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4 17:26:51

新闻的教学设计

新闻的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

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 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

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考验。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各种报道题材的新闻价值,回避报道难度较大的题材。指导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的采访能力及条件,因地制宜、脚踏实地的选择好报道题材。同时确立新闻视角,发掘新闻主题,提升题材的新闻价值。(2)要对新闻作品采写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指导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采写过程,及时发现采写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教师从采访方案的确立、采访提纲的准备,到采访的实施和稿件的构思、撰写,都要全程参与,在采写过程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只是被动的等待学生交来作品,则很难发现一个静态作品出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同时,实施动态管理也是监督、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3)要有编辑意识、总编眼光。指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要转变社会角色,要把自己当成是媒体的编辑和总编,从媒体的角度和立场审视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既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检查修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还要考虑这样的作品媒体是否会刊播?哪一类媒体(甚至是哪一类栏目等)会刊播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传播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等。只有当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一品)达到媒体刊播的要求和标准,指导教师才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放行。

新闻的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新闻编辑学 实践教学 思考

一、课程《新闻编辑学》简介

《新闻编辑学》课程的设置是为适应教学和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需要,该课程着重讲述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广播电视编辑的特点、节目系统的构建、三类主要的新闻性节目的构思与编辑进行了探讨,力求对我国广播电视编辑实践的基本经验作一个大致的梳理和理论的提升。同时,《新闻编辑学》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我们将突破以往以微观的新闻编辑学为主的教学理念,而将教学的内容拓展到宏观层面,比如新闻报道的策划,新闻采编流程的参与。

二、《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理念滞后于实务发展。目前,《新闻编辑学》课程的教学仍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学”与“用”脱节的问题,课程教学较多地停留在纯理论教学的层面,而较少落实到学生的实务编辑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上。对于大多数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而言,新闻编辑教学更多地停留在对文字、信息、理论、概念的分析与探讨,而较少关注当今日益竞争的媒体环境的需要,课程教学也缺乏翔实的案例教学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但创新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不足。另外,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互动,《新闻编辑学》课程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对知识和信息能力的能动吸收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对多变的信息资源缺乏认识、有效选择以及灵活应对。再者,课堂上缺乏互动性的案例讨论教学,导致一大批学生失去对新闻编辑学知识的兴趣。

(2)传统的新闻编辑教学对当今新闻前沿实践的关注不足。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深入发展,新闻编辑业务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今单一的传统媒介新闻编辑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而传统的新闻编辑教学实践缺乏对新兴媒体(如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编辑实践的重视;新闻学教材“视角偏窄,重视由上而下的传播流向,传播者本位的倾向比较明显”,这些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视野狭窄,无法适应实际工作中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

三、对《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1)加强案例教学。新闻编辑学实践操作性较强,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方式,逐步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的方法能有效的启发思维,建构知识体系的逻辑相关性,具体化抽象的理论知识。比如在“新闻稿件的分析与选择”章节中,新闻学的把关人理论强调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分析,在把握新闻价值的“及时、新意、重要、显著、接近”的五个维度的同时,如何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防止正面报道的负面作用,结合全面考虑稿件政治影响内容,在报道中心与报道面、报道对象之间以及报道内容之间讲求平衡,结合四川大地震、十七大、奥运会火炬传递等新闻热点事件的案例分析,讲求新闻时效性,并有效的把新闻价值判断和社会效果分析之间的平衡把握尺度体验出来,学生对重大热点时事的了解,重点关注报纸媒体的新闻报道,把课堂的案例教学实践引向课下,学会运用新闻价值分析来考量报纸中出现的新闻事件,并体会其中的社会效果。

(2)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报纸编辑工作是报纸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由多道工序组成,报纸编辑工作各工序安排的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业务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方面进行模拟编辑部的情境式教学,按照新闻编辑的专业标准和时间规定设计各个业务环节的课堂练习,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的整体结构、规模和风格特色、设计报纸的各个版及专栏、设计和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分析、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版的内容、设计版面,直至在实验室完成报纸版面设计、进行电子排版并印出样报。加强每日一校报的课堂练习,针对报纸的每一版面练习作校对和改写,模拟编辑部的分工流程,设立一校、二校和终审等岗位。通过这种全程配套的练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报纸编辑业务,以保证一流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可以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体现教学内容,提供更多、更丰富、更迅捷的教学信息,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上课容易精力不集中,自学能力相对较差,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对于需要利用图形和模型演示的内容,如新闻编辑流程分解图、新闻报道结构模型推导、优秀报纸版面分析可以利用多媒体逐步演示形象展示,从而给学生更为直观的知识体系和更为形象的视觉冲击,对训练学生新闻学的思维方式具有优势。新闻编辑学有专门章节讲授报纸版面设计与电子排版,利用多媒体展示报纸版面基本常识,将版心、报头、报眼、报线等报纸的基本结构具体的演示出来,安装方正飞腾软件,重点讲授电子编排方法,把版面语言的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直观的利用排版软件编辑出来,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新闻的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学风建设 人才培养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5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无论是新闻教育还是体育新闻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而新闻教育资源又相对有限,整体教学质量将受到质疑。因此,各高校应把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摆在首位。而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是学风建设。所以,在现阶段中,高校学风建设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于学风建设,教育部《关于扎实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要求》中指出,一是建立学风建设专门机构,促进学风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将学风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结合教育部精神,成都体育新闻系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积极创新学风建设机制,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

成都体育学院自1995年成都体育学院开始在研究生层面进行了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尝试,开始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目标、途径的探索,2000年,成都体育学院开始招收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的本科生。在15年的人才培养中,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重视对体育新闻工作规律的探索,并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变化,以“面向传媒、体新结合、能力至上、素质第一”为培养理念,以“一专多能”为培养目标,形成了“特色突出、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在建系之初就推出“模拟演播厅系列活动”,为使“模拟演播厅系列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009年推出了“首届新闻艺术节”。通过“首届新闻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形成了具有我系特色的学风建设机制。

一、体育新闻专业学风建设新模式内容

体育新闻专业学风建设新模式内容见下图:

1.理论支撑

在新闻界有这样的共识:新闻专业实践性强,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毕业生新闻院校培养不了。0针对这一现状,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重视对体育新闻工作规律的探索,依托成都体育学院开设有新闻学专业的独特优势,以学校“以体为主、体文结合、体医渗透,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为指导思想并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变化,以“面向传媒、体新结合、能力至上、素质第一”为培养理念,其中,“面向传媒”是我们对人才走向的定位;“体新结合”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性;“能力至上”和“素质第一”是在人才培养上的目标,形成了“特色突出、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体新结合”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培养为体育媒体服务和具有体育精神的大学生。

2.教育目标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自建系以来,确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及教育目标,即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熟悉体育运动理论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出版和宣传部门从事记者、编辑、营销、公关、广告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走过了十年,通过十年摸索。新闻系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学风。“素质第一,能力至上”成为新闻系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也成为了其学风建设的风向标。目前,新闻系立足实际,以专业为特色,开展了各类“促学风、展风貌”的特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创新途径

我系建系以来,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创新学风建设机制,深入各级媒体进行调研,并请各级媒体负责人与我系共同商讨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论证后认为:仅依靠第一课堂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闻人才的需要,只有结合第一教学同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系列活动,这样既能弥补第一课堂的疏漏,又能创新学风建设机制,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社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在2009年推出了“新闻艺术节”。

(1)以“新闻艺术节”各项目推进学风建设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推出的“新闻艺术节”由“5+1”个项目组成,其中的“5”是紧密结合我系在国内率先创新和开设了体育新闻传播特色课程体系(《体育新闻概论》、《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体育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体育专题》、《体育传播实务》、《体育新闻评论》、《体育传播概论》、《优秀体育广告评析》)同期开展的。“1”是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后经学生公开投票产生的。“5+1”个项目组成在很大程度上既满足了我系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设想,又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取向和兴趣点。

①配合《电视体育采编与制作》、《电视体育专题》课程举办的DV大赛

结合第一课堂《电视体育采编与制作》、《电视体育专题》同期举行DV创作大赛。DV创作不仅仅能使学生提高思想境界,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加强交流与台作,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V拍摄的各种元素如撰稿、摄像、后期编辑及配音等,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剧组成员都需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其他人员互动,而且彼此建立起联系。

开展主题鲜明的DV创作大赛,对学风建设起积极促进作用。

②配合《播音与主持》课程举办的体育主持人大赛

体育节目主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体育节目中经常采用直播形式、直播新闻、直播赛事、直播谈话节目,如果没有丰富的体育知识沉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是不能胜任此项工作的,因此,围绕这些要求来开展诸如主持人大赛、体育知识竞赛、普通话朗诵比赛、体育赛事解说、诗歌朗诵比赛等的训练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③配合《体育广告评析》、《体育传播概论》举办的体育广告策划、体育赛事策划大赛

配合第一课堂《体育广告评析》和《体育传播概论》教学同期举行体育广告策划、体育赛事策划等,如在2010年我系已和成都市体育局签订了《体育赛事实践与传播基地》,对在2010年在成都举行的“运动成都”、“IDSF世界杯标准舞大赛”、“成都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等活动中,我系师生以此为主题进行策划比赛,最后推荐出最优秀作品上交给成都市体育局,以此来提高学生体育广告策划和赛事策划水平,提升社会竞争力。

④配合《体育新闻摄影》课程教学举办教学摄影成果展

配合《体育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同期举办教学摄影成果展。通过体育新闻摄影的实践,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修养、欣赏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⑤配合《平面设计》举办的平面设计及网页设计大赛

为使《平面设计》课程务实化,在“新闻艺术节“中平面设计大赛是广大学生热衷的项目,在艺术节中以杂志封面和个性个人博客主页为主题进行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⑥配合《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体育新闻评论》举行的新闻作品大赛

紧密结合《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体育新闻评论》课程,以“发现新闻,培养记者”为目的,通过实战和评奖集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新闻报道意识和新闻采写能力,促进学生学

习专业知识、技能的热情、兴趣。

(2)“新闻艺术节”活动特点

①参与的广泛性

从我系成功举办的两届“新闻艺术节”来看,是针对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在校学生展开,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性参与其中。据统计,每届“新闻艺术节”参与人数达到了

第二届新闻艺术节报名参与人数累计人数达到327人,占在校生人数(毕业年级在外实习)总人数的79.4%。

②活动的层次递进性

所谓“层次递进”,即在学风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共性,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推进学风建设。如低年级可以参与“新闻作品大赛”、“体育主持人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等;高年级可以参与“Dv”大赛、“体育赛事策划大赛和广告作品设计”、“平面设计及网页设计大赛”、“体育摄影大赛”等。

③正确的导向性

坚持正确积极的引导,充分营造良好学风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

新闻艺术节是新闻系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实践,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会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目标就更明确。各项目从初赛、复赛到决赛均有指导教师参与,指导教师均由请媒体相关专业人士和我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和聘任业界人士担当。认初赛、复赛到决赛无论在比赛中可以走到哪一阶段,广大同学得到了很好指导。

④严密的系统性

“新闻艺术节”每年一届,每年年底召开“新闻艺术节新闻会”,宣布下一届新闻艺术节比赛项目,次年5月中上旬停课两天进行作品展示和决赛。并且已经纳入学分考评体系,形成了院系学工系统、教务系统齐抓共管的工作,实现了“教与学”紧密结合,带动了院系学风建设的新局面。

5.评价体系

“新闻艺术节”学风建设模式注重评价和反馈的应用,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出发,构建动态的、多元的学风建设评价体系。

(1)评价目的:通过评价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最真实的反映,更为重要的是以评价为手段,使反馈回来的信息得以有效地促进下一个学习周期学习质量的提高。

(2)评价内容:评价以各特色课程的同期举行的活动为主要对象,包括活动项目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准备及操作,最终得出学生关于新闻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整体评价情况。同时,为全方位检查教学效果,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经过教务部门特批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停课展示和比赛,在比赛和展示均请业界人士作为评委和进行点评,这样既保证了成果的专业性和比赛的公平性。学生通过媒体相关专家现场点评,更明确了自身努力方向。

(3)评价方法。本学风建设评价方法坚持评价力‘法的多样化,采用现场点评和网上投票相结合、学生自评和专家、教师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评价的过程客观、标准、全面与准确。

二、创新新闻传播学专业学风建设运行机制

1.营造新氛围,不断提高“新闻艺术节”的聚合力

“新闻艺术节”是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扬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为了不断演绎新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我们每年更新活动形式,创新开辟校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项月,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设计、策划和组织富有创意的活动,不断丰富学校文化教育的百花园。力争形成院系教工系统、学生系统齐抓共管,共同推进体育新闻专业方向学风建设的良好局面。

2.面向人才市场,开展“精品工程”活动

为形成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品牌效应,扩大系、院的知名度,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通过“新闻艺术节”实践平台,选拔几十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利周末和用假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等重点培训,力争使使其成为该专业学生的“精品”,为该专业就业广开门路奠定一定的条件。

3.挖掘新渠道,不断扩大“新闻艺术节”的渗透力

注重培养体育新闻报道业务技能与能力,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不断挖掘新的媒体教育资源,扩大“新闻艺术节”渗透力是大势所趋。

4.充分发挥各级行政组织管理协调作用

学风建设创新机制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因此,学校必须设立一个专门对学风建设机制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评价部门,这项工作应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去。

学校各级行政组织不仅要担负起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而且要把学生的德、智、体、美、情的教育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要积极配合学生管理部门搞好学风建设活动,并为之尽可能的创造一切便利条件。

5.充分依靠社会力量

新闻的教学设计篇4

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秉承学校的人才培养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业务实践能力。新闻摄影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让教学跟上业界发展的脚步,才能培养出新媒体环境下需要的能在新闻、出版、宣传及公关、广告、网络等部门从事图片编辑、静态图片记者、动态影像记者、移动记者及图片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全媒体人才。

一、定位培养,改变教学手段,突出新闻摄影教学的时代性。

新闻媒体是一个快速发展、变革迅猛的行业,这要求新闻摄影教育紧随时代脉动,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保持同步。

根据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特色教学建设方案,针对新闻摄影课程特点,将新闻摄影课程安排在开课学时的第三学期。这可以让接受了传统新闻业务训练的学生初尝实战演练的成果。教学手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变:

首先,拓展新闻摄影课程教学空间。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新媒体对新闻摄影的影响较大,使得复合型新闻摄影记者的需求加大。新闻媒体对流媒体、多媒体应用娴熟的新闻摄影记者需求更大。同时受众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新闻摄影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在课堂上增加静态新闻图文的视觉排版内容,配合同期声、配乐;增加新闻摄影互动教学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教学手段,丰富除纸媒以外的视觉传播教学手段,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分析和设计新的教学方案。首先推进教材更新。每一次的教材更新不能只在原有基础上增减内容,而要在认清当前业界新形势,明确新闻摄影当前教学目的和定位培养方向之上做新的调整。当下是一个媒介传播手段转型时期,新闻摄影教学也要紧随大的社会形势进行改变。

新闻摄影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传统教学手段就是将理论和图片案例、新闻事件案例结合来讲。长此下去势必会与新媒体环境脱节。因此必须理清教学思路,突破传统教学,变花样地丰富课程内容,强化新媒体时代所需的技能,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并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留有充分的实践空间让学生自主创作,从而结合系统立体的课程结构突出新闻摄影教学的时代性。

二、定位培养,创新教学模式,正视新闻摄影教学的价值。

新闻摄影的教学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当代文化在数字化环境的影响下,创造了很多视觉文化,其中摄影在创造和传播视觉文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媒体在进行新闻摄影报道传播的同时,自觉地培养了受众的视觉教养,并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受众的视觉需求。

高校教师必须调整教学计划,明确定位,创新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新闻摄影能力,摆脱以往重摄影技术、忽视照片新闻性的弊端。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从本质上把握图片的新闻性。使新闻摄影的价值、功能、特性、评价标准和构成要素都得到足够重视。

其次适应新媒体环境,加强图片编辑的传授是关键。图片编辑是未来视觉传媒需求量最大的职业之一,图片编辑可以寻找最合适的照片,为不同媒体选择照片,可以设计出报纸头版的照片版式,还可以对图片进行编辑、裁剪等处理,图片编辑工作是监控整个过程中图片准确适用的核心。在照片产量成倍增加的时代里,照片的数量已经不是问题,而如何把照片用好则成为更重要的问题。

三、定位培养,强化教学实践,培养转型期的新闻摄影人才。

新媒体在新闻传媒行业的渗透已经成型,传统静态新闻图片报道方式已经日渐式微,而以动态视频为主的多媒体影像伴随网络报道的兴起不断壮大。高校新闻摄影实践教学必须探索新的、切合实际的教学实践模式。适应这种以传播渠道的变迁为基础的、技术到理念进行全面转型的现象,加强培养新型的应用型新闻摄影人才。

专业实践一直是新闻摄影教学的重要部分,传统实践课程注重基础操作,抓好学生器材操作、曝光、构图、后期等技术。最后留给学生独立操作空间,完成指定作品。

新闻的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闻系统;系统设计;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推动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极大地改变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在硬件设施及相关投入方面已经完成初步建设,因而下一阶段的主要方向重点是研究由技术转向业务,从硬件转向软件方向。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基于高校校园新闻系统的重要性,笔者采用最为便捷的开发语言和程序,对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新闻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

1 系统需求分析

高校的新闻系统,其本质就是信息管理系统。从其功能模式来看,主要是实现对信息的分类、上传、审核、。在高校范围内,新闻系统设计的对象主要是:访问者打开网站进行浏览、阅读和搜索新闻,并通过注册成为系统会员,获得相应的权限,比如有关信息;系统管理员则通过后台进入管理区,对新闻信息进行添加、审核和管理等,并对系统注册的会员进行权限的设置与管理等;此外,还包括一般的系统功能设置,比如系统风格,友情链接的管理等。

从目前有关设计研究来看,基于B/S模式下的WEB信息管理系统往往由于数据量庞大,用户数量大等因素,容易导致服务器压力大。因此,如何避免这些不利因素,采取便捷的语言,设计一个开放式的系统,是系统开发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 系统开发语言及环境

基于.NET平台,使用技术和C#编程语言,使用IIS作为Web服务器,通过ACCESS数据库,能够将校园新闻系统的性能发挥到极致,更加有利于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更加有利于校园新闻工作的展开。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设计

3.1.1 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在充分考虑到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一般实际情况前提下,根据其信息化建设的实力,本次设计选择了基于.NET平台的B/S三层体系结构来构建校园新闻管理系统。重点是从数据库结构,功能实现模块需求以及整体构架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3.1.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从高校新闻系统的业务路程来看,主要涉及相关信息的上传、审核、删除、后台添加等几个方面。而本系统最终主要面向浏览者和管理员两种角色。因此,本次设计中,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有8个,分别是:新闻主页、新闻搜索、新闻管理、新闻分类、用户管理、系统设置、友情链接、系统维护等模块。设计的详细构架见下图1所示:

图1 校园新闻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3.1.3 系统主页设计

主页是校园新闻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访问者在浏览信息时展示的界面,因而其版面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主页设计的水平高低也反映着本系统设计者的设计水平。根据本系统业务需求,在功能方面,主要做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首页显示用户注册、登陆功能页面;(2)系统访问者在首页浏览新闻、具备搜索新闻的窗口页面;(3)新闻主页根据新闻分类动态显示新闻信息;(4)动态显示系统的相关信息,比如友情链接,重要公告等。

3.1.4 新闻管理

在前文分析中,就本新闻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描述。因此新闻管理是本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功能模块主要是由系统管理员在后台能实现新闻添加、修改、删除、审核等操作。

3.1.5 新闻分类管理

由于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实践中,有关信息的会根据职能部门而对相关信息会需要进行分类。因此本系统开发设计中,就新闻的分类管理,提供了新闻分类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3.1.6 用户管理

这里提到的用户,是指本系统应用中,网站的浏览者通过注册后成为系统用户,也包括系统管理员。在本系统中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包括对用户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权限设定。在具体的权限设置方面,管理员有权限对一般用户进行授权操作,而一般用户则只具备相应的一般功能,无法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3.1.7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是管理员对本系统的有关系统配置信息、友情连接、风格设置等进行操作。当系统管理员进行登录后台以后,系统会检测到该账户的权限。当系统管理员具备系统管理权限,就可以对系统配置信息、风格设置、友情链接等进行操作。因此,系统的开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对管理员的系统管理权限进行了科学设计。

3.1.8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否设计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本系统的运行速度及安全性,因此高校新闻系统的设计,首先要从反映学校院校机构基础数据的内容出发,体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本系统数据库设计中,遵循了用数据模型实体关系图(ER)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

系统使用Access作为应用程序的数据库,建立了有6张数据表:Lb_Links表用来存储友情链接信息,Lb_Class表用来存放新闻分类信息,Lb_News表用来存放新闻内容,Lb_Admin表用来存放帐户的信息,Lb_Setup表用来存放系统设置信息,Lb_News表与Lb_Class表相关联,Lb_Skins表用来存放页面风格。

3.2 系统的实现

3.2.1 系统的部署

本系统的部署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节点组成:浏览器层、内部局域网层、Web服务器层以及数据库服务器层,具体的部署如图2所示。其中Web Server (即:服务器层)和 Database Server (即:数据库服务器层)位于独立的客户端,而Browser(即:浏览层)是应用工作站独立的客户终端。

图2 校园新闻管理系统部署

3.2.2 软件开发环境

校园新闻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

(1)服务器环境配置,硬件方面服务器CPU 2G;软件:Windows Server2003 sp2;.NET 4.0;SQL SERVER2008;IIS6以上;IE6.0以上。

(2)客户端环境配置,系统硬件方面计算机 CPU 1G为宜或更高;内存要求最低1G或更高;硬盘要求至少80GB或以上;系统软件:Windows xp 或Windows 7 等版本;IE6.0以上。

测试项目:该测试计划主要包括对软件各个模块的测试,测试数据覆盖面广,主要有:

1)系统主界面功能测试;

2)新闻模板增加、修改、删除功能测试;

3)新闻栏目增加、修改、删除功能测试;

4)增加新闻功能测试;

5)新闻内容的修改、删除和审核功能测试;

6)系统管理员增加、修改、删除界面测试;

3.2.3测试结果

系统设计完成后,按照功能需求,对本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拓展性,符合预期设计要求。以新闻后台为例,测试结果如下图3所示:

图3 测试结果示例“系统设置”

4 结束语

综上,如何运用成熟、稳定的技术服务于教学与管理工作,是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高校新闻系统在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采用便捷的语言,开发出适合的系统符合现实需要。本文对基于.NET的校园新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此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志一.新闻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1).

[2]田文进.基于实现高校新闻系统[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2).

新闻的教学设计篇6

近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与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共同主办了“第四届新媒体学术年会”。作为中大传播学院十周年院庆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年会邀请到了来自香港、内地的新闻传播院系代表、知名学者和业界人士近百人,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转型、新闻教育和传播研究等不同层面如何实现人文回归和融合创新。会议期间,开展了主题演讲、新闻传播学院长论坛、“2013年新闻业年度观察专场报告”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

一、新媒体与新闻教育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教育模式如何顺应新的社会需求?这是本次年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原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在题为“大传播理念下的新闻教育”的主题演讲中,从大传播的视角提出了融合多元学科、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他认为,互联网时代,大传播理念是以交往和沟通为核心的。宏观层面上,新闻传播要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相联系;微观层面上,新闻传播要与社会各个领域联系在一起。就课程体系而言,新闻课程设计框架应该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工具三大方面,应加强通识教育,培养通识人才。

媒介技术和媒介环境的大变革时代,追求人文关怀和新闻本质是新闻教育不变的追求。围绕新闻教育理念的“变与不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指出,尽管新闻教育面临改革,但仍要坚持新闻理想、新闻的基本功底和对新闻本质的追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光华提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更加需要回归到新闻的本质和媒体的本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结合“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的办学理念,分享了通过多学科协同教学带动师资人文转型的经验,并指出新媒体依靠人文引领才能实现社会价值。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从学科均衡发展的角度指出,实现偏重效能的策略性和偏重人文关怀的公共性之间的平衡是当前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而重视人文关怀正是教育者们的共识。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白贵则从人文学科的教育理念对当前新闻教育作了反思,他认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不应当进行灌输式的理论教育,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姚曦也认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内容生产,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内容生产、围绕内容生产。

由于新媒体产业日新月异,对新型传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不少与会者强调,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面对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探索新的培养模式。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Jan Servaes教授结合全球各国的经验,就全民记者时代新闻人才的培养作了分享。他认为,新媒体背景下专业技能的训练仍然必不可少,新闻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新闻院校必须引进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实践型师资。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也从师资建设的角度谈到,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应该融入新的活力,“新”不仅是教师的年轻化,还包括师资力量来源的多元化。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东升则提倡借鉴美国“医学院教育模式”,在数字化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学生、在校老师和专业人士三者结合,将教学过程跟业界实践结合在一起。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田秋生介绍了该院教学改革的一系列做法,如依托2+2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定期招收新闻班、在第七学期安排一半课程进入媒体实习等。

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要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跨越,建设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素养、跨平台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艳红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指出,文理学科之间的融合需要确立学科的主次关系,要建立体现跨学科特点和定位的专业方向,以课程带动科研。创意媒体设计系副主任廖宏勇在专题分享环节,详细介绍了学院如何整合新闻传播学、设计学、艺术学、计算机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资,并依托软件学院、移动信息工程学院等支持,建设跨学科特色课程。他以《公益协同设计》、《信息可视化》等课程为例,强调将人文与技术结合,使两个学科在碰撞中建立对话是融合教学模式的特色。

围绕跨学科人才培养,如何实现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先红提出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完成两个观念的转变:其一,从媒介中心主义转向内容中心主义转变;其二,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本乾结合工科特色院校的情况,认为在跨院系生源选拔、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要注重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的人才和学科优势,融合传播与设计学科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而言至关重要。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书记孙保营也认为新闻教育要与计算机等专业合作,搭建跨学科的教育平台。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执行副院长郑涵则指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践行新闻传播教育的本土化,还需要区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的层次。

二、新媒体与传媒变革

伴随新媒体产业的兴起和传统媒介的融合转型,新闻生产实践的变革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为此发出了“新媒体时代还需不需要职业记者”的追问。他从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出发,解读了职业记者的使命和职责,认为未来提供信息的机构肯定是存在的,新闻这个行业不会消失,职业记者是社会的望者,其前景在于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而未来信息传播应该是基于数字化和关系两个前提的。

在“2013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专场报告中,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学术团队,从新闻从业者、新型受众、新闻生产、传媒技术、管理机制等角度,对过去一年中国新闻业的变革与现状进行了专题研究。

张志安基于对全国5大报业集团3000多位新闻从业者的调查,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媒介功能观、新闻伦理观以及互联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闻从业者对媒介功能的认知重要程度的排序依次是提供信息,娱乐与服务、宣传与动员、监督与影响,新闻从业者表现出来的整体道德观比较高,而影响新闻从业者的因素中以宣传部门、个人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最为明显。此外,互联网使用行为也成为观察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重要指标,大多数新闻从业者主要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互动与推广。何凌南、钟智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受众新媒体使用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新型受众的新媒体使用主要呈现出个人化、情境化、群体化等三个特征。

张少科等从新媒体技术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应用和新闻业变革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新媒体技术给传统新闻业带来的不是危机和挑战,而是机遇和融合,当前,新媒体与新闻业的融合创新尚处摸索尝试阶段,新闻终端的用户体验也在改变,将新媒体运用于新闻业的过程中要特别主义考虑用户的需求。林功成采访内容分析法对新浪、腾讯、东方网、南方网等4家新闻网站的内容进行抽样分析,研究发现,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新闻网站的首页新闻都以硬新闻为主,但后者的软新闻比例高于前者。此外,重点新闻网站比商业新闻网站更倾向于报道地方新闻,而商业网站的新闻更具有多媒体、互动性等互联网特征,也更注重内容的原创性。

陈敏从生产主体、表现形式、渠道及价值格局四个方面对2013年度新闻评论的生产进行研究。从生产主体看,包括传统媒体、微博大V、门户网站、媒体人个人产品以及普通网友等;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呈现为微博动员、视觉评论、碎片化表达三种形式。她认为,当前在互联网上贴标签式的新闻评论很难追求深度,而且网络评论中存在的价值观撕裂也将长期存在。刘根勤从门户网站。垂直网站和新闻客户端三方面对新兴媒体组织以及新闻产品进行研究。他认为,传媒行业迎来大变革,新兴媒体组织呈现出多元格局,市场会进一步细分,媒体组织应该更具备新闻的产品意识,在盈利模式上实现创新。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带来管理机制的变化,也导致了行业生态的问题。曾茜从监管权力的强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变迁、柔性治理的成形、辟谣平台的建立、社交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监管等五个方面对2013年我国互联网的管理策略进行回顾与分析。龚彦方以(2009-2013年新闻出版业、广电业以及互联网业国家政策的演变为对象,研究发现,我国传媒管制和产业制度演变主要呈现传媒市场化转型趋势明显、多机构共同出台发展政策与监管条例、监管部门重视内容生产机制管理等特征。王锦东归纳和分析了过去两年新闻的法制案件,概括出这些主要特征:商业诽谤案频发,媒体败诉较多;在名誉诉讼当中,对于“公众人物”界定不清醒;热点事件的隐私权保护意识欠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意识兴起;舆论监督“滥权”现象得到遏制。张明羽以过去两年的新闻职业伦理失范现象为观察对象,总结出当前新闻职业伦理失范的主要特征,包括:都市类媒体成为主体、互联网成为推手、民生新闻成为重灾区、群体失范现象突出等。

三、新媒体与企业社会责任

作为公共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企业社会责任(ICSR)在新媒体大背景下需要有新的理论和思维进行实践指导。华中科技大学陈先红等基于当前中国公关关系的困境,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环境,通过借鉴美国公关学界的“卓越理论”。提出了符合我国本土发展的阳光公关概念。她认为,阳光公关15条基本原则的提出,为公共关系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能够促进公共关系实践活动朝更加透明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中山大学邓理峰分析了国内企业CSR创新实践的困境,并强调社交媒体在CSR创新当中的运用。他认为,具备去等级化、去中心化、技术赋权等特征的社交媒体,对于推动企业与利益方的对话、推动公众参与CSR过程的决策以及推动企业重塑CSR的理念和方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周如南从现代公益结构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他认为,让不同功能的公益组织在一个地域空间内密切合作和形成联盟,才能最终产生规模效应和集体行动。企业社会责任专业人员网络召集人何智权从如何实现CSR有效传播的角度,提出传统的CSR报告不等于有效传播要,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当前传播环境下有效CSR传播应具备六个特点:打好基础、分清群体、抓住定位、善用网络、工具为辅、参与倡导。

一些来自企业界的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实施CSR战略的理念和经验。太古饮料叶启恩以可口可乐与壹基金合作公益项目“为爱同行”为例,分析了公益活动中社会化媒体的功能,包括信息、互动交流等,使用社会化媒体能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社会价值的共创共享。中兴通讯陈健洲就通讯企业如何从消除数字鸿沟的层面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作了分享,本着“智慧沟通世界”的理念,中兴通过促进人与人的沟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以及打造智慧解决方案来消除数字鸿沟。奥美中国梁凤妹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了阐述,她认为,新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安全可靠的产品与服务;保障员工福利;注重环境保护;尊重知识产权;透明、廉正、健全的管理制度;支持当地社区健康发展。

四、新媒体与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新媒体传播的人文追问与民主探索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发展,终究需要服膺于人的发展,回归到以人的中心的核心起点上来。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在题为“视觉时代的人文追问”的演讲中指出,要从视觉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局限性延伸出对视觉时代的反思,图像之书与艺术之书、行为之书、言论之书处在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读图已成为一种常态的当下,我们被图像的海洋所包围,视觉在改造着我们,同时也在控制着我们。这是一个高度监控化、透明化、虚拟化的世界,视觉世界开始颠覆着真实的的世界,只有从人文立场进行追问才能使现实与历史发生血肉联系,只有强调视觉时代人文追问的重要性才不至于掉进娱乐的泥坑里。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Jan Servaes教授从信息技术与民主进程的角度作了题为“信息传播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他将数字鸿沟划分为全球性鸿沟、社会性鸿沟、民主性鸿沟三类,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了一个阻碍因素。他提出要推动“互联网民主”,保障互联网时代的五种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恐惧的自由、沟通的自由。在减轻数字鸿沟的过程中,互联网的民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社会能否掌握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技术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能力。Jan教授还提出了社会文化参与分为三种类型:个人的亲友关系网、社会和文化网络以及政治和政治组织。

新闻的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法;媒体沟通;舆论引导;干部培训;应用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媒体化的新传媒时代。因此,着力提升党政干部媒体沟通和舆论引导的实战能力,成为摆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专题课程中,也是本校前所未有的一次尝试。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理论内涵及实际意义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以案例分析派生出角色扮演的一种极具实际操作性的仿真培训教学法。其教学特征呈现多样性;其教学理念新颖,现已被广泛应用到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且受到一致好评。笔者将这种教学法应用在《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专题课程中已经在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整个过程体现出学员“理论―实践―经验”运作模式。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要素,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案例。其次,结合学员实际工作的职务职责安排模拟角色。

二、情景模拟教学课程的流程设计

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于2013年建成情景模拟教学基地,通过实战演练来提升学员的媒体素养。近年来,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我校多名青年教师积极地实践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从最初的青涩日趋走向成熟。

依据教学对象和班次主题,课程总体按“常态”和“非常态”分类设计。“常态”针对广大需要提升媒体沟通素养和能力的学员,安排新闻会、电视专栏访谈等教学模块,着重提升领导干部在媒体镜头前的仪态举止、形象设计与表达技巧。“非常态”针对的学员是专职新闻发言人角色的设定, 设置符合学员本职实际工作的突发事件,提升其新闻处置及非常规和敏感问题的危机公关能力。其教学流程设计为知识讲解,案例回顾、实战演练、评价总结四步。下面以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的专题课《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为例,介绍说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情况。

1、媒体沟通策略的知识讲授

我国自2000年后分别颁发《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已有十余年。期间营造了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使得领导干部与媒体接触不再陌生。但教学实践表明,干部的媒介素B仍然参差不齐。因此,很有必要铺垫理论知识来调整和统一学员的认知。笔者主要根据危机沟通七要素(7W)来深入探讨“危机事件的新闻处置与舆论引导”策略,特别是面对爆发后如何做好公众舆论引导。通过大量的视频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让学员了解举行新闻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及现场流程;能清晰掌握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

2、 情景模拟构思与设置

首先,要做好案例的编撰。教师要密切跟踪社会热点舆情与时政要闻,立足于传播学理论知识,以“典型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情景模拟的主题案例。其次,案例的情节编撰与角色设置要符合学员的真实身份即工作性质、职务级别等特点。总之,设置贴近真实身份的角色才能增加学员模拟的真实感。

设计实践:针对党校主体班次的不同,教师关于案例的编写和提供都是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焦点事件作为主题。例如政法系统培训班是以“警务危机事件”为主,并且设计司法执法领域相关话题展开电视专栏访谈;文广系统培训班围绕“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等相关议题展开新闻调查与舆论引导。针对学员的多元化,通常选取“非常态”的公共危机事件如“生产安全事故”、“环境保护”等引发的设定为(盟)市级领导身份进行角色扮演召开新闻会。

3、组织实施与实战演练

首先做好课前准备。一是教师在课前须将教学案例及新闻会流程发给学员并详细说明教学主旨、着装要求及流程等内容。二是学员要在课前熟悉案例材料、教学流程,明确角色定位。例如,模拟新闻发言人的学员要通过网络提前搜集与案例相关的信息,准备新闻发言稿。模拟主持人的学员要和其他发言人协商答记者问的统一口径。此外,模拟媒体记者的学员要熟悉材料后找出争议点以备作为专业的记者问题进行提问。

其次,实战演练过程。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的空间布局、灯光摄影及同步录放系统给学员营造出新闻会的真实氛围,犹如身临其境。教师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引导员,催化师、记录者的角色,为点评总结做准备。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作为旁观者,始终不干涉学员表现,让学员充分展现个人才能,使得新闻会的平台发挥“为我所用”。包含以下内容:

角色设置:(新闻、专栏访谈)官员组:主持人、(牵头单位)主要新闻发言人、“××事件”相关部门负责人。媒体组:匿名制设八位学员扮演来自本地、省部级、港澳、海外媒体。观察组:部分学员通过观摩及时发现问题,用于事后点评。嘉宾组:根据学员实际的工作背景设定相关话题进行采访。主持人:教师扮演。

流程设计:主持人设置新闻会议题,并介绍参加领导的身份及姓名。主要发言人作开场,包括事件回顾、采取措施、政府表态。现场答记者问,确保一人一问,一人一答。主持人适时宣布新闻会结束。

4、双向互动与点评总结

模拟“新闻会”结束,所有学员都会对演练过程产生一定的认识和感受,首先由学员相互评价激发彼此换位思考,最终达成共识。也可邀请部分具有媒体沟通实践经验的学员联合点评,进一步实现良好的互动教学成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为让参与模拟的学员能更明了自身表现,继而由教师选择同步录制的视频片段进行回放,再现学员的风采和不足。教师根据学员的视频回放,结合案例与媒体沟通的原则、策略进行客观点评。应包括以下几点:从教学目标出发,侧重于讲不足、找问题,针对新闻会演练过程中学员的仪容仪表、身势语、应答语、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明确危机公关目的是达到有效地舆论引导使学员在课堂上得到感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最终,站在“讲政治”这一意识层面从而增强与媒体沟通的实践能力。

三、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全方位、高难度的能力训练,它既需要硬件设施营造的教学环境,但更加是对教师和学员“软件”能力的考验和提升。同时也是对教师身份的转换教学艺术性的高要求的具体体现。此外,整个教学过程高度融合了领导干部注重合作、交往、分享、反思的成人学习特性,颠覆与重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徐改.情景模拟教学在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中的应用.中国成人教育,2009(07).

[2] 刑振江,徐文涛.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的拓展和深化.未来发展,2010(09).

[3] 王梅.善用媒体:领导干部应学会与媒体沟通.声屏世界,2010(07).

[4] 李玮.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管理学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7).

[5] 应方淦,高志敏.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中的成人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7(6).

[6] 林艺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干部媒体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探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作者简介】

新闻的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实训项目 行动导向 采访实战能力

如何使职业教育面对挑战并发现挑战中蕴含的机遇?对此,德国开创了双元制教学,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职业教育家分别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

随着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它以势不可挡之势显示出异于传统教育的全新特点。它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培养的是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大量的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些人主要从事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类的工作。他们需要做事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需要具备熟练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本专业中的高级技能。

如何做到这些,其中项目实训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在《新闻采访》精品课建设中,我们对于项目开发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就尤为注重。

一、《新闻采访》课程中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1.课程整体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为确保项目设计贴近工作过程,符合社会需求,我们到周边传媒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然后依照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和职业能力素养的要求,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把课程先设计为五大一级项目,即,策划采访方案、发现新闻线索、进行采访准备、进行新闻采访和处理访后事宜。然后在每一一级项目下又分设出若干子项目(二级项目),分别进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学时等设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别按照各个新闻媒体中采访流程模拟媒体部门分小组进行项目的实施,同时随时查漏补缺,适时调整。

2.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在整个课程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中,又穿插课上课下两个综合项目的设计。课上设计为采访牡大教学改革之路,课下设计为探秘渤海古国。课上与课下项目让学生分别挑选本小组所在的媒体,然后依照教学进度表中所设的一级单项项目依次进行实训,最后在期末以DV或作品集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评定出等级。

3.单元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在每一个二级项目之下,都要对每一个教学单元都进行单元实训项目的设计。并且灵活进行实施。

比如在设计第一堂课时,教师能否引发起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开动脑筋。我首先请一位嘉宾到场,给学生布置一个采访嘉宾的任务。接着把学生按6-7人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6分钟,确定本次采访意图及问题,然后任选一个小组任选一位代表对嘉宾进行采访。采访结束后,再请一位学过新闻采访的同学对嘉宾进行采访。两个采访,肯定效果迥异,然后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差距,同时鼓励学生“你也可以像师哥(师姐)一样优秀”。接着再指出本学期将训练的单个项目与综合项目。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本学期将要进行的实训项目也一并带出,学生跃跃欲试地等待着下一节课。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通过项目实训使学生的采访技能得以提高,职业素养得到培养。为学生将来“零距离”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设计项目时尚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实训中还要逐渐完善。

二、《新闻采访》课程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

1.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

为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自进行《新闻采访》精品课建设以来,我们就先后与多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几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我们的学生在第五学期可以分期分批到基地进行实习,在记者的亲自指导下,能力素养在实践中得以提高。像刘庆建、王昭等好多学生都深受好评。同时,学生在第三、第四学期,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同企业合作无偿完成企业的采访任务,企业满意,就可以使用。

2.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

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如果只是拘泥于校外,恐怕得到训练的学生毕竟数量不多,时间也有限。考虑到这一因素,我们便强化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我们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部所办的《牡丹江大学报》”等作为我们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在学校的资助下,我们建设了《新闻采访》实训室、报纸采编实训室、系报――《文化与传播报》等。尤其要提的是《新闻采访》实训室和《文化与传播报》。《新闻采访》实训室,备有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录音笔、非编系统、演播室系统等多项设备,基本满足学生采访实训的需要。仿真的设计,令学生宛若真正成为小记者,拥有了自己的舞台,极大地发挥了创造力;同样,《文化与传播报》更是使学生在报纸采访与编辑上得到了切实的锻炼。

3.课堂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

在充分开发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同时,还时刻注重课堂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使课程教学充分形成“实训一条龙”。力争完全做到每堂课都设定能力、知识培养目标,用真实的采访任务设计实训项目,或利用实训室或到户外,或模拟式教学或现场教学,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实训项目,有效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经过如此实训的学生,即经过专业知识素养的培训,又经过了技能提升的训练,从采访实践中一路走来,毕业后又输送到他已熟识的新闻岗位,因而深受企业欢迎,基本达到了“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建荣,陈祝林,狄海德.中德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国际商务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下一篇:电工基础知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