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31 17:10:29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篇1

1.自理能力欠缺,人际交往失调

多数学生缺乏独立生活锻炼,自我控制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此外,不同地域、性格、习惯、兴趣的同学汇集到一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或冲突,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一些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易产生孤独感和冷落感。

2.价值观念多元,集体观念淡漠

随着单一的思想认识模式正在被多元化的意识内容所取代,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淡化,他们过于关注自我,较少关心和体谅他人。进入大学后,部分同学存在自负、自私心理,缺乏应有的集体荣誉感,较少参与班级活动,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

二、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视角下的大学新生教育实施策略

高等教育是对基础教育的延伸、扩展和深化,对中学教育有很强的示范作用,直接且深入地影响着中学课程建设和评价标准。因此,高校要注重突破传统观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针对学生从中学步入大学,对周围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学习找不到方向和目标、人际关系不融洽等状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新生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与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着力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转变教育理念,打好对接基础

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大教育理念。要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体制障碍,与时俱进,大胆实践,帮助大学新生尽快树立新的人生目标,重视塑造他们良好的行为品质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创新创业的意识、务实奉献的品质,引导新生在接受系统知识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其次,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念。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开展新生教育,既是对“大学新生”这个主体的尊重,也是对新生的人文关怀。因此,要适应社会发展,建设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优、责任意识强的教师队伍,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多维度的、民主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激励机制,为新生营造自由、主动、活泼的发展氛围,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竞争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再次,要强调德育,树立人格教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是个体知识化的过程,更是人格社会化的过程,要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由无知、无能的自然人逐步转变为具有生活能力、自觉接受社会约束、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社会人。必须扭转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重视对新生的人格培养和塑造,把培养高尚人格作为新生教育的立足点和终极目标。

2.创新教育模式,畅通对接渠道

首先,教育内容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教学内容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反映现代教育要求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多地体现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推进学分制管理,让新生感受到充分、自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根据自身能力、兴趣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修学计划,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育人机制要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要根据新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实验室、寝室、食堂,热心关注新生的日常生活,并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引导新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生涯规划,自然融入学校氛围。再次,管理模式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要把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教育放在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位置,及时把握新生思想动态,关注他们能力的培养和优良品格的养成,重视他们的主体选择和个性表达。同时,要重视发挥社会和家庭在青年学生培养教育中的作用,引导新生加强自我管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全员化、全方位化和全过程化。

3.改进教育方法,提升对接效果

首先,要确立新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和塑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人,必须摈弃以授课为教学活动主题设计的传统,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的过程,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新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以合作伙伴的身份驾御教学过程,指导新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新生要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进行目标选择,自觉进行价值判断,发挥和挖掘自身主体地位的独特作用和积极意义。美国新泽西大学的新生头年计划让新生作为主体置身入学教育活动之中,广受欢迎,值得借鉴。其次,要构建平等畅通的对话渠道。要对新生真心关爱、高度负责,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教育引导工作。要重视教育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引导新生扩大活动范围,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交往能力;要通过组织师生恳谈、兴趣结对以及形式多样的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在师生之间搭建分享知识、交流情感的互动平台,促进教学相长;要重视发挥高年级学生骨干的作用,鼓励新生加强与高年级“学长”之间的交流,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时进行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为未来大学生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奠定感情基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新媒体教育阵地,掌握与现代大学新生交流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了解,促进新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再次,要重视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精心设计系列化校园活动,积极搭建更多平台,让新生在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识大学、开阔视野、锻炼能力、融入集体,提高社会适应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指导新生克服“新生综合症”,正确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自我调节、懂得寻求帮助,磨炼意志品质,保持开朗心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篇2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质量

1999年到2009年,是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进步的十年,毛入学率达到24.2%,大步跨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基本关系在大众化的十年历史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即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的关系、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高等教育自身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换言之,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结构与工业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的步伐还不相符,根本上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吹响了新世纪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政府、市场以及其他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期待高等教育在数量扩张的基础上实现质的跨越,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小康目标,实现民族振兴起到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一、 背景: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与大提升

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必须把它放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来考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飞速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左”倾思想和政治运动的严重影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错过了一次发展的时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进入了全面改革和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以1985年中共中央发表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系统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5—1992年,以1985年中央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主要是扩大高校自主权。第二个阶段是1993—2000年,以199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建设“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改革重点是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理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部委之间的办学权限,调整了部委院校,形成了中央与省分级管理,以省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各种探索。第三个阶段是1999—2006年,改革重点放在扩大规模,引进社会资源办学方面。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社会资源迅速进入大学校园。第四个阶段自2006至今,规模逐渐稳定,改革重点转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0年起,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为标志,强调育人为本,大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其中,高等教育最显著的变革始于上世纪末,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包括规模增长和一系列重点建设政策的推出,如“211”工程、“985”工程、部省共建、高教质量工程、对外开放与合作办学等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998年是108.36万人,在校生340.8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9.1%;到2009年已招生639.49万人,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将近3 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根据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就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扩招十余年高等教育规模增长了近10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波澜壮阔的高等教育发展为高等教育实现质的飞跃夯实了基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必然带来质量大提升的课题,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办大以后是办强。

二、 我国已经进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新阶段

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4%,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以后,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办大的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又吹响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思路决定出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理顺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 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首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具有优秀的师资、高质量的教学、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适宜创新的学术文化。其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大学本身而言,根据WTO服务贸易协定的规定,很多国家开放了高等教育市场,大学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从国家发展而言,在知识和信息社会,面对全球化竞争,依靠军事和武力掠夺资源、霸占市场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各国必须凭借自身的创新能力,包括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再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选择。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大发展,已经在规模上上了一个台阶,根据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跨过高等教育大国这个目标之后必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另一个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须设定高等教育强国这个新的战略目标,有了目标就会有效率,否则,失去明确目标的大学发展难免会出现随波逐流的现象。

2. 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我们很难给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的普世定义,但是,它起码应该包括以下内涵:首先,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必须适合社会经济结构,必须适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金字塔形结构,有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作为领头雁引领其他高校共同发展;一批高水平的普通本专科高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发达的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大量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其次,办学质量高,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基础设施都需具备较高的质量,具有较好的绩效。高质量的标准一是在国际可比指标上居世界前列,二是符合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培养的人才和输出的知识应该促进本区域和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有利于人类和平与进步。再次,国际性程度高。大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学校建设和管理上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教师和行政人员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

3.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规模扩张的十年奠定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未来的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必须由规模扩张让位于质量提升,质量提升战略转化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选择之一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头雁,缺乏领头雁的雁阵会迷失方向,缺乏前进的动力,因此,以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为入口,先进带动后进,引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提升,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务实路径。

三、 以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我们的国家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高等教育强国目标正是对社会经济变革的呼应。在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提出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应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应该突出优势,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以一流大学的建设引领“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发展,最终实现“一流”的高等教育质量。

1.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研究型大学创一流。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整体实力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主体。要建设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不可能出一流的成果。因此,学科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般拥有结构均衡、门类较全的学科体系,在整体学科水平比较高的基础上,有若干学科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法学、医学,耶鲁大学的人文艺术学科,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都是世界一流学科。因此,现阶段我们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采取所有工作齐头并进的做法不现实,不仅资源无法保证,也是缺乏效率的,务实的策略应该是在整体学科水平较高的基础上,资源与政策向优势和特色学科倾斜,保证有三五个学科站在国际前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 以师资队伍建设引领研究型大学创一流。是否具有学术大师、是否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而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两条腿走路,不仅在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在于师德与敬业精神。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教师的敬业包括爱业、勤业、乐业、精业、创业等基本品质。目前,高校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学术上不钻研,只好投机取巧;工作上没有协作精神,只看重个人利益的实现,甚至还出现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优秀教师应该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雄心,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底蕴。

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引进拔尖人才。吸引和培养应该并重,但在特定时段、特定专业,吸引是第一位的,引进三五个拔尖人才,可以使一个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2]316。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追求资源配置的绩效,对拔尖人才进行重点投资。人力投入在绝大部分世界一流大学成本中都占非常大的一块,在哈佛大学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每年用于教师的薪酬和福利占总预算的比例将近50%,剑桥大学每年也是把学校开支的大部分用来吸引精英人才。(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2]316。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核心职能,一流大学要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必须依靠优秀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学术水平、研究水平当然是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当前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盛行,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面临严峻挑战,优良的学统、道统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代际传递,而损毁它很容易,30年的时间一代人就够了。因此,对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有一种紧迫感。教师正则学生正,教风正则学风正,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必须拥有一批具有人格和学识双重魅力、让人景仰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经师”与“人师”相结合的典范,可以为优良教风、优良学风的形成、传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3) 师生“从游”,把“创造力”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师生关系的哲理。教育以育人为本,师生心灵相通,彼此间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要强调为师的责任,为师的信念,为师的爱心,教师是“师长”,一定要关心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师生在“从游”中进行平等的互动,教师不能压制学生的想法,不能要求学生把思想统一到自己的学术观点中来,为师的真谛在于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学术看法,允许学生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真正把“创造力”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3. 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文化创新奠基世界一流。继承传统,发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文化创新,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意识,是中国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石。(1) 继承传统。中国与西方文化各异,对人与自然、人文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认识存在很多差别,思维方式也不同。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意味着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与其他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对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日本大学有一种称为“会读”的读书法,很多学生一进研究生院就开始这种会读的训练,从较为浅显的文本开始,然后渐渐攻读生疏又深奥的文本。这种会读活动从做研究生时期一直延续到教授任职期满退休,从不间断。比如,京都杜诗的会读活动40年没有中断,学者们把所有的杜甫和白居易的文本一字一句进行解读。他们的《六祖坛经》的会读也是世界闻名的。蕴藏在经典中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其价值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长青,应该以虔敬的心情对经典文本进行理解、诠释、研究,而不是站在现代人的高度,带着现代人的傲慢姿态来解读经典著作,通过对这些蕴藏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原著的诠释,让学生们获得智慧启迪和超越时空的心灵升华。(2) 文化创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沟通历史与现实,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寻求启迪,同时要具有时代意识和世界意识,开阔视野,把握社会经济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脉搏,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创新文化,并通过文化育人把新文化、新思想传播、传承下去。

4. 加强国际性建设。国际性是大学竞争力评价中被引用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大学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经验看,广泛的国际交流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加强教师、学生和高级行政人员的国际交流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获得国际前沿的学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以人才培养为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阅读世界文化经典著作,比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康德、亚当斯密、托尔斯泰、泰戈尔等的经典著作。人文经典的阅读和讨论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实现心灵的沟通,学生只有接触不同文化的经典,才能深入了解世界文明。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感受多元文化的机会,如海外学习、短期交流等,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以外,能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目前,国内有不少研究型大学提出要让1/4的本科生有出国交流经历,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因为,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是提高学术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路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着眼点,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篇3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文化传承

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一直以写实主义美术为主流。写实主义在中国艺术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反映我们的生活。从民国时期到现当代,中国主流美术潮流就是各种类型或题材的写实主义。我国美术界对写实主义的推崇由各种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和民众文化素质造成。但随着国际美术交流的日渐增多,也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逐渐强大,美术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显现出了诸多问题。首先表现为中国的美术与世界美术发展的脱轨现象。虽然,美术不像科技可以用明确的指标去进行比较,但在文化主导方面,中国一直处于被引导的角色。中国的绝大多数优秀艺术家都有海外留学和进修的经历。相反,能够成为有影响力的美术工作者单纯依靠中国本土美术教育体系的培养是行不通的。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国文化和艺术环境发展的限制,另外一方面则不得不追究中国美术教育的问题。

在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扩招以及艺考生高考文化课分数的低录取使得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已经出现了人才培养过剩的现象。平庸美术人才过剩与高级美术人才的缺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不仅面对来自国外艺术文化交流与日俱增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国内的一届届美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适时地去发现问题和改变现状是中国高等美术不得不进行的计划。

1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专业与模仿

1.1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中国的绝大多数艺术院校的本科课程中专业技法课程占70%左右,相关的艺术理论类课程占30%左右。专业技法课明显成为了美术高等教育的重点课程内容。专业技法课重视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艺术理论课重视的是学生艺术修养、艺术理解力的培养。许多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有非常好的绘画技巧,但在阐释自己画作和思想时却是局促紧张的。

高等美术教育并非职业培训,这种职业性培训应该是专科或职业类学校的工作,高等美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思想、有文化引导力的美术大师,而不是美术工匠。

另外在国内的各类关于美术优劣评价的比赛和考试中,绝大多数人习惯于用画得像不像、画得好不好等标准却衡量美术作品,导致了高等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沿着画得准不准去努力。艺术院校的教师也用这种标准去评价和考核学生,很多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学生不被重视和鼓励,在专业发展中逐渐失去信心而选择了其他的发展出路。

1.2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对美术的“狭隘”理解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把绘画、雕塑等美术专业理解为一种职业,并且在等级制社会中把美术定位为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但我们回顾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会发现,美术可以成就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汇聚了各国艺术大师、19至20世纪的法国巴黎吸引了众多的现代派艺术先锋、如今的美国纽约成为时尚与艺术之都。这些国家和城市的强大无不印证了艺术扮演着文化发展中最强有力的角色。

如果单纯地把美术理解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职业或一个没有意义、不需要更多理念的技术劳动,这种美术教育也不太可能培养出影响国际文化的艺术大师。只有扭转对美术基础作用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找到正确的美术教育发展方向。

1.3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特定历史历程与对模仿的重视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起源于公益学堂这种职业性教育,美术人才的培养以解决功利性的需求为主。在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影响下,中国美术教育出现了“全盘苏化”的局面。长期因循契斯恰可夫的教学方法,注重摹写,淡化创造力和想象力。建国以来美术教育的目的基本上是为政治服务,并由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美术学院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培养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政治宣传的需要。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只能产生一种美术创作的风格即革命现实主义。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从历史发展到艺术服务功能定位,都决定了美术教育对模仿的重视。中国的美术院校多数是侧重于技术创作型的学院,像是培养技术的技工学校而非真正的美术大学。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2.1 创新能力培养是美术新时代的需要

当代社会,多媒体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新的具有更多科技含量和形式化因素的美术创作形式出现,原有的传统媒介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在逐u退出主流艺术领域。画家的想法与创意具有更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才具有更多的社会效应和国际影响力。时代在向前发展,文化和艺术领域不可能停滞不前,文化发展不可能固守传统。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需要艺术工作者不仅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更需要有强大的创新勇气。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就要顺应时展的趋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

现代艺术鼓励艺术家的个性表现,正是这种五花八门的个性化表现构成了现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艺术作品的可识别性越来越成为绘画市场上的重要元素,现代艺术家们也在竭力的塑造这种个人特色,赖利的视幻艺术、沃霍尔的商业气息以及波洛克的随意洒脱、培根的沉闷窒息等都让人印象深刻,所有之后的艺术模仿都难以引起更多的回响。

2.2 创新能力培养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

美术多以可视的艺术形象或形式来反映艺术家的思想及情感,艺术的每一次创作过程都是一次创新过程。成熟的艺术创造依赖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经过艺术家内心的体验,通过复杂的联想、辅助以视觉加工、转化等多种过程得以成形。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创新能力的结晶,艺术家的创新能力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

美术创作成为了所有美术教育环节的最终目标,创作能力的培养与教育除了训练和提高学生艺术造型技巧与审美能力外, 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追求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如学生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努力更有效,所以,创作环节就是让学生去尝试完整的艺术加工过程,从而明确今后的学习内容。

3 注重文化传承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作用

3.1 注重文化传承是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

高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被多次讨论,并在近现代一直是欧洲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尤为重视的话题。关于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孰重孰轻,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在西方的各类高等教育学府中普遍的做法是:在人文科类教育中普及理工类教育,而在理工类教育中加入人文科目的教育。大学教育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道德风尚的人,高等教育不仅是专业的教育,更是全面的教育。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重在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坚持。高等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不能通过具体的考试或模式来进行,它往往要通过更多地日积月累的不断努力,通过学生对深邃文化内涵的一种执着精神去坚持。这种学习和探索将是人一生的学习,也是比学会任何一种技能和任何一类专门知识更重要的学习。

注重文化传承体现在美术教育领域,反应为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美术技能,还包括对精神、价值问题的追问,对自然与美的思考。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美术教育、美术研习活动,往往强调灵感与顿悟的重要性;往往追问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信仰与启示,而非简单的视觉形象的塑造。正因如此,美术教育应像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在文化传承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

3.2 注重文化传承是拓宽学生知识面与就业面的途径

高等美术教育经过的多年的扩招之后,美术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但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导致了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了牵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大问题。拓宽高等美术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也是高等美术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拓宽高等美g毕业上的就业面就必须扩宽高等美术教育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就业时能选择与美术相关的其他行业,如艺术品收藏、艺术品鉴赏、艺术品买卖、青少年艺术教育、大众文化艺术事业、文化传媒行业等。与纯美术就业难相对应的是美术相关的其他行业及新兴行业的人才紧缺。大学教育是培养全面的人。注重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强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包含了宽泛的内容,使受教育者的知识体系得以全面发展。

拓宽高等美术教育的知识面,也是改变单纯的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教育形式。艺术不等同于技术,技术教育仅仅是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艺术的核心知识除了技能技法之外,还包括艺术修养、文化思想。艺术修养的高下,决定个体成为“匠”与“师”的重要因素。文化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个体成为“师”与“家”的重要因素。

4 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4.1 美术家的文化素养是创新的灵感和源泉

技术进步、文化发展与新艺术形式的萌芽总是如影随形,而这些高科技产物的美的价值和意义总是差强人意。原因在于其背后缺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认同感。脱离了文化传承的艺术创新显然是走不远的。

艺术创新往往被认为是困难重重的,困难的关键在于对前人的艺术作品的广泛了解和在此基础上的破旧立新。所以,没有深厚的艺术理论就无法进行基于历史与传统的创新。其次,文化素养为艺术人才提供了宽实的知识结构,宽实的文化知识是拥有灵感多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4.2 文化传承是一种学习,创新是另一种学习

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形式的学习,创新是一种突破形式的自我审视。创新要依托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不是奇形怪状,艺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引人向上、给人警戒、给人启示。文化传承的终极目标是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总结出能反映本时代精神和文化的新颖艺术表现形式及内容。

以创新为目的的文化传承不是单纯的复古,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新也不是另类的搞怪。在此消彼长的交替学习中,才是培养未来高级美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跃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艺术教育[J].高教探索,2006(5).

[2] 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罗伯特・基尔.社会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的流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刘同之.面对21世纪的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篇4

关键词:高师;现状;问题;构想;美术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C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1―0181―04

一、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概况

(一)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美术师资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了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理念。课程性质是:“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课程理念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性质与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

课标中课程的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来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课标中课程的内容结构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新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结构,改变了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需要的弊端,调整了传统基础美术教育课程大纲以美术门类来确定学习领域的课程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本次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淡化了美术专业技能的训练,改变了学科本位的传统模式,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突出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对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高师美术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基础美术教育的合格师资,因此,基础教育美术新课程对美术师资素质的要求,应该成为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定位与设置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师资。

二、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

设置的现状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是四大类: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通识教育课程有: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大学语文、大学计算机等课程。华东师大硕士研究生李海英在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高等师范教育教师课程研究》中,选取了中国大陆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显示:目前,在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中,通识课程约占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人文课程缺乏。我国不同的高师院校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区别不大,其比例占总课程数的25%左右,这是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种普遍现状。

(二)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三类。学科基础课程有素描造型I和素描造型Ⅱ、色彩表现I和色彩表现Ⅱ等4门;专业主干课程有国画基础、油画基础、色彩基础、版画基础、摄影基础、人体素描基础、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10门;专业选修课程有4个模块共48门,由此可以看出:学科专业课程占总课程数的50%左右,设计类课程明显偏低,技法类课程所占比例明显偏高,课程种类的多样性不足。

(三)专业拓展课程设置的现状

专业拓展课程分为教师教育课程、应用提高课程、理论提高课程等。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有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美术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约占总课程数的10%左右。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全面实施美术新课程的今天,大部分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课程体系仍然过于重视美术技法课程的设置。

(四)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的现状

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有教学技能训练(一)和教学技能训练(二),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写生、采风)、毕业论文等课程,占总课程的10%左右。三、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联不密切。

培养合格的基础美术教育师资是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通过对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出,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联系不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师美术学科课程的设置面窄,所开设的课程科目过于偏重于技法,没有完全照应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所涉及的内容,这将会造成毕业学生面对基础教育美术学科内容出现认知的盲点;第二,基础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强调“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两大领域,所占的比例超过50%,而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强调的是以“造型”为核心的技法课程,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不相协调;第三,美术《课标》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强调的是课程的“人文性”,而高师课程设置体系中的人文课程偏少,这也造成了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错位。

(二)高师美术教师教育四大类课程设置的比例不合理

比较高师美术教师教育四大类课程设置的比例,可以看出,美术学科课程设置所占的比例最多,高达50%左右,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比例占20%左右,而教育类的课程设置比例仅占10%左右,这种课程设置不符合培养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美术教育合格师资的需要。

研究美国、日本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状况”(见附表一),可以看出,其“公共基础课程”“美术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三大类课程设置的比例比较均衡,“教育课程”得到相当的 重视,所占比例最多。

(三)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美术学科课程设置效仿美术专业院校课程设置的模式,没有突出师范性的特征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

课程设置,是在以美术专业院校的美术学科课程为参照的基础上,增设一定的理论课程和教育课程而形成的,教学的重点仍然是美术技法、技能的传授,学生以训练美术技法、锻炼美术技能为主要的学习目标,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和美术技法、技能与新课程背景下基础美术教育的适应性没有得到重视,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师范特征不突出。

四、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的构想

(一)明确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师范教育发展的战略总目标是:建立开放化、终身化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培养面向21世纪的在数量、规模、质量和结构上全面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以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师资。”培养基础美术教育新型师资是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当前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因此,明确高师美术教师教育的办学目标,彰显教师教育的特色,改革以培养美术创作人才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创生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成为提高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

(二)优化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案

1.增设美术“课标”作为必修课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标”是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的准则。因此,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增设美术“课标”作为必修课程,让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充分了解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目标、价值、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只有这样,毕业学生才可能适应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现行的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实际,其主干课程的特点是美术“技法”性质的课程与几门“教师教育”性质的课程简单相加所形成的“拼盘”,这将使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基础美术教学的需要,影响了基础美术教学的质量。因此,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增设美术“课标”作为必修课程,是培养能适应基础美术教育发展需要的合格美术师资的需要。

2.增加“设计基础”类课程的比例

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包含“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而在我国大多数高师现行的美术教师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中,油画、国画等传统的造型技法类课程所占比例过大,课程的多样性不足。具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师课程体系中的“设计基础”类课程的不足,这种“差异”,容易使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基础美术教学的需要。因此,高师美术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增加“设计基础”类课程的比例。

3.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的比例

基础教育的美术“课标”把“美术教育”界定为“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由此可以看出,基础美术教育的重点在于美术文化的“教育”,而非“技术”的传授。基础美术教育的美术教师,需要的是广博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与我国高师现行的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是不相协调的。纵观当前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其课程设置的重点,仍然在于对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上,强调的是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法实践,“人文”性的课程不足。这将不利于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造成了高师毕业生“营养”不全的局面,难以适应基础美术教育的需要和美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的比例。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剑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针对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3]李海英,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林叶红,广西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探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5]张秀丽,浅谈中国高师美术教育[J].美与时代,2005.

[6]杜姗姗,商师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与中学美术课程体系关系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7.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篇5

关键词:法律保障;教育均衡;fundef;管理机制

巴西和中国一样是“金砖五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九个人口大国之一,作为发展中国家它和中国一样,面临人口多、底子薄的问题。巴西的教育发展同样与中国一样在基础教育发展中面临投入不足、配置不均等问题,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以宪法的形式保障教育的发展,加强监测提高教育的质量等。这些措施凸显了政府发展教育的决心和意愿,巴西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到其gdp的5.3%,在发展学前教育、提供平等入学机会、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方面给予政府和经费的扶持,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

一、 巴西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巴西的教育制度包括:2-3年的学前教育,8年的初等义务教育,3-4年的中等教育,4-6年的高等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结构性的不均衡是制约巴西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巴西教育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投资增长缓慢且结构不合理,过于偏重高等教育而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从而导致基础教育质量不高。[1]

巴西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较大,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是提供免费的教育,私立学校收取学费,但教育质量和条件在基础教育阶段明显高于公立学校。富人一般把子女送入教育质量高的私立学校就读,经济条件差的人则把子女送入免费的公立学校。高等教育阶段的情况正好与基础教育阶段相反,公立大学的教育质量和条件明显高于私立大学,公立大学也是免费,但是要经过选拔才可以进入,于是考入公立大学的大多都是就读在基础教育阶段质量较好的私立学校的富人子女。公立基础教育学校毕业的贫困家庭子女因缺乏竞争力而无法进入公立大学,导致了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公立高等教育资源被富裕阶层独吞了,出现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

巴西教育发展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地区差异和种族差异上。巴西东部的里约热内卢地区就学率一直较高,相比之下,西部的去亚马逊州等地区就学率就一直较低,东北部马尼拉尼昂等州的就学率则一直最低。[2]在巴西,未受过教育的有色人种比未受过教育的白色人种比例高15%,完成11年教育的白色人种比有色人种高5%,完成大学教育的有色人种比白色人种低8%。[3]

二、 巴西政府解决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有效措施

面对基础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巴西政府通过为教育立法、政策导向、加大投入和保障政策落实等一系列的多元措施来解决问题。

(一) 法律保障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法律保障教育发展方面,巴西政府制定了《全国教育方针与基础法》规定国家对教育负有以下责任:第一,提供强制性的、免费的基础教育,包括对在适龄时期未受教育者;第二,逐步实现强制性和免费的中等教育;第三,对有特殊需要的受教育者给予免费的专门教育,特别是在普通教育范围内;第四,免费接收0-6岁的儿童进托儿所或学前教育学校;第五,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提供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艺术创作的机会;第六,提供适合受教育者条件的普通夜校教育;第七,在公立基础教育中,提供学校教材、交通、膳食和医疗等辅助措施。[4]通过上面这个法律为巴西从托儿所到大学的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二) 增加教育经费的公共投入

巴西政府针对教育投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将教育投入写入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将其预算的18%用于教育支出,州和市政府应把不低于20%和25%的财政收入用于发展教育。同时规定联邦教育经费的30%,州和市政府教育经费的60%用于初等义务教育。巴西公共教育经费占其gdp的比例达到5.3%,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5]1993年,巴西发放了约8 400万册的课本,课本所用的资金约达1.16亿美元。“全国学校教具计划”提供包括钢笔、铅笔、黑板擦、笔记本等在内的学习用具,1993年,该计划给2 800万名学生每人发了一套学习用品,词典、地图册、百科全书等则以低价出售。同时,巴西对贫困学生实行国家助学金制度。2002年,全国有870万名儿童享受助学金,7-14岁儿童入学率为97%,2003年文盲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8%。经费方面的投入有力地保障了巴西的教育机会均等[6]。

1995年,巴西新政府上台后,实施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政策。这项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设立“基础教育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基金”(fundef)(以下简称基金),该基金依据《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设立,并且于1996年9月13日正式实施,其主要内容如下:州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15%必须确保仅用于发展基础教育(1-8年级),为期十年;该项经费必须在州及地方政府小学,按照入学人数进行平均分配;联邦政府应确保最低生均经费;该项经费的60%必须用来支付在职教师的工资;该项经费依据新标准分配,其他机构不得截留;基金经费设立专门账号,保证经费只被用于基础教育。2004年,巴西现任政府开始推动一个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计划,期望在原有改革成果上取得更大政绩。首先他们在基础教育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基金(fundef)的基础上设立了一个基础教育发展基金(fundeb),将该基金拨款范围由原1年级到8年级扩展至学前到中学三年级,为原基金(fundef)中未涵盖的中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增长提供必要支持。[7]

(三)通过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发展

为了解决基础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巴西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在巴西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政策和计划,如全民教育十年计划、全面援助儿童和青少年计划、东北地区基础教育计划、印第安人教育计划、学校学生资助计划等。[8]1999年,巴西规定生均最低投入为315雷亚尔(巴西货币单位,当时1美元约合1.6雷亚尔),联邦政府对于人均收入总值低于标准的州予以补助。1995年创立并实施学校资金计划项目,使联邦教育薪金自动直接分配到各州学校。1995~1999年的4年间已经将10亿雷亚尔分配给了13.7万所学校,每年平均有2900多名学生受益。针对教育上比较缺乏基金的贫穷地区,政府启动了部分由世界银行资助的东北地区项目及基金项目帮助其发展基础教育,为年轻人和成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东北基础教育项目在1993-1999年的6年间在该地区9个州投入了大约8亿雷亚尔。1998年学校开始加强基金项目,在之后的6年投入了13亿美元,第一阶段集中于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并从1999年开始扩展到了东北地区。[9]

2001年巴西制定了“全民教育十年计划”,提出了本世纪前十年要达到的目标,其中规定“建立起明确的教育秩序,保障所有7-14岁儿童都能接受8年义务教育,保障所有未能在适当年龄入学的人都能接受初等教育,扩大各级教育的范围,包括早期学前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2007年,巴西总统卢拉签署了新的“国家教育发展计划”,在基础教育方面,该计划确定了教师最低工资和教师培训计划。在教育财政上进行改革,基础教育经费拨款系数不仅按照学校的阶段和类型,还要根据学时的扩展进行计算,与政府部门相联系的幼儿教育中心也被纳入拨款范围,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支持。[10]

三、 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启示

巴西国情与中国国情类似,,在基础教育发展问题上也曾面临的许多问题也与中国基础教育有相同诸多相同之处,但巴西政府在过去十年间迅速地改变了这种状况,其中许多具体措施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

(一) 政府要以根本大法宪法的形式保障基础教育的发展

当前我国颁布的关于教育的法律文件主要有:198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中国成立后,在这些法律文件的规范和帮助下我国的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价值。由于我国当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还存在教育投入不足与分配不均并存的问题,因此,国家有必要以根本大法宪法的形式规定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目标、内容,明确基础教育发展的职责与权力与义务。加大国家财政对于教育经费的支出,明确各级政府对教育支出的比例,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根本大法的保障。

(二) 建立良好的基础教育管理、投入和发展机制

巴西政府在普及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运作良好的机制。巴西基础教育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基金(fundef)设立专门账户,按规定自动拨款,平等对待联邦、州、地方政府三套教育体系,使基础教育经费免遭挪用和其他因素干扰,推动基础教育各投资主体共同参与,解决了教育经费中存在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普及。经费来源由法律予以保障,规定联邦政府、州、地方政府用于教育的财政比例,确保了基础教育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现在对于教育的支出已经占到gdp的5.3%。同时联邦政府为了促进基础教育地域发展均衡,还专门拨出一笔经费,用来确保各州每名学生年均经费都能达到最低标准,从而解决了最贫困的东北部地区基础教育普及问题。我国政府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要在20世纪末使教育经费投资占gdp的4%,然而到2011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时仍然提出在四年内实现4%的目标。总体来看,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巨大的,但是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并且分配机制不明确,没有一套良好机制来运作。因此,国家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管理、投入和发展机制。

(三) 多渠道保证教育经费的来源,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在国家经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除了保证国家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以外,还可以寻求国内、国际各种组织与团体的支持,对于关心、帮助教育事业发展的个人和团体予以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从国家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对弱势群体的补助,以体现教育的公平性,重点发展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协京.巴西: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1(11).

[2]高艳贺,黄志诚.巴西教育平等透视 [j].外国教育研究,2007(8).

[3]lam d.generating extreme inequality:schooling,earnings,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capital in brazil[eb/ol].eric.ed.gov/sitemap/html,1999-11-08/2006-12-02.

[4]黄志成.巴西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409-410.

[5]李协京.巴西: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1:11.

[6]黄志成.巴西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341.

[7]陈亚伟.巴西基础教育十年进展述评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6(5).

[8]黄志成.巴西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328

[9]castro,g.d.helena.m..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challenge of quality and equity(brazl)

[eb/ol].math.unipa.it/~grim/21_project/21_ciechocinek

_04.html,1999/2006-12-03.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南京市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79-06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1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前期要掌握的知识。从世界发展的历程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的逐步提升的过程,“在义务教育还未普及的时候,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在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基本教育。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第一,要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这是本质和前提;第二,要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教育的民主与公平,这是保障基础;第三,要让更多的人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这是更高发展。

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往往是由于社会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现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引起的,在很大程度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结构不均衡的制约。因此,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政府应当对基础教育投入进行适应性的提高,通过扩大基础教育资源总量来改善基础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均衡状况,通过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来不断缩小基础教育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受教育者同等的教育权利和义务。

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初中、高中),其中,小学和初中共九年为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因此,我国的幼儿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不包括在义务教育范围内,因而也就不在财政经费保障的范围内。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已经成为世界基础教育的普遍事实,多数国家开始义务教育的年龄为5-6岁,完成年龄在14~18岁之间。

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即教育财政投入、设备设施、师资配备、学生生源等,通过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以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包括各类教育)实现均衡配置,这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二是在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应侧重保障基础教育入学的平等权利和均等的入学机会;三是在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应侧重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为目标,来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和优化发展。

2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优化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国家将用于基础教育的财政资金,按照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初中、高中)发展的客观需要,形成各类支出的集合和一定的数量关系。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基础教育的阶段结构和收益结构来决定的,但也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国家制度体制和财政收支状况等因素影响。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是基础教育财政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对于提高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础教育的阶段结构,是由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构成的,每一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基础教育的收益结构。则是指各阶段基础教育所能实现的不同的教育价值或教育成果的社会价值。由于基础教育的各阶段都是人类个体成长发育、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因此,政府应当对各阶段的基础教育进行充分的投资,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同等地、充分地接受各阶段基础教育。但相对而言,小学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则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积累知识、形成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更为重要的时期。并且在幼儿教育阶段,家庭教育能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部分替代。因此,在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的前提下,把小学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实施阶段和财政重点支持阶段,也是比较合理的。实际上,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对社会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或教育价值是不同的,会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越来越小。希腊经济学家萨卡罗普洛斯在1985年对44个国家的教育进行研究就发现,教育投资收益率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下降,即初等教育投资收益率最大,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又次之。因而,基于这样的效率的考虑,国家在分配教育经费时由多到少地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使资源主要向社会收益率高的基础教育倾斜,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收益回报,也是合理的安排。

要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及教育发展的整体规模效益,不仅在于有效地增加财政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国家或地方教育财政投入在整个国民收入和财政总支出所占的比例,而且更在于加强管理和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最终体现在基础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上。即如果教育财政支出的各种资金。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各级各类基础教育事业有计划地按比例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基础教育的整体规模效益,那么我们便可以认为基础教育投资的效果是好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是合理的;反之,则投资和支出的效果是差的。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一是合理安排原则。它要求政府在安排教育财政支出的使用上有其合理性,做到既能保证各项基础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又能有所侧重。二是动态优化原则。它是指依据财政支出能力,以及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而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各种经费比例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使之始终处于最优组合状态,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公平原则。它要求政府对基础教育应该创造一个机会平等的大环境。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同等地享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特别是使那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也都能平等地接受较好的基础教育。四是效益原则。即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不仅要在经济上实现低投入和高产出的效益,还要在教育价值或社会价值方面获得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这就需要采用最佳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3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经济社会对人才资源需求增加,等等,带来了老百姓对高质量教育和均衡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电促进了政府教育职能特别是基础教育职能的提升,政府对基础

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能责任明显增强;其次,政府基础教育职能的提升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使新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能够适应和完成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能责任;第三,新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体现了政府基础教育职能的变化及其要求,但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程度和最新状态,也反过来决定了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能责任的实现程度,影响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结果的好坏;最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好坏,必然影响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能责任的强弱,也必然影响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速度的快慢。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普通老百姓迫切需要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愈来愈明显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逐渐成为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较突出,要短期内快速实现均衡发展并不现实,也存在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因而,除了继续提高基础教育财政的支出规模之外,努力优化基础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使之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产生更大的绩效,也是政府必然要选择的一个努力方向。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当前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政府根据职能重点转变来调整和优化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以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实现教育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学校管理教学理念等基础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合理和均衡的配置,最终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均衡和结果均衡。

4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总体结构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总体上是与基础教育的功能结构、收益结构相一致的,体现了教育财政的理念、状态和政策,在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的前提下,体现对小学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的重点倾斜,最大限度地为公民素质教育、国家人力资源积累等打下坚实基础和提供有力保障。从表1可看出,2008年用于小学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的国家财政性经费分别为32 978 952万元和22 507 836万元,远远大于用于幼儿教育财政性经费的1329 444万元和普通高中教育财政性经费的9612 420万元,前两者分别是幼儿教育财政性经费的24.8倍和16.9倍,分别是普通高中教育财政性经费的3.4,倍和2.34倍。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也大致类似。

二、南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1 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

目前,南京全市有各类中小学、幼儿园1100余所,在校生约84万人,在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了15年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指标;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普遍达到现代化标准,全市所有中小学100%实现校舍标准化,100%实现网络教室“校校通”,许多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家庭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多样化的成才追求已基本得到满足;现在每年通过保送、提前被国内高校录取以及直接考入国外高校的南京学生近2000人;南京已与3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在宁留学的外籍中小学生3000多人,每年还选派100多名骨干教师赴境外培训。南京力争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较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同期的水平。

2 南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在总体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更高水平、相对于普通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对于全面协调高水平发展来说,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1)阶段结构的发展失衡十分突出

学前教育是起点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应该惠及全体儿童的普及性教育。尽管目前南京市学前教育普及率达96.5%,适龄幼儿在园人数的比例较高,但有限的学前教育财政经费通常只投向公办园,导致公办幼儿园和优质幼儿园“僧多粥少”、“一票难求”,“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在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都十分突出。整体上,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和规模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形成了十分突出的矛盾。学前教育成为南京市15年高水平基础教育的“短板”,这与政府的相关财政投入严重不合理有关。

据台盟南京市委员会2011年3月提交的一份集体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在南京市教育局的教育专项经费中,还没有设立学前教育专项,也没有明确学前教育分配比例,从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上来看,幼儿园与其他阶段教育的相差比例很大。以鼓楼区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例,幼儿阶段为200元,义务教育阶段为810元。由于教育财政经费有限,投向重点不在学前教育上,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仅占教育附加费的3%左右。而相邻的苏州市,2010年幼儿园共有405所,享受政府财政扶持的幼儿园达268所,古到了总数的66%;而在南京市享受政府扶持的幼儿园的比例则只有12%。

(2)城乡区域结构的发展差异较明显

从全国情况看,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均经费投入等方面,是城区好于郊区,而郊区好于县乡。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和大力建设教育名城的南京市,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在教育事业发展指标方面,从13个区(县)的2009年数据比较看,小学升学率最高的为128.76%,最低的为61.72%。二者差距高达67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最高的为107.79%,最低的为96.00%,差距近12个酉分点。从城区与郊区、县的升学率差异上看,城区的初中升学率较之郊区、县高出近10个百分点,而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前者比后者高出20-30个百分点,反映出郊区与县的升学水平相对较低。

从办学条件上看,以普通中学为例,2009年全市学生生均占地面积为32,09平方米,其中城区占地面积最少。为18.09平方米,郊区占地面积最大为39.94平方米;城区生均拥有图书量最多为33.0本,县最少为27.9本;计算机人机比城区为4.2:1,县为8.6:1,郊区、县和城区差距较大。

从师资水平上看,不论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的专任教师,高层次学历和骨干教师数量都呈现出从城区、郊区、县学历水平越来越低的趋势,城区教师的学历水平总比例最高,县与之有明显差距。就“区(县)与区(县)”之间而言,全市幼儿园、小学和普通初中教师学历达标水平。最高的区都达到100%,最低的则分别为89.23%、98.88%和95.77%,差距依然明显。

从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看,经费投入的区县差距,直接导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可能出现失衡。2008年度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最高的区为生均4.36万元,而最低的区为1.55万元,相差近2倍。2008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最高的区为1.13万元,最低的区为0.59万元,相差近1倍。初中

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最高的区为1.72万元,最低的区为0.55万元,相差逾2倍。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最高的区达906.38元,最低的区为300元,相差逾2倍。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最高的区达1223元,最低的区为456元,相差近2倍。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最高的区为37.21%。最低的区为14.52%。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支出最高的区为75.87%,最低的区为51.89%。

三、南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思路

1 树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理念

均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的教育,均衡教育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包融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教育理念,并且有相应的方式和策略来确保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均等机会和公平结果,来实践这一更为先进和现代的教育理念。树立了均衡教育的新理念,才能确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力量,以引导一般常规教育向均衡教育的转型,有效推进基础教育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发展。

当然,均衡教育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因为一方面,一般常规教育向均衡教育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由于受教育者客观上存在个体的、内因的差异,外因作用不可能完全消除教育结果的差异,因此,教育机会、结果的公平和均等是相对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均衡教育的这一特性要求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方略也是动态的和发展的。惟其如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2 确立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均衡基础教育的新方略

对于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南京来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不可能是“削高填低”、“削峰填谷”模式的,不可能把投入教育发展水平高的领域和部门的公共资源拿出来,投向教育水平低的领域和部门,否则,必然使南京市的基础教育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愈来愈远。因而,当前只能继续扩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使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领域和部门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和公共资源,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以这种逐步“填平洼地”、“多造新塔”的方式实现各个学校的“共同富裕”,才能既保证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内涵不断丰富,也在此优质的基础上实现均衡发展。

3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确保规模增长和重在优化结构

基础教育具有巨大的社会溢出效应,是一种准社会公共品,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这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历史的和世界的共识。近年来,南京市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规模较大,且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也较高,但在GDP中的比重却相对较低,因此,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由于南京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将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的,是“填平洼地”式的发展,而不是“削高填低”式的发展,因而,确保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也是南京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前提。

基础教育财政资金在不同用途、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形成了基础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明确地反映出政府在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职能状态、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也最终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完成效率和基础教育的发展结果。因此。在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规模既定的前提下,南京市应大力调整和着力优化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以全方位适应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取向,显著提高财政支出在新情况下的产出效率,有力推动基础教育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发展。因此,当前着力优化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四、南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对策

1 大力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教育公平的起点。政府应该从战略高度审视学前教育的意义,明确政府职责,扩大学前教育的普惠性。

(1)强化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

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专项预算,在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同时,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建立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省定标准)拨付制度,切实提高政府保障水平。实行“区县为主负责。区县、乡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全市所有学前教育机构,均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把幼儿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教育体系,建立教育、财政、规划、建设、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区县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

(2)将新建公办园作为政府重点工作

新建小区、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必须按省级优质园标准配套建设幼儿园,建成后移交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严格执行办园标准,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办好两所达到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村办园全部建成合格幼儿园。2015年,全市省优质园应达到75%以上。

(3)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主的办园体制

每个区县每年应新建2―3所达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到2015年,全市公办幼儿园数应达到幼儿园总数的70%,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办园达到总数的30%,公办幼儿园数达到幼儿园总数的60%。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学前教育,扶持、提升非公办园的办学水平。对那些已经合格的,有一定规模的非公办园,政府要用补助基金进行适当补助,帮助他们提升质量,降低收费。对那些质量有保证,愿意承担普惠任务的幼儿园,政府也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幼教质量

加强培训现职教师(包括公办和非公办),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逐步提高在编公办教师、保育人员比例,依法落实幼儿教师身份、地位和待遇,着力解决幼儿教师的基本待遇、保障等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拓宽幼儿教师来源,吸引体育、美术、音乐等多学科非幼教专业的师范院校优秀人才,在获得教师资格后充实到幼儿园中。提高学前教育科研效能,推进幼儿园内涵建设与科学发展,支持幼儿园在保育、教育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鼓励优质示范幼儿园通过“集团化”等途径,放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帮助和扶持薄弱幼儿园不断改进管理,提升办园的质量和水平。

2 统筹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教育发展机制

积极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制度上鼓励探索,勇于创新。具体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1)在办学条件上力促均衡

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应加大对财力困难区县和相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要加大县级政府的统筹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扶持农村地区的弱势学校,使全市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的标准,拥有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从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

服务均等化,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教育发展环境。基础教育阶段一律不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积极扩大普通热点高中指标生分配计划,促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明显缓解择校矛盾。

(2)在师资队伍调配上力促均衡

积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和交流机制,鼓励优势学校中的优质师资和薄弱学校之间的交流,通过师资轮换调整,保证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同时,从政策、经费、机制等方面对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区域内名优教师和优秀校长的有序流动,搭建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名优教师、优秀校长互动、共享、交流平台,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协调发展。

(3)在教育管理水平上力促均衡

在保持规范管理的连续性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优化学校发展思路,努力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实行教育组团,不仅能够节约教师人力资本,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而且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统一管理,对推进城区和乡镇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

鼓励普通高中自主发展,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树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质量观,促使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高中。鼓励学校立足学校传统、地域文化、社区资源、学生需求以及办学条件,创新育人模式,改革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创建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共同建设的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形成学校教学有风格、学生发展有特长的局面。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渗透,创新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鼓励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积极开展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合作与交流,探索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探索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工作机制,为特长学生、超常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积极与境外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在高中学校开设国际课程,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跨文化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4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一是要强化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合理定位民办教育的功能、层次、类型、结构和比例。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出资办学,努力办好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和民办幼儿园。二是要制定落实民办教育发展政策。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维护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确保在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政府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资助制度,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发展民办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和表彰。三是要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加强对学校在招生考试、入学收费、教育教学、学校资产、财务会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促进民办学校提升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完善民办学校变更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制度。鼓励民办学校对岗位设置、师生管理、班级体制、教学管理等学校内部民主管理进行创新。

5 完善政府助学制度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篇7

一、基础教育现状

基础教育是关乎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近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无论是在整体效益、培养质量,还是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例如:全国青壮年文盲下降到4%以下,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20世纪末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且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实现重大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

然而,在多年的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内部资源配置、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目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学生现状。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影响,正常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偏差,导致原本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变得十分单调、枯燥和无聊。近几年,时有出现的中学生集体毁书、焚书事件,中小学生自杀事件,都折射出了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2)教师现状。受目前社会上部分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的影响,不少教师除了“教书”(狠抓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很少承担育人的职责。另外,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重心都集中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上,致使部分教育目标、理念出现偏差――重分数,轻育人,也间接催生了中小学教师个人素质和技能的片面发展,导致所教学生素质的欠缺和畸形;(3)学校现状。目前,不管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唯有分数、升学率才是学校的“正道”,至于如何“育人”,怎样全方位地去培养学生,健全他们的人格,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都变得无足轻重,导致“现在的学校就像一座制造分数的加工厂,教师变成制造分数的机器,学生成为加工后的产品,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产品优劣的标准”等现象的出现。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应该围绕孩子的人格形成而展开,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而不是漫天的考试与分数。目前,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基础上,基础教育如何持续、稳定和高效地向前发展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既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又具有长期性的境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上,我们应全面分析阻力,变阻力为压力,用积极的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克服困难,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1.教育评价与教育利益、办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缺乏统一。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突破教育评价与教育利益的固有关系。然而,基础教育对市场经济响应的滞后性,进一步激化了新经济体制与旧教育体制的矛盾。因此,基础教育不能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必须规范教育管理,优化办学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教育利益的高度和谐统一,才能满足教育消费者的选择性的消费要求,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2.缺乏真正的因人而异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以及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努力把人的短处变长处,但更注重的是挖掘每个人的长处,让其长处更长。因此,社会需要一种包容的大教育和因人而异的小教育,只有大小教育互补,才能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功能。

3.缺乏民间教育的氛围。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政府或政府部门全面领导和管理的,而民办教育,只是对政府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在政府教育缺乏某种资源条件的前提下产生的,并时刻受到市场经济和政府教育的影响。因此,民间教育更应办出特色,全面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与天赋,并为政府主流教育提供一个强劲的参照体系,进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4.教育管理缺少创新。目前,基础教育管理的结构、效益和质量已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教育管理思想滞后,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且教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不够、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以及创新性。落后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将导致管理沟通不畅,缺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管理框架,缺乏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进而带来许多问题。

5.国内的教育市场排斥教育国际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教育体制逐渐趋向于复杂化、多变化,将深刻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冲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全面提高教育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地利用国外的教育资源,缩小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差距,全面构建国际化的基础教育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

6.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轨。教育理论源于教育实践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然而,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惯性仍与社会实践存在不小的差距,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从源头上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力度较小,导致优秀的教育科学著作的短缺,不能满足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校教育实践的高要求。其次,在面对先进的教育理论时,教师普遍存在心理上崇拜、态度上拒绝、方法上恋旧等情况。此外,教育理论的宣传缺乏力度,传播范围小,直接影响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

7.基础教育的不均衡性。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在资源配置上极不平衡,差异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城乡、东西部以及重点与普通学校之间。首先,要实现国家对基础教育硬件设施投入的相对均衡化,并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初步实现基础教育权利平等化。其次,打破教育平均主义思维,在基础教育平等化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充足的空间。

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仍存在着许多阻力。然而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实现传统教育文化精髓的传承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完美互补、共同发展,为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源泉。因此,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化、内容综合化与教学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1.基础教育优质化

教育民主和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从总体上看,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要放在提高质量上。因此,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将从外延扩展上升到内涵提高,追求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实施优质教育战略。同时,知识经济需求创新型人才,并依赖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基础教育将发展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教育,成为主导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2.基础教育人本化

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和谐统一。为此,基础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秉持人本化的教育价值观,才能向着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教育体系才能向着更加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3.基础教育国际化、综合化

重视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基础教育才能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境外教育资源,才能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提高国民的素质。因此,我们应与时俱进,善于把握时机,吸引更多、更优的境外教育资源,使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向着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合理构建综合化、国际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个性、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4.基础教育均衡化、统一化

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之后,《2010-2020规划纲要》明确把教育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旨在于2020年实现区域内(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均衡发展。

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学生接受到与其发展潜能相适应的教育,不致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生活地域以及自身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在基础教育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另一方面,学校应致力于内部发展力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外部资源的支持。然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目前陷入了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双重思维困境。因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运用渐进主义改革方法论联合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两种改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握教育活动的整体平衡,先普及后提高,循序渐进,以改革促发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

5.基础教育管理自主化、系统化

目前,扩大中小学办学自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共同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应放弃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模式,扩大中小学校的办学自,如校长选聘权、教师聘用权、办学经费使用权等,使管理者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创办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质量的学校,使学校的发展全面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以“发展”为主题的当今社会,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基础教育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望。改革进程中将会遇到复杂多样的阻力因素,从而加大改革任务完成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坚定基础教育的价值立场,坚持不懈地支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与方向,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必将稳步前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并富有成效地向前发展。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篇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深,这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还直接影响了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的发展改革。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教育都趋于信息化,并且发展相当迅速。由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教学情况,需要从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营造老师与学生和谐相处的氛围等方面进行分析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与教学。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教学方法;基础教育

引言

研究表明,当前的基础教育形式依然是传统的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形式。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输入,但没有做到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自身后续的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在进行研究期间,研究人员经常到基础教育课堂中进行实地观摩与详细的分析,以及在与各个学科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即使是在信息化教育的条件下,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

1、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含义

基础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教育信息化来说,外界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使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之中,完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获得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尽快的适应社会,迅速实现教育改革的完成。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就是在国家和教育管理机构的领导下,为了更好的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最大程度的服务于基础教育,全方面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与综合,把网络作为平台,实现高效的教育管理、高水平的教学水准。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速度和实现现代化教育的步伐。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必须要突出基础教育管理以及基础教育教学的特色,与高等教育相比,基础教育是统一的并且比较基础,基础教育管理应该最大程度的做到规范标准,层层管理。要关注基础教育发展的全面性,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同时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

2、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特点、本质和目的

(1)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特点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有很多优点,例如管理更加智能方便、管理更加依赖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等。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能够很迅速的获得信息并且在较快的时间内传播出去,有效的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教育管理方面看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拥有开放、科学等特点。开放性使原来的孤立的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被打破,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由此得到多个地区之间的有效的交流与监督,促使基础教育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系统性是指各基础教育管理机构之间的互相依存性,各机构是一个关系紧密的整体,各机构需要合作与相互配合,避免“内乱”的发生。交互性则是改变了传统的命令与决策执行模式,促使学生、学校、教育管理机构,甚至是全社会都能达到平等关系。科学性则是完全的体现了信息化管理的规律性和制度的优良性。这些特性体现的是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精神和思想动力。

(2)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本质和目的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使基础教育管理要新颖,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就是将新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思想与基础教育管理相结合,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善基础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善基础教育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教学

1、师生间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的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一般情况下会强调学生是主体或者强调老师是主体,不能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做一个合理的定位,认为老师与学生是两个独立的主体,不能相互协调,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更好的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寻找新的教育方法。

2、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的教学的优点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再受到一些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其指引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思想是决定教学形式的关键因素。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通过和谐的交流,使学生慢慢了解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有关学习的各种活动,相对应的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引下认真学习所学内容,积极的询问老师不会的问题,老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不断地交流来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3、教师与学生应形成平等的关系

基础教育教师不仅自身需要很高的素质,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教育管理信息化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够利用信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随时修改教学的方式与内容,与学生达到完美契合。同时,学生也应该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去接受知识,与教师进行交流与协作,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与教师保持良好互动。这样能够让教师与学生拥有比较近的关系,使师生能够共同进步。

4、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的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的教学,是把素质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的,通过认真仔细的研究课本,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来获得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经过分析整理之后,将堂本知识与信息知识相结合。并且能够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的改进,实现现代教学的目标,特别是获得知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方面尤为重要。

三、结语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和教学是在不断发展的,本文着重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和教学,探讨了信息化对改善基础教育管理和教学的影响。为了使基础教育更加完善,还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相融合,让信息技术最大程度的服务于基础教育。

作者:刘立伟 单位:四平市铁西区教育局

参考文献:

[1]裴雅彬.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模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7):98-99.

上一篇:生物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