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特色范文

时间:2023-12-15 17:14:32

少数民族的特色

少数民族的特色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升级;四川省;少数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63-02

前言:

在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在精神生活方面为人们提供许多物质技术手段的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以一种极其丰富精神文化产品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其中四川是文化建设的大省,因此就一定要有其特色的文化产业来支撑四川的发展。其中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是四川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四川省最有特色、最有市场开发潜力的重要部分。四川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很落后,因此对于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产业的基本内容

所谓文化产业,指的就是把文化的资源当成经济的资源,来对其进行市场化的开发与经营的产业,就是从事文化的产品和文化的服务的在生产经营中的活动,以及提供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服务行业的总称。

文化产业的特点就是利用文化资源作为基础,利用市场的需求作为前提条件,利用产业化的发展作为主要的手段,利用满足人们逐渐增加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根本的目的,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与文化的产品的行业。

文化产业有很多种类型,其中包括知识型、休闲型和娱乐型,当前包括电影、图书、音像、文化旅游、艺术博览会以及广告等相关的文化产品或者是所提供的文化服务的行业。文化产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要进行满足,因此我国的文化产业一定要保持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能够有机的统一。

二、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基本内容

我国的四川与重庆这两个地区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之为巴蜀。巴蜀地区是我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同时也是长江上游古文明的中心,因此巴蜀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巴蜀是一个多民族的区域,其中少数民族在整个巴蜀地区占有一半以上,这个少数民族都具有其特色的文化以及宝贵的历史文化,它们是整个巴蜀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四川文化最具有特色的重要部分。

我国的四川是一个文化的大省份,因此四川的发展一定要依靠其文化产业来支持。在四川省,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整个四川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服饰文化等,这些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是其独有的一种文化,是四川文化产业中最有开发潜力的丰富文化资源。但是我国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在当今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对于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的升级。

随着目前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人们在精神产品中的消费也在逐渐的增加,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就使得我们一定要重视对于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财产进行保护与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使自身的思路发生转换,同时还要坚持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对于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的升级,就是要把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当做一种经济发展的资源。我国四川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如凉山彝族的服饰与漆器等都要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使其特色的文化产业得以升级,这样才能够使其更好的发展。四川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极其丰富的,其中有很多的文化资源,最主要的文化资源就是人文的旅游资源,因为这是最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与风情的资源。

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有着其民族性与地域性的两种特点。因为各个民族独特的创造力,使得其本民族自身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务极其的丰富,同时还形成一种特殊的地方特点。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四川少数民族的各种特色的文化就构成了具有一个特色的文化特质,如苗族的银饰、彝族的百褶裙、藏族的袍子等。这些民族的特色文化融合在一起就汇聚成了一个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

三、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进行升级的原则

(一)要坚持发展先进的文化

我们在发展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时,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大力的发展先进的文化,对于比较落后的文化一定要进行改造,一定要彻底的抵制腐朽的文化,同时还要件事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对文化的机制进行创新,从而才能够使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可以有效的进行升级。

(二)坚持发展与管理同时进行

对于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一定要在其能够健康的进行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立管理的力度,这样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文化产业得以升级。我们要对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进行宏观的调控以及一定的监管,要加大执法的力度,这样才能够确保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能够健康的发展。

(三)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高度的统一

对于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我们一定要坚持使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够进行统一,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其特色的文化产业进行升级。一旦我们只讲求经济效益,这样就会偏离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如果我们只讲求社会效益,那么对于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也不能够进行持久的发展。

四、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进行升级的方式

(一)要充分的对其观念进行转变

我们一定不能把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文化消费,我们不能文化和经济相分割,同时也不能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分离,因为这样就会对我国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在进行升级的道路上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要制订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进行升级的相关政策

要制订一个健全的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的法规,努力的建立一个能够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的经营组织与体制,同时在制订的相关政策中一定要大力的鼓励并支持对于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进行升级,只有政府对其进行大力的扶持,才能够使其不断的进行升级与发展。

我们还要树立一定的品牌意识,努力的打造四川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中的精品,如凉山州的歌舞团、九寨沟的艺术团、以及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的艺人组合彝人制造等。因此我们是有树立一定的品牌意识与开发一定的精品,才能够在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使其得到升级,从而使其能够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向前发展。

(三)要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进行结合

我们把这两者相结合,就是要在旅游产业中充分的发展其特色文化的内涵,使旅游的景点在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的内涵上能够进行丰富。我们还要把旅游的景点中所富有的文化内涵用有形的表现形式来展示出来,如歌舞或者是艺术品等。对于当地旅游景区的建设一定要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规划,一定要使其具备丰富的文化,这样才能够使其文化的内涵与艺术的品味得以增加。

(四)要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和其文化保护进行结合

我们在对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进行升级的时候,一定要在本着对其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够保持特色文化最原始的面貌,同时还能够使我们在弘扬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的使其精华得以维持原貌并更好的向前发展。

(五)要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现代的科学技术进行结合

使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能够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更好的进行升级,使其文化产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现代的科学技术能够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更快的被传播,这样就能够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市场的先机,同时科学技术能够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充分的被带到国际化的文化市场中。

五、总结:

综上所述,四川是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大省,能够为其文化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就是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因此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是四川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四川省最有特色、最有市场开发潜力的重要部分。我们对于四川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进行升级的这些有效的途径,使我国四川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使我国四川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业更好的被推向社会,进而使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得到了弘扬。

参考文献:

[1]陈青.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加快推进“五个百色”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25).

[2]王雅荣,张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推进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6).

[3]邓经武.民族文化、地域人生与世界时潮的交融――关于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走向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科学版),2001(28).

[4]南文渊.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民族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15).

基金项目:2013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编号WHCY2013B22

少数民族的特色篇2

【关键词】人权保障;少数民族;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13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3-0001-008

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是国际人权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也是衡量一国人权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首先,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是普遍人权的根本要求。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宣布:“每一个人都享有本宣言规定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普遍性是人权的首要特征,少数民族人权是普遍人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障少数民族人权是人权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权实现的必经之路。其次,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推动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人权国际保护发端于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一些早期的国际条约如《奥格斯堡和约》(Peace of Augsburg)和《威斯特法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都涉及到了少数民族宗教等方面权利的保护问题,为近代以来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制度和实践定下了基调。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少数民族人权屡被严重侵犯的历史事实也催生了联合国的建立以及其后《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人权国际公约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再次,少数民族人权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逐步形成一个多民族国家组成的共同体:数千个民族生活在200多个国家之中,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存在。“鉴于人类历史上族群之间的不宽容、仇视以及压迫一直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而民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通常成为这些冲突中违反基本人权行为的最直接受害者”。从这个角度来讲,保障少数民族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石,是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最后,世界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事业亟待加强。在理论方面,人们关于“少数人”的界定、“少数人权利”的法律和政治哲学基础等问题存在广泛争论,以至于这一领域被称为“无结论的少数人权利问题”。在实践方面,少数民族人权保障在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众多挑战,诸如人权保障内容、效果、方式、后果等问题在很多社会中都缺乏基本共识。在制度方面,尽管联合国人权保护机制的“不歧视原则”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为了保护少数群体的人权而制定的,然而为少数群体的人权做出特别安排而进行的标准制定工作却进展缓慢。一些人权批评家甚至认为,“在国际人权的法律框架内,少数群体的人权被边缘化了,这些最易受侵害群体的权利甚至被排除出国际人权法律体系的框架之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繁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使各少数民族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工作,最终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各少数民族人口共为113792211人,占总人口的8.49%。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广泛分布于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并在长期的民族交往和民族流动过程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交错居住格局。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人权是民族平等政策的首要原则,是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权保障工作,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以民族政策和相关法律条文为基础,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实施全方位的保护。综合而言,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政策与实践体现出以下特色。

一、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领域的全面性

人权的内容设定对于人权保障具有决定性意义,人权内容的全面性也可以视作衡量一国人权保障状况的重要层面。早在人权国际保护事业发展的初期,西方发达国家阵营与发展中国家阵营就在人权内容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前者认为基本人权仅包括公民权和政治权利,而后者则坚持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也是基本人权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人权实践过程会受到历史社会现实和政治理念的影响,因此不同国家在本国人权保障的基本内容上会呈现差异。少数民族人权作为人权体系中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部分,其内容设定更是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政策息息相关。针对内容的差异,世界各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国家不承认少数民族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否定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必要性。例如法国宪法规定:法国只存在一个法兰西民族,任何具有法国国籍的人都属于法兰西民族。法国不承认少数民族的存在,自然也就不存在针对少数民族的人权保障内容,所有公民享受形式上平等等内容统一的人权保障。第二种类型的国家承认少数民族的存在并将其视作与主体族群存在文化差异的群体。这种类型的国家往往以多元文化主义来应对民族问题,尤其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权利的保护。第三种类型的国家往往是历史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和谐,这类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实施全方位的保障,力图通过特定的民族政策来实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保障领域的全面性正是中国少数民族人权政策与实践的首要特色。

第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保障。政治权利是人权的核心要素,保障少数民族人权首要就是维护其政治权利。在中国,各族人民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国家依法保障各少数民族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权利。在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中国政府普遍性地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等民族自治地方以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对于散杂居少数民族管理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权利,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予以保障。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人口特别少的民族至少有一名代表,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专门在全国各地创立民族院校并开设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积极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290多万少数民族干部,约占干部总数的7.4%;全国公务员队伍中,少数民族约占9.6%。

第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保障。首先,国家优先安排大量建设项目,兴建铁路、公路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工业,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国家重视消除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努力改善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已由1985年的4000多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770多万人。再次,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统计显示,1978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20889.40亿元,年均增长15.6%。此外,国家还积极制定系统化战略,推动民族地区发展。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所有民族自治地方全部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或者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和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近期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广泛应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时,都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电信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中国人民币主币除使用汉字之外,还使用了蒙古、藏、维吾尔、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国家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大量资金对民族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和维护,将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和传承。与此同时,国家也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

.

第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社会权利的保障。社会权利与社会成员生活息息相关,保障少数民族的社会权利是维护其基本人权的重要方面。中国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公共政策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特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充分保障其基本社会权利。在教育发展方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相关的义务教育、双语教育、高等教育等予以全面扶持。经过60年的努力,民族地方已形成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少数民族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在医疗卫生保障方面,国家注重政策倾斜,给予优先安排,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还投人大量财力,初步构建了民族地区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为尊重和满足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特殊需求,国家实行优惠的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供应政策,对少数民族群众特殊生产生活必需品提供稳定的保障。

二、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核心内容

生存权顾名思义是一种维持生命存在的权利,即活着的权利,指的是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存条件获得基本保障的权利。而发展权作为生存权的一种延伸,指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人的集体的国家和民族自由地参与和增进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全面发展并享受发展利益的一种资格和权能。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也是享有其它人权的基础,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其它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那这是中国人民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中国政府在人权方面的基本主张。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中国少数民族长期以来生存艰难、发展落后,基本人权缺乏保障导致了其它人权的全面缺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了对少数民族人权的全面保障。

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传统社会制度的改革来保障少数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地区都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一些民族地区在政治制度和政权形式上还保留着农奴制度、政教合一、土司制度、部落头人制和家支制度等。废除封建土地占有制度和经济剥削、废除人身依附的农奴制度和奴隶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生命权、人身自由和人身安全的最根本措施。以民主改革之前的为例,其社会形态基本特征是:政教合一的社会统治制度;三大领主及其人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占有农奴人身;森严的等级制度,对农奴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刑罚;农奴阶层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差役,社会停滞不前、经济崩溃;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根本谈不上做人的权利。1959年,中央政府领导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和运动,废除封建农奴制和政教合一制度,解放百万农奴和奴隶,从根本上为藏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来保障少数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人权状况的改善与发展受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其中经济因素居于基础性地位。经济发展是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首要条件,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基础极端薄弱,普遍存在经济结构单一、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的问题,在云南、、海南等省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少数民族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有的民族甚至濒临灭绝,其生存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民族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少数民族人权的实现状况,国家推行系列民族经济政策,调动特殊资源,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保障少数民族充分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及其它人权保障获得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少数民族生存权得到基本保障,且质量显著提高。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有13个少数民族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71.40岁的平均水平,7个高于汉族73.34岁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发展权也取得巨大进步。2008年,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3062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9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增长了30多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3389元,增长了19倍。

环境权泛指个人、集体、国家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民族环境权是民族对其地缘内环境的占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权是第三代人权的重要内容,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少数民族个体和少数民族集体而言,环境既是他们文化与文明的来源,也是他们生存与发展的保障。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大多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同时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忽视环境保护的行为,目前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森林覆盖日趋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草原沙化、碱化、退化严重;植被稀疏,动物生长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中国政府确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的四个重点地区和四项重点工程全部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全国22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接近半数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在大江大河上游禁止森林采伐,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及以粮代赈等。国家妥善解决生态建设补偿问题,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农牧民国家给予粮食补助,对因禁止森林采伐而减少财政收入的地方国家给予财政补助。

在多民族国家中,人口规模较小的少数民族容易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贫困问题仍较突出。为了保障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国家从2000年起组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对人口较少民族采取特殊帮扶措施,重点解决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200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制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的政策,国家民委等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区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2003年国家首次将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列入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对于22个人口少于10万的少数民族约63万人口实行特殊扶持政策,力争在三至五年内使他们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通信交通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2005年,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制定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重点扶持640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2011年,相关部委又联合出台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通过二期规划进一步推进人口较少民族的纵深发展。这些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及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人口较少民族及其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保障其生存权和发展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持。

三、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制度基础

应然人权是人权的一种理想化状态,实然人权则是指人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真正实现的人权。在任何国家和社会中,从应然人权走向实然人权都必须具备制度基础,没有制度基础的应然人权只是无法实现的虚幻和理想。“权利制度化是权利实现的首要环节。少数民族人权的实现,首先应在政治上解决好权利平等问题,其关键在于制度选择。”中国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人权,这种人权的享有是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制度基础的。不在少数民族人口高度集中的民族地区实行民族自治,其人权保障就只是一句空话。中国法律关于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即少数民族享有自治权的规定,是国际人权文件中所没有的内容,体现出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方面的超前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人权建设的可靠政治保障。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由于统治者长期执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与制度,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存在都难以得到承认,更别说享受平等的人权保护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探索之中就逐步形成了以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制度设想,并于1947年建立了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坚持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保护聚居少数民族人权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形式。截至2013年,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鉴于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较小、人口较少并且分散,不宜建立自治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通过设立民族乡的办法,使这些少数民族也能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截至2003年底,中国在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共建立了1173个民族乡。11个因人口较少且聚居区域较小而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中,有9个建有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人权的实现营造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改善了少数民族人权的实现状况,凸显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与制度在保护少数民族人权实践中的优越性。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政策、制度和法律三位一体的基本特征,在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从内容构成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5个层次:1.宪法,包括确认少数民族人权的条款,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条款,规定国家和上级国家机关在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中的职责的条款;2.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3.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规章中,关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和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的条款;4.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有关机关和部门为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保护少数民族人权的具体政策文本。这样一套政策与法律相结合的制度体系,确认了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应当享有的人权,规定了少数民族人权实现的基本方式和具体途径,构建了自治机关和国家政府部门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的具体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在于实现少数民族在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利。让各民族通过自主决定本民族事务的方式来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人权。依据相关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大致包括以下若干方面: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3.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4.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由;5.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6.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7.自主发展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效果与中央政府的作为息息相关。中央政府以实际行动支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为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其一表现为中央政府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有关民族自治地方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应当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中央政府对民族地方自治权的尊重、在国家决策中尊重民族地区的需要,这本身就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一种尊重。其二表现为中央政府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支持与帮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始终把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置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并将其体现在相关法规和政策之中。为贯彻这一国家意志,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突出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在国家战略规划中的地位、优先安排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持力度、采取特殊措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事业的投入、扶持民族自治地方扩大对外开放、组织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对口支援、重视民族自治地方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照顾少数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需要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民族地区人权建设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民族平等原则指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促进民族地区人权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

四、平等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的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路径

在少数人权利保护领域,国际上基本达成了两项共识:第一,尊重人权价值理念的核心是少数民族与多数民族一样,平等地享有一切基本权利和自由;第二,为确保在民族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能够在事实上有效地实现与其他民族的成员平等地享有某种权利,还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保护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从两者的关系上来说,权利的平等保护是对少数民族权利特殊保护的前提和基础,而少数民族权利的特殊保护是实现实质意义上权利平等保护的途径和保障。平等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是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实现路径,平等保护上的彻底性与特殊保护上的超前性是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政策的两大特色。

平等是人权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容,人权意味着实质意义上的权利平等。现代人权的基本要求就是权利的平等对待,“平等对待是压倒一切的原则,即使人们之间存在肤色、种族、宗教、语言等差异,也应当一视同仁,而不应区别对待。”在人权领域,平等保护意味着“非歧视”原则。联合国的《关于增进和保护属于少数的人的权利的规定》中把“歧视”定义为“基于种族、肤色、语言、宗教、民族或社会起源、出身或其他身份的差别而采取的区分、排除、限制和优惠,其目的和效果是为了消灭或削弱所有人在平等基础上对权利和自由的享有和行使”。反对歧视是为了“防止任何阻碍个人或群体享有他们所期望得到的平等待遇的行为”。在任何一个多民族社会中,政府或统治者都不应阻碍国家非歧视地确保其管辖范围内的每个个体享有人权,尤其是要确保那些在种族、族群、文化、宗教或语言上处于少数的个体的各项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在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这种平等与非歧视的原则在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政策体系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民族平等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实践的基石。经过60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少数民族人权实施平等保护的政策法律体系。少数民族人权平等保护遍及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各个领域。

联合国在对少数民族人权进行平等保护的长期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在平等的基础上享受权利和自由并不意味着在每一情况下的相同对待,当给予不同境遇的人以同等待遇,不但不能实现平等,反而是一种不公正的对待”。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与主体民族相比,少数民族大多处于结构上的弱势和被边缘化的境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在起点不平等的条件下,基于“非歧视”的平等保护原则,充其量能够实现的也只是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上的形式平等而非实质平等。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制度的主要设计者,李曾指出,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的影响,使其“在享受民族平等权利时,不能不在事实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平等作为现代法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必然要求某些情况下对权利进行特殊分配,对弱势群体的实际利益进行必要的补偿,做到“不同情况不同对待”,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性保护,达到维护其实质性利益的目的。这种视角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从法律上民族平等走向事实上的民族平等”理论不谋而合,这种认识成为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特殊保护的理论依托。

从国际视野来看,对少数民族权利的特殊保护,依照其运作的领域和宗旨,可以区分为优惠政策与特殊措施两种。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成员在平等的基础上依从共同的规则进行互动的“共同领域”中,为消除少数民族因历史和现实原因所导致的不利局面进而实现实质平等,所采取的特殊照顾称作“优惠政策”;而在社会中那些属于少数民族维持其群体特性和自我认同的“分立领域”中,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群体延续的目的所采取的政策称为“特殊措施”。按照这种理论划分,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也是通过优惠政策与特殊措施来实现的。

为了在共同领域中创造和恢复平等,中国政府针对少数民族在政治参与、经济贸易、教育、就业、人口生产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在政治参与方面,国家设立民族自治地方以确保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的实现,由本民族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长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确保人口比例过小的民族拥有全国人大代表的席位等。在经济贸易方面,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在民族地区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转向转移支付力度,为民族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提供巨大的税收优惠,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鼓励民族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发展。在教育文化方面,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投资,完善教育设施和教育配置,同时确保少数民族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优惠。在就业方面,国家规定应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照顾,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考试录用以及国有企业的招工考试中,为少数民族预留部分名额,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少数民族。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少数民族群众也予以变通执行,城镇居民的少数民族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可以生育三个孩子。

少数民族的特色篇3

一、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鄂尔多斯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近年来,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旅游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落实旅游产业政策,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和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大力开拓客源市场。紧紧围绕“成吉思汗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的总体旅游形象,全力打造“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和休闲避暑旅游文化名城”四大类旅游产品,成为自治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650.7万人次,同比增长9.7%,其中入境旅游31036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21.5%。

(一) 旅游产业已具一定规模。旅游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始终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首要工作,全力加快旅游产业的建设。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已达45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17家,3A级旅游景区14家,2A级旅游景区8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A级旅游景区总量和质量位居自治区第一。全市星级饭店33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6家,三星级饭店17家。旅行社及分社118家,其中具有出境经营权的旅行社及分社17家。全市规模以上“农(牧)家乐”旅游接待户500余家,其中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4家,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7家,市级“农(牧)家乐”旅游典型示范户15家。

(二)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多年来,鄂尔多斯市始终把提升服务质量放在重要的地位,并常抓不懈。在抓好行业培训工作的同时,通过举办“全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全市导游员讲解员技能大赛”和“全市蒙古族传统祝颂大赛”等,以赛代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旅游行业服务标兵。主编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旅游饭店管理培训教程》等培训教材。市旅游局先后与大连民族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等院校合作,建立了旅游管理干部培训基地,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旅游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旅游投诉数量并没有因游客数量的迅猛增长而增加。

(三)旅游产品体系日益丰富。2012年春,市旅游局在推进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中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在开发“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三大类旅游产品的同时,把康巴什新区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城市核心区为载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及休闲避暑旅游文化名城。同年8月,康巴什新区核心区完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城市核心区为载体建设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成为鄂尔多斯市重要的都市休闲避暑旅游文化产品代表。

(四)总体旅游形象更具影响力。通过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博览会、旅游促进会和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等,成功主办多届成吉思汗旅游文化周、响沙湾沙漠・摄影旅游节、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节、鄂尔多斯“九城宫”冰雪旅游节、康巴什休闲旅游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和开展旅游推介踩线活动等,借助央视、报刊、杂志、网络和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介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特别是作为全国第一个地级城市,在天安门广场LED屏大力度宣传推介我市旅游产品,播出“天堂草原・内蒙古鄂尔多斯”旅游公益宣传广告,使“成吉思汗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的总体旅游形象更具影响力。

二、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做大做强鄂尔多斯旅游业

未来五年,鄂尔多斯市将突出抓好以康巴什新区和东胜区为代表的休闲避暑旅游文化名城与成吉思汗文化相结合的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基地建设;突出抓好以沙漠休闲度假与温泉休假疗养相结合的系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基地建设。力争于2017年将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建设成国际知名的体现草原文化并更具影响力的著名文化旅游基地;把响沙湾、七星湖旅游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沙漠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成为国家沙漠休闲旅游度假地的示范区;把萨拉乌苏旅游区和大沙头旅游区建成部级休闲文化旅游度假基地;把康巴什新区和东胜区建成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区特色的都市旅游休闲避暑文化名城、旅游度假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把碧海阳光国际温泉度假旅游区和布龙湖旅游区建设成为宁夏、陕西、内蒙古等地的首选小长假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重点开发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品、鄂尔多斯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城市休闲旅游文化和避暑度假旅游产品、遗址遗迹系列旅游产品、草原观光度假旅游产品、沙漠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水域风光系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民族宗教与工农业旅游产品、以“马”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以及以“车”为核心的旅游产品。重点做好经典观光体验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沙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温泉度假旅游和城市休闲避暑旅游5条特色旅游线路、2条环鄂尔多斯自驾游旅游专线、1条大秦直道徒步旅游专线、与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周边地区等相通的7条外联旅游线路和西部帝王陵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与宣传推介工作。

(一) 全力抓好旅游重点项目与基地建设。围绕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大力推进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响沙湾旅游区、恩格贝旅游区、七星湖旅游区、东联影视动漫城旅游区、大沙头旅游区、萨拉乌苏旅游区、苏泊罕草原旅游区、布龙湖温泉旅游区和康巴什新区旅游区、碧海阳光国际温泉度假旅游区等20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做好以康巴什新区和东胜为代表的休闲避暑旅游文化名城与成吉思汗文化相结合的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基地建设和以沙漠休闲度假与温泉休假疗养相结合的系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基地建设,以多元丰富、优质独特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 稳步推进鄂尔多斯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建设。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打造沿黄河经济带重大战略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做大做强鄂尔多斯旅游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将有力地推动全市旅游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鄂尔多斯市早在2011年就完成了《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纲要》的编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组评审,由市政府印发并组织实施。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破题,正在扎实推进《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促进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及产业间的统筹协调发展。

(三) 不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推进呼包鄂旅游圈和中国西部帝王陵精品旅游线路的旅游合作与建设。区域旅游合作是推进旅游业深层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资源在地区间重新配置、组合,能够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未来五年甚至在更长的时间里,建设呼包鄂旅游圈和中国西部帝王陵精品旅游线路是鄂尔多斯市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重点和核心。鄂尔多斯市一直把坚持旅游业开放发展作为基本理念,将扩大区际旅游交流与合作作为新时期旅游工作重点,较早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思路,是内蒙古中部区域旅游合作和蒙陕宁区域旅游合作的倡导者,更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受益者。

在未来五年内,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力争把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为旅游主体形象更加鲜明、品牌特色更加突出、旅游设施更加完备、服务质量更加优良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

少数民族的特色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定位

少数民族地区是指以少数名族人民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1];与此相联系,伴随着落后的经济状况,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也较为缓慢。基于此,笔者认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逐渐全面、平衡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要真正做到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必须首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进行准确的科学定位。

本文在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涵义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进行了探讨。

一、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

(一)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含义的重要性

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含义,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政府对自己在发展特色经济中的作用进行科学的定位。一方面,因为构建特色经济的首要条件是在对区域内的特色、优势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内的任何各级政府,要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区域内各类特色、优势资源现状,就必须准确理解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另一方面,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特色经济总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发展的,更何况特色经济的形成必须依托特色产业和构建相应的特色市场,所以作为充当服务者、顾问和助手等多重角色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只有在准确理解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含义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明确本区域内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才能制定出完善的规则制度参与其他区域进行合法的特色经济竞争,以及正确引导本区域内的市场主体进行科学、规范、合理、有效的特色经济运作。

(二)特色经济的含义

关于特色经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比较多,如王生鹏等认为,特色经济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杨丽认为,特色经济是依托资源禀赋进行产业选择、培育的一种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3];李澜等认为,所谓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4]。第二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体系。如曹阳等认为,特色经济是指某区域依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构建并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所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5]。第三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结构。如谢宝剑等认为,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6]。

比较上述三种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学者们对特色经济的本质界定是一致的,亦即都强调特色经济必须具备两个本质特点:一是特色,二是规模。因为无论强调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是一种区域经济体系,亦或是一种经济结构,只有特色而无规模,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只不过是开展多元经营中的一种“小打小闹”,称不上是特色经济;同样,只有规模而无特色,没有质上的优势,也称不上是特色经济。所以他们只是在表述上或者在强调的重点上有所不同而已。

(三)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

1、经济定位的含义

所谓定位,简单说来就是指确定位置,具体地讲就是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确定某一产品在市场中位置、某人在其所属组织机构中的位置(或角色)、某个物品在某一地理环境中的位置等。

而对于经济定位的定义,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定位是指国家、地区或城市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功能目标的选择与地位目标的确定的过程[7]。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与经济定位有关的几个问题:(1)经济发展的功能目标是由主导产业决定的;(2)经济地位目标是由主导产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3)主导产业的性质是由它的社会化程度决定的,其发展趋势是国际性,而主导产业的地位是由其影响的范围决定的,分为全球范围、国际区域(几个洲)范围、国际地区(几个国家)范围。可见,经济定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过程,即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发展目标的过程。但是,不能认为经济定位是经常地、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我们应明确它只不过是相对稳定罢了,一般至少可以稳定5~l0年。所以,可以认为经济定位是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2、特色经济定位及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

仿照经济定位的定义,结合特色经济的含义,笔者认为特色经济定位就是国家、地区或城市特色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功能目标的选择与地位目标的确定的过程,是特色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选择与确定。顺此思路,笔者认为所谓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就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功能目标的选择与地位目标的确定的过程,是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二、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意义

笔者认为,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一)有利于明确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较为落后的现实,决定了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必然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由此又决定了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作用。

笔者认为,科学定位并发展特色经济的作用是很多的,但最突出的作用是逐渐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只有合理的地区经济布局和结构,才会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地区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则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在特色、优势资源和民族文化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优势甚为明显,所以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将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了,又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必然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状况,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二)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8]。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以及区域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既要提高水平和效益,又要适应并谋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在经济规模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上,确定自己在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层次,通过对特色经济进行科学的定位,既能为自身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又能激活与国际、国内及其他区域之间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实践证明,因为特色经济具有很强的应变性和适应性,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效解决“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加快城市化进程[9]。所以,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的探讨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特色经济定位时,总体思路上应进行多元定位,具体操作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对其进行特色经济定位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既有优势特征又有劣势特征[10],其优势特征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今在很多产业和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以及区位特点和优势明显等几方面。

少数民族地区的劣势特征更加突出:(1)因为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艰苦,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硬成本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2)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原因,隔断了与周边地区的紧密联系,或即使有联系但并不快速畅通,进而限制了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流动;(3)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甚为缺乏或落后,因而对自然条件具有绝对依赖性和边际效益约束;(4)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观念和尊重人才的意识淡薄,使其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人才匮乏;(5)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体系的非均衡状态十分显著。

正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优势特征和劣势特征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和相互结合,使其开发难度较大,经济发展忧喜参半。所以,笔者认为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特色经济开发定位的过程中,必须依其特点和现有的经济社会基础,结合现实市场和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准确找到发展特色经济的目标所在,以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具体对策,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优势、特色自然资源定位特色经济

前面述及,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优势特征之一。笔者认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当然是优势,但只是定位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条件,非充要条件。要能准确定位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并日后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特色自然资源定位特色经济。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周边也不乏个别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也在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入手打造特色,而特色经济是在整体综合上的比较优势经济,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在对特色经济进行定位时,一方面要在特色资源定位上下功夫,找出人无我有,并进行产权定位如注册有关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的商标或申请地理标志等;另一方面,要对与周边地区相同或相似的资源通过保护性的特色加工或特色营销等方式打造特色。

(三)根据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定位特色经济

因为各民族对于同一产品的加工和利用方法奇特各异,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或反映出人类在环境恶劣、科学不发达、生产生活资料极其匮乏情况下,主动适应外界条件的结果。比如,水族风味独特的名菜“韭菜包鱼”既营养,而又有“久久有余”的文化内涵,布依族的“酥肉”则是该民族在猎物过剩,缺乏储藏条件而又不愿扔掉的聪明智慧反映。众多的市场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业产品如民族加工产品等效益一直看好,所以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其民族文化定位特色经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仍以民族加工为例,根据调查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生产加工方法所获的产品,因数量极少,市场供不应求,根本谈不上成为特色经济。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在对各行各业进行特色经济定位时,要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注入其中,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在生产加工领域,一方面要发掘民族特色加工工艺;另一方面,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民族加工的生产效率;再一方面,加大扶持资金,注入相应的民族文化内涵,扩大规模,使其逐渐成为自身的特色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晓路,武友德,周智生.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探——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157-160.

[2]王生鹏,祁明德.甘肃省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步研究[J].甘肃科技,2006(12):33-36.

[3]杨丽.世界经济低迷状态下边远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昀新课题——以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为例[J].学术探索,2002(4):130-133.

[4]李澜,张丽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16-120.

[5]曹阳,吴燕,金石.从产业价值链分析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兼论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7):242-244.

[6]谢宝剑,王志凌.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开发研究,2006(4):20-23.

[7]戴武堂.澳门经济定位与鄂澳经济合作[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1)::5-54.

[8]黄春英.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及应对策略[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50-52.

[9]秦尊文,匡绪辉.特色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5):17-20.

少数民族的特色篇5

>> 建设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品创新策略研究 探讨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究 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 长吉图先导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区开发与规划研究 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民族特色商品工业设计 谈民族特色是旅游文化的新元素 论民族特色旅游的开发 论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 动漫角色设计的民族特色探究 民族特色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 浅谈新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区特点与内涵分析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平衡探析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民族特色主题饭店体验营销方案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高英伦.端午节与蚩尤[DB/OL].华声在线--精英博客:.

作者简介:

高英伦(1964-),男,湖南湘西人,花垣县民族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地理学会和湖南省地理学会会员,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旅游。

麻峻(1972-),男,苗族,湖南湘西人,湖南省花垣县政府办副主任。

少数民族的特色篇6

(延边大学图书馆,吉林 延吉 133002)

【摘 要】民族高校大力发展特色学科专业,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需要建设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民族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中面临着馆藏特色文献界定不明确、馆藏特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此,应采取明确界定馆藏特色文献,加强特色文献搜集工作,建立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措施,推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

关键词 特色文献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民族高校图书馆

民族高校办学宗旨是为立足于地方,面向全国,形成鲜明的民族与地方特色,为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民族高校已经成为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成为了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的重要窗口,为我国的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兴国安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民族高校所设置的一部分学科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直接为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民族高校图书馆是支撑民族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其中,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是直接为民族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的服务宗旨和目标决定了其建设必须具备民族和地区针对性,即必须收藏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相关的特色文献,形成和发展少数民族及地区的特色文献资源,建立特色文献资源库。因此,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是民族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优势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民族高校不断强化和发展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学科群的关键之一。

1 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民族高校为建设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做了各种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界定混乱,造成特色文献资源库贬值

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关的文献种类繁多,涉及到地理、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经济等各个领域。因此,民族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文献资源库时,由于民族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发展所需文献的界定不明确,出现了凡是民族语言的资料或凡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文献资料都收藏的倾向。在图书出版品种迅速增加,图书价格逐年上涨的情况下, 虽然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有所增加,但是与图书出版品种的增加相比,购书经费仍短缺,未能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刀刃上,淡化了收藏文献资源库的特色优势。因此,根据民族高校特色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尽量增购特色文献是民族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

1.2 馆藏特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

由于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启动时间较晚,现有的一些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相关特色文献分散在国内外各个档案馆和图书馆,或有价值的民族文献存在散失、残缺或漏收等现象。加上,没有建立国内图书馆及档案馆之间的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相关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直接阻碍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

1.3 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滞后

民族高等院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馆藏优势确定特色资源库的选题;二是根据资源库建设要求,确立资源库建库原则、录入内容,做好建库前的准备工作;三是根据行业标准,制定数据录入规则,规范操作,确保数据的标准化,以利于资源共享;四是资源库建设始终都要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理念,确保资源库建成后,能够方便读者利用;五是统一规划、合作建库,以便节省经费,实现资源共享;六是要及时更新和维护资源库系统,提高数据的时效性;七是加强技术人才的培训,确保人力技术支撑;八是处理好知识版权问题,做好数据资源的版权保护。[2]解决好上述问题,能够直接推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

2 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对策

2.1 明确界定馆藏特色文献

结合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以及民族高校的特色学科和专业的发展需要,根据馆藏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宗旨、目标、内涵及发展方向,明确确定馆藏特色资源的范围、种类及质量要求。

2.2 推动特色资源库建设,保证特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相关的特色文献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著述等。其中,报纸、刊物、年鉴、丛书、地方志、地方史、大事记等文献都系统或完整地收集才能充分发挥其学术和研究价值。著述包括文集、专著、论文、诗词、信札、地方人士一生的传记、传略、评传、年谱、家谱等,其中很多资料是研究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献。[3]民族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加大民族文献的普查、调研、整理、入藏、补漏工作,加强特色文献搜集工作,推动特色资源库建设。以此为基础,各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和档案馆之间建立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保证特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3 长期规划,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制定长远规划,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大力支持图书馆特色文献库建设,以保证文献资源建设的稳步发展。另外,电子资源本身的年度更新费用和所需的硬件、软件更新及维护费用往往是很难准确预计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电子资源经费使用的难度,合理安排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购买比例,建立系统的覆盖全校主要学科的文献资源体系。

2.4 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知识的更新发展越来越快,信息总量迅速扩大,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这不仅要求不断地完善采访机制的同时,而且要求不断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因此,加强采访人员的再教育,使其不断熟知馆藏资源,明确理解特色资源库建设宗旨、内涵及方向, 熟悉本校的特色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 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功能和相关网络采选系统的检索功能和内容。

总之,民族高校大力发展特色学科专业,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需要建设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民族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中,应采取明确界定馆藏特色文献,加强特色文献搜集工作,建立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措施,才能推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

参考文献

[1]金红花.浅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策略[J].现代情报,2008(7):143.

[2]徐东明,冯云,宁沛林.十年来民族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特色建设研究之回顾与展望[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2(7):132.

[3]张建中.浅谈民族高校文献资源建设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1): 160-161.

少数民族的特色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价值

一、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早期历程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主要是指汉族或少数民族美术家,将少数民族元素作为题材的作品。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我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十七年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对我国美术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题材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不过当时的民族人物画通常采用西方绘画形式,体现出西方艺术潮流对民族特色的追求。而随着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文景观为美术家带来了全新的灵感,并将我国美术发展提高到全新的成就。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早期历程抛弃了传统中国画中的留白,着力表现现实生活,极大的加速了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拓展了中国美术的表现对象和空间,还充分发展了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特征

美术创作中所表达的内容及含义都各具特色,呈现出鲜明的色彩,内容及含义则体现出一个时展,一个时代所具有的文明风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所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生动性、时代性等。

1)地域性。

从地理位置角度看,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及地域风貌,代表着不同层次的文化内容,因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特征还包括其独特的地域性。各民族间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文化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存在着较大不同,因此,在美术创作中,艺术家往往从地域方面上选择题材,使作品具有形象性、典型性的艺术形态。艺术家多数是根据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来表达出少数民族人民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通过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美术创作,进而艺术家充分感受到少数民族人们的内心世界,因其受到强烈的情感触动,由内心的感动升华为理解,使整个艺术作品充满灵动的情感色彩。独特的地域性使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达到视觉艺术与内心情感充分结合,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别具一格的风俗文化。

2)生动性。

从视觉角度分析,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特征具有视觉的生动性。根据少数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特征及历史条件,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艺术家美术创作时,会将少数民族人民的衣着服饰作为题材重点。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之所以具有很强的视觉生动性,是由于其丰富的表现手法,符合视觉审美准则,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表达方式,着重体现人物形象,将人物描绘的活灵活现,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整个艺术作品充满灵动的视觉效果。通过增强客观的视觉生动性,将视觉放在主导地位上,突出其视觉效果,加强视觉美感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视觉美感的需求,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视觉效果,可以激发艺术家对于作品的创作热情。

3)时代性。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受到新政策的影响,各民族平等,因此得到迅速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新政策的实施,极大的帮助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画家对于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题材选择上,比较倾向于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因而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便成为题材选择的重点。少数民族题材是我国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色则成为美术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所表现给出强烈的时代性,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鲜明的政治色彩,以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价值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物,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属性,反映出作品中所存在的一定的文化价值。通过美术作品这一载体,表达出少数民族地域特色,同时承载着民族文化。

1)表达地域特色。

人类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与不断的演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已经渐渐被现代生活所取缔,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缺失,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则可以很好的表达出地域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用直观的图像形式表达出地域特色,展示出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独特的地域环境、奇异风光,无不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中,少数民族人民的服饰、建筑、文化、语言、习俗等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构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这不仅是历史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对整个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承载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作为重要的载体,承载少数民族艺术作品的情感思想、内容、内涵等。通过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充分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等。由此可以看出,美术作品,不仅是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另一方面,美术作品作为文化的代表,必将承载着文化传统、人类文化。美术作品中承载的民族文化还包含着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所产生的信仰、价值观、思想、审美等。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需要与自然环境想结合,通过独特的地域环境,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的描绘。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对民族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集力、价值观、审美情趣等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表现手法的模式化,作品内涵的表面化,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冲突这三个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数量很大,但是质量却不能保证最佳,作品逐渐趋向表现手法的模式化,缺少一些视觉冲击力较强的作品。另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大多模式相同,这就是表现手法的模式化。作品内涵是要表达出少数民族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品质,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作品内涵过于表面化。一个优秀的作品不仅是在表面上给人以视觉冲击,还要表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以及艺术价值。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受到现代绘画手法的影响,与现代绘画艺术发生冲突,即便是坚持本土文化的画家,也希望作品能够融入到现代绘画艺术的浪潮中。因此,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方向是要坚持保持本土文化,坚持作品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李勇.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特征及价值发现[J].民族艺术研究,2010(01):109-113.

少数民族的特色篇8

关键词:服装;少数民族;特点;设计要素

少数民族服装的设计要素:

1、款式不依附于现代服装的流行趋势,而是根据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生活需要有自己的款式。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其生活方式不同,古老的民族祖先根据自己的生活劳作的方便性设计出本民族最初的民族服装,所以各民族的服装款式基本上没有相同的。随着发展民族的服装除了实用性也越来越重视服装是否能展现身体的优美。如傣族,以种田为生,这种劳作不需要大幅度的动作,且他们居于南方,天气较热,所以身材修长苗条的傣族女性上衣款式为圆领窄袖的短衣,下衣为腰身细小、下摆宽大长齐脚背的筒裙。这样的款式清新凉爽,能勾勒出傣族姑娘苗条的身材,十分符合傣族的民族特点。

2、少数民族的材质更是纷繁多样,令人目不暇接,他们根据民族服装的审美、保暖的实用性等,材质多取自于本民族的生产。由于少数民族的经济、交通、审美、传统、地理、气候等原因,其材质并不来源于市场上,而是多用本民族日常生产的产品制成。由此民族服装都具有浓重的自然、历史和复古气息。如蒙古族位于我国偏北方,气候较寒,再者,该民族擅长骑射、狩猎,所以他们的民族服装多用动物皮毛作为原材料,这样材质的衣服既御寒又成本低。从各方面充分满足了蒙古族对服装的要求。并且他们这种材质的民族服装还彰显了蒙古族特有的豪放、粗犷的民族性格。所以说蒙古族在服装设计要素民族化这一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3、在色彩这个设计要素方面,少数民族服装的色彩变化不大,一直是两个趋向:一是以简单素雅而纯洁纯色为主,其中白色居多;二是将各种明亮艳丽较浓重的色彩再配上五彩的刺绣或饰品形成各种花样图案,制成鲜艳的花衣服,如苗族、壮族。少数民族服装在色彩方面,不仅没有“随波逐流”,被多变的时尚淹没,而是一直独树一帜,近几年甚至引领了服装界的色彩时尚风向。近来流行的波西米亚风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白族,无论男女服装的色彩都以白色为主,虽然女性的服装中加有其他色彩的装饰,但不影响其纯净素雅之味道。壮族服装则是以大量色彩明快的刺绣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服装。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服装拥有令人无法阻挡的魅力,它们的设计要素既包含了一般服装的设计要素,又显示浓郁的民族韵味儿。由此,因为可以得出少数民族服装的突出的特点。

1、少数民族服装其款式、色彩、材质等设计要素及种类数量丰富、多姿多彩,在服装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首先少数民族数量较多,各民族服饰不一,甚至民族内部也不甚相同,服装也竞相争艳;其次少数民族独特的设计要素使得服装更加绚烂夺目。最后随着发展,少数民族服装种类、款式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服装的队伍不断壮大。

2、少数民族服装的差别很大。南北方的地理气候、社会生活、历史传统等的不同,导致服装上的南辕北辙。如材质上,北方多用毛皮、棉絮来达到保暖的效果,而南方为了凉爽、干燥,多用的确良、麻布。色彩上北方多为暗色,南方多为亮色。

3、在服装的材质和色彩方面,少数民族服装倾向与自然且较复古;并且三个设计要素都是结合本民族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达到因时因地制宜的效果,充分体现本民族的特色。

4、民族服装特别重视细节,包括花纹的美观、色彩的对比、饰品的搭配、刺绣或图案的协调等。这是少数民族服装与一般的服饰最大的区别。如苗族的银饰帽子和项圈虽贵为金属,但银饰上的花纹使得其并不庸俗,反似从历史中走来。还有藏族的刺绣,使衣服繁杂凌乱中透着精致、复古。相信这一特点也会成为未来流行时装的发展方向。

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族交流的日益频繁,民族服装也发生着变化,呈现出愈来愈流行愈现代化的新特点。交通的便利使少数民族服装的材质摆脱单一,更加多样化,这可能会方便洗涤,使衣服更加耐穿,但材质的改变会使民族味道不再正宗。受流行时装的冲击,款式的民族风味也在被慢慢冲淡。

结束语:少数民族服装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服装的稳定而重要的地位,其款式、材质、色彩都是服装,甚至艺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少数民族服装是一种美的意义的具体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发展是必然的,但是希望在这必然的浪潮中少数民族服装能不失本色、保其韵味。

参考文献

[1]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韦荣慧.云想衣裳(中国民族服饰的风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上一篇:阅读训练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