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时间:2023-11-01 17:13:25

少数民族美术生

少数民族美术生篇1

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西部、西南部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资源。然而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一直维持在传统、保守阶段缓慢发展。繁荣、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美术文化,创新、改革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发展机制,符合新时期国情需要,是时展的要求。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美术 发展 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中西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悠久的文化,这些文化中包含了美术文化。

一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少数民族传统美术所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生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1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特点――地域性

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分布广泛,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民族社会环境形成了异与其它民族的地域文化。地域的差异造就了各民族自然景观、生产、生活习性的不同;少数民族美术总是同本民族特定的历史、宗教、生产生活等相依相存。正是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相对应的本民族传统美术也就具备了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如我国东南部山水多奇秀、而西北部山水就显得浑厚;反映西南部少数民族美术作品描述自然资源时充满了灵秀之气,而体现西北部少数民族风貌的作品就多了厚重浑圆的色调。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畴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民族美术地域性特点,才逐渐形成了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系统,如:丝绸之路美术文化、青藏佛教美术文化、巴蜀美术文化、云贵高原美术文化等,这些传统民族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不可复制的民族精髓。

2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特点――民族性

我国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形成于各民族的传统美术汲取了民族文化核心,使得代表各民族艺术的美术作品及创作具备了典型的民族性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创作,是以民族生产、生活和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取材于人们在本民族物质生产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如我国西北游牧民族多以动物纹饰作为装饰,具有个性的动物形象和纹饰出现在器皿、服装的装饰中;藏族具有独特的信仰和文化传统,体现宗教艺术的“唐卡”对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用色彩强调绘画的艺术效果;云贵两广地区少数民族多运用红、黑、白、黄、蓝颜色,体现于服饰图案、刺绣、织锦、蜡染装饰中,其中图案造型多瓜果、草木花卉、飞禽走兽,既有民族生活情趣,又有艺术风采。

3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特点――生动性

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使得少数民族色彩运用生动、活泼,具备显著的民族特征。壮族的花山壁画、白族的剑川石窟、北方游牧民族的阴山岩画、朝鲜族的墓室壁画等,这些壁画、岩画个个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的生动性。

二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作品创作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作品创作类型主要来源于本民族政治、宗教、历史、文化等。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创作类型归纳主要体现在反映少数民族风俗、风情类、见证历史文化史志类、各民族大团结及民族生产生活类等。

1 反映少数民族风俗、风情类作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本民族的风俗和自然资源,如胡胡的《卓歇图》,描述的是契丹族一队人马游猎归来,就地休息的情景,人物形态栩栩如生,图面构图、人物安排体现了契丹民族的风俗、服装配饰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庞熏丹的《贵阳苗族笙歌》描述了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生活画面;周昌谷先生的《拉卜楞集市》则反映了甘南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景;石鲁的《古长城内外》则反映了蒙古族同胞在新时期的生活状态,等等。

2 见证历史文化史志类作品

以民族史志为内容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记录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延续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等,此类美术作品往往图文并茂,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作有嘉庆年间陈浩绘制的《百苗图》,详细介绍了当时贵州的苗族、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服装配饰、生活用品、婚丧嫁娶特风俗以及向朝庭进贡的情形,该作品丰富了后人研究少数民族的史料,见证了民族历史。

3 反映民族团结及生产生活类作品

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一直是中国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少数民族团结、民族生产生活类的作品在民族美术创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叶浅予的年画《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旺亲拉西的年画《草原上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等,已经成为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和民族团结的美术经典。

三 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美术发展瓶颈

随着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多元化文化的大发展冲击着传统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少数民族美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多重瓶颈。

1 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发展遭遇多元文化冲击

民族文化多元化核心提出来的是兼收并蓄,然而现实却是,西方文化,大汉族文化在该阶段中被放大化吸收,信息时代的产物造就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因素混入多元中,民族传统美术文化在此过程中被无情的排挤,淳朴的民族美术融入了太多的现代元素。

前面已经论述了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总是同特定的社会、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相适应。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广播、电视、网络、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渗透进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混杂的外来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进少数民族的生活中,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

2 教育资源匮乏制约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发展

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水平,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在中西部及西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教育的投入有限,无论是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水平都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仅有的教育资源中,也往往存在着重语数轻美育;重分数轻过程的应试教育。美术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无论是普及程度、师资力量、学生家长的重视程度上都很难提升到一个高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培养,教育资源匮乏再次成为少数民族美术发展的一个瓶颈。

3 艺术市场化影响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创作

经济时代,在艺术被市场化的今天,艺术家们也难免会用市场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民族文化。市场通过金钱诱惑力来影响艺术家的观念,并根据需求者的品位去调整艺术家的创造思路,这对少数民族美术创造有很大影响。近期流行的所谓浪漫化的写实风格和装饰性的伪民族风格就是市场催生的产物,这些风格没有创新的成分,甚至可以说是不伦不类,但就是这些不伦不类的作品有市场需求。正因为市场的需求和时尚的影响,创作者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少数民族美术的本质问题。他们多数人对自己的创作所涉及的民族文化是不了解的。创作方式就像旅游者一样,到民族地区去走一走,拍些照片,随意画些速写,然后按照眼下时兴的模式复制出一批作品来。这些民族的文化不可能以客观完整的形态进入他的视野,只能是被某种先人之见设定的某种形象,或是一种猎奇的对象,所以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怀也会显得造作和虚伪。

四 少数民族美术发展创新思路

少数民族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在促进和推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国家对于民族地区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会进一步吸引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画家。他们会吸取前辈的经验,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少数民族文化,用自己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去创作能够表达他们自我感觉的作品,继续在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方面作出新的拓展和贡献。

1 立足本土、发挥资源优势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资源。经济上的贫困并不意味着文化资源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美术发展面监巨大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这种优势和潜力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浓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湛蓝的天空、雄伟的高山峡谷、宁静的湖泊、奔腾的江河、一望无际的沙漠、青青的草原、雪白的羊群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西部自然景观,这其中包含了丰富多彩、博大深厚的美术文化资源。它们与西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性相依相伴,融为一体,是西部各少数民族所熟悉的、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和世界都面临着文化的“单一化”和“城市化”的局面,面临着民族文化逐渐衰竭的困境,而远离大工业化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则较完整地保留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少数民族美术需立足本土,充分发挥上述资源优势。

2 倡导少数民族美术教育改革

我国的少数民族学校美术教育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需要以一种多元的、多层次、多视角的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这与现代教育倡导多元、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也是相吻合的。在现实中,中国的学校美术教育总是热衷于“现代化”、“都市化”和所谓的与国际接轨。改革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就要大胆的摒除“现代化”、“都市化”教育模式,将民族美术教育同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劳作方式等因素相适应,认同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大汉族主义、强势文化的渗透影响。

国家和地方教育机构应因地制宜,少数民族美术教育教科书应区别于城市学校,让充满城市化色彩和西方美术文化语境的教科书远离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的课堂;同时教学应以合理的美术课程结构辅以心理科学为指导的教学,重视美文化素质教育同时又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

3 鼓励立足民族文化的民族美术创作

由少数民族美术协会或促进会牵头,政府支持,成立专职的机构,定期组织美术院校、民间艺人或专职民族美术艺术家参加美术作品展、美术作品鉴赏会或学术交流等,从中发现新人新作,对于好的作品好的创作,不吝奖励。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副会长沈刚纪就曾表示:“我们长期以来关注民族地区美术的发展,如今,正通过相关的展览和学术活动建立相应的机制,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努力推出少数民族美术的新人新作,使民族美术的大花园百花争艳。”相信,规范设立奖励机制,肯定优秀的原创民族美术作品,会有较多的人参予进来,对民族美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兼收并蓄创新改革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历史上的优秀作品至今还散发出感人的艺术魅力。少数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情、独特的人文地理、原生态的生活图景激发了画家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激情,也吸引着当代一批批怀着少数民族情结的画家走向边疆,踏上写生采风之旅。如何让少数民族美术作品深入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尊重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这是一个课题。笔者浅见,可尝试举办类似于商业展会的形式开展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学术交流,让都市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激情碰撞;都市文化借助民族文化增加文化内涵,民族文化吸收部分现代元素,迎合新时期、新时代的创新要求,兼收并蓄,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为改革创新繁荣少数民族传美术注入能量。

五 结语

在新时期,美术创作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加多样,尤其是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传统的,单纯以题材或现实生活本身来决定艺术创作的趋向已远远不够,我们应当站在民族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高度来研究、创新、改革民族和民间艺术。

保护少数民族美术文化遗产,捍卫民族美术文化的独立性,发展民族美术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通过不断创新改革,使我们的民族艺术真正变成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弘扬中国各民族几千年积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既能让艺术家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去表现自己对当代生活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和感受,又能让艺术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程霞:《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发展现状》,《今日中国教研》,2011年第4期。

[2] 孟繁玮、赵明祁、庆富国:《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建当代少数民族美术的发展生态――祁庆富访谈》,《美术观察》,2011年第5期。

[3] 付爱民:《色彩民俗地理研究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中国美术馆》,2007年第9期。

少数民族美术生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民间美术;教育资源

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少数民族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文化形态。它源远流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极其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散发出无尽的原生、原创的本土精神,其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最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回归,成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属于全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民间美术表达了民众的心理意愿和生活理想,在内容上保持着民俗化和世俗化的特点,其风格清新、质朴,并在以民俗活动为特色的造物活动中传承,其内容和形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规范,它们所孕育的独特的象征性,无论是含义上的或是色彩上的都使得它们具有迷人的魅力,是中国古老文化的写照,反映了中国人独特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是民间艺术本身的继承发展,而且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那无限的审美内涵,同样提供给时代艺术取之不尽的灵感。

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本质上是原始艺术,各种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民间美术都以其质朴、率真、自由的创造性,显示出一种生命力的共性。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辉煌的文明史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的历史,这样的交流和碰撞曾激发出无数的灵感火花,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

新疆的13个少数民族以他们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延续着活的民族艺术史,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提供着丰厚的土壤。认识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哲学、艺术和造型的完整体系,认识其民间艺术特有的心理素质、感情气质和思维模式,认识民族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源性,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特征和它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交融,以及认识各个少数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民间风俗和民间文化艺术的关系,从新疆的民间美术精神观念上和文化资源中吸取养分,并溶解在美术教育之中,才能呈现新疆本土美术教育的新的精神魅力。同时从色彩、结构、线条及其它造型要素中吸取新疆民间美术的方法,找到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中提炼一种新疆本土文化独有的东西并与艺术教育相融合,是美术教育中表现民族文明的源泉。重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己成为当代世界美术教育发展趋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已成为我国新时期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一个热点。

目前,国内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研究,主要在于对现有资源的抢救性整理和对少数民族民间原生态美术的前期研究。一些知名专业美术院校,先后开设了民间美术系或民间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学院更鲜明地把弘扬民族艺术传统列为办学主旨。怎样使民族地区的高等美术教育融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为一体,形成美术教育探究实践的多元结合,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思考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自身的发展与传承及其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转化与应用,将成为该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

一、高等艺术教育中开设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宽广的研究领域,它涵盖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民族服装、图案纹样、生活器皿、民间工艺等丰富的内容。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既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象征,也是世人眼里新疆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思想价值观念的更新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对这些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生产方式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也导致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变化。许多民间美术的种类在生活中已不复存在,如维吾尔族的土陶和土印花布已退出生活中的实用功能而转变为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工业化生产和人们审美观的变化导致服装、家居装饰等产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已绝少使用民间生产的生活用品,使民间美术失去了生存的市场,随之而来的还有民间艺人的断代和手艺的失传等问题。因此对这份民族民间美术遗产的研究、保护与利用,是美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现有的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中,长期以来精英文化占居主导地位,民族民间美术难登大雅之堂,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资源在课程中逐渐走向边缘化,对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被忽略,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被充分认识和研究;由于过分关注美术教育的通识性,没有照顾到地方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致使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远离学生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难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状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尤其是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方面,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较长时期以来,我区等几所设有美术教育专业的高校,均未开设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课,学生普遍缺乏民族民间美术方面的知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开展,对帮助民族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和适应的能力,跨文化交际一般指在两种文化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学习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知识,不仅仅是针对本民族学生的教育,同时也能够使所有民族的学生有机会了解其他民族的艺术和文化,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认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树立知识多样性的观念,使学生懂得平等对待不同文化,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其人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完善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加强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介绍、欢赏,分析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共性、差异性与审美特征,不仅具有一般的审美教育意义,而且是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强化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提高民族审美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上相互影响、相互保进的优良传统,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本土民间美术教育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今多元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日益受到重视,并在积极探索如何将本土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纳入课堂教学中。如民俗文化、传说和典故在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中

广泛存在,是美术教学中导入民间美术课程的绝好素材,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容易进入和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又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值得美术教师充分开发,同时,研究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学者和专家主要生活在新疆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使其能够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是开发新疆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极大优势。因此,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发生地的考察,按照专题研究或分类等方法,进行采访、收集、分类整理,结合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进行分析,探讨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发生原理与发展规律,寻找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特点,并进而探究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纳入高等艺术教育的可能性和趋势。

1.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对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进行全面地梳理,分析当代艺术教育与民间美术视觉语言的相通之处,总结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

2.按新疆主体少数民族和特点突出的民族进行分类实地考察,首先是世居民族维吾尔民间美术较为集中的南疆地区,其次是草原文化影响着民间美术的蒙古族,最后是较为闭塞,受现代影响较少的塔吉克民族。采用实地调查、图片拍摄与艺术理论结合的研究方法,来真实反映新疆民间美术的全貌,以及从理论上分析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对今后艺术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3.从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入手,对艺术手法、使用材料、制作手段,美术与原始文化、宗教之间的关系,美术与民间工艺品、服饰、图腾符号、地方陶器等方面展开研究,可采用整体式规划,分项完成的方法。

4.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是人类以特殊语言和方式创造出的艺术形态。同时电是一门新兴的多边学科,涉及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民俗学、绘画、雕塑、建筑与工艺等学科,把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与高等艺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新疆是个多民族的省区,各民族都有其灿烂的文化艺术,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的服饰、民居及农民画、伊斯兰建筑艺术: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和库车的克孜尔石窟等著名的壁画,阿勒泰地区及天山北麓的岩画艺术等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与营养。我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深入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收集整理和积累民间美术资料,建立发展美术教育资料库和资料柜,并运用录像、摄影等现代化工具收集与保存原始资料,直接为发展民族美术教育服务。

三、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应用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现实意义

民族民间美术来源于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极易产生共鸣和亲切感,同时被人们喜闻乐见,这充分证明了新疆少数民族同胞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素养。然而优秀文化的继承并不是靠遗传而来,它需要世世代代的勤奋努力,并在继承中不断积累和创新发展。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的纪录,很有可能民族文化就会脱节,并严重影响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缘因素,其民族民间美术受中亚、南亚艺术的影响,在国内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其中与新疆毗邻的中亚不但现在属于多民族聚居区域,而且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众多民族的迁移与融合,因此积累、沉淀、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遗产,在研究与保护传统民族艺术和继承与发扬优秀民族艺术方面,尤其是在不同民族以及跨境民族美术的比较研究上,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可做。随着新疆十二木卡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成功,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民族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课教育资源的研究将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疆民间美术是各少数民族同胞在生产劳动中自然而然创造的一种文化,既包括了物质文化也包括了精神文化,并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着人们的日常起居、风俗习惯、人生礼仪,在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有着错综复杂的作用。它不仅起到美化生活、充实生活的作用,而且在丰富生活的过程中体现出“以人为本”,并以它与生俱来的富有哲理的智慧和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鼓舞着人们的进取和开拓精神。研究新疆民间美术不仅有助于在新的土壤中恢复它的生命力,创造有中国民族性的现代物质文明,也有助于深入理解它的精神内涵,培植健康纯真的精神。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中,把民间美术作为具体内容,深入研究它的特点,使其在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基础上健康地发展,不仅使传统的文明之花得以复生,也会使社会主义文明更加充实和提高,使民间美术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2.新疆少数民族同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着本民族的美学观,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早已形成尊重传统审美观的自觉性,也懂得美育工作越有渗透力,就会越有接受力,越能达到目的。普及美育是当务之急,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巨而任重道远的事情。艺术教育界应当通过各种渠道,通过民间美术的研究把美的渗透和美的接受统一起来,并使之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实效,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肯定最能代表民族美的伟大成就,爱护和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懂得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审美观必须得到发扬。只有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艺术才能,肯定他们世代相传的那些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优秀的民间美术成果,才会形成本体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才会使美育得到真正普及。

3.新疆民间美术的审美特性所表现出的是以善为本的一种精神性的物化。其审美意蕴不是纯粹的艺术审美创造,而是假借艺术创造来表达人对生活真诚的渴望。它基于草根文明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创造的精神内涵,较为突出地体现了一种艺术发生时期的造物观念与生活原型的意义,体现了对人类生命的价值的追求,是一种对人类情感的升华的集中体现。他们所创造的民间美术中,有的古朴粗犷,有的精美典雅,有的是对本民族图腾的怀念和崇拜,有的则是对未来的美好祈福,都是用以善为本来揭示或寄托对美的追求。因此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过程中除了获得技法外,还会有一种暖意的人文关怀和对本土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同时这种认识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所以说探索利用本土资源可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新的空间。

4.民间美术教育这一学科的研究与设立,日益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发达国家曾为经济、文化发达后对民间艺术的冷漠、忽视而痛悔,随之采取许多措施加以抢救、扶植、发展,使民间文化与现代文明共荣共存。建立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的教学体系,将其纳入到艺术教育中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并积极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并于2001年成立了新疆师范大学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还承担了多项像左力光的《中国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王征的《新疆古代佛教石窟美术风格技法研究》、吴世宁的《新疆民族美术教育五十年》、莫合德尔・亚森的《新疆当代画家资料库》、李群《新疆生土民居建筑形态研究》、张俊慧《艾德莱斯与中亚文化艺术交

融研究》、李勇的《建国60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乌云的《新疆佛教石窟中的古代民族服饰研究》等8项部级科研项目,为促进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开发本土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发挥了巨大作用。

综上所述,新疆民间美术是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之余,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创作的,是一种自由而质朴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各族人民心灵深处的情感需要。随着民族艺术的全面继承和蓬勃发展,以及对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重视,我们要在美术教育的体制、教学结构上和培养人才的规格上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求,同时从民族民间美术的研究中总结出少数民族同胞喜闻乐见和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内涵,贯彻到教学和艺术创作中去,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对策。并通过新疆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运用来充分认识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哲学、艺术和造型的完整体系,认识其民间艺术特有的心理素质、感情气质和思维模式,认识民族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源性,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特征和它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交融,以及认识各个少数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民间风俗和民间文化艺术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的并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体系,为繁荣新疆的文化艺术事业、丰富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福建美术出版社,1995

[2]露丝・本尼迪克特(美),文化模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哈经雄.腾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茨克(德),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罗伯特・欧文(英),伊斯兰世界的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耿世民.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7]宋生贵.当代民族艺术之路:传承与超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伊敏江・阿不都热依木,维吾尔族手工艺文化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少数民族美术生篇3

1 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艺术教育并没有充分意识和挖掘其周边少数民族艺术的资源优势,“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在中国美学学科建构中的缺失,不仅使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得不到美学的关注与阐释,也使中国美学缺少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美学应有的鲜明的内在丰富性、本土智慧和特质。”[1]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做出积极响应,充分认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1)开拓学生视野,促进文化传承。渝东南地区聚集了众多少数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浓郁的民族艺术。这些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价值。将少数民族艺术纳入高校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内涵,接受民族文化熏陶,有助于加强其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文化情感,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和胸怀,提升精神层次和境界。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高校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寻找和发掘其内在活力,使其焕发出更多、更新的美学价值,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传承、保护和平衡大有裨益。

(2)丰富教育资源,探索教学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缺失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对高校艺术教育而言,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少数民族艺术高校,能够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符合艺术教育多元化的要求。学校是弘扬民族艺术的主阵地,教师就是这一阵地的引领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艺术融入教学中,构建新的艺术教育体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结构,同时通过少数民族艺术教学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体现高校艺术教育的民族性、思想性、情感性、教育性。

(3)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民族艺术要获得发展,必须以当地高校为依托,将地方高校作为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地方高校要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应肩负起对本地少数民族艺术保护与研究的重责。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在充分尊重艺术教育的共性之外,还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挖掘教育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各少数民族的艺术资源文化和审美价值,无疑会成为民族地区院校艺术教育系统中一支建构性力量,同时也使得这些院校比其他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更有特色和活力。

2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教育规律。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照搬普通艺术教育的做法,其必须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同时又要遵循自身的一些特殊规律,必须弄清楚它究竟能满足怎样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定位并以此探寻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博大精深、包罗庞杂少数民族艺术,应广泛收集,适当筛选,积极创新,以保证选用的少数民族艺术内容适合学生学习。

(2)定位区域特色。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还要考虑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从而形成既有主导,又多元共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民族特色的艺术教学活动中,有效结合富有区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师生构建学习、表现的舞台,从而丰富学校民族文化生活,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体现学校民族特色教育,进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使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教育走出新路子,做出新亮点。

(3)立足学生本位。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立足学生本位。目前,对于民族艺术资源的利用,有些高校尚满足于举办节日庆典、展示民族装饰,华丽背后,潜伏着问题,丰富的民族艺术没有真正走入教育,走入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要想加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正确认识,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拓展、创新具有地域性、多样性等特征的民族特色艺术教学方式,展示少数民族艺术独有的魅力,传达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3 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内容与形式

渝东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仅以音乐舞蹈为例:土家族歌曲种类有摆手歌、哭嫁歌、山歌、挖土锣鼓以及劳动号子;器乐种类有打溜子、咚咚喹、牛角、土号与吹木叶等;舞蹈种类有摆手舞、铜铃舞、茅古斯围猎舞、跳丧舞、八幅罗裙舞、西兰卡普舞、梅嫦舞、跳马舞、团鸡舞和合飞舞等。苗族歌曲种类有苗歌;器乐类有唢呐与打击乐等;舞蹈种类有鼓舞、跳香舞、芦笙舞、调年舞、采桑织锦舞、摘茶子舞、打鸡舞、盾牌舞和苗傩舞等。[2]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艺术源都可作为高校艺术课程的内容,我们必须在浩繁的资源库里撷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加以转化改进,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实现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1)开设特色艺术课程。在艺术专业教学中,融入当地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内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少数民族艺术特色课程;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类选修课程。

(2)组建学生艺术社团。学生社团是学生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摇篮,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有艺术专业特长学生牵头组织各种艺术社团,如合唱队、舞蹈队、民乐队、绘画协会、调研小组等。通过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文艺创作演出和民风调研活动,将当代艺术形式和现存的少数民族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

(3)举办民族艺术展演。在课余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专业汇报会,如民族声乐演唱会、民乐演奏汇报会、民族舞蹈展演以及少数民族风格绘画展等,并将活动过程刻录成光盘作为教学成果和参考资料。将民族艺术元素融入创作实践,把民族艺术精华搬上舞台,既增强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主动性,又营造了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少数民族美术生篇4

[关键词]北方少数民族;服饰造型;装饰艺术

【黑龙江史志2015.4(总第341期)】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民族实力的不断壮大与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民族服饰传统得到弘扬,传统服饰造型和艺术得到关注。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背景、穿着理念及审美观念造就了北方自然的服装形式,北方少数民族在穿着上更加注重伦理问题,构成了端庄和谐的穿衣造型。除此之外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更加注重精神层面,从内而外的散发端庄大方的气质。

一、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

(一)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构成表现

民族服饰的造型设计与服饰艺术体现了民族心态和民族习俗。北方少数民族崇尚幸福安康的民族心态,使得其民族服饰在图案上追求饱满、对称的线条,通过其特殊的服饰图案造型向人们展示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美满吉祥的情感理念;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大都用各色的丝线刺绣出勃勃生机的图案,将人们乐观的心态绘注在图案之中,不同的图案象征着不同的民族习俗,蕴含着不同的民族内涵。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造型艺术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具有地域性,各民族传统服饰的改变代表着地域及习俗文化的差异,是具有代表性的服饰艺术。

(二)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

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域内,其服饰也要具有抵御恶劣天气的作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造型渐渐地富含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征,弘扬了民族特色文化。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北方,为了满足生存和审美需求,逐渐地形成了既适合实际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又能体现民族文化底蕴满足审美需求的服饰造型。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从制作材料到服饰款式均能体现出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

(三)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地位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北方少数民族的古代织染艺术、刺绣艺术和服饰艺术,是现代化技术难以达到的艺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为我国的古代文化艺术创造了重要机遇。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艺术是历史文化的结晶,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历史的变迁中经历了发展与演变,具有记载历史变迁的能力,对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二、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造型

(一)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造型特征

北方地处荒凉地带,大都以放牧为生,为了避免恶劣天气的危害和满足游牧生活的需要,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以动物的皮毛作服饰的主要原料。服装的造型比较宽松,不突出强调人体,注重服饰造型的空间效果,不要求服饰显示人体曲线,但需要绣有精细的图案,需要有实际的用处,适合放牧狩猎等其他日常活动。除却要求服装图案精致细腻外,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还具有渲染气氛的功效,在一些特殊的节庆或者活动中,需得搭配相应的服饰。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人们对美丽的需要,大家会佩戴一些小的饰物,因此,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还需要搭配一些装饰品。

(二)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图案造型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虽然比较宽松随意,但是人们还是比较注重美的表达,在服饰表面刺绣装饰图案是比较常见的表达美的方式,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图案大都来源于生活,是从自然中寻找出来的形状各异的动植物图形,取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图案图示大致可以分为自然、植物、动物、生活文化和装饰类等五种类型,是由基础图形经过演变、推移、提取、拓展而得到的。北方传统服饰丰富多彩,类型繁多,各民族服饰的款式都很丰富,而且其工艺手法也比较特殊,同样的材料,因工艺手法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北方少数民族的图案造型代表着文化的发展。

(三)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中的拼布艺术

拼布,顾名思义,就是把完整的布料剪碎,然后按照设计师自身的意愿以涂鸦的方式将布料拼剪成一件衣服的过程。任何一种服饰都有它自己的拼布艺术风格,北方少数民族所使用的拼布服装大都用棉麻材料制作而成,容易为人营造一种自然纯朴的氛围,然后按照颜色拼接理念,将棉麻材料染色,混搭于服饰的各个部分,理想的效果是达到配色和谐统一。北方少数民族的拼布艺术从人们长期的生活中孕育出来,是一种既实用又具审美功能的艺术形式。

三、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的设计应用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款式较多,刺绣图案具有较高层次的艺术水平,我们可以将北方传统服饰中的细节部分提取放大,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部分加以设计,应用到当今的服饰设计中。这样一来,既弘扬了传统文化,显示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助力。我们可以通过服装局部细节化的图案装饰处理、文化元素放大处理及图案和款式的重复使用来实现传统服饰的再利用,有利于我国的服装设计在当今社会占据主流。北方少数民族素来以粗犷大方著称,其服饰元素也必然体现出这种性情,这便可以使我们在服饰设计中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结语

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反映了我国在历史进程中的文化及环境的不断变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造型和装饰艺术独具特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毫不逊色,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极具生命力和民族特色,对服装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敬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J].广西:广西民族研究,2011:1.

少数民族美术生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艺术 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民族艺术中的舞蹈、戏剧、杂技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民族的现代文艺是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演变成舞蹈、戏剧。目前许多被挖掘、整理出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景颇族的刀术、苗族的狮子上金山等,把竞技、舞蹈、娱乐、体育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的作用,又有艺术欣赏的价值。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为现代民族艺术提供无穷无尽的发展源泉。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情色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1]杨津津,张雁飞.试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共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2,(3).

[2]林惠芬.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舞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3]朱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少数民族美术生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书法构成;文化意蕴

一、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体现

(一)少数民族艺术书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少数民族书法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弘扬对于民族的团结和民族的繁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从古老的文字逐渐的发展到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书法。从少数民族的书法类型来看,至今存在的少数民族文化种类并不多,其中能够被传承和大众所熟知的更是所剩无几,藏文、女真文、满文、维吾尔文、彝文、傣文、壮文、契丹文、蒙古文等少数民族书法文字的传承和延续迫在眉睫。对于现代人来说,少数民族书法艺术更多体现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人们对于文字的内容、文字的形态通过现代的审美视角进行解读。未来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发展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应该让现代人深思。

(二)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代表

古代少数民族艺术书法较为的活跃,少数民族作为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从书法体现上来看,不同时期都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书法作品。以元代为分界点,元代之后的少数民族书法文化语境实现了融合,汉族文明的发展让少数民族文化实现了交流和沟通。作为重要的书法艺术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书法创造起到的非常关键的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有耶律楚材、赵世延、有孛术鲁、贯云石、雅琥、萨都刺、盛熙明等。对于现代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呈现,除了要掌握本民族文字内容,还需要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家并不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彝族书法家卢拉伙、何静华女书、斯琴毕力格蒙古族书法、桑格达藏族书法、傣族书法家尚三果、纳西族书法家和国耀等。

(三)少数民族艺术书法作品解读

少数民族书法艺术风格鲜明,书写规范也各不相同,我们以“羊”字的书写为代表,具体的分析少数民族书法的不同构成。

图一彝族文字图二女书图三蒙古族文

图四藏族书法图五纳西族东巴文图六哈萨克文

如上图所示,在同一个文字的书写上,各个民族的书法风格迥异,彝族文字简约柔和,在文字的线条上给人饱满充实的视觉感受,其中不乏力量之美,属于刚柔并济的书写特点。女书的书写更线条鲜明、轮廓锋利,同汉字的书写有一定的形似,充分的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硬朗强劲。蒙古族书法文字在书书写力量上尽力十足,笔墨厚重,整体书写浑然天成,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效果。藏族书法文字民族特征明显,如行云流水清晰流畅,书法构图形态较为的圆润疏朗、隽秀朴素,让人能够身灵其境。纳西族东巴文与其说是书法艺术,不如说是一副画作,虽然在书写上较为的麻烦,但是给人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和视觉美感最为的充分,了然于心,生动形象的书法特点让人印象深刻。哈萨克文笔法错落有致,落笔干错利落,转承启合之美,文字的构成图像感非常丰富,以线条构成图形,图像交错成文字,非常有审美价值和艺术美感的呈现。

二、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构成

(一)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创作载体

少数民族的艺术中书法创作载体源自于生活,文字的图像感非常的强,让人们可以通过文字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文字的意思。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创作反映了创造者的生活阅历,对于书法的表达能够传达书写着的心境状态。书法艺术的创作不能凭空想象,一定要建立在对于传统的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作,一定要保留少数民族文化最为精髓的内容。相对汉字书法,少数民族书法艺术传承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受众群体局限性大,除了本民族对于书法内容真正的了解,大众对于少数民族书法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少数民族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现代人的审美,注重对于少数民族书法文化背后的内涵进行深刻的讲解,让大众能够熟知,主动去感受文字的内容。

(二)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表现风格

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在表现风格上应该保持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一方面重视对于少数民族文字的传承,另一方面应该重视对文字形态、书法作品的整体构图进行设计。书法艺术不是模板的套用,不是一层不变的临摹,每一个人对于少数民族书法的理解不同,书写的状态不同最终所体现的内容,呈现的作品都是不同的。所以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在风格的呈现上应该体现多样化的发展,以审美视角和艺术视角让少数民族出发体现更多的美感、用文字来讲述少数民族文化内容,能够实现和观赏者的心灵共鸣。

(三)少数民族艺术的书法意蕴

少数民族艺术的书法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体现的更为的深刻,对于少数民族书法创作者来说,更多的是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了解书法艺术的时代价值、民族价值,让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让少数民族的书法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感受。通过少数民族书法文化创作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而实现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时展的视角感悟现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责任。

三、结论

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构成为人们带来的是艺术的感受,加深了现代人对于书法艺术的了解,以少数民族书法艺术为载体,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以现代性的审美视角去感受和分析少数民族书法文化特有的魅力。尊重艺术、尊重传统,通过高度的文化热情和文化责任努力的搜集和展示少数民族书法文化的内容,通过创造性的发挥,让少数民族书法艺术能够更具表现力,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发展。(作者单位: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守民.金代书法史论[J].福建师范大学.2009(04).

[2]蒙古勒夫.蒙古文学与蒙古文书法关系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0(05).

[3]张文涛.藏文书法艺术对汉字字体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2(10).

[4]爱新觉罗・德崇.爱新觉罗・德崇满汉双文书法艺术[J].社会科学战线.2014(06).

少数民族美术生篇7

一、少数民族生态艺术世界的多维

孕生

少数民族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生态审美性,这也决定了其艺术系统区别于一般的纯雅艺术。一方面,少数民族在特殊的生境与环境中生发,在绿意葱茏的大地上自然生长,有着良好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艺术大都以朴素自然的审美风尚表现着扎根泥土的现实生活,叙事诗歌、山歌乐舞、竞技艺术等,渗透在他们生活的全程全域,贯穿在每一个个体的人生所有环节中,更成为整个民族共同拥有的集体精神财富。

在传统生态学解释里,生态指的是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随着深层生态学的系统深入研究,环境与生境有了细微的差别。环境通常是指影响生命体发展的条件,而生境则决定着生命体的个体发展。如果说大的中华民族文化氛围是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环境的话,那么,每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则是决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生成发展的重要生境。由于环境、生境的特殊性,不同民族的文化气质、民族心性也打上了烙印。广西境内的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境,壮族的山水文化,苗、瑶、侗民族的山林文化,京族的海洋文化,毛南族、仫佬族的山地文化,等等,创生了与各自生境相互对应的民族艺术系统。同样,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境内,生长于热带雨林的傣族,滋生了尚柔尚美的水文化,衍生出充满意趣的泼水节、孔雀舞等傣族特有的审美意象,而长期居于山地的彝族,则创造了尚力尚刚的火文化,引发了跳月踏歌这样的野外集体娱乐活动,进而生发出越来越趋于固定的彝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因此,生态环境塑造了各个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等,渗透在其生产、生活实践中,贯穿在其一生的文化活动与艺术创造之中。

审美化的生活模式在少数民族世界里早已成为习惯与传统,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的提出,却在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之后,是现代文化向日常生活渗透的策略与实现路径。现代工业文明的重复实践与工具理性造成人性的异化,给人类的精神造成巨大的戕害,空虚、茫然、无序、恐慌、错位等负面的心理效应的日益严重,呼唤着全面发展的、立体的、和谐健全的个体人格的重新确立。因此,席勒在工业文明的精神焦虑中对审美教育抱以厚望,希冀人类能借此途径,达到“从必然的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人文理想。现代工业文明充实着人类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又侵蚀着人类的精神生态,但也恰恰是因其先进性与科学性,为人类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的现实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的艺术时代》里面,对现代复制技术表现出相当失落的情绪,因为它消解了传统艺术品独一无二的价值,使其内在的“灵韵”消逝,但它却是纯雅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一般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条件。大量的艺术经典复制,才使得艺术经典成为一种可供一般大众随意欣赏的公共资源。虽然他们欣赏的《蒙娜丽莎》已不复是无价之宝的那一副绝版,其独一无二的灵韵与艺术价值一起大为削减,但是,他们乐得其所。审美权利在高端贵族和普通平民之间得以相对平等的行使,目光向下地维护了普通民众的审美权利。但是,我们在观照现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发现,工业文明社会所谓的审美化,确切说,其实是审美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技术性渗入,日常生活用品中审美元素的浅表化介入,现代设计的线条与色彩的审美化加工,温润雅致的生活器皿,奇思异想的现代家居,等等,无不跳跃着审美大众化的短暂肤浅的兴奋节奏。然而,二十世纪包括之后的西方艺术,却在过度追求自由中走向另一种极端。抽象化的艺术思维引起艺术形式的混乱,多样化的材料粉碎了有关传统艺术的严格种类界限。所谓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更多地以游戏与试探的方式,充当着批判、抗议甚至是捣乱传统艺术精神的叛逆角色。它以激进的态势,维持着非线性有序的发展轨迹,在充满矛盾与不确定的因素中义无返顾地走向大众化与商业化,深刻地搅动着现代工业文明影响下艺术受众的视线与神经。

这种由现代技术造就的审美泛化带来的极度兴奋终会烟消云散。而此时的所谓艺术,便会有意无意湮灭艺术本应持有的审美本质,肆意打破一般事物、一般行为与艺术品、艺术创造之间的界限,生发出与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相去甚远的非艺术品。因此,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追求标新立异的艺术理念,却在传统古典艺术、浪漫艺术的过度审美化基础上,矫枉过正,与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存在或多或少的错位现象。他们这种反叛精神,并未确立真正科学的审美态度。因此,大众审美文化在被一部分人歌颂、赞扬的同时,也被一部分清醒者批判、担忧。

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有其相对固定而成熟的传统,比西方的大众文化产生早了成百上千年。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人类的感性认识与其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联,既由它决定,也对其发生作用。朴素简单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意识渗进每一个民族的血液与骨髓之中,铭刻进这些民族从诞生之初到以后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之中。因此,每一个民族保持着各自特有的审美追求,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审美传统与审美风尚。审美传统与审美风尚之所以能够健康自然、相对稳固地在少数民族内部生长发展,一是因为生存环境的相对自由自然,使他们养成了崇尚自由的心性与亲近自然的天性,二是因为生活方式的独特性,传统文化的稳固性,使得这种审美传统可以在每个民族内部稳态传承。审美风尚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一旦生成,就会以固有或变异的方式得到传播与更新。

少数民族的审美常态化,与其日常实践生产、日常生存与生活有着天然的关联。早期的日常生产、生存、生活的审美化,是审美活动生发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环节与路径。它们经过历史的纵深发展与逻辑的耦合关联,最终整生为集各种价值内涵为一体的生态艺术。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方式,人类在最初的生产实践的功利性满足中,同时获取精神的审美愉悦与劳动者的情感互动交流,自然节律的变换与人内在的审美心理同构发展,引发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形式。我们知道,艺术哲学曾经在古典哲学时代的欧洲大肆流行,哲学家们希冀以形而上的理性思维探索艺术内在的奥秘与规律。而近代人类学、生态学等新兴学科却更为务实,用艺术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艺术起源发生问题,逐步验证了人类的审美活动源于人类早期的生存实践、生活方式及文化系统的命题。这一带着实践唯物主义色彩的观点,从另一个路径,揭示了艺术在其审美本质之外的客观成因。因为人类早期在复杂而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合乎规律、合乎目的地引发了许多功利性的生存需求。比如,原始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而不得不追逐猎物,如吴越春秋《弹歌》里所绘景象:“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由狩猎活动发展出诸多的体育竞技项目;原始先民为寻求躯体温暖而不得不剪裁衣服,逐渐生发出精美的服饰艺术;人类祖先为遮风避雨、躲避野兽不得不修葺巢穴,从而发明了由巢穴发展而来的建筑艺术;更为重要的是,人类早期为战胜未知的自然因素而创造了原始祭祀活动,引发了集诗歌舞乐四位一体的原始艺术。人类的审美意识在此中逐渐明晰,像水下沉睡的冰山,一点点浮出海面,在基本生存需求被满足后,继而衍生出朦胧模糊而又现实性极强的审美标准――“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1]但是,在实践功用作为原始艺术产生的重要标准的情况下,在长期反复单调的劳动实践中,人类的审美意识萌芽,审美自觉不断增强,其内在因素也成为促进艺术审美内涵的日益彰显的重要条件。傈僳族长诗《生产调》即是对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的艺术化再现,对劳动实践、情感交流的审美化描述。“诗中按季节的顺序反应生产劳动和人们交往的过程与结果。长诗叙述每年布谷鸟初鸣时节,妇女忙去种地,请男子来帮忙,在劳动中产生爱情,地上的高粱熟了,玉米熟了,男女爱情之花也结果了,在丰收的日子里,男女青年举行婚礼。”[2]还有很多诸如《盖新房歌》、《赶马歌》、《推磨歌》、《舂米歌》、《扁担歌》等,是各个民族将生产活动审美化的生动写照。

生存活动的审美化,以人特有的审美追求为其外在的生存世界及生存方式烙上具有美感的色彩与形式,并且内化为一种审美态度与生存理想。比如,原始人的爱情始于生物繁衍的本能,从最初的优良基因的吸引,到后逐渐以力量、财富的征服,再到美的因素的相互吸引,人类的爱情逐渐升华为一种以审美性吸引彼此的纯粹精神产物。少数民族表达爱情的山歌很多,最早的就有《越人歌》里所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云南普米族情歌《不要躲我才算真》,歌词质朴率真,情感委婉含蓄:

男:高山放养羊满坡,阿妹洗衣下了河,阿妹呀!羊儿倒有嫩草吃,我的口渴无水喝。

女:小河洗衣河水凉,水里有哥也有羊,阿哥喂!羊儿有草跑不了,真是口渴就下河。

生活艺术化的实现途径也呈多样化特点,从每个民族为数众多的故事传说、民族史诗,再到关乎日常生活的歌谣舞蹈,都是其生活内容审美化的载体。《煮茶歌》、《办酒歌》、《出嫁歌》、《宴席歌》、《聚会调》、《接亲舞》、《生育舞》、《怀念舞》等,将各个民族普通的生活场景与生活环节,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生动形象,充满原汁原味的美感。

正是在此基础上,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生存、生活的审美化,带有天生的生态色彩,构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艺术系统,其具体原因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少数民族生态审美文化系统的生成。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其文化系统的生成与发展。大部分少数民族在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农耕文化、狩猎文化等为主的文化系统,甚至在今天的某些民族还残存着这些生活方式。物质生产水平不高,人心古朴,对物质的需求亦不十分强烈,但是,他们在相对贫乏落后的物质文化中,执著地保存着精神层面的内心需求,从未停止对审美化人生的追求,并且创造了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因此,他们创生了与其生存、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文化系统,包括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有序的社会组织、乡规民俗、娱乐祭祀活动等等。这些文化构成要素与文化系统,带有明显的生态审美化特点,在其稳定的生态文化系统中得以传承与发展。

其次是少数民族对象世界的生态审美化。从远古时代,少数民族就表现出突出的生态智慧,以人类童年思维想象所处的对象世界,不断探索并尊重自然规律。许多民族在审美化创造中生发出闪光耀眼的民族史诗艺术、神话艺术,如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英雄史诗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壮族的《布罗陀》等等,是这些民族最深沉优美的集体记忆与历史想象。可以说,在他们民族性格深处,有着朴素的生态观与高度发达的生态智慧。列维布留尔的“互渗律”,浮龙・李、古鲁斯的内模仿说,均解释了人的外部感官、内在感觉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生对应性。正因为如此,古希腊人才将对于生命的柔美喜悦与力量赞颂,移注到诸多古典意味甚浓的公共建筑上,雅典神庙的多里克柱体彰显着男性的体态与力量之美,而婉转柔媚的爱奥尼柱体则表征着女性体态的秀美与雅丽。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在少数民族文化中随处可见,自然的一切于他们来讲,都是值得尊重爱惜的生命对象。换句话说,自我与自然,浑然一体,自然是他们,他们亦是自然。到目前为止,笔者在数次田野调查中去过的不少壮族村寨、侗族村寨、彝族村寨,村口古树参天,意态古朴,依然有祭祀树公公、树婆婆的小佛龛,许多村寨依然仔细守护着庇荫族人的风水树。他们将神灵的形体与意志,附加在树木身上,既合和了万事万物相互关联的生态规律,又在其民族文化中注入了一种神奇的自然想象。少数民族遵循天道,尊重自然,在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与艺术法则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融生态性、社会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梯田文化。比如,云南哈尼族的元阳梯田,广西壮瑶民族的龙脊梯田,有着多层次耦合共生的价值内涵,既是生存实践的基础,亦是生态审美的对象,还是现实生活的宜居境域。这种大地艺术创造了集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实践价值、文化价值、生活价值于一体的景观艺术范例,成为少数民族生态生存世界审美化的典范之作。这种奇妙的互渗思维、移情心理、天真想象,既凸显出人的美感心理与情感心理的复杂与微妙,也表现出少数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简单朴素的科学思维、审美心意与生态智慧。正是这些心理机制,使得少数民族的对象世界在其内心的生态审美化生成。

其三是少数民族审美化生存习惯的养成。梁庭望教授曾对中华民族进行过地理区划,少数民族基本处于中国版图的西部、北部,云贵高原,西北边疆,茫茫雪域,郁郁山地,有着秀丽山水,如画风光。自在自为的自然世界,有其天生的生态审美向性。李泽厚在解释“自然的人化”的时候,不仅强调人的实践性价值,而且强调了自然界超自然的存在,有着向人生成的审美潜质。而长期以自然轻松状态处于其中的人,必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加拿大卡尔松教授曾指出,走向景观里去,是未来环境美学的发展方向。一片无暇的自然山水,远处山上飘来动人的歌声,花草树木,山水云霞,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存在,都可以引起民族同胞无限的美感。少数民族同胞以平和易满足的心态,保持着对自然、他者及自身灵魂的爱惜与尊重,以超现实、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养成了艺术化的生存习惯与审美传统。然而,如何更好地维护与发展这一审美传统与审美心性?这也是当今深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同胞面临的巨大考验,成为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与现代文明之间关系的重要命题。现代文明以巨大的震撼力触及最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其改变不仅表现在外在生活方式、物质面貌方面,而且在生活态度、审美品位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处广西西北部的河池巴马,是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以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洁净空气、明净河水著称,滋养了许多健康长寿的老者与恬淡宁静的长寿文化。他们平和,踏实,内心安宁,耋耄之年依然精神矍铄,劳作,自然生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外界始发觉这一片净土,大量的车辆、人流涌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外界的疾病与贪欲,也破坏了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模式。这种情况,虽有其必然性,但亦需要正确引导,方能与少数民族优秀的审美文化传统相互适应,共同发展。

传统的艺术系统以纯雅艺术为主,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际上是审美化生存方式在其生命全程全域的隐含与渗透。汉文化浸润下的纯粹艺术于大部分少数民族来说,都比较宽泛,当然,也有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比如,云南大理的白族,居住于平地坝子,十分善于学习,形成了与汉文化极其接近的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成就了璀璨独特的白族建筑艺术、雅正中庸的传统诗文艺术。但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则在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下,或是相似相近的文化环境中,生发出特色非常鲜明的族群艺术。换句话说,民族文化是其艺术生发生长的母体与温床,孕育出面貌、性格各异的孩子,即是每个民族独特的生态艺术系统。阳春白雪的纯雅艺术,纯粹,高端,下里巴人的民间艺术,通俗,多元,都无法很好地表现出艺术所蕴涵的本质规律及其审美内涵。在各自文化系统与文化生境中,少数民族将纯粹艺术通俗化,又将纯雅艺术民间化,在二者之间实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与调和,形成了各个民族特有的生态艺术系统,进而构成了丰富的多民族生态艺术系统。

因此,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所赖以生发的民族文化体系也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研究对象。从以往的艺术史研究、艺术本质的探索经验与相关理论来看,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大部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将目光投向文化独特的族群与原始部落,格罗塞的澳洲原始部落,列维斯特劳斯笔下忧郁的热带,马林洛夫斯基的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部落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为解释艺术的起源、性质、功能等提供了合理解释。

从清露未梯田上的辛勤劳作,到带月荷锄归的放松与惬意,从出生时的喜悦欢歌到死亡时的庄严退幕,从春水漫漫的多情山歌到星火暖暖的欢快跳月,诸多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存、生活实践中,将艺术融入生命,以审美缔结人生,创造了多样化的民族艺术经典与独特的生态艺术系统。在这个生态艺术系统中,感性认识决定的审美态度、审美经验,支撑了朴素质实的艺术实体,也凸显了这个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的逻辑关联与生发路径。

二、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的耦合对生

处于生态系统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有其内在的逻辑关联,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这些内在的生态机制是生态系统整体得以正常发展的基础,是整体生态良性运转的条件。

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是个复杂的整体结构,由生产艺术、生存艺术、生活艺术各个部分所构成,进而生发出天质天态的生态艺术。传统审美领域的艺术,对一般民众来讲,像是祭坛上的美好而神圣的祭品,高高在上,遥远不可触及,好看,虚幻,甚至显得不真实。在少数民族的生态艺术系统中,因为社会文化系统的自足完满性,生产艺术关联生存艺术,生存艺术促成生活艺术,生活艺术造就生态艺术,彼此关联作用,强化了民族艺术的生态审美化特点。由此可见,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各种形态、各个维度,既有独立生长的空间,也有相互交错的发展领域,进而生成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生态艺术整体。

关系是一种生命状态,是不同形态生命律动变化的动态显现。生态关系是处于生态系统整体之中的不同生态主体、生态对象之间的状态写照,既复杂又多样,最常见的有依生、竞生、共生、整生,还有诸如动态衡生、多样共生、斗争恒生等。在少数民族的生态艺术系统的诸多内在生态关联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这些艺术系统之间的对生关系。

对生原是生物学术语,其原初含义是植物叶茎的相互对生的叶序形态。这种对生不是无规律无目的的原始状态,而是遵循着深刻而简单的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了自然界赋予植物的最高目的,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其中的奥秘在于,德国著名天体学界、数学家、哲学家开普勒研究植物叶序时候发现:叶子在茎上的排列遵循黄金分割。“相邻两张叶片在与茎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夹角为137°28',而科学家们经计算表明:这个角度对植物叶子采光、通风来讲,都是最佳的。”[3]正因为植物的叶片以接近于黄金分割比例的角度相对而生,最大限度地摄取了自然界的物质与能力。因此,阳光、雨露、清风,转化为有效能量,流布于植物的通体,在科学的合规律中创造了艺术的合目的的美。

同样,少数民族的艺术系统里,各个部分之间的对生关系,有着很好的合度性,像植物一样,以接近黄金比例的数量与力度分布在生态艺术的系统整体之中。所以,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中的这种对生关系更为科学合理。传统艺术的目光向上,实则违背了艺术的初衷与深藏于艺术内部的科学规律,未能造化更多的审美人生,未能与生活保持最适当的距离,反而造成美感的异化,上层人沉醉在虚幻的艺术天国里,虚妄高傲,藐视作为艺术根本的现实生活,芸芸众生仍不知艺术为何物,内心麻木,精神荒芜,如蝼蚁一样地为生计奔波劳碌。这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景象。而正是少数民族同胞们,在外人看来边鄙穷困的环境与生活里,将生活与艺术合理合度地融会起来。在人类学与社会学系统中,他们亦同样无意识地找寻到生态艺术系统中各个部分的黄金分割的关系点,最大限度地将各自所创造的美感汇聚到整个上艺术系统中,其对生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表现出来:

第一,生产艺术对于生存艺术的支撑,生存艺术对于生产艺术的促进。

宇宙无垠,是一个无穷大的生态系统。地球居于其中,亦是一个完满自足的生态系统。

人类属于地球上亿万年生态进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历了由低级类型物种到高级物种的进化过程。这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类生理、心理成功进化与实践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4]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阶段与历史发展环节,无不肯定着人类的实践能力与自我反观能力。直立行走成就了旧石器时代开始学会使用劳动工具的人类的新生活,新石器时代地球气候的变暖,体能与智力的进化,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生态条件,他们由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走向狩猎、游牧直到定居的农耕生活,人类的身体劳作与手工技艺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不仅是单纯的生存资料与物质能量,而且在劳作中获得了快乐愉悦的情绪,自身本质力量也得到有效确证。

“人在劳作中将自己刻在了劳作的结果中,并且在这种刻划中反观自身和发现自己。这就是人在劳作中的自我存在的证明――一种自我反观。人正是在这种反观中,获得了极大的自我肯定的快乐。”[5]生产活动的愉悦性转化,即是向日常的生存活动迈进的信号。如果说生产活动是一种延续生命的手段与方式,那么,生存活动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必要方式与常态。因此,生产活动生发的艺术为生存性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生存艺术也反过来为生产艺术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氛围,使之更趋自觉的审美化发展。

第二,生存艺术对于生活艺术的奠基,生活艺术对于生存艺术的发展。

生存是一种方式,而生活则是一种态度。生存是粗粝而带有原生气息的生命境况,生活则是精细而充满审美气质的艺术人生的初级阶段。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简单自然,在能量循环过程中,以对自然界能量最小程度的吸取,换回最大程度的审美满足与精神愉悦。少数民族的生存艺术是审美态度、审美因素等,在其吃穿住行用等日常生活领域的浅表渗透,而生活艺术则是审美本质、艺术意蕴在其所有生活领域的深刻置入。

“公元前七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是从身体劳作中发展出来的‘手艺’彻底改变人类生活的时期。培育的植物,驯化的动物都已经稳定地进入了人类的生活,手工技艺形成了一个稳定地控制自然物的系统,木艺、石工、陶艺、皮艺、造船技术、青铜技术、造车、酿造技术等都已经成熟。这些身体劳作中形成的技艺,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来了巨大的改变。”[6]这基本亦是少数民族前身――原始部落族群所经历的真实生活写照。从劳动实践的身体作业,到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再到生存方式带来的生活内容的越来越艺术化,生活艺术的产生具备了客观的现实基础。生存变革即是审美态度的常态化,审美心理的日趋成熟,其审美创造的水平越来越高。从技术到技艺,再到艺术,生活领域里的艺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即以审美的眼光观照世界,创造美的事物。

第三,生活艺术对于生态艺术的浸润,生态艺术对于生活艺术的提升。

生态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生物学的概念,生态艺术也不是生态与艺术的简单重组相加。生态艺术代表着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物理法则等客观标准的具象显现,也遵循着审美规律、艺术法则甚至社会法则等人文社会领域的标准,方能创生出具有生态审美性的艺术形态。

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人类社会的社会化程度随着文明的发展越来越高,系统性、组织性、结构性都随之增强。因此,少数民族在生活艺术基础上,生态审美意识逐渐明晰,实现了生活艺术朝着生态艺术的迈进。生态艺术符合生态规律、社会法则与艺术规律,合乎自然、社会、人类诸多方面的目的性。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文化,有很多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展现。他们将普通平淡甚至充满劳绩的人生,当作美好节日,为它欢歌起舞,释放出人生内在的生命激情与审美理想。例如,苗族芒篙节上的假面舞蹈,佤族“摸你黑”狂欢节的纵情歌舞,侗族芦笙节的芦笙踩堂、多耶舞,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上的大型集体狂欢,都是其生活情景的审美化呈现,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渐过渡为生态审美特征明显的生态艺术样式。

人的幸福感有很多层次,然而,最能够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喜悦与满足,这已被很多经验与事实所证明。少数民族同胞,在简单的生活中,以合乎目的、合乎规律的范式,自觉创生了融生产、生存、生活于一体的生态艺术系统。生态艺术蜕化于生活艺术,是生活艺术的审美升华,二者相互滋养,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的发展与成熟。

三、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的超循环整生[7]

整生是生态范式的最高形态,也是最高形式的生态研究方法。“各种各样的生态联系形成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路线通向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历程连成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结构聚成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机制成就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规律铸就整生,整生也就成了最深刻、最根本、最集中、最完整、最典型的生态规律,成了生态美学最高的最为系统的生态方法。”[8]可见,整生是生态要素、生态个体、生态结构、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动态衡生的重要机制。

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的整生发展的前提是,每一种形态的艺术都有其自性与本性,且这些特性客观存在,需要首先维护保持这些艺术形态的本质特性。早在古希腊时期,赫拉克利特就一语中的地指出:“事物要么在和谐中保持稳定,要么在力量的相互斗争中走向和谐。”正如出自一个母体的孩子,体质、性情、习惯各异,个体的差异恰恰丰富了这个世界,使各种力量在相互差异中走向动态的平衡与协调,形成一种高级形态的和谐。

少数民族美术生篇8

【关键词】民族服饰;民族题材油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71-01

我国是一个多地域、多民族的国家。在这种多民族文化里积聚着上千年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和原始的艺术符号,他们将这些封存完好的民间文化艺术以原生态的呈现在眼前时,给画家们带来了新的契机。民族服饰是民族题材中体现其文化和风格的重要核心。一方面,民族服饰不仅表现除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体现着许多少数民族生活的特色。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色彩随着民族的地域、文化、民俗等不同而缤纷多彩,彼此影响和传播,从配色到图案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不仅为油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色彩灵感,同时也为油画更具民族特色,为油画的发展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注重将富有民族审美特色的和具有民俗审美情趣的形式元素或文化符号建构到现代绘画创作的形式中,并力图将两者融合起来,即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结合,正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民族服饰在民族性油画中体现的重要性,主要通过民族服饰在样式,色彩,体现的文化来表达,从而丰富作者的画面,体现出所要表达的意向。

一、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几种艺术元素分析

(一)丰富多彩的造型款式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款式各不相同,样式也是各具特色、纷繁复杂。少数民族服饰与整个民族文化一样既具有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区域性、传统性、融合性和变革性等特征。少数民族服饰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经济形态、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文化形态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这是生态文化学的观点。

(二)装饰性的色彩表现

在油画中表现民族服饰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装饰性色彩,色彩是民族服装视觉情感语义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民族服装色彩语义的传达依附于展示媒体,通过视觉被人们认知,不同的色彩其色彩性格不同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了冷热、轻重、强弱、刚柔等色彩情调。既可表达安全感、飘逸感、扩张感、沉稳感、兴奋感或沉痛感等情感效应,也可表达纯洁、神圣、热情、吉祥、喜气、神秘、高贵、优美等抽象性的寓意。民族服装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以色块的并置使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美感,明亮、鲜艳、热烈、奔放显示出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

(三)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

少数民族服饰中保存有大量的纹样图案,如果说彤制和色彩是外在的民族风貌的直接体现,那么纹样图案就是内在文化心理的直接显现了。据专家研究,“服饰纹样图案均来源于生活,人们将动植物纹样,几何图形,经过抽象,写实规范等几个艺术阶段的处理,应用在服装的装饰上服装的图案色彩经营完全脱离了事物原始图像的固有特征自然界中的红花绿叶在民族服装图案中已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转变成为纯粹的色彩情感信息符号,一切为表现审美情感服务。

二、少数民族服饰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在油画中表现少数民族服饰,是完成从少数民族服饰直观的审美形式到绘画视觉艺术审美形式的一种转换,这种转换是少数民族服饰在当代油画中的一种重要表意方式。将民族服饰巾的优秀成分转化并结合当代审美的文化元素,而创造出的作品更能体现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并可大力弘扬油画肖像画的现代精神。实际上,两者有许多可借鉴之处。比如服饰造型上的整体性、服装上点、线、面的组合关系所体现的形式美、服饰上色彩的选择配置和比例位胃而积,以及对比的关系等等,这些与绘画的诸多因素是相通的。油画应该合理地汲取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形式语言,进而把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艺术特点,吸收借鉴到油画创作

中在油画的创作过程之中,刻画服装的同时,主要是对人物形象和精补气质进行准确的描绘和表现。既是对画面的一个整体气氛烘托,又可以通过描绘人物形象而进步确定创作的主题和立意。通过精细刻画四面中的人物衣着形蒙束表现人物的情思,也深刻地传达出人物的幽在精神气质。总的来说,通过对少数民族服饰的认真学习和研究,了解数民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心灵手巧以及其审美特质。其实应该说服饰本身就是珍贵而炫目的艺术品,把服饰中的彤式因素运用到少数民族人物绘画的创作中来,不但会增添画而中的形式美感还会产生独特的文化意味。所以,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艺术资源,应该在新的时代中不断潜心钻研,继承其精华,并努力开辟一条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色的当代油画新道路。

上一篇: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范文 下一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