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1 17:04:30

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农村;生态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村,国家就无法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农村作为整个社会建设的重要基地,承载着社会建设中劳务输出、资源供给、市场需求、资金来源、改革实验等功能和作用;与此同时,农村还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基于农村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进行生态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一、生态农村的内涵

(一)定义

生态农村是在“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人类发展所需”的大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运用农学、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原理,按照“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前提下,从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建设,把农村地区建设成为村容整洁、环境宜人,各产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社会、经济、生态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特征

生态农村与一般农村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经济生产清洁化。在进行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这一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旅游经济等无污染的清洁经济发展模式。

2、村容村貌整洁化。在基础设施和房屋的建设中秉承合理规划的原则,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的利用,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农民在生活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使村庄环境宜人。

3、社会状态和谐化。建设生态农村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存,调和人类代内、代际之间有关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

4、思想观念生态化。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5、发展可持续高效化。可持续化发展是指在改善当代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经济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化发展表现在以最小的消耗,通过延长生产链,获取最大的利益。

二、创建生态农村的重大战略意义

农村在我国整个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创建生态农村,已经成为防止整个生态恶化的关键所在,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生态农村建设,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统筹各个方面,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帮助、引导农民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美好家园,既涵盖了生态的理念,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同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然而,有些农村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态农村建设聚焦“三农”问题,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潮流,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满足了农民群众实现温饱后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有利地促进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

同志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精辟地概括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否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是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农村在创建过程中,把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技术资源等多种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围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协调农村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社会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农村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强调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它既可以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存,又可以调和人类代内、代际之间有关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五)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新亮点,它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生态农村的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创建生态农村是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有效途径。

三、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治理的重心放在城市,广大农村被边缘化、甚至遗忘,导致农村潜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生产污染日益突出

首先是面源污染。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其次是畜禽养殖污染。当前农村畜禽养殖大部分是传统的放养模式。这种模式既影响环境,同时又导致有害病毒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

(二)工业生产污染日益严重

首先是乡镇企业生产污染严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并且有些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偷排、超排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次是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例如,城市的“转二产促三产”,在成为一些地方农村致富的财源的同时,也导致空气和河流被污染,癌症等疾病多发,让受害农民痛苦不堪。

(三)生活污染加剧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村寨建设无规划,农村中无公厕、道路缺少硬化、畜禽散养、废弃物乱堆乱放、人畜居住混杂、生活废水随意排放、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等问题依然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卫生。

(四)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利用率不高

首先,土地不断被开发,面积不断缩小。靠近城郊的大批土地被用来建开发区、大学城等;内地农村则主要缘于大兴各种土木工程、墓地占地和房屋基建用地。

其次,矿产资源遭到破坏。农村不少矿藏的开采权承包给了私人经营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再次,水资源污染严重。农村各方面的污染,使水资源污染严重,农民饮水存在安全问题等。

(五)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竭泽而渔等行为,污染不断加剧,导致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四、构建生态农村的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态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我们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稳步推进生态农村的建设。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创建生态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生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制度和立法,以制度和法律的强制形式来协调和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村镇建设规划,减少各种形式的“政绩工程”。

(二)农村经济走生态化发展之路

以生产生态化作为生态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用生态经济理论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增加施用有机肥;提高农村工业的生态科技含量,置办治理污染的设施和尽可能的进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农村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型生态经济形式,从根本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不断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对农民进行生态人格培育

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民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把生态文明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生态文明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要倡导生态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这是提高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要适应农民群众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革除生活陋习,使用清洁能源,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规范农民的日常行为,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四)强化污染防治

鼓励农村企业进入工业小区生产,采取污染集中治理的办法,解决好工业污染防治问题。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农民饮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引导科学施用农药、化肥,加强污水灌溉管理,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带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

(五)修复已破坏的农村生态环境

在创建生态农村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创建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个透彻的理解,掌握创建村所存在的生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水土流失,可以植树造林;生活垃圾污染,可以推行集中处理等。通过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有效防止生态破坏的同时极大地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创建社会主义生态农村。生态农村的创建,必将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实现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立敏,彭克明,赵宏伟.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6).

2、吴敬秋,彭惠娟.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J].党政干部论坛,2008(2).

3、柳宝全.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J].环境保护,2007(5).

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篇2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①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得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降低在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它反映了人类的自身活动和自然关系进步程度、是人与自然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建设。”[1]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选。

1.生态文明概念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为社会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当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为了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我党总结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发展,它将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生态和谐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①

2.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2.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的,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长久持续发展。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对立的发展模式,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仍然存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这种现状,而且这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要远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来得更为迫切,这是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的包袱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我们没有条件这么做,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理性地选择符合我们国情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改变以往片面注重物质财富增加而忽视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道路,必须找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提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是“黑色”的发展,而是“绿色”的发展。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我党在环境恶化日益恶化的形势下提出的发展战略,意味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在转变,标志着我党要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新时期的发展。总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有效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改善生存环境。

2.2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研究生态问题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因此,想要绕过对制度的变革而解决生态问题只能是痴人说梦,只有通过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因此,只有变革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才能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因为社会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一种谋求人类幸福的发展,是一种协调包容的发展,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态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生产方式得到了积极的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了根本的变革,人和自然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6]

2.3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②十再次强调“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①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民族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转变,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更加自觉积极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也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主观方面的,一个是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这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如何进行高效生产,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没有认识到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当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设法进行治理。另一个原因是价值观上的原因,人们把当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物质财富丰富当做评判发展的唯一标准。当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当前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只顾经济生产而忽视环境污染,或者先进行经济生产后进行环境治理。此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许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纳税大户,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置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不顾,甘愿为这些企业提供种种保护性措施”,[7]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的限制。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生态问题的技术保障。科技水平低的生产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工业污染。由于科技水平不高,对产生的这些污染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理,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之中。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这导致了我们为推动经济前进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这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另一点是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资本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企业把如何获得高额利润放在首要位置,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推出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因此,环境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中国而言,在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长久以来我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公共监督和治理,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导致我国面临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严峻的环境问题。

4.措施

4.1坚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8]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存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过于相信人对自然支配,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9]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如果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过于相信人对自然的主宰,过分地榨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则势必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环境问题相对突出,尤其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和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然而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使人和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积极合理的改造。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8]由此看出,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也只有通过人的参与,自然的和谐才有意义。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仅仅靠着一腔热血还不够,还必须有科学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行为,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完善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违法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不强,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十七大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②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4.3利用大众传媒,增强大众生态道德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支持。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①新时期下,大众传媒迅速发展,这为我们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供的机遇。必须充分发挥媒介作为的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贯彻生态文明观,使得媒介宣传与政府引导形成合力,提高大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4.4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践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认为,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变革合理生产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必须合理地调节自己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才能维护和充分实现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态环境的价值”。[10]“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了伦理道德的败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始终把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11]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带来物质盛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生态恶化所带来的恶果,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根据国情和自身实际,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积极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根据中国具体实际,吸取中国改革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以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实现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去,推动社会的长久发展,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5.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规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放眼古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就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反应,这是不科学的也是非理性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治理。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方法论,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年11月8日.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10月15日.

参考文献:

[1]苏征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世纪行,2008(1).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5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519.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649.

[6]郇治庆.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26.

[7]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生态文明建设,2013(1).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120,13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384.

[10]王宏岩.马克思主义新自然观初探[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进步和成就: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自给自足的封闭式消费进入到全球化的消费市场。然而这既是经济腾飞的60年,同样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不断探索的60年。尽管中国力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但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不少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重复了西方的老路。时至今日,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矛盾。 党和国家审时度势,鲜明提出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战略思想的创新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指明了光辉坦途。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不仅着眼于当前,力图缓解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局面,更着眼于未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永续、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开拓一片广阔天空。这是一个用于创新、勇于变革、永不停滞的伟大征程,也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20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化逐渐达到其最高成就,由此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半个多世纪以来,各发达国家逐步探索形成各自的环境保护体系,日本从环境公害到污染控制技术,德国从环保的草根运动到绿色政党,美国从民众的游行示威到政府的环境法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绿色GDP 到全球绿色新政,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对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对我国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生态建设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长期的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植树造林为抓手,以加强林业建设为重点,以消灭荒山荒地、改变自然面貌为目标,开展了务实有效的绿化祖国、修复生态、保

护环境、调控资源、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20世纪后期,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处于“局部有所控制、总体还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的状况,因此在1983年12月31日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的方针。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及行动方案。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的提出都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首次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保护环境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我们迎接全球气候变化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保护全球气候履行国际义务的举措。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度贫乏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

问题十分艰巨和紧迫,这些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价值观等领域,下面主要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利益至上存在矛盾

一般而言,经济利益的获得往往都是以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代的闭关锁国让我们在诸多方面都落后于别国,经济发展是我们不可能放弃的选择。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利益仿佛走入了“水火不相容”的困境,两者的博弈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我国经济利益至上的思维模式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危害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的驱动力下,人们追逐经济利益的欲望不断升级。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和人民富起来的愿望盖过一切,人们的生态意识淡薄,经济价值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力量。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生态危机。首先,经济利益至上的“唯发展论”导致我国自然资源锐减。中国人从来都不应以“地大物博”而自居,庞大人口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珍惜每一份土、每一片林。然而,几十年来为了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资源被无节制地浪费,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急剧减少,生物物种多样性丧失,大片森林被毁,土地被开发,草原变成畜牧场,江河湖海变成渔场和污水排放空间。其次,经济利益至上的发展成果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年来,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洪水、沙尘暴等频发;汽车业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等造成工业污染严重;空气中充满粉尘、烟雾。最后,生态的失衡和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恶劣生态环境下的人们免疫力降低,癌症及其他一些新的不为人知的疾病急剧增加。

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几十年来走过的发展之路,不得不寻求一种全新的文明模式,即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二)建设生态文明与社会不公正存在矛盾

一是代内不公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发展的机会和资源的分配都是限的,人与人之间又有着许多先天和后天的差异,经济增长和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仅仅为少数富人所享有,社会成员发生两极分化,导致现实中大量不公平现象的产生。代内不公正在我国还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区域不公正,二是城乡不公正。由于发展战略重心的倾斜,有些地区享有的权利过多,而有些地区承担的义务过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东向西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带: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这虽有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等基础性因素,但也存在着一些人为的不公正因素。有些原本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由于人们信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信条,使得环境不断恶化,要么变成高楼大厦、水泥钢筋的混合物,要么成为生存条件险恶的穷山恶水。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不公正现象尤其突出,农村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农村本来肥沃的土地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很多甚至成为城市垃圾的投放场。

二是代际不公正。当代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牺牲了后代人的利益。这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福利的行为,已经使得生态环境和资源在代际间的分配明显失衡,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不仅使当代人的发展面临困境,对后代人的发展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当代人必须本着对后代负责的态度,认识到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不仅属于当代人,而且也属于后代人。可以想象,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滞后效应必将影响到生活在未来世界的炎黄子孙,这是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公正是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根本问题。事实上,只有在公平的社会制度格局、公正的伦理方向引导下,才能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才能既保障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建设生态文明与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存在矛盾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兴起一股高消费的浪潮。这种生活方式造成一部

分人崇尚物质主义,崇尚金钱,见面和办事只有一个“钱”字。虽然这种心态能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从而增加收入,但是,它足以令社会不安,可能滋长道德败坏和犯罪。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还带来资源消费不公正的后果。一边是富人的世界,他们占有较多的资源,过着奢靡的生活;另一边是穷人的世界,他们挣扎在贫困的边境线,为了生存而毁坏着生态资源。富人享乐主义的消费,不仅大大超出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且存在大量的挥霍和浪费。它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

总之,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背离了消费的根本目的,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目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我国并未蔓延成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并且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抵制这种畸形生活方式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富人容易为了应付生态文明建设做表面工作,穷人也可能由于生存的艰难并不接受生态文明的观念。因此,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依然突出。

(四)建设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的矛盾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存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有三种手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目前这些手段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虽然起步很早,但当前状况不容乐观。中小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严重匾乏,大多数的生态教育只停留在初级认知阶段,没有内化为习惯,更谈不上指导应有的行动。另外,生态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盲点,除了部分环境科学和伦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此有些了解,更多的大学课堂并未就此开设专门课程。

在家庭教育活动中,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在日常生活教育中体现。但家长们往往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行,其他的教育都无所谓。他们还经常教育孩子,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毕业了就可以住大房子、买小汽车。这种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在目前的中国比比皆是,是崇尚高消费和物质享

受的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孩子们的环保情感和节约意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显然难以实现。

社会也担当着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责,然而,我国在公共社会领域还缺乏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在社会上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是一些环境NGO ,即“志愿性的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环境非政府组织”。最近几年,我国环境NGO 组织主要形成了两大规模,一是由潘岳担任会长的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另一个是中华环保联合会。这两个环境NGO 对于我国环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与国外相比,各方面差距还很大。据统计,国际上每万人拥有的民间组织的数量,法国为110个,日本为97个,我国仅为2.1个。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卫生及文化事业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在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也是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当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造福于13亿中国人民,还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造福于全球60亿人口。西方发达国家经过百年的工业革命,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让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这将不仅惠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等众多领域,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创造并坚持生态文明,中国能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乃至全球都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深远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于改变了人类对待自然地态度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让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发生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使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全球共同讨论和关心的一个话题,因此其同时也存在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在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并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

文化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

遇。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到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经济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因为生态文明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用和谐的眼光、和谐的态度、和谐的思路和对和谐的追求来发展生态经济,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就要加快改变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对立的传统经济学观念,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与发展两者应是协调统一的整体的生态经济学新观念,深刻领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充分强调生态保护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能发展生产力。在我国当前条件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实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要特别注意发展道路再也不能重蹈“覆辙”。这方面我们过去是有深刻教训的。我们也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增长无发展的消极发展模式。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模式是难以为继甚至是危险的。我们应当自觉地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其次,经济增长是有代价的。我们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来选择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生态经济方式。否则,即使有了高的经济增长,如果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增长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第三,我国的发展要发挥后发优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生态经济的裂变效应。它会带来工业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清洁生产;它会带来农业的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农业;它还会带来服务业的新的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

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势头。

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观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浮现在中国们面前,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有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的。随着中国工业化建设范围的扩大,生态文明地提出必然能使中国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中国们的生存环境。

只有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和要求

(一)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快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为契机,重点抓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力度,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破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保障。

坚持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落实国家重点

生态功能区规划纲要,保持水土,对严重退化的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实行修养生息战略,在限制开发区,发展有益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发挥、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部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建设能力、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护绩效。积极开展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加快江河源头区等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速度,加大资源开发生态监管力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监管的机制和模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把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当中,在重点领域、需要综合防控的领域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落实生态功能区划,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建设和保护为主体、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二)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尚不发达,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任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环境问题,我们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以及将污染转移出去,也不能因环境保护而放弃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将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要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将环境保护的任务和要求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再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生态文明的政策,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先导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创新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严格环境管理,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坚持既定的减排任务和目标,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违反环保法规新上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查处。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保证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位置,这为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好生态文明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努力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重要内容的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社会。

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必然要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福祉为主要目的,牢牢把握环境保护的历史使命。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重要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坚持环境保护依靠人民群众的方针,鼓励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坚持维护环境公平正义的基本准则,切实维护公民环境权益。

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应扩大公民的环境权利,建立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新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体现社会公平,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形势,谋求全人类的共同环境利益,需要世界各国的协作活动。从我国自身角度看,不仅需要国际环境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环境问题的解决,通过履行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任务和义务,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还需要统筹环境与发展进程中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努力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空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环境保护要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标志着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已经纳入了国家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成为新形势、新阶段下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应对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应对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开展国际环境合作的战略任务主要包括加强与发达国家环境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努力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合作,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继续坚持团结合作的既定方针,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积极参与多边环境合作,切实做好国际环境公约的各项履约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五、总结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危害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现如今,资源环境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我国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的认识也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从个人角度,我们应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引起极大的重视,努力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

人们最开始面临生态建设是由于西方工业化迅速崛起,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并在不断地做出努力,这都将成为我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途中的有益参考。

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首先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在一步步的探索与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对保护环境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迎接全球气候变化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尽管如此,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仍旧存在着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社会不公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生态道德教育缺乏都存在着矛盾。如何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上述四个方面的矛盾,这是我们前进途中的重大障碍。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造福于中国人民,还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造福于世界人民。发达国家的经验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唯有建设好生态环境,我们才能更建设更好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让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发生转变,也使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全球共同讨论和关心的一个话题,因此其同时也存在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对于经济和文化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只有不遗余

力地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篇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要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真正走出一条具备中国特色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也能够明显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人们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势必影响着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所有事情都要努力满足人民大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大众谋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利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政治文明的支撑,也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丰富,与此同时,生态文明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生态文明为人类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详言之,生态文明所提供的良好环境会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美好的追求,也是人们的现实追求,它的实现必须通过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环境的保护,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和利用为前提。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前提是发展。唯有发展,才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急切需要。2012年11月19日党的十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着力建设人和自然的平等观,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的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赢局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理性增长。首先是要加速生产方式的转变,坚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务必借助技术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改变其使用模式,提高其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利用、代替利用、循环利用。竭尽全力提高绿色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比重。其次,就是推进生态产业的发展,开发、利用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生态产业的发展使以产品为导向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以服务功能为导向的生产方式。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即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三)科学发展观倡导生态消费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消费与人的根本物质需求险些彻底失去有机的关联,更严重的是消费进一步演化成一种异化消费。生态消费就是“人类消费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种绿化的或者说是生态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并且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消费行为”生态消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诸多挑战,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务必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建设生态文明,毫无疑问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行动纲领,并且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我国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种种问题的清醒认识与从根本上对问题予以妥善解决的信心。生态文明是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及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目的在于创设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恰好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首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遵循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结合当前实际、着眼长远的正确选择,是关系到中华民族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次,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表明了党的发展价值观的进一步科学化,是对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生态文明概念比以往的提法更加明确,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从一般的工作措施上升到党的指导原则上来,上升到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加以阐释和规范,这就是党的生态化的政治纲领,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在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赋予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一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最后,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充实和深化。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做保障,这些文明就丧失了载体和基础;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是实现这些文明的必然结果。生态文明建设不单单需要物质文明供给的物质财富,必需精神文明提供的智力支持,也需要政治文明提供的制度保证,同时也需要社会文明提供的和谐环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紧密联系,以及对“五个文明”的总体布局,构成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完整体系,这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我们想要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务必以科学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做支撑。

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篇5

近年来,我国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2年,党的十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将其写入。随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理念和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党中央一系列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举措的提出,对打破传统惯性思维模式、运用法治思维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索、研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现路径,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受自身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以“粗放型”为主,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污染物排放量增大、酸雨面积扩大、雾霾成为常态,生态的急剧退化和环境的过度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2015年气候公报和环境保护部公报显示:

2015年,全国共出现11次大范围、持续性雾霾过程。在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4%;在对480个城市(区、县)开展的降水监测中,酸雨城市比例为22.5%;在全国511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2.5%,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8%。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我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4.9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其中,水力侵蚀129.3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165.6万平方千米[1]。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领域,还有工业、农业、城市建设规划等诸多领域的环境污染问题,部分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转轨转型的进程还比较缓慢等。因此,亟需建立健全更为严格的法律体系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发挥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法律的刚性手段,换取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首先,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领域的活动要按照法律制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必须走法治化、规范化之路。其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进行了深化和延伸,生态文明法治化道路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再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必须依靠法治,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兼顾代际公平和生态和谐的发展需求。

二、客观审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现实状况

(一)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主要成果

从门类和数量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截至目前,我国先后制定和修改了30余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法律,另有数以百计的环境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不断增加的地方性环境法规[3]。这些法律法规基本覆盖了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区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循环经济发展等主要领域,门类比较齐全,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特别是2015年1月实施的新的《环境保护法》,在注重环保理念、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强化法律责任、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阻力。

1.立法层面缺乏综合考虑,部分法律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立法行为主要还是以宪法为统领,以《环境保护法》作为基础,将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等作为主干,配合相关实施细则和行政法规、规章等作为补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指导性方面,《h境保护法》尚不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迫切需要出台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生态文明基本法。同时,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更多侧重于防止污染,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方面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特别是一些专门性的法规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一些环境法律的修改及配套法规的制定已经跟不上现实需要;有的领域还无法可依,存在立法空白。

2.执法层面缺乏有效手段,执法水平亟待提高。

虽然新的《环境保护法》在法律责任方面制定了更加详尽和更加严格的规定,但是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对部分企业的排污行为视而不见,执法不严、执法缺位。还有的地方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在环境污染治理上责任不清,相互推诿。

3.司法层面缺乏相关机制,诉讼机制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司法方面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从机构设置来看,自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设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后,环境资源审判庭由基层到最高法院在全国16个省市相继设立。同时,新的《民事诉讼法》和新的《环境保护法》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和程序。但是,有些环境资源审判庭存在形同虚设现象,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司法缺乏一定的认可和信任,很少有社会公众通过司法程序进行生态环境方面的维权。此外,环境保护审判案件专业法官严重不足,成为生态环境司法领域的短板。

4.守法层面缺乏规则意识,公众参与度低。

社会公众的环境法治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认为环境问题与己无关,是政府的事,只要没影响到自己的生产生活,对环境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也不会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公众参与度低除与渠道不畅通有关,还有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形成全社会高度统一的环境保护规则意识的良好氛围。

三、探索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现路径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运用法治思维,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运用法律的权威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立法层面。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做到环境保护活动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这是环境法治的前提; 二是执法层面。严格执行生态文明法律规定,@是环境法治的关键; 三是司法层面。严格追究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环境法治的基本保障;四是守法层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识,这是环境法治的有效保障。

(一)科学立法,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所以一定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一方面,要摆脱“粗放式”发展的束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全面、综合、科学的立法理念,加快由全国人大进行立法,制定一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综合性的生态文明基本法,在内容设计上增加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等内容,使之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并重的综合性环境基本法律。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的构建上,要进一步制定、修改、完善不适应发展的部分环境法律,比如制定不动产统一登记法,在国家不动产登记局已经成立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制定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法,进一步修订完善耕地、水资源、森林等相关法律,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要功能区限制开发制度;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法,逐步规范生态补偿对象与范围、补偿方式、资金来源等[4];在2016年1月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增加 PM2.5监测和防治等内容,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多层次、多领域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二)强化执法,提高生态文明执法水平

针对生态环境执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执法难”、“执法不力”等难题,新的《环境保护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等更加清晰的法律责任和“按日计罚”、“行政拘留”等更加严格的处罚手段,为强化执法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是落实新的《环境保护法》的关键。一是进一步探索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建立一套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考评机制。在《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的25种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责情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考评结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档案,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二是针对权力寻租现象,探讨在现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下,制定上级环保机构对下级机构执法监督的完备法规政策,规范监督行为[5];三是加强执法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建立问责机制,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公正司法,完善生态文明司法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案件司法程序和相应的保障机制,让受害者的权益切实得到保障,这是解决生态环境案件、加强生态违法行为监督的关键。一是充分发挥各层级环境资源审判庭的作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案件立案的及时性和公正性,解决“立案难”;二是政府在环境执法时,要保留好有关证据和各种情况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执法记录,接受社会监督,避免“取证难”[6];三是及时兑现“胜诉者”的权利,切实解决案件“执行难”;四是加强对各级法官的培训,强化司法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纠纷案件处理水平;五是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201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2015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为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还要探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公益律师参与制度,解决生态环境案件立案和“取证难”;探索建立诉讼奖惩机制,激励特定主体积极参与环境公益诉讼。

(四)知法守法,提高公众参与度

社会的每一个主体都是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者,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离不开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要在新的《环境保护法》“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一章规定的政府依法公开环境信息义务的基础上,加大对生态保护信息内容公开的覆盖面。一是加大普及环境保护和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废物回收再利用等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深入培育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是通过开展绿色环保公益活动等方式,强化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思维,促其在生产过程中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提高环评参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2016.

[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15.9.22.

[3]王树义.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司法改革[J].中国法学,2014(3).

[4]孙佑海.依法治国背景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5]张莉,郑昆白.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路径规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16(6).

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篇6

 

关键词:工程建设 环境伦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建设,能源却十分紧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给自然资源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显然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环境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思考工程建设中应具有如何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就要建设,大兴土木,大搞工程建设在所难免;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得不得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两者皆不可偏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工程建设中应具有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清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只要是工程建设,势必需要环境作为其支撑,可以说,一项工程,就是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活动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没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不保护环境,工程建设就没有了其赖以生根的基础,也丧失了其建设的物质来源。可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环境支持来看,首先,如果没有既定的环境,离开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工程建设将变得无立锥之地。其次,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源,无一不是从环境索取。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来看,没有工程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可能为正,也可以为负。一旦环境被严重的损害,被掠夺。那么被掠夺的环境反过来又可能对工程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而言,不可能象西方深生态学所推祟的那样,采取极端的生态保护主义,完全抹杀人类与非人类的界线,不管是否对人类有利或者有害,人只能盲目的服从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事实上,这样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的倾向。无论如何,发展才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我们的环境保护,不可能离开建设来谈保护。我们要在积极建设的前提下,再来谈保护。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当是共生共荣、一损俱损、互动发展的。 

    二、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胜循环 

    要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环境伦理意识,以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来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中所需要树立的环境伦理意识,不应当仅仅是照搬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概念,盲从于已有的环境伦理学理念,而应当结合中西环境伦理方面的有利成份,选取其中符合中国建设现状的部分作为我们采取环境保护行动的理论指导。我们不能因为要建设而不要环境,同时,也不能因为要环境而不搞建设,因此,一方面要看到并重视环境自身的内在价值,要尽我们所能的保护它,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工具价值,要充分的开发它,利用它,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以消极不作为来保护环境,象西方深生态主义者所倡导的那样;也不能只要发展而不顾环境,象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之初所行为的那样。我们所应当追求的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是有生命的,是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体,不能以妄自尊大的人类中心主义心态去开放利用我们的环境。同时,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应该有所取舍,深生态中心学如环境法西斯主义一般的停止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显然不可取的,反之,浅生态中心学的自然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并重倒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再者,中国传统的生态思维中也不泛足以让现代人引以为鉴的成份,如道家所提出的遵循万物演化之规律,维护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就要求我们按自然规律办事,比如说都江堰,它对于洪水采取了引导疏通,而不是围堵拦截的方式,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古老智慧。因此,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最好的环境伦理便是能够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篇7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生态文明;内容;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是完全契合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更具有长远意义。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作粗浅探讨。

一、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

1.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公众生态行为的积极与否。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确人是自然界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忧患意识。在当前,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使公众认识到,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继续过度的开发利用资源,任凭人口的膨胀和环境的恶化,其后果将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的忧患意识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激发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心。其次,主体意识。目前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总体上都不尽人意,主要是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搭便车”心理大有存在。生态教育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公众明确,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我们的行动和智慧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最后,生态审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真、善、美相统一准则而从事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聚和体现。生态审美正是对自我生命与和谐状态以及普遍的生命关联和交融的感情和体认[1]。公众不仅应具有生态的科学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生态审美情趣,这不仅能唤起公众热爱自然、生态的丰富情感,还可以使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2.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2]公民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和缺失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一个深层次根源。生态文明的道德内容应当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四个方面。

首先,生态善恶。其衡量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是为善,反之则为恶。树立生态善恶的道德观,让人们清楚生态行为中的是与非、荣与耻,才能使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其次,生态良心。生态良心是指深入心灵的生态责任感与道德“自省”融合在一起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生态良心将使人们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平等、代际平等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等)、持续性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科学发展观在内心的确立和形成。再次,生态正义。生态正义是人们在生态良心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体现为监督和评价他人的生态行为的自觉。具有生态正义的人会制止和约束那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损人利己、祸及后代的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这有利于全体公众的经济行为和个人生活都规范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理想目标之中。最后,生态义务。生态义务就是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要求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树立生态义务的道德观,使人们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自觉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转化为自身的自觉实践,使其成为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3.生态法治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生态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法律意识,促进有利于保证和促进生态的法律法规的功能发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首先是生态法治意识的教育。学法才能懂法,知法才能守法。加强生态法律和法规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使人人懂法、守法、护法。这有利于规范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生态行为,也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各种破坏生态的现象。再者是生态维权教育。生态文明的事业本质上是公众的事业。这在生态的法律法规体现为承认和支持公众的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如中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提高公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的立法和执法。二、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

1.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仍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首先,贴近大众的实际。环保没有局外人,但不同的群众的教育重点却有明显的差异。基层政府官员侧重于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青年学生由于可塑性强和社会建设的特殊地位以及教育系统可覆盖和深入强,因此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最为关键的重点对象。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使青年学生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的认知,养成生态道德习惯,履行生态法治权利和义务的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大众应以培育绿色、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强和提高公众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贴近大众的利益。根据中国环境意识项目调查分析,目前中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利倾向。公众的具有功利性环保意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进行生态教育的有效角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可以从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角度加以诠释。这样可以去除人民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对的观念,从而在生态意识上首先确立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的观念[3]。

最后,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地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态问题很大多数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保护也极大多数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应结合公众日常生活,在宣传环境问题给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后果的同时,还要宣传这一生态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提高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知的科学性。

2.互动。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目的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互动就是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热情。

首先,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应完善政府引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宣传格局。政府的环保、宣传、教育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等民间组织都应该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共同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宣传教育的多元主体互动参与能够有效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其次,公众互动参与的宣传方式。改变以往公众处于被动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一系列创新和安排,如加大大众传媒渠道中环保宣教活动的参与式比例,让公众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这样人们可以更多地掌握生态知识,更彻底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更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也增加了公众响应生态文明教育的热情,从而扩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也提高了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统筹。统筹是为了协调。宣传思想工作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多方面的利益和效益关系,建立协调有效的教育机制,着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统筹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管理和个人行为的生态合理的转变,会引发利益的重新分配与冲突。政府、企业、社会、环境保护组织、个人等,都面临着冲突与整合。他们就是变革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对象;他们要改变别人,也要改变自己。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统筹各种利益关系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合作与民主参与的环境。

其次,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宣传思想工作的宣教,离不开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经济支持与保障,因此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理智,而且也是经济理智的要求。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我们任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最后,建立和统筹生态宣传教育的各种机制。生态文明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为了提高教育效果,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强对生态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生态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纳入全国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适应生态宣传教育发展要求的协调联动机制,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并适时组织总结、交流;建立健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创新奖惩机制。同时统筹各机制的协调运转,推进生态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2):121.

[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0.

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篇8

文 吴玉萍 张淼 玮娜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中国共产党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生态文明的理念早已孕育在党的行动纲领之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完整阐述是在2012年7月23日当时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起了党内外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含义也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提到的定义。这种观点认为,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人生态文明阶段。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多层含义。(政治学习 )第一,在文化价值上,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使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第二,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需求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第三,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从狭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在《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中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其中,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狭义的生态文明要求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粗放利用资源,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形态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就如五根巨大的支柱,共同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看,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其次,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关系看,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

再者,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看,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是属于重叠关系。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是生态文化观念不够稳固。要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增强生态资源观念,优化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转变消费行为模式,崇尚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最后,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看,二者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

立足于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工业文明主导的工业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巨大的物质文化财富,但传统工业文明的极端逐利性、贪婪性,为加速财富积累、资本膨胀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理念和行为方式,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生物圈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主要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二,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第三,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第四,应动员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1)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形成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同时要形成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人人树立从我做起,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2)加快污染防治,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实施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同时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面来推进污染综合防治,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3)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快发展引导和实现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技术、保护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技术、可使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的综合治理技术和绿色过程的技术、生态微生物工程、环境友好工业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核心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环保新道路的目标指向是建立六大体系:一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二是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三是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四是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五是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六是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的广大环保工作人员,应及时捉住当前的战略机遇,勇于探索,创新环境管理理念和措施,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让美丽中国在切实的环保行动中逐步成为现实。

上一篇:对空气质量的建议范文 下一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