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经济范文

时间:2023-10-31 23:08:49

少数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经济篇1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少数民族经济;协调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概况

在构建我国和谐时代的经济发展建设中,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经济在经济学领域内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存在差异性有又相互联系。

(一)民族地区经济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聚居情况决定了不同民族之间形成的区域性生产和经济活动,我国以行政区域划分不同的区域经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只能在区域经济中呈现一定的特征,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常常把一个或者多个民族自治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也可以把某个特定的民族自治州、县等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此统计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在进行研究活动时,将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和其它以行政划分的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相互区别是研究的关键,从而顺应时展的潮流,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实现民族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二)少数民族经济

主席在1945年最早提出“少数民族经济”这个概念,从五六十年代起,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领导人讲话过程中,经常会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作为探讨对象。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分为少数民族原生和次生两种经济层次。前者是指少数民族拥有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产业,例如:畜牧业、旅游业、民族文化餐饮业等原生行业;后者是指从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些其他行业,例如:羊牛乳业、肉业,皮革毛纺业等,这些下游产业与原生产业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产业结构,共同构成民族经济的产业链。在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一些共同的历史特征,或者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民族群体的发展特征,找到差异性和一致性,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少数民族经济与民族区域经济的关系

民族区域经济和少数民族经济在经济学范畴中是两个内外重合的概念,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民族地区经济一般具有一定的政治内涵,而少数民族经济是依附于民族区域经济而存在的,宏观上来说也是具有特定政治倾向的经济范畴。如果从少数民族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民族区域经济,其研究范围就要包括在名族区域中的汉族经济了。

二、协调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关系

(一)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分离的原因

1、对资源开发的利益冲突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随着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需求越来越大,当地投资者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激烈,加上开发过后不能及时补偿自然资源的生长,使得人类与环境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之间的矛盾也越演越烈。

2、少数民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在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依靠原生态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的普遍落后,人民受教育水平偏低,在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一般很少受益。加上少数民族自身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认识的薄弱,导致过度开采和过度放牧的情况屡见不鲜,使得原生态草原被严重破坏,影响了他们的生存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无法挽回的死循环。

(二)民族经济协调发展关系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大约有1个亿之多,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我国西部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也较高,但是它们所属的民族区域内经济发展却停滞不前,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性导致少数民族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目前约有25个少数民族的380万群众属于特殊贫困人群,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35%。因此,在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关注某个特定区域民族的经济发展状况。针对我国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措施和对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补扶持政策,以维护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各级民族自治区政府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调动群众的热情和信心,积极参与到民族经济建设中来。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规范措施。

(三)加快我国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创新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上,少数民族由于交通条件落后、信息交流困难和工农业发展的不协调等原因常常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尽管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些保障性措施,但是效果甚微。当地少数民族只会利用原生态资源进行一些初级的市场交易活动,使得利润多偏向于一些中间企业。因此,国家应该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调节高收入人群和贫困人群的收入水平,给予农牧民一些利益补贴,让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民通过再分配的手段得到扶持。这种补偿的手段在制度管理上任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必须要进行创新,使保障手段更为完善,将直接补贴转变为投入激励的政策。在改革补偿对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生态环境建设中过于繁乱的中间项目,如果能有效的得到削减,将能给少数民族人民带到实质性的优惠。

2、提高维权意识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都聚居在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的偏远山区,在约有77个少数民族贫困县中,78%的人口普遍存在缺水、缺食物、缺少教育的状况。受教育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缺乏应有的产权保护等基本的法律意识,自身的利益常常受到来自外界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法律宣传,提高当地群众的维权意识。关键要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整体素质。

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对新草原法融入新的理解和决策方针,呼吁广大少数民族农民参与到普法活动中来,切实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少农牧民还存在消费意识上的理解不足等现象,农村市场在监管方面始终是一项薄弱环节。国家应该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一些投诉站点,便于随时为广大群众解决市场交易过程中的纠纷和利益受损情况。

3、建立资源项目的开发政策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因此,在项目开发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地方政府必须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促进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例如,在一些以旅游为主体经济的区域,国家应该对该地旅游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宣传旅产品和项目,吸引广大游客。对于一些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大项目,要将其延伸到其它相关利益链上,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另外,对于一些重化工业,政府应该关注其与其它能源产业的协调,不能以利益驱动发展,导致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为了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协调稳定是一大关键,这也是巩固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因素。针对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发展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从而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覃艳.加快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02)

[2]崔玉敏.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思考[J]满族研究,2000(12)

少数民族经济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 地域特色 影响

少数民族经济就是指在一个国家中不占主体地位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产活动,我国的少数民族经济就是指非汉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产活动。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很多制度不够完善,因此,人们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发展都需要以地域作为支撑,这也就形成了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地域特色。

一、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地域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之间经历了融合与分离,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大杂居、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分布格局。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地域特色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受地域分布影响很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民族之间保持友好交流

我国地域很广,自古以来,我国很多地区都生活着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们都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各个民族通过交流与沟通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并且民族之间的沟通能够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民族之间具有共性

民族区域经济的形成需要以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文化特征以及共同地域为基础,民族之间的这些共同特性是民族区域经济得以形成的基础条件,有利于增强不同民族人民在心理上的接近性。

(三)受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在经济管理与社会活动上划分的基础是行政区域的划分,行政区域不仅仅是地理区域,从本质上说,它体现着经济区域的划分情况。少数民族行政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当地的地理因素,这表明地域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活动存在很大关联。

二、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地域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在地域分布上具备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平均,不过也不是处于互相隔离状态。在我国县级以上的城市中,单一民族居住现象较少,很多地区都存在多民族居住的情况,不过仍然以当地居民的民族属性为主体。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人群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东北及西南各省以及自治区内。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几个省(自治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特点的形成与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有着很大关联,其经济发展的地域特点如下:

(一)非民族自治地区所占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我国有些非民族自治地区所占的少数民族人口非常多,例如海南的三亚就是如此,虽然这些地区不存在民族自治机关,不过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并且在风俗习惯、经济生活等方面仍然保留原有的民族特色,正因为如此,虽然海南省不是民族自治区,但是海南省在开展民族工作实践活动时,仍然被当做民族自治区看待,并且享有少数民族地区独有的经济优惠政策。严格来说,类似于海南三亚这种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并且享有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非民族自治地区,他们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活动应该属于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范畴之内。

(二)边缘色彩较重

虽然我国的中东部地区也存在少数民族人口,但是总体上看来,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与邻国接壤的边境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都属于民族自治区域,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这些地区都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区,他们享有少数民族区域的特别待遇。

三、少数民族经济地域特色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地域特色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消极作用。不过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消极作用占据的比例更大。

(一)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性太大

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最核心观点,正因为这样,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特别的优惠政策。由于在改革开放时期,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就存在很大差异,我国便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行特别优惠政策,以此来体现我国民族政策的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所需具备的条件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才需要实行民族优惠政策。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异。民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差异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地域条件不利于经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于西部,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普遍较差,其土地资源大多无法利用,地形崎岖,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非常小。尤其是在技术、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可用于经济发展的平原面积更是少之又少。地区大部分都是高原地形,并且气候严寒,一般人很难适应那里的气候。广西主要以山地为主,也不适合经济的发展。云南山谷地区较多,并且海拔差异较大。在广阔的西北地区,沙漠面积过大,尽管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不过对其进行开发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与技术水平。内蒙古地区主要依靠畜牧业实现经济的发展,不过近几年来由于开采不当,经常出现过牧超载的情况,草地逐渐呈现退化趋势,土地沙漠化现象更加严重。从少数民族主要的聚集地来看,其经济发展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并因此受到很多局限,西部地区在光、水等条件上不够协调,缺水严重。在西南地区,虽然水分、热量条件不错,但是光照条件不足,西北地区则刚好与西南地区相反。这些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

在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其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并且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在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农业产值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不过少数民族地区资金不够发达,正由于资金的缺乏,并且在技术上没有太大进展,导致第二产业发展比较薄弱。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严重失衡的局面,过于注重农业发展,在工业发展上却并没有任何起色,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这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能源材料。

(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外交政策影响

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境地区,因此,受外交政策影响比较明显,民族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外交政策在总体方向上基本一致,并且享有共同利益,从这个角度上看,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活动一定要与国家的外交政策相符合,以国家的总体利益为重。这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若我国与邻国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边境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能够从中享受到相对宽松的政策利益,从中获得经济的发展,一旦国家之间出现冲突,便会给民族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损失。

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只是我国一个较小的经济区域,它很难接收来自中东部地区的能量辐射,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国家应该加强对边境少数民族经济的管理职能,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地域特色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我国西部地区从古至今都有少数民族人口居住。目前,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另外,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其产业结构发展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体系,导致少数民族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阻碍。由于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较多,因此,其经济发展会长期受到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民族经济发展区域特色的形成对经济发展既有正面影响,也有很多负面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利用中东部地区的发展优势带动西部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并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区域特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有利于给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枚房.突出特色创新服务——阳信县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成效显著[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

[2]金玲,许慧,李燕.谈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以《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少数民族经济部分为本[J].科技信息,2013,(29).

[3]韩小琳.以法律保护为视角看少数民族经济品牌的发展[J].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2011,(12).

[4]黄健英,贾斌韬.省际边缘区域少数民族经济统筹发展研究——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少数民族经济篇3

摘  要: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是很重要的。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既有利于明确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进行定位时,我们可以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所拥有的优势和特色自然资源,以及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定位

         少数民族地区是指以少数名族人民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1];与此相联系,伴随着落后的经济状况,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也较为缓慢。基于此,笔者认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逐渐全面、平衡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要真正做到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必须首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进行准确的科学定位。 

         本文在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涵义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进行了探讨。 

         一、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 

         (一)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含义的重要性 

         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含义,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政府对自己在发展特色经济中的作用进行科学的定位。一方面,因为构建特色经济的首要条件是在对区域内的特色、优势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内的任何各级政府,要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区域内各类特色、优势资源现状,就必须准确理解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另一方面,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特色经济总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发展的,更何况特色经济的形成必须依托特色产业和构建相应的特色市场,所以作为充当服务者、顾问和助手等多重角色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只有在准确理解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含义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明确本区域内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才能制定出完善的规则制度参与其他区域进行合法的特色经济竞争,以及正确引导本区域内的市场主体进行科学、规范、合理、有效的特色经济运作。 

         (二)特色经济的含义 

         关于特色经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比较多,如王生鹏等认为,特色经济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杨丽认为,特色经济是依托资源禀赋进行产业选择、培育的一种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3];李澜等认为,所谓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4]。第二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体系。如曹阳等认为,特色经济是指某区域依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构建并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所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5]。第三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结构。如谢宝剑等认为,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6]。 

         比较上述三种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学者们对特色经济的本质界定是一致的,亦即都强调特色经济必须具备两个本质特点:一是特色,二是规模。因为无论强调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是一种区域经济体系,亦或是一种经济结构,只有特色而无规模,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只不过是开展多元经营中的一种“小打小闹”,称不上是特色经济;同样,只有规模而无特色,没有质上的优势,也称不上是特色经济。所以他们只是在表述上或者在强调的重点上有所不同而已。 

         (三)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 

         1、经济定位的含义 

         所谓定位,简单说来就是指确定位置,具体地讲就是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确定某一产品在市场中位置、某人在其所属组织机构中的位置(或角色)、某个物品在某一地理环境中的位置等。 

 而对于经济定位的定义,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定位是指国家、地区或城市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功能目标的选择与地位目标的确定的过程[7]。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与经济定位有关的几个问题:(1)经济发展的功能目标是由主导产业决定的;(2)经济地位目标是由主导产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3)主导产业的性质是由它的社会化程度决定的,其发展趋势是国际性,而主导产业的地位是由其影响的范围决定的,分为全球范围、国际区域(几个洲)范围、国际地区(几个国家)范围。可见,经济定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过程,即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发展目标的过程。但是,不能认为经济定位是经常地、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我们应明确它只不过是相对稳定罢了,一般至少可以稳定5~l0年。所以,可以认为经济定位是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2、特色经济定位及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 

         仿照经济定位的定义,结合特色经济的含义,笔者认为特色经济定位就是国家、地区或城市特色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功能目标的选择与地位目标的确定的过程,是特色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选择与确定。顺此思路,笔者认为所谓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就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功能目标的选择与地位目标的确定的过程,是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二、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意义 

         笔者认为,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一)有利于明确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较为落后的现实,决定了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必然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由此又决定了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作用。 

         笔者认为,科学定位并发展特色经济的作用是很多的,但最突出的作用是逐渐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只有合理的地区经济布局和结构,才会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地区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则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在特色、优势资源和民族文化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优势甚为明显,所以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将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了,又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必然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状况,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二)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8]。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以及区域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既要提高水平和效益,又要适应并谋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在经济规模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上,确定自己在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层次,通过对特色经济进行科学的定位,既能为自身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又能激活与国际、国内及其他区域之间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实践证明,因为特色经济具有很强的应变性和适应性,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效解决“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加快城市化进程[9]。所以,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的探讨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特色经济定位时,总体思路上应进行多元定位,具体操作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对其进行特色经济定位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既有优势特征又有劣势特征[10],其优势特征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今在很多产业和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以及区位特点和优势明显等几方面。 

         少数民族地区的劣势特征更加突出:(1)因为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艰苦,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硬成本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2)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原因,隔断了与周边地区的紧密联系,或即使有联系但并不快速畅通,进而限制了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流动;(3)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甚为缺乏或落后,因而对自然条件具有绝对依赖性和边际效益约束;(4)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观念和尊重人才的意识淡薄,使其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人才匮乏;(5)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体系的非均衡状态十分显著。正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优势特征和劣势特征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和相互结合,使其开发难度较大,经济发展忧喜参半。所以,笔者认为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特色经济开发定位的过程中,必须依其特点和现有的经济社会基础,结合现实市场和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准确找到发展特色经济的目标所在,以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具体对策,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优势、特色自然资源定位特色经济 

         前面述及,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优势特征之一。笔者认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当然是优势,但只是定位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条件,非充要条件。要能准确定位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并日后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特色自然资源定位特色经济。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周边也不乏个别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也在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入手打造特色,而特色经济是在整体综合上的比较优势经济,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在对特色经济进行定位时,一方面要在特色资源定位上下功夫,找出人无我有,并进行产权定位如注册有关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的商标或申请地理标志等;另一方面,要对与周边地区相同或相似的资源通过保护性的特色加工或特色营销等方式打造特色。 

         (三)根据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定位特色经济 

         因为各民族对于同一产品的加工和利用方法奇特各异,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或反映出人类在环境恶劣、科学不发达、生产生活资料极其匮乏情况下,主动适应外界条件的结果。比如,水族风味独特的名菜“韭菜包鱼”既营养,而又有“久久有余”的文化内涵,布依族的“酥肉”则是该民族在猎物过剩,缺乏储藏条件而又不愿扔掉的聪明智慧反映。众多的市场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业产品如民族加工产品等效益一直看好,所以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其民族文化定位特色经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仍以民族加工为例,根据调查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生产加工方法所获的产品,因数量极少,市场供不应求,根本谈不上成为特色经济。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在对各行各业进行特色经济定位时,要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注入其中,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在生产加工领域,一方面要发掘民族特色加工工艺;另一方面,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民族加工的生产效率;再一方面,加大扶持资金,注入相应的民族文化内涵,扩大规模,使其逐渐成为自身的特色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晓路,武友德,周智生.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探——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157-160. 

         [2]王生鹏,祁明德.甘肃省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步研究[J].甘肃科技,2006(12):33-36. 

         [3]杨丽.世界经济低迷状态下边远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昀新课题——以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为例[J].学术探索,2002(4):130-133. 

         [4]李澜,张丽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16-120. 

         [5]曹阳,吴燕,金石.从产业价值链分析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兼论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7):242-244. 

         [6]谢宝剑,王志凌.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开发研究,2006(4):20-23. 

         [7]戴武堂.澳门经济定位与鄂澳经济合作[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1)::5-54. 

         [8]黄春英.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及应对策略[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50-52. 

         [9]秦尊文,匡绪辉.特色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5):17-20. 

少数民族经济篇4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西部,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69.73%;这一地区土地面积为667.46万平方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98.1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包括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贵州、青海以及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密切相关的甘肃、四川部分地区等。我国共有30个自治州,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为591.31万平方公里,分布在西部的共有27个自治州,占全国民族自治地方面积的96.84%。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

西部少数民族最基本、最大的区情,就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广大。它的典型特征是集“少、边、穷、弱、富”于一体。

“少”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加速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巩固民族团结,确保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

“边”是指西部边疆地区,从发展区域经济的角度讲,我国西部有20个少数民族跨国而居,虽然缺乏沿海的地理优势,但存在与11个国家接壤的内陆地缘优势。在同俄罗斯、蒙古、缅甸、越南等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具有很多有利的条件,这些地区对外开放周边国家处于几乎相同或较早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是对外开放最适宜的区域,已经有数百个边民互市点。通过边境贸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的陆地边境线上,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都在祖国边防第一线上,在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速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对于维护当前社会安定团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穷”是整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全国、东部地区而言存在差距,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欠发达地区。

“弱”是指长期以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很脆弱,作为长江、黄河这两条母亲河的发源地和上游,西部一些地区水土流失加大,水资源开发使用不当,导致黄河屡次出现断流现象。而由于水土流失也造成了河道淤积,河床高悬,洪水灾害时有发生,而且西北一些地区荒漠化问题也较为严重。自然环境在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高寒山区比较差。

“富”是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富集,草原、森林、水利资源占有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西部地区理论水能资源55749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82.5%,年可开发电量48836亿千瓦时,占全国的82.5%;在西部9省区(内蒙古除外)538万平方公里内,拥有占全国陆地资源总量的43.9%的石油和78.8%的天然气(1995年),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青海等;全国5万亿吨煤炭储量中,89%集中在西部;44%的宜农荒地分布在西部。这些优越条件,决定着加快发展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

回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曾经有过良好的状况,社会经济发展也曾有过繁荣的时期。唐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西部是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历史上着名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丝绸之路”、“西夏王朝”等,都发生在这里。由于千百年来多次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原因,特别是近代中国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近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为加快西部开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50年代,国家通过屯垦戍边,组织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边境国防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自治,有计划地布局和建设了一批能源和工业项目,巩固了西南、西北边疆,基本解决了旧中国长期存在的民族不平等问题,使西部地区荒凉贫穷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60和70年代,从备战的目的出发,利用计划体制集中动员和组织全国资源的优势,开展了“大三线”建设,初步开发利用了矿产资源,带动了资金、人才和技术西移,改变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的状况,奠定了西部许多地区工业化的基础。80年代改革开放进程中,西部地区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90年代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一系列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了。

新世纪,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都集中在西部,从一定意义上讲,西部大开发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了,西部大开发就有完美的结局。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经十年。十年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102项重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8年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累计营造林4.03亿亩,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0.32%上升到17.05%;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3%;农村贫困人 口从1998年底的5731万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2649万人,等等。如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产业优势,主要有资源开发型产业,草场畜牧业和若干经济作物业,如新疆棉花、云南烟草业,同时西部地区在“三线”建设时期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兵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及技术优势。

在欣喜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时,还要看到其与相对国内东部地区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的区域性差距,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较大差距。

三、加快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发展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但由于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相比较,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极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但科学主导甚至决定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缺乏,文化教育的迟缓,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只要有了社会各个领域急需的各级各类高级人才,运用现代社会管理技能经验并加上资金的到位,经济必然能高速度发展。在加快发展西部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合作,使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行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可以逐步为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创造条件。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西部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丰富的资源优势,发挥这些优势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畜牧业、林业等是一些西部少数民族中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差异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整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一些如城市、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经济发展较快,但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面较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大的现象存在。虽然这些差距的存在既是历史的、现在的,也是未来不可彻底消除的,但国家走科学发展之路,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快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一些因素会导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如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人才的缺乏、资源利用中机制不健全等,及时对这些因素进行改造,使得产生滞后性的因果关系不复存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首先要加强自然生态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加强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工作,齐心协力大抓植树造林,加大对地质灾害、草场退化、沙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并优先安排与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电改造、乡村公路、民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并努力解决特困少数民族的温饱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决定民族地区经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改造为有利条件。其次,国家要重点建设一批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和支线以及机场等尽可能向西部民族地区倾斜,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实施西部人才培养计划,解决人才缺乏问题

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现状,国家就必须加大对民族地区的人才的投入,既要考虑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又要着眼于本地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教育,是出人才、出科技、出经济效益、出先进生产力的摇篮。要加大对文化资金的投入,提供能留住人才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使人才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点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当地需要的初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只要有了社会各个领域急需的各级各类高级人才,运用现代社会管理技能经验并加上资金的到位,经济必然能高速度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缩短与全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才能又好又快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跨越性发展。

3.深化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体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资源开采加工体制问题、农产品流通体制问题等。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优势,而资源开采加工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国家所有体制与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区域经济优势和利益优势之间的矛盾问题。资源的国有体制将主要的资源品种的所有权、开采权、深加工权、购销权实行直接或间接的计划控制,从而使得资源所在地失去了一大优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国家和地方应对资源这一大优势进行权益分割,国家适当放权,地方获得更多的灵活性,真正使得地方可以通过资源开采权、深加工权或购销权的出租、转让、抵押和合作经营,使得西部经济发展可以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真正使得资源地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农村经济落后,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中,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地区不平衡和结构不平衡。在我国东中部经济发展过程中 被证明非常有效的依靠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经济转型的发展思路,由于普遍缺乏乡镇企业发展的农业基础和外部环境条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施行。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突出存在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与开发利用的地域不平衡性之间的矛盾,传统作物结构与现代农业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农业资源相对丰富与开发利用水平低,不能满足解决温饱需求之间的矛盾的出现。解决这些矛盾,亟需实现农业资源的经济转换,发展市场导向的农业资源开发型经济。必须通过建立起有效的市场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产品的区际交换。并尽可能进行深加工,扩大交换的区域范围。

4.加强优势产业的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少数民族经济篇5

关键词:

    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单方面的突飞猛进,还需要充分体现其内在要素结构的协调。换言之,地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增强,而是包含文化在内的综合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地区的发展将民族素质、文化传统看成与经济物质同等重要的因素。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完全能发挥重大的作用。湖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拥有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如何应用文化上的优势发展经济,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是我们必须审视的问题。

1 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有一点得到大家的共识,即要增强地区发展的推动力,减少阻力,要解决各个地区发展的相容性、协调性,就必须不断融会人类社会的先进文明。没有任何一个地区仅靠经济的强大就能长治久安,那些成功并维持了发展地位的地区一定是向社会提供了某种文化或制度。所以一个地区的发展必然包含物质的,也包含精神的。经济物质因素是地区发展中“硬”的部分,文化则构成“软”的部分,两者有机联系,相互作用。

    文化的发展不像经济那样易显成效,经济物质在短时期内就能获取,但是文化需要更多的立足于自身,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因此经济易求,而文化需要一个长期培育和积累,其影响也不如经济的立竿见影。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有形载体,文化是经济的无形延伸。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能很好的诠释这一点。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促进先进文化,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一个有着强大经济背景地区的文化具有更具有诱惑力和渗透力,只有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一个地区的优势。现实往往很多的物质产品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在使用中展现其精神效用。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特殊形式存在,更应打造属于自己民族的品牌,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应充分包含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加深人们对自己民族的理解,适应市场的竞争,利用文化去争取经济的一杯羹。

2 湖南少数民族文化特点

    湖南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有一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及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县区。此外,还有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半数的县、区,99个民族乡。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五普”统计数据,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641万余人。全省55个少数民族中,世居的有8个,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人口达639万余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7%。湖南少数民族的民俗独具魅力,特别是湘西、湘南,独特的美景与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土家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风雨桥,苗族的刺绣、蜡染,演绎着古老而瑰丽的历史文化蕴涵。火把节、芦笙会、四月八、毛古斯舞,飘逸着浓厚的民族情愫。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喜歌喜舞。维吾尔族血液之中渗透的诗、歌、乐、舞汇集的木卡姆艺术传达着民族宗教礼仪和警示箴言,传诵着乡村俚语。苗族能歌善舞,每年踩花山时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舞蹈,谈情说爱,戴高贵富丽银冠着精美花饰百褶裙的姑娘,展现了风姿绰约的美丽,也展示着民族的精湛银饰工艺和蜡染刺绣服饰工艺。壮族外柔内刚,才思敏捷,以歌述志传情,三月三的“歌圩”青年男女起舞欢歌传唱着山歌好比春江水[1]。

3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与文化的繁荣

    文化资源作为湖南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要发挥其价值,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以文化为平台,构建适应于湖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保护,更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使其服务于地区经济,让经济与文化在市场机制中相互融合,实现共同繁荣。

    民族文化产业的构建必须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从上面对湖南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分析我们能看出,“诗、歌、乐、舞”是湖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产业开发价值。在保护扶持的前提下对这些资源特色加以开发利用,就能形成规模巨大的文化产业群。有学者指出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城市,应建以长沙为轴心的中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区[2]。

3.1 以民族特色产品为依托,促进民族文化走出去

    要发挥民族文化的价值,首先必须让民族文化能走出去。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宣传湖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打造精品,树立品牌。苗族的刺绣、蜡染作为传统的艺术工艺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其银饰的加工工艺和服装的制作工艺并没有生产出更多吸引人的产品。民族产品的设计必须以市场为依托,产品设计应趋向于多元化,满足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品还未能进入世人的视线,仅仅在民族内部流传。观念创新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这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改变民族人自己的观念和习惯。对自己民族的产品进行包装上市,让更多的人通过产品去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信息。

3.2 以文化旅游为战略突破,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繁荣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再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以地域性的形象色彩和本土文化吸引全球的观光,是宣传、发展、利用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着先天的关联。湖南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缺乏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深度不够。如能以文化艺术为战略,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内涵为特色,搭建区别于一般旅游的形式,丰富旅游的内涵,从现象旅游到文化旅游,必定在经济和社会效益都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3.3 以产业政策为蓝本,坚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符合产业政策法规,政府应加强对民族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对能真正发展为产业的文化应去粗取精,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一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社会效益为第一,让群众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精神效用。同时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打破文化只能官办的传统思想,改变政府对文化经营的垄断,依靠市场来

运营,制定秩序规则,保证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文化产业遵循市场规律去运营时,文化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艺术生产其自身的规律,不能只看到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文化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3],否则急功近利,设计的产品与文化是是而非。

参考文献:

[1] 王雅荣,张璞.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推进发展[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9):106-108

[2] 胡静,顾江.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 经济管理,2007(21):62-64.

少数民族经济篇6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3.产业层次低,比较效益差。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经济区域,而农业是效益偏低的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等资源型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投资效益较差。

4.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市场化意识比较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这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所以难以实现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

1.加大补偿力度。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完整的利益补偿机制,主要包括:(1)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开发必须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未来发展利益给予补偿,资源增值转移必须对当地居民优先受惠权给予补偿,补偿费计入资源价格。(2)规范自然资源价格。自然资源价格应反映自然资源使用的成本。自然资源使用成本包括资源开发生产成本、资源消费成本、环境复原成本。资源品消费成本通过征收资源品消费税补偿。环境复原成本通过列支资源生产消费费用标准。对生态环境维护和未来发展利益的补偿,补偿费标准依据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和资源品消费情况而定。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应满足生态复原的要求,对未来发展的补偿应当为消费者所承担。(3)设立不可再生资源未来发展补偿基金。把一部分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中获得的利益通过税收途径转为积累,用于支持形成未来发展长期效应的基础建设,未来发展基金的形成通过扣除不可再生资源总成本中的资源品消费成本来获得。

2.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要做好以下几点:(1)严格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普及率,为此,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要加强对教育投资发放的管理,各级政府不得以各种理由挪用或推迟发放教育投资,保证教育投资的及时到位;同时,要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使西部地区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2)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增加教学设施的投资,定期派教师到条件较好的地区进修,提高教学水平;广泛招揽有志于西部开发的毕业生到西部从事教育;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与东部地区联合办学:提高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接收率:同东部地区学校联合,在一些重点大学开办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尽可能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林、果木管理、家庭畜养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那些条件艰苦且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贫困地区扶贫。在贫困地区增加科普知识的宣传,使贫困农户基本能够掌握一至二门技术,结合地区优势,加快贫困地区脱贫速度。

3.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区域特色优势。西部应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主要是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重要农业、能源、原材料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规划建设一批新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重点治理资源开发区、工业、城市聚集区的环境污染。调整改造、大力振兴原有“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远西部地区在加强部分有优势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交通、通讯、供水、居住条件和文化教育水平。促进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农牧业的规模经营及产业化,通过富民以稳定边疆。着手进行大江大河源头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在制定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方案时,要重新审视远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问题。远西部地区不宜再搞那些代价大、收益低的资源开发及其加工的大项目。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以机械电子和化学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为主导,完善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枢纽职能,形成具有较高水平服务业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形成西部经济核心区,并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现代化。积极培育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二级产业带和西部边境开放经济带,增强整体经济实力,以优势资源的加工利用为重点,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为长远区域开发格局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4.建立生态破坏的补偿机制。首先要建立资源输出地和资源受惠地之间的补偿机制。资源受惠地要对资源输出地因输出资源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补偿,这样一方面可以限制资源受惠地对输出地资源的无限制浪费,同时也可以帮助输出地保护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其次要在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下游地区资源开发之间建立补偿机制。即上游的生态保护使下游资源开发得到了好处,则下游地区要对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给予下游地区的正面影响给予补偿,一方面分担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的费用,提高上游地区进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结语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面临许多机遇,同时也对今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合作中,以开放促开发,发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崛起。

参考文献:

[1]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少数民族经济篇7

一、对特色经济内涵的理解

对于特色经济内涵的理解,理论界目前尚未形成定论,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从产业识别与评判标准角度理解

王元京在《西部特色经济的产业识别与评判标准探讨》一文中提出,识别和判断特色经济的价值标准一是产业独有标准,即“你无我有”;二是产业规模标准,即“你小我大”;三是产业专业化标准,即“你泛我专”;四是产业效益标准,即“你弱我强”。 “独、大、专、强”是其识别和判断特色经济的基本标准。

(二)从区域比较优势的角度进行理解

李渤认为,要正确认识特色经济的内涵首先就必须把握“特色”的内涵,“特色”内涵重在区别,而无优劣、好坏、高低之分,将“特色”内涵移植到经济上来,便显现了区域特色经济体系内涵的质的规定性。他认为,特色经济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点:(1)特色经济是独有经济;(2)特色经济是优势经济;(3)特色经济是差别经济;(4)特色经济是优质经济;(5)特色经济是多媒体经济;(6)特色经济是效益经济。王芳指出,特色经济仅是比较而言,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特色经济。其将特色经济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以一定的特色产品为前提,以特色产业群的发展为核心,以特有资源转化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具有市场适应性、效益性、开放性、稀缺性和可持续性的比较优势经济。

(三)从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角度理解

李澜、张君丽理解的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地区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的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地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特色经济是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扩大,形成一定的规模,获取高效益的经济。马晓京、高新才、刘晖等人基于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发的角度出发,指出发展特色经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认为特色经济首先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笔者认为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服务)特色的经济。特色经济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技术为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应遵循差异化发展原则、比较优势原则,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通过竞争确立优势,从而造就特色经济。其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特色经济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省情、区情,这是特色经济的基础;二是应以当地特色的产业、特色产品或服务为前提;三是“特”必须以“同”为基础,是建立在“同”上面的“特”,这是特色经济的根本;四是应以特色经济区域为载体。

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

(一)研究进程

特色经济在国外研究较早,我国则起步于20世纪末。我国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受到重视则是1997年后,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之后。下面将对我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进程简要梳理。

(1)特定区域的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很多学者对中国特定区域的特色经济发展研究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胡鞍钢、温军等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特色经济就应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模式,制定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雷敏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西部少数民族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选择。沈会盼、陈峰云等从少数民族地区实情出发,就如何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做了详尽的分析。此外,针对云南、广西、青海、宁夏、贵州、甘肃等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也屡见不鲜。

(2)特定产业的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

在现有研究文献中,还可以看到很多从某一特定产业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其中,有些学者通过分析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而提出了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建议。如卢世菊的《中国少数民族竹文化特色旅游发展研究 —— 以云南省为例》、马小丽的《河西走廊特色旅游经济探析》等。

此外,还有学者在充分发挥地区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林业和种植业。如文艳林的《川西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贾凤桐的《陇南山区宜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等。

纵观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对中国少数民族特定产业的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 1 ) 特色种植业; ( 2 ) 特色畜牧业; ( 3 ) 矿产采掘和加工业; ( 4 ) 能源业;( 5 ) 特色文化旅游业等方面。

(二)存在的不足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虽仅有10余年的历史,但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将特色经济的前沿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实践前沿问题相结合;将理论、方法与政策的研究相结合;将宏观政策、制度与中观、微观等现实问题相结合。但目前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研究,理论不成体系,理论创新较少。此方面应多借鉴西方特色经济学研究成果。

其次,理论与实践常倒置。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都把重点放在政策研究上。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不是先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把结论分解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基本单元,然后提出政策性建议,而是常常在进行分析之前已经有了政策性建议。因此,这种政策性建议常常是空洞的,缺乏实际操作意义。

最后,数理研究方法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中运用不够。我国关于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研究成果,绝大部分都是定性研究,少有学者运用数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多为枯燥的文字,定量研究不足,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难以让读者和决策层信服。

少数民族经济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措施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在历届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六大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述的份量最重,内容最多。要积极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互促共进的新思路,要在确保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同时,抓紧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注重提高质量方面。注重经济和社会与环境协调的良性循环,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

(一)互促共进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导致环境恶化,但片面强调环境保护也将使我们失去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对于实施经济追赶战略的少数民族来说,既有加快发展的愿望,又有保护环境的压力。要求我们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要特别注意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今后十年,要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根本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互促共进要体现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历史和现实都揭示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少数民族是对改善生态、优化环境特别倚重和期盼的。环境优化与筑巢引凤、吸引投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一个区域如果生态环境、生存条件恶化,即使经营环境再好,也会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只有把宽松经济发展环境与日益改善的生态生存环境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地涌入甘肃,形成经济“洼地”效应,使少数民族走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新路。

(三)互促共进要谋求对突出问题有新的突破

在我国今后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内,伴随着少数民族基本实现工业化进程,少数民族对内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对外营造优良环境。以甘肃省的少数民族为例,他们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生态立省,保障工业强省,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完全控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重点区域和流域的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各具发展特色的城市和地区。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跨越。甘肃环境保护要在五个方面率先突破:一是加强兰州市防治大气污染工作,达到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二是抓好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工作、沿黄企业实现污染物排放达标;三是做好兰州、白银、金昌、张掖市四个地方二氧化硫控制区达标工作:四是嘉峪关等城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五是加快黑河和黄河玛曲两个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四)互促共进要用改革创新来推动

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加环保投入,加快发展环保事业。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对城市环保基础设施优惠贷款、允许以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申请银行贷款,对新办供水、水资源保护等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减二免三的优惠,对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自取得收益年份起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环保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各项费用可以抵扣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多方筹措环保资金,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最大限度地引进国外、省外资金弥补我省环保投资不足的缺口。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要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尝试BOT、BOD和TOT等市场化运作方式。要依靠市场化导向,法制化治理,硬件化约束,效益化保障。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上,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善于借助市场力量促进环保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五)互促共进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夯实环保事业的物质基础

少数民族今后工业发展的重点包括电子、医药、建材、环保产业等几个领域。要紧紧围绕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快环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环保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收费、税收、价格、投入、融资等经济政策,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参与发展环保产业,推动环保企业以多种经济成分改组改造,促进产权结构多元化;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环保产业,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治理环境污染的主战场:少数民族环保产业前景非常广阔,要在工业强省战略中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引导企业参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认证工作,开通国际商贸“绿色通道”。

二、开创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西部大开发为加快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西部少数民族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加大工作力度上要有新的举措;在环境体制改革上要有新的进展;在发展环境保护事业上要有新的办法。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扩大环境治理规模

西部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设备落后,石化、有色等支柱行业耗能较高,传统产业中包括冶金、机械、建材等排污总量总体上比较大,工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还需进一步巩固。尤其是多数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较低,加之扬尘天气的威胁,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在加剧,特别是兰州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任务非常繁重。因此,综合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十五”期间,我们总体目标是:要努力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达到西部的先进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十五”期间西部大开发在少数民族地区仍属投资高峰期,他们可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借助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加大少数民族各市、州、地,各重点工业企业基础设施投入,做到环保达标一步到位,排污费增长幅度与工业产值增幅大体一致,排污费实现先高后低,污染治理先低后高,使少数民族的环境

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抓住加入WTO的机遇,推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上档次”

加入世贸组织,“绿色壁垒”处处皆是,及时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标准、市场配置环境资源机制、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改善环境服务等方面与国际全面接轨。要进一步研究熟悉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尽快建立适应WTO的贸易与环保政策法规体系,以保护和发展合法权益;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与环境资源配置机制;健全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利用国际资金与人才,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基本能力建设的机制;要从重点企业开始推行清洁生产,由过去源头治理和排污处理转到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把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引进少数民族地区,提高环保的技术水平,提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能力,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使环境保护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使环境保护治理上一个档次。

(三)抓住工业的机遇,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污染防治水平

省委、省政府面对经济欠发展的现实,总结历史经验,理论联系实际,适时提出了发展战略。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的地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必须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环境保护工作要借助“工业强省”中“三大工程”的实施,加大创新力度,结合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如水泥行业推广新型干法净化技术,在钢铁行业采用先进焦炉。对浪费资源和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进行关闭,环境污染排放不达标的要限期治理,从源头上消除工业污染,实现工业新上项目做到“三同时”,从而有利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结构性污染。通过“工业强省’,使主要工业装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环保部门既要强化监督管理,又要积极指导服务,在逐步解决我省工业“结构型污染”进程中,培植一批既显著改善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又改善环境效益和公众形象的典型企业,从而带动工业环境保护的发展。

环境保护是热点也是难点,热点是因人们关注的多,难点是因办事的难度大,环境保护应迎难而上、敢于负责,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探索热点、攻克难点,在加大工作力度上有新的举措,在环境体制改革上有新的进展,在发展环境保护事业上有新的办法。一般来说,借鉴全国各地成功的经验是重要,更重要的是从已获得成功的实践中总结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一,要领导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在环保治理上有经济实力的差距,也有落后的观念习惯,还有利益的碰撞等弊端。因此,领导的推动显得十分重要,每年列入全省环境保护的重点,主要分管领导要严于负责,敢于落实,每年抓住一至两个重点问题,做到办三件事情:一是亲自动员发动;二是亲自到现场督查进度;三是亲自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难点问题,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每年交一次帐。这样一级抓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干一项成一项、抓一件成一件。经过三五年努力,在重点问题上就会有突破性进展。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应抓住集中供热、天然气使用、锅炉改造、汽车尾气防治、二次扬尘整治等重点因素。继续进行工业污染排放治理,一年抓住一两个,三五年后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第二,要示范带动。工作难点要突破,必须树立一批率先开路的能够达到示范引导作用的典型。少数民族地区要搞一系列宣传纪念活动,推出一批各方面抓环保的先进典型,隆重表彰,推广经验,树立一批环保先进城市、先进县、先进企业、先进单位,使其能起到先有标兵、后有追兵、群强争先的激励作用。“十五”期间,应把在城市建设花园式单位作为一项创新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第三,要重点行动。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推进环境保护事业要打攻坚战。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是“33211”,甘肃省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二氧化硫控制区、嘉峪关市创模等“五个一”工程,这是重中之重。每一个工程都应有一个提纲性的方案,包括项目的负责人,责任和方案紧密挂钩,“五个一”工程省里只有指导的责任,具体的单位是落实的责任,环保系统是监督的责任。

第四,要机制调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要探索加快环保产业发展的新机制,长期以来,环保事业由政府包揽,不少地方政府财力难以支持,致使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滞后,运转艰难,这已成为制约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继续增加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快城市环境保护基础建设,积极引进省外、境外、国外有关环境保护的资金与技术,加快环境保护的瓶颈治理、污水处理、工业“三废”的处理,发展新型环保产业。少数民族地区要很好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环境资源,整合环保技术力量与设施,加强环境保护有效服务,探索新的机制运作。

第五,要执法联动。借助上述有利因素,形成合力,在政协的有力支持下,将监督寓于支持中。计划、经贸、公安、工商、技监及电力等部门要配合做好环保执法。要开展环境警示教育活动,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公开曝光,借助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而宣传、财政等部门应重视环保公益广告宣传问题,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对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广告,首先从兰州这个中心城市和嘉峪关创建部级环保模范城市推开,遍布所有街道、商铺、固定的建筑物和人们关注的生活细节等方面。做好这些工作,需环保部门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学习,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执法的水平。

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认识加强少数民族乡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国各级环保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充分认识到加强少数民族乡村环境保护工作,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环保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把这项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

(二)大力支持少数民族乡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我国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环境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各级环保部门要指导和帮助少数民族乡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整村推进的要求,协调相关部门的资金和项目,重点解决好少

数民族聚居地区乡镇企业、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改善人居和生态环境。在推广生态养殖、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采用生态模式等处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生活垃圾等农村环保适用技术方面,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监管,指导乡村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三)积极引导少数民族乡村开展生态创建

开展生态创建是统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是现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宣传引导,集中人力和相关资金,积极支持少数民族乡村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力争有更多的民族乡村成为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而动员和鼓励本地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与少数民族乡村开展结对帮扶,交流经验,提供指导,实现共同进步。通过开展生态创建,应进一步增强乡村干部和群众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形成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领导,全力开创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环境保护要出成果、创业绩,加强领导是关键环节。坚持把环保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实行环保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加强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使环境保护深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真正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到贯彻落实基本国策的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环境保护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统一,核心是人,目的也是人,把人的环境意识改变作为一项治本之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支持、参与环保工作,努力使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的良好氛围。树立起大环保的观念,形成环境保护工作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使各级、各部门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责,结合行业的特点,共同把好“环保第一审批关”,坚决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经济落后与环境落后相伴而生,经营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生态环境的优劣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进步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实力的大小。少数民族地区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难以改变,通过努力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环境保护事业也就有了新的增长点,大动作小困难、小动作大困难、慢动作最困难。因此,要把经济发展环境和加强环境保护,开拓创新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互促共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洪,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J].求是,2008(4):12~18。

[2]岳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发展,2007(6):23~26。

[3]卫留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共赢[J].中国经济周,2008(14):8~10

[4]王新,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5):25~28。

[5]竺仙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7(4):45~48。

上一篇:善意取得制度范文 下一篇:商业生态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