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经济范文

时间:2023-03-10 13:10:17

少数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第1篇

摘 要:民族学是我国高等民族院校一门必修课,它是根据我国统一团结和谐的多民族以及各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研究分析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本文将从民族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来探讨民族学这门课的归属,从而可以确立民族学也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关键词: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学;学科

民族学是根据我国各个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环境以及各种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的关系,又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而兴起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也涉及到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方面。本文在分析探讨民族学与政治学、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后,有进行划分并且归类民族学的归属问题。根据文中的分析我们目前少数民族经济专业所学的少数民经济学也是属于民族学的。

一、民族学与少数民族经济

民族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依据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的发展特点又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人情等各方面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少数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学科,它更多地关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现象、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当地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他们的风俗习惯等方面。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虽然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但也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民族学和少数民族经济学这两科都是新兴学科,它们之间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它们在研究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二者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等等是不同的。相似之处都是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实现公共富裕。少数民族经济学是民族学里面一个重要的学科和篇章,它是民族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二、民族学与政治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对基本矛盾,不但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政治学里面的主要内容。政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学科,在人类社会史也占有重要的一席。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分配关系不但是民族学里面的重要的方面,而且也是政治学里面要关心的问题。政治和经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民族学里面所讲的各个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大融合的互助合作关系,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政治学所说明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也算是民族学里面的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民族学与经济学

民族学与少数民族经济学二者之间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也许是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研究对象,两个不同的学科形成共同之处,也可以合并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民族学更多的研究是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文化等问题,少数民族经济侧重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等,严格一点按我国的学科划分请情况,民族学这门课可以划分到民族类,而少数民经济学这门学科是可以划分到经济类的。

在我国学术界就有人提出,把民族学与少数民族经济二者之间的相似处,单独的归纳总结概括,从中找出共同的特点然后在认真的分析总结,规划处一本书,针对书名大家提出不同的见解,好多人都建议让二者的书名结合在一起,或者结合经济趋势和民族发展特点,给这本书名一个非常意义深远的书名。例如,在外国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建议命名为新民族学等等,而在我国大家就会以民族经济学命名。民族学和少数民族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他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观察问题,也许会避免以前二者之中只关注一个的观点,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例如根据二者的结合,我们可以把民族学和少数民族经济学的共同点作为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根据这个我们可以更好的去分析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规律,以便更好的把握民族学与少数民经济学的规律,从而更好的理解我国目前的方针政策等。

四、实践中的民族学和经济学

在上一段我们讨论了把民族学和少数民族经济学结合在一起,会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其中我们就会更多地关注它们的相似之处中,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共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其实不管是民族学还是少数民族经济学它们都是研究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学术界,专家学者在研究探讨少数民经济的问题时候,都会涉及到有关民族学的理论和观点,可是这些并不能全面的概括二者的综合,也不能全面的提出各个方面的观点,还有一些民族经济特色的经济体制,例如,现在流行欧盟一体、东南亚共同体、中国经济、中国制造等等。

少数民族经济学和民族学不管是站在经济方面还是民族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分析不同的问题二者都是成立的。我们先看它们反映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只有在全国范围内才能更好地观察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反映的问题也会更全面更深刻。其次站在反映一个地区的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侧能更好的体现出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地理环境,它们有自己生活方式和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特色,因而民族学更多地侧重研究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外界的相互交流等等。民族学研究的对象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的社会关系以及人文风俗等,而实际上民族学也没有全面的研究我国整个少数民族的发展,在很多山区就有一些非常古老的民族,由于很少与外界接触交流,我们也很少去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全年的收入情况。

五、民族学的归属

在我国就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不管是民族学还是经济学都能反映各个民族的发展状况。少数民族经济又是我国民族学的一个重要学科,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有很多经济学者,从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出发,研究民族经济。而少数民族经济更侧重于经济方面的成分,现实中也认为少数民族经济是经济类的一个重要学科和组成部分。前段时候大家都认为少数民族经济是民族学的学科,其实更重要的说明下,它是民族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在我国尤其是学术界,如何划分学科以及怎样分类是一个非常严格的问题,世界各国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专家会按照不同的分类侧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有的国家就会按照民族的研究内容划分,还有的会采用研究的对象不同来划分,安研究对象不同的,首先就会要对各个民族的人口以及他们的需求不同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然后再来分析研究各个民族的共同特点,最后进行分类。事实上,对于干刚兴起的民族学来说,其学科归宿划分是没有那么严格的。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哪种划分都可以说明民族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各个方面都会有民族学的身影。(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M].北京: 自治区出版社,2012(08).

[2] 刘华.当代中国经济[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06).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措施;经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的健康、稳定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多个民族统一、“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前进步伐,我国少数民族因在解放的前期受传统的封建发展模式和发展思想所束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加强了政策上的扶持,为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给予了一定的帮助。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经济发展稳健进步,各民族的互动加强,使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得以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省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还要不断完善对少数民族政策的落实,缓解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

一、提高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成绩,经济水平在稳健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离不开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支持。在建国初期,同志曾表示:“要加快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建设,倘若没有少数民族的支持,中国若要实现现代化发展是不可能的”。受历史和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品还较为落后,如何尽快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成为了党和国家现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对民族经济政策加强落实,改善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缩小各少数民族的经济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差距。使我国建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持续、稳健发展。2.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要求。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生活体制还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社会政治之下。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经受了一定的不平等对待,没有实现经济发展上的平等,民族之间的公平发展政策也没有得到落实。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要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须要加强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陆续对少数民族的发展落实了相关扶持政策,使许多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稳步提高。但受到历史与环境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队伍薄弱、生活环境恶劣,这样便使少数民族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受到了制约。以致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增速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较慢,而且,这种经济的发展差距甚至呈现了不断扩大的状态,这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为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经济“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要落实民族经济发展政策,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3.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保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但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我国的风能、电能、太阳能和各种矿产资源多数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中,这些能源资源都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提供了支持,是我国国民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4.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前提。我国的领土版图辽阔,东临较长的海岸线,少数民族多集中在与邻国的交界处,如新疆、内蒙古、和云南等地都处于和邻国的交界,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要打好牢固的国防建设,就要充分协调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处理好民族利益,创造安定、团结的局面,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始终落后于沿海等高速发展地区。虽然,党和国家一直对少数民族的经济进行扶持和政策的落实,但人才队伍的匮乏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它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但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缺乏对少数地区特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具备人文资源,适合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地方政府对人文景观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使得旅游业等地方特色经济产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三、提高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目前,制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是交通。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整体较为偏僻,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当地第三产业的开放产生较大困难,因此,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体系建设将成为我国落实民族政策的根本,对少数民族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完备的交通体系,为对外交往和经济来往提供便利。2.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教育体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落后,缺乏职业素质较高的师资力量和良好教学设备的投入。因此,要不断完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团队和校园基础设施设施,提高对少数民族学校教师的培训要求,开展“扎根边疆、义务支教”活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3.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借此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事业提供技术保障,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完备的科学研究队伍。随着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结合地方的人文资源进行第三产业的开发。在经济全球化中,充分将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向世界进行推广,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将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保障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我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实现各民族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才能将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尽快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速”,受历史和大环境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弱,为了尽快扫清这一制约我国健康发展的障碍,要将我国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合作,确保少数民族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益希卓玛,雷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1(18):180.

[2]胡汉良.对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05(03):139.

[3]白珍,张世均.印度发展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13,11(04):135-138.

[4]杜社会.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04):34-39.

[5]付金梅.新时期以来党的民族经济发展观——从邓小平到的民族经济发展理念与实践[J].广西民族研究,2011,08(01):156-160.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经济;发展历程;特点;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国家,民族经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近年来民族经济学已经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加以对待和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笔者就是基于此,在下面阐述关于民族经济的一些认识。

一、民族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民族”一词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同时不同学派对于民族概念的争议也一直存在。民族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和对它的学术探讨有三个时期,即1949年以前时期、1949年―1989年时期、1989年以后时期。最开始在学术概念意义上使用“民族”这个词的是梁启超,“民族”作为学术概念有着一个发展的过程。斯大林在1913年写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多元一体的格局,其中中华民族是现在中国境内56种民族的统称,56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

二、民族经济

1、民族经济的概念

民族经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凡是从民族角度出发或者带有某种民族特点的经济就是民族经济。由于我国的民族成分多,经济发展具有区域性等因素,民族经济还包括了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民族经济从它的本质特征上来说具有二重性,即民族因素和经济因素两者融合为一体,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的有机现象。它不能离开民族也不能离开经济,但是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民族和经济,它是民族与经济这两个要素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构造的新的有机现象。

2、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历程

到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到1957年,这个阶段的民族经济发展情况是在国家的帮扶和各民族的努力下,大部分民族地区基本完成了社会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1949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工农业总产值只有36亿元,但到了1957年达到了92亿多元,增加了151%。第二个阶段是1957年到1966年,这个阶段的民族经济发展情况是民族地区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工农业总产值从1957年的92亿多元变成了1965年的157亿多元,并且在民族地区建设了很多的现代化企业,如石油、钢铁、机器制造等。第三个阶段是1966年到1976年,这个阶段我国的经济面临着崩溃的边缘,民族地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人民的生活很苦。第四个阶段是1976年到1992年,这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速度加快,大部分的少数民族群众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少数地区开始向小康生活发展,但是需要重视的是这个阶段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也逐渐突显出来。第五个阶段是1992年到今天,这个阶段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少数民族经济迎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少数民族经济处在逐渐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过程和探索少数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中。

3、少数民族经济的特点

施正一在其《民族经济学教程》中指出民族经济有五个特点,即民族性、地域性、落后性、复杂性、国际性。民族性主要是说每个民族的经济活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其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非经济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地域性是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复杂,不同的自然条件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不同,资源的拥有程度不同,从而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动。落后性主要指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一般低于主体民族,由于历史遗留的落后基础等原因,现在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还是落后于汉族。复杂性主要是说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很复杂,因为它还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国际性是说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和邻国接壤,因此在发展这些地区的民族经济时要考虑与邻国的合作和往来的因素。

三、关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道路

1、民族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少数民族经济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民族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经济这三个概念之间是有联系的,因此在很多文章或者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经常被混用的现象。它们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三个概念都与民族和经济有关,其中的每个概念都不能离开民族和经济而存在。笔者认为在我国,这三个概念有包含和相互交叉的关系,即民族经济包含民族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经济相互交叉存在。

民族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区别,从概念上来说,民族经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以包含民族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则明确了它的空间状态,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称为民族经济,而是指的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经济;少数民族经济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它被包含在民族经济里,是指的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的经济,比民族经济来说相对具体些。

2、民族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民族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知道大部分民族经济由于过去历史遗留下来的因素,发展相对落后。比如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存在着“富饶的贫困”,民族地区的资源比较丰富,但其发展方式和能力较落后,没有能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导致贫困依旧存在,而生态环境也被破坏了的现象存在。笔者认为民族经济要发展,但是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作为惨痛的代价,因此发展民族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做到合理利用资源,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改变生产方式出发,实现粗放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的转型,改变资源过度浪费的现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应该从观念上去改变和学习,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提高民族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民族经济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经济的发展关系中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经济是客观存在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民族经济的发展,并且民族经济学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建立起来,它的学科体系在不断的完善。理解民族经济的内涵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并且应该在充分了解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它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

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第5篇

(一)左宗棠与南疆蚕桑业

同治年间,左宗棠奉清廷之命,督办新疆军务。他根据新疆的自然条件,大力提倡发展蚕桑业。1.开展全面调查。在他的督导下,新疆蚕桑业得到了较全面的官方调查。2.引进内地蚕桑技术。新疆当地的桑蚕丝织业发展技术十分落后,为此,左宗棠派人到江浙一带招聘技工来疆,把内地的栽桑、接枝、压条、种秧、浴蚕、饲蚕、分箔、入簇、煮茧、缫丝以及织造等先进技术传授给当地百姓,并在疏勒设置官办蚕桑局,加以推广。3.引进内地桑树良种。鉴于新疆本地桑树缺乏良种,左宗棠命人从浙江一带运来良种桑树数千株,给民领植。左宗棠督疆,为新疆蚕桑业带来了生机。他认为:“天生美利,人自弃之,良为可惜”[3](P81)“非广兴饲蚕缫丝诸法,不足以尽地利。”[4](P24)历史发展也证明,这是很有见识的。尤其是他将发展蚕桑业与地方大员的考核绩效挂钩,“洋各员弁,有实在出力,著有成效者,随时汇案奏请奖叙,以示激劝”[5](P631)。官员“留心民事否”的考核,以是否重视植桑为准[6](P529)。这些自上而下的推动,南疆地区蚕桑业发展迅速,光绪年间,和阗、洛浦、于阗、皮山民间的机户就有上千家。

(二)王树枏与南疆蚕桑业

光绪末年,新疆布政使(省行政最高首长)王树枏(1852—1936)提倡发展实业。他深知发展桑蚕业的经济价值,决心在左宗棠的基础上,复兴蚕桑之利。1.遣人实地调查南疆疏勒、莎车、和阗等八城,倡导蚕桑之利,并负责技术指导。2.收罗失散的内地来疆技工。新疆当地纺织技术严重落后,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在王树枏的支持下,左宗棠督疆时由内地来疆的技工和本地熟悉蚕事者再次受到官方的聘请,南疆一些发展较好的地方,如莎车设立了蚕桑局,负责劝业蚕桑。3.引进优良蚕种。当时新疆本地所用蚕种,来自中亚地区,品质低劣,蚕具不全、培育管理不善,生产的蚕茧精粗不分,茧层不分厚薄,等级混杂,蚕农收益大受影响。王树枏接受了职员赵贵华的建议,从浙江西湖蚕学馆购买优良蚕种,淘汰原有劣种,从内地和中亚细亚购买蚕具,择其实用者做出模型供各地仿制。与此同时,还教民选丝、分等、分级。4.确定务实的发展策略。根据当时新疆纺织技术整体落后的实际情况,王树枏确立了“蚕桑为本,纺织为末”的发展策略,以求改良蚕丝品质,同时在纺织技术上,倡导花样翻新,主张易织的湖绉纺绸,放弃难织的宁绸贡缎。此外,积极谋求外洋销路,对民间的蚕桑丝织业较为宽松,商人可以自立牌号,设庄销售[7]。在官方的大力倡导下,新疆蚕桑业出现了产销两旺的繁荣景象。生丝销售额不断增加,所产蚕茧和丝织品,大多由洋商转购出口,优质生丝甚至远销印度。最值得一提的是皮山县,该县1906年产茧约7万斤,1907年陡增到21万斤,1908年提高到35万斤,三年内产量翻了五倍以上[8]。

(三)杨增新与南疆蚕桑业

民国杨增新任都督时,新疆政局稳定,“振兴实业”成为其主政时期的努力方向之一。“拟以振兴实业为前提,而实业之振兴尤以注重农桑为根本。”[9](P101)为此,他主要推行了以下三大措施:一是禁止地方官购发蚕种。当时,新疆“官卖蚕籽,勒收重价”,成为一大弊政。每盒蚕子成本不过数钱或一两左右,经过层层加价,售给蚕户之后,每盒蚕子价格约二、三、四、五两不等。杨增新明令禁止南疆地方官购发蚕种,减轻了蚕农的负担。二是取缔官办蚕桑局。杨增新认为,蚕桑局不是生产单位而是官僚机构,它不关心农民养蚕等生产活动,只知道制定规章制度,制约了蚕桑业的发展,后来下令予以裁撤。三是指定专人用两种文字编写蚕种制造法。其所用文字质朴,浅显易懂,并训令喀什和阿克苏两地官员张贴布告,使养蚕方法广为传布,能够家喻户晓。在他的改革下,“自莎车至和阗,桑株几遍野,机声时闻”[10](P154-169)。“叶城岁出茧丝万斤”[10](P154-169)。“夏夷绸,原料之丝,织成之布,皆视莎车叶城所产为佳。”[10](P154-169)喀什、和阗两地出现了丝织业欣欣向荣的景象,丝织品的质量也很高,洛浦县生产的乌威夷绸“,柔软似江浙”[11](P276)。

(四)盛世才与南疆蚕桑业

金树仁时期,由于战乱等因素的制约,新疆桑蚕业严重倒退,盛世才主政后,在新疆桑蚕业发展方面,做了积极的工作。一是引进苏联蚕种。苏联的“别克巴格达”“极达”“奥罗”等优良蚕种被引进新疆,不仅茧质高,而且出丝率也是新疆自制土种茧的两倍。这些蚕种被半价或者免费供应当地蚕农,极大地促进了桑蚕业的发展。二是设立桑苗圃。桑苗圃设立于吐鲁番和库尔勒两地,吐鲁番还建设了“模范养蚕室”。三是设立植桑月。为提高农民的植桑积极性,新疆地方政府于1942年1月还专门成立了“扩大植桑委员会”,把每年9月定为植桑月,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四是开辟北疆蚕桑区。北疆气候湿润,雨量相对较大,适宜栽桑养蚕。在政府的引导下,北疆伊犁等地区的蚕桑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五是开办丝织工厂。当时,和阗建立了一座抽丝厂,规模有200口锅,为手摇丝,每个工人一天能抽丝18—20两[12](P24-27)。裕新土产公司在和阗区和莎车区建设经营的缫丝厂有13处,制绸厂8处[13](P4982)。盛世才主政时期,新疆每年产绸可达7万匹,喀什专区每年可产宽幅丝绸、花绸、白绸、百合衫等丝织品2万匹,于阗也可生产大绸、白纺绸、条色绸、印花绸、方绸巾、面纱、被褥面、色花线等产品[14](P98-179)。

二、蚕桑业对南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百姓生活

“处处有桑,人人爱桑”是南疆维吾尔人聚居区常见的景象,植桑、护桑已经是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维吾尔民族种桑示长寿,视桑为吉祥[12](P183-196)。“桑果是真主给饥饿人的恩赐”[15]。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他们认为,人们可以吃这些桑树的桑葚,但不能折桑枝,折了会生病。至于毁桑,更是不可饶恕的,“桑大不可砍,砍桑如杀人”的谚语,在民间流传甚广。直到今天,南疆维吾尔族还沿袭着在新建或迁居的宅院中栽桑的传统。清朝时期,在和阗、洛甫、皮山等地,有许多织绸工人,当地妇女善于“绣纹篡织”。不仅维吾尔族人能生产“绢素、大绸、回回锦”,哈萨克族有的部落也能织造“哈萨克缎”[16]。新疆蚕桑生产中的副产品桑皮纸,柔韧光滑,是当地民众制作花帽不可或缺的原料。民国金树仁执政时期,新疆桑蚕业因动乱等因素,陷于凋敝的境地,原来很发达的地方丝织业,却因原料减少及原料价格昂贵受到抑制,所需丝织品不得不依靠从印度进口[17]。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新疆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新疆的绢丝产业中,地方传统特产丝绸“艾德莱斯绸”及民族手工丝毯深受维吾尔妇女的喜爱。以艾德莱斯绸为例,清末开始在和阗生产,采用扎经染色工艺,显花效果明显,其所用花型来自民间艺人的创作,以新疆本地的巴旦木花、木纹花和木梳花最为常见。和阗、洛甫生产的艾德莱斯图案粗犷奔放,色调明快,质朴大方;喀什、莎车织造的艾德莱斯色彩鲜艳,民族特色十分浓郁,至今仍是南疆维吾尔族民众生活中的重要衣料。

(二)经济财税

蚕桑业是南疆许多维吾尔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新疆地广人稀,绿洲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并不多,然而南疆温和的气候环境,适宜栽桑养蚕,且农民素有从事桑蚕业的传统,在这种人文和自然地理条件下,桑蚕业为农户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可能。晚清时期,蚕丝和丝绸都是新疆大宗出口商品。和阗是新疆丝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著名的丝织品“玛什鲁普”“艾德莱斯”“雅卡露甫”和“夏夷绸”等绸种,远销英、俄。光绪年间(1875—1908)皮山丝价比原来上涨了近一倍半。原来一斤丝售价银一钱五、六分,后涨至一斤售银二钱二、三分[8]。蚕桑业利润的大幅提高,极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民国时期,南疆库车、温宿、沙雅、轮台、焉耆、吐鲁番、鄯善以及哈密等地的蚕桑业受到重视,整个南疆绿洲的蚕桑利源得到开发,所产丝茧,除部分被制成“夏夷绸”满足本地民众消费外,其余由俄、印、阿富汗等国商人收购,运销国外。新疆处西北偏远之地,财政支出浩繁,左宗棠作为封疆大吏,发展蚕桑业,也出于为国家解财政之忧的考虑。与左宗棠一样,后来的新疆主政者积极发展新疆蚕桑业,其目的之一,也与涵养地方政权的税源有很大关联。随着桑蚕业的发展,民众的生产收益所得较为可观。直至1917年,蚕桑税正式纳入政府税收之列,每斤课税银一分[12](P18)。此后,随着新疆蚕丝出口量的逐年增加,蚕桑税成为新疆地方政府财政中不可忽视的税种。

(三)人口就业

南疆虽说地广人稀,然而,绿洲人口稠密,劳动力相对过剩,一直困扰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蚕桑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发展蚕桑,在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吸纳绿洲农业人口的就业。这也是新疆主政者力推蚕桑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左宗棠敏锐地发现蚕桑业可以拉动当地民众就业。“缠民勤习工作,可以事半功倍之效”[5](P468)。民国时期,谢彬在考察新疆之时,看到“于阗男子皆力农,女子皆蚕织秉机”[10](P154-169),也认识到蚕桑业对当地百姓就业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发展,民国时期的新疆蚕桑业无论从产量还是规模上,都有所扩大。为确保新疆丝织业的发展后继有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内地来疆专家赵鸿基努力培养本地技术人员。他曾先后在南疆各地开办蚕桑、缫丝、织绸、印染等各族技术训练班14期,培养出少数民族各类技术人员927名。还亲自带一批新疆工人到上海、苏州学习缫丝和蚕丝机械设备安装技术[18]。这些工作,为后来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蚕桑业的发展,保存了技术力量。

三、建国后党和政府的扶持与新疆蚕桑业的发展

(一)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情况

进军新疆之前,由于战乱的影响,新疆蚕桑业处于严重倒退阶段。以发展条件较好的和阗区为例,当地十多家缫丝厂全部倒闭,蚕桑业以往的发展基础被人为破坏,东疆、北疆刚刚起步的蚕桑业更是无从谈起。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将蚕桑生产列入全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和田还曾设置蚕种场(1966年以后改名为和田蚕桑试验站),对各地蚕桑品种、桑树栽培和养蚕方法等进行过详细的考察,此外,为提高技术含量,还进行过蚕的饲育及杂交试验,蚕桑生产技术得以提高。经过十年的发展,至1959年,全区发种23万盒,蚕茧年产量已达2100多吨,建成了4个蚕种场,4个生丝厂;栽植桑树1000余万株,新疆蚕茧生产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好纪录,在全国各省、自治区蚕茧生产排名中,位于前列[7]。然而,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文社会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的开展,使新疆蚕桑业受到极大摧残。以和田地区为例,和田地区有桑树760万株,发种量曾达到14万盒。在长期的人为干扰和破坏下,和田地区桑树被砍掉三分之二以上,发种量也比最高年份降低了三分之二以上[7]。

(二)改革开放后新疆蚕桑业的发展情况

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新疆蚕桑业逐渐回到原有的发展轨道上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种桑植桑。从数量上看,根据1995年的统计数字,新疆桑树资源大约为1.8亿株,良种化桑树约有6000万株,后来,受1996年丝绸市场疲软的严重影响,新疆蚕桑生产出现了滑坡,保守估计,新疆现有桑树资源约1.5亿株,其中嫁接良桑的数量应不少于6000万株,这个数字相当可观。从质量上看,现今桑树平均亩产叶量800公斤左右,是解放初期200公斤的4倍[19](P154)。这不仅有赖于解放后桑树品种改良和桑树栽培技术的改进,还得益于桑树学科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进步。从发展前景看,新疆种桑植桑以及品种改良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由于有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新疆摸索了一套适合本土的栽植方法,农毛渠桑、林带桑、粮桑间作桑这些栽植方式得以推广。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产叶量,还保护了生态环境,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农田小气候也得到改善。二是养蚕产茧。目前,按保守数字1.5亿株折算,新疆桑园总面积已超过22万亩。这个面积,超过了浙、苏、鲁、粤四省桑园面积的总和。然而,由于传统的低效密集型农业生产方式和条块分割的经营方式,生产布局缺乏合理规划,新疆整体上的资源优势尚未发挥出来。此外,受计划经济惯性思维的影响,“轻桑轻蚕”“轻桑重蚕”的思想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蚕桑业的整体竞争力。在这个大环境下,亩均蚕茧产量也只有18公斤,夏秋桑叶大量闲置和废弃,夏秋蚕优势在生产中得不到充分体现,降低了桑叶利用率。每年,浙、苏、鲁、粤四省的蚕茧总产量超过2万吨,而有同样资源的新疆桑蚕区,蚕茧年均总产量仅有4000吨左右,差距之大,非短期内可以改观[19](P155)。三是制丝织绸。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制丝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传统的“艾德莱斯绸”,因独特的民族风格,取得了很好的传承。然而,从大体情况看,受蚕桑业整体水平的制约,新疆的丝绸业仍处于初步发展水平。

(三)当前新疆发展蚕桑业面临的机遇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新疆地区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中央政府的重视。新疆蚕桑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三大历史机遇。一是东部工业化机遇。蚕桑业与制丝业是蚕丝业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浙江、广东的制丝业水平较高,西部地区与之相比,技术水平较差,在短时间内要迎头赶上,并非易事。但内地蚕丝业发达省份目前工业化水平很高,其蚕丝业的发展前景受到劳动力、土地等成本因素的挑战,环境污染的影响也日趋严重。而与之相比的西部地区,劳动力、土地使用成本较低,蚕桑业比江浙、广东等地有更好的竞争优势。须知,制丝业有较强的原料导向性,搞好蚕桑业将为未来制丝业的良性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二是中央与地方合力援疆的机遇。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打造一个“山川秀美、绿洲常在”的新疆,是执政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内地十九省、市的财政支援力度,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基础。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发展蚕桑业,恰恰能在既要保护生态,又能发展经济的平衡中找到应有的位置。植桑也好,养蚕也罢,桑与蚕,全身都是宝。桑叶可以养蚕,桑皮可以造纸,桑葚有食用、制酒、入药等一些用途,树干也是很好的木材;蚕也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上,新疆蚕桑业应该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三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新疆地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核心区,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当地各族民众的生活水平是当地各级党和政府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如前所述,蚕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既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能促进农民增收。对这种传统经济行业,少数民族民众有经营的意愿,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容易得到激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发展新疆地方经济,迫切需要少数民族民众的广泛参与,在边疆地区,只有多关注和发展这样的少数民族经济,才能在收到经济回报的同时,在政治和社会层面获得更多的长远效益。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谐社会;促进作用

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含义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包含着两层含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前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后者是民族学意义上的发展。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如果单纯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民族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的特色经济就有可能衰退甚至消亡。

严格地说,“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前者是“从民族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后者则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所以,于光远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提出,“少数民族经济的范围、对象是研究少数民族的人民的生活状况,少数民族家庭经济生活的特点,少数民族生活的习惯、文化传统对它的经济生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影响的一个领域。”由于少数民族经济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分不开的,还要研究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甚至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替代“少数民族经济”。

现实的民族经济研究也事实上主要侧重于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研究。在民族经济研究中,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是否能够等同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施政一在说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指出:“民族经济学就其研究范围来说,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来说,它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研究世界上各个民族或民族国家的经济问题;从狭义上来说,它是研究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在我国则是研究除汉族以外的各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按照这一定义,所谓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实际上就是两个问题: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和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王文长认为:“狭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就是研究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广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是狭义层面的进一步扩展,即涵盖民族国家概念含义的经济和民族区域概念含义的经济。”“民族国家概念含义的经济是以国家为利益整体并以其为基础构造国际经济关系;民族区域概念含义的经济则把区域特征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民族定义的经济所突出的就是民族本身。”按照这种划分方法,狭义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就是指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问题,即少数民族自身的经济问题,广义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则指包含中国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经济问题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问题。

上述两种定义或划分方法的共同点就是: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划分为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尽管这种划分在逻辑上未必严密,但毕竟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这两个问题区分开了。后者则更强调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中的“经济”这一概念的特殊含义。这种强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本身,并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或“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所指的发展问题,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才存在着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问题。“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少数民族经济,即具有某一少数民族特色的经济,当然也存在着发展问题,但这种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学意义上的发展问题,即民族的发展经济方面的体现。

所谓民族的发展是指民族的兴旺和繁荣,它以民族的存在为前提,或者说,它的负概念就是民族的衰亡。一个民族是否存在,并非仅仅指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是否存在,如果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仍然存在,但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宗教、心理等均已失传。世界上很多已经被认为消亡的民族,具有这些民族血统的人至今仍然存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存在了,这一民族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表现,即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真正意义上的该民族的经济问题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所以,民族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问题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作为我们关注焦点的发展问题却往往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

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与我国的民族关系,以及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务。和谐社会又为和谐民族关系及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能忽视这样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一亿,达到一个大国人口的数量。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对全国的稳定至关重要。没有民族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讲改革、发展、稳定,只能是一句空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只有做到这几者之间的和谐,才能达到真正完美的和谐。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民族关系的和谐,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又包括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和谐以及民族内部的和谐。我们讲民族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基础。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国家就会陷于动乱和分裂。应当看到,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我国在民族团结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各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长久以来,各民族友好交往,在政治上以和为贵,互相修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互相影响;在文化上和而不同,交相辉映。从而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的精

神财富。

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整套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国内的民族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这就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各民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不断增多,各民族对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认同和追求在不断增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激励各族人民去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利条件。特别是当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问题呈现出复杂的情况,总书记去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概括了“四个交织在一起”,即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从大的方面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民族团结是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民族团结的四个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以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都对我国现阶段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最大限度激起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使各民族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并且平等地享受创造历史带来的好处,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第二,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把不同的民族的人民群众聚集到一起。假设民族不团结,各个民族之间就是分裂的,甚至民族内部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样就分散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所谓“众人合起力,开动大帆船”,把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合成一股团结统一的力量,并把这一力量投入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必然能更好的创造历史。

第三,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这是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的。民族团结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说民族团结从一开始就是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考虑,其本身也就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保障和推动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各民族是人民群众根据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同进行划分,其本身也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民族团结又以促进祖国繁荣为目的,这是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一致的。

第四,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材料,场所等都是由祖国为其提供,祖国的统一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民族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

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二是民族价值取向指导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调查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促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在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一,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体现为:工业发展的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最后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这种规律体现了工业对资源的开发由浅层开发到深层发展的进步过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要充分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优势的政策优势,以重工业为龙头,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创新,同时拓展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工业。发挥重工业的波及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

第二,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现代化在发展的历程中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民族群体对路径选择是现代化进程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一种生产方式来说,并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衡量,是要结合人文社会中进行评价,并不是能带来效率的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人所进行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而已,在人的群体中进行结合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少数民族多聚居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

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相当完整,当他们所面对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时,并不能很快适应,还可能排斥,所以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关注这一事实,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不是一刀切地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否定,针对那些适合当地民族生存的生产方式还要给予政策性保护。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所以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针对民族性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第四,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福利最大化。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低到高,只能有先有后、逐步解决。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同样是人的福利之一。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偏远地方,存在电脑科技等高新技术与刀耕火种相并存的状况,进行产业选择时,首先就要从当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进行人福利最大化评价。在还在为满足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苦苦挣扎的地方发展粗放型经济也是可取的,在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其优势。

四、结语

不管哪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都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政治意义,它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的力量,能增强整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局面,就会增强社会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人民更多的认同中共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会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增强这些地区居民的购买力,有利扩大内需,发挥消费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就能证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本身就是整个国家及整个国际社会的一笔巨大的政治及思想财富。

参考文献

[1]徐和平,城市化与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现代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0(3):39~43。

[2]袁仲由,关于加快实施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4~28。

[3]蒋彬,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2):47~53。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区域特色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地处我国边远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属于中西部地区,较为偏远,信息滞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难度较大,较为贫穷落后。这些区域为多民族聚居,民族关系复杂,较为封闭,科学文化落后,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淡漠,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1]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国防第一线,容易受国内外政治变化的影响。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丰富,有待开发,发展潜力巨大。二是大多与我国周边国家接壤,具有对外开放的条件。三是民族融合趋势明显,文化交流频繁,多种文化交汇丰富。四是环境状况较好,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而少数民族地区多属中西部地区,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难点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十报告提出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少数民族地区起步较晚,步伐较慢,是其中的难点,从大局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直接影响着全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今后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有效地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繁荣。党的十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尤其是中西部少数民族地方政府更应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缩小自身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早日实现与全国共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民族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各民族地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出制约发展的原因,从思想上先认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思想观念等主客观因素,严重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偏僻的高寒山区、低深河谷地区,生态环境差,地质地貌复杂,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加之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如农田水利设施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缺水问题突出,住房条件较差。[2]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限制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流动。

第二,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大多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业仍没有跳出小农经济、小规模经营的圈子,经济效益不高。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严重影响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之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往往造成增产却减收的尴尬局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来源不足,财政自给能力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不抵支的状况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受资源匮乏、地域偏僻、信息闭塞、灾害频繁等因素制约,农牧民增收十分困难,收入不稳定。

第三,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投资不足,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证教师工资,使得学校无力改善办学条件。老百姓的教育观念未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边远山区医疗设施简陋,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有发生。

四、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对策

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环境和条件,这是内在因素;二是国家投资宏观决策的特殊作用,此为外因。[3]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需要依靠国家的政策关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一)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保守、陈旧,无法顺应时展的潮流,这是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焕发出经济发展的精神活力。为此,要想脱贫致富,改变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帮资金、帮技术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牧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

(二)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指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扶贫攻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鼓励他们正视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带领群众知难而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三)用足、用好、用活民族政策。多年来,中央十分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政策,要正确理解、深入吃透民族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用足、用好、用活民族政策,注重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不断探索发展规律,选好突破口,采取既能符合政策要求,又能推动当地工作发展的有力措施,创造性地工作,确保民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建立完善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体制和机制落后,严重制约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深入调查少数民族地区阻碍体制和机制创新的主客观因素,大胆创新,按国家政策的要求,在用人制度上、激励措施上、财经制度上、考评标准上进行全面创新,彻底打破旧框框、老套套,让政府的工作职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增加财政投入,努力改善基础设施。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信息闭塞是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瓶颈。[4]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资金短缺的制约,需要国家继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每年集中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当地的交通、能源、水电、通讯以及教育、科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项目中,应当结合实际,减少或免除项目配套资金。当地政府应研究、论证、储备和争取实施一批发展项目,并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力争在几年内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一个大的改观,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六)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制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经济有较大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有较大提高。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依靠科技和农牧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牧产品。

(七)加强劳动力输出,提高市场经营意识。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问题,是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它既能解决少数民族眼前脱贫的问题,又可让少数民族群众在打工中学习技术,学习管理,积累资金,改变观念,为原住地的经济发展储备人才,积蓄后劲。在提高劳动者市场经营意识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

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少数民族地区逐步脱贫奔小康,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的发展还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在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和西部边远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群众收入和加大民生投入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论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J].学术探索.2009(01)

[2]韩辉.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着力点[J].满族研究.2008(04)

[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第8篇

一、全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共有少数民族人口459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其中回族2780人,满族1240人。少数民族村有安平镇一街、五百户镇香椿营村、董家湾村、六百户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民族经济,逐步以牛羊屠宰、皮毛购销及餐饮为特点,加速向运输、商业网点、市场批发种植、养殖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0__年,全县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达400余户,百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3家,从业人员2300余人,既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四个民族村人均收入,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二、少数民族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在我县少数民族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少数民族经济要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三差”、“一低”、“一重”。

“三差”,一是机遇意识差。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是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的;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面向市场引项目、调结构,借外力求发展。而就我县少数民族村来讲,长期以来封闭保守、怯于竞争,缺少创新等,传统计划经济的旧观念束缚着一些干部群众的头脑,开放的气氛不浓,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关系资源。最近几年,三河李福成的牛肉闯出了国门,大厂清真牛羊肉享誉京津两市。而80年代就已形成的牛羊屠宰专业村香椿营,由于缺乏机遇意识。屡屡丧失机遇至今屠宰业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优势。二是发展意识差。表现在不动脑子,不谋思路。等上面给政策、等客商找上门,保守经营思想严重。三是风险意识差。一些党员干部对抢抓机遇上项目,挣大钱怕担风险,缺乏迎难而上、开创大业的勇气和气魄。多数个体工商户,发展经济稳重有余,创劲不足。不敢把利润投入扩大再生产,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形不成规模优势。

“一低”即低素质运行。从组织结构上说,一些企业内部的家族管理把选人用人限制在了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往往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组织结构。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人才的不足。

“一重”,即税赋偏重。现行税收政策是由上至下逐级分配任务,一定一年,年年按比例递增。这对经营搞得好的工商户问题不大,而对经营不好的工商户问题就大了。因为不管效益如何,只要干着,照缴没商量,给工商户造成很大压力。如此竭泽而渔的结果导致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比以前呈现减少趋势。

三、几点建议

1、坚持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首先是更新观念,搞好定位。切实解决好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与全县经济工作中的定位问题。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议组织少数民族村干部和工商户到大厂及周边地区看一看,在实际中感受发展气氛。到先进中去找差距,开阔眼界、开阔胸怀,鼓舞士气、坚定信心,促进我县少数民族经济再创辉煌。

2、重新认识优势,谋划发展思路。纵观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县、乡、村、他们都十分注重利用和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和民族优势,注重用足用好国家的各项政策。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善于审时适度,扬长避短,加快发展的精神。我们地处京、津之间,区位优势并不差,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过来的经验教训,对自己的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利用情况进行一次再认识,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加快发展的突破口。比如要发展牛羊屠宰业,就必须先抓养殖业。要改变养殖业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就要全力抓好牛羊肉分割出售和深加工。要逐步改善户自为战、小作坊的经营格局,形成规模、打出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商业生态系统范文 下一篇:善意取得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