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分析范文

时间:2024-03-21 18:00:24

社会经济分析

社会经济分析篇1

近几年我国出现的产品大量积压、消费乏力现象,虽经政府一再出台政策,连续八次降低利率,意在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但效果并不明显。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运行的总成本太高,而商品价格又不能依据供求关系自由涨落。因此本文对经济运行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消费成本和管理成本加以研究,对经济活动中的实际成本、心理成本、预期成本和比较成本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途径,以期能疏通经济运行过程,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生产成本及其降低途径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是起点,生产过程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生产成本就构成了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很多,比较重要的因素如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企业经营管理的完善与否、生产批量的大小、生产能力的大小、员工素质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等。目前我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比80年代确有很大提高,但效率并不理想,特别是一些项目的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导致不少行业开工率不足。例如,全国家电的生产能力发挥不足一半、宾馆饭店的利用率也不足一半。

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快科技进步,改善企业管理、进行产业重组、联合和产品结构调整,由过去的大投入、高成本转入大批生产、大量销售、低成本运营的轨道。当务之急是扩大市场销售量,使企业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发挥,这就势必降低销售价格,只有降价才能多销,这也是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痛苦选择。是降价促销使企业在亏损中运作?还是保持高价格使企业停工或生产积压?须知一个在亏损中运营的企业也远比一个在积压中盈利的企业对社会更有贡献。

交易成本及其降低途径

交易成本,即交换费用,是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流通过程中的耗费。在成熟的、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费用十分低廉,交易渠道简便畅通。对于我国来说,商业流通领域由于长期的国家垄断,形成了严重的官商作风。近几年的大规模建设,又使交易成本迅速攀升,有些商品的交易成本甚至远远大于商品的生产成本。例如一双出厂价格在50—60元的皮鞋,在商场中要卖到200多元;一瓶生产成本5—6元的洗发水,在商场中要卖到20—30元;一些平均几块钱的药品,在医院中也要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种奇高的商业交易费用,大大阻碍了商品的流通。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我国目前的市场,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纵横交错、高度垄断和条块分割的市场。比如烟草行业:除了国家烟草专卖局独家垄断之外,各省的烟草市场也是封闭的;再如酒店业,各地有各地的酒店,各行业有各行业的酒店,彼此以邻为壑,很难逾越。正是这种市场的分割和垄断、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了商业流通领域的高成本和低效率。要降低我国市场交易的费用,必须推进市场经济进程,加强法制,坚决取缔封闭和垄断,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建立一个统一的、公平的、等价的、自由交易的大市场。

消费成本及其降低途径

消费成本,就是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后,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费用。有些商品,如家具、电视机、自行车等,其使用费用很低;有些商品,如摩托车、汽车、摄象机、VCD机等,这类商品的使用费用很高,有的甚至远远高于其购买费用。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农机开不动了”、“买得起房,住不起屋”,反映的都是使用费用太高,消费者难以承受的问题。

对于商品,其高贵者,它只能供少部分人拥有和使用。因此其购买和使用都是昂贵的。而有些大众消费商品,它是供社会上的工薪阶层、老百姓使用和拥有,它就必须具有低廉的购买和使用成本。如果要将某些高贵商品转化为大众消费品,那么它首先必须降低价格、降低购买和使用成本,舍此而大搞促销,大力贷款或拉动,是没有多少理性的消费者能为之冲动的。

管理成本及其降低途径

管理成本,即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及行业组织为履行其社会职责、协调经济运行而收取的各种费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如何去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和让国民承担较低的管理成本。据报道,温州一位女士花费14·3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一辆富康轿车,而随后的各种管理费、附加费却花去了15万多元。有些地方的公民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书,竟也要支付数百元至上千元的管理费用。许多事例表明,我们这个社会的管理成本越来越昂贵。社会管理成本一般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分别附加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消费成本之中。主要表现形式是各个环节、各种形式的税收和收费。近些年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各级管理部门各种名目的摊派和乱收费,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农民,名目繁多的提留、统筹与收费,使老百姓不堪重负、上访不断,中央虽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而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管理成本的日益增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当务之急是坚决清理整顿各种名目的乱收费、滥收费,把各种合法收费转成税收,非税收的收费一律停止,并逐步降低税率。政府不应与民争利,国家管理行为也不能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疏通经济运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和福利的提高。

实际成本、心理成本、相对成本和预期成本

经济运行过程中除了上述四种成本外,其每种成本又可分为实际成本、心理成本、相对成本和预期成本。

1、实际成本,即经济运行过程中实际发生、真正支付的成本。是相对名义成本而言的。有些经济活动其名义成本和实际成本是相同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一些幕后活动、非正常行为和成本转嫁。例如一个建筑商承包开发一项工程,除了正常支付各项成本费用之外,还要有额外的费用用以打点各路“门神”。再如农民除了负担收费卡上应交的费用之外,还要交许多帐簿上没有的费用。此外还有一些单位名义上是自己支付的费用,而实际上已转嫁到他人的肩上,从而使一些个人或单位的实际成本远高于名义成本。

2、心理成本,是相对于现实成本而言。即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认可的、愿意支付的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任何的经济活动都要支付成本,但由于习惯性和价值观,他们要对经济活动有一个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心理成本,对支付的成本与获得的福利要有一个衡量,看二者是否相近或相等。因此,商家和市场要能说服消费者认同价格是公道的,成本是最低的,商品真正是物有所值。如果价格背离人们的心理成本,那么经济活动就很难发生了。

3、预期成本,即消费者心目中对未来成本的变化预测。例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机电产品的预期成本会降低,因此,消费者会持币观望,等待以后再购买。一般当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一般较悲观,倾向于购买或囤积商品。而当通货紧缩、物价下降时,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较乐观,会推迟购买或惜购。为了使国民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心理预期,从而保持正常的经济消费行为,国家必须稳定经济,稳定政策。一个健康、持续、稳定运作的经济体系,是居民心理预期的基础。不然政策多变、经济大起大落,居民将无法建立正常的心理预期。

4、相对成本,即比较成本。这里包含着每种成本的高低不仅与该商品的实际成本有关,而且与消费者的收入有关。举一个例子,一套几十万元的商品住宅,你不能简单评价它的价格高低。对一些歌星、大款来说,几十万元是九牛一毛;而对于工薪阶层、对于下岗职工来说,这几十万元那就是天文数字。因此,相对成本不仅与商品本身的成本高低有关,而且与消费者的收入与经济实力有关。另外,相对成本也与各种商品的比价有关。

社会经济分析篇2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身的独特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具体的研究中需要注意进行具体而慎重的分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弄清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经济社会这两个核心概念,厘清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分析

功能指的是事物的效能与价值。相对于自然科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功能更为基础,自然科学出问题往往只涉及局部领域,而人文社会科学一旦出问题就可能影响一个时代。从性质上来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作用在于: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育创新思想;培养创新人才、企业家和治国精英;充当社会思想库、精神庇护场和决策智囊团,提供“共同知识和社会精神文化”。具体来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传承人类文化。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通过系统的教育,今人可以学习并获得前人所留下的文化成果,并将其与当代人创新的文化成果一同传递给后人。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人类的文化成果就得不到有效的继承和积累,更不可能有效地传播普及和发扬创新。

2.优化人力资本。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相关学科的专门人才,而且对于其他学科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从根本上说,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会给受教育者某种知识,这种知识会为受教育者以后的行动提供一种节约“成本”的人生观、方法论的指导。

3.倍增生产绩效。就如同科学技术会使生产力三个实体性要素倍增绩效一样,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也借助于自然科學知识,使得科学的生产功能得以高效实现。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以及受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熏陶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在协调生产力各要素、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美国学者C·法利纳和M·凯利在分析因管理不善、市场条件不利而导致的技术革新失败时指出:“社会科学在使自然科学的投资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把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国家资源来开发应该成为完整的革新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自然科学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的话,那么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是一种加速度。

4.定向、设计、规划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和定向,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人类的各种社会制度及其组织形式体制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结晶。美国纽约州长斯皮策因召妓丑闻最终曝光而辞职,还须归功于美国有效的金融监管系统。离开了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社会的发展速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人文社会科学对于自然科学的社会应用还具有某种社会控制和校正的功效。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政策制定和规划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科学家的工作与国家关注的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使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决策为取向。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一方面,高校通过具体的人文科学课程和社会科学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将这些知识转化成个人的内在品质,带动社会经济活动的其他参与者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当高校学生迈入社会成为广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时,就会自觉遵守所在行业的职业道德,这也会影响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个人,这样就能直接促进高素质市场主体的培育,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助于改进政府管理理念,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能力。重视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向政府部门输送更多高素质综合性的社会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意识和监督能力。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例,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中,政府习惯了用“运动式”管理手法来解决社会问题。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熏陶,政府管理者可以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先进理念运用到具体的社会管理工作中,增强管理社会责任感和依法行政意识,减少违背情理法理的执法行为的发生。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优化制度目标设计,节约制度变迁的成本。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优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设计,节约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成本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知识储备的增加,有利于节约寻找和设计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实际的政治体制的成本。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增进有助于减低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利益摩擦。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减低这种阻力,一是通过寻找一种利益摩擦较小的体制创新方案;二是通过改变人们的认识方式,进而改变既得利益者的主观认识和感受。

(3)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助于消除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观念障碍。要消除这些旧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就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使人们接受新的非正式制度,这样经过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后,新的政治体制就会最终确立起来。

(4)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助于引领社会主流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们提供鉴别是非、美丑、善恶的准则;可以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提升精神境界,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的,本文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决定作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不能独立于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之外独立发展的,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促进和推动

参考文献:

[1]郁建兴.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N].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2).

[2]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定位与社会功能[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

[3]杨春华.21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危机与责任[N].重庆科技学院院报,2011(5).

[4]孔宪毅,孔庆新.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Z].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年鉴.

来源: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8期

社会经济分析篇3

关键词:土地整理;资源条件; 效益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42

土地整理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显著地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土地整理后形成的效益已作为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也是科学测评土地整理效果的标准。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县康庄乡整理项目为例,在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1 项目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地处邯郸县西南部,涉及康庄乡的吝家河村、东望庄村、中庄村和户村镇的霍北村4个行政村,研究区共分一片。研究区4至:南至吝家河村地、中庄村地,北至吝家河村地,中庄村地、霍北村地,东至中庄村地,西至吝家河村地、东望庄村地。项目区的地理坐标:N36°28′24″~36°44′0″,E114°16′50″~114°38′48″。

2 3大效益分析

2.1 社会效益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指土地整理实施后,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即从社会角度出发,土地整理能为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公平分配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

通过该研究的实施可新增土地面积151.4241hm2,新增耕地率72%,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通过研究实施,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指土地整理行为主体活动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使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生态效应。

2.2.1 土地整理能有效保护耕地,改善水土流失

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研究区建设达到的有路必有林、路树相依效果的减缓风害,既发展生产,又推进土地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2.2.2 通过土地整理建立防护林提高了农田抵御灾害能力

通过研究区防护林建设,使研究区内林网控制面积有了提高和保障,林网参与形成了生物生产力高、稳定性强的复合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形成合力能量流,对自然灾害具有巨大的抗逆性,能有效抵御干热风对农作物的侵害。

2.3 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指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对整理土地过程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对土地整理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法对河北省邯郸县康庄乡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2.3.1 新增耕地经济效益

根据近3a统计资料显示,研究区耕地在土地开发前,小麦单产可达3720kg/hm2,据目前市场价格,小麦为1.6元/kg,玉米为1.5元/kg,按产值的40%扣除成本。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

2.3.2 改造中低产田的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和产出得到明显改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例。玉米、小麦单产分别由2835kg/hm2、2205kg/hm2 增加为3720kg/hm2、2925kg/hm2,总产值分别由23.48万元、19.48万元增长为30.8万元、25.84万元,纯收益分别由14.71万元、12.18万元上升为19.3万元、16.15万元。

2.3.3 静态经济分析

静态投资收益率=新净增纯收入/项目总投资=101.79/1073.36=9.48%;静态投资回收期=项目总投资/新净增纯收入=1073.36/101.79≈11a;项目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数量=新增耕地数量/项目总投资=151.4241/1073.76=0.141(hm2/万元)。

3 结论

效益分析是土地_发整理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土地整理决策的依据,其目的是论证项目是否适合建设,其投资的各项成本是否能在土地整理完成以后的利用中得到回报。土地整理是集水利、农业、林业、财政和扶贫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措施,可同时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社会经济分析篇4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分担并预防失业、疾病、年老、死亡等无法规避的社会风险,为实现社会的安定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参与人员为多数社会成员,并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1]。社会保险能够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工作的群体提供收入和补偿,它是一种社会与经济相结合的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统一由政府举办,通过强制某一群体将收入的一部分当做社会保险税费的方式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能够从基金中获取相应数额的收入或补偿,它属于再分配制度,其目的是保证物质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社会的稳定性。通常来说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我国于2016年10月份印发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并且明确的提出要将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纳入缴费基数统计口径范围,形成合理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避免对低收入群体的制度性挤出。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直接体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人们对于保险的意识也提高了,对保险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对比国外的保险体系来说,我国的保险体系仍然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对于经济转型下的保险需求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我国经济转型的结构特征

2.1人口结构转型特征

GDP增长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劳动参与率的增长率、劳动人口与总人口比例的增长率以及总人口的增长率四个方面。根据相关数据的研究统计可以发现,非农业的就业比例在总社会就业率比例中在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逐渐的减少。相关专家以此推测:城市化率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逐步上升,并会达到6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人口转型结构会受到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总人口数增长率等因素的影响[2]。

2.2收入分配的调整

中国是以市场经济调节为主,政府干预调整为辅的发展方式,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资本的弹性表现与投资的回报是成正比的。我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资本弹性向下不断逆转。城市化进程要求收入分配要加大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比重,市场和国家的分配政策要以人力为主,向人力资源投资方面倾斜,以达到收入的分级调整。

2.3城市化的特征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城市的就业率更高,就业岗位也越来越多,以较大的优势吸引了各地区的人员参与就业和创业,不仅促进了就业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使得城市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3我国经济转型结构的风险

3.1收入结构的变动可能导致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变慢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区域性比较强,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为了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需要国家采取相关的政策手段来带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

3.2收入分配率向人力投资倾斜

一个企业收入的分配率只有在投资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大部分资本都用于人力的投资,势必会造成再生资本的本金额的减少,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到来严重的影响。严重者可能会造成资本再生的障碍,当资金严重短缺,会造成资不抵债或是无法给付工人的工资,造成企业倒闭。

3.3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生产率发展不平衡

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导致大量人工涌入城市找工作,这就有可能导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平衡现象。经济水平的提升由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链条中出现薄弱的环节,就会拉低整体的小流超,这就必然导致社会化将要面临的问题。

4经济转型下社会保险的弊端

根据经济转型特征分析和风险分析能够发现,国内目前各个行业方面的发展不均衡,目前我国保险体系的发展尚不够全面,保险工作的推广密度和推广深度都不够,并且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例如东部的保险密度就远远高于西部,发达地区的投保率要高于不发达地区。各类保险的普及程度也不同,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五类当中普遍比较重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地域不平衡的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化,因此需要实行区域经济阶梯转移,把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实现协调发展[3]。

5经济转型社会保险需求分析

5.1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保险需求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增强了城镇的承载能力,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也加大了对于保险的需求。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将人口转移到城镇当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更好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政府需要加大对于农村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将保险工作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当中[4]。

5.2网络普及对于保险的新挑战

营销方式需要符合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的转型必须要重视互联网的建设,所以保险业务的开展也要充分的结合互联网,将业务的传统渠道扩大,特别是对于比较小的保险公司,要充分的开展新的业务模式,增加自己的生存几率,改变小公司的收益低、留人难、渠道少的现状。互联网的推广速度快、受众人群多、管理方便、交易安全,因此能够将以往的潜在客户变为有实际需求的客户,扩大购买人群,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尤其是最近几年互联网保险的交易额已经达到千亿,未来会发展到万亿甚至更多。越来越多的网络企业同保险公司开展合作,积极筹备并建立保险公司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5]。

5.3拓展保险领域的新需求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任何社会保险制度只有一个最基本的保障水平,既不能向美国、欧洲看齐,也不能向东南亚国家看齐,中国目前还建立不起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该转变陈旧观念。应明确健康投资人人有责,不能再完全依靠社会,社会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商业保险。目前除了传统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各类扩展的商业保险业务也开始不断的出现,例如支付宝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财产损失险、体检中心和保险公司合作的健康险等。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二者相得益彰。商业保险业务范围越来越大,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专业性、提高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保险业的新目标。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一些扩展出的保险满足了人们差异化、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减轻了家庭的沉重负担,提升生活品质。并且在中美战略经济发展中已经明确了将保险范围扩大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保险种类。

5.4国家实行新政提出的新需求

早在2013年我国就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来明确经济转型的方向,其中尤其强调了社会保险事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持需求,强化了政府在保险体系当中的责任和义务,并逐渐加大对于社会保险资金的投入力度,给予新保险体系一定的经济政策支持,保证了经济转型与保险事业之间的协调性,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6]。

6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对经济转型的特征和风险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了经济转型对社会保险的新需求,相关人员在参考的时候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新的方法,推动保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邱勇 单位:龙岩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保险需求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3):80.

[2]沈婷.经济转型时期保险需求分析[J].上海保险,2013(12):21~23+25.

[3]谷玉安.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邱添.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辨: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侯远潮.经济转型中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社会经济分析篇5

关键词: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关联度

一、引言

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个靠陆,一个向海,所经地区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均占据重要位置。西北五省经济的发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环节,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青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基地和重要支点,宁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新疆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西北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不完善,加上西北地区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的地区十分有限,尚有很多贫困人民未纳入社保障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盛紫君(2011)认为社会保障的投入对经济有挤出效应和产出效应,一国的经济状况决定两者的平衡。刘苓玲,徐雷(2012)分区域讨论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Feldstein(1974)得出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分成资产替代效应和引致退休效应,最终影响结果是取决于两者效应的大小对比。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度会增加储蓄的利他主义精神,通过刺激物资积累促进经济增长(Laitner,1988;Barro,1974)。赵怡(2007)采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方法, 选取相关因素分析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Giorgio和Carlotta(2000)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纵观已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均将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影响消费、投资、人力资本角度阐述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本文从社会保障的各部分入手研究我国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数据和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模型

考虑到本文样本量较少、变量较多的特征,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比较。

1.对数据进行初始化

对于单位不一致、初值不同的时间序列,在计算关联系数前,应首先进行初始化。

2.关联系数

设有两列时间序列:

[X(0)(k)=X(0)(1),X(0)(2),...,X(0)(n)X(0)(k)=X(0)(1),X(0)(2),...,X(0)(n)](1)

关联系数为:

[η(k)=minminX(0)(k)-X(0)(k)+ρmaxmaxX(0)(k)-X(0)(k)X(0)(k)-X(0)(k)+ρmaxmaxX(0)(k)-X(0)(k)](2)

3.关联度

由[γ=1nk=1nη(k)],关联度值越接近于1,则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强。

(二)数据的选取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关于中国各地区的数据。由于数据缺失,本文使用二次移动平均法对青海省2008年的生育保险的数据进行了拟合预测,最终将这5个省份的数据合并得到综合指标(见表1)。

(三)社会保险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总体来看,五大社会保险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见表2)由大到小排序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基本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部分,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养老保险支出与GDP的关联度为0.99,显著地高于其他险种。养老保险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其他险种不同,养老保险可以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可以促进消费,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医疗保险支出与GDP的关联度为0.86,明显低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对于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医疗保险的投入不是十分匹配,存在提高的空间,这表明西北地区医疗保险制度缺乏效率,并不能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表明,当前西北地区失业保险水平适应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表2 2001年-2013年社会保险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在社会保障上的投入不能盲目增加,如何把握投入力度、投入方向能有效地刺激经济才是最重要的。养老保险依旧是社会保障的主力,加强改革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上的投入,以此来发挥养老保险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西北经济发展中,不断改革完善农村养老体系,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加强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改革,着重发展失业保险,以保障西北地区居民享有基本的失业津贴和基本的医疗服务。在西北经济发展中加强失业保险保障力度,财政加大对失业保险的投入,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加快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领域的改革,助力经济发展。有实证分析看出,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在西北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区特点,有效推进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改革,充分释放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对经济增长的关联作用。

参考文献:

[1]盛紫君.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建议[J].现代商业,2011,07:210-211.

[2]刘苓玲,徐雷.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03:70-76.

[3]Feldstein,M.Social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5):905-926.

[4]Laitner,J.Bequests,Gifts,and Social Security[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8,55(2),275-299.

[5]Barro,R.J.AreGovernment Bonds Net Weal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6),1095-1117.

[6]赵怡.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7,12:152-153.

社会经济分析篇6

一、分析性新闻的内涵及其与其他类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所为分析性新闻,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多用于社会热点、难点以及未被人们普遍认识的新生事物的报道;在活跃人们思维、拓宽人们思路方面有着其它新闻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体裁近两年在报端偶有所见,象新华社播发的《关于物价的通信》、《关于粮食市场的通信》、《换个角度看盈亏》等,以及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三资企业”、企业资金问题的系列报道等。

分析性新闻与新闻述评、新闻分析、新闻综述、思辨性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等中外新闻品种,虽在某些方面类似,但有明显的区别,这些报道形式远不能代替分析性新闻。我们不妨对分析性新闻最为接近的四种报道形式作个比较。先看一看解释性新闻,它一般是提供新闻背景并对有关新闻事实进行解释或分析的报道,着重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对复杂的事件进行整理和解释;新闻述评这种体裁是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之一,表述方式主要是就实论虚,寓理于事,因事说理;新闻分析,是对新闻事实本身进行的解剖、评说;思辨性新闻,带有较强的论证、辨析色彩。任何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都是对事物发展的客观反映,上述几种报道形式也不例外,只是作者的主观反作用力强一些。作者在对事物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纵横捭阖,给以理性的比较透彻的解释分析,作品的思辨味较浓。而分析性新闻,则是通过运用综合分析、解释、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对事物给以立体性报道,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又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向,使人从总体联系上把握事物。它既有新闻述评的透彻犀利,又兼新闻综述的全景式勾勒,也具思辨性新闻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观性。

二、新的形势和任务呼唤分析性新闻。

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命运的极其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对也是严峻的挑战。平面动态式的报道,已远远反映不出当今改革开放大潮的波澜壮阔和多姿多彩。多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分析性新闻,这是时代的呼唤:㈠改革开放后,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改革开放提供了万千机会、扩大舞台,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空前释放。仅就农村而言,“大包干”的横空出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高产优质的高效农业,小城镇建设,外向型经济等等,古老的黄土地上新潮迭涌,力作频出。仅仅十多年时间,昔日单调的农村经济版图就彻底变了样!但每一件新生事物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欣然接受的,而是需要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烈思想交锋不必说了。就是乡镇企业,十多年来也蒙受了诸多非议和偏见,什么“任其发展会改变公有制性质”啦,什么“与国营企业争原料、争资金、争市场”啦,什么“不正之风的风源”啦等等。所以,为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鼓与呼是新闻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种鼓与呼决不是“就是好”之类的口号式、定论性宣传,而必须深入进去,向读者揭示出新生事物发生或出现的依据、运作过程、作用和影响以及发展趋势等,尽可能帮助读者正确地了解、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外一些发展经济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被纷纷引入国内,像股份制、期货交易、现代企业制度等。这里面就有三个结子:一是国人一般都对这些东西比较陌生,缺乏认识;二是或出于有些东西是我们过去大力批判过的原因,或实行后触动部分既得利益者,开始推行时阻力较大;三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影响,可能会出现“种下龙种、收获跳蚤”的情况。比如把股份制搞成单纯的集资手段,而忽视了企业改革。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颇有生命力的“四不像”的东西。对此,需要向读者尽可能地交待个明白,弄清利弊得失。像既不是股份制也不是合作制的股份合作制,以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不规范的经营形式,但由于这种形式既避免了损害农民利益的财产归大堆,又实现了适应生产需要的资产的联合经营,也为农民提供了一种选择未来的更规范的经营形式的机会。凡此种种,都需要新闻界给以正确解释分析,积极准确引导。

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者外部联系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使这种联系空间发达起来。像农民,过去只是单纯的劳动者,敷衍着干完干部派的活儿后,就“关起门来朝天过、不管春夏与秋冬”了。而今,其角色已转换成独立的商品经营者。他们研究市场行情,据此确定该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其生产过程也需要多方面的帮助才能完成,诸如科技、生产资料供应、资金、水利等服务;最后,他们还要想方设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产品推销出去。农民与社会的联系变得千丝万缕了。随着交互作用的因素的增多和力度加大,事物发展的复杂性特征及多样性本质得到充分显现。比如一个企业的兴衰,过去仅系于国家的政策、计划;而今而受着国内外市场、产品及质量、领导人的决策、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原材料供应、资金、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对不同企业的作用各各不一,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一个模子套下来就完事。

㈢改革开放后,过去一些惯用的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和评价标准过时了,必须“换脑筋”,代之以市场经济的眼光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这就需要新闻界对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和现象及时给以分析和引导。比如工农业生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产量越高越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了不见得是喜,少了也不见得是忧;经济发展速度决不是越快越好,脱离市场需求、超越基础产业承受能力的高速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㈣改革开放是一场打破秩序、建立新机制的深刻革命。因此,各种事物质与量的变化丰富多彩,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的萌芽,新事物有旧事物的痕迹。像前段实行的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便是突出的例证。这也需要我们充分运用分析性新闻,帮助读者理清头绪,正确认识事物,推动事物尽快完成新旧交替。再从读者角度来看,改革开放,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文化素质、审美情趣日益提高,万其是改革开放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所以他们已远远不满足于只知道“是什么”,而更关心“为什么”,“会怎样”。他们想尽可能充分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背景、过程及多种可能的走向。

纵观十几年,可以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为推进改革开放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就卓著。加上我们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工作方式不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外,亟待上水平,上档次。概括起来,我们的报道程度不同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片面。没有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不看历史,不看发展趋势,也没有分析事物彼此间的联系以及该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更没有研究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质,就事论事,顾此失彼。二是浮浅。没有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其矛盾特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样: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象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三是理想化。把复杂艰难的改革开放看得轻松简单,或者当作一锤子买卖。很显然,这些问题不解决,新闻界就无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掌握、用好分析性新闻这一武器,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应如何把握分析性新闻的作用,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好务,功夫该下在哪里呢?就是要多跑多听多学多思;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㈠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用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和过程论认识和把握事物,对事物要善于客观观察和辩证分析。在进行辩证分析时,必须把握住两个基本点,即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摒弃过去习惯用的单向线性思维方式,因为这种主观片面的思维方式,远不能反映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多方面的依据,各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要善于运用开放式放射型思维方式,尽量对事物给以经济、历史、文化、政治、心理等方面的主体扫描,搞清楚诸多因素发挥的不同作用,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这样我们就会少犯或不犯片面性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还告诉我们,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是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研究工作必须从这一点开始。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请事物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本质,弄清楚“来龙”,把握住“去脉”。把事物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报道,而不是简单孤立地把结果推给读者,我们的报道就会比较充分地展示出改革开放的丰富性和艰巨性,就不会是干巴巴的几条筋;就不会落后实际工作,“慢三拍”、“炒冷饭”;也就不会因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不清而导致报道超前或任意拔高。㈡工作方式上要纵横捭阖、全面深入。在改革开放形势下,记者单靠编材料、打电话、跑衙门,是写不出分析性新闻的,必须改变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采访方式,沉下心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大一统”,工作基本上是一个模式,那时解剖一两个“麻雀”或许就够了;而在当今激变的年代,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便决定了我们采访的功夫不仅在于解剖“麻雀”,还在于选择“麻雀”。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讲,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给以观照,各种观点、材料互相印证、碰撞,去掉浮华,直露真实,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本质意义,估出事件影响,揭示发展趋势。这里是经过了不仅是身体而且是思想上的艰苦工作之后应有的收获。㈢切实加强素质建设,培养“大家”风度首先提高理论素养。现在相当一些记者不重视理论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其结果只能象毛泽东同志批评的那样:“头重脚轻根底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理论观点决没有过时,必须认真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把握住了其基本精神,我们就不会在千变万化的形势面前迷失方向,无所作为。像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个有利于”的基本方法等等,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根本方针。有了丰富的理论“装备”,我们便能够站在时代的“了望塔上”,而不是匍匐在地,思路狭窄,目光短浅,办事没根。如果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在古代近乎梦想,那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只要勤于学习思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了宏观、全局意识,我们便可以不断有符合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新发现。当今世界,科技发达,信息爆炸,新闻报道本身就必须强化传播新知识的功能。掌握的知识越多,分析、解决问题就越游刃有余,触类旁通。

社会经济分析篇7

摘 要 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在整体社会福利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能够充分体现效率、公平和法治的社会。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离开了经济和谐的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传统经济学无法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框架,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方法论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行为经济学 微观经济

一、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框架

和谐社会的经济框架包括四个层面: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微观经济机制的改善、个体经济行为的自我超越以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约束的放松。其中,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是目标,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是支撑平台,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基础性条件,而非理性“经济人”假设的重建是根本性的前提。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和谐可以通过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来实现,因此,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整体实现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现提供有效的物质平台。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和谐、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公众主流价值观的和谐等。

(二)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是现代市场体系和谐的基础

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必须以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为基础,因为宏观经济的运行效果是通过无数个微观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来实现的。没有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现代市场体系,即和谐的市场体系的建立是以微观个体之间的经济和谐为基础的。

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是指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经济个体之间的经济行为都处于和谐的状态。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个体主要包括三类: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经济个体之间的和谐是指这三类经济个体之间及其内部的经济行为处于和谐的状态,具体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和谐、生产者与政府的和谐、消费者与政府的和谐、生产者内部的和谐、消费者内部的和谐、政府内部的和谐等六大类。而每一类的和谐状态的内部又包括若干子类和谐成分。

因此,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在理论上包括无穷类微观经济个体之间的和谐,所有的微观经济个体之间的和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和谐构建了基础性平台。

(三)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微观经济机制和谐的基础

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指两个经济个体之间的行为博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它是微观经济机制和谐运行的前提条件。尽管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包括许多类别,但都可以归结到个体经济行为和谐这个统一的运行模式之下,即都可以看作是经济个体双方基于一定的理性经济原则的博弈结果。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个体经济行为之间的博弈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交易契约,又称为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

二、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分析

(一)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方向

新古典经济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经济人”假设之上,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经济社会运行机制中,很难完全将“理性经济人”作为个体经济行为的标准行为模式。现代经济社会与一百年前的经济社会在价值观、物质基础、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等诸多方面已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经济人”约束条件的放宽可以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座上重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方向就是探讨在“非理性”经济思想的支配下,经济个体如何在新古典经济框架下打破传统福利经济思想的约束,从而在自我福利改善的同时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扩展的问题。

(二)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实现机制

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机制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由于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的异化、升华和自我超越,从而引发整体社会福利改善的过程。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是和谐社会在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和谐社会在其他各个领域得以实现的基础保障。并且,这种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过程是在一种“和谐”的过程中实现的,即不是在经济主体极端地获取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与尔虞我诈、巧取豪夺、贫富极端分化、社会动荡、公众价值观缺失等非正常的社会现象是不相容的。这种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是在一种祥和、公平、互利、友爱、正义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使社会发展过程生机勃勃,能够形成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向上的、大部分社会公众所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明确的目标和健康价值观双重导向下努力去创造价值,各尽所能,在实现自我个体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社会价值。

因此,和谐社会的经济实现可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基本的阶段,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高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群体经济行为的和谐。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要求经济个体能够摈弃极端的利己主义观念,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人的利益。用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就是:个体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收入,同时也取决于他人的收入,即经济个体将他人的效用和社会效用纳入到自己的效用函数之中。群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要求这种“非理性”的经济个体在社会经济主体集合中将逐渐占据优势,从而引起社会经济主体集合的“非理性”的“质”的改变,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最终占据支配性的主流地位。传统的经济社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和谐性”改造之后,将转变成真正的和谐性经济社会。

三、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这种实现不仅依靠传统的和非传统的经济学手段,而且必须赋予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和谐社会的资源配置应该是公平而有效的,有效性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公平性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充满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的社会,它是对自利、贪婪、狭隘、偏见、动乱的社会状态的否定,因此很难与传统经济学的理性思想相融合。然而,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尤其是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演化博弈论等新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和谐社会创立了新的经济学基础,改变了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方向,开辟了和谐社会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为和谐社会的实践建立了科学的方法论体系。

四、结论

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谐社会的运行必须建立在完美的经济和谐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学意义上,和谐社会的实现包括两个相互承接的阶段,即个体的非理性化阶段和群体的非理性化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应该建立在互惠性的利他思想基础之上,才能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相一致。

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框架的构建与解析是和谐社会理论的重大发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生成与进步,解决了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障碍,构建了严密的、科学的、务实的和谐社会的经济学体系,合理地完成了和谐社会的人本化解释,从而使和谐社会的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田国强.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经济研究.2007(3):130-141.

[2]韦鸿.经济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及其构建.经济体制改革.2008(3):21-25.

社会经济分析篇8

20世纪40年代,卡尔•波兰尼在研究原始社会经济形态时将“嵌入”概念导入经济理论,提出了“经济嵌入于社会”的特定概念,他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并强调经济活动是一个制度化的社会过程。1985年,新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在《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中,把经济行动放到了更为宽泛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背景下,以一种新的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研究经济行动和经济秩序。在格兰诺维特的“经济行动嵌入于社会结构”的假设中“行动者不是脱离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像原子个人似地进行决策和行动的,而是嵌入于具体的当下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中作出符合自己主观目的的行动选择。”[4]而社会结构就是一种网络,他影响着社会中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等多种关系的互动模式。“因此,个人的经济行动一定程度上是由个人所处于其中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塑造的。”[5]基于上述“信任理论”和“嵌入性秩序”两种理论的基础上,能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经济和社会因素对职业院校诚信教育的影响,以及当下职业院校诚信教育缺失的现状和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性。在当今的社会中,作为一个行动主体,职业教育必然“嵌入”地生存于市场经济的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组织中,同时又因为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主体的密切联系,也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社会的交换、竞争秩序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环境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院校诚信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制度尚不健全,社会诚信记录制度体系、诚信评价机制、诚信奖惩机制等尚未完全建立,致使社会上大量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必要的惩罚。同时,职业院校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同样存在着诚信教育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成熟,开展诚信教育的力度不够,诚信缺失的惩戒措施不足等问题。而且部分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包括学校的领导者,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也存在着责任心不强,学生管理松散无序、检查监督不到位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进行,致使大学生失信行为频发。诚信教育作为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教育、诚信习惯养成教育,以及诚信公德规范教育等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内容,但是目前的诚信教育课程的不正规,诚信道德教育内容的不够完整和科学,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化”的现象。教材的选用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显得表面、肤浅和苍白无力。诚信教育的教学方式上,往往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将诚信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混同起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诚信教育的考评机制存在着知与行的割裂:只考核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课程的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的全貌,极大地消解了学校诚信教育的实际效果。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职业院校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之,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是职业院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文明风尚的催化剂,为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成之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职业教育,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就指出“职业教育者,同时必须注重职业道德。”[7]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应该是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道德品格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进行专业和职业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在诚信教育的理念上,职业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着想,达到“学校教育帮助个体完成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性别社会化,与职业社会化等过程,以期他成为一个社会有用的成员”[8]的目的。加强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特色的诚信教育管理体系,要把诚信作为考核大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内容,具体讲就是把学生的诚信状况与各类评奖、评优、评先和入党等联系起来;要建立大学生的诚信考查和测评制度,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针对学生的失信行为采取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记录和量化考核结果录入毕业生生源信息系统,并纳入个人档案,从而将学生的诚信记录延伸到社会。职业院校实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在教育目标上要分层次进行,包括通过诚信教育,培养学生成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唤起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使广大学生懂得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合格公民打下良好基础。加强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课程建设,要积极进行诚信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认真分析职业教育中学生的特点和行业需求,大胆地吸收与借鉴国外诚信教育的优势,编著科学合理的适合职业院校的诚信教育课程。同时创新诚信教育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认知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注重营造诚信教育的全员育人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营造具有职业特色的诚信校园文化,在各种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诚实、正直、善良的优良品格,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的效果。

上一篇:公司之间的经济纠纷范文 下一篇:履行职责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