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6:15

大数据时代的感悟

大数据时代的感悟篇1

一、“以读促悟”的由来和含义

随着新课标精神“各年级的语文都要注重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的贯彻落实,各城市中也已经出现了不少提倡多读书,少讲解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以读促悟”模式就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多读书,巧读书,取代传统的分析,分段,讲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力。这种模式主要倡导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以读为主,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产生对作品的理解。

二、“以读促悟”模式在农村的应用研究

本试验是在秦皇岛市留守营镇的张各庄小学进行的,观察的是两个五年级的班级,一个是“以读促悟”模式教学的应用班级,另一个是传统教学模式班级。其中进行传统模式授课的教师,选用基础的分析课文,讲解课文的模式。而进行“以读促悟”模式教学的教师是近两年刚大学毕业的,可以将其他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在课堂上实施这种教学设计。

在观察“以读促悟”模式的应用情况过程中,记录下两个班级学生的反映情况,并追踪记录下一个月。学生的反映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举手积极性、态度专注性、回答问题正确和深入性、学生情感是否被调动、课后作业的正确性。

1.数据统计

每班随机选取30人作为样本,观察他们的课堂、课下反应情况。一班作为实验组,二班作为对照组。每个班级听课15课时,随堂统计数据,最后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求平均数(如下表)。

2.数据分析

从积极性被调动情况来看,实验组表现很好的学生人数24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人,课上没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也有一定差距,实验组只有三人举手不积极而对照组平均有13人没有积极举手,几乎课上从不举手。可见“以读促悟”模式是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的,改变了以往乏味无聊的课文分析讲解,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而且课堂安排的提问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答案,平时很少举手的学生也有勇气回答问题了。

从态度的专注性来看,实验组表现很好的有24人,对照组表现很好的有10人,相差较大。影响态度专注性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自信心等,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效果好,便会增加他们学好的信心,学习态度就会更专注,更认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感受,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提问,设置问题。只有学生有信心学习,才会有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授课。

透过课后作业正确率对比,发现对照组中,学生的课后作业的平均正确率略高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一贯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了背知识点的学习方式,不去思考,死记答案。学习活动逐步丧失活力,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广度和深度,最终培养一群高分低能的怪胎。而实验组的“以读促悟”模式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经验和感悟,主张在教学中进行多重对话,而非教师为了得到既定答案而布置的讨论。

从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对比来看,实验组的正确率整体上略高于对照组。由于“以读促悟”模式中,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充分发挥主动积极性,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授课,可以掌握吸收课堂上的重点,在回答问题中正确率就高。而对照组中,教师大量时间在讲解知识点,分析知识点,因此这些学生在回答问题上与实验组的学生差异不大。但是,对照组中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过分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课堂上势必或多或少的忽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对其产生依赖,从而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这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回答问题的深入性一栏的对比情况,实验组中问题答得深入的人数更多。通过多读书,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更能产生独特的感受,和对作品深入的理解。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要想让学生敢于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要为其创设一个可以各抒己见的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言行、情感上真正做到与学生的平等相处,教师态度和蔼、语气平和,学生自然乐于接近,乐于交流。久而久之,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的能力。

最后一组对比项目是学生情感被调动情况,实验组的平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几乎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以读促悟模式中强调的读是有感情朗读,关键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勃发。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受到文章的感染,自身感情与文本感情碰撞产生共鸣,自然流露出情感,不少学生陶醉于朗读过程中,感染于文中的人物角色,这些有利于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对情节的感悟,提高语感,提升语文素养,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

由此可见,“以读促悟”模式教学下学生的课堂、课后表现都优于传统模式教学下的学生。因此,“以读促悟”模式优于农村小学现存的传统模式。

三、问题及策略

在实施这一模式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备课任务重、课堂秩序不易把握、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通过对教师的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提出总结了一些解决策略。

1.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培训

教师培训不仅促进教师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还可以学习现代教育新理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就是当代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注意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主动性、差异性,让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选择适宜的内容

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程度适当的读物。如第一学段的低年级学生可选一些浅近的注音读物,“浅”就是浅显,学生能读懂。“近”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便于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如:引导学生阅读童话、寓言、故事、民歌、童谣、古诗等。第二学段的中年级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优秀诗文及趣味性强的少儿读物。第三学段的高年级学生除了阅读叙事性作品、优秀诗文外,还可适当地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易的文言文。这样便于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会有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创设读书情境。课上可采用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形式,启迪学生阅读兴趣。或者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课下可开展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故事会、辩论会、速读竞赛、读书笔记展览等,把个体的、小组的、班级的阅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必须落实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阅读行为愈自主,阅读过程愈能展现和发展学生个性。[3]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对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要敢于拓展自由空间,倡导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培养其读书的积极性。

3.灵活发问,指导学生

树立容错观念是现代阅读教学的前提,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种种差错,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自主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潜能得以发挥,在多元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因此,教师要通过问题的预设,控制课堂,必要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干涉。

农村的素质教育仍然处在初步尝试阶段,相对的评价标准也有待完善,因此对于重素质教育的“以读促悟”模式要想得到家长和广大教师的认可也会存在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尝试,不断坚持,这才能真正实现农村阅读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伯棠.小学阅读教学试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 王友才.语文教学标准的评价思考.文学教育,2009(17).

[3] 刘文婷.以读促悟读出个性悟出能力.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9X).

[4] 郭桂娥.以读促悟,提高能力.考试周刊,2010(34).

[5]张明娥.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以读促悟.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3).

[6] 陈雪玲.重视朗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福建教育,2002(5A).

[7] 郭新莉.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革新,2002(4).

大数据时代的感悟篇2

《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古诗文背诵篇目,其目的显而易见。因此,我们在做好教材中的古诗文教学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诵读课外古诗文,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积累。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诵读中感悟

《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熏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以凝炼见长,以意境见美。教材中古诗文教学着眼点应放在诵读上。这种诵读,不是机械地朗读背诵,为读而读,而是要创造多种诵读情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意境,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趣以及所蕴含的事理,达到“诵读中感悟”的目的。

㈠巧用直观,诵读中感悟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富有感情地诵读诗文时,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和符合意境的音乐等直观教学手段,创构诗境,营造心理氛围,将学生置身于诗的意境,从而诱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感悟古诗文的独特意境。如在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时,教师可配上轻快、活泼的笛声进行诵读,适时出示根据诗意制作的两幅画面,在音乐、画面的渲染中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诵读古诗时抑扬顿挫,回环流畅,直至背诵。

㈡通过比较,诵读中感悟

将古诗文的字词加以变换,让学生在诵读中与原文进行比较,在诵读中揣摩、品赏,感悟诗人用字的独具匠心,精妙传神。如在学习《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让学生将“绿”变换成“到”、“入”、“过”、“满”等进行诵读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不仅感悟到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也感受到春风吹拂、春草萌生、绿透江南岸的美好春光。

㈢结合表演,诵读中感悟

让学生模拟古诗场景,在诗境中边表演边诵读古诗,体悟诗人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教《静夜思》时,让学生带着思念家乡的情感,在悠扬的古筝音乐伴奏下,扮作诗人诵读诗文,感悟和体验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㈣引导想象,诵读中感悟

即让学生在诵读中想象古诗文的画面美、色彩美。如学习《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在学生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这两幅图画,这样既能使学生理解诗意,进入意境,又能感悟诗人愉悦的心情和诗句的画面美、色彩美,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㈤进行指导,诵读中感悟

即根据古诗思想感情的基调,确定朗读时的速度、语调,划分诗的节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古诗独特的韵律美。与学生一起诵读古诗时,教学生使用“.”“/”“”在诗句的重音、停顿、情感升华处进行勾画,然后让学生通过有节奏地反复诵读,在内心不断掀起情感波澜,入境又入情,达到“感悟”的境界。

二、诵读中积累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还应指导学生将学到的读懂古诗文的一般方法,运用到课外古诗文的阅读中,让学生在大量诵读精美古诗文,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时,达到“诵读中积累”的目的。

㈠指导学生诵读积累的方法

1.熟读成诵。即让学生多读,(可高声诵读,也要低声慢吟。)在读中有所感悟,以至熟读成诵。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但学生此时的理解能力较差,所以积累的原则应以学生多读多背为主,而对理解的要求不能过高。当然,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最佳,但有些古诗文让学生“死记硬背”也未尝不可。背诵是诵读的积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在自悟、“反刍”中将自然理解消化当初背诵的古诗文。

2.联系拓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文与其他相关古诗文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块,从而拓展学生诵读积累的范围。

3.分类扩充。即将诗句分为数字、颜色、哲理、时令、地理等不同类别,让学生诵读积累。

经过长时间的诵读积累,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大量阅读课外古诗文,参与到分类扩充的活动中。学生的广泛阅读,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

㈡激发学生诵读积累的兴趣

1.循序渐进。诵读积累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刚开始时数量要少,要求要适当降低(只要学生记住),随着时间推移,数量逐步增加,要求也随之提高(可让学生讲讲意思,说说感受)。低年级学生记一些生动形象,浅显易记的简短古诗;中年级学生积累主要以古代优美诗词为主,高年级学生重点积累一些文质兼备的诗文及片断。

2.开展活动。根据诗意即兴表演,趁兴作画,开展诵诗比赛、古诗知识问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并评比表彰,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累古诗文的欲望。

3.营造氛围。只有身处浓浓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有所感染。在充分发挥学校“诗廊”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在板报上开辟古诗文欣赏栏目,定期组织诗文介绍会,介绍自己诵读的诗文内容、体会及收获。

大数据时代的感悟篇3

论文关键词:感悟;实证;研究证据;管理艺术;管理科学

《中道管理》研究了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在详细剖析人性及西方x理论、y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大学之道,提出管理的三向度,即“安人之道”、“经权之道”和“絮矩之道”,并用m理论来代表,认为中国式管理应以安人为目标,依经权而应变,用絮矩(将心比心)来促成彼此的和谐合作,实施真正适合中国人的中道管理。单向度地学习《中道管理》难以发现中国感悟思维在管理研究中的缺陷,笔者拟对比《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来分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文化互补的重要性。

1从传统感悟思维模式中突围

《中道管理》提出“重点管理”,整个论述充满了中国感悟思维气息。这个结论没有错,但是判断“谁是重点”的经验和理论可能会错,背后还有继续追问的空间。该结论有儒家“点到即止”的特质,又有道家的随意性和超脱性,暴露了中国感悟思维的局限。感悟只是体验中的某一瞬间对宇宙本真的洞见和彻悟,感悟方法是中国古代治学最常用的方法。感悟,注重的是经验的积累,强调的是个体的特殊感受和瞬间反应。

值得推崇的是中国感悟的结果往往直觉了事态的发展趋势。感悟一词,起于人的体验,着落于人的生命智慧。人的感觉经验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生物的刺激反应,就是因为人的感悟渗透着潜在的博弈;生命智慧不同于纯粹的理性,始终与感性粘连,在感悟发生时,因感而悟和因悟而感很可能是一种双向的辩证的运动,很难用因果分析讲清,是一种高度的直觉,“理论的形成并不完全来自于我们的现实和经验,我们没有理所当然的事实作为前提,通过‘唯心’的思考仍可得出唯物的结论,而且这种结论往往还具有真理性。感悟其实是在进行模糊的“思想实验”,“只可意会”是中国管理智慧的特色,也是局限。当代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能够突破思维上“不可言传”的千年吗?西方的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说不清”的中道管理智慧开辟言说的路径吗?某一瞬间的“偶然性”中有什么“必然性”?“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理解成智慧,但也不排除某种思维的惰性。

《中道管理》没有用现代学术的形态系统深入地阐释“重点管理”这个法则;在文献e23中,却引用了国外的一个“重点管理”的研究证据:在“友好反馈”中,卫生保健系统执行主任,凭借偶然了解到的心理学知识:人决策时每次只能处理有限量的信息,开始对所辖20多个诊所考核指标实施“重点管理”,从原先200多个指标中,选择3类绩效指标——质量、成本、满意度。这3个方面都有一个总的测度。在下一个年度,通过使用更易理解的反馈形式,卫生系统的绩效得到了广泛改善,低绩效单位进步显著,“绩效考核体系”在“实证研究”中不断改进。把《中道管理》中“谁是重点”这个“感悟”到的答案,不是作为结论,而是作为研究的起点,使整个研究上升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实证科学研究层面。实证研究之所以在国际上风行,被国内管理学界信奉,一个不易察觉的原因是它的“假设和命题”蕴含感悟智慧,而“实证之后”的“结论”比“感悟结果”更加精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证主义的思想一直在社会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由于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存在,使研究对象可以进行科学的测量,以此来解释、预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科学研究大多是从实验或问卷调查中得到数据,然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实证主义倡导的研究方法大多是用于检验预先建立的研究假设或命题,如果所得到的数据与研究假设的预期一致,就认为假设是可以接受的;一旦发现了与假设判断相反的结果,就有理由拒绝假设。换言之,实证主义思想强调的是理论的检验,而不是发展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出现的定性研究方法大多是为定量分析提供补充信息。”实证研究希望将研究纳人清晰的、可观测的、能重复进行的科学研究轨道,希望检验悟到的结果。“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指出,中国管理智慧中的个人的直觉和洞察力,在“建立研究假设或命题”时,在“大胆假设判断”方面是大有作为的;而实证研究对“直觉和洞察力”所得的结果,是能够提供有效信息予以证实或证伪的。理论的进步,总是依靠试错来进行的,试错就是“有意识地、审慎地试图发现错误以收寻证据驳倒该理论,包括诉诸于以他自己的才智设计的最严格的实验检验。”也就是说“小心求证”时,实证研究行之有效,于是各有所长的中西思维方式在管理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榫头——对接。

关于这个榫头,吴冠中大师有一个比喻很贴切,他说:“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行,为什么?又比如,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这句话启示我们要站到更高的国际视野,将充满感悟智慧的中国管理艺术与实证主义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对接,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旗帜插上世界管理学研究的山巅。只有半山腰上固步自封的人才无视他人的长处,也只有没有文化信心的人才彻底依靠他人的长处。目前西方管理学研究的领先,正是因为他们“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而我们“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也就是说,实证研究方法暗含感悟智慧,而单纯的“中国式”感悟却难以进入实证的层面。

的确“因为我们的视野窄”。在管理中诸多问题恐怕不是一个笼统的“重点管理”能说清楚的,通过实证的科学研究,寻求合适的自变量,实现对应变量差异的解释,有助于实现管理学研究的严谨性。比如个人收入水平无法完全解释员工满意度,而组织情境、气氛、个人期望值和人格特征等外生变量,甚至误差变异,都有可能影响满意度,当我们把“逻辑思维的科学性与感悟”融合起来,通过实证研究,会得到一个比“凭印象”更科学的分配方案。又如,m理论指出“人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但是要靠自己。这样论断对管理者而言,究竟有多大程度上的指导意义?尼采曾叹息:“自来,精神如同道德一样,成百次地实验而成百次地迷误。是的,人是一个实验。唉,许多无知和错误化作了我们的躯体!”在这个背景下,管理的首要问题,可能不是仅仅提出“人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但是要靠自己”,而是要说清如何“改变”,如何发挥人的创造性,所谓民族复兴,就是把压抑、窒息的创造力重新焕发出来,从传统感悟思维模式中突围,认识现行研究方法、思维定势、管理模式的局限。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受到美国实证研究严谨性的启发,认识到中国现行管理研究粗放和照搬西方理论的危机,悟到传统经验和理论的可错性,吸收当代美国学者研究成果,通过移植“溯因推理”和“双环学习”概念,开发了一种将具体组织作为实验对象的新管理范式。这种管理学研究方法,找到了中西思维方式在管理学研究中对接的榫头,在感悟中“溯因推理”,在“双环反馈”中检验其方案效果,并质疑方案赖以产生的因果关系。

中国管理学研究迫切需要这样的“榫头”。把管理问题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既关注一般性规律,也不忽视个性特点;既寻求普适性的管理方式,也照顾到具体情境。

郭重庆在各种会议上强调,管理学是个学以致用的科学,中国管理学界应该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从照着讲到接着讲,到接着做,接着中国传统文化讲,接着西方管理科学讲,接着中国近现代管理实践讲,既要重视理论升华,又要重视中国情境与实证研究。“接着”就需要“榫头”。有机对接,才能检验“悟到的东西”,推进研究结论。

2管理创新的本源:社会实践

管理的创新,人们往往从制度改革、时代变迁来探讨,恐怕这些因素只是管理创新的结果和外因,它们与创新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基本观念的重新理解,很有可能找到创新本源。观念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视角,世界观转变是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从个人层面看,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是研究者个人不断进化的有效途径,因为管理的决策对公司的命运有重大的影响,管理者的胜任力成为了关键性的并且常常是稀缺性的资源……这个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观察、认识管理问题的范式的转变,世界观的转变和胜任力的提高。”这里,提出管理者转变世界观的问题,也就是管理创新要有新的指导思想;胜任力是指参与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管理学离不开哲学导航,哲学提供的正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了世界观的转变,才会重新定位“我怎么管理?”“我怎么研究管理?”这样源头性的问题。“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的内涵就是一种观察、认识与解决管理问题的新方式——既然经验和理论有可错性,就不得不在实践中寻找新的因果关系和基于“该关系”的方案,把管理推向了无止境探索和创造的路上。世界观决定着管理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质地,无形中左右着管理方法和管理研究的方法,新世界观一定是因为它终结某种旧的观念而熠熠生辉,“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正是摆脱了感悟思维对“经验、理论”的过度依赖,才迈出了创新的步伐,其研究思路(见图1)。

反馈1是一个验证,或者说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试错是科学的保姆,因为“根据片面的知识而采取的行动难免要犯错误,关键是尽可能迅速改善我们的知识,尽可能及早发现我们的错误,并消除它。”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其有一个纠错环节,即反馈学习的环节,因为“溯因推理”和“制定的方案”也具有“可错性”,其中有一个关键性的双环学习过程:由反馈1构成了一个单环的渐进性学习…根据绩效调整方案,形成同一因果关系下的不同方案,但是,它并没有质疑方案赖以产生的因果关系(a一6);由反馈2构成一个双环的变革性学习,即根据绩效的高低,它不仅仅反思制定的方案,而且质疑方案赖以产生的因果关系(a一6)的正确性,因而具有很强的自我纠错能力。这个研究过程不仅是一个科学的探索实验,而且也是一个将科学原理转化成管理实践的过程。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实现管理研究的创新,而且实现了管理活动的创新。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以“友好反馈”为据,说明“问题b的确定、a—b关系的猜测、选择以及具体解决方案的设计,都深深打上了管理者的主观烙印,与管理者的经验,特别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其内在的“溯因推理”逻辑机制吻合了管理的实践性、科学性、权变性特征,从而保障了管理的效果。“溯因”在中国感悟思维中是最模糊的,事实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归因的往往未必是真正的原因。通过反馈2的自我纠错,“研究”把中国管理的朦胧感悟推进了理性思维的漩涡,是中国管理艺术向管理科学迈进的重要哲学台阶。凸显了研究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的“科学”特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感悟一实证的对接”将使管理学研究向更高阶段迈进,更加精准,其概念模型(见图2)。

《中道管理》探讨的是管理的艺术,而“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注定管理学具有艺术和科学2个维度。人本主义管理学研究范式正在兴起,中国人文传统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地位正在提升,这为科学和艺术二维交融提供了时代契机。

中国感悟思维下的《中道管理》强调主观感应,重想象,直观对象,主要靠感性,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在感悟中注入了逻辑思维,强调客观理性,重推理,主要靠理智,以抽象思维为主。从个别中揭示一般,从个性中抽象出共性。分析对象,构造概念体系,对客观规律的不断揭示和描述,其哲学根源是遵循因果决定论,严谨而规范。

中华民族思维定势决定了中国人与管理艺术性有天然的血缘。德鲁克强调,管理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人文艺术——之所以称其为“人文”,是因为它涉及知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艺术等基本要素,知识、智慧与艺术等与个人价值观有关的来源离不开民族的人文传统,因此制度、文化、社会结构等民族性格因素作为自变量或调节变量必须是中国管理理论建构的因素,但不是全部。在中国管理情境中,更需要的可能不是我们拥有的,恰恰是我们缺乏的。管理科学的“中国性”不是指在中国应用西方的管理理论和定理,而是说这个管理理论和定理是中国人创造的;不是独立选择的,而是独立创造的;它是被现代中国管理困境激发出的学术原创冲动,它体现着中国人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它开启着中国人的管理世界,代表中国向世界输出有中道管理特色的管理科学。

3“中道管理”有待继续道说

“目前,中国管理研究相对滞后,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方面,与西方管理学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难以融人国际管理学界的主流。”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也指出,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在中国推行的最大困难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证据的匮乏,最流行的案例教学强调的是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研究证据;人们关注的是具体方案而不是何以至此的原理,缺乏理论挖掘的学术研究,只是现实量的累积,始终无法实现质的突破。

原理的匮乏是研究方法局限和研究成果的原创性不足导致的。中国传统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是过分依赖感悟思维,遗忘了多元化的思维方法和多元化的理论范式,窒息了学术原创的活力。

中国管理学要摆正文化的客观性与历史继承性的关系,不泥古、不,必须刺激我们民族长期处于麻木状态的一个重要穴位——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研究意识,激发出学术原创的冲动。

中国管理学发展离不开中国情境,更离不开中国管理学研究者的人文情怀。

从孔子提倡的“思无邪”,到后来主张“发乎情、止乎礼”,“温柔敦厚”的儒家传统,无不统摄在“人”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这一铁腕之下,统治者要求人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几千年的专制文明一方面使人文明了,另一方面为了巩固集权统治也从某种程度上扼制了人的自我意识、自由精神、创造活力。温和谨慎难免固步自封,专制下自由的强音愈来愈弱,因循守旧窒息了创造的火花。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阴影难以消除,“大一统”难以培养自由、创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人格。爱因斯坦指出:“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进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管理学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研究者的创造力的激活,“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闪现了这种学术创造力的火花,昭示着当代管理研究出现“中华气质”的可能性。

形成当代管理研究“中华气质”,第一要敢于质疑,任何创造都是建立在对一切既定文化成果质疑的基础上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学科生存、发展的关键,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开篇就指出现行的2类管理依据经验和理论都是有局限的,并着手创造一种新的管理依据。

第二要认清中西管理学“现成价值”局限。“中道管理”的局限是感悟思维的局限,是管理科学视野下管理艺术的局限;而实证研究擅长检验“假设或命题”,多强调的是理论的检验,而不是发展理论,理论的原创迫切需要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感悟思维的优势,进入下一轮“大胆设想和判断”。《中道管理》的直觉和洞察力往往直接抵达了一个新的假设和命题,不可小觑。克服双重局限的方法既不是照搬西方管理理论,也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感悟一实证无缝对接”,“创造”普适性的现代管理理论。创造成就了我们民族辉煌的历史,也只有创造才能奠定这个民族在世界管理学上的地位。

目前,中国管理学之所以难以产生“中国性”,原因多少在于管理研究者以自己所选择、所认同的研究方法对待中国管理困境,始终在现成的管理思想中徘徊,以不同的“学术选择” 代替“创造”。这样的管理学研究只是选择性的学术,产生不了思想性的学术。

“在根本上,否定西方,或者否定东方,都属于现实性的文化运动,不可能真正产生不同的事物,本体性的否定强调:只有对中西方既定思想同时采取批判的态度,其批判所依据的尺度和产生的成果,才能保证既区别于西方理论,又区别于中国传统的理论,也区别于所谓的中西融合说……批判在逻辑上优先于创造。任何创造都是建立在对既定现实问题局限的发现、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对中西方既定思想同时采取批判的态度,是中国管理研究形成中华气质的关键。

大数据时代的感悟篇4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感悟式的求知学习需要健康的人格、强大的心理动力、充沛的感情和灵敏的思维,从另一方面说它又是一种以完善心智和人格为目的的积极进取的行为。感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可以理解为技艺层面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层面上的(人们常说的“感悟人生”就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来考察它的积极进取意义。微观层面即是求知、得技和益智;宏观层面即是识妙理、体人情、完善人格、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增进对人类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它们在逻辑上是先后有序的两个层面,微观的积累必然导致宏观的生成;它们又是同时进行同时完成的同一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表现,二者的关联及其转化最为关键。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一方面讲求狭义语文的成效,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力、悟性和灵气;另一方面又追求广义语文的成效,即本着树人、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部的智慧、全副的心灵和全面的素质,通过语文学习感受人生,悟出语文与人生的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道理。为达此目的,一方面强化语文与生活、学文与做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读写听说的感悟力、对语文材料的感悟力。语文首先是语文,感悟首先是感悟语文;但是,语文又不仅仅是狭义的语文,感悟也不能仅仅是狭义的感悟。这对立着的两个方面,都各自包含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关键是把握二者的平衡,坚持“两手抓”,防止畸轻畸重,用形象的话来说,始而凭借感悟之舟楫驶出语文之港湾,继而出没于生活的风波里。

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这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思路,刷新了语文教学的话语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初中大纲。高中大纲与此大同小异,从略)

课程标准中有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健康感情、健全人格等的说明很多,难以一一列举,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内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义教课标)“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课标)

新大纲、课程标准吸收当代语文教改的新成果,将语文目标由过去的“语文能力”更换为现在的“语文素养”,又在“语文素养”中注入生活体验、人格培养等新鲜内容,成为最新异的亮点。义教课标比新大纲更前进、更深化了一大步,不仅指明了目标,而且指明了手段、途径,即“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种崇高目标的实施变为“日课”,变为具体细致的教学任务。高中课标又与义教课标有所不同,更加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规划,突显高中课程的新特点。

实施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这一感悟教学策略,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纯以语文工具性内容或狭义的语文能力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微观建构,其极端表现就是“应试教育”;一是纯以与工具性内容相脱节的“崇高内容”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宏观建构或“高空作业”,其极端表现就是过去的思想政治统帅一切的“语文—政治课”。目前后一种现象几乎已绝迹,而前一种现象还很盛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体制、教材体制、评价体制等正处于转型期,旧的观念、旧的体制、旧的习惯习俗的阻碍制约作用仍然很大,上面雷厉风行,下面龟步蜗行,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依旧是“应试教育”的天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再瞻望未来的发展,希望与艰巨并存,任重而道远。

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近几年相继颁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我们揣摩制订者的初衷,提出积累、感悟等概念,或许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保持、发扬光大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根据我国青少年的文化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指导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文学和文化。

但是从一种更高的标准、要求来看,不论是大纲还是义教课标,仅做了草创性的工作,余下更多的完善性、深化性、细化性的工作还等着语文教学界的人们协同完成。认真推敲之下,会发现新大纲、课程标准对于这些核心概念的说明有缺略之处、失当之处。其中缺乏可操作性这一点不必说了。其他方面,如偏爱阅读感悟而忽略写作感悟,就是一个显例。感悟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是关乎语文教学全局性的问题,不只是阅读教学的专用概念,感悟之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决不在阅读之下(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可另文论述)。再如,没有将感悟的人文性内容与工具性内容统一起来思考和表述,也就是说没有意识到双重感悟或感悟的双重性意义。当阐述到感悟的重要性和有关方面问题时,新大纲、义教课标没有意识到往宏观要旨上升迁;当阐述“个性”“人格”“情趣”“情操”“人文性”“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及实施策略时,没有意识到这些“高层建构”所恃手段、途径──积累、感悟等。

大数据时代的感悟篇5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使我们从工业化时代快速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概念化生存时代,速度、多变、危机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终身学习,不断改变,科技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内在要求。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正走向瓶颈,遭受越来越多的觉悟者的质疑,素质教育及新课程理念,从星星点灯到灯火通明,已变成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

1从上到下单纯地“以成绩论英雄”的考核评价体制,导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相应的单纯地从“以成绩为核心”的功利目的出发,远离“做人”的根本,而使数学教育教学渐失教育之本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缺失使三维教学目标呈现出三缺一的教学常态,数学教育教学呈现出“为考试”而教学,“为成绩”而求质量,数学一度成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代名词。数学教育真正价值的缺失,是数学教育教学变成了“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这种教育无助于学生生命尊严的提升,有愧于学生生命尊严的失落。

2数学教育教学不从学生的学习天性出发,不关注初中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忽视初中生弱势学习群体,忽视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个性发展,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在数学课堂时有发生。面对有限的学习时间,教辅资料满天飞舞,科任教师狭路相逢,互不相让,这导致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倍增,“问题学生”不断涌现,据调查,约有34%的初中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初中生数学学习面临学生厌学,效率低下,创新性水平低劣,数学成绩偏低的困境;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中青年教师未老先衰,身心疲惫,常觉压力过大。当校园内外诸多不道德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绝,愈演愈烈的时候,我们在反思,我们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究竟缺少了点什么?而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如何从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中出离,为数学教育正名,为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给数学教育教学注入灵魂,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生命的成长,更要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不仅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概念、几何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更要注重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齐头并进,使挖掘初中生自身潜能与开启初中生智慧成为数学教学的常态化习性;让数学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让数学教育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让数学教育变为真正人道的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人才。

3 “数学作为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和反映,主要依靠两样东西:逻辑与创造。数学的精髓不仅仅在于美妙和智力的挑战,更在于它的实用价值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数学认识与发展或创造”。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有效的教学?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肖川教授认为:“会考试不见得会创新。因为考试检测的主要是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要求一定的回答问题的速度,这个速度往往与熟练程度有关,所谓的‘熟能生巧’;而创新不一定需要思维敏捷性的品质,却很需要原创性和深刻性的品质,而这两种品质是在有时间限制的纸笔相加的考试中不易检测出来的。即使考试试题设计的很好,更多的也只能检测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数学本身和技术创新而言,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更本质、更重要、也更高级的能力。”

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社会对考试成绩的过于关注,合力导致教育教学的畸形发展,这与时代的迫切现实要求格格不入。

4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在一份数学教育指导性的文件中提出了如下意见:“引导学生自己形成思想,发现数学的关系和性质,而不是把承认成熟的思维强加给他们;更注意思维和推理而不是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限制死记一些固定的基本理论;强调数学内在的统一性;就数学思想和正在学习的理论的主要历史发展阶段作出说明;保持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科学之间的合作;贯彻数学思维的要求,增加语言的精确度,清晰度和简明性”。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数学提出了如下指导思想:(1)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使学生人人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成功感,得到和谐的发展。(2)确立关于学生和教师的观念;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教师是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参与者。(3)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景,要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倡导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

5人类思维的重大变革

美国学者托马斯·布莱克斯利认为:“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已经在思维方式上经历过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原始石器时代的‘左脑革命’,即以语言文字的逻辑化思维充实直接自然的直觉式形象思维;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革命’,这拓展了人类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左脑革命’的进一步延伸。21世纪人类正进入第三次革命---‘右脑革命’时代,即吸收前两次革命的成果,形成‘人、机之间实现新型的协同关系’,要使计算机与人的左脑和右脑三者之间形成一种‘三向合作关系’。右脑具有产生直觉突破的创造性,并且协同左脑在逻辑判断方面的功能为计算机编制卓越的程序,从而通过计算机完备的准确性和比人脑快过上百万倍的运算速度,使大脑的功能得到无限的延伸,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文明。右脑对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它涉足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从企业战略到品牌规划,从认知生命到开发潜能,从自我价值提升到企业快速发展——几乎包括了社会与人生的方方面面”。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讲到:“素质教育要开发右脑,开发右脑比开发左脑的作用还要大”。下个世纪的十年是右脑开发的十年,那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突破,那个国家就有活力。

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常重视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闲置着右脑的无穷潜能,是因为更多的数学教师远未认识到直觉思维是远远高于逻辑思维层次的隐形思维。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建构平等、和谐、民主而富有灵性的课堂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忘我学习之境中,成为数学学习内在乐趣的品尝者和潜移默化的挖掘自身学习潜能的自觉者,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中生厌恶数学,数学学习缺少动力,考试成绩差的不利局面,便成了我们课题组的迫切使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多是从新课改理论、数学构成理论、数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以及建构理论出发,提出了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方法、感知需要模型,具体操作手段有:(1)创设情景——感受快乐;(2)加强情感交流——用爱点燃智慧的花朵;(3)发现成功亮点——享受成功喜悦;(4)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心理认同;(5)利用游戏;(6)利用操作性材料;(7)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三、课题研究设想

1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1)提升课题组成员数学教学和课堂研究的能力与水平;(2)寻找激发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一般策略和有效途径;(3)探索数学与宇宙人生、生命、生活的关系;(4)探索大面积转化数学学困生和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途径;(5)挖掘初中生自身潜能,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6)为初中数学教学正本清源。

2课题研究内容

(1)弄懂什么样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样的学习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2)理解大脑是如何学习的?(3)了解素质教育理念及新课程标准;(4)理解生本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师本教育的区别,领悟生本教育理念;(5)理解陶行知教育教学理念;(6)研究影响初中生数学兴趣的主客观因素;(7)了解初中生心理生理特点;(8)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9)了解国内外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和具体方法;(10)研讨大脑的结构与学习的关系;(11)从问卷调查、座谈、家访、个案研究、校际交流、上网学习中提炼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和具体方法;(12)在本校初中部实验已找到的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和具体方法的效能,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系列论文。

3课题研究原则

(1)以“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大前提;(2)以挖掘初中生潜力,开发初中生智慧为小前提;(3)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初中生的创造精神为己任;(4)以寻找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和简洁、实用、高效的具体方法为归宿;(5)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基础,以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为蓝本。

4课题研究假设

(1)师生情感的交流和爱心培养是激发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直接途径;(2)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与开发学生右脑、启迪学生智慧之间存在必然联系;(3)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展开;(4)师者的爱心和个人修养、素质对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课题拟创新点

(1)本课题与启迪学生智慧相联系;(2)本课题组将寻找简洁、实用、高效、速成的激发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一般策略和有效途径。

6课题研究思路

本课题组将采用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研究思路,在充分调研、借鉴国内外现有同类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初中课改相结合,独辟蹊径,充分利用人脉资源、网络平台和国内专家、学者、中学一线教师互动交流,从教育学、心理学、慧学中提炼出简洁、实用、高效的激发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一般策略和方法,再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去求证这种方法、策略的教学效能,提炼出激发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一般策略和方法的调研报告和系列论文。

7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调查、问卷、个案、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8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依据

哲学、新课改理论、教学构成理论、数学发生论、数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课题启动阶段(2011.6—2011.10)

(1)健全研究小组结构,提出研究预案,明确分工,申报教研经费,撰写开题报告。

肖秀岗:总负责。具体负责课题启动阶段工作,提出各阶段课题研究预案;撰写开题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总报告。

翟发耀:课题领导小组组长,技术指导。具体负责课题总结阶段工作,审阅开题报告、调查报告、组内论文及研究报告。

姜小龙:课题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负责校外调研的联络、协调,组织管理日常事务,保管课题研究的所有资料。

姜莉:具体负责课题实施阶段的工作。

万地春:负责校内调研的协调、组织,对校内外调研提供多媒体材料支持。

(2)召开课题组开题会议,审议开题报告,安排课题启动阶段的工作。

(3)组织课研人员观看“宇宙天体的运行”及“行动研究”视频,培训组内成员。

(4)安排肖秀岗、翟发耀、肖九辉到全县率先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经验并取得一定实效的阳坝中学调研,了解阳坝中学初中生的数学兴趣状况及授课理念、模式 。

(5)搜集和学习同类课题的相关资料,准确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一般策略和具体方法。

(6)由课题组成员策划设计问卷调查,并分赴豆坝附中、周家坝附中、三河附中、铜钱附中、白杨附中、城关中学、王坝附中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了解初中生数学兴趣的第一手资料。

(7)统计、整理、分析、研究讨论问卷调查数据及座谈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和研究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2011.11-2013.1)

(1)组织组内成员认真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肖川教授的《教育的责任与使命》、陶行知教授的知行合一教育理念;(2)家访、随机座谈、问卷初中生的数学课堂心理状况、学习障碍成因;(3)组织本小组成员每学期帮扶2名数学学困生,探索学困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之道;(4)分类个案研究,了解影响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的数学兴趣的主客观因素;(5)组织一线理科教师互相听课,鼓励公开课、示范课,共同研讨素质教育之道;(6)组织好本校数学竞赛与全国数学联赛,了解数学竞赛对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影响;(7)讨论研究增加“尹小强、肖九辉”为课题组成员;(8)组织一线理科教师交流初中生理科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教学心得;(9)课堂实验:a转变理念,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生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服务生、良师益友;b重视知识的生发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数学,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感悟原创性的知识生产之境,体悟学习之趣,感受学习之乐!c构建三维教学目标,情智并举,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情趣;d以求真专注打开初中生的数学兴趣之门,以爱心、专心、耐心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志趣;e重视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初中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和应用意识;f重视数学符号语言和数学意识的培养,展现数学魅力;g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把数学学习与做人做事结合起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生活的艺术学习数学”,使“数学学习与做人、做事三合一”,在生活的活水源头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能力;h分层分类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初一上学期狠抓数学尖子生培养,以点带面,下学期组建并激活数学兴趣小组,让乒练乒、乒强乒成为数学课堂内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一定要学好数学”成为学生心里放飞的最美梦想;初二狠抓学生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理想信念的激发和培养,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批判意识,唤醒觉悟,感悟数形变幻,加强自制力训练,让“学好数学成为现实”;初三加強与学生的思维交流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醒醐灌顶的内容,彻底破解学生心中的疑难困惑,尽享豁然开窃的乐趣,隨心隨意遨游于数学乐园,让“学好数学不再是一番美梦”。(10)子课题分配:万地春:初中生数学兴趣形成的主客观因素研究;姜小龙:农村初中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研究;翟发耀:如何让初中生提起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531”高效导学与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研究;肖九辉:如何提高中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研究;肖秀岗: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和具体方法研究,右脑开发与启迪初中生智慧研究,系统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11)与阳坝中学理科教研代表团交流课改心得;(12)课题组成员提炼“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和具体方法”;(13)课题组成员撰写系列论文和研究总报告。

五、课题研究结果

1已创亮点

(1)本课题组提出了“学习、做人、做事”三合一的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提倡“在生活中认识数学,在数学中感悟生活,在做人中体验学习,在做事中学会学习”的情智并举,事理双融的数学兴趣激发原则;(2)本课题组提出的“右脑开发”战略与启迪初中生智慧密切相连;(3)“与爱相随、求真专注”的兴趣激发策略极具现实意义;(4)本课题组寻找到的“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和具体方法”多以初中生的内在数学兴趣为目标,以探索数学与宇宙人生、生命、生活的关系,走向觉悟的数学为动力,以传播爱心,帮助师生寻找并体验“做人”与“数学学习”的内在快乐和符合学生天性的自然而然的有效学习之道为己任。

2课题研究成果

系列论文:(1)初中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研究的研究方案——肖秀岗;(2)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研究的调查报告——肖秀岗、翟发耀(《祖国》——2013年4月上);(3)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和具体方法——课题组成员(《祖国》——2013年3月下);(4)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研究的研究总报告——肖秀岗、翟发耀(《祖国》2013年5月上);(5)建立“531”高效导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翟发耀、肖秀岗(《中学课程资源》——2012年11月);(6)如何让初中生提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翟发耀(《中学课程资源》——2012年6月);(7)浅谈影响初中生数学兴趣的主客观因素——万地春(《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月);(8)浅谈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姜小龙(《读写算》——2013年1月);(9)如何提高中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肖九辉(《读写算》——2012年12月);(10)浅谈如何加强农村中学德育管理工作——崔自敏(《祖国》——2013年3月);(11)浅谈初中生化学兴趣的培养——朱自强(《祖国》——2013年3月)。

教学模式:“531”高效导学模式

六、课研心得

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一个数学兴趣正能量的生发过程,需要易与打动学生心弦的良好教学生态,包括简朴温心的外部环境,民主合谐的课堂氛围,师者的爱心、个人修养和良好的数学专业素养及开放式的学生易与接受的授课风格,浓厚的思维交流场,激活的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忘我的数学学习境界,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后的快乐体验,数学平常心的体验,数学阅读、预习、笔记、问题研究习惯的养成,数学建模与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学问题意识与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培养,数学符号语言与数学思想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感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科学素养、情操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潜移黙化的培养,它以点滴的不断提升的数学领悟力和数学能力水平为基础,以常能感受到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信心为面包,以认识数学与宇宙人生的关系为乐趣,以自觉自律的数学学习情结为终点。

1让爱充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师者的爱心使“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成为现实,基于内心感觉的合理期望使皮格马利翁效应发生了,潜移黙化的爱浇灌着智慧的花朵。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老师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生、引导者,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学生不单是教育对象,也是活性的教育资源,孩子们的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生命在老师面向全体,不弃不离的爱心关照下悄然生长,加法效应产生了,合与孩子天性与认知规律的数学教育教学自然而然地充满了生机。

2让教育走向生夲

合与素质教育和学生学习内部规律的生夲教育在本课题组“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闪亮登场,它几乎解决了我们课题组的所有课研问题。

3让数学走进生活

把“数学”与“生活实际、求真做人”紧密结合,使“做人、做事 、学习”三合一,接通了数学知识和学习能力生发的活水源头,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在数学中了解生活 ,在做人中培养能力”,提升了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认识客观世界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意识的情趣浓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水平。

4让感悟成为数学教育的核心

感悟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形成新的整体完形,把学习的外在营养面包转化成内在知识精华的过程,感悟是学习的基本过程,所有的学习最终归结为感悟,创新就是感悟。

创新式的教育,就是要促使学生感悟,形成真正的学习。感悟夲身就是左右脑沟通过程中心灵感受的自然呈现,感悟是最优化的数学教学之道。

一个具体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首先不是逻辑,而是对这个问题的某种感悟,通过学生的个体感悟,才能建立数学问题的现实性空间和可行性空间的有机联系。

引领学生去感受数学所展示的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 高度合谐的内在美,人与自然 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数学智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现实意义以及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中的求真历程,是数学老师的迫切的现实使命,唯有用心体会,大胆实践,你才能明白她的真义。

5帮助学生寻找失落的平常心

给学生减负、给老师减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找回数学学习中失落的平常心,体验求真做人中数学学习的内在乐趣,是激发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初中生进入自然高效的学习之道的捷径。

6对数学产生感情,并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是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王者之道。

(1)重视初中数学知识的生发过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生产性的爱。

(2)以求真专注打开初中生的数学兴趣之门。

(3)用爱心点燃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之火。

(4)把数学兴趣小组落到实处,让乒练乒、乒强乒成为数学课堂内外最美的风景线。

(5)让学生通过自已的思维学习数学 。

(6)重视数学建模思想,提升初中生分析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能力水平的信心和应用意识。

(7)兴趣在行中,做数学学习的行者。

7开发右脑,挖掘潜能,开启智慧,走向觉悟是激发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捷径。

夲课题组 从初中生数学兴趣低下,数学教育远离做人、远离觉悟的现实问题出发,探讨了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诸多因素,深感“携爱心让教育走向生夲、走向觉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之道,是激发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大面积转化数学学困生、双差生,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促进初中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必然的高效之路。

夲课题组在课研过程中,虽然得到了校领导、初中一线理科教师、体音美教师、兄弟学校、国内外学者、数学教育家、哲学家、中国智慧工程协会理事、北京陶行者协会理事的大力支持,但过繁的问卷调查使我们吃尽苦头,“普实”验收和市级示范学校创建、频繁的领导工作检查、过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使我们走了弯路。不过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协会会员翟发耀老师发现并在校内大力推广的“531”高效导学模式,组内成员提炼出的情智并举的简洁、实用、高效的“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般策略和具体方法”,加之开题报告中提出的课题假设逐一得到了证实,以陶行知教授“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和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念为蓝夲的“做人、做事、学习”三合一的数学学习新理念,“开发右脑、挖掘潜能、开启智慧、走向觉悟”的数学兴趣之道,“与爱相隨、求真专注”的数学“内在乐趣”的体验之道,在做人、做事、学习三合一的开放式数学求真历程中数学意识的培养与数学情操的陶冶,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建模习惯的养成和数学科学素养的提升等途径,让我们的微信喜上眉梢。基于学生学习天性,符合认识规律和初中生生理心理特点,落实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构建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生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平等交流,尊重差异,关注生活,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导学、探究模式,是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下的“师本教育观”的不折不扣的彻底颠覆。我们在课堂实验及兄弟学校中看到,“生本教育观”指导下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四射,孩子们常在快乐的思维场中忘我学习,数学老师因材点拨、善沟乐导,而问题探讨中理想信念的悄然注入,使数学教育教学找到了灵魂,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赋予了数学教育的使命、责任和高度,这种找到了心灵力量和教育力量重要源泉的数学教育教学,不再是单一机械的“只为考试”的功利目的的操作行为,而是变成了基于理想信念的事业,精神的创生和灵魂的感召,使真正人道的有效教育生发了,数学教师把“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觉悟出现了,智慧登场了,初中生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人格呈现了,自尊自信提高了,内心变得越来越灵敏、充实而富有力量,初中生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完美体现。而右脑开发战略的加盟,不仅使我们认识到了直觉思维的源头,智慧与右脑的关系,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与开启学生智慧的内在联系,而且使我们找到了在做人、做事和学习活动中“以求真专注态”生发直觉思维的自然之道,这促使师生都必须直面专注当下的生活学习场态,寻找心中最真实的感觉,并在数学觉悟的导引下解决数学问题,但这种心灵的感悟并不是时事处处发生的,有时,师生常会遭遇到无感觉的时候,这与自身状态及思维场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把数学兴趣由乐趣提升到志趣的境界,在“做人做事”的生活场态中“专注求真,感悟生命”,形成开放式的大学习场,寻找自然似水的学习之道,便成了解决困惑教育界由来已久的诸多教育问题的捷径。这时,学生便会体悟到“书山有路水为径,学海无涯心作舟,滳水穿石恒为贵,品德修养时事修”的真谛了。

数学兴趣是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最好老师,而数学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这就需要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指导,精选对应于各个章节的最为适用的典型例题,打造具有强大功能的知识载体,展开不同的训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认识数学,掌握科学的工具解决问题,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做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获得不同价值和侧重点的心灵体验,通过学习数学、思考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真正懂得“什么是数学,怎样学好数学”的基本道理,不但“学会数学,更重要的是会学数学,学活数学”。

思维交流是创新活动的关键,而活跃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需要交流,相互切磋,推敲启迪。溪间的亮石,来源于水流的冲刷,创新的灵感,少不了环境的激发。培养易于打动学生心弦的高度民主、平等、合谐浓厚的思维交流场,让激活的数学兴趣在忘我的学习境界中张扬个性、神采飞扬 ,让用爱心点亮的数学“心灯”越来越亮。

本课题组虽绘制了初中生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研究的鱼骨图,但数学课堂中个体能量的获得和转化我们没条件也没能力进行监测,而思维教育牵扯到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使我们没有选择走自然科学的研究之道,我们只是尽我们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不同层面的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主客观因素的诸要素的一般意义研究,侧重于初中生数学“内在兴趣”的生发和由此而带来的“内在快乐”的探讨和实践,而这和“做人、做事”密切相关,唯有“做数学学习的行者”,才能在“想到了就要开始”的长期不断的数学学习行动中更多地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情趣和快乐,亲尝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崭新而自然的“数学学习味道”,而这种愉悦心境的自然获得,会促使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朝稳定、深刻、浓厚的方向快速发展,进而提升数学的感悟力和理解力,长养数学意识和数学科学素养,从而奠定一生的理科学习基础。

这种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生命差异的“做人、做事、学习”三合一的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之道,充满了生命生活气息,特别需要爱心的关照。经课题组调查发现,数学老师的爱心、个性品德、激情和专业素养是影响初中生数学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喜爱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亦师亦友、富有激情的数学老师;数学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影响初中生数学兴趣的最大因素,学生喜欢充满情趣的数学课堂。影响校园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是“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又受着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只有当教师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他(她)们的脸上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并自然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只有当教师情绪饱满而内心充实,他(她)们才会自然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真诚的分享”。

七、课题研究大观园

1课题研究结果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夲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把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提高到与21世纪的时代特点相适应的水平,由于加强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智慧教育,不仅把“立德树人”落到了实处,而且始终把“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力图把数学教育变为真正人道的高效教育,力图把钱学森与钱三立临终前关于“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谆谆嘱托变为现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2课题研究前景展望及可推广性

本课题的研究为初中数学学习提出了“做人、做事、学习”三合一的新理念,为初中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出了基于“开发右脑、挖掘潜能、开启智慧、走向觉悟”为核心的“重视当下、与爱相隨、求真专注、减负减压”的兴趣之路。把“数学学习”与“求真做人、开启智慧、提高觉悟”紧密相连,形成了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炼不可分的开放式的“大学习”场。提倡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在数学中了解生活,在做人中培养能力”,不仅接通了数学学习的活水源头,重视了“以数学感悟力、理解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双基训练,而且更重视了“以数学意识的培养”为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找到了基于“学生学习天性”和“初中生心理生理特点”相适应的初中各年级数学兴趣激发和培养的具体方法,形成了“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531”导学式和“合作交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探究式,有“简明易学、操作性强、实用味浓厚”的特点,具有“可推广性”。有利于大力促进初中生“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人格的养成”,有利于大力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和数学科学素养”,有利于大面积转变初中“数学学困生”和提高“数学考试成绩”,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情操”,“情智并举,德慧双修”,为初中生“数学科学素养”的养成和“理科学习”奠定一生的基础。

大数据时代的感悟篇6

体验数学是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中的事例,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回忆亲身经历过的事例,动脑、动心、动手、人情人境地对题意进行切身感受,从而有所思、有所想去领会其意.而感悟数学则是明白某种东西存在的意义后,凭借经验的分析,提炼表象性认识,而升华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理解知识与应用知识的交汇点,有感而发悟出数学道理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感悟数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体验数学是感悟数学的基础,而感悟数学则是体验数学的升华.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解决实际问题需要通过感悟去获取.因此高中数学课堂内,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课内教与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的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引入的,数学多以复习提问的形式开始.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问题情境中,有实际情景材料的介入,加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践经验和元认知感悟,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旧知中产生困惑或新的情境,激发认识新知,发现新知,获取新知的欲望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亲身体会、感受、悟出“新知”,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新知识的意义建立起来后,往往还要对新知识进行深入的意义辨析,以期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新知识的巩固多以练习为主,在巩固知识的这一环节,学生必须对新知识体验和感悟,通过习题的思考和问题的解答,切身感受知识,体会其意,弄懂方法才能把课堂知识、间接经验转化为自身的“新知”.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过程.所以说,数学课堂内,整个教学过程能根据学生内在需求,将探究的目标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上,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让学生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由于学生获得了自我体验探究的机会,便会很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学习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二、数学课内教师的点拨促悟是学生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的催化剂.

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体验、感悟常常是在特定情境、特定因素促发下产生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需要为学生提供体验盼情境和感悟的需求,在体验、感悟过程中获取“新知”.因此教师的导悟、促悟必不可少,教师的点拨、促悟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正是教师的引导点拨,促进了学生的顿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到了单凭自悟所难以企及的高度.数学课内,教师的引导、点拨常常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 转贴于

三、自主学习方式是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的舞台

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自主学习方式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欢迎,课堂内,以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方式屡见不鲜,那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它不同于教师为学生做主的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方式的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自主学习不完全等于学生自学,数学的学习需通过学生的理解才能接受.例如,完全平方公式,有的学生擅长接受符号语言,有的学生倾向于图形的形象理解,大多数学生不习惯于文字形式.当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数学知识时,他可以自主地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采取相应的方法,去体验、去感悟,这个过程是不可替代的.教师不能只将现成的答案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通过自己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操作去获得经验和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头脑中的适当观念,发生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并将新的知识纳入其原来的认知结构获得心理意义的理解,这种体验、感悟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思维过程.教师不要总是包揽、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要应该放手让他们去试一试.尽管有时候他们是那么幼稚,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

四、亲身体验、用心感悟,让呆板的数学课堂呈现勃勃生机.

长期以来,数学课教学称得上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课堂教学气氛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自身的体验,亲身经历过的感受,用心去感悟,师生共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活数学课走出困境的重要一步.数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活动的结果的教学.”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是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究作为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标的主体实践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在数学课堂内,必须为学生的体验探究活动提供广阔空间,学生可以从容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实实在在地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大数据时代的感悟篇7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 “悟学” 有效课堂

“五学”――自学、互学、导学、悟学、“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对应试教育的挑战和革新,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根本体现。“五学”彼此联系又各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五学”中“悟学”是关键,“导学”是前提。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并“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的真谛,在学习中构建知识,感悟知识,运用知识,实现语言的构建、语言的交际运用,从而发展知识、提高能力。

本文以新版人教版的七年级第一册的Unit1为例,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有效、实在且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有效课堂,在互动的课堂上,学生真正启智引思,感悟学习的快乐,打造靓丽的有效课堂。

一、 人教版教材的特点与课题提出的意义

1.人教版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人教版教材在Go for it!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而改编,其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

(2)采用任务型教学,编排体现呈现“任务链”的特点。任务型教学,简言之,就是“用语言做事情”。

(3)话题为主线。每一个单元都相对独立且与其他单元的话题有密切关系。

2.课题提出的实践意义。

新教材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知识的构建、感悟和运用为主要形式,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注重教师主导作用。因此,在这里探讨引导学生“悟学”,构建有效课堂的问题,具有实践意义和可行性意义。如何引导学生“悟学”,下面以Unit1 My name is Gina为例,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悟,说说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悟学”的策略

1.情境法引导“悟学”。

教学之初,用幻灯片呈现一个动漫人物介绍视频,如Bingo率先登场,给学生和老师一个问候:Hello, my name is Bingo. Nice to meet you. 然后,Jack和Yoyo“不期而遇”:Hello, My name is Jack. What is your name? My name is Yoyo.再呈现两个人在公司门口见面的情境并彼此问候: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通过这些情境的再现及对话的使用,启发学生从中感知见面时的问候语、自我介绍的语言及询问他人姓名的交际语言的使用,明确询问他人姓名用What is your name? 自我介绍用My name is.../I am...及见面问好的方式等。

这个“悟”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合作讨论、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彼此认识、相互介绍,开展pair work活动,让学生与四周的同伴进行交流,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体现语言的交际性特点。

2.图片法,增大语言的实践量。

学习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时,灌输教学与新课改相违背,改变灌输模式,而借助于图片,通过图片的谈论而体现英语的交际性特点,在语言实践中构建知识。

如呈现同志在十做报告、姚明灌篮动作的潇洒、刘翔在2004年奥运会上纵身一跃而刷新跳高历史记录的精彩等视频片段,展开问和答的对话。

A: What i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Hu Jintao/Yao Ming/Liu Xiang.

C: He is Hu Jintao/Yao Ming/Liu Xiang.

再呈现三个男孩Bob、Eric、Frank的照片,让学生根据上面的对话形式而展开三人小组的对话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询问男孩名字时用 What is his name? 回答时可以说He is.../His name is...

接下来,展示谢娜、巩俐、郑爽、孙俪等女明星的照片,让学生仿照上面的例子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注意人称变化。

这样,将语法知识的学习置于对话教学中,在运用中感悟,在感悟中运用,实现语言知识的自主构建、主动交际,体现“学以致用”。

3.歌诀法构建趣味学堂。

在语法知识人称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be动词的用法的学习中,上述的交际运用、图片等的使用,凸显新课程标准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运用等理念,实现“悟学”的宗旨。

为了知识的强化和掌握,为了熟练运用和更准确地交际,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歌诀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人称代词的歌诀记忆法:I是我,you是你,男他he女她she,我们we,你们you,他们they,无生命的用it,句子中都是主语。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也可以使用歌诀:我的my,你的your,男他的his,女她的her,its它的要记着,复数形式不能忘,我们的our,你们的your,他们都是复数是their。

此外,本单元的语法知识还有be动词的使用,对于be动词的使用,同样歌诀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用is,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复数人称全部都用are。

歌诀法以其简单、明快、押韵等特点,备受学生喜欢,同时在英语学习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悟学”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我们的重任,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教学中走出灌输教学的态势,巧妙设计教学任务,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方式,以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主,以培养学生勤学、贵思、善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为宗旨,实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课堂构建,凸显悟学张力,构建有效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乐学、会学的乐园,成为学生奇思妙想、勤思善悟的平台,成为学生展现个性、放飞自我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郑秋萍.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分析[J].教师,2014(34).

大数据时代的感悟篇8

以“公众账号”为切入点,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大一至大三431名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公众账号的选择标准和关注度等方面进行调查。从知、情、行等维度出发,探讨分析账号的博文对大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社会价值观、生活态度、习惯养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大学生关注较多的“公众账号”为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社会热点、心理健康、生活感悟等,挑选标准以包含社会元素和生活元素的信息量、经验值为考量,倾向于选择社会热点和生活感悟类的“公共账号”进行深入加工。后期深入关注过程中,看似主动关注,实则被动接受。在影响程度上,仅有在接受生活感悟类资讯时,是知情行三者统一,其余影响作用都仅停留在认知或情感层面。

关键词:微信公众账号;大学生;知情行

DOI:10.15938/ki.iper.2017.02.020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92-07

一、引言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截至2011年,微博用户达到2.5亿,但此时微信的注册用户已达3亿,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5种外语版本。《纽约时报》评论其正积极尝试扭转中国本土互联网产品无法推向世界的命运(苏芸,2013;潘国昌,2012)。据媒体人姜澎(2010)调查,一种新兴媒体从新生到普及至5 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用了14个月。而微信只用了10个月。2013年10 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3) 》盘点了2013年中国新媒体的十大热点问题,微信便居其一。微信以其强烈的“自媒体”属性受到了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们的喜爱,并在逐渐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体验机会,可以说微信是一个智能的应用商店和语音入口(官桂香,2013)。

经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手机网民71.2%集中于10-29岁的青少年群体;35%左右的手机网民为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中,在校大学生比例最高,有85.7%的大学生网民使用手机上网(赵安民、霍瑞,2012;杨敏,2012)。由此可见,微信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也必定深受大学生的青睐。

然而,微信作为社交网络,与其他社交平台所不同的是除了能进行文字以外的直接语音沟通,还能通过创建“公众账号”,来突破圈内好友、公众人物之间的权限设置,获取更多的资讯。“公众账号”这一新兴概念是个体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可以用于在微信上搭建特定平台,实现与订阅群体间的全方位资讯互动,订阅群体可通过对相关公众号的关注,定期获取相关信息(金小方,2014)。这一平台具有操作的便捷性、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消息推送的精准性等优点(白浩、郝晶晶,2013)。这种全新的订阅关注手段,为大学生获取资讯、表达思想和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对于不同公众账号的订阅,大学生们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畅所欲言。(林之达,2004;丁雪峰、胡勇、赵文、吴荣军、胡朝浪、杨勇,2010)。

在面对种类各异的公众账号时,个体势必将会先进行选择性浏览,最终决定是否进行订阅和长期关注。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选择标准何在,长期关注的“公众账户”又存在怎样的特点。另外,在长期接受定点账号推送信息过程中,这些信息又是如何对个体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作为微信使用和信息接受的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熟定型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接收到来自这些公众账号传递的信息,接受推送信息给予的意见或启迪,这些都将有可能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可能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酵和成长的(雷海平,2011;李双力,2013)。

因此,本研究将微信“公众账号”与大学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试图完成两方面的研究任务。其一是了解大学生对于微信“公众账号”的选择标准和接受习惯,由此归纳出他们经常阅读和关注的订阅号类型;其二从知情行等维度入手,探究微信“公众账号”是以何种姿态和方式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本研究试图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相应结论,并借此从网络思政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凭借“公众账号”这一新兴模式对大学生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挖掘网络教育更大的价值。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项目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大一至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式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了解其对于微信的使用情况、关注的公众账号的种类及其受到“公众账号”的影响程度。

本次参加访谈的人数是431人,大一学生为167人,大二学生为162人,大三学生为102人。男女生比例将将近1:1,男生为216人,女生为215人。

2.研究方法

首先,在查阅现有文献和相关资料,了解当前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对微信“公众账号”的分类特点以及普遍影响有一定的认识后,通过预实验的方式,得出在大学生心目中最受关注的前十位公众账号。

其次,在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公众账号的博文特点后,并从中选取有关社会、学习、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不同类别博文作为访谈调查的材料。设计访谈问卷,进行第二次预实验,收集反馈意见后进行修正和完善,开始正式访谈调查和小组讨论。

最后,收集访谈问卷,从知情性等维度出发,进行文字编码。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统计,对不同的答案进行数据归并和分析,然后从性别、年级等不同方面对统计结果做相关统计学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此外,还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作为整个研究的辅助资料。

3.编码方式

在访谈调查问卷中,从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情况、对公众账号的选择标准、关注程度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解。

就大学生对于预实验中挑选的排名前十的公众账号的获取方式,即主动关注、热点搜索、微友推荐等;博文观感,即从认知度、关注度和接受度等入手;自身影响,即从是否引起了大学生的注意、影响了其自身的习惯、改变了其对事物的看法等方面调查等,进行综合了解。

在具体编码方式上,主要是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考察,分为以下九种,希望通过这样的编码方式能全面透彻地解析“公众账号”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特点及深度,并积极探讨其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模式。具体编码方式如下:

认同+正面情绪+有行为=有积极影响且影响大影响一

认同+正面情绪+无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影响小影响二

认同+负面情绪+有行为=有消极影响且影响大影响三

认同+负面情绪+无行为=有消极影响但影响小影响四

不认同+无行为=无影响影响五

没什么想法+无行为影响六

认同+中立+有行为影响七

认同+中立+无行为影响八

其他影响九

总体来说,上述九种影响,其中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是:一、二、七、八,但影响力依次递减;会产生消极影响的是:三、四,其中三的影响较大;而五、六则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其中知情行统一的影响模式仅为一、三、五。

三、调查结果

1.微信的使用情况

从访谈过程中,拥有微信的调查对象共有336人,占调查总数的78.0%,拥有或者想要尝试微信的大学生更是达到85.2%之多。在拥有微信的人群中,对于微信的使用情况,表示“有,并且经常使用”的人数是最多的,共197名,而表示“有,但不是主要应用软件”的人数为139名,仅次于前者。这些数据说明微信在大学生中是非常普及的,并且使用人数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表1调查对象的微博使用情况

选项人数百分比

A.有,并且经常使用19745.7%

B.有,但不是主要应用软件13932.3%

C.没有,但考虑申请一个317.2%

D.没有,也不感兴趣6414.8%

2.订阅前,对“公众账号”挑选的关注类型和选择标准

从预实验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于微信“公众账号”的重点关注领域,涉及以下五个分类,即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社会热点、心理健康、生活感悟等。其中,大学生关注最多是“社会热点”和“ 生活感悟”类,分别有261人和241人。

在后续访谈过程中,当问及选择这些账号进行关注的原因时,半数以上的调查者均表示“了解并对他们感兴趣”这个理由作为其选择的主要标准。深入了解下,对于公众账号的感兴趣原因很多都基于名人效应,即对该账号创办人的了解和兴趣。屈居第二位的订阅理由则是“被他们的一些博文打动”,这一项有90人,其主要是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其他朋友的分享,阅读后感觉不错,从而进行的添加。然而,人数最少的订阅原因则是“看到他们粉丝量大”,这种粉丝量的获得则是通过第三方转发得知,然而这种盲目从众的理由的人只有15人。

3.订阅后,对“公众账号”的实际关注情况

鉴于大学生对微信使用的频率和添加“公众账号”的理由,本研究进一步关注大学生在订阅该账号后,对自己所选择的“公众账号”所内容的实际关注情况。结果发现,有160名学生表示“看到他们的博文会去看但并不主动找”。有149名学生“只看一些感兴趣的内容”。此外,仅有23人表示“经常主动去他们的主页逛逛”。

4.五类“公众账号”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由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五类“公众账号”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df=32,χ2=933.29***,p

根据表2的每个类别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比^可以看出,“学习方法”类所产生积极影响比较大,影响一和影响二的实际人数均大于理论次数;“职业规划”类在积极和无影响中分布比较平均,但由此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即影响三和影响四的实际次数显著小于理论次数;“社会热点”类则在不认同和无行为的影响五和影响八中表现十分显著,实际次数均高于理论次数2倍左右;“心理健康”类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则分布较为分散和平均,没有突出表现的影响模式;“生活感悟”类在有行为的积极影响、无行为的消极影响和有行为的中立,即影响一、影响三、影响七中有更为显著的表现。

四、 讨论

1.大学生选择“公众账号”进行挑选标准和关注程度

根据预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公众账号”的前期挑选,大学生较多的选择涉及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社会热点、心理健康、生活感悟等五大类别的账号。研究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均表示“了解并对他们感兴趣”这个理由作为该账号选择的主要标准。居第二位的订阅理由则是“被他们的一些博文打动”,人数最少的订阅原因则是“看到他们粉丝量大”。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公众账号的订阅并不是盲目地随大流,关注和被博文打动才是促使其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五个类别中,他们更倾向于去进一步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感悟”类账号的信息和陈述的观点。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大学生作为一个准社会化个体,发出的内心诉求。他们渴望踏出校门,融入社会,然而年龄和资历的限制,使他们需要依靠外界资讯来将自己伪装成“社会人”、“成年人”,来完成与社会其他个体的“平行”交流。因此,他们更多地愿意去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去了解热点信息,以此为谈资与人交流。对于“生活感悟”类的关注,更加验证了上述解释,渴望积累经验,早日成为一个大家眼中的社会人。因此,对于“公众账号”的前提挑选标准可以归纳为以包含社会元素和生活元素的信息量、经验值为考量标准。

在后续关注过程中,正是由于不是盲目做出的选择,大学生对于自己选出的感兴趣的公众账号的内容会更加关注,也会更容易接收他们的传播的信息,更容易对这些人的观点产生反馈。但是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尚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但是又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猎取信息的新鲜感,因此很容易被动地接受看似自己选择的外界信息,从而缩小自身的思想空间(杨敏,2012)。因此,研究结果中显示,在订阅后,有160名学生表示“看到他们的博文会去看但并不主动找”;有149名学生则“只看一些感兴趣的内容”;仅有23人表示“经常主动去他们的主页逛逛”的情况。因此,看似是他们自主选择信息,其实是在被动的接受信息来“坚定”前期的选择。

造成这种“被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公众账号门类多样,各类信息纷繁复杂,并无明确分类,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阶段,对信息的判别与整理存在一定偏差。因此,难免出现用娱乐的、不严谨的眼光看待其中的内容,这也就造成了大学生时常不能对公众账号的博文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信息只是被动接收,仅能停留在认知层面。另一方面,就像韩寒曾在讨论微博这一失误中提到:“人们在使用微博后更经常做的事是关注自己的受关注程度,忽视了应受关注的事件本身。”虽然这里提到的微博,但是微信作为替代微博的衍生物,它独具的“朋友圈”的私密空间和颇具创意的“点赞”功能,更容易让使用者将所有信息简单地等同于“求点赞”的认同,大学生更是如此。因为“点赞”对于他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上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肯定。

2.五类“公众账号”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方法”类所产生积极影响比较大,影响一和影响二的实际人数均大于理论次数;“职业规划”类在积极和无影响中分布比较平均,但由此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即影响三和影响四的实际次数显著小于理论次数;“社会热点”类则在不认同和无行为的影响五和影响八中表现十分显著,实际次数均高于理论次数2倍左右;“心理健康”类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则分布较为分散和平均,没有突出表现的影响模式;“生活感悟”类在有行为的积极影响、无行为的消极影响和有行为的中立,即影响一、影响三、影响七中有更为显著的表现。

由此可见,“生活感悟”类的影响模式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行为上的改变,达到知情行三者合一的效果,可能得益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无限憧憬,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具有偶像情结,对于那些已经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人物的人生感悟和经验更易产生兴趣,借鉴模仿。比如俞敏洪,马云这类出身平凡的成功者的生活感悟,就在微信中广为流传,激励了无数大学生。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看完这类博文内容后,会在认知上有所调整,情感上存在崇拜和欣赏的感情,因而促使行为上进行改变,至于能否坚持取决于各人的毅力等因素。

第二,大学生比较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是启发性的、潜移默化性的、而非硬性的、说教性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方法、职业规划这类本应受关注、并且最贴近大学生显示生活发展的资讯,却仅仅在认知和情感得到一些反馈,但鲜有行为层面的影响。可以推测,就是因为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类微博大多过于说教性,直接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反而不容易被人接受。而相反,崇拜人物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悟会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从而做出改变。

第三,之前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大学生更倾向于关注“生活感悟”和“社会热点”类的信息,但为何只有“生活感悟”可以引起如此影响,“社会热点”却无法深入,多局限于认知层面,而在其情感和行为上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还未完全涉足现今的社会,其对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的代入感和参与感较低,社会阅历与经验不足,不能将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来对社会热点类问题进行理性的评估并作出适宜的决断。同时,他们的自身能力有限,实践力不足,对社会热点事件无法有所回应及作为,有心无力。即使有些想法,也很难落实到行动上去改变,当然,也不排除客观原因,微信即使是公众账号的信息,也是真假消息混杂,各类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使正处于人生观养成阶段的大学生无法正确辨别,并且情感疲软,从而不轻易投入感情,也不敢有所作为。因此,只是远观,并未有更深入的影响。

五、建议

1.微信应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政主阵地之一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拥有微信的学生人数占调查总数的78.0%,拥有或者想要尝试微信的大学生更是达到85.2%之多。由此可见,微信在大学生网络社交软件中占有比率很大,并广受学生应用和喜爱,这与微信自身的优势密切相关。

首先,微信的使用方式必须依托于W络,而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电子产品的发展恰好为其扩展蔓延提供了适当的物质载体和重要的技术支持。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前沿阵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及师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必将受到大数据时代的深刻影响(王婧,2014)。有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大学生有智能手机,而没有手机的有九成以上考虑买手机就买智能机,这些数据远超过我国城市智能手机普及率33%。因此,如何利用微信的迅速发展与网络和智能产品的普及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值得深思的课题。

其次,微信受欢迎必是由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才能超越其他产品成为主流,而这些独特优势就是简洁、“声”动、富有冲击力,传播迅速且简便,能让大众都可以自由方便地发出声音,了解咨询,从而赋予微信优于微博、易信和人人等的先天优势,也使之成为当今社会极为流行的一种交流工具和传媒形式。我们应该切实利用好微信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性,更生动、有效地让微信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最后,微信的重要用户群能够集中在大学生中,也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密切相关,即自我意识增强、社会化程度提高以及孤独感较强。微信恰恰就是抓住这一点,提供一个更为私密和独具诱惑的自媒体平台。通过微信交流能够满足大学生这阶段个性心理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想要获得成人感和独立性,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自由发表观点和意见(张焱,2013;聂磊、傅翠晓、程丹,2013)。正是如此,会让学生本身,感受到一种被关注和被尊重的感觉。从中也可以收获到一种社会角色的定位,在其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进一步享受“合法延缓期”所带来的成长感。因此,我们要把握这点,让微信成为他们的代言人,这势必有利于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和个体的把握,以此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微信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此受欢迎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微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2.针对大学生关注的账号类别,从实际出发,管理和搭建相应平台

社会生活多样化的特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许多社会问题更是紧紧撩拨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神经。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实际影响状况就成为突出教育针对性的前提。它们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通过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种主要方式。目前,值得关注的大学生思想倾向主要有:无望感、无奈感、不安感、对政治缺乏现实感等。因此,正确利用大学生关注的“公众账号”在他们群体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邱柏生,2011)。

根据讨论结果可得出结论:公众账号中涉及“生活感悟”类的内容最能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并对其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一部分原因,当然也是鉴于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流传性,位于信息的源头,的信息更容易因为名人效应或是转发点赞等原因而迅速广泛的流传。因此,这类由于其个人魅力和名人效应,使得其的博文,尤其是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引起共鸣。因此,可以利用这类账号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力,更多地散播正能量,树立积极健康的形象。利用他们的自身故事和生活经历等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经历激励他们实现梦想。同时,在分享“生活感悟”的同时,更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正向引导。(华琼,2013;孔令凯,2011)。

此外,还可以利用这类账号获得关注的成功经验,建议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方法和职业规划建立联系,以此为蓝本,搭建分享平台,运用故事和经典案例等方式迎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果能把一些自身体验摸索的或是从其他方面了解的学习方法和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分享出来,就能利用公众账号这一平台,为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由此可见,高校的思政教育可以此为突破,利用现实的工作便利和资源途径,配合对于学生实际需求的把握,采用学生最容易被接受的资讯模式,建立相应的“公众账号”,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

因此,鼓励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微信“公众账号”的方式,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大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把握学生的微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从而避免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偏差和错误的人生价值观(邓敏,2012)。同时,还设计一些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主题,邀请知名校友、校园达人等开通微信与学生互动,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感染学生,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用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豪感和责任感(夏风云、康艳青,2012)。

最后,不得不提及“公众账号”管理方面的问题。账号的存在能满足大学生简单易得(宣泄情感、娱乐身心,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等)的需要和人际交往互动的需求,但其中有些虚假信息往往不能得到有效过滤,而这些未被过滤的不良微博信息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尤为突出,比如,干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易产生随意性的生活态度;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淡漠甚至社交恐惧;易产生道德弱化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意识培育,及时发现舆情,控制舆情,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去一片纯净的天空。在此也呼吁每一个“公众账号”的持有人应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或转发博文之前需验证其内容是否真实可信,切忌无心甚至有意的推波助澜,减少负面及恶性信息的,并且确认内容的真实有效,为大学生提供正能量,为大学生创建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积极、主流的网络氛围,亦是对中共“十”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积极响应。

六、结论

大学生关注的“公众账号”为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社会热点、心理健康、生活感悟等5大类别。前提挑选标准以包含社会元素和生活元素的信息量、经验值为考量标准,更倾向于去进一步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感悟”类账号的信息和陈述的观点。

大学生在选择添加的“公众账号”过程中,并非盲目跟风,但在后续订阅关注中,是被动接受相关资讯。

对于不同类别的“公众账号”对大学生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中,仅在接受“生活感悟”类时,其影响模式是知情行三者统一,其余类别的影响作用都仅停留在认知或情感层面。

参考文献

[1]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2]邓敏.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学理论,2012(13):275-276.

[3]丁雪峰,胡勇,赵文,吴荣军,胡朝浪,杨勇.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特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0,42(2):67-70.

[4]官桂香.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思想政治,2013(12):70.

[5]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育,2013(5):63-65.

[6]姜澎.微博成公民网络表达新渠道2013年或进入成熟期[J].文汇报:2010-12-29(2).

[7]金小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4,31(3):100-105.

[8]孔令凯.浅议微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11(9):203-204.

[9]雷海平.微博话语场中的意见领袖[J].现代交际,2011(8):5-7.

[10]李p力.微信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及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116-118.

[11]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9-90.

[12]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5):71- 75.

[13]潘国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6):90-96.

[14]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45-60.

[15]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研究室课题组.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34-40.

[16]苏芸.基于大学生群体的微信使用研究初探[J].华章,2013(16):328.

[17]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2-35.

[18]夏风云,康艳青.“微”视域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文教资料,2012(7):125-127.

[19]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72-76.

[20]赵安民,霍瑞.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J].东南传播,2012(2):64-65.

[21]张焱.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时代教育,2013(9):71.

上一篇:产业链形成范文 下一篇:中医药文化概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