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1-08 17:36:30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 传承; 保护; 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丢失,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民族文化(包括汉族本身)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很明显,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只看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至于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等一系列惨痛的民族文化流失现象的产生。因此,我们在加快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因为相对于汉族文化而言,少数民族文化显得更脆弱,更需要人们的重视和保护。

1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传承,那它面临的将是从地球上消失的厄运。因此,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据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年轻一代的“现代化”观念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年轻一代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肯定了年轻一代在传承民族文化上的关键作用,任何文化只有在不断地一代一代往后传承才能保持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民族现状是,民族的不断融合,逐渐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方面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但另一方面也对本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这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现代化”上。少数民族的孩子越来越多地进入“汉区”接受教育和工作,长期地处于外族文化的影响之中,一些所谓的先进观念的输入使得不少少数民族的年轻人逐渐丢弃了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外来服饰的传入,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在家里也不经常穿本民族服装了,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民族节日才穿本民族的服饰。年轻一代观念上与本民族文化传统越走越远的状况必须引起广大民族工作者的重视,民族的未来不容轻视。

其次,外来“先进文化”的强大冲击。有一种说法认为落后文化总会被先进文化吞噬。我不太赞同,因为文化本无先进与落后、优秀与卑劣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不能用本位的和阶段性的价值观去评判文化的优劣,更无权决定某一种文化的存亡。或许在若干年后,一些所谓的落后的文化也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积极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重视每一种文化,在当今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外来的观念和技术挤占了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空间,如手机、电脑和一些生产器械等,已经将很多少数民族传统的东西挤进了历史的盒子里,人们只有在历史的记载中才能看到了,这是很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的。

第三,一些政策性的偏差也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政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会有消极的,这里我只用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就是普通话的全面推广。这一举措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它有助于民族间的交流和团结,有助于各少数民族更好地学习先进知识和掌握先进技术。然而,这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挤占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空间,普通话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民(主要是年轻人)不再重视本民族语言,甚至一些少数民族同胞已经完全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了,民族语言的消亡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考虑消除一些政策性的不良影响,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

目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已经不得不重视了,因为当前威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因素太多了,如果我们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将会缺失几分色彩而显得单调和无力,我们更无颜面对千秋万代的子孙。

2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正如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样,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已经或者正在消亡。我们不应该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好,否则我们将再也找不回它们。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最近几年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也在不懈地努力着。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1 增加资金投入。由于少数民族分布零散,点很多,并且大多数分布在比较偏远的不发达地区,再加上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这就决定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成本必然会高,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是不行的。

2.2 增加技术和人才投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方方面面,再加上各少数民族地区和文化的特殊性,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便无从谈起。另外,没有研究就更谈不上保护,研究就是最好的保护。而目前,任何研究都离不开专业人才,因此,可以这么说,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本。

2.3 我认为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全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本身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因为据我了解,在很多地方不是政府对民族文化保护的投入不够,而是普通民众(包括当地人)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保护意识不强,任何人为的破坏对文化传统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从大的来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使中华文化元气大伤;从小的来说,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件民族珍品,也是民族文化的重大损失。因此,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将在呵大程度上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成败。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一件很简单的工作,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者,我们每个人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做出一点贡献,就是整个保护工作的一个巨大进步了。

3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停滞不前,因为发展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然而,发展是不能盲目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方向,否则就有可能走向消亡。因此,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把握好发展的方向,也是广大民族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广大少数民族同胞也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在看到成就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隐藏着的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民族跨越式进步的同时显得过急了,以至于把一些传统的文化和习惯留在了跨越前而没能带进新时代,这些传统的文化和习惯的好坏我们先不讨论,单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这就是一种损失,或许当人们想从以前找回一些什么的时候,却发现那些东西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

我想我们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应该是“推倒重建”式的,而更应该注重可持续的发展,因为文化终归是民族的根,丢掉了传统文化,民族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因此,我认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该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开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篇2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离不开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融会统一。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更有甚者濒临灭绝。近年来,社会与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大大提升,这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绚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散发着光和热,发挥着它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各民族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已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并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深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力的巨大力量源泉。人类文明的发展无可置疑是多线条的,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它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各具优点和特色。例如,汉族书面文学很发达,文献典籍很丰富,而一些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与汉族相比,较为发达。哈萨克族的口头文学极其发达,拥有大量的寓言、传说、故事、歌谣和史诗。《阿勒帕米斯》、《库布兰德》及《阿尔卡勒克》等几部颇具代表性的史诗已成为现代学者、作家们剖析、研究哈萨克族文学的代表作。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超过80种。演唱艺术就有几十种,舞蹈艺术有数百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优美的舞姿,成为我国艺术舞台的常见节目。笛子、二胡、琵琶等最早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至今仍然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常见乐器。雄伟的布达拉宫、美丽神奇的丽江古城成为中华建筑的杰出代表。纳西族创制的东巴文,是世界上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象形文字,与甲骨文并称为我国两大古文字珍品。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盛开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也是中华各族人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

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都根植于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每个民族在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保护好自己传统的优秀文化。保持传统不是简单的封存,而是以多姿多彩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传承。纵观悠悠数千年华夏文明,无论是宽袖长袍还是剃发蓄辫,历史的遗风不曾消逝,至今仍活现于银幕荧屏,给后人创造着难以估量的财富。保持传统也不是兼收并蓄,而是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精粹,亦即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比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歌舞和服饰,它们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还是民族标识和精神象征,保护好这些,民族特色就恒久永远。我们要审慎地剥去陈年旧屑,细致地剔析出精髓,着力加以培育,使之壮大乃至升华,这才是极其需要做的。文化既然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变了,传统文化也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否则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古代辉煌的玛雅文化,令后人叹为观止,却在公元10世纪初神秘地衰落了,史家考证,主要原因是玛雅人的后代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所致。放眼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或处在不同时代,传统文化就韵味迥异。一个民族的传统有所更新,才更加鲜活;有所发展,才符合时代节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我国现代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发展并不排斥其他民族的发展,也不必然地以其他民族的消亡为前提。相反各民族是可以共同发展的。任何民族都不能自我封闭,自我封闭必然导致民族的衰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这是符合民族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客观上,每一个民族都从其他民族的发展中汲取养分,同时也给其他民族的发展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各民族在吸收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民族的文明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每一个民族的文明都是文明的普遍性和其他民族特性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在协调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民族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达到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到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首先,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衣”才是发展之道。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全国巡回演出的新疆维吾尔族原生态歌舞《麦西来甫》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其次,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1)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2)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3)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新疆拜城县、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期发放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亡”。

再次,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背离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岩.与时俱进 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2年.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148-02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之争

在当代,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发展无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已是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对这种影响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些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同质化、趋同化和一体化,它使各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极大的破坏,甚至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会消亡等等;另一些观点认为,全球化在物质产品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有可能导致趋同化现象的出现,而维系人类发展的各国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与文明传统不可能在世界化过程中变为同质化、趋同化和一体化的状态;相反,它会刺激和导致全球异质化、本土化、民族化文化的崛起。二者不同的观点引发了关于人类文化的未来发展是一体化还是多元化的争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引发了本土化和全球化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

文化从来就是多元的,各个人类群体的生活环境不同,语言不同,传统和生活习惯不同,文化也就各不相同。必须有不同文化的互相交流、学习、启发、促进,构成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人类文化才有发展的前途。同样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世界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同样要遵循世界文化的传承发展规律,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相互交流、学习,达到共享成功经验、先进的传承模式、优秀的文化资源等等,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这是符合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规律的观点。

今天,这个观点已经得到大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工作者的认可。然而,有些人却持另一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全球化就是西化,会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消亡,形成西方音乐教育称霸世界的单一局面等“危机论”。这种观点显然是歪曲了全球化的定义。我们所说的全球化意味着通过学习别人的先进的成功经验,逐渐改变自己的现状;意味着在不断变化中求发展;意味着我们必须丢掉许多原来属于我们自己但却与现代相背离的东西;意味着我们将要吸收、融合更多原本不属于我们自己却有利于发展的东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必须通过全球化,寻求传承与发展的兴旺,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这并不等于说丢掉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内容,丢掉本民族的音乐。

二、简述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现状

我国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并没有受到过应有的重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事业逐步在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人民和各民族音乐家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音乐人材的培养和音乐演出团体的组建和音乐创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隐忧:

(一)在传承主体方面,表演人才流失、老化,创编人员匮乏,工作环境恶化等

近年来的文化经济不景气和下岗分流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指导体系的效用甚微,文化机构人才流失严重。虽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举措使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市场稍有好转,但是,很多专业的艺术机构团体而言,国家仅仅承担部分工资,相当部分只能依靠演出自筹;由于相对的演出机会并不是很多,而很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还没有成为旅游开发的项目,因此,更多的艺术人才还是外出寻求机遇、获取经济收益,使得从事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人才流失严重。毕竟精神资源的发展与创新一定要建立在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的环境基础之上的。

(二)在传承客体方面,受众群逐渐减少

首先,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腾飞的脚步,农村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科技也迅速发展和普及,村民的娱乐花样增多,电视机、音带、光盘、录像厅、卡拉OK厅等等也在农村流行开来,只有对新兴事物接受比较慢的老年人,才会依旧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休闲娱乐。其次,人们缺乏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和价值的了解也是传承困境的原因之一。再者,许多少数民族题材内容的保守和单一也是影响其传承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庞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资源并没有充分利用

(四)对民间音乐的民间传承机制作用的重视不足

“危机论”似乎忽略了以上境况,一味地强调少数民族音乐要保留“原汁原味”,唯恐少数民族音乐一旦加入全球化的浪潮,就会“全盘西化”等等…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心理环境、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只停留在原有的脚步上,不能随时代而不断的演进和发展,总是一副老面孔,在传承中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以至于遭到自然淘汰。所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要想突破目前的窘境,积极地投入全球化的大潮,接受考验与洗礼是必要的。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全球化之意义

文化的传承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中叶起,有些学者对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其中与文化传承密切相关的三个主要的概念是文化进化、文化传播、文化濡化和文化涵化。文化涵化――是文化传播以后出现的一种现象。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某一地区后,势必引起这一地区原有文化的抵制,两种文化在经过剧烈的冲突斗争后,双方的结构都不能维持原有的状态,在原有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出现了一个边界模糊、交叉渗透的局面,最后经由全社会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调整,一种非此非彼、即此即彼的新文化被综合出来。从上可知,一个完整的“涵化”过程必须经历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和文化更新四个阶段。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它的整理、充实和完善,形成良好的传承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扎根于各少数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土壤上生成的音乐文化,反映和体现了本民族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和体现了当地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和风土人情,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传承性。文化传承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迁,它的选择机制将在这种变迁中吐故纳新并显示其时代特征。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保护与重视,也需要传承主体与传承客体的关注与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传承机制才会得以形成,才会在全球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能够继续生存发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形式一样,都处在与外界的不断交流、融合、渗透、或者冲突、排斥之中。某个具体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否因为某个或某些外界干扰源发生变化、发生哪些方面的变化、变化成什么样子,取决于该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之流传区域的经济条件、政治背景、所处的文化阶层等与干扰源所处环境中对应环节的差距大小、共同点多少、接受人群对干扰源及其环境认同程度的深浅等诸多因素。

“和而不同”应当成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最高境界。正如哲学家汤一介所说:“不同的文化传统应该而且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某重共识,这是一种由某种意义上的‘不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同’的过程。这种‘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

四、我们应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全球化

笔者认为,本土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应该充分认识到全球化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和”的作用,主动作出让步,接受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在世界向我们敞开胸怀的时候,跟上世界多元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步伐,构建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世界化、全球化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世界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它一方面加速了传统少数民族音乐中糟粕成分的消亡;另一方面又为它的精粹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应全球化与还是本土化之间存在的矛盾将继续共存。这一矛盾交汇的最终结果不会是“全盘西化”,也不会是本土社会存在的彻底保存,而是两者的结合。这种结合必然需要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旧有的传承发展模式做出让步。世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历史正在不断地证明: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通过全球化吸纳新鲜血液,有助于它焕发新的生命活力;通过全球化、世界化平台高屋建瓴的对话,有助于提升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使民族性真正有可能成为世界性。

参考文献:

[1]杜亚雄.“全球化”和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建设[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

[2]杜亚雄.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之回顾[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

[3]邢维凯.全面的现代化‘充分的世界化:当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必由之路――关于“中国音乐文化自性危机论”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7.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篇4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佤族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着令世界惊叹的自然风光,也同样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灿烂的音乐特性、歌唱精巧、独到的乐器更是各具特色。这些极富原创性、独特性音乐已大大超越音乐本身的范畴,更传承着很多源远流长的生活习俗、民风的文化形态。这些音乐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财富。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最复杂的省份,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独有,并且每个民族都有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致使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丰富多彩、色彩斑斓。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但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各地的原生态音乐文化资源正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西部开发的实施在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会给西部的民族文化产生诸多影响。如何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解决民族音乐资源严重流失和人才匮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保存”与“发展”是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我们音乐教育者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接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更新这一客观现实。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

在当代,教育与媒体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当教育与媒体结合起来,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青歌赛设立原生态组别代表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媒体的进步反映了社会需求,也体现了社会理念的革新。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去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些有价值、有特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由于没有得到较好传承,一些已濒临灭绝,另一些甚至已经消失了。

居住在阿佤山深处的佤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佤族能歌善舞,传统原生态民歌民乐品种繁多,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其原始、古朴、原汁原味的独特风韵犹如绕梁之音,让人回味。为了保护和传承佤族原生态文化,我们开设了“西盟佤族自治县阿佤文化传承小组”班,聘请了深谙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老艺人来授课,学生将学习音乐基础、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器乐、民间文化等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会表演本民族民间歌舞琴艺,用语言和文字来阐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具备初步的民族自我传承意识,使佤族文化保护得到良性后续,最终实现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阿佤文化的目的。

虽然当前在保护佤族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远和其他的原因,经济匮乏,专业人才缺乏,在文化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够。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冲击,信息传播速度快,很多佤族的年轻一代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缺乏关注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佤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不够理想,有的甚至面临濒危状况。佤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佤族的文化核心区范围较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能力较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建筑、传统生产生活用品等整体性消失速度日益加快。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佤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但是现在很多佤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些独具佤族特色的服装、语言、音乐等文化呈现出逐步消逝的趋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经济发展

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紧密相连的,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历史。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积累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但是随着众多外来文化的流入,我们的民族文化根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时,做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须关注的重点。云南省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的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寻找出更加适合本民族发展的道路,下面我们以文山壮族和瑶族为例,分析一下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一.文山壮族和瑶族历史考察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山是云南境内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两个自治民族之一。作为文山境内分布最多最广的民族,壮族在全州八县均有分布,人口增长方面在建国后至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因壮族多分布在有河、溪、井的坝区、河谷地区和靠山临水的丘陵地带,因此历史上壮族曾被成为“水边的民族”、“农耕民族”和“稻作民族”,在分布上也呈现大聚居、小分散、居地连片的特点,少数还保留着古代濮人部落的居住遗迹。

瑶族多分布在溪流密布,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其称谓由于生产方式、居住条件、生活服饰等特点,历史上曾多次变化,在建国后,经过民族归系统称瑶族。现居住在州境内文山的瑶族主要有三个支系,自称“们”或“金门”的,他称蓝靛瑶;自称“孟棉”或“龙棉”的,他称大板瑶、角瑶;自称“秀”或“亚”的,他称山瑶、过山瑶。相较壮族,瑶族经历过封建和半封建社会,受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和入境早晚差异,各地瑶族在经济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解放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瑶族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均有所提升,开始融入市场经济轨道。受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性影响,瑶族人除了粮食生产水平较为稳定外,在林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面也有所发展,民族总体发展趋势较好。

二.壮族与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1.壮族传统文化艺术

壮族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是全国23个有古代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唐宋时期,部分壮族有识之士采用汉字记音、记义和汉字切合的方法,按照壮语习惯发明了具有形、声、义规律的土俗方块古壮字,有象形字、会义字、形声字等,用它记载和交流民族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生活习俗、民情掌故。在广南、富宁、文山、西畴等县的壮族民间古籍中,以汉字、壮字混用的形式,记载壮族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经济,政治与文化,许多古壮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壮族文献古籍有《骨刻历算》、《鸡卜经》、《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口碑古籍类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铜鼓、壮锦、乐器天琴、壮剧等也是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是综合的艺术品,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结实耐用。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极富感染力。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大体上可包括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在民间文化中享有盛誉。

2.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文山瑶族民间珍藏的古籍,已发现的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本命书、阴阳牒、历书、科技、中医草药、故事、创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鸳鸯歌、信歌、新民歌16类,共150卷1000多万字。这些瑶族古籍,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性、资料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具有瑶族风情的特殊乐器长鼓在瑶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就曾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这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改革开放后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瑶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箩、竹帽、藤箱、藤夹等,雕刻艺术,主要有门匾、烟盒、吊楼,以及神像、神龛,以茶山瑶的水平为最高。盘瑶、蓝靛瑶和部分茶山瑶青年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举行仪式时,据说要翻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历尽艰苦考验,发展到现在,其中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一些瑶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表演的保留节目。在传统体育节目方面,抢花炮、抢柚子、打陀螺等体育项目也非常受欢迎。

三.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精髓

文山地区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原生态文化特色,我们要努力挖掘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载体,真实记录保存下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并以多种形式和载体传承下去。文山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的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包括濒危民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以州文化局为主,地方政府为辅。要对文化局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民族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工作,申报立项保护,引起国家和地方重视。地方政府可成立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培养传统民族艺人,实现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配以多种奖励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在宣传工作中,强化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的认识,培养其民族历史自豪感,并从中获得动力更好的完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2.加强文化溯源研究,做好保护与传承

我们要结合史料和已有成果深入研究,力求对文山壮族、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促进对文山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研究及传承与保护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壮族和瑶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就已经做了基础性整理,我们要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联合文化局、古籍办等结构组织力量抢救古籍文化,进行整理和出版,在本土多培养一些民族学者,以便更好的完成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多渠道多项式挖掘、保护、传承与展示文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问题的重视,众多媒体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力度,比如2008年,由多家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及州政府共同合作拍摄的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上市,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的空白,其中《》一集,揭示了壮族的原生宗教文化和壮族的生态观,这对于宣传壮族文化,做好传承有着积极意义。2008年州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文山录制《见证与畅想》、《世外桃源》等纪录片,在央视节目播出,提高了文山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文山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建设三结合

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少数民族村镇的资源开发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展示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州级政府要在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开发和文明建设,探索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结合民族实际发展情况,走最优的发展道路,比如麻栗坡县瑶族的老山第一村、马关县阿峨民间艺术之乡、文山县的姑娘寨、富宁县坡芽壮族文化生态村等,都是运作较为成功的村寨。目前,广西民族文化开发其实已经踏出脚步:如诗如画、永不落幕的山水实境演出“印象・刘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都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康庄大道。包括靖西绣球、阳朔画扇等大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产品已经行销世界。

4.多方面合力共同促进保护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曾经下达重要政策,主要以四种措施为主: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这四种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指导和提示,也是文山壮族和瑶族在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中应当遵循的重要指示和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

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的前提下,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将极富民族特色的绝活儿进行传承,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要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怒江地区的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就是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比如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举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

总之,在世界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好新时代的传承,对于焕发新时代下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毅.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N]. 云南日报.2003-07-02 (C04)

[2]朝克.中国的濒危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及学术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04).

[3]赵冬菊.民族民俗文物抢救刻不容缓[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03).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95-01

少数民族文化是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包括文字、语言、服饰、、居住环境等诸多方面。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个性、民族历史、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同时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资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党的十报告中也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当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如何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大潮来临之时,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民族文化广场、旅游、剧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等等的建设和发展一浪接一浪,展现出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态势;但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民族同化、汉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并不等于汉文化,更不等于儒家文化,它本身是多种文化潮流的汇合,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有机总体。这说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面对势不可挡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民族同化三大潮流,我们无法阻挡,而只能是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因势利导,采取强有力的举措,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提高大众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加强法律保护

首先,向大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宣传、普及和宏扬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强调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优秀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其次,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民族文化活动,使优秀的中国民族文化能更好地渗透和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再次,可以拟定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和规范少数民族文化更好的发展,从而促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上立法之路。

二、借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与方法

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始终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最少干预性原则”、“就地保护原则”、“独特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等,反对基于地方经济需要,商业利益驱动和弘扬地方文化等狭隘片面思想为目的的开发利用。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可以借鉴上述原则以及一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与方法,加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和继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三、融合先进外来文化,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传承

我们不应该排斥外来文化,要把它看做是一次机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各民族成员主动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一切过时的价值观念等进行扬弃,同时为了把各民族文化发展壮大成真正符合时代需要的先进文化,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使每个民族在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对自己的文化也不断地筛选、扬弃,从而整合为一种既是本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既包涵传统、又包涵创新的新文化,从而使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使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文化的共性和其民族特性的有机统一,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传承。

四、参考、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国外很多国家在保护、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方面做得非常的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像日本、欧洲等国家,他们既能够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很好的保护,又能够加入很多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进去,从而整合为一种既是本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既包涵传统、又包涵创新的现代本民族文化。他们将本民族文化做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而这其中很多的方式、方法我们也都是可以参考、学习、借鉴的。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源泉之一,面对2l世纪全球背景下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不断挖掘、丰富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努力造就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基金项目:2013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JY1307)

参考文献:

[1]黄启学.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34(1).

[2]人生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4]黄子华.试论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和谐[J].云南社会科学,2000,(4).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篇7

关键词:艺术教育;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25-02

一、引言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民俗传统形成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表演艺术、传统手工具制作以及民俗活动等文化形式,不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我们传承和保护的艺术文化瑰宝。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在逐渐流失,因此,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艺术教育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中,艺术教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树立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还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底蕴。在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中,采用邀请民间艺人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通过真人讲解传授,将传统艺术形式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大大凸显了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潜在发展价值,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是我国的重要人才储备,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流砥柱,对民众的影响力较为深远,因此,在艺术教育中开展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有助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近年来,受到西方艺术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学生中间崇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过分强调西方艺术流派和理念,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音乐教学为例,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的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大师了解较为深入,然而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经典音乐之作却知之甚少。这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艺术教育模式有关,云南地区不同民族的演奏乐器、演奏方法等都是传承千年的经典,在艺术教育中要有所体现。

三、在艺术教育中牢固树立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1.要有危机意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虽然丰富多样,历史悠久,但受到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文化遗产已经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害,甚至濒临消失;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遗产不具可再生性。因此,要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意识在学生之中牢固树立,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采取科学吸收的态度,从而传承好、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

2.形成产业意识。目前,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多以自发形式存在,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改变这一现状较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民族文化遗产作为品牌来经营,形成民族文化产业意识,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宣传手段相结合。同时结合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对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进行品牌化经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度和知名度。

3.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随着文化旅游等服务性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逐渐作为产品进行开发和经营。依托于民族传统文化兴起的服务型产业只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达到保护和继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过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破坏现象,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要树立适度开发、重点保护的意识,不能单纯地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4.树立创新意识。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免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流失,更要在保护的同时,树立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将现代文明精神和传播手段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例如,网络技术的应用相比传统的媒体设备优势更加明显,近年来,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再如,云南的纳西古乐是比较典型的民族音乐,近年来,与古乐器结合所演奏出的悠久古曲就成为传唱的佳话。

四、如何将艺术教育应用到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

1.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相比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上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大学就已经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其中以民间文学课程和民俗学最具代表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但归根结底,由于受到灌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刻的认识,只是简单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传统文化,这种思想是十分片面的。因此,新的教育理念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格局,倡导从本质上认清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不能盲目崇拜和完全吸收。

2.在教学中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目前在对学生进行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通常注重艺术概念、时代特征的阐释,对具体的艺术表现效果展现的并不深入。如此一来,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只是局限在理论层次,因此,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将直观的传统艺术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其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在民族乐器、风俗习惯、寓意内涵等方面。只有通过直观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真谛。

3.增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要将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专业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开设,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技能、科学技术等课程纳入教学范围。此外,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也要多样化,在重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应该将课程广泛涉猎到汉族文化以及国外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在不断的融合吸收中,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束语:

在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中,艺术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树立保护意识与加大传承力度相结合,将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艺术教育所肩负的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保护者。

参考文献:

[1]黄彩文.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邦丙村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技艺为研究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2011,(08).

[2]沈静.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9).

[3]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传承;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既有激烈的矛盾与冲突,也有全面的交流与融合,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最终汇合成为中华民族,同时,这56个民族文化汇集成为特色中国风。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之精粹,又称国粹,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而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55个少数民族,它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体育文化结晶,集中体现了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一特定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宗教、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少数民族武术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狩猎或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表现形式和内容都受到了各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最初习武是为了对抗猛兽,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军事技能,而现在的少数民族武术则集健身、养生以及表演技艺功能于一体。总之,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惜的文化资源,更是民族历史的记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民族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冲击,也面临着遗忘和失传的问题,如少数民族武术传承后继乏人、武术理论知识的流失等问题。因此,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项目,构建保护与传承机制;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加快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改革创新的步伐等方面,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内涵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中国历史同步发展,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而作为中华武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有着高度的技巧性、对抗性、娱乐性和欣赏性,从不同侧面可以观察到各民族之间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差异,在少数民族地区这已不仅仅是一个体育项目,而是一种民族历史文化的体现,深蕴东方宗法礼教观念,重人伦、讲武德、注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崇尚养生、修性的健身功效,这就是历史赋予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少数民族的武术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在受到各民族历史文化、民族习惯、经济生活、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后,已各自独立形成完整的武34术体系。从它们的表现形式上来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二大类:徒手和器械。徒手类即拳术,云南傣族的拳种最多,主要以象形拳为主,如孔雀拳、金鸡拳、喜鹊拳、象牙拳等;苗族武技在东部方言称“舞吉保”,有粘功拳、策手拳、占穴拳等;回族拳术内容丰富,有教门弹腿、查拳、通臂臂挂拳等。少数民族武术从技术体系上看,少数民族武术主要分为徒手技术、器械技术和远射技术三个主要部分。少数民族的武术器械繁多,有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其形状各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兵器,但弓和弩都是共同拥有的。

1.2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特征

少数民族武术作为人类文化的原始积淀,由于各民族存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程度的差异,使少数民族体育在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形成、演进和发展,其本身受到特定地域社会文化生态的影响,同时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印迹。因此,少数民族武术的文化带有两种特征:民族性格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1)少数民族武术的民族性格特征。民族性格特征是一个民族武术文化的特殊烙印,在不同的民族武术中蕴含着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民族特征。北方民族武术与南方民族武术所体现出的民族性格特征是大不相同的,如北方的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在平原上,大多离不开草原和骏马,长期过着游牧、迁徙不定的生活,从而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慷慨、豪气等所独具的民族文化性格。因此形成了以骑马射箭、摔跤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武术内容,多表现为工架舒展、放长击远、豪迈奔放的技术风格。而南方少数民族诸如傣族、苗族、纳西族、土家族等,由于长期生活在丘陵、山地之间,复杂的地势,不便的交通,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勤劳勇敢、安身立命等独具的民族性格特征。因而,形成了以弓箭、短刀兵器等主要表现形式的武术内容,则南方少数民族的武术多注重防守,讲究防中有攻,动作紧凑的风格特点。(2)少数民族武术的地域文化特征。所谓“北人善骑,南人善水”之说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状况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民族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也体现出了各地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东枪西棍”“南拳北腿”“拳兴于齐”“剑起吴越”“北弓南弩”。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较为恶劣,人们为了保护本民族和自身的生存,在征服自然的漫长过程中主角形成了与该民族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具有各民族气息的武术内容。例如,生活在西北高原、沙漠地区和内蒙古大草原的少数民族,这种生活环境下要求多弓马骑射,这部分地区的武术特点表现为少步下的近身短打的套路招式;而生活在山区和平原丘陵地带的少数民族,则要求以陆战及短兵为主的个人技术,因此这部分地区的武术表现着发达的近战和短兵器格斗技术风格。少数民族武术还受各地地域人文环境的影响,在节日礼俗、生活习惯、等传统文化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例如西南少数民族武术多带有较为浓厚的宗教色彩,“巫”“舞”“傩”往往是其武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遗留形式;土家族地区在现今广为流传的“十二埋伏拳”,是因为早先民们以狩猎为生,常用设卡捕猎的狩猎技术,从而演变成一种古老的拳术;云南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上的武术表演等,则带有浓郁的节日文化特色。

2影响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因素

2.1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国内现有的传承方式

少数民族武术与其它民族武术的传承方式一样,家族传承的历史是最长的,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家族意识很强,武术的传承一般在家族内世代相传,形成许多著名的武术世家,例如,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在相继家族传承后,师徒传承逐渐呈现,但总体来说,武术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承,它的传承范围最广,其形式包括授徒和拜徒两种,师父在挑选徒弟时要看他们的武术基础以及武德情况,挑选条件非常严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武术向现代化方向成长,普及于学校,则出现了学校师生的传承方式。

2.2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国外现有的传承方式

如今部分少数民族武术也已走上国际,据目前来看,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传承的途径有孔子学院,以及分布各地的武馆,这样,通过孔子学院和武馆传承中国武术,传播至国外。另外,现有的传承方式还有留学生武术人才的传承,积极培养留学生少数民族武术技能,从而构造国外武术传承体系。

2.3影响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因素

2.3.1少数民族武术的门派种类繁多,推广力度不大在由于历史发展、生态环境、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的差异,少数民族武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门派,创编了多种有着风格独特的套路与器械体系的拳术,但是如今的少数民族武术没有得到深入挖掘,推广工作开展不理想,使得许多经典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没有传承出来。门户之见严重造成了少数民族武术难以传承发展,各门派都有自己的门规,不允许本门弟子学习其他门派的武功,自门内武功也是绝不轻易传授给外人的,还有封建色彩的影响,“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磕头拜师才予真传”等。另外,本门师傅在教授徒弟时都会“留一手”,并不会倾囊相授,导致很少的人掌握一些规律性或武术精妙之处,长久以来,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武术因失去继承人逐渐失传了。2.3.2少数民族武术的理论不完备早先武师们的武功传授方法多以“口传身授”为主,传授武功只对本门、本派的弟子传授,因此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十分稀少,在后人整理民族传统武术的理论资料时,缺少了可供参考的相关书籍,则导致少数民族武术的理论体系不完备。有些少数民族武术理论书籍中语句深刻,要有很高的悟性才能理解,一旦理解不了,就会导致练习错误。另外,少数民族武术在理论以及技能方面还不够新颖,还需加强创新。2.3.3缺乏少数民族武术比赛活动现如今,如果一个体育项目能进入奥运会,那么这项体育运动就能在体育界中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可以看出只要有足够的比赛,通过比赛形式的宣传,少数民族武术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但是,我们现在从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全国性或地区性开展少数民族武术比赛活动的寥寥无几,即使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也就可以看到几个拳种出现在比赛中,并没针对于各少数民族武术展示或者充分体现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大型运动会。在社会中,更是很少见的少数民族武术的练习者,也缺乏其特色聚集展示的活动。2.3.4缺乏对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保护如今,政府比较重视竞技武术的发展,却轻视了各种民族传统武术的传承,因而少数民族武术在政策和资金上没有得到优厚的待遇和充分的保护,使得很多武术项目已经濒临灭绝。另外,政府对少数民族武术项目的宣传、推广与保护力度非常薄弱,没有积极挖掘、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人,使得许多传承人基本生活的需求得不到保障,在社会中得不到重视,且传统的传承人基本都是年事已高的人,这样让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只能随着他们的逝世而消失。

3改善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完善,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受到现代生活制度的冲击,传统武术受到一定的影响,慢慢发生改变,为了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它必须要获得社会的认可,才会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

3.1加强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保护政策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普及少不了政策的支持,政府的政策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起了决定性作用,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提高对少数民族武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发展的政策,加强有益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传播的权利。一方面,可以加强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和保护,特别是对传承人发展的保护;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提供资金的支持,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展览、表演活动与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少数民族的武术文化,更好地将其传承发展下去。

3.2加强对少数民族武术社会组织的建设

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武术俱乐部、社区武术以及武术馆的建设,是传承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对社会人群进行了专业化的武术教育及广泛的认识少数民族武术。通过专家访谈可以了解到,现如今市场上的武术俱乐部、武术馆并没有获得很广的开办,社区武术的建立虽较多,但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辅导,这对于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武术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要扩大武术俱乐部及武术馆的建设,充分调动民间传承的力量,通过传承人个人开设武术俱乐部、武术馆的方式来进行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推进少数民族武术市场化,并且消费价格要切合实际符合大众们的经济水平。同时,政府机构也应该配套出相关的政策资金支持,使少数民族武术传承人充分发挥出个人的影响力和主观能动力,保持原真的民族武术特色。对于社区武术,要建立起固定的活动场地,配有专业人员来指导,这就要让当地体育局聘请专业的少数民族武术教练和武术顾问,在规定的时间来开展少数民族武术的教授和指导工作,让居民们能够直接接触原真的而独特的少数民族武术风格,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时,享受传统武术文化的熏陶。

3.3促进少数民族武术在学校中的广泛开展

强化武术教育,植入“尚武精神”,这不仅是提高国民体质的途径,也是增强国民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传承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最佳途径:将少数民族武术根植于学校。第一,在学校教育中树立正确的民族传统文化观,将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校园硬件建设的亮点,同时可以将“民族性、传承性、综合性、创新性”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特色的活动。第二,在学校中成立校武术队,选拔爱好并具各武术运动天赋的学生,把民间的拳师请进学校,利用课余时专项培养武术后背人才。第三,学校要利用专业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认知和社会认同,在校举办相关知识讲座,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知识结合着其他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同时引入丰富的网络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发现与培养具有武术天赋的传承人,为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3.4加快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改革创新的步伐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缩影,是蕴含着传统的记忆,但是也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宗教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这样会阻碍少数民族武术传承发展与传承。我们应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建设,摒弃原来宗教封建消极的影响因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传承少数民族武术,积极地开发少数民族武术项目,加强对少数民族武术的挖掘和整合工作,达到各民族武术文化的资源共享,并加快对其改革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武术文化要多元化发展,让人们多方面地去了解各少数民族武术,进而接受和学习各种武术。首先,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就是对现有文化局限性的自觉突破与超越;在内容上,我们应当对武术进行客观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传统武术中的“经典”套路与动作进行融合创新,创造出符合竞技武术、学校武术和群众武术不同层次需要的文化样式,既要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又要体现出时代性特征。在形式上,在尊重表现技击为核心的前提下,运动技术的表现形式可以尽情发挥。其次,制定好完善的武术赛制,尤其要增加针对于各种少数民族武术的表演赛事,将少数民族悠久的传统武术文化与当今的竞技体育有机的融合起来,从而扩大少数民族武术的影响力,与世界闻名相互融合。

3.5促进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在国际间的交流与传播

中国武术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元素,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让武术文化走出去,传播少数民族的武术文化的精华,是实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凝聚,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和媒体传播迅速发展,在网络软件上,以及街头海报、电子荧屏等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进行包装宣传,开放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产业,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武术传承人的培训和深造,通过政府经费支持让传承人出国宣传,促进少数民族武术走出国门遍及世界的传播。中国的快速崛起,提升了孔子学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优势空间,孔子学院可以推动中外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武术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因此,孔子学院在国际上推广少数民族起到了窗口作用,我们可以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融进孔子学院的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使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传播与推广。

4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数民族的象征与文化的缩影。如今时代下,中华武术正在走上坡路,是发扬少数民族武术传统价值以及传播武术精神的最佳时机,积极广泛挖掘少数民族武术,将其创新、宣传、传承、推广。注重武术教育,加强保护政策,发挥政府力量,将少数民武术文化推进校园,推进社会活动中,普及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知识,培养传承人;利用媒介资源,加以宣传,对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将其优秀元素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让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走向世界;强化武术交流,促进武术文化创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特色内涵与原始风貌,同时与现代社会文化相适应。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其挖掘整理工作,丰富传承与发展途径,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还要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以及真正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张延庆,方征,王晓芳.从回族武术文化现象透析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92-95.

[2]刘尧峰.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述评[J].搏击•武术科学,2015(11):23-25.

[3]刘尧峰,蔡仲林.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探微[J].贵州民族研究,2014(166):217-220.

[4]房斌.少数民族武术的形成与发展[J].枣庄师专学报,2000(5):94-96.

[5]郑洁莹.丽江纳西族东巴武术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4.

[6]张志臣.云南傣族武术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变迁研究[D].四川:成都体育学院,2014.

上一篇: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范文 下一篇: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