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5 17:14:32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篇1

一、整合高职语文阅读能力点

教材是学生历练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和涵养智慧人生的载体。教师要深入开掘教材内容的设计思想、教学方法等,通过融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阅读能力目标,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在阅读中强化能力培养点,从而真正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引导学生在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目的地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

根据这样的教学设想,基于文献调研和实践,笔者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确立为:

二、转变教学方式

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授课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多个能力训练点,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教师如果注重“用课文教”,那么在研读课文时一定要注意提取所教课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真正做到利用课文增加学生知识,利用课文训练学生能力。

其次,开拓创新,通过教学创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所谓的教学创意,就是充满新意的、有个性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就是准备实施于教学过程中的新点子、新角度、新思路、新策划,如新的课文处理方式,新的训练角度,新的活动方式等。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我们都可以用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改变习惯性思维

语文教师要想改变习惯性思维,就必须经常进行反思,并通过探本求源走出歧途。高职教师独立的多角度的课文研读,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教师个人独立的多角度的课文研读是确保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前提。课文研读是阅读教学最基础、最细致的工作。为了开展高效真实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师要对课文文本进行精细研读和深刻体会,提炼与修改教学设计,同时要有带时代特点的教学理念和丰厚的参考资料做支撑。

其次,讲究教学艺术,用艺术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阅读。要科学细心地策划教学思路。要掌握整合教学内容的技巧。环节和内容不能过细,要把一些小的方面整合成一个大的步骤,有“板块”意识。要训练对话的功夫。杜绝“一问一答”、“廉价表扬”和“重复学生话”的错误方法。

四、拓展教学内容

高职语文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性质,面向市场,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切实把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上来,使学生学以致用。

首先是补充训练内容。如:实用文体的阅读能力。说明文、传记、随笔、序言、演讲稿等都是实用文体。通过活泼而且多样的体例呈现给学生,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其次是拓展训练内容。在训练内容上必须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还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此,教师要注意把训练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结合起来。再次是开发训练内容。可以设计一些借助于网络来完成的训练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之有关的内容链接,或者设计一个学习议题,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和非在线的讨论,从而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将知识、技能、道德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提高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篇2

中考新理念下的复习新理念:

一、复习即是学习

基础板块的考察强调语文积累和文化沿袭,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发展的角度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写作设计方面。形式上中考作文绝大多数省市采用话题作文,为学生自由表达和有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创造了条件;从写作内容上各地中考作文侧重从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成长,关注环境,关注社会等角度拟题或对学生提出要求。

二、复习即是积累

语文学习讲究积累,复习是其中最好的一种积累方法,语文复习绝不是方法的演练,而是知识能力方法思维再积累的过程。

语文中考题通常是四大板块:语文积累与语文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

语文积累与语文表达突出基础积累和文化积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沿袭特点。现代文阅读从选材上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审视和矫正,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学生思想情感积累,从试题的设计上侧重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的再积累;从学生答题的角度侧重体现对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思维习惯积累的调动和调整。文言文阅读侧重强调学生文化积累,注重语文的文化沿袭。写作方面不但表现了书写和表达的再积累,更多的表现在学生调动生活积累的过程上和方法上。

复习是针对中考的一种学习,中考强调积累必然要求我们在中考复习中强调积累。

三、复习即是发现

复习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发现,是学生复习规律掌握的过程。考点的系统复习要注重规律的发现,形成新的积累;过程的体验要注重方法的习得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再现和提升学习理念,引导新的复习方式的构建;训练的设计要注重新理念的贯穿,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模拟题中“现代文阅读”部分第一段强调阅读规律,第二段注重语言品味过程。

四、复习新理念下的复习训练题设计

精心设计复习题,就能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新理念下的复习训练题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形成专题

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逻辑性较弱,学生对考点熟悉的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现代文阅读,学生对考点几乎是模糊不清的。专题化复习训练题的设计就是通过专题训练强化学生对考点的熟悉程度。教师在设计训练题时,每一次复习训练题的设计都要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复习重点,如模拟题的设计强调表达能力训练。或者都要让学生解决一个或几个考点,如模拟题的现代文阅读第二段强调文学作品的描写品味。

复习训练要把整个考点切分成不同的专题,在训练中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展开,形成一个专题训练系列。如“现代文阅读”,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整个复习是一个大的系统,现代文阅读复习是其中一个小系统,而每一个切分出来的现代文阅读点的训练又是现代文阅读复习系统下的一个更小的系统。

复习不是技巧训练,而是一种积累,是语言积累和调动语言积累的过程。语文考试主要是一种知识的考查,能力的考查,思维的考查,而不是技巧的考查。语文复习主要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积累,学生思维的积累,考试实质上是调动语言积累和语言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技巧演练。这是语文教师在复习中必须认识到位的。

五、强调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构建新知的过程,复习是再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复习也应该是一个构建新知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构建系统性新知的过程。复习训练题的设计要特别注重这一点,要让学生在训练题的阅读解答中学习。学生的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是理解阅读语段,答好阅读试题的关键。教师在复习训练题的设计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基础层面的阅读试题要更多地强调阅读体验,能力层面的阅读试题要强调在阅读体验基础上的思考,思维层面的题要强调思考基础上的提高。

新理念下的复习训练题注重试题顺序安排,注重试题安排的层次。前面问题的解决往往是为后面的问题解答打下基础的。前面的问题侧重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感知实践,对阅读材料的全方位体验。后面的问题侧重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感悟品析,综合概括。复习和学习一样,都需要读者或者考生的主动参与。设计复习训练题时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在顺序的安排上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过程。

提示方法

它主要是从掌握中考考点的层面考虑知识能力训练点的操作强化;表达类训练是通过阅读后表达的训练培养强化学生会读和会答的能力。它主要是从方法规律的层面考虑学生阅读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掌握和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它需要教师在设计试题的过程中将方法明确设计在试题题干之前或设计在题干后面用括号标明或者需要教师在设计题干时在题干中设计试题解读和答案形成的方法,如模拟题现代文阅读第二段阅读试题的设计;或者试题题干本身就是一种解读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提示,或者试题的顺序就是一种阅读规律的提示,就是一种解题方法的提示。如上例1―4题的安排顺序就是一种阅读规律提示,第5题的题干就暗示了思考答题方法。

精心选材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篇3

一、小学生英语阅读的目的

大量的英语阅读可以促成大量的语言输入,而大量的语言输入又能有效地促进英语语感的形成,并能以直接融入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当然听、说、读、写要全面兼顾,整体训练,才能既达到阅读的教学目的,又使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为以后高层次的阅读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寻求乐趣。阅读是充满乐趣的学习活动。如果阅读材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愿意阅读。

2、撷取信息。一般说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期望获得新信息。小学英语阅读应当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新信息(知识、资讯、故事情节、问题等),这样的阅读活动学生才会乐于参与。

3、巩固语法。小学英语阅读应让学生在适量课外阅读中巩固已学的语法现象,达到增强英语语感的目的。

4、扩大词汇量。英语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渐摆脱实物教具和图片的帮助,利用抽象思维,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扩大英语词汇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训练面。

二、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几个策略

经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后,在小学高年级还可以尝试培养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策略,如速读、略读和跳读等,使学生学会依据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

1.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是针对中低段学生的。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的问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

2.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是针对中高段学生的。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以牛津英语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A部分为例:

1、质疑――导读。在规定的时间内,粗略阅读整个对话或段落,教师在学生读前提出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对全篇有整体感知,并且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周末两天的活动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What is David going to do on Saturday afternoon?(2)What is David going to do on Sunday afternoon?

2、任务――精读。精读课文是一节课最关键的环节,要求细读课文,以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点等。在精读时,可设置一些检查的题目。如在Planning for the weekend的精读过程中我又设计了两个问题:

(1)Where are they going to see a Beijing opera?

(2)What is David going to play?

3、比赛――速读。培养学生速读能力是阅读教学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作为技能技巧的训练也很必要。利用比赛的方式按时间、按数量认读课文,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三、小学英语阅读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要掌握一些科学性的阅读训练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就必须在训练中遵循几个原则,实现有效训练。一般来说,阅读训练应该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学生对阅读是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教学活动的枯燥乏味,要注意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适当变换,使阅读教学经常保持新鲜感。

2、实践性原则。阅读课的主要活动是学生阅读课文。教师要创设必要条件,让学生进行正确的大量阅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设计活动时要注意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尽可能扩大学生活动的参与面。

3、因材施教原则。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出能够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的活动,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特殊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相应地发展阅读技能,以收实效。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练习;题量;题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55-01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张丽娜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本文只针对第一册的练习设计进行分析。本教材由二十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3―4篇相关的阅读课文组成,总82篇。每篇课文后设计了若干习题。题型包括HSK的一些客观性习题,如,单项选择、判断正误,还有一些主观性习题,如,填空、连线、简答等。

一、对练习题量的统计及分析

(一)每学时的练习题量统计

通过对教材练习题量、教材课时、单元课数的统计分析,得出下表:

由表可知,《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每学时的平均题量比较大。教材为单元主题式,每个单元包含4篇相应的阅读课文,可见编者的设计思路是:每篇阅读课文及其课后对应练习应在一个学时内完成,学生在一个学时内,既要完成300、400字的文章阅读,又要完成30多道练习题。这对于学习初级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虽然练习题量较大,但是题型设计偏重客观性的习题,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判断等。根据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反馈,学生在完成客观性习题的时间比主观性题目要少,因此,以客观性习题为主的练习编排方式还是合理、科学的,符合留学生的语言习得特点。

(二)每单元的练习题量统计

通过对每单元的练习题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题量最大的为第二单元,有146题;最少的为第二十单元,有93题,相差53题。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到第三、第九到十一、十九和二十单元,这几个课段间题量变化幅度较大,第三到第九、十一到十九单元这两个课段的题量变化幅度相对缓和。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每单元的练习题量遵循着高低起伏变化的趋势,呈不规则的波浪式。这种分布比较科学,第一单元给学生较少的练习题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单元练习题量上升,使留学生意识到练习有一定的难度,为后面单元练习的进行做好心理准备。第十和二十单元题量达到最少,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厌学情绪,适当减少题量,能提高学习积极性。这种有多有少的题量设计,符合留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既能达到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又可以减缓学生对汉语的畏惧感,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

二、对练习题型的分析

(一)普通题型分析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制约着对外汉语教材的题型设计。通过对《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的练习题进行统计分析,该教材共有18种题型。这18种题型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练习(一)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中某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一般都采用“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的提问方式。练习(二)和(三)通过选择和判断的形式考查学生对阅读课文文意的理解。这两个题型主要侧重于对阅读课文进行多角度理解,如句意再现、段意总结、文章主旨、作者态度等等。练习(四)一般为“根据课文填空”。练习(五)着重训练学生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一般采用“回答问题”这种题型。

教材着重训练留学生的速读能力、综合能力、推断能力。“根据文意选择答案”,这种题型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速读能力,培养了学生进行快速浏览、跳读的能力和习惯,跨越词语障碍,迅速捕捉、获取所需的信息。“根据文意判断正误”“回答问题”这两种题型有助于学生在速读基础上进行详细阅读,对阅读课文进行综合概括,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二)独特题型分析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有一些自身比较独特的题型,如,“连线”“把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连成一段话”“根据课文填表”等。这些题型只占总题量的10.1%。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设置阅读技能的讲解和练习,但从习题的设计中,可知既有从词语、句意、段意等方面检查阅读效果的练习,也有训练总结、概括问题能力的练习。主要的题型都是围绕着检查课文理解程度和训练总结概括能力这两个教学目的进行的。

三、结语

本文运用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练习题量、题型两个方面分析了《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在练习设计与编排上的特点、规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以后阅读教材练习的编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1.

[2]杨翼.汉语教学评价[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篇5

一、自主阅读,明确文言文学习方向

高中文言文难度相对较大,部分学生感到阅读起来有压力是正常的。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降低学生的不适感,激活其主动阅读的热情。设计悬疑问题、展开背景解读、发动学生搜集材料、展示相关历史影像材料、播放朗读音频、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都是重要的学法应用。学生一旦明确了学习方向,掌握了适宜的学习方法,可以迅速提升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自觉性。

学习《劝学》时,教师给出导学案。首先是学习目标设置:掌握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其次是学习过程展示:合作探究文言虚词、特殊句式,精讲点拨、思考交流;再者是归纳课文要点,列出结构框架。最后是总结文章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提出问题:说说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写法,写一个片段。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积极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展示时,学生大多能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效果显著。

二、个性诵读,探索文言文主题内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诵读产生的奇妙效果。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诵读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内容。教师不妨多给学生示范朗读,或者组织学优生诵读,给学生树立榜样,也可以播放朗读录音,或者给学生制作配乐朗读音频,让学生自我欣赏,自我改进。为提升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竞赛活动,小组竞赛、班级竞赛,为学生朗读创造更多展示机会,以提升学生文言文朗读的品质。

韩愈的《师说》非常适合展开诵读训练,教师在组织学生诵读时,可以让学生分段诵读,然后开展诵读评价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语气、语意、语调、停顿、节奏等方面进行评价,还要找出诵读文段的中心句子或者是关键句子,领悟作者的论证思路。诵读与讨论结合起来,学生参与主动性大大提升,特别是在诵读评价活动中,学生给出的评价大多是展示其优点。教师也跟进给出客观评价,体现鼓励为主的原则。学生诵读训练动力充足,课堂学习讨论气氛和谐。

教师在学生诵读训练中介入评价活动,这是对学生而言比较敏感的话题。高中学生大多有比较强的自尊心,学生展开互评大多说优点,其实是其虚荣心理决定的。教师让学生展开互评活动,重点强调诵读优点,也是关照了学生的心理。诵读与赏析有机结合,诵读一段分析一段,赏读贴近,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三、多元互动,提升文言文学习品质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教学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成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体系。特别是文言文学习,学生普遍感觉难度更大,合作学习尤为重要。借助集体力量解决学习难题,发挥集体智慧赢得学习胜利,这正是合作学习追求的目标。在设计合作学习形式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注意改变合作学习方式,自然带动学生改变学法。同桌相互检查文言现象掌握情况、同桌进行文本对译、小组分工整理文言现象、小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材料、请学优生展开小组辅导、教师深入小组进行讨论、学生质疑教师解答等,都属于合作学习学法、教法应用。科学选择教法学法是文言文阅读的必由之路。

课堂合作学习形式众多,教师在具体选择时,需要观照多种制约因素。首先是分组,最好是男生、女生分开编组,或者是自由组合。其次是明确合作任务和分工,以提升合作学习效率。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5人小组,并给出合作学习任务:梳理文本实词和虚词,找出例句,说说其特殊用法;体会课文情景理交融的特点,具体说说作者的抒情、写景、表理的方法。学生快速行动起来,先组成自由小组,然后由组长负责进行具体分工,最后是集体讨论综合学习成果,提交学习成果。教师在班级内展示各个小组学习成果,并进行点评总结。

四、拓展训练,巩固文言文学习认知

文言文阅读训练是学生认知成长的重要环节,教师不仅要科学设计课堂训练内容,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学法指导。文言文学习有大量文言现象需要掌握,还有作者作品简介等内容需要积累,特别是涉及文本主题、情感、哲理等要素,学生很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为此,教师在学法指导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展开:筛选重点内容集中训练巩固,适合中等偏下的学生;分类分条展开记忆巩固,适合学优生学习。教师进行不同引导,给出不同要求,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学法传递效果。

课堂阅读训练设计没有固定格式,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实际,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设计。

学习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教师给出一组阅读训练任务,并给每一个任务设定了属性,必做还是选做:①古今异义(选做):未始、累积、然后、于是、更、彼、就、向、志、是等;②一词多义(必做):异、独特、为;③通假字:(必做)自余为J人。④简答题(选做):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⑤课外阅读(必做):课下搜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展开自由阅读,选择一个点进行赏析。学生拿到阅读训练内容后,主动展开阅读学习,自发进行讨论,很快就解决了文言现象和简答题。教师进行抽查检测,查看学生训练情况,并给出点评。

教师设计众多阅读训练内容,而且规定了必做和选做等属性,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其训练参与的积极性大为提升,不同群体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训练内容,其训练效率也随之提高。教师阅读学法传授方式不拘一格,让学生自主选择学法,这是非常理性的学法指导。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篇6

1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策略的意义

有关阅读策略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是当前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掌握和熟练运用阅读策略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许多英语教师也慢慢意识到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的重要性。但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上课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使用翻译法理解文章,教师在教学中的策略意识体现不强;许多学校仅在高三年级高考备考时进行的“题型专练――阅读理解专题”中对学生进行集中的英语阅读策略训练。而高一,高二的英语教师很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策略性知识的指导,也很少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学生虽然阅读了不少文章,但很多学生都感到自己阅读的质量不高,进步很慢。

在高考备考时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当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孤立,集中地进行训练,学生易产生消极,倦怠的情绪,不利于策略的掌握和熟练运用。这种应试式的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高一,高二的英语老师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使得学生逐步地从“了解策略――掌握策略――熟练运用策略”地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定能大大的提高,从而提高英语成绩。笔者认为把阅读策略的训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能改变英语教学中一些耗时,费力,低效的尴尬和无奈,提高教学效果;能帮助学生实现“学读”到“会读”再到“乐读”的转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2.1 加强对学生的策略知识指导

英语阅读策略是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阅读学习过程和调控阅读环节的操作过程。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者要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常见的阅读策略有略读,找读,词意猜测,推理判断等。这里进行简略的介绍:

略读(skimming):快速将材料读一遍,了解文章大义。又叫“大意阅读”。

找读(scanning):根据所要寻找的信息,有选择地阅读。目的是掌握细节内容,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词意猜测(word-guessing):根据上下文,常识或构词法猜测文中单词或短语的意思。

推理判断(inferring):根据语篇知识,上下文及常识等理解文章隐含之意;利用注释,归纳等逻辑手段,借助图表等对文章各种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作出适当的推理和判断。

2.2 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

训练旨在指导学生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首先,教师要宣传策略训练的意义,增强学生参与训练活动的积极性。接着,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诊断。调查学生是否有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指读”、“回读”等,调查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策略使用与成绩的关系等,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放弃消极策略,运用有效的策略。第三,教师要将阅读策略训练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3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训练

高中英语课本中的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把阅读策略训练渗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可改变纯粹的,集中式的策略训练让学生产生的乏味,无趣的感觉,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以一节阅读课的阅读任务设计为例(具体的上课步骤省略),介绍我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训练的。

课题:What will you think of next(Unit 18 Inventions Senior English Book 2B)

教学目标:阅读课文,深刻理解。使学生了解伟大的思想家产生新发明的一些思路和思维模式。并能完成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通过完成有关阅读练习,训练学生的略读,找读,词意猜测,推理判断等阅读策略。

教学方法:语篇整体阅读教学法

阅读任务设计:

3.1 读前讨论题:

(1)Are some people born creative, or is it possible to learn how to be creative?

(2)How do people come up with ideas for new inventions?

3.2 第一次阅读:略读法。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第一段及五个小标题,寻找讨论题的答案并回答问题:

In what way can we become more creative?

通过略读,学生课了解文章大意,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

3.3 第二次阅读:找读法,猜测词意法,推理判断法。

(1)要求学生先看P60,Post-reading Exercise 1 中的判断改错题目,然后指导学生用找读法阅读全文,了解重点细节并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实与观点,并完成练习

(2)利用Multiple choice 练习训练学生的词意猜测和推理判断策略。

(a). What does “strategies” mean in Paragraph 1 ?

A. ways B. changesC. thoughts D. creativity

(b). What does “partial” mean in Paragraph 2 ?

A. half B. complete C.correctD. right

(c).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not true ?

A.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B. Creative thinkers make used of their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ir imagination.

C. Great inventions are the result of a sudden flash of genius.

D. If we only view a problem in one way, we may not be able to solve it.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参与兴趣;解答技巧;训练;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改革中实施参与式训练任务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我们应该抓住“从做中学、乐于学、善于学”等思想精髓,引导学生参与阅读理解的训练过程,设计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训练运用的活动目标和实践环节,加强任务设置导向,以使学生更好地保持注意力集中,用具体读写等任务锻炼其阅读理解思维和解题能力,而在不断参与阅读理解的读写等解题体验活动过程中很好地让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双边活动得以

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一般现状

1.课堂管理没有和新课改接轨,学生参与阅读理解解题实践的机会少,解题技巧的训练与运用几乎没有开展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部分教师上课时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讲解,管理过于随意,思想过于传统,几乎没有进行新课改时期的参与体验式教学,忽视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发展解题能力的过程。如:有的老师直接找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然后就自己分析课文,让学生做笔记,然后背生词、背课文。几乎没有给学生参与解题实践体验活动的机会,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没有

发展。

2.传统阅读理解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收获不大,解题技巧运用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学生反映:“老师,我很仔细地在课上听讲,笔记也做得很好,语文课文背诵和生词知识掌握也比较好,还加强了练习题的训练,也会背很多解题的思路、套话,可是,我每次做阅读理解时思维都是混乱的,做出来的答案不够准确和完整,应该怎么提升自己的解题技巧呢?”通过观察发现,在我班上,学生学习较低效,也不知道如何参与阅读理解实践,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所以收获很少。

3.阅读理解实践题型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教学任务难度没有把握好

在初中时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意识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见闻、理解等能力都比较弱,教师若是仍然使用死板的方式来管控阅读课堂中学生的解题行为,布置不符合学生认知的阅读理解实践任务,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势必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发展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运用的措施

1.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总结、归纳等好习惯为目标

初中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是比较多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浏览全文,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如何将文章的主要信息提炼出来。当教师把上述几个要点给学生做好梳理后,就可以现场展示一部分阅读材料,让每一个学生自己用纸条进行总结,然后教师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点评,点出学生遗漏的地方,说出的地方,对于学生说对的地方要进行表扬和鼓励,以便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等好习惯。

2.以兴趣点为重,加强题型实践训练与技巧运用练习

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和学生生活有关的阅读载体和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文章的技巧,如:勾画重点句式,转折语气词等。同时要教会学生理解和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比如:在进行事物描写教学时,我以学生玩纸牌为兴趣点,首先开展了“纸牌历史”阅读体验活动,每个学生都被要求在阅读“纸牌历史”一文时,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第一,通过阅读找到作者介绍纸牌最初形态的语句,并做好记号。第二,介绍自己玩纸牌的心得体会。第三,说出玩纸牌的利弊,防止衍生为行为。结果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活动和事物能非常仔细地描述、观察,说出了古代纸牌的大小、颜色等语言描述性知识特点,然后能够很好地运用语文描述性知识解释纸牌发展的情况。同时在活动末尾针对玩纸牌、的利弊问题讨论非常热烈,学生说出了很多利弊,并进行了相互的辩论,发展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学习事物描写的知识就更加有兴趣,掌握了阅读提取信息和思考的基本技巧。

之,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非常多,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兴趣,做到有明确的阅读任务为指导,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督促学生熟练运用答题技巧。

参考文献:

[1]毛敬珍.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活动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中小学),2014(4).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

1.重视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日常现代文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阅读文章的选择,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切合高考总体方向的文章内容作为训练资料。好的文章结构清晰,文笔优美,寓意深刻,能够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给予其深刻的启示;另外在选择阅读训练材料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文章题目的设置,好的题目不仅构思巧妙,难易适中,最关键的是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得到基础能力的提升;再有教师要在面向学生展开阅读训练之前,自行分析阅读材料题目的答案,要看答案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其知识掌握水平,另外还要看答案和题目的相符程度,对文章内容的展示和总结程度。教师要认真研究文章内容和题目设置,这样才能确定答案的合理性和严密性,为进一步锻炼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方法传授,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新课改环境下的现代文阅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日常的现代文阅读训练要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能力,掌握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阅读水平,理解深度和鉴赏水平几方面,只有全方面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才能保证其面对未来高节奏,高效率的学习环境做好充足的准备。阅读能力是需要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结合细致的计划安排得以提升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要从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角度入手,强化学生在现代文阅读和分析方面的基础能力,实现其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水平。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首先就要求学生能够精读文章,也就是要保证学生深刻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能够从文章整体入手完善分析文章的各处细节。只有掌握文章的细节,才能感受文章的整体思想,同样的,只有明确整体构造才能感受细节处理,也就是说,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整体和局部处理的关系,适当融合对两方面的理解,进一步分析文章内容。这样才能实现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对细节的掌握,对语言的理解,对内容的明确以及对思想的感悟。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现代文材料的时候进行三遍阅读,第一遍时从局部到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第二遍是要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同时结合文后习题分析文章结构及细节内容;最后要结合问题阅读,在肯定之前的总结认识的同时,寻找问题答案。另外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以此强化学生的能力。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但更为关键的是使其具备独立思维的能力,能够充分结合发散性思维思考文章内容。

三、强化基础系统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是要靠强化个人语文基础知识作为基础的,在现代高考的语文现代文阅读当中的题目具有综合性和高难度的特点。想要顺利解决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问题,就要以基础系统的知识作为解题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系统的语文知识,才能够以此入手,实现其更高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在日常的阅读训练中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帮助其形成为解题服务的基础知识网络。

在日常阅读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教材文章的利用,可以是基础的课文,也可以是课后阅读的小短文,这些文章都能够总结出一些阅读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对现代文阅读更加深入的了解。另外教师在训练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时候要注意对文章中重难点知识的转移和迁徙做以重点强调,教师要向学生分析文章结构顺序的分类和方法,除了基础的时间和空间顺序之外,常见的心理和逻辑顺序是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的重点,这两种写作顺序的理解难度相对要大一些,教师要加强在这方面教学精力的投入。另外像一些文章的结构安排,也是有一定知识基础才能分析出来的,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浅入深,由深及浅,由现象到本质等多种结构形式,要让学生明确不管是何种文章结构安排都脱离不了要符合人类认识规律这一基本原则。在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以后,学生就能够通过知识迁移和理论转移实现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重视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系统全面的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基础,灵活多变的思维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在训练学生现代文阅读水平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思维是抽象的存在,但是思维却可以通过人们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强化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需要强化学生在认知理解,综合分析,抽象概括,调整融合,差别比较与评价总结多方面的能力。在这些现代文阅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当中,抽象概括是较难的一项,目前很多高中生都习惯在文章当中寻找原句用以解答阅读习题,这种原文概括经常会出现不全面,不准确,不切题等多种问题。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训练,要培养学生全方面,多角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站在全局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能从文章的整体立意分析其细节之处的设计意图。另外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由点到面,由细节到整体,由表及里的分析并总结问题,提高对文章细节内容和思想表达的认知水平。由此确定文章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实现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这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高考现代文阅读成绩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结论

所有高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的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要选择优质精美的文章供学生练习使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结合适当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阅读和解题的能力和技巧,使学生在积极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主动地解答习题,将现代文阅读训练看成是一种学习享受。只有引发学生对阅读训练的兴趣,消除学生对阅读习题的畏惧心理,强化学生解答阅读文章题目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学生在现代文阅读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高考现代文阅读成绩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封清华;;浅谈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策略[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2]张淮中;;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6期

上一篇: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范文 下一篇:少数民族的特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