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31 10:38:02

农村养老的问题

农村养老的问题篇1

关键词:农村养老;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64-02

一、目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在全国总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 149 546人,占50.3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13.26%,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引用)这样,我国也以一个人口大国的身份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并且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也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为了应对农村养老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涉及农村养老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国务院在1994年颁布的《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就是旨在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照顾和物质帮助;从2004年开始逐渐的减免农村地区的农业税,并提供一定的农业补助,从而来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让农村老人晚年能够衣食无忧;我国分别在2002年和2009年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以保证农村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医疗需求。另外国家还颁布的其他辅的政策以完善农村养老政策体系;我国在《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子女、集体、社会的各项义务,从而保证农村养老能依法进行。

当前我国颁布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条文,以及各项专项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首先,满足了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消除了后顾之忧。我国实行的“五保”制度和其他优惠农业政策,在吃、穿、住、医、葬这五方面解决了农村老人的现实困难,大部分农村老人没有了对未来生活没有着落的忧虑。其次,满足了农村养老的基本医疗需求,缩小了城乡差距。“新医保”和“新农保”缓解了农村过去“因病致贫”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老人看病难的问题。缩小了城乡在医疗水平上的差异,保证了社会公平。

二、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养老在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不高

农村集体经济的财政来源有限,从而造成农村财政在养老方面资金投入不足,比例也不合理。政府对于满足经济困难老人、五保户的养老的资金的需求已经是举步维艰了,养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相应服务体系的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2.农村养老资金的运作管理不合理、监督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村养老资金的运营体系还不健全,使农民养老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缺乏专业的指导,产生了农村资金运营出现混乱的状态。加上缺乏缺乏有效的监督,农村养老资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出现挪用养老资金的现象。

3.农村家庭对养老资金投入比例下降

随着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家庭的开支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孩子们的教育和家庭的日常开支费用同老人的养老资金的投入发生矛盾。大部分情况下,儿女成婚后,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子女教育和家庭的日常开支肯定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而在农村老人养老资金投入的比例势必会下降。

(二)农村养老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就老人而言,认同的养老方式过于单一

千百年来,在“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的主导下,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人默认的养老方式,对其他养老方式暂时无法接受。在农村老人的意识里,家庭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子女周围养老,他们不仅可以得到生活上的照料,而且还可以享受子女在照料自己过程中所带来的情感慰藉。再加上对社会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农村老人参加参与社会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的积极性不高。

2.就儿女而言,养老敬老的观念逐渐变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孝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一部分年轻人奉行拜金享乐主义,抛弃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把赡养老人看做是一种负担,寻找各种理由逃避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更有甚者还为了夺取父母财产而大打出手或者对簿公堂。给老年人精神上带来失落感和孤独感,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

3.就社会而言,对农村养老重视程度不高

我们以前一致认为老人养老是单个家庭的事情,社会的力量无足轻重。没有看到整个社会敬老养老的氛围创建的重要性,对农村养老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树立弘扬孝道的典型,没能有效发挥舆论在农村养老方面的积极作用。造成人们在农村养老这一问题上出现了思想的偏离,也就没有吸引到更多的社会慈善力量加入到农村养老事业中来。

三、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在资金投入、观念转变、法律监督、组织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农村养老的滞后性发展不利于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使得如何解决好农村养老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变得迫在眉睫,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养老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做好农村养老的资金保障工作

1.加大政府财政在农村养老方面的投入比重

政府资金在农村养老资金保障体系中占较大比重,政府的资金投入的多少,关系到老百姓在养老方面信心和满意度的多少,因此在新形势下,政府应实际给予农村养老更多的财政支持,而不仅仅是在税收等方面提供一些治标不治本的优惠农村政策。只有实际的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提供直接的财政补贴,国家关于农村养老的各项政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重视社会资金在农村养老方面的辅助力量

社会资金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不仅不容忽视而且潜力巨大。农村养老资金需要政府的财政扶持和家庭的资金投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积极作用,比如慈善基金。这类型的资金注入,减轻了政府和家庭在农村养老这一方面的负担。同时,拓宽了解决农村养老这一社会难题的思路,可以让农村老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解决其最实际的困难。

(二)做好农村养老的思想保障工作

1.加强对农村养老政策的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宣传国家关于农村养老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鉴于目前人们对于农村养老政策的认识不足,参与新农保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利用当地的实际,采用农民可以接受的形式来宣传各项农村养老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老人自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争取做到农村地区的人们从心里真正地接受各项政策和措施。

2.强化对农村人口传统孝道的教育

“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赡养父母,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同样也是农村世代传承的美德。针对当前农村子女养老观念逐渐变淡的现状,应引导农村地区的人们重新认识孝敬和赡养老人的重要性,要做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的传统孝道标准。

3.注重对农村敬老爱老氛围的创建

农村的乡镇政府和本村的村委会在注重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应忽略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农村养老氛围的创建作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必须按部就班地进行。比如:当地的文艺精英可以排演反映尊老爱老主题的文艺节目,利用生动形象的文艺活动让孝敬老人的观念深入老百姓的心里。还可以利用村镇的广播、条幅宣传等方法来宣传当地有关敬老爱老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让当地的老百姓都能争做孝敬老人的先进典范。

(三)做好农村养老的法律保障工作

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具体深入地规范。一方面,具体到农村,明确规定农村老年人依法享有哪些合法权益,个人、家庭、社会在农村养老方面应当履行的义务。另一方面,明确规定当农村老人在养老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得到法律的保护;个人,家庭,政府没有履行在养老过程中应尽义务时,必须得到法律的制裁。进一步完善我国关于农村养老的立法体系,以法律明文的形式对农村养老作出解释,说明农村养老的定义、性质、方式以及权利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

(四)做好农村养老的组织保障工作

1.培养高水平的农村养老服务队伍

为了能使农村老人在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慰藉,能享受到和城市人一样的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尽量在农村设立养老服务网点。在网点内,农村老人可以享受医疗保健、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服务;服务网点的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保证都能做到贴心为老人服务。另外,还可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城市志愿者队伍,鼓励他们定期到农村养老服务网点进行免费服务。在提供身体检查、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的同时,在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开设歌咏、书法、历史等不同的文化课程,让老人能在家庭之外也能享受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

2.成立自愿性的农村养老互助队伍

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村老年人互助协会,在这个协会里,鼓励较为年轻或身体健康的老人向年纪较大或身体有疾病的老人提供义务。这种阶梯形的农村养老服务形式可以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一个新的依托点。

总而言之,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我们要正视农村养老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白我们的农村养老事业是任重道远。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立足当前实际,因地制宜,针对在推进农村养老事业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谋求有效地对策来积极应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惠农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我国一定能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从而来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王述智,张仕平.关于当前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研究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1,(1).

[2]翟秀海.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初探[J].现代农业,2007,(7).

[3]胡亚云.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理论月刊,2002,(9).

农村养老的问题篇2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320.2;F8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2-0034-02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受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民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近年来,由于农村家庭小型化、大量青壮年流向城市、老年农民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逐渐淡化、弱化,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存在着缺陷,使得农村养老这个隐性问题逐步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挑战。

一、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

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传统的养老方式,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的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的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建国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保障的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这种养老方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土地养老。土地养老也是我国农民养老的一个重要保障方式,然而,进入老年后,农民退出生产领域,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要从子女这种“积累”中提取养老支出,而子女要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必须以赡养父母为前提。直至今日,土地养老在农村养老中还在发挥一定作用,拥有土地的农民还可以依靠土地的产出作物或有偿让渡给他人使用获得收益来维持生活。

3.社区养老保障。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独居老人增加,针对老年人在就医、购物、出行等方面的不便,社区助老服务逐步建立起来,服务人员集中料理、帮助老年人,为老年人排忧解难,以补充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不足。社会助老服务机构,一般以农村养老协会为依托或以敬老院为主体增设及扩建的。服务方式多样化,既有采用纯福利的、半义务及邻里互助的,也有收费方式的。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也能安度晚年。

4.商业养老保险。随着农村部分居民生活日渐富裕和保险业的较快发展,一些富裕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这可以成为将来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也缓解了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社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这种养老方式需要农民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适合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保险资金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建立个人养老保险基金账户。它具有非盈利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为了切合农村实际经济状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缴纳方式上采取按月、季、半年、全年以及补缴、预缴等多样化形式,在缴纳标准和支付标准上实行多档次。

二、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中国2003年的乡村人口为768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47%,乡村人口中,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到7.35%,远大于同期城镇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6.3%的比重。按照人口老龄化衡量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的标准,农村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高于城镇。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据1991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供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为73%,而据2004年国家生育计划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调查,这一比例已下降为60%左右,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削弱。

3.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作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家庭,依靠土地这种生产资料,自行解决家庭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产出难以满足农民养老需要,农村土地保障力度远远低于具有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4.农村社区服务几乎是空白。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我国许多大城市已建立了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的老年服务社区,而在农村社区服务几乎是空白。据2002年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所在的社区,有“上门护理”的仅为4.4%,上门做家务的仅为4.1%,老年人依靠养老机构以及保姆照料的比例仅为0.4%。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覆盖面窄,投保率低,保障水平有限。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有限,集体没有资金承担农村老龄人口养老的责任,国家主要制定法律和政策,未提供资金支持,这些因素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及农村养老水平有限。二是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运行以及保险金的发放,都不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而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的一些规章制度来执行的。三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单一,只限于存银行、买国债,投资面窄,收益水平低。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经济基础,家庭、社区和社会养老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家庭养老方面,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程度取决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在社区养老方面农村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养老的实现程度;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2.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并不排斥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地位,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模式。一是加强社会引导,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依法养老的权益,要宣传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形成浓厚的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强化社会舆论功能,从道义上和制度上规范人们尊老敬老的行为。二是从法律上完善赡养协议书制度,巩固家庭养老功能。从近几年一些农村地区的实践看,签订赡养协议书是目前强化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功能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签订赡养协议,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子女应尽的义务公开化,使国家的老有所养政策便于监督、执行。

3.发挥土地的保障功能。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一是政府要规范征地制度,严格保护征地面积,遏制失地农民群体的扩大。二是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征地补偿要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实行公正价格补偿,严禁在征地中采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倾斜政策。三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土地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当农民遇到困难和养老的时候,可以及时长期有效地出租或转让土地使用权,将土地收益用于农民养老。四是加快城镇化的速度。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通过城镇化,可以带动城镇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这样,不仅增强了家庭养老功能,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提高了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能力和集体经济补助支持社会养老保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4.加强社区养老文化建设。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逐渐扩大社区养老服务范围,培训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理念,加大对贫困地区社区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增强社区养老文化建设和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一是做好群居老人的集体服务。增加老年福利机构的数目,争取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福利机构,为了减轻集体的经济负担,在经济发达地区可将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等产业化,将个人或企业投资引导到这方面来,这样既可提高服务质量,又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孤寡老人们提供捐赠。二是搞好散居老人的社会服务。搞好居家老人的社会服务是今后社区养老发展的重点。要搞好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争取每个地方至少有一个医疗点,以便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要大力发展老年服务组织。一方面扩大老年协会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在生活、娱乐、法制宣传、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服务。

5.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筹集基金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农民个人、企业和国家。虽然农民收入水平低,但可以根据该地区农民上年人均收入按一定比例缴纳养老金。由于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整体滑坡,所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取之于集体份额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缴纳。政府财政是农村养老保障的最后承担者,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财政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其资金来源可以从上一级财政转移支付。由于乡镇一级的财政比较紧张,因此,在农村养老公共品提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改变政府职能缺位的状况。二是科学管理养老保险基金。政府成立专门的基金运营机构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和运作,把养老保险基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处于活期状态,用于支付农民的养老金,第二部分用于购买国债,第三部分用于投资或委托贷款,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为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条件,由财政发行特种债券,或者为保险基金指定专项建设项目等。三是加大基金监管力度。设立各级政府基金管理委员会进行监督,由缴费人、受益人以及社会公益组织共同组成的非官方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此外,要完善由审计、监察、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外部监督制度,以保证资金安全。

农村养老的问题篇3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家庭养老 土地保障 社会养老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就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幸福地安度晚年。养老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和人口、家庭结构的变化,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迫切性显得更加突出。

1.农村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增重。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农村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远远高于城市;二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城市;三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超过城市。据2005年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省级老龄办主任会议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

2.农村家庭规模缩小,“空巢家庭”增多,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家庭人口变成“4-2-1”或“4-2-2”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输出日益增加,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城市外来人口中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为82.4%,大批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造成农村“空巢家庭”增多。家庭规模的变小以及“空巢家庭”的增多意味着对老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上的供给能力的下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3.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有限且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原有的家庭保障、土地保障、集体保障构成的三角型保障体制逐步瓦解,然而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残缺不全,覆盖面狭窄,这使得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当前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及问题

1.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及问题

家庭养老,即所谓的“养儿防老”,在中国不仅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与舆论基础,而且得到法律的肯定,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据有关部门调查估计,目前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占整个养老保障的92%,是农民在养老问题上的“风险最小化”选择。

但由于当前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出外打工的青壮年不断增多;社会转型带来的养老观念淡薄,以及现代社会中老人在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老人在家中地位较低,这些因素使得老年人难以在家庭中获得其想要的物质照顾与精神慰藉(潘剑锋、张玉芬,2005)。

土地保障在当今家庭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弱化。传统农村养老费用的主要来源都是土地收入。虽然土地是农村老人养老的最后一道保障线,但是受土地所有权制度、农产品价格和成本变化、以及土地数量有限的影响,土地对老人的生活保障作用已被弱化。首先,根据我国的土地政策,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农民只拥有使用权,农民从土地上得到的收益主要是土地收成。这样当农村老人面临巨大的生活风险时,不能通过转让土地所有权获得货币补偿,而只能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少量的货币租金,这些租金对于规避生活风险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其次,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价格提升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而在以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组织结构下,农业生产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导致农产品成本加大的势头一直比较强劲。这样一来,在价格和成本的双重夹击下,家庭农业纯收入的增长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土地保障作用被弱化。再者,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住房需求非常旺盛,加之我国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使得建筑业、工业等非农业用地不断侵袭和挤占农业用地,农民人均占有土地量日益减少。有限的土地只能提供有限的养老保障,从而土地保障作用弱化。

2.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及问题

(1)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是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包括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

目前,农村五保人口绝对数量较大,但纳入五保范围的数额所占比例却较小。据初步统计,全国农村五保对象有570多万人,已经纳入到五保供养的有320多万,占应保人员的56.14%(赵媛媛,2006)。可见目前农村五保人口绝对数量较大,但纳入五保范围的数额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而对于农村的养老院制度,由于养老院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乡统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收入锐减,村级集体经济趋于瓦解,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又相当有限,致使原由乡镇统筹和村级集体经济负担的部分五保户失去了救济保障,一些符合五保政策的对象,因财政下拨资金有限而被挡在五保门外,导致这一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具有了排他性。

(2)农村养老保险。目前,实施的农村养老保险沿用的是民政部于1991年6月开始在部分省份实施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该方案采取储蓄积累的方式,为农民建立个人账户,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将个人和集体交纳的保险费记入个人帐户,到退休年龄后根据个人帐户的积累额计发养老金。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农村人口养老的后顾之忧,但因这项制度自身的缺陷及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等一系列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起来困难重重。

农民一般经济水平低,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不愿拿自己的“养命钱”冒险,而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未能体现国家与集体的责任,实质上类似于个人储蓄,经办机构还要从中提取运作费用,且费用一般较银行利息高;部分农村各种违规及违法挪用、贪污农民养老经费的行为屡见不鲜(道德风险);由于基金运营期间较长,长期下去能否保值增值问题难以解决(运营风险),农民对参加这样的养老保险忧心忡忡,存在抵触情绪(李迎生,2006)。经过计算,目前通过领取养老金保障晚年生活的老人占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比例不到1%。可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一)增强土地保障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

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家庭养老,在经济社会转型的今天,虽然农村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等因素弱化了农村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可以通过加强土地保障作用来抵消上述因素对家庭养老保险的削弱。

在社会养老保险一时难以普及的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提高土地保障能力作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土地作为农民的最后一道保障线的功能。针对目前农村实际,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水平,增强土地的保障能力。应积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和加工增值幅度。二是变革与更新土地的保障模式,积极摸索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本化,将土地变为一种可以资本化的资源。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将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以股份的形式界定给农民,农民可按股分红。同时,各地应尽快建立与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合理有偿的流转起来,使农民获得相应的收入。

(二)逐渐规范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完善集体养老体系,加强对五保老人的供养农村税改后,五保供养所需资金,应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应给予适当补助。为保障农村集体养老体系的正常运转和避免五保资金出现严重短缺,需要确定乡镇政府财力短缺补给的渠道和途径,增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适当下放地方税权,增加地方事权和财权范围。

在运转过程中,为五保养老设立专用帐户,通过银行转帐直接发放五保金,坚决严肃处理侵吞农村五保专用养老基金的违法行为。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院的监管力度,增强养老院的功能,规范养老院管理,接受社会和农民的广泛监督。

2.规范与发展农村养老保险

(1)加强制度建设。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政策而不是经济政策,是社会保险而不是商业保险,因此不应该走商业化的路子。在观念层面,国家应确立以社会性和公平性为原则的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在行动层面,在该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真正承担起国家保障的社会责任,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应通过制度的完善明确规定集体和国家对农民养老保险投入最低限额,并落到实处,从而确立以国家和集体为主,个人为辅的养老基金筹集模式,这是制度建立的关键所在。

(2)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意识。针对农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信心,政府应对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广泛的宣传,改变农民传统的养老观念,让他们自觉、自愿地认识和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并利用政府自身的强制力为农村养老保险提供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环境,保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

(3)积极稳妥发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比较, 商业保险不是由政府提供的福利性保险, 它是一种由商业组织提供的, 群众自愿参与的盈利性保险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应鼓励农民个人按照自愿原则,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增强自我保障的能力。

四、结语

目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我国建立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很不现实。我们必须创建一种开放型的农村养老制度,提高土地保障能力以使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得以发挥,并在此基础上立足各地实际,分类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三者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开放型的养老保障制度,使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农民建立一道可靠的养老屏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10.

[2]程启军.博弈与理性:农村养老方式的选择.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

[3]刘洪波.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阶段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1).

[4]李翠霞.农村养老的制度选择与基 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农村养老的问题篇4

关键词:家庭养老养老保障制度人口老龄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如何,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着尊老、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分析

        (一)家庭养老为主,农民对社会养老认识不足

        受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不仅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与舆论基础,更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据有关部门调查估计,在1000名被调查了解的老年农民收入来源构成中,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占79.68%,子女供给占12.4%;在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方面,日常生活照料方面主要依靠家庭的占97.6%,感情抚慰方面主要依靠家庭的占92.8% 。可见,在农村,家庭养老仍处于主体地位。与此相对比,农民对社会养老模式缺乏了解和认可。

        (二)农民收入不稳定且增长缓慢导致养老资金短缺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产业政策,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而农民的收入除用于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外,还要承担子女教育和人情往来的费用。因此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不足,没有足够的经济剩余作为养老资金。

        (三)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难度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随着农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快。虽然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但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6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都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然而,传统的孝道思想在现代生活理念的冲击下,逐步丧失了对子女赡养老人的约束力。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涌向城市,这一切必将使家庭养老的支持力下降,加重家庭养老负担。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弊端

        首先,农村养老保险统筹级别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县级统筹,这使得养老保险关系在省际甚至县际转移很困难甚至不可能,这实际上也就是限制了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如农民工群体,长年在外使得他们不能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现有的这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忽视了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脱离了现实情况,这也是多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方式是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实行减免农业税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与从前相比变得薄弱,集体分担的那部分养老金很难兑现。而政府那部分养老资金的投入有限,对大部分农民起不到太大的现实意义。

        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道德教育,继续倡导家庭养老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孝”文化在我国仍然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依然是大多数农民的首要养老模式。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冲击着传统的尊老、养老观念,青年人孝敬、赡养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甚至遗弃、虐待老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树立青少年尊老、敬老、爱老的观念。积极展开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并对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行为以法律手段做出严惩。

        (二)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养老支持力度

        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和政府要真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并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扩大农民就业面。途径二是强化土地保障功能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鼓励和引导农民适当增加土地种植面积。虽然目前农村土地功能有所弱化,农民来自土地的收入也有所减少,但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应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并在技术、资金上给与支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还要变革与更新土地的保障模式,积极摸索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本化,将土地变为一种可以资本化的资源。同时,各地应尽快建立与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合理有偿的流转起来,使农民获得相应的收入。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农村养老的问题篇5

关键词:养老保险 欠发达地区 政府作用

一、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

我国各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经济水平和社会传统的不同造成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地区差异化,但就各地的社会保险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贵阳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如何?现从三个方面来做一个简要分析。

1.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人均耕地少,地貌复杂,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下降速度慢,人均产值低。贵阳市2004年年末总人口35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78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53%。全市土地总面积804667公顷,其中耕地288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91%,全市每个农业人口占有土地6.9亩,不足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55亩,为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二,且多属高原丘陵,不利机械化操作。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443.63亿元的7.2%,不难看出农村的人均产值不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2.贵阳市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总的来说是收入偏低,保障水平偏低,城乡差距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509元,仅占城市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的31.25%,不足三分之一,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全市农村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达0.44。2008年贵阳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200元/人月,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最高的两城区为140元/人月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3.贵阳市农村养老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少数集体养老、储蓄养老、征地补偿养老、房屋出租养老、困难救助和低保养老。贵阳市农村目前社会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占63.1%以上;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绝大多数边远地区的农民根本谈不上存钱,当农民进入老年,靠储蓄积累养老的为16.2%;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乡镇企业为数不多,这一人群属于养老无保障之列。随着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农民养老问题逐步凸现,已到了必须研究解决、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贵阳市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结合贵阳市农村的现状,要建立贵阳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面对和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根源。长期以来优先发展工业的思路决定了城乡发展的差异,贵阳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大体各占一半,但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还不到第二产、第三产增加值的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3.2倍,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200元/月,是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70元/月的2.8倍。

2.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

解决“三农”问题的落脚点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关键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尽管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不均衡,贵阳市的地形地貌又不适合大型机械的使用,就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而言不能形成规模,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二是种植面结构不合理,围绕省会中心城市服务的多种经济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不同区域的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由于贵阳市城市规划、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贵阳市不同区域的农村各方面差异都较大。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对处于不同区域农村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贵阳市经济目前呈放射状,由城市中心向边远农村逐渐减弱,经济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4.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目前国家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导性政策框架,基金主要依靠参保农民的缴费,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考虑到今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老保险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不进行补助,其差异性和不公平性是显而异见的,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如果要让绝大部分农民参与到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的财政补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财政支出的加大,会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农村这一块。

三、解决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矛盾的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笔者认为,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主线。政府应结合贵阳市农村的实际情况,让城镇带动农村发展,从政策、经济、财政上全面扶持,即使暂时减缓城镇的经济发展,也要千方百计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特别是偏远、困难地区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缴费承受能力才能提高,农民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才能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才能持续。反过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又能有力的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使城镇能全面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完善农村社会保险的地方性法律体系

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根据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的社会保障,是作为调节社会分配手段而建立的。其次,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最后,应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法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的规范性,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并通过合理运作使其不断增值,以更好的满足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需要。

3.构建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制度

农村养老的问题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064-02

一、中国农村养老服务: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中国农村的养老服务状况

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使得家庭自给自足,孔孟、儒家思想影响深入人心,所以家庭养老是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四世同堂,颐养天年”,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基本全靠家庭来保障。除此之外,宗族家族养老也是传统农村养老中不可忽视的一面,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如果在家庭里不能妥善解决,家族邻里就会相互帮助,宗族养老以既定的乡俗传承。在封建社会中,这既是小农经济的需要,也是社会道德约束的结果。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政权,也会制定一些政策或颁布一些措施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总之,这一时期的农村养老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宗族养老为辅,国家所占比重很小。养老的保障水平也较低,仅限于基本生活保障,基本不涉及老年人精神关爱。养老观念几乎等同于传统的孝文化,不存在养老服务的概念。

(二)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农村养老服务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和集体养老两种。在城市,单位人由国家以退休金的形式补贴老年人养老,而在农村,从20世纪中叶开始农业合作化后,政府对生活困难的老人实行的是社会救济制度,之后,“一五”计划中,以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及优抚安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养老制度的框架开始逐渐形成。政府为提升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护理,建立了“五保”制度,建设农村敬老院,发展农村的合作医疗和集体补贴。农村养老开始走上了以农村社队集体经济保障为主,国家适当补贴为辅的路子。人民公社时期后,家庭养老在农村的主要地位逐渐被削弱,集体养老进一步加强。

总之,虽然这段时期国家针对农村的养老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的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精神慰藉方面也极度缺乏。此外,计划经济的制约使得个人和市场几乎无法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弱化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造成了农村养老服务的低效率。

(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养老服务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由传统养老向现代养老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使得集体养老难以维持,导致农村养老又重回到家庭范围。加上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家庭规模急剧缩小,乡镇企业兴起使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因此,依靠血缘关系和土地保障维系的家庭养老渐渐减弱,老年人不再是家庭的中心,全家同居发展为分居供养或轮流供养。

本时期养老机构迅速发展,居家养老开始萌芽。2008年国家老龄委、民政部等部委发出《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吸收国外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开始推广这一新型的服务方式,它可弥补因家庭规模缩小及人口流动带来的农村传统养老弱化的问题。2011年11月, 国务院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应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预期到2015年,基本形成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营良好、规模适度、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总之,本时期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突破单位限制转向社会化,而涉及到农村的养老服务,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受益对象范围扩大化,从只保障“五保老人”和“三无对象”延伸到全体老人;二是供养形式多样化,以家庭养老为主之外,鼓励开展其他形式的养老;三是服务内容全面化,旨在涵盖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资金缺乏、服务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二、中国现阶段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养老能力不足

土地是我国传统农村家庭养老的保障,农民通过土地积累财富,为年老时提供生活保障然而目前土地保障的能力正逐步下降,农业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使得农民选择放弃土地而外出务工,土地逐渐不能作为人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

(二)大规模人口外移的负面影响

城镇化使得中国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现象,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农民的家庭生活变化巨大。最直接结果便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锐减,加上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人口减少,有限子女数量的外移使本就子女匮乏的家庭面临着“空巢”的危险。农村老人不仅自己要种地,还要照看孙辈,背负着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双重负担。与此同时,他们得不到及时的经济供给,而且缺乏子女关怀慰籍。

(三)农民价值观念的改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传统中国的农村中,社会行为的伦理性以及行为中的感性特征,总结社会生活遵从“礼治秩序”,重视人际间的情感。但随着20世纪末农村社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外来思想的渗入,农民观念变化很大,个人的经济欲望、经济权益、经济地位等等意识逐渐明确,伦理、亲情等变得模糊不清。人的行为更多地追求经济理性化,“孝”文化中渗透了经济、政治、心理等因素。造成少数农村青年人在对待父母养老问题上,以利为主。此外,父辈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力衰退,收入也逐渐不如子女。这也造成在经济上,父辈的支配权开始转向子辈,经济权利衰弱造成其在家庭中的权威下降,从而影响到其获得养老资源的多少。

由于“孝”文化并无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保障,虽然《继承法》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都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农村社会维系家庭养老的还是习俗与社会舆论,而青年人通过利益的权衡对比,更关注自己的小家庭与现实经济利益,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呈现出功利性。

(四)社区支持网络欠缺

在农村地区开展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社区养老服务有很强的可行性,老人可住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便能够享受到服务,因此也避免了诸多问题的产生。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相对城市而言差距较大,农村开展的养老服务是碎片化的,没有形成社区服务网络,老人大多还是依靠家庭养老解决生活照料和服务,同时村民也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

(五)养老服务供给责任主体分担不明确

政府、社区、社会等责任主体都或多或少地提供着养老服务,但各责任主体间互动、互补不足,资源衔接不够顺畅,无法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养老资源,缺乏有效的合作分工,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老年服务NGO组织,以及老年人的邻里朋友,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协作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社区和机构的凝聚力、归属感较弱。与此同时,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资源分布分散,各部门现行的条块管理使养老资源无法有效整合,缺乏专门的组织来推动养老资源的整合。

(六)养老服务内容错位性与单一性

当前在农村开展的养老服务项目大多是针对身体相对健康、生活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人,对于“空巢”老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及高龄老人等群体并无个性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老人的真实需求与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性。另外,供给的养老服务没有形成系统化,服务项目偏重于家政服务和娱乐活动等生存型服务和低层次的发展型服务。而对一些渴望提高自身素养的老人来说,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医疗护理方面,主要以补救式的医疗服务为主,不能形成集预防、康复、医疗、护理照料为一体的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在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因此,单一性的服务与多元化、多层次的老年人需求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

三、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思路及建议

(一)激发农村老年人自身的养老社会资本

老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决定了他所能调动的资源,因此,维系和增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对获得经济支持以及情感慰藉很有帮助。老人首要社会关系网络是有先赋性的家人亲属关系网络,并从中汲取必需的养老资源。所以其重要性决定了老人有必要努力维护,一方面,加强子女的代际支持能力;另一方面,亲属之间要经常来往,使自身的养老社会资本逐渐得到积累。此外,老年人也要根据个人意愿,多接触并参与邻里网络、兴趣性社团、互助网络等一定的关系网络,逐渐产生信任关系,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大量而牢固的社会资本。例如成立一些社区老年组织,如社区老年人协会、老年人维权小组、老人红白理事会等,通过组织加强社区养老模式。使老年人通过培养组织感和维护自身的权益,增强老人的个人身份和认同感,这也是老人获取养老社会资本的有效手段。

(二)强化传统“孝文化”观念

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孝道”仍是国人极为尊崇的价值理念,家庭养老仍是最被认可接受的养老方式,在其他养老服务方式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家养老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另一方面,政府应对家庭养老这一传统的养老方式进行鼓励与支持,对孝敬父母的子女进行适当的奖励,以起到示范作用,也应加强社区服务设施、为家庭养老提供支持,促进形成一个完善的家庭养老支持网络,可以让老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三)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决定,必须发挥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促进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老人在熟悉的社区中同时享受到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保健和社会活动、精神慰籍等全面的服务,这也和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一致,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四)转变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认识

农村养老的问题篇7

关键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是“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惠民利民工程,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民心工程。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稳步开展,社会保障“调节器”和“稳定器”的作用得到发挥,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养”的问题,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和维护社会安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系统、规范、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差甚远,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

政府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目的应该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保护伞”,使其老有所养,但是,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所覆盖的人数非常少,未能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

2、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参保率低、待遇水平低,保障功能差, 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较小。

3、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存在弊病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主要采取储蓄积累模式,但范围极小。由于无统筹金支持,又没有其它补助收入,使农保基金总量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从整体看,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无法承担农村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冲击。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难以保证保值增值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

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必须突破现有城乡分割的格局、突破重城市轻农村观念的束缚、突破各级财政只管城市社保不管农民社保的做法,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城乡统筹的观念,把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当作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计,从战略的高度上统筹安排、科学指导、稳步推进。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并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保障;要适当增加集体补助,通过政策扶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等途径,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集体对农民的补助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办法规范村集体对农民的补助;要引导农民自身增加投入。通过一系列政策激励,吸引农民参保,不断提高覆盖率,最终实现“全民皆保”的目标。

    2、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足点必须是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难以完全替代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农村养老仍然必须坚持和强调社会保障与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相结合;必须坚持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与国家补助为辅、国家适当给予政策扶持相结合;必须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坚持量力而行与适度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稳步实施。应本着急用先立的原则,从农民最急需的保障项目入手。从时间先后或具体步骤上讲,必须贯彻“先易后难,稳步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方针,先重点突破企业使用的农民工、专职村干部等群体的保障工作,当纯农户比例降到一定程度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再全面推行。

4、坚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建立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矫正“市场失灵”、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它受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但自身却必须是公平优先,在此基础上兼顾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5、坚持“城乡衔接”的原则。目前二元化格局下的城乡保障差别过大,城乡劳动者的境遇很不平等,这种局面必须改变。但要根本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要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自我保障的能力。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展开。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居民,缴费水平不能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又由于农村消费也远低于城镇,相应地农村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也应当远低于城镇社会保障标准。在总的管理原则上,目前农村社会保险应与城镇社会保险有所区别,不能一步到位,不能互相攀比,不能顾此失彼,城乡两种社会保险制度并行不悖,双轨运行。但是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应一脉相承,社会保障项目要基本一致,资金管理原则要基本一致,规定互相衔接立法要基本一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在农村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基本接轨,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

    基于现状,着眼未来,必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直至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始终都要坚持分步走的原则,必须是一个针对各种生存风险的制度安排,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衔接的、兼容的系统,最终全面实现农村农民基本生活得到提高,老年生活有所保障。

农村养老的问题篇8

关键词:养老保险 欠发达地区 政府作用 

 

一、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 

我国各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经济水平和社会传统的不同造成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地区差异化,但就各地的社会保险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贵阳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如何?现从三个方面来做一个简要分析。 

1.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人均耕地少,地貌复杂,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下降速度慢,人均产值低。贵阳市2004年年末总人口35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78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53%。全市土地总面积804667公顷,其中耕地288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91%,全市每个农业人口占有土地6.9亩,不足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55亩,为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二,且多属高原丘陵,不利机械化操作。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443.63亿元的7.2%,不难看出农村的人均产值不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2.贵阳市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总的来说是收入偏低,保障水平偏低,城乡差距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509元,仅占城市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的31.25%,不足三分之一,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全市农村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达0.44。2008年贵阳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200元/人月,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最高的两城区为140元/人月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3.贵阳市农村养老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少数集体养老、储蓄养老、征地补偿养老、房屋出租养老、困难救助和低保养老。贵阳市农村目前社会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占63.1%以上;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绝大多数边远地区的农民根本谈不上存钱,当农民进入老年,靠储蓄积累养老的为16.2%;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乡镇企业为数不多,这一人群属于养老无保障之列。随着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农民养老问题逐步凸现,已到了必须研究解决、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贵阳市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结合贵阳市农村的现状,要建立贵阳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面对和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根源。长期以来优先发展工业的思路决定了城乡发展的差异,贵阳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大体各占一半,但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还不到第二产、第三产增加值的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3.2倍,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200元/月,是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70元/月的2.8倍。  2.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 

解决“三农”问题的落脚点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关键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尽管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不均衡,贵阳市的地形地貌又不适合大型机械的使用,就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而言不能形成规模,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二是种植面结构不合理,围绕省会中心城市服务的多种经济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不同区域的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由于贵阳市城市规划、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贵阳市不同区域的农村各方面差异都较大。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对处于不同区域农村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贵阳市经济目前呈放射状,由城市中心向边远农村逐渐减弱,经济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4.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目前国家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导性政策框架,基金主要依靠参保农民的缴费,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考虑到今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老保险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不进行补助,其差异性和不公平性是显而异见的,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如果要让绝大部分农民参与到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的财政补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财政支出的加大,会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农村这一块。

三、解决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矛盾的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笔者认为,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主线。政府应结合贵阳市农村的实际情况,让城镇带动农村发展,从政策、经济、财政上全面扶持,即使暂时减缓城镇的经济发展,也要千方百计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特别是偏远、困难地区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缴费承受能力才能提高,农民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才能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才能持续。反过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又能有力的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使城镇能全面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完善农村社会保险的地方性法律体系 

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根据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的社会保障,是作为调节社会分配手段而建立的。其次,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最后,应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法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的规范性,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并通过合理运作使其不断增值,以更好的满足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需要。 

3.构建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制度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基金的筹集应以个人为主、集体为辅、国家支持为原则。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初期,各级地方财政更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财政在为参保农民提供资金扶持时,按照农民交费的标准进行补助,并坚持多交多补、少交少补、不交不补的补助原则;在养老金领取时,实行“多交费,多受益”的原则,这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目前贵阳市的情况,对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应由个人、集体和财政共同承担,财政的支持力度应该大一些。在特别贫困的地区,可由中央财政进行扶贫支持,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胡豹,王厚俊.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及启示[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9(1):47-52. 

[2]庹国柱,朱俊生.国外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J].人口与经济,2004,(4):60-66. 

[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5-12. 

上一篇:光伏市场环境范文 下一篇:应用化学培养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