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6 16:48:47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篇1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育,是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解和认可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科学对待宗教信仰的重要渠道。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相关知识有效地传授给新疆高校大学生,既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但也是一次挑战。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方面的理解认同,主要是由新疆的地域、宗教、文化等特殊性所决定。

1、地域经济的特殊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本地少数民族学生成为生源主力。就目前的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而言,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都存在客观差距。身处边远地区的学生大多数仅仅利用网络,电视,手机或者其他媒体了解外在世界,通过媒介的平台作为认知渠道,而真正与其他地区的接触和交流很少。这就不免出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偏差,或者片面化的误区,造成思想上的封闭,导致偏信、偏激。

2、政治形势的特殊性

新疆地处亚欧腹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多个民族长期共存,但国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从没有停止过分裂新疆的活动。由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但在认识上又容易出现偏颇,三股势力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逐步将瞄准人群开始向在校大学生渗透,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他们关注和策反的重点对象。对于不肯沦落到暴恐组织中的人,他们或是派其成员潜入高校,取得学生信任之后采取诱骗的方式来发展成员,或是猖狂的利用威逼、恐吓等手段迫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其组织或为他们所摆布。

3、宗教信仰的特殊性

新疆常住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占绝大多数,长期的生长环境和亲朋之间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校接受无神论教育,表现出的是没有明显的反感情绪,但是走出校门,还是会从事宗教活动。也就是说,他们在思想观念上难以摆脱宗教信仰。在受访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大多数都坚定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认为宗教教义告诉了他们善恶,尺度,也表示恶的事情绝不做,违法的事情绝不做。但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取代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十分困难。一边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理论,一边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宗教是两回事,或者是两种道路,是没有任何实质性联系的。

所以在课堂中他们接受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但一回到以宗教观为主的生活和人群中,就会很快受到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实际效果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形式化。

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因素:一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觉学习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公共必修课,许多学校采取随堂开卷考试的形式,及格率高。学生在主观态度上对该门课程不重视。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内容抽象、晦涩,这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确实十分困难。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距离教远、难以解释现实,17.8%认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17.8%认为受到市场经济越来越多的影响,15.6%认为是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的影响。[1]四是本专业少数民族教师匮乏。对于抽象的概念,汉族教师很难给民族学生讲透彻,本专业的民族老师在讲授时会通达许多,但民族老师的数量在高校思政队伍中都是紧缺资源。

二、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及原因,如何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时效性,使课堂教学和课下学生行为无缝链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人为本,编写教材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符合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包括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知识储备情况等。就目前来看,自治区所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与自治区的实际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情存在一定距离。故而,专门针对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科学世界观的树立等问题,编写和出版适合新疆区情和高校学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真正做到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处事做到冷静分析,不偏激,不极端。

2、科学设计,改进教法

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爱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提高“三率”,即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等,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站在讲台前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讲课的时间占到课时的80%以上,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是教师,客观上限制了大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新型的问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网络教学法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主动的学习。

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把教学内容按知识点分派给学生自己预习,教师上课时就这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民汉学生混合编组,相互学习,在学习中增进了解和沟通,甚至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一个小组作为组员共同分析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少数民族学生的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也可以锻炼组长的组织能力。

案例教学法。根据本节课讲授内容插入案例,案例分为两种,一种为学生能够有感触身边案例,这种案例贴合学生实际,学生乐于分享感触,比如不容许学生在校内从事宗教活动,但是一部分学生请假回家去清真寺做“奶妈子”,那么,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发言。一种为学生喜爱的故事,历史,科技创新等案例,这种案例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也能调动起学生好奇求知的欲望。但单纯讲述案例还远远不够,而是要引导、启发他们讨论、分析、思考、总结。

网络教学法。利用学校精品课程平台,使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网络中的内容可以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内掌握不了的问题深入浅出,也可以聘请本专业的民族老师网络授课,母语讲授课程重难点,使少数民族学生正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点。

3、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急缺民族教师,尤其是思政理论课程的专业民族教师更是稀缺资源。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民族教师师资培育,进修学习,参加学术研讨,聘请内地民族优秀教师学者来自治区高校支教,以身示范,鼓励引导民族教师利用新型教学模式,以研促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这个理论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有实实在在的积极影响。这也是国家给与我们的使命,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和调整,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注 释】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犯罪心理。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学生总数的1.26%。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不断完善,本世纪我国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明显曾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问题也与全国大学生犯罪问题一样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所任教的系自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的8年时间里共有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因犯罪被刑事拘留,约占全系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的0.8%。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的特征。

1.犯罪比例较低,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性格特征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信教,心地善良、淳朴,心胸宽广,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的人数和比率相对全国大学生而言是比较低的。从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近两年的技术统计分析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人数占大学生犯罪人数的百分之4至百分之5左右。

2.犯罪类型与全国大学生犯罪基本相同,但有区别。其中暴力性犯罪,激情犯罪占多数。在通常意义上,暴力犯罪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暴力犯罪,是指采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方法为特征的一切犯罪行为;而狭义上的暴力犯罪,一般是指以采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胁的方法直接侵犯或者危害到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通常包括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等。“犯罪心理学采用的是狭义的暴力犯罪概念。”因此,所谓少数民族大学生暴力犯罪,是指由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暴力方式实施的侵犯公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各种犯罪,包括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强奸罪等。与全国大学生犯罪类型当中财产性犯罪占绝大多数不一样,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类型中暴力性犯罪占较大的比例。北方少数民族大多以放牧或打猎为主要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体形魁梧、强壮,能射善战,这种身体优势在心理上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心理。基于这种心理优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与他人发生矛盾争执时,多采用武力解决,引发构成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即使是同样财产性犯罪,与全国大学生财产性犯罪以盗窃罪为主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财产性犯罪以抢劫罪为多数。其中蒙古族大学生暴力犯罪很少有性犯罪案件发生。蒙古族民歌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对父亲形象的描写很少见,却有很多对母亲的赞颂。蒙古族的大部分文学作品以家乡、爱情、母亲和马为中心,偶尔有赞颂父母的也是先赞母亲后赞父亲的。这是因为除了有对母性文化的崇拜外,更主要是因为蒙古族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妇女有较多的自主权利有关。蒙古族人对妇女都很尊重,所以蒙古族大学生一般是不会实施性犯罪行为的〔7〕。在蒙古族大学生的犯罪案件中,暴力杀人、伤人、抢劫案件居多,这与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暴力犯罪案件类似。所谓激情在心理学意义上是指一种强烈的情感的表现形式,当人在受到外界强烈的刺激下,人的认识范围缩小从而导致内在控制力减弱,不能正确判断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产生具有短暂性、突发性和难以控制性等特点的行为〔8〕。激情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激情造成的非理性状态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对激情犯罪具有一定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归属感,对其民族风俗习惯有很强的认同感,如果受到玷污或者其他民族的轻视,往往会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不满、愤怒,从而导致激情犯罪的发生。例如,在2004年内蒙古大学举办的一个文艺晚会上,有一名蒙古族学生在台上表演蒙古族的传统乐器马头琴,台下一名汉族学生对坐在身旁的蒙古族学生说:“马头琴的样子真难看,你们蒙古族为什么那么喜欢弹奏马头琴?难道你们的祖先是马?”说完大笑不止。那位蒙古族大学生听后非常生气,当场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那个汉族学生,导致那位汉族大学生伤重而亡。

事后那位蒙古族大学生说,他听到汉族大学生的话,感觉严重伤害了他们民族的自尊心,所以非常生气,脑中一片空白,当时只想到要好好教训那位汉族大学生,根本没有想其他后果,所以拿出刀子就刺。

3.民族问题犯罪占一定比例。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案件中带有民族情绪的案件占一定的比例。在人身伤害案件中,大多数是由于其他民族对少数民族传统、风俗、禁忌等不尊重或者有偏见等原因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不满而导致犯罪的发生。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大部分与其他民族大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由于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行为准则、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被其他民族不尊重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的情况,从而导致犯罪的发生。

4.在犯罪的影响方面,带有民族因素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影响也更深远。带有民族问题案件的发生往往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往往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或者国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和推波助澜,导致社会危害性大,影响深远。

内蒙古地区的大学里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多,由于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差异,民族矛盾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民族分裂主义者和外国敌对势力、恐怖分子的别有用心的推波助澜,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稳定与社会经验缺乏等特点制造混乱和骚动。如果对这些犯罪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民族问题,影响民族团结和校园安定。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心理特征。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的民族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格奔放豪爽、刚毅而强悍,社会阅历比较浅,充满激情。由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经济的自然生态形成了自立自强、富于创造、展现自我的传统文化特征。

北方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的放牧生活或打猎生活的单调,交往的简单使他们人际关系单纯,思维方式简单,说话直来直去,从不会委婉、绕圈。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崇拜英雄,豪爽剽悍和淳朴的性格,任侠好斗的气质再加上对自己的身体、力量的优势心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遇事易冲动,好动武。这是少数民族大学暴力性犯罪和激情犯罪的心理因素。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的认知特点。

少数民族也与其他民族大学生一样,认知发展水平已经到了很高的阶段,但仍不够成熟和稳定。尤其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尚不能合理地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实践经验良好的对接,导致他们的观点具有片面性、局限性和偏激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认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变化,容易为眼前情况所迷惑。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困难问题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常常难以调控好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一旦出现犯罪欲求倾向,就会变得难以抑制。

(三)享乐心理。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受到享乐主义、奢侈浪费、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时,如果没有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形成心理认可的倾向。当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经济可以满足他们较高消费时,这些思想将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或农村牧区,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无法满足高消费的要求,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高消费的欲望,不惜实施犯罪。

(四)敏感的少数民族心理。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做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未完全消除少数民族因长期受到封建剥削阶级压迫和民族迫害而给少数民族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是对多数民族心存戒备甚至是敌对心理。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强烈的民族保护心理和民族自尊心理。这种心理是民族问题犯罪的诱因。

三、预防研究。

(一)加强心理疏导。

我们都知道,在犯罪心理学领域,心理是导致行为产生的动力性因素。要想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先抑制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学校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心理特点的同时,要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控能力,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问题认识观。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缺陷,以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校园的稳定。

(二)加强法制教。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篇3

1.“隔离但平等”的教育政策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宪法于1865年宣布废除蓄奴制,1868年宪法赋予所有在美国出生的人以公民权,黑人在法律上摆脱了奴隶地位,各少数民族都相应地取得了教育权,但他们的教育权与白人相比仍是不平等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施行“隔离但平等”的教育政策,即在“人人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实行种族间的隔离,主要体现在美国部分地区实行的“黑白分校”,黑人儿童和白人儿童不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学习,有专门设立的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白人学校拒绝黑人儿童入学。一般而言,白人学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雄厚,而黑人学校常常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全,没有校车更是普遍现象,以致步行回家的黑人儿童常常遭到乘坐校车的白人儿童的嘲笑。隔离学校中黑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逆来顺受、为白人忠实效力的黑人,因此,他们所受的教育与生活道德和劳动生产紧密联系,以职业课和家事课为主。主流社会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忠心为主、生活节俭、信守契约、没有侵犯性的人。③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教学形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黑人儿童和白人儿童的待遇都是极不平等的。虽然后来有部分州议会宣布取消隔离学校制度,但并未真正实施,究其本质而言,黑人等少数民族儿童仍然受到“种族歧视”,教育机构仍然施行“种族隔离”政策。“隔离但平等”的原则体现在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896年,出现了由联邦最高法院驳斥黑人普来塞因被拒绝搭乘白人公共汽车而提出的诉案,确立了在社会生活方面黑人和白人隔离的制度,认为“隔离而平等的原则”是合法的。④随后在大部分州都确定了“隔离但平等”的合法性,而实际上,美国社会乃至教育机构遵循的仅是“种族隔离”政策,至于“平等”,则无从谈起。美国“隔离但平等”的教育政策在法律上的确立体现出了种族间在教育方面的不平等性,它明确肯定了种族之间的优劣之分,违反了美国“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使各少数民族儿童的受教育权受到威胁,导致受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的不平等。“隔离但平等”的政策使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频频出现,引发了少数民族群体的不满情绪,暴乱、游行示威等反抗活动时有发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终于爆发激烈的黑人民权运动,争取获得必要的平等和权利。

2.补偿性的优惠政策

作为对民权运动的回应,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制定了“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Action)政策,目的是帮助在美国历史上长期受到歧视的少数民族、妇女等弱势群体更快地改变在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劣势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升学、就业、晋升、颁发奖学金以及接受政府贷款和分配政府合同时,在竞争能力和资格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黑人、印第安人、拉美裔和亚裔以及妇女有被优先录取、录用、晋升以及得到贷款或政府合同的权利。①“肯定性行动计划”是对长期受到歧视的少数民族的一种补偿性政策,在教育上,主要是通过提供优惠政策的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学率和升学率,以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权。“肯定性行动计划”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配额,相应地会导致非少数民族的升学配额的减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这种对少数民族进行的过度的额外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种族之间的对立,强调了种族的差异性,引起“反向歧视”的出现。在美国实行“肯定性行动计划”之后,不断有相关的诉讼案件发生,比较著名的有“德夫尼斯案件”和“贝克案件”。德夫尼斯和贝克的成绩优异,但入学申请都遭到了高等学校的拒绝,而比自己成绩低的少数民族学生因优惠政策而入学,他们认为学校对自己进行了“反向歧视”,于是对高等学校进行。这两起案件引人深思,一方面,“肯定性行动计划”切实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利,通过加大少数民族学生就学和入学的配额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从而培养了一批企业家、政治官员等,提高了弱势群体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肯定性行动计划”违反了人人平等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很多人的“美国梦”破灭,原本优胜劣汰的生存机制受到了威胁。“肯定性行动计划”逐渐衰落,很多人认为“肯定性行动计划”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等州已经废除了这项政策。1965年,美国颁布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主要通过提供经济资助解决黑人、贫困阶层和其他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问题,强调教育机会的平等化。此法案的颁布为弱势群体儿童接受初等和中等教育提供了机会,大大提高了美国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使其与主体民族学生一起学习,增进了民族间的沟通交流。同样在经济上为少数民族提供资助的还有1982年美国国会出台的《移民教育紧急法案》(TheEmergencyImmigrantEducationAct)。该法案向州教育机构和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补充性的教育服务,并补偿其因移民儿童在基础和中等教育中的公立或非公立学校入学而造成的额外开支费用,②减少了拥有大量少数民族学生的学区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美国教育公平的发展。在语言上,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要,美国国会于1968年颁发了《双语教育条例》。该条例规定:“美国政府为地方教育部门提供财政支持,用以制定和实施新的富有想象力的初中等学校计划,这些计划必须符合特殊教育的需要……计划主要针对那些母语为非英语家庭的孩子们。”③该法案主张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双语教育,同时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教学,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熟悉美国的文化,学习英语以适应环境和学习。《双语教育条例》颁布后先后被历届政府修订数次,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条例一方面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英语水平,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另一方面,导致一些英语水平不好的学生过分依赖其本民族语言,而附和与主流文化相矛盾的文化类型,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凝聚力,违背了国会最初颁发《双语教育条例》的初衷。2001年,美国对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进行修正,出台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NoChildLeftBehindAct)。此法案旨在通过为州政府提供资金,促使州政府努力缩小不同学生间的成绩差距,保证为每一个儿童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①要求所有接受联邦资金的州都必须满足贫困地区学校的低成就儿童、母语非英语儿童、移民儿童、残疾儿童、印第安儿童、被忽视和违法儿童以及在阅读方面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教育需求。②该法案强调学习成绩的公平,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结果,使每一个孩子都达到卓越和优秀,其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学习成绩上缩小了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差距。总而言之,美国当局为了缩小种族间不平等的教育问题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试图在经济、语言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上打破美国原有的“种族隔离”政策,向美国宪法所规定的“人人平等”逐步迈进,这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美国的民主主义进程。

3.多元文化教育政策

随着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兴起,它强调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允许多种文化体系并存,提倡文化的保持和民族的独特性,这种理论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促成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形成。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初开始萌芽,在“美国化”政策盛行的同时,一种较为宽容的熔炉理论逐渐诞生,一些社会改革家在熔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沙拉盘”的多元文化理论,强调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认为民族文化对美国文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应该把这种理论运用到教育当中。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中,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它的目标在于“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③。1972年,美国颁布《民族传统法》,客观上促进和规范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该法案要求提供资金开发和传播有关民族群体历史和文化的材料,培训教师,收编有关少数民族的教学内容,使支持课程设计研究和民族社团文化研究的联邦基金成为可能。④1973年11月,美国师范大学联合董事会正式通过了一项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政策声明,提出:“多元文化教育否认这种观点:学校应该追求消除文化的差别,或学校应该只是容忍文化的多元文化主义,取而代之,多元文化教育证实,学校应该定向通过扎根于保持和扩展文化抉择的计划来丰富所有儿童和青年的文化。”⑤至此,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确立了法律地位,美国开始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旅程。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成就显著,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它主张消除文化偏见,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保留了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语言、宗教、文化等,使社会弱势群体与主流群体在文化上处于平等地位,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对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少数民族群体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彻底动摇了美国同化主义的根基。其次,它提倡民主、平等的精神,主张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体的素质及其学业成就。最后,多元文化教育要求改变传统的课程内容,增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教育课程,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社会困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已施行30年之久。实践证明,多元文化教育对美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它正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境和全新的挑战。

1.多元文化教育在校实施遇到困难

首先,师资力量制约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当前,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机制存在很多隐患。一方面,美国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多元文化教学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美国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的比例构成很不合理,少数种族出身的教师所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到5%,这不利于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事实上,较之白人教师而言,少数种族出身的教师与少数种族学生有过相同的遭受种族歧视的亲身经验,对完全取消种族歧视与取得平等权利的共同期待等,使他们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①另外,一些教师和学校的行政人员没有注意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忽略了文化的教育传播。其次,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实施的过程中,受到课程方面的制约。在当前美国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并没有进入课堂的核心位置,只是在原有的传统课程中增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艺术等的历史文化内容而已。

2.多元文化教育对道德价值观的冲击

从多元文化教育运动自身来看,其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白人文化中心主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歧视、扭曲和压迫,解决弱势族群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学业成就低下等问题,因此政策措施偏重在课程中增添弱势族群文化和语言要素,客观上容易造成对少数民族学生主流文化的认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整合等方面重视不够的局限。②多元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在多元文化之前的传统社会中,一直奉行着一元文化的道德价值,道德教育也坚持为学生传输一元文化价值,人们都以同样的主流道德价值看待自己的行为和身边的事物,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也带来了价值观的多样性。人们拥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从而使原来社会中的主流道德价值的绝对优势逐渐消失。多元文化教育易导致青少年失去道德价值取向的方向感。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相碰撞的过程中,有人坚持传统价值观,有人则选择接受新的外来价值观,但一些人在文化的冲击中优柔寡断,丧失辨别是非美丑、抵制假恶丑的能力,失去了自我,迷失了精神家园,导致道德教育的一盘散沙和无政府混乱状态。③尤其是对于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自发选择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是较为困难的,往往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以致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发生偏差和扭曲。

3.不同文化、宗教引发的种族冲突

多元文化教育过分强调各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性。对“差异”的过分强调,本身容易形成一种自我封闭或对外排斥。在很多情况下,一种强烈的排他性群体归属感往往成就对其他群体的疏远与背离。④在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的美国,这种自我封闭与对外排斥越来越明显,人们根据已有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价值观各自生活,依据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行事。在学校中,多元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单一地关注自身族群,忽略了对其他族群文化价值观的了解,当学生把这些自身族群的文化价值、道德准则运用到人际交往中时,势必会发生文化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造成种族间的冲突。近年来,美国的种族冲突在学校中时有发生,比如众所周知的耶拿案件。2006年8月,耶拿镇高中校园内的一棵橡树前出现了“黑人不得乘凉”的标语,几名黑人学生去询问校长是否允许黑人在树下休息,他们在校长那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第二天,大家便发现有3套绞索从树上吊下来,而绞索是过去美国南部白人奴隶主用私刑残害黑人的工具,于是便引起了小镇上黑人居民的愤怒。12月,耶拿高中校园内发生了白人学生与黑人学生的群殴。事后,警方迅速从学校带走6名参与斗殴的黑人学生,随后这几名学生都遭到,包括故意谋杀等重罪罪名。事后调查发现,这些绞索是3名白人学生悬挂的,但这3名白人学生只是被吊销学籍,并未受到司法追究。2007年9月20日,成千上万名黑人聚集在耶拿街头,进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声援6名黑人少年。①在2008年5月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一所中学也发生了约600名非洲裔学生和拉美裔学生的集体斗殴事件,造成多人受伤,迫使学校一度关闭。

4.多元文化教育片面强调文化的平等性

多元主义者认为注重各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使各民族文化共存就可以促使各民族平等共生。然而,仅重视文化的平等性无法改变少数民族群体的社会地位,各少数民族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如高失业率、居住条件恶劣、英语水平差等实际问题,“种族歧视”的观念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在法律和道德的面前,做到真正的平等是几乎不可能的。一般来说,主体民族比少数民族群体拥有更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实力,势必造成主体民族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着优势地位,进而导致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仅依靠维持文化的多样性是无法解决的。即使所有公民都夸赞某一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但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地位是无法改变的,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状况。

三、新多元主义下美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趋势

新多元主义的教育不同于多元文化教育,它不仅强调认知上的多元,也强调方法论的多元。一方面,新多元主义从理论的角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主张保留各少数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字、宗教等,同时更注重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文化之间的共通性,重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它从实践方法论的角度重视教师对各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比如如何与其他民族学生和谐共处,对各民族文化进行整合以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注意防止学生的自我封闭和排他现象的发生等。新多元主义的教育试图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形成强有力的共同认同感和价值观,二是承认文化的差异性(还包括性别、性取向、年龄与身体是否残疾等方面的差异性)。②它主张在承认各种文化鲜明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主流道德价值观,避免学生只关心本族群的文化而产生排他情绪,使学生主动将不同的民族文化整合,减少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新多元主义坚持认知和方法论的统一,以期各民族学生获得更平等的受教育权,各民族群体更好地沟通交流、和谐发展。在新多元主义的视角下,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更加关注受教育机会和学业成就的公平性

首先,无论是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更加注重入学和升学的平等性,力争消除“种族歧视”和“反向歧视”的现象,使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在入学和升学方面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其次,保证各民族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共同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各民族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的公平性,防止教师或学校“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缩小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学业成就差异,使各民族学生能接受同等的教育。

2.政策制定从宏观向微观方向发展政策制定不仅注重宏观的政策性指导,还关注微观层面的方法论。在宏观上,政府强调各民族的文化特殊性的同时,注重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联系,协调文化间的差异,鼓励主体民族学生学习和掌

握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掌握主体民族的文化知识,促使各民族平等发展,并且注重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微观上,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多元课程的设置,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无论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还是主体民族的学生,都应该接受至少两种民族语言、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的教育,这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从而达成共同的道德认同,减少民族间的误解和冲突。

3.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注重教师立法和教师培训

多元的课程设置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教师本身不应该有民族偏见和种族歧视的思想,应平等地看待各民族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培养学生接纳异族群体和异族文化的观念,指导学生与异族群体和谐相处,相互包容,并把这种观念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不仅负责对学生传授多元的课程内容,还要负责教授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文化的多元并对其进行整合,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民族、社会背景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篇4

我国民族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其生源的特殊性,决定其本科生培养目标和要求不同于一般普通高等院校,而民族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的定位及学生特点,决定了法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其特殊性。法理学课程的特点表现为理论性、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传统法理学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不足,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1 民族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的定位及学生特点

民族高等院校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我国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民族高等院校15所,其中除新成立的四川民族学院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外,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13所院校本科生均开设有法学专业。

教育部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法学专业介绍》中规定,法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培养要求为:法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各个民族高等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自己办学的规模和特点,对法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在教学中历来强调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基本办学目标,要求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工作要达到“使毕业生成为掌握较高层次的法学理论研究和立法、司法、行政等工作的能力,具有成为法官、检察官、政府官员、律师以及企业法律顾问的专业素质”。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培养目标确定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的需要,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构和各种法律服务机构以及法学教学与研究等部门从事法律、法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晓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及其体系结构、基本原则制度和诉讼程序,了解国外法学研究及法律制度创新动态,掌握有关WTO法律制度及其规则,能在各级司法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从事检察、审判、法律顾问、律师事务和仲裁等法律业务和法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大连民族学院法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党的相关政策,了解我国的司法实践,能够在民族地区的司法部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或法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总的来看,民族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定位注重了民族高等院校及其学生的特点,坚持面向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方向,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为教育重点,突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需要,注重实践教学,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民族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生源主要来源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高于一般普通高等院校,一般都高达60%以上。生源的多民族性决定了民族高等院校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特点。比如大连民族学院,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区市招生,多年来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始终保持在65%,来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学生的民族成分达到56个。有些西部地区来的学生入学分数很低,还有些民族地区的学生是“民考民”入学的(即少数民族学生在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时,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造成学生接受教师授课的能力和效果均有很大差异。各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特点也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法学专业的教学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点,即法学专业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的培养。

2 法理学课程的特点及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2.1 法理学课程特点

法理学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学本科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中,法理学是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程。法理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法律人的素养,使学生形成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能够准确阐述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法理学的基本原理解决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法律问题的能力。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方法论和法学的价值意识形态。法理学主要内容,包括法的本体论(法的概念、法的渊源、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权利义务、法律行为等)、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历史、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等)、法的运行(法的制定、法的实施等)、法的价值(包括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法与人权等)、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等,内容多且理论性强。以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法理学》教材为例(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内容涉及三十章近60万字。

法理学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之处在于,法理学研究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现象,而不是从微观的、局域的角度研究法律现象;法理学研究法律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法理学提供的是法的抽象的、基础的理论,法理学的理论是一定时代的法的精神、理念的表达,法理学又是法律世界观和法学法方论的统一。“法理学作为法学的意识形态,它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法律经验的凝练和升华,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法学的世界观、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社会选择意向等根基性、本源性内涵和洞悉”。[1](p63)

因而,法理学课程特点表现为理论性、抽象性、思辨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而且,大多数民族高等院校《法理学》课程通常安排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讲授,作为法学入门课程,没有其它部门法知识作为支撑,使学生普遍感觉这门课程深奥难懂,对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民考民”入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对教师的法理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2.2 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法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学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法律问题和社会现象,形成法学方法论,为学习法学其他学科打好基础。“根据我国法律体系的特点,传统讲授法仍然是法理学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特别是针对刚入学的高中毕业生而言,讲授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学原理和规则,其作用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讲授教学法能够有效地结合法律传统与法理学教学内容,教师的讲授注重对抽象的概念、原理加以阐述和分类,直接地传播知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法学的基本理论框架。”[2]

但是,传统法理学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不足,“就法理学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教师不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从教学方法来说,大多数学校都仍然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着重对教材上的概念、术语、原则等进行分析和讲授,而忽略了法理学培养人才中重要的一点,即应从教学的角度对学生整体法律素质进行培养与提高,并通过教学锻炼和提升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的培养即通常我们所指的法理学的思辨能力的培养。”[3]

对于民族高等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说,单纯采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法理学的教学更是不妥。一如前述,民族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些学生甚至从小学到高中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因而汉语言掌握的不是很好,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加之法理学课程理论性、抽象性、思辨性强,有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掌握法理学的概念、术语、原则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且会造成学生思维的被动,因而授课教师应当在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基础上运用部门法的知识,采用列举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

3 对法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针对法理学课程的特点,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并借鉴其他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生《法理学》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大连民族学院由最初给大一新生开设《法理学》课程(64学时),改为将《法理学》课程分为两部分讲授,即在法学专业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第一部分《法学导论》(48学时),重点讲授法的本体论、法的起源和发展等内容。给大三学生开设《法理学》(48学时),重点讲授法的运行、法的价值、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等内容。教学方法上,针对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讲授式教学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分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3.1 列举案例教学法

列举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运用讲授式教学法对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讲解的同时,利用精选的一些与课程进度一致的简明扼要小案例作为讲授法的补充,当堂讲授给学生,以深化学生对法理学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原则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关于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程序等。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针对大一新生而言这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而且大一新生还不具备部门法知识,对法律的理解处于感性的层面,尚未形成法律思维,因而,“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清楚:刚一入校学习法理学,表面上看,法理学没有直接的功用,但随着各部门法的开设和学习,会深深觉得法理学实际上是内化于法律人的理性、思维、精神、追求之中的,是展现在各种法律及其实践之中的。法理学的理论虽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确实是一种方法、一种方向指引、一种精神和价值指引。”[4]

3.2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将案例分析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法理学课程的某一章全部内容讲授结束后,根据授课内容选取适当的案例做成幻灯片,由教师为学生讲评分析案例,达到复习本章内容的目的。也可以选取适当审判视频资料或影视资料,运用多媒体放映给学生,之后由教师进行系统讲评和分析,加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从单纯适用某一规则的典型案例,到附加有特殊情形、需要结合其他规范或司法解释才能解决的案件,再到法律规范无法解决、必须借助普遍原则和学理观念才能充分说明的案例。这样层层深入的引导,既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规范和学理体系,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地寻找能够帮助解决案件的其他素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5]

3.3 案例讨论教学法

对大三学生可以采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因为大三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部门法知识,已初步形成法律思维模式。案例讨论教学法是从个案出发,进而对抽象的法理学问题进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突出表征了法学的实践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法理分析,从中抽象出法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法治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许霆提款案、人乳宴案、蒋氏遗产纠纷案、交通事故赔偿的“同命不同价”问题等。具体做法是,将案例事先布置给学生并提出几个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认真分析、准备发言,之后在课堂上由教师主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做总结讲评给出标准答案并说明理由。案例讨论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表达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数学;兴趣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少数民族地区能够通过教育活动改变自身的命运,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少年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事件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要有这方面的兴趣,才肯花心思。首先,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玩的心理,将简单的游戏和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生活相联系,选取具有民族特色、难度适中、层次鲜明的教学案例,在数学过程中可以对这些类似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因此,要求教师根据教材中的例题结合实际生活,把相应的知识点和问题还原到生活中,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及灵活性,让学生乐在其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提出相关问题,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组,根据自身的能力差异分工合作,通过竞赛的形式得到相应的奖励来刺激学生的胜负欲。由于学生性格不同,以小组的模式,使得胆小的学生勇于在课堂表现,进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通力合作共同进步,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对老师布置的课题进行思考,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在各个学科中都有一些体现,数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激发与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少年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用数学的美来引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少年儿童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篇6

1.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研究者达成了基本共识:关乎国家稳定、事业成败、人民幸福。也讨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困境,如,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民族权益没有得到完全保证,还有研究者从文化和心理角度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函化功能进行讨论,并强调函化过程“必须放在低于国家认同的位置上”。总之,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是民族教育德育言之不尽的话题。

2.传统文化与德育研究。研究者普遍认为,尊重、保护和利用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尽可能利用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中积极的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适应的德育资源”,没有文化参与的德育,就没有民族地区的思想道德教育。杨志玲等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讨论了儒家道德文化传承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回应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可以说,我国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背景是民族教育德育研究绕不开的问题。

3.家庭道德教育研究。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目的具有“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的共性,又有“继承和发展民族优良传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平与稳定发展的基础”的个性。研究者普遍认为民族地区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相关调查也表明,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高学历较少(11%),文盲占22%,绝大多数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民族地区学生家庭教育的滞后性和缺失性是民族地区学校德育的“软肋”。

4.德育资源开发研究。研究者普遍认为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学校德育资源。如,物质形态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性资源、价值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中的民俗资源(自然崇拜、神话史诗、民族节日等)、制度形态中约定成俗的习惯与禁忌等,研究者也对其有效开发提出了观点。可以说,民族性德育资源的开发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增长点”。

5.留守儿童问题研究。龙翠芳、赵红姬等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比例高,贵州个案为41.8%,延边州为55%(占朝鲜族),其后果导致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人生观、婚姻观、家庭观等方面出现系列问题,他们在认知、情绪、意志、个性等方面发展明显有别于非留守儿童。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成为民族教育德育研究需要正确面对的现实问题。

6.宗教对德育影响研究。民族宗教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是研究者关心的一个持久性的研究课题。冉益群调查结果显示: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信教比例较高(70.4%),信教时间早,初中前信教(83.9%)。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也是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缩影,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解决。

7.民族教育德育理论研究。邱仁富认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必须把握经济社会制约律、多元道德融合律和螺旋上升律,并提出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主体,以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国外进步道德为两翼的教育模式;韦吉锋提出民族教育德育实效性理论基础;其他诸如德育生活化理念、异步教学理论、柔性德育理念等,为指导民族教育德育实践提供了借鉴。

8.思想品德现状研究。研究者普遍认为,民族文化环境影响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其传统道德规范对青少年有较大制约性;少数民族的客观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尽管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也存在对党团认识模糊,功利化、实惠化的价值取向,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悖,诚信意识差,择业意向多元化。

9.心理健康研究。民族地区青少年人际关系融洽、和谐程度比非民族地高,由于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几乎空白,学习心理素质水平低于内地,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比例约为20-25%,比非民族地区高(6%左右)。陈汉英研究结果显示:黔东地区少数民族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全国常模12.19%。

10.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周永华以新疆地区为例,调查后认为,青少年犯罪主体成份呈多元化、年龄趋于低龄化、性质趋向严重化、形式趋于团伙化、手段成人化、犯罪中家境贫困者居多、受教育程度低、犯罪情节较轻等特点,并指出民族意识、宗教意识的教育导向,直接影响新疆地区的稳定,导致社会蕴藏巨大危机。

11.民族认同研究。研究者普遍认为少数民族青少年对本民族认同整体情况良好,也存在本族认同危机,对国家认同即中华民族的认同比较好,基本符合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在国家与民族认同关系上,研究者基本达成的共识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有一定相关性,国家认同会提升民族认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民族意识。

二、民族教育德育研究反思

综上,几十年来我国民族教育德育研究者从刚开始的泛政治化倾向研究转向现阶段的以人为本的“人本”方向研究,比较真实地勾勒出民族地区学校德育的现状与问题,也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意见,为切实改进和加强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同时,以下几个方面也需要认真反思。

1.参与民族德育研究的范围比较狭窄。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德育问题的研究者至少由学校教育各个学段的教育者、管理者、实践者参与。文献显示参与民族地区学校德育研究人员的范围狭窄,研究者以高校教师或高校研究机构教师居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其积极成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56个民族中约有42个少数民族有伦理、道德或德育方面的研究记录。

2.基于学校德育实践的应用性研究比较少。以校为本、以师为本地关注学校、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比较少,研究者偏重于“应然”的学校德育研究,而忽略了学校、家庭、社会真实德育情境中的“实然”研究。研究成果上有现象、有问题、有解决的宏观对策、原则或策略,而没有落实到德育实践操作层面的、微观的、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和教育叙事研究。

3.可供实践借鉴的有效模式比较少。民族地区学校德育理论基础性研究还比较薄弱,相关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借鉴国内诸如和谐德育、社区德育、生活德育、制度德育、主体德育等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滞留在探索阶段,没有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可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实践操作、借鉴和推广的有效模式还比较少。

三、民族教育德育研究展望

加强民族教育德育研究,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落实规划纲要精神,推进民族教育,提高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质量,既要认识到民族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受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生活环境等因素制约,也要看到其德育的优势。今后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1.注重体现人本性的学生特点研究。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落脚点在促进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最终关怀的是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研究学生特点要将少数民族的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加强个体差异性研究和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研究,为开展有效学校教育提供参照,指导德育实践。

2.注重体现重点性的德育主旋律研究。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德育工作的主旋律,研究的价值取向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研究学校德育有效方式方法,使教育内容梯度地落在不同学段、不同民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阶段性、递进式、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接受。

3.注重体现民族性的德育理论研究。民族教育德育理论的薄弱是影响民族学校德育实效的瓶颈,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如何使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学校教育中分层实现为价值取向。“共同理想”既要符合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也要凸显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德育实践的民族性;既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也要与多学科整合。

4.注重体现实践性的德育模式研究。我国民族教育环境的共性存在为研究普适的民族教育德育模式提供了可能。研究的价值取向要坚持无灌输的德育,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感体验,突出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体现实践性,关照差异性,因地制宜,提升德育实践经验,构建符合民族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德育模式。

5.注重体现情感性的德育方法研究。“重情重义”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教育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应是实现德育目标首先考虑的问题。民族教育中的育德方法应是“有法与不无定法”的统一,“不定法”是重点研究的领域。研究中应在说服、示范、讨论的“定法”中融进丰富的、真挚的情感因素,实现“教无定法”的价值追求。

6.注重体现特色性的校本课程研究。民族传统蕴藏着丰富的物质形态、价值形态和制度形态的德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融汇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文化教育、宗教习俗以及传统习惯之中,要本着突出民族性和教育性,体现生活性和特色性的原则,研究开发多形态的校本德育课程,活化课程德育载体,传承民族传统文化。7.注重体现专业性的队伍建设研究。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民族教育德育实效需要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目前,针对民族教育德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尚处于空白。研究的重点应结合民族教育德育的特点,研究民族教育德育教师专业化内涵,探索有效的专业化德育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方法与途径,推动民族教育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8.注重体现师本性的以校为本研究。目前我国民族教育德育立足本校的师本研究成果不多。教育实践证明校本研究对促进教育发展有积极意义。要鼓励民族教育德育教师基于德育、为了德育、在德育中,积极开展实验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德育实践,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德育能力,推动民族教育德育工作上新台阶。

9.注重体现整体性的德育合力研究。要研究民族教育内部德育链建设,形成处处皆德育,人人皆育德的全员育人氛围;研究学校与家庭德育链建设,使学校德育工作延伸到学生家庭,形成积极互动教育机制;研究学校与社会德育链建设,把学校教育触角延伸到社会,形成齐抓共管局面,缝合民族教育德育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上的裂痕。

10.注重体现发展性的公民教育研究。加强公民教育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现代、民主和开放意识,破除封闭保守、固步自封观念。在民族教育德育实践与研究中,既不能否认民族教育德育实施公民教育的可能性,也不能夸大其价值的无限性,应结合实际,以促进学生发展,适应社会转型为目标,研究实施公民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丰富民族教育德育实践。

11.注重体现互补性的信仰教育研究。民族教育德育不能忽视信仰教育研究。科学因有而信,宗教因信而有。实践中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要留给学生“信”和“仰”的时间和空间,要研究学生的信仰体系与学校教育的道德体系的重叠与共识部分,突出互补性;要通过平等对话、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在学校道德体系内自主建构、合理选择,完成民族教育德育对学生的终极关怀。

12.注重加强一体性的民族认同研究。民族认同与民族德育紧密相连,事关民族关系和谐与国家稳定发展;事关学生异文化适应、人际关系和谐及心理健康。加强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研究的取向是立足我国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实际,加强不同民族地区的合作研究,不同民族的比较研究,承认认同的普遍性成分和特殊性成分,体现民族认同“中华一体、文化多元”,夯实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综上,民族教育德育是研究民族教育问题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首位问题。它至始至终贯穿于我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民族团结教育与双语教学的研究领域之中。河南师范大学高中建教授曾说:“人生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对青少年的认知与成就。”如果可以把回顾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德育研究的现状认为是对民族教育德育的一点“认知”,那么,也就期望“展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学校德育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有一点启发。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篇7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草案)》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和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民族教育,是指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对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公民所实施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以本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为重点,以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各级各类教育。

第三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和民族教育机构开展民族教育活动适用本条例。

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是指以少数民族公民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民族幼儿园、民族中小学校、民族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等教育单位。

民族教育机构是指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民族教育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单位。

第四条自治区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坚持国家教育方针同民族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民族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六条自治区对民族教育实行财政优先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和民族教育机构的发展需求以及办学经费的稳定增长。

第七条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区民族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置民族教育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民族教育工作。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族教育工作。

第八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办学形式与管理

第九条民族教育应当结合民族特点和地区实际,完善办学形式和发展体系。

第十条民族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实行自治区统筹规划,盟市、旗县分级办学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十一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民族幼儿园、中小学校纳入城乡规划、合理布局,保障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及流入地就近入园入学。

第十二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独立设立民族幼儿园和民族中小学校;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设立相应的民族幼儿园、民族中小学校或者在当地普通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班。

第十三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或者在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独立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班。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民族语言授课为主的院、系或者专业,举办民族语言授课的专业教育和民族班、民族预科教育。

第十五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少数民族残疾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十六条民族幼儿园、中小学校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民族幼儿园、中小学校的名称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办学层次的顺序组成。

第十七条民族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校长应当由具备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任职条件,符合岗位要求的相应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第三章教育教学

第十八条自治区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决定自治区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划以及各级各类民族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第十九条自治区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应当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或者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重点发展民族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

第二十条蒙古族幼儿园、中小学校,应当主要招收蒙古族学生,实施以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或者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蒙古语的双语教学。

朝鲜族幼儿园、中小学校,应当主要招收朝鲜族学生,实施以朝鲜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或者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朝鲜语的双语教学。

其他少数民族幼儿园、中小学校,应当主要招收其本民族学生,使用本民族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开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自治区支持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以学校教育形式学习传承本民族语言和本民族文化。

第二十一条实施双语教学,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能力和学习汉语兴趣、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高中阶段教育熟练应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

双语教学民族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自治区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设一门外国语课程。

第二十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应用型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和蒙汉兼通的高层次人才。

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高中毕业生考入区内高等学校,选择蒙古语授课专业学习的,鼓励辅修宜于就业创业的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或者汉语授课的应用类课程;通过民族班和民族预科教育形式选择汉语授课专业学习的,继续开设大学蒙古语文课程。

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蒙古语的高中毕业生考入区内高等学校,选择汉语授课专业学习的,鼓励继续学习大学蒙古语文课程。

第二十三条自治区对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民族学校学生,实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制度。对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蒙古语的民族学校和开设蒙古语文选修课的普通学校学生,实行“蒙古语文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制度。

鼓励各民族学生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互相了解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第二十四条自治区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学生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实行升学优惠政策。

对报考区内外高中等院校的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考生实行加分录取政策。对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政策。

第二十五条自治区逐步扩大蒙古语授课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办好民族班和民族预科教育。

招收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高考学生,应当单列招生计划、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单独录取。允许考生兼报区内外高等学校的汉语授课专业。

区内高等学校举办的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蒙古语文协作省区高等学校下达的协作招生计划,应当招收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高考学生。

区外高等学校下达自治区的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应当划出一定比例招收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高考学生。

区内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为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考生举办民族预科教育。

第二十六条建立健全符合民族教育实际的双语教学课程教材体系,建设蒙古文教材编译专兼职队伍,提高国家课程教材编译质量,突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材特色。

制定蒙古语言文字中小学、大中专教材和教辅资料及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加强编译、审查、出版、发行工作。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民族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第四章教师

第二十七条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教师应当具备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规范。

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应用蒙(朝)汉两种语言文字能力应当符合岗位要求。

第二十八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教师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对双语教学民族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实行绩效工资特殊政策。

民族学校设置的教师专业技术岗位,高级职务比例应当高于同级同类其他学校。

第二十九条自治区对双语教学民族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实行免费培训。

对民族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校长和少数民族优秀中青年教师组织进修提高、挂职锻炼。

第三十条自治区优先保障民族师范院校和民族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发展。

民族师范院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面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定向就业招生。

鼓励各民族优秀教师和符合任职条件的各民族优秀毕业生到民族学校任教、支教。

第五章科学研究与协作交流

第三十一条各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应当配备一定比例的民族教育研究人员。各级教学研究机构应当配齐蒙古语授课主要学科研究人员。

第三十二条自治区加强与蒙古语文协作省、自治区在蒙古语授课教育领域内的协作,共同协商不同行政区域蒙古语授课教育的学制年限、课程计划、教材建设、教育科研、协作培养学生、教师培训等事项。

第三十三条自治区鼓励对农村牧区及边境旗市民族学校开展对口支援。

第三十四条自治区依照国家规定,积极发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民族学校利用地缘优势和语言文字条件开展有关活动。

第六章投入与保障

第三十五条自治区保障民族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学校的经费保障标准,加大对民族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

第三十六条自治区对中央财政安排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边境地区事业补助费和基本建设费、扶贫开发资金等,应当按照一定比例用于民族教育。

自治区财政安排的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和民族机动金用于民族教育的比例应当逐年增加。

民族教育经费应当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第三十七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核定民族幼儿园、中小学公用经费时,补助标准应当高于当地同级同类学校标准。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民族幼儿园、中小学所需的水、电、取暖费用,应当按照实际支出纳入预算,足额核定并及时拨付到位。

第三十八条各级财政应当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对少数民族聚居且人口多,民族教育工作任务重、困难大的地区,自治区财政应当给予适当倾斜。

各级财政设立的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应当根据需要足额核定,纳入财政支出预算按时拨付。

第三十九条建立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分担机制。

助学金标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财政、教育部门统一规定,纳入各级财政支出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发放。

第四十条自治区对双语教学民族幼儿园在园幼儿减免保教费,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

对双语教学民族中小学校在校学生免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一套教辅资料,对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所需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

第四十一条自治区对考入区内高等学校的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学生,减收20%学费,所需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

区内高等学校蒙古语授课专业学生,辅修宜于就业创业的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和汉语授课的应用类课程,取得合格证书或者合格成绩单的,由政府补助选修费用,所需资金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各级财政承担。

少数民族预科生应当享受生源地政府贴息贷款。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学生优先享受国家及自治区各项助学奖励。

第四十二条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每年应当从录用计划总数中,划定不低于15%的职位用于蒙古语授课大学毕业生。

国有企业招录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蒙古语授课大中专毕业生。

第四十三条自治区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事业和蒙古文图书、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工作。

对蒙古文教材、教辅资料、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出版发行实行财政补贴政策。

对蒙古文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编译、审查等给予资金保障。

第四十四条自治区应当加强民族教育督导评估与办学条件保障工作。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各级各类民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购置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各类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应当达到标准化要求,满足特色化发展需要。

各级各类民族学校的资产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定。

第四十五条自治区鼓励和扶持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兴办校办产业。各级各类民族学校的校办产业依法享受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第四十六条自治区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民族教育捐资助学。吸纳国外、境外组织和个人对民族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民族教育活动中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将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校舍、场地及其它设施出租、出让或者挪作他用,妨碍正常教学工作的;

(二)挤占、截留、挪用民族教育款项的;

(三)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

(四)发表或者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教育发展言论的;

(五)未经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擅自设立、变更和终止各级各类民族学校的。

第四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处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宗教或者封建迷信活动,妨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

(二)侮辱或殴打教师、学生的;

(三)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

(四)造成教师、学生伤亡的;

(五)传播非法物品及有害信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

(六)侵占或者破坏学校校舍、场地和其他设施设备的。

第八章附则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篇8

近年国内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综述

生态人类学思想述评

民族文化的生态性与文化生态失衡——以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为例

苗族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本土社会文化支持

论云南生态资源保护的机制设计与创新

当代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少数民族女性知识的缘起和发展——以传统手工艺服饰为例

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流动对婚育的影响——以广西融水为例

论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措施

纳西族传统民歌的文化功能与传承

论藏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

论中国哲学的思想主题和精神特质

宋襄公畸形"仁义"心态之文化内涵解析

"共行只是人间路,得失谁知天壤分"——从"一本而万殊"看《明儒学案》为何不给李贽立案

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与学理价值——以壮民族早期发展史为例

我国A股市场IPO高抑价的制度因素探析

地方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辽代汉军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

论我国古代旅馆的安全保障制度

滇缅公路沿线经济发展评析

滇越铁路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多民族母语文学跨语际传播的困境与新路

云南民族民间故事的"手足"伦理

晓雪诗歌中白族神话传说的意义

在率性与快意中升华——论李骞诗集《快意时空》的艺术追求

象征主义戏剧的生命意识和话语策略

论都市新时空关系对先锋戏剧的影响

大众传媒中国形象建构的现状与对策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研究的新收获——《当代云南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第一批)正式出版

我校人文学院与《民族文学研究》合作举办"第六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

女性私营企业家状况与企业家精神

新西兰高等教育的特点、趋势和启示

诉权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诉权

法学视野下的宗教渗透

《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民族地区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

云南拉祜族贫困乡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边民互市的经济与政治功能——以绿春县平和乡为例

现代服务业集群特征及发展策略

多元民族文化共生与云南和谐社会构建

民族文化遗产的客位保护与主位传承——以傣族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以"赕"佛活动为中心的南传佛教实践与变迁

儒家道德文化在云南白族地区的传播

大理坝区白族婚礼的当代变迁及影响

陇川县户弄村德昂族文化变迁

丽江古城文化的"道"与"器"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体育及其文化特征

多重情感的巧妙交织——读刀安仁《游历记》

广西田阳敢壮山歌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观音形象

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云南民族图案运用

稻魂信仰与祖灵信仰——日本与中国佤族稻作文化比较研究

中日文化交流的"空间伸缩"和"内容消长"——以旅游景点翻译为例

明清滇越道路运行研究

晚清到民国时期腾越商贸活动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逃离与眷顾——伍子胥悲剧命运的文化阐释

试论焦循对杜注的批判研究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贾岛思想新论

上一篇:课外阅读知识范文 下一篇: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