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4 17:11:37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对象是高校一年级新生,主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制观念,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者只有根据《基础》的特点,研究大学生选择和接受教育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实施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基础》的特点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要依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基础》具有如下特点。

(一)综合性

《基础》教材由三个主体部分组成,分别是思想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其内容虽然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但涉及内容却很丰富,牵涉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除了注重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目的要求,还吸纳了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据这一特点,《基础》教学要求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所提供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得到增强。

(二)简易性

《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比,甚至和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明显的简易性。当然这种简单易懂的特点,与基础的定位是分不开的。《基础》的命名中“基础”二字本身就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而且从教学规律上讲,《基础》是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入门课程来开设的,它以解决一年级新生成长成才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基础》作为入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决定了它教学内容的具体、形象和简单易懂。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没有太过高深的理论阐释,很多内容都非常符合一年级新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和大学生活非常贴近,为学生所熟知,也是他们经常面对的一些实际问题。

3.实践性

《基础》旨在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到底是实践,并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如果在学习中只是单纯掌握理论知识,把概念、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而实践方面却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背道而驰,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性,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要重视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二、《基础》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以及特定的授课对象,课程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决定了教学的方向与实施方案。《基础》的授课对象和课程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基础》具有综合性、简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其对应的教学必须在方法上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此外,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之中,与他们之前的几代大学生相比,他们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因此,《基础》教学在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新奇的事物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教育方法的不断变化与更新可以引领他们新的探究欲望,从而在《基础》教学上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活动。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基础》由于其实践性特点,传统的板书形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基础》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了大量传统课堂教学写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讲解教学内容的时间,而且最主要的是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资料进行衔接,在极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的感官造成极强的冲击力。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讲授效果大大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当代大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世界,本身就有诸多困惑,更何况作为新生,他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迈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不适,这正是《基础》教学要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因此,《基础》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根据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紧贴他们的生活实际,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正面回答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度过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三、关于《基础》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基础》的特点以及对教学的要求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的依据,依据这些特点和要求,《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辩证实施,不可偏废。

(一)理论灌输与渗透教育相结合

《基础》教学中,适度的理论灌输是非常必要的。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天生的、自发的,只有在认真学习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理想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法治意识淡漠等问题。因此,根据教材内容编排,按一定的知识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理论、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不过,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基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简单易懂,即本门课程的理论深度有限,并不特别高深,有时过多的抽象理论阐释和灌输往往适得其反,虽然它对于掌握社会规范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有成效的,但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方面却有着明显的缺陷。因此,针对《基础》的特点,其教学方法还要重视渗透教育。因为人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渗入性,它渗入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在《基础》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类德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如学习“社会公德”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先进人物的事迹可陶冶、滋润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民主、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愈来愈强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此同时,他们还有非常强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习惯于独立进行比较和判断,他们对于前人的实践和结论,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习惯于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基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以参谋者、探讨者的身份和学生平等相处,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说教和训导姿态。

然而,传统德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活动被简单看成“我说你听”的单向说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非主动参与者,从而导致他们对教育丧失兴趣,产生抵触情绪。改变传统的《基础》教学方法就要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互动式教育,“辩论式教学法”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的内容时,学生都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需要诚信,大学生应该讲诚信”。但在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追根溯源,是许多人认为“讲诚信吃亏”。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定辩题:“讲诚信吃亏还是不吃亏?”组织学生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澄清思想认识,改变错误认知。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并行

课堂教学是德育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古今中外众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把“教育性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概念,强调课堂教学的教育性。因此,课堂教育依然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知识的传授比品德的形成相对较为容易,知与行相比较,行更重要”。“最好的教师知道负责任、诚实和良好公民条件不能在一门课程中‘教’出来,因为这种品质是通过日常活动而不是通过日常演讲而形成的”。故而,《基础》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因为只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德育,忽视学生在课外的德育,只会使学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可以同课外、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相分离,从而抵消课堂内的教育效果。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在现实环境中体验道德、法律,有时比在课堂上教授更为有效。比如在学习“竞争和合作”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合作完成作业,与其他小组展开竞争,在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直接体验合作与竞争的感受,从而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好合作关系,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等等。

(四)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

《基础》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大一新生刚刚由中学阶段迈入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使他们有时往往难以适从,再加上他们远离家人及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发展成为思想问题。作为教育者,“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中不少是心理问题或者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思想问题”。为了让一年级新生积极应对过渡期的矛盾,《基础》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有专题论述大学生如何“协调身心关系”,但这远远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教育,或将思想教育融入心理教育,实现两者的融合。例如:有的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在学习“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可以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20个“我是谁”。首先让每位同学至少写出20个“我是谁”,其中既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然后让团体成员在小组内(可以按宿舍)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可有效促进团体成员进一步认识并接纳自我,进一步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做到在实践中能换位思考,宽容对待他人,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李安.美式教育成功之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基础会计;任务驱动;职业教育

《基础会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专业基石和职业引导的双重作用[1],是整个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基础会计知识、理论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对会计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2]。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会计技能大赛则以岗位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技能。课、证、赛融合,体现了“资格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然而,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的大一新生,对企业的部门设置、工作流程、经济业务缺乏直观、感性的了解,传统的教学过程偏重于理论讲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该课程枯燥、抽象、学习难度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基础会计》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原理,即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但因其专业性强、内容繁琐枯燥,加之教学过程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令许多同学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

(一)教材内容缺乏创新性

我国目前的会计基础教学类教材很多,教材内容编排相似,主要包括:总论,主要介绍会计起源与发展、职能与目标、会计核算方法等;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账户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报表及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及会计规范等。即使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或者明确表明适用于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性质的教材,其内容也没有更实质性的改进和创新。

(二)课程教学实施缺乏科学

人类的认知规律一般是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国外的很多会计类教材,在开篇学习知识点之前,通过介绍一下会计职业和会计岗位的简短内容来引入正文的学习,而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一般都是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首先讲授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再按照会计工作核算流程,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顺序逐步讲解。这种讲解方法遵循顺向思维,学习过程中,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铺垫和缺乏职业感性认知的情况下,学生有种被牵着鼻子往前走的感觉,所以经常发现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抱以满腔热情,学到后来感觉越来越吃力,学习兴趣也逐渐消退,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到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识。

(三)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

目前专业课程的教学依旧是传统方式占主导,“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上,教师比较关注知识和概念的灌输,侧重于会计处理的细节,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大都是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没有用会计语言转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理论和实际脱节,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无法有效对接,使学生不单缺少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更缺乏自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改革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但是不管是从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传统的教学都存在很多与学生学习规律不太相符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结合学情,根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素质、技能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已势在必行。

(一)以职业认知为先导明确课程学习目标[3]

课程学习目标是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导向标。由于大一新生对会计工作缺乏感性认识和理论支撑,学习目标不明确。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开展会计基础理论教学前,给学生进行一个职业认知的普及,通过沙盘演练或是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并告知学生基础会计课程相关内容在工作过程中的体现,从而让学生明确基础会计的课程性质和学习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

(二)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纲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院校要推动“五对接”,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一种资格证书,也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纲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将上岗证考试内容及要求纳入课程教学过程,课证融通,实现职业要求与学习内容的有机融合。

(三)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方案[4]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因此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素质,充分备课,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任务驱动、逆向思维等方法,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去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工作规范,形成职业技能。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过程

《基础会计》是一门集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和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同时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和从事财务会计业务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对新生来说,纯粹的会计理论知识既抽象又难懂。所以,我们要打破追求学科知识系统性的思路,在职业认知的基础上,按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实施,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地位,并以会计岗位群为依据,进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设置项目化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课程教学模块。通过“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会计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从而体现高职教育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并为会计技能竞赛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以岗位能力评价为核心建设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百分比简单计算出来的总评成绩来量化考核。以岗位能力评价为核心的成绩评价体系,全面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制定相应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既考核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能对学生知识应用、操作规范等职业素养进行过程考核, 同时增加考核的评价主体,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既符合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够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

三、《基础会计》课程教法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如此。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思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爱上学习――变“先理论后实践”为“寓理论于实践”

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不管出自于哪个版本,其基本内容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论、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借贷记账法等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第二部分则是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等账务处理程序实操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多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按教材顺序进行授课,而且由于理论知识部分是会计资格考试考核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时分配相对比较多;由于受新生军训、国庆长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总课时又有限,第二部分的实务操作由于时间紧教师通常是让学生填几张会计凭证、登几页账簿、了解一下报表便草草了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消退,甚至第一部分理论还没讲完,就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对该课程懈怠了,从而影响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知。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用会计专项实训软件和网络资源,运用逆向思维、翻转课堂等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寓理论教学于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爱上学习。

(二)自主学习――以任务为驱动的逆向思维教学法[5]的应用

《基础会计》课程以任务为驱动的逆向思维教学法是建立在会计职业认知的基础上的。该方法的实施是从会计工作成果――报表入手,反推会计工作业务流程,引导逆向思维,让学生了解完成目标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带着疑问不断地追根究源,最终寻找到知识的起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快乐学习――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

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纯理论讲授或是实践的操作往往很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办学优势,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在线教育碎片化学习、随时学习、循环式学习等优点融合到传统教育,构建线上基础知识、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培训与线下答疑解惑、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O2O教学新模式,延伸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并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微课、趣味游戏、翻转课堂、动画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综合素养。

四、总结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入了门,学生的会计学习过程会轻松自如,如果入不了门,学生就会越学越烦躁,以致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机,最终放弃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我们需要步步为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寓理论于实践,通过任务驱动等方法实现课证赛融合下的《基础会计》教学实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现代职教理念,让学生爱上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慧敏,胡珊珊.论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J]. 职教论坛,2013(26):26-27.

[2] 贾榕泉.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教材调研[J]. 财会月刊,2013,8(下):127-128.

[3] 梅梅.学习者视角下《基础会计》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7):55-56.

[4] 吴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J]. 财会月刊,2012,8(下):93-95.

[5] 赵平峰.结果逆推法下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革[J]. 财会月刊,2012,7(下):94-95.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医学院;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院都在进行着必要的改革。在医学院的改革重要内容就是对其基础性的专业理论科目《中医基础理论》的改革。本文主要对这一门科目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必要的论述和探讨。

1重视绪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一部门内容时绪论部门,这一部门的教学对于接下来内容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①教师可以引用经典名故。在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门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著名医学家的故事,例如华佗、扁鹤等著名人物的故事。这些小故事的引入不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深地了解这些著名的医学家的道德品行。②引入多媒体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集成声音、图像等为一体,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突破了教室讲课的空间限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以不一样的体验,对于勾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③结合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容与《中国医学史》这门科目之间有许多的相通之处。这种相同性也决定了在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应当结合中国医学史。引入这一内容之后,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到中医发展的过去,现状,从而完成这一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展望,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而且,相比较于枯燥的理论,历史的内容更加的活泼和引人入胜,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丰富教学手段,塑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科学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理解,并且还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当中,应当有意识的丰富教学手段,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常见的集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引入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肝脏功能时,教师就可以以感冒和感冒的症状为案例,为学生讲解肺功能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同时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肺主宣肃、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等中医知识讲解出来。又或者,在讲解人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机能的影响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文学上的典故进行具体的说明。例如,范进中举的典故说明了喜伤心、喜气缓。对于帮助学生消除中医理论枯燥的学习情绪,以及帮助他们尽快理解理论,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②使用启发式教学。在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引导之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只是扮演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身份。因此,在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中,教师必须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形式的主动学习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抛出问题,以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这样的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发出疑问,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总结学习,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医学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③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更是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任意两门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共同特点。所以,教师应当抓住学科之间的相同点,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以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于中医理论知识理解以及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的教学目的。

3加强教材建设,促进学生中医思维模式构建

建材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权威指导。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当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教材的建设。在建材的建设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遵循。首先,要紧跟时代潮流。中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重要的经典也多以古文的形式呈现。而对于从出生就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在学习的大学生来讲,古文虽然保证了教材的权威,却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排斥情绪。因此,在进行教材的编纂时,应当保证古文的数量,即使有古文的出现,也应当做好必要的注释。其次,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教材的二次编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结构,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完成更益于学生接受的科学编排。再次,增加传统的知识和文化内容,并尽可能的以学说代替理论,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具象的教材。最后,编纂必要的配套教材。这也是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方式。所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建立起专业性的中医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医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前就能够向学生讲明中医思维模式结构的特别之处。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时顺应潮流的必然,也是能够培养出具备更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储备人才的方式。而且,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改革,也是为中医学专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其持久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在改革中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培养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之外,还应当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做好教学手段丰富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才能够彻底,也才能够达到提升中医理论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木目标的目的[1-3]。

参考文献:

[1]张竞之,刘彬,刘慰华,等.浅谈西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的教学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9):22-23.

[2]李逊.基于专业特点的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16):45-46.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程;低效原因;高效课堂教学

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通过法律基础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学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遇到很多的困境,使得这门课程始终徘徊在低效甚至无效的境地。

一、法律基础教学低效的原因

(一)对法律基础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法律基础课程就是一门普法教育课程,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教师在开展法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把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了该门课程唯一的教学目标,并且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采取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环节,也多以知识的识记作为标准来进行评价方式。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心目中的法律基础课程往往是一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学科,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只要在考前“临时抱佛脚”,背一背、记一记就可以了。可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由于对法律基础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他们在实际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偏差,导致法律基础课程本身应当具有的更为重要的学科意义被忽视殆尽,让这门课程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教学活动重理论轻实践

毋庸置疑,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之所以开设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再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各种实践活动中,以更好地适应法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只重视其理论性,而忽视了其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使得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严重的脱离,导致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以后,虽然熟练地记住了一堆的理论,但是却不懂得如何来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活动既是当前法律基础教学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又是其缺乏有效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三)教学模式单一枯燥

很多时候,在法律基础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全部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很多高校,这种教学方式甚至是教师开展法律基础教学的唯一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往往被教师所忽视,使得学生沦为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由于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枯燥,不但让学生很难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也造成了该门学科的学科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得教学活动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提升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法律基础课程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如今的高校法律基础教学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科学的认识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了适应未来法制社会的要求,对大学生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而法律基础课程恰恰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有正确认识了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正确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用案例分析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我们学习任何知识的最终目的都不仅仅是掌握这些知识,而是希望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成实践的力量,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活动,以便实实在在地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积极的作用。同样,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也不可能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一个个法律概念、法律条款,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那么,怎样才能把理论知识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呢?在课堂教学模式下,案例分析就是一个十分常见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单纯的理论灌输相比,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得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能够直接加注到一定的情境之下,这样不仅有利于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背景下逐渐学会把各种法律理论、法律条文直接应用到各类实际的案例中,这才是我们开展这门课程最终的目的。

(三)丰富教学方式

相较于其它的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之所以在很多课程中能够长期占据着霸主地位,与其自身具有的优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教师的理论讲授,学生可以在较短地时间内迅速地掌握一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这对于奠定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如果我们一味地把讲授式教学作为唯一的教学模式,就容易让教学活动陷入到理论灌输的境地。因此,作为教师,除了基本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以外,还要注意引进一些其它的教学方式,如阅读学习法、探究式教学等,也可以适当地引入多媒体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工具生动、形象、直观、大储量等优点,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来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习的学习兴趣。另外,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丰富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使得法律基础教学活动更具生动、高效性。

高校的教育活动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现代化人才,而建设法制国家是我们国家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基本的目标,因此,培养一批具有较强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法律基础教师,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正视当前法律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努力从观念、实践等多方面入手来提升法律基础教学活动的效果,通过高效的法律基础课堂积极发挥法律基础课程的功能,为社会培养出亟需的人才。(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参考文献

[1] 李金忠.大学法律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9期.

[2] 李征,金林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实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8期.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有效;衔接

一、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教学现状

作为财经类相关专业必开的两门课程,学生首先接触的为基础会计,紧接着

在下一个学期学习财务会计。在教学中,基础会计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确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熟练进行基本业务处理,为学习后续的各种专业会计奠定基础,教学的内容为会计总论,要素、科目与账户、复试记账、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凭证、账簿、财产清查、报表、账务处理程序,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掌控的引导。而财务会计则是在进一步对专业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学的内容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报表,提升了知识点的难度和学习的精细程度,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及综合技能掌控的引导。由于两门课程分属不同的学期,因此通常一个班级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

二、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会计的教学思路为在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会计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从工业企业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整个业务流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处理,并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引导学生掌握会计的工具和记账的流程。而财务会计的教学则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为主线对每一个要素、每一个重要账户的业务处理进行讲解。因此,教学思路是不同的,相比基础会计按业务流程设计教学,财务会计按要素设计教学更加抽象,学生不容易把各要素下各账户的知识点应用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而知识点的数量和难度又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因此学生很难适应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衔接,财务会计的学习不知如何入手。

(二)市场上两门课的教材是分别独立的,教材设计思路为:基础会计除基本知识点外,按工业企业流程进行业务的编写;财务会计则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主线,对每个要素下的账户应用进行编写。市场上没有将两门课知识点有效融合的教材,客观上导致了高校选择教材的局限性,进而导致教师教学思路的局限性。

(三)很多学校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过渡是生硬的,上完基础会计,下一个学期紧接财务会计,两条教学思路没有很好的衔接和融合,学生不知如何是从。

(四)基础会计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位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方法的形成影响最为重大,并非人人都能胜任,高校对基础会计教师的选择应该更为慎重。另外,同一班级,这两门课分别由两个教师教学的情况很常见。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也不同,财务会计教师对学生基础会计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不甚了解,对学生基础会计的学习程度把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教学方法的不适应,造成学生与教师的双重困扰。

三、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从以下方面实践并收获一定的效果

(一)学校应选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有较强责任心、授课有吸引力的教师教授基础会计。作为第一位专业课教师,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外,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思维方式的形成、学习方法的形成都起到重大的影响,接触专业初期形成的方法与素养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工作影响深远。

(二)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建议两门课采用一人一贯制教学。虽然教学时间不同,但教师的选择可以实现一贯制,即教某班基础会计的教师下一个学期继续教授该班财务会计,这样既保证了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的一致性,教师也较为清晰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点的掌控程度,方便切入财务会计知识点,利于教师将两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注重知识点连续性、专题性规划。

(三)注重课程的平稳过渡。在财务会计教学前,设计几节实训课程,通过不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让学生将基础会计掌握的业务能力落实到实际灵活运用,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引入深入的问题,并通过学习财务会计得以解决,相比生硬连接两门课程,学生在思想、情感、方法、能力上更能接受这种平稳的过渡。

(四)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教学已形成固有的模式,分别采用两条教学思路,导致两者的融合度不高。在国家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号召下,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将两门课知识以工作环节的形式进行整合和教学,避免内容的重复,注意难度的递进,注重工作过程知识的培养,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衔接两门课程。将成果以教材的形式出版,也能弥补现在市场上两门课程融合教材的缺乏。

必须承认,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基A会计和财务会计教学的有效衔接仍需要不断研究、总结、实践,笔者愿为此努力。

参考文献:

[1]谢拥军.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教学的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2(7).

[2]焦韫静.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的教学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3).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7-03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问题分析

(一)课程目标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具体分析如下: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三、整合思路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四、整合要点

(一)目标的重新定位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具体建议如下: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的增减渗透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五、总结与展望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9年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4(3).

[4]济光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Z].上海:济光学院,2009.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篇7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职高专《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整合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分析目前各大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整合的思想,着重论述了价值导向、基本理念和整合要点,以服务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培养要求,最后对该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问题分析

(一)课程目标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具体分析如下: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三、整合思路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四、整合要点

(一)目标的重新定位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具体建议如下: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的增减渗透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五、总结与展望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9年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4(3).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篇8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应不断探索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适应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结合各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及高校实际,研究适合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材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由于不同专业所涉及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不同,笔者提出了自下而上的“1+X+E”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1+X+E”的课程体系即为1门核心课程(必修),X门核心课程(必修或选修)和E门提高课程(选修),可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1门核心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其教学目标为培养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打基础,为后续课程做准备。“X门核心课程”为一组计算机技术基础应用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一般不针对某一专业领域,而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E门提高课程”为其他选修课,在核心课程基础上,开设高级程序设计与算法系列课程、数据库及网络系列课程,这些涉及计算机前沿技术的课程,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部分学生希望较深入地掌握应用开发技术的需求。“X门核心课程”中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应根据专业性质、工作需要、学生基础、学习的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区别对待。如理工科的学生,应当具有开发应用软件的较强能力。为此,应当根据需要学习算法和数据结构、操作环境和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等知识。文管类学生,应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应用软件使用和开发能力。应当学习数据库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课程。

当前,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成为一项基本技能,计算机教育已成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还采用传统的考试形式作为学生能力的评价标准将不再适宜。目前,学生对考试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传统应试阶段,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内容单一,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有一部分高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学位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在面对学校下达的等级考试合格率的要求时,不得不忽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学位证,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这样,致使好多学生以后还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高校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在评价中肯定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不迷信唯一答案。应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作为主体,还应包括平时上机能力、与专业课结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可采用“模块化”的考核方式,分为基础模块、综合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

考核形式也可多样化:平时成绩考核、期末成绩考核、等级考试考核、考试系统考核、大型作业考核。全部采用上机考核的形式,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强调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平时成绩考核:指平时学习的作业情况、实验出勤和实验效果等,此外,课堂讨论、课堂表现、实验效果等均作为平时成绩,占成绩总评的10%~20%。期末成绩考核:应以能力考核为主,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两部分内容。理论知识主要考查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程度,突出学生对计算机的构成、网络的组成等概念的理解,占总体比例的20%~30%;实验操作技能主要考查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突出学生能否将计算机作为自己学习的一个工具来使用,占总体比例60%~80%。等级考试考核:是期末成绩考核有益的补充。以能力考核为主、规范考试方法。考试系统考核:建立涵盖了全部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每张试卷中主观题目(考察基本计算机理论知识)占20%~30%,其余部分均为计算机操作技能题目,集中体现了该课程以实验技能和操作技巧为主的定位。大型作业考核:结合本专业的需求,出一些项目作业让学生完成,可以以论文、讨论形式提交,从中可考察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还可以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各地区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若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使其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另外,学生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模块化教学,因材施教。根据这种情况,建议各高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内容分为若干模块,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可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FrontPage网页制作工具。学生入学后进行分模块测试,测试结果分成三个等级,完全具备上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的为第一等级,达到第一等级后可免修该课程的所有模块;部分达到要求,还不完善的为第二等级,学生可以学习自己不熟悉的模块;没有或较少接触过计算机的为第三等级,按现有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进行教学。这样在一学期授课结束后,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达到大学生应具有的信息技术素养。实地讲解,精讲多练。将部分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放到实验课中讲解,同时适当增大实验课课时。

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将讲授的知识进行快速练习,从而达到深刻领会操作技能要领的目的,可提高实验水平,有效地加强了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解决理论与实验脱节问题。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有限的课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就较好的学生,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对这些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所以,必须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比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学建模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加强课程教学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作为教学的辅助,建设课程教学网站,并在网站上公开教师讲授的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教学录像等。#p#分页标题#e#

上一篇:总体城市设计导则范文 下一篇:电工技能实训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