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医疗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57

精细化医疗管理

精细化医疗管理篇1

1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及要求

1.1医疗服务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的主要特征

1.1.1全员协同性

精细化管理强调成员之间的互相协调合作。具体来说,领导者应树立起顺应时展、符合国家现今经济体制、有利于医疗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成本管理的指标、要求下达到科室、个人;同时员工要积极配合,投入到成本管理活动中。

1.1.2业财融合性

业财融合性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医疗机构成本精细化管理活动要求财务人员熟悉医院运营模式及医疗资源,改变单一的事后核算职能,将财务融入业务,全程参与业务发展[1],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降低成本。

1.1.3过程权变性

成本精细化管理贯彻管理活动的始终,且贯穿成本预算、分析、核算、控制的各个过程,根据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PEST分析,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和环节采取不同的成本控制措施,让成本精细化管理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

1.1.4全程标准化

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成本预测、分析、核算、信息反馈、考核等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标准,使成本管理活动围绕标准动态修正。比如,在药品采购环节严格推行“两票制”,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

1.1.5全面精细化

精细化是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的最重要特征。所谓精细化,是指准确把握成本控制的关键点,确立细致方向,将量化标准渗透到成本的预测、分析、核算、控制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管理过程精细化,同时将责任落实到管理者,将成本控制成果与管理者绩效挂钩。

1.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1.2.1项目管理决策科学化

决策是否科学对医院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按服务绩效付费,形成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复合式付费方式[2]。这意味着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促使管理者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措施,加强对医疗服务成本的规范管理,使项目成本管理更加精、准、细、严。

1.2.2成本管理全程精益化

医院的良好发展依托于一定的经济效益。成本精益化管理注重精益求精和成效,要求抛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将成本控制目标具体化,落实到明确的成本对象,比如药品、器械,严格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2.3成本管控理念全员化

成本管控改变医院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理念,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同时,每名成员都有责任参与成本控制。只有全员参与,才能有效控制成本[3]。

2当前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不少医院成本控制体系较为混乱[4],难以适应医疗服务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需要。

2.1管理层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的关注度不够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繁杂、全员性、全程性的项目,只有管理层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更好地建立统一的工作秩序,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目前医院管理层重点关注收入、重视成本核算,但忽视事中监督,缺少对管理会计的控制职能认知,使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缺乏领头人,成本精细化管理实行不易。

2.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基础薄弱

一是缺乏适应业财融合需要的跨界成本管理人才。医院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会计知识,但只重视成本的基础性核算和记账职能,缺乏管理会计控制、评价的意识和职能,制约了医院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二是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力度不足。传统的手工方式已无法满足成本管理的需求,信息化在整个医疗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不够完善,系统之间没有连接,数据散乱,不便于收集、汇总,直接影响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2.3现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局限性较大

目前,医院成本核算方法滞后,多数以科室为对象,无法体现整个医院的总成本,不利于推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同时,科室成本核算陷入某种误区,一是将成本核算当作科室发放奖金的标准,造成科室之间的恶性竞争;二是过度追求节约成本,不管其他方面的开销,比如设备更新、科研投入,把成本核算带入误区,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

2.4医疗耗材成本管控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医用耗材成本管控是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调查显示,目前医院医疗耗材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占医疗服务项目总成本的比重也日趋增高。物价管理部门规定,公立医院单价1000元以下的医用耗材,允许加价率为10%;单价1000元以上的医用耗材,加价率为8%,最高加成800元。如果管理不当造成耗材丢失或损坏,医院成本就会攀升。一般来说,医院耗材的实际使用情况全程由临床确认,职能部门的中间监管环节形同虚设,既容易滋生医疗腐败,又容易造成浪费,还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决策预算[5]。因此,加强耗材成本管理保障机制建设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尤其重要。

3加强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3.1夯实医疗服务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基础

首先,医院管理者要有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全程监督各科室、各部门的人员流动管理,财物进出分类管理,建立所有资产明细账且组织会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盘点财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建立完整的资产登记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完善核算制度来引导成本管理工作。再次,组织专业人才开展成本精细化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奖惩分明。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精细化管理细则,理清医院临床科室、后勤、行政等部门的核算方法与管理办法。

3.2健全精细化成本管理的组织运行体系

医院应设立一个财务经济管理部门,由院领导分管,下设财务办公室、经管办、收费处,各司其职、明确分工、精细管理。其中,财务经济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医院各项资金运作与成本核算;财务办公室主管医院年度经费预算与收支、财务审核监督等;经管办主管科室成本核算、医保与物价管理、奖金与绩效评估等;收费处主管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收退费流程。

3.3强化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医院各部门应编制详细的成本分配和归集表,通过对成本信息的纵向和横向对比,精准把握市场环境的变化,如哪些地方还有降低空间、哪些地方可能面临成本上升,及时反馈,以实现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

3.4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管理已是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决定了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的水平。医院要充分利用并整合现有的信息技术与资源,如医院信息系统、影像LIS系统、PACS系统、用友ERP系统、物资物流系统、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系统,提供精准的业财数据,便于管理层科学决策,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3.5加大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的绩效考核

精细化医疗管理篇2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26-01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更加促使通过现代化医疗设备来实现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院的建设、发展和效益来说,医疗设备质量过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医院临床工程师、设备管理人员以及使用设备的科室要共同合作和协调,进一步做好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和费用获得医疗设备效益的最优化。

1 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弊端

1.1 维修管理团队质量有待提高

就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情况来说,有很多医院对医疗设备的重视情况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都比较重视,但是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就没有很好的落实。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维修管理人员的基本功不够扎实,经验比较匮乏,而且学历也是参差不齐,这给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关于维修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程度较低,而且安于现状,在岗位上混日子,没有积极向上和提高自我的想法,很少接触先进技术;②维修基础知识和实践技术不够硬,有很多医院都保留了传统的维修形式,但是没有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理论产生全面且与时俱进的认知;③责任感比较低,不想吃苦和奋斗。

1.2 医疗设备维修本身存在困难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医院日益依赖于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医疗设备发展的大势。虽说如此,但是医院却没有做好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保养工作,有些设备的耐用部件甚至沦为耗材,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加重了医院的投入成本和患者的医疗负担,但是这种情况却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医院的医疗设备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维护,一旦出现了故障,由于应急响应慢且自身不能够解决等,医院工作人员只能请求生产厂商工程师的帮助,从而导致医院医学工程成为设备的中转站。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为:①自主维修率低,或者不能自行维修,设备成本降不下来;②对厂商或者其他能够提供维修帮助的企业过分的依赖,医院医学工程人员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医疗设备的构造以及运行的原理和机制;③没有做好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没有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参数校准和质量控制技术处理;④医疗设备的返修率比较高,维修服务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对设备的操作不够规范,尚未建立起系统性强且包含临床使用、技术指导和管理在内的体系。

2 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努力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技术团队的质量

M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技术团队的质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技术团队的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定期组织机械维修培训班,进一步强化分类预防性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办法,从而提高维修的水平和效果。

(2) 将技术人才外送培养,强化与院外紧邻医院的交流互动,建设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 加大医疗机械验收阶段的检查培训工作力度,保证在经过外部维修之后能够全面验收,从而进一步保障维修的合理性和医院的效益。

(4) 强化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有些经验丰富且资历较高的人员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讲授给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实践动手来实现。同时要经常开展专题讲座,技术人员之间相互交流经验,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并共同商议解决办法。进一步做好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工作,组织开展考评工作,针对不过关的技术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和帮扶。在选聘维修人员的时候不仅要考察其学历,更重要的是要双抓其学历和经验。

2.2 将精细化管理有效用于医疗设备维修中

2.2.1加强成本核算的过程的细化,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质量

在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厂家配件管理系统,对于设备需要经常更换的配件和其他材料进行收集;其次是在填写已经修好的设备的维修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设备的名称、型号、使用科室、故障原因、所更换的配件是什么、维修费用等内容;然后,修理人员去领取设备配件,如果所更换的配件价格比较高昂,那么务必要经过上报审批流程,配件费用务必要得到科室的签字。同时,由资质较高的人员组成评议小组,根据维修的具体情况和等级来计算维修费用。最后,科室集中核算各月审定的工单,得到结果之后将其送到财务和医务室等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和确定。尽量的避免出现遗漏项,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

2.2.2 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法,保证良好的管理秩序

医院中的医疗设备种类很多,所以维修方法也各异,维修工作比较繁琐,要想真正的实现对医疗设备的有序管理是非常有难度的工作。而使用条形码来实现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维护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完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方法,保证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2.3 制定相关奖惩制度,提高维修质量

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如果一味的重视维修费用收入,那么势必会出现追求工作速度而忽视维修质量的情况。所以说在维修医疗设备的时候应该要严格把控维修的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

(1) 组织建立科室监督小组。科室监督小组的组长应由科室负责人来承担,主要工作是当设备维修之后,检查设备是否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并且计算维修所花费的费用。

(2) 设备维修好之后,科室需要进行验收工作,如果已经修理好的设备在保修期内出现了同样的故障,那么再次维修应该是免费的,而且已经换过的配件也应该无偿更换。

(3) 建立维修工作质量考核档案,将各个季度设备的误修、返修及相关情况进行记录,方便以后考评业务和技能工作,同时也为年终表彰、奖金以及考核等提供参考。

(4) 在维修工作中,如果存在节约大量维修经费的工作人员,那么应该参考所节省的金额,通过监督小组的确认以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

参考文献:

[1] 伍洪,李晓妍,张蒙,于斌,朱俊,侯君子.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4,06:89-91.

[2] 赵振华,鞠建勋,邢书娟.关于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2:283.

精细化医疗管理篇3

关键词:医疗卫生单位 财务精细化管理 内容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087-02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断地深化改革,全面推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意识,树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全面落实责任。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确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同时,对其改革的目标、任务及方向有着明确指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作为公众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在不断改革深化的同时十分受国家的重视,政府对其投入的资金使用情况及公众对其的服务质量都会被更加关注。

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内容

1.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概念。管理精细化是以避免浪费、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为目的,以促使管理达到高质量、高效率为前提来经营和组织单位管理工作的一种管理经营模式。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就必须从核算并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做起,以达到全面有效地控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从而使得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通过高效率、低消耗的方式开展经营管理工作,为单位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2.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内容。相较于单位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财务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相对概念被提出来,其主要内容包括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实施全员收支目标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及经济活动全过程质量管理。只有从源头抓起,严格监督经济活动全过程并进行考核,才能使管理过程做到服务与价值双实现。

二、推行财务管理精细化存在的问题

1.对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心存疑虑。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向社会公众公布预算收支情况时,由于顾及自身利益及与上级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时心存疑虑,不愿公开单位的收支情况。随着预算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地推进,相信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收支及预算将会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因此,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早进行准备,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财务管理模式单一、观念陈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由于长期一贯制的管理方式,虽然在人事管理及分配制度方面曾做过不少改革,但管理工作还是按部就班,创新意识差,仍未打破陈旧的管理观念,没有向更加细致、深层次的管理工作推进。

三、推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策略

1.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国家财务制度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核算财务、编制报表及财务监督工作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规范化的财务基础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及完整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的同时,应积极拓宽服务管道,以满足公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为改革目标,主动接受公众对单位收支情况的监督并且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使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安全、透明、合理。为了全面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及水平,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必须深入。

2.强化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以它作为实现整个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才能保证财务预算项目的真实有效性,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收支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应逐步做好预算工作并以核算项目为基准,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以点带面,考虑到任何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从具体的细节方面入手,做到深入管理每一个环节。项目预算应无较大偏差,符合基本的实际需求,使执行单位能够便捷进行操作、监控及落实工作;在监控项目收支过程时,应本着“调控项目、控制总量”的基本原则,精确、细致地进行控制,使其符合项目预算的基本要求并处在可调控的范围之内,同时应落实项目执行人及执行单位的切实责任及奖惩措施;在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应以工作量为依据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并积极实施。

3.强化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财务管理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强化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提高其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组织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并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自学意识;组织财务人员去其他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优秀的企业或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制定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4.强化电算化管理。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辅助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会计电算化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大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力度。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中心内容,其重点包括资金与资源管理,而资源管理与资金管理的核心是有效控制支出及利用资源。因此,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主要目标为提高单位一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单位的资金消耗量,达到政府公益性资金投入的使用最大化并且充分利用单位资源,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

5.财务管理更加细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经费大部分来自政府的资金投入,应该避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核算不到位、管理模式过于粗放、不够精细化等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会计电算化的利用率还不高,影响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电算化对财务预测、监控及分析等优势,推进财务管理精细化。

6.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基础水平。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一般较为薄弱,应在财务管理上规范化,扎实强化基础工作;重视财务预算工作,通过预算编制真实地反映单位发展需求;对收支核算的监控到位,收入核算、支出核算双管齐下,并且需要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控与核算。单位全体员工必须共同尽到财务核算责任,提高参与财务监控工作的积极性,有意识地提升主动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大部分是由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提拔上来的,在单位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倾向于重视业务、轻视财务管理的现象,影响财务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推进持久开展。因此,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创新财务管理意识,积极领导和组织财务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开展,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实施财务管理精细化,满足社会大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广彪.“低碳校园”视角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2(32)

[2] 沙建标.中职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实例研究――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做法与效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

[3] 蔡鸿轩.企业如何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以电信行业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14(5)

[4] 王小原.ERP系统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现[J].中国外资,2014(12)

(作者单位:湖北省通城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湖北通城 437400)

精细化医疗管理篇4

关键词:新医改;财务精细化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17-02

一、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系统化去规范医院陈旧的管理制度,以精细化的指导为管理思想,对医院的各部门及各科室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化处理,按照标准化来规范业务,通过考核制度,优化医院内部人员结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利用率,实现医院财务效率的有效提高。实行新医改后,医院财务流程更加精细化,透明度高,更加便于财务数据的统计管理以及准确性,突出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方面的重中之重,充分体现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潜在价值观。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成效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率决定医院的发展成效

财务管理制度照搬容易,执行难,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在未来发展成效的难度,所以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率决定医院的质量和效果,医院经营与发展效果也反映财务管理制度的效率。制度是否有效、有用,取决于制度本身是否符合医院实际和执行力,是否严格规范,执行的程序、过程、力度、环境等等的不同,执行效果也大不相同。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医疗费用降低

根据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的医疗费用大,时间久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凸显了医院高效、快捷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方针,但也给医院带来很多问题和压力,医疗收入的减少使得医院不得不精打细算,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也因此各家医院竞争激烈,最后节约成本成为必然性。完善了财务和业务一体化模式,将医院的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等模式进行整合,其中医嘱系统、无纸化查房及科研性预算及成果等。而临床路径能够很大程度上规范临床医疗行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纠纷,缩短住院时间并且降低了医疗成本,为项目成本核算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对医院资产及负债的要求也比较苛刻

面临新医改的实施,医院应该及时对其资产和负债进行披露和复核,不只单一的反应其资产情况,也应反映出负债情况。另外,医院的相关投资等领域,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加强管控成本,将医院的消耗情况及时掌握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医院采购主要医疗设备的时候,财务相关部门必须严格管控审批流程。新医改下的规定,使得医院必须对此进行全方位的跟踪,以减少医院的浪费。

三、未执行医院财务管理精细化而出现的问题

(一)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数据不明确

相对医院信息化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引导信息的流畅性,是对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就当前而言,多种信息系统是医院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之一,没有相同的信息化标准,系统中使用的信息编码不同,给会计人员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也使得医院的信息准确度和传播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很难实现配置资源共享的优势。

(二)医院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措施

有些医院医院业务管理系统比较混乱,分工不明确,看人下菜碟,医疗费用报销高的患者不愿管,怕影响其业绩,而医疗费用报销低的则会主动要求其来自己的科室治疗。这种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的风气,值得我们医院财务管理者反思。应及时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协调运作及发展进行有效合理安排。在日常生活中,因医院所设科室繁多,各个科室对于财务管理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存在不理解及不配合的情况,使得财务数据不能准确无误上报,使财务数据不透明。会计人员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医院缺乏药品管理及医疗器械养护措施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一些医院药品管理不统一、药品明细报价不透明、医疗器械的安全养护,让很多患者不放心,也是医院管理的问题。有些医疗器械的浪费,造成医疗费用的增加,不H给医院的名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给患者带来忧虑,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新医改下实现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及建议

(一)利用信息化管理简化患者看病流程

利用医院门诊挂号智能导医系统使医院病人清楚自己的诊断进度,了解相关流程,保证医院的有序就诊情况。医院门诊智能导医系统是系统性、信息性、计算机技术性和电子应用技术及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综合性系统,运用数字智能化的运算逻辑,可以通过自助语音及观看视觉画面等完成智能化导医的全过程。另外此系统还可以与挂号、与各科室的医生等系统紧密相连。例如,医院病人得首先进行挂号,之后其信息直接进入相关科室医生的系统中,由其科室系统发出指令予以接收,即进入一次等候诊断系统中。同时,此系统也同样应用于其他检查科室,这样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方便病人咨询。此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优化了医院烦琐的诊断流程,关键是节省了医护人员的人工成本,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方便医院患者就诊流程。

(二)完善信息化数据库

新医改基本信息系统应重点从四个方面加以提高和完善。第一,在设计理念上,应按照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把满足医院管理和卫生决策为出发点为前提,优化医院就诊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临床方面的需求。第二,在设计档案方法上,前提条件必须以深入分析业务为目标。财务信息化管理不能仅靠简单的模拟传统工艺流程,而是应该分析财务流程和作业的深层次定义,通过高捷的信息化手段对一些比较困难的方案进行改造,达到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简略性。第三,在整体架构上,要能够将临床数据处理中心(Clinical Data Repository,CDR)、各种临床相关信息、医护人员绩效考评与成本核算模式、地方医保等系统信息平台,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化数据库全面,安全可持续性发展。第四,在专业技术平台上,一些新的信息化也应该在考虑范围之内,保证信息化系统在医院综合平台上的创新性。

(三)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杜绝铺张浪费

节省药品中间环节成本,完善药品及医疗器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按照医院药品及t疗器械成本在医院成本中的位置,如果医院有条不紊的实行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尤其重要。医院药品及医疗器械成本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包括医院药品的采购成本、仓储成本和医疗器械管理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医院应当完善采购流程,全面实行集中采购方式,减少中间商环节,降低药品成本为前提,也必须保证药品的质量。最后加强对采购药品的仓储管理,及时准确的对仓库环境进行检查,保证贵重药品的存放安全。对医院药品的出入库进行实时跟踪,保证有单有据,保证每份药品都用在医院病人身上,确保无其他医护人员私自挪用,医院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应该综合考虑现阶段的医疗状况,杜绝不必要地追求昂贵器械。要对现有的医疗器械进行及时养护,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四)增加医护人员考核及奖罚制度

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必须增加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护人员在精细化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医护人员定期考核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创新性,以及信心满满的工作热情来成就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医院应建立一整套完善可行性高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激发医护人员潜在的能力,让医护人员参与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各个科室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得各科室的医护人员都尽其所能,将医院的每份工作都做到尽职尽责,勤奋工作,这是医院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五)医院联合模式 创建综合信息平台

在众多医院联合模式下,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解决单个医院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打破了一个医院服务模式,由多家医院联合服务,各家医院及时沟通病患,做到有疑点逐一排查,做到万无一失的准备工作,面向医院的综合财务管理体系,对医院的人力资源、仓储及财务人员的集中管控,实现业务和财务一体化、全方位预算及成本机制一体化。医院通过财务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让各个医院之间做到了优缺互补的共赢方针,使得整个医院中的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六)新医改下实现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首先通过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简化检查流程,医院各科室开设集中诊断,综合预约窗口,省去了烦琐的多站式窗口服务,节约人工成本,也避免延误了病患的治疗期限,更快更有效的及时解决病患的疑难杂症,真正做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危重病人集中管理,新病人分散管理,医院医护人员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看护,使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医护之间团结协作,大大提高了病人抢救的成功率,提高医院医护人员服务环境模糊状况,同时使得医院医护人员治疗、护理经验充分发挥效力,提高医护人员在各科室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临床科室的医疗成本。

结语

医院应以服务新医改,幸福亿万人的宗旨,完善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以患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服务于民为根本,换取百姓对医院的信任与支持,增加医院服务质量与财务管理水平,获取利益最大化。提升医院在同行业的竞争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医院的价值走精细化管理模式,促医院健康持续发展道路永远前行不止。

参考文献:

[1] 柴俊,严友兰,李冠伟.实现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7):747-749.

[2] 许俊芳.浅谈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的精细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7):118-119.

精细化医疗管理篇5

一、DRGs支付方式的含义

DRGs支付方式,又称按病种付费、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定额预付费,它根据住院病人的出院病例,按照ICD-10的诊断码和操作码,参照出院时主要诊断、手术处置、年龄、性别、合并症或并发症等病情和诊治内容,采用聚类方法将临床特征、住院天数和医疗资源消耗近似的出院病人归类到同一诊断相关组,并规定各组的编码和制定各组相应的偿还费用标准的一种方法。

在DRGs支付方式下,医疗保险不是按照病人在院的实际花费为标准给付,而是根据病人所在的诊断分组核定的费用标准给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在这种方式下,医院只有在给付标准内提供医疗服务,才有结余。在该种支付方式下,如何确定一个DRG的给付标准至关重要,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财务精细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秉承以“细”为出发点,将每项任务细分至其下的各个岗位,并将各项具体工作制定出匹配的操作规程和具体实施准则,并且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将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使用范围拓展到单位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严格的财务监督控制规范,落实各项财务细则与具体职能,深入执行企业全面提升精细化的战略。将精细化概念引入医院财务管理,就是将“精”、“准”、“细”、“严”4个字应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流程,既要突出在资金筹集、资产购置、成本核算、绩效管理、财务分析中的精细化,又要突出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财务监督中的精细化。

三、DRGs支付方式对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影响

1.对医院成本管理的影响

定额预付制度以其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总额、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医院主动降低成本等优点,成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首选,它对定点医院的管理重点及医务人员的供给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利用DRGs支付方式的经济杠杆作用,能够引导医院将管理的重心放在提高医疗质量、重视医疗安全、做好?炔砍杀究刂啤⒓跎倮朔训确矫妫灰?导医护人员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得到合理的补偿,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合理诊疗合理施治,促使其不断提高诊疗技术和工作能力。

2.对医院收入管理的影响

医院收入是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和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以及从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取得的经费。医院收入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

DRGs支付方式用于医保支付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医疗保险的给付方不是按照病人在医院的实际花费付账,而是按照病人本次入院主要的病种付账,依病情的不同、病人的不同、治疗手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 DRGs 编码相对应。对定点医院而言,DRGs标准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在 DRGs支付方式下,药品收入和检查收入的含金量会有一定程度的缩水,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会沦为医疗服务的成本,加之药品零差率的实施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收费标准的降低,药品和医技检查收入越高,病种成本越高,医院盈利空间越小。因此,DRGs支付方式对传统的医院收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3.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影响

在DRGs支付方式下,定点医院与医保部门的结算是按医院收治的患者人次及其诊断相对应的支付标准来进行,超支不补,结余归己。为了追求结余的最大化,定点医院就会自觉抑制过度医疗的现象,医院管理的方向和重心会主动向提高诊疗和护理水平、控制过度检查、控制不合理用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关注临床路径的推广应用、努力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转变;医院经营管理的模式会主动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医院管理者将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服务质量,自动完成医院管理转型和内涵提升,从而推动和加快定点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成本核算和信息化等项目的发展。

四、结束语

精细化医疗管理篇6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

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人们对于医疗健康有了更高要求。我国对医疗健康领域越来越多关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可是医疗物品未得到有效管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医疗耗材方面的支出在我国医疗成本结构中占据很大比重,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强这些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成为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为顺应时展需求,迫切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医院物资进行精细化管理。

1传统医院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数据管理系统落后

在对医疗物资的数据统计方面,欠缺先进的信息技术,缺乏科学的信息管理,难以对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记录与分析,过分依赖于库管员的经验,无法实时对物资进行监控,使物资的流动过程很容易出现纰漏。医院的物资数据管理不足,导致各部门之间无法进行详细的信息交流,管理部门也难以根据反馈信息作出最有效的决策。在医疗物资的配送环节,落后的信息管理难以对配送路线以及人员调动进行全面的统计总结,无法加以系统地分析判断,传统的物资配送流程也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计划,造成工作时间的浪费和成本的浪费。

1.2医疗物资有效利用率偏低

医院对于医疗物资的投资巨大,每年医院都要购入大量医疗耗材,但遗憾的是,这些材料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的利用率远远低于预期。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管理工作的不认真使医疗耗材常常被无端滥用,或被个别相关工作人员私藏或作为其他个人用途,甚至有时盘盈盘亏无从查因。医院对于物资的数据统计,已经失去了真实性和全面性,可信度低。医疗物资在如此严重的浪费情况下,根本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1.3缺乏规范的物资管理体制

在传统的医院物资管理模式中,分工不够明确,没有划分具体职责,难以落实具体任务,管理人员没有深刻的责任意识,对物资的管理自然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没能做到对耗材实时监控,使物资的管理工作出现漏洞,进一步导致医院物资出现巨大损失,医院的经济利益也遭受损害。管理体制的不规范也使管理人员的态度散漫,当发现物资信息出现异常、无端遭受损失时,试图包庇隐瞒,没有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积极采取措施补救,长此以往,医院的物资管理工作形同虚设。另外,受限于医院的人员结构,医院库房管理人员往往是转岗而来,专业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医疗物资管理人才,进一步阻碍了医疗物资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2促进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2.1对医疗物资进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具有配送程序化、规格标准化和信息数字化的特点,合理的使用有助于医院的各部门进行全面、有效的合作,有助于医院的有序运营。医院是致力于公共医疗事业的机构,每天有大量的人员流动,需要从事高密度的医疗工作,也就需要非常多的医学耗材,在此过程中,自然会衍生诸多材料、资源问题。但是处在这个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需求,医院在物资的出入库、信息明细及配送等环节的问题难以解决,医院迫切需要结合现代信息化系统,开展科学、有效的物资精细化管理。在物资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先进科学技术在医院物资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运用信息化的计算机系统对物资进出进行数据记录,然后对数据加以核算、集中处理,最终以规范的表格形式展现出来。这种信息化的数据系统也可精准地表现出医院中各个部门中所使用的医用物资的出入情况、有效使用比例及对应的收费记录。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高值医疗耗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值医疗耗材一般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在医院的物资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医院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溯源管理对于确保高值耗材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加强高值耗材的有效利用,对于保护医院和患者的经济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全方位地应用信息化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做到全面了解高值耗材的价值信息、作用疗效,并将这些信息清晰地表现出来,也可简化患者的缴费流程。制订规范的工作计划,明确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操作要求,使他们清晰掌握耗材的实时信息和患者住院账单,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细致严谨的逐一核查,如果在核对过程中发现数据偏差,就应及时、有效地将问题反映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迅速、精准地改进。库存管理人员还应定期与供货厂家就耗材账单进行核对,确保高值耗材的各项信息准确性后,就可以完成耗材的出入库。这种管理模式极大地减轻了医院的库存压力,方便了医院的资金运转,促进了医疗工作的可持续运行。对医院物资信息数据的统计加以分析,进行科学的数据比对,可以对医院的物资需求量以及库存情况有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这有利于库存管理工作的规划和物资订购量的调整,将库存物资维持在一个合理均衡的标准,为医院的医疗投资制定更加精细合理的规划。

2.2精确制订财务预算计划

将预算制度引进医院物资的管理工作中,将全面的数据经过计算机系统分析得出医院各部门每年各方面的消耗比例,进而用于制订工作计划的参考依据,计划中应包含具体的物资消耗明细、财务经济预算等各项数据,然后再组织人员将这些规划分析总结、研讨商议,制订合理的执行方案,最终由管理部门作出决策。在实行预算方案的过程中,将每名工作人员的收入效益与物资管理的成效联系起来,激发物资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责,严防耗材浪费现象,确保医院物资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提高高值耗材的利用效率。

2.3引入集中配送模式

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医院外部耗材配送主要由各供应商分散配送,近年来有医院通过集中采购物流配送方式的优化和更改能够使采购、验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把物流和商流过程以及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合理划分,从程序上清去易于产生不良事件和管理漏洞的可能,消除不安全隐患。配送环节存在人员成本投入大、但配送成效不理想的状况,因此迫切需要采取信息化的精细管理,制定更加高效的配送流程,降低配送员的工作压力,要求配送人员及时填写配送单据,记录精确全面的配送信息,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规范配送人员的工作表现,并定期对配送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让态度懒散的配送员具有危机意识;对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员工,可以合理地进行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物资的配送质量。

3结语

对于医疗物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合理地控制医院的运营成本,很大程度保障医院的经济利益。在对医院物资的精细化管理中结合现代的信息化技术,是顺应时展走向的必然选择,可以提升医院管理效率,规划医院材料的使用,使医院物资尽可能地发挥效用,为医院和患者带来福利,使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社会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潘常青.大型综合性医院物资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卫生资源,2014(6).

[2]李晶慧.推进市级医院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5(9).

[3]李小芳.浅谈医院后勤物资的精细化管理[J].现代医院,2015(8).

[4]孙友谦,田爽.实现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浅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5(11).

[5]张发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分析及实践探究[J].管理观察,2015(36).

[6]任林,吴晓东,杨扬,等.信息化环境下的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初探[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4(10).

[7]王碧贤,陈剑秋,顾国煜.加强医院后勤物资管理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4(11).

精细化医疗管理篇7

(一)建立健全医疗保险运行分析制度,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和完善医保基金运行分析机制,每季度出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及时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沟通,对违规情况突出的医疗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和约谈,有针对性地对医保基金运行中的疑点数据进行筛查、评估和预警,有效防范基金运行风险。

(二)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职责,推动医疗保险管理精细化

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稽核巡查方案,落实工作职责,根据日常审核、拨付数据、监控信息平台疑点数据及基金运行分析异常指标数据等,确定稽核巡查任务。以日常巡查与运行分析异常指标核查、监控系统疑点数据核查相结合作为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的突破口,并在稽核检查中引入第三方专家评审机制,综合运用监控系统、稽核移动APP等信息平台对所有定点医药机构进行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

二、精细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金堂县基本医疗保险通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践,取得了以下成效。清楚掌握情况。用详实准确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改进医保管理指明方向。增强稽核能力。有效利用数据监控提高稽核针对性,指导开展两定机构稽核工作。有利风险评估。根据基金运行分析、稽核巡查分析和预警指标分析,对基金运行情况及各定点医疗机构结算人次、费用总额、次均费用等指标增长异常的疑点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加强监控管理。

三、关于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的几点体会

(一)应注重各项目相辅相成的关系运用

智能辅助审核、医保实时在线监控、基础信息库等平台独立建设,未实现信息关联和共享。同条结算数据,如涉嫌违反相应规则,那么智能辅助审核系统、医保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基础信息库会对该条数据同时下发疑点数据核查信息。

(二)应实现更“细”的监管

参保人员住院治疗,需刷卡办理医保入院登记或出院结算后系统才能进行统计分析,但因单位欠费、卡遗失、代扣代缴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医疗机构不能及时刷卡上传相关数据,导致了医保实时在线监控数据不同步,还需进一步完善与医院HIS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更“细”的监管。

(三)应突出“精准”管控

在稽核中时常发现一些药品或检查、治疗项目、特殊医用材料存在不合理使用、过度使用等违规情形,但无法及时统计和获取这些明细项目在医疗机构的总体使用情况,只能通过检查进行个别的处罚,缺乏对具体项目有针对性的管控。

四、持续创新开展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一)提高信息集成化管理水平

可提高与医疗机构HIS系统的信息交换水平,实现与医院数据同步。以医疗机构实名制就医为基础,实现住院信息的共享,对参保人员的住院状态、刷卡情况、诊断、费用明细,甚至病历、医嘱、检查报告等实现查询统计,不受是否刷卡等条件限制。同时还应实现医院管理系统和医保系统的共享,不论患者是否是参保人员,医院的数据都应进行上传,可更精确地分析医院整体水平,有利于各项指标的下达。

(二)实现大数据共享

在加强实时监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医保信息系统智能辅助审核、医保实时在线监控、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同时对“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中成熟稳定客观的标准进行固化,不断提升医疗保险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逐步实现对细化指标项目的精准监控

通过医保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与审核、巡查、稽核工作的有效结合,根据发现的问题,将监控指标的统计和分析细化到具体的药品、诊疗项目、特殊医用材料,对其使用数量、频次、占比等及时进行统计分析,重点项目进行精准监控,并对定点医疗机构相关违规行为的整改情况实施有效管控

精细化医疗管理篇8

关键词:精益管理;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设备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新添了许多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是现代诊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成本较高、技术先进,在经济方面影响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稳定性,为此需要加强质量控制管理[1]。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故障次数比较多,设备利用率不高[2]。精益管理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进行深入的管理方式,其应用于设备管理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实施设备环节控制的一项重要的手段,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3]。本研究具体分析了基于精益管理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先进的医疗设备运用到各级别的医院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做出更全面、更科学、更可靠的诊治结论,提高医疗质量[4]。但是在具体的管理中,不同地区的管理水平差距比较大,而且发展极不均衡。如在放疗设备的管理中,发现很多单位物理师由技师或医师兼任,他们虽然有物理师上岗证,但是基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对于质控掌握不系统不全面。同时加速器配置比较低,并且没有配套的定位CT或X线机,导致在治疗中以普放和适形为主,放疗新技术开展较少。

2医疗设备精益管理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此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精益管理是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其体现了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品是成绩、精细是过程的理念。精益管理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更加严谨和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精益管理也可以避免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遗漏,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觉性,确保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完善,杜绝了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减少了管理缺陷的发生。精益管理也是一种工作程序严格、目标明确的设备管理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和设计管理流程,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将精益管理理念应用于设备管理中也能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服务水平,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设备工作质量,患者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从而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5]。

3基于精益管理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的应用

精益管理在应用中,要定期组织设备管理人员学习精益管理的内容,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解除患者的痛苦为主要任务,并将培训内容制作成手册发放于个人,便于经常学习与强化记忆;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简单易学的设备管理内容,注重医疗设备的整体布局;根据设备的类型设置规范的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将各种设备进行明确细致的分类与标识,采取一体化模式,同时实施流程管理和责任制[6]。同时先进的医疗设备需要高技术、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需要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对于放疗设备,尽快建立医师、物理师、技师“三师”对患者负责新体制,医师勾画好靶区,然后由物理师来制定治疗计划,最后由技师规范操作进行摆位治疗。总之,医疗设备管理引用精益管理理念能让设备应用每个环节完全严格执行精益管理制度,做到准确、细致,让设备管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医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张文静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于海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初探[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16(7):70-71.

[2]刘莹莹,沈秀红,刘菲男.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294-295.

[4]李海瑛.项目化管理模式在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4):109-111.

[5]马萍.手术室腔镜器械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3,37(1):72-73.

上一篇:地质勘察方案范文 下一篇: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