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1 17:04:31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1

校园暴力除了传统的物理暴力之外,还包括网络暴力,后者对校园安全的负面影响甚至更为深广,本文试图从特征、动因与教育等三个关键方面来探讨一下我国青少年的网络暴力问题。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网络暴力”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西方世界,最常用的单词为“Cyberbullying”。美国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N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Council)认为,当互联网、手机或另外的设备被用来发送或张贴试图伤害或干扰另外个人的文件或图片时,这样的行为就可被视为网络暴力或欺凌。要构成网络暴力行为,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主观上对受害者的有意伤害,客观上对受害者的心理产生了持久的伤害;在频率上需要多次反复;施暴者与受伤害者之间权力上的不平衡性,即传统暴力行为中的弱者有可能利用网络媒体的匿名性特点成为网络暴力中的强势方;网络暴力大都发生在熟人之间,与由陌生人发起的网络争辩、网络戏弄以及网络病毒等行为不同。

网络暴力一般借助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聊天室或布告栏、手机短消息、由个人或公司创立的用来网络暴力信息的网站、因在线投票所创建的网页等媒介形式,另外还有像Wi-Fi、Spot和ThreeDegrees等新的传播技术也往往被网络暴力利用,但是前四种最为普遍。网络暴力行为往往表现为:发送残忍的、邪恶的和有时带有攻击性的信息;创建含有嘲笑他人的故事、漫画、图片和笑话的网站或网页;在网络里张贴同班同学的图片,并且要求其余同学来评价他们(或她们),而用的术语则往往是像“谁最胖、最大”之类带有贬低性的句子;闯入一个电子邮件帐户并向别人发送恶毒的或令人难堪的材料;给某人发送即时消息,诱骗别人泄露敏感的个人信息,然后把此信息告诉别人,等等。[1]当然还有更多其他的形式,例如经常给某人发送骚扰性的手机短消息也属于此类。

二、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的现状

时至今日,网络暴力已经肆虐国内外中小学校园,大量学生成为受害者,还有部分学生成为侵犯者。美国学者对83所中小学中12,437名10―1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27.3%的人曾经遭受过网络暴力的伤害,也有16.8%的人员曾经对别人实施过网络暴力。[2]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对网络暴力在中小学生中的存在情况还没有进行普遍研究,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人肉搜索”的层面。有学者从我国中部地区选择了1,438名高中学生,集中研究了导致网络欺凌的风险因素。数据显示:曾经有34.84%的学生参与过物理空间中的校园暴力,其中56.88%的人曾经被网络暴力欺凌过。同时,那些曾经有过传统暴力欺凌经历的而且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受害者,更有可能经受网络暴力的侵犯。[3]另外,香港青年协会访问了1,820名青少年,17.5%表示经历过网络欺凌。比如,侮辱、虐待、未经许可偷拍私人照片并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等。[4]

笔者对杭州4所中学549名从初一到高三的学生作了网络暴力的卷入调查,发现有29.1%的中学生遭受过网络暴力的侵犯,主要是“利用QQ或者MSN或者SKYPE等聊天工具发表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言论或图片”“骚扰性的手短消息或图片”“话骚扰”和“在网络里上传、转发丑陋的不道德的图片或者视频”等;从年龄阶段来看,受到侵犯最集中的是初一,占中学生比例的26.8%。这些受害者受到网络暴力骚扰之后有可能处于愤怒、悲伤、害怕和沮丧状态,只有少量的人认为那只是一个玩笑,或者觉得无所谓;与此同时,虽然大部分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没有表现出显著异常,不过也有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逃学的行为,最严重的就是走向自杀。

不管是中国内地,还是香港的研究数据均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网络暴力已经深深地侵犯了中国校园,30%左右的未成年学生卷入过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而且这些曾经侵犯过其他人的学生大多没有意识到羞辱、谩骂、取笑、散布谣言、泄露隐私等行为是一种网络暴力,由此也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三、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的成因

在中小学校园中出现如此频繁和大面积的网络暴力现象,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下列四个方面:

第一,网络的匿名性及其隐身性特征。在很多网络社区中,虽然网民是需要注册的,而且即使网民不需要注册,网民的ID还是固定的,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网民往往通过匿名形式发言,除了网络视频与网络文字之外无法看到其本人。这种隐身而且匿名的网络身份助长了网民的错觉,以为网络言论是不需要承担责任,也是无法追究责任的。这种错觉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网民言论的不受约束性,也促成了网络暴力的蔓延。

第二,网络言论的群体性效应。在网络社区中,网民之间联系的纽带一般是兴趣,他们之间往往是不熟悉的。这种陌生性会消解网民们的社会责任感,放纵他们的言论。与此同时,网络社区中网民的积聚往往是越来越多,尤其是通过意见领袖的转帖、跟进等形式的推动,网民数量以及发帖数量很有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一个数量不断膨胀的社区里,只要有几位网民情绪失控,把社区当作情绪发泄的场所,其它网民也会积极跟进,这样,群体效应会不断地被放大和升级。当然,这种群体效应也不是无限制的,如果没有更大推动力的话,过一段时间就会呈现下降趋势,直至完全消失。

第三,网络群体的娱乐化倾向。由于我国网民的年龄普遍比较小,大部分在三十岁之内,这些人热情奔放,喜欢开玩笑。根据我们的多次调查,大部分网民在谩骂别人的时候,往往认为是一种玩笑。正是在这种娱乐化群体需求的驱使下,网民们往往会把在网络社区中的语言暴力当作一种集体娱乐。这种集体娱乐的节庆般狂欢又进一步助长了网民的网络暴力倾向。大量研究也证实了这种分析,大部分中学生在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暴力的时候往往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网络欺凌,相反却把这些侮辱、取笑、谩骂等行为当作一种玩笑,至多是一种恶作剧而已。[5]

第四,网络管理与公司自律的缺位。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过滤技术以及管理手段的缺位,多数网站基本上无差别地允许各年龄段使用者访问、消费、生产以及传播各类信息。不仅青少年随时有可能卷入各种社交媒体的言语暴力之中,而且许多社区网站的游戏基于给参与者提供宽松的自由环境,也为游戏者摆脱传统伦理与法律的约束、为所欲为地肆意行动提供了便利,使他们处在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完全没有关系的虚拟错觉中,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暴力的传播。

四、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的治理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危害校园安全的罪魁祸首,以往对校园暴力的认识是严重不足的,有的学校和老师甚至把中小学生之间的打闹、辱骂等暴力行为看作学生之间调皮捣蛋的行为。这些误解严重影响了对校园暴力(包括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

对网络暴力的整治要以教育为主,以法律法规的惩戒为辅,国家、学校、社会与家庭一起形成分工协作的防范机制,其中学校教育与家庭监护是根本,社会承担的是公民环境的熏陶,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基本保障与最后屏障。

具体来说,在应对学生之间网络暴力的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要注重媒介素养教育。编制如何鉴别和有效防范网络暴力的学生手册并进行广泛宣传是必要的,手册内容可以包括:(1)网络暴力的定义与特征,尤其需要强调网络暴力是利用互联网、手机、视频游戏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来传输和张贴文本或图片,从而有意伤害或攻击别人的行为;(2)青少年遭受网络暴力侵犯的主要形式:冒充其他人从而诱使青少年泄露个人信息,通过说谎的方式伤害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冒充其他人进行欺骗,在网络里未经本人同意张贴有侮辱色彩的照片等;(3)青少年卷入网络暴力的原因与危害,当然有上面所讲的多种因素,其中很重要的是青少年认为网络空间中的暴力仅仅是玩笑而已,而没有意识到危害;对于危害结果,一定要强调网络暴力更多的是对心灵的伤害,有别于身体暴力;(4)青少年规避网络暴力的途径与方法,例如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或老师,远离网络游戏空间等容易滋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场所。学校通过编制类似的宣传手册,还可以把它们编制成为校本教材,甚至推广为地区通用教材,或者融入相关的德育课程之中。

第二,家庭教育要及时介入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父母不仅是监护人,更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交往道德、上网责任和安全上网的方法。例如父母可以与十几岁的孩子谈论一些网络不合适行为可能引发的风险;发现孩子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或信用卡号码)告诉从未谋面的网友时,就告诫他们这样做的风险;作为父母,他们有义务关注他们的子女正在网络里做什么、在与哪些人交往;他们也需要经常访问他们孩子经常登录的网页或网站(尤其是那些社交网站),了解孩子们正面临着什么情况、需不需要帮助;把电脑放在一个可以监督的房间里,孩子的网络行为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要教授孩子网络暴力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知道卷入网络暴力的危害,轻则伤害自尊心,重则导致自卑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第三,大众媒介以及社会公益机构要主动承担起预防网络暴力的责任,提升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意识和能力,通过出版书报刊或制作专门的广播电视节目来普及媒介素养知识,增进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积极宣骱捅ǖ烙泄孛浇樗匮教育的各种活动,如培训班、大型调查、讲座信息等;各类公益机构要积极倡导防治网络暴力的理念,普及网络素养和媒介暴力方面的知识,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信息使用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评价的能力等。

第四,制定与实施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就包括网络暴力在内的校园暴力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欧美发达国家均有相对完善的法制措施。我国则比较笼统,往往把网络暴力混同在其他的未成年保护条例里面,对网络暴力的界定很不清晰;同时,网络暴力问题甚至还具有国际性特征,需要通过国际条约强化国际合作。欧盟颁布了多项合作协议,规定网络主机服务商和检索服务商应该对其主机和服务器上的违法和有害信息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建议对互联网信息建立评级制度,鼓励开发和利用过滤软件和评级系统,鼓励网民报告违法和有害网址。

参考文献:

[1]Tettegah SY,Betout D,Taylor KR.Cyber-bullying and schools in an electronic era[J].Advanc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2006(8):17-28.

[2]Sameer Hinduja,Justin W Patchin.Summary of our cyberbullying research from 2004-2010[EB/OL].(2011-07-25)[2017-03-18].http:///research.php.

[3]Qing Li.New bottle but old wine: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3(4):1777-1800.

[4]Fung,Annis L C.The Phenomenon Of Cyberbullying: Its Aetiology And Intervention[J].Journal Of Youth Studies.2010(13):31-42.

[5]江根源.青少年网络暴力: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J].新闻大学,2012(1):116-124.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2

【关键词】韩国 青少年 网络失范行为 对策

韩国是亚洲国家中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据全球性社交营销机构“We Are Social”于2012年的报告,韩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为83%。韩国早在2004年就提出“U-Korea(韩国泛在网络)构想”,致力于构建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用来处理日常生活的网络。然而,韩国“无所不在”的网络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带来了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等问题,青少年的网络失范行为尤为严重。

韩国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概述

据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09年的统计,韩国4900多万人口中,约有3658万人使用互联网。互联网给韩国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受,但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网络暴力时有发生,不良信息随意传播,由此而来的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问题尤为严重。目前,韩国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主要有网络成瘾问题、网络语言暴力问题以及因青少年接触网络不良信息而引发的犯罪问题。

网络成瘾问题。随着青少年上网时间的增多,青少年“网瘾”成为韩国社会之痛。甚至有学者提出,18岁以下的韩国人中有30%的人面临着患网络成瘾症的危险。这部分人群每天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的时间超过2个小时。患上网络成瘾症的人,无法忍受没有电脑的生活,遇到网络出点小问题,就会异常愤怒,情绪不稳定。针对这些状况,韩国政府成立了网络成瘾咨询中心,并从2007年起,在韩国100多家医院开展了网络成瘾治疗项目。韩国认为网络成瘾症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①

智能手机使用成瘾症是韩国青少年网络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是指由于过分使用智能手机而引发日常生活障碍的一种症状。据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的“2012年网络成瘾症现状调查”,韩国6岁至19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中,64.5%的人拥有智能手机,其中6岁至9岁的儿童智能手机使用成瘾率为7.2%,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成瘾率为18.4%,多文化家庭(国际婚姻家庭)与单亲家庭青少年成瘾率略高于平均水平。据韩国XKEEPER公司2013年第3季度抽样调查报告,韩国青少年每人每天平均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为2小时57分,个人电脑的使用时间为3小时零9分。青少年一般利用上学和放学路上、课间以及其他零碎的时间上网,接触的有害信息为有害视频、有害网站、有害APP、有害UCC等。

青少年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使用谩骂、诋毁、侮辱、嘲笑等方式,使他人在思想和心理上受到伤害的行为。近年来,国内关于“人肉搜索”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报道屡见不鲜,韩国频繁发生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同样令人震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韩国著名艺人崔真实自杀事件。由于不堪网络语言暴力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崔真实留下“人言可畏”几个字后,在家中自杀。青少年作为网络留言的重要参与者,也受到韩国网络环境的影响。韩国青少年参与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场域主要包括韩国的著名搜索引擎NAVER、EMPASS、DAUM、YAHOO等的论坛以及个人微博、游戏网络的留言板块、UCC等个人视频上传平台等,实施网络语言暴力的方式包括谩骂、谣言、针对某一特定个人进行诽谤、威胁、性骚扰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面临严重的校园暴力问题,如今这一问题延伸到网络世界。在韩国,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暴力以及不良食品被称为韩国社会不能容忍的“四恶”,校园暴力居四恶之首位。韩国教育部每年进行两次校园暴力现状调查,据韩国教育部2013年11月的《2013年度第二次校园暴力现状调查》结果,语言暴力占校园暴力总数的35.3%,居校园暴力之首,其中9.7%发生在网络空间。近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网络语言暴力在校园暴力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仅从2012年到2013年的一年间,这一比例提高了2.4个百分点。其中以女性为对象的网络暴力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男性。网络上的校园暴力行为主要通过SNS等社交网站的文字发送功能实施,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这种语言暴力行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对被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青少年犯罪行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韩国青少年通过网络购买违禁药品、参与网络以及以危险方式会见网友等行为呈现“线上-线下”交互发展的模式。据韩国学者李珉汇2001年的一项调查,韩国青少年利用网络的主要目的为参与网络聊天,76.2%的中学生表示主要聊天对象为同龄的异性,其中40.29%的人在线下见过网友,其中68.3%的人表示与网友见面主要是一起“吃、喝、聊天”,2.9%的人表示与网友发生性接触。据韩国青少年保护委员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通过网络聊天参与性买卖的女性青少年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青少年更容易成为网络聊天的受害者。

网络游戏引发的网络也成为一种新型的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据韩国光州成瘾症预防与治愈中心2013年7月针对光州地区20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被调查者中73%的人表示至少参与过一次赌钱的网络游戏,其中27.6%的人表示首次接触网络赌钱游戏是在8岁~10岁之间。青少年利用午休、课间、下课后以及周末的时间参与游戏,其中60.3%的人表示首次尝试赌钱游戏是出于对游戏本身的兴趣,但随后就会产生“也许会赢钱”的期待感,进而发展到寻求兴奋和刺激。韩国学者认为,青少年参与网络赌钱游戏时经历的心理过程与成瘾症者基本一致,无视风险,夸大胜利的可能性是成瘾症最为核心的心理机制。由于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会延续到其成人后的生活,该现象引起韩国社会的广泛关注。

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成因分析

网络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韩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民主运动,民主和自由成为韩国民众最为向往的现代生活理念。与此同时,韩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无论从个人的生活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层面上,都重视礼教,强调长幼有序。因此,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遵循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予青少年较为宽松的环境,青少年认为网络登录名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不易被察觉;在网络上散布恶意评论时,不需要直接面对恶评对象;网络失范行为具有一定的从众性,并非个人行为。美国犯罪学家爱德温・苏哲兰(Edwin Sutherland)曾经提出差别接触理论,认为犯罪是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学习来的结果,如果个人在亲近团体中学到的经验有利于犯罪,犯罪行为发生的概率则高。随着青少年网络使用时间的增加,开放网络的虚拟社区以及社区成员的共同失范行为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青少年最为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由家长、朋友、兄弟姐妹、教师构成,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研究表明,家庭的教育理念对青少年网络行为产生影响,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子女的社会化能力,如果父母的教育过于严厉或过于放任自流,子女的社会化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更有可能转向虚拟网络世界,沉迷于网络。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根深蒂固,如果教师默认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表示,或对青少年长时间使用网络持肯定的态度,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率就会提高。在社会支持网络中,同龄人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非常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同龄人群体的网络行为对青少年产生直接的影响。

青少年对网络失范行为的中立化。青少年犯罪学家马塔扎(Matza)和斯雅克思(Sykes)曾经提出“中立化技巧理论”,认为青少年犯罪并非完全出于对犯罪价值观的认同,一些奉行传统道德观念的青少年会利用中立化技术减轻罪恶感,并将犯罪行为合理化。韩国学者关于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调查研究,同样支持这一理论。据韩国学者李成植(2009)对网络语言暴力成因的研究,实施网络语言暴力者认为自己的网上评论是对言论自由理念的实践,一部分人以此来推卸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责任;认为对那些过于恶劣的人,可以进行恶意的评价,以此来否定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的存在;认为网络上的言论不会给对方带来太大的伤害,以此来否认形成伤害的事实;认为大人(或家长)也会经常谩骂、诽谤他人,因此不会批评“我们”,以此来批评约束“我们”的人本身;对于攻击“我们”的人,当然要予以反击,以此来表明忠于团队的立场。

韩国对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管理

针对韩国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问题,韩国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协同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应对。

管理机构和主要法律、法规。韩国网络安全委员会是韩国政府设立的独立的互联网管理机构,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为韩国信息通信道德委员会。韩国网络安全委员会作为韩国最主要的网站内容分级组织,制订网站内容的分级标准,并对信息传播伦理,净化网络内容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与遵循准则。③

目前,韩国关于互联网的主要法律包括《信息通信网利用及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条例》、《青少年保护法》、《管理相关法律》等④。这些法律和法规涉及网络管理的方方面面。2001年4月,韩国颁布的《不良网站鉴定标准》提出对互联网内容进行鉴定与过滤的标准。广播通信委员会2007年提出《信息通信网利用及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其内容包括加强对网上留言的监控、向不良网站的运营商和对网络恶评监管不利的运营商征收罚款等。这些法规的颁布,为韩国网络内容审查提供了法律依据。

韩国政府还赋予特定岗位的韩国公民网络管制的权利与责任,如信息通信部长官具有网络管制权。根据韩国《电信通信工作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当信息通信部长官认定某一信息危害公共安全时,长官个人有权下令阻止或限制其传播。

韩国网络安全委员有权审查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信息源,包括BBS、聊天室等在内的网络空间,并采取相关措施,对“侵害公众道德”、“可能影响国家”以及“可能伤害年轻人感情、价值判断能力”的有害信息的传播进行限制。该委员会设立“有害信息举报中心”,接收网络用户举报。该中心的“互联网巡逻队”,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任何年龄超过20岁的申请者都可以成为网络巡逻者,工作期限为一年④・。韩国是崇信言论自由的国家,韩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言论自由至高无上。但是,韩国在网络聊天管理机制方面,却呈现出高度统一和集中的特点。2007年,韩国政府顶着“干涉网民自由”的巨大压力,推行网络实名制,并于2008年,将该制度落实到网络管理的所有领域。根据实名制,网民在申请网站邮箱或聊天账号时,要填写详细的客户资料,包括真实姓名、住址、身份证号、职业等详细信息。

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在净化网络环境、遏制网络暴力、管理青少年网络聊天行为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网络实名制也产生了个人信息泄露、外国公民网络活动受阻等负面影响,人权组织也对这种“阻碍言论自由”的制度提出反对意见。韩国的网络实名制何去何从,还有待进一步关注。

对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规制。韩国实行的网络实名准入制为青少年网络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由于实施严格的个人认证制度,而且网上的信息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划分,因此,未成年人很难接触带有暴力、自杀、色情等内容的信息与视频。韩国的《青少年保护法》等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授权广播通信审议委员会,阻止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或登陆色情、“令人反感”网站,并要求网吧、学校、图书馆等公共上网场所安装过滤软件,保证未成年人获取健康的信息。韩国的网络实名制不仅用于限制青少年接触“令人反感”的不良信息,也同样应用于网络游戏。

2010年4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游戏沉迷现象预防与消除政策》规定,韩国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首先要用父母的身份证进行登录,以此保障未成年人在父母的指导下接触网络游戏。为了防止青少年盗取父母身份证,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要求各大游戏网站进一步强化本人身份认证制度,即用户登录游戏网站时,需要由持身份证者本人进行再次确认⑤。韩国还对青少年登录网络游戏网站的时间进行限制。据韩国外交通商部官方网站2011年11月8日的新闻,韩国国会当日通过《青少年保护法实行令修正案》,根据该法案,韩国将对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实行“深夜网络游戏关闭制”,即从零点到清晨6点期间,网络游戏将对青少年自动关闭。该法案俗称“灰姑娘法”,在防止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韩国政府积极倡导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规定,从2009年3月起,韩国小学二年级以上学生要接受“网络礼仪”课程教育,作为社会技能课程培训的一部分,科学技术部有关人员认为,互联网可以匿名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网民在网上将陋习暴露无遗,新增课程不仅教育学生避免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或攻击他人,还力求提高他们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的意识。⑥目前,韩国的网络教育在低龄群体中的普及率高于其他群体,据调查,9岁以下网民接受网络教育的比例高达99.1%,20~29岁网民接受网络教育的比例也达到63%。网络教育已经成为韩国低龄网民使用网络的重要内容之一。⑦

综上,韩国互联网覆盖率和青少年网络使用率居亚洲国家之首,“无所不在”的网络为韩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引发了严峻的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由于青少年所感知的网络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以及青少年对自身失范行为的“中立化”机制等原因,韩国社会长期面临着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网络语言暴力问题、青少年接触有害信息以及网络犯罪等问题。针对上述网络失范行为,韩国从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各个层面出发,为青少年设立了多重保护网络。世界各国的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存在共性,而我国与韩国具有相似的文化基础与社会规范。因此,韩国的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研究成果以及管理经验对我国的青少年网络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分别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沈高超:“韩国网络营救学校:把网络成瘾者拉回现实世界”,《中国社会报》,2008年1月25日。

②④陈晓云:“韩国网络治理现状及启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6期。

③王刚:“韩国多法齐下,严管网络”,《法制日报》,2012年8月21日。

⑤莽九晨:“韩国互联网个人认证制度保护青少年”,《人民日报》,2010年7月15日。

⑥陶丹:“试论韩国的网络环境管理经验”,《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6期。

⑦刘鑫,孟凡新:“中韩网络教育差距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2月1日。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3

在企业内网中,有许多重要的信息系统,基本都采用了用户名和口令的安全认证机制。用户的口令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变得尤为关键。

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首先要保证口令的安全,对于口令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证口令的长度和复杂性。对于长度和复杂性都达不到一定要求的口令,很容易被破解。企业内网中虽然部署了防火墙等访问控制设备,但只能防范外来的攻击和入侵。很多对信息系统的攻击都来自于网络内部,而对信息系统内部的攻击常常以破解口令为主要攻击方式,最直接的攻击方法就是暴力破解。暴力破解法或称为“穷举法”,是一种针对密码的破译方法,即将密码进行逐个推算直到找出真正的密码为止。

如何识别暴力破解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IT管理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当前网络安全技术中,安全管理人员通常采用在网络中部署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产品的方式来发现暴力破解事件,IDS通过对用户和网络流量的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各种入侵攻击行为。但是,IDS系统在进行入侵检测时,由于基于特征检测,会产生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安全研究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也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实时发现暴力破解事件的发生。本文不借助于IDS产品,而从日志的关联分析角度来进行暴力破解事件的实时识别。

借助工具分析日志

在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里面,日志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它可以记录下系统所产生的所有行为,并按照某种规范表达出来。通过日志,IT管理者可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而通过对安全相关的日志的分析,IT管理者可以检验信息系统安全机制的有效性,这就是安全日志审计。安全日志可以帮助IT管理者进行事故处理、入侵检测、事件关联分析,以及综合性的故障诊断工作。

由于信息系统中存在多种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系统等,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日志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因此,IT管理者分析来自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海量日志时,存在日志分散、格式不统一、日志量巨大的困难。

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借助一个日志分析工具来为其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这个日志分析工具应该能够对分散的海量日志进行收集,并对这些日志格式进行规范化统一描述,实现对日志的集中化存储、泛化、过滤、归并、关联分析、审计、实时告警和综合展示。

关联分析是关键

关联分析在信息安全过程中是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日志数据进行自动化、持续性分析,通过与用户定义的、可配置的规则匹配来识别网络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和复杂的攻击场景,从而发现真正的安全问题,达到对当前安全态势准确、实时的评估,并根据预先制定策略做出快速的响应,以方便管理人员全面监控网络安全状况的技术。关联分析可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效率和防御能力,并为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关联分析主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减少误报,将单个告警事件与可能的安全场景联系起来;

二、消除重复报警,对相同、相近的报警事件进行处理,例如过滤和压制等;

三、为达到识别有计划攻击的目的,增加攻击检测率,对深层次、复杂的攻击行为进行挖掘,并以一定的规则表达式表示出来;

四、提高安全事件分析的实时性,提醒安全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内进行响应。

日志格式的泛式化是日志分析的基础,而日志关联分析引擎是日志分析的关键,强大的日志关联分析引擎,可以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实现更多的安全事件分析能力,满足多种安全场景的检测需求。

借助先进的智能事件关联分析引擎,日志分析系统能够实时持续地对所有范式化后的日志流进行安全事件关联分析。系统具备多种关联分析方法和能力:

首先是基于规则的事件关联。

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的规则编辑器,用户可以定义基于逻辑表达式和统计条件的关联规则,所有日志字段都可参与关联;

规则的逻辑表达式支持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位于……之间、属于、包含等运算符和关键字;

规则支持统计计数功能,并可以指定在统计时的固定和变动的事件属性,可以关联出达到一定统计规则的事件。

其次是基于基线的事件关联。

针对网络流量数据,系统能够建立周期性基线和非周期性基线,通过同比分析和环比分析的方式来判断实际流量特征信息(称做特征指标)与基线/预测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而判定导致流量异常的攻击或者违规行为。系统采用了具有自学习和自反馈机制的基线生成/修正算法;

通过单事件关联,系统可以对符合单一规则的事件流进行规则匹配;

通过多事件关联,系统可以对符合多个规则(称做组合规则)的事件流进行复杂事件规则匹配。

暴力破解事件规则构建

借助于强大的关联分析引擎,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构造关联分析规则,实现对范式化后的日志的关联分析,自动化实时发现网络中的暴力破解事件,向安全管理人员提出告警。

暴力破解事件的安全场景为短时间内不断地尝试登录主机、设备或应用系统,可能使用同一账户,也可能尝试不同账户,但登录失败。鉴于这种登录行为,设备、主机或系统会产生登录失败的日志,每次登录失败都会产生相应的一条日志。故暴力破解的行为从日志的表现上为短时间内产生并发送了多条相同的登录失败的日志。

系统在匹配到满足该规则的日志信息后,会产生实时告警,从而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发现暴力破解的安全事件。

依据暴力破解的关联分析规则,更进一步可以设计出暴力破解成功的关联分析规则。暴力破解成功的安全场景为,日志分析系统先产生大量短时间内登录失败的日志,在之后产生一条登录成功的日志,且两种日志记录的源目的IP地址均相同,并且二者之间有时序上的逻辑关系,即登录成功日志产生于大量登录失败的日志之后。

通过实际系统,结合以上关联分析规则,确实可以实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暴力破解事件,有效降低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下一步的工作是要对范式化进行扩展,只有更多的日志范式化描述的字段信息,才可以依据这些字段的组合构造出我们已知的安全场景的关联分析规则。同时,需要研究更加复杂和深层次的安全攻击场景,充分利用日志关联分析功能,构造出符合这些场景的关联分析规则。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4

网络舆论的发展历程

曾几何时,网上的舆情让我们惊讶。1998年5月因印尼排华事件在网上掀起的“黄丝带运动”,就展现出强大的舆论力量,而使多年收容制度最终被废止的2003年孙志刚事件,更被誉为网络舆论监督的里程碑。2008年两会期间,上亿网民参与“我向总理提问”活动,表现出网络参与的建设性力量。2010年,微博成为新媒体中引领网络公共空间潮流的主导力量,意见领袖、当事人以及众多粉丝用户都成了网络中的“社会行动者”,以微博为平台参与公共事务。“微博问政”的勃兴也推动着政府正视民众的权利诉求。

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监督形式,网络舆论监督带来了舆论的去中心化、多元化,诸如官民关系、贫富分化、城管执法、征地拆迁、食品安全、教育政策、安全事务、环境污染等成为网络舆论热点话题,也使人们对其在政治领域的作为寄予厚望。

网络舆论的监督效能源自哪里

舆论是公众对关系到自身或集体利益的有争议议题展开公开讨论的过程,历经发源与发酵后最终形成合意,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舆论主体对公共议题的知情权。下面就舆论主体形成与确保知情权两个关键要素,分析网络媒体的监督效能源自哪里。

一是有效的舆论监督需要“自主的公众”作为舆论主体。学者潘忠党认为,“自主的公众”指的是一群受法律保护享有信息与表达自由,能参与公开讨论的权利主体,其形成意见的生态环境中信息能充分流动,且观点多元;有同等机会利用媒体等交流手段,能自由形成组织且通过组织更有效、有力地表达他们的意见。传统媒体基于管理体制以及技术特性,公众表达往往以“托管”的形式被媒体代言,群体并不能平等充分地接近媒体。而网络平台的开放、便捷、参与门槛低等特性极大地释放了人们的表达能量,为每一个人“安装”了向社会喊话的“麦克风”。如江西宜黄拆迁事件中钟家小女儿钟如九在新浪微博上的连续报道,即可视作自媒体功能的较好发挥。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所指出的,新兴传播方式形成了一种大众围观的社会格局,造成了更迅捷的信息流动,更加多样化的意见表达,更多“去中心化”的议程设置。

二是确保公众对公共议题的知情权。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议题,需要广为报道、传播,为主体所知,才能被议论、交流,最终形成合意。学者凯茨认为,“大众传播和舆论是互动的体系,其中包括个人的意见和人际的交流”,并进一步推论到舆论实际上就是传播。传统媒体受时效性、资源有限等局限,常会受到被监督对象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企业的信息控制与阻碍,而基于开放性平台的网民如同遍布社会的毛细血管,社会事件能够更迅疾、更全面地被采集、传递、关注与探讨,也更能突破信息控制。如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难、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等,网民往往成为这些事件的最早报道者,并通过社会网络使其迅速广泛地传播,从而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确保公众的知情权,使公众更加具备“自主性”。

网民媒介素养的缺失

网络监督的崛起推动新的舆论监督格局形成,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网络传谣、语言暴力、不良信息等失范现象。网络舆论监督水平与网民素养有密切联系,需要正视网民迄今所表现出的种种网络媒介素养缺失现象。

1.网民对网络媒介的接近并不充分。据CNNIC对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而网民又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8.2%,规模达到1.78亿,远低于城市居民;再者,网民分布不均,就学历而言,多数网民集中在“初中、高中学历”,就职业来说,学生占25.1%,远高于其他群体,第二位的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由此可见,网络舆论依然只是特定群体的意见表达。鼠标究竟滑向哪家?一取决于读者习惯,二取决于看客心情,三取决于机缘巧合,四取决于鼠标游移。作为南通市人气最旺、点击率最高的中文论坛,“濠滨论坛”创办1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地方媒体中不可或缺和不可小视的力量,获得了凤凰网评选的“中文论坛100强”称号。该论坛CEO说,登录论坛的网民7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少人是大专以下学历,学识素养不高。

2.网民即使会操作网络,也未必能善用。人们并不懂得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特性来捍卫政治参与权利。众多网民依然沉湎于网络娱乐。以微博为例,最初是以随意、方便、轻松的社交功能而迅速获得用户青睐,根据第二次互联网影响力调查,微博使用功能排名前三的是用户记录自己的心情、休闲娱乐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需要公民积极利用新媒体参与到公共讨论中。

3.积极参与的网民表现出诸多公共参与素养缺失现象。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现象屡见不鲜,从药家鑫案到少女毁容案,网络在彰显巨大的传播权利的同时,也呈现出种种舆论乱象,新的传播权利产生,应有的新的责任却因被忽视而缺席,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危险。正如法国哲学家卢梭通过雄辩的逻辑所论证的,一个人完全的自由是对他者的约束和捆绑。自由从来都不是不受约束的自由。当个体在网络空间传递信息、表达意见时,其已经由私域走向公域,应承担公共传播的责任。如南通广播电视台综艺节目《南通好声音》,在网站上开设了网页,大部分网民对《南通好声音》提出了善意的建议,但是也有一些网民胡发议论,对某些漂亮的女选手乱加评论。由此可见,某些网民的素养尤其是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防范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

媒介融合不单对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还对网络管理员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道德底线,以粗言秽语谩骂等为武器,形成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霸权,那么不管是以道德还是以正义为旗帜,都是网络舆论暴力。如“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对当事人隐私与人身的侵犯;如2007年“很黄很暴力”事件发展为对一个小女孩的伤害。网络信息传播会造成谣言滋生泛滥,如2001年引起公众恐慌的“艾滋病患者在大城市用病毒针头扎人”谣言,2011年“金庸被死亡”、“国税总局47号公告”、“抢盐风潮”等网络传谣事件。微博也会变成人们谩骂与约架的场域,而非对话与协商的地方。信息传播与意见交流,本来致力于消除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不确定性,但是诸如谣言、谩骂、语言暴力与隐私权的侵犯等对社会而言是负能量,当甚嚣尘上的是如此话语,最终将导致网络舆论的混乱、爆裂和死寂。

宣传管理部门要善于管理和使用新媒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利益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趋势继续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需要及时报道和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有待调解和疏导,众说纷纭的社会舆论亟待引导和把握,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如何善解、善待、善用、善管新闻媒体提出了新课题。破解这一课题,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才能不断增强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结 语

公共领域的对话是自由的谈话、思想的交锋,但是对话本身需要参与者提升公共参与素养。只有在一定规范之下运作,才能维护正义。由于新媒体技术与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公民意识正在崛起,其舆论监督权得以逐步深化,网络舆论监督逐渐成为舆论监督的一支强劲力量。网络舆论监督要发挥最大效能,需要网民提高媒介素养,以避免网络谣言、暴力乃至群体极化等问题,实现建设性、满足多元诉求的舆论监督。尽管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但是我们依然要坚持前行。

参考文献:

①方亢 李子先等:《中国电视新闻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化龙巷:一个网络小城的诞生》,《现代快报》,2011年6月14日A37版

③陈力丹:《即刻的新闻期待――网络时代的新话题》,《人民日报》,2011年2月16日

④丁磊:《媒体应坚持内容为王 微博出现是个奇迹》,《广州日报》,2011年9月20日

(作者单位:南通日报;南通广播电视台)

资 讯

《2014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与国家行政学院最近在京《2014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报告显示,中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为0.5450,排名第70位,相较于上一次调查上升8位,这是中国在近10年来排名首次上升。中国电子政务排名的提升,与政府推动网络信息建设和电子政务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密不可分。今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对新时期推进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做出战略部署,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给电子政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是评估公共行政部门电子政务服务水准的权威标杆。该报告以“电子政务成就我们希望的未来”为主题,着重讨论了如何发挥电子政务在应对复杂挑战中的作用,以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全球范围内只有极少数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处于优秀和落后阶段,绝大多数国家处于中等阶段。韩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在2014年仍居全球首位。欧洲的区域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美洲紧随其后;非洲发展最为落后。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电子政务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2012年3月,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与联合国经社部共同了《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2012(中文版)》。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5

关键词 网络表情符号;态势语;投射作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196-03

1 网络表情符号的诞生与流变

1982年9月19日,被视为是网络表情符号诞生的日子,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输入的一串ASCII字符“: )”,被媒体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如今,无论是微博还是QQ,或是手机等移动平台网络产品中,我们早已不满足于使用纯文字进行表达,越来越多的网络表情装点了没有温度的文字,传递着视觉化的讯息。2006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显示,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符号的使用率达到了55.07%,已经超过了汉字的使用率。网络表情的逐渐走红引发了

关注。

在之前的相关文献中,有研究者将网络表情符号定义为:“适应网际在线交流模式出现的一种图像性符号。”[1]其实,除了基于网络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e, IM)的网络在线交流之外,网络表情符号也同样适用于不一定发生即时互动的网络“离线”交流,如微博、SNS等。传播学中有“CMC”(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电脑中介通讯)这一名词,在此,将其改为“IMC”(Internet Mediated Communication, 网络中介通讯),将更适用于描述网络表情的使用范围。

作为对于IMC中文字的补充,网络表情符号从诞生之时开始也在逐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受众的需求发生着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 ASCII字符和日式颜文字

美式ASCII字符是以键盘符号来表现九十度偏转的表情的,如: )表示微笑,: (表示难过等。日式颜文字则以键盘符号展示正面表情,如()表惊讶等。

1.2 静态卡通形象与图片

伴随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卡通形象与真人照片截图的静态图片成为了网络表情符号的载体,形象直观,表达情感直接,广受网友欢迎。

1.3 动态卡通形象与动图

动态网络表情符号的出现,开拓了网络表情时代。表情有了时间上的变化,娱乐性和审美性大大提升,表意过程中的信息量也增加许多。

1.4 角色品牌形象与系列

角色型表情符号往往带有一定的性格或原型特色,成系列出现。有些为原创性角色,如兔斯基、马里奥等系列;有些则直接借用已有的动画或影视角色,如樱桃小丸子、周星驰表情系列,等等。角色型表情符的使用,带来了更丰富的象征意义,也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角色品牌价值。

2 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目的

2.1 语言与符号――作为文字辅助

网络表情符号最表层,最直接的功用便是作为文字的辅助手段表情达意,充当网络交流中“态势语”的角色。“态势语”一词出自语言学领域,根据李峻的研究:态势语言就是指“人类以面部表情、身势动作、空间距离和服饰装束为物质材料的信息载体”。[2]国内对于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语言学、符号学角度入手的。余光武和秦云在研究中提到:“网络交际是一种处于虚拟场景的交际,这种虚拟的场景实质上就是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模拟。同样,处于这种环境下的言语交际也是现实中的言语交际的一种映射,只不过,现实中的交际是‘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网络交际中则是与此相对应的‘文字序列+网络表情符号’”。[3]表情符号定位为网络交流中的“态势语”,无论从语言学还是符号学角度来说,都是将网络表情符号作为特殊的表达符号,或是文字的一种辅助手段,承担了在网络交流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2.2 艺术与审美――作为设计表达

网络表情符号作为一种承载体为图像和动态图片的表达方式,是天然带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因此,网络表情符号的创造、使用和传播,可以作为一种设计表达,表征创造者、使用者的艺术与审美品味,是一种在艺术与审美领域进行双向表达的艺术种类。

值得指出的是,作为一种相对自由与独立的艺术形式,网络表情符号与其他设计产品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更多地反映了创作者的艺术与审美表达。人民日报题为《网络表情创作者点击你我的喜怒哀乐》的报道中指出,网络表情不下千种,但专门从事表情创作的人很少,网络表情“大眼鼓”的创作者邹健也表明,“大多数创作者都是从兴趣爱好开始,很多形象都能看到作者本身的影子。”无疑,在网络表情符号的创作、使用与传播之中,能够投射出创作者的个人喜好与思维认知。

2.3 广告与周边――作为商业形象

网络表情符号是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传播迅速的设计产品,由于设计风格多样,便于区分和定位广告学中的“目标受众”,与商业、广告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可以通过为公司企业制作广告,或授权开发周边产品两种途径盈利。

早期的网络表情符号流传于网络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Q等软件在用户进行即时通讯时提供官方表情(企鹅形象与黄色脸部表情形象)用以辅助文字进行沟通。在这一时期,网络表情符号承担着提升与推广官方商业形象与品牌形象功能,同样的例子还有新浪微博的浪小花等等。而后,随着例如兔斯基、炮炮兵等个人创造表情的走红,网络表情符号有了更多与广告接触的机会。

从广告学角度来看,网络表情符号属于一种十分特殊的广告形式,创作者进行创作的技术与成本门槛都很低,但需要自己承担收益风险,只有表情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成功走红,才能够获得经济效应。对于广告主来说,相对风险较小,可以通过网络表情前期的关注度来较为精确地评估广告效果。同时,网络表情各自不同的特色也便于广告主对使用者进行区分,进行准确的目标受众定位。

为了使网络表情符号顺应网络传播高速、高效、高覆盖面的特色,网络表情符号极少需要付费进行下载使用,绝大部分都是供网民免费使用,有的创作方为了表情的成功“走红”甚至不遗余力进行自付费用推广。网络表情符号不通过出售使用权进行盈利,而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间接盈利的。

1)为其余品牌制作广告或进行推广。例如知名动漫作者林无知创作的网络表情形象“nonopanda”就与美特斯邦威MTEE携手合作,在2010年4月推出nonopanda动漫大乱斗的病毒视频。2013年3月6日,由网络表情作者“苗小茜”创作的虚拟网络表情形象马里奥小黄在新浪和腾讯微博各自了一张在洗澡时使用索尼Xperia Z L36h手机的动态图片,索尼Xperia官方微博随后转发。2012年末,肯德基联合早已走红的网络表情形象“兔斯基”推出了肯德基新年套餐,随餐赠送四款兔斯基挂件玩具,引发收藏潮流。在这些案例当中,网络表情符号“东家”的定位如同广告公司,用网络动漫表情协助企业和个人塑造品牌形象,完成营销策略。

2)网络表情符号的创作者在表情形成品牌效应后通过授权进行盈利,例如对服装、玩具等各类衍伸周边产品进行授权,收取授权费及销售提成。网络表情形象“彼尔德”就于2013年推出了绒毛玩偶、围巾、手套等产品。炮炮兵的创作者,江苏常州卡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戈景瑞认为“从以往的经验看,衍生品是动漫的盈利重点”。在这一方面,网络表情的预先走红更是必须的条件,只有具备了大量的基础受众,具有相当的销售潜力,才可能被周边产品制造商看中,通过授权形式完成网络表情形象的盈利。

3 网络表情符号与人的深层关系

3.1 个性与特征――作为反思需求

网络表情符号能够根据心理学中的“投射作用”表现用户个性与特征,是具有设计情感的双重反思性设计产品,同时在进行表达时,会使情感夸张化。在设计学领域,Ilpo Koskinen在其著作《移情设计――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中提到了狭义设计产品的反思性:“我们能从它们中映射出自我,能在个人层面上和这些标准化的产品产生联系。它们是反思性的,而不是操作性的。……我们可以选择以任何方式来感知一件产品,无论是关注它的操作特性、美感还是社会价值。不同用户所重视的产品属性并不相同,但这些属性都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这就造成了对产品和体验态度差异的社会基础。”[5]网络表情符号作为一类设计产品,不同用户对其的选择喜好、使用态度迥异,是基于用户的社会经验与个人认知、性格的,换而言之,是具有反思性的。

设计产品的反思性涉及到心理学中的“投射作用”这一原理: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他物)身上的现象。研究表明,投射作用常常容易造成个体的主观意向对于社会认知形成的影响作用比认知对象本身的特征还要大,即个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大于认知对象客观特征在社会认知中所起的作用,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网络表情符号使用者对于反思性的需要度甚至超过了网络表情符号的功能性本身――对于某个使用者具有特殊意义表征的网络表情,代表的不仅仅是原本所具有的大众认可的意思,还可能具有其他超越本身的意义。这样的网络表情符号,对于个别使用者来说是独特的,具有自身烙印的。

网络表情符号作为反思性设计产品,在表征个人个性与特征的时候,具有将情感夸张和放大化的作用,强烈地表现使用者的感受。在使用网络表情时,“大哭”、“大笑”不一定真正表达悲伤、喜悦的强烈程度,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无法通过除了视觉之外的感觉真实感知使用者的心情,所以需要通过对于感情的放大化表达来突出表现。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这一情感放大化因素。

3.2 聚集与沟通――作为群体需求

通过网络表情符号这一载体,有着相同喜好,对于这一设计产品有相同或相近反思性的使用者可以进行聚集与沟通,进行群体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表情符号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群体需求,是一种全新的“使用与满足”模式。从传播学中“补偿性媒介”的理论角度来看,网络表情符号的诞生满足了对于传统媒介无法进行使用者即时交流、无法在传播过程中真正参与甚至创造传播载体的补偿性需求。

在这一部分中,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就是网络表情暴走漫画系列。暴走漫画的最初创作者是美国的一名网友,于2007年7月17日用鼠标和Windows画板画了一则四格漫画,而后,在2010年7月11日,Reddit网站用户Downlow创作的以姚明为原型的笑脸成为暴走漫画经典。2013年1月17日,暴走漫画正式登陆新浪微博表情符号加载框,微博消息一转发量达10000以上,评论6000以上。如今,在新浪微博,暴走漫画官方微博的粉丝早己突破150万大关,暴走漫画官方网站每天的访问量多时能达16万人次,暴走漫画团队每天能收到6000份至7000份作品。[4]同时,暴走漫画拥有自己的移动客户端,用户可以随时通过PC或移动客户端绘制属于自己的暴走漫画,当作四格漫画或网络表情上传,被称为“全民参与漫画创作的高潮”。在这一案例中,暴走漫画作为网络表情,首先对具有“暴漫审美”的用户进行了聚集,创造了群体,而后,这一群体也在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知创造暴走漫画,用于群体内部沟通,满足群体需求,并对更多用户进行新一轮聚集。

3.3 转向与创造――作为文化生产

网络表情符号如同所有艺术或媒介形式一样,诞生于技术的发展、人类的需求以及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中,同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自行发生转变,创造出属于自身的独特文化。

Ilpo Koskinen在其著作《移情设计――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中提到:“可视信息也为图像的传统用法增添了新的元素,最重要的是图像互动行为。我们可以预见,通过互动能交流情绪,沉浸在情绪中,更重要的是,可以拿情绪开玩笑并把它当成社会行为的源泉。”[5]在Koskinen的文中,“可视信息”、“图像互动行为”指的是手机短信中的图片,但这一结论也同样适用于网络表情符号。

新浪微博创立之初,设计了一套自带的网络表情符号,此后又不断根据社会事件与热点加入了新的表情。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再见”和“蜡烛”两个表情,“再见”表情是一个摆手的黄色笑脸,是微博最初自带的表情之一,“蜡烛”表情出现于汶川大地震,是一根点燃的蜡烛。在其诞生环境中,“再见”表达的含义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再见”、“拜拜”,用于与他人道别;而“蜡烛”则表示对灾难的默哀,传递烛光悼念亡者,祈祷平安。这两个看似平凡的表情,在微博的传播中却逐渐发生了意义的变化,“再见”意义的改变源于多个搞笑微博账号的互相转发,用整齐的“再见”表情队形对原文当中的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表达“一路走好”的意思,自此,“再见”表情便多了一些额外的意味,可以用于表达“自作孽、境遇悲惨到可以去死、由于自己的原因将会发生非常不好的事情、幸灾乐祸”的概念,与动漫中人物的悲惨遭遇一样,通过反向表达,供读者娱乐发笑。而“蜡烛”表情的意义转向可以视作网民对于在灾难时刻“点蜡烛祈福”这一“煽情而非理性举动”的抗议,利用娱乐精神将“蜡烛”表情的应用面扩展到了与“再见”表情类似的事件中,表达对他人“悲惨遭遇”“同情却又幸灾乐祸”的感情。在“再见”与“蜡烛”的意义转向使用中,针对的对象都并非严肃意义上的“悲惨”,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不幸等,没有严重后果,可以博人一笑:例如某微博博主发微博称:“当别人嘲讽你胖得不能再胖时,你不该哭泣沮丧,不该责骂愤怒,更不该听之任之,你要勇敢,行动起来,用事实证明你还能更胖。”,该微博即被网友使用“再见”表情与“蜡烛”表情进行转发,此处对于这两个表情,使用的就是其转向后的特殊意义。

可以说,网络表情源自于社会文化,又能够自发进行意义转向,从而创造出全新的“网络表情文化”,并入社会文化大潮中,成为记载时代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1]赵爽英 尧望,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J].新闻界,2013(20).

[2]李峻.态势语言地位论[J].求索,2001(2).

[3]余光武,秦云.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1).

[4]叶云.网络表情符号的流变与延展空间[D].上海师范大学,2013.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6

2009年3月17日,一份名为《全球国家创新能力排名》的报告把美国霸主地位所面临的潜在危机摆在了全世界的面前。这份出自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已经将国家创新能力的桂冠拱手让给了新加坡,排名惨跌至第八位。而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美国政治经济地位的危机,美国也曾积极采取手段,力图捍卫自己的地位。

美国竞争力计划

打响美国地位保卫战

早在2005年5月,美国科学院就专门成立了一个由20人组成的繁荣21世纪全球经济委员会,旨在完成美国国会交给的一项任务――评估美国技术竞争力。经过紧锣密鼓的调查和讨论,同年10月,一份题为《站在风暴之上》的报告被摆在了美国前总统布什的面前。

布什认真翻阅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2004年,世界各地正在耗资10亿美元建造120个化工厂,其中有1个建在美国,50个建在中国”;“2004年,有60万毕业于中国研究所或高等学校的工程学专业的学生,这个数字在印度是35万,在美国是7万”;“2001年,美国工业界用于诉讼的费用超过了研究和开发的费用”……

这些裸的数字让布什再也坐不住了。为了保证美国经济政治地位,布什在2006年1月31日国情咨文中向世界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ACI)。

这是一项希望依靠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研究的进步来提升竞争力的宏伟大计,从2007年和2008年美国的预算投入也可见美国竞争力计划的这一良苦用心。

2007年美国财务预算中就包括59亿美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的经费,其中13亿美元用于联邦政府新增投入,46亿美元用于R&D(基础研究与发展)的税收减免。这一税收政策主要是针对进行R&D研究的企业施行税收减免,鼓励企业的开发性研究。

2008年这一预算支出继续提高。NSF(美国科学基金会)、DOE(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的核心实验室成了美国竞争力计划的宠儿,预算经费较前一年分别增加了8.7%、15.6%和15.5%。

然而,令科学界遗憾的是,2007年和2008年,声势浩大的美国竞争力计划的预算并没有全部被国会通过。但布什的科学顾问John Marburger(约翰•马伯格)表示:“虽然如此,至少他们通过了与美国竞争力计划最昂贵部分相关的一整套税收整改措施。”

可以说,《站在风暴之上》揭开了美国暗处的伤疤,而美国竞争力计划打响了捍卫霸主地位的战役。这一计划的实施显示了美国对科学和工程领域基础研究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成为战役主力军

NSF成为美国竞争力计划的宠儿,自然肩负着提升美国竞争力的历史重任。其主任Arden L. Bement(阿登•比门特)表示:“NSF在美国竞争力计划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而我们的投资重点是通过发现基础原理来创造有价值的技术,同时,通过研发世界级的设备和基础设施来促进科学研究,改革科研方式。”

Arden L. Bement所提到的研发世界级的设备和基础设施正是CISE(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工程)的主要任务。CISE是NSF的一个研究领域,主要负责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维持、升级全球计算机和通信基础设施,为科研和教育做准备。可以说,正是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提升其他领域研究效率、促进研究方式改革的基础,CISE自然而然地成为这场战役的“主将”。

从2007~2009年的财务预算报告中可见,CISE的工作重心之一“落户”GENI(网络革新的全球环境)。GENI是一个开放的、大规模的试验设施,其目标是在全球通信网中进行革命性的研究,改变互联网及分布式系统的设计本质,是实现ACI宏伟目标的重要研究内容。

正如2007年CISE的预算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GENI,那么现代互联网的局限性就会阻碍网络的革新。而通过网络革新发展新一代网络信息体系也是CISE的主要研究方向。

除此以外,信息软件安全、人工智能、设计高端软件工具,例如信息的整合、管理、分析的理论和工具等都成为了CISE的“主打”领域,也是ACI实现竞争力提升的得力助手。

在ACI 的促进下,2007~2009年,NSF在CISE领域三年的预算投入逐年增加,分别为5.2669亿美元、5.74亿美元和6.38亿美元。科研经费增加、重视程度提高也让CISE收获了硕果,“为提高美国竞争力贡献了最直接的力量”,2009年的预算报告中这样总结了两年多来的工作。

在有线和无线网络领域,CISE正通过整合计算机、通信、网络科学的理论基础并借助GENI设备重新设计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基础。

另外,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能够提高无线通信服务质量的工具。这个工具能够检测出衰弱的无线信道的信息,使信号的频率和能量更加有效、充分地得到利用。

同时,基于Wi-Fi网络的、便宜且高质量的视频技术也在资金支持和多方努力下应运而生。

而在人工智能方面,一种运用软件并结合传感器设计的电子纺织服装“现身”,它可以感应到穿衣者的外形和行为,适应穿衣者现在的状态。

不仅如此,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CISE也下足功夫,发明了能够协助数据拥有者进行数据辨别的工具,使其在公共信息的时候保证机密信息的安全。

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利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助力美国竞争力提升的优势已经初显,并且已成为这场“保卫”大战的利刃。

奥巴马时代:战役将继续

在金融危机的艰苦日子里,奥巴马顺利接手了美国总统的“权杖”。被人们称为“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更加坚信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帮助美国立于不败之地。

早在奥巴马登位之前,他就向公众宣布了自己的互联网计划:保护互联网的开放性;促进媒介传播途径的多元化;通过技术改革政府职能,促进信息交流,同时使施政更加民主化。

这位“互联网总统”还将部署下一代宽带的计划列入议程中。奥巴马提倡不分富人和穷人、不分城市和农村普及网络,认为宽带是每个美国人都需要的服务。

而这一切都可以看做是奥巴马为提升美国竞争力所奏的序曲,而他在自己的网站中也表示将继续开展美国竞争力计划:继续加大力度投资基础科学研究;对投资创新研究的企业采取永久性课税扣除;保护知识产权以及专利系统创新。

奥巴马的决心在其2010年的预算中有所体现。在最近公布的2010年预算中,奥巴马政府计划拨给NSF 70亿美元,这一计划比2009年预算高了1亿美元。虽然预算支出提高幅度不是很大,但是也表明了奥巴马希望继续提高美国竞争力的想法。

与此同时,预算还显示计划支出2.4亿美元用于美国竞争力计划的另一个宠儿NIST的科学研究活动和实验设备,1.8亿美元用于NIST的设备建造。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网络管控;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9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技术的日臻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的长足发展,网络媒体如今已成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受众获得最新信息、表达言论、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由于网络在传播信息,聚集舆论方面如此强大的功效,水满则溢,网络媒介和网络舆论的负面效应也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从虐猫女被人肉搜索,无法正常生活,到最毒后妈引来集体声讨,而实为无中生有,再到杭州飙车案,“李刚门”网络舆论进行媒介审判,影响司法公正等。网络失控现象如同洪水猛兽,一发不可收拾,一浪高过一浪。

网络领域的失控现象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网络传播的失控行为实质上是网民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非理性、情绪化失控行为。它在满足部分公众好奇心、知情权等权力的同时,也对某些公众名誉权、隐私权等造成了侵害。它导致的社会危机主要体现在网络暴力、媒介审判等侵权行为的出现和网络狂欢的日益增多给舆论引导带来巨大挑战。

网络失控会对个人、社会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背离,给社会带来一系列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网络失控现象的发生。

一、从网络技术和制度上进行把关

网络传受活动的匿名性,是导致网络失控现象禁绝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网络上的言行,并不与现实生活相勾连,甚至是脱节的。因而在身份隐匿的情况下,参与网络活动的网民们往往敢于在网络上说出和做出现实中不敢说得的话和事。因为匿名性,会产生两个重要影响。一是无论行为多么乖张,言论如何粗鄙,都很难影响到实际生活中的社会角色扮演和社会形象的塑造。二是网络上发生侵权行为,由于匿名的庇护,法律的触角也很难触及,除非运用特殊技术手段,否则难以对侵权行为人追究法律责任(最多只能追究相关网站的责任)。正是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具有以上弊端,在面对公共事件时,网民才会利用匿名性这一屏障,无所顾忌地参与到“网络狂欢”中,导致网络失控现象的出现。因此,采取网络技术方面的把关举措,如实行实名制,可以有效地遏制网络失控现象。

(一)网络实名制

所谓网络实名制,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中发表言论和进行活动前必须以个人的真实信息进行登录”[1]。

首先,网络实名制,是对网民社会身份的认证。实行网络实名制,网民必须先用真实的身份证号码,并且提供真实信息,才能在网上进行注册。用真实信息注册后,必须利用身份证号码或是真实姓名,才能够登陆所要进入的网站,利用虚假信息将无法注册,更无法登陆,只能被互联网“拒之门外”。利用网络实名制,网友必须在现实社会身份得到确认后,才能在网上活动,这对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同时,网络实名制的推行,使网民在网络环境中发表言论,做出行动都会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不再是躲在网络幕布之后,这时的网络不再是一个完全的虚拟环境,而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这势必会增加网民参与暴力活动的成本和风险,在试图运用语言暴力,或是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的时候,会有一定程度的顾忌。开展网络行为之前会更为谨慎。因此实行网络实名制是杜绝网络失控现象发生的有效方式。

(二)有效地建立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制度

网络的低平台,使更多数量的草根民众可以轻松接近网络媒介,发表言论。网络成为汇集各种观点的舆论场,极易引发失控现象的产生。以此对网络舆论进行把关成为当务之急。

“把关人”(gatekeeper)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卢因提出的。怀特将此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说明:“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2]

简单来说,把关是大众传播媒介依据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有目的的信息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的过程。

由此可知,把关是一种制度,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因此应该让对网络进行把关成为一种常态性的行为,成为一种规范,必须加强对网络活动的监管,培养网络把关人并提高其素质,包括网络操作、信息筛选、是非甄别等能力,净化网络言论,让暴力语言以及误导社会舆论的言论无法进入网络。

同时,把关也是一种技术,需不断改进网络技术,加快对网络跟踪和监控,发展网络定位和身份识别技术,并对可能引起失控现象发生的行为进行事前的自动预防警告。设置把关人,是一种较为直接的、从源头上杜绝网络失控的方式。

(三)议程设置与舆论领袖

应对网络失控现象,传统媒体和其他舆论引导主体应当积极介入网络,进行议程设置,充当舆论领袖。

议程设置所指的是媒体根据自己的报道方针和价值定位,选择出他们认为重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然后以报道事实或是评论的方式提供给受众,旨在引导受众关注和思考的传播行为。舆论领袖是指能强有力地引导舆论向特定方向发展的媒体或个人。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8

关键词: 网络 道德缺失 青少年犯罪

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相当严峻,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青少年犯罪从总体上呈现出居高不下的局面。①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80%的青少年犯罪和网络有关。尽管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但网络道德缺失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网络道德缺失诱发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网络道德缺失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背景条件。

1.网络道德缺失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滋生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从而导致其违法犯罪。

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不稳定性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大特点,而青少年正确信念与良好行为的养成和加强,恰恰需要一个优化有序的社会环境和长期规范的生活实践,以及全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部门的积极培养。如果一个青少年长时间接受“你想如何干就如何干”、“只要你自己肯定的,什么都是可以的”等这些相对主义错误观念的影响和刺激,就很可能迅速放大和强化心理上的随意性,淡薄甚至消解社会责任感。一些青少年就会盲目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个人主义和自由化发展到极端,就必然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甚至不惜违法犯罪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网络道德缺失使道德情感缺失、人际交往淡漠,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严重扭曲,从而使其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必然有一种合群的需要,处于早期社会化的青少年更需要在良性人际交往中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但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因道德情感的缺失和人际交往的淡漠,社会化过程受阻,从而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台风“桑美”登陆浙江,浙江一家媒体的采访车因解救一个市民被困,报社工作人员上网发求救信息,但跟帖者中,有不少人竟然冷嘲热讽。“切,又想炒作了。”“哈,温州人有钱,发辆坦克去救你们好了。”竟然无人担忧被困者和救人者的安危。有的青少年会因为这些人格障碍产生行为偏差乃至更为严重的越轨行为。换句话说,上网所引发的人际交往障碍与青少年犯罪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

3.网络道德缺失使传统道德规范约束作用削弱,容易使青少年行为放纵、恣意妄为,严重者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既有的伦理道德在计算机时代受到冲击,而新的网络道德尚未形成。由于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行为人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自由的空间中。人是社会的人,人性中有阴暗、虚弱的一面。由于网上活动的隐蔽性,上网者的行为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视线中,那里没有强制的道德约束,也没有人监督,即使违反法律法规也很难被发现,仅仅靠着行为人的自律,一旦自律防线降低或丧失,违法犯罪就可能发生。

二、网络道德缺失诱发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实施

我国网络文化呈现娱乐化倾向,网络道德缺失使得网络上充斥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大量网吧违法经营,黑网吧禁而不绝,特别是泛滥成灾的网络游戏将青少年“网”于其中。

1.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

一些网游产品在那些不讲道德、不知廉耻只认得金钱的所谓科技精英人才的手里从2D升级为3D,动画效果极其逼真刺激。游戏人物疯狂杀人或被别人砍杀时,血光四溅,残忍无比,并充斥着十分残酷凶狠的打斗凶杀场面。部分心智尚未发育健全的青少年玩家们经过这样长期的、无数次的“杀人”训练和熏陶,变得淡漠,对他人生命麻木冷酷。游戏上那些血腥而直观的画面加上充满性的文字,最大限度地刺激了他们的模仿欲,使他们由虚拟的“网上搏杀”到在现实生活中实施“仿效杀人”,由网络游戏高手演变成为现实中的手段残忍的凶犯。

2.网络色情内容的影响。

由于网络传播信息形象直观,无论是裸的色情影视画面,还是充满性的文字,对青少年都充满诱惑,一些青少年由“尝试”色情刺激发展到实施性犯罪。

网络色情之所以对青少年的色情行为起着直接的诱发作用,原因是极其复杂的,除了网络所提供的客观情景环境以外,青少年自身心智上的不成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定型,遇事缺乏冷静的思考,易冲动,更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和性道德观念,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不良诱惑。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行为动机的产生有两大前提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界刺激。从根本上说,网络色情正是满足了青少年个体内在的低级需要,并使他们的感官及肉体欲望高度膨胀,直至不能自拔,而走向犯罪。

三、网络道德缺失导致青少年犯罪形态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广泛使用,网络道德缺失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日益深远。在这种不良影响的作用下,除了青少年传统犯罪如暴力犯罪、侵财犯罪、性犯罪案件大幅度增加之外,近年来与网络有关的犯罪也大量出现,使青少年犯罪形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网络道德缺失使得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传统犯罪明显增多。

2.网络道德缺失使传统犯罪与网络结合而形成的新型犯罪形态大量出现。

3.网络道德缺失导致新型网络犯罪激增。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道德缺失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犯罪形态的影响,积极探讨研究改善网络道德缺失现状的方法,消除网络道德缺失对青少年犯罪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

注释:

①摘自《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姚建龙.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8,第1版.

[2]王宁霞,王斌,魏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5.

[3][美]斯皮内洛著.李伦等译.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第二版.

[4]王贤卿.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

上一篇: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