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8 17:57:53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1

关键词:移动新媒体;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实效性

一、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分析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也促进其不断转型以期与新媒体共融,于是,新媒体新闻传播行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专业输出的大规模毕业生很多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岗位需求,所以,要结合新媒体素质教育,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较深厚的文学素养、较强的策划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方位综合素质人才。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师资力量的配置等方面。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在培养学生方面相较以往不同的是将专业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培养出的人才就不一样,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也强的新闻专业人才,以尽量贴合新媒体时代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学生参加一定的业务实践,拥有较丰厚的专业知识等,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的适应新媒体时代,为学生将来可以顺利的投入新闻行业打下坚实的根基。但是,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不同院校培养人才的形式是相近的,都对学生新闻意识缺少培养,导致培养出的新闻人才缺少个性,新闻意识薄弱。[3]1.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移动新媒体环境下的素质教育需求。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新闻教育模式和社会对实际岗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需要更加重视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改变传统的滞后的教育理念。2.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传统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的摄、录、编、播等教学环节已不能满足移动新媒体的需求,要结合教学内容优化设置和教学配套升级,促进高校新闻媒体教育升级。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部分高校在新闻专业课程中融入了新媒体技术相关课程,如数字技术应用、多媒体新闻报道等课程等。众所周知,课程设置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教学课程设置对于培养专业的、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反之,不恰当的课程设置方式也会造成学生学习环节的不顺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3.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很多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学和配套实践活动还习惯于利用传统的主流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执教老师也缺乏专业素质,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4]由于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在招聘教师时注重学历,忽略实践,所以专职教师都是从学校刚毕业就进入学校工作,虽然拥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但欠缺教学经验,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媒体实践经验。同时,也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仅限于在书本、互联网等一些途径来提高,并把这些知识传输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师只起到了一个中间媒介的作用,并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教育质量无法保证。但是,一些有着多年传媒方面经验的资深人士,却因为自身学历的不足而不被各大高校录用,这样一来,学生无法了解最直接的相关经验,这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面的损失,也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二、移动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导向

新闻传播专业作为研究新闻传播学和媒体学的重要基础性专业,在促进新闻传播、文化传播以及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在教育规模、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需要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实效性方面做出新的思考。[5]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和思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结构、理念、目标、方式方法,分析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导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6]1.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该体现开放性和自媒体性的特征。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媒介选择可能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网站数已达694200个,所以,未来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需要用更加审慎的态度对待良莠不齐的新闻媒体,在新闻媒体教育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导向性培养,提升学生的新闻职业道德素质,重视文化职业素养建设。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7],可通过选择、解读、评估、质疑的过程进行新闻媒体的分析和评估。2.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要从“课堂封闭式教学”向“多元开放式教学”转变。基于移动新媒体发展是以新闻传媒发展为主导,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新模式的转换要与之相适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发展有利于媒体内部良性运行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新闻传播教育途径。[8-10]3.重视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导向作用。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的单向被动式教育要转化为以移动新媒体为导向的人才素质培养教育,更加注重知识传输和专业理念及专业精神的培养,努力改变新闻传播教学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行为实处。此外,还要在构建学生专业组织、管理以及沟通能力方面多下功夫,展开教学中的双向互动,需求多途径提升学生的新闻专业能力[11]4.以新闻传媒现实情况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目标和培养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突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人才的绝对性优势,培养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包括信息敏感性、独特的新闻视角、专业的新闻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使他们在日益复杂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善于运用新闻手段来处理工作中遇见的问题,提升自身的人际能力。此外,还需要针对当前不同的新闻媒介形态和媒介手段,采用不同结构的培养原则和培养方式,培养不同类型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人才。5.以实践教学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途径和手段,努力改变新闻传播教育在实践性方面的不足。在众多的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新闻传播教育尤其将这一特点清晰的展现了出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新闻传播教育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在实践方面还有欠缺。从高校角度来看,与媒体实习基地的联系不够,导致学生的实习单位参次不齐,实践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应当以实践教学为发展导向,积极建立与媒体实习基地的关系,并同步发展高校的模拟实践基地,分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的实践欠缺问题。

三、移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专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88-02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目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全新的媒介形态。①近两年,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向新媒体进军,从单一媒体向复合媒体形式发展,业务不仅涉及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也开始利用网站、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新媒体等。2010年7月1日,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已正式上星,成为名副其实的融合媒体。在《中国广播影视》组织的“2012全国视听新媒体大型调研”中,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被评为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网络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被评为2012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南方都市报目前也正在打造一档深度报道的网络视频节目《南都深呼吸》,而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则已涵盖网络视听节目、手机广播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CMMB等各种新媒体业态,并向受众提供时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社会和汉语教学等综合信息服务。以上种种表明媒介融合不再是远景而是已成为现实。

媒介融合语境下,不同介质的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时,信息采集和表达方式出现融合。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新闻表达融合则要求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来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②媒体的加工方式和渠道实现了多元化,记者采访后,除制作广播或电视新闻外,还要增加网络新闻、微博,报纸、手机报等多种报道方式。媒体资源也逐渐合并,各种介质的媒体正由过去的单打独斗走向与其它媒体的全面融合,进入全媒体时代。

媒介融合从生产方式到管理与营销上都给媒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新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新闻人才培养必然要顺应需求作出调整。

一、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需求特点

媒介融合不仅影响到新闻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也对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媒体将主要需求以下几种类型的新闻人才:

全能型新闻人才。所谓全能型新闻人才,是指拥有为多种媒介形式提供新闻产品能力的新闻人才。他们既能写新闻稿件又能拍摄新闻图片和电视新闻画面,还能够根据不同媒介形式的需求特点,将同一条新闻事件的素材制作多个形式的新闻产品,从一个产品到N个产品,并使过去相对单一的文字或图片,向视频、音频及交互产品转变。全能型记者要能够做出相关的融合新闻作品,需要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采写技巧及报道规律,掌握多种媒体技能,包括视频采集、音频制作、网络应用、图片处理甚至出镜报道等。

复合型新闻人才。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采编是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新闻生产更加复杂。所谓复合型人才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合型人才,而是知识结构的复合、能力的复合,包括对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入了解,认识社会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③传媒的形式无论怎样变化,依然会是内容为王,靠内容取胜。媒介融合时代,发现新闻线索已经不是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微博的兴起使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剧增,记者和编辑的主要职能也已不仅仅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复合型人才不仅要人文知识积累丰厚,而且应具有超强的新闻敏感性,具有高超的新闻信息选择和融合能力及把关意识,并能够独立策划各类新闻及专题节目,擅长进行新闻事件分析和深入报道。

专家型新闻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用户的分众化趋势也更加明显,目前媒体对受众的定位越来越趋向于小众化,节目日趋专业化。因此,根据用户需求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已成为一种重要传播形态。专家型人才就是指在掌握新闻报道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对其它某一领域的知识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并能够准确地判断发生在这一领域的事件的新闻价值,从而展开更深层次的报道,成为这一领域的新闻报道或评论专家。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有利于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竞争力。新媒体时代,网民已成为网络传播的核心主体,由网民自身发现信息、验证信息和分享经验。与此相对应,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职能将向“意见领袖”进行转变,而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专业化的深度报道能力和专业化的时事分析能力必将成为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④

战略型新闻人才。媒介融合是一个发展过程。媒介融合时代需要从业者有对媒体现状,遇到的困境与机遇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需求除了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复合型记者和编辑外,最为紧缺的就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和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而战略性人才就是能根据媒体融合过程中的阶段特点及媒介发展趋势,进行日常新闻报道策划和媒体发展规划。战略型人才不仅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决策能力,还要具有深厚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功底,既要懂传播技术,又能把握市场的动态,了解受众的心态和需求,并有媒体管理和市场整合营销的能力。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

(一)确立专业与人文知识并重的教育理念

不同新闻媒介形式专业技术需求不同,但对从业者的人文素养要求却是一致的。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应更新观念,夯实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教育,避免培养单一媒体的工匠型采编人员,而应强化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教育,培养复合型及全能型的新闻工作者。新闻教育应从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综合教育转变,培养学生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一个新闻记者最需要的不是关于本行业的计谋和机器使用方面的训练。如果他要成为一个胜任的公共事务评判员,那么他需要接受最广博和最丰富的教育。”⑤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从业者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批判能力尤为珍贵,而这些能力的养成依赖大学时打下的基础。因此本科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应首先主修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新闻基础理论。这些人文学科的知识基础,将帮助学生积累和形成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正确的价值观、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从容应对媒介融合趋势下多变的传播环境。

(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满足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需求,需要建立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构建人文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这框架的课程体系时,要加强新闻教育与相关教育融合,使课程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进行教改时实施“拆墙”战略,即拆掉新闻专业与其它专业及新闻学院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墙,实行跨专业、跨媒体培养,使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具备多学科专业背景,还具备跨媒体专业知识,这应是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确立的方向。因此有必要在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历史、经济学、哲学、艺术学、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的课程,实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

在重构课程体系时,还要突出新媒体技术能力培养,增加新媒体技术课程。掌握多种媒体技能,已成为新闻媒体对未来“全能型”人才需求的共识。因此需培养学生运用视频、音频、图文和网络等各种形式报道新闻事件,从以前的单一型编辑记者转换为新闻专业知识和网络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编辑记者。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能力,又掌握摄影、摄像、剪辑等数字技术,还具备了解网络、懂得网络和善用网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和网络使用技术,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媒体人才。还要适应传媒发需求,增加媒介融合、融合新闻报道等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专业必修课。还要调整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增加的专业选修课比重,增强学生选择的自由度。

(三)提升师资队伍实力,实行专业实践导师制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专业的教师同样需要知识重构和能力扩展。教师必须紧密关注学术动态和业界前沿,及时更新知识和观念,增加跨媒体知识基础,了解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技术。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空间的无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复杂性,为新闻传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理论与技术双师型”要求。但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新闻专业的教师都不可能全部精通,也无法包揽全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任务,因此要更好地利用大学尤其是综合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涉及面广的课程如《融合报道基础》等,可由新闻系、广电系、传播系、广告系和实验室的多名教师联合主讲,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并邀请多名业界人士参与教学。这种集中院系师资优势开设课程在国外高校新闻专业已很普遍。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专业实践导师制是指从学生入学开始,由固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持续四年的专业实践技能指导,这样不仅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够保障一贯性、系统性的实践培养方式的实施。也有助于导师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深层参与,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样是一种提升。

(四)重视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

自2009年微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后,网络上各种虚假新闻、恶意炒作、侵犯公民权利的新闻比比皆是。一些主流媒体出于各种竞争考虑,不经核实,随意转发或转播,成为这些不实信息的推波助澜者,不仅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也违背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新闻的时效性已不再是主流媒体的优势,需要责任意识强的记者,除进行事实判断外,更要进行价值判断。这不仅考验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性,也考验着记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记者要体现专业精神与职业操守,就必须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力和责任。而不能象普通网友或博主一样流于对花边新闻与流言的追逐,而是要强调媒介在传承文明、传播知识中的作用。因此在新闻教育中就必须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与伦理观念。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注 释:

①彭祝斌,梁媛.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J].现代传播,2010(1).

②石长顺.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传播角色的重构[J].中州学刊,2010(6).

③刘劲松.试析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④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J].理论导刊,2011(7).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才需求;新闻学教育;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13-03

一、契机,在融合时代

如果一定要给“媒介融合”找到一个概念上的开始,多数学者不会绕开1978年尼葛洛庞蒂在阐释计算机产业、出版印刷产业和广播电影三大产业发展趋向时,使用的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这位聪明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或许不会诧异于他的麻省理工同仁政治学教授普尔,在1983年提出的“模式的融合模糊了媒介之间界限”的学说。时隔30年之后,当“媒介融合”已经从一个概念层面演进为一场以“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大传播网络深刻整合的变革浪潮时,关于时间和概念的讨论早已经让位于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洞察、探寻和求索的更为务实的研究。即使是最敏锐的新闻教育家也不可能在瞬息间将培养体系调整的如此灵活,以即时适应传媒领域的多变。事实上,新闻学教育本身发展至今,已经是一套完备的系统。或许正因为如此,当进入这个培养系统的学生抛开如此众多新闻学专业最初设立的初衷如何,而仍旧视就业为首要的时候,新闻教育系统的专业人才供给与传媒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的契合是一个潜在要求。值得深思的是,上述要求却一度被认定为是新闻学教育的发展至现阶段的一大困境。一如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的说法:“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高校却在大量培养。”重要的是,传媒行业人才供需的不契合究竟体现在哪里,以媒介融合为背景在分别审视传媒行业与新闻教育系统之后,或许会有更为准确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被这个困局一度袭扰的新闻教育学者,破局契机或许就在这个悄然展露的伟大时代里。

二、格局之变与结构整合

一个不应被忽略的研究逻辑是,媒介融合直接影响和改变的其实是传媒本身,而对机构从业人员需求结构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为了在上述影响和改变中存续和发展而做出的回应。在最初的起点上,融合给传媒带来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重新构建了传媒行业的格局:电视机不再是唯一的视听终端、手机不再是简单的电话工具、电脑不再是互联网专属的物质载体。当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络整合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终端上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传媒变革。在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的框架里,融合时代的传播者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机构,甚至涵盖了社会个体,这使得“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正在去中心化”;传播渠道技术壁垒的突破,让受众在一个手持的终端上就可以轻松地获取和方便地反馈;传播内容也因为平台的扩展而涵盖了图文音画;即时反馈和信息共享的实现模糊了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界限。所有这些,站在传媒行业的角度看,是如此的值得敬畏。新知识体系中的整合包括:传播与营销的整合、传播渠道技术优势与符号优势的整合、传播学中的大众传媒与管理学中经济实体的整合、传播学中的受众与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的整合、新闻学中的新闻内容与营销学中的产品的整合、新闻学中的发行与营销学中的渠道的整合等。反观教育系统和传媒行业的中间环节,传媒市场出现的人才结构性供需失衡,实际上就是上述知识体系整合尚未在新闻学教育环节实现之前的阵痛。在新媒体浪潮的席卷之势出现之前,传媒经济的兴盛令传播媒介对专业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彼时,新闻传播业界需要的人才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既能跑动又有学问;第二种既会管版面或节目,又会管人;第三种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如果将新媒体崛起和媒介融合加入考量,今天的传播媒介对人才的需求至少可以在原有的新闻学专业素养基础上加上多媒体整合的内容生产和营销能力。单从这一点来说,现阶段的新闻学教育尚需要进行培养系统内的相关调整才能达成这一人才需求。

三、体系内的重构

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当话题进入新闻学教育培养体系时,新闻学教育者的坚持与传媒行业的期许之间依旧不能契合。中国传媒大学的刘宏在讲到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时曾经说过,新闻教育应该培养的是能够发现新闻并且坚持把它们写出来的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吴信训曾经在一次媒体访谈中说,中国新闻的教育最应该加强两点:一点是对新闻职业精神的培养、一点是对新闻专业能力的培养。中肯地说,学者们从就教育本身的专业性而提出的设想以及基于这种设想而搭建的培养体系,具有其严谨性。值得思考的是,在这样的体系之下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得到的来自传媒行业的评价却并不令人乐观。具有代表性的说法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是“只知道课本上的理论,不了解现实的媒体运作”。从培养体系内部审看,在一个知识构架的层面上,基于传播学的新闻学专业常常被构架成这样的体系。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4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培育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一、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每年春季或年底,各路新闻媒体到大学招募新闻采编人员,大量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笔试和面试中淘汰,败给法律、经济、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的学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认为,中国新闻教育正渐渐背离新闻学的核心价值,新闻或传播学院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由于多数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没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他们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来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和知情人的区别。”①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哪里?他们的基本技能从哪里来?他们的后劲在哪里?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她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她立足于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技艺和形式中,更植根于肥沃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土壤里,而要让新闻传媒专业学生获取“源头活水”,在大学新闻与传播院系进行通识教育则是必由之路。正如武汉大学知名学者郭齐勇教授所言:“大学就是大学,不是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博而且雅),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方法学训练,走上社会,后劲与潜力较大,可适应面较宽。”②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由人文教育发展而来。通识的“通”是指“融会贯通”,即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开放融通的思维,能够从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不同文化和学科间的沟通。③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倡学习西学,中西兼融。他把“中学”(中国固有之传统学术、文化)作为“体”,即作为基础和根本;把“西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艺)作为“用”,即作为实务、实用之学。其实,通识教育和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关系亦如同“体”和“用”的关系,即通识教育是新闻传媒专业的基础和源头活水,是为“体”,新闻传媒专业则为“用”,即职业实用、工具技艺之学,是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基。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变革传统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培育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二、怎样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在目前的新闻传媒教育中,培养“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文明的推动者”已成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为此,新闻传媒教育正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技能训练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转变。在加强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文理渗透、强化应用的教改思路指导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成为新时期传媒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新时期的新闻传媒教育指导思想是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呢?

1、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

全球化首先向中国新闻传媒教育提出的挑战,就是培养目标的挑战――迫切需要新闻教育加紧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新闻传媒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融合人文社会科学、管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造精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传媒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合理,层次欠清晰。我们认为,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实力和特色,在培养目标上不必求“一律”,更没必要一哄而上,盲目拔高。但是,对于处于“第一世界”(新闻学科基础良好的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传媒学院,如人大、复旦、北大、清华等,宜以《2005北京共识》为参照系,强调通识教育,偏重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如培养专家学者型、经营管理型和媒介融合型、传媒策划型人才。比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比较合理。对于处于“第二世界”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如上海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宜结合本校特色,以通识教育为基座,培养复合型、职业技能性人才;至于其他新成立的“第三世界”非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院系,宜培养专业型(如体育记者、军事记者等)、技术型、实践应用型的人才。对于有博士点、硕士点的新闻传播学院,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中应有级差,至少有高端、中端和实用的区别。

2、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新闻传媒教育事业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新闻教育事业需要的教师队伍,“既需要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既需要了解专业的理论体系,也需要掌握实务工作的方法;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需要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既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需要清晰地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与趋向。”④具体而言,从以下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或有效果。一是引进和培养通识教育课教师;二是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高级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以名师的学术力量带动、提升现有年轻教师的科研水平;三是吸纳新鲜血液,从国内外引进科研水平高的高层次教师人才;四是从国内外引进有科研潜力、有跨学科背景的优秀硕士、博士、博士后或其他青年教师人才。五是学院派教师与社会业界师资的互动。目前,国内一些新闻或传播学院积极谋求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打破人事管理对师资的限制,引进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师潜质的人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5年拥有全职教师40人,来自媒介的兼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占31.03%。越来越多的新闻传媒院系教师与媒体轮换,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课程以新闻传媒理论、新闻传媒实务和新闻传播史( 含外国新闻史)三分法的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政治理论课为骨干的课程体系。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过于强调新闻传媒专业自身,基本属于在新闻言新闻的课程架构。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忽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利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课程比例结构;二是设置通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三是课程设置的内部构成――以“经典原著课程”为主导;四是新闻传媒专业课程的优化。

4、“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教学的传统与变化

中国的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改变,改变概论(原理)+通史(专史)的泛通识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讨论古今中外的原著经典(尤其是元典)为主导的“核心课程”模式。在通识课的设置上,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这些的通识课程居主导地位,不直接让学生读中西方文明史上和各自学科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那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概论+通史”的泛通识模式,是以不相信师生们能读懂、能分析与理解经典原著为“议程设置”(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名词)的。事实上,概论、通论、原理、通史等只是一些专家学者嚼过的馒头,是转述的二手材料,以此来填鸭式地喂养学生,会使学生养成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思想的原创力,容易人云亦云。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著作作为大学的共同核心课程,深入挖掘其精粹和核心价值,并以深度阅读和讨论、探究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例如中华元典“四书”“五经”,“前四史”、四大名著等。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著作,像马列经典著作《资本论》(选读)、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拉里・A・萨默瓦等的《跨文化传播》,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通史》,等等。在新闻传媒通识课设置中,选读、导读这些经典原著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要让新闻传媒院系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原创力,最好到中西方文明经典和新闻传播学经典原著中去寻找。

5、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变革必然引起优化教学方式的连锁反应。目前,我国诸多大学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由于受大学扩招、专业设置蜂拥而上(比如新闻传媒专业就很典型)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人满为患,几十人、一两百人上大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给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了诸多问题,需要变革。比如,在课时安排上,安排一些几周的短期课程或假期课程;在课堂规模上,采取大班化小、小班讨论课、互动教学的模式,以小而精的方式来替代目前单一的大而长、蜂拥而上的选课和授课方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6、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

新闻与传播院系在校学生既要系统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奠定较为扎实的新闻和传播理论基础,又要动手动脚,培养采访、写作、编辑及其他实际操作能力。惟此,才能学以致用。然而,当前新闻教育的偏差和缺失在于,我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理论“腿长”、实践“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了满肚子理论知识,却因为缺乏实践的环节,不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会贯通,因此,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便显得颇为重要。为此,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共建教学平台,学院与业界互动;二是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训练;三是创办校园媒体,打造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32.

②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读书,2006(4):19

③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④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7(7):31.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5

【关键词】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JG16DB174)和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融合与转型背景下的现代传媒企业制度构建研究”(L16BXW003)的中期成果。

一、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时代契机

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作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路径之一,是融合时代下新传播语境的必要诉求。本文所探讨的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是对新闻、传播等学科加以延伸,重点关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信息传播等方式及内容的变化,同时强调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创造力、竞争力及媒介素养等专业素质的培育。因此首先需要对融合背景与实践教学资源的关系进行梳理:媒介及产业融合使实践教学资源整合转向以培育创新思维、综合技能为主要教育目标。

(一)媒介与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

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认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近年来,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愈演愈烈,传媒业的剧烈变革,对整个新闻传播教育都产生了影响,各新闻传播院校纷纷主动应变,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来适应传媒业的新需求。在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媒介融合、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共识,并冲击着整个传媒生态环境,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时代契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作用,以新的信息技术和生产业来发展创新传统行业。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推动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在“互联网+”模式的激励下传统行业纷纷变革,开始寻求新的合作模式,在融合背景的冲击下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二)移动互联时代下新闻传播教育重心发生转移

根据日前出版的《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5》统计,从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开设新闻学讲座算起,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走过了99个年头。《中国新闻教育事业2014年度发展报告》指出,虽然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一些高校仍存在学科总体建设重视不够、教学特色不明显、院系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科研经费投入不够、硬件水平落后、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不够规范等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重心发生转移,新旧教育理念发生冲突,新的媒介传播环境对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传y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信息传播的实时交互性进一步加速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大变革。

(三)新闻传播专业自身属性决定其变革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曾说“几乎没有哪一个科目像新闻传播学一样紧随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无论是新闻传播学自身学科的内在要求,还是为了满足新时期媒介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新闻传播教育是近年来发展变化较快的学科之一,新闻传播专业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其变革,当前传媒行业的产业化发展直接改变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基础内容,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发生变化,融合背景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教学资源改革提供了契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在新的媒介生态下创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体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最终构建以融合背景为导向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

二、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挑战

郭庆光教授认为,“传统的新闻教育面临重大拐点,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课程建设及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能培养等必须全面改革”。数据表明:1994年中国大陆的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至2006年,全国已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至2015年,全国有681所大学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4,这些学校共设有1244个本科专业点,硕士和博士点106个。自新闻传播教育在中国开办以来,为传媒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但历经20多年,新闻传播类专业点的过度扩充也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很难适应业界需求

我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作为为国家培养新闻传播类后备人才的根据地,迫切需要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现今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跨度、知识融通度难以适应业界需求。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集中培养的是普通新闻传播人才,根据本文所做的调研结果显示,当下最需要的行业人才集中在新媒体写作、视听创意、新媒体运营等,因此培养适合传媒业需要的传播型信息官十分迫切。在知识体系日益精密化、职业分工逐步细密化的今天,单一学科的知识积累和单靠个人的学术能力或素养日益难以适应并胜任当代新闻传播实践的系统及复杂性要求,也很难匹配业界要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落后

以往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无法适应当今全球化、网络化的需要,缺乏前瞻性。近年来,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已经意识到了加强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并通过采取各种方式来增强教学实践的力度,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措施都相对松弛,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一体式教学实践模式。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陷入了实践教学困境,尤其在实际操作中,新闻传播教学所需的设备陈旧、硬件设施不足,即使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因条件限制而难以付诸实践。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等部分发达城市的院校有所改进外,大部分新闻传播类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设置,缺少具有融合思维、跨媒体传播理念的实验教学平台,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当前新闻传播教学与行业接轨的需要。

(三)实践课程体系急需调整

目前我国大部分新闻传播院系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沿用传统体系较多,因此课程与实践需求匹配不够,存在结构性缺陷且学科单一严重。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不仅不能满足新闻传播岗位的实际需要,而且导致学生毕业后缺乏持续发展的空间。同时,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中本、硕、博的课程设置区分度不够明显,存在重复与简单复制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也区别不大,较为混乱。从课程结构来看,理论课与实务课、必修课与选修课间的逻辑关联和相互支撑不足,实难有效建构知识谱系的完整性,由此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的相对单一与浅显化。同时,新闻传播学科在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合作中,话语权偏小,加之大部分新闻传播院系的规模普遍不大,又属于应用文科,因而常给人以“新闻无学”之感,更是弱化了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地位。

(四)专业背景师资较为匮乏

俞旭、朱立曾对我国大陆5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负责人和资深教授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1)对新闻传播教育不满意的占76.67%;(2)认为师资短缺的占63.33%;(3)认为需要提高师资素质的占53.33%;(4)认为教学方法滞后的占50.00%。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新闻传播学院缺乏具有高层次新闻传播理论修养及实践技能的师资,而师资是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且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保障。反观当下,国内高校普遍实行的是以著作出版、课题立项、成果获奖为基础的教师职称考核晋升机制,重科研、轻教学己成一种惯性,加之目前新闻传播教师普遍缺乏新闻实践工作经验,而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缺乏沟通又严重阻碍了业界精英人士的流入,专业背景师资培养成为难题。

三、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一)培育全媒体人才理念

新闻传播教育需坚持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人才培育方针,以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有效提升专业素养、丰富知识结构,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尤其对全媒体人才的培养,既要锻造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与职业精神的新闻传播人才,又要培育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掌握新媒体技术等运营方式的复合型产业人才。具体可借鉴引进现今较为成熟的案例库、工作坊等模式,此类平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新闻人才向全媒体化转型、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等目标的实现,逐步受到部分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重视。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02年建院起就已确立媒介融合式的教育理念:该院只在本科设立了一个新闻系,所有新闻系的学生都要学习“采、写、编、频、播、录”的全技能,把教学与实践合二为一,使实践真正成为教学系统的一部分。

(二)搭建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平台

目前国内学界已经意识到,必须通过国际化课程、平台化实践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拓展其国际视野,搭建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多功能、可扩展的教学平台。本文认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并重的模式,摆脱传统的低效率、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窘境。当前“部校共建、校媒共建”的培B模式发展迅猛,该模式更新了既有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推动了传媒教育与新闻业界的有效对接。以笔者所在的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新闻与传播学院由辽宁大学与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建,学院注重增强新闻传播人才的实践能力,与辽宁日报报业集团、辽宁广播电视台、东北新闻网、沈阳日报报业集团、辽宁大学出版社等新闻单位常年共建实习基地。为了应对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新形势,学院也推进了教学实践上的探索,在大数据挖掘、分析和融媒体等方面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放力度,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新媒体时代。

(三)多元化学科教育设置

新闻传播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必须跟随时展趋势,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融合多学科多元化发展。如将现在的大数据、可视化、新媒体技术等加入到课程教学中去,融合社会学、心理学、经济管理学等多学科进行多元化设置。在各种新媒体技术不断涌现、传播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建立交叉学科培养模式,加强跨学科知识结构及跨媒体传播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学界共识。

表1展示了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和专业目录的变化情况:首先,新闻传播教育学科和课程设置需根据时代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加快适应快速迭变的业界需求能力。其次,当前以“实战”为核心的应用型教学课程体系被越来越多的新闻传播院校所采用,重点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和实验课程的融合,以实现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四)强化师资队伍管理与培养

教师的专业资质是教育的关键,新闻传播院系要建设拥有跨学科知识体系、跨文化教学思维、跨媒体融合技能的师资队伍。本文认为,首先,高校对教师的招聘需严加把关,同时注重对教师学术水准与专业思想的双向提升。其次,可适当调整评教制度,多聘请及引进业界优秀的媒体从业者,定期为老师们开展培训与学习交流活动,使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能够在学术理论与专业实践技术等方面得到提升。如邀请传媒业界精英人士走进校园,分享积累的实战心得体会。再次,高校还可以安排教师到业界媒体去挂职锻炼,最好能够获得上岗资格,全面提高高校新闻传播教师的实践水平。

在媒体氛围变化迅猛、产业竞争加剧、人才需求多元化的今天,新闻传播教育需时刻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带来的传媒业态新变化,不断调整自身教育模式与方法,基于实践教育资源整合形成发展合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及产业发展新需求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建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变化与新应对[J].新闻大学,2015(3):143-145.

[2] 徐君康.“融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13(6):82-84.

[3] 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J].科技与教育,2011(7):95-97.

(作者:石姝莉,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月,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传播学硕士)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6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媒介的变化发展,使得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前沿,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关注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努力探求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传播学规律。网络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化以及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网络媒体的许多打破传统媒体的新的传播特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同样改变着传播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传播学教学应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地树立新观念、赋予新内涵、整合新架构,不能永远停留在吸收与借鉴的层次上。譬如,“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媒介是否依然适用?为什么?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关系是互补还是排斥?新媒介的普及将使媒介的使用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媒介的运作方式产生影响吗?为什么?如何产生?网络等新媒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诸多问题需要传播学教学过程中提出或者质疑。传播学教学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相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批判的意识,客观的判断,并学会系统的分析。

总之。传播学是专门探讨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的学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并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思考媒介信息传播现象,指导各种媒介信息传播实践。传播学教学效果的保证,需要教师多费心思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摘要传播学理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它为进一步全面、深入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其它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传播学教学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培养学生质疑、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实践教学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让中国的互联网遍布大江南北,这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媒介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给高校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和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一、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重教学轻实践

教学体制改革,使得高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多,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新闻教育专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在新闻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虽然没有任何的新闻从业经验,却也走上讲台,给学生们讲授实践教学相关的知识,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讲授得多,实践教学讲授得少,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实践训练和实践经验,一方面,这会使学生在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后无法快速适应;另一方面,从人才输出这一项来看,也会对整个新闻行业造成不小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时代严重脱节

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严重滞后,专业导向上一些课程内容仍然以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单一的媒介介质进行区分,对于当前不同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涉及不多,这样一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过于片面,缺乏媒介融合的整体思维。而学生因为专业选择和专业分业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也很难适应,缺乏跨专业学习的能力。而这种专业分业的细化,不仅导致了不同媒体的实践课程学习和设置变得繁复,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

(三)专业实践课程单调,设备陈旧

因为办学条件的限制,有的高校不会为实践课程配置专门的教室。而有的高校虽然具备配备专业实践教学实验室的条件,但是因为专业分业的关系,实验室之间是相互分离的,不能实现共享。同时,虽然媒介技术已经迅猛发展,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但大多数高校在专业实验室的配置上还停留在非常落后的阶段,也就无法满足当前教学实践的需求。

二、当前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体独领的局面,而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形式来生产和传播新闻的媒介融合正逐渐成为趋势,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高校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上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活动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对现有教学形式进行改革。

(一)当前媒介融合需要全能型人才

媒介融合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形式共同运作进行新闻生产和传播,这就需要更加全能的人才。新媒体时代的交互性让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新闻接受者,而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者,都可以参与新闻的和制作,新闻从业人员也不再只负责新闻报道,还应该在这个人人可以发声的时代,对新闻加以引导,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新闻背后的原理。

(二)需要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学历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也给新闻界的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新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懂得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筛选、解读和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立体式的报道和呈现。这种可以跨行业、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

(三)掌握多种新闻传播方式

新媒体时代,与过去传统媒体不同,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还有网络、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体并存,媒介平台可以提供多种新闻产品,而它们之间也逐渐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因此,新闻从业人员不能只掌握一项媒体技能,还要了解各个媒体的优缺点,针对新闻事件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最优的传播方式。所以,当前新闻传播所需要的是既精通专业又掌握技术的人才。

三、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模式

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形势,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都做出了新的探索和改革,以此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一)“2+2”培养模式

“2+2”培养模式是指本科的前两年进行全科专业的培养,大三、大四再进行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如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当前采取的就是这种培养模式。

(二)个性化培养模式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它通过对经济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教学模块上的不同设置来培养专业型人才,同时还设置了个性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眼界,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教育能力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已成为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变化,高校在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面对全媒体时代也应该做出改变,首先要提高实践教学技能。高校应注意对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锻炼,应经常为师资队伍提供相关新技术的培训及讲座,不断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同时,应该多吸收一些有技术经验丰富的新老师,并搭建兼职教师平台,让更多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教师为学生授课,进而提高学生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

新闻传播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它需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对其他联系较多的专业有所了解,如经济学、法学、计算机专业等。新媒体时代需要的是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专业性强、基础好、知识丰富”的全能型人才,因此,高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应该做出调整,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出全能型人才。应该注意将与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彼此之间进行结合,让它们能够在教学实践设施建设和使用方面有所合作,打破过去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三)加强对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过去高校对于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往往存在重教学轻实践的现象,其实践教学设备也严重滞后于当前的新媒体发展,有些实践实验室之间还不能实现共享,这些都制约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高校应该在课程安排上适当地增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新闻敏锐性。

参考文献:

[1]李敏军.探析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21).

[2]王雅琴.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的“二律背反”变化[J].鸡西大学学报,2016(02).

[3]王哲浩.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经营管理的优化策略[J].新闻战线,2015(16).

[4]张世超.媒介融合之“电视端+手机端”——以东方卫视与《今日头条》融合为例[J].现代视听,2015(12).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8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实施途径

中国新闻教育的历史已逾百年,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上世纪70年代末传播学被引入中国,各大高校陆续成立新闻传播院系。经过20多年的建设,新闻传播教育在中国已经颇具规模。截至2015年底,共有681所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专业布点达到1244个。①随着新闻传播教育的迅猛发展,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具体而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面临三重问题与挑战:第一,重视理论传授,缺少实践训练;第二,强调专业知识,忽视人文教育;第三,教学理念没能与时俱进,课程体系与现实媒介环境脱节。如何突破这三重困境,促进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亟待学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而教育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共同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则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本文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从三个维度思考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路径,尝试勾勒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重塑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建构新闻传播教育实施的新路径。

一、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为了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需求,应对传媒生产模式的更迭,新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新明确发展方向,在学科理论体系、教师队伍结构和价值观念引导方面进行整体性改革。

(一)建构新闻传播学科的本土化理论体系

中国的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年轻的“舶来学科”,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介绍国外新闻观念、引进西方传播理论为主的现象、缺乏本土化的理论体系。鉴于这种现状,《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②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厘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辩证关系,深入剖析二者在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新闻传播的规律等方面表现出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梳理总结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研究成果,形成有体系的理论结构;其次,要基于中国社会转型、媒介转型的历史背景,重视中国新闻体制和舆论工作的独特性,紧密结合中国新闻传播实践展开研究,培育扎根于中国传媒土壤的新闻传播学术理论之树;再次,要超越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框架,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寻找新的概念、观点、范畴等思想素材。

(二)调整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

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新闻传播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在新知识与日俱增、新问题层出叠现的今天,新闻传播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科研素养、思维范式都有待于升级更新。因此,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培养新时代传播人才的前提,也是开创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新局面的重要环节。目前已经有一些新闻传播院系尝试“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促进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形成合力。而如何进一步疏通业界学界间的交流渠道、塑造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的跨界型高校教师,是未来新闻传播教师队伍结构调整的重要趋势。一方面要丰富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新闻传媒机构锻炼,提高其实战能力,同时洞察当下传媒实践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为其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聘请具有较高新闻实务水平和媒体从业经验丰富的记者编辑及策划人员来高校任教或开设讲座,形成人才资源的全面融合,弥补学院内部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实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变。

(三)强化新闻传播教育的思想引领功能

新闻工作不仅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同时也担负着引导舆论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积极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共识达成等责任。因此,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知识灌输和技术训练的层面,还必须成为唤醒学生主体性、塑造学生独立人格、培育正确思想观念的教化场域。《意见》中也提到要“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这就要求深挖新闻传播教育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将树德立人的教育理念融入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变革之中。媒介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素养应当确立为学生进入传媒工作领域前的必修课,形成完整的思想引领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念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捍卫社会良知,维护社会公平,宣扬社会正义的重要责任。

二、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媒介融合的技术环境以及传媒产业生态结构的变迁已经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意见》清晰地指出,未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根据这一要求,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应当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拥有媒介技术素养的全媒型人才

全媒型人才的概念来源于传媒行业对“全能记者”的需求,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密苏里大学开始尝试培养这种可以提供不同形式新闻作品,具备融合媒体能力的记者。③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应当合理地借鉴国外培养理念,结合我国媒体融合现状,丰富学生的发展路径,将培养目标锚定于对学生全媒型能力的建构,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新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人才所必须的媒介技术素养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多种媒体技术的操作方式和传播特性;二是对媒体报道的策划、采访、编辑、制作等全部环节有深入的认知,能够胜任传媒行业的各项工作岗位,在就业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三是熟悉传媒行业创新发展前沿趋势,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从容面对信息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

(二)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一项美国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传媒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就是“需要有特别专业的技能,例如能深入研究经济学、医学或其他复杂的主题,对宗教、文化、社会、语言等方面有直接的了解和认知”。④可见,单纯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行业需求,具备多元知识结构和宽阔学科视野的人才是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始尝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新闻学—法学实验班、新闻学—国际政治实验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打造了“2+2”模式,要求新闻传播学科各专业学生任选一个非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并系统修读该所选专业的主要课程。⑤

(三)培养熟悉全球传播的国际化人才

新的媒介技术使信息的流通交换不断加速,世界不同地域的联结日益紧密,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早已成为现实。所以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培养具备全球传播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实现中国传媒行业与全世界的对话和接轨。所谓全球传播素质的第一个层面是熟悉西方新闻传播的话语体系,具有对外传播的技能技巧,能够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在全球舆论场中发出中国声音;第二个层面是能够担负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责任,运用多种媒体渠道的新闻报道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世界和谐稳定的发展。

(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本土化人才

培育一批熟悉中国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政治意识、文化观念,具备较高新闻职业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土化人才是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目标的应有之义。

三、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实施的新路径

如何实现学生的全媒、复合、国际、本土培养,还需要在教学形式、课程资源、培养平台和考核标准上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实施途径做创新性变革。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

首先,积极拥抱媒介变革新趋势,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拓展教学方式。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媒介环境日益复杂,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在给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媒介环境,掌握新闻传播行业的新动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运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建构全媒化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建设融媒体实验室,设立全媒体实战教学项目,综合运用任务式、现场式教学手段,充分激活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培养适应性强,实践力高的新闻传播人才。其次,深度建设“双导师”制,全面融合课堂教学与“学徒式”教育。“双导师”制是指学生的培养由高校导师和业界导师联合完成,其本质是融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学徒式”教育。美国和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素来有较强的“学徒式”传统。美国西北大学新闻系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实务为主,教育理念是“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⑥日本的报社和电视台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员工,新人通常要接受前辈或负责人的指导。⑦可见西方的新闻传播教育具有浓厚的职业化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依然存在着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理论教学多,实际操作少;课堂讲授多,实践培训少。鉴于这种情况,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有必要深度建设“双导师”制度。

(二)课程资源共享化

首先,加强不同学科专业课程资源的交叉与共享。传媒行业的工作牵涉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它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广阔的视野,灵活的思维,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传媒行业也是一个快速变化的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处理能力、软件操作能力等技术素养是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要求。而建立在专业细分基础上的课程设置具有较强的内卷化倾向,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当今传媒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设立健全的课程体系,推动不同专业、学科甚至院系的交叉融合,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化,应该是未来新闻传播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这一方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通才”;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具有特殊技能的“专才”,挖掘学生的潜力,最终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加强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网络课程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使教学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帮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引导者。网络课程有助于整合不同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都已经开设了“在线教育”,我国的北大、武大、浙大等高校也都积极投身于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MOOC(慕课)的建设。但现有的新闻传播学网络课程还存在着整合度不高的问题,课程资源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课程只是将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缺乏互动性。而新时代的网络课程需要考虑新媒体的传播生态环境和传播修辞手法,这样才能真正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符合时代特性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开放、互动、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

(三)培养平台国际化

首先,要继续深化与境外高水平新闻传播院校的合作,建立完善的联合培养机制。这对国内新闻传播院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构建中外交流平台,实现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探索多维度的国际合作,确立包含本科、硕士、博士和教师的全方位学术交流体系,充分利用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形式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拓展国际合作的范围。目前新闻传播专业的海外交流合作对象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区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开拓与这些地区、国家高校的合作,有助于学生熟悉各国的传媒体制,了解各国的文化传统,成长为新时代对外新闻传播的“预备队”和“后备军”。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国际视野,培养能够胜任全球传播的国际化人才。全球传播既代表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目标的变化,也是全球化时代国际化教学的一种必然选择。这一方面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经典教材;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新闻传播+国外文化+外语”的课程体系,推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全面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四)考核标准多元化

上一篇:处理污水氨氮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关于婴幼儿健康方面的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