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6:24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篇1

关键词:网络“冷暴力”;新闻自由;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36-02

进入“比特”时代,毋庸置疑,信息的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但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制造着暴力。受众在浏览网页、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网络媒体散播的“冷暴力”的影响,这些“冷暴力”包括:信息本身及信息选择上造成的伤害;或信息内容本身无害,但由于技术条件等因素,强迫受众接受时产生的伤害,以及因为坚持“冷漠的客观”原则带来的伤害;还有媒介从业人员在报道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冷漠现象等原因产生的伤害。

从构成形式及其影响效果来看,网络传播中的“冷暴力”基本包含三大内容:一是网络内容中的“冷暴力”;二是网络本身作为暴力化媒介所施加的“冷暴力”行为;三是受众在接触网络的方式中所感受到的“冷暴力”。

一、网络内容中的“冷暴力”

大众传媒所承载的内容是经由筛选、制作并传播出的暴力事件,是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被传媒转述和图景化了的暴力故事。网络内容相比于传统媒体更是大而繁杂,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因而更多选择“暴力化”内容,再经过网络媒体转述和图景化过程凸现暴力的刺激性内容。

(一)“真实的”暴力和“幻想的”暴力

真实暴力,指对交通事故、灾难灾害、刑事案件等的报道。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之处就在于能将多种媒体形式融合起来,因此在报道暴力事件时,网络媒体的优势可想而知。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网媒在报道暴力事件时会融入全方位的媒体形式,暴力的声音、暴力的画面、犯罪的细节描写,这些手段都会加强受众的暴力感官刺激。幻想中的暴力,是指一些网络游戏中人为制作的暴力游戏场景。这一项对大多数青少年更为有效,因而危害更大,青少年还处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容易模仿游戏场景,将虚拟的暴力变为现实的暴力。

(二)网络中的“显暴力”和“潜暴力”

如果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图片中的内容足以令人恐惧不安,就属于暴力新闻中的“显暴力”,比如血腥的标题、令人不适的图片、细致的犯罪手法描写等;而“潜暴力”是另一种更具隐蔽性的暴力新闻表现形式,比如信息的筛选过程中自然将所有暴力新闻集结在一起,给受众强烈的心理压迫感。一个区域里全是暴力新闻,长久下来就会给受众造成“不安定”的印象。在媒介化暴力的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始终是“主动者”和“能动者”。而恰恰是这种主动和能动,通常会夸大事件中血腥、残酷的部分,以更加吸引眼球。

二、暴力化的媒介――媒介主导、受众参与“冷暴力”的施行

(一)人肉搜索

陈力丹教授提出了“媒体逼视”的概念――“媒体对私人领域过度公开会给处在媒体‘逼视’下的被报道的个体带来莫大的压力。”所谓“媒体逼视”,其实就是媒介僭越应有权利,对受众施暴的一种行为。“人肉搜索”的对象大多由网民自身发现并锁定,众多网民摒弃旁观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到监督过程中,形成集团作战,媒体作为“人肉搜索”事件中的意见领袖并引领事件达到高潮、最终解决。“人肉搜索”不仅是对事件当事人的隐私权、民誉权的大肆侵害,普通民众在网络浏览中的自由也受到限制――时不时地要留心留下的浏览印记、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以防成为“人肉搜索”的目标,这对网民是一种长期的心理压迫、“冷暴力”行为。当由网络媒体主导的“人肉搜索”将当事人信息公之于众时,不仅是事件当事人,每个网民的隐私权都受到了网络媒体的一次“”。

(二)网络谩骂

新兴的网络媒体在公众议事过程中时有出位行为,比如对事件当事人侮辱性诋毁、爆粗口、诽谤等,更有媒体将网络平台当作自家后院大肆“宣战”。追究网络媒体谩骂暴力的三点原因,一由其商业运行模式是以最大可能地吸引公众注意力决定;二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在行业外部和内部都缺乏社会责任框架和伦理约束机制;最后因为从业者素质高低不一,难免出现媒体人带有个人情绪的暴力语言。这样的网络谩骂,即使受众爱看并乐于参与其中,长期对受众心理造成的“冷暴力”影响也不容小觑――生活环境受到语言暴力的污染、青少年心理受到冲击而模仿、对当事人的人格侮辱等。

三、无法摆脱的强制传播――网络接触中的“冷暴力”

现代社会中人们处于大众传媒编织的天罗地网之中,每天都承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广告、不良网站等寄生于网络上,依靠网络弹窗等手段,受众只要浏览网页都会接触,闯进私人领域,默默实行侵犯型“冷暴力”。想象我们正浏览着新闻,一则杀毒软件的广告弹窗从屏幕右下角弹起;或正在给孩子在网络上辅导功课,一个页面底下的黄色图片令我们在孩子面前窘迫至极,这些强制传播都给受众造成了强大的心理负担,但由于商业化的盈利目的还是每天在不停地侵犯着受众的眼球,可谓是“冷暴力界”中的“黑马”。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兴起于西方资本的快速扩张、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本自由主义精神成熟的背景下,追求人生来平等的发言权和真理至上。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推崇四个原则:(1)报刊与政府独立,不受政府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利;(3)“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给各种声音同等发声的机会;(4)信念上追求最客观的事实。追求事实、追求自由发声的原则一直是新闻发展的最基本理论。

综观网络媒介中存在的“冷暴力”现象,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倡导的原则在许多地方有契合之处。从最基本的方面来看,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基本理论――新闻自由至上正是网络信息中糟粕与精华并存的理论根源。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待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与网络媒介“冷暴力”现象的关系。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基础――自然法则是网络暴力新闻泛滥的理论借口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基础之一――自然法则指每个人都有追求新闻自由的权利,人有权利平等自由表达,这个权利是人生来具有的,不被任何事物剥夺。站在网络受众的角度,就是任何人都有接受任何信息的权利,任何媒介都没有蒙蔽信息的权利,应该平等地向受众展示一切信息;站在网络媒体的角度,就是媒体有自由信息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被任何事物所剥夺。两方的权利使网络上信息大肆泛滥,媒体有不加选择信息的权利,网民也有任由喜好浏览信息的权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信息时真的就是不加选择,商业媒体受到商业盈利的唆使,更倾向于低俗、“重口味”信息;公共网站则适应组织需求的信息;至于传统媒体上网则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其信息的定位与纸媒或者电视媒体的定位相一致。当然,这些不同并没有抹去自然法则的网络适用,那就是网络中无论个人还是媒体都有自由接受信息和信息的权利。自由原则使得网络中的任何信息都有平等被展示的权利,对于网友受到的暴力信息的“虐待”,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为其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精髓――“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为人肉搜索和网络谩骂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借口

“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在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该理论的精髓,强调给各种声音、各种理论平等的发声机会和发声场所,让真理和谬误在辩论中较量,真理必然会在最后得到认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倡导各种不同的观点在争论中撞击出火花、提炼出精髓。在网友主导、网络媒介引导的人肉搜索和网络谩骂事件中,不同地区的网友自发地进行人肉搜索和网络谩骂的暴力活动,一开始由于网络的广阔性被掩埋,但在网络媒体提供的媒介平台上被放大、被媒介议程设置和引导后,这两种暴力行为就走上了正规渠道、进入了公众视野并进而被广泛传播、街头巷议。不得不说,因为有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的理论支持,网络上媒体和个人都在进行着看似合理的“冷暴力”活动。这些“冷暴力”给事件当事人和与事件无关的网友带来了一次心理上的暴力“”,与“观点的自由市场”给人们提供理论借口是分不开的。

(三)自然法则的负面影响――强制传播

人们享有隐私权、空间权,对自己私人信息的保护和私人时间不受打扰的权利,自由报刊理论倡导各种媒介和个人的自由平等发声,给了媒介不加限制的自由。进入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政府在网络信息的监管上还没有十分到位,受到市场经济商业原则的唆使,网络媒体发挥一切手段吸引网友的本能欲望,因此,各种黄色、暴力、血腥等迎合大众低俗口味的信息就会被广泛推广。网友愈爱看,媒介愈是想尽办法取悦网友,因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链,导致网络全体价值观的缺失。但是,黄色、暴力、血腥的新闻并不是所有网友的一致爱好,这时候,这些“特殊”的网友就自然而然受到网络新闻自由所导致的“冷暴力”而浑然不觉、无从反抗,这就是新闻自由和商业化的新闻媒介相结合的产物。

网友在浏览网页时,各种广告、黄色图片、暴力新闻会时不时地进入眼帘,网络媒体有传播的自由,这使得网友就受到强制传播信息的“冷暴力”,二者虽然对抗,但自然法则的自由传播理论使强制传播的网络媒体有了合理的借口。

网络信息的混乱使网民深受“冷暴力”之害,根据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进化到社会责任论的轨迹更新网络信息的理论根源,规避网络“冷暴力”,是每个网络媒体和网民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罗忠荣,杨永志.警惕网络新自由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J].理论界,2012(6).

〔2〕张振亮.大众媒介权、个人隐私权及其权利张力关系――基于自由主义理论视角的分析[J].新闻记者,2011(12).

〔3〕克里斯・哈曼.关于新自由主义理论研究的反思[J].国外理论动态,2008(9).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篇2

关键词:网络暴力;网络舆论;成因;人肉搜索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网络暴力的问题出现后,我们对他的了解与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关于网络暴力的定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不同。一般来说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表现形式

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有院臀耆栊缘氖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生权利受损等等。依据表现形式可分为: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行为暴力、网络精神暴力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网上使用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直接对受害者进行谩骂、污辱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网络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一般与网络精神暴力同时发生,并易被炒作,从而形成现网络暴力诱因的主要目的。

(二)浅析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网络媒体的原因

1.网络的匿名、虚拟性等特征为网络暴力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网络传播中,人们所处的传播情景是虚拟的,网民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在网络传播中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网民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风险趋近于零。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而情绪化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时,很多网民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示出不满与愤怒,当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暴力事件便由此产生。

2.“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在原因

“人肉搜索”在发挥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侵犯隐私权、影响当事人正常学习生活的弊病,它利用人问人、人寻人的人际传播模式,不断地更新当事人的信息,为网络舆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材料,促使网络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使得事态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网络暴力的形成。

网民的原因

1.网民的年轻化及从众心理使其容易失去理性

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者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7.4%。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容易冲动、激怒,而且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从众心理又使大多数网民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多数网民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这样一来,很快就形成一种滚雪球效应,当某些“意见领袖”的声音成为主流意见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2.网民的自我表达及狂欢心理使其易于宣泄恶搞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舆论表达的崭新渠道,在网络传播中没有身份、等级的差别,普通民众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话语权、表达权,他们把对现状的不满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宣泄排解,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言论,从而形成网络暴力。另一方面,网络传媒又具有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网民极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深刻思考,网络逐渐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秀场,大众以娱乐的逻辑解读生活,以玩笑的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他们追求“突破尺度”的开放,由于缺乏自我节制,容易忽视当事人的感受而一味追求娱乐的,极易挑战道德底线,冲破法律。

外界管理的原因

由于网络的参与主体“网络人”在现实和虚拟社会都存在,其具有的现实和虚拟的双重身份使得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法律在制定和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助长了某些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致使互联网信息者滥用自由表达权。截至目前,我国颁行的网络法规共有数十部,但这些法规无论是从效力等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网络暴力的案例事件以及对策

近年来,网络暴力的事件屡见不鲜且越发严重,“优衣库事件”、“杜海涛下跪韩星事件”、“袁姗姗滚出娱乐圈”“嫩模杨又颖被网络暴力迫害致死”……这些例子数不胜数。这些键盘侠,营销号不管事情的真实性,随意传播各种不实报道,各种辱骂,中伤受害者本人,家人,朋友,让受害者们苦不堪言。

要想做到减少网络暴力的事情发生,就要如下采取措施:

1.加快网络立法建设,加强网络技术管理

目前,我国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亟需制定一套成熟的法律法规,以实现对网络开放性的法律控制,使网络传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技术性,仅仅借助于法律一种手段进行舆论管理已难以适应网络的发展,对网络言论的管理还要依靠高新科技。在法规层面、技术层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暴力。

2.联合传统媒体监管,强化网上舆论引导

在面对网络暴力事件时,传统媒体要强化自律意识,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迅速做出反应,调查事件真相,完整、全面地展示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消除一些流言、谣言,把握议题的主动权,对网民的非理性、盲从情绪给予理性及时的引导。另外,在网络暴力发生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网站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对错误、过激的言论加以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控制正确、健康、理性的舆论导向。

3.加大网站监管力度,规范网上传播内容

一方面,网络传播者应自觉承担起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做好网络信息的搜集、取舍、过滤、整合、全过程的把关工作。另一方面,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实名制的推行,可以准确地查询到网民的真实身份,在责任主体明确的情况下,网民发表言论便会有所顾虑,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净化网络环境。

4.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篇3

一、学术界关于网络暴力概念内涵的讨论

根据传统逻辑学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概念的定义就是对于其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表述,而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包含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该概念所包含的对象数量和范围。学术界关于网络暴力的定义,既表现在概念内涵的分歧上,也表现在概念外延的分歧上。从概念的内涵界定上而言,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一部分学者认为,网络暴力是网络舆论暴力:网络暴力是网民利用网络手段营造舆论,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和语言攻击、辱骂,甚至通过“人肉搜索”暴露个人隐私,从而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为。有些学者认为,网民的行为只要符合以下几个特征就是网络暴力:一是网民在意见表达中使用侮辱、谩骂与人身攻击等语言暴力,二是舆论对当事人构成直接或者间接伤害;三是表现为网民的群体性行为,是多数人对少数人意见的压制。主张网络暴力是网络舆论暴力(语言暴力)的人在人数上占据多数,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以新闻传媒界的学者和媒体人居多。值得注意的是,以网络舆论暴力为网络暴力的学者们一部分以网络舆论事件为网络暴力,另一部分则以网络中的暴力性语言为网络暴力。

2.—部分学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侵权行为:网络暴力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对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以及财产权进行侵犯的群体性侵权行为。根据网络暴力的侵权领域,可以区分为“网上暴力”和“网下暴力”:“网上暴力”包括在网上公布当事人隐私和用语言侮辱、诽谤、攻击当事人等行为:“网下暴力”包括非法利用当事人私人信息,侵扰当事人及其亲友以及其他侵犯人身权及财产权的行为。咐寺有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一些具有法学背景者,当然并非所有具备法学背景者都赞同这一观点,比如网络暴力第一案的主审法官徐娟就认为,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语言和文字上对他人构成损害的过激行为。”

3.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失范行为:网络暴力是一种作为行为施方的网络行为主体以其隐蔽性、强制性、极端性和侵犯性的网络行为给行为受方造成实质性伤害的网络行为失范。也有学者采用风险社会理论将网络暴力定义为“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继而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二是社会学者。

从学者们对网络暴力的内涵界定来看,有同也有异:相同之处在于都把网络暴力认定为发生于网络的一种不怡当行为,没有人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正当行为;不同之处在于,按照下定义的“属+种差”的办法,学者们在属概念的认定上有所不同,既有网络暴力事件和网络暴力行为之别,在网络行为的认定上也有网络舆论暴力行为、网络侵权行为与网络失范行为之异。

二、学术界关于网络暴力外延的讨论

从网络暴力的外延上而言,到底哪些行为可以归于网络暴力范畴,学者们也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关于网络暴力是否包含网下暴力的争论:有学者认为“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m,尽管网络暴力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构成伤害,甚至可能衍化为现实的行为暴力,但这种暴力伤害并非现实中的流血受伤之类的肉体伤害,而主要表现为网民群体的语言暴力和舆论压迫,因而网络暴力实质上是“网络舆论暴力。”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暴力不仅包括在网上的语言攻击、侮辱、谩骂等“网上暴力”行为,也包括在现实生活中对当事人及其亲友进行侵扰的“网下”暴力行为,如南京的“烧狗门”事件导致对当事人全家及其工作单位的冲击行为都属于网络暴力。

2.网络暴力是否应该具有强制性的争论:多数学者同意,网络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主要是通过“无形的舆论压力,造成被害人心理上被强制,进而导致其生理上也被强制的状态”,从而导致被害人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主要包括使用语言暴力进行网络围攻、采用人肉搜索手段曝光当事人隐私和侵扰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三种形式;但是也有学者扩大了网络暴力的范围,把不具有强制性特征的网络传播色情和暴力影视作品、提供网络暴力游戏等均归于网络暴力行为。

3.网络暴力是群体行为还是个体行为的争论:不少学者认为,网络暴力是网民的群体性行为,是多数人对少数人意见的压制,是多数人的暴力;M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暴力可以是群体行为,也可以是个体行为,,网络暴力是由使用互联网的个体或群体实施的,基于一定的目的,借由虚拟社会中的非理性表达,采取诽谤、攻击、谣言、诬蔑、骚扰等方式介入现实社会,对网络以及现实中与之对应的个人、集体施加压力、造成影响、形成威胁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针对欧美国家网络暴力主要产生于熟人之间的特点,有学者在综合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网络暴力确定为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例如电子邮件、计算机、手机、摄像机等进行的恶意骚扰,使对方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从而在身心两方面造成了较大伤害的网络侵犯活动”很显然这种网络侵犯活动既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群体的。

4.关于网络舆论监督是否为网络暴力的争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普通公民通过网络对政府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并发表意见的行为。有学者认为网络监督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不能将网民的舆论监督权与网络暴力等同;也有学者认为网民在实施网络舆论监督时有侮辱、漫骂等语言攻击行为以及人肉搜索等侵权行为,因而也是网络暴力。人民网组织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但也有40.8%的网友认为网络监督不具备合法性,只是一种网络暴力。

三、“网络暴民”对“网络暴力”概念的质疑

由于近年来网络暴力屡屡伤及无辜,政府、主流媒体对网络暴力持批评和打压立场,大多数学者也是从反对和治理网络暴力的角度来界定网络暴力,但是不少学者和媒体人在未界定网络暴力概念的情况下就开始大张挞伐,导致网民的不满。其实,早在2006年《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和国内的主流媒体批评中国“网络暴民”之后,被称为“网络暴民”的网民们就开始发帖反击,力图为他们掀起的“网络暴力”正名。其主要观点如下:

1.网络暴力只是言论或者舆论,不是暴力。有网友根据汉语词典对暴力的解释,认为暴力和言论根本沾不上边,把言论或者舆论称之为暴力是无稽之谈;其次从历史上来看,言论和文字从来就不是暴力,哪怕是错误的文字也不是;真正的暴力是如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清王朝兴文字狱之类的行为;暴力的特点是蛮不讲理,把毫无权势的网友的声音视为暴力太荒唐,只能说是别有用心。也有网友认为“群众的舆论,白眼,口水,指背脊骨……”等软暴力是维护社会道德的基本方式。

2.网络暴力是维护道德的义举,促进了社会进步。如有网友写道“在公车上你看到小偷流氓不敢吭声,我理解你,怕挨打;在网上你看到小人流氓也不敢吭声,我BS你,你是帮凶;……从‘网络虐猫’事件到钱军先撞后打事件,从女白领的‘死亡博客’到‘铜须门’事件,乃至前两天的林嘉祥同志被揪出。到底是利远胜于弊还是利弊相生还不清楚吗?……你打人不暴力,你贪污不暴力,你猥亵幼女不暴力,俺们揭发揭发讨论讨论就暴力了?”“我不认为网络暴力是暴力,而是—种新生的力量,我要为这种‘暴力’摇旗呐喊”;“网络暴力其实针对的都是违反了伦理、道德以及法律的,从虐动物事件、小三儿‘菊花香香’、政法大学杀师事件,再到杭州市委书记‘APPLEKING’的救房事高论,无不是触动了草根阶层的道德底线后进行的正义行动。”

3.网络暴力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手段,这是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之举。有网友写道“如果凡是在网络上曝光了一些官员的恶行,就要被冠之以‘网络暴力’,或者是‘网络攻击’,然后在权力的驱使下,由公安机关进行跨省抓捕,再失去了网民的舆论干预,那么,徐梗荣的惨案会不会被曝光?等待邓玉娇的结局会不会是被以‘故意杀人罪’而遭冤杀?”“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被拿到网络上当做恶人的,又有几个是白丁、老百姓?这些人中又有几个人是良善之辈?如果没有广大网民的谴责和舆论千扰,他们会被查处吗?”

4.网络暴力是比较安全的发泄方式,比走上街头的现实暴力好。有网友认为“在实际暴力面前,网络暴力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他不会造成即时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至少具有一定时间来缓冲,进而进行验证和筛选”;“网络的暴力给民意提供了一个发泄口,心理学角度看,发泄之后的怨气一般会减少,这种怨气直接面对现实的强度就会相对减少。”

5.有网络暴力,但没有“网络暴民”。所谓网络暴民,其实是有正义感的网民,这比整个社会的冷漠好得多。有网友写道“网络暴力的确存在,我们必须正视;但我一直坚持互联网上从来没有暴民”“每一个虚拟的ID背后其实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体。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工作、交往、哭泣、欢乐,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关爱亲友、帮助他人,怎么可能是网络暴民呢?如果说他们有“组织”的对暴力的话,那只不过他们同时而又不断对一系列不平之事发出共同的良心怒吼;所以看起来,他们是有组织的。”

对于“网络暴民”的自我辩护,一些学者和媒体人也认为要理性对待网络暴力,如着名社会学家夏学銮就认为网络的集体声讨、讨伐行为般是出于正义的义愦”“是一个社情民意的窗口”。着名媒体人曹林在“史上最毒后妈”之谜解开后认为“并不存在什么源于网络某种属性所特有的暴力,网络暴力是评论者臆想出的一个伪问题”;“网民激烈的反应,怡怡表现出社会一种可敬的疾恶如仇道德感。着名记者闾丘露薇也认为,所谓的网络暴民“其实也算是弱势群体,除了网络,他们的声音又在哪里可以被听到,又在哪里可以表达?其实网络给了这些人一个出口,仔细想想,对于社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他们的这种语言的暴力,如果要真正转化成为行动,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而如果没有一个地方让他们抒发,积聚的太久,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情。”

从“网络暴民”的自我辩护可以看出,他们在本质上都是有着强烈的道德正义感、社会责任感的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无力或者无机会伸张正义,因此通过网络开展维护道德底线和社会正义的活动,目的是希望达到激浊扬清、净化社会的目的。但是,网络暴力在鞭挞丑恶、维护社会正义的同时,的确也存在情绪化、极端化、片面化的问题,有时还会伤及无辜,是一把真正“双刃剑”,不能简单视其为贬义词。

四、网络暴力是迫使当事方屈服的网络攻击性行为的总称

纵观学术界和媒体对网络暴力的分析,以及网民对“网络暴力”的辩护,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点:一是网络暴力不是真实的、现实的暴力,而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的讨伐行为,往往带有侮辱、谩骂等人身攻击特征;二是网络暴力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攻击性,因而可以称之为软暴力;三是网络暴力的起因多为道德义愦,因此大多数受害者在网民的眼中都有一定的道德污点;四是网络暴力的强制力大小在于其人数的多寡,产生重要影响的网络暴力事件往往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从而构成“多数人的暴政”。

根据“网络暴力”争辩双方的论述,以及近年来的所谓网络暴力事件,我们将网络暴力的内涵确定为:网络暴力是网民对当事人或者组织实施的以制造心理压力为手段,以迫使当事人或者组织屈服的网络攻击性行为的总称;因这种行为带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与现实中的暴力类似,故而称为网络暴力。

1.网络暴力的主体、客体和实施方式。

网络暴力作为网络攻击性行为,有其特定的主体、客体和实施方式。网络暴力行为的主体即网络暴力行为的实施者,是各种类型的网民。网络暴力行为的客体即这种行为的承受者,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某个群体(如中国人针对日本人,也可能是某个组织(如钓鱼执法部门)。网络暴力的实施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人身攻击行为,包括侮辱谩骂、造谣诽谤、曝光个人隐私等;二是舆论攻击行为,包括道德谴责、群体围攻、形成舆论压力等;三是黑客攻击行为,包括邮件攻击、篡改主页、瘫痪网站等;四是网络勒索行为,通过网络恐吓等手段,以获取财物为目的网络犯罪行为。

2.网络暴力的强制性主要体现为心理压力。

网络暴力作为一个未经严格定义就广泛使用的概念,是因为其行为表现让当事人和社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现实暴力的基本特征。那么,现实社会中的暴力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呢?根据《辞海》对暴力的解释,暴力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在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中使用的强制性力量,既有革命的暴力,也有反革命的暴力,而且无产阶级只有使用革命暴力才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可见这里的暴力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二是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从《辞海》的解释可以看出,暴力在作为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中使用的强制性力量时是一个中性词,是表述集体行为的集合词;当暴力作为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的强暴行为时,暴力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词,既可能是个体行为也可能是群体行为;无论暴力从哪种意义上使用,暴力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因此,网络暴力借用现实的“暴力”这个词来表述网络中的某种特定行为,就是因为网络中的暴力同样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因此,判断一种网络行为是否属于网络暴力,关键看是否具有强制性特征。网络欺诈、网络色情、网络暴力游戏、网络偷窥等网络失范行为和网络侵权行为尽管违反了道德和法律,但是这些行为并没有对当事人构成强制性,因而不能认定为网络暴力行为。与一般的网络侵权行为和网络失范行为不同,网络暴力行为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攻击性。

网络暴力的强制性并不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直接暴力取得,而是通过制造心理压力实现,通常用这样几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通过群体的道德谴责发动舆论攻势,形成舆论压力,促使当事人或者组织认错并承担相应责任;二是通过侮辱谩骂恐吓等人身攻击语言迫使当事人屈服;三是通过人肉搜索曝光当事人隐私从而伤害其名誉的方式迫使其屈服;四是以娱乐心态对当事人进行恶搞,在事实上对当事人产生精神压力的行为;五是黑客通过侵入当事人的网络私人空间以迫使当事人屈服,或者通过篡改主页、瘫痪网站等方式以迫使当事组织屈服;六是网络罪犯通过网络恐吓等手段迫使当事人或者组织付出财物;七是从网络暴力延伸到现实暴力,通过电话、信件、围堵、骚扰家人等方式侵扰当事人的生活,或者千扰当事组织的正常秩序,其目的仍然制造心理压力而非直接的暴力攻击以迫使当事人或者组织屈服。

3.网络暴力是个体行为还是群体行为。

从近年来发生的各种网络暴力事件可以看出,大多数受到关注的网络暴力事件都是在网络上发生的群体性人身攻击行为,参与的相关网贴动辄以万计,有些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网贴甚至超过百万个。如2010年云南省高院将杀死2人(其中1名死者为3岁幼童的李昌奎从死刑改判为缓刑,网民群情激奋,对云南省高院领导展开了猛烈的人身攻击,发帖数超过10万,达134387个;回帖数更是超过150万,高达1528001个。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网络暴力行为是在网络论坛、聊天室、博客(包括微博)留言中看到的影响并不大的侮辱谩骂行为,这一点也得到了多数网友的肯定。人民网的网友投票显示,论坛和聊天室的攻击和辱骂最易让人联想到网络暴力,在网络暴力行为中排名第得票率达到25%。由此可见,网络暴力行为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凡是形成网络公共事件的网络暴力事件都是群体性行为,而大多数在论坛、聊天室、博客留言、私人邮件或者交友聊天中发生的网络暴力都是个体性行为。

4.网络暴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可以归于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否应当包含现实的暴力,在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软暴力,本应当只限于网络中发生的攻击性行为。但是,从网络暴力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攻击性行为,如电话骚扰、信件骚扰、侵扰当事人家庭、扰乱当事组织的工作秩序等行为,是从属于网络暴力的附生性行为,并非现实的自生性行为,如果没有网络暴力就不会发生,因此可以归于网络暴力。

5.带有人身攻击性的网络监督行为也是网络暴力。

在当今中国,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网络反腐的利器,这一点已经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因此有学者认为网络监督不是网络暴力。事实上,否认网络监督是网络暴力的观点已经先入为主地把网络暴力置于贬义词的地位,担心网络监督带上网络暴力的烙印有亵渎网络监督。但是,从周老虎事件、周久耕事件、林嘉祥事件到钓鱼执法、躲猫猫、邓玉娇案、李昌奎案、乃至最近发生的“表哥”、“房叔”、“房婶”“房妹”事件,哪一个当事人没有遭遇过包括侮辱谩骂、曝光隐私的人身攻击,哪一个当事组织没有受到包括道德谴责、网络围攻在内的网络舆论攻击?根据前述的网络暴力的定义,只要是有着明显的强制性特征的网络攻击性行为,都是网络暴力,大多数的网络监督都带有网络暴力特征,因此也可以算是网络暴力。

从理想状态而言,政府官员、公众人物本来应当接受监督,无论网民的监督方式如何,网络监督都是广大网民的权利,接受监督是广大官员、公众人物和各级政府的义务。当然,网民在开展网络监督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网络暴力。不过,一些网民的确带有强烈的羡慕嫉妒恨情绪,因而在网络监督中往往会伴有道德质疑、侮辱谩骂、曝光隐私、舆论围攻等攻击性行为,我们的当事人不能以拒绝网络暴力为由拒绝接受监督,而是应当把网络暴力当作一个反应社情民意的窗口、一面考察自身得失的镜子。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百姓心中的怨气、戾气,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网络暴力是一把“双刃剑”,不能简单视其为贬义词。

如前所述,按照《辞海》关于暴力的解释可以看出,暴力本身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革命的暴力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反革命的暴力可以阻碍社会进步。同样,网络暴力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软暴力,是一把“双刃剑方面可以通过群众的道德谴责、网络舆论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阻止道德滑坡,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推动我国的反腐工作、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激发人民参政议政。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助长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暴力倾向,放纵不文明言行,淡化法制意识,有造成社会分裂和社会动荡的危险。因此,全社会要共同努力,重新审视网络暴力这把“双刃剑”,努力变暴为宝,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面力量,而不是任其成为破坏社会稳定发展的消极因素。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篇4

31岁的姜岩,当她情无反顾地从24层高楼跳下,纵身飞向“天堂”的时候,或许想不到在她身后会有无数人为她悲伤,甚至为她违法仗义执言与行动。

死亡,对他人的非理,往往是最具催化性的一种力量。人们基于同情,基于同态想象而生之悲情,基于放大的义愤,基于群体广场效应……于是网络暴力,以及延伸到具体生活中的干扰与威胁,都应运而生。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各种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法律观、权利观……纷然杂陈的时代。许多人的灵魂精神处于动荡状态,社会心理方面既有传统窠臼压抑新生观念的一面,也有新观念破土而出的倔强。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就常常会借助一些事件,在人群中展开;另一方面,由于精神以及生活本身的变迁剧烈,人们的安全感减弱,焦虑感增强,浮躁与不安成为最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大量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的挫折,对现实的不满意,以及公共诉说与法律救济的难度,都导致他们在虚拟世界寻找发泄机会与场所的潜意识冲动。而网络因其隐匿性与大众性,也便成为发泄心理垃圾的首选之所,网络暴力因此风生水起。

网络暴力的型态,绝大多数情形下,是以动机猜测、道德批判、智力贬低、伤尊辱智的脏话谩骂以及极性思维、压制甚至剥夺他人言论自由的方式为主要特征,严重的时候会达到损害当事人基本隐私权、名誉权、生活的安宁等情形,这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教育下的共同结果。另外,网络群聚的特点,也有点类似群体心理学上所谓的广场效应,千人万众的类似声音会造成热衷此中的人,完全将自己虚拟化、无名氏化。当他们处于集群自大与正义假定的亢奋状态时,就会产生自己的行为不需要承担后果的安全幻觉――于是一切胆大妄为的行为都可能发生。

如果按照严格标准,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暴力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那些在网络上用脏话骂人的行为,是一种轻度的网络暴力。只是因为它过于普遍,与直接用口头表达相比,其损害程度较轻,加之现实法律救济的难度,它才没有引发广泛关注。一个将辱骂视为无所谓的社会是畸形的,说明这个社会教养方面的匮乏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也说明了人们的内心与外表之间的人格分裂也已很严重。

当人们被一种未经理性过滤的情绪支配时,往往会遗忘他人的正当权利――人格不受侮慢被文明对待的权利、自我辩护的权利、私生活不受干扰的权利,隐私不受侵扰的权利。如果说网络上的辱骂还只是一件不算严重侵害他人人格权的事,那么数年来,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也已经发生过好多起。从“网络虐猫案”、“铜须门事件”以及“姜岩事件”,到刚刚发生――甚至还在继续――的针对留美女生王千源的网络暴力案,网络暴力无论如何都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严肃对待。

在这些事件中,一个关键的网络工具――就是被网友们津津乐道且心生恐惧的“人肉搜索引擎”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是曝人隐私的主要工具,随着隐私的曝光,被声讨的对象无处遁形,随之而来的就有可能引发网友从键盘走进现实的恐吓甚至攻击。

虽然“人肉搜索引擎”在一些真正于社会正义相关的公共事件中,也会发生巨大作用力,例如,在“华南虎事件”中,如果没有“人肉搜索引擎”的介入,也许真相揭露不会那么有效率。但是,无论如何,从近几年发生的几起典型利用“人肉搜索引擎”的网络暴力案件中,不得不说,它的作用主要还限于对公民隐私信息的非法曝光。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在西方,公众的事情大家都参与做主,而个人的事情大家都无权过问。而中国正好相反,个人的事情大家都有权过问,公众的事情大家都不管。在由“人肉搜索引擎”引发的几起网络暴力事件中,这样的状况十分明显,例如这次的“姜岩事件”,以前的“铜须门事件”等。在走向法治的时代,人们要懂得尊重他人的基本人格和权利,甚至要尊重他人堕落的权利。

由此,对网络暴力事件,除了被侵害的当事人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网民群体更需要有公民意识。

由于中国的公民教育迟迟未有系统及较为详尽的制度安排,无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无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世界里遨游嬉闹,都缺乏权利意识。这种权利意识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是对自己拥有什么样的公民权并不清楚,其二是随之而来的对他人拥有何种公民权也不甚了了。这样一来就导致两种后果:其一是缺乏法律意义上权利自我维护的意识,其二是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基本公民权。这两种后果实际上是一体两面,是孪生兄弟。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一起事件发生时,网民们往往并不能清晰地划清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不能清晰地认知自己的行为,是否应首先该符合法律的要求,其次才是考察道德正当性。

除了是否合法,在涉及道德正当性的问题面前,网民们往往也缺乏区分道德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的差异:哪些行为既不符合公德,也不符合私德?哪些行为仅仅是不符合私德,却与公德无关?与此相关,网民们也往往不容易清晰地意识到私德领域的事,各人自己负责,他人无权置喙。只有当私德意义上的败德行为损害了公德利益或者损害了公共法律关系中的一方的时候,与行为人无直接利害关系者才有权去评价;而那些仅仅损害了私权法律关系中的人权时,外人是不必以公共姿态去关注的;如果在私人领域中表现关切,也得把握分寸,没有特殊原因,不能为了仗义就损害他人正当的法律权利。

这里稍稍需要留意的是,网络暴力在某些情况下,会处于并不需要承担法律后果的违法状态中。例如,在公共事件中,对于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人物,例如官员、涉事的公共人物,来自网络暴力对他们的轻微伤害,就需要他们有一定的担当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暴力本身是合法的,只是为了公共事件讨论的充分展开,而在现实中不得不牺牲公共人物们的部分权利,其牺牲的限度在于不影响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名誉。因此,这是法律理想与现实生活妥协的产物,其妥协的目的在于保护言论自由、维持人们公共关切的热情。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篇5

【关键词】网络暴力;网络环境;构建

一、网络暴力的相关概念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狂热、非理性的情绪支配下,在互联网上借助网络舆论力量,对他人进行言语侮辱、威胁诽谤甚至人身攻击等的群体性暴力行为。它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实施攻击者虽然往往是匿名的、虚拟的,但给当事人所带来的伤害却是真是的。实施网络暴力的网民被称为网络暴民。

二、网络暴力实现的主要形式、共同特征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网络暴力的实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最初阶段:倾向于“泛娱乐”性质的恶搞。网络恶搞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针对一定的人或事物应用各种手段炮制出来的违背常理,让人啼笑皆非的网络恶作剧。网络恶搞的对象可以是某件事物,也可以是具体的某个人。一般情况下的恶搞行为更倾向于一种“泛娱乐”化的哗众取宠的心态,虽然有着颠覆大众道德标准、混淆是非判断的嫌疑,但其暴力性质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可以把它视为网络暴力的初级阶段。

升级阶段:有一定攻击性的板砖。在网上,网民们把对某一问题的反对和批评形象地叫做给它拍“板砖”。“拍板砖”的行为比较普遍地出现在网络各种形式的表达里,比如新闻跟贴、“BBS”、论坛,近两年则更集中地出现在个人博客里。2006年,异军突起的博客成为了名人与公众面对面自由交流的阵地。然而,伴随着这一阵开博热潮,博客上的种种“板砖”恶战也开始蔓延开来。首当其冲的是一批文人博客上的口水战,比如轰动一时的“韩白之争”。在这场口水风波里,论战从文艺观不同,世界观迥异的争鸣发展到后来纯粹的人身攻击。而论战双方身后的一群支持者更是“砖头”乱飞:以偏概全发泄者有之,污言秽语随意骂街者有之,某些话之下流和恶毒,令人吃惊。因为已经涉及到相当程度的人身攻击,因此,这样的“板砖”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暴力性质。

终极阶段:终极追杀令――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的终极形式为网络“人肉搜索”,也称网络“终极追杀令”。网络人肉搜索本来是“猫扑(mop)”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后用来泛指在网上发起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网络人肉搜索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肉”()。劫持域名、邮箱、封ID、窃取并公布他人私密资料,甚至是在现实生活中对网上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或威胁等,都是人肉搜索的后续行为。

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不仅广被包括央视《大家看法》节目在内的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更引发了包括《纽约时报》、《南德意志报》等多家海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国际先驱论坛报》甚至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了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

经由人肉搜索促成的网络暴力现象到了2007年以后有了进一步的升级,其暴力行为的表达方式由以往仅限于在网上公布当事人隐私变成了现实生活中对当事人的人身攻击。2007年被媒体称为“第一桩人肉搜索案” 的“女白领自杀”事件,可以说是网络暴力从网络延续到现实的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网络暴力由于其强大的群体性和攻击性,一旦失控,将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挑战了传统的道德标准。比如那些低俗娱乐新闻在网络上的泛滥和前些年对“红色经典”无休止的恶搞。低俗娱乐新闻凸现了某些人阴暗的窥视心理和不正常的好奇心;对“红色经典”的恶搞则颠覆了人们的道德标准,混淆了是非判断的价值观念。

其二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某一事件从一新闻事件发展到成为网络暴力事件,其中经过大量网友的非理性传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夸大,而如果这种以讹传讹的传递过程造成的偏差成为了网络舆论的主流的话,势必折射到现实社会当中,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三是容易引发现实的社会矛盾。一些新闻,甚至是假新闻,在被网民不理性的传播下,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们所利用,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继而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如06年的“高州事件”、08年的“贵州瓮安6.28事件”等,本来都是并不复杂的民事纠纷,被某些别有用心的网民辗转传播后,却越来越离谱,最终引发成为影响非常恶劣的重大社会案件。

三、遏制网络暴力的建议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从“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这几个方面对互联网进行治理。这也是政府治理互联网的一个理念和方向。但是,就像网络暴力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深层原因一样,网络暴力的遏制和消除也需要依靠除政府以外的网站经营者和网民等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多管齐下,做好监管。具体而言,政府方面的作为应当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1、出台相关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细则,严格监督,规范管理。目前,国家针对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对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显得相对滞后,对一些现实问题覆盖范围不足,并且缺乏实实在在的操作性,在现实中很难具体实施。为此,要实现切实的监管功能,需要的是一些操作层面上,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法律法规的细则。

网站经营者:增强社会责任感,文明办网。其实,无论是“泛娱乐化”的恶搞还是目标明确的人肉搜索,说到底,每一次网络暴力事件的发展都需要网站管理者的助推――至少是纵容――比如管理员的反复置顶推荐。网站为访问量和点击率而炒作广受社会大众关注的网络事件无疑也是网站出名盈利的捷径之一。因此,要实现网站获利和树德的“双赢”,增加社会责任感,文明办网,应当成为网站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应有之义。

网民:加强个人素质教育,文明上网。

2006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把2006年度人物的桂冠颁给了“YOU”――全体网民。的确,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凭借互联网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因此,我们每一个网民也就责无旁贷的成为了网络文明的具体执行者。“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正因为如此,网络上的道德约束也要比现实社会弱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文明上网,强调得更多的是依靠个人道德和修养来维系的,一种个人的“自律”性道德。网络不文明行为其实正是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浮躁媚俗等不道德行为的网络版。据调查显示,中国的网民中18至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网民在结构上呈现低龄化的态势。年轻一代网民正处于道德观念的形成期,因此,加强青少年的个人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刻不容缓。

遏制网络暴力,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仅靠某一方面单独作为而实现。只有在逐步健全法治规则,依法治网的前提下,通过增强网站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网民的个人道德素质的综合手段来净化网络空间,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8

[2]《网络暴力 请善用你宝贵的话语权》央视网

作者简介: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篇6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80-01

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即:载体网络媒介、产生语言的主体网民还有网络网民共存其内的社会,从这三个维度可窥见其产生带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唯有对该现象的成因进行全方位透视,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分析

(一)社会客体

1.社会矛盾在虚拟网络世界的演化

网络语言暴力展现了社会舆论形成机制当中非理性的层面,反映了人们在情绪上存在的盲从心理,而我们发现执行网络语言暴力的人大都具备缺乏个体判断力、盲从且情绪化的特征,这些都是在当前社会矛盾冲突下产生的个体病态心理特征。

2.社会文化诟病的体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前商品经济的巨浪袭击下我国文化界出现了由较为纯粹的精神理性活动转变为肉体感官活动的审美异化,而这种异化直接在影响力深厚的文化界作家圈反映出来,更引发众生效仿。再转看非本土社会的文化影响,譬如音乐文化中的Rap元素,原本取材西方黑帮文化,当中带有较多暴力、反体制、性滥交、以及无政府主义思想。美国好莱坞电影、外国研发的暴力电子游戏,这些文化产业的附属产品都明带着各类暴力语言的元素。

3.社会经济及法律层面的缺陷

网络语言暴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就在“人肉搜索”上,而这一方式无疑是众多依赖网络营销盈利的网络最成功的商业操作,因为每次成功的“人肉搜索”,都将造成网民的大肆跟帖和点击,这为网站所带来的影响度和收入不可估料,这些非正当的商业动机致使网络语言暴力频繁出现。当前社会层面对网络语言暴力所特定的法律法规并非完善,而且由于网民的虚拟身份以及网络自身的特性,造成了诸多法律法规存在盲点,因此未能真正从法律的层面彻底解决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而“人肉搜索”对网络外和法律外的社会自由人所形成的危害亦是无法估料的。

(二)网民主体

语言无主体则构不成语言源。当前我国社会的网民主体,大部分都是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即知识基础的群体,其间以年轻人居多,结合这类群体的年龄特征和个人心理机制(譬如爆发阴影原型之说、自卑感影响、社会无意识的释放等),标新立异的出格行为和网络暴力语言成为他们不良情绪的宣泄形式。在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过程中,网民盲目从众心理也是关键的心理因素,道听途说而后人云亦云,往往加大网络舆论的效果。

(三)网络媒介

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从主体和客体方面论述,还需要联系到主客体间的衔接者,即网络媒介。网络媒介所带有的特性,也会成为衍生语言暴力的因素。譬如网络文化的大众性质,使其具备娱乐性,因此网络语言也被增添游戏、夸张的成分,若这类语言未能有序正常的展现出来,被居心不良的网民肆意粗暴利用,则会产生暴力性语言。网络媒介的本质属性便是其虚拟性,这也是其与现实社会区分的最大特性,由于其虚拟,因此为网民们无形间套上防护罩,使其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而肆意对正常规范造成破坏。这是网络媒介的固有弊端,也是社会管理在法制法规上存在盲点的根本所在。网络媒介的管理涉及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层面,因此网管在传播内容审核监控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也是致使该现象蔓延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语言暴力对策略谈

网络语言暴力介于其存在的复杂性,无法完全根除只能加以预防和稀释。首先必须完善对网络管理法规的制定,在《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中也有体现,争取以后台实名制的方式来避免网络匿名所带来的各类麻烦,特别是当前各大高校的BBS论坛,以广州大学的惠风和畅论坛为例,多采取实名学号和个人信息登记的方式来维护网络的安全环境;其次是不断完善网络语言的监管机制,定期监控和检查网络页面中出现的污言秽语内容,加强对网络编辑人员的语言规范培训,提高网络技术升级的管理,采取类似“防火墙”的网络语言过滤程序;此外还要对网络传播教育进行普及和强化,引导社会上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观念,家长和教师应当密切关注网络语言的传播现象并及时加以疏导,网络媒体自身亦要关注文明网络的建设,集体摈弃“愤青型”的言论方式,利用专业媒体来营造文明空间,在校园网络社区方面可以多设一些权威性专业学术站点,如中国知网和维普、万方等网站镜像,开设网络讲座及名师专家的谈话内容,组织带有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网络语言环境。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客体、网民主体和主客间网络媒介三个维度简单论述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现行网络环境和社会情况略谈网络语言暴力处理的有效对策,旨在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篇7

关键词:中学生;校园暴力;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95-02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发展,暴力这个问题,成为了社会备受瞩目的社会性问题。尤其在中学生群体中,校园暴力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学生的代名词。见诸于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校园暴力事件冲击着我们的眼球。那些实施暴力的中学生们,他们施暴的手段也越来越恶劣。他们的施暴行为,给那些被施暴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是精神的冲击。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半成熟、半儿童特点十分明显,可塑性大而不稳定,常被人喻为多事之秋,心理学称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如果被成功的塑造,他们是社会有用之才。如果放任自流,也许便是社会的害群之马。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

有关暴力的定义学术界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对自我、他人、某个群体或某个社会有意地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体力或武力、其结果是造成,或很可能造成伤害、死亡、心理创伤、畸形或剥夺。”关于校园暴力,美国学者格林・迈克尔认为,校园暴力包括在学校或学校活动中发生的具有挑衅性质和暴力性质的现象以及来自医源性政策和实践的制度性暴力,前者通常被称为人际暴力或直接暴力,后者则被称为制度暴力或间接暴力。另有学者认为, 学校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暴力虐待行为,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间的、形式有集体和个体之分。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因素

中学校园暴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他是多方面问题的综合。既有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和中学生个体自身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不科学,家庭氛围不正常,家长行为不端正,家庭周边环境不健康,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影响是逐渐渗透和根深蒂固的。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得不到正常家庭中应有的关爱,父母往往会忽视对其子女的心理、生理、或者学习上的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漠不关心。当校园暴力或其他违法事件发生了,这些父母才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然而,中学生正处于“第二反抗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时期,他们对父母的管教极为反感。他们不愿意与父母敞开心扉,对父母的说教又显得那么不耐烦。同时,他们又处于社会化的初始阶段,他门对权威或父母的反抗往往使他们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遭受挫折。这些挫折增加了他们暴力行为的可能性。他们会把矛头指向比他们弱小的群体,进而发泄自己的不快。另外,有些家庭极端溺爱或者放纵孩子,孩子在他们的庇护伞下生长。他们通常为孩子摆平一些他们自认为的一些困难。当孩子以施暴者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可能没有及时的制止,这将会更加纵容孩子成为施暴者。此外,家长的暴力行为,也是中学施爆的重要原因,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孩子天生就是一个模仿者。家长的不良行为很可能就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暴力行为。

(二)学校教育不当

学校是学生进行专门学习的场所。与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相比,学校教育更有目的性,带有明显的半强制性。学校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德、智、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但中国中学教育出现了很多易见的弊端。首先,中国中国教育现状是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大量存在,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中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迷茫区,对自己定位不清,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路标,学校教育就是是一个重要的路标,中学生活单调而单纯,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是进入社会的一个台阶。当学校没有在道德和法制方面做好铺垫时,他们很容易迷路,迷失自己,随波逐流,踏空台阶,让更多的暴力思想趁虚而入,以致容易造成暴力事件的发生;其次,师资力量缺乏,主要表现在数量和质量面。数量上,在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学,班级人数超出了三十人的标准,这样一个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很难掌握到每位学生的情况。在升学压力的驱使下,教师更多关注的的是能考出好成绩的学生,被忽视的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潜在的后进生。这些潜在的后进生们,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往往会以一种仇视的心理去藐视他们老师,和班级纪律,与他们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打破学校常规,满足他们的英雄情结。质量上,教育的真义在于通过教育者的合理引导,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然而,在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他们常常采取教育暴力压服孩子。对孩子进行躯体暴力和言语暴力,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变相的把孩子驱离学校。

(三)中学生个人的原因

中学时期正处于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这个期间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和充满矛盾的。这个时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典型特征是,心理发展明显滞后于生理发展。生理的发展让中学生的内心充满成熟感,一举一动明显有着模仿大人的成分,但是在心理上却还童心未泯,遇事无所适从,考虑事情感性大于理性。在心理上,他们自我意识的增长,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处于自我中心的态势,遇到困难不向父母求助,而是转向自己的同伴,同时,他们又非常重视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角色和权威,往往义气行事。在行为上,校园暴力主要以躯体暴力,言语暴力为主。那些暴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两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群体现象。有些人是事件的发起者,而更多人是事件的从众者。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层出不穷,更新换代迅速,人们的生活步调随之加快。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学生的生活中,网络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加入了低头一组,除了上课,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网络。网络是一个乌龙混杂的虚拟世界,一方面,它扩充了青少年认识外面世界的渠道。另一方面,它给了暴力、色情、网络游戏等这些不良信息可趁之机。暴力、色情等充斥着青少年的眼球,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尤其是网络游戏,在网络游戏里,青少年可以满足他们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在网络世界里简单粗暴的行为很容易出现在社会中。在一个超过对 200 项媒体暴力和攻击行为的研究分析中,研究者发现青少年暴露在充斥着暴力的媒体之下,会引起其攻击行为周期的缩短。另一个更新的研究发现,较少看电视或其他暴力媒体的青少年,其侵略行为较少。

三、建立预防干预机制,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许多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不和谐、自信心和自尊心低、家庭不完整等都与校园暴力存在高相关。因此,除了要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外,还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的预防机制,避免暴力发生。

(一)增强父母责任感,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健康顾问,而且还是孩子的精神导师。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父母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在教育孩子时应讲究方法,尤其在道德方面的教育,要以身作则,不能以自己的思想去控制孩子,将自己不成熟的思想强加给孩子。民主的家庭教育是较好的教育方法。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遵循从低到高的原则,只有低一层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上升为高层的需要。因此,家不仅仅是孩子的港湾而已,它的温馨更需要相互的尊敬和爱的填补。父母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更多爱的包容,注意耐心引导孩子,不是惟命是从,不是专横暴力。当然,由于父母接受的教育不同,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差异。因此,需要教育机构大力的扶持。比如,定期在社区为家长进行讲座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或让家长进行交流,传授经验,取长补短。让家长知道,养育孩子并不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

(二)更新学校教育理念,加大学校防治力度

人类教育的初始化状态是一种“在生活中”的教育,教育与生活基本上是合一的,教育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教育,教育与生活相得益彰、融洽共处 。然而,现在的教育是缺乏生活气息的,完全是应试教育,与生活割裂开来。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流水线般教育。这样的教育,显然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特点,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到了中学时期,升学压力加大,学业负担重,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或沉迷于网络而逃避现实。因此,学校应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另外,还要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定期与学生交流,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预防。定期与家长沟通,开办家长会,让家长知道孩子近期状态,配合学校教育。最后,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定期宣传法制思想,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三)净化社会环境,建立社会防御机制

良好的社会环境必定是一个干净、健康的环境。当然也是全社会共同维护的环境。首先,杜绝暴力文化。“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对影片,电视剧等音像制品实行分级管理,避免青少年直接接触凶杀等暴力片。再次,净化网络环境。网络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一大毒瘤,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在这一点上,政府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加大对游戏的审查力度,杜绝黄色、暴力游戏,多部门合力监管游戏流通渠道,还给公民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最后,本人认为政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走向基层,定期向中学生传授预防犯罪的措施,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同时讲授法律常识,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中学时期正处于“初出茅庐不怕虎”的时期,他们不是不怕法律,而是不懂法律,不知道行为后果的严重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讲解应该比教师在讲台上的讲授更有威慑力。

四、结语

总之,校园暴力的发生并非偶然因素促成的,它是多方面的综合。因此,要防范和控制校园暴力,必须要从各方面综合治理,让不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各因素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Michael B・Greene,“Reducing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in Schools,”Trauma, Violence& Abuse ,V o l・6, No・3, 2005.

[2]张旺.美国校园暴力: 现状、成因及措施[J].青年研究,2002(11).

[3]理查德・谢弗,刘鹤群,房智慧(译).社会学与生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4]刘良华.教育、语言与生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01).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篇8

关键词:风险社会 微博暴力

本文为浙江传媒学院校级课题“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微博暴力”生成及治理研究”(编号:ZC13XJZ017)的结题成果。

一、概念解析

风险社会: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分析。之后,吉登斯、等学者也从制度、文化和社会结构等不同的层面对风险社会进行了研究,虽然相关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但是对风险社会的认识是一致的,即人类已经从传统的现代社会进入了新型的现代社会,新型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众多因素导致社会环境日益复杂,整个社会充满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新生的社会风险用以往的经验、技术和制度无法来避免和应对。

微博暴力:关于网络暴力和微博暴力,学术界现在尚无明确的概念。综合各方本文观点是:微博暴力是在各大微博平台上,微博使用人针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微博事件对微博当事人进行侮辱性语言攻击或者造谣诽谤给当事人及亲属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扰乱公众认知和社会秩序的暴力行为。

二、“微博暴力”的风险来源

(一)中国社会快速转型

1.政治制度的不健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并未同步进行,政府的职能转变尚未到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依旧存在,公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不满情绪增长。公民政治参与和诉求表达渠道不畅通,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尤其是简单快捷的微博平台来发声,甚至寻求通过网络的力量来促使问题的解决。如果此类事件没有得到很好的的沟通,极有可能酿成微博暴力事件。

2.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公平

社会转型期通常也是社会利益矛盾多发期,而利益分配格局又关系到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变化,失衡的利益结构、失序的利益关系、受阻的利益表达渠道和缺失的利益救济机制是当前利益格局面临的困境 1。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普遍存在着利益分配上的相对剥夺感,产生不满、抱怨、嫉妒、怨恨甚至愤怒等主观情绪,如果长期处于负面情绪而无法有效调适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微博的出现为人们宣泄情绪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传播快速的平台,当负面情绪在此不断累积并通过微博的广泛传播就很容易形成微博暴力。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

1.网络的匿名性使责任成本低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环境,人在网络中活动很大程度上是采用匿名的方式。虽然微博推出了实名认证,但是在前台依旧可以通过昵称、用户名等方式进行言论和活动。匿名性使得网民易在无须负责任的心理暗示下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传播网络信息,分享网络内容。而即使发生了歪曲事实、隐瞒真相、欺骗造谣的事情,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网络社会中“无名的大多数”身份而使责任成本大大降低,微博暴力也愈演愈烈。

2.网络的交互性使不良信息传播快而广

网络技术的交互性是指网络参与者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在微博互动中,网民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等各方因素制约,既可以大家同时在线实时交流,也可以通过浏览别人的信息内容而后发表意见。微博这种强大的交换信息和互相沟通交流的功能使得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且会通过与网友的交流互动积极参与到大众传播中。因而在微博互动中,如果传播的信息是虚假的、暴力的,不明真相的网友可能会不断扩散和传播,为二次传播或者多次传播提供了可能,网络暴力得以实现。

3.网络的开放性致进入门槛低

网络技术的开放性是指是在遵守网络协议的前提下,互联网是向大众开放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这种开放性使得进入网络的门槛非常低,基本上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各方面没有准入要求,因而人们信息、浏览新闻、交流互动等方面完全是开放的,大众拥有了平等的的话语权。但同时虚拟的网络社会也因为其开放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言论,在缺乏有效监管和自律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不道德行为,产生网络暴力。

三、“微博暴力”的社会功能

“功能”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很多社会学家对功能主义进行了研究和阐释。微博暴力从总体上看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其中也蕴含着某些积极意义。

(一)正功能

1.公民意识培养。通过微博的互动,公民可以更多地发出真实的声音,实现平等的对话,同时在交流和沟通中会基于各自所长分享信息。虽然微博暴力给当事人和社会秩序造成了破坏,但是每一次的微博暴力行为都会经过反思,对于培养公民的平等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

2.社会安全阀功能。中国现在处于社会风险较大的时期,极易爆发社会矛盾。微博暴力事件,反映了民众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网民对政府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微博暴力事件,政府部门可以更全面的收集和了解民众意愿,并未民众解决问题,同时在随后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尽可能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同时,网民通过在网络空间中宣泄内心的不满来释放负能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现行社会的破坏行为。

3.社会监督功能。通过对微博暴力事件的类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微博暴力事件和政府腐败、不作为有关。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网民获得信息的成本更低,对社会事务知情能力提高,可以更充分地行使监督权。强化了社会监督力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二)负功能

1.传播虚假信息,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微博暴力事件的后果通常是通过“人肉搜索”,将事件当事人及亲属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在网络上曝光。这实际上侵犯了事件当事人的人格权和隐私权。同时,个人信息的公布导致周围人的冷嘲热讽,降低了事件当事人的社会评价,侵犯了其名誉权,从而使当事人在生活、工作方面受到极大影响,甚至造成自杀等影响恶劣的后果。

2.扰乱网络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微博暴力的出现,扰乱了公民的社会认知,也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在匿名化的虚拟世界,愤怒、暴躁等负面极端情绪更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更容易促使不良信息传播,在群体极化的影响下,理性的声音逐渐被偏激的言论所淹没,从而使网络事件朝暴力方向发展。同时,微博暴力事件也有可能从网络蔓延到现实社会,扰乱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

注释:

1. 郭根. 当前中国利益格局困境的分析与破解[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参考文献

[1]姜方炳. “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 浙江学刊,2011(6).

[2]姚宝权.“风险社会”市阈下的“微博暴力”探析[J].2013(7).

[3]杨玉兰.微博时代公共舆论暴力的产生极其治理对策研究[N].2014(3).

[4]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3).

上一篇:简述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范文 下一篇:媒体融合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