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0:59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篇1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成为人们获得各方面信息的主要途径。高校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使用网络教学方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教师通过多媒体情景再现的方式,运用信息化教学使学生们能够在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感知信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使学生们在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提高了其认知水平。

二、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教学队伍建设落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管理与教学,信息数据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学队伍作为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基础,不容忽视。我国的信息化教学队伍建设起步晚,对于信息的管理与整合比减弱,造成高校信息技术管理现状混乱的局面。

2.信息化教学管理理念难以得到认可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同时,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必须要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思想不可取。仍然沿袭传统教育理念,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推广与发展。

3.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与社会接轨

高等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必须要为学生服务,使广大师生能够共享信息化的成果。同时,也要让社会更加的了解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才不至于使学校与社会脱节,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应该了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们甄别、筛选有用的信息。并通过教学规划,实现信息共享。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没有先进的科学的工作平台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需要有先进的的科学的工作体系、提高工作的效率,才能适应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需要。

三、解决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措施

1.加强信息化教学队伍建设,提升教学队伍的业务素质

加强信息化教学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定期对信息教学队伍进行考核评估,剔除其不能胜任的人员。二是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三是对缺乏网络技术的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网络信息化教育培训,从而增强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要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教学管理人员业也必须要提升自己的信息管理技术,学习先进的信息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加的适应高等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2.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管理观念,提升自身能力

高等教育管理阶层,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容易接受新事物,从而造成虽然投资建立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但是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必须要改变高等教育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并且注重其自身的职业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3.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与社会相适应,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高等教育应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顺应时代潮流。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要实地考察社会信息化需要,并根据社会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提升学生自身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使信息化教学管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也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新型人才。

4.建立健全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平台,提高学校信息化的水平

我国的高等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教育系统,通过建立网站、教务信息系统等方式进行学籍注册、排课、教学规划、图书管理。不仅有利于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学校管理更加的规范化、智能化。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发展过快,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高等教育者必须要足够的重视并合理的解决。这样才能让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深入的进入高校,真正的为国家培养先进的新型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篇2

(一)教学管理观念滞后,教学管理模式过时教学管理的水平高低受到教学管理理念的制约,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树立主动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不能理性地认真思考教学管理的若干理念,将会导致教学管理水平滞后。教学管理观念如果落后,将制约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以往的教学管理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教学活动本身,教学管理的对象往往也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上,学校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往往也被教学管理的主体过多的依赖,而且管理的范围往往被限制在教学事务上。这种管理方式与当今的管理模式不相适应,它仅仅适应于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相对简单,主体单一,视野局限,而且方法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所收到的效益也不高,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不到很好的作用,而且这种弊端开始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作为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管理模式重新定位思考,用新的思想理念去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管理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教学管理体制僵化,对教学管理人员培养不够当前的教学往往过分依赖于行政管理层,条条框框限制多,管的严,压的重,教师在教学程式上不好突破,教学改革方法和手段也常常被限制,因而学生无法自主探索发现,对于创新发展的个性空间也被禁锢,教学上缺乏动力与活力,师生往往有一种失落感和约束感。因此,大多数人都会产生消极抵触的态度,更多表现出来的就是谨慎,最终导致了教学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着错误的认识,现阶段并没有一套完整客观的评价机制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评价。而且,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明显数量不够,教学管理人员往往还缺少出去培训进修的机会。对于教学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在意他们是否有服务意识,缺少对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在评职、晋升、津贴等方面教学秘书常常比其他岗位人员难,而且对于管理工作人们更偏重于积累经验,而不是对教学管理进行研究。同时,大量繁冗的工作压在教务人员身上,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学习管理知识,学校的其他领导部门也不关心他们是否学习,最终导致管理人员必然更习惯于按规章办事,缺乏改进和创新的空间,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在重复性劳动,对于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非常不利。

二、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在管理的诸多因素中是最有能动性、最活跃的,起着决定行作用。高校随着时代的发展,秉承着与时俱进的方针,教学管理理念也应该更多地体现在人文精神上,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主体地位。教学是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学管理所面对的人群是教师和学生,很多人认为教学管理工作其实就是对学生、老师的行为的管理,很多教学管理者凭着经验和权利意识居高临下指挥教学,这使得教学管理模式被动、僵化、呆板。学生被动地学,老师被动地教,教师、学生在教学改革中没有什么发言权。以人为本的创新型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自然、社会、精神等方面出发,把人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在学校内部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风气,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在教学管理中坚持民主化思想。同时,在教学管理中要重视老师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效能。教学管理人员要多与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了解,相互支持配合。另外,还应该强化学术内涵与思想,把教学管理提高到学术性高度,经常总结教学管理的创新成果,使教学管理朝着现代、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确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在高校的管理系统中,决策层是教学管理的核心领导,但在新的形势下,应该打破决策层决定学校一切管理事务的模式,决策层可以制定一些系统的大的方向,然后找出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制度体系。并慢慢下方教学管理权力,让各个院系自己成为管理的主人,明确各职能部门及院系的分工,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进一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管,落实责任,善于吸取合理的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意见,使新的教学体制更加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三)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教学、科研、师资、设备、管理等都是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内容。健全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通过学校组织的教学督导组评教、教师互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自评等形式,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从而对教学质量实行科学有效的过程管理,最终实现更加高效灵活的管理目标。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板块;核心课程;信息球

Abstract:The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fallsintothreepatterns:Thetreepattern,theplatepatternandtheglobepattern.Thetreepatternconsistsofonedimensionaltypeofline,twodimensionaltypeofplaneandthreedimensionalpatternofspace.Theplatepatternincludesthetheoryofplatestructureandthetheoryofcorecurriculum.Theglobepatternprefersmainlytothetheoryofglobemodel.Thethreepatterns,whichhavetheirowncharacteristicsandaresupportedbytherespectivetheories,maybefollowedbythedesignersof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

Keywords:[JP3]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curriculumsystem;platetectonics;corecurriculum;informationglobe[JP]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它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任务是贯彻教育思想,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运用已有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状况,探讨课程体系的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及其设计。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其变化遵循生物学规律,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枝叶繁茂,残枝败叶之象。同时,还遵循遗传学规律,可以嫁接,“倒插杨柳”等等。

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在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树状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树干代表主干课程,枝叶代表拓展课程,“树干”与“枝叶”的有机结合,才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主干学科论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上要突出主干,兼顾枝叶。主干学科是指作为专业主要理论基础的学科。主干强调把某门学科中已公认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规律和事实作为它的重点内容,并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工科专业,其主干一般是指技术科学类学科,而不是作为工科共同基础的数学、自然科学类学科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枝叶课程是与专业的关系不如主干学科密切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职业领域的需要,体现职业性;可以是工程对象的需要,体现工程性。枝叶课程起着配角的作用。课程体系中有了明确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水平,具有适应技术进步和工作领域的迁移能力。

依照学科主干论,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在课程时序上要遵循学科的内部逻辑,符合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在学科逻辑上,尽量按照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础到专业的逻辑顺序安排相应课程要素、组织课程结构。这里可以按一定的逻辑组建“课程群”。所谓“课程群”是指课程体系中由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组成的小集群[1]。有了“课程群",我们就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制约的方式,分层次来组织和优化课程体系。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关系。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基础性、稳定性。

保持合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相对稳定。“平台加模块”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可以使这些课程在编制时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等进行编制,从而以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目标的需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作为基本训练和打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实行连续性设置。

树状模式理论还包括二维平面线型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2](P94-108)。

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有的专业,再进一步把工程技术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集中起来作为一类课,叫“专业基础课”。这只是第三层次即工程技术类中的一个子层次。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经济管理课程组是指有关经济与管理的课程,如工业经济、企业经济、企业管理等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组是指专业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作为技术手段的课程,如材料、测试、控制等技术课程。它们虽非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专业人员的社会效益以及活化他们的思维。

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反映了特定学科领域内具体规律的“硬课程”,即知识实体课程,但没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门学科共同规律的“软课程”,即知识链课程或方法论课程。因此,这种课程结构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维”之上又发展出“三维立体线型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法论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要有基本的规格,相应地要有一套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为了满足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体的智能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相应地要有可供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构成基本的模块。这就是板块形态或板块模式理论,或简称“模块论”,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

首先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是指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和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也可分成“必修知识块”、“指定选修块”、“任意选修块”;还可分成“主干课程模块”、“定向课程模块”和“辅修课程模块”;也可分成“专业基础知识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知识块”(在同一专业中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辅助技术知识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块”和“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块”等。课程或知识分块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知识的类型以及个体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了这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这些要求和规范包括:①目标一致性:这是指各课程模块都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目标服务。②结构层次性: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反映学科本身固有的逻辑;另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行轨迹,保证低水平、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在先,较高水平、专业性的学习任务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规定。③接合意义化:就是要使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由此使课程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首先是课程要求上的弹性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统一要求,很少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吃不饱”、“吃不了”和“不够用”、“用不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向,应开出几个品种和档次以显出课程要求的弹性。如:同是体育课,可开出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可使学生量“体”选学,各得其所;同是力学,根据不同方向,可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使学生量“力”定“学”,各有专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其次是课程组合中突显个体性。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基本实现,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课程体系也应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个性化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但仅凭学生的兴趣,不一定能优化知识结构,还需要导师的选课指导。因此,建立导师制,由富有经验的导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最终才能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发现必修课程模块比较庞大,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这种现象在不同科类之间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这是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变动性大,随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可选性小,在特定的生产力下,其必备知识和能力是比较确定的[2](P106)。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培养规格,工科的大多数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而选修课只限制在生产技术中那些即将出现尚未成为现实的内容上,或者同主干课程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上。

其次看核心课程论。国内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张华博士。他对“核心课程”概念的历史发展、“核心课程”的本质、“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观点。从词源来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其他部分(或称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一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T.Ziller)所确立的“齐勒计划(Zillerplan)”,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F.Parker)的“帕克计划(Parkerplan)”为标志[3]。因此,齐勒的课程设计是文化核心或学科核心,“帕克计划”则强调儿童核心。这是早期核心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取向。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课程价值观。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倡导两种典型的设计:“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中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基于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或其它。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体现出倡导儿童中心的进步主义以及形形的当代人本主义价值观。这种课程观的设计是一种“活动—经验核心(theactivity-experiencecore)。它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核心课程观从未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但它却从未中断。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导“理性解放”的课程理论家的呐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进教育家的实践中,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一直在不断发展着[4]。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传统的核心课程观是传统二元论的思维产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课程观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用一种连续论和整体主义的视野来重视审思三者的内在统一。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这种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终生成个体的健全人格。这种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理应成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当代追求。

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需处理好“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在论述影响“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及其制约因素时,张华认为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以及社会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4]。我们认为,设计“核心课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①国家意志是在阶级社会特有的制约因素;②社会生产力是根本的制约因素;③学术领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约因素;④学生需要是终极的制约因素;⑤课程体系现有发展水平及课程论是来自课程自身的制约因素[5]。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课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取向和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变动关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约因素时,不存在确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开发“核心课程”、确定“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苏联数学家马库雪维奇把人脑储存的信息分为核与壳两类,提出了合理储存信息的模式[2](P97),为我们提出课程体系的球体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稳定。电子较灵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这就是球体模式理论,或简称“球体论”。

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见图1)。课程体系球体核心的相对稳定即使在未来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社会变革加剧并不意味着稳定将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稳定与变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会,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构建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和统合性的球体课程体系并不应排斥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及课程组织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将稳定与弹性、统合与分化有机地统一于同一课程球体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1信息球体剖面

球体模式论是在整体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见,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划分成一门门独立的学科。然而,这种划分往往掩盖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之忽视了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和教学中的因人设课,使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变成了毫无联系的一门门课程的堆砌。它妨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个整体和局部的矛盾,整体优化论(简称“优化论”)由此而生。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学生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会与外部的因素发生作用,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样,课程体系才能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内部彼此协调从而达到优化的结构。结构优化必须注意找到内容的结合部、课时上的配比度和时序上的衔接点。

首先,课程目标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优化的结合部。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课程体系内的分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使课程体系目标最优化。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相关的几门课程要围绕同一个知识、能力或素养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课程的课时配比度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关键。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可见,课时配比适“度”才能有效发挥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课程之间的课时配比度,决定于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类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根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评出其“功能系数”,借助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浙江大学采用培养方案结构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结构指数”来定量地表述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求得各类课程比例的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P102)。

再次,在设计课程结构过程中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本课程。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真正重要的顺序,是教育应该采用的涉及质量的顺序。”[6]可见,此处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逻辑结构图是标明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开设先后顺序、时量等的图示。该结构图有助于揭示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现象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学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作了一些探讨。该专业每学年开始时,都要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他们把课程逻辑结构图公之于众,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评头品足,以课程的新发展和教学上的新经验修改和完善课程逻辑结构图。由于切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智能结构,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较高。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仅从某种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凭直觉来判断取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开设哪些内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顺序,可流通的层次及互补的组合。如:单一课程(学科或活动)可与综合课程(综合学科或综合活动)组合,旨在实现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核心课程可与个别化课程匹配,旨在实现统一要求与个人基础的结合,一般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姻,旨在统一安排与个别选择的结合,实现“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机制;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辅佐,旨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使课程内容、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对象、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实证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学教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19-20.

[4]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11),(12).

[5]参阅彭波.大学课程生成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此文虽没有直接讨论“核心课程"问题,但对“核心课程”的制约因素有相关启示作用.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篇4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管理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及人员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挥组织、控制、监督、评价等职能,利用科学管理手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的活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构成要素

管理主体。主要包含三级管理机构:第一,高层管理机构,包括校党委等部门,主要从宏观上对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决策和领导;第二,中层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共青团、学生处等部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第三,基层管理机构,包括各系党总支、团组织、学生工作办公室等,就是在高层和中层管理机构的领导下直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是管理活动得以落实的保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运用合理的管理方式,就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管理方式涉及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心理手段等,这些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意义

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统筹规划,能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感,推动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共存中找准方向、站稳立场,保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有助于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素质、高尚审美情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现状

管理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从组织机构、隶属关系上,建立了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的三级管理组织结构,学校党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实行全面领导,以行政组织为主组织实施。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的建立,新形势下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体制正在逐步确立与完善。

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制度建设是组织生活的生命线和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教育上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国家尤其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共中央2004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目标、评估、队伍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规定,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更加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初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管理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得到贯彻落实,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2]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有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与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队伍结构。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正逐渐步入稳定化、健康的发展轨道。然而,在实际过程中,逐渐出现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管理理念上的“社会本位”忽视了被管理者的主观需求。所谓“社会本位”,即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认为社会才是真正的存在,管理应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进行。[3]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都在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社会本位”的管理观念忽视了人的主观需求。

管理体系内部缺少沟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共同作用,目前存在三方沟通不畅的情况。

学校与社会之间。一方面,缺少舆论宣传。社会舆论对人的思想具有“软”约束力的作用。[4]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社会舆论导向在某些方面与学校教育是不相符的,一些消极的思想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缺少社会实践。实现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相结合。[5]

学校与家庭之间。家庭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然而现实操作中学校教育往往忽视家庭的作用,导致两者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产生消极的影响。

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仍存在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专业结构比例失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由于队伍扩充的需要,一部分教师从教学、科研岗位走上管理岗位,兼负教学任务和管理任务,成为“双肩挑”人员,其中一些出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管理者在专业技能、职业意识上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合理的组织结构应该是按照工作的性质、任务来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才能发挥专业优势,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搭配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一部分高校教师从教学、科研岗位走上管理岗位,兼负教学任务和管理任务,成为“双肩挑”人员,虽然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然而存在理论政策水平、宏观控制能力、管理经验等实践方面的不足。

(三)原因分析

信息时代网络发展的影响。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利用网络能更方便快捷地获取海量信息,但是由于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是非观尚未成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不能自拔,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考验着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

管理主体方面。一方面,管理者重视程度不足,管理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安排随意性较大,也不善于根据现实情况抓住具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另一方面,管理者能力素质欠缺,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在理论素养、专业态度、职业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这也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管理客体方面。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没有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味追求物质生活和个人享受,忽视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大量时间耗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极少参与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导致学业荒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三、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策建议

(一)树立人本管理观念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它强调将人置于组织中最重要资源的地位,成为组织的核心资源和竞争力源泉。[6]我们所说的人本管理强调的是人的价值理性,指的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提高人的智力、完善人的品格和意志,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树立尊重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树立尊重意识,加强自我管理,强化自我约束,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保证其正当权利,对于管理对象的合理行为要积极给予鼓励,对于其不合理行为和诉求要合理进行引导。

坚持管理主体的引导性和管理对象的主体性。要充分调动管理对象的内在积极性,鼓励管理对象积极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注重培养管理对象的自我管理能力。第一,民主管理,保证管理对象的平等参与权;第二,推行差异化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尊重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所区别的管理方式;第三,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既要激发管理者的主体意识,也要注意深化交流和沟通,以内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容。

(二)发挥管理体系的合力作用

除了高校之外,家庭、学生社团、大众传媒等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

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重视大众传媒,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的教育引导功能,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社会问题调研等方式加深对于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长知识水平,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家庭教育是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来源,高校应通过有效途径,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家长接待日、进行家访等,让家长更多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子女思想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加强队伍建设

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这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积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干、纪律作风严明的专兼职结合的管理队伍。

管理队伍职业化。第一,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职业理想,并将此内化为强大的精神信仰和工作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不懈。

第二,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应具备较强的思想宣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还应具有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才能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组织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实行专业化管理。第一,丰富专业知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需要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

第二,增强能力素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具备一定的预测决策能力,要善于通过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来正确预测发展趋势;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须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加强自我学习来提升自我,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发展态势。

第三,坚持专业职务与职称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予以考核,考核要坚持客观、民主、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对考核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在职称评审、职务升迁上给予一定的倾向与照顾。

总之,只有从专业结构和队伍建设方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改善途径,以人为本,才能找到新时期适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47.

[2]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404.

[3]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8.

[4] 詹文都.政府公共关系[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67.

[5] 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0,230.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篇5

关键词:体育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完善

教学管理作为高等体育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效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打造高效课堂有重要价值,是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对于推动教学管理进步与改革有积极意义。新时期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遵循客观规律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提高与完善,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入手应用多项举措服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加强领导开创教学管理工作新局面

要围绕教学管理核心需求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积极开创教学管理工作新局面。高等体育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体育训练与文化课教学并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高等体育院校要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教学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教学管理政领导班子要定期研究管理工作,统筹协调,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工作任务,理顺工作思路,加强沟通协调,围绕提升、完善教学管理工作质量落实各项制度与政策,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要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工作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教学设备与条件,改善教学环境;要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度体系;要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不断完善监督激励机制,建立教育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二、更新观念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新时期高等体育院校要积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高等体育院校要切实结合自身体育、文化并重的教学管理理念,新时期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教育与服务紧密结合,打造优质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要围绕教学管理目标,结合当前教学现状进行改革与优化,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通过提供优秀的教师队伍、良好的训练与学习条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公寓、餐厅条件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尽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需要。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及时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广泛了解学生诉求,高度重视学生反映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切实解决各类影响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问题。新时期的教学管理工作要切实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公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在管理中强化服务意识,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强化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教学管理工作要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环节探索,创新实践方法,通过优化育人环境着眼于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实现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建立规范细致的学生管理制度

在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育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工作理念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规范细致的学生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管理制度要围绕高等体育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展开,结合本校实际,紧紧把握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在综合测评、日常行为规范、评优评先、违纪处分、学生申诉、资助育人、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学生日常行为严格管理,科学引导,使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促使学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手段方面要不断改进,着重加强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拓展学生管理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公寓门禁系统等数字化管理平台,利用QQ群、微信微博等载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实现工作程序网络化,保证与学生活动动态的即时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围绕学生生活重点,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服务,严格管理,积极推进辅导员、学生党团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等进公寓活动,加强公寓文化建设,积极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要以学生日常管理为基础,不断推进校风学风建设,把学生日常管理作为优良校风学风的基础和延伸,以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推进校风学风建设。高等体育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要顺应新时期创新改革工作需要,切实加强领导,更新观念,开创管理工作新局面,提升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配合细致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全面服务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服务高校管理。

参考文献:

[1]刘锋.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

[2]颜乾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4DOI:10.16534/13-9000/g.2015.2684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教学管理 创新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并使教学活动按照预定目标实现的过程,是学校日常教学的计划、组织、协调、监控、服务的办法,是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手段。在现如今的教学改革发展中,如何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职教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研究课题。

1 教学管理

管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规划,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它是一种教学组织结构,是教学运行的基本保障,使教学活动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

2 创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其自身的使命。创新教学管理是要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有效利用现有教学管理资源,改变管理上存在的惰性,打破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陈旧思想观念,在工作中建立有效的机制,优化教学管理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从管理基本职能出发,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为已任,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服务,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与期望。

3 教学管理手段的创新

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创新包括教学管理创新、科研管理创新、行政管理创新等方面。“学校以教学为本”的内在规律,显示了教学管理创新在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教学管理观念的创新是其教学管理创新的灵魂,只有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质量观念,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才得以顺利地实现。有一定专业知识、懂教育理论的高素质管理队伍是教学管理的需要,并以服务教学一线为宗旨才得以贯彻实施。它应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决策与调控上具备应有的能力,使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和谐、统一、有序的管理状态。

3.1 管理理念的更新

对于高校的教学来说,服务的前提是必须要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必须要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管理和服务作为高校两个教学管理中的两个侧面,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管理方式的更新

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调整、课程体系的变革等,要求为其服务的教学管理方式也要随之变化。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成熟、经典的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应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不断补充新知识,充满着创新的模式。教学管理只有主动适应变革自身的运行方式,才能发挥其在推进教学创新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教学管理对教学创新活动进行积极的引导,把握教学创新的时机,为创新提供必要条件,与激励机制、支持机制和协调机制的创新上相同步,从而使有效创新的目的实现。

3.3 教学内容的更新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创新是要对其传统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进行变革,改变以知识的记忆为目标,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内在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核心课程体系,推进教学配套条件的同步改革,构建教学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使教学相长的长效机制落到实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教育方向。

3.4 机制的更新

制度创新的关键是教学管理的科学决策机制的建立。在能够获取的较为准确、完整信息的基础上,科学性与适用性是比较关键的因素,必须建立高效的获取信息和及时反馈的通道。使教学管理者的决策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活动,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有效方法,并结合我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积极探索适宜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转变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服务意识,以构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3.5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保障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促进高职学院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建立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教学过程实施监督,并改进相关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各类适宜服务。注重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在思维方式上初具创新意识。

持续改进的方式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和保持,对教学管理过程及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将质量监控活动始终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管理循环运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保证教学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3.6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证管理的目标、过程和结果与高等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方式。它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学时安排与学分分配等。计划的制定应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要在内容的更新、知识的拓宽、个性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做足文章,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在过程中和谐发展,在教法上兼容并蓄,促进专业特色的发展,创建可持续的运行规律。

3.7 教学管理过程的更新

高校作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织,管理的和谐在于强调“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担负着对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任务,是与人发生关系最多的组织活动。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强调和谐理念,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的关键之一。其次,加强考试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需要。同时,实行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应得到职业能力的资格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未来工作所必需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强化学生自我完善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的转变。

4 结论

任何一种教学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应用均适应某一种特定的教学管理情境。在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改革中,要注意教学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具体操作模式,还要对教学管理思想和应用条件加以研究,并落实到实践中去,有效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互相补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小琴.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7).

[2]陈瑞群.新课标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15).

[3]方和平,胡雪红.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方法与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7(04).

[4]李文.高校教学管理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4).

[5]张洪.目标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山东社会科学,2003(03).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篇7

[关键词]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教师管理;启示

高等教育系统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非常关键。古代历朝统治者都深明此理,把高等学校教师的管理放在异常重要的位置,其经验教训至今仍值得借鉴。

一、古代高等学校教师职位的设置及其职责

西周大学,官师合一,没有专职教师。直到汉元朔五年武帝采董仲舒建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开太学,官立太学才有了专职教师。汉代太学教师称博士。“张汉东在《论秦汉博士制度》中将博士的职能概括为议政、制礼、藏书、教授、试策、出使巡视6项,但其最专门最经常的职责就是‘掌教弟子’,即以教授为主”。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古代高等学校教授的主要内容就是儒家的文艺与经传,即韩愈所说的“业”。其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传儒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教师的职责当然还包括解传“道”授“业”过程中学生之惑。

西晋于太学外别置国子学,置国子祭酒、博士各1人,助教15人,以教国子学生。至唐代,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六学一馆,均设有博士、助教,且职数不断增多。

至宋,高等学校教师职位及其相应职责的设置日益完善。高等学校设置有判监事(祭酒)(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司业(丞)(相当于大学的副校长)、博士、讲书(后改为直讲)、主簿、学正、学录(相当于学工处处长)、学谕、直学(相当于教务处学籍管理科科长)等教职。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祭酒总掌政令;司业协助祭酒管理校务;“博士掌分经讲授,考校程文,以德行道艺训导学生(授业、传道);学正、学录掌行学规,凡诸生之戾规矩者,处以五等之罚;学谕掌以所授经传谕诸生,直学掌诸生簿籍,以及稽察出入。此外,每斋设斋长、学谕各1人,管理斋务及考核斋生行艺”。

明朝高等学校教师职位的设置与宋朝大致相同,祭酒、司业掌诸生训导之政令,监丞参领监务,“明其约束,诸师生有过及廪膳不洁,并训惩之,而书之于绳愆册”。博士则从事其不变的职责一分经讲授。助教、学正、学录辅助博士共同负责“六堂训诲”,对本堂的学生“讲说经义文字,导约之以规矩”。典簿专管文案,既管教务又管财务;典籍同样是既管理书籍(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又兼管膳食。清沿用明制,祭酒、司业为正、副首长,“职在总理监务”,严立规矩,表率属员,模范后进。博士、助教、学正、学录“职在教诲,务须严立课程,用心讲解”。

综上所述,在日趋完善的教官设置中,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典籍等都是管理或教辅人员,只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才是专职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及教学和教育职责。

二、古代高等学校教师的选任与考核

《学记》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择师不可不慎也。”意思是说,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必须慎重严格选任教师。古代统治者在高等教育教师管理上着重抓住了两点:一是严把教师选任关;二是加强教师的考核。

1.教师的选任

汉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实行以来,中国古代高等学校教师都要求须是精通儒经的“儒士”。朝代更替,历史发展中,古代高等学校对教师的选用标准逐渐全面,选用方法也逐步完备,并日趋制度化。选择高等学校教师,道德修养是第一要旨,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德高为范”。同时,在一个将“学而优则仕”倡行到底的社会中,教师惟有智优方能使学生“学优”。因此,大学教师须是德高、智优、行重之人。

《学记》提出“慎重择师”,汉已有“严于择师”的传统。博士任职基本前提是属于官方确认的经学学派。《后汉书·成帝纪》中汉成帝的诏书明确规定,博士必须德才兼备,既要有“明于古今”、“通达国体”的渊博知识,也要有“温故知新”的治学才能,还要有“尊道德”,为人师表,“为学者所述”,即成为学生榜样的人格榜样。东汉时,选拔博士要有基层单位的程序书一“举状”,涉及其道德品行、学识智慧、社会背景、学术渊源、教学经历、身体健康……条件相当全面。此外,东汉博士还有限年50岁以上的惯例。

魏晋南北朝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应是德行高尚、学问渊博者,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西晋武帝时规定博士须“履行清淳、通明典义”,官位须在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人以上。北魏对博士、助教不仅要求其“博阐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而且还提出了博士需40岁、助教需30岁的年龄要求。

《新唐书·儒学传》记载,贞观六年,“尽召天下淳儒老德以为教官”。《唐大诏令集》卷一0二中说:贞观十一年又令诸州采访“儒术该通,可为师范”的学者充实各级教师队伍。《资治通鉴》卷一九五中说:贞观十四年,“是时上大征天下名儒为学官”。

元朝廷很重视高等学校教师的选任。“大德七年(1203年)朝廷专门讨论了翰林,国子学官选举事宜,认为:翰林院官选通经史、能文辞者,国子学官选举年高德劭能文辞者。后又有规定:国子监师儒之职,有才德者不拘品级选用。”(《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四《官师志》)这明确提出了教师任用的基本条件一通经史、能文辞、有德行。

明朝选任高等学校教师的条件,包括知识、德性、行仪、年龄等方面。“明初,国子祭酒、司业择有学行者任之”(《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四《官师志》)。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太学,国家育才之地,天下人才所聚。为之师者,不专务记问博洽,在乎检身饬行,守道尊严,使之敬慕,日化于善,则贤才众矣。”(《南雍志》)卷一《事纪志》)《明太祖实录》卷二五四载:各堂教官所以表仪诸生,必躬修礼节,率先勤谨,使其有所观瞻,庶几模范后学。

古代选任高等学校教师的方式比较多样:①朝廷征召。许多名师大儒,特别是前朝遗老隐居不仕者,往往由朝廷直接征召。②保举教官。这是自汉朝就有的一种用人方法,即朝廷大臣或地方官员按政府的要求推荐学官。③策试或考试。东汉在选拔教师时采用了类似察举的方法,予以策试。北宋前期,主要采用推荐并经过学士院的考试。元丰七年(1085年)开始建立较为完备的学官考试制度,规定:第一,必须是科举出身;第二,考试由国子监主持进行;第三,内容为专经的经义;第四,考试合格,成绩分为3等,上等为博士,中下为学正、学录。④会试下第举人充任。历朝历代许多会试不第,但又成绩优秀者,经考察可给予教职。⑤捐纳。捐纳之风 源自明朝,至清康熙尤盛。许多人通过向政府捐银,捐米取得教职。⑥其他来源。中国古代“官师合一”的现象十分明显,官员兼任高等学校教师的现象并不罕有。 2.教师的考核 汉晋时期,高等学校尚未提出博士考核的具体标准和有关奖惩、升黜措施。

到唐代,教师的考核与朝廷命官一样,由吏部统一掌握,分小考和大考两种。小考每年一次,评定是年等第。大考每3—5年一次。吏部参照几年小考等第,以决定其升降奖惩。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教师考核开始强调教学方面的因素。《登科记考·中》卷二十一载“诸博士,助教皆分经教授学者,每授一经,必令终讲。所讲未终,不得改业”。并且,“诸博士、助教,皆计当年讲授多少,以为考课等级”。

宋代逐渐加强了对教师日常课业的检查,并据此评定教师工作的等级。熙宁四年(1071年),朝旨命国子监索取直讲前后出策论义题及所考试卷,看详优劣。这是宋代高等学校对教师考核评定的规章制度日趋完备成熟的标志之一。同时教官的升职降任还须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来决定。

明清两代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高等学校教师考核制度。教师除了参加作为官员的一般考核外,还要参加考满制度。归纳起来有两个内容:一是“通经”。清考核教师每三年一次,按六等评定成绩。康熙时,凡四等以上者给凭赴任,五等学习三年再试,六等革职,即开除教职。雍正时考核标准有所提高,规定四、五等俱解任学习。任教六年,考核合格,可以升为知县。二是学生的科举考试成绩。《明会典》卷十二中记载:明太祖二十六年,制定学官考课法,专以科举为殿最。九年任满,核其中式举人,府9人,州6人,县3人者为最。其教官又考通经,即予升迁。举人少者为平等,即考通经亦不迁。举人至少及全无者为殿,又考不通经,则黜降即除职。可见以教官在九年任内所教生员中及第的人数多少为衡量其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三、古代高等学校教师的待遇

总体而言,古代高等学校教师的待遇是较好的,高校教师也一度成为颇具吸引力的职业。其待遇既有政治地位上的,也有物质薪酬上的,还有令人羡慕的发展前景。

1.地位

教师位尊,源于其执掌学术。据《后汉书·百官志》本注,汉代博士的礼遇大大高于其本来的级别,享受与卿大夫、郡守同样的礼遇。在正式朝会的班次排列中,博士位列在九卿丞、将军长吏、京师县令及其他的千石县令之前,还有权与高级官员一起列衔议奏朝廷大事。譬如,博士狄山曾在朝廷上与御史大夫张汤辩论和亲匈奴之举。

唐代高等学校教师享有很高的地位。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博士、助教分别享有正五品上、从六品上,正六品上、从七品上,正七品上、从八品上的品级。“唐代还以法律形式保障教师的人格和地位的尊严。这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得不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唐律规定,殴、杀教师属于‘十恶’中第九恶‘不义’,犯‘十恶’罪者,不准议请减刑,即使逢‘大赦’,‘十恶’亦不在其中。《唐律疏议》卷二散《斗讼》载:殴伤见受业师,加凡人二等,死者,各斩”。

明初,高校教师的品级大大下降,五经博士为正七品、助教为从八品、学正为正九品、学录为从九品的品级。后降为五经博士、助教为从八品、学正为正九品、学录为从九品。大不如前。

2.薪酬

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是一致的。汉代博士最初受秩400石,月俸五十斛;宣帝时增为600石,月俸七十斛;与县令相当。太学还建有“博士舍”专供博士居住,并为他们特制衣冠。

隋唐时期,教师俸禄与其品秩相应,国子博士岁禄为200石,每月俸钱9.2万;助教为90石,每月俸钱5.3万;太学博士为100石,每月俸钱5.3万;太学助教70石,每月俸钱4.5万;四门博士为80石,每月俸钱4.5万;四门助教为50石,每月俸钱2.5万。唐代教师的薪俸由3个部分组成:禄米、俸钱和田产收入。教师的俸禄是随朝代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定的。随着唐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禄米量明显提高;俸料由月俸、食料、资课、杂费组成;其他收入则由职田收益,伙食屋子(每月学校结算的伙食费盈余分发给教师),常食料(一种副食补贴)组成。这些都是按品发放的,不仅面广周到,且待遇极高。

明初,高等教育教师的俸禄能管一家大小的吃、穿、住、行,其待遇是很丰厚的,愿意做教师者人数颇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很高。他们严守学规师德,勤恳执教,为明政府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但后期教师待遇下降至封建社会高校教师待遇的最低点。与明代相比,清代高等教育教师的俸银禄米较为优厚,不过与历代俸禄制度相比仍然偏低。清王朝曾实行过蔬菜烛炭费、心红纸张费、案衣什物费四项补助。从体看来,封建社会高等教育教师的经济待遇虽不算殷实,但也比较宽裕。

四、几点启示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教师管理是全方位的,留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许多地方都值得现今大学教师管理所借鉴。

1.重视提升大学教师的素质

高校教师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古代高校教师素质最基本的要求可以概括成经明行修,德才兼备。达不到条件者被拒之门外,滥竽充数者则被清理出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创新性人才培养以及科学创造与知识生产等,都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学教师不仅是学者,更应是一位教育家!大学教师必须具备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才能适应各方面的要求。具体说,大学教师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知识素养:广博的通识性知识、精深的本体性知识、和谐的素养性知识、扎实的条件性知识、熟练的行为性知识和娴熟的实践性知识。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与教书育人工作相联系的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和职业品质以及如求知意识、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等都应被放在突出位置。而“远大的教育理想,高尚的人格风范,宽厚的知识结构,深邃的教育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独到的教育实践”,理应成为当代大学教师的教育人生追求的最高境域。

2.明确规定大学教师的职责

在古代,高等学校教师最初的职责是多样的,他们不仅教书育人,还参政议政,制礼藏书,出使巡视,直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随着教师专业性和专门化的加强,高等学校教师的职责集中到“传道,授业,解惑”上来。对高校教师而言,育人永远是其不可推卸的本体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师除了传授高深的学问外,还应该注意本学科最新成就与发展趋势,从事科学研究与科学创造。如果说古代教师从事科研完全是自发的话,那么在今天教育与科研已经成为大学教师的两项基本职责。大学教师应当自觉地将教育与科研统整起来,做到教学科研互促共生,才能以较高的学术水平培育人才,以较高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通过个人的科研与培育的“产品”——学生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良好结合起来,就如同古代高等学校的教师把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担负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传承、延续和创造着中国的文化一样。

3.严格大学教师选任

中国古来向有严于选师的传统,不仅对教师的素质有明确的要求,职责有明确的规定,还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严格择师则师质量高。贾谊、董仲舒、孔安国、夏侯胜、匡衡到韩愈、胡瑗、王守仁……皆为当世通博古今、道德高尚的硕师鸿儒。由他们执教高等学府,对于高等教育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自明末清初以至现代,捐纳教职现象层出不穷,以权谋取教职行为屡见不鲜。州学学正、县学学谕到国子监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皆在捐纳之列;从获取硕士、博士学衔到兼人教授、硕导、博导无不触及。这不仅对高等学校教师这一专业群体的选拔方式产生了严重消极影响,还直接影响到其数量、质量、任用、出路和职业声望。

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高等学校教师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需要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当前,我国高校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教师。为此,高校应当严把择师关。不严择师则道不尊,道不尊则师不严,师不严则有妨学生教化。严格教师选任的关键是要有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目前被实践证明的有效办法。只有通过严格选拔的人,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不合格者混入高校教师队伍,起到优化教师队伍、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作用;同时也肯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确立教师职业在社会职业群中所应占有的特殊地位。

4.提高大学教师待遇

“明太祖朱元璋很尊重教师,把教师的作用看得很重要。他认为努力兴办学校倒不如努力寻求明师,曰:‘务学不如务求师’。即:师得其人,则教养有效;师非其人,增广徒多何益?”他下令大规模祭祀孔子,提高教师的俸禄;对学校实行赐学粮制度,提高太学生的伙食标准。《清文献通考》记载:“雍正十三年九月举谕,各省教职乃师儒之官,所以训迪约束,为多士之表率也。若不赏给品秩,则与杂职无异,恐本人遂以冗散自居,不知殚心课士,以尽职任。著加给品级,以示鼓舞责成之意。”可见雍正深刻意识到高的地位和待遇将大大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令其不至“以冗散自居”,而“殚心课士,以尽职任”。

当前高等教育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功能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增加。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人们的经济地位产生了较大差距,教师“坐冷板凳”的理想境界受到极大的冲击。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仅对于解除教师潜心从事教育和科研的后顾之忧,无疑是一副振奋剂和定心丸。而且还会是高等学校教师职业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社会职业,从而才能吸引大批有敬业精神、有才华的人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这无论是对于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裨益无穷的。

5.重视大学教师考核与晋升

中国古代高等学校的教师考核制度,不仅规定了考核标准和时间,还指定专人司其事,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奖惩办法。通过严格的考核和监察,劝善惩恶,撤掉了一些品行不端、学识浅薄或年力衰迈、老弱病残而不能胜任教职的教师,促进了古代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古代高等学校教师的考核还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挂钩,因而教师对于教学都相当重视。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篇8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教学实践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及本科生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内容是最新的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项目管理课程的内容与现有的面向日常运营的职能管理课程有很大区别,传统的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课程的主要侧重点在于企业日常运营的重复性事务管理,这些课程所教授的管理技能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项目管理的实践。

1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项目管理是一门需要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而从事项目管理教学的大部分教师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对项目管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缺乏相关实战经验,长此以往,课程教学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1.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项目管理教学的内容局限于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模式局限于课堂上的“传递―接受”的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然而项目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掌握了多少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而在于是否具有项目管理的思维模式,再加上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如果高校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项目管理人员,其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1.3学生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项目管理课程合班授课的情况居多,在教师进行案例讨论时课堂秩序较为混乱,教学效果不佳。大多数授课过程中期末考核也对学生平时课程的参与程度没有涉及,也缺乏实际项目管理能力的考核,以上原因造成大多数学生在平时很少认真上课,都是在考试前进行理论内容的突击学习。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的理论学习不够扎实,实际的项目管理能力也不具备,难以适应以后的就业。

2课堂教学改进实例

2.1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实战教学

在项目管理的课程实践中,尤其是研究生项目管理这一类小班授课的课程,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小组授课的方法。在课程第一课时就以4―6人为一组对班级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班组成4―5个项目团队。之后再由项目小组自行选出项目管理各个环节中的负责人以及课程作业的分工方案。

在每一章节开始前,可以轮流选定一两个学习小组作为汇报人,利用宣传板或ppt的方式向全班汇报本节学习的重点及对章节案例的思考,汇报结束后还需对其他小组或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汇报和答辩的情况将由老师记入平时成绩。

2.2 提升学生实操能力,把Project管理软件引入教学实践

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中集成了各类实用的项目管理工具,是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必须要掌握的软件工具。但在项目管理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Project软件的操作较为生疏,对软件中许多实用的工具不够了解。因此,为了达到对接市场、从实战出发的教学理念,必须要求学生掌握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在实际的教学中,一方面用总课时四分之一的课时来学习软件的使用,对于有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需要通过操作软件来实现;另一方面,在期末的考核中,将项目管理软件的操作使用也纳入考核项,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

2.3紧扣实际、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项目管理是一门需要和企业管理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如果还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无法准确反映出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水平;另一方面也无法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际中,课程考核的重点在于测试学生利用项目管理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研究生项目管理的课程考核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课堂表现和团队作业占30%;案例展示与答辩成绩占40%;项目管理软件的操作与使用占30%。

3结语

在高等项目管理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与管理实际的不相符合,其根本原因是一方面授课教师对学生还采取传统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学校对授课教师也采取传统的绩效考核办法造成的。要以实践为引导,改革项目管理教学方式,一方面就需要授课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紧跟市场实际,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培养能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学生,为学生将来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在对授课教师进行绩效评价时,也应当研究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鼓励创新的授课方式和根植于实际的教学安排。

参考文献

[1] 刘祖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285-287.

[2] 孟曙艳.高校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成功(教育),2011(02):36-37.

[3] 董新平,蔡迎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03):57-60.

[4] 赵辉,李万龙,郑山红,张丽娟.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工程师,2011(12):67-68.

[5] 宁丰荣.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06):73-77.

[6] 何,邓晓梅.案例教学法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与评价探索[J].项目管理技术,2010(10):89-92.

上一篇:骨伤科与骨科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茶叶店的盈利模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