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29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篇1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医学教育;本科生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界定了医学教育的基本方面,阐述了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是针对本科医学教育而制订的全球性统一标准。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深入,迫切要求我国的医学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本文在少数民族学生众多的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医学教育与GMER的符合度进行了调查和对比,旨在发现两者的差距,为保障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提供现实基础,现介绍如下。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以2015年在我校直属附属医院和各教学医院进行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1.2座谈交流和问卷设计通过多种形式与被调查者交流;调查问卷以GMER中文版为参考依据[1],结合校内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自行设计。1.3研究方法采取座谈交流与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向在我校直属附属医院进行实习的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0%;向在我校各教学医院进行实习的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3%。1.3.1对在我校直属附属医院进行实习的本科生和在我校各教学医院进行实习的本科生的医学教育与GMER符合度进行对比研究从两部分有效问卷中各随机抽取50份进行研究。1.3.2男女学生医学教育与GMER符合度的对比研究在两部分有效问卷中各随机抽取50份进行研究,其中男生43名,女生57名。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显示,除信息管理及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两个方面外,在直属附属医院和各教学医院进行实习的本科生的医学教育与GMER的符合度都比较好,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医学教育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2],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卫生保健人力资源。GMER是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针对本科医学教育而制订的全球性统一标准[3-4],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阐述了医学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60项能力和基本素质,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医学模式转变、卫生保健国际化、医学教育的人文性与医学科学教育紧密结合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5]。GMER的实施对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可以规范医学教育标准,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1,5]。我国于2001年在8所医学院校试点应用GMER,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与中国的教育国情逐渐融合。2008年,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根据GMER等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制订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指出,本科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我校直属附属医院和各教学医院进行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医学教育与GMER符合度总体较好,两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学生的医学教育与GMER符合度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医学教育与GMER已基本符合。由此可见,临床实习前期的医学教育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意义重大。本研究同时显示,在我校直属附属医院和各教学医院进行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信息管理及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这两个方面,医学教育与GMER的符合度都比较差,与既往相关研究结论相符合[6]。医学专业院校普遍存在轻视社科人文课程的不良现象,对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合格的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同时,医学学科的特殊性也要求医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7]。本研究结果再次提示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中,应该针对性增加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8],同时应加强医学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打下基础。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民族院校存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和各民族文化背景千差万别等共同问题[9]。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教育工作,加速培养少数民族医药卫生人才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改变卫生面貌的重要途径。由于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医学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是客观存在的,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参照GMER对开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特别是对于民族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医学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这对于保障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10]。

参考文献:

[1]四川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潮.新中国医学教育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3]HardenRM.Outcome-BasedEducation:thefutureistoday[J].MedicalTeacher,2007,29(7):625-629.

[4]万学红.“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简介[J].浙江医学教育,2002(1):8.

[5]张晓兰,李晓松,万学红,等.医学生对“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态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5(5):1-4.

[6]朱旭红,阎正民.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与GMER的一致性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4):407-410.

[7]李斌,杨圆圆,魏晶晶.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600-601.

[8]柳亮,陈罡,莫书荣,等.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1314-1316.

[9]陆立鹤,李艳,雷俊霞.民族院校医学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0):142-143.

[10]王若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背景下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9):1-2.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篇2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其适应性体现在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本位的职教属性中,同时,还体现在建立一套有高职特点的、完整的、现代化的知识课程体系的高教属性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面向未来、全面发展能力,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中造就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1 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包括社会与个体两个方面

1.1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人才培养模式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围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一线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新要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急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第二.专业结构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专业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专业的设置要从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充分体现地区产业、企业的特点,要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专业结构要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不断调整.要以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来分析本地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使专业设置趋向合理.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课程内容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人才的培养依赖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无疑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产生重要影响.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实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其课程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之外.必须从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是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加以具体化、定量化、规范化。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大力推行“双证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涵盖与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认证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1.2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有先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最终成就事业。要实现全面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为关键.也最为根本。高职院校只有把学生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就业.才可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提出:为就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的、愉快满意的工作打下基础.应当使受教育者获取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都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同时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从高职学生个人发展来看.由于社会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从业人员面临的是从业、失业、转业、从业的循环过程.职业教育内涵已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要转化为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高职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职业迁移能力。学生除能上岗工作外,尚需有较强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的适应性.学生能够对岗位内涵变化的适应性和可就业范围的弹性选择.不会因岗位内涵的变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活力。要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本专业可持续学习的基础: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接受终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一员。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上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

2 职教属性和高教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的体现

高职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所谓职业教育属性.通常是指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象一般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以技术应用和技艺型为主的,充分体现岗位或岗位群的现实针对性的:所谓高等教育属性.是指在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基础上进行的高等教育.就是高职教育的学术属性和知识属性。

2.1职教属性是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一个体现

在高职教育中应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不断更新.企业非常注重减员增效,一般坚持“速效、高效、低成本”的原则。高职教育成为企业的需求热点.是因为高职生在动手能力上明显强于传统高教模式培养的专科生.在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又明显高于中专、职高生。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中.建立一支受过高职教育,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的高效精干、相对稳定的管理、技术骨干队伍.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关键。因此,高职教育在职业培训、专业设置、就业选择等方面都必须与市场保持密切联系.必须以市场职业需求为导向。

在高职教育中应该以岗位适应性为基本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岗位分工也日益精细化。因此.适应不同岗位群的职业需求,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学科调整.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便成为高职教育的客观发展需求。这种以岗定课、按岗育人的岗位适应性就成为高职教育职教属性的基本内涵。

在高职教育中应该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本位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或中职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强调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并向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真实工作情境;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倡导“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专业发展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支撑,建立校企广泛深入合作工作机制.等等。

2.2高教属性是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另一个体现

高职教育的高教属性.就是高职教育的学术属性和知识属性。高职教育应建立一套有高职特点的、完整的、现代化的知识课程体系,而不是只重实践、轻理论。重视职业性课程、忽视知识性课程.重视应知应会、轻视普遍联系的现象。这是培养高职学生未来社会适应性的前提,也是高职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高职教育中更关键、更基本的是以高度的知识适应性和能力适应性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迁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创新能力、人文素质修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他终身所用的知识知识更新的加快。要求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去.以适应岗位的变动频率和技术等级提升的速率现在社会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要求颇高.这需要高职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意识地训练其人际交往能力。

21世纪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善于独立思考、能不断创新的人才更会受到社会的青睐。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学生今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高职学生不仅仅是学习一技之长.还应涉猎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的涉猎,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人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具备这些素质的人.能很快地融入企业的文化中.受到企业的欢迎。高职生往往从事的是第一线岗位的生产、服务工作,有可能遇到工作环境差、待遇不令人满意的情况,这就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高职学生平时需要加强的。同时2l世纪的工作和学习也将会交替进行.终身教育将成为人们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意义上.坚持高职教育的高教属性.是培养高职学生未来社会适应性的前提。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篇3

从字面上来看,“素”有“浅”、“白”、“本(原本)”之意,如“素色”、“朴素” 等;“素”也有“经常”、“一向”之意,如“素来如此”等。因此,素质既有“本质”之 意,也有“恒定”之意。人的“素质”就是指一个人的稳定的本质特征。于是,素质教育应该是:“针对人的本质特征进行教育培养,使良好行为或品质固定下来并具有恒常特性的教育过程。”

那么,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从分类学上来看,“人”属“灵长目”“人科”动物。人既然是一种动物,就应具有生物属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的必然规律。人作为生物体也必然遵循自然法则。除了生物属性决定于遗传外,有些行为属性也严重地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人们常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为什么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因为打洞是老鼠这一物种 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是由其生物属性所决定的。遗传的物质基 础也决定了我们人类具有人类的行为特性。

对于遗传的生物属性,人们往往很容易理解。例如,父子俩、母女俩或兄弟俩长得很相像。既然人的外部特征可以因为遗传的力量而显得很相似, 那么,人的内部特征,例如神经系统的特征是否也可以因为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相似性呢 ?至少从理论上讲,回答是肯定的。因此,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健全的肢体、强壮的体魄是生命体得以繁衍的重要保证。因此,生物的遗传性应该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或者说是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于是,以长远的眼光来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尊重人的遗传特性,增强人的体质。这包括人口遗传基因质量的提高,减少遗传性疾病, 提高医疗保健的水平和质量,为全民特别是少年儿童广泛提供体育运动场所和设施等。

人有哪些心理特征

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而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具有意识,有精神,有心理活动。作为具有精神的个体,人的意识水平、精神状态、心理活动的能力应该是人的另一个基本属性,称之为精神属性。因此,心理素质应该是人的又一个基本素质。于是,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应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所谓的智力活动和意志、情绪、动机和性格等非智力心理特征等。

文明社会的发展和长期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文化知识教育是促进人类个体继承祖先的文化遗产,并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显然, 对智力的开发和文化知识教育不仅与素质教育根本不矛盾,而且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受到重视。当然,人的意志、情绪、动机和性格等心理特征对智力发展和知识的接受与运用有很大的影响。素质教育必然也应该包括对人的意志的锻炼、良好情绪和性格的培养,正确动机的引导等。

人离不开社会

从生活方式来看,“人”是群体生活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因此,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是人的又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然会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人首先需要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自身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因此,从社会性的角度讲,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培养自律、自主、自立、自强;发展社会意识,培养团结合作、互助互利的集体精神;发展道德意识,培养道德习惯;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等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的本质属性可以用这样一个直观图来表示。图中的三个圆圈代表人的三个基本属性。 每个属性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生物属性与精神属性的联系靠神经系统来完 成。神经系统本身是生物体的一部分,但其活动的结果产生心理活动,即其功能具有精神属性。精神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中介是自我意识。只有通过自我意识,一个人才能确认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意义。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结合点是一个人的气质类型。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更多地决定于他的生物属性,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性格则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素质教育教什么

对素质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后再来看素质教育就容易多了。根据前面对人的素质的基本界定,素质教育就应该包括这样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性素质教育 。而身体素质教育又包括“遗传和优生咨询、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为少年儿童提供充分的体育设施、活动场所和锻炼机会等方面;心理素质教育也包括“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和性格培养”等方面;社会性素质教育则包括“自我意识培养”、“公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方面。当然,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把它们细分为具体的操作,如认知教育可以进一步分为思维训练、各科知识教育、创造力培养、操作技能训练等各个内容。公德教 育则可以更进一步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等。还可以把职业道德更具体化为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习惯等。

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作为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一个人在生理成熟的同时发展着他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这种不可分割的一体性决定了素质教育也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任何一 种只强调某一侧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对个体发展是不利的,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篇4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f2007)02-0072-03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983年至今,走过了24个春秋。在此期间,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学科的初创、发展和成熟过程,一直到今天被弱化。说它被弱化,原因是在2003年6月19日之前,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或主干课,但在2003年6月19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中,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通知”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说明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而并不一定要开设学校体育学。另外,据调查,我国有一部分体育院系中现开设体育课程论或体育教学论来代替学校体育学。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关注。

1 历史回顾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前身是体育理论,其主要内容来源于体育理论的有关章节。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将《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传入我国,内容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从此之后,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和我国体育理论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体育理论讲义,作为各体育院系的教材,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理论讲义的一部分。1983年10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学校体育学》问世,在全国体育院系试用,被作为规定或选用教材,填补了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一项空白。从此以后,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极大地促进了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1986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24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大部分专家提出了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议,会后,以纪要的形式报送国家教委并由国家教委通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日录》中,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1991年6月,在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学校体育学被列为11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并于1993年4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根据基本要求的精神,由国家直接领导、金钦昌教授为主编编写的《学校体育学》问世。1996年国家教委组织,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牵头以课题组形式,对国内外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起草拟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经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1996年9月年会上进行了审议和修订,修订后的方案经国家教委审定并于1997年2月正式颁布试行。根据新的课程方案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纲要”要求,一批新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和专著问世,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年6月19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教育部专门组织课题组,对国内外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分析论证,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决定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在“方案”中的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中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方案”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种现象说明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开始被弱化,这种被弱化的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学校体育学学科进行思考。

2有关问题的思考

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的出现,与学校体育学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包括: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2.1 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但是很多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并没有对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明确的解释,即使有的教材中进行了解释,但仍不尽如人意。在有关教材中,对学校体育现象的认识采用的是相对静止的观点,而不是动态的观点,没有回答如何进行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基本问题。潘绍伟先生[1]曾在其《关于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区别开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而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我国在教育学科分类中,体育学隶属教育学门类,学校体育学隶属于体育学,这说明学校体育学属于教育学科。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涵义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文字界定方面有重合之处,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从根本上否定学校体育学存在的现象。

2.2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

关于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性质,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就是《学校体育学》;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新兴学科。这说明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样界定学校体育学的性质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定位模糊。如果说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那么共有的部分是否就是《学校体育学》?如果说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学科,应该是体育教学论。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位较为模糊。

第二,界定不规范。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本教材,在

用语上一定要规范,然而学校体育学“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什么叫基本上?这样的界定显然不符合逻辑学的法则。

2.3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

我国正式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有十多本,这些教材中有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大致包含以下5部分[2-11]: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概述。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基本包括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发展学生体能,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

第三部分,课外体育。基本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及竞赛;

第四部分,学校体育管理: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管理概述、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与评估;

第五部分,学校体育科研。

这样的研究范畴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系统性。在有关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的第一部分中,绝大部分是体育史的内容;在第二部分有关学校体育教学中,阐述的绝大多数内容应属于体育教学论和体育课程论;在第三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训练学的内容;在第四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管理学的内容;在第五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科研中的内容。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没有很好的与“学校”结合,没有把这些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内容,致使其缺乏系统性。

第二,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在其研究范畴中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在确定本质之后,才能在本质的基础上阐述其他相关内容。从资料来看,有关的文献中并没有明确阐述学校体育的本质。这说明学校体育学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2.4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在有关教材中,关于学校体育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另一类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功能、调节人体功能、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这样的论述会产生如下问题:

第一,正如上面所说,没有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那么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从何而来?

第二,事物的本质功能是事物本质属性的表现。暂且不管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就其本质功能来说,这不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而是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在杨文轩和杨霆先生[11]编写的《体育概论》中,将体育的功能划分为3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和系统质功能。属于体育自然质功能的是: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属于体育结构质功能的是: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属于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的是: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政治功能。若按照这3种划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可以归属为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也就是说,这是体育的功能,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功能。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学校体育学被弱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是一种挑战,另一方面,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机遇。因此,学校体育学要勇敢面对挑战,抓住机遇,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3结论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篇5

一、高校行政管理

(一)高校行政管理概念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将学校的要素归结为三方面: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相对于教学和科研活动而言,行政管理是辅的,但它是高校实现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我国高校从单位性质上看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国家财政拨款。受此影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还普遍存在着行政权力至上的管理理念和依赖意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代言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对政府负责的同时,也必须对自身各项事业的发展负全面责任。这种责任角色的转换,要求高校的管理理念要逐渐向效率意识、成本意识转变。高校科学管理理念的建立会直接体现在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上。在我国学术界,对高校行政管理概念的理解已经达成了共识,是指高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协调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校作为传统的事业单位,机构庞大,行政管理的内容体现了高校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治理关系,繁杂多样。高校与外部环境的治理关系主要体现在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上。高校与内部环境的治理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即掌握学校行政管理的领导或具体执行人员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专家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行政功能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即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三是行政机构人员与行政部门的关系。理顺这些复杂的内外部治理关系,高校需按照不同的教育职能设置相应的二级管理机构。

(二)高校二级管理机构的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机构的设置基本沿袭传统的“校-院(系)”二层机构的设置框架,并根据高等教育职能分工分别设置相应的二级管理机构。高校二级管理机构大致可划分为:行政管理机构、教学科研机构、教学辅助机构、后勤等保障机构和直属机构等。我国高校二级机构设置最大的问题是设置重叠和职能交叉,尤其是在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在一份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的现状分析》的文章中,作者对我国20所“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的内部机构设置以及各类机构占总机构数的比例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高等学校的内部机构设置中,行政管理机构的数量占总机构数的47%。行政管理机构的规模如此之大,出乎想象,有些高校的管理机构数量甚至超过了教学科研机构的数量。“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都如此,其他普通高校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

(三)高校行政成本

高校行政管理反映了高校的行政职能和活动方向,其成本可以理解为是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为履行其职能而进行的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耗费。高校二级管理机构多是实体性的机构设置,只有少数机构如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是虚体性的。这些实体性二级管理机构在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能活动中,会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在教育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必然会挤占其他教育资源,造成教育经费的不足。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育培养成本的水平和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行政管理成本作为行政学的研究范畴,有着不言而喻的敏感性。目前,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很高,但学术界对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很难在已有的文献当中找到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计量、归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资料。本文从分析高等教育成本结构入手,对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如何计量、归集和进行绩效评价做出尝试性的分析。

二、几个概念

不考虑社会和个人投资于高等教育而失去的机会成本,高等教育成本仅指高校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为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行政成本结构分析,在分析之前需要明确几个相关概念。

(一)高等教育成本记账基础

2012年财政部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将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确定为收付实现制,但同时也规定“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高校按照成本属性归集高等教育成本就存在实际困难。支出替代成本是目前国内外考察高等教育成本唯一务实且可行的办法,但对一些特殊的支出项目应进行成本化的修正。在下面的成本分析中,成本归集基础采用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二)高等教育成本项目的分类依据

200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发改价格[2005]1008号),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成四部分: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本文的分析以《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中高等教育成本的分类为政策依据,对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进行分类计量和归集。

(三)高等教育成本归集的相关性原则

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分类与归集,要按照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高校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梳理,逐项进行与高等教育成本的相关程度分析。按照相关程度全部或部分计入高等教育成本。在学术界,一些费用支出,如离退休人员工资等,是否计入以及如何计入高等教育成本存在争议。下面的分析主要讨论高校行政成本计量和归集的方法以及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水平对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对有争议的费用支出不做计入与否的争议性讨论。本文中,此类费用按计入高等教育成本考虑。

(四)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界定

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涵盖党群机构是目前大家对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普遍性的认识。但党群机构中的校团委、校研究生会和校学生会等属于学生群体性质的思政机构,其工作职能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展开。进行高等教育行政成本归集,将学生群体性质的思政机构作为教学机构来考虑更为恰当。本文行政管理成本分析中行政管理机构是指除校团委、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等党群机构之外的行政管理机构。

(五)二级会计主体假设

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成本是高校作为主导者对教育资源耗费进行分配和归集的结果,高校作为独立的事业法人是归集高等教育成本的会计主体。在“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下,高校二级管理机构拥有相对独立的核算权。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归集时,可以把高校二级管理机构看作是高校成本核算的二级会计主体,以便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数据。

三、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计量和归集

在实务操作中,高等教育行政成本的计量和归集可以按照不同维度分别进行。首先,参照支出的功能属性将高等教育经费支出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将高等教育成本按教育职能在高校二级管理机构间进行分配和归集,以便分析教学成本、科研成本、行政管理成本等项目在高等教育成本中的占比关系,从而确定行政管理成本总体水平以及对教育总成本的影响。其次,根据支出的经济属性对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构成行政管理成本的各要素间的占比关系,为进一步分析行政管理效益提供可量化的数据依据。

(一)界定高校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范围

我国高校根据教育职能设立的内部二级管理机构大多相似,只是在机构的称谓上有些许不同。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归集之前,高校需按照行政管理成本的概念,区分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明确界定属于高校行政管理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范围。这里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进行说明(资料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官网)。北京师范大学二级行政管理机构包括: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纪检监察办公室、督察督办办公室、审计处、离退休工作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内合作办公室、研究生院、教务处、研究生工作处、本科生工作处、人事处、财经处、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产业管理处、保卫处和校工会等。需要说明的是,群众组织中的校工会更多服务于教职工,在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时纳入行政管理机构,而校团委、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等更多服务于学生培养工作,故不列入行政管理机构。以上列出的是我国高校相对共性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在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时,还需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设立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机动调整列入行政管理机构的范围和时间。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确定好纳入高校行政管理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之后,以确定好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作为归集行政管理成本独立的二级会计主体,将这些机构在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能活动中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进行归集,以便可以获取基础单位的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数据,为指向性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控制打下基础。

(二)按照支出功能属性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分类归集

2013年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政部财会〔2013〕30号)将高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划分为九大类: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其中,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后勤保障支出,是按照高校主要职能活动的性质来划分的,划分原则基本上与高校二级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能相匹配。教育经费支出按功能分类为高校分部门归口归集教育成本提供了可能性,是合理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基础。

1、高校行政管理支出归口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支出是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所发生的资源耗费支出。在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实务操作中,可以将二级行政管理机构作为独立的二级会计主体,对行政管理支出进行归口归集。归口归集的支出数据,一些可以从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部门财务明细账直接获取。一些在学校层面进行一级核算的费用支出,如人员支出、水电暖支出等,在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账面上没有直接反映,这些支出需按照二级管理机构性质进行归口分配,属于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支出计入行政管理成本。

2、高校行政管理支出分类修正。这里的高校行政管理支出并不等同于高校行政管理成本。2013年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不是完全按照支出的功能来进行分类的。其中,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带有支出经济分类属性。在高校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中,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及其他支出和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并行分别列示。在进行高校行政成本归集时,需按照成本相关性原则,将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与行政管理成本相关的部分按部门进行归口归集。尤其是离退休支出需按照人员归属按部门进行分配,属于行政管理机构的离退休支出计入行政管理支出。对于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需分析其支出内容与高校行政成本的相关性,与高校行政成本相关的支出计入行政管理支出。

3、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修正。再次强调,校团委、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等学生思政部门在高校机构设置中属于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但这些部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与学生培养更为相关,成本核算时,将这些部门的支出进行调整,计入教学成本,而非行政管理成本。由此,修正后的高等教育成本可以分为五类:教学成本、科研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后勤保障成本和其他成本。修正后的高等教育成本分类数据,可以反映出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总体水平以及与其他各成本项目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可以指向性地反映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高校行政管理的水平。评价指标可以描述为: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占比=行政管理成本/高等教育成本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占比可以客观地评价高校行政管理的绩效。在等量的教育经费条件下,行政管理成本占比越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越低,说明行政挤占教学和科研资源的情况越严重。什么原因造成行政管理成本的浪费,需要进一步分析高校行政成本要素构成关系,高校行政成本构成要素是高校行政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三)按照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要素进行分类归集

依据财政部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高校的教育经费支出科目有: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按照支出经济属性分类是分析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构成要素的基础。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构成要素分析时,依然以二级行政管理机构为基础会计主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归属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进行明细梳理,逐一分析各明细支出科目的用途与行政管理成本的相关性,从而确定计入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费用。有些支出,具有高校的特有属性,不能直接从财务信息中获取。如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和房屋建筑物支出等。这部分支出是资本性的,但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这部分支出不计提折旧。对于这部分支出,需采用权责发生制对支出信息进行修正。一般情况,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基本落实到二级管理机构,对已购固定资产按一定的规则补提折旧并计入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虽有很大工作量,但具可操作性。但房屋建筑物的管理情况复杂,很多高校现有的财务基础信息不够支持成本核算。鉴于此,高校进行行政管理成本分析时,可暂不考虑房屋建筑物的折旧价值。为了说明此项成本的水平,可以将二级行政管理机构占用办公用房的面积作为一项补充资料,单独列示。为了便于分析,修正后的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要素构成口径可以参考200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发改价格[2005]1008号)中的成本要素分类,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类。在实务操作中,可以在支出经济属性分类的基础上,将计入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支出与高等教育成本项目进行对应,完成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分要素归集。按照支出经济属性完成高等教育成本分要素归集,可以清晰地反映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各构成要素的水平和各要素间的构成比例关系,并可以将行政管理成本分解到最基础行政管理机构和最小成本要素,为确定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控制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评价指标可以描述为:人员支出占比=人员支出/行政管理成本公用支出占比=公用支出/行政管理成本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占比=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行政管理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占比=固定资产折旧/行政管理成本人员支出占比过高,反映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占高校有限的事业人员编制的数量过高,挤占教学科研人员编制的情况严重,需对人力成本进行控制;公用支出占比过高,反映出高校行政部门职能划分重叠,需对商品和服务性支出进行控制;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占比过高,反映出高校行政管理成本中背负的离退休人员的费用过高。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周期,这部分费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不可避免地继续增长;固定资产折旧占比过高,反映出高校行政管理占用办公用房和设备重复购置的情况严重,需对资本性资产加强管理,进行有效控制。

四、结束语

目前,评价高校行政管理绩效没有统一的标准,绩效评价缺乏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查阅高等教育成本相关资料,仅在200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中找到了高校行政人员的占比规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原则上控制在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12-15%(校部党政机构人员编制可按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6-10%掌握)”。这一规定也只是政府考察高等教育培养成本时,对高校行政人员规模提出的限定要求,并不是对高校行政人员编制做出的硬性规定,对高校行政人员规模不存在实际意义的限制。从目前行政在职人员的数量上看,多数高校的行政人员数量都高于上述的比例规定。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高校行政机构冗杂,行政效率低下。当前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很高,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已势在必行。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应根据现有的财务信息,建立一套完成的行政管理成本计量和归集的方法,为进一步评价行政管理绩效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刘玉美

参考文献:

[1]武雷.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杨雷.中国行政成本控制机制研究———基于预算改革的视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罗振宁,幸宇.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对西部地区县级政府行政成本的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篇6

[关键词]师范教育;公共产品;免费;外部效应

2007年5月,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根据《办法》的规定,国家对上述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实行“两免一补”。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

《办法》正式颁布以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又有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与视角对其进行了理论剖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尝试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对师范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进行剖析。并探讨我国师范教育实施免费供给的合理性与缺憾。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

(一)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

一般认为。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是由萨缪尔森在1954年给出的:“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种物品消费的减少。”以数学形式可以表述为:X=Xi。即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i来说,它所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Xi)就是全社会的公共产品总量(X)。据此,可以将公共产品理解为供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产品与劳务。经济学家们进一步概括出了公共产品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的效用为社会成员所共享;(2)消费的非竞争性——增加消费者人数所引起的边际成本为零;(3)受益的非排他性——在技术上很难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费的人(“搭便车者”)排除在收益范围之外。一种物品如果同时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即为纯公共产品;如果具备一个或两个特征,即为准公共产品。

(二)公共产品概念的延拓

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定义确实经典,因而被广泛接受。但它对边界条件的限制不免过于严苛。以致人们只能按图索骥地举出国防、航标灯等为数不多的典型公共产品的实例。因此后来的学者不断对公共产品的概念进行解析与延拓。例如布坎南在1965年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对公共产品的概念大加拓展,认为只要是集体或社会团体决定,为了某种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服务,都可被称为公共产品。如此一来,公共产品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而纯粹私人产品的外延反倒被挤压到了极小的空间。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首创外部性概念,并据此区分社会净产品(接近于纯公共产品)和个人净产品(接近于纯私人产品),实际上为公共产品的区分与定位提供了新的考量尺度。即某一产品的公共属性与其正外部效应正相关。

二、师范教育的公共产品定位

(一)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界定标准

按照上述讨论,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属性的产品呢?这似乎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巴罗认为,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纯公共产品;英国经济学家巴尔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但也认为教育可以引发形式多样化的外部收益,包括生产收益和文化收益等。且这些收益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会议决议指出“应当澄清这一方面的模糊与混淆。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因为“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结果或‘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并论”。

就国内论辩的情况来看,理论界至少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义务教育应划归纯公共产品。而高等教育则大体上可划入准公共产品。从政府的立场来看,张保庆、周济等教育部官员是高调反对教育产业化的: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这是中共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这一论述)。

仔细研读各家各派关于教育产品属性的论述,不难发现,人们关于公共产品的界定标准已经悄然改变:不再秉持萨氏定义中公共产品的三个基本特征,而是客观地考量各级各类教育实际产生的正外部效应。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都同样存在,且未发生质的改变。缘何一个被列为纯公共产品,而另外一个被划入准公共产品?理论界较为合理的解释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所获得的报酬而言,若受教育者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占总报酬的份额越少。则教育的性质越接近纯公共产品。换句话说,教育的正外部效应越大(与社会进步的正相关性越高),则其公共产品属性就越强。关于教育的公共属性的外部效应式解析,已经使得这一讨论成为一个实证性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抽象思辨性问题。萨卡罗普洛斯等人通过对几十个国家的研究发现,亚洲各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平均为27%、15%、13%:在中等发达国家则分别为13%、10%、8%。根据这些明瑟收益指标,一些学者作出判断:从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在不断弱化。而私人产品的特性则在不断凸显。

如此看来,教育产品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在公共性程度上表现出多元差序格局和连续谱状态,不可等量齐观。这是我们在讨论教育收费时不可不察的一个基础前提。

(二)师范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

承前所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基础教育会产生更大的正外部效应。而师范教育乃是一种“元教育”,是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强力推进器。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为此。1980年6月召开的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30年来师范教育的基本经验,把师范教育看成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可见,师范教育的正外部效应(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功用)远远大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几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按照上述根据社会公益性区分教育产品公共属性的标准,师范教育当属纯公共产品无疑。

师范教育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之所以最大(高于其他性质的教育),是因为它能够将师范生“消费”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外部效应再次通过“生

产”教育(实施基础教育)的方式传递并放大,从而使得“教育的报酬”具备了广泛的传播性。这样,对于社会来说。其报酬已经远远超过了受教育者本人。就中国的国情来讲,师范教育是整个国家(而非某一省一市)范围内的公共产品,那么这种“传播性”(即教育的外溢效用)比起美国的州立教育或地方教育(更不用说私立教育)来就要大得多了。

三、师范教育免费供给的适切性

对师范教育进行免费供给是合理的,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其理据如下:

(一)师范教育作为纯公共产品应予免费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原则,纯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生产(其生产成本由税收补偿),即非市场化免费供给。若再对其收取费用,则实质上蜕变为“二次税收”——政府对社会的巧取豪夺。而为了彰显公共产品的本质——使用者使用其权利的平等性,政府更应当扩大师范教育的免费供给量,以解决拥挤性公共产品的排队现象。

(二)师范教育免费契合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主要辩护依据是“受益原则”,即“谁获益,谁付款”。舒尔茨等人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可以提高人力资本,因此上大学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收益很高的投资行为,受教育者理应分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但是,中国的一项研究表明,10%最低收入户高等教育需求的成本弹性为0.738,这意味着家庭收入水平低的求学者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变化十分敏感,并显著影响到他们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行为。经验研究表明,这部分求学者往往倾向于选择收费水平较低或资助水平较高的教育、农林地矿工程和农学等专业。显然,成本回收政策意欲提高整个教育系统内的公平程度,却往往以削弱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为代价。理想的做法是在受益原则之外再加上兼顾公平的“能力原则”,即“谁有支付能力,谁就付款”。对师范教育单独实施免费供给,一定程度上是从较高收入家庭收取较高的学费,同时给予低收入家庭一定的资助,使得有支付能力的家庭较多地分担高等教育成本。

(三)师范教育免费传统理应回归

我国师范教育肇始于1897年清末南洋公学初设师范学院,师范教育作为制度存在则是从清末的壬寅学制开始的。纵观105年的师范教育史(截至2007年),师范生一开始就享有优惠政策,师范教育免费制度则基本贯穿始终。新中国成立后,师范教育也实行了近50年的免费教育,直至1997年大学招生并轨后才逐步开始收费。可见,2007年国家实行6所部属师范大学范围内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对历史上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传统的一次理性回归。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复归的外在动因是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引导从教观;直接动因是提高教师职业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内在动因则是树立教师职业权威,提高师资质量。它的出台有着新的背景与意义,不能看作是“历史的倒退”。

四、对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简要评析

我国当前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正在经受实践的考验。客观地讲,这一政策的合理性不容置疑,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与缺憾。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积极作用

经过30年来的政策积累。我国已经确立了城乡统一的免费义务教育普惠制度,其经费保障机制基本成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在此情况下,适时地进一步出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可谓锦上添花。这一政策最大的价值合理性即在于对公平与发展的考量,摒弃产业化而复归去商品化的供给方式。充分体现了政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设计理念与决心。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也较好地体现了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尊重了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发展。一些批评意见认为要求师范生签署“十年回报”协议的规定过于苛刻,其实不然。如前所论,如果师范生毕业后改行择业,则其仅仅为社会贡献了部分消费性正外部效应,而未将从教所带来的更为显著的生产性正外部效应发挥出来。所以也就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的属性特征。因此理应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要求或倡导师范生终身从教,而变得更加人性化和符合等价交换原则,应当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缺憾

正如一些批评意见指出的那样,目前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一大缺憾在于师范教育免费供给的数量和优先顺序不够令人满意。如果将优惠政策仅仅限于部属师范大学,那么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很难顺利实现。由此带来的地区差异和校际差异甚至会更大。必须认识到,能够到基层从事教育事业的,多数还是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相对于部属师范大学,本身就缺乏吸引力的地方师范院校,更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目前的做法尚不利于政策普惠性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令人欣慰的是,2007年3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明确表示:“如果我们在部属院校试点成功以后,我们再向全国其他示范院校来推广。”“不是说就干这6所学校,如果它是成功的,我们还要扩大。”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篇7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术语与术语学理论研究以及当前科技领域的高度发展为高校开展术语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培养学习者的术语意识,提高其术语能力,对学好本专业知识,掌握相关非专业领域前沿基础知识和扩大知识视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术语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个体的综合科学知识,且能够提高全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术语教育;高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71-02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国内外科学技术交流日趋频繁,尽快让高校学子了解各领域科技名词术语,对他们目前学好本专业知识,掌握最现代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提高术语意识,扩大知识视野,树立明确的学习和研究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中国应尽快争取在大学开设术语学课程。“该课程不仅可以为中国术语规范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培养人才,还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品德;二是增强学生的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三是传授系统的术语学理论,增加就业机会;四是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规范术语的习惯”[1]。用潘书祥同志的话说:“这项工作对于我国的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项配套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长期性任务,在支撑学科建设、保障和促进现代科技协调发展、保障民族语言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

在国际上,术语学是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有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和完善的教育体系。而在中国,尤其是近年来,虽已在术语规范实践工作和术语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一部分术语研究人才,但整体上现代术语学研究和术语学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了解术语学这一独立学科的发展脉络,洞悉术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开展术语教育的必要前提。

一、术语教育的基础

当代术语学研究为开展术语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么,何谓“术语教育”?《中国科技术语》杂志从2009年开始开设“术语教育”专栏,认为,术语教育是从术语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面向各行各业专业工作者的普及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著名术语理论家郑述谱先生进一步将术语教育定义为:“术语教育是以术语学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具备某一专业背景知识的高等学校学生及社会有关行业人员为基本对象,以培养术语意识为中心目标的、普及性的教学培训活动。”[3]

应该说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术语教育的大环境和小基础。大环境是指,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开展术语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积极倡导开展术语教育活动。2002年中科院科技名词代表团赴欧洲专门考察术语建设问题归来之后,提出了六条工作建议,其中第一条便是:“注意现代术语学理论与工作方法的教育与普及。努力谋求在大学设置系统的术语学课程,并探讨开办术语学远程教育的网络体系”[4]。潘书祥、刘青、郑述谱、梁爱林、张金忠、张永涛等众多学者亦撰文呼吁开展术语教育工作。

小基础是指中国的术语研究及术语学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虽说中国在现代术语学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术语研究之本质早在2000年前就已植根于中国。随着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传播,科技名词术语也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科学著作记载的大量科技名词,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之发达及科技名词研究之悠久。《尔雅》是中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收录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尤其是后16篇是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百科词典。再如唐代玄应著的《一切经音义》,北宋年间的《营造法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都创造了大量科学术语。这些百科类工具书表明中国古代在术语工作方面已经存在科学的命名和释义原则。正如郑平所言:“跨学科的术语学研究方法‘之名’,对中国学者也许陌生,但‘之实’却是早已有之的。”[5]

温昌斌同志将近代以来的汉语术语学研究以改革开放为界,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侧重于术语规范中的实践问题,如术语翻译方法、术语定名要求。第二阶段的研究呈现出多个变化,一是研究方向多样化,除了术语规范中的实践问题外,还有术语学基本问题、术语教育及学科建设问题等;二是开始借鉴国外术语学理论;三是术语学教育起步;四是专业研究机构出现[6]。

二、术语意识与术语能力

术语教育分为狭义术语教育(专业教育)和广义术语教育(普及教育)。狭义术语教育指的是术语本体论的研究,把术语和术语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讨术语学理论、术语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概念的关系,研究术语的特点、构成、类型及其方法论知识等,目的是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术语研究队伍——术语学家,其教育对象是术语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广义术语研究指的是普及性的教学培训活动,主要学习术语的基本理论知识,把培养术语意识和提高学习者的术语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大专院校的专科或本科学生以及非术语专业的研究生。郑述谱先生把“术语学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即狭义的术语教育)有意排除在术语教育之外”,认为“那是术语学科本身的建设问题,属于另一个话题”,也自有他的道理。本文的术语教育主要指的是广义术语教育。

这里提到的“术语意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术语意识是术语教育的首要目标,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术语能力。术语意识是指“基于对术语的性质与功能的认识而产生的严谨、科学地对待本专业术语,小心慎重地对待其他专业术语的一种学术自觉性。对术语的性质与作用是否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决定是否具有术语意识的关键”[7]。

术语意识基于术语属性。谈术语学教育,须从认识术语的属性开始。梁爱林认为:“术语具有语言属性、认知属性、社会文化属性和寓教寓学属性”[8]。其中术语的寓教寓学属性说明术语作为知识单元,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使命,没有术语就没有学科领域的知识,了解术语是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学生们一旦清晰准确地把握了学科中的专业术语及其概念,也就说明他们具备了该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正是术语所具有的寓教寓学属性决定了术语学教育的意义”。

通过术语教育,使教育对象了解术语的基本属性,认识术语的性质与作用,在掌握本学科和某些其他学科术语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术语意识,从而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养。

术语意识直接体现为术语能力,是教育对象获得术语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或者说,术语能力是检验教育对象术语意识强弱的标准手段和结果。术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学习者的术语能力。

关于“术语能力”(terminological competence),梁爱林先生指出,术语能力包括:1.具备术语知识的能力,指语言知识(包括词汇知识和语义学,如了解术语的语义关系)和术语的概念知识与定义的能力;2.技术能力,指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术语数据的能力;3.术语的应用能力,指能够解决具体的或者特定的术语问题的能力;4.专业能力,指具有专业知识或者专业主题方面的知识,具备(专业)文本处理能力;5.交际能力,能够顺畅地传播术语和科技知识,懂得交际策略,了解术语所隐含的科技文化。知识传播和技术转移及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是要准确地使用术语与传播术语。“无论是教学还是培训,只有获取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术语学知识与理论,包括术语工作的方法与原则并且有实践的经验与能力,才能够成为合格的术语工作者”[9]。

三、术语教育的模块与内容

传授术语学基本理论知识是一切术语教育的基础内容。高校开展术语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科和专业的学生,而每个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术语体系。在充分意识到术语对本学科或专业发展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包括整理和规范本学科术语、了解术语的概念(定义)结构和术语体现特征等能力。术语学及术语学基本理论知识是术语教育的基础模块,是不同专业学生接受术语教育的共同内容。简单说来,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术语及术语体系的概念、性质与作用,了解术语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知识。

专业术语知识是术语教育的第二模块。如果说术语教育的基础模块是侧重理论与方法,则术语教育的第二模块则是侧重应用与实践。在教师及术语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构建本专业的术语知识体系。通过建构本专业的术语体系来明确和掌握本专业的宏观知识结构,专业术语体系内部结构被划分得越具体、越详细,说明学习者对本专业整体知识结构了解得越清晰。同时,通过对术语概念进行分析和分类,获得术语概念的认知类推能力,从而能够对新的研究对象或现象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定义。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逐渐地意识到要严谨、科学地对待本专业术语,进而获得直接的术语意识和术语能力,获得科学型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在此基础上,学习者可以有能力对原有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质疑,并对其进一步修正、补充和突破。

术语教育的第三模块是非专业领域术语知识的学习,同样侧重术语应用与实践。高校学子们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拓宽学习视野,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中国高校开展的许多通识课程,如“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社会学概论”等,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属于非专业性的术语教育,具有跨学科属性或者交叉学科属性。这类术语教育的重点是建构“核心术语体系”。核心术语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术语,是该专业体系的核心知识内容,通常在术语体系中表现为上位术语。非专业术语知识的学习,因为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学习者只需掌握核心术语和某些重要的下位术语之外,不一定要通晓所有的术语概念定义。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某一领域的最基本的术语知识。同时,使学习者们养成谨慎地对待其他非专业领域术语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青.在大学开设术语学课程的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08,(6).

[2]潘书祥.关于加强我国术语学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术语研究,2005,(1).

[3][7]郑述谱.对开展术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术语,2009,(6).

[4]本刊编辑部.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访问欧洲术语机构[J].科技术语研究,2002,(4).

[5]郑平.喜看术语研究的新拓展[J].中国科技术语,2009,(2).

[6]温昌斌.近代以来的汉语术语学研究[J].中国科技术语,2008,(1).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篇8

关键词:银行贷款;高校负债;特种教育国债;教育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8-0118-03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规模发展,1999年至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5%增加到24.2%。但在高等教育取得骄人发展成绩的同时,由于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增长有限,其他投资来源缺乏,随之出现了高校债务的快速积累,不少学校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问题,到期负债无力偿还。

一、高等学校负债发展现状

我国实施扩招以前,高校以借债方式解决发展,资金需求还相当有限。1999年8月,中国银行与清华大学正式签署“银校全面合作协议”,迈出了商业银行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步。从2000年开始,高校通过贷款筹集基本建设资金开始普及,贷款额度也迅速增大。

2007年,吉林大学网上自曝财务危机,当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校负债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负债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年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2010年5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保守估计当前全国高校负债高达5000亿-6000亿元。”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08年年底,河南省公办高校银行贷款余额将近180亿元。

高等学校不但负债规模居高不下,而且负债期限结构也很不合理。表1所统计的河南省16所公办高校的贷款期限结构构成中,3年以下的短期贷款为49.12亿元,占贷款总额110.03亿元的44.64%;5-8年的中长期贷款为37.3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3.98%;8年以上长期贷款为23.52亿元,仅占贷款总额的21.38%。3年以下短期贷款所占比例最高,近期还贷压力较大,不利于高校稳定、健康发展。

二、高等学校负债发展的影响

高等学校负债发展,有效缓解了高校发展同政府拨款和自有资金不足的矛盾,改善了办学条件。1998年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校园面积增加近3倍,教学行政用房增加近4倍,教学仪器设备和固定资产分别增加近5倍。正是高校负债形成的高校校园、校舍等物质基础,保证了短期内招生规模及在校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圆了无数家庭和无数青年的大学梦,使我国高等教育在不到十年时间从精英阶段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建设创新型社会,实现社会、经济转型都是一项伟大的奠基工程。

然而,负债融资这把“双刃剑”在缓解了高校建设资金压力,促进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让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带来巨额的还本付息压力,增加了高校经费困难和财务风险。199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银行贷款总额仅为5亿元,至2006年年底已超过300亿元,增幅近60倍。由于高校的社会公益性质,公立学校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学校不能以创收和营利为目标,学校收费标准由政府规定,导致高校负债发展以后付息还本和日常运行的突出矛盾。高校一旦不能偿还应付利息和到期债务,陷入财务危机,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并逐渐突破高等教育范畴,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

三、高等学校负债问题的理论透视

(一)公立高校基本建设债务的性质属于公债范畴

我国学者将公债界定为“以政府债务为核心的,所有与政府相关联的单位、机构和团体乃至企业所举借的债务与欠款”。根据公共债务的定义,应依据公立高校本身的组织属性判断其负债是私债还是公债,而我国公立高校是受政府的委托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预算单位,履行的是政府职能,毋庸置疑,公立高校因贷款形成的债务应属于公共债务的范畴。

而从我国高校负债形成过程分析,首先,高校负债实际上是以政府财政收入(含税收和公共收费)作为担保的,因为高校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政府的贝才政拨款和按政府规定的学生收费是高校的主要收人来源。其次,高校负债融资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的第62条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的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再者,受《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规限制,我国高校不能以实物抵押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因而,我国高校能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其背后是或隐或显的政府信用的存在。

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我国高校负债都可以视为一种政府负债或学校替政府负债,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去考虑和承担高校发展负债的还本付息,去防范和化解高校的债务风险。

(二)高校通过负债发展所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

根据现代产权理论,产权是一个包括所有权、经营权在内的权力束,其核心在于明晰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我国高校仅仅是名义上的“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政府是公办高校的所有者和最主要投资者,公立高校的资产属国有资产,高校通过负债形成的资产也属于国有资产。高校法人对因负债经营资产所形成的资产仅仅享有使用权,国家是高校资产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实际享有人,高校的招生权、收费权、收费处置权、人事权,甚至专业设置权都还掌握在政府手中。无疑,我国高校的银行债务是政府以间接方式(负债)对中国高校的资产性投入,公办高校的债权债务最终应由政府承担。

综上所述,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学校和政府都有责任,就公办高校的基本建设投资而言,主要责任应在政府。然而,包括高等教育投资在内的政府教育投资长期不足,缺位严重。虽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的要求,但1994-2008年该比例最高为2008年的3.48%,迄今远未达到4%。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更远低于发达国家(9%),甚至不及经济欠发达国家(4.1%)。在政府投资不足,又要满足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学校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高校对政府代位行使其筹资与经费供给义务,成为目前高校基本建设投资的基本模式,也是造成目前高校沉重债务负担的主要原因。

四、化解高校负债问题的对策选择

通过对高校债务问题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债务问题是政府在短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

大众化战略及主导高等院校扩招背景下产生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特殊发展阶段的产物。高校债务究其性质而言,是属于公共债务的范畴,即政府的负债,其偿还责任和付息责任从理论上说均主要在政府。

(一)提高财政性高等教育支出水平

政府作为高等教育这一准公共产品的重要受益者,对于高等教育有“社会责任”,必须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筹措经费,而且无论高等教育如何采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政府也不可以减少自己作为主要投资者的义务和责任。

2009年我国GDP达34万亿元,如果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提高1~1.5个百分点,每年能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约3000~5000亿元。按众多学者所认可的现阶段我国财政性高等教育支出应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的20%推算,每年可增加财政性高等教育支出约600~1000亿元。增加的财政性高等教育支出应合理分解为两种用途:一部分用于弥补各高校的日常运转耗费,帮助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另一部分则用于偿还各高校欠负的经政府审查认可应由政府负担的历史债务。

(二)发行特种教育国债,设立教育银行,筹集资金支持高等教育后续发展

财政支出可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两种支出有不同的弥补方式。为体现公平原则,政府承担的高等教育发展资金中,用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及购置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需资金,除一部分由当期税收弥补外,应该主要来源于政府公债发行收入,用以后财政年度的税收逐步分期弥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从2009年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从24.2%提高到40%,在校生总数从2826万人增加到3300万人。而高校每增招一个学生,需增加投入约3万元(赵善庆,2008)。为应对从现在到2020年的学生增长,需增加投资约1500亿左右,如果考虑到价格变化等因素,所需资金更多。

为在不影响高等教育日常投入条件下解决这一超过1500亿元的资金来源,笔者认为可考虑发行1500~2000亿元的特种高等教育国债,分期投向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及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购置,期限可定为30~50年,或50年以上。而且,考虑到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及我国各层次教育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以及特种教育国债发行后长期将存在的特种国债资金管理和资金合理分配需要,可以建立专门的政策性教育银行,开办教育储蓄,承办教育贷款业务,集聚社会资金专力扶持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三)建立高校基建贷款财政贴息制度,协调高校和金融机构妥善处置现有债务

现有高校债务中的较大比例是各商业性机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一般期限较短,利息率较高,近期已进入贷款协议所规定的偿还高峰期,高校面临着较大的本金偿还和利息支付压力,很多高校不得不将所收取学费的大部分及政府财政性高等教育拨款的一部分用于利息支付,已影响到高校日常营运,可能发生财政危机。为缓解高校资金压力,在政府加大财政出资力度逐步解决高校债务问题的同时,建议建立高校基建贷款财政贴息制度,政府对全部或经过普查、评估认可的部分校基建融资利息进行贴息支持,缓解高校财务压力。同时,还可考虑由政府出面协调高校和放款金融机构协商将原有贷款展期,并适当降低贷款利息率,金融机构利息损失可由政府财政适度补贴。

当然,政府干预下的贷款展期和利息率降低都会影响到放款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运作效率,带来真实的盈利损失或潜在盈利损失,有损它们的商业地位和竞争能力,影响正常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要避免这一后果,可考虑由政府指令某一政策性银行或笔者前文提议建立的政策性教育银行出面以购买方式接手各高校商业性贷款债务,再由这一政策性银行对各高校贷款展期,并降低贷款利息率。

(四)发行教育,筹集高等教育资金

上一篇:班级文化总结范文 下一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