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4 17:26:38

乡村产业研究

乡村产业研究篇1

论文摘要: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当地浓郁的民风民俗交织在一起,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疆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化。但是新疆在乡村旅游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新疆乡村旅游产业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研究成果显著。乡村旅游是被认为可以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 农村 经济 的发展,阻止 农业 衰退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一、旅游产业化的进展

旅游产业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市场 竞争的结果。旅游产业化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包括旅游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现代化包括经济、 政治 、 社会 服务和 社会文化 现代化。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完成了由初级向高级的产业升级,实现了旅游产业化。而新疆的旅游业可以说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与现代旅游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差距就更大了。

二、新疆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新疆位于亚洲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区和多 民族 聚居区,又是 历史 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要道。神奇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及灿烂的古代文明不仅成为新疆旅游业的宝贵资源,而且早已蜚声海内外。旅游的作用之一就是要使游客融入自然,在这一点上,新疆的乡村有绝对优势。

2、民俗民风优势。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古文化遗存积淀丰厚,这些孕育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因而新疆的乡村旅游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疆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人文景观多样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新疆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盲目开发。乡村旅游开发一般应选择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城市近郊由于 交通 便利,客源稳定,区位优势明显,因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而在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 由于有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有风景区大量的客源为基础,因而也便于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和客源基础的地方,若盲目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则很难受到预期的效果。

2、经营规模小、档次较低。新疆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购物等旅游项目上,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结果在相近或相邻的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开发类型单一,重复开发建设明显,造成产品相似,形成了同一种商品共同面对同一个市场的局面。

3、单兵作战。目前新疆乡村旅游的开发,基本上是农民自发的,因此在开发上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消费价格混乱且无监督,政府 管理 薄弱。造成乡村旅游在整体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地方保护严重,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强,乱建设、乱开发。

4、基础设施不完善。一般情况下,乡村 旅游 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和 经济 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 有限,基础设施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特别是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接待条件差,休憩服务设施不足,大部分是临时搭建的房屋和牧民的毡房,缺少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等设备,大多数游客只能玩牌,聊天。旅游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 公共 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也难以留住游客。回游率低,致使其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经营状态。

5、服务质量不高。作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农民是从原来的 农业 生产者转变成旅游服务提供者,他们缺少相关的服务和 管理 知识,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不容易满足游客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卫生差;住宿简陋、服务意识不到位。对外来游客漫天要价,拉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6、缺乏 法律 意识。部分度假村、农家乐、旅游景点成为“黄、赌、毒”的新场所。管理不到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 社会 公德和社会风尚的建设。

四、新疆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建议

1、 统筹安排,全面规划。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完善和丰富城市区域旅游的角度,将其纳入城市区域旅游开发系统,并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以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既可以减少投资失误,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又可以实现城乡间的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稳定发展。

2、多方结合、综合开发。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3、树立品牌意识。乡村旅游应当主题鲜明,极富特色。同时还必须通过对外宣传促销将产品推向 市场 ,以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增强其对市场的感召力。

4、加强管理,培养人才。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是谋求和探讨新疆乡村旅游产业化的新突破。因此新疆乡村旅游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目前难于吸引高层管理人才进行乡村旅游的研究和管理的情况下,发现人才,培养本土人才,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5、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旅游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可以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扩张。

6、加强乡村旅游准入管理,提高进入门槛。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

参考文献:

[1] 帕哈提·克依木 米娜瓦尔·苏里坦:新疆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干旱区 地理 ,2006,25

乡村产业研究篇2

关键词:土地流转;乡村旅游;产业化;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103-04

面临着我国城乡和谐发展及农业改造的客观要求,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正日益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乡村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综合性产业,其产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必然与农村土地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产业化发展也必然涉及土地的征用和流转。当前我国新时期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对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为带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鉴于土地与乡村旅游的紧密关系,研究土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互为影响

(一)分散经营的农村土地对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造成阻碍

乡村旅游是城市反哺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尤其是改变农村传统生产模式、优化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广大农村地区还实现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交叉、嫁接和渗透,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土地是农村主导性资源,也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土地经营模式与乡村旅游的优化与转型发展之间是互为影响的。首先,我国实行了30余年的土地分散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进程,客观上抑制了农村土地的适时调整和合理化的流动,使得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很难大面积推广。而建立在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农民自愿、自发、自主经营,在发展过程中,其弊端愈加明显,表现为旅游接待能力和经营规模较小,旅游资源和资金无法形成有效合力,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难以得到根本改善,这使乡村旅游产业在增强创新能力、获得互补性利益以及提高整体竞争力方面的问题更加明显。其次,由于受土地分散情况的制约,乡村旅游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经营企业数量多,开发的产品雷同,并且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缺乏产业集中度,阻碍了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第三,由于分散化的经营本身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造成经营户的经营理念滞后、相关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整体规划与管理的不足,造成急功近利、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现象普遍,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经营形式,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地方旅游经营者而言,要让农民自身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要耗费太高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而政府引导、规模经营、整合发展成为扩大乡村旅游市场份额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改变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乡村旅游产业化引导基础上的分类差异管理,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其基本特征是:规模化的集聚、合作化的组织、专业化的分工、一体化的经营、公司化的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做到各村、各镇甚至各县之间跨地区的联动开发,彼此之间扬长避短,开发优势资源,充分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粗放到集约、由独立到集合的理性转变,以促使乡村旅游发展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恒久的生命力。

(二)土地经营权流转使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的行为,其实质就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我国正式从法律上确认农村土地流转的合法性,是2007年7月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政策上明确确立了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核心问题的基本原则。2011年3月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一系列的政策使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必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转型升级。

一方面,土地流转促使乡村旅游资源规模化与资本化。土地只有像资金、劳动力、技术一样流动,才能充分发挥其活力、潜力,才能更优化配置、有效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土地资本化成为可能,为乡村旅游资源资本化打开了一扇合法之窗。首先,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便于把农家乐、休闲农庄之类的小规模经营者组建成庄园或集团,从而克服乡村旅游经营的小、散、乱弊端。其次,土地流转有利于商业资本进入农村,促进特色农业和科技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从而拓展了乡村旅游的空间范围和活动内容,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档次,增加农业经济总量。农村土地的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及乡村旅游资源都可转化为可聚集、可流转、可抵押的资本。农民能够分享乡村旅游开发成果的主要途径就是土地的资本化。而旅游资源的资本化,对投资界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从“资源”向“资产”的转变,使其成为具有更明确、更量化、更具有市场价值和赢利结构的良性资产,为国内旅游产业资本、房地产业资本、工业资本、国际资本等进入我国农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任何产业一样、需要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来提高其生产力,形成经济、社会的规模效益。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必然涉及对农户分散的-土地资源的整合和集中经营问题,这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三个集中”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一致的: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可以加快新型工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形成,而这些园区与基地本身就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向城镇集中,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乡村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更是解决了乡村旅游产业进程中农村土地使用的分散性和乡村旅游规模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土地流转可以有力地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实施,并且成为了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二、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中土地流转的模式选择

(一)土地互换或置换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土地互换式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需要,通过集体出面协商或农户自愿协商的办法,将农户经营的地块相互交换经营权,此种形式多出现在农业生产基地,是实现土地集中连片最为原始的方式。土地置换是指在占补平衡的原则下,发包方(既农村集体)以置换的方式,将农民部分或全部承包地块相互调换经营,以重新配置面积相当的耕地或宅基地。土地被互换或置换后,可以使农民的居住环境与配套设施得到改观,集中起来的农民以聚居村落开展旅游接待,发展餐饮、娱乐以及旅游商店等,使乡村旅游得到规模化发展。例如,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在坚持“保留原有分地人口不变原则,保留原有耕地面积不变原则”的两不变原则下,提出了“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土地流转新模式,截至2010年9月,虞城作为试点县已发展土地流转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7户、5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19户、1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71户,整合、优化了土地的潜力,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经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破解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为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土地租赁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土地租赁主要包括出租或反租倒包两种形式。出租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自己承包期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部分或全部租赁给本村或外村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等从事生产经营,业主一次性或分期付给农户一定租金。反租倒包是指以乡村组织的名义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承包期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租金、期限统一承租,进行整合、规划,经调整、改造、建设配套,再反包给本村或村外个体、经营大户发展农业或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例如,成都市郫县新民场镇凌云村从200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先由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租用协议,再由村集体与企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新增耕地599.5亩,将腾出的135亩建设用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基地+合作社+社员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基地、农民和企业捆绑在一起,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并以凌云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建成了4500亩集生产、展销、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西部花乡”综合性产业基地。赋有宁夏“甘草之乡”美誉的盐池县青山乡通过整体出租或股份合作的方式流转2 000亩休闲农庄,进行“农家乐。”生态旅游开发、“夕阳红”清新庄园建设,形成特色规模化生产。在该种模式下,衍生出一种新型的比农家乐、观光农业更为深入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即“市民农园”模式。“市民农园”模式是指在典型特色村镇中,将农民多余的良田、果园等土地通过出租或对外发包的方式流转给种植大户或旅游开发公司,在实现农业规模化运作的同时,建成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基地。基地也可以将土地出租给游客,由游客自行种植或委托当地农民种植,收获的农作物由游客支配,也可以由合作社代卖。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对“三农”有感情的市民休闲问题,使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其寓教于乐的需求,形成一种城乡互动的良好局面。

(三)土地股份合作制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以承包的土地入股为核心,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及多种形式的旅游服务。这种模式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有效流转和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方法,市场化程度较高。在利益分配方面,遵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多投入多得”的原则,实行按股分红、按劳分配、按投入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乡村旅游开发的成果,如景区门票的分红等。最终使农民与经营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旅游开发与农民致富和谐共生的景象。2006年,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扎什营村村民集体将200多亩土地承包给某家公司,实行土地入股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办了以种植、赏花、观光、休闲、采摘等为一体的油桃基地,经过四年的发展,油桃基地不仅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几个村村民的就业问题。

(四)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发乡村旅游的模式

该模式下的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户为主组建经营联合体,把原来松散的个体聚拢在一起,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实施“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宣传、统一分配”,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形成诸如“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开发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统一规划整理土地,统一配套旅游设施等,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农村生产资源的附加值,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提升了资源的旅游价值。2007年6月,山东省青州市旅游局和王坟镇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在工商部门取得营业执照的“青州清风寨山楂发展专业合作社”。该社融合了旅游观光、农产品生产、销售和加工等多项功能,并对当地“农家乐”实现统一管理和整体营销。甘肃永靖县多年来致力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截至2011年,该县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5户,带动农户1.3万余户,其中刘家峡镇罗川村委会统一规划和开发,统一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并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再用“反租倒包”的办法承包给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产业,使农民收益大为提高。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区域经济特色鲜明,现已涌现出了许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色之乡”。如燕子墩乡于2001年成立的枸杞合作社,目前共吸纳农户1350户,建成有2.53万亩的生态枸杞观光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采摘品尝,使全乡的乡村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土地流转政策下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与规制

乡村旅游要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的产业目标,就必须坚持政府的扶持与规制。土地流转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要坚持“统筹安排”、“有限干预”、“均衡利益”的原则,从资金的投入、乡村旅游地方标准的建立、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从业者的培训等诸方面进行支持、主导、促进和监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要向农民详细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尊重农民意愿与话语权,赋予农民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创建合理机制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对符合开发条件的乡村旅游用地通过政策引导、社区宣传、市场规范、资金支持等手段,引导土地流转的正态发展。同时重点扶持流转市场和土地仲裁等硬件建设和建章立制、人员培训等环节,扶持农民更好地完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改进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乡村旅游用地的规划与评价

乡村旅游在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合理开发、珍惜每寸土地”的原则,不断加强旅游用地规划与评价。在具体旅游用地规划的操作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结合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对乡村旅游开发地进行严格科学筛选,应本着不丢弃固有的地方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田园风貌的原则来合理规划。同时加强对“四荒”(即荒山、荒丘、荒沟、荒滩)的整治,保护当地特有的人居环境、自然风光,保持其原真性,如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村寨等。并科学地、前瞻性地结合旅游用地自身特点,确立一定时期内旅游用地开发利用的方向,对旅游用地进行时空上的优化组合,并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乡村旅游顺利开发、持续经营。

(三)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流转政策下的乡村旅游开发,政府、企业、农民及合作组织等各类主体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关系,但由于各类模式自身特点及限制因素,在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各有偏重,对乡村旅游土地使用性质保障上的效用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为解决乡村旅游建设与农民争地的矛盾,合理地保障农民的权益,应根据乡村各自特点,因时因地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土地流转模式,在保证耕地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居住环境与配套设施的改善,集中起的民居可作为聚居村落开展旅游接待,发展具有乡村民族特色的餐饮、娱乐、旅游购物等行业。土地流转可以在采取委托流转、互换等方法的同时,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实行保底分红,这样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并以价格杠杆推进土地向园区集中。总之,在“新农村、新旅游”思路的引领下,要采取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和合作开发模式,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极大地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四)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预知土地的增值效益,同时对相关土地法律和政策等缺少认知,加之缺少话语权,所以在土地流转的实践领域里难免会产生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不公正问题。农户是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主体,因此,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确定能够充分保障多方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土地顺利流转的关键。例如,让土地流转后的失地村民以股东身份参与旅游利益分配。在旅游开发时,将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产权界定清楚后转化成股本,收益可以实施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国家、集体和个人可在旅游开发中按照自己的股份获得相应的股息和红利等等。土地流转制度下,利益分配机制的核心应是始终把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土地流转的出发点,以此保障农村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五)健全和完善景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和农户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如果政府过度追求自身利益或者过于放任,都可能会对农民的利益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平衡好政府和农民各自的利益极其重要。在以往的旅游开发中,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往往是一次补偿征收农民的土地,但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加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这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景区失地农民建立一个可持续生活的保障,是解决景区农民问题的基础。而较为有效的措施,首先是把景区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要根据农村实际和财力状况,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就业安置等制度,特别要加快解决60岁以上及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从而使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赖,从根本上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其次,要特别强调和坚持农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餐饮娱乐、物流配送、旅游服务、产品推介等旅游经营中来,充分参与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在新形势下,还应加强对乡村旅游地农民的旅游产业教育,特别是法律意识、资本意识教育,使其具有维护权益的意识,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及乡村旅游经营意识,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第三,还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改变分散经营农户的市场弱势地位,引导和带领农民和社区合作组织的有效参与,并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控制力,使乡村旅游的收益能够得到均衡分配,确保全体成员共同受益,真正达到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地区整体发展的目的。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JY086)、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基金项目(1001—24)、西北师大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骨干项目(NWNU一KJCXGC—SK0303—26)、2009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乡村产业研究篇3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中国乡村文化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各级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乃至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乡镇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浙江横店农民利用山川风物,打造逼真度高、价格低廉、风格多样、服务周到的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修建出万里长城、故宫、19世纪南粤广州城等场景,不仅为拍摄影视服务,而且成为新的旅游休闲景区,创造了震惊海内外的“横店模式。山西晋中榆次后沟村因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一跃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黄金旅蝣点。后沟村为此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各地有不少被文化部命名的特色文化之乡,如“风筝之乡”、“唢呐之乡”、“竹编之乡”、“陶艺之光”、“剪纸之乡”等,这些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的商机无限,这里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曙光。

乡村产业研究篇4

(一)国内对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方面的研究。赵承华(2007)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建立品牌乡村旅游企业,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的主要路径。张晶(2012)认为实行产业链纵深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周格粉,肖晓(2013)首先认为全产业链模式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渡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模式。

(二)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较乡村旅游多出些许,但主要是从产业链视角出发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厉无畏,于雪梅(2007)认为培育创意人才,完善创意产业链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邢华(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价值链的整合,并提出以产业链末端—版权贸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陈少峰(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的经营与运作,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以及产业要素挖掘与整合。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可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外部资源共享,即产业内、外融合;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可表现为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即产业规模效应的体现;产业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可表现为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化和专业化经营。金元浦(2010)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概括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创意环节,秉承“创意为王”的理念;第二环节,生产环节,采取“内容为王”的措施;第三环节,销售环节,坚持“眼球为王”、“渠道为王”策略。

(三)国内对创意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融合的机理、路径、模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且系统,并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但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对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有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欠缺,且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方面,研究的不够全面、系统、深入。柯涌晖,赵明,陈白璧(2011)认为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李洋洋(2011)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为了延伸性型、重组型和渗透型三种,认为延伸型的产业融合模式出现在产业链的生产制作和消费环节,延伸了原有产业链条;重组型的产业融合模式解散了原有的产业链,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链条;渗透型产业融合模式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提高了产业增值能力。王爱玲(2009)以“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为实证研究对象,认为其成功是现代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产业链的设计、经营和营销各环节充分融合的结果。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意象不强,农耕文化尽失

“乡土情结”是众多乡村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动机,对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的偏好,是实现乡村旅游消费重要影响因素。但现阶段,一方面受城市强势文化侵入,本土文化弱化影响,另一方面受社区居民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文化保护等意识欠缺影响,使得乡村旅游地的传统农耕文化流失,乡村意象弱化。

(二)项目单一雷同,缺乏主题创意

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对“经济精英”、“创意人才”有较强的依赖,但根据霍华德的“三磁铁理论”,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在就业机会、人才聚集方面存在显著劣势,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欠缺“创意大脑”;其次,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意环节的资金的投入十分有限,普遍是照搬照抄,且不结合本土地域优势及特色,使得项目单一雷同,缺乏地域特色。

(三)乡村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

乡村旅游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农业化学物质及废弃物污染、污染企业转移农村导致的工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但受政府对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没有系统的、足够的重视,且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以及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因素影响,乡村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美、生态好的意象日益弱化。

(四)忽略市场调研,营销模式固化

乡村旅游地的营销首先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乡村旅游地自发进行市场调研及市场分析的凤毛麟角,因此,营销模式和手段的选择没有实际指向性。其次,乡村旅游地的营销模式落后,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创意营销及联合营销所占比重极低,全国范围内建成“信息化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三、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建议

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互动融合,在第一个创意阶段,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在第二个生产阶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旅游者观摩;在第三个营销阶段,建立起文化产业现代化的营销网络,起到足够吸引消费着注意力的目的,而在第二阶段的乡村旅游经历则又刺激着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在两者的互动影响中,创意性文化旅游产业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创意旅游者;在第四个消费阶段,与第三阶段作用类似,在此阶段,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产生感染效应,促使消费者对该文化创意相关的乡村旅游感兴趣,而反过来,在第二阶段的旅游经历又增加对该文化旅游产品的认同感;第五个后续环节,实质上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组,通过建设主题公园,举办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节庆等方式向旅游市场延伸,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创意环节

从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结构来看,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形成依赖于乡村旅游活动能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且有吸引力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要从创意环节入手。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的融合阶段,两个产业可以在项目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利用,创意、创作相互借鉴等方面进行互动。具体说来,首先,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立足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性的本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将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作为创意乡村旅游的创意素材,增强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原创力;其次,立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现有资源,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技化和数字化的创意理念,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资源的互补融合。

(二)生产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环节的融合阶段,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乡村旅游者观摩,丰富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产品素材,如:独具创意的舞台演出、创意影视作品、大型歌舞“秀”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意性、艺术性及科学性的包装和生产,供乡村旅游者购买,提升创意乡村旅游产业产品的综合功能价值。

(三)营销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营销环节的融合阶段,该环节决定了策划、组织等环节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状况,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满足观众的文化体验质量,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通过现代宣传手段能更好的达到推广效果,且大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旅游者观看、欣赏或购买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如:影视作品通过现代电影技术能更好的展现实景旅游地,而且剧组拍摄往往能吸引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对拍摄地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作用;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消费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因此,在营销主题、内容、形式、渠道等设置上,不拘泥于模式化的处理,实施灵活的富有创意的运用。

(四)消费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价值的最终环节。文化旅游消费者完成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消费后,一次完整的文化旅游活动才实现。销售环节是创意乡村旅游产品与受众互动体验的关键环节,旅游者的满足是保证创意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要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效应,成功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满足了旅游者的某种文化诉求或创意诉求,能刺激旅游者前往创意乡村旅游地体验;且旅游者在消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时,其相关的旅游经历又能增加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五)后续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出让、品牌的扩张、影视动漫等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衍生环节。创意乡村旅游消费结束后,一部分旅游者还可能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快乐星球》图书、《印象·刘三姐》旅游演艺的光盘等。另外创意乡村旅游品牌的扩张,创意乡村旅游企业知识产权的出让等。该环节能进一步挖掘和创造价值,对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意乡村旅游衍生项目的开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都处于快速发展中,二者的延伸型融合发展有益于延伸各自产业链条;重组型产业融合有助于构建新型产业链条;渗透型产业融合有利于拓宽产业链条,实现价值节点的增值。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二者能够在产业链的各环节实现最高级别了渗透型融合。

乡村产业研究篇5

关键词 北京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旅游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162-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2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集中地区[1],致使其乡村地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和结构选择的巨大挑战,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生计方式[2-6]、土地利用[7]、景观构成以及空间结构演变等因素成为乡村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和表现指标[8-10]。在城市与乡村激烈碰撞的中间地带,乡村旅游的引入与发展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链条将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土地、产业和景观串联并拉动起来,并通过这种非工业化的方式创建了乡村向城市过渡的新路径。

旅游城市化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新命题。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的概念源于福特制时期的高工资与大众消费,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后福特制时的大众享乐消费[11](Mass Consumption of Pleasure),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Mullins提出。我国旅游城市化研究起源于21世纪初黄震方对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关注,并总结了旅游城市化的形成机制[12];从内在拉动力和外在驱动力两方面入手,将中国的旅游城市化模式总结为黄山模式、曲阜模式和以武陵源为代表的旅游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13];陆林从城市化角度,认为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旅游作为现代享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14-16]。随着旅游业发展对乡村目的地产业转型的影响日益加深,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日渐兴起。王润以北京市郊区为例,将旅游业融入乡村地区主要的农、工、商产业,划分出公共游憩空间、商业游憩空间与农业游憩空间,产业选择改变的同时也影响着乡村空间结构的变化,北京市乡村游憩空间可划分为四类休闲版块[17-18]。席建超以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为例,分析旅游业对该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得出苟各庄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过程与传统乡村功能解构和村庄“旅游化”过程相伴而生,由从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逐步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复合型用地转变[19]。

乡村产业研究篇6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s because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 need to gradually adapt to the nature and transform the nature, as a part of human aesthetic and cognitive it shows people the unique culture of rural pastoral civilization, especially it has a far-reaching and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modern west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Islamic garden.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has been a certain imp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lanning of rural landscape we should be reasonable in improving contemporary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and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development, 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rural landscape design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it also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rural landscape in landscape design from the space, modeling elements and various forms.

关键词:乡村景观;设计;园林规划;发展趋势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design;landscape planning;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236-03

0 引言

作为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融合的结晶――园林景观,可以说他是乡村中各类山水花鸟美景的缩影,园林景观可以勾起城市中人们对于乡村美景的向往,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也同样指导着当代园林的发展方向,乡村景观作为当代人类的巨大人造产物是人类社会中物质和非物质都非常丰富的产物,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许多乡村景观中的地域化特征已经被边缘化,乡村景观的大众化已经使得部分地区的传统化农业景观朝着现代化景观发展,一些地区的农业资源与对应环境问题已经相对突出,城乡问题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以上问题,许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法律,因此,乡村景观的环境问题,文化景观缺失的现状,迫切的需要我们改善。

1 乡村景观概念及其研究发展

1.1 乡村景观概念

所谓乡村景观是指在乡村局域范围内人文、自然、经济与社会多种综合现象的显现,乡村景观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对于文化景观的研究,早期的文化景观伴随着原始农业而发展,早期的农业发展源地就成为了文化源地,也就是我们说常说的农业文化景观,最初的农业文化景观慢慢的被扩展到了乡村景观,其范围涵盖了人口、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多种元素,同时也是各个局域乡村的地域文化的反应。乡村景观的出现也预示这自然景观正在逐步的向人文景观过度与变化,但是,乡村景观所拥有的农业生产景观和特有的田园文化特色是人文景观永远无法代替的。

1.2 乡村景观研究发展

十九世纪中后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化加剧,一方面大大的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大步伐迈进但同时由于忽略了对于乡村景观的保护,各个区域的乡村景观特征开始逐步丧失,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与资源的问题日益加剧,生态失衡,多数的乡村环境向着“脏、乱、差”的态势发展,因过度开垦、废气排放、工业污染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已经屡见不鲜了。另一方面当代的乡村景观规划与发展还存在着文化景观缺失的问题,以往我们印象中的乡村不单单是生态的承载体,而且是人类农业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文化已经逐渐被消磨化,乡村人们向往城市的繁华,很多的村镇将自己的建筑与道路规划按照城市的模样开始改造,其实这样的城市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文化,甚至有的乡村特有的习俗已经被遗忘或者停止传承。

中国乡村景观研究始于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1989年,中国学者对澳大利亚堪培拉市乡间景观进行研究,同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景观生态学讨论会,自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景观研究产生兴趣,这些都带动了乡村景观的研究。此后,韩国、日本、荷兰、波兰以及法国等一些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被不同领域的学者引进。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乡村景观研究的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乡村人类聚居环境、乡村景观分类、乡村景观评价、乡村聚落景观、乡村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园林、乡村景观旅游、乡村景观规划等8个方面。研究热点多集中在景观生态学、乡村文化地理景观、乡村环境评价以及乡村景观规划四个问题上。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国外研究现状

德国、荷兰、捷克、英国、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关于乡村景观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推动了世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欧美国家早期的乡村景观研究注重制定法律法规,如20世纪50年代德国《土地整治法》关于自然保护区规划的规定,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20世纪70年代初,荷兰颁布了《乡村土地开发法案》,研究方向从最初对农业的重视向关注乡村土地的户外休闲、景观保护等功能转变。1996年5月,国际景观生态学组织召开了“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围绕景观变化、可持续农业与乡村景观、景观恢复3个主题进行探讨。近年来,欧美相关学者对从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对乡村景观进行的研究明显增多,关注景观中人的行为,使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以扩大。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解决由于乡村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逐渐开始重视乡村景观建设,并通过采用“公众参与”的发展模式调动民众保护乡村景观的积极性。20世纪60年代,日本兴起的造町运动保护日本传统乡村景观起了决定性作用。1970年,韩国政府发起了“新村运动”,提出了“勤勉、自助、合作”的精神,以政府支援为动力,以项目为纽带,促进农民参与到建设家乡的活动中去。“新村运动”不仅使村庄的布局得以优化,美化了村庄环境,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还有效地保护了传统的乡村景观,推动了乡村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也得以提高。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乡村景观的要素构成的研究

从园林规划的范围来看,乡村景观的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乡村人文要素两个类别,所谓自然景观是指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的自然元素,自然元素的面貌一般不受人类外界的因素变化,如:沙漠、雨林、沼泽等自然保护景观。所谓的人文景观则是指受到人类长期作用而原始自然面貌发生了非常明显改变的景观,比较典型的人文景观如:城镇、田园乡村、牧场等。人文景观通常情况下又被称为人类文化景观,人类文化景观虽然是因人类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但是其发展规律却是追随者自然规律而发展和管理,其中,乡村人文景观主要显现的是乡村局域的经济与自然状况,比如:农田、鱼塘、果园、副业等。它们主要体现的还是农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发展景观。

2.2.2 乡村景观的各类功能的研究

乡村景观作为人类世世代代生活耕种的重要场所,首先具有经济生产功能,在乡村景观中,农业景观在乡村景观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在大面积的乡村土地上大部分土地被用来作为农业、林业作物的生产,在体现农业为本的思想同时,也作为生产作物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农业使用者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其本身的性质也是从生产与实用出发,可以说经济生产功能是乡村景观的第一功能。其次,乡村景观还具有生态保护功能。人类在乡村土地上进行耕作时遵循的是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采用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这样就促成了乡村景观的协调发展与丰富,乡村景观的生态保护功能主要还是体现在保持乡村文化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上,正是乡村景观的多样与景观的丰富共同体现出了乡村景观的生态美。再次,乡村景观还具有休闲旅游的功能,乡村景观的不断完善也是人类与自然相互摩擦碰撞相互适应的完美体现,其经过历史的摩擦所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地审美性选择与依赖也促成了乡村景观休闲旅游的功能,如:蜿蜒曲折的梯田、交错纵横的田野、被风吹起的麦浪、各具风格的民宅建筑等都与当代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经历了快节奏的都市化生活后难免向往自然景观的悠闲与恬静,这就体现了乡村景观的休闲旅游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乡村景观也发挥出了人与自然协调沟通的重要作用。

2.2.3 乡村景观的规划保护与延续的研究

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景观环境建设成为了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乡村景观的合理建设不单单可以使当代新农村的景观变美,而且可以给周边城市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成为其最优美的后花园,让区域范围内的自然风光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此同时对于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保护也能够有利于人们深入的探索研究乡村环境的进一步规划与延续对于我国的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与我们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对于区域文化习俗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对于增加区域居民的安定感,增强其历史归属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还有助于民间特色传统企业的发展,如民俗工艺品、乡村传统产业都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进步。

3 建议

在国际园林规划与发展创作中要求园林的规划要立足于自然并融于自然,当然乡村景观的规划发展也应该如此,当前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与保护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对于改善乡村景观环境质量与促进环境与资源的协调有着历史性的发展意义。

3.1 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原则

乡村景观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新城市的建设如:新城扩建、机场建设、高速架桥等原因所引发,然而各个地区的城市建设对于大面积的破坏乡村景观行为而言到底合适与否,应当进行相应的可行性评估,在经济与环境的抉择中应侧重于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平衡。

3.2 在土地的综合利用上“因地制宜”

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上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如有的土地渗透性强适合耕种,有的土地土质较薄,石粒较多比较适合放牧,水源充足的平原地带适宜休闲娱乐等,在这些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上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规划能够更好的发挥乡村土地的综合价值。

3.3 在园林规划的基础上延续乡村区域文化

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迅速,互联网+的时代也已经到来,乡村自然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网络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冲击,但是乡村景观不能够任其发展,应当形成某种乡村景观的园林保护机制,并将其切实可行的纳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乡村传统景观建设应该充分的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并将其融入到乡村园林规划中来,创造出区域乡村文化所特有的景观,融入了外来文化的乡村景观,不单单是对于传统乡村文化的强化,也是对于当代园林规划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一种多元化的理解,归根到底是在创造中去继承和发展乡村景观与乡村文化,并予以创造性的再现,这对于当代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无疑是一条必走的捷径。

4 结语

在园林规划中保护乡村景观的多样化发展,传承乡村文化的区域特有历史,理解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融合式发展,在当代乡村景观的延续与保护发展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当代园林规划的方法与技巧,但是乡村景观的建设关系到人类的文化传承与生产延续,这就需要在乡村景观的规划中融入乡村文化的元素,当代中国的乡村景观建设与发展既要积极学习西方乡村景观园林规划的成功经验,也应当将我国园林的本土特征融入进去,摒弃时代的局限,将人类现代的生活需求加以融入才是当代乡村景观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蔡龙铭.农村景观资源规划[M].台湾:地景企业公司(发行),1999:23.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5-100.

[3]方明,刘军编著.国外村镇建设借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83-84.

[4]冯采芹,等编译.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3-105.

[5]汤姆・特纳.景观规划与环境影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12-220.

[6]日本观光资源保护财团.历史文化城镇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49-154,125-134.

[7]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4-63,86,91-102,140.

[8]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5-107.

[9]安・福赛思、劳拉・穆萨基奥编著.生态小公园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2-43.

[10](美)诺曼・K・布思.曹礼昆,曹德鲲译.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212-253.

[11]李德芳.浅谈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的规划和开发利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8).

[12]樊闽,贾文涛.新农村建设视野中农村土地整理的阴影[J].国土资源,2007(06).

[13]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J].农村生态环境,2001:48-51.

[14]周心琴.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以苏南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6.

[15]刘黎明.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2004,13(3):445-448.

[16]刘英杰.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特点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04(2):36-38.

[17]张晋石.荷兰土地整理与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6(5):66-71.

[18]郝延群.日本“美丽的乡村景观竞赛”及“舒适农村建设活动”介绍与思考[J].村镇建设,1996(8):40.

[19]韩立民.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启示[J].中国农村观察,1996(4):62-63.

乡村产业研究篇7

    1  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 乡村有园林吗? 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 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 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 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 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 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 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 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 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 故而, 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 , 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 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 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 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 然而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 的基本原则指导下, 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 其中, 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 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 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 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 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 治病” “健身” 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 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  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 (rural landscape and garden) 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 它由“ 乡村” 和“景观园林” 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 乡村” 而没用“农村” 一词, 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 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 如今在农村, 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 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 因此, 用“农村” 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 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 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 建成区以外的地区, 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 景观园林” 的定义可以分解为“ 景观” 和“园林” 两个方面。对于“景观”, 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 笔者曾有阐述: 扼要地讲, 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 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 , 1996 , 1999) 。对于“园林”, 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 园林” 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 , 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 下了定义: “ 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 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 在有限的空间里, 创造出视觉无尽的, 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因此, 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 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 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  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 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 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 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 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 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 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 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 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 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 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 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 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 。因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 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 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 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 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 年底, 全国有建制镇17015 个(不含县城关镇), 集镇29118 个, 村庄3557700 个, 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 个, 集镇减少1206 个, 村庄减少101635 个(1998 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 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 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一方面, 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 另一方面, 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 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 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 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 、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 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 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 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 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 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  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 , 陈志华1999) 。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 程极悦1987 , 肖国清1988 , 殷永达1993 , 张浪1996) , 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  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 为代表, 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 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 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 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

    4.3  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 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 , 1997) , 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 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 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 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 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  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 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 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 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 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 毛巧丽1998) 。

    4.5  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 刘滨谊1999) , 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 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 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 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  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  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  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  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  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  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  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  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  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 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 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 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着很多, 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 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 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 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 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 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 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 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 因此, 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 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 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 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 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 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 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 从艺术追求而论, 如果说, 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那么, 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 宛自人开”, 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 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 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 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 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 因此, 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  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 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 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 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 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  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 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 因此, 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 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713  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 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 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 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 刘滨谊, 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② 刘滨谊等译, 图解人类景观—— 环境塑造史论1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6

    ③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④ 张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 地理学报, 1998 , [ 6 ] : 365~ 370

    ⑤ 张家骥, 中国造园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⑥ 刘天华,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画镜文心. 生活1 读书1 新知三联书店, 1994

    ⑦ 农村与景观. 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8

    ⑧ 舒楠, 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与农村园林. 建筑师, 1997 [ 78 ]

    ⑨ 程极悦, 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 建筑学报1 1987 [ 10 ]

    ⑩ 肖国清, 论徽州古典园林艺术1 中国园林, 1988 [ 2 ] .  张浪等, 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1 中国园林, 1996 [ 6 ]

    ω 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ξ陈志华等, 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1 台湾省建筑师公会

    λ台北市联络处财团法人中华建筑基金会

乡村产业研究篇8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1、选题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振兴乡村、发展乡村成为国家关注的头等大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避免了大城市的拥挤和嘈杂,为游客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提供了绝佳场所,乡村旅游因其经济实惠、清新诗意的田园属性赢得了游客的青眯,成为我国旅游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业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更具广阔的发展前景。

益阳市乡村旅游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以来,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尤其自2017年以来,益阳市乡村旅游努力打响“益山益水,益美益阳”生态旅游品牌,加快乡村旅游业提质升级,探索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目前,益阳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山乡巨变周立波故居、安化茶马古道闻名遐迩,南县罗文花海涂鸦村、兰溪镇划龙舟对山歌等民俗体验游崭露头角。但是,乡村旅游业遭遇到的困境也非常明显,如旅游产品单一、发展方式粗放、未形成产业链,文化传承与传播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优势特色旅游品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未形成交通网络,服务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游客需求等等,乡村旅游业未来如何打破瓶颈,取得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益阳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益阳市乡村旅游现状出发,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以问题为导向,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把好脉、问好诊,为今后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助力器和加油站。

在此背景下,本文选题能实现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明确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将乡村旅游纳入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当前,国家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其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该研究是以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为前进游的发展路线。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实现乡村旅游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2)现实意义:从现实上看,我市是农业大市,发展乡村旅游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经济实质上就是生态经济,乡村旅游是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融合。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明显提高,人们休闲旅游意愿迅猛增长。但是,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单一、缺乏统一规划与布局等,严重阻碍了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当前形势下,加强对我市乡村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在国外起步较早,己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集中在对旅游品牌经营模式、营销模式、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这几个方面的研究。

如美国旅游业在搜集各个地区的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乡村旅游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品牌概念模型,澳大利亚的乡村旅游业认为乡村旅游业的营销模式应该多样,不应该只依据当地的地理优势及自然特点,应该采取分层次的营销模式,比如说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设计旅游产品,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建设人性化旅游产品。还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有助于当地人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创新传统文化、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审美意识。一部分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业过于干扰乡村自然建设的发展、会给乡村的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指出合理的规划乡村旅游业、科学减少以环境为代价的旅游方式是促进乡村旅游业整体利益提离的有效措施。

我国的乡村旅游形成发展相对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正式开始,之后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期。国内专家学者根据本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情情况,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因地制宜地研究。其中代表性的学者观点为:何红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城市交通拥堵,人居平均面积校少,所以向往自然绿色的田园生活,而农村的广阔天地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所以就产生了乡村旅游的供求关系。李孝坤将乡村旅游业进行分类。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分为文化观光型和文化体验,并且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吴权民认为开发文化原生态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具有重要性。隋春花将乡村旅游开发分成几种模式:休闲观光型的乡村旅游,主要为陶冶情操、放松旅客也情建设天人合一的旅游活动。知识型乡村旅游,提高游客的文化内涵,增进旅客与地方的文化情感。再次为民俗文化旅游,送一类型的旅游模式颇具特色,提高游客旅游乐趣。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有价值性的参考,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充实完善相关理论研究还有待挖掘和丰富。

3、本人学术准备情况(主要参考资料)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人民日报,2017.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R]人民日报, 2018.1

[3]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

[4]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5]何景明,李立华.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6]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

[7]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

[8]徐正林,邹丽君.体验营销——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经济与管理,2007

[9]张建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06

[10]张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目标与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2008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与基本构思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为:从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主要采用SWOT模型分析法,客观分析当前乡村旅游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全面客观认识优势和不足,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定位,最后针对性地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措施。

基本结构为:

第一部分:乡村旅游概述。主要介绍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特征,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实践发展情况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运用SWOT模型分析法对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把好脉、问好诊,全面客观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定位。

第三部分:益阳市发展乡村旅游对策建议。主要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提升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水平,提高资源组织整合力度,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二、论文结构(提纲)

一、乡村旅游概述

(一)乡村旅游内涵及特征

(二)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三)相关理论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意义

(五)国内外实践发展情况

二、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

3、客源优势

(二)发展劣势

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缺乏总体规划

2、没有形成特色优势的旅游品牌

3、企业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

4、资源整合滞后、旅游产品单一

5、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

6、服务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三)发展机遇

1、国家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

2、生态旅游兴市、旅游扶贫等政策利好

3、收入水平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等带来旅游意愿的爆发式增长

(四)发展挑战

1、同类产品市场竞争威胁

2、生态环境威胁

三、加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政府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健全总体规划机制

(二)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树立有影响力的特色旅游品牌

(三)着力提升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水平

(四)提高资源整合力度,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五)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上一篇: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范文 下一篇:微生物研究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