目标联系密切,它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测量和评价之间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真正要做到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就必须从历史教育的整体改革入手,全面解决当前历史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史实加结论的教学内容模式不变,创新的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就只能流于形式。因而,在教学内容方面史料和观点的取舍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怎样的教育、教学思路来选择材料,创建历史知识结构。非常遗憾的是,当前不少同行仍将精力放在史料和观点取舍的问题上,而对中学教学中历史知识结构的改造和创建问题却鲜为问津。而这正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再如,在怎样搭配教学组织形式,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哪些教学测量和评价方式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僵化、教条的形式主义倾向。这些都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狭义教学环节中的孤立问题。其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包括了历史教育、教学的所有领域。因此,解决起来既复杂又费时。其间需要做大量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工作,而不能仅凭想当然或带有很明显随意性的所谓历史课“教改试验”。

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篇6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育;创新意识

初中科学和一般的学科不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环境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也应重视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1)要鼓励学生提问。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学生不敢提问,教师也不愿意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帮助学生将想象变成现实,从而让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3)采用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的方法。通过趣味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通过独立思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1)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方式。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拓宽自己的思路,这一过程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2)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灵感。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首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积极探索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将科学教学过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的价值。或者是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等。

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篇7

【关键词】“三创”教育 创造教育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武汉大学多年来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本,在创造、创新、创业,即所谓“三创教育”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形成新世纪创业人才培养模式--“KAQ模式”,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进的模式。其中,知识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交叉知识;能力包括自主扩展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定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为全国“三创教育”的教育试点。

武汉大学提出的“三创”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跨学科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和教学,通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依托跨学科的实验班或“基地”造就“三创”人才,是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的一大特色。自1992年9月开始,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实验班以来,武汉大学先后开办了人文科学实验班(又称国家人文科学教育基地,下同)、数理经济实验班、数理金融实验班、世界历史实验班、WTO实验班、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国学实验班、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以及即将举办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实验班等,创立多种学科复合型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学实验班为例,该班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我国传统文学、史学、经学等基本知识,熟悉当今世界人文科学基本走向,掌握计算机及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复合型人才。学校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精品课、实践课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管理手段,以鼓励促成学生早成才、快成才、成创业人才。

围绕培养“三创”人才目标,学校还建立了学习竞赛、科研发明竞赛的“创新学分制”,即学生公开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学习学术竞赛奖和社会实践成就奖等,经专家评定后可授予相应学分,计入总学分,以此可抵修部分选修课。此措施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积极动脑动手开展发明创造。截止目前,武汉大学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创造各级各类发明竞赛中已获得多项大奖。

一、“三创教育”之理论内涵

1.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⑴创新意识培养。意识是观念,是精神,是欲望。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价值诉求和精神意向。

⑵创新思维培养。思维使人理性,理性产生方法,方法产生路径。思维是一切实践活动的起点。思维要有创新性,创新性的思维又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重点在:一是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二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三是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设想。

⑶创新能力培养。能力是创造之源。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

⑷创新情感及人格个性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更主要是人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活动。以情感意志为特征的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活化人的创造意识,而且能促使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个性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求新求奇的思想情趣和丰富的人间情怀等。

2.创造教育

作为人而存在的本质特征,人之为人的最基本、最深刻、最完整的统一本质,就是人有自由自觉的、千姿百态的、现实的实践创造活动。

20世纪以来,发展与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及创造能力受到学者们的格外关注。20世纪30年代,创造学在美国诞生;15年后,创造教育学诞生。

⑴创造教育的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培养与形成。”从根本上说,创造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实行优化教育,发展人的优秀本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

⑵创造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职能。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地认为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或者说,这三大功能点也可以归并到社会生产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两大职能中。

创造教育不是改变了教育的社会职能,而是强化了它的职能,这也是由创造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创造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通过他们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生产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

今日之创造教育,以培养千百万具有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它属于高效性的教育。这种高效性与普通人才相比,体现出群体性、多样性、突破性和层出不穷性等特点。

3.创业教育

创造是知识经济形态的典型特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形势日益紧迫的今天,培养能够自主就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新型人才的创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

1989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行的“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北京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即后来普遍赞同的“创业教育”。

⑴创业教育的定义及其内涵。所谓“创业教育”,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创型的人格精神及其个性得到充分激发和增强的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独立生存与发展本领的培养,促使他们大胆走向社会并改造社会。在现阶段,我们的高等教育应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英文为enterprise education,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究其含义,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显然,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

(2)即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3)强调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非要求所有受教育者都去创建自己的公司企业,而是在于强调当下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创造精神培育为宗旨,并通过传授创业知识与技巧,让受教育者知道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及其涉及的关键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帮助他们理性地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及其人生路径。

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它在于以人的创造精神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开发为核心,通过多种教学、非教学、培训的方式,提高人的创造品质,改进思维技巧,训练人们掌握发明创造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创造性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增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三创教育”的理论共性与个性

“三创教育”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1.“三创”教育之共同思想原理

从总体看,“三创”教育遵循的基本思想原理是一致的,即都是以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

⑴脑科学。根据科学实验观察,人脑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为了保证大脑的健康发育,应当掌握大脑各个发育的关键时期,提供感觉信息输入、运动型活动和营养物质等良好的条件,使大脑的可塑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脑力开发远比使用更重要。人的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同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资源的程度与速度呈正比的。

脑功能的开发从创造学意义上说意味着:挖掘脑功能的生理性潜能;激发脑功能的能动性潜能;提高脑功能的训练性潜能,“三能”齐发,对于提升人的创造潜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⑵心理学。人的各项身心素质包括体魄、智力、情感、意志的发展、影响及培养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指出,每个精神健全的人都有普通创造力,具有伟大创造力的属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力是由低向高逐步发展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年的创新教育,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培养青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它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培养分散思维的集中思维,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②培养青年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同时,丰富的想象,往往能激发青年的创新欲望。

③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根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

④培养青年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即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青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⑤培养青年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一个对科学毫无兴趣的人,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当然不会有创新成果。

⑶教育学。卢梭说,我们生而软弱,因而需要力量;生而无能,因而需要他人帮助;生而无知,因而需要理性。所有我们缺乏的东西,所有我们赖以成为人的东西,都是教育的赐予。人的创造性智慧生成依赖于教育,而有效教育又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学会学习和学会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三创教育”思想及其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开拓了教育学理论的新研究领域,它所要求的新型知识与课程体系及其实践教学,还特别丰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2.“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关联性及其区别性

“三创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概念,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相辅相成,无法割裂。

⑴“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与关联性。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取得新成绩的一切思想和作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思想和作为,通常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的过程,是指“创造的革新”,强调在原有知识、技术和技巧等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创业则多是指创办和开创某种事业,是一种将创造、创新变成产业和现实的活动,强调的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只有“创业”才能把创造和创新的成果发挥实效,落到实处。

可见,创造、创新、创业具有的内在关联性,给予认识主体一种“新”的感觉,都含有“创”的成分,但“创”的程度、形态、阶段却不同。创造从一般意义讲的开创,而创新在于再创性,而创业则是将头脑中的思想、创意、想法变成现实中的事业的系统性的过程。创造才能是不完美的,但创造能够孕育前所未有的东西;创新突显“推陈出新”,却常能使己有的创造尽善尽美;而创业则使创造和创新的结果产业化和财富化。从创造、创新到创业,形成一体,成就事业。

⑵“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区别性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理解,“三创教育”概念的内涵各要素之间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组关系。

①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不管是原创还是再创,“三创教育”中的创造与创新两个要素最具有价值意义的同质性,因而它们共同处于整个概念的上位。作为“三创教育”,设计科学的知识课程体系和完善教学实践过程是落实创造创新教育的前提,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及达成学生的智慧生成是实现创造创新教育的关键,增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开展“三创教育”的根本。创造创新是人的本质特性,即人类的独具禀赋和创造创新者的出众品格。这正如后现代思想家格里芬所说,从根本上说,人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也依靠自己去获得某些东西。

②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如果说创造、创新教育主要着意于人的精神成人,创业教育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事业成人。

第一,创造创新教育是以新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各种丰富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技术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造创新精神和增进创造创新知识素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第二,创业教育则是以通过各种现代知识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授各种创业基本知识技能,开发提高学生自主开创伟业的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能力的教育。

从创造、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概念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创造、创新是创业的基础,高等学校的创造、创新教育成效,可以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业绩来检验;创业是创造、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根本倚仗创造创新教育的扎实根基;创造、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这并不说明二者可以相互替代。因为,仅仅具备创造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

综上所述,创造、创新与创业教育,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辅相成,又无法割裂,它们形成一个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的一体化完整关系。

参考文献

[1]孙萍茹等.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2]马健生.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中国创新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0,(3).

[3]刘道.与创造教育概论——谈知识、智力、创造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造能力;策略思考

信息技术教学,也是高中学科课程当中事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学科。人们大都在教学中思考着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问题,但也存有一定的思考不当和实践不力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也获取着一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现拙于笔端,权且抛砖引玉。

一、学生创造力培养需引领学生认清发展形势

从相关的课程教学乃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情形看,活经验的人,比那些只具备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这就比较意义地说明创新创造是学习所生发经验尤其是活之经验的必然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经济的降临促使人们比较深切感到创新创造的无限重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都相当关注赖于创新创造促进综合国力之提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面创新,全面创造,也意味着党和政府业已开始将创新创造列入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高中学生业已开始建立起相关意识形态里的意识,应当意识到全面创新、全民创造的重要,更应当意识到不远之将来就已经是全民之一分子,自身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是永远也不可能去适应的。虽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是越来越显得简单,但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更加更具目前教育发展已经改变原来那种单向传授知识之师生价值意义。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高中学生建立起创新创造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就是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学生去实现一定意义上的创新创造。我们也应当承认,创新是否就是需要去通过信息产生实实在在的产品?这也不完全尽然,倒是需要承认的是,当学生有了创新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当学生有了创新性的思维,其解决信息技术学习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充满着创新,这就为未来参与社会实践奠实起胆量、胆识等方面的基础。

二、学生创造力培养需引领学生进行广泛实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然,也不完全就是比较简单地改变着,如果离开着学生的创新,是永远也改变得不是那样的理想。相对而言,离开了学生的实践而且就是创新性的实践也是不可能去完全意义上的改变的。例如:美国就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名叫麦克唐纳,在学习中凭借自己的思维和实践,借助于网络技术用一个很特别的曲别针与别人进行交互,形成着自身创新创造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我们不能去简单地以教材教教材,而应当利用教材去引领学生进行广泛而又充分的实践。对学生具有创造力实践活动的开展就必须重视学生对各种学科知识的学习,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师不仅要具备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渊博知识,能够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相关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拥有相关信息技术及其他学科课程方面的知识。更为主要的还应当要求教师的知识要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去不断地增加,这里不仅要有量的要求,更要具备质的飞跃。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具备着这些知识,又有一颗忌于浮躁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心,那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将才有可能去落到实处。对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我们还必须去做有心人,去做热心人。主动亲近其他学科课程的老师,因为我们所经常见到的现实是,在追求高分数的前提下,相当多的学科课程都在教师的机械灌输以及学生的重复训练下无情而又似乎无形地扼杀着一个个学生的创新创造。当我们教师亲近于其他学科课程的老师,实现了简单意义上的资源整合,那就完全意义上增进了学生创新学习各学科课程的兴趣和能力。

三、学生创造力培养需引领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习信息技术学习的需要。现代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或改变了我国的教育关系。信息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着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结构。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生个性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果确立了比较正确的师生观、学生观、教学观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加强对隐性知识的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研究,挖掘教材中的深层次内容。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创造力,不管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都要从有利学生自我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学生自主意义上的超越,例如我们可以将数据库应用于地理学习,自己编写“世界各国信息小词典”介绍给同学用于帮助地理复习。我们应当肯定的是高中学生的大脑思维是最为活跃的,作为处于新教育研究的最为关键时期,为了学生的自我超越,应当把学生的自主地位的确立和实现放在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全过程,如利用简单编程为数学抽象的函数分析提供具体的计算机模拟等。当学生自主地位得以确立和贯穿时,学生将会完全意义上释放信息技术学习的浑身解数去从事创新学习的活动,去参与创造性的学习。学生也不仅仅就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创新,而且能利用信息技术去实现相关课程的创新学习,如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美术,利用计算机创作音乐,利用计算机进行写作等。

【参考文献】

[1]尹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Webquest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东北师范大学,2008

[2]王志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管理学刊,2005

上一篇:快递包装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数字化技术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