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17:48:40

精细化学论文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选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存在问题分析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我校应化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在开课之前我们做过调查,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一是,你为什么要选这门课?二是,你了解精细化学品吗?三是,你选这门课主要是想了解那些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对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同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学分,有的同学直接就说没有其他的科目可选而只能选该课,而对后两个问题回答的非常模糊,说不出所以然,只有个别同学表示虽然不能讲清精细化学品的概念,隐约认为和我们的生活非常相关,想通过精细化学品的学习来掌握一些配方技术。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虽然是学生自己选的课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是十分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开课过程中,首先在绪论中主要讲授了精细化学品的定义,特点,作用,主要内容,发展趋势,通过这几方面问题的阐述,主要使同学解决了调查中的前两个疑惑。绪论讲授过程中引用大量的例子和数据,如涉及到洗涤剂、化妆品等日用化学品及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如DNA测序用到的染料、液晶染料、防火涂料、变色龙涂料等功能性染料和涂料时,学生反响很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随着课程的进行,具体到每一章节需要掌握理论性非常强的枯燥知识,如解释高性能颜料化合物结构和性能之间的联系时,学生的情绪明显的低落下来。我们又做了一次调查,就是让大家谈一下上课的感受,主要是指授课内容方面,很多同学表示理论的东西太枯燥,仅靠授课教师的叙述引不起很大的兴趣;另外,存在着个别学生请假或逃课的现象。我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大四的学生面临考研和就业的压力,有些同学认为逃课无关紧要,只要最后能拿到学分就行;二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辛辛苦苦查资料、备课,学生没有接受多少。这就促使我们对课程上课的形式和内容作出适当调整。

1.2课程设置时间探索

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很难明确专业的学科领域,但从它们的研制、生产、应用三个方面来考虑,精细化工的基础是应用化学,其内容主要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而这四大化学我校应化专业学生在三年级的上半年已经全部开完。鉴于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的压力以及考研时方向的选择,可考虑将精细化学品课程安调整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课开课。提前一个学期的开课为同学考研方向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避免了就业压力的干扰,使学生可以安心学习,增加专业知识,以便就业时为自己提供就业便利。

1.3课程设置内容探索

精细化学品这门课涉及的内容非常之多,既包括染(颜)料、涂料、农药、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剂、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纸用化学品等传统的精细化工产品,又包括电子化学品、医疗用化学品、IT行业用化学品等新型的精细化学品。高级“应用型”地方性人才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原则。精细化工课程做为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把握这一基本原则,把重点放在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的培养上,着眼于学科发展来认识与理解精细化学品,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并以此来指导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内容的筛选,彰显课程的时代感、凸现课程的作用与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制定大纲开始,全面、准确的把握好知识结构和内容,认真备课,多了解精细化工行业的一些最新资讯。力求做到既全面涵盖,又突出重点;既有必要的基本理论,又有丰富的实用技能。针对精细化工课程内容多,知识涵盖面广,而学时少的特点,我们决定采取:

1.3.1在选用有关教材时,仍继续保留染料、颜料、荧光增白剂、涂料、香料、化妆品和农药等传统章节,光谱增感染料和彩色显影成色剂暂时舍去不讲。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产品的分类、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等,都必须作尽可能全面、细致的讲授。

1.3.2对于研究性较强的高新技术知识,如感光材料;纳米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防水、防污、防火等功能性涂料。这些知识虽然专业性、前沿性较强,但针对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地方特色,作为了解性知识较为适宜。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由于存在着教材滞后问题。要想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了解精细化学品化学的前沿和发展方向,让学生参与课堂内容的讲授和进行课堂讨论,如讲到功能性染料和功能性涂料时,我们将以往由教师查新后再整理讲授的方式,改为让学生自己选题查新写论文上台讲课,然后当场解答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论文作业的成绩是根据学生的论文、讲课和回答问题的质量来综合评定。一开始同学不是很适应,主动站到讲台上的很少而且很紧张,在授课教师的一再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由于是“同学讲,同学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答辩时,气氛活跃,课堂效果生动。大多数同学都欢迎这种讲课作业,认为不仅掌握了最新专业知识,而且对自己的表达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颇有好处。如,很多同学之前根本不知道文献引用的顺序以及如何在适当的位置标注文献出处,经过这次亲自整理论文才把这些问题一一搞清楚。

1.3.3对于与专业基础课无机、有机、分析的有关内容,如光与色的关系,偶氮类染料制备中的重氮化和偶合反应等。这些是理解和掌握染料知识的基础,又都是学生学过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信手拈来”的方式,同时也给学生“温故知新”的效果。

1.3.4对于那些和重点知识密切相关,同学较熟悉且又十分容易掌握的内容,如涂料的分类、用途、基本组成等,在经过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的示范和讲授的基础上,给同学提纲采取让学生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自学和思考。下次课时,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学生分组交换意见后,各组可派一位同学上台论述。这种互动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增加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

1.4改变课程考试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考试以闭卷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精细化学品的学习要求除了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外,还有对一些学科前沿的理解。既然课程改革要兼顾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那么成绩的考核就不能只看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而应有多种形式的考核。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40%,论文成绩占40%。考试方式的调整,克服了闭卷考试的某些局限,使学生不仅仅为考试而被动学习,能够在主动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这门课程。

2结束语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遇到问题能认真思考、寻找依据,敢于怀疑;做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时对查阅资料比较熟悉,可以较快入手。这些反馈的信息表明我们采取的做法确实提高了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是成功的。从中,我们也更深刻体会到,要想上好课,教师的责任心最重要。有了这一条,教师才能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宽知识源,增加知识储备量,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一些问题理解的广度和深度;热情地面对学生和他们的困惑;充分利用好各种仪器、设备,去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精细化工;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精细化工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工程中,我们必须要将精细化工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学生的知识传授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逐渐的认识到精细化工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开始对其综合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的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综合型的实验模式,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利用

在实际应用中,精细化工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要求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一定的掌握,还要对具体的工业流程进行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教学中,在许多教学课程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不过目前在精细化工教学过程中,这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利用,因此我们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有利于对人才的培养。

在对多媒体平台进行开发的时候,我们要结合精细化工的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也就是将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原理,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用图像、文字以及视频等方式对其进行表达,从而对学生进行多媒体一体化的教学,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整个系统运行在支持多任务、多媒体的Windows环境中。系统中每个内容均是独立的模块,可以单独挂接在系统主控模块之下。这样既可以使系统的开发工作独立进行,又有利于系统的维护,使系统能方便地进行扩充。在每个模块下,按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子模块,这些子模块所完成的教学功能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可随时进入这些子模块反复进行学习。

该多媒体平台有以下特点:

1、信息量大是多媒体平台的主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平台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了教材当中的内容,还有大量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源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其更加的了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加简单。

2、精细化工的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不同,它有着较强的互交性。它主要是采用的人机交换的形式,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3、多媒体教学系统平台主要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而这些模块在运行过程中,都是独立的个体,使得在对课件进行开发利用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4、在多媒体教学工程中,我们采用的播放形式有很多种,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的,进行播放形式的选取,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性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精细化工实验不同于基础化学化工实验的化合物制备、理论验证、常数测定和定性定量分析,它是一项包括产品生产和技术应用在内的研究,应使学生了解精细化工的生产技术、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的一般思路和过程。这就要求精细化工实验主要进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型实验。

针对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笔者编写了一套实验教材,在精细化工实验中加以应用。如在综合实验中安排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分析及应用等。实验中以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主线,从原料(烷基苯)的分析开始,经过合成(磺化、中和)和提纯,再对中间产物(烷基苯磺酸)进行分析(中和值、磺化度、活性物)和控制,经过分离操作,得到产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再将产品加以应用(洗衣粉)与分析。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可使学生掌握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为设计型实验打好基础。在设计型实验中,要注重使学生掌握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分析解决问题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变教师主导为教师指导。要求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必须目的明确,原理正确,路线合理,应包含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等,教师就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的设计依据向学生提问,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系统训练,有助于学生提高科研素质,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使思维更活跃、更缜密。此外,教师还将自己的科研体会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如向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科研成果,向学生传授科研思路和实验方法中的技巧等。在教学中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启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开发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市场意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三、关注科技发展培养信息调研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精细化工领域也是如此,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据此,我们除了在每个专题中介绍最新成果和动态外,还单独设立了高新技术与精细化工这一章,以此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尤其是网络资源),了解某行业的产品现状,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高新技术的应用前景等。要求每个学生在课程结束前写出一篇小论文,并将撰写的论文上传到精细化工教学平台中,进行全班交流。许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某个行业、某类产品产生了兴趣,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作了资料准备。有些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因对企业的产品、市场、动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显现出较强的竞争实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也使他们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几年来,有多名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中获奖。化学与化工类专业已成为我校的热门专业。

四、结束语

精细化工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课程中,不仅要对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还要与实际的工艺流程向结合。因此,对精细化工教学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它不但对我国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和改进,而且还有利于对社会人才的综合性培养。

参考文献

[1] 夏兵. 探讨高校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9)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化学学科在与我校重要董事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地处绵阳的我校董事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国防化学上有一流的人才和设备,因此我们可以联合开办国防应用化学方向,即与国防建设有关的含能材料(炸药)即硝基化合物化学,放射废物治理及放射分析方向,以满足西部大量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对这些方向人才的需求(注:我国仅北京理工大和南京理工大在开设该方向专业,但毕业生不愿到西部特别是一般离城市较远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工作,造成这些单位人才严重短缺,急需西部高校培养输送该方向的专业人才);我们已经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核化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签定了正式的联合培养这些方向的应用化学高级人才的协议,并得到了积极和热情的响应,他们非常愿意并决心和我们一起将该专业办成全国一流的特色专业;我们已与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申报成功应用化学本科、分析化学硕士点办学资格。近年来我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了多项有关放射废渣固化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合作,获得了多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基金,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派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楚士晋教授出任我校副校长后,双方的合作达到了水融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楚校长所研究的学科就是国防应用化学,因此一定能发挥地处绵阳的我校董事单位的巨大学科优势联合办学,将这个专业方向发展成全国有名的有特色的重点专业。

二、我校化学学科的现状

1.学科情况

化学教研室及现在的化学研究所,是我校最老的教研室之一,多年来承担全校基础化学教学任务,科研方向主要围绕材料学科开展。从1995年起共申报8次应用化学本科办学资格,直到最后一次于2002年申报成功,现有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硕士点,2004年度已申报无机化学硕士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绝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正按计划引进高水平人员。

2.实验室建设情况

化学实验室分为化学基础实验室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共计1200平米左右,现有的基础实验室已不能满足需要,新化学基础实验室共3000平米正在新区兴建;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于2003年度批准立项,一期投资50万,能完成部分教学和科研工作,但对我校教学和科研有重大影响的大型高技术测试设备如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ICP光谱仪等还没有到位,精细化工实验室还未建设。

3.科研情况

多年来在生物大分子分子光谱学、纳米材料、工业废渣利用、化学建材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开发,200多篇,被SCI摘录10余篇,有数项科研成果已转化生产,为有关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绩突出。

三、适应我校发展的化学学科建设设想

1.化学学科建设

应明确化学学科在我校的地位和作用,如前所述,化学学科是我校理工学科的知识结构组成部分,更是材料、生物和环境的基础和支撑,本身又有广阔发展前景,是我校必须重点发展的学科,要让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欠帐较多,已不能跟上学校的发展,更谈不上毕业学生或对外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在社会上的影响。学校的大发展同样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责任和巨大的发展机会,理清我们的思绪,明确任务,制订好计划,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化学学科一定会对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成绩。在化学基础教学和学科发展方向方面,应做好基础化学课的教学,在学科发展和意见方向上,应研究材料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这些学科中的化学问题,对相临学科确实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并积极开展与这些学科的合作,相辅相存,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在应用化学发展方面,办好应用化学的三个方向即应用分析、精细化工和国防化学。应用分析又称为工业和科研的“眼睛”,应把发展方向定为与我校相临学科紧密相关的材料分析、生物医药分析、环境分析和国防化学分析;精细化工方向应跟上国民经济发展,坚持在高新的新型化学建材、生物化工、药物合成等方向上;国防应用化学应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签好协议,充分利用董事单位一流的设备和人才,把这个方向办成全国有名的专业。研究生发展方面,在已有的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硕士点基础上,再申请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硕士点,争取在不远的将来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申报应用化学博士点。研究生论文研究应围绕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国防化学、分析测试、精细化工等方向开展工作,逐步的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特色,深刻体会联合办学的“西南科技大学模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实现化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实验室建设

基础化学实验室:原有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已不能满足我校基础化学教学的需要,经努力申报,已获批准在新区划拨了3000平方,具有相当水平的实验室规划和建设方案已初步完成,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工作按计划于2005年建成。应用分析实验室:2003年度,申请获批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已投资50余万,初步建成能开出部分仪器分析和生物分离与分析的应用分析实验室,但一些对全校教学科研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分析测试设备还没有,这对提高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和提升学校的档次很不利。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现阶段不太可能购买,因此应与地处绵阳的拥有这些设备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卫生防疫站、绵阳水务集团水质中心联系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以保证我们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条件,并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上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精细化工实验室:精细化工属高科技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贡献巨大,绵阳千亿工程计划中,计划精细化工将贡献50亿/年,而目前仅10余亿元/年,这说明精细化工的前景,精细化工实验室的建立将使该方向学生就业分配和我校在该行业的地位作用及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创造必要的条件。目前该实验室还未建设,绵阳计经委有意出资30~50万在绵阳选单位共建绵阳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我校是最有希望获批的单位,如我校再配套30~50万,那么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精细化工研发中心就会在我校建成。同时应建立有关的实验基地,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按“产、学、研”的发展模式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国防化学实验室:国防应用化学含核材料与放射分析、炸药合成与分析、燃烧化学等,我校没有也不可能有能力建设该方向的实验室,但我们已和联合办学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谈好,由他们出设备和师资来完成该方向学生的专业课和毕业论文教学和科研工作,相信该专业由于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流的设备和师资会办成全国有名的我校亮点专业。校外联合共建实验室:前已述及,由于学校建设资金有限,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投资建设上述实验室,这就要求我们应利用联合共建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人力和物力,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建立实习单位、聘用相关人才和有偿服务的形式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教学和科研上较大的收获,并与他们一起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3.化学师资队伍建设

化学目前的师资力量仅能维持教学任务,研究条件仅能基本满足少数教师的科研,形成少数学科梯队,大部分教师没有固定的研究场所和条件,而是跟随其他学科有关教师做一些辅助型研究;学科内部沟通、配合交流和学术气氛还有待提高。面对越来越大的任务,要求我们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并以实验室和各类研究课题申报和开展为突破口,形成学科和学术带头人领导的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的数个学科梯队和群体,充分发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合作单位和外聘教授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形成化学学科高水平队伍和优良的学术气氛,在产、学、研多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

四、适应我校发展的教学改革研究

教学工作一直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学校、教务处、学院和化学研究所十分重视,出台了大量的规范、监督、评价、激励和惩罚文件以及办法,我们应积极响应和遵照执行。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因此我们应根据各专业培养计划,做好每门课的教学大纲,积极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普通话水平,刻苦专研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积极参与申报“品牌课程”和“品牌教师”,并以此完善自身教学能力和完成课程建设;积极申报教材和专著的编写,申报和开展教改项目,编写教改论文;积极开展和参加实习与联合办学基地建设、扩大与企业的联系、提高我们的社会影响、为学生的实习教学、就业和产、学、研紧密结合打下基础。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精细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特定的应用功能,技术密集,商品性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主要包括医药、染料、农药、涂料、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助剂和化学试剂等传统的化工部门,也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油田化学品、电子工业用化学品、皮革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命科学用材料等近2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领域。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十多亿人的生存与生存质量与精细化工息息相关[1]。近年来,精细化工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的化学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当今,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化学工业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因此,精细化学品化学成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课。

传统教学方法,仅仅采用“一人授课——多人听讲——期末考试”的单一形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古板,授课效果也受到限制。于是,针对传统的授课方法,并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在本专业调整的新培养方案基础上,对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1 优化教学内容

在确定教材时考虑了“精细化工”的学科特点,它不同于基础学科已经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精细化工领域的发展很快,产品更新迅猛,先进工艺改进速度快,用一本教材很难详细论述,同时教材的更新速度无法适应其发展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编讲义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有利于教师在讲课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将科研心得贯穿于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主要参考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农药,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及农药方面的内容。

由于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却有限(仅32学时),因此,在教学上应着重阐明具有原理性、方法性、规律性、创新性、代表性和前沿性的内容,略去不必要的生产工艺技术细节,注重培养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为未来发展构筑宽厚的专业基础,获得广阔视野。

2 采用多媒体教学

精细化学品涉及的领域广,传统教学法“粉笔+黑板”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还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和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动态的问题形象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表达的方式多元化”。依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引入最新动态和相关图片,部分工艺流程利用Flash进行效果渲染[2]。

3 实行开放授课

由于精细化学品这门课程内容较多,涉猎领域广,单独一位老师难于样样精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主讲教师外,还邀请别的教师来客串讲课。这样可发挥各位老师的研究专长,结合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及动向,提高课程质量,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提前接触各位老师的课题,为毕业设计(论文)及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分小组分课题进行调研,并作报告

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发展迅速,更新频繁,为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掌握精细化工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寻找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作调研报告的方法[3]。每个单元都留有2个学时,让学生自己讲。讲解内容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己选择相关的感兴趣的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利用课下时间,分小组搜集材料,并形成书面材料。在课堂上报告后,其它同学和老师可以自由提问,并进行讨论。这样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锻炼了即将就业的学生如何准备专业知识及如何展现自我。

5 精心选择课内实验,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课程内容以及实验室设施情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上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课时有限,我们设计了薄层层析板的制备、液体香波的配制、市售胶水的制备、抗氧剂双酚A的合成、环保固体酒精生产工艺五个实验。这五个实验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加强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实验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实验,学生在制备完成后可以得到实用的产品,更有成就感。

6 带领学生进入工厂观摩学习,积累生产实践经验

为使学生获得更加直接的生产实践经验,本课程还设计安排了工厂实习的机会。联系当地精细化学品的公司,带领学生参观生产线,了解实际生产过程的设计、流程及经营、服务等一条龙的生产销售过程。这种实习过程既能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经过以上改革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以前传统教学有很大突破。但毕竟教师才是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更好的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应用复合型精细化工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旭红.精细化工的发展与展望.绿色高新精细化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马文辉,张树军,郭祥峰,等.构建精细化学品课程教学新模式[J].高师理科学刊,2007,27(03):111-113.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精细化学品涉及的领域广,传统教学法“粉笔+黑板”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还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和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动态的问题形象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表达的方式多元化”。依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引入最新动态和相关图片,部分工艺流程利用Flash进行效果渲染。

2实行开放授课

由于精细化学品这门课程内容较多,涉猎领域广,单独一位老师难于样样精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主讲教师外,还邀请别的教师来客串讲课。这样可发挥各位老师的研究专长,结合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及动向,提高课程质量,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提前接触各位老师的课题,为毕业设计(论文)及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分小组分课题进行调研,并作报告

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发展迅速,更新频繁,为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掌握精细化工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寻找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作调研报告的方法。每个单元都留有2个学时,让学生自己讲。讲解内容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己选择相关的感兴趣的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利用课下时间,分小组搜集材料,并形成书面材料。在课堂上报告后,其它同学和老师可以自由提问,并进行讨论。这样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锻炼了即将就业的学生如何准备专业知识及如何展现自我。

4精心选择课内实验,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课程内容以及实验室设施情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上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课时有限,我们设计了薄层层析板的制备、液体香波的配制、市售胶水的制备、抗氧剂双酚A的合成、环保固体酒精生产工艺五个实验。这五个实验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加强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实验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实验,学生在制备完成后可以得到实用的产品,更有成就感。

5带领学生进入工厂观摩学习,积累生产实践经验

为使学生获得更加直接的生产实践经验,本课程还设计安排了工厂实习的机会。联系当地精细化学品的公司,带领学生参观生产线,了解实际生产过程的设计、流程及经营、服务等一条龙的生产销售过程。这种实习过程既能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经过以上改革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以前传统教学有很大突破。但毕竟教师才是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更好的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应用复合型精细化工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6篇

当然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体现这些案例的意义,我们更应通过多角度发问启发学生思考,并从案例中找寻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秦朝人以糯米浆与石灰制成的灰浆用作长城基石的胶黏剂其胶粘原理是什么、飞机甚至航空用胶黏剂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等。案例导入式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并用,以案例为基点,通过提问可有效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如果教学课时充沛,我们还可以针对胶黏剂的粘结原理问题组织相应课堂讨论和课后调研。经过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及课后数字资料的自行查阅及研究后,可在下一次的课堂上先进行简单的交流总结。有了先前的了解和思考,在接下来的胶黏剂粘结原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是游刃有余,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胶接本身是综合性强、影响复杂的一类技术,而现在的胶接理论都是从某一方面出发来阐述其原理,全面的理论是没有的。目前,比较常见的粘结原理就是六大胶粘原理:吸附理论、化学键形成理论、弱界层理论、扩散理论、静电理论和机械作用力理论。这些原理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要想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些内容,光靠枯燥的文字表达是不够。譬如,根据吸附理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润湿影响胶接强度。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形象生动地解释这一现象。

另外讲到静电理论时,我们可以采用3D交互演示动画将被胶接材料和固化的胶粘剂层理想化为电容器,形象阐述粘附功与剥离速度有关的实验事实,同时可更换不同胶接材料和不同种类交联剂来尝试相同实验,通过观察最小剥离速度来比较不同类型交联剂的粘附能力。由于粘结原理的可探讨性很强,我们不防在课程学完之后,进一步引入与本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创新性强的最新科研工作,带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科研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实验—解决问题的路线中体会什么是创新,什么是科研,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2搭建虚拟实验室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精细化学品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具有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知识性和趣味性强等特点,在化学化工类各本科专业创立之初,《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就被列入培养计划,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然而随着专业定位的转变,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所学的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仅仅是《现代化学实验技术》中小部分内容,所分配的教学课时非常有限。课时的大量压缩,导致我们不得不重新筛选实验项目,尽量考虑耗时短的实验,否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实验目标;此外,学生人数太多,实验仪器设备及场所的配置不到位,也会造成多个学生一组共同完成实验,使部分学生难以进行有效的操作,得不到充分的锻炼。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虚拟实验室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中存在的问题,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针对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可借助各种多媒体应用软件,结合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内容,通过建立“以虚代实”、“以软代硬”的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受实验教学课时、实验场所、实验人员及实验条件限制,并能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的实验教学交流平台。通过大量人机交互实验操作,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建立学生自主创新机制。针对某些与生活特别贴近的章节,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可建议学生事先收集一些配方,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组分的作用及原理,并借助虚拟实验室创新性地研制出新的配方,最后将配方付诸实际,利用各种手段分析所得产品的性能。如此,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实验教学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论

随着我国近年来精细化工业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里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挑战。针对传统理论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有机整合案例导入法、问题启发法、多媒体动画与交互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可望达到改善理论教学效果的目的。针对实验教学课时压缩、配套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搭建虚拟实验室平台则提供了一条可以极大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有效新途径。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主修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精化过程与设备,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工艺设计基础,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有机合成与单元反应,反应工程,精细化工学品分析,科技文献检索等。

计算机水平:熟悉Window,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办公、化工软件;2008年通过国家计算机Visual Basic二级考试,并取得证书。

外语水平: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其他:韶关学院《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修读证书。

担任职务:2006年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宿保部干事;

2007年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宿宿保部副部长;

2009年 班级体育委员。

应聘意愿:本人乐意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接受磨练,亦乐意到其他能发挥个人才能的企事业单位就业。 详细个人自传 为人正直、热情大方、甘于奉献、注重团队;做事耐心、严谨务实、责任感强,具有较强的试验动手能力,工作积极肯干,有较强的组织,策划,协调能力,社会工作表现突出。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精细化工;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P.12-15)。精细化工实验是大庆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和化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实践课程。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细化工的发展必然趋势是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高而精,对产业品种的要求多而全。以所处的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随着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林源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和大庆石化工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蓬勃发展,社会对精细化工的人才需求显得尤为迫切。目前,精细化工方面的技工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比例总体偏低;然而,少量的技术工程人员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作为生产精细化工的主力军——中小型企业中人才极为匮乏,如果要真正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现代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专业实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已难以完成应用层次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为培养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须要加强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地方石油精化行业发展需要服务社会经济的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探讨了通过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构建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精细化工实验以合成精细化学品为主,其范围涉及到日用化学品、农药、胶粘剂、新型功能材料、染料、涂料、香料、助剂、医药制剂和其他精细化工中间体等[2](P90-92)。在精细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本科合格评估这个良好的机遇,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金,使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新体系的建设稳步前进。在构建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时,我们将“强基固本”、“开拓思维”、“开放实践”、“能力提升”融为一体。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基础实验部分+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仿真专业实验+实习(实践)”新的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新的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同时因材施教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如我们在基础实验部分为精选了对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经典基础实验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新型实验;我们在设计综合性实验时基于对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考虑,注重体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做到将实验教学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结合,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实验、膜分离实验、反应精馏实验、萃取精馏实验等。

二、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实现“绿色化”实验教学

过去传统单一形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对精细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开拓多元化教

学手段便为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推动作用。教师如果将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整合,合理开发,必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在精细化工实验创新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新颖、形象、直观的特点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加大教学信息量,同时相继尝试采用了双语教学、网络论坛、仿真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仿真专业实验作为精细化工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学生了解化工过程的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对工艺过程的运行和控制能力具有很好效果。学生在仿真实验中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激发了潜在的创新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功效。因此,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是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教学矛盾的较好方法。精细化工实验由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发展成为理论、实验并重的学科。在进行理论教学方式创新改革的同时,更要注重实验教学的改革,在改革中实现“绿色化”实验教学。长期教学过程中,我院在精细化工实验实验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教学的创新改革,实现实验教学的“绿色化”,为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取代或改革毒性比较大的传统实验题目,取代毒性大的反应试剂并开展微型实验教学研究,缩减合成实验的合成规模,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节约化学试剂的使用,降低实验成本,在实验过程中的废液、废渣、废瓶尽可能回收利用,注重环境保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以精细化工实验实验软件为有效载体,通过网络教学进行仿真模拟,体现“绿色精细化工实验实验”的教学特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精细化工实验实验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精细化工实验实验的教学效率。

三、依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科研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

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是开阔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3](P96-98)。在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科研项目的资源优势,选择教研室中与该学科发展方向一致而且较为成熟的科研项目与精细化工实验教学相融合,将科研内容和成果融合到实验教学之中,此外,我们将精细化工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从二年级以上优秀学生中选择一批学有余力、对从事化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为他们配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科研指导,并结合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实行科研学业导师制,让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实验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以一定经费支持,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科研过程、科研方法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发展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我们定期走访主要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需求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我们的培养方案,将生产实习作为精细化工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了“工程化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我院在大庆和其他地区建立的校内外的工程化训练平台,熟悉掌握石油精化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并结合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实际操作,加深精细化工工艺原理的理解,由点到面,点面结合进行全面学习,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了必备精细化工科学知识及工程设计能力。

四、展望

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以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为契机,通过教学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对培养地方急需的精细化工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特色教学体系进行探索,这是推动我校不断探索本科办学规律的改革进程的原动力,对我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荣昶,赵向阳,蔡惠萍.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1).

[2]梁红冬,黄展.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精细化工创新型人才[J].广东化工,2008,(2).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综合素质 培养模式 精细化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17

1 前言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专业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2012年新开设专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因此积极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着以下现状:第一,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起步晚,学校的层次低;第二,师资力量不雄厚,能进行科研的教师水平还有待提高;第三,生源质量不够高,英语水平也较低;第四,国内目前高职院校尚缺乏适合创新型人才教学的培养传统,必然会产生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技能式人才培养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1-2]。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完成好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这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培养大学生人才的各种能力中,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应贯穿于大学生教育过程,在教学及管理上都应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而科研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把科研能力培养引入到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更加积极地猎取信息,增强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科研活动,需要多种能力运作,需要丰富的知识作基础,这种内在要求会使他们自觉地去学课本以外的知识,主动地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并且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高[3]。

实施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修订与之相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

本研究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理念、原则、要求、方法和手段,围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化工行业特点和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专业创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和规划。

2 研究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

2.1 研究目标

探索一种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精神。

2.2 研究内容

第一,调研相关企业目前的状况及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专业人才未来的需求,对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

第三,教学和科研创新项目的深度融合。通过师生合作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第四,相应的精细化工、日用化工方面的技能考证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第五,学生参与实习工厂的规划、建设、设备的安装使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让学生熟悉整个工厂的建设、运作过程,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熟悉小试-中试-大生产的产品研发路线,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

2.3 关键问题

第一,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二,教学和科研创新项目的深度融合。

第三,学生科研的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计划

3.1 技术路线

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素质要求的企业调研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和科研创新项目的深度融合,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学习精细化工、日用化工方面的技能考证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实习工厂的规划、建设、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熟悉小试-中试-大生产的产品研发路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精神。

3.2 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法、产学研一体法、理论实践结合法、归纳总结法。

3.3 实施方案

第一,调研相关企业目前的状况及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专业人才未来的需求,对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制订了工作任务和专业能力分析表:

[[序号\&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专业能力\&1\&精细化工装置的正常工艺操作。\&精细化工装置的正常开车、运行、停车、原料的投料、产品的出料、生产工艺参数控制等。\&精细化工装置的操作和维护、工艺流程的熟悉和参数控制、产品的质量控制。\&2\&精细化工产品的配方设计操作。\&精细化工产品的配方设计、开发、实验研究以及产品的中试。\&产品的配方设计、实验开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3\&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正常工艺操作。\&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正常开车、运行、停车、原料的投料、产品的出料、生产工艺参数控制等。\&大型机泵、反应器、精馏塔等设备操作,装置操作平衡调节等;DCS操作,产品质量调节,常用助剂的配置与加入。\&4\& 原料及产品的质量性能分析操作。\&原料的性能检测、产品的质量检测分析 。\&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能力。\&]]

第二,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

专业技术平台课:高等数学、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制图与CAD、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石油化工专业英语、化学化工理论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及仿真技术、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石油加工技术、化学分析技术、认识实习。

专业技术核心课: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仪器分析技术。

专业拓展与延伸课:市场营销与策划、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第三,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教育部16号文的精神,精心设计教学模式,主要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校企合育等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师生合作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使教学和科研创新项目深度融合。

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根据精细化工行业的特点和教育部16号文的要求[4],注重生产性实训,并将实训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现场教学。目前本专业已建立精细化工产品研发实训室以及一吨和两吨规模的2套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装置,为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生产现场,由企业专家和双师素质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做到了课堂与生产实习地点一体化。

工学结合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利用学院合作企业多的优势,安排了部分理论授课及工艺操作实训项目到企业去完成。 如针对石油加工技术部分的教学,分为以下几步来完成:一是认识实习,使学生对石油加工装置如常减压装置、催化裂化装置等有一个总体认识;二是课堂理论讲授单元知识和石油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操作条件等并结合仿真进行教学;三是校内生产性实训装置操作;四是顶岗实习,让学生进入石化企业,进行石油加工技术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熟悉装置的开停工及正常操作方案,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分析常见事故现象、原因,找出合适的处理方法。

任务驱动,创新项目和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学品和石油加工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生产操作技能。围绕这个任务,结合学院提出的对学生创新项目的要求,展开了针对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学品生产过程各个模块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进行创新项目导向法教学。例如杀菌护肤洗手液的研发项目,首先,由教师下达研发任务:熟悉杀菌护肤洗手液所需的各种原料性能、研究和实训中所用的各种设备和仪器以及正确的生产操作方法;其次,结合所学的配方设计原理,由学生制定适合的配方和正确的加料操作顺序及操作方法,然后获得教师认可;最后,学生按照已确定的配方和工作步骤来工作;结合产品的性能评价和学生完成操作后的自评和互评,由教师对操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而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校企结合模式:通过与中石化广州石化等大型企业合作,构建 校企合育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石油化工生产操作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能胜任石油化工生产操作、工艺运行、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校企共育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确立本专业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考核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目前本专业与相关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被评为广州市示范性实训基地。

多种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化工操作技能,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干中得到了培养。培养了未来岗位群所需技能,实现了学生毕业后的 “无缝”对接上岗。

第四,通过精细化工生产与分析方面的技能考证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第五,学生参与实习工厂的规划、建设、设备的安装使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让学生熟悉整个工厂的建设、运作过程,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熟悉小试-中试-大生产的产品研发路线,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

3.4 具体实施计划

2012年9月-2013年6月,调研相关企业目前的状况及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专业人才未来的需求,对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要求。确定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核心技能,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行业有清楚的认识和认同感。

2013年6月-2014年6月,主要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开发精细化工产品和分析产品性能的能力,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提高就业能力。

2014年6月-2015年6月,开发出几种常用的产品,如洗手液、洗衣液等,并用于生产。在满足学校学生和教师的需用的基础上,投放市场,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精神。并为未来学生自己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4 预期成果及经济效益

第一,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行业有清楚的认识和认同感。

第二,学生具有开发精细化工产品和分析产品性能的能力,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开发出几种常用的产品,如洗手液、洗衣液等,并用于生产。在满足学校学生和教师的需用的基础上,投放市场,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第四,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精神,并为未来学生自己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5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第一,在培养学生精细化工产品开发与生产技能的同时,利用石化工程系专业群的平台,拓宽专业技能,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石油加工技术。

第二,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方面,将专业学习、创新科研项目以及生产性实训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苏付保,黎健杏.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1):27-30.

[2]黎彧,林春晓.高职化工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14(10):65-69.

[3]黎彧,马丽南,向华.提高化工类高职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1,(9):53-58.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作者简介:侯慧玉(1976-),女,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多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75

袁宁宁,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75

王婕,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75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 波谱分析法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工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50-02

近年来,我国教育正在发生在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高等教育逐年扩大招生,教育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并且正在从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1]。在这个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他们更青睐于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全国高校中工科院校占多数,是国家培养工程技术性人才的主要阵地。沈阳化工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占有较大比重。按1999年教育部备案的专业目录,国内多数高校将原来的精细化工专业(工科)改办为应用化学专业(理科),无疑这是工科背景下的理科专业,我们学校也是如此。工科院校的理科专业有别于理科院校理科专业,在保证理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应适当体现工科特色,加强理工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按照教育部“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按理科建设”的要求,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备应用化学和应用分析方面知识,在功能性精细化学品、涂料、农药、催化剂等的研究开发,化工产品分析检测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相关工程技能等方面,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在化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理工结合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我校的应用化学专业是立足于精细化工行业的应用研究型专业,本专业坚持理工结合,协调发展,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人才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

波谱分析课程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讲述紫外(UV)、红外(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的基本理论与一般解析方法及四大光谱的综合解析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波谱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应用光谱法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剖析,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图、解图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毕业论文和今后的工作及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1986年我校成立精细化工新专业,波谱分析课程为选修课。1999年国家专业目录调整,精细化工专业改名为应用化学专业,在新制订的教学计划中波谱分析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理论学时为48学时。在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有10余位教师主讲了波谱分析课,波谱分析课程的建设也得到逐渐发展和完善。作者从事波谱分析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已经十几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下面介绍作者在波谱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所作的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1 教学内容力求实用和新颖

波谱分析课程涉及的每种仪器方法都有各自的理论基础、应用范围和研究内容,在教学时容易使课程显得内容庞杂、结构松散,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零散、枯燥的感觉。我们在教学中首先明确“波谱”与电磁波的联系。UV、IR、NMR谱学方法都是电磁波与样品分子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电磁波作用在分子上,呈现出不同的波谱特征,从谱图产生的原理上理解三大谱学之间的联系。每章的学习首先介绍该波谱方法的原理、仪器类型、介绍其制样方法,然后阐述各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最后介绍该种谱学方法的实际应用。这样能使学生清晰地把握波谱分析课程的框架,掌握课程内容的重点。同时我们在波谱的应用中引入科研实例,根据我校的应用化学是立足于精细化工行业的应用研究型专业,在解析实例中引入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结构解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解析谱图的技能,我们在学生掌握了各类谱图的基本规律之后,通过大量的科研实例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掌握解析各类化合物谱图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2 教学手段多样化

(1)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式,他用生动的声音、图像展现动态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耳目一新。他的运用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3]。现代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手段,还可以制作电子课件、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答疑,及时了解教学反馈,和学生进行互动等为一体的局域网教学平台,这样可以做到无限的延伸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2)坚持以优秀教材为主,多种其它教材相结合的方法,并不断的更新现有的教材,使得课堂所要教授的内容更加丰富,并能够为学生传授本学科最新的知识,并借鉴其它学科好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得抽象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根据学科发展,先后更新了多套课程教材,最初使用重庆大学出版社的《波谱分析法》,其优点是由浅入深,体系较完整。缺点是教材中部分内容过于陈旧;后来使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波谱分析法》,其优点是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缺点是教材起点高,难度大,书后练习题难度偏大。目前选用面向21世纪教材,邓芹英主编的《波谱分析教程》,该教材较适合我校扩招后学生的实际情况。

(3)更新现有的教学大纲,并明确考核重点和概率,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了解本门课程。

上一篇:化学环境论文范文 下一篇:化学利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