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6:15

中医药文化概论

中医药文化概论篇1

基于上述的原因,对中医药学术语的英语翻译,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这种局面非常不利于让中医药学尽快融入到世界文化潮流中去。本文尝试将翻译目的论原理运用到中医药术语翻译中去。中医药术语的翻译是一次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其目的是使中医药文化成功地被异族文化中的人们所接受。围绕这个目的及其它两个原则,笔者就中医药术语的翻译作了如下探讨。

1.借用法

借用法是指翻译时借用英语中的类似概念或意思相近的词或术语。由于中医药术语自成体系,很多术语包含了深奥的内涵,在西方文字中找不到对应的说法。如脏腑学说中的“心、肝、脾、肺、肾”更为强调功能而非脏器。有些译者建议音译为“Xin,Gan,Pi,Fei,Shen”与西医解剖学的“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区分开来。这样的译法虽体现了两者的不同,但对于不谙中文的西方人来说“Xin,Gan,Pi,Fei,Shen”变成了一个全新的、需要在头脑中重新去塑造的概念,理解起来更为困难。目的论中的连贯原则要求译文要符合受众的文化习惯具有可读性。这种情况下译者是完全可以借用解剖学中的脏器名称来表述以上概念,功能建立在脏器实体之上,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关联,并不矛盾。

2.音译法与注释法

中医药学中有一些独特术语在西方文化中完全找不到参照物或者类似概念,如阴阳、气、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等概念,与西方文化中字面意思对应的词毫无关联,属于独特的中国文化一隅。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遵从连贯性原则,采取音译的方式保留译文与原文的语义连贯。另外还可以伴随注释法进行应用。加注是对借用和音译的有效补充。如果对于一些流传不广、尚未形成约定俗成用法的术语仅仅采取借用或音译的办法,会造成西方读者理解上的困扰,加注不失为解决这一困扰的好办法。如中医中的“奔豚”指“肾之积证”,可用音译加注的方法,译为BentunSyndrome(kidneyamassment)。当然译名加注虽是外事翻译必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应避免滥用,以免给人繁琐之感。

3.规范法

中医药学术语的翻译历史源远流长。17世纪到19世纪末,中医药学传播到了西方,陆续出现了中医药典籍的英译本。译者多为欧洲来华的传教士。而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医药学愈来愈受到国际医药界的亲睐,中医药学的翻译作品日渐增多。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术语的译名被确立下来并被中西方所接受,也就是说在英语国家的人们头脑中已有了对应的概念。以“中医药”的译名为例。现今普遍接受的译法为“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缩写为“TCM”。这一译法不但在民间广泛使用,被西方读者所接受,也受到了我国官方的认可。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的英文名就为“StateAdminist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虽然在学术界对这一译法尚存争议,也有学者提出“Sinomedicine”的译法。然而根据目的原则,翻译的根本是要达到受众理解并且接受的目的,对于像TCM这类早已被大众接受、约定俗成的术语,翻译者可不必单纯纠结在其译法的精确程度上,翻译时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直接使用。规范法就是指将这些约定俗成的译法当做规范用法直接使用。采用这一策略可以避免用词混乱。

4.省译法

中医药术语中有些字眼在词语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与中心词词意重复,只起陪衬作用,如常说的“阳气”、“阴血”。中医称气为阳,血为阴。这两个术语中的“阴”和“阳”与后者的“气”和“血”语意相同,可采取省译法译为“Qi”和“Blood”,不必译为“Yangqi”、“Yinblood”,以免造成歧义。另外随着中医文化交流的加深,简洁明快的术语翻译更加易于读者接受。对于一些早期表述复杂冗长的术语也可采用省译法。如“辩证论治”可从“differentialdiagnosisinaccordancewiththeeightprincipalsyndromes”简化为“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如今的译法更加术语化,便于交流和记忆。

中医药文化是世界医药文化的瑰宝。要让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作为译者,我们肩上承载的担子愈加沉重。目前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外翻译理论的研究,建立完整的翻译体系,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如何坚持中医药民族特色,精确体现中式文化理念,让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接受。

中医药文化概论篇2

    笔者试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总结中成药名英译的目的。其一,在医药学层面上,其英译是为对外传播及推广中医药学知识。由于中成药是以中医药名词术语为核心概念进行命名的,中成药名便体现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而这些始终未被国外人士普遍认识和理解;其二,在文化层面上,中成药名的英译目的尤为重要,即是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发展。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深植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太极丸”、“木香顺气丸”等都能体现出中成药名中涵盖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中成药名的英译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播,也为中西方文明的交流搭建了桥梁。其三,在商贸层面上,中成药名的英译是为促进药品更好地流通海外市场,促进中成药品的国际流通和推广,以提升中医药产品在世界商务环境下的软实力和经济硬效益。

    二、“目的论”指导下中成药名英译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探讨

    以“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并结合中成药名英译的目的,笔者拟对中成药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做出如下探讨:1.标准性———统一核心概念如前所述,中成药名英译目的的明确是为了最终达到理想的翻译结果,使翻译标准、规范。中成药名英译是否标准规范将直接影响其对外传播与推广的质量。标准性的意义之重大,自不必说。然而,何为标准性?怎样使其标准化?目前,在理论及实践中,对于“标准化”的认识仍未达成一致。有学者认为,中医药术语英译的标准化即是统一中医药术语,保持同一英语译名。笔者认为此观点值得商榷。例如“三焦”的英译有“threeburners”,“threeheaters”,“threewarmers”,“tripleenergizer”,“threejiao”,“triplejiao”,“sanjiao”等,若是按其理论,要标准“三焦”的英译,就必须为其选择一个统一的英译名。这明显不太现实,因为作为英语中的普通名词,“three”和“triple”意义相同,若是强求统一,势必引起又一争论。因此,笔者认为,对中医药名词术语的标准化范围的厘定,不应是术语的翻译本身,而是其核心概念,如“三焦”中的“焦”,这与李照国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中成药名是由中医药术语加上功效、剂型名称等构成的,对其英译实行标准性原则,也应是统一其名称中的核心概念,而非翻译本身。在这里笔者认为,中成药名中的核心概念,除了中医药术语,还应包括药物剂型。目前中药和方剂名称的翻译日趋统一,已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的要求,包括剂型的翻译国内外也较为统一,这些都能为中成药名英译的标准化提供借鉴。2.普遍性———以英语普通名词代替拉丁文翻译中医药核心概念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必须得创造出能够被译文接收者理解并接受、且在译入语文化环境中有意义的文本。中成药名英译的译文接收者是将接受、使用、购买或服用中成药的海外人士,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对中文及中医药文化缺乏了解和认识。因此,其英译应首先达到通俗易懂,能被译文接收者普遍理解和接受。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用英语普通名词而非拉丁语来翻译中医药术语的核心概念可达到通俗易懂、普遍接受。拉丁语虽规范、易于区别,但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仍十分陌生。如“当归”的拉丁文译法为“RadixAngelicaeSinensis”,英语普通词译法为“ChineseAngelica”,两相比较,后者自然比前者更容易被普遍接受。3.民族性———音译保留源语文化特色“目的论”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忠实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中成药名英译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发展,这一目的就决定了译文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并彰显源语中的文化内涵,从内容到形式上力争凸显中华民族文化,以达到历时文化传承和共识文化传播的成功。针对中医药名词术语中的文化因素,许多学者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如李照国先生就提倡用音译的方法来翻译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中医用语,因为这类词语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均无法准确解释其内涵。笔者认为,音译用来翻译中成药名,能保留中医药文化特性和民族性,但有其适用范围。其一,音译可用于药名中核心概念具特殊文化内涵的中医药术语上;其二,当药名直译会带来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时,宜采用音译;其三,当药名中含有文化因素而直译又会使译文复杂冗长时,宜采用音译。然而,单纯的音译有时不仅未能使译文接收者理解其含义,也不能成功传达文化信息,因为音译或许并不能使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被理解和接受。鉴于此,笔者认为,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可供借鉴。如“牵正散”英译为“QianZhengSan(PowderforTreatingFaceDistortion)”既保留了文化和民族特性,又能保持回译性,利于理解和接受。

    三、结语

中医药文化概论篇3

【关键词】医药商品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252-01

医药商品学是研究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提高其使用价值的一门应用学科,也是药品营销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是医学、药学和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1]。在将近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出适应现代医药的实用性人才,尤其是针对我校的中职学生,因此,我觉得要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就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具体如下:

一、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多模式教学代替单一的教学模式

医药商品学内容多,知识点密集,难点多,不易掌握。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认真研究,吃透教材[2]。现有的《医药商品学》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药品的概念、药品的分类、药品的标准、药品的合理使用、药品的包装及药品的保管与储存等内容,着重于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学习;而各论部分,基本上按药理作用及临床使用习惯分章节,所选择的品种以新的国家基本药物为主,着重于具体药品知识的了解。整本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师――课本”的单一教学模式以讲述为主,习惯性地“满堂灌”。如此的教学方法,虽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更多的信息量,但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同时学习枯燥无味,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如此十分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这也和中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时,改变过去从头讲到尾的方式,把最基本的理论和技能讲细、讲透,而对各论中的部分内容分别采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医药商品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与概念获得模式相结合

医药商品学的各论部分,着重于对具体药品知识的了解。我发现教学过程中,如果用传统教学,从头到尾一个药物接着一个药物的进行讲解,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对老师传授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因此,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先讲解疾病的病理基础,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针对疾病病况选用药物,继而对药物进行重点点评学习,最后进行总结与归纳。

概念获得模式是学生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其目标是使学习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3]。学生在学习《医药商品学》同时学习药剂学、药物化学等相关学科,因此,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对部分易于理解、教学难度较小的章节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概念获得模式教学,会让学生更易掌握相关知识。例如:维生素类药物学习,教师可先布置一些有关新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之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通过“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的程序,巩固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教师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如维生素类药物,让同学们先自己定义)――教师确定概念的属性(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药物,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代谢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教师准备选择具体例子(如维生素A的点评讲解)――将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缺乏维生素A时表现的症状)――呈现具体病例――学生概括并定义(学生自己得出维生素A的临床治疗作用)――提供更多的例子――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概念――概念的运用与拓展(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习的知识,结合销售技巧,以小品形式展示维生素药物的推销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能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而这恰恰也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所必备的一种素质。

总之,教学模式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结合学科内容和特色,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培养目标的特点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医药商品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日趋完善,我们也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药学教育,满足社会对现代药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云伟,胡式良,伊 利.浅议医药营销专业医药商品学课程的教学方法[J].卫生软科学,2008,22(6):501-502

[2]王吉东,刘素梅.浅谈医药商品学的教学[J]. 职教论坛,2003,10:27-28

中医药文化概论篇4

中医药学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病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开发利用的实用价值。但其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信息获取的需求,阻碍了对中医药学知识与信息的有效利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现代科技对中医药知识信息进行重组和利用已得到认同,相关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将计算机领域先进的本体理论与技术引入到中医药知识组织研究中,构建中药本体,实现中药信息的知识化重组,可为中药领域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提供数据基础[1]。

中医药学知识信息对现代生物医学的医疗实践和科研都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信息研究工作也随之逐步深入,例如在数据挖掘领域,医学信息数据挖掘是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同样在中医领域也受到广泛重视。但目前的医学信息组织方式与数据挖掘之间存在着诸多“瓶颈”,尤其是中医领域的数据挖掘研究,仅仅得到诸如“石膏与知母具有配对相关性”、“六味地黄丸可治疗阴虚”等数据挖掘的结果,只是对简单知识的简单认证,而其结果无法解释。究其原因,“数据整理”是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的瓶颈。近年来,领域本体构建技术已逐渐成熟,并迅速在各个领域形成研究热点。构建领域本体(Ontology)可以从数据整理与信息组织方面更好地实现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在客观需求和条件具备的双重推动下,在中医药领域内开展中药本体构建工作切实可行。

1 本体的概念及特点

Ontology是一个哲学概念,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本质,通常译为本体或本体论(在本文中称为“本体”)。本体论与认识论在哲学上是两个相对的理论,认识论指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而本体论则指客观存在本身。

自20世纪90年代,Ontology引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后,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迅速形成一个研究热点。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知识工程、系统建模、信息处理、数字图书馆、自然语言理解、语义web等领域之中[2]。研究人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对本体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体理论与技术也随之日趋成熟。

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关于本体的定义是: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3]。这个定义包含了概念模型、形式化、明确、共享4层含义。即本体的目标是捕获相关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概念或术语,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这些概念及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

本体不仅描述概念、术语,而且对概念、术语间的关系描述得更为广泛、细致和全面。即,本体不仅明确了概念,同时也明确了概念间的属性及属性间的关系,它是从“属性”的角度出发去确定一个概念,能够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从而真正达到知识理解的目的。这也是本体作为知识组织方式的最重要的特点。可以看出,与传统的MeSH表相比,本体描述的概念关系是网状、立体的。在本体中可以描述的概念间关系有反义关系、上位关系、下位关系、整体-部分关系、部分-整体关系、转指关系、近义关系、同义关系、动作关系等,而不仅是传统的信息组织工具MeSH中所描述的参照、用代、隶属关系[4]。

在中医药领域中,中药的概念术语相对较明确,选择中药作为突破点,首先构建中药本体,逐步实现中医药医学信息的知识组织与构建。

2 构建意义

本体建设的目的是应用,这方面的研究遍布人工智能、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相关的各个领域:①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特别是网络搜索引擎和数字化图书馆。②基于本体的数据集成、机器学习等。③领域本体的应用,比如,在生物信息学中已建成的GeneOntology,尽管只包括了part of等简单的关系,但是对生物信息学界已经有巨大的影响。④语义Web服务。⑤在线元数据管理和自动信息。⑥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5]。

中药本体作为领域本体的一种,通过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全面描述中药的本质,揭示中药本身及中药间复杂的功效与物质关系,澄清中药的知识结构,为中药的知识表达提供数据基础。例如:可以提供基于语义的信息服务,通过语义检索,为用户提供知识层面的语义检索服务;定题服务,进行相关的数据挖掘,帮助人们发现隐含的知识,如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揭示药性、药效、物质基础间的关系,归纳构建基于现代科学语言的中药药性表征理论体系等应用型研究。中药本体既具有专业领域性,亦具有普遍性,可应用于其他信息工程与知识管理等方面。

3 中药本体概念关系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领域本体的构建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Gruber在1995年提出的5条规则[6]得到较广泛的公认。中药本体的构建同样遵循以下5条原则:①明确性和客观性。Ontology应该用自然语言对术语给出明确、客观的语义定义。②完整性。所给出的定义是完整的,能表达特定术语的含义。③一致性。知识推理产生的结论与术语本身的含义不会产生矛盾。④最大单向可扩展性。向Ontology中添加术语时,通常不需修改已有内容。⑤最少约束。对待建模对象应该尽可能少列出限定约束条件。

3.2 构建方法

目前,利用现有的领域内公认的知识以及领域专家的参与,是一致认同的构建领域本体的最优方式[7]。

构建中药本体,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概念关系体系的确立。在注重知识结构关系的原则上,可借助已有的中药分类法。中药分类方法主要有按药物功能、药用部分、有效成分、药材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等。中药本体概念关系体系的构建采用比较成熟的自然属性分类法(主要参照《中华本草》[8]的现代自然属性分类法),即采用植物学分类法、动物学分类法,能够更好地反映中药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异特征。此外,该分类法还有以下优点:对药物来源、属性、药物部位等一目了然,条理清晰便于查检,便于更新和修改,便于不同专业的人操作中药本体的建设工具。

各个中药类目下设定27个属性,属性设置包括:正名、异名、释名、品种考证、发生发展史、产地、原植(动、矿)物、栽培(养殖)要点、采收加工、贮藏、药材及产销、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能与主治、应用与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附方、制剂、现代临床研究、药论、集解、附注、参考文献。中药的属性可以根据需要与新发现进行修改。

通过属性参数,从各个角度尽可能全面地描述中药,更精确、全面地确定概念,并显示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理论的科学实质,为中药药性研究提供数据挖掘的基础资源,实现中药药性的知识发现与理论创新。

4 结语

领域本体的开发和完善是一个反复叠加的过程,没有一种“唯一”的途径或方法,但无论从客观世界具体的角度或者是从逻辑抽象的角度出发,领域本体中概念的设计都应该贴近于研究者要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客观对象和对象间的关系法则[9]。因此,中药本体构建模式是一种探索,建成之后仍然需要维护和不断进化。据此还可以继续构建中医本体,实现中医药领域内知识信息的知识化组织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 耀,段慧明,穗志方.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数据基础研究——以中医药古文献语言知识库的构建为例[J].情报杂志,2006,(9):21―26.

[2] 曹树金,马利霞.论本体与本体语言及其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632―637.

[3] Studer R, Benjamins VR, Fensel D. Knowledge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J].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1998, 25(1-2):161―197.

[4] 牟冬梅,崔艳玲.MeSH、本体论在医学知识组织中的作用[J].情报杂志, 2005,(7):120-122.

[5] 袁 媛.领域本体建设的方法论和工具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 Peter D Karp, Thomas R Gruber. A generic knowledge-base access protocol[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 Montreal,1995.

[7] 刘 耀,穗志方.领域Ontology概念描述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5):28-33.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10.

中医药文化概论篇5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科学

近代以前,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医药学是科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兴盛,传统文化因遭到摒弃而衰落,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中医药学既因其文化特性使本身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导致人们对其认同度降低,又因与传统文化的剥离,而遭遇现代化发展的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发展历程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实践表明:中医药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开展与进步,中医药文化研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复兴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真正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复兴与进步。

1.“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朵人类文明的奇葩,与传统文化是紧密合一的。但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加之中国知识界科学救国的急切心理,反传统文化思潮在上个世纪初风起云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正常继承和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就要求中医药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必须构建和培育继承与创新的土壤,“中医药文化”作为特殊概念应运而生。

“中医药文化”的提出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对其内涵学界多有歧义。2005年8月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对“中医药文化”的含义进行了初步阐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会议还确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名家风范,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区域中医药文化发掘,为中医药院校、医院、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传播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这是国内学界首次确定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核心与范围,对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学界还应进一步开展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领域。尤其要具有构建学科的意识,既要有学科概论性质的综合性研究,又要进一步划分研究领域,形成系列分支学科,并进行相应课程的建设。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史阶段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的文化环境的变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医药文化研究的低潮时期。20世纪的中国始终存在一种反传统文化的思潮,阴阳五行学说遭到学术界的否定,对中医药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负面影响,西学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反传统文化思潮给中医药造成了严重后果,新中国成立初卫生部的个别领导在对待中医药上存在对待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同样的心态,认为只有来自于西方文化的西医是科学的、进步的,而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是不科学的、落后的,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抬西抑中、以西代中,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针对甚嚣尘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曾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又说:“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歧视中医药的现象,毛泽东发出了“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我国巩固的医药卫生统一战线”的号召,并把“团结中西医”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在毛泽东的保护和支持下,中医药学术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中医药学术被提升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地中医中、高等学校相继成立,中医药教育一改两千年来的师徒相授模式。但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转变,则很难真正正确认识和传承、发展中医药。当时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地接收”,而实际情况是批判容易,接收难。而且在“新文化”运动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怀疑心理,阴阳五行理论也得不到认同。在“中医不科学论”思想的指导下,中医药发展走向了以西医改造中医的歧途,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准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解释、整理、提高传统中医药就构成了当时中医药发展的主流方向,这种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孤立地将中医药定位于科学技术,把西医的一套科研方法强加在中医药的科研头上,用西医理论取代中医理论,用西医的“辨病施治”取代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而取消中医药学的灵魂,取消中医药学的文化底蕴,其结果是偏离了中医药发展的轨道,在发展中医药的同时扭曲了中医药。受此影响,当时顺应时代的全国统编教材就有许多不足之处,使中医药教育出现偏差。1962年7月16日,北京中医学院“五老”给卫生部党组上书大力提倡传统中医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呼吁大大增加中医课程的学习。正当中医药教育界总结中医药院校初期教学经验,讨论修改中医药教学计划,使中医药教育更侧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教学时,“文化大革命”的兴起,使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传统文化再次陷入被批判的境地,对中医药事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兴起。基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医药的文化特性逐步明确,中医药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基本文化政策。以1984年召开的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和全国首届“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讨论会”为标志,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了反思和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研究。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江泽民同志题词:“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场中医药文化研究热在中医药学术界酝酿,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专题学术著作相继出版;相关学术会议如中医理论与中国哲学及文化国际会议(1990)、中医文化研讨会(1991)、全国首届医学与人类文化学术讨论会暨首届中美医学文化恳谈会(1994)、95’中国医学文化学术研讨会(1995)、国际佛教医学暨港台中医文化学术研讨会(1996)等陆续召开;《医古文知识》(199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通过这种研究,中医药学单纯科技定位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要用文化定位丰富和补充其科技定位。对中医药文化品性认识的提高为中医药学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一是明确区分中医药学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健康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认识前提。中医药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但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容易被其人文方法遮蔽,在中医药研究中,混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界限,误以科学手段和方法研究本属于人文文化的原理,只能导致混乱和人、财、物的浪费,如不加以注意,甚至可能导致伪科学泛滥。二是中医药现代化不仅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还应该是中医药人文文化的现代化。中医药不仅是科学,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中医药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对中医药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方法相结合。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目前西方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从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这正与中医药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程,应该说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中医药文化研究有过于拘泥于古代文化传统的倾向,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宗旨是立今鉴古,不但要具有历史意识,而且要具有现代视角和当下意识,不但要总结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要吸纳现代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不能独立于文化全球化之外。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绝不能故步自封、过于保守。要科学分析文化全球化形势,树立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医药文化成为文化全球化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具备保持中医药文化特质的能力,具备吸纳先进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能力,具备与西方异质文化对话与融合的眼界和能力,从而保持中医药文化健康发展。尤其在对外交流上,由于中医药学独特的文化形式不具有科学文化的超越性和普适性,很难被其他国家和民族理解和接受,导致中医药学至今还得不到国际的普遍认同。至今,能从根本上承认和接受中医药的人群还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地区。而在欧美地区,中医药则很难进入正规医疗体系或通过他们所谓的认证,这就对广大中医药文化研究者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

3.中医药文化研究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基础工程

中医药文化研究是中医药学研究的前提,否则中医药发展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发生发展,才能真正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比如,不了解阴阳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起源。再如,中医药理论与易学、道学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医药典籍中存在大量以《周易》中的词汇命名药物、方剂、医籍的现象,甚至以易象、易理阐发、说明医理等。潘雨延先生说:“究夫《内经》作者的哲学思想,全部发挥老子的思想……”[2]刘力红先生也说:“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的道学思想……因此在《内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许多易学的东西,又可以看到许多道家的东西。”[3]不深入了解易学、道学,就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内涵和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在整理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方面做了大量拨乱反正的工作。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和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体的现代普通教育的推行,使国人的知识结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大大改变,并未能从根本上恢复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的本来面目,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表现在中医药教育上,习惯于数、理、化现代科学思维模式的中医药大学生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而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立足于比类取像的思维方式,以阴阳、五行、气等主要概念构建起来的中医理论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验证,面对当前唯科学主义的困境,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面对这样一份宝贵的遗产,只有在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其理论精髓和文化内涵,才能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避免走上中医西化,甚至以西代中的歧途。

4.中医药院校应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承担着弘扬光大中医药文化的历史重任。不同类别的学校应积极营造独具特质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作为中医药院校来说就应当积极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中医药精髓,形成中医药内在文化的创新能力。

4.1校园环境建设必须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好的中医药院校校园环境应使人处处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如建筑风格、校园景点布置、校风、校歌、校园网等,甚至建筑物和校园道路的命名都可以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4.2教学中必须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要加大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注重中医药的文化品性,使学生不但学习中医的“技”,更要形成中医药独特的思维方式,养成中医药从业者独特的文化品性。尤其要重视教材建设,“现在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文革”之后,中医教材建设没有能积极地保持和发扬中医的理论体系,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方面是不理想的,不是发展了而是萎缩了”[4]。

4.3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医药根植于传统文化,离开传统文化,中医药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古代俗语“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形象地说明了传统文化知识背景对学习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倘若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则很难成为中医名家,中医药理论难以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当前很大一部分中医药院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急功近利,既不具有历史意识,又不具备长远眼光,与传统文化密切关联的主干课程――医古文越来越被边缘化,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最终只会导致中医药的异化和弱化。

目前,中医药界特别是许多名老中医对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医理论功底薄弱、中医基本技能不扎实、“不会用中医思维看病”等问题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并建议加大中医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中医药人才,加大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课程建设是当前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中医药文化概论篇6

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1-0223-03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tology Based on Protégé

YI G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nt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knowledge to express a lot of sharing and reus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launched a large body of research,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medical resources to achieve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use of medical knowledge to use technology to build the ontology medical knowledge base, through ontology languages, ontology construction tools, and domain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esearch, the use of Chinese herbs skeleton method to build the body, as an exam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Key words: ontology; knowledge base; OWL; skeleton method; stomach disease

信息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积累,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热潮涌动,在发展数字医疗的过成中则面临着医疗信息的标着化、统一化、一体化等问题。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在经历了几千年长期形成了大量的数据,独特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诊断技术。中医学在信息化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它的数据多建立在人的经验基础上,其规律受自身理论的支配,其客观性与科学实验数据不在一个层面上。若果用科学实验数据的获取方法和标准衡量中医数据,即便是实证数据仍不可避免带有主观因素。

本体(Ontology)的概念实际上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近二十年来,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大量使用本体概念。形象的描述,本体就像个位于人和机器之间智能的中间构件,通过这个中间构件使得人和机器的交流变得通畅,它能帮助机器理解自然语言,自然语言的不断扩充,能导致机器做出相应的变化和修改。本体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且能够和自然语言同步。那么本体是怎么学习的呢?它也和人一样必须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则”,它利用一套推理机制从已知出发“推理”要学的新东西。所以一个本体是一个自我完善的系统,它通过自己的一套公理和推理规则达到人类类似的智能学习,并且它的运行准确无误。因此,本文尝试使用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作为知识库建立工具,以建立中医方药本体为例,利用中医药历史文献及公认的中医药知识和中药专家对方药进行全面诠释,讨论构建中医药本体的方法。

1 Protégé工具

Protégé工具是一个斯坦福大学开发的本体编辑和知识获取软件,第一本版本是1987年推出,开发语言是Java,属于开放源码软件。由于该软件设计优秀并且包含众多的插件,使得Protégé成为最常见的本体论编辑器之一。

2中医方药本体的建立

目前本体的研究包括领域知识本体、通用本体、方法本体、元数据本体等。知识库系统提供基本词汇以及词汇之间的关系,设计相应的本体是建立大型知识库系统的第一步,这对于知识库系统的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本体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本体到目前为止,构建原则归纳为满足后建本体必须逐条参考先建本体,沿用其合理条目,若弃用先建本体,必须阐明实质性分歧,此原则也适用于任何本体的自身修改过程[5]。但构建本体并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构建方法,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构建方法,我们选择的是Mike Uschold & King的“骨架”法,具体流程见图1[2]。

1)确定本体的应用目的与应用范围:确定本体的研究目的和用户的范围(如管理者、技术员、程序员);比对本体应用环境和目的;建立本体用户文档;确定本体的形式化程度。

2)本体的分析:根据本体应用目的和形式化程度,确定本体知识范围,通过该领域专家的研究探讨,定义本体所有术语的意义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

3)本体的表示:是确定本体形式化的东西,可以用语义模型表示本体。

4)本体的检验:构建相应本体后,通过相关专家对本体做最后论证,包括检查本体各元素间的语法上清晰性、一致性、完整性、可扩展性。

5)本体的建立:建立本体表示知识,这是一个知识概念话和形式化的过程,首先通过设计知识本体概念结构,确定本体结构,其次利用函数、类、公理、关系等组织和表示概念知识,最后选择合适工具和语言构建具体本体。

本体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反复、不断推敲和完善的过程。通常领域本体的建立不是一撮而就的,我们需要在应用中不断的修改、完善与扩充。

2.2中医方药本体的定义

不同的本体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领域知识范围,我们构建中医方药本体目的是能够根据中医方药知识库中的现有知识,对中医医师临床用药意见做出提示,也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依据确立的法治,选择适当的药物和配伍组成。并根据系统中的知识判断出用药的合理性和相应的疗效。我们构建本体的应用范围是中医临床医师或者中医在校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相关指导。

以本文的领域本体建模的范围就是严格按照Gruber本体约定最小(Minimal Ontological commitment)原则将涉及中医方剂知识利用本体表达,集中体现为方药组成、功用、用法、加减、主治[3]。

中医用药过程中,准确的辨证乃是采取“有的放矢”治疗措施的前提。只有通过对症状的全面分析,仔细鉴别、认真判断等获得病人状况,然后根据确立的法治选择相关方药,并进行药味、药量加减,组方结构充分表明了方中药物配伍之间的主从关系。因此,进一步了中医方药的概念和意义、熟悉方药的君药、臣药、佐药、使药之间的关系,掌握中医用药原则与方法等非常重要。

2.3利用Protégé构建中医方药本体模型

通过相应的中医药专家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中医方药本体,并需要借助Protégé本体编辑工具来具体实施。

2.3.1定义类和属性

本体中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就是类,类是创建对象实例的模板,是同种对象的集合和抽象,类是一种层次结构的组织形式。子类继承父类,子类也是一种概念模型,是父类更具体的概念。如”方药”是中医方药本体的最高层次类而方药组成、方药功用等是其子类它们会继承方药的所有特性。

定义类和类层次的基本方法是:从所有概念中选取顶层概念,作为本体类中的基类,以及其它类与基类的继承关系作为本体类中类层次结构中的锚点。类的层次关系通过它们之间类的关系来确定。如解表剂类的实例是全部治疗表症的实例,则解表剂类为方药类的子类,以下就中医方药本体的类和类层次划分具体说明。在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中,中医形成了许多经典的方剂,如麻烦汤、小青龙汤等,不同方剂反映了由中医独特的哲学或世界观出发的对疾病滋生形成,形态构成,变化转归,治疗控制的特有的视角和思考。在辩证过程中,各种辩证方法互相参照、补充、演绎,

形成中医特有的错综复杂的中医诊断学。

本文方剂本体设计过程中,在保留中医辨证特色的原则下,将不同的辩证方法下形成的方剂,如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温里剂、安神剂、消食剂、驱虫剂等作为为方剂类下的基本的锚点,进行类与类层次划分[3]。

1)建立并保存项目

打开Protégé,点击“新建(Create New Owl Ontology)”按钮,然后点击Continue,选择保存位置。然后选择“select a project type”。为了便于本体和系统的交互,笔者建议将新建项目存为“OWL/XML”格式。然后点击“Finish”按钮,新的项目即被成功地建立。

2)创建并命名类

创建类及类的命名在Protégé主界面中。

3)创建类的属性(Properties)

4)本体定义的逻辑检验

本体定义的逻辑检验实际上是对本体概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利用Protégé中检验模块进行,也可以利用DIG接口编程调用Racer推理引擎来解决,推理引擎支持下的本体检验和本体推理,通过对本体概念的一致性检验来达到本体检验的目的,本文通过Protégé和Racer的接口,使用Racer推理来检验本体建立的逻辑是否有误。

例如:解表剂即是表症的下位词,也是方药的下位词,如 果我们将解表剂改为里症的下位词,这显然是矛盾的,因为里症与表症是互斥的概念。

5)本体实例的建立

在Protégé中,通过individuals标签的三个面板达到添加实例的目的。内容包括实例名称和附加在该类上的属性。当大量的实例被赋予相应的属性及属性值时,就形成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库[4]。

实例建立分为两步:首先选择类,创建该类的实例;然后添加各实例的值。下面是解表剂中得具体实例。

①选择方剂类->解表剂类,添加“麻黄汤”。

②在Members list窗口中点击Add individuals,输入实例名称,并编辑实例的各种属性。分别添加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加减。

实例例子:

Defframe麻黄汤:中医方剂类

{

组成:麻黄9g,桂枝6g,杏仁9g,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温服,服后加盖衣被,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症。

加减:无。

}

3总结

本文介绍领域知识本体的构造原则、构造过程及注意事项,并用Protégé工具构造了一个具体的知识本体――中医方药本体。知识本体能够较好地描述领域知识中的概念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实现基于领域知识语义的资源检索,大大提高检索结果之间的相关度。由此可见,构造合适规模的领域知识本体是中医药学知识库系统分析的第一块基石。

参考文献:

[1]冯志勇,李文杰,李晓红.本体论工程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钟伶.基于本体的益气健脾方的知识表示与应用初探[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5.

[3]高红艳,,包含飞.以肺瘩病为例探讨中医证候本体的构建[J].医学信息,2007,20(11):1876-1882.

[4]侯玉,张昌林,,等.Protégé在构建中医治则治法本体中的运用[J].医学信息,2007,20(11):1566-1871.

[5]高成勉,包含飞,.本体构建原则及其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8,21(5):581-583.

中医药文化概论篇7

张静高亚玲赵璇黄文杰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6)

摘要:本文是针对高职医药营销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探讨。根据高职医药营销专业岗位的特点,并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在对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充分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地进行模拟实战演练,通过表演理解教学内容。该法注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医药营销专业;中医药学概论;情境模拟教学法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是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医药营销专业学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与应用的一门基础兼应用性的课程,是对中医基础、中药学和方剂与中成药进行整合的一门课程。选用教材为《中医药基础》[1]或《中医药学概论》[2]。该课程学时不多,但需掌握的知识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只是对中医基础、中药学和方剂与中成药三门学科按部就班的讲授。笔者根据“以能力为本位[3],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大胆进行了改革,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并且充分应用了情境模拟教学法,即让学生要在课堂上分角色地进行模拟实战演练,通过表演理解教学内容。该法注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做一简要介绍。

1、情境模拟教学法简介及基本思路

情境模拟教学法,即让学生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实际业务,置身于模拟的情景中,分角色进行实战演练,以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形式。其目的在于加强学习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4]。《中医药学概论》是一门基础兼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对药房销售岗位中所面临的常见疾病和常用药物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断。所以单纯讲理论,又因学时有限,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以对这门课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就必然要以实践活动来展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来进行。

2、情境模拟教学过程

本课程教学内容上,在进行必备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临床常见的七大病种为主线:感冒、咳嗽、胃痛、便秘、风湿痹病、痛经、小儿腹泻。即构成七大项目,分别为感冒的辨证与问病荐药、咳嗽的辨证与问病荐药、胃痛的的辨证与问病荐药、便秘的的辨证与问病荐药、风湿痹病的的辨证与问病荐药、痛经的的辨证与问病荐药、小儿腹泻的辨证与问病荐药。每一个教学项目即为一个教学情境。

现以“情境之感冒的辨证与问病荐药”为例,介绍其教学过程。

2.1创设情境

根据药房销售岗位的特点,假设学生是一名药房中成药柜台销售员,为前来欲购中成药的顾客推荐合适的中成药。

2.2提出任务

对疾病的分析理论体系,中医和西医是截然不同的。将如何针对顾客自诉的症状,从中医角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作出较为正确的证型判断,为其推荐并介绍合适的中成药,及嘱其注意事项等等。

2.3基础理论的学习

原则上应该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但因为学生没有中医的基础,而且中医知识抽象难懂,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太切合实际,本部分主要由教师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尽量结合生活实例,以求通俗易懂。

2.4课堂演练

教师先提前做好几个中医病例签,学生分组(根据班容量确定小组数),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为患者(顾客),其他学生皆为销售员。让其抽取一个病例签,但不得告知该组其他学生,令其自己理解和记忆病例内容。之后各组轮流进行表演,在一组表演时,其他小组要为其进行评价和打分。在每组表演的过程中,扮演患者的学生要用通俗的百姓语言表达症状,其他扮演销售员的学生可共同为其问病,出谋划策,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荐合适的中成药。这种表演方式既可考验顾客扮演者是否能将病例的内容充分理解并正确的表达,也可考验销售员扮演者是否能合理的问病,是否能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等能力。

2.5教师评价和总结

在每组表演完后,教师要取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答疑,并总结该病例相关的知识和问病技能。

3、教学体会

3.1实用性强,与药房销售岗位息息相关

营销专业主要就业方向——药房销售岗位,其所需技能主要是问病荐药。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验问病荐药的过程,可以说实用性和针对性大大增强。

3.2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升

在每一个情境模拟过程的完成,学生将会有一种“噢,我又学会看一种病了”的情绪,一种学有所成的成功感将会由然产生,而对下一种病又如何问病和荐药的好奇心也会同时而起。况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对于抽象、难懂、枯燥的中医知识来说,尤其对毫无中医基础的营销专业学生来说,无疑更像天书一部。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想象自己以后的工作状态也许就是这样的情形,如果现在都做不好的话,以后的工作岗位将更加难以胜任。所以学生就会以一种更加积极的状态去备战。所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将大幅度地提高。

3.2丰富了考核方式,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相结合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由平时表现(占平时成绩20%)、任务完成情况(占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40%)构成。其中任务完成情况即对每一次的情境模拟情况的考核,通过学生互评和老师总评进行考量,主要从任务完成的结果是否准确,分析的是否合理,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对知识是否能够综合灵活运用以及反应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改变了以往了一纸定输赢的考核方式。

4、结语

情境模拟教学法不仅与专业岗位息息相关,更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从而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使学生更加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王满恩.中医药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侯志英,张金莲.中医药学概论[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

[3]黄志钧,徐俊琦.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3):7-9.

中医药文化概论篇8

随着全球科学格局的变化,中医药学的学科方向需要调整变革与创新。所谓科学大格局应该包括着概念的更新,思维模式的转变,理论框架的构建与付诸实践行动的指南。其中的重要因素,应该是科学概念的更新和宇宙观的深化。当英国物理学家史迪芬•霍金在1974年做黑洞预言时,整个科学界为之震惊。黑洞是一个只允许外部物质和辐射进入而不允许物质和辐射从中逃离的边界(eventhorizon)所规定的时空区域。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质量要无限大,甚至会爆炸。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宇宙中黑洞的物质运动是不规则的、非线性的、不确定性的,显然它是我们研究的对象。2010年11月16日美国宇航局宣称,科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距地球5000万光年处发现了仅诞生30年的黑洞,其中有90%的暗物质。尚今我们可以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不足10%(约5%左右)。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物质能量的5倍以上。

暗能量更是奇异,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而暗能量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上述宇宙天体的观测与发现又会对中医药学有什么影响呢?中医药学确切说不是唯物为主的,而是以唯象为主体,是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强调关系本体论,注重能量与信息的时空转换等,这些无疑是与现代大科学的宇宙观相吻合的!始于20世纪中叶的一个争论比较久远的问题,那就是中医药学被称做经验医学,学科本身有没有自己的理论?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资深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中医中药的事业很关心。他十分肯定地说: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医药学的理论是现象理论、非线性理论、是巨系统的复杂理论。它的理论价值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明科学哲学的底蕴,体现了中国人崇尚真、善、美;另一个方面,它能够指导实践,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其与线性科学不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思维模式。上世纪初期,西学东渐,还原论盛行,还原论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工业文明的进步,给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功不可没。然而还原论的盛行,特别是“”提出“打倒孔家店”,否定了优秀的中华文明,是一个重大的错误。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迎来了中华文明的复兴,呈现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并行的时代,全球截止到2009年已有720多所孔子学院,关注学习中国的文史哲。长期的农耕文明、象形文字造就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形象思维决定着我们重视观察和体悟。我们重视病人的客观表现,做好望闻问切四诊的检查,就是通过四诊收集到病人“象”的表现,医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于“象”作出分析,是临床医生诊疗工作的依据,这是主体的认知过程,将主体、客体、象、意、体结合,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象思维。“象思维”属于动态的整体,其所使用的工具有视、嗅、听、味、触等感知层面,还可有超感官之形而上层面的内容,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如老子的“大象无形”、顿悟等。

健康理念的更新是21世纪中医药学重要的源动力。20世纪以还原论为主体的西医学是建立在以“病”为中心的模式上,今天则需要从诊治“人的病”向关怀“病的人”转换。忽视了主体是“人”,过度注重医疗技术的进步而忽视人文关怀是错误的,以致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发病率增高又得不到合理的诊疗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均重视了医疗改革,突出表现在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理念的更新。健康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医学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人类的生活满意度与生存幸福感,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医疗需求和实在的疗效,重视个体化医疗与循证医学证据等,这是引起西方学者关注中医药学的内在因素之一。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可引领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其整体医学思想、多维恒动的关系本体认识论、顺应自然的各种疗法有其存在的广阔天地。为此,中医药学学科建设要坚持我主人随,弘扬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重视传承和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要植根于大科学的背景之下,要适应大环境的变迁。所谓大环境的变迁应该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要服务于大卫生的客观需求,促进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朝向全社会的广大民众,要提高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公平性和社会可及性,要让广大群众能够得到及时、合理、安全、有效的防治,对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吃得上药、吃得起药,能够把中医的适宜技术加以推广,更要重视人文关怀,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为实现中医药学科的总体目标,科学与人文融合互动,东学西学兼收并蓄,来建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科建设要贯彻“我主人随”的原则。20世纪的中医前辈们是为了中医的生存而奋争,现在我们需要面临的是为中医药未来的发展谋策略。我们主张以国学、国医为主体,有主有从,中西结合,同时,欢迎和团结一切关心中医药学发展的多学科人员与社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

2中医药学学科方向概述

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中医药学的学科方向是在自然哲学的引领下实施医学健康行动,针对“以人为本”的健康问题与中医药学的临床优势病种,以辨证论治为主体方向的个体化诊疗手段,不断完善中医药学的评价方法体系,以获取共识性的循证证据,进而提高中医药学理论的科学性与技术的可及性,保证技术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国内外通行标准,不断地提升中医药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自然哲学是任何自然科学的引领指针,在“道”的层面。本世纪的自然哲学观重视系统科学为核心的网络信息链接为主的模式,强调关系本体论和实践第一性的观点。这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重要的挑战。纵观上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轨迹,是以二元论和还原论为中心展开的纯生物性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代价是医学人文的失落,浪费主义盛行,卫生资源的短缺,寿命虽有延长但伴随痛苦的增加,眼中只有“病”而没有主体的“人”,过度追逐科学化,以生物学标准判别疗效。虽然在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了医学主体“人”的复杂性、能动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质,尤其是现代宇宙观的重大变化,带来了人们视觉域的不断拓宽,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中医药学带来的是更多的机遇。新的自然哲学观引领下的健康新理念主要强调的有: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主张整体系统的和谐与统一的理念,注重关系本体论的认识方法,在真实世界的背景下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注重人文关怀、人的道德和人的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

把针对“以人为本”的健康问题与中医药学的临床优势病种作为中医药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中医药学历来是重视“人”这一主体因素的。“人为本,病为标”、“治病救人”等理念深刻烙印在中医药学人的脑海中。人有生物学属性,更有社会心理属性,每个人均有1×1014个细胞,同时还有寄生于人体上比人体自身细胞多10倍的细菌,多么庞大的军团!人的健康问题又是十分广阔的天地,中医药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目前中医治未病(包括亚健康防治)思想与工程不断推进,中医养生和中医饮食文化的研究也十分活跃,中医心理学也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在中医药学的研究领域,“十一五”期间国家各类研究计划把重点放在了现代难治病的辨证论治方案和证治规律上,其中包括临床流行五病,即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病、肿瘤及糖尿病;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也有专项资助。2009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2010年的手足口病,中医药在防控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优势病种上,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方向,如何把握好时间、空间的转换,寻找到证候演变的拐点,有效诊治与阐发机理是我们的优势。譬如冠心病,有胸部闷痛、心电图不正常,可以确诊为冠心病,然而介入造影检查冠状血管完全是通畅的,未见有斑块,它只是微血管的血循障碍;中医称为“病络”,是络脉的病,按“络脉者,常则通,变则病,变则必有病络生,病络生则络病成”,通过审证求因、明辨导致病络的核心病机,依据共性的病理环节进行治疗,运用复方中药的标准汤剂多获较好的疗效。以“证”为人类健康维护的中心加以展开,“有是证,则用是药”,贯彻“我主人随”的主体性原则,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制宜。天人相应、形神一体、动态时空等,均有其合理的内核。

保证技术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针对中医药优势病种诊治疗效的共识性问题有二:一是疗效的循证证据不足;另一是担心中医药技术的安全性。前者要不断地完善中医药学的评价方法体系,以获取公认的循证证据,这是目前中医药学术领域重要的方面之一。要充分而客观地看待循证医学,一要学,二要懂,三要用,四要知道局限性,五要为我所用、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关注“人”和“病人”的评价研究,如自我感知、心理承受、知情同意等。在安全、有效、稳定的大前提下亟待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这是一把公平的尺子,是人们均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否则难以比较,无法约束而使行业行为处于无序的状态。要以全球的视野去处理中医药学的相关问题,这样才有一定的高度,才有和谐的发展环境,才能使中医药学有良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现今提出的中医药学学科方向的调整变革问题,是基于目前二元论与还原论逐渐被多元大科学的革新所取代,同时一元论与系统整体论的兴起也需要不断地拓展,把“人”放在天与地之间来看人的健康,来看人的疾病,精气神一体,象与形融通。我们主张科学和人文融合互动,然而医学的方向不能够从人文到人文,如果是从人文到人文,过分强调象思维,不与形体融通,就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大问题。现在人们问责大学,问责大学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从中医药学科看,主要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实践技能不足,亟需强化基本功训练等。值得思考的中医教育是跟着西方的模式走,是借鉴,能赶超吗?要重新调研,要吸收宋代书院及太医院教习,优化目前中医药学的教学资源,闯出中国人自己的路!

3中医药学学科方向内涵的调整

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具体的学术内容上朝向个体化医学(personalized)、预测医学(pre-dictive)、预防医学(preemptive)、参与医学(partici-patory)(简称4P医学)作出调整,以适应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与网络医学(networkmedi-cine)的发展。东学西学融合提倡4P医学,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药物遗传学从中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个体化医学的概念也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基于药物遗传学的发现如何去发展个体化医学,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对于患相同疾病的不同病人,现在的用药方法是用同样的药,而在将来的个体化医学中,由于可以预测不同病人的药物效应,即使是治疗同一种疾病,医生也可能根据病人的遗传背景来选择合理的药物和最合适的剂量。同时,医学模式中的心理、社会与环境等方面也是个体化医学的重要内容。显然中医药临床医学的核心———辨证论治的理念与技术将在21世纪的个体化医学方面有充分的发展机遇。各类人群,不同的环境,得病的机率是不一样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需求与本能。四川人为什么吃辣椒?因为四川地区是一个湿气较重的区域,火神派医生多生长在四川,其用附子非常多,做菜都可以加附子。所以人适应生存环境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人养成生活习惯的条件,包括自然生态,也有社会环境。中医关注一个人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下,整个生长过程、成长经历,再加上他现在的表现,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地观察与评价,所以中医学才是真正的个体化医学,包括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提倡预测医学,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重点应该放在病前的早期监测上,可及时地预测、辨识健康状态及变化趋势,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测医学包括各种气候、物候、环境、致病因素等,既要关注环境等自然条件,又要关注是什么样的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怎么样去调理、针对人体的状态通过调身心去解决对病证的治疗等问题。中医多通过望、闻、问、切的宏观观察方法,也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应用生物学指标做微观的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和五运六气学说是代表性的预测医学。关于整体医学指引下的预防医学,即是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进行人为的干预,包括药物干预、营养干预,或者是生活行为干预,这是目前应对慢性病公认的最佳策略。中医药学中整体系统医学思想早已有之,且有明确的内在标准,如“气脉常通”“阴平阳密”“积精全神”“形与神俱”等。具体干预的方法也众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等,均为实践证实有效的生活调摄方法。“民以食为天”(《汉书》),中国人最讲究饮食与营养,中国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就是饮食文化,在医学领域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优势的饮食疗法:“调”为核心的理念与相应的丰富烹调技术。不仅有药物干预方法,还有祝由调心、调气、调神、针灸等上百种外治方法,且多为天然、可及、安全、经济、有效等干预措施。

至于参与医学,即对个人的健康并不是被动地仅由医生来决定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倡导自己也要主动地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自觉维护的全过程中,主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提倡科学与人文融通。中医药学历来重视人的智慧能力,“人为本,病为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机体在发病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决定着病人在临床上是否发病的关键。治病的目的是救人,“人”是核心,是健康的主体。转化医学作为重点的变革之一,要凸现个体化医学的中医药学优势,同时还要参与到全球卫生信息化工作中,重视高概念时代的医学导向,为构建统一的新医药学奠基。什么叫高概念?一要有现代的大科学理念;二要研究复杂的相关性,要敢于突破原有的学术边界,提倡整合;三要在实践中践行诠释与创新。目前美国已有38所大学医学院建立了转化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06年起实施“临床与科研成果转化奖励计划(ClinicalandTranslationalScienceAwards,CTSAs)”,美国国立卫生院每年投入5亿美元用于推进转化医学。转化医学这个方向的变革是由广大民众对医药的客观需求拉动的,要以病人为出发点去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强调的是病人的早期检查和疾病的早期评估。在现代的医疗系统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医学的研究进程向一个更加开放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方向快速发展,以及对于从研究出发的医学临床实践的社会包容。故此,转化医学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从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去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再做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然后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进而提高医疗的总体水平。所以,转化医学的研究模式主张要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多机构、多层次组成课题攻关组,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协作。中医药学历来以临床医学为核心,从临床到基础,临床是开端,通过基础的研究、机理的研究再回到临床上来,还要以临床研究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因为基础理论升华、中药研究与开发的源泉都在临床。医院要到院前去转化,院前就是社区、乡镇和农村;临床上的成熟技术要向产业转化,研究的成果要向效益方面转化,要应用到基层上去;医、教、研、产要向人才培养转化。转化医学的模式要具有普适的价值,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更要有永续的动力去支撑可持续发展。转化医学的模式需要稳定的结构,过去的提法是创新团队,进一步朝向产、学、研联盟的更新;近来已有专家提出“多学科联合体”这一新概念,未来我们应该建立多学科联合体。多学科的联合体有3项要求:第一,一定要有多学科、多机构、多层次性的稳定结构;第二,要引领转化医学的研究方向,要朝向基层、朝向临床、朝向应用,将农村、社区慢性病的防治、防控突发传染病等作为研究的重点;第三,要实行医、产、学、研、资一体化。资源的“资”,要求前置进入市场,进行资本的有效运作,在实践中来提高学科自主运作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我们把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工作做好的保证。如此,我们就能够取得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促进健康基金会等有效的参与和大力支持,就能够有资本的高效支撑,中医药学的学术发展必然会更加顺畅和健康地向前快速发展。

总之,转化医学的重点要前移,移到预防上来;重心要下移,移到社区和乡村中去。网络医学也是调整变革的热点。还原论的思想与方法功不可没,但是用它来解决生物医药复杂的病理过程,特别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组织器官变化的过程就十分困难了。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的转化,必然要涉及到机体相关性的网络系统与多重靶点效益的整合互动时空。从系统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机体受到某一个应激性刺激的时候,它就出现一个网络的系统调控,应激系统运作,到一定的时候还会启动机体的代偿功能,一直到系统失控时,才表现出疾病的表征。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只是特异性、机体自我适应性,还有机体自组织、自修复、自调节等方方面面。所以,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机体整体、各系统、各器官、各层面组织细胞,它的共有特征就是网络协调性。在这种背景下,要认真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把原有的中医药学的学说与理论,合理地延伸到所谓的神经体液免疫的网络之中,延伸到细胞的分子网络体系之中。网络医学不仅仅是人们理解的用计算机远程会诊、哪个医生看什么病、享受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网络医学是来解释健康与疾病,特别是复杂性、难治性疾病的。这种机体产生的各个组织细胞的复杂病理变化有它的网络变化的整合效应。探索复杂疾病之间的内在关联,重要的是要解决表征问题,根据表征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不仅要了解基因,还要知道基因的功能以及它与表征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衡量临床疾病诊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反映疾病真实面貌、治疗的效果,还要注意它的临床中间节点,同时也要注意影像学等检测的客观指标的表征变化,把这些主观的评价表征和科学数据结合起来。疾病是多因素、多变量、多环节,它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结构,我们要解释在网络中它的共性病理环节是什么?它不是一个单靶点,而是一个多靶点的节点的协调变化。

这就是中医要解决的证候的核心病机,所以网络医学、病理生理学都具有一个非常亲缘的关联,都是揭示疾病发生的主导环节与多节点、多靶点的互动,这样就可以去探索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关系本体与实体本体的链接。正因为网络医学是构建在系统内、整体内的,故重在综合。在网络医学引领下,基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整体观念,把疾病理解成表征,即是中医“证候”。表征的基因是一个功能化的概念,基因节点就是多靶点,与药物受体三个要素互动,运用计算机技术,观察药物对病理网络的干预和影响,这样就使研究的新药更贴近于疾病的本质,从而提高研究的效率。在前期“973项目”的研究中已提出了复方组合化学这一新的复方中药概念,在网络药理学基础上提出来的研究复方组合化学的新方法,它是针对复杂疾病系统的多靶点、多环节的。复方网络药理学,它是以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系统生物学为基础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以及二位凝胶点、蛋白凝胶点等,我们不仅能够识别基因,同时可以探讨这个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功能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时间上实现蛋白质表达及多个基因的组合互动等。通过对先进技术的组合,我们可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去研究,完全有可能反映系统的复杂问题。

4中医药学的学术创新门径

面向未来,最为重要的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4.1注重学科建设

第一,是学用诠释学。诠释学是理解、解释与应用三位一体的科学,对于学科的骨架概念进行诠释也是创新。如中医学的概念,冲、任、天癸、玄府、气液、病络等概念是西医学中没有的,要给出一个清楚的概念使人能够懂得、能够接受、能够理解,在国内外的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联系到评价一所高校的整体水平,要看教师(医师、研究人员等)包括研究生每年能有多少篇论文被SCI收录,又有多少能够体现中医药学的学术水平、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文章,这些是比较重要的。将西医学没有的概念给予诠释,被接受并吸收了就是对于医学科学的充实,关键在于它能够指导临床。例如,在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下称“非典”)的中医药应对过程中,运用了中医诠释。在参加非典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中,我们真正地看到了“肺热叶焦”的形态,非典的病原体是明确的,变异的冠状病毒导致出血性肺炎,打开胸腔看,肺叶萎陷干枯,满腔的胸血水。怎么解释?机理是什么?至今不清楚。按中医诠释,金元医学大家刘河间在其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有“气液玄府”理论,就能够很好地解释非典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胸血水和“肺热叶焦”。由于毒邪的感染,疫毒之邪侵犯了肺中的络脉,络脉瘀滞而渗出了血液,血液又通过了膈膜,膈膜上的孔隙是不是细胞间质还需要进一步求证。依据刘河间的学说,其机理是渗出的血液通过膜上的“玄府”而渗透进了胸腔的。这个例子中最可贵的不只是我们看到了“肺热叶焦”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它能用来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它是由于疫毒之邪导致了病络的形成,通过玄府渗出来的胸血水,那么需要用解毒清热、凉血化瘀的治法,可使用辨证的中医汤剂,也可大量地使用静脉注射液,包括清热解毒的喜炎平、热毒宁等,还有活血化瘀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再用一些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尽早投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中医药的综合抢救很多病人就有了生还的希望,还能减少大量激素冲击治疗带来骨质疏松的弊病。

第二,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不等于随机对照实验,然而循证医学的理念为大家所共识。循证医学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中医学,然而我们要得到一个共识的疗效,就必须更新现有的评价方法,去创新方法学,才能达到共识的疗效。共识的疗效就是说中医药的临床实验所取得的疗效,中医认可,西医也认可,中国人认可,外国人也认可。如此,我们不仅可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而且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上也能够发表文章。例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首先在预防方面我们研究了一张小复方,有鱼腥草、金银花、、薄荷、生甘草,制成标准汤剂送给大、中、小学生和基地受阅部队食用,当时北京7、8月份时还没有疫苗研制出来。通过回顾性的研究,做了3万多例的回顾性调查证实,中医药是有一定预防作用的。在佑安医院做的263例轻症的临床实验,一组使用莲花清瘟胶囊,一组使用达菲胶囊,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非劣性检验,结果说明莲花清瘟胶囊治疗效果不比达菲胶囊差,而且在流感样症状缓解方面还有它的优势。关于完善评价方法体系,我们对于疾病防控,特别是社区慢性病的防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是有局限性的,可采用实用性的随机临床实验。要比较中医在参与治疗中是否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在什么样的时空间起作用?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能体现出中医的疗效优势和它的特质吗?从而服务于广大民众,同时也要发表学术论文,还要在国际上、在SCI数据源的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这样也就提高了我们中医药学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影响力。

4•2提高人才素质与学术创新能力

第一,就是要兼通文史,透视组学,宏观与微观、综合与分析要逆向对接。学术方向的调整与变革的最高理念是宇宙观,宇宙是由大而无外的大一与小而无内的小一共同构成的,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涵有大一,两者相兼容而为用,大一含天体、地学、物候、气候,小一含蛋白质、分子、中子甚至比中子更小的。综合和分析,宏观和微观,关系本体论和实体本体论,要去对接。宏观的研究向下,微观的研究向上,如果能够对接上,找到契合点,这就是一种重大的发现。然而机会常常是擦肩而过的,平行地擦肩而过,没有能够契合在一起,大概需要几代人,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工夫。然而,大一融入小一,小一酝于大一,大一小一能够融通,东学西学能够兼容,科学与人文能够融合互动,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我们当前所面对的是如何体现中医药优势,其重点在临床医学。首先是有肯定的疗效,而后要制定诊疗指南和规范标准,并且具有可推广和辐射的能力,再后去发现其中的机理。

第二,要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学科带头人要能够兼通文史,特别要关注科技发展史,包括对中医的各家学说等应该有很好的把握。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目标。要实现创新的目标,要通过崇尚国故、追思前贤、善于学习借鉴等手段来实现。例如“小学”,这个“小学”是指对文字的释译。药者毒也,药能对抗疾病,如大黄、附子等;药者厚也,药也能够补充营养,像阿胶、鹿茸、熟地黄之类;药者瀹也,瀹有疏导调节之功。这个“瀹”字,三点水,说明水是源泉,上善若水,积淀厚重;右面上是一个人,人底下一个横,一是阳,断开了当然就是阴,一画开天,人贵阳气;三个口为团队,群体,三生万物;再下面是一个册字。团队所谋之事,含事理、伦理、哲理,有和合配伍的物质群体,才能起到疏导调节的作用,这当然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更多检验。

第三,是透视组学一定要用系统论来指导还原分析。要从整体出发,进行还原分析的研究,通过还原分析的研究回归到整体上来。要重视表征,重视观察、体悟、司外揣内等,这是中医药学的特点之一。基因、蛋白质、代谢组学和表征之间的关联,我们希望能做逆向的对接,然后它非常可能是平行的擦肩而过,对于新的技术应该着眼于整合,使之成为系统才具有创造功能。

第四,是动态的观点。太极图是平面的示意图,快速旋转的时候,你就再看不出来黑与白,而是一个灰色,你再也看不到白鱼的黑睛和黑鱼的白睛了,因为都融合了。还有由动态时空出现多维的界面,此时太极就没有了外边圈的界限了,整体是一个混沌的,所以它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它是不确定性的。它可以演化成千千万万的变化。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这种见解来自于农耕文明与象形文字的象学,这也为中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感悟范文 下一篇:经销商的劣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