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范文

时间:2024-03-15 16:26:43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篇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抑制市场的弱点,弥补市场的不足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弊病就是集中过多、信息不灵、活力不强,而市场对经济信号的反应却是灵敏迅速的,并且能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杠杆,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正因为如此,我国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就没有短处、计划就没有长处了呢?不是的。

1992年6月9日,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市场也有其自身的明显弱点和局限性。例如,市场不可能自动地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稳定和平衡;市场难以对相当一部分公共设施和消费进行调节;在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环节,市场调节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社会目标;在一些垄断性行业和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市场调节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计划调节的优势,来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这些不足和消极作用,把宏观经济的平衡搞好,以保证整个经济全面发展。”他还提出,“在那些市场调节力所不及的若干环节中,也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同时,还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调节,防止两极分化。”(《文选》第1卷第201页)

在十四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同志就正确处理加强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要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如此便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消极一面,这种弱点和不足必须靠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加以弥补和克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59页)在1992年6月9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他还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主要特征之一。这说明,我们把计划经济体制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等于说市场就是万能的,也不是说计划就一无是处。相反,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反应灵敏的优点的同时,通过包括一定的计划调节在内的宏观调控来抑制和弥补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与局限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调控不完全是一回事

同志指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都已不存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了,都是由政府程度不同地调控经济的发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0―91页)“到了二次大战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计划。”因此,“不能把有计划只看成是社会主义独具的特征”(同上,第3页)。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改革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模式,但不是不要计划,就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也都很重视计划的作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更有必要和可能正确运用必要的计划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下和资本主义制度下运用计划手段的范围和形式是会有些区别的,如同运用市场手段的范围和形式也是会有些区别的一样。”“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调控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而且也更有条件搞好宏观调控。”(同上,第31、3、159页)这就告诉我们,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调节、有宏观调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调节、宏观调控,无论在目的、范围、形式上还是在实施的有效性上,都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同志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文选》第1卷第227页)“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一般规律的东西,毫无疑义,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不同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3页)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把“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把“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当成自己的重要目标。(《文选》第1卷第441、227页)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因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有可能和条件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如同志所说:“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追求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也要兼顾公平原则,更要对贫困地区采取有效的扶持政策。”(《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66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应该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文选》第1卷第467页)

其次,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与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与建国之初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相对贫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gdp仍排在世界的第100位以后。因此,从总体上讲,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并将长期是发展中的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和它们既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也没有并驾齐驱。这些都决定了宏观调控对于我们比对于它们更加重要。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又很不平衡,特别是我们没有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我们的国情和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国家宏观调控。”(《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18页)“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文选》第1卷第467页)

再次,经济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西方发达国家更需要宏观调控,而且调控的范围、形式也不尽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志指出:“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有体制的一些弊端没有消除,新体制尚未形成,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然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要从总体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18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应注意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我们也应注意认真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在1992年6月9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同志在解释为什么会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三种提法中,选择后者作为新经济体制的提法时说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这在人们的脑子里和认识上一直是清楚的,不会因为提法中不出现‘有计划’三个字,就发生是不是取消了计划性的疑问。”(《文选》第1卷第202页)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他又指出:“原有经济体制有它的历史由来,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同上,第212页)过了两年,他进一步指出:“对计划经济体制曾经起过的历史作用,我们是充分肯定的。从历史进程看,苏联能够对付并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同他们通过计划经济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分不开的。这就是说,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那种历史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还是有其必要的。我们建国初期的历史也说明了计划经济曾经起过重要作用……我们既不能抱着过去的计划体制不放,看不到它的弊病和改革的必要性,也不能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而应在总结我们搞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开拓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使这种新的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3―204页)这些论断告诉我们,计划经济与经济计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但没有取消经济的计划性。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搞经济计划的一些有益经验,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继承、所借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应当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但也离不开对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同志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他又指出:“在当前新旧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不协调甚至混乱现象,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那种以为搞市场经济就可以离开国家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放任自流、自行其是、随心所欲,完全是一种误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31、90页)他还说:“宏观调控应当以间接手段为主,更多地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办法。但在目前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一时还难以完全做到。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相机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其中包括采用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利于不失时机地解决矛盾和问题。”他强调:“必须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秩序混乱的问题是由于行政行为导致的。同时,目前的管理体制也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经济手段正确、有效地实施。”“越是改革开放,越是搞活经济,就越要加强纪律性和法制观念,越要防止和克服那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纪律松弛的现象。”(同上,第200、119、46页)可见,在当前情况下,运用计划手段、行政手段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仍然是很重要的。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017-02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在经济规律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控制和引导,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平稳运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新理论的提出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新形势下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宏观调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国家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是以国家为主体,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为基本目标,通过经济、政治和法律等手段,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速度和占比等内容,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基本目标中的经济总量平衡不是“绝对平衡”而是“相对平衡”或者“暂时平衡”,因为从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社会总供给总是略大于或者略小于社会总需求。因此考察经济总量时,不能过分要求二者必须相等,而是应该考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二者的差距浮动较小,没有出现生产过剩或者资料不足等危害到社会经济运行的问题,基本就可看作经济总量相对平衡。暂时平衡是由于经济总量总是从不平衡过渡到平衡,再从平衡过渡到不平衡,处在不断循环中。因此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及各国发展实情的差异,经济制度的制定和宏观调控的措施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失衡的状态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遍出现供小于求的状况,容易引发社会混乱。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常常表现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造成生产过剩、资源浪费。因此根据经济总量失衡的原因,不同时期国家的宏观调控应该对症下药,找准干预的重点,合理施加调整力度,最终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安定和谐。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1.推动经济增长是指在当前经济基础上合理提高增长速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因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才能改善人民生活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一但速度超出了国民经济的承担能力,必然导致经济失调、经济生活紊乱,最终影响社会治安和人民财产安全。

2.增加就业是指降低社会失业率。提高就业率,保证每个劳动者都能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因此,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扶持新兴产业,提供多种就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此外,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制度,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创新该制度,从而确保劳动者就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失业和待就业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在岗员工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

3.稳定物价。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控制物价的波动在经济平稳运行所允许的范围内,减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等危害经济发展的状况发生。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主要涉及到我国进出口平衡和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平衡。因此,宏观调控应当把握好国内的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控制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最终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形式

国民经济的运行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或者单个经济主体,必须发挥无数个微观经济单位的作用,因此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和实现结果必须直接或者间接地落实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去。从国家经济的发展历史和经济调控的实践活动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形式有两种:直接宏观调控和间接宏观调控。

当国家采取直接宏观调控形式时,主要施加对象是重点国有企业,通过政府行政命令的层层传递直接给企业下达相应的指令性计划指标,国家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直接调控的形式只能作用与隶属于与国家和政府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是采用市场机制而是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企业在这种控制下完全没有主导权,成为国家和政府机关的附属产品,不但使企业丧失了大量的市场机遇而且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和改革。总之,国家的直接宏观调控,离不开企业的附属地位,两者互为条件,互相适应,是计划经济体制中主要的构成部分。

而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是相反的,该形式更强调企业的独立自主。间接调控根据市场运行的规律和机制,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整,经过市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到活跃在市场中的企业经营者,通过利益诱导机制引导企业纠正不良的市场行为或者以正确高效的方式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最终达成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间接调控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配合市场。国家间接调控的手段分为两种:一是通过经济参数。经济参数主要指能够影响社会经济总量变动的因子,比如货币流通量、财政税收量、外汇储备等,通过调整经济参数可以影响市场的供求变化,当企业接收到市场信号后就能适时做出相应调整,根据国家调控的指标,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通过规定和调节各种市场信号,例如价格、汇率、利率等,引导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方向。

国家宏观调控的这两种形式不存在绝对的利与弊,关键是要考察在宏观调控过后,有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就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而言,间接调节中的参数调节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的要求,更能够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经验。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根据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运用一系列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行为,从而引导经济活动的主体改善经营,减损盈亏。

2.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的实施主体是国家的行政机构,通过下达强制性命令对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整,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该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企业来说这种手段伤害性比较大,因而宏观调控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行政手段。

3.计划手段。计划手段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一个大方向的调整,制定指导性的计划目标,具有前瞻性、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特点。

4.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措施来制裁企业的违法经济活动,规范行政人员的监督权力,从而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功能和作用

(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与协调发展

首先要转变宏观调控的对象,将传统宏观调控的对象企业单位转变为市场,借助市场调节来引导企业调整经营活动,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作用。其次要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传统体制下,国家片面强调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忽视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实情,导致了领导层决策错误,容易引发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将宏观调控的目标放在减少经济波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上,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收支平衡,放缓高速增长的步伐;然后要转变宏观调控的重点。新形势下,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不再是控制总量而应该转向调整经济结构,减少重复建设的次数,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最后要转变宏观调控的手段,在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比例众多的情况下,国家采用指令性的计划手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新形势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将国家宏观调控作为辅助手段,通过调节经济参数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与协调发展。

(二)平衡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国民经济的稳定需要平衡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这是宏观调控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从四十多年的经济运行轨迹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引发经济波动的行为是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必须协调好总供给的四个方面: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平衡。第一,平衡财政收支,减少财政结余和财政赤字的出现。第二,平衡金融信贷,适度贷款和发行货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银行准备金率,保证信贷规模与经济建设的目标相一致。第三,平衡物资储备,主要包括投资品、消费品以及进出口物资之间的供求平衡。第四,平衡外汇收支。虽然大量吸引外资是有效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手段,但是过度依赖外资将会造成贸易逆差,对国内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吸收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偿债率、负债率和借债率等。

(三)同步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当下,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保证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协调,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要保证能源、农业等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兴起。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结构现代化,调整传统守旧落后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其次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技术上要引进新兴科技,带动传统企业转型。在经济上要调整资产存量结构和增加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形成多元开放的经济新秩序。

(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

目前,由于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兴起,国家宏观调控必须重点解决社会各界因为分配不公而导致的经济利益问题,保证社会和谐,减少社会摩擦,促进社会进步。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三对矛盾:一是生产经营社会化与经济成分多样化的矛盾;二是社会共同利益与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的矛盾;三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

三、结束语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篇3

一、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地位

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地位,即产业结构调节法在经济法体系中的位置及其独立存在的理由和价值问题。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济法学者已注意到了产业结构调节法的作用,并将其归入到宏观调控法体系之中,但却未作为宏观调控法的基本法。笔者以为,对产业结构调节法的正确定位,既关系到对该法本身的功能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更关系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法体系的正确认识。而产业结构调节法定位于宏观调控基本法,则是由于我国经济与法律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

法律作为记载和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定形式,与其产生的经济原因互为因果。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法律要求即对法律体系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看,曾经存在过两种极端的经济发展模式,即所谓的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前者是由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以决定经济组织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中心问题的经济组织模式;后者则是其资源的分配由政府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的制度。[2]与这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产生了两种资源配置的法律形式:一种是资源占有者依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而决定资源的利用和交换,此时的法律表现为保证资源占有者自由利用和交换的规则即民商法,它主要是保护市场主体对资源配置的个别意志;另一种是由国家设定资源配置的框架,决定资源的流向和利用方式,此时的法律表现为以命令和服从为特征的计划法体系,它体现的是国家对资源配置的一般意志。实践证明,这两种法律形式都存在缺陷:传统的民商法无力治愈“市场失灵”,无法解决效率与公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不能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传统的计划法则忽视和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严格地限制公民和法人的经济行为,也不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在现代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面临着市场调节机制与国家调节机制的选择与法律制度的设置问题,于是才产生了政府的经济调控行为,产生了经济法这一新的法律部门。然而,不同国家对经济体制的选择及其法律制度的重点却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西方国家在其市场经济较为充分发展的情况下选择了“混合机制”,即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以及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民法和经济法双重调节体制。[3]在这种体制下,私有制通过市场机制的无形指令发生作用,政府的作用则通过调节性的命令和财政刺激得以实现。[4]选择这种体制的结果是各国加强了政府干预经济职能的立法,“政府在宪法上的权力被广泛地加以解释并被用来‘维护公共利益”和“监察’经济制度。”[5]与之相反的是,在过去以计划经济体制著称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发展市场经济,要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改革旧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改革的重点在于改变过去那种将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延伸至公民和法人的微观经济活动领域的政府经济行为,改变资源占有者的意志被行政命令所剥夺的局面。这种改革要求必须承认资源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承认价值规律,其结果是强化民商法的建设,对政府的经济职能重新定位,使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再是无处不在,以法律形式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改善政府的经济职能。

从以上经济法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经济体制国家经济立法的特点和宏观调控法律手段的分析不难看出:虽然世界各国的经济法均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均要实现调控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目标,但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却是大相径庭的。即使是在经济发展模式大致相同的国家,也会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别而产生不同的宏观调控法体系。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法国以计划法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手段,德国以经济稳定和增长法为核心,日本则以企业和地区振兴法为主要法律措施,并且各国均围绕宏观调控基本法,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宏观调控法体系。而在中国,则应建立以产业结构调节法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法体系。

所谓宏观调控,一般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也有人将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所采取的所有措施都纳入宏观调控的范围。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稳定增长,重大经济结构优化,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充分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等。[6]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必须履行必要的经济职能,诸如制定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公共服务;进行维护市场秩序的监督和管理;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等。[7]在政府的经济职能中,调节产业结构是其核心职能,即通过政府的经济行为影响资源的配置,保证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趋于社会总体目标。产业结构调节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一国 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能,更是直接影响到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就业、收入的公正分配乃至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所以,产业结构调节是政府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宏观调控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产生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前提是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一般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共同存在,而与该国的发展阶段无关。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为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经济法的共性,可以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诸多共同法律手段。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阶段的因素又是不容忽视的。各国如何针对自己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选择主要的或基本的宏观调控手段,便成了十分现实的问题。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市场不发育或发育不足,致使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特殊意义的潜在比较优势与结构效应靠市场的自身力量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出来,本应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因为发育不足而无法正常地发挥作用,这便在客观上要求政府承担起创造条件促进市场发育的任务,即通过政府有效地组织、利用社会力量来超越某些发展阶段,缩短超越过程。而政府创造条件的指向有三:即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倾斜、部门倾斜。[8]政府“组织”与“利用”方式的核心则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充分利用国际社会现存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结构与效益始终是困扰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实现“两个转变”所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结构调整是前提,效益是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结构矛盾的缓解,结构效应的发挥对于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具有特殊意义,它当然地成为了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最基本任务和最主要手段。我国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后所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出台的各项产业政策也从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与之相适应,根据我国产业结构成长的特点,确立政府有效推动结构成长的措施,调整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节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产业结构调节法,当然地应该成为我国宏观调控法体系中的基本法。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法确应成为调整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因为离开了计划(尤其是指令性计划),整个经济将无法运行。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计划法所存在的调整手段和调整对象单一、忽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计划必须具有强制执行力等缺陷使其不能胜任宏观调控基本法的重任,必须建立起以产业结构调节法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法体系。只有以产业结构调节法作为宏观调控基本法,才能针对我国市场发育不足的矛盾,正确地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建立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实现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

如上所述,我们将产业结构调节法定位于宏观调控基本法,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对法律的要求所决定的。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手段,它具有与经济体制发展密切联系的特征,产业结构调节法也不例外。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地位可能会因为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基本宏观调控手段的选择而发生变化,但在现阶段乃至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节法作为宏观调控法基本法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二、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宗旨

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宗旨,是指产业结构调节法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是产业结构调节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对于这一目标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加深对产业结构调节法的调整对象和特征的理解,有助于深入认识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它也是研究产业结构调节法所不可忽视的问题。

产业结构调节法是经济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立法宗旨当然应符合经济法的整体目标,建立在经济法的立法宗旨之上,或者说是经济法立法宗旨的具体化。如果将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概括为:“通过协调运用各种调整手段来弥补传统民商法调整的缺陷,以不断解决个体的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基本人权,调控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9]那么产业结构调节法的立法宗旨则应为:通过运用各种调整手段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经济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在西方产生之始即以弥补传统民商法以及行政法在运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生活方面的不足为己任。这一方面是弥补民商法在自由主义状态下医治市场失灵不力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弥补行政法为保障自由主义而过分强调对政府权力的约束的不足,从而广泛地建立经济管理机关并赋予它们以较宽的行政权和较大的裁量权,以保证政府经济职能的顺利实现。而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不足,民商法极不发达,行政法也因其计划体制下行政命令的特殊性质而并不具备西方国家传统行政法的真正意义。过去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和研究的经济法,并非以运用国家权力调控和规制市场为己任的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法。 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建立真正的经济法或新经济法。这样一个新经济法要求改善和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正确认识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确立政府经济行为的间接调控与计划指导原则,以调控基本经济结构、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基本目标。而调控经济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也正是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基本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调节法的立法宗旨与经济法的立法宗旨应该也必须是协调一致的。

产业结构调节法乃至整个经济法的有效实施,必须依靠民商法、行政法的密切配合。简言之,都必须有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认识。能使政府与市场在现实运行机制中产生某种互补性,是两者耦合的直接目的,但这种互补并非自动实现的。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以什么方式耦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行为主体(政府机构)与市场行为主体(企业)的存在方式与行为方式,并且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也不是一劳永逸地划分的。 因此,政府的力量在这种关系中处于相当主动的地位,法律对政府行为以及企业行为的调整与两者作用的发挥意义重大,它所要实现的目标将直接关系到互补的成效。一般认为:从运作功能上讲,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是配置资源,政府行为的基本功能是解决资源利用问题,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标志,主要是经济运行的稳定与效率,以及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可见,在经济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主要处于资源配置的过程,这是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本方面,而政府行为主要使经济运行与发展趋于社会总体目标。产业结构调节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必须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首要目标。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既然是政府与市场相互补充所要实现的经济目标,也就必然要采用一定的运作形式,尤其是在确立政府行为主体与市场行为主体的存在方式与行为方式方面,要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产业结构调节法。它正是通过规定各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政府行政经济职能的基本原则和方式,体现政府对于市场机制的主动作用,体现政府对于克服市场机制缺陷的决心与意志。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产业结构成长和充分发挥结构效应的必要条件。但在单纯的市场机制下,社会经济个体凭借自己对市场的价值判断或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来配置资源,极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利用效 率低下,继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因此,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节方面的主动性,采取各种间接调控手段和引导措施,促进结构优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经济运行的高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结构调节法只有实现了在资源配置和利用过程中市场与政府互补的目标,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能实现其更深层次也就是经济法的最终目标: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节法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一方面是通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则在调控过程中注意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兼顾公平与社会公共利益,调控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个体,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参与到经济运行过程中宋的。 由于其逐利行为可能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不利影响,产业结构调节法在运用各种手段调整资源配置方式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消除个体营利行为的不良影响,保护社会公益,以免各种非法的、不当的逐利行为给社会、国家和国民造成损害,以保证经济法最高目标的实现。

三、产业结构调节法与其相关部门的关系

产业结构调节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基本法律以及协调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手段,在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被认为是产业政策,有时被视为是计划法、基本建设投资法,甚至是企业法的内容。这种混淆,一方面是对产业结构调节法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对这一法律规范群的研究。因此,必须理顺这些关系。

(一)产业结构调节法与产业政策

所谓产业政策,一般是指关于一定时期内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目标设想,同时规定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实现这些设想的政策和措施。产业政策一般包括在产业之间促进资源合理分配的政策一一产业结构政策,在产业内部促进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政策一一产业组织政策,在产业中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一一产业技术政策以及财政、金融、进出口、劳动工资、企业整顿等政策。[10]从产业政策的概念及内容不难看出产业结构调节法与产业政策的下列关系。

产业结构调节法与产业政策都是旨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措施:

1.产业政策是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核心的政府决策体系,其主要内容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标和措施。产业结构调节法是以产业结构调节关系为对象的法律规范体系,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及调控手段,体现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权利义务。

2.产业政策通过具体规定实现其目标和设想的具体措施、具体的指标体系,以切实保证政策的实现。而产业结构调节法相对则较为抽象和概括,它是对产业结构调节的原则、调整方法和手段的规范化、制度化,具有法律的规范性和普遍适用性特征。可能会产生各行各业的产业政策,但不可能产生针对某一具体行业的产业结构调节法。

3.产业政策的时间性、灵活性更强。产业政策作为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一般而言,其实施的时期不宜过长,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的可能性也更大。而产业结构调节法作为规定产业政策原则和方法的制度体系,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修改也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二)产业结构调节法与计划法

计划法通常表示两种含义:其一是国家用计划方法干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法律规范;其二是确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在计划管理体制中的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编制、审批、执行、检查和监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过程中所发生的计划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第一种意义上的计划法,主要是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为实现一定的计划内容,由立法机关颁布的专门法律;第二种意义上的计划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基本法律手段,其内容包括计划法的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计划指标体系,综合平衡原则和方法,计划管理体制,计划编制、审批程序,计划法律责任等。计划法与产业结构调节法在立法对象以及立法目标方面存在着共同性,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法律,但两者也存在着重大差别:

1.调整对象不同。计划法的调整对象为计划关系,其产生的基础是计划经济,尤其是过去我国的那种忽视和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作用,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延伸至公民和法人的微观经济活动的计划经济。而产业结构调节法的调整对象是产业结构设置关系,其产生的基础是市场经济,是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

2.法律关系客体不同。计划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单一的计划行为。而产业结构调节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与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或非物质财富。

3.调节手段不同。计划法的调节手段主要是规定计划体系、指标体系以及计划程序。产业结构调节法的手段则相当多,有包括计划手段在内的财政手段、金融手段、直接干预手段、政策手段、行政指导手段等多种形式,而且这些手段的运用是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为前提的。

(三)产业结构调节法与投资法

投资法是关于调整国家、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在投资过程中所发生的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产业结构调节必然会引起投资方向、投资规模的变化。 因此,产业结构调节法与投资法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调节法对投资法具有指导作用,投资法与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协调也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实施。它们的区别在于:

1.调整对象不同。投资法的调整对象是投资关系,主要是投资过程中所发生的管理关系、借贷合同关系和货币监督关系。而产业结构调节法的调整对象是产业结构设置关系,其调整对象的范围远比投资关系广泛和复杂。

2.主体不同。投资法的主体为投资者与被投资者及其监督管理部门,其主体双方都是不特定的。产业结构调节法的主体则是国家或政府与接受调控者,其一方当事人是恒定的,双方不得变更,也不得选择。

3.产业结构调节法从效力层次上看应该是投资法的上级法。为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资源配置的优化,国家和政府运用各种手段对于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比例等投资关系进行调控,促使经济向预定的方向发展,是政府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这种对投资的调控又必须与其他宏观调控手段相结合。因此,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对投资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投资法必须依据产业结构调节法宋制定,并充分注意与产业结构调节法的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四)产业结构调节法与企业法

企业法是调整企业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企业与国家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基本内容可以说与企业息息相关。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需要通过企业加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活力、企业的规模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垄断与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企业既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是组成产业结构的基础单元,因而必须正确处理企业法与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关系。

1,企业法与产业结构调节法分属于经济法的两个子系统,企业法属于经济主体法的范畴,产业结构调节法属于宏观调控法的范畴,其调整的对象、内容、客体、手段都有很大的差别。

2.产业结构调节法通过对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布局等的干预,促进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对产业内部和企业组织结构产生影响,有时为实现产业调节的目的,国家也会直接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干预,加速产业结构的转换,以优化产业结构。但是,国家产业结构调节法并不能直接取代企业法,它只是对不同产业的企业形式及组织结构提出原则要求,具体的企业组织制度、设置程序及条件、企业的具体权利义务都应由组织法加以规定。

3.产业结构调节法作为宏观调控法必须注意处理与企业法的关系,将增强企业活力作为重点,克服产 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产业结构调节法的许多制度是通过扶持特殊行业或企业得以实现的,但扶持过度则可能产生这些行业或企业对政府的过分依赖,反而丧失了活力。因而,产业结构调节法的激励机制,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以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条件。这就需要企业法对企业的主体资格与权利义务予以明确规定,使企业获得市场竞争的良好条件,从而充满活力,能够对政府采取的各种产业结构调节措施或激励作用作出积极敏锐的反应。

注释:

[1] 参见吕忠梅:《产业结构调节法初探》,《法商研究》1994年第6期,第5-10页。

[2] 参见[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 2版),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 992年版,第68页。

[3] 参见黄文杰:《法国宏观经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 990年版,第7页。

[4] 参见[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 992年版,第68页。

[5]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 1166页。

[6] 参见马洪主编:《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

[7] 参见马洪主编:《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页。

[8] 参见陈宪:《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立信会计出版社1 995年版,第103-104页。

[9] 张守文、于雷:《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审计监督;环保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079-0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则主要是经济手段,因此具有非强制性。宏观经济调控是通过政府参与市场(充当“运动员”的角色),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使经济总量发生变化,来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持宏观经济平衡的。经济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的运用,会对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的供求产生影响,继而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其调整其行为,最终重新恢复市场平衡。在市场经济中,除非是在战争时期,政府是没有理由普遍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因为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从根本上是与市场机制相排斥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从而也就必然导致市场优长的丧失,造成社会福利的根本性下降。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撇开特殊的战争背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有的时候也是可以采取行政和司法手段的,例如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政府可以采取直接控制收入增长的收入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类政策的采用除非迫不得已,应该禁止政府使用,并且政府要使用这类手段,也必须获得政府立法机构的授权。中国经济不管是在全球范围还是从自身发展进程角度,其长期发展潜力和前景确实值得我们充满信心。从全球范围来说,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潜力较大,工业化、城市化扩展空间也很大。同时,中国经济已经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体制条件,具备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从自身发展进程来说,中国经济尚处于起飞阶段,进一步发展空间巨大,而且中国经济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市场规模,这样的市场规模将为中国技术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基石和可能,以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前现代社会,市场规模作为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使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虽然在工业革命之后,数学模型以及可控试验等科学技术的出现使规模在技术进步中的优势消失;但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进步与技术的应用必须以需求为支撑,随着技术应用中累计规模效应逐步被即时规模效应所取代,市场规模的大小正成为新技术需求大小的关键因素,市场规模又将成为未来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不管是外部环境比较还是自身条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但要想将潜在的优势和潜力转化为现实优势与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条件下,阻碍因素也非常多。

二、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宏观调控,审计监督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中国的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前提的。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消极,特别是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入,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规则不健全,财经法规不完备,人们对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不仅利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同时利用“有形的手”加强宏观调控,以保证供求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合理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两大部分:调节和监督。执行调节职能的主要是计划、金融、税务和财政。他们通过国家计划、信贷、货币投放、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支持等手段进行调节,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地发展。上述部门在调节的同时,还通过其业务履行监督的职能。目前,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工商、财税、物价、统计以及各专业管理部门,以上多数是属于专业性监督。通过各自的专业对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行业依法进行监督,所监督的仅限于分管的专业活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审计进行再监督。审计在监督范围和关系上不同于其他经济监督,是具有独立性的综合监督。审计监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经济监督体系中,审计不但同其他专业经济监督部门一样负有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的责任,而且还要对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实行经济再监督,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审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供宏观决策参考。因此,审计监督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篇5

政治经济学论文3000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宏观调控理论论文

一、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资本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深入地阐释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是单个资本的总和。“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着保障生产消费的资本的流通,还包含着保障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核心,即如何实现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和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货币形式转化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问题。

社会总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执行的结果即为社会总产品。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按用途分为生产资料部类Ⅰ和生活资料部类Ⅱ两大部类,按价值构成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三大部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Ic

II(c+v+m)=I(v+m)+II(v+m)

实现条件I(v+m)=IIc

简单再生产是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扩大再生产的巨大潜力。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c+v+m)+II(c+v+m)=Ic+IIc+I(v+m)+II(v+m),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马克思认为,同样的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Δc)+IIc+II(Δc)

II(c+v+m)=I(v+Δv+m/x)+II(v+Δv+m/x)

实现条件I(v+m)>IIc

扩大再生产是对简单再生产的发展与扩充,I(v+m)>IIc表明不能完全实现对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资料部类的等价交换,即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要存在多余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v+Δv+m/x)=II(c+Δc),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二、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适用,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难以保障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从而确保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问题。面对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为保障总供给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国家进行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但需求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难以解决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缺乏强制性难以产生有力的调控效果;错误地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故而要正确地处理好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当下的经济实际来看,从供给端发力迫在眉睫。

以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应地,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也要依据马克思的相关经济理论和所处的经济大背景以及实际进行。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需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在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实施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厘清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宏观调控手段实现的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不仅仅是指价值量上的机械相等,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集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一体的整体平衡,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三、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宏观调控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依据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指出的要想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全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动态平衡。参照这一政治经济学原理,有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生产资料的有效供给,便于实现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社会宏观经济的合理运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一原理蕴含着丰富的理性逻辑演绎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逻辑演绎体系得出要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状况,这种理性逻辑演绎体系有助于把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象简化为易于分析推理的公式,这对于我国宏观调控的安排与布局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形成了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智慧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制,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同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需要对我国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结合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机制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而西方却以私有制为基础,寻求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无源之水,只有把马克思的经典经济理论贯彻落实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实践中来,才能实现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逐步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逐步转为质量高效型;经济发展动力由依靠资源、劳动力逐步转为创新驱动。必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概念是对宏观经济政策思路的全新认知,也进一步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以及落脚点。供给侧改革尽管意味着宏观着力点发生调整,但并不代表全盘颠覆所有经济改革的举措,而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更明晰、更具体的表达方式,从而有助于带动改革红利更快释放出来。这些举措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得市场经济的长处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消除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障碍,形成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环。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差异入手,从社会商品部类的平衡角度和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探究,从而得到了立足于实际,发展中高端生产力、提振科技创新的结论。以期能够由远及近的保证我国市场能够繁荣稳定。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依旧放在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深化改革以推进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减少低端生产或无效供给,发展振兴有效的中高端产业供给能力,在维持供给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全力提高商品的生产能力。经由政策手段、科技创新、实业经济等措施,以解决我国供给侧现存问题。

一、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不同

1.西方供给学派的现有观点

西方供给学派片面性的强调供给可以创造需求,意图从单纯的供给方面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1]。增加供给和生产动力,最终使用的手段就是减税政策,通过振兴人民储蓄理财的积极性。西方供给学派的思路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过分突出税率在经济中的错误,特别是注重供给侧而对需求侧市场的忽视,只能说是一种完全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例如在今天如果生产大量的机械打字机,是很少有收藏家和猎奇者之外的市场存在的[2]。

2.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现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立足于政府干预的基础上,在考量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保证供给方面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完整性,从而发挥政府经济部门在市场调控和生产资料配置上的领导作用,从而以其在周期性微调的情况下发挥长效的经济振兴作用。

二、社会总商品部类平衡角度的改革研究

社会总产品能够分为两类:其一为能够进入或必须进入生产消费之中的生产资料商品,其二为进入个人消费领域的生活资料商品[3]。在商品部类的平衡性上,生产资料商品需要向生活自理商品提供生产资料,生活商品则必须向生产商品提供消费资料,其中的平衡关系是社会生产消费的基础。举例来说,工人需要买菜做饭来维持工作,生产出的商品换得工资来进行买菜做饭。这之间的比例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扩大生产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使得工厂能够消化更多的生产资料;但是更多的工人需要企业维持更高的人力成本,让工人能够消费更多的消费商品。如果生产紧缩,或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率大幅度跃进,就会出现供给拥塞的情况,这时的工厂倘若进行人力优化,工人失业或薪水降低,同样也会降低消费商品的需求,造成更大规模的供给拥塞现象。为了避免这种链式经济反应,需要保持平衡稳定的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马克思在社会总商品再生产理论的宗旨思想就是部类比例平衡。为了维持市场处于出清状态,控制再生产和部类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才能够使经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4]。

大的消费生产部类进入平衡阶段,也就意味着各个细分部类也进入了合理的平衡比例,保证在各个小类之中的生产和需求达到了平衡,这样才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正常运转。如果某些小类出现了产品过剩,另一些小类出现了产品不足的现象,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严重的生产资料浪费,甚至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转。

部类供需不平衡是我国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产能失衡是过去经济飞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合理问题。但是如钢铁、煤炭、石化方面产能严重拥塞,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因为技术问题,生产效率也较为低下。但是一些轻工业、新兴产业的产能仍然不足,民生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生产资料,发展部分受限。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苏联就面临着国防与民生经济的严重失衡,并且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巨大混乱。这种最深层次的产品部类供需失衡,仍然需要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化的警惕。

三、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角度的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是存在计划特征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部分干预下的自主经济。当前世界,除朝鲜、香港与美国外,全部国家或地区都使用带有政府管控调节的市场经济进行发展。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为目标,提高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和产出结构,提升全要素的生产率,适应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民需求和国家福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之中,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涵盖了多个方面。从长效角度分析,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发展是唯一出路。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無论是货币经济、资本经济或许可以得到短期的效果,但是都无法在长效上与科技经济比拟,这才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方法;中期角度分析,促使低端生产力转型为中高端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制定创新型的产业计划从而发展生产力是核心步骤;中短期的角度分析,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的防治这些年经济发展过快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市场经济问题,维护生产力的不失衡是主要任务。因此,从微小市场入手,建立完整的中高端产业链,淘汰低端产能,振兴教育,提振创新,从宏观经济态势梳理当前形势下的微观小循环是由近及远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

四、结语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篇6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 手段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

国家宏观调控是国家政府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及时纠正错误。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及现实意义

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

(一)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包含经济政策;价格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扶贫政策。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杠杆进行的调控都属于经济手段,还有经济计划、产品购销、产业政策、开发式扶贫政策等。

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二)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制定和运用经济法,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以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经济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三)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对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具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四)道德手段

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来维系的人们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运用道德手段干预和调节经济行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通过教育、舆论、文艺等多种手段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形成多数人形成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来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调节着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心理平衡,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三、国家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容易过热,动力来自过度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及其手段的投资依赖即所谓“投资饥饿症”,导致通货膨胀,结构劣化。主要对策是压缩投资,带来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主体,社会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以及国家具体的职能决定了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经济运行存在矛盾

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和生产力都构成影响,增幅偏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仍较明显。不真正解决结构、体制问题,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就随时可能出现,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不能为使国民经济真正转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轨道。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国家。单单靠市场的自发调控是不行的,市场调控有许多弱点和缺陷。

(二)宏观调控存在突出问题

宏观调控当前仍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以及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

在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措施,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对于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前的宏观调控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及现实意义

针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抑制过度投资、稳定市场价格、减少流动性过剩、降低顺差增幅;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宏观调控是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和引导。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都是政府重要的职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新思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破解中国宏观调控大局. 2007-08-01.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篇7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D30 [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重要保障,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一、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意义

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再上台阶,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要求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一)当前国内国外形势对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技术大变革和新的产业仍在孕育之中,主要发达国家债务问题积重难返,全球投资贸易保护主义发生强化趋势;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回归,市场、能源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影响国内经济稳定运行的外部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异常艰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等多种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受到人才、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强,现代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有待于完善。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只有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要求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框架。同时,也要看到,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宏观调控目标方面、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方面、在决策支撑方面、在宏观调控机制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客观上要求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断增强,要不断调整现有宏观调控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不断健全了宏观调控体系,调整完善了宏观经济政策,成功地应对了短缺经济条件下投资消费双膨胀造成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的趋势、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造成的严重冲击,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范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在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同时,不断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才能有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向前迈进。

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必须坚持的几项原则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宏观调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注意防止市场失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不足。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提高政府调控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有效减少行政干预。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主要依靠经济激励、法律约束、技术标准等方式,营造规范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宏观调控要维护好中央调控的权威,也要发挥好地方的积极性。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一定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地方制定规划和政策必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要加强与国家战略规划、宏观政策的衔接,确保国家规划和政策的有效落实。国家制定规划和宏观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为各地因地制宜留出合理空间。

(三)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问题

宏观调控既要立足当前,又要兼顾长远。要通过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熨平短期经济波动,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避免经济发生大起大落。又要改善中长期供给能力。

(四)正确处理全性统筹和局部调控的关系问题

宏观调控体现在各个领域的调控之中,调控效果是各领域调控政策落实效果的综合体现。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要在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宏观调控目标,投资、消费、贸易、产业、财税、金融、土地等调控政策都必须服从全局安排。

(五)正确处理政策落实与完善纠偏的关系问题

对于已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根据职责分工和落实时限,及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和操作方法,确保政策作用有效发挥,力争做到政策出台一项见效一项。必须及时评估政策实施效果,调整完善政策内容,确保政策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重大政策的调整要慎之又慎,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加强宣传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三、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策略措施

《决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从宏观调控的导向、目标体系、政策手段、制度机制、投资体制等方面人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一)健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

要加强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国家发展规划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金融资本运用、资源合理配置等政策措施的综合协调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的作用。要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和工具组合,探索综合运用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和杠杆率等调控手段。

(二)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的体制机制

要完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健全涵盖关键领域、重点突出、相互衔接、导向明确的宏观调控指标体系。

要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制定机制化。(1)建立健全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信息交流共享和形势研判,健全监测预测预警信息会商机制,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变化及时做出预警,合理确定宏观调控预期目标。(2)建立健全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储备工作机制,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手,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并向政策思路、改革方案、战略构想、中长期规划等延伸,形成政策储备。(3)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在重大政策研究出台的过程中,要完善社会听证、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等各类程序,充分反映社情民意。(4)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和调整机制,各项政策要对实施的背景、投入、效果和影响进行分析测算,充分权衡各种利益关系,并按形势变化和政策实施情况,适时预调微调,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提高相机抉择水平。

要推进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建设。宏观调控部门之间、宏观调控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要建立多层面的政策沟通协调机制,统筹进行政策尤其是重大政策调整的综合评估和协调,防止单项政策各自为政,政策之间效力相互抵消或过度叠加,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要把该管的管住管好,通过加强对投资活动的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发挥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防止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问题。

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要改变以往靠严格审批控制增量的做法,注重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国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

[2]赵振华.党政领导干部关注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手段篇8

一、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内涵

“宏观调控”又称“宏观经济调控”,最初使用于经济管理语境,我国宏观调控结合了宏观调节与控制两个含义,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渐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管理的主要形式。

由经济领域产生出来的含义及其相关形式能否自然地移植到社会领域,以形成“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含义及其形式?基于理论与实际的分析,同时类比于宏观经济调控,我们尝试性地给出一个描述式定义:所谓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系指社会管理主体以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为预防和控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因素出现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社会、行政、经济、法律、道义等相机管理行为。

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外延

从理论上看,社会发展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内涵的演变而演变,有时代性;同时也由于理论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当前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范围,是从管理工作层面和解决社会问题层面进行划分的。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按照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生存、发展和安全是三个递进的层面。每个层面按照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又包含若干社会领域的行业。生存层面上,是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外部环境条件以及特殊人群基本保障的领域和部门,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民政、社会保障、就业、环境保护、弱势群体保护;发展层面上,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人力保障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领域和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物)、体育;安全层面上,是为维护基本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领域和部门,包括公安、司法、检察等。

从实践上看,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范围也即调控客体主要包括:

人口与计划生育。人口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败,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与人口质量,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医疗卫生。从国际管理经验看,在医疗方面,公共政策的重点是关注基本医疗体制建设,公共卫生方面的重点则是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民政和社区。家庭与社会和国家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环节是“社区”,社区建设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社区建设经历了一个人们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一般重视到高度重视、从点到面全面铺开的过程。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由政府实施的公共福利事业,基本内容是保障居民的生存权。国际经验表明,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可以缩小社会成员贫富差距,防止社会成员陷入贫困,构筑社会公共安全网。

就业。妥善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近代工业革命使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地球的生态系统,环境问题也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

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保护。社会中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脆弱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生活状态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各级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的责任,需要通过社会发展领域各行业的发展规划,落实对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推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教育。教育是培育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体系、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外经济学家的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2--33%。

文化。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依据功能定位,文化领域可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体育。包括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体育产业也正日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竞技体育还是一个国家总体实力的象征。

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社会发展的第三层面是维持基本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包括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社会稳定机制的建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范同或者外延不是静态的认定。当社会发展实践表明,一些原本并不重要或被人忽视的领域日益成为重要的或必须加以调控的领域时,宏观调控部门应将其纳入到调控范围内。动态地跟踪和掌控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适时加以必要的调控,本身也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题中应有之意。

三、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一)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

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所以在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中居于重要的位置,是由其所具备的功能所决定的。主要体现为:

它是各项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行动纲领――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活动十分广泛,每个社会活动领域都有自身的管理问题。要把分散的各个具体的社会管理行动统一协调起来,必须上升到战略规划层面,这就使得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必然具有社会管理行动纲领的功能。

它是采取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措施的重要依据――各项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措施如社会计划、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等的提出和实施都是为了稳定社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所有这些手段措施提出的依据,可能多种多样,但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是其十分重要的依据。只有通过周密的战略部署,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措施才能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它是政府社会管理行动的公开宣言――当今世界,当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关心社会发展问题的时候,通过制定一项周密的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可以起到面向大众和国际国内展示社会发展成就,表明政府推进社会发展的意图和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从事并参与社会发展活动的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对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定期制定并执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将会成为整个国家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按照管理理论,构成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有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布局和战略

措施等六个要素:

1、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通常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协调和适应、把社会活动的社会效益发挥放在第一位。上世纪90年代原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曾经组织草拟了《1996―2010年全国社会发展纲要》(未正式),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提高民族素质为中心,坚持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并进,坚持以深化改革和开放促进社会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逐步增加对社会发展的投入。

2、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般应包括:主要社会活动的重要目标、上述所选目标的定量、战略总目标与战略分目标的关系。

3、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的选择标准包括发展过程中遇到重大障碍的环节、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的领域和全国关注的社会活动等。方法上一般对社会活动各个行业做出序列划分,然后确定重点,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没有不变的重点或永恒的标准。

4、社会发展的战略阶段

战略考虑的是较长时期的发展问题,因此要有时间上的考虑与安排。社会发展只有经过分阶段的设想及安排,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分阶段的意义,就在于它实际上就是发展战略的落实和实施过程。根据我国国情,在15年内的全国社会发展纲要中实际上就有“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计划时期。但在实际社会管理工作中,依据近细远粗的惯例,采取的是滚动式计划方法。

5、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

战略在空间上需要有规划布局安排。这一方面是因为空间布局是始终客观存在的事实,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的大国。由于历史积淀下来的原因,客观上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如果没有不同空间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安排,将会从根本上和在长期内扩大区域之间不同的发展差异,并引发深层次矛盾与冲突。

6、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依据长期的战略设想而持之以恒的政策手段。在我国,实施长期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环境保护政策,既是社会政策的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战略的基本措施。短期的宏观调控因为要应付随时发生的问题而伺机调整变动,但是宏观调控所依循的基本措施,还是战略与规划所设定的基本之道、根本之策。

(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

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有效地运用以政府为主体的强有力的干预,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公正地转化为民众共享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以提高人类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

目前根据社会发展实际管理经验,对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目标可有以下设定:

一是调控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和合理分配国民收入用于社会发展的投入水平,保证各项社会事业以合理的速度和规模获得同步的发展。

二是调控社会事业各行业的发展,使之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能超越经济承受能力,并且要成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要素和社会稳定的保障条件。

三是调控社会发展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其增强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四是调控社会发展中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和合理布局,使社会的发展更为公平和公正。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中采取的手段主要包括: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社会资金投入、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社会预测与监测、社会劝告等,由此也即构成了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

1、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

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是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具体延伸,作为手段的规划与计划着重关注的是社会计划及其管理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计划是逐步从经济计划中独立出来的,它一般以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为计划对象,这个特点决定了社会计划与经济计划有联系也有区别。

所谓社会计划体系,是指各种社会活动计划所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些社会活动计划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计划划分是根据计划期限分成年度、中期与长期计划,以及根据管理行业分成人口、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计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社会计划尤其是专项规划工作,相继制定了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若干计划。

目前我国社会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是选择、确定和落实社会计划指标,指标管理成为社会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般说来,社会计划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核算指标和考核指标等,由这些指标形成社会计划指标体系。

2、社会资金投入

所谓社会资金投入,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对社会活动的人力及物质投入和支付。从管理上讲,它分成社会事业经常性经费开支和社会事业基本建设投资两个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中的建设投入部分最终形成社会资产,即各种社会设施和设备。社会资金与资产的性质比较复杂,可以从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消费性与非消费性、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福利性与非福利性等多重属性来加以理解。

目前,如何建立积极、稳定、有效的资金筹集和保障机制,是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产品与服务特性及其对筹资机制的要求,为社会事业筹资机制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以此为基础,我们要努力构造形成保障社会事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筹资机制;形成使社会事业总体发展以及薄弱环节都能够获得又好又快发展机会的筹资机制;形成普遍性、大众性社会服务和特殊性、个性化社会服务均能获得发展的筹资机制;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自愿组织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筹资机制;形成政府政策措施到位、市场体系及功能完善的筹资机制;形成不同筹资渠道和方式有效分工与组合的筹资机制。

如何用好、用活来之不易的社会资金,也是重要的改革内容。过去仅仅将社会资金作为非生产性(纯消费)、纯公益性、纯福利性投入,存在片面性。根据国际经验,社会资金的使用完全可以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获得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因此要积极探索社会资金使用的创新机制。

3、社会立法

社会立法最初是指保护处于经济劣势状况下的群体生活安全所进行的社会安全立法,如救贫法、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工厂法等,

主要着眼于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以后逐步发展,将预防社会问题的立法也包括在社会立法范围内,如亲属法、婚姻法、优生保健法、环境卫生法、职业训练法、居民住宅条例及其它一切有关社会福利的法律法规都归入社会立法的范围。这实际上扩大了社会立法的范围,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社会立法。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立法已经初具规模,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保障社会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社会立法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有些方面还不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法律体系不健全,某些方面欠缺、甚至存在空白;某些方面的立法层次较低,影响了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正常运行;某些法律的立法主旨比较陈旧,不仅影响了法律效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4、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强调计划管理,尽管存在一定形式的政策管理,但其作用十分有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策管理日益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计划管理手段相比,社会政策是政府对社会活动更加灵活的干预形式。

社会政策管理行为表现在:政府及其代行机构(政策主体)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通过设定一定的社会发展目标(政策目标),并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政策手段)来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所以说,政策主体、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构成了社会政策的三大要素。社会政策干预的对象是社会活动,它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对应,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现实中也存在着统一协调的基础。一方面,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的最重要保证是两者主体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从具体目标来看,经济政策目标和社会政策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同时,两者的管理对象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交叉现象,社会政策的干预会产生经济政策效果,经济政策的干预会产生社会政策的效果。在现实中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协调经济政策手段和经济政策手段的作用方向。

5、社会监测与预测

社会监测是对近期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社会现象、突发社会事件、严重社会问题的跟踪与评价,并依据监测结论做出政策建议。社会监测为社会预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社会预测是指对未来社会现象、过程、事件的可能性的科学判断,即专门研究和分析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一旦发生变动时可能出现的行为和结果,并据以制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应付方案。

社会预测不是主观臆测,而是以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为基础,因此,制定的应付方案一般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社会监测与预测彼此并不能严格区分,所以在实际的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行动中是相互重叠的。

社会监测与预测内容十分广泛,现时主要集中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目前常用的社会监测与预测方法有外推法、类推法、单位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等20几种。

社会监测与预测的过程包括,分析大量的信息;分析监测与预测对象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确定监测与预测工作涉及范围并选择相应的方法;应用一系列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并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统计手段和技术设备来研究社会现象,探寻社会发展过程的规律,以便监测与预测社会现象的发生,并做出相应对策。

6、社会规劝

社会规劝一般是指调控主体利用舆论媒体和各种影响关系,对调控对象进行游说、劝诫、训诫等等说服性活动。由于社会发展中利益多样化产生出来的意识多样性,使得以社会规劝方式进行调控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调控方式和手段。

社会规劝在进行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社会规劝本质上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特别适合于对社会事件中的人群的管理。比起其他强迫性方法来,它可以从人的心理内部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第二,社会规劝体现的是对话及民主协商的精神,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管理主体通过开展对话和民主协商说服管理客体是常用的方式。第三,社会规劝也体现了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逐步凝练社会意识形成社会共识的目的。尤其当各个社会主体利益发生冲撞、各执一辞时,社会规劝可以发挥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形成社会基本共识的作用。

(三)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制

所谓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制,是指社会调控主体根据一定的调控目标,确保调控任务的完成而采取的制度化措施的总称,包括确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设置的调控组织机构等等。体制的核心在决策和组织,从本质意义上说涉及两对重大关系的明确及其调整:

其一,社会调控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我国社会调控主体主要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说到底就是中央说话要算数的问题。社会调控客体是社会成员及其社会组织,它们之间由此结成错综复杂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很重视和开发非政府组织在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过程中的有益作用。

其二,社会调控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社会调控主体按照调控职责分工而成决策、执行、咨询主体,按照调控层次而成中央与地方两个基本主体。实践表明,内部关系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关系紧张,均会对社会调控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上一篇:大学微观经济范文 下一篇:初一的科学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