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范文

时间:2024-01-31 18:03:49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1

Nowadays, the main body of world cooperatives is the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which isthe new things emerging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rural reform and opening and socialist marketeconomy development. It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that famers adapt to the market economydevelopment and an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household contractmanagement .Meanwhile , it is an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arrierforbuilding modern agriculture,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raising the systematization level, and also the important startingpoint for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guide the agriculture and rural work, new channel foreach level of government to directly support farmers.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isaninevitable result of internal cooperation demands arising fromthe farmer facing increasingly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However,after shortly established each kinds farmerscooperatives ,various problem-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ways inherent to the farmers hasseriously blocked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and deviatedthecooperatives from a sound development track. Obviously ,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is that failto sell out som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get low cost of productionmaterial .However, the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have 60 year experience with the advantage of network, assetbusiness, experience, politics and culture, which can certainlysolve the problems during the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Law of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and relevant policiesand regulations issued, each level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put more efforts todevelop the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and the farmers initiative also increased. After many years ofhard work and investment, most of farmer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have made a great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due to the different economicdevelopment leve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evel of each area. Take Chaozhou City in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urrently, the local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do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not enthusiastic toAbstractNowadays, the main body of world cooperatives is the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which isthe new things emerging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rural reform and opening and socialist marketeconomy development. It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that famers adapt to the market economydevelopment and an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household contractmanagement .Meanwhile , it is an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arrierforbuilding modern agriculture,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raising the systematization level, and also the important startingpoint for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guide the agriculture and rural work, new channel foreach level of government to directly support farmers.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isaninevitable result of internal cooperation demands arising fromthe farmer facing increasingly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However,after shortly established each kinds farmerscooperatives ,various problem-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ways inherent to the farmers hasseriously blocked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and deviatedthecooperatives from a sound development track. Obviously ,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is that failto sell out som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get low cost of productionmaterial .However, the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have 60 year experience with the advantage of network, assetbusiness, experience, politics and culture, which can certainlysolve the problems during the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Law of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and relevant policiesand regulations issued, each level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put more efforts todevelop the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and the farmers initiative also increased. After many years ofhard work and investment, most of farmer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have made a great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due to the different economicdevelopment leve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evel of each area. Take Chaozhou City in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urrently, the local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do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not enthusiastic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lack the enthusiasm for investigating themarket, lack the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ves and lack policy and fund support,which led to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and farmerscooperatives, inadequate planning and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failure to provide market information to farmers cooperatives, not too much help farmerscooperatives expand sales channel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and failed to provide efficiencyservices for th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refore, this paper chooses the supply andmarketing cooperatives to boost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as theresearch object.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constructionsituation in Chaozhou City, it aimsto form a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ractice system to serve newrural area construction , and furtherly enhance the vitality of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byplaying full functions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so that promote the healthydevelopment of rural agricultural economy.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by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literatures about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participation in the specialized farmercooperatives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domestic and abroad research status andbriefly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and farmers cooperativeson the basis of search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llecting practical information,and analyze therole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in boos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combination with empirical study and case study, choose Chaozhou City as a specific researchobject and systematic study on Chaozhou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construction situation;Choose Chaoan District and Raoping County as filed investigation, by visiting different regionsand fully study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of local farmers cooperatives construction to get lots ofprimary material and basis data. Through comparison,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against relevant data,get more understanding of research object , study the achievement of Chaozhou specializedfarmer cooperatives construction ,summarize the shortage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rootcauses.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oos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farmercooperatives in Chaozhou City, the paper provides the own opinion and suggestions as following:

increase publicity efforts, innovate development concept ,strengthen the standardmanagement ,create distinctive brand, gasp the market trend, expand business ideas, strengthenjoint cooperation and economic strength, strive for multi support and increase service systems.

Keywords: Chaozhou City;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目录

摘 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相关研究的评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证研究法.

3.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1.研究的思路.

2.研究的创新点.

一、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概述

(一)供销社的含义及定位

1.供销社的含义及发展.

2.供销社的性质和定位.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含义.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

(三)供销社在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作用表现 .

1.传递惠农政策.

2.指导科学发展.

3.提供市场信息.

4.开拓流通渠道.

5.协调推动服务.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1.新公共服务理论.

2.网络组织理论.

二、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现状

(一)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概况

1.潮州市供销社概况.

2.潮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3.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本情况.

(二)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成绩

1.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2.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

3.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项目申报.

4.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规范运作.

三、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

2.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规划指导不够.

3.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不及时.

4.帮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农产品流通渠道力度不大.

5.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提供服务不到位.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2.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3.缺少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

4.缺乏社社之间的有效联合.

5.缺乏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

四、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发展观念

1.拓宽宣传渠道.

2.丰富宣传内容.

3.扩大宣传对象.

(二)强化规范管理,打造特色品牌

1.健全组织结构.

2.完善管理制度.

3.加强技术指导.

(三)把握市场动态,拓展经营思路

1.开展实地调研.

2.组织观摩学习.

3.创建信息平台.

(四)加强联合协作,壮大经济实力

1.强化农超对接.

2.强化农企对接.

3.强化农网对接.

4.强化农社对接.

5.强化农会对接.

(五)争取多方支持,完善服务体系

1.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

2.不断寻求上级帮助,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3.不断深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2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文献综述;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82

1 背 景

2007年7月国家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确立了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在此背景下,各地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对合作社的绩效进行评价,学者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数量不多。

2 关于文献综述的综述

关于合作社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的相关文献,有价值的只有几篇。综述如下:范远江,杨贵中(2011)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评价进行了文献综述,其中对合作社绩效概念、体系指标设定、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方法选用四个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的文献进行综述。熊延虹(2012)从绩效评价的概念、合作社对象选取、评价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概括,并指出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孙艳华,刘乐英(2013)从绩效评价指标、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对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合作社绩效研究未来的趋势和展望。

3 关于文献综述的述评

他们的综述主要涉及合作社绩效的定义、评价体系指标的设定、研究对象和评价方法的使用等,全面而细致。但读起来感觉到杂乱无章,找不到重点。

4 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包括的指标

浙江省农业厅课题组(2008)认为应该包括五个二级指标,其中二级指标下又包括相应的三级指标,它们为组织运行、运营活动、社员收益、组织发展和社会影响[1]。徐旭初(2009)在浙江省农业厅所定五个指标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样本进行了检验。之后,赵佳荣,蒋太红(2009)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合作社的绩效评估指标应为“三重绩效”,重点提出生态绩效指标的引入。刘滨,陈池波,杜辉(2009)主要分为五个一级指标,重点发展了发展潜力指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因素的重要性。黄晓俐(2009)就养殖业合作社设定经济贡献、社会效应和社会发展三个一级维度,同时有七个二级维度和二十五个三级维度,对四川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李新曼,周静,孙若愚(2011)对辽宁东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指标体系设置,在前人指标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合作社要有规模和服务提供两个指标。冉赤农,霍学喜(2012)判别层选择体现合作社绩效的六个部分,即规模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完善程度。其中,创新之处在于引入应变能力指标,其下分为市场敏感度和信息畅通度两个指标,以此体现出合作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要具备快速灵活应对市场的能力。

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评价指标都是在浙江省农业厅五个二级指标基础之上建立并逐步发展而来,开始的五项指标+生态绩效+可持续发展+规模和服务提供+科技创新+市场应变能力。

5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方法

5.1 层次分析法

赵佳荣,蒋太红(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估,发现样本合作社的“三重绩效”并不理想[2]。黄晓俐(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内江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并对影响绩效的指标进行分析。程克群,孟令杰(2011)对安徽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16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绩效评价。刘洁,王厚俊,祁春节,陈新华(2012)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西赣州40家样本合作社的绩效水平进行综合排名和评价。王敏(2013)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定量的角度,对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用性验证。

5.2 因子分析法

徐旭初(2009)利用浙江省526个合作社的样本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侯翔(2010)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评出各社的绩效水平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李新曼,周静,孙若愚(2011)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东部合作社进行绩效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郑少红,刘淑枝(2012)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以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5.3 数据包络线(DEA)

刘丹(2013)基于DEA模型和普洱市烟农合作社的数据情况,把烟农的资本投入、人工投入和土地投入等作为投入变量,把烟农的产值作为产出变量,测定普洱烟农合作社现阶段的种植规模效率情况,并对规模无效的样本进行规模报酬阶段的分析。赵捷(2014)运用DEA投入产出模型对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分析[3]。张征华,王凤洁(2014)基于江西省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据,使用DEA模型,设定三个投入指标和二个输出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发现经营绩效欠佳,有待进一步提高。

5.4 平衡积分卡(BSC)

文雷(2013)采用基于BSC的理论模型对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结合合作社整体发展状况,设计了4个二级基表和16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搜集的153家合作社的信息进行绩效评价。沈玉萍,陈共荣(2014)在可行性和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应用(BSC)评价方法,设计了包括财务指标、顾客指标、核心内部流程指标和学习与成长指标四个目标层,其下10个准则层共25个指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总结,本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让需要研究这方面的学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到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各个方法下的文献梳理也只是主要研究者,并没有包括全部;其次,研究方法的综述也只是四种主要的方法,其他的方法(比如描述统计法、五点量表法和案例分析法)由于过于简单,就没有综述梳理。

6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6.1 有序概率模型

黄胜忠,林坚,徐旭初(2010)利用浙江1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基于有序概率模型对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及其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良好的合作社治理机制与其成长能力和赢利能力正相关,社员满意度也高。胡经纬(2010)运用计量模型,具体就是有序Probit模型,实证了合作社治理机制与绩效的关系。许晓春,孟枫平(2014)基于安徽省2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6.2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潘克定(2010)用OLS法分析扬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发现:合作社中“人”的因素、资产总额和领导人能力对合作社绩效影响显著。文雷(2013)采用OLS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因变量Y为绩效综合评价指标,自变量分别有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报酬指数、外部理事比例、内部监督指数、退出指数和参与人数6个指标。

6.3 结构方程模型(SME)

李道和,陈江华(2014)基于江西省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企业家才能和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技术因素没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正向影响;政策扶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间接影响。郑文文,孟全省(2014)运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189户农户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路径和相互关系。

6.4 4Tobit模型

刘丹(2013)运用Tobit模型对普洱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发现是否三年连续种烟、烟用固定资产、自用工投入量、雇工投入、农药费、化肥费和机耕费等11项指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合作社绩效影响显著。赵捷(2014)运用Tobit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发现二次返利额、农民的技术服务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稳定的合作销售对象与合作社绩效正相关[3]。

总结,本段综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分析的几个计量模型,根据因变量和自变量的不同数值特征,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型。根据模型回归结果,就可判断模型整体回归效果和各影响因素影响显著性大小,从而发现影响合作社绩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可提出改进合作社绩效的方案。

7 思考与展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虽然数量很多,但质量很差,特别是很多合作社都是“空壳”,没有实际运营。另一方面,国家农业部门和工商管理局可能在“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的背景下,对合作社的现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作为。政府需要在这方面进行自身政府积极作为的建设和合作社“真伪”辨别的方法的科学设定,先建成真正的合作社再评绩效。

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中,要体现合作社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中的优势,即为建立合作社之后是否比不建之前的农业总收益真的提高了,而不仅仅看合作社目前本身总收益是多少,这样的对比评价指标也要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合作社目的是让农民增收,而不是核心成员成了“暴发户”,特别是政府补贴的款项是否用到了农民身上,会否被“截留”给了核心成员。这样的评价指标是核心关键指标,是国家农业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农民身上的指标,所以这个指标也要纳入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农业厅课题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农村经营管理,2008(10).

[2] 赵佳荣,蒋太红.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三重绩效评估模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4).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3

关键词 草莓产业;专业合作社;问题;对策;江苏涟水

中图分类号 F3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96-01

草莓,又名红莓、洋莓、地莓、地桃等,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外观娇艳欲滴、惹人喜爱;果实鲜美,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且营养价值高,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以及钙、磷、铁、钾、锌、铬等营养物质,特别是VC含量较高。草莓一直深受消费者青睐,其种植效益十分可观,农民种植积极性高[1]。据报道,2011年江苏省草莓种植面积达1.45万hm2,总产量37万t,产值36亿元,且设施草莓比重超过70%,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亮点。但由于草莓不耐储藏,保鲜期短,其成熟后的销售成为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可以很好地解决草莓的产销矛盾,增强了草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笔者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将涟水县草莓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情况介绍如下,并探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草莓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当地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1 涟水县草莓产业及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作为苏北的草莓基地,涟水县近年来充分发挥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优势,积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草莓产业,并通过成立草莓专业合作社,促进了涟水县草莓产业的规模扩张,增加了农民收入。涟水县现每个乡镇基本上都成立了1~3个草莓专业合作社,这些草莓专业合作社的组建与规范运作有力地推动当地草莓产业的发展。2007年初,江苏省涟水县朱码镇朱码村成立的全县第1个草莓专业合作社,历经5年多的运作,如今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共有社员267户,801人,全社草莓面积49 hm2,经济效益显著。

2 涟水县草莓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扶持政策不到位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和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农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专业合作组织,存有认识上的误区,害怕丧失生产经营的自。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没有整体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发展规划,从而导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不到位[2]。

2.2 内部运作机制不够规范

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内部运作机制不够规范,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和民主决策不健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机构,或是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有的地方即使存在这些机构和制度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不严格执行,没有在管理、运作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3]。

2.3 合作社社员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匮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和成长需要一批有较高文化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但部分专业合作组织班子成员及社员的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还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观念不强,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导致管理粗放,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3 涟水县草莓产业及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3.1 加强领导,提高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于一般性工商企业,有一定的公益性,且尚处于发展初期,自身对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因此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各级涉农部门在财政、税收、金融、科技和人才等方面落实对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的各项支持政策。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出台和完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政策,为合作组织发展提供公平性竞争环境、优惠性政策措施、合法性法律法规等支持性制度,使其真正能够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制度激励下不断壮大和发展。可借鉴国外做法,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和服务机构,在土地流转、资料和产品供销、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信贷金融、法律法规、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相关的法规政策,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性质、特征及作用的普及宣传,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各级财政拨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申请承担国家的有关涉农项目[4]。

3.2 完善合作社内部运作机制,提高合作社社员素质

要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相关的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增强组织凝集力。要按照章程建立并严格执行议事、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公开、奖惩等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审计制度,为组织成员提供有效服务,并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权明晰,实现社员的最大利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按作业量进行利益分配,同时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接受入社农民和群众监督,确保入社农民获得合理的经济收益。

要加强对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社员法律、管理、财务及技术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建议市、县、站各级建立合作社方面的专业化队伍,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农民的合作意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引导更多的能人创办和领办合作社,让更多的农民参加合作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做到人才进得来、留得住。通过合作社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 参考文献

[1] 赵凯.中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2] 孔祥智,史冰清.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基本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9(1):3-9.

[3] 吴易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基于湖南省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220-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4

关键词:理事长;胜任力;绩效;有序概率回归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5-0068-06

一、引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带头人,理事长的胜任力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良好胜任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长期集中于组织本身,近年来才开始有研究关注合作社管理人员问题。例如,孙计东(2009)在其研究中提出了要加强合作社带头人的学习[1],计慧(2009)提出了人才是发展合作社的关键[2],杨灿君(2010)对合作社不同种类的组织者与成员之间的信任对合作社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3],鞠立瑜等(2012)对合作社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源进行了分析[4]。对于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也有所涉及。例如,刘文凯、胡同泽(2011)通过文献归纳和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制定了知识、能力、工作态度和意识四个维度,共15项特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模型[5]。霍丽丽(2011)通过文献归纳和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归纳出公共服务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能力、民主参与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市场导向、创新能力、成就导向、培养人才和个人表率等12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胜任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带头人培训的建议[6]。郝松伟(2012)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协调沟通能力、决策能力、整合资源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知识完备、学习力、政策认知、责任感、敬业精神、民主精神、奉献精神、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等14条合作社带头人胜任力要素[7]。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但仍有较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探索:(1)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外部的社会资源以及管理者的创业精神等要素较少考虑;(2)模型的构建主要依靠文献回顾和访谈等方法归纳总结出相关的特征因素,这些较多特征因素的提取相对主观,且内部多有相关性,这样就比较影响特征因素的区分,进而影响制定措施的效率;(3)对理事长胜任力与合作社绩效之间的关系缺乏研究,难以清晰地分辨特征因素之间的差别与重要性。因此,有效识别理事长的胜任力特征因素及其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进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的甄别、培养和开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特征的度量

人类对于胜任力的研究,最远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对“好的战士”进行描述的“胜任轮廓图”(Competency Profiling)[8]。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则被认为是现代最早的胜任力研究,他通过对不同工作进行研究,寻找出对工人动作或体力产生的相应要求,而这种要求则被认为是胜任力的要求。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了以“胜任力”为指标来克服传统人才甄选方法出现的人才与岗位和组织目标不匹配的问题,这被认为是最早对胜任力进行的系统研究[9]。1976年,McClelland《工作胜任力评测指南》的出版,标志着胜任力在实践中的应用。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胜任力研究应用于实践工作,并对胜任力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并构建了多个胜任力模型。Spencer等人通过多年对胜任力的研究,提出了五个通用胜任力模型,其中,企业家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六个方面的特征:成就、思维和问题解决、个人成熟、影响力、指导和控制、体贴他人[10]。在此之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逐渐朝着特定领域的专用模型发展。我国于20世纪末引入胜任力的概念,国内的学者们利用胜任力模型的基本原理,对多个特殊行业或者特殊层级人员的胜任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型。

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胜任力特征既有一般企业管理者的特征[11],也有基于合作社特殊性形成的特征。本文利用德尔菲法对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特征因素进行确定。笔者共选择了12位专家进行测试,其中,长期致力于合作社研究的学者、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合作社业务分管领导以及任职5年以上的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的理事长各4名。这12名专家被要求写出其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最重要的15种胜任力特征因素,笔者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搜集并反馈信息,通过4次交流,最终确定12项较为统一的因素。

确定的12项特征因素分别为:领导能力、人际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能力、规划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个人特质、人际特征、职业需求、管理技能、外部社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在这些特征因素中,前10项都是作为一般企业管理者应当具备的较为综合的能力(杨湘怡,2007)[12],这些能力是对管理者概念、人际和技术技能的细化区分,其中也包含了同社员的联系。外部社会资本作为对外部社会资源的资本化认识,是衡量合作社理事长在该方面实力的重要指标。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创新、冒险、创业、合作、执着、学习以及诚信等方面。对反映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特征的12个指标,每一个下面设置2~5个问题,对每一个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点度量表进行赋值,通过问题赋值的加总反映每个胜任特征变量的得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特质变量的定义详见表1。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度量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经济组织,既具有互经济组织的特点,又是一种需要在市场中进行竞争的经济主体。因此,合作社绩效需要统筹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方面进行度量。在经济绩效方面,主要采用业务增长情况、盈利能力情况两个指标来衡量;在社会绩效方面,主要采用社员满意度和社会效应两个指标来测量。由于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规范的统计数据和财务信息,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绩效进行度量。本文将反映合作社绩效的四个指标分别设置3个具体的问题,对每一个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点度量表的方式进行赋值,通过问题赋值的加总反映每个绩效变量的得分。在得到结果后,将四个指标的得分加总,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级:总分低于9为第一层级,总分为9为第二层级,总分为10为第三层级,以此类推,直至总分15为第八层级。

(三)计量模型选择

由于衡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四类指标“业务增长情况”、“盈利能力情况”、“社员满意度”和“社会效应”都是分层级的有序变量(变量定义详见表2),它们与胜任力特征因素指标之间的关系不能用简单的回归进行估计。因此,本文采用Ordinal Probit Regression(有序概率回归)估计两者之间的关系。设回归方程为:

Yi=βXi+μi (i=1,2,・・・,n)(1)

(1)式中,Y为因变量,在本文中是衡量合作社绩效四个指标的层级;X是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特征因素的集合;β为估计的参数向量;μ是随机误差项。Y作为一种分类层级,无法直接观测,且无法认为两个层级间的距离相等,但Y会落在m个序列当中的某一组。当Yi属于第j组时,则:

αj-1

(2)式中,α为常数的集合,α1=-∞,αm=+∞且α1

定义Zij,如果Yi落在第j组,则Zij=1;否则Zij=0。

P(Zij=1)=Φ(αj-βXi)-Φ(αj-1-βXi)(3)

对(3)式进行最大似然值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即可求得参数的估计值。

(四)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是笔者2013年对参加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举办的三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的学员现场调查获得的。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9份,其中有效问卷157份,有效回收率为78.5%。问卷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36,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三、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特征的基本情况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十二种类的胜任力特征因素都受到了合作社理事长的普遍认可,每一种因素的得分值和满分的比值都是在3.5以上,也就是说,合作社理事长普遍认为这些因素都是出于“比较重要”的水平。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特征的因子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特征的12个因素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了一定的关联。如果直接依据这些相互关联的指标进行分析解释,容易造成结论模糊不清的情况,因此,需要对这些特征因素进行进一步提取。

通过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判断这些特征因素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检验,KMO值为0.928;Bartlett球体检验的值为1 223.712,其P值小于0.001。这两项都表明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的12个特征因素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12个特征存在四个公共因子,并且四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8.363%,这表示它们能够较为完整地反映原始数据所表达的信息。为理解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采用最大旋转法(Varimax)对因子进行旋转,使每个因子上的负载尽量向着坐标轴靠近,统计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对12个特征因素中的9个因素都有较高负载(除了沟通能力、外部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而这9个因素是一般管理人员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因此,对该公共因子,将其命名为“通用管理胜任力”X1。第二公共因子只对沟通能力有较高负载,沟通能力本身也是管理者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但因子分析的结果说明该公共因子与其他公共因子之间的相关度为0,因此该公共因子应当认为是合作社理事长与社员进行内部沟通时,相对于与其他管理者――员工沟通,需求不同的能力,将其命名为“特殊沟通能力”X2。第三公共因子只有对企业家精神因素具有较高负载,将其命名为“企业家精神”X3。第四公共因子只对外部社会资本有较高负载,将其命名为“外部社会资本”X4。相关分析表明,这些新生成的特征因素不仅方差解释度高(78%),而且相互之间两两正交,没有相关性。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与理事长胜任力特征因素的关系

由于本文将合作社绩效分为四个部分,最终将建立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特征――绩效模型。这4个模型揭示了经过因子分析后得到的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的特征因子X1、X2、X3、X4同有序层次变量Y1、Y2、Y3、Y4之间的关系。四个模型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性,卡方值分别为38.491、39.777、48.954以及68.707(见表5),这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高。表5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列分别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特征因子同合作社业务增长、盈利能力、成员满意度和社会效益回归系数的估计结果。实证分析说明如下:

1. 理事长胜任力特征因素中,通用管理胜任力对合作社绩效的四个方面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都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理事长在管理方面的能力有着不容置疑的要求,这个要求无论是对于合作社营运能力、财务能力还是处理内外部关系的能力都是必须的,这是关乎合作社成功与否的关键。该结果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合作社理事长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管理经验或能力。其二,对于合作社理事长的培训,需要有类似于对企业管理者的计划,无论是从管理技能、人际技能还是技术技能都需要统筹兼顾。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5

项目名称:*市*区20*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区100个行政村

主管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体育局

建设单位:*区文体局

责任人:*(*区文体局局长)

建设内容及规模:利用村级公用土地,在全区*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篮球场*个,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修建乒乓球台*个;购置相关体育器材。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万元,分项目投资额及比例为:基本设施建设投资*万元,占*%;设备购置投资*万元,占*%。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40万元,区级配套60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一)*区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1)行政区划:20*年8月撤销原*市(县级),设立*区。全区辖17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3个街道办事处、252个行政村。全区东西长75km,南北最宽处43km,总面积1936km2,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73%,回族约占26.5%,其他少数民族约占0.5%。20*年底总人口4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47万人,农村劳动力18.61万人,贫困人口6万人。

(2)地理位置:*市*区地处甘肃东部、*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25′-1*°27′,北纬35°12′-35°45′之间。*

2、交通道路状况

*市*区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旱码头”之称。亚欧大陆桥复线宝(鸡)中(卫)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横穿东西,平定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宝中铁路最大货运站位于区域中央,天平铁路(天水—平凉)、西平铁路(西安—平凉)正在建设之中。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西接兰州,北上银川,东连西安,南下宝鸡,跨三省而连六县。全区共有车辆7208辆,其中客车2770辆,货车4438辆,货运量641万吨,年货物周转量53672吨,客运量896万人(次),周转量62747万人。城乡交通营运路线31条,公共汽车93辆,出租车1300多辆。

3、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3%;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5.9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7.9亿元,农业总产值8.08亿元;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8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7.91万吨;20*年底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26.*万头。

(二)农民体育设施现状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区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坚持开展体育先进乡镇创建、体育三下乡、农民健身周等活动,促进了全区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是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建有业余训练点41处,经常参与锻炼的人数近3万人,占总人口的25%以上。二是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崆峒区现有业余体校1所,群众健身广场30多处,各类健身器材60多套,其中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投资我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套,价值160万元,有标准化篮球场(含学校)220个,乒乓球台300个。三是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群体工作人员队伍进一步扩大,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发展到400余人,先后有7个乡(镇)被省体育局授予了体育先进乡(镇)。20*年白水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农民体协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中央提出了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根本指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村体育工作发展,特别是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就必须加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和基层体育设施的薄弱环节,重视推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和统筹城乡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二是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力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加快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发挥农村健身工程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三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加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为农村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供了平台,把农民引向积极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上来,使聚众,打架、斗殴等不良社会风气明显下降,崇尚体育开发产业的的浩然正气明显上升,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有力地促进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四是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国民体质的现实需要。崆峒区坚持开展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对农村体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动作用。农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农村体育活动空前活跃,特别是民间传统体育发展较快,成为促进当地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但是,由于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农村体育基础仍然十分薄弱,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体育活动时冷时热,时断时续,农民的体质状况也大不如城镇居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农村开展健身活场地的问题,推进农村体育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体质。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有利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的体质是整体素质的基础。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农民体质,减少疾病,健全身心,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二是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对于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和文明乡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农村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农民参与竞争、顽强拼搏的意识和团结向上、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四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能有效引导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增加体育文化消费,优化农村消费市场和生活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投入,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五是具备开展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从我区整体来看,各行政村都具备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土地、资金及水电配套设施等基本条件,切实可行。

四、拟建设行政村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涉及全区17个乡镇、西郊经济开发区和平凉工业园区的100个行政村,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行政村名称人口(人)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元)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具体数据省略

五、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建设目标

在我区17个乡镇、西郊经济开发区和平凉工业园区的100个行政村每村建设1个标准化篮球场,2张室外乒乓球台,满足农民群众体育健身需要。

(二)建设内容和标准

建成标准化篮球场100个,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修建乒乓球台200个并购置相关体育器材。篮球场用混凝土硬化篮球场510平方米(30米×17米),水泥罩面不小于10厘米,篮球场四周用三合土打平夯实不少于5米的平整空地。

六、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分项目投资额及比例为:基本设施建设投资200万元,占66.7%;设备购置投资100万元,占33.3%。

(二)资金筹措

本工程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40万元,区级配套60万元。

七、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从摸底调查、实施方案编制、批准立项开始至全面建成通过验收,建设期限两年,从20*年起至2008年底完成。

八、效益分析

一是项目建成后,为进一步落实《“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推动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发展和提升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项目建成后,将惠及我区农村的28万人民群众,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一低频休闲健身的场所,满足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活动的需要。三是项目建成后,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四是项目建成后,为农村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设施保障,真正体现了体育为经济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九、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发改、文体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财政、审计、建设、国土等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为成员的崆峒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和协调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全力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

2、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确保建设项目规范运行。区文体局要保证建设资金和配备器材及时到位,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时,要严格资金使用监督与审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各乡镇要对本辖区内的农民健身工程做到统一管理,确定专人负责管护,工程建设结束后,要对工程质量、安全检查验收,并对项目建设、经费结算和检查验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3、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各成员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把该工程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区发改局主要负责项目的申报、上下衔接等前期工作。财政部门要对建设资金进入国债专户,项目主管部门设立相应的专户,专人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同时,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审核力度,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各乡镇要重视和支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工作,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实施工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6

关键词:晏阳初;定县实验;平民教育;贫困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24-0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期间的核心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确保到2020年r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又是最艰巨的任务[1]。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教育脱贫大有可为。贫困农民培训正是教育脱贫的一项具体措施,它是克服表面扶贫和治疗返贫顽疾的利器。本文探讨的贫困农民培训,指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质的培训,非社会其他机构举办的盈利性培训。那么,关于如何更有效地实施贫困农民培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呢?笔者首先想到的是晏阳初先生以及他的定县实验。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是我国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倡导者,同时也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者,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他受过儒家文化的熏陶,也接受了系统西学的影响,17岁留学美国,上世纪20年代归国后正式投入平民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了终生。曾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主持河北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并任院长。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平民教育实践和研究,逐渐形成其平民教育理论。上世纪50年代后,协助菲律宾、泰国等建立乡村改造促进会,并曾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担任顾问。以其为首进行的定县实验是在“教育救国论”理念下进行的,主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方式,对定县农民开展文艺、生计、卫生、公民等四大教育,以铲除愚、贫、弱、私四大弊病。定县实验通过“博士下乡”,使现代科学、知识经验、科研机构、先进理念等下乡,促进了当地农民素质的提升和当地生产力的发展。

晏阳初先生作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给国际平民教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农民教育实践是我们研究和开展贫困农民培训的宝贵财富,尤其是他领导的定县实验。晏阳初先生所谓的“平民”,主要是指广大农民。定县实验以县为单位,以当地农民为对象,旨在通过教育来改造定县的贫苦农民,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定县实验是一次有完整方案、深入系统且取得一定成就的农民教育实践。因此,我们可从中总结对贫困农民培训的几方面启示。

一、 争取散在资源,强化培训师资力量

晏阳初将定县实验概括为两个时期:准备时期和集中实验时期,从1926年冬到1930年秋可以算作准备时期[2],历时将近四年,为后来的集中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成了定县实验的成功。在实验前期,人才的准备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定县实验是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育救国有效路径的切实探索。在改造乡村、培养新民、固本宁帮理想的号召下,一批有学识、肯吃苦的专家学者跟随晏阳初深入农村,“农民化、化农民”。参与定县实验的专家学者们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区的负责人,即领导小组;另一组是平民教育促进会聘用的具体执行实验方案的普通知识分子,即一般工作人员组。

据统计,定县实验的27名领导小组成员中,曾任专家、教授或其他高级职务者约占70%,确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者约占33%,确切留学者约占89%。他们所学的专业领域覆盖面较广,涵盖了法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化学、农学、医学、美术、文学、戏剧等11个领域[3]。显然,定县实验领导小组具有学历和职称高、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专业领域广等特点。作为实验的核心,领导组的人员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的成绩。此外,在聘用一般工作人员时,晏阳初也着重考察其实际工作能力、创造力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进入定县,进行艰苦实验的平民教育促进会人员1926年有66人,到1935年达到了500人[4]。定县实验的团队无疑是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定县成为平民教育的典范。

与定县实验时期相比,今天的农民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总体来看,贫困农民的整体文化程度依然较低,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培训的需求多样。此外,贫困农民的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情况等因素都给他们参与培训带来了困难。贫困农民培训任务依然艰巨,要想有效地开展培训,达到扶贫脱贫效果,人才准备必然要充分。

关于贫困农民的培训现状,笔者以辽宁西部某县为例。从对该县八个乡(镇)扶贫办负责人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县以及大多数乡(镇)确实为贫困农民搭建了培训平台,并且贫困农民对培训的积极性较高。但培训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属于公益性质,资源有限,导致培训机会的覆盖率低,覆盖面较窄,贫困农民培训变成一种形式。实际开展的培训主要是养殖、种植技术,培训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谈及原因,负责人们感叹“人手不够、物质资源也有限”。以上问题的解决,指向了培训资源的有效调动和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定县实验团队让我们看到开发资源以及不同专业人才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当前参与到贫困农民培训中的人员,主要是农业相关行政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人员结构单一,培训队伍薄弱。定县实验属于专家领导、政府配合,现如今的贫困农民培训属于政府领导,但专家目前处于缺位状态。或者说,农业以及教育等领域的专家们也不乏关心和倾注精力于农村发展和农民培训者,但他们与政府当前的培训项目没能密切结合。贫困农民培训不仅需要专家的大力支持,也应该争取更多的相关资源,如争取基础教育各级学校、各类职业学校、其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的人力及物力支持。建构一支结构稳定但人员能够流动、灵活的培训师资队伍。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领导者的统筹,更需要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端正态度、加大力度,来完成这一极富意义与挑战的事业。

二、 夯实调研基础,确保培训有的放矢

晏阳初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先调查再实践,边实践边研究,同时广义上的调查持续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这样才能发现真问题、真需求。“定县实验的目标,是要在农民生活里去探索问题[5]。”因此,在李景汉等学者的主持下,他们对定县的社会情况进行了科学、深入、系统、详细的调查,并形成了《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获得了各界人士的肯定。定县概况调查注重学术性、科学性的同时,更注意避免为调查而调查,坚持调查为实用。调查设计考虑当地具体情况,顺应农村社会习俗与传统,注重实际性和实用性。晏阳初特别强调调查的通盘筹划和全方位协同,使调查更容易开展,促使调查与其他工作相辅相成。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是定县调查的结晶,从该书的框架我们即可窥见调查的全面和详细之一斑。该书从地理、历史、县政府及其他地方团体、人口、教育等17个方面(详见下页表1)展开,具体呈现了调查结果,其中包含314张统计表。总体而言,定县社会调查呈现出以下三方面关于中国乡村社会调查研究最主要的思想和方法:兼具认知、服务、改造三位一体的调查目的;借力传统社会关系与系统采用西方社会学调查手段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汇集专业人才、统筹当地各种资源、形成合力的调查资源[6]。

反观当前已有的各类农民培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培训内容单一且供需脱节,导致农民参与培训的热情减弱。培训内容单一及供需脱节,主要是因为培训责任方对农民具体情况,尤其是实际培训需求不了解,培训前期调查工作不足甚至缺失。当然,也不排除明确了培训需求,但因资源所限只能开展能开展的培训。这就又回到上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笔者在对辽西某县的县级以及乡(镇)相关负责人的访谈中,问及培训开展的依据以及培训需求的调查情况。大部分乡镇的贫困农民培训是根据政府掌握的当地情况,并且考虑整体发展而设置的。比如,某乡以果农为主,果园面积较大,因此开设一个短期的果树栽种及养护培训班,至于其他人的需求及当地的其他发展可能则没有顾及。在县级相关负责人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无奈:调查是必要的,了解真实需求很重要,但由于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调查也只能了解到表面的信息,甚至贫困农民自己也不清楚真正的需求。这就涉及到如何开展针对农民的调查,如何调查外显的需求,怎样挖掘内隐但确实的需求。

定县调查属于社会学术机构的调查,作为非政府组织,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初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比如农民的排斥和不信任。因此,晏阳初强调调查要和实验的其他方面工作一同进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贫困农民培训需求的调查,更容易得到农民的配合,但另一个问题是,作为非学术、非专业人员,如何能使调查更系统、更深入,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并挖掘出农民口头表达背后的信息,这同样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与专家合作,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调查,或者专家直接参与调查,都是可以尝试的选择。

从定县调查可知,贫困农民培训的前期调查虽然属于培训的“序曲”,但却至关重要。调查农民说来简单,落实却较难,需要系统筹划。调查人员需要对贫困农民以及当地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在调查过程中要考虑并顺应农民情况。在挖掘贫困农民培训需求,尤其是内隐需求以外,还要详细掌握贫困农民的文化程度以及能接受的培训方式等。调查是服务于培训的,因此调在了解事实,挖掘更多相关信息,设计实际的培训方案,使培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三、 兼顾生存技能培训与发展性教育,志在“真”脱贫

通过对定县社会概况的调查与研究,晏阳初团队总结了定县乃至整个中国农村问题的四大根源,即“愚、贫、弱、私”。“愚”指农民缺乏“智识”,即智慧和知识的匮乏。在当时,“目不识丁”在全国是普遍现象,因此,平民教育初期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扫盲”。“穷”顾名思义是贫穷、生活困难,主要指生活水平。“弱”主要指身体健康状况,病弱。“私”指“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8]。针对这四大问题,晏阳初提出了四种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由于定县实验意在“建设乡村”,他们关注的就是农民的整个生活,了解生活中的各方面问题。在找到问题的根源后,农民教育也是全方位的,不仅要解决生存问题,设置生计教育和卫生教育,也要考虑到农民的长远发展问题,开展文艺教育和公民教育。实际上,四方面教育也是相辅相成的,生存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制约长远发展的因素,发展教育又不能不以生存教育为基础。在当时文盲占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又将文艺教育作为其他三大教育的基础。

晏阳初的定县实验距今已近百年,但所谓的农村四大问题在今天看来依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现代农村社会中文盲已基本消除(此处的“文盲”仍指“目不识丁”者),尤其是50岁以下的农民。但总体来看,贫困农民的平均文化程度较低,相对于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相对于他们自身发展需要而言,在“智识”方面依然远远不足。晏阳初所谓的“愚”的问题依然存在。“贫”自不必言,今天贫困农民的贫困相比于定县实验时期已属“非贫”,但从社会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今天的生存条件来说,他们确实是贫困的。笔者开展调查的各乡(镇)乃至村,均设置了公示牌,公示出辖区内的贫困人口相关信息。其中包括“致贫原因”一项,疾病(含残疾)、教育投资、缺乏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是各乡(镇)呈现出来的几个主要致贫原因。其中,因病致贫占80%以上。显然,“弱”依然是贫困农民面临的一大威胁。晏初所指的“私”是相对于“公民”的“公”而言,从当前农村常见的垃圾治理困难、养老纠纷、邻里矛盾等现象来看,“私”还是有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03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近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近几年区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办公室承办。

(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

(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书记、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习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中国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

3、完善制度,强化网络运行管理。信息标准和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技术规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类在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保密知识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和装备的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8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08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近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近几年区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办公室承办。

(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

(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书记、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习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中国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

3、完善制度,强化网络运行管理。信息标准和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技术规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类在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保密知识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和装备的能力。

上一篇:幼儿园教职工培训方案范文 下一篇:社区义诊活动方案策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