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3-08 10:15:57

农村社区的定义

农村社区的定义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整合涉农档案资源,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档案工作体系,有计划地开展送档下乡、送信息进村等活动,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

二、目标任务

力争在2012年底全区100%的区级涉农部门和镇机关及80%的村(居委会)档案管理达到统一的规范化标准,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具体阶段目标如下:

2009年,在全区2个镇(白市驿镇和陶家镇)率先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试点。试点镇的各村、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并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通过市档案部门初验。

2012年,在全区所有涉农部门和各镇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立并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体系,70%的单位配备计算机,实现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网上查阅。

2012年底,依托区政府公众信息网、档案信息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党建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络系统,基本建立覆盖全区农村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体系,镇、村(居)两级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查阅部分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实现农村信息资源共享,达到广大农民利用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一般不出村(居)”的目标。

三、主要内容

(一)区级涉农部门

1.制定本部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工作目标、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领导,落实工作经费,开展业务培训和监督检查。

2.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管理有序,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档案目录和重要档案力争进行数字化处理,编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资料。

3.建立方便农民群众档案查询系统,本部门涉农档案信息。在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党建网)、档案信息网、农业信息等网络系统上载“三农”档案资料,确保涉农政策、技术、信息到镇、到站所、到村,使农户能够方便查阅。

(二)各镇人民政府

1.把档案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所属单位、村(居委会)及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有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专(兼)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3.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示范区创建活动。各镇要把此项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实分管领导,建立领导机构,细化目标责任,切实做到目标明确,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明确工作责任。区档案局负责制定全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整合全区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建立网上查询系统,对全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与监督;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和涉农部门负责加强对本部门“三农”档案工作的规划和组织协调,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同步安排档案工作经费、同步开展档案工作,联系帮扶各镇的区级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指导、帮扶的重要内容,共同助推创建活动的开展。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街镇、区政府各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发挥宣传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充分运用宣传标语、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渠道的大力宣传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调动全区特别是各镇和区级涉农部门及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落实工作经费。区财政按照区创建工作需要做好预算,拨付区档案局统筹安排。各镇和涉农部门负责本级创建工作所需经费,增加档案工作投入,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需要。

农村社区的定义篇2

关键词:社区服务;均等化;背景;意义

社区建设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与服务,如何引导城乡社区的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要求“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3月1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6年9月22日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探索和试点工作。2007年3月29日,民政部印发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民政部决定从全国有条件的县(市、区)中确定一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用1-2年时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作出了“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一重要部署。同时《决定》还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报告也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2008年10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党和政府不仅颁发了相关政策,还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的实施,民政部也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将城乡社区建设作为各项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政部确定了251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如武汉市全面推进以“致富门路清晰、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保障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长沙市在开福区、浏阳市、临澧县等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实践。这些地区的社区建设实践和取得的积极成果论证了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均等化的合理性,并为建设城乡一体化社区提供了经验。

一、社区服务均等化的背景

很长一段时间,社区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视及投入严重不足。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内部趋力和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农村社区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凸显出来,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与社区服务均等化也越发重要,因此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社区服务均等化成为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跳出了以往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发展思路,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大环境中统筹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统筹分配城乡的经济、政治、社会资源。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与社区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社区作为城乡的基本单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衡量其是否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社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1] [2] [3] 

。从主要产业划分,既有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村,也有以农业传统产业为主的农村;就集体经济发达程度而言,既有村集体经济发达的农村,又有集体经济较差甚至没有集体经济的农村;就产业形式而言,既有农业、牧业、渔业等传统产业农村,又有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现代产业农村。同时城市社区最重要的功能是城市居民生活休闲的场所,而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不同,其不仅是农民生活的共同体,还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地域,农村社区不仅承担生活服务功能,还承担经济组织和经济服务的功能。

.城乡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社区建设一直以城市社区建设为主,农村社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社区建设始于世纪年代初,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单位制的解体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直到年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城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同时城市经济比较发达,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的各项改革也向更高层次迈进。但相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由于起步晚,存在资金缺乏、领导认识不到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落后、村民自治组织行政化严重、农民的参与度低、农村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随着传统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减弱,基层组织建设滞后,农村的养老、助孤、济困、扶幼、助残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生活环境仍旧脏、乱、差。

城乡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社区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建设一个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城乡,因此建设一体化、均等化的城乡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举措。

二、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把握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主要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来促进城乡社区建设。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均等化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社会基层工作,它通过对城乡社区自治、城乡社区管理、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发展,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城乡社区建设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社区建设活动,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的均等化。城乡社区建设要本着全面性与重点性、普遍性与特殊性、长远性与近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推动,稳步推进,探索适合城市和乡村社区发展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的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实现途径,为我国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和均等化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与政策支持。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其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别属于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组织建设的内容,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一些地方也围绕着新农村建设,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整合农村基层资源,完善农村基层服务设施,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深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拓展农村基层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为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均等化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对新农村建设有主要意义。一是实践证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新农村建设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内容;二是城乡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有利于引导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利于经济资源流向农村,也有利于先进文化向农村传播,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三是有利于协调农村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步伐。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国共产党第十

农村社区的定义篇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一、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具备了“用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的难点是“三农”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没有广大农村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变,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已经成为农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农村先后进行了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两税”、“两工”、“三提五统”以及乡镇综合改革,全面清理涉农收费,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面清理锁定并化解了部分村级债务;实行了种粮、农机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林权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快,“三通”建设已经稳步实施,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养老统筹等正在积极推行之中。所有这些举措,一方面使我区广大农民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拉开了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全党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主题实践活动。紧接着,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适时的,是符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且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地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及农民的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还要认识到,没有农村稳定持久地发展,就不可能从整体上消除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因此只有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会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工业化进程,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国力更加强大,城乡面貌才会发生巨变,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二、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与全面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向下一个更高目标前进的基础和起点。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狭隘的“新村”或者“村庄”建设,而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不是整齐划一,全面开花的格局。没有经济实力,没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也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主张阶段论但不唯阶段论,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注重引导,拾遗补缺,加快步伐,以阶段性促全面性,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进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列入各级党和政府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使我们有经验借鉴,有典型引路。我区正处于起步与规划的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规划是关键,实施是重点。我区的新农村建设目前规划的重点,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区域化格局。“倾力调结构,全面抓发展”是必经之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新型的农村产业化体系,应当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从总体来讲,我们要着力于“修好幸福路,建好致富园,建设新农村,奋力奔小康”的进程。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我区可以大体划分为两大区域化经济格局。平丘地区、城区、三峡河谷地带的乡镇(街道),已经形成了柑桔、茶叶两大支柱产业,要抓好产业化建设。西北山区,根据立地条件,主攻柑桔、桑蚕、茶叶、干果、猕猴桃、木本药材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对于村庄建设规划,按照上述两个区域化划分格局,平丘地区、城区和三峡坝区可以根据条件规划居民点(新村),并抓好生态家园建设。其他区域,由于山大人稀,需要在经过一个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形成一定规模和条件后,尊重农民意愿,再适当规划小型、小规模的居民点,并且通过试点再加以推广。当前我们正处于规划与发展之中,要围绕规划和发展来理清思路,化解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四个坚持”和“五不”的要求,不搞大集中,不搞“一刀切”,防止“劳民伤财”。在发展中,对于公益事业建设,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尤其是农村道路建设、文体卫生事业、通讯网络建设,要依据规划的居民点以及形成状态,分期分批安排,防止建了又改的“透水”现象和财力不济的“透支”现象。要注重新农村建设项目与党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扶持项目相对接,以争取更多资金用于我区新农村建设。对于“软件”工程,要积极疏导并稳步推进,在尊重农民意愿、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村利益。当前,农村土地、山林纠纷较多,要充分发挥我区创立的“三级调处中心”作用,尽可能在—年内基本调处完毕。新农村建设,包括统一规划布局的产业结构调整用地在内,将涉及开发与用地的补偿等利益矛盾,要引导农民从大局着眼,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对横行乡里的恶人恶势力,要通过普法教育和法律手段,确保一方平安,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要宣传、引导和组织农民自觉参加社会养老统筹,政府要注重解决好五保户、烈军属、老党员、农村离任老干部、复退军人、贫困户等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我区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还要注重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建设。中央组织部××年选编的全国个先进典型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村级都有很强的集体经济实力。因此要倡议消除没有村办企业的“空壳”村。在总结我区抓村办企业而沉重负债的教训,继续坚持引进企业,以土地、资源入股、参股的经验,突破性地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性与保障性

农村社区的定义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激励;能力;组织;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80-06

西部资源富集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既有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特征,也具有资源富集区的特征。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的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资源富集区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既要解决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制度创新和组织成长,提高能力培育问题,又要解决作为资源富集区如何通过激励结构的建立实现发展战略和产业的转型。因此,新农村建设对西部资源富集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资源工业的收入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西部资源富集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基础设施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对加快西部资源富集区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分析框架: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的相互作用

发展经济学家桑加亚•拉尔(Sanjaya Lall)依据激励有效性假设把贸易战略作为工业化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认为激励是“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总分条件,……激励本身并不会产生工业化所需要的‘供给方面’的要素” ,但是通过政府干预,可以理顺价格,使所有市场都能对激励做出有效反应,这是工业化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因此,成功的工业化是激励、能力和制度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1]从激励来看,激励产生于贸易战略与国内产业政策,并从香港、韩国等新型工业化地区、国家的成功例子说明了这种观点。从能力方面来看,能力可以分为三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努力。从制度方面来看,国家工业化成就的制度是指为了克服工业能力发展殊市场失灵所建立的实体。由于制度是工业化的一个决定因素,制度支持是工业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如何看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工业化成功的作用以及通过何种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则是拉尔没有关注的方面。

借鉴桑加亚•拉尔的理论,新农村建设实际上也要从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上解决先进或适用生产要素、社会保障向农业或农村转移和灌输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如下新农村建设的分析框架:

1.1 社会激励结构的设计:确立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激励机制就是要制度的激励正确,它不仅要求提高制度安排的效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制度安排的方向正确,即制度安排要朝着有利于充分发挥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各类主体更加注重内化的能力建设。同时,使各类先进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地区,支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一个制度安排有效并且资源能够自由流动的经济中,其总的产出并没有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这里就存在激励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单种物品价格或者物品间相对价格之比变化等方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建设的各类要素进行刺激,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有效地实现帕累托改进,达到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1.2 使制度正确:提供新农村建设的平台诺思(Douglas North)认为:“制度提高了人类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确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在整个历史中人类设计出制度以创造秩序和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与经济学的标准约束在一起,他们规定了选择集,决定了交易成本,由此决定了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率与可行性。”制度安排是一个社会发展最为根本性的因素,决定着后续激励机制能否得到有效实施,企业、中介等组织能否快速成长,各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更一般的说,“使制度正确”实际上是节约农业或农村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制度安排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的总体框架、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政策实施机制,使得农民和各类组织等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的主体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有了制度保障和指导。

1.3 提高组织化:新农村建设谈判机制的构建组织是一个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有效载体。我国农村地区是一个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这种分散的、零碎的小农经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在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正确的激励机制下,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等农业企业组织,有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力发展非农企业组织有利于加快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则有助于改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和维权谈判能力较弱而处于弱势地位困境等问题,同时有助于农民规避风险,减少交易成本。

1.4 能力的培育:新农村建设的行为载体桑加亚•拉尔(Sanjaya Lall)指出在国家层次上,能力可以分为三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努力,这三者密切相关,而且以一种在经验上非常难以确定它们各自贡献的方式相互发生作用。如果建立了物质资本而没有相应的技能,生产则是高成本。如果创建了技能,而没有相应的技术,一国仍然不能多样化并发展创新,而技术引进是昂贵而受限制。如果技能与技术进步领域提高了,但物质资本滞后,人力资本在生产中也得不到利用,等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建设包括物质资本、技术努力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物质资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是各项制度得以贯彻实施,各类组织在正确激励下得到成长的物质基础。技术努力和人力资本建设则有助于提高农民、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抵御风险的自生能力、参与竞争的发展能力

2.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的约束因素: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视角的分析

西部资源富集区是指拥有较高丰度的自然资源但经济暂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一类区域。其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有:经济不发达,区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资源采掘业为主。资源开发强度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如陕西的榆林地区、新疆的阿克苏地区、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地区、贵州的毕节地区等。西部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的特征表现在:经济不发达,区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资源采掘业为主。资源开发强度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存在着“国富”与“民穷”的矛盾性。西部资源富集区属于资源富集而且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要比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得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是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的有效统一: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有效的激励结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完善的组织体系构成新农村建设的载体,能力建设不断塑造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从制度、激励、能力和组织四个方面来考察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2.1 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约束

西部资源富集区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停留在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的开采方面,劳动分工程度低,产品种类少,分工网络范围狭窄,交易成本非常高。因此,需要制度创新来促进分工向纵深细化,扩大横向的分工种类,从而节约交易成本,使分工带来的利益高于交易费用增长带来的利益。西部资源富集区长期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进行生产经营,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昂贵的代价,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成为西部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素。形成这种瓶颈因素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安排的缺失和制度的低效率,并对新的制度创新产生依存影响。

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是其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农村社会中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正式制度的创新包括农村基层政权制度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农村基层政权存在的有效性及发挥作用与否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村政权的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中来,实现农村基层政权制度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探索出既能提高农业效率又能维护农村社会公平稳定农地产权制度;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因此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制度创新。

2.2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约束

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就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增长的成果如果分配,从而使社会每个阶层都可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并产生收入增长的预期,从而产生激励的效果。在当前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缺乏正确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得经济发展面临重大阻碍。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错位,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因行政效率低下而虚高,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不适应、农民为购买公共产品所付成本与收益不相符合,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地方公共产品供给者缺少相关监督所造成,因此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可以使县乡政府与农民的利益相一致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不单是有形资本累积的结果,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对贫困人群的脱贫致富同样至关重要,从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来看,西部资源富集区农村适龄人口义务教育完成率低、城乡教育资源不平等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也相对落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否决定了经济主体主要从何种渠道取得收入,农村金融市场化是农村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西部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相对滞后、农村资金供求严重失衡,这些问题都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西部资源富集区作为资源富集地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资源企业、城市居民、农民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如何构建利益协调机制非常迫切;激励农民进入市场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西部资源富集区当地的资源产业吸收了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到了现代工业中,农业劳动力不再仅仅束缚在农业上,但是这些农业劳动力主要是在资源产业中进行简单劳动,获取少量的工资,劳动力就业的范围很小,收入也较低,因此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建立劳动力的流动机制。

2.3 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约束

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为载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农村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共同构成了农村市场治理的组织网络。

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看来,西部资源富集区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许多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许多村里的能人、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村干部无人当,即使有也都在50岁以上,还有70多岁的村干部,他们只能维持现状,根本无力去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从农村企业来看,西部资源富集区农村企业入股的形式单一,收益分配方式不合理,而且农户参股的稳定性差。农业专业协会是指由普通农户作为发起人创办的农业经济组织,农户在其中充当着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角色,它将农户组织成一个行动团体与其他市场主体发生经济关系。西部资源富集区中介组织的独立性比较差,实力比较弱而且形式单一。在西部资源富集区农业专业协会发展中,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专业协会发展相矛盾、农业专业协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不完备而且农业专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由此可见,在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中组织成长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约束因素之一。

尽管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也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是:⑴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政策的支持。2005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将投资方向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从建设资金、财政支出、银行信贷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这些政策都将成为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持。⑵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国家进一步制定的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利于西部资源富集区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有利于西部资源富集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⑶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凭借资源优势,近年来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将为西部资源富集区的工业反哺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 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约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能力。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结构调整和转换、经营方式的转变、新优势的培育是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从结构调整和转换来看,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西部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阻碍着“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因此,在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换,由单一的实现“国富”的资源产业向实现“民富”的多层次产业体系的结构转换;从经营方式的转变来看,西部资源富集区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农业经营方式、农村流通方式均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资源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转变、农村经营方式由小商品经营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和向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方式的转变;从新优势的培育来看,西部资源富集区需要通过资源工业发展所得到的收入反哺农业,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培植新优势。

3.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西部资源富集区存在“国富”与“民穷”之间的矛盾,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经济结构中,以开采和加工不可再生、耗竭性自然资源的资源型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工业产值绝大多数是依靠资源型产业得到的。因此,西部资源富集区的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是制度创新、激励结构、组织成长和能力建设。

3.1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进程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内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内容的系统性工程。但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生产发展在根本上影响其他四个方面的进展状况,它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现代农业是关键。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业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当前西部资源富集区的农业生产中存在农村建设主体和农村高人力资本含量劳动力“单向流出”的不一致,农产品产出增加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协调,农产品产出增加和农户谈判能力低下的不匹配以及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不同步等问题。基于此,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现代农业建设: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聚集,健全城镇的居住、公共和社区服务,规范中介组织,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⑵提供农民所需的基础设施,加快公益事业建设。从道路、通讯和农田的现代化设施配套方面着手,加快公益事业建设,从教育、医疗、广播电视等人居环境入手,缩小城乡人居生存环境差距,让农民尽快尽可能多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⑶建立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减少市场等因素给农民带来的风险。从产前、产中、产后为农业提供系统的社会化服务,建立市场和自然因素预警机制,预防风险,建立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⑷加大对青年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从技术培训、标准化生产、生产要素的组合或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到创立生产经营的信用等方面进行培训。⑸建立风险基金。农业企业不仅受市场风险的制约,同时也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建立风险基金,当农业企业受到人力不可为的因素制约时,基金应帮助农业企业渡过难关,确保农业企业今后能正常顺利生产经营。

3.2 通过产业转型,提高农业发展能力

“新农村建设的产业转型包括产业技术基础和产业结构的转型”[2]。通过对农业产业技术基础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可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其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因此,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要通过产业转型,提高农业的发展能力。

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的产业技术基础转型中,一是实行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促进传统劳动密集型或土地密集型农业生产转变成资本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生产。既要发挥传统耕作技术的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新技术引入,为农业提供科技创新支持。实行生物技术创新,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研究推广突破性的品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深入做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推广符合当地实际的适用新技术。通过技术指导,稳定农村基层技术推广队伍,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技术基础;三是推进生态农业生产标准化,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品质。逐步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加快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农产品分等分级管理,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完善检测和管理手段,提高检测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

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的产业结构转型中,一是要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主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由过去的依据市场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在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重点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经营模式和制度结构,优化农业宏观布局规划;二是依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数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三是做好农业发展中产业规划,充分根据各村镇不同的农业资源情况,帮助其明确农业主导产业,帮助其明确农业主导产业,制定“一村一品”、“一县一品”的发展规划,大力开发和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经济,并重视和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四是加强农业的产业链管理。通过实施农业产业链管理对农业产业链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进行整合,可以提高其农业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3.3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农民

根据贝克尔等人的研究结论,如果初始人力资本缺乏或达不到一定的水平,经济发展就难以启动,或者最后又会回到原来落后的稳定状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重视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在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需要:⑴加大政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的发展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西部资源富集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偏低,对于农村教育的投资更是不足,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支出的负担比较沉重。因此建立规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寻求多渠道的筹资模式,“使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3]。⑵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这不仅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需要,更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在农村技术培训中的培训费用应由农民付费转向公共财政统一提供,加大财政对农村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特别是兴办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⑶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推广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对农村公共投入的长期低下,除使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外,还严重制约着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身体和文化素质,就应打破资源占有和分配上的不公平状况,推动公共资源适度向农村倾斜,让农民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利用公共资源的权利。⑷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和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仅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口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的生存保障问题,它更应当着眼于农村人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发展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起到维护和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3.4 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培育产业新优势

西部资源富集区是典型的资源依赖性经济,这种经济在目前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这种经济存在着巨大的政策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西部资源富集区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早做好产业的转型,大力发展接替产业。一方面,在原有资源产业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向前或向后延伸、拉长产业链,由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不断向资源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方向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利用现有资源产业的优势和积累,大力发展替代型非资源性产业,由石油资源依赖型经济向生物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把生物经济作为西部资源富集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替代性产业,为将来发展与资源无直接关联的替代产业打好基础。”[4]

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突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要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村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和有知识、讲道德、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农村饮水、通村公路、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注重培育扶持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文化设施建设,逐步搞好村镇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抓好村容村貌的整治,逐步解决新农村建设无新村的现状。进一步探索研究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新机制。要走国家扶持和社会各界参与扶持相结合的路子,要积极寻求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使涉农资金能捆绑使用。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决杜绝负债搞建设。要创新发展模式、扶持模式和建房模式,不搞一刀切。要善于总结经验、整合资源,要压缩试点村规模,切实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3.5 设计新农村建设机制,实现 “国富”和“民富”相结合

在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机制的设计是化解“国富”与“民穷”之间矛盾的根本保证。首先,需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财政投入的新机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和农村会突破乡镇范围,实施的中心需要转到县级政府。政府实施反哺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7]。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投入,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扩大支农投入渠道,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构建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整合农业和农村的各类项目和资金,捆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要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投资新农村建设,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向新农村建设转移。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但新农村建设并不单纯依靠资金就可以解决问题。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的新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保障农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各级领导对农村基层干部要从政治上严格要求、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支持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5B―ZD03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_089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xjL014)、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5M108)

参考文献:

[1] 桑加亚•拉尔.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成功的解释,发展经济学的前言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138.

[2]任保平,钞小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转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5):55-58.

[3]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商务印书馆 ,2004:114.

[4]任保平.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的观察与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2007,(3):5-11.

[5] 王振耀.走向以农村为本的农村发展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28-35 .

[6]王景新.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3.

[7] 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长三角地区实践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7,(8):13-20 .

[作者简介]任保平(1968-),男,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农村社区的定义篇5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之一,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而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担负起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的重任。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民族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都进行过重大调整。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第三次重大调整,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和少数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经费和政策上大力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也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品格。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开始具备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政策,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民族地区的面貌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是关于“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把握了新时期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找到了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的结合点。这一系统的战略规划,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少数民放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民族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4、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少数民族早日走上富裕文明之路。

二、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民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加强领导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使村级班子成为经济发展、文明新风创建的坚强战斗堡垒;发展和扩大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和民族自治,并且要把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摆上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当地政府应成立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其次、政府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与。要通过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宣传、积极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少数民族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最后、政府要认真规划。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要体现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2、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核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力。

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是繁荣农村民族经济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然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也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发展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关系到劳动力资源再生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要激发民族地区内部的活力,下决心通过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培育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决心和意志,增强少数民族的自信心,努力激发和充分调动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重视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目前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增收难与农民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十一五”期间,政府一定要把培育新型的少数民族农民,开发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和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作为解决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根本,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通过提高少数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保障。

4、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把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农村社区的定义篇6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市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___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对于___这样一个重工业城市而言,___市建设经济强市和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牧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对于实现___“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建设“富裕___、文明___、生态___、平安___”,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___市新时期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因为用传统办法解决当前的“三农、三牧”问题难以奏效,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是城乡分治的办法,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财政提供,而农村牧区主要由农牧民自主解决,国家只给适当补贴。二是全国农村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2/3以上,但国家提供的各类国债资金不足1/3。三是在文化、卫生、教育等资源分配格局上,重城轻农。四是农村牧区道路、饮水、通讯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水平。五是农牧民在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大的差异。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越来越深。工业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占有配置资源的强势力量,使大量资源流向工业,大量廉价劳动力涌向城市。在工业的挤压下,农牧业成了一个弱势产业。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必须依靠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实现。具体讲,就是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互补共促、协调发展。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实现惠及全体城乡居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以来,___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相比较而言,农牧民的收入还偏低。去年,全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218元,农民人均收入为4667元,绝对值相差8551元,相对差距是2.8∶1。特别是___市农牧民中还有2万极端贫困人口,而且农牧民增收的难度较大,基本上仍属于“靠天吃饭”。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做文章,给农牧民更多的公平待遇,切实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惠及广大城乡居民的全面小康。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___”的重要基础。___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农牧业比重偏低。但是,在第一产业4%的比重背后,是生活在全市90%以上土地上的70多万农牧民。因此,实现农牧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和睦相处、充满活力,是我们建设和谐___的重要方面。目前,农村牧区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牧民还处在弱势地位,生活水平比较低,生活条件比较差,特别是还有部分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如果他们的生产生活得不到改善,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就很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加快农村牧区的发展,减少不稳定因素,为建设和谐___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集中代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全局高度、以战略思维来重视和谋划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努力推动___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的形势下,站在新的发展历史起点上,实施这样一项伟大的建设工程,我们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环境、机遇和有利因素。从宏观政策上看,中央作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明确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国家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今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些支农政策的新变化,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农牧业生产建设,为___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___市的发展实际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还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一是___市农牧业人口比重不大。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2/3以上,国内许多城市农业人口比重也很大,而___市农村牧区人口所占比重不足1/3,三个农牧业旗县的人口也比较少。特别是达茂旗1.5万平方公里土地内仅有十多万人口。相对其它城市和地区,我们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压力小一些。

二是___市农牧民收入水平高于全国和自治区平均水平。去年,___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7元,分别比国家和自治区高出1412元和1575元。在___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城市居民一个百分点,这有利于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是___市在“多予、少取、放活”方面率先走了一步。*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免征了农业税,全面落实了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教育补贴等支农政策,率先在自治区推行了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了___市粮食储备数量,有力推进了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1.6亿元,粮食产量达到84.8万吨,奶牛总头数突破40万头;___市拥有9户国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形成了产值超百亿元的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44个,建立了奶源、肉业、蔬菜、薯业、粮油、绒毛、饲草料、特色种养8大产业基地。农牧民收入稳定提高,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扶贫开发、农牧新村建设、林业生态建设、水利、防凌、防汛等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全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五”末,全市GDP突破8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五年累计实现的GDP和财政收入均比“九五”时期增长了2倍以上。

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奶牛养殖、肉羊业、薯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迅速壮大,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基地的建设,使我们有条件在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促进农畜产品生产流通,实施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帮助农牧民致富等方面开拓更大的空间。今年除国家、自治区对___市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投入外,市本级、各旗县区也将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五是农牧新村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为了逐步把___市农村牧区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年___市率先启动了土右旗美岱桥村等第一批40个“农牧新村”建设示范点。累计投入扶贫、农业开发、文化、教育、交通等各类资金2.3亿元。目前,示范村普遍达到通水、通电、通路、通话、通有线电视、通广播的“六通”和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四化”条件,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土右旗美岱桥村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村镇,九原区甲尔坝村、三道沙河村和达茂旗希拉穆仁镇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荣誉称号,为___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六是___市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将为农村牧区加快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十一五”期间,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___市将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10年,___市城区人口要增加到200万,每年平均新增10万人。城镇人口增加的主要对象,就是全市广大农牧民。对于进入小城镇和市区的农牧民,___市将放宽迁入政策,只要有稳定的居所,有稳定的就业岗位,或者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迁入市区。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全市农牧业人口将逐步减少,农牧民也将逐步聚集,形成规模集镇,发展规模产业。这有利于我们集中力量完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推进农村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当然我们也看到___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还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比如,制约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农牧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农牧业整体效益不高;保持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等等。可以说,___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坚定信心和决心,正视矛盾和问题,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科学把握,整体推进,确保全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取得实效。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良好开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目标体系,概括起来就是20字方针。但农牧民眼中的新农村、新牧区,他们概括了12个“得”,即:上得起学,治得起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吃得上水,挣得到钱,睡得好觉,观得到景,做得到事,学得到艺,上得起网,看得上戏。因此,今年要围绕这个目标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协调推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重点工作任务是: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农牧民的增收问题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市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十一五”时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到2010年达到1万元。今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目标是确保实现5300元,力争达到5500元。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取决于四个重要因素,即收入途径、收入水平、农牧民负担、农牧民数量。如果要保证其结果值的最大化,收入途径与收入水平的数值必须扩大,而农牧民负担和农牧民数量必须缩小。在增加农牧民收入途径上,要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奶业富民工程,以提高奶牛单产为突破口,增加乳业整体效益。大力发展肉羊产业,加强育羊基地建设,建立企业、基地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肉羊产业竞争力,确保全市肉羊出栏500万只。围绕已确立的乳、肉、薯、菜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精心打造知名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深加工为重点,不断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各旗县区、有关部门一定要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上下功夫,力争培育更多更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实现增收。在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上,要加快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的增收潜力。

要努力提高农牧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对___市的支持,从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扶持、鼓励企业建立农牧业实施科技创新。特别是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治、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积极引导使用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技术,大力发展循环农牧业,发展集约、高效农牧业,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值、增效、增收。在减轻农牧民负担上,要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堵住“三乱”的口子,逐步走向城乡的统一税制,确保农牧民的负担不出现反弹。在减少农牧民数量上,要加快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努力提高农牧民的非农收入。继续深入实施“三化”互动战略,充分利用___市城市化率高、工业化水平高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村牧区

农村社区的定义篇7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市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对于*这样一个重工业城市而言,*市建设经济强市和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牧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对于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平安*”,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市新时期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因为用传统办法解决当前的“三农、三牧”问题难以奏效,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是城乡分治的办法,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财政提供,而农村牧区主要由农牧民自主解决,国家只给适当补贴。二是全国农村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2/3以上,但国家提供的各类国债资金不足1/3。三是在文化、卫生、教育等资源分配格局上,重城轻农。四是农村牧区道路、饮水、通讯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水平。五是农牧民在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大的差异。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越来越深。工业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占有配置资源的强势力量,使大量资源流向工业,大量廉价劳动力涌向城市。在工业的挤压下,农牧业成了一个弱势产业。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必须依靠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实现。具体讲,就是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互补共促、协调发展。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实现惠及全体城乡居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以来,*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相比较而言,农牧民的收入还偏低。去年,全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218元,农民人均收入为4667元,绝对值相差8551元,相对差距是2.8∶1。特别是*市农牧民中还有2万极端贫困人口,而且农牧民增收的难度较大,基本上仍属于“靠天吃饭”。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做文章,给农牧民更多的公平待遇,切实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惠及广大城乡居民的全面小康。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重要基础。*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农牧业比重偏低。但是,在第一产业4%的比重背后,是生活在全市90%以上土地上的70多万农牧民。因此,实现农牧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和睦相处、充满活力,是我们建设和谐*的重要方面。目前,农村牧区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牧民还处在弱势地位,生活水平比较低,生活条件比较差,特别是还有部分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如果他们的生产生活得不到改善,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就很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加快农村牧区的发展,减少不稳定因素,为建设和谐*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集中代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全局高度、以战略思维来重视和谋划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努力推动*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的形势下,站在新的发展历史起点上,实施这样一项伟大的建设工程,我们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环境、机遇和有利因素。从宏观政策上看,中央作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国家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今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些支农政策的新变化,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农牧业生产建设,为*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市的发展实际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还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一是*市农牧业人口比重不大。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2/3以上,国内许多城市农业人口比重也很大,而*市农村牧区人口所占比重不足1/3,三个农牧业旗县的人口也比较少。特别是达茂旗1.5万平方公里土地内仅有十多万人口。相对其它城市和地区,我们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压力小一些。

二是*市农牧民收入水平高于全国和自治区平均水平。去年,*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7元,分别比国家和自治区高出1412元和1575元。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城市居民一个百分点,这有利于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是*市在“多予、少取、放活”方面率先走了一步。20*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免征了农业税,全面落实了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教育补贴等支农政策,率先在自治区推行了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了*市粮食储备数量,有力推进了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1.6亿元,粮食产量达到84.8万吨,奶牛总头数突破40万头;*市拥有9户国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形成了产值超百亿元的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44个,建立了奶源、肉业、蔬菜、薯业、粮油、绒毛、饲草料、特色种养8大产业基地。农牧民收入稳定提高,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扶贫开发、农牧新村建设、林业生态建设、水利、防凌、防汛等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全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五”末,全市GDP突破8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五年累计实现的GDP和财政收入均比“九五”时期增长了2倍以上。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奶牛养殖、肉羊业、薯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迅速壮大,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基地的建设,使我们有条件在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促进农畜产品生产流通,实施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帮助农牧民致富等方面开拓更大的空间。今年除国家、自治区对*市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投入外,市本级、各旗县区也将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五是农牧新村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为了逐步把*市农村牧区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3年*市率先启动了土右旗美岱桥村等第一批40个“农牧新村”建设示范点。累计投入扶贫、农业开发、文化、教育、交通等各类资金2.3亿元。目前,示范村普遍达到通水、通电、通路、通话、通有线电视、通广播的“六通”和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四化”条件,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土右旗美岱桥村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村镇,九原区甲尔坝村、三道沙河村和达茂旗希拉穆仁镇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荣誉称号,为*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六是*市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将为农村牧区加快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十一五”期间,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市将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10年,*市城区人口要增加到200万,每年平均新增10万人。城镇人口增加的主要对象,就是全市广大农牧民。对于进入小城镇和市区的农牧民,*市将放宽迁入政策,只要有稳定的居所,有稳定的就业岗位,或者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迁入市区。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全市农牧业人口将逐步减少,农牧民也将逐步聚集,形成规模集镇,发展规模产业。这有利于我们集中力量完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推进农村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当然我们也看到*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还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比如,制约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农牧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农牧业整体效益不高;保持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等等。可以说,*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坚定信心和决心,正视矛盾和问题,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科学把握,整体推进,确保全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取得实效。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良好开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目标体系,概括起来就是20字方针。但农牧民眼中的新农村、新牧区,他们概括了12个“得”,即:上得起学,治得起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吃得上水,挣得到钱,睡得好觉,观得到景,做得到事,学得到艺,上得起网,看得上戏。因此,今年要围绕这个目标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协调推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重点工作任务是: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农牧民的增收问题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市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十一五”时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到2010年达到1万元。今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目标是确保实现5300元,力争达到5500元。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取决于四个重要因素,即收入途径、收入水平、农牧民负担、农牧民数量。如果要保证其结果值的最大化,收入途径与收入水平的数值必须扩大,而农牧民负担和农牧民数量必须缩小。在增加农牧民收入途径上,要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奶业富民工程,以提高奶牛单产为突破口,增加乳业整体效益。大力发展肉羊产业,加强育羊基地建设,建立企业、基地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肉羊产业竞争力,确保全市肉羊出栏500万只。围绕已确立的乳、肉、薯、菜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精心打造知名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深加工为重点,不断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各旗县区、有关部门一定要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上下功夫,力争培育更多更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实现增收。在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上,要加快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的增收潜力。

农村社区的定义篇8

关键词:中国农村;治理模式;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50-02

三农问题是否解决得好,治理模式是关键。从时期的“村队模式”到改革开放的“乡政村治模式”,再到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农村治理,没有也不会有其发展的终端模式。探索农村发展模式,要从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生产关系优化组合出发,以调动农民主体性、促进农村繁荣稳定为目标,以保障农民应得利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状况为目的。同时应遵循客观规律,依据变化了的实际与时俱进。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寻求切合实际的农村治理模式是最佳突破口。而这,也是学者们一直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引入了社区的概念,并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城市社区研究在80年代兴起,近几年学者又把目光转向农村社区建设。社区是由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构成必须具备固定地域、规模数量居民、服务设施、特定文化、社区意识、管理机构等要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以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从基层乡镇一级政府的职能退位到农村社区的职能到位,从基层政府的职能缺位到农村社区的职能补位,是中国农村治理方式的又一创举。

以某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来阐释农村社区模式。位于重庆南川市的金水湾社区,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推进的各项措施,具体有:迁村并点,退宅还林,保持生态;拓展社区服务,扩大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发展社区卫生,完善计生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繁荣社区文化,提高居民素质,建设文明社区;美化社区环境,提高环保意识,营造和谐社区;加强社区治安,建立综治网络,设立社区警务。与此同时,理顺社区关系,构建新型社区组织,完善社区功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简称民代会),凡涉及社区全体居民的公共事务均由民代会进行民主表决;建立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简称议事会),职能是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社委会),代表民代会管理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建立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农村社区化治理的一个基本模式,很多地区都开展了类似的工作。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及目标,李若青认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成果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中国广大农村村民自治的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组织准备,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显得异常重要。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可设置为:适应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积极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促进社区服务广泛化和经常化,努力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建立社区管理,协调社区关系,健全社区功能,借鉴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1]。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贺爱琳总结为树立“三个理念”,坚持“四个原则”,突出“五个重点”,建立“六个机制” [2]。“三个理念”即树立社区服务的理念,树立社区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的理念,树立群众参与的理念。“四个原则”即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民为主、服务于民的原则,坚持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的原则,坚持兼顾重点、服务大局的原则。“五个重点”即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党群组织建设、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农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农村社区平安法制建设。“六个机制”即建立健全有力领导机制,建立多层次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建立完善挂钩结对机制,建立完善以奖代补机制,建立凝聚人心活动机制。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与自治机制,甘信奎认为农村自然村落的解体给农村社区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他认为,在社区理念上,以“民为” 思想取代“为民”思想;在社区规划上,以集中居住取代分散居住;在社区治理上,以社区自治取代村民自治;在社区组织上,以社团组织取代家族组织;在社区文化上,以现代市民精神取代传统伦理观念;在社区功能上,以社区服务取代行政管理;在社区目标上,以市民需求取代政府绩效。以此培养居民的共同意识,提高居民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实现由政府主导型民主向居民自主型民主转变,以草根民主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育成长[3]。

关于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实证研究,袁定明等同志从新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目前社会发展阶段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某地实际,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目标、建设途径、服务力度的培育、资金保障等应注意的问题[4]。从实证的角度,提出村庄建设规划要点。倡导鼓励和扶持发展两类社区服务组织,一类是政府或民间组织举办的非赢利组织,如五保集中供养、计生保健服务、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等。另一类是民营服务公司,如绿化养护,家政服务等。建议走政府、村集体、农民、社会共同筹资的路子。各级政府区分各项社区服务的公益程度进行资金支持,村集体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开展社区内公共服务,譬如在政府驻村民警的指导下组织村民治安联防,与政府资金配套进行村落保洁和绿化养护。

关于农村社区化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源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也是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山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中心村设立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了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将农村社区的职能定位是服务,具体承接政府行政部门延伸在农村的政务服务及有关公共服务,改变了当地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被边缘化的问题,使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政府公共服务。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效果,宁波市镇海区也在农村社区化管理工作中取得初步成效。建立起农村社区化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合作社为基础,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社区管理委员会、党支部和和谐共建理事会为补充,运转高效、定位合理的组织体系。恭城瑶族自治县积极探索在新农村中实施社区化管理模式,引入“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社区建设理念和城市社区管理的新型管理服务模式,突出抓好新村文化卫生队伍建设、新村服务保障队伍建设和新村环境维护队伍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构建新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政村在提供公共服务、反应利益诉求、规范行为规划、化解利益矛盾中的作用,加快新农村发展,提高村级社会化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从组织上变革农村治理模式,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已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学者的研究还是地方政府的实际治理方向,在深入挖掘村民委员会的潜力同时,更多的是把目光转向农村社区化模式。让农民充分享受公共服务,把广大农村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农村。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根本改变就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这种变革也将带来农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盘活农村治理这盘棋,中国农村也必将走进发展的新时代。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最佳治理模式的选择,极为关键的还是要符合农村实际,顺乎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发挥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在建设农村社区、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村委会和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关系及实际运行情况,社区建成后各行政村的财务归属权等问题,有待于学者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省青州市市委书记王立胜提出的“社会基础”概念,针对当前的社会理想、国家目标或现代化导向,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农民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农民与国家、市场之间的关系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得二者之间能够有高度的契合,能够实现顺利的对接。社会基础概念的提出力图使用一种新的分析工具,用以指出在中国市场化、全球化进程已无可避免也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在较为彻底的意义上解决一个世纪以来农民问题――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矛盾的理论取向和现实思路,使得中国农民能够在自身利益不受到巨大侵害的前提下温和地支持和认可由国家主导的市场化的改革,使得农民与资本、农民与国家之间能够处于可长期维持的一种较为平稳、较为协调的关系状态之中,并且在国家力量的充分参与下被整合进总体目标的框架和体系,使国家与农民之间达成相互制约和促进,而不是相互冲突,以摆脱治乱循环的陷阱,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5]。这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重整后的农村社会基础,理顺农村关系,必将促进农村工作的重大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若青.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分析[J].学术探索,2005,(10).

[2] 贺爱琳.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J].农村工作通讯,2008,(1).

[3] 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7,(1).

[4] 袁定明,熊晓梅,周长春.农村社区化建设思考[J].农村经济,2007,(9).

上一篇:检验科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范文 下一篇:财务中存在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