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30 17:25:59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1

论文摘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构平民化、平等化、人本化和社会化的教育理念,构建从理论体系经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向素质体系的教育内容体系;重新配置体现“民主化”方向与“组合化”原则的教学方法体系;完善在统一知识与价值、内在与外在、现实与潜在、个体与社会评价基础上的,侧重价值、外在、潜在和社会方面评价体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素质养成的理论教育活动。它包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理论学习、实训、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和要素。承担着在高职教育中对人才进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培养的教育任务,是高职教育及其发展中,对整体教育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富有实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需要依据时代特征、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新情况、新要求,做与时俱进的改革,它要求从理念、体系、方法和评价上进行革新。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23%。全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数和学生数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大众化和高职教育大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中两个重要的特征性要素。以马丁·特罗依据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作为揭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趋势的预警理论(“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一定发展目标之后的一种预警”)为起点和线索,可阐发为分析我国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视角。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得依靠高职”,所以,体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新高职教育模式,不仅表现在数量、规模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即“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制度创新”带来高职教育整体的根本性变革,使得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应对这一变革的新理念:

第一,在教育思想的转变方面,形成了平民化的教育理念。相对于“精英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们不再把接受高等教育视为“有钱者或智力上具有卓越天赋者的特权”,接受高等教育也不再是实现特权的途径,而是在知识化、信息化经济社会条件下,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途径,并且越来越被赋予公民社会义务的观念色彩。基于社会平民生活需要的技能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引导学生提升品质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等教育目标被弱化。

第二,在教育角色的转变方面,形成了平等化的教育理念。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众化以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的自主、平等、多样等基本观念,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角色由“理所应当的权威”向“社会思想多元竞争的优胜者”转变。使得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证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并比较其他理论学说的先进性,才能发挥其主导性和实效性。

第三,在教育过程的转变方面,形成了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旨融合了当代社会消费市场、民主政治、人权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等时代文明成果。在教育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上,均发生了“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活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再视学生为必须改造的教育对象,而必须依照学生实际成长成才个人目标的需要,为其提供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满足学生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两方面的均衡、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四,在教育评价的转变方面,形成了社会化的教育理念。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与传播功能的实现,已经不能在“象牙塔”内的自身循环中完成,而必须在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的过程中完成。这使得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核心标准,由学生个人拥有的理论和学术水平向社会认可的能力与素质转变,知识标准体系向行动标准体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也是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是否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尺度。

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教育”发展阶段的质的区别,就是高等教育全面走向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和满足大众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公平与平等理念。它不仅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根本性变革的基本原则,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诸方面、诸环节、诸活动内容创新与发展的灵魂。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体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由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所决定的理论教育体系。它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为高职大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才而展开的、旨在促进高职大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实现教育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理论课教学集中表现为“四个体系”之间的“三个转化”,即由理论体系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素质体系的转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实现“三个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在遵循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规律、新特点、新要求的前提下,体现高职教育的个性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般原理,转化成为具有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素质体系。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就是符合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教育性质与目标的要求,能够满足高职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均衡、全面发展需要而设立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就是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通过合理配置师资队伍、教材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等要素,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使其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职业变迁和生活变化的理论修养和认识能力。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体系,就是针对高职大学生成为高级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学生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体系。高级职业人才必须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劳动需要的职业能力,但是这种职业能力的大小、发展潜力、对职业变迁的适应能力等,都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只有拥有高素质,才会在复杂的职业劳动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面向21世纪、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新理念,使得职业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面向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问题,更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方法 

教学方法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水平的高低,而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也是重要的约束性因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大众化发展的变革中,教学方法必须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的变革同步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学界对教学方法有“方法说”、“方式说”、“活动说”、“手段说”等诸多观点,笔者认同把教学方法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整套操作策略”。其本质在于与教学观念、教学目的相适应、相配合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它表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伴随教学观念和目的变化而改变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大众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变革。 

首先,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平民化、平等化、人本化、社会化的新教育观念,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由对人的基本观念、思想方法进行强制性的修正转向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合乎人性发展需求的引导。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民主化”原则,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双边、多边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以良性的双向交流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顺应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 

其次,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素质的教学目的及其实现目的的教学体系,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由单一的以掌握理论知识为最终目的转向实现遵循理论知识一方法能力一综合素质渐进、全面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由于新教学任务体系决定的教学活动内容、方式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企图制定经常使用、数目有限的几种教学方法是错误的。依照实现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等不同教学目的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总体过程中实现对这些方法的有效配置和组合运用,是顺应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则。

把“民主化”的方向与“组合化”的原则相结合,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方法实践发展的基本导向。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它不仅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通过反馈于新的教育实践而产生导向作用,影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方向、内容形式和质量水平等诸方面的变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由于应对大众化发展,而在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产生深刻变革,客观地要求评价标准、方式也进行相应的变革。

首先,在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价值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担负着对高职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任务。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经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向学生素质体系转化的过程。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中介和载体,自然也是评价理论教育的内容。但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停留在对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状况的评价,而是着重于理论教育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评价。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成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行动指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性才得以实现。

其次,在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外在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先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等内化为高职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过程。对其评价中就必然要包括对内化的内容、方法,特别是结果,即对学生形成的内在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评价。但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在评价不是体现自身性质和目标的终极性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成果,在于所培养的高职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更重要在于将其内在素质“外化”,表现为职业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基于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价值准则所展现的行为表现与行为习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良好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习惯,成为提升个人品质、规范公共行为的思想与方法基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才得以实现。

第三,在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潜在评价。同任何教育活动一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对学生即时形成效果,能够使他们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能够在现实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改善思维和行为。但是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教育的时代性特征。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已有的观点和方法,更需要培养自我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与能力,保证高职大学生作为职业人才,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现实与潜在的思想观念、科学方法、发展能力,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性才得以实现。

第四,在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社会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对教育过程主体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接受教育的学习主体方面。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教育,会重新认识和定位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相应地形成对个体思想觉悟、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的自我评价。但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于个人对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修养的需求,更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我们所培养的高职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是否过硬,是否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职业劳动的检验和社会公众、用人单位的评价,才能得到最终的认定。所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能够胜任的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认可度,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性才最终得以实现。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的实质,就是从不同侧面反映教育的结果对社会、教育者、受教育者三方主体的价值关系。对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培养的职业劳动人才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能否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所期望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等如期达到,能否保证对其适应社会、职业发展与竞争提供有力的思维能力和精神支持,这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用与否的内涵,也是对其进行价值评价的实体。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2

大众化教育理论在中国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1.面临的问题

总体上讲,因大众化教育理论为舶来品,受传统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及认知水平影响,中国对大众化教育理论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1)夸大了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价值部分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研究以及由此引发的所有问题,都采用了大众化这一概念和理论,甚至出现了一种倾向,试图从大众化理论的视角解释和回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部问题,一定层面上夸大了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价值。

(2)大众化教育理论作为目标理论对待一些学者及政府官员将重心集中在马丁•特罗大众化理论三个阶段划分标准上,如某高校一位学者就曾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标准应为20%,而不是15%。实际上,马丁•特罗教授本人并没有赋予15%的毛入学率更多的涵义,而只是一种象征和符号。但在中国,把15%的目标的早日实现看成是大众化理论“精髓”,以至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把毛入学率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甚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业绩”。如2000年中国政府提出,到2005年左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即毛入学率达到15%。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政府是把15%毛入学率当成一个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对此,马丁•特罗指出:“我不知道中国为什么会对15%入学率如此感兴趣,并列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时间表。”“数字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不一定具有实际的意义,5%、15%和50%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区别标准,它们并不代表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我是要说明,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注意到,当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达到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我要提醒他们,高等教育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我们要有所准备。大众化理论就是提醒你做好准备的一种预警理论。”马丁•特罗教授向我们昭示的是教育的变化规律与走向,对于当时还没有遇到这种现象的我们,应该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福气。我们应更多地注意特罗教授深层次的含义,不必死抠表面文字,如到底比例多大为合适及大众化教育理论的数学支撑来源等,否则我们的努力将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但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却很难。

(3)大众化教育理论受传统精英理论的冲击按照大众化教育理论,中国自1999年就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按理,中国应当事先做好理论先行与预警,从思想到理论方面做好变化后的相应准备,以应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但实际上,中国没能在这一方面做好准备。虽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各高校到底该做什么,如何转变观念应对变化下的高等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专业如何调整、课程怎么构建、教学质量如何体现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解决,导致了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大众化教育思想受到传统精英教育理论的冲击。一些学者对大众化教育理论提出质疑,尤其艺术类高校,认为大众化艺术教育是低层次、低水平,与高雅艺术极不相称,表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尤其担心大众化会冲击精英教育的水平。因而中国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众化艺术教育成效甚微。

那么大众化教育阶段,精英化教育是否就被取而代之,大众化教育是否就是低水平教育?关于这个问题,特罗教授有明确的解释:“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政府必须支持、保护、发展精英教育,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国家,美国今天的精英教育不是发展得很好吗?”“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可以共处于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甚至共处于一所大学中。”“目前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的生师比是8:1,这些大学基本上属于精英教育,它们的教育质量并没有因为大众化的发展而降低”。

特罗教授的阐释明确告诉我们,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精英化教育也是必须的,二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并存于同一所院校当中,并肩发展。

(4)大众化艺术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初识大众化教育理论时,认为数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指标,仅仅认为毛入学率达到15%~50%就是大众化阶段,对大众化认识误入歧途。其实,毛入学率达到15%~50%只是大众化阶段的一个指标,早在2001年,就有学者开始系统地对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进行总结:“除毛学率外,另外10个维度也是考量是否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主要指标。这10个维度包括高等教育观念、功能、课程和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经历、学校类型与规模、领导与决策、学术标准、入学和选拔、学术管理形式、高等教育内部管理等。

由此可见,毛入学率并不是衡量高等教育是否进入大众化的唯一指标,还涉及人才培养诸多要素。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高校扩招,扩大学校招生规模时,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否则就谈不上进入实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因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我们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社会需求与文化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然而,中国各艺术院校却依然固守着所谓的“艺术精英”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认为大众化就是低水准,没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良性机制,依然不屑一顾地固守50年前苏联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大众化艺术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阶段。

2.问题成因

(1)从政府角度看,对大众化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艺术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教育是基石,是科技发展、富国强兵、安邦定国的基础和前提。从古到今,艺术一直是塑造人格的主要途径,但进入到现代化发展阶段,在忙于经济建设的同时,人们忽略了艺术的自身价值,对艺术的良莠不再要求,以至于在精神建设方面造成严重缺失。大众化艺术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到底是什么关系,对国民素质提升、社会和谐度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到底起怎样的作用?作为政府层面应深刻了解并大力引导艺术高校,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培育高等艺术人才。

(2)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看,对大众化艺术教育引领不够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大的方向上把脉并具前瞻性,引领、督促各级教育部门及各高校,按照既定方针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艺术人才。半个世纪前,马丁•特罗就向各国提出了大众化教育理论预警。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个理论,这是一种预警信号,其意义在于若干年后各国均将进入到大众化教育时期,应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但10年来,除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各高校没能给予一定的引导,致使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等顶层设计等停留于原处,办学实际与政府需求及大众要求极不吻合,旧瓶新水。

(3)从学者角度看,没能形成研究的浓厚氛围目前大众化艺术教育在中国只是一个概念。虽在网上也能检索到相关文章,但基本上停留于表面层面,其内涵建设还有待研究。笔者随意问询身边一些研究人员对大众化艺术教育如何理解,回答基本和市民是一样的。少数人回答“大众化艺术教育就是对平民进行培训”,多数人基本上“不清楚”。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尚且如此,何谈实际操作?

(4)从高校角度看,落实大众化艺术教育需要时间50年前苏联的艺术教育模式在中国已成定势。培养高精尖艺术人才依然是各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遍追求,千校一面。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新需求,各艺术高校及有艺术类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都不愿进行相应调整,维系传统的育人模式,与社会需求形成强烈反差。之所以如此,一是上级没有指令性意见;二是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借鉴;三是改革可能存在风险;四是实施大众化艺术教育怕让同行笑话。这是一种无奈。除了反映出对理论的缺乏外,更多反映出的是惰性与固步自封。从以上四个方面情况可见,目前在中国实施大众化艺术教育时机尚未成熟,从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认识远不到位。

实施大众化艺术教育,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1.实施大众化艺术教育是时代所迫从农村中小学生调查问卷中看到,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广大农村,尤其偏远山区及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学生学习艺术成为空话,尽管党中央一再强调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由于经济的落后原因,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没有应有的教学设备,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音乐课程,即便开设音乐课程也难以保证课时或仅限于唱唱歌罢了,艺术教育严重缺失。相比较,城市学生音乐课程基本能够保障,但也存在被挤占情况。对于城市来讲,艺术学习的症结并不在学生方面,因为学生替代的方法比较多。但市民不同。调查显示,不管教师、公务员、职员,尤其下岗职工及离退休职工,相当一大批队伍无所事事地生活在社会之中,外加社会问题,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百姓乐于接受的替代方式加以引领。艺术就扮演了这个角色。难怪日本总理大臣在开展行进乐比赛时的讲话中说:“学习行进乐没有犯罪率”。从这个角度讲,大众化艺术教育并不只是“乐民”,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惠民”并进而实现“育民”的目的。这是时代所迫,不管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者还是高校,都必须树立这样的意识,与时代对接。

2.实施大众化艺术教育是百姓所需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追求已经从单一的衣食住行转变为高级的精神需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需要是人做任何事情的原动力。人的需要一旦不能满足,将殃及到做事的态度与结果。那么中国大众当今的需求是什么呢?仔细盘点,在诸多需求中,最为明显的需求就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方面需求与落后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矛盾,这也是导致现今社会问题频发、精神空虚的根本原因。综观对沈阳市社会各界及辽宁省农村中小学问卷调查显示,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百姓虽然不懂得什么是大众化艺术教育,但是对艺术的普遍需求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身为艺术高校,面对这样的数字,应该做些什么?是继续将自己封闭于“象牙塔”中走精英化路线,还是溶入社会,担当起艺术院校的社会责任,投身于大众化艺术教育大潮,这是每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3.实施大众化艺术教育能提高教学质量大众化艺术教育不但不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相反还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学生在学习之余直接面对真实的教学对象,这种真刀真枪般的磨砺,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下学习、实践,其专业能力到教学能力会得到迅速提升。尤其有主教教师跟进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与解决,远大于课堂上的模拟教学效果。且将毕业后的适应周期提前到学程内完成,使学生就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尤其是学员中不乏艺术天分之人,这对教师及学生也是一种挑战。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外,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将好的方法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作为学生,能够有这样的实际教学对象历练自己是难得的机遇,要摸索教学经验、累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本领。这是个教学相长过程,小教师、大学生。

加速大众化艺术教育进程对策性建议

1.树立变革意识,为大众化艺术教育提供理论先导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要想在中国早日实现大众化艺术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理论层面的问题。而理论又在某种程度上源自观念,所以转变观念、树立改革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各层次人员应该清醒意识到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其次,进入到这个时期后,面对各种新问题,高校内部应该进行调整与变革,以适应新的需求。例如精英化时期,为了培养社会精英,课程设置是固定的体系;大众化时期,学生数量的增加、知识结构的复杂化、专业的多样性,课程构建必须做相应调整,否则就不能有效支撑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而要达成这样的结果,师资也得做相应改变,包括教师知识结构、教育背景等。这只是其中的两个点,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变与不变之间的界定不是人为意志,而是客观需要。树立改革意识,进行理论深层探究,对于早日实现大众化艺术教育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2.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彰显大学社会功能大学功能有三: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在进行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对目前中国境内拥有艺术招生资格的(包括9大专门音乐院校、31所艺术院校及有艺术类学生招生资格的院校)1000余所院校服务社会功能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院校几乎都有单独的音乐剧场,但利用率极低,尤其周六、周日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面对社会各界的普遍需求敞开校门,广纳百姓于艺术殿堂之中。自2010年3月起,每周末免费向市民开放,学生授课,学生专业教师指导把关;开设了“名师名家大讲堂”,打开了市民眼界。

开办一年来,先后有40万人免费学习,并成功举办了“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周年汇报音乐会专场,得到国家文化部首肯并成为“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2011年12月通过验收并受到文化部嘉奖。这种做法产生了“双赢”效果。既满足了市民学习艺术的需求,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客观上也是对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构架的检验与校正,使人才培养与社会直接对接。

这符合马斯洛人本主义需求理论,符合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符合文艺“双为”方针,符合总书记和谐社会构想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当然,伴随大众化艺术教育的推广,一年40万人可以承担,但如果人数不断增加则难以承受。为此,艺术学院将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将艺术培训铺向社区,建立文化馆站,完成后续培训任务。如合唱指挥系在短短一年中,在沈阳市组建了350个合唱团,覆盖了沈阳市所有社区,每周派学生巡回排练,教师跟进指导,效果良好。

3.课程体系构建,应以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为杠杆

马丁•特罗指出,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学校内部管理等方面会发生很多变化,课程体系构架就是其一。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确定学校的顶层设计,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类型、专业体系架构等,在这个问题基础上,衍生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开设的课程群,再由每门课程教学大纲到具体组织实施的每一步骤,都应进行充分论证。而课程方面的事情是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与前面“培养什么样的人”一脉相承,构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合理设计,非主观臆断。

当然,课程体系构建得是否科学合理,还应在具体实践中加以检验。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学生作为实践教学的教师,教学质量如何,某种程度上就是有效检验学校课程体系构架的是否科学合理,学校正可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科学论证。

4.完善机制,为大众化艺术教育实施铺平道路

(1)建立质疑机制

“大众化教育理论”为舶来品,在实施大众化艺术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自身,避免失误。作为决策层,要着眼长远发展和未来,以宽广的心胸勇于自我否定。其次,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开展合理化建议,倾听师生质疑。同时完善配套制度,鼓励教职工保持其质疑的积极性,并将落实情况及时予以反馈。

(2)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马斯洛人本主义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就必须高度重视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激励机制揉进艺术高校改革的各项工作中。通过有效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师生的潜能,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3)建立教育机制

要对一个新问题重新认识并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尤为重要。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都应积极组织各层面的培训,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及督促制度,有效防止和克服惰性,完善教育内容。

(4)建立创新机制

发展离不开创新。大众化艺术教育到底是啥样,给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及各高校留下了创新空间。开拓进取、勇于革新、大胆尝试、善于总结,是探讨大众化艺术教育的可行之路。领导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机制形成的重要条件。领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领导带头推行全新的管理理念,才能有助于高校内部创新环境的形成,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模式探究,为大众化艺术教育提供借鉴

就大众化艺术教育而言,目前中国还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供遵循,以至于直到今日大家不知道怎么与大众化艺术教育相衔接。身为艺术类高校要有勇于献身精神,致力于探索大众化教育模式当中,通过自身的“试验田”,为国家提供些许借鉴直至成熟模式;教育管理部门除了深入研究国外成型模式,并将其有效成分合理吸收提供给中国各艺术高校外,还应寻找并善于发现具有一定雏形的艺术高校,进行政策性扶持与培养,使其逐步成为可参考的模式化的范本。

6.政策扶持,为大众化艺术教育保驾护航

大众化艺术教育是个浩大工程,它是中国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艺术教育领域的全新变革。涉及高校的内部机制调整、育人模式的变化、课程构建的变更,也涉及到服务社会的广度及深度等。这么大的事情不是高校所能完成的,政府应从民生角度考虑,进行政策性扶持与引导。尤其对于农村偏远山区来讲,对于连音乐教师、一件像样的乐器都保证不了的中小学,无法实现大众化艺术教育。此外,对于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文化部建议将此项工程继续深入,铺向整个沈阳市,铺向农村,推向全国。但在由校内培训转向校外社区培训的进程中,对于推向社区的后续教学基本建设,应由政府考虑投入,不能再由学校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将这项工程可持续发展下去,越做越好。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3

>>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错位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解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会计本科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分析及误区解读 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师教育实习的思考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质量 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公平机制的实现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精英教育 管理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讨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艺术专业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改革的思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荀渊,谢安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背景与中国的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3(4).

[3]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4] 陈解放等.职业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J].北京教育,2006(1).

[5] 李绘.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对高职教育的重新审视[J].职教通讯,2004(7).

[6] 周晓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4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述

从“十七大”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到“十”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要求。2009年教育部设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项研究任务以来的五年,学术界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潮此起彼伏,在意义、内涵、问题和路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全面梳理这些成果对启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1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研究

意义研究主要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高校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推进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要求。近五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意义研究。

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学者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和传播手段信息化的优势,不断向大学生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由于大学生在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方面存在局限,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在剧烈的冲突中不断失衡。[1]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3]

二是高校承担职责和使命的需要。有学者认为,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应有之义[4];也有学者认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既是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5]还有学者认为,具有理论优势和人才优势的高校,应该担负为社会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的重大政治责任。[6]

三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信仰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7]但是,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来自西方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新挑战,这些价值观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他们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重要意义。[8]

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需要。有学者明确提出,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角度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重视学科理性,一般通过灌输方式讲述理论体系,忽视实践教学和对学生主体需要的关注,让学生感觉马克思主义深奥而单调,萌生理论脱离现实的困惑,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失望抵触情绪。[10]因此,高校要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11]

2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研究

内涵研究主要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什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学术界就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多维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当前的资料很难准确地明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具体内涵、提出时间和发展历史脉络,因此,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研究,理论界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争论颇多。不过,经过最近三到五年的研究,学者们的观点逐渐趋于明晰和集中。

一是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无特定内涵的论辩。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前期,有学者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比并没有特定的内涵,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遍认同概念中的群众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即可,不太赞同将大学生作为特定群体来进行专门研究。但随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对象的普遍与特殊关系、内容的一般与具体关系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的针对性和结果的实效性,赞同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到不同领域,赋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定的内涵。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对大众化对象群体进行细分或分层,即就受众而言,应根据其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年龄、兴趣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细分,以满足不同人群对理论的期待、理解和需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大众中的高知群体,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程度是影响大众化效果的非常关键因素,因此需要重点对待。[12]还有学者认为不仅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并且还要针对大学生中不同的群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由于家庭经济、学科专业和政治背景差异,大学生中客观存在着不同群体,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握这些群体差异,依据不同特点,制定合适目标,提升大众化的实际效果。[13]

二是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马克思主义”内涵的讨论。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论证出发,认为不应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替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为前者的内涵完全无法涵盖后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当代”,不过是强调了当今形势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别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其历史的连续性,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其他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做的基础和铺垫,单纯以“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以往所有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起点,只能是穿凿附会,断章取义。[14]但大多数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认识、理解、接受和认同这一科学理论体系。[15]

三是关于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还是结果的争论。有学者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群众不断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以发展,实现中国化和时代化。另外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用理论“化大众”的过程,但穷其追求的根本目标,还是为了实现理论“大众化”的最终状态。当前,更多的学者趋向于两种观点的结合,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表现为群众掌握理论的“化大众”过程,又体现为理论掌握群众的“大众化”结果,是过程和状态的统一。

3 关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研究

问题研究主要是为了清晰了解“哪些是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明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理论上高度重视,并继续加强研究。

一是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由于经历方面的原因,对于党的奋斗历史了解不够,对党为胜利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感受不深,并且普遍存在“重技能掌握、轻价值追求”的功利主义倾向,有些大学生对与自己利益攸关的问题投入更多的精力,重视专业课程的修读,着重培养各种生存技能,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分淡漠。[16]

二是高校主体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关于专职思想政治教师,有学者认为,高校在配备思想政治课教师方面把关不严,专职教师少,外聘教师多,备课无检查,教学水平低,使得学生不感兴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大课,课堂纪律差,教师授课难度大,教学效果欠佳。[17]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者,有学者提出,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但大部分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深,对中国社会实际缺乏了解,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人不安心本职工作,导致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18]

三是关于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方面,存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19]高校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资金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有关机制的建构,严重影响了大众化进程。具体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机制尚未成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稳步发展的激励机制建设尚未建立。[20]

4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路径研究主要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如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相比较其他研究,学术界中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的成果最为丰富。

一是要高度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阵地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阵地、宣传阵地、实践阵地、网络阵地和红色社团阵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阵地建设,学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21]关于宣传阵地建设,有学者认为,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工作平台,是顺利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证。只有切实做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地实现大众化,才能转化为大众的思想武器[22]。关于实践阵地建设,有学者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诉求这一角度提出,高校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构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育人体系。[23]关于网络阵地建设,有学者认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抢占网络媒体阵地,必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大众化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网络大众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24]关于红色社团阵地建设,有学者认为,“红色社团”普遍具有坚定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科学的实践性等特点和优势,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5]

二是要真正重视主体队伍建设。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他们保持学术水准、展示哲学魅力;需要他们坚定正确方向不动摇、充分体现主旋律;需要他们切合学生成长与生活的实际,避免空洞说教和排除种种渗入大学校园的政治杂音的消极影响。[26]“高校要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等等。[27]

三是要针对具体实践不断创新路径。有学者从微观的实践方式出发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回答理论问题与回答现实问题相结合,坚持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传统传播手段与新传播手段相结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与自觉探求相结合,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28]也有学者从宏观的实践背景出发认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相结合;要始终与培养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人才目标指向相结合;思想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教育结合在一起。[29]还有学者从具体的实践对象出发认为,“要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特点,在大学生参与程度不同的认知型实践、体验型实践、操作型实践中,重视广大学生的参与性,凸显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主动性、教育性、生动性、体悟性、情境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0]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的培育,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张海迪”、“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三下乡”等为标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内容,契合了时代需要,成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路径选择。

四是要整合力量不断完善机制。有学者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好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建设,外部机制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以及全员育人机制,内部机制是指第一、第二课堂联动机制以及规划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30]关于完善机制的具体路径,有学者认为: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资金投入是基础性物质保障,只有保证经费的持续投入,才可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质量,高校不能仅仅依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积极寻求资金来源;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可以准确反映出大众化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以便发现差距,努力改进,高校就需要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评估;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和调动人的能动性,不仅可以增强宣传教育者的动力,使其积极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而且可以激励大学生自觉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31]

总结上述研究成果,与将宏观中国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关注高校的研究成果数量虽多,但视野尚显不够开阔,同质性研究过多,研究体系相对不够完善,成熟度稍显不够,尚处于进一步研究之中。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偏重于意义形态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较多,关注实证调查类的实务性研究较少;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的研究成果较多,关注评价机制建立的成果较少;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领域的专门性研究成果较多,关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力量融合、联系和结合度的研究较少;偏重于国内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较多,从历史和国外的视角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偏少;少数学者关注马克思主义对象的一般性研究,以内容的一般性代替方式的具体性,否认将某一群体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对象的必要性,不承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从理论源头上解决好上述问题和不足,正是下阶段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11][20][31]王俊恒.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及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3(4):175-176.

[2]程天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高校理论战线,2011(2):19.

[3]冯刚.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36-37.

[4]高洪力,李秀芝.高校教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94.

[5]彭恩胜,傅琛.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个向度” [J].教育与职业,2011(30):43.

[6]范小强,马宁.从三个维度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3(4):36.

[8]冯晓阳.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0(6):138.

[9]周川.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实效性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29-30.

[10]张雷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建设路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6):4.

[12]秦宣.问题与对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37-41.(下转第46页)

(上接第42页)[13]夏小华,周建华,吕卫华.大学生群体差异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7.

[14]王晓丽.普通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7.

[15]邱云.关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研究,2011(7):154-155.

[16][7]李冬华.略论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57-58,59.

[17]王金华.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J].理论月刊,2010(11):14.

[18]陈东海.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26):98.

[19][30]陈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38-43.

[21]夏小华,周建华,吕卫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56.

[22]袁高丽.论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平台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76.

[23]芮鸿岩.实践视阈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73.

[24]王太钧.网络大众化背景下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2010(4):15.

[25]纪亚光,吴荣生.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9.

[26]任阿娟,白利鹏.高校讲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8.

[27]田克勤,王心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进”与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0(11):12.

[28]薛中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50-52

[29]赵欢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1919―)[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4.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实践价值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宽广的实践价值。

一、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在动力

实践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实践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之所以具有实践价值,是因为理论创建主体需要大众化的理论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特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这两大价值的生成。这种价值生成来源于理论创建者和人民群众这两大实践主体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其实践对象是理论的大众化,但作为主体的理论创建者,正是在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中具有了直接经验,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基础,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并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逐步深化、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撑。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提高人们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正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从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殚精竭虑、有目标分层次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基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自主认同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看,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应当考虑人民群众这一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两大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实践价值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能动性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更能为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认同和运用。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思维的自由。有了这种思维自由,人在实践过程展开之前就对实践结果进行观念的确定。并在客观规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在各种可能的结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使之大众化。目的在于应用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运用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的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的结合点就是发挥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两大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然后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可见,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了中央领导集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指向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激发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二、贴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内容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特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基本道德素质提高的需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文明风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最后,当代青年要成为“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胡锦涛指出,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回答了当代青年如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广大青年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形式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形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形式方面的大众化,有效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服务群众是贴近群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农民问题上,既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又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在义务教育问题上,从2007年起,在全国城乡逐步实行全

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在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既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住房问题上,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实践主体的大众化,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主体,其发挥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在的动力为依据的,这种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召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具有的“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具有进行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备了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消除人民群众种种社会疑虑的特点,因此,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实践的力量。理论的实践力量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力量,体现在人民群众在理论指导下解决思想认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三、一脉相传: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前提

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肯定,就是对其独立性、能动性、实践能力的倡导和重视。

马克思思格斯非常关注实践主体的发展需要。“人始终是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不是指人自身孤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而这种本性的最高层次是发展需要。列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组织力量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进行自己的宣传和鼓动。所以,列宁经常提醒社会民主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政治停滞时期,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深化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这项工作总是同样必需的。在形式上,列宁倡导要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专为加深听众印象的令人头晕的手势和力求效果的词句,这一切都使列宁的学说远胜于通常“议会”演说家的演说。

毛泽东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他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他认为,向人民群众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真知,使教育内容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沟通双方感情,可以熟悉教育对象的生活和语言。从而产生共鸣,增强教育效果。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也非常重视,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求,又要注重主体的层次性。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江泽民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方法上,他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层次来展开,同时,他也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应接近人民群众。强调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四、功能诉求: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人群众,了解群众,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2年12月,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并谆谆告诫全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叫。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集体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基层,同人民群众话家常,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为形成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了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制定密切党群关系的政策方针。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200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009年,党中央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和《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这些都是倾听群众声音、关心群众疾苦、排解群众困难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主体力量,如果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欠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很难达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需要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引导。因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转变工作作风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契合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需求并使之走向大众化。 转贴于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果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然也就不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重点主体应当是全体共产党员。

应当看到,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环节是多样的。如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全体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求不能把理论教条化,又要求不能把理论庸俗化,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时,应当贴近全体党员的生活工作思想实际,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认同,首先应使广大党员要在感情上接受,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时,就应当运用大众化形式激发全体党员的情感共鸣。

还应当看到,面向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为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这是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需要;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方式上看,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简明的理论观点代替繁琐的逻辑思辨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普通群众感知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代替苍白无力的说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大众化。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的指南。教育方式的大众化是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凹。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大量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等。上述通俗理论读物运用平和、平实的文风,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从而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一批理论工作者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生产了一批内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严肃活泼的优秀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高提供了精神食粮。2003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东安著的《世纪新风:画说“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朱匡宇著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画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写的《图说

[参考文献]

[1]欧阳斌,论实践价值田冲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6)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6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根据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党员干部、工农群众、高等学校、知识分子等进行声势浩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和教育运动,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需要,1951年2月,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指出:“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教育,必须极大地加强起来。这是提高干部、改进工作的根本方法。”《决定》遵循理论教育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党内的实际情况,按照党员理解能力的发展程度,将党员的理论学习分为三级:学习政治常识、学习理论常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的这一决定,迅速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热潮。党中央通过党校培训对党员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通过整党整风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学说贯穿到执政党的党风教育中,这不仅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而且使广大人民群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同时,党中央还十分重视高级干部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自修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工农群众加强文化和政治教育

工人和农民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最主要的是让工农群众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此,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针对广大工农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冬学这一传统教育方式,紧密结合当时的主要任务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建国初期向农民宣传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结合抗美援朝运动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运动向广大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广大农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也受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工农联盟思想的教育,等等。这些实践,不仅使广大农民了解了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掌握了一些政治理论,还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觉悟。另一方面,采取举办工人培训班、开办夜校和工农速成学校等多种方式对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不仅使广大工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还提高了广大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

(三)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高等学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基地。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途径。建国前夕,各解放区就对高校进行了整顿和改造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取消陈腐反动的课程,开设革命的课程。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教育部成立。教育部一成立就着手讨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1949年11月至1950年2月,教育部先后主持召开了大学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以及新民主主义论教学讨论会。195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政治课作为全校学生的共同必修课。1950年7、8月份,教育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讨论会,认真总结近一年来的政治课教学的经验教训,同意把社会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论两门课作为教学重点,进一步推进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建设。1952年,教育部认真总结近三年来的经验,作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列为主要课程,这一指示的,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建立的标志。1955年6月,教育部又作出指示,把“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探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的大众化。

(四)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改造

建国初期,大多数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思想上有消极守旧的一面,但他们欢迎新社会,拥护新中国。党根据知识分子这一实际状况,决定对其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帮助并引导知识分子改造旧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51年9月,党在知识分子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北大校长马寅初开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先河。他首先在北大教师中发起了政治学习运动,希望通过教职员工的思想改造来推动学校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他认真总结本校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思想改造的经验,并提议将这一经验推广至全体知识分子中去。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教师也相继开展了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这场由教育界发起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逐步扩大文艺界、科技界乃至整个知识界。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文艺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的指示》,要求清除文艺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1952年1月,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学习运动的指示》,成立学习委员会,组织各界人士开积极参加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要求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党的重要文件。这样,全国规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便形成了。这次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取得了积极的成就。广大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提高了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开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论析

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党员干部、工农群众、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利用执政党的地位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但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处于急剧转型之中,新旧思想交替更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尚未内化为自觉共识。因此,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意识思想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掀起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热潮,在社会各阶级中间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活动,通过思想理论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破旧立新”的思想文化运动,积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强化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宣传,以确立其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如1950年冬天开始的运动,启发了农民群众提高反对封建思想的觉悟,激发了农民群众提高反对封建意识的自觉性,为清除广大农民群众身上的封建思想扫除了障碍,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残余意识形态;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大批判运动,逐步清理了知识分子身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国大专院校所进行的政治课程改革,逐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以及以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教育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两方面的工作使马列主义、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实现了马列主义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化,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整个过渡时期和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指导地位,并逐步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初步完成了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由此可见,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以执政党的身份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进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围绕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而展开

1949年-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推进新中国的各项民主改革,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为主题,紧密围绕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这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出特点。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而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有其特定的含义。有学者将其概括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它是大学生接受、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并自觉内化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的过程;另一方面,它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有意识地组织有助于青年学生内化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主义情感的系列活动过程。[1]另有学者指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认识、理解、接受和认同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信仰、价值准则和行为指南,使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还有学者认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深奥变通俗,使大学生理解、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信仰理念,外化为大学生各种实践活动。[3]此外,还有学者指出,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掌握,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实践活动。[4]

二、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培养青年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意义重大。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是应对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5]同时,也是为了克服大学生自身思想文化修养的局限的需要。[6]

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的高度,论述了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从国际因素来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从来没有改变,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他们争夺的重要人群。从国内因素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深刻变化,反映到思想领域,必然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这样的社会环境,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因此,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他们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重要意义。[7]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学者指出,面向大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1](105-106)另有学者指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8]

全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需要。有学者提出,只有使大学生群体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使这些潜在的知识精英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以他们为中介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实现。[9]另有学者指出,高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庄严使命。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在全社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0]

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者们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国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目前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接收马克思主义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缺乏准确和深刻的理解;其二,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科学性认识,不完全清楚科学信仰与的区别。[11]另有学者指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但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思想理论”的倾向。[7] 如:有些大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程的修读,着重培养各种生存技能,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分淡漠。[12]

2.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高校师资现状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学者从专职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队伍及其他相关人员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专职思想政治教师方面。有学者提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没有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使一些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教师承担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不愿听,甚至反感,更谈不上进学生头脑;有的虽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效果差,没有吸引力。[2]还有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缺乏说服力、感染力,照本宣科、看图说话、诠释PPT,知识陈旧、方法简单,缺少逻辑感召力和艺术吸引力。[13]另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师由于受理性主义教育哲学影响较多,认为传播理性知识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原则,因此,特别强调学科理性思维,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容易走入“重理论说教轻情感交流、重科学研究轻教育教学、重学科知识灌输轻学生能力培养、重解决思想问题轻解决实际问题”的误区。[14]

辅导员队伍方面。有学者提出,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近年来,辅导员队伍不断壮大,但大部分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深,对中国社会实际缺乏了解,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人不安心本职工作,导致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15] 另有学者指出,从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务工作者,由于受功利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较多,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行为引导和经济资助等事务性工作,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当前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不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立化”和“客观化”,致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庸俗化、专业边缘化和内容去意识形态化。[14]

3.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虽然在宣传和理论研究上都指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重要,但在一些高校的实际推进工作中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二是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成果得不到实际应用,如对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途径、措施、方法、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一些高校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2]

4.教材编写和课程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教材编写和课程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近年来,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教材编写和课程组织方面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目前教材编写存在重视书本知识之间的逻辑陈述而轻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逻辑建构,重视书本叙述的知识点而轻视社会现实出现的热点问题,重视形上的追问而轻视形下的分析。[16] 还有学者指出,目前教材编写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观点与立场的传统解读延续有余,根据时展需要的重新取舍不足,对现代西方思潮仍然在延续着简单拒斥和否弃之态度。[16](35)

课程组织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部分高校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有的重专业课、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的重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有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大课,课堂纪律差,教师授课难度大,教学效果欠佳。[17] 另有学者认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应;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思政教育内部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率。[1](225-226) 此外,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刚刚起步,基础比较薄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等。[18]

四、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多数学者认为,高校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为此,他们从补充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方面。有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分析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19] 还有学者指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色,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和中国特色;要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要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20] 当然,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过程中,应防止三种实践取向:第一,粘贴取向;第二,移植取向;第三,片断化取向。[21] 还有学者指出,目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教育。[6]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方面。有学者提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为此,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要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要合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7] 还有学者提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构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与主体结合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既贯彻教材要求,又体现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紧密结合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既坚持理论教育,又注重实践教育环节的理论联系实际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既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又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的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13] 另有学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的实践性教育方法以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渗透性教育方法。[20] 关于实践性教育方法,有学者提出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制定相应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提出实践目的、实践要求、实践安排、实践内容、实践考核方式和方法等。同时,社会、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及时提供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22]另有学者指出,在现有网络传播载体和工具之中,博客具有独特优势,是目前最适宜教师开发应用的一种网络辅助教学工具。[16](87)

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取得实效,除了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作用外,关键还要善于利用第二课堂进行丰富多样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而要构建和优化第二课堂,关键要打造好四个平台:一是校园文化平台;二是“红色社团”平台;三是实践平台;四是网络平台。[8]

校园文化平台。有学者指出,要利用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3] 具体来说,可依托高校广播、电视、网络、校报进行理论宣传教育,组织形势政策报告会、理论研讨会、校园文化节、学术讲座等主题教育活动等。[7] 还可以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学校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通过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广播、校报、网络论坛、教师博客等形式,搭建全方位多渠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平台。[23]此外,还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和体育活动之中,要大张旗鼓地开展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品牌活动,构建校园精神文化;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环境和体现学校特色的象征建筑及文化符号(如校徽、校训等),构建校园物质文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精神、学校品格、学校发展目标以及学生评价评估体系之中,构建校园制度文化。[14] 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图书馆、宣传橱窗、墙报、展览室、校园网等媒介的作用,形成校园良好的马克思主义舆论环境。[9]

还有学者提出,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其打造成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此,应该将网络思想教育、文明公约践行、学习技能竞赛、党员团员示范岗等活动进宿舍、进公寓。[24]

“红色社团”平台。有学者提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红色社团”坚定的政治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保证;大学生“红色社团”鲜明的时代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大学生“红色社团”广泛的群众性能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流实现路径形成良性互动、互补机制。[25]

另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红色社团”的特点和自身优势能够把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表达出来,并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达到了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26]还有学者指出,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建设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建设相结合,从经费开支、硬件配备、指导教师选派等方面予以倾斜,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正常开展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学习者和忠诚实践者。[27]

社会实践平台。有学者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诉求这一角度,提出高校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构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育人体系。[28]另有学者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大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可通过暑期“三下乡”、参观考察、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途径引导大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深化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7]

网络平台。有学者提出,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公众接收信息、获得知识、交流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也为理论普及开辟了新的重要阵地。因此,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必须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牢牢占领网上舆论阵地。[29] 为此,学校可在校园网建立互动平台或建立QQ群,教师可开设电子邮箱或微博,提供若干论题,让大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教师给予引导。同时,学校要建立课程信息资源库,涵盖学术前沿、拓展知识、经典案例、教师导航、阅读书目等内容,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和拓展性学习的需要。[7] 另外,可以在校园网的醒目位置开辟马克思主义专栏。[27] 可以创办网上电子刊物,开办网上专题讲座,针对现实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网络信息交流,力求把严肃的宣传主题变得生动形象,使网络宣传教育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12]

3.学科建设方面

有学者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重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深入。要关注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30] 另有学者提出,要及时编写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全面反映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的高质量教材,通过教材建设来推进学科建设。[18]还有学者指出,要开发灵活多样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型体。具体包括独立教材、间杂于其他课程中或仅限于授课者讲解用的辅助材料的小册子等。[31]

4.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本的是要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此:

应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大学生骨干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是学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大学生群体自我教育管理的组织者、示范者和代言人。因此,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大学生骨干就成为实践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32]

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学者指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担负起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职责,首先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8] 为此,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养培训工作。[33]同时,还要继续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拓培养年轻理论工作人才的多种渠道,充实一线教学科研工作队伍。[12] 此外,还要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等等。 [18]

参考文献:

[1] 冯刚,张东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10)[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232.

[2] 邱云.关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研究,2011,(7).

[3] 刘琳,周世中.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J].社会科学家,2009,(6).

[4] 孙玫,文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分析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0,(9).

[5] 冯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6] 王雷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J].学术论坛,2011,(1).

[7] 周川.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实效性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8] 何军.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

[9] 戴玉琴,周建超.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

[10]王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述要[J].高校理论战线,2008,(12).

[11]周建华,吕卫华,夏小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3).

[12] 李冬华.略论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13] 荆钰婷,谭劲松.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与方法创新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14] 夏小华,周建华,吕卫华.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有效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8).

[15] 陈东海.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26).

[16] 冯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09)[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52.

[17] 王金华.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J].理论月刊,2010,(11).

[18] 田克勤,王心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进”与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0,(11).

[19] 孟英,王舵.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黑龙江教育,2009,(1).

[20] 罗永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7).

[21] 黄蓉生,白显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22] 王朝方.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及其途径[J].理论导刊,2009,(9).

[23] 肖蓉.从接受角度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现代教育科学,2011,(7).

[24] 张勤.贴近大学生实际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

[25] 纪亚光,吴荣生.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26] 刘艳.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新探索———基于大学生“红色社团”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1,(5).

[27] 江胜尧.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J].人民论坛,2011,(9).

[28] 芮鸿岩.实践视阈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

[29] 周淑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载体选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6).

[30] 丁根林.论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独特优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中.

[31] 姚刚.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2] 汪庆华,贾丽民.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与高校大学生骨干理论素质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8

思想教育为抓手,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行动的指南,并转化为创造历史的强大物质力量,发挥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关键词] 思想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从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自觉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创造历史的强大物质力量,才能达到高度的理性自觉,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才能得到发挥。那么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并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教育,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在新时期,思想教育仍然是我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因此,我们应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的思想深处扎根。

一、实现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思想教育创新的先导。加强思想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一切“为人”的理论无论多么艰深都容易被接受,因为它关注的是人的问题,谋取的是人的利益,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和依靠人,更重要的是要把落脚点始终放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努力用科学理论来回答人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事事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行为准则,把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制定政策时,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执行政策时,要为最大多数人谋求切实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从内心感到自己的利益是与党的利益是一致的,才愿意从内心真正接受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并自觉学习、接受、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民群众的思想深处扎根,与党在理论和思想上达到共鸣,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旦群众树立了马克思的信仰,他们就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和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马克思主义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实现思想教育内容的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在内容上,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理论上的马克思主义变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列宁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科学精神的前提下,要贴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谈群众关心的问题,满足群众的需求,学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实例、形象贴切的比喻,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明白、生动感人的讲解,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精神融入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内容的通俗化,使之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素养。在这方面,我们党曾经有过成功的范例。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通俗易懂,在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凝聚党的有效力量、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素养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新时期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部通俗著作,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示范性贡献。这些都可以作为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参考。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内容的中国化和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根据时代特征进行创造性转换,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的中国化、时代化,当前最重要的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研究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深入研究和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认真总结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并及时把这些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创造出既能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学理论。

三、实现思想教育方式与形式的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实现思想教育方式的创新。只有方法得当,形式多样,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贴近人们的生活需求,贴近人们接受思想教育的思想特点,贴近人们的思路和语言,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实现方法创新,要以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为落脚点,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调整思想教育方法。首先,要实现从单向式教育向互动式交流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比较多的是灌输式方法,也就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先进的意识形态,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众媒体的悄然兴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单向式灌输教育方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而且容易挫伤和压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建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双向沟通和协调的方式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思想教育就必须由单向式教育发展为互动式交流。其次,将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注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积极能动作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这种结合,体现在既重视由外部进行灌输的社会教育,又重视人民群众内省修养的自我教育,从内外两个方面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再次,要由显性教育向显隐结合转变。要在搞好显性教育的同时,将有意识的注入和无意识的熏陶相结合,开展隐性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先进思想意识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在坚持显性方法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与隐性教育法紧密结合,用隐性方法之长,补显性方法之短,推动显隐两种方法相互依存、齐头并进。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实现思想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取得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地自然地融入文化艺术作品之中,使其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人民群众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观看文化节目中受到思想理论教育。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形象化,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资源,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大众传媒的主阵地,比如,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可以开设“马克思主义百家讲坛”、开办国家“马克思主义之声”网站、团中央可以举办各类马克思主义知识竞赛等,努力把学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节目办热,把学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变成社会活动或社会广为关注的高雅的大众活动。近年来,网络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方式,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努力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把握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入耳入脑入心,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参考文献:

[1]谢嘉梁,周光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成果撷英[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上一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下一篇:管理会计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