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27 17:21:4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1

本文作者:刘迪锋 单位:吉首大学

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做了积极的努力。并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部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政策,来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下表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观体育项目历来被列入省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如表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视角传统体育基地是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省民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在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省外经验,结合贵州省实际上而建立起来的。2004年11月26日,全省首批确立了10个综合基地和6个单项基地,2009年6月8日,第二批确定了18个基地。从表中不难看出基地和项目的设置日渐增多,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日趋丰富,但相对整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量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的数量太少,各基地传承项目之间也出现了一些重复现象,真正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传承的项目只有少部分,这也反映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也正面临着挑战(如表3)。民运会视角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少数民族在形成发展中结合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创造的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的活动项目。其按内容和形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竞技为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出现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中[3]。另一类则是以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为内容的表演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以大型聚会或者表演的方式呈现在公众视野下。之所以成为表演项目,是因这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乏竞技性和完善的比赛规则而无法进入到大型的体育赛事中去。然而这些被民族学和文化学相关学者誉为“民族活化石”的表演性传统体育项目却是内容丰富、面临失传风险较高的项目。通过下表不难看出,历届贵州省民运会的表演项目远远多于比赛项目,虽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赛项目逐渐增多表演项目逐渐减少,但根据表演项目和比赛项目变化的比例看出,部分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正在退出民运会的舞台(如表4、5)。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的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传承下去,以人为传承的载体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利用传承人的动态性、活动性最能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活”的特征完整体现。贵州省各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建立专项的资金对传承人进行资助,采取各种活动对传承人予以支持。政府可以依托当地资源,通过开办“文化馆”、“学习班”等形式,加强对传承人的管理和教育。规范传承人传承体系,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进行法律保护。据调查,目前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大多年岁已高,部分传承人体系被打断。因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为依托,加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是地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体现。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所传承的项目大多是一些当地较为人们所熟悉的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并且部分项目是民运会和一些大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在群众心中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而其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比之下则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这些项目往往因为无人问津正面临失传的边缘。为此,应当加强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基地的管理,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对其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力度,将当地一些还没有开发出来或已经开发但发展状况不理想的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基地中进行保护。实现传承与开发共同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传承体系。以贵州省民运会为平台,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规范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规范化是传承的必然途径。运动员通过民运会将各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观众的眼中,通过此平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体育文化,让公众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检验和筛选。贵州省民运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规范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途径,成为民运会必须是规则体系健全、具有观赏性和便于操作与控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和整理的过程中规范性的确立。注重传统体育运动员的培养,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的科学性,借鉴现代体育成果,对一些竞技性、娱乐性不强的民族民间体育进行技术改造和整合,使其既具有现代气息,又保持原始氛围。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提升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将部分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课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尤其像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较多的省份,应当充分挖掘当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学校应当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到体育教学计划中。通过学校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从心底里接触和喜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理性对待现代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具备传承本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自觉为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努力,实现传统体育文化年轻化传承。这样才能提高全民体育文化素质,实现民族体育文化长远发展,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贵州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地理资源以及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赋予少数民族体育独特的文化内涵。各民族在继承并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相近族群在不同程度上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民族体育项目,展示了贵州地区绚丽多姿的民族特征。一方面,我们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系统地挖掘整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吸收传统体育精华,借鉴现代体育成果,既注重现代气息,又保持原始氛围,让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备其特有的魅力;另一方面应发挥少数民族体育在贵州地区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地区经济建设作贡献,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Status Aanalyse

MA Lanlan

(The Southwest Nation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Aiming at the appearance of minority culture flagging, Eventhe phenomenon of disappearing,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se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rai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hops to provides some help.

Key wordsminority nationalities; cultural heritage

1 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费孝通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8]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广西;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具有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比如,珍珠球、竹杠舞、毽球等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趣味性强,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还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值得传承与推广。基于此,本文将简要讨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意义,分析高校传承与创新的优势和困境,并进一步提出几点策略,希望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所启发。

1、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意义

1.1、有助于更好的塑造学生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换言之,体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和价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同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但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换言之,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具有良好的思想教育价值,充分的加以利用能更好的规范学生的行为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修养,锻炼学生的精神意志,从而引导学生成长为高水平、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举例来说,广西民族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三人板鞋运动,该项目属于团体运动,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学生在参与这项运动过程中能有效锻炼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由此可见,在高校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品格,从而实现树德立人的教学效果。

1.2、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学校逐渐提高对校园文化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了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完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能为校园文化注入丰富的内涵,采取有效措施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国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就十分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并逐渐培育出别具一格的校园体育文化。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注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掘和建设,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打造成校园特色文化,挖掘出许多价值的文化要素,并通过组织少数民族体育竞赛、宣传推广等方式,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且促进了校园知名度的提升。

1.3、有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

现代社会处于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也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外国的体育项目逐渐受到国人的青睐和喜爱,外国体育文化也渗透进来,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消逝在历史的浪潮中。在此背景下,培育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迫在眉睫。高校作为人才教育的重要基地,更应当承担起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从而保障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长久发展。

2、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优势

2.1、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结合广西地区实际情况来看,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一些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或多或少有融入一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并且部门地区中考也将少数民族体育纳入考核的重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这些基础教育中有所渗透,并且广西地区学生从小便对一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有所接触,从小便耳濡目染,而且广西地区在特定的传统节日时会组织和开展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和活动,许多市、县、乡镇的居民会也参与其中,使得许多青少年对少数民族体育并不陌生,甚至较为了解。由此可知,在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群众基础对高校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文化的推广与传承。

2.2、场地器材优势

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来看,较之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而言,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时,通常场地器材因素造成的限制比较小,时空限制也较小。例如,珍珠球、抢花炮、跳竹竿、板鞋竞速等体育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通常对场地要求很低,随便在哪个空闲地方便可展开,并且这些运动所需要的器材大多价格低廉。因此,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要求较低,对高校而言很容易实现。

2.3、教师资源优势

广西地区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教学水平,其中也有许多少数民族的体育教师,这些教师对少数民族体育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即便是部分教师缺乏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的经验,但只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指导,肯定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较好的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困境

3.1、政府、高校的重视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政府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而言,政府同样负有重要的职责。一方面是政策规范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必要的经费支持与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高校少数民族胡餐厅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保驾护航。近几年来看,广西政府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日益提升,然而重视程度远远不足。现今,政府部门在维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上所做的贡献有限,参与和投入的精力和金钱均有待提升。这也间接导致部分高校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缺乏经费保障。比如,开展一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沙龙活动、学术研究活动,必然需要经费的支持才得以进行,然而政策制度的欠缺以及经费的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创新。除此之外,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也存在局限,他们简单的认为少数民族体育的娱乐性比较强,教学价值有限,即便是这些运动具有一定的学生基础,但他们无法保证引入校园和课堂后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确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和锻炼价值。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判断以及不重视所导致。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缺乏融合

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特点来看,健身性和娱乐性比较强,没有较为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框架。而大学体育教学对教学内容的体系性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实践中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缺乏融合,其传承与创新也面临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这些都给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稀少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视的提升,广西地区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被优化后融入了高校体育教学中,逐渐转变为体育课程资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课堂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了三人板鞋运动,广西柳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了高脚竞速运动。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转化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不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所帮助,还较好地传承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广西大约有四百多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被高校所利用的资源却屈指可数,因此,高校的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到位。除此之外,广西高校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开发有待完善。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比例有限,即便是部分学校融入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标准教材和系统授课方案,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授课的情况随机安排,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和深度,导致学生不能切实有效的掌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效果一般,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3.4、现代竞技体育的挑战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外国体育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中,一定程度上冲击到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较为小众的文化,其发展空间更是受到较大的影响。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广西高校体育文化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空间有限,高校学生的兴趣大多集中在现代竞技体育上,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兴趣比较低。而高校也没有提高重视,缺乏积极的引导和教育。高校很少会将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纳入社团活动范畴,组织的运动会上也很少出现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身影。现代竞技体育占据着高校体育的重心,这也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受到压制。

4、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策略

4.1、思想上提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

思想上的关注与重视是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广西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和革新,摒弃以往不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习惯和作风。尤其是在外来体育文化和新兴体育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下,更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维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积极从各个层面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占比,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完善纳入教学的重点,积极营造和谐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和环境,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喜爱和认可,从而为学生学习和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制度保障

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高校教育方针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政策的者,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具有指导和导向作用,如果合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那么对广西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与作用,积极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高校也应当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落实相关政策和规定,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首先,政府与高校应当积极构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系,确保教育、培训、比赛等形式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要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4.3、结合高校课程资源,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结合广西地区实际情况来看,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活动,因此为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但是高校体育教学时间有限,需要教学的内容也很多,将所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要求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和筛选,综合考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保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贴合实际情况,符合体育教学目标,满足高校办学发展需求等。所以,广西高校需要从实际出发,多做考察和思考。为了更好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要有目的的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要科学的将其融入校本课程,在保留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基础上,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进行,从而真正实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在此基础上,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的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过程中,真正领悟和体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与兴趣,自觉承担起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重任。

4.4、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育,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正所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专业的少数民族体育人才是实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传承的重要基础。文化的教育与传承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推动和实施。因此,高校应当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以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更好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结合实践情况来看,广西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一些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也逐渐意识到专业人才储备的必要性。比如,广西民族大学就专门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将一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纳入教学与考核的范畴。其他高校也应当积极的借鉴和学习,并充分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引导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部分高校还可以设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硕士点,重点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深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与学习,从而为传承与创新提供动力。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效果。所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与分享。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招聘具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提高人才引入力度,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合理安排教师参与培训和学习,完善教师队伍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学水平,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4.5、营造良好的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

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广西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要环节是注重文化氛围的构建和文化环境的打造。高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当有方向、有目标的采取措施打造良好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环境,通过开设少数民族体育社团、组织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宣传等形式,营造出和谐浓郁的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结语

正如前文所言,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较好的锻炼价值和文化价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应当承担起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合理的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从而更好的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言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1).

[2]何茂,高会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05).

[3]王献升.当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J].当代体育科技,2017(14).

[4]蒋雪娟.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2016(01).

[5]郭传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发展探析[J].体育科技,2016(05).

[6]唐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01).

[7]何茂.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4

家庭传承主要是依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维系和发展的。传统的家庭传承中,文化礼仪、道德规范、生产技艺等传统文化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完成传承的。然而,在当前价值多元、追求高效的时代背景下,“一对一”的传统传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传统的家庭成员关系也因为多样化的娱乐形式而被打破。年轻一代外出读书、打工使得稳固的家庭关系逐步分离,传统的家庭传承方式也因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而陷入困境。长期以来,社会文化传承是在一种被称为“看不见的文法”的文化监督机制之下得以实现的。[3]这种文化监督机制并非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而是民族内生的价值评价系统,是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这些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价值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约束力。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民族内生的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其约束力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内生的价值体系并非唯一的是非判定标准,社会文化传承场域出现危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正在不断消解和重构。学校教育因其环境、设备、知识储备等优势,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本文将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镇为例,系统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及面临的问题。之所以选择理县桃坪镇为个案调查点,是因为理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杂谷脑河畔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桃坪镇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是羌族聚居镇,因驻地桃坪而得名,拥有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理县桃坪镇是悠远的羌族文化的“活化石”,羌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羌族文化传承活动也极具地方特色。但是,由于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现状,使得许多优秀的羌族民间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记录、保存,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年轻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积极性和认同感的缺失,使悠久的羌族历史文化面临失传的窘境,如何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大多依赖于诸如传统习俗、传统节日、宗教仪式等“内生”的文化活动。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被主流文化同化的危险。单纯依靠内生式的文化活动来传承民族文化已岌岌可危。有意识、专门化、系统化的学校教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相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具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场所和约束力,集体的传承平台也利于青年学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民族意识以便于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在对理县桃坪镇桃坪小学、桃坪完全小学、桃坪羌族乡中心小学和桃坪农民技术学校4所学校的调查中,共向师生发放调查问卷83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96%),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校教育的环境优势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靠“传”,也要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继承民族文化的主体,年轻一代大多都要经历学校教育。通过对桃坪镇所在学校的实地调查可以发现,由于地处山区、撤点并校等实际原因,桃坪镇的学校几乎都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只有周末才回到家里,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地处羌族聚居区,80%以上的学生为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些都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基础。学校中多为本民族学生而形成的学习团队营造了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浓厚氛围。学校的集体生活和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启发民族自觉意识。校园的集体环境是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独特环境优势,有利于学生在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学校教育的主体优势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创新性,他们不仅具有年龄上的优势,同时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更强。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强烈。民族文化能否得以顺利传承取决于年轻一代能否接受并认可本民族文化,主动传承本民族文化。通过调查发现,87%的学生认为传承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9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传承本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期间,通过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承,能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本民族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文化传承是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让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发展,而并非局限于简单的复制和传播。

(三)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往往在当地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比较了解当地的文化状况,甚至教师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在调查的3所小学及1所职业技术学校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少数民族教师占42%,其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又熟悉当地民族文化的教师,在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权威,由他们对民族文化进行推广,传承效果更为明显。由教师的特殊角色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既能扩大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克服一些民间艺人由于时间、空间限制而无法进行系统的文化传承的弊端,达到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唤醒学生民族意识的目的。

二、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校教育具有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诸多优势,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当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也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出现在理县桃坪镇的学校当中,也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师生信息素养较低、教育环境相对闭塞等共同的现实条件,存在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过程中。

(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理论和内容存在缺陷。教学理论更多地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而基于本土文化构建的几乎没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具有各自不尽相同的特点,如何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进行本土化的理论建构尚属空白。在教学内容方面,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过多的借鉴使教材并未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吸收而导致“消化不良”。例如,《理县农村实用技术》《理县民族常识》等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校本教材,但是教材内容多集中在强调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方面,针对当地文化特色而展开的针对性教育内容较少。教学内容缺乏实际的动手实践课程,更多是以讲述为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校本课程很多时候是多年级同时使用,或是多年重复使用,没有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学历背景作到“因材施教”,也缺乏必要的内容更新。

(二)学校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有待加强。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多集中在图片展示、手工制作,或者在学校文化活动中进行民族歌舞展示。这种静态的文化传承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主动性,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的民族文化大多是以口传心授的模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比如,羌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历史悠久的民族。羌族语言、羌族歌谣、羌族寓言故事、羌族伦理思想等,这些传统羌族文化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得以流传,都是基于传承主体的“活态传承”。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很多是通过阅读书本、课堂教学、民族文化专家或民族艺人讲座的形式来进行传承,而民族文化的灵魂并非是静态传承形式能够得以实现的。学校教育中的静态文化传承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扫盲”作用,但是在传承文化“魂”中,仍然显示出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何加强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师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的传承主体,虽然经过民族文化传承的培训,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经验性、原始性、多重性、交叉性等特点,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面前,如何原汁原味地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仍然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课业压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也大多“流产”。100%的教师认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有92%的教师表示课业压力以及自身民族文化素养影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质量。在调查的4所桃坪镇学校中,他们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些民族文化活动、艺术表演或图像观摩,这些成为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形式。有些学校会邀请有经验的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授课,但由于时间限制也不能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系统指导,大多流于形式。系统化、专业化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特点,这些都需要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得以实现。

三、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使价值多元时代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得以“原汁原味”的传承并发扬光大,值得深思。本研究着重从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教师能力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多元整合课程内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校本教材。在之前的调查和论述中已经提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理论的原创性和本土性缺失,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针对性,也没有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过多的引用和借鉴导致校本教材的内容并不适合当地学生。从桃坪镇开发的校本教材来看,教材内容多偏重于文化知识的讲解,对民俗、民风、民情的介绍较少。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当地民族特色资源的结合应该成为今后思考和改进的重点。另外,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与其他知识型课程分离,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展开。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情进行普及,同时也要关注传承人的自身发展。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符合教育需要的元素吸纳作为学校课程资源,并将民族文化课程与其他基础知识教育课程相结合,不仅符合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现实要求,也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应用性,能够在更多维度进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传承。比如,在语文课、历史课等基础知识课程中,增加羌族寓言故事的学习,在音乐课程中学习羌族传统民族歌谣等,都是将民族文化课程与基础知识课程进行整合的有效方式。

(二)适度进行民族技能培训随着多元文化的盛行和冲击,“读书无用论”越来越多地影响民族地区年轻一代的选择。在调查中发现,56%的人群能够掌握羌族的传统民族技艺,而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青少年中62%的调查人群表示不太感兴趣或不能掌握。部分学生在经过学校的基础教育就直接进入社会,他们会因为缺乏一技之长而显得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回归当地又因为不能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失去民族特色、缺乏民族自豪感而面临融入困境。另一方面,羌族传统文化技艺后继无人,急需新生力量的加入。这两方面矛盾能够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调和。在学校教育期间,可以对学生适度进行民族文化技能培训,例如:羌族刺绣、羌族服饰制作、羌族传统饮食制作等手工艺培训,既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同时也解决了民族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

(三)增强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教师是主体,也是实现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中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尤其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教师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参考体系。”[目前,学校教师的民族文化知识素养不足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更多是因为教学任务的要求而流于形式。加强对民族地区教师,特别是非少数民族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以及民族文化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他们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深入了解势在必行。用自身的感受和专业的民族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无疑是最好的教学范本。同时,要充分发掘学校教师在民族地区的知识优势,利用他们的科研能力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适合民族发展需要的教育资源,以增强民族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结语对理县桃坪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情况调查只是个案,但也表现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与问题。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其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理应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但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如何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

可见,民族文化传承不等同于文化传递或传播,民族文化的传承应是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文化的静态传承,避免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传递者”,而应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觉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实现学校教育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就要把握好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和形式,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应对当今社会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展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既要认同主流文化,要继承和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还要学习、吸收其他优于本民族的一些异民族的文化成果。”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融入地方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民族文化共生系统的重要保证。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二元关系是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核心。学校教育因其教育环境、教育主体、知识储备等条件,具有恰当处理好二者关系的独特优势,利用好这一优势,就能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历久弥新。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族文化;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46-02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化传承机制,而教育正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形式,曾有教育文化学家指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文化的教育。”语文的本体构成是文化,文化教育理应是语文的重要教育内容和优良传统。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作为必修课的《大学语文》注定要担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

一、编订校本教材,凸显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语文教材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构成,而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就是对文化的选择。曹明海、陈秀春在《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中指出:“就语文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取向来看,选择主体以文化的眼光,精选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课程内容,是语文新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教材的选编是完成这项重任的基本和有效途径。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和文本基础,也是语文教材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发新课文的一大着力点就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倪文锦教授认为:教材编制的本质在于选择文化。从总体看,我国近代以来的语文教材还是恪守民族文化为主的立场,民族文化始终是教材的主流。但从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内容大致相同,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缺乏地域差异,以民族地区为例很难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因此,教材的编订在满足国家语文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既吸收主体民族文化和国外的先进文化,又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具体说来,就是在课文的选择上要符合本地区的民族情况,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促进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为例,云南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26个,其中15个为云南所特有,其中白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最具代表性。然而,以上这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云南各高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却少有体现。由于受教材篇目限制,少数民族文化不可能都出现,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应当多少有点反映,否则将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识淡化,逐渐被汉族文化所同化。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应当增加反映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学作品,如《云南的歌会》、《孔雀胆》、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白族的《山花碑》、纳西族创世史诗《创世纪》、傣族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等等。

二、培养师资队伍,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师资力量是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授课内容、方式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问题的理解,都会渗透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和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学生人生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增强教师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语文教师要把自己看做“文化研究者”,而不是简单的文化传播者。作为文化主体者,除了独立思考、学习之外,还应对社会文化进行分析、选择和继承。教师对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梳理时不仅了解教材,更提升了课程意识。教育部课改专家组组长钟启泉说:“教师即课程,教师即学校文化。”教师是学校文化和教育环境的构建者、体现者。要使语文教师担当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除了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外,还必须树立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拥有宽大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去吸纳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在教学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2.研究教材的民族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现行大学语文教材的多样性及教材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多元文化对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把教材中的文化传授给学生,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自身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长处与不足,还要研究本校所在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认真研究当地的学生文化,根据其特点来进行文化教学,才能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培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必须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体水平。首先,要把教师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鼓励他们加深对所在地民族地区历史及文化的了解,系统地对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充分掌握当地的民族文化知识,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承担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其次,依托师范院校、民族大学等培训基地,开展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多渠道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专门人才。还可以聘请当地的民族艺人、团体等民间力量来指导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不断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不断发展。

三、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对于民族文化的教学,语文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语文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尝试体验式教学来进行文化的教育与传播。例如,讲授少数民族文化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介绍其历史、宗教、经济、政治、饮食、服装、婚姻、传统节日等文化,还可以借用电影、音乐、美术、旅游等其他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必将置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要正确认识网络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改变教育模式,尽快实施民族传统文化网络教育。教材体现的文化毕竟有限,还需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来丰富其文化内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的浸润、变迁越来越频繁,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和挑战。《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必修课,必须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伟大旗帜,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不仅是教师的历史使命,更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5,(01).

[3]于建坤.语文教材建设要坚持先进文化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2-8-15.

[4]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孙亚娟,曹能秀.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7,(06).

[6]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挖据;传承

2013年秦皇岛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 课题编号:201306149。

秦皇岛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河北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用一种独特的形式,表达了民族的生活、习俗、智慧和追求。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是以农业社会为文化背景的一种体育实践类型,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秦皇岛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今天,在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部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正在受到冲击,一些文化特性正在消失,有些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甚至正在走向消亡,离我们的时代而远去。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和形势下,利用秦皇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而加快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刻不容缓,且意义重大。

一、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挖掘的总体现状

1.1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挖掘的现状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样,是祖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1953年在天津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后,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特别是从1982年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后,全国各民族都十分重视挖掘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势。

1987年至1990年四年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的编辑人员经过艰苦的努力,“收集到少数民族体育六百七十六条目,且无重复和雷同”。这说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量上是有了一定规模的。但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主要介绍的是传统体育文化的运动部分,对于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些养生功法部分除了介绍了回族的“十三太宝气功”外,没有过多的涉及。调查中显示这绝非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养生功法部分的全部。资料显示在藏传佛教寺院进行田野调查时曾收集到藏传佛教寺院的藏密,就是一个庞大的养生健身功法体系,其中的“道果法”、“三士道修法”、“大圆满法”、“大手印”等修炼方法又各自包含着一些功能各异的功法,如“宝瓶气”就是“大手印”修身的一种。此外还有“雪山瑜珈功”、“拙火定”、“乐空双运”、“双身修 法”、“圆满次第”等,有些功法的修持与汉民族的导引等舒缓运动相似,有的功法就是静坐养生功法的翻版。另外,多次深入到湘鄂西土家族、苗族地区,对土家族、苗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也发现了一些类似于气功的养生功法。这充分说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传统养生功法,而这些功法还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和整理出来,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挖掘与探讨。

1.2秦皇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挖掘的现状

秦皇岛市昌黎地秧歌是河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以在地面上轻快自如、自由灵活地扭动为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为了更好地开展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河北省的民间舞蹈蕴藏丰富,绚丽多姿,素有北方汉族民间歌舞之乡的美誉。秦皇岛市昌黎地秧歌是河北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秦皇岛市昌黎地秧歌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成立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在省文化厅设立了办公室。同时,省委省政府又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并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独立编制的、专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处级文化事业单位,即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保护中心,各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部门。

昌黎皮影是一种产生年代久远的民间艺术,是冀东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昌黎皮影有其独特的演出形式,台前一张影窗、台中上挂明灯,皮影艺术传至近代,昌黎域内曾出现过马家班、齐家班等驰名的影界翘楚,至今为昌黎人所津津乐道。

秦皇岛地区昌黎地秧歌、昌黎皮影戏等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原生态舞蹈走进校园可以被解读为时代的标志。每一个舞蹈都可以对照其社会语境进行阅读。反映着历史时期社会群体的需要和幻想,在某种程度上描绘出日常生活的轮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应保持其民族特色,但完全脱离时代也会影响到其生存和发展。我们要寻求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民族特色和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的最佳契合点,将两者统一、结合,而不应把两者对立起来。

二、秦皇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网络化平台的构建

1.拓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

信息网络化是当今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是信息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种现代手段,包括文字、拍照、摄像、录音、网络等相结合的立体普查方式以及数字化和档案化的储存方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网络化将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信息网络中应用,拓宽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领域,进一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结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

2.挖掘、整理、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它那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的健身性、娱乐性及教育性的竞技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网络化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保护和传承起到重要作用,有效的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可以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服务体育教育、科研、训练和管理的需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网络化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社会的竞争,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体育文献信息服务,满足体育教学、科研、训练和管理的信息需求。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平台,实现“民族体育信息资源库、网络教学、体育竞赛”功能,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计算机网络查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便为人们提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研究、开发利用等的交流平台。

4.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网络化将有利于各种民族传统体育器材设施有一个网络销售平台,满足人们在网上购置器材、设备的需要,进而扩大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人群规模。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形成,信息网络平台使得各种民族传统体育器材销售成为现实,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三、秦皇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

1. 与少数民族运动会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文化遗产的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是民族运动会本身,只有一直保持这样一个赛事,它的文化遗产的内容才能有生存的空间和时间。相对于民族运动会的举办而言,主要依托国家的政策,只要国家有着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流的想法,民族运动会就会成为民族运动会文化遗产的主要的传承载体。只有利用好了主要的传承载体,保持着民族运动会的延续性,保护着民族运动会传承的文化空间,民族运动会的文化遗产才能够传承下去。

2.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体育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与传统节日关系密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项目构成了节日文化的主体,成为传统节日里最活跃的因素,体育运动是传统节日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各类传统节日的广泛开展,能够保持少数民族运动会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的与民族运动会文化遗产相符的内容,不仅保持了他们的形式,还保存了他们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加大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力度。

秦皇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众多,在节日文化的大舞台上,民族民间的艺术家们纷纷将他们的文化珍品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在节日文化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少数民族运动会运动项目文化遗产的表演项目,一方面表演者淋漓尽致地征服着观众,另一方面观赏者无拘无束,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体育商品,满足着自己的文化需求。比如秦皇岛地区昌黎地秧歌、 昌黎皮影戏等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在各少数民族过传统节日的时候展示的。它们的民族风俗和节日风情紧紧相连,是节日文化中展示民族魅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3. 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在当前体育教育课程设置中增设如河北民间体育概论、河北民族体育欣赏等集中展现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把秦皇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体育及舞蹈内容加以选择、整理,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注人学校教学内容。同时,以“教学方法多元化”为导向,将理论课、欣赏课与创新实践课相结合,既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体育理论的教育,又强调学生进行民族、民间体育的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对民族体育由理解上升为由衷的欣赏,再到能进行自发的创造,从而实现突出学生在民族、民间体育教育中主体性与创造性的目的,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的热爱。在秦皇岛综合性大学开设有原生态体育赏析课程,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进行有益的教学探索。如在教学中通过对秦皇岛民间体育的欣赏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结合地方特色组织教学科研,将秦皇岛丰富多彩的原生态体育引入课堂。通过课堂赏析与参与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了解优秀的民间体育。

积极营造倡导民族体育、弘扬民族精神,以校园体育文化的阳光体育运动等体育教育的“第二课堂”为河北省培育民族体育精神的延伸载体,高校应当调动与整合人力与物力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以深刻民族体育内涵为核心的特色体育活动。如进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讲座、民间体育比赛,还可以定期邀请老体育人走进校园向大学生表演“绝活”等,这些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直观而又有说服力,能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除此以外,在校园内成立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社团。

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要进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学校教育,对教师的知识面的涉猎及业务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这要求教师必须充实有关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知识,注意自己对河北民间文化体育的态度、行为和语言,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传递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主动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融入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材料、考试和组织模式中;其次,将民间体育人聘为学校课外教师,实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学校教育;再次,合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中文化遗产教育师资人力资源中心,以提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结论

对于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对此,我们应该增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到挖掘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珍爱、尊重祖先遗传下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财富,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使之再现生机与活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真正做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起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 聪.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J]. 体育科学,2008,28,(8).

[2] 翟金英.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 0,(3).

[3] 哈正利.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4).

[4] 刘思阳. 探析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 0,(6).

[5] 郭海侠,霍 红. 云贵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 体育科学研究,2009,(4).

[6] 春 潮.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 0,(3).

作者简介: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7

《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及服饰》是杨国才所著的一本关于少数民族女性知识和文化研究的学术性书籍。初看此书署名自以为杨国才是先生之辈。细细阅后方得知杨国才教授为云南大理市人,白族,1954年10月生,女性,现为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伦理学硕士生导师,云南省第九、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更加为之敬重。

书中杨国才老师从少数民族女性知识的缘起和发展、少数民族女性知识的内涵、少数民族女性文化中的记忆知识、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多样性、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多元性和共性五个方面清晰地将少数民族妇女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文化和知识展现给广大读者。让广大读者领略到少数民族女性在生产生活历史发展实践中的文化知识和智慧。

《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及服饰》是一部翻开少数民族女性知识文化的新篇。在以往的各类书籍中记载女性的文化知识和经验的几乎没有。自古在中国就形成男尊女卑的男权文化。早期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女性文化的记载。杨国才老师历经30多年精心收集和调查研究。用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把少数民族妇女独特的知识和文化、精湛的手工技艺和无穷的智慧呈现给大家,翻开了少数民族女性书刊的新篇。

《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及服饰》是打开我们了解少数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的生产、生活、知识、智慧、手工技艺的一扇窗户。众所周知,服饰是人类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构成人类生活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人类社会的漫漫历史发展进程中,服饰既是人类自身进化的过程,又是文明创造的过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内容的服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早已为世人所公认,而少数民族女性也有自己的知识和文化,却很少被人所知晓。少数民族女性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本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以服饰为载体再现。并通过一系列象征图案的符号展示和传承下来。各民族服饰的产生,蕴含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知识的缘起。因为服饰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特征。然而,历史是割不断的,正如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一样,一定历史时期的服饰的内容都与前一时期存在着某种继承关系。可以说是前一时期的延续与发展。正因为如此,《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及服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丰富灿烂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而且对我们今天发展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大有裨益!

《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及服饰》为传承和挖掘濒临灭迹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传统手工技艺敲响警钟。少数民族女性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传统文化。起于何时并没有确切的相关记载,但必然存在。服饰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本身一样古老,少数民族服饰也不例外。在不同社会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少数民族服饰中。“它”包含和凝聚着少数民族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多方面的丰富信息。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濒临消失。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也不例外。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传统工艺受现代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传统工艺服饰文化的衰退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中,许多对人类有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也一并受到冲击,逐渐衰退,甚至消失。因此,适时加以抢救、再现、保护、解读、传承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知识十分必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8

一、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民族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民族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民俗、节庆、礼仪等文化,还有集中表现、体现和展示某种特定文化传统的区域、场所、空间。

与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民族区域性。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地区,相对处于一种远离经济、社会、文化主流的边缘化状态,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其传统文化在较为稳固的空间内传承。不同民族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长久以来便促成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上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东北地区的蒙古族与内蒙地区的蒙古族,甘肃、云南的藏族与青藏高原的藏族,都在民俗上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点。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文学、音乐、舞蹈、医学、体育竞技等诸多领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因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才使中华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大众接受的局限性。有的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有的语言文字齐全,但也只限于本民族使用,所以普及面较窄,给大众的接受带来了很大的局限。

更强的濒危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化趋近,许多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正在逐步汉化;牧民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丧失了其生存土壤,逐渐走向衰退;一些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如印染、编织、手工器具制作等项目因经济效益低下、需求市场萎缩,已完全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二、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意识淡薄

从地方政府的层面看,还没有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摆放在一个足够重视的位置。时常可以从网络、媒体上看到珍贵的古建筑被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毁,原因无非是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而漠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从保护机构的层面看,对濒危项目、濒危传承人还没有真正做到 “抢救性保护”,没有保护意识上的紧迫感,当人亡艺绝的时候,该抢救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了。从基层群众的层面看,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不够了解,年轻人大多认为是过时的、无用的东西。更多的人已经离开了生活了几代人的故土,丢弃了古老的传统劳作,许多祖辈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因为这些改变而悄然消失。

(二)、生存环境的破坏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狩猎和游牧文明的产物,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民俗民风已经渐渐被人们摈弃,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依靠口传心授保留下来的许多东西,因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衰微甚至消亡。

(三)、传承断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传承人,而传承人目前的状况令人堪忧。很多掌握技艺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不愿继承,技艺面临失传;有些技艺目前是得到了延续,但经济效益低下,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肯定难以为继。总的来看,大多数非遗项目都存在传承断代、后继乏人的现象。

(四)、没有形成合力

有很多项目的保护单位是文化系统以外的单位,包括集体的、个体的企业。文化部门与这些保护单位缺乏业务上的联系沟通,脱节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导致对某些项目的传承保护情况了解不够,对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的情况知之甚少,加上专项保护资金的安排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保护机构本身就没有形成合力。

(五)、专业人才匮乏,队伍不够稳定,素质有待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且专业性、知识性较强,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各级保护机构应有专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但基层文化单位业务交叉、冲突现象比较严重,很难做到专人专职,而且人员队伍不够稳定,调换频繁,使非遗工作的质量无法保证。还有,人员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个人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加上接受的专门学习培训非常有限,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更谈不到学术性的研究。缺少摄录、照相、记谱、影音制作的专门人才,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保护和利用。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从事语言文字翻译的人才非常匮乏,这给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和制约。

三、 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在制度机制的层面上,应建立完备的保护机制。对名录项目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责任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代表性传人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的区域,要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确保整体性的传承保护;要加快建设和完善各项文化措施,由政府搭建平台,吸引和鼓励企业、民间组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以社会捐赠等方式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发挥民间力量,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主体的层面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放津贴,解决困难,切实关心和帮助各级传承人。在保护机构的层面上,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中“活”起来,扩大影响,广泛普及,可以通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消夏活动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穿插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宣传、表演;在民族学校开办传统民族项目的培训课程,使这些项目在青少年中得到传承;保护机构还要争取地方政府、民间团体的支持,组建传统技艺的传承基地;与旅游资源结合,打造民俗旅游,开发新热点、融入新元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旅游业中,互为依托、互相促进。

上一篇:电工基础学习方法范文 下一篇:公租房的管理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