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0 11:20:32

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篇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工作会议。近日,xx市市委办、市府办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就开展这项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下一步的目标任务。就我们xx来说,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既是落实上级部门有关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化“双建设、双整治”工作的重大举措,更是加强我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下面,我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简单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的重要性

1、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

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市委已经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城乡一体化涵盖面很广,文明建设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农村文明建设是镇党委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前一阶段,就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感觉到目前城乡的差距还很大,城区通过争创文明城市,无论在硬件设施投入还是市民素质提高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积累了一定经验和优势,而农村的创建水平还比较低。我们分析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缩小城乡在文明创建方面的差距,就必须响应上级号召,切实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把它作为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载体,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发挥城乡联动、资源共享的优势,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以点带面,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发展。

2、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现实需要。

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是创建工作的应有之义。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农民作为我镇占劳动者总量80%的大军,整体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当滞后。针对广大农民的文化活动场所缺乏,面向农村的教育资源不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枯燥,严重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卫生意识、科技意识、法律意识、集体观念等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大差距。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据统计,目前我镇农民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还占60%左右。农村公共文体活动场所不足,大部分可供群众参与活动的公共文体场所都集中在城镇,目前全镇只有一个镇级文化活动中心(省级东海明珠工程),1家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43户文化示范户,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愿望和要求。农民文艺素质比较落后,城镇社区普遍建立了由居民参加的多支文艺团队,而大部分的行政村还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广大农民对丰富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呼声是比较高的,这从我们送电影、送科技、送法律下乡等活动深受欢迎就可以看出。应该讲,目前面向广大农民的娱乐、宣传、教育活动还是不够。加上农村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势和情况,如农村社区化、需求多样化,我们的工作方法、效果等需要研究和改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知识、人才、资源、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支持结对村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科技、卫生、法律等知识普及宣传,普及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推进我镇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

从目前情况看,我镇精神文明建设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发展还不平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着氛围不浓、建成数量不多、群众参与不广、创建质量不高等问题。文明创建活动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注重基层,抓好基础,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镇整体创建水平。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就是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创建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创建理念、经验、体会、载体等输送给农村,进一步提高行政村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从而夯实我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

二、明确任务,切实开展好“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

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围绕“双建设、双整治”工作,紧密结合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调动农村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城乡互动,结对共创,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推动我镇村级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要坚持自愿结对,量力而行的原则。要充分了解掌握文明单位、行政村的实际和双方的人缘地缘基础,尊重共建双方的意愿。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在资金投入等工作内容上对文明单位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以至挫伤文明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要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要发挥文明单位在文化、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物资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和带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也要发挥农村在土地、环境、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支持文明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城乡携手、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要积极引导共建双方通过互相沟通,了解双方所长和所需,科学制订结对共建活动的共性目标和内容,确定具体工作内容,落实相应措施。要坚持贴近群众思想、生活、生产实际,着力在农村环境整治、群众文化建设、扶贫帮困等工作上下工夫,每年办一些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到共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从而吸引群众参与,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四是要坚持结对联创,双向互动的原则。要改变从单纯的“帮助”或“扶贫”的思路开展共建,把文明单位和结对村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双方互帮、互学、互惠、互促,达到双向融合互动,既使城市文明向农村有机辐射,又以农村优势“反哺”城市单位,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结对共建工作,需要文明单位、行政村等结对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

各级文明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经济共建。通过共建,加强信息交流,文明单位发挥文化、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结对村确定发展思路,研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信息、科技、资金、物资等方面服务,开发各种资源,增强结对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教育共建。通过共建,深入结对村进行形势、法制、科普宣传教育,普及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和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科学健身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村居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遵纪守法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文化共建。通过共建,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图书室、宣传栏板等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有针对性地为结对村传输发展农村文化的理念,帮助培养文化骨干,建立文体团队,挖掘民间文艺,指导建设文化阵地和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双方文化生活。四是环境共建。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帮助结对村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治理“脏、乱、差”现象,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优化农村居住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五是文明共建。与结对村共同制订文明创建规划,设计创建载体,引导农民讲文明、讲礼貌、讲信誉,遏止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大力倡导“三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婚事新办),帮助结对村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水平。六是实事共建。根据结对村的需求和自身实际,每年为结对村力所能及地办1—2件实事。在座的文明单位要根据自身优势,在文明共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既要带动推进结对村工作,更要以实际行动,推动我镇我们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结对村主要是发挥农村土地、环境、资源、产业、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为文明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实践平台;邀请文明单位的干部职工到共建村过党团组织生活和驻村调研、体验生活,接受教育,提供各类服务。

三、加强领导,确保“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取得实效

1、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镇乡街道要把结对共建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目前,全市的结对名单已经确定,这次工作会议后,各镇乡街道要迅速行动起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采取行政村上门或邀请文明单位下村等形式,组织结对双方进行一次交流衔接,使单位(社区)、村相互对上号;二是签订好共建协议,按照市文明办提供的样本,结合结对单位、行政村的实际,商量确定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共建内容;三是召开好一个工作会议或启动仪式,专题部署这项工作。

2、要注重结合,重点推进。“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抓好结合,突出重点。要与当前农村开展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先锋工程、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生态村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今年全市规划4个村为示范村建设、50多个村为整治村建设目标,新建农村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48个,文化示范户118户,这些工作都是实实在在为农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程,也是我们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重点内容。

3、要健全机制,加强督查。“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切实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是要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市文明办要总体协调全市的结对共建活动,重点抓好省级和部分嘉兴市级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的结对工作。各镇乡街道宣传委员要把这项工作当作目前宣传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来完成,做好本镇乡、街道行政村的结对共建工作。二是要建立例会制度。各镇乡街道要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做法,总结经验,部署工作。结对双方要建立定期见面、交流、活动制度。三是要建立考核督查制度。市文明办和各镇乡(街道)要经常对结对共建活动进行督查,要把结对共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际成效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文明村创建提档升级的重要依据,避免结对双方产生“只拉手、不办事”的现象。

4、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涉及全市183个各级文明单位、178个行政村和18个社区,面广量大。各镇乡街道要及时总结经验,树立推广不同类型的典型对子和典型事例,以典型带动整体。各结对方要因地制宜,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在做好常规结对共建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创出结对特色。

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篇2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全乡环境建设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始终坚持环境塑造人这一宗旨,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从而提升了民气,塑造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xx年,被评为沈阳市文明乡镇、沈阳市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所有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县给予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同县直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分不开的。

xx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全乡建成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下面,就我乡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辽宁省环境优美乡镇”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思路,加强领导,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作为全乡的重要工作来抓

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全乡载体综合功能的需求不断扩大,强力拉动着全乡建设的发展。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乡领导班子成员坐下来认真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要写好环境优美乡这篇大文章,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明确思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集中精力抓全乡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可以出生产力,抓环境本身也是抓经济,把全乡环境建设搞上去,环境优美了,就可以更多地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应该说,对全乡环境建设认识上的高度统一,这在历届政府工作定位上是空前的。抓好环境建设关键是要有一个好思路。为了拓宽视野,树立超前意识,我们乡党委、乡政府有关领导先后到省内几个环境建设搞的非常出色的乡镇进行了考察学习,从而确定了我乡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即: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本着“人民环境人民建、人民环境人民管”的方针,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的措施,以“绿起来、洁起来、美起来”为目标,用五年时间把我乡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文明乡。

二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了明确工作方向,我们对全乡环境建设作出了五年总体方案,围绕环境基础性设施欠帐抓全乡环境建设,提高全乡功能;围绕形象抓乡建,实施精品工程;围绕热点、难点抓乡建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每年都有新变化。为确保工作项目顺利实施,乡党委、乡政府成立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强化指挥和协调,严格工作责任制。几年来,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乡主要领导都亲自挂帅,分兵把守,靠前指挥,正是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乡环境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每一项重点工程都落到了实处。

三是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几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直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从实际出发,站在对现实历史负责的角度,想大事、干大事、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上了一批重点工程。目前全乡10个村普遍进行了村屯环境综合整治,修筑村屯砂石路211条,99.1公里,改扩建环乡公路22.5公里;新铺筑村级柏油路1.9公里,修建水泥边沟7万延米,安装路灯216盏,绿化村屯街道178条,栽植风景树16600棵,建设村民文化娱乐广场3处,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分别是养前村文化广场,白家岗村文化广场和养后村文化广场,文化、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宫四处。养前村、养后村、白家岗村、细河沿村、腰屯村、凌角泡村村屯街道全部铺设了砂石路,另外四个村村内主要街道也铺设了砂石路。预计到2006年全乡10个村全面实现街道硬覆盖和美化绿化,现已完成的村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巩固完善原有的成果。在养前村、白家岗村村屯环境整治的带动下,全乡各村村屯环境整治的气氛空前高涨,一个讲文明、讲卫生、讲健康的氛围正在形成。

二、拓宽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工程项目落到实处

现在我们还处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我乡的财力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搞环境建设,全乡要发展,要建设,就要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把眼睛转向民间,依靠社会力量或利用政策感召的力量改造全乡、建设全乡。几年来,我们先后投入1065万元搞环境建设,这样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单靠我乡自身财力是根本办不到的,所以,我们从五个渠道来筹集资金搞环境建设:

一是吸引社会资金。我们的政策是,在统一规划下,统一动迁,商业开发,政府要形象,开发商要效益。并且我们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乡环境建设项目新闻会,广泛宣传,平等竞争,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

二是盘活存量资产。我们充分利用全乡空间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或资产的优化重组,搞活建设资金。

三是政府投入。一方面我们在每年收缴的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拿出6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市政建设,另一方面县里每年给我们按一定比例批配的建设费也做到专款专用,从而保证了建设的基本投入。

四是银行信贷。在加强全乡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不仅要有超前意识,而且要敢于超前投入,本着不举债,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大大促进了全乡环境建设的发展速度。

由于我们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搞活了全乡建设资金,使各项建设项目如期实施。

三、创建工作的实施过程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分4个步骤进行:调查摸底,积极筹备;宣传动员,组织创建;强化管理,严格执法;自查验收,组织申报。

(一)全面调查摸底,积极筹备

近年来我乡在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加上一些历史欠帐,与其它省市的一些相对发达的乡镇相比,环境质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随着##乡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事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构筑现代化小城镇进程中,把环保与生态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我们设想到2010年,把##乡建设成为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的一个环保模范乡。我们##乡有这样宏伟的建设目标,凭着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和优势,又有经过这几年艰苦奋斗取得成果,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创建”成功。

乡党委、乡政府将指标体系中工作任务全部落实到各单位、各责任人,针对性的找出针对我乡弱项指标和差距,布置了工作重点,为“创建”奠定了基础,同时对经济增长、人口、资源、农林业、环保等指标认真进行了摸底调查,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二)开展宣传动员,明确职责,全力创建

今年初期,乡党委、乡政府确定布置了今年的创建工作任务,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了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表示通过努力,争取跨入全省环境优美乡行列,同时在新闻媒体进行了公布,让全乡人民懂得创建环境优美乡,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道理。乡党委、乡政府在集中力量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下大力气搞好全乡建成区环境及辖区生态环境建设,这一方面是我们经济实力壮大的体现,同时也是为发展经济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我们的目标是使##乡早日跨入全省环境优美乡行列。

目标确定后,乡党委、乡政府结合沈阳市环保局建议及本次评比要求,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耗能高、污染重、布局不合理的企业,对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动植物油、烟尘、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十二指标实行总量控制,乡领导在会上对本次“创建”工作进行布置,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善我乡内环境及辖内生态环境,必须抓住带有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加大全乡的景观建设,两侧绿化美化,对重点道路、街道进行彻底改进,进一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美化档次;2吨以上燃煤锅炉的烟尘排放要求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大搞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利用农作物秸杆发展畜牧养殖业,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发展经济作物;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提高粪便利用率和污水排放达标率;加强全乡企事业单位污水、废气的达标管理。乡党委、乡政府把“创建”工程作为衡量各单位、责任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年终工作“一票否决”。

(三)强化管理,加速治理,严格执法

根据沈阳市政府和市环保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县环保局对##乡辖区的其它企事业废水告、废气严格要求限期达标排放,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污染物总量指标体系和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污染物总排放量控制计划纳入到小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县环保局加强对新改扩建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坚持必须先进行现场勘察、环境影响评价和专家论证,基本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四)自查验收,组织申报

为保证“创建”工作的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深入各相关单位,对有责任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创建”工作情况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创建”的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进行档案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保证按要求完成“创建”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按申报程序申报,成立了“创建”验收小组,对所有考核指标涉及的内容逐一进行自查验收,结果表明,##乡有条件达到“创建”工作指标要求。

四、创建工作体会及今后主要工作

(一)“创建”工作必须与实现全乡总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创建”工作纳入全乡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发展,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城镇自身发展需要。在硬件建设上,采取多渠道筹集全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舍得花大本钱,与此同时,着眼长远,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乡政府“十五”总体规划已提出建设目标,结合本次“创建”活动,将进一步加快##乡环境优美乡的建设进程。

(二)“创建”工作必须与为民办实事和提高全乡居民环境意识紧密结合

“创建”工作根本目的改善人们生态环境,确保人民身心健康,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此,我们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创建工作的主题,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在农村无论做什么工作,必须得老百姓形成共识,特别是像村屯环境整治这样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更是如此。一个乡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乡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也关系着百姓的生存条件和全乡农民素质的提高。通过新闻宣传,广大农民环境意识正在逐年提高,一个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已经形成。

(三)今后主要工作

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从全乡规划抓起,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对所有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进一步完善全乡功能,创造一个文明的优良生态环境;二是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坚持从污染源头控制抓起,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生产全过程控制,淘汰落后的、耗能高、耗水量大、污染重的落后设备和工艺,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2、结合“创建”活动,进一步搞好全乡绿化和园林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绿地,重点抓好白家岗村、细河沿村的村屯环境整治和文化广场建设,巩固村屯环境整治成果。

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篇3

20__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的领导下,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及县委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主线,在专心致志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工作,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为全乡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现就我乡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抓领导,夯责任,同谱“三个文明”建设新曲。

乡党委、政府历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都非常重视,为确保精神文明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做到强化领导,夯实责任,注重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方针。乡党委、政府将精神文明与经济工作同等对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始终做到精神文明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年初,与各村党总支、乡直各支部签订了《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及时制订、下发了《XXX乡20__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理出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主线,以“文明进农家”活动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强环境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二是坚持一份责任书,涵盖全乡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年初与各村党总支、乡直各支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使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到了实处。三是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网络建设。组建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队伍,年初抽调1名机关干部充实到乡社会事务办,健全了精神文明工作网络。各党总支、各支部对精神文明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并结合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使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呈现出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抓教育,重宣传,营造有利舆论环境。

用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以学习十七大精神活动为契机,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切实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学习前有准备、有内容,学习中有主题、有调研,学习后有建议、有报告。从乡党委班子成员做起,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县委会议精神等内容,每周一集中座谈交流心得,在交流会上提出了:“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如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如何抢抓机遇发展XXX乡经济社会”等调研题目,班子成员结合分管的工作每人一题深入基层展开实践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和村两委会干部、村民座谈等形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写成2千余字的调研报告9篇,为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对机关干部的教育从点滴做起,围绕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目标建全完善了机关干部学习制度,每周三下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中央、省、市、县领导的重要讲话及会议精神,各部门订阅党报党刊、《人民日报》、《新疆日报》、《喀什日报》等,使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趋深入、经常化。今年以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迎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工作作风教育整顿活动2次,60余名干部均结合自身实际写了心得体会、剖析材料、整改措施等各1份,制作“学习专栏”12期,达到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目的。第三,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理论及双语学习和培训。重点学习了新时期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共举办30人以上的集中学习培训班4次。第四,重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制定出台了《XXX乡通讯员信息上报及奖惩办法》,广播站和各通讯员按照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广泛开展了宣传我乡农业生产中的新思路、新办法和乡村精神文明新风、新农村建设等内容的报道宣传,形成较强的舆论声势,创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发放宣传单3500余份,张贴宣传

标语、宣传画1800余张,制作宣传栏、板20块,悬挂横幅35条,通过宣传,有效的提高了我乡的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

三、抓建设,重落实,巩固上不断发展提高。

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力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乡社会事业办成员每周3、6进村入户检查卫生,对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进行了彻底根治。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的原则,着重抓好2村、3村、5村和9村改水、改厕、改院、改圈工作。卫生事业稳步发展。通过宣传新型合作医疗修改方案及身边典型事例教育广大群众积极参合,加大了宣传力度,进一步的使农民群众转变观念,确保参合率,全乡08年累计参合人数达到8076人,参合率达到92%。加大投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投资13万元,建成甲类卫生室10个,改扩建了库台村卫生室,投资5万元改善医疗设备和医疗条件,现药房有药品80余种,配备医疗器械30余种,医疗设备、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改进和提高,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不断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力度。乡党委、人民政府始终紧抓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强调对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票否决制”机制,调整充实乡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同时注重对计划生育宣传骨干的培养,加大计划生育工作的表彰力度,提高全乡群众计划生育意识。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优惠政策,深入贯彻落实了对南疆三地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及泽普县政府(41)号文件的落实。20__年全乡育龄妇女有2145人,出生婴儿12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7‰,死亡率3.12‰,出生率11.29‰,计划生育率100%!,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有1250人,长效节育率58.28%。我乡自觉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领取《两证》的农户由去年的50户增加到今年的69户。新增国家奖励扶助对象81人,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有6人,少生快富工程的有9户,中央拨付的10.98万元已兑现。

加强阵地建设,繁荣文体广电事业。继续认真组织实施了“东风工程”及“农家书屋”工作。乡党委、乡政府在全乡各村人流集中、方便群众和便于管理的地方统一定做安置了24个阅报栏,并为各村配备党报党刊架14个。在乡文化站、村文化室安排了专人负责党报党刊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党报党刊进行登记、保管、收藏,积极主动为群众提供方便,保证农民群众能够按时看到党报党刊。认真开展了“捐书惠农”活动。乡党委、乡政府组织全乡各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捐书惠农”活动,共捐图书1231余册,今年新建农家书屋5户。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投资0.3万元补充购买了广播、乐器和棋类等器材。投入12.4万元硬化排球场、篮球场4个。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乡党委、乡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乡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了100%。初中生巩固率保证在98%以上,初中生毕业率保证在98%以上,初中生毕业率达到了100%。双语教学稳步推进。我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民汉合校1所,双语实验班1个,汉语加强班2个,制定下发了《XXX乡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安排,先后建成1所乡中心幼儿园和3所村级幼儿园,累计投入资金8.5万元,共招收农村学前儿童150名。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组织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就业率,创造增收新途径。职业中学开设林果、设施农业、缝纫、刺绣、地毯编制等7个专业,累计投资38万元建成13.3万平方米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乡职业教育共开设班级10个,有学生320名,为我乡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形成了本乡特有职业教育格局。

四、抓亮点,树典型,在创新中有所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贵在坚持,重在完善。XXX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很多,在典型中抓出亮点成为今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以开展“文明乡、村、单位、学校”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和“道德模范评选”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我乡持续深入抓好进村入户宣讲王燕娜事迹、文明乡、文明村、文明单位申报等活动,同时,进一步细化评定标准,规范评定程序,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创评方法,强化监督,实行动态管理,使此项活动有了新的进步。全民参与创星活动的热情明显高涨一是在全乡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在机关单位、校园、村组中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组”创建,通过一系列的软硬件建设,提高了各单位、各部门的文明形象,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在全乡农户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对农户制定不同的星级标准进行评比,营造了“人人争先进、个个创十星”的良好氛围。活动中共评出文明村8个,文明单位5个,文明校园3个、“十星级文明户”累计达到1880户,评选出道德模范15人,民族团结教育模范集体3个,个人23人,还组织了宣讲团,开展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模范事迹的宣讲 ,还开展了向汶川地震捐款、向贫困户“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缺什么送什么,出钱、出物、出力、出智,帮落后支部村组,帮后进党员干部,帮困难群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属“软工程”,看不见,摸不着,做不完,要想做好,不容易。工作的性质是重要的,工作的时间是加长的,工作的努力是加倍的,产生的效益是隐形的。部分领导干部受思想认识的局限,对这些工作时间精力投入不足,组织落实不到位。二是总结宣传上。XXX乡近年来做了很多事,出了一些好典型,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但总结得少,宣传报道少,辐射面窄,影响力小。三是工作结合上。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两张皮”现象。不能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统筹兼顾,有机结合。不同程度地存在“就经济工作抓经济工作”或者“就精神文明抓精神文明”等现象。

20__年工作计划

09年的精神文明工作要以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打造林果、蔬菜基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正、纪律严、本领强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实现我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继续抓好三个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

工作重点及采取的措施

不断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群众的文化意识、社会的文明程度,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强化对宣传工作的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对口单位,并与各村、学校、站所社领导签订宣传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责任追究。加大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就《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四个人人”、马克思的“五观”等进行大力宣传,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封建愚昧思想,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宗教极端势力的侵蚀,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村、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为创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20__年计划新创建“十星级”文明户100户,使“十星级”文明户累计达到1920户,占到全乡总户数的95%。新创建文明村5个,文明单位3个,使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狠抓科教文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经常性举办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各村、各单位分别组队参加,切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计划20__年举办各种文化体育活动15场次。坚持“科教兴乡”战略,抓好教育事业,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学率达到99%以上。提倡素质教育,推广“双语”教学,20__年使“双语”学前班达到8个。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做好育龄妇女的普查和上环工作,严控人口出生率,确保人口年出生率控制在19.9‰以下,坚决杜绝计划外生育。认真开展合作医疗,到20__年计划在8895人参合的基础上,使参合人数上升到9070人,达到总人口的100%。并加大卫生工作创新力度,开展上门就诊和下村义诊活动,对紧急病人到家服务,对特困病人免费看病。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计划投资30万元,对乡文化中心和各村文化室进行建设。加大各村“两室三场”建设力度,计划对5个村的“两室”进行维修、美化,对5个村的“三场”进行硬化。关心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及时发放各种民政扶助物资,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步。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环境卫生工作。按照争创全县卫生红旗乡的要求,深入开展村民健康教育,狠抓乡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检查监督,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清”、“五改”的要求,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人力对各村、站所社“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评比,作到不留卫生死角。

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篇4

通过每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可以很好地检查出工作做的问题,在之后进行改正提高。那么有关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参考1

三岔河镇新口村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与湖北团山接邻,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劲,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文明淳朴。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3803亩,农户752户,总人口2924人。201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结合我村实际,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理念为指导,围绕“四美一化”建设目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现将全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认真抓好美丽乡村创建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动员大会,同时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新增四块宣传橱窗,每月召开四次广播会,大力宣传环境卫生和文明创建,激发农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做到全村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

二是召开党员群众会,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讨论研究,拟定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初稿。

三是是统筹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争取财政资金引导。二是全面整合涉农项目。争取部门支持力度,对所有涉农项目进行梳理整合,积极向国家、省申报建设项目。三是争取外援资金。加强与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联谊,引导在外知名人士,对家乡的建设鼎力支持、无私援助,为创建工作争取更多的外援资金,为完成“规划”和“目标”筑牢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村民围绕房屋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筹资筹劳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突出村民自治管理。完善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各类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村新型组织体系。加强“党支部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组织监督”的自治模式。大幅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

五是因地制宜,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与日常各项工作相结合,为创建工作打下基础。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环境整治、公路、改水、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约100万,完成总进度的85%。完成了集镇码头道路硬化延伸600米;码头街道损坏路面重建500米;改造隔离花坛8个;集镇码头亮化路灯整修50盏,2500米。新修田间碴石机耕道1500米;完成了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新建;完成了村部整修改造;通过村民自治,发挥组长作用,农户自筹资金,疏理了全村2万米的毛沟斗渠;挖机疏通主干沟渠2000米。

产业发展方面总投入28万。发展蔬菜面积100亩;发展葡萄园面积20亩;新增养殖水面200亩;加扩蔬菜面积100亩。准备将新发展的两百亩南瓜,打造成“一村一品”。

环境整治方面投入25万。一是生活垃圾清理。修建回收仓库,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废品回收体系;成立保洁员队伍,建立长效机制;集镇码头新增垃圾围和转运垃圾车辆;2、养鸡场的粪便处理。6个养鸡场建高标准鸡粪发酵密封池6个。

启动的项目有集镇防控体系建设和电网改造。针对集镇码头有流窜作案的盗窃行为,准备在集镇码头安装摄像监控6处。本打算十月份完成,但因为资金不到位,被搁置。针对西线电压太低,灯都不太亮的问题,准备在集镇电力保障上增容改造,一是增容300千瓦的变压器一台,二是更换原老化线路3000米。需要投入资金32、5万元。现在已准备好电线杆两百多根。

下半年工作安排: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按创建规划方案有序进行,存在的问题就是资金缺口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筹资筹劳。

明年工作重点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和文明创建力度,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通过“道德讲堂”、“五好家庭”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形成争先意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行为文明。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危房改造指标,完成部分危房改造。

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参考2

20_年,我市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建绍兴水城,重构绍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促进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实现了美村和富民两翼齐飞。

一、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20、17万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15、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3、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农村社区新风貌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3、9万户。嵊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全市确定了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太阳能生态处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诸暨市赵家镇采用沼气生态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阳能堆肥仓,可消化解决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机垃圾。

三、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通过深入系统发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深化和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一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省第二批5个重点村、21个一般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审评;确定第三批10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培育村。同时加快第一批省级重点村、一般村和第一、二批市级重点培育村的建设。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共完成顶瓦修补4、57万平方米,墙体加固3、45万平方米,立面改造16、52万平方米,修复构件2974个,整体拆除不协调建筑2、11万平方米,修复村内古道31、4千米。二是加快农村文化培育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要载体,按照“五有三型”标准建设,整合行政村现有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全年全市新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73家。同时开展了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活动,明确了一批法制宣传、科技普及、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文艺活动、礼仪礼节、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活动项目,努力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实效性。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建设,新建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6家,累计建成35家。三是开展花卉进村庄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倡导在村庄内路旁、树下、广场、隙地、门前、庭院广泛栽花栽果,培育建设一批体现当地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的花卉街巷、花卉公园、花卉之家,大力弘扬花卉文化,使种花、爱花、赏花蔚然成风。全市共有31个村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10个村创建成首批市级花卉村庄。如柯桥区的王坛镇东村村利用农业产业基地优势,分别以梅花为主要花卉,打造花卉村庄,形成村庄新特色。

四、坚持创业创新,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机结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经济、民宿经济、农事体验、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市政府专门出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旅游“1112”工程,计划培育2000家乡村旅游特色经营户(农家乐经营户、越乡民宿、家庭农场)。诸暨市赵家镇依托美丽乡村先进乡镇创建,兴建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其中的一家电子商务开业2个月就完成农产品销售200多万元。二是创新土地制度。积极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柯桥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允许农村宅基地在坚持“一户一宅”、法定面积和接收村同意的前提下,在镇乡域范围内调剂、购置。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全市农房确权登记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建设,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探索物业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多种发展模式,增强持续增收能力,鼓励村集体通过整理、收购、置换等途径,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和村庄整理节余土地,建设各类物业项目,使物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稳定而持续的收入来源。

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参考3

荷莲村是务垟办事处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近年来,我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林水相依、绿水相融”的宗旨,带领村民积极开展创建美丽乡村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鳌江镇荷莲村地处鳌江至平阳104国道中段北侧,村地域总面积780亩,其中耕地面积350亩,山地面积160亩;户数257户,总人口为870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供职于周边企事业单位,人均年总收入达到13575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环境水秀风光。

荷莲村设有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39名。党支部和村委会共有13名(其中聘请5名)成员组成,两委班子结构扎实,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村民团结和睦,勤劳俭朴,村风进步。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先进村、温州市文明村、温州市“森林村庄”、温州市卫生村、温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温州市“千百工程”村庄整治合格村、温州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示范点、温州市文化示范村、温州市2009年度村级计生“513”计划创建先进单位、平阳县“十百”工程先进集体、平阳县首届“十大魅力乡村环境优美”奖、平阳县“森林平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创建情况

近年来,荷莲村两委会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创建美丽乡村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级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村两委会全体成员十分重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专门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的荷莲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创建工作。在明确创建领导班子后,村两委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一系列的制度。同时通过村民代表会、党员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程的目的、意义和目标,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的生态村参观考察,通过这些活动,统一了全村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全村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形成了干群同创的局面。

(二)建设过程

荷莲村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不断加大村庄建设力度。在创建活动中,荷莲村紧紧抓住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投入资金花大力气进行解决。一是建造全村排污净化工程。荷莲村原有一座生活污水处理池,2011年再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两座污水处理池对全村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拆除所有的露天粪坑,家家户户均埋设排污管道和安装座便缸,彻底解决了乱排污水现象。二是硬化了全村的道路。从2007年开始,我村全面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后投入100多万对本村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改造全村范围内道路,共发展通村公路硬化路面10000平方米,村内次干道硬化路面2400平方米;修缮河堤600米;设置河边安全护拦550米,新建路灯120盏,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三是做好饮用水工程建设。通过自筹资金和上级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蓄水池,做好管道的更换工作,切实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四是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对村庄范围内的露天粪坑全部予以拆除,并投入40多万元建造了生态公厕2所,蓄粪池2个,进行覆绿,在全村范围设置85个垃圾箱,配备专门保洁人员负责全村垃圾分类、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等日常保洁工作,对生活垃圾实现日清日运,保持村容村貌整洁。五是加强村庄绿化建设。近年来我村先后投入了70多万元用于村绿化及公共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在村内主干道旁新建花坛30多只,对村空闲地进行绿化,覆绿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在道路两旁种上花木,对违章建筑拆除地段进行复绿,真正做到见缝插绿、折旧建绿。同时建立一个小型式公园场所、标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户外体育健身场所等设施,土地得到合理利用。2011年,为了响应县政府“森林平阳”的建设方案,也为了进一步打造“森林荷莲”,我村在塘河河边开展租地种树项目,目前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六是提高村民素质。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荷莲村更把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阵地,充分利用基层党校、村民学校等阵地,对村民开展良好习惯、健康生活的教育,培养他们文明生活的素养;抓教育,利用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引导村民改变陈规陋习,移风易俗,从思想上、观念上接受文明生活习惯。保洁制度、长效管理制度上墙,建立健全了全村环境卫生保洁网络,使荷莲村的村庄环境建设步入了一个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的行动。

三、美丽乡村创建成效明显

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开展,不断抓好软、硬环境的建设,荷莲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的荷莲村,村域内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成为了宜居宜业新荷莲。

四、下一步的创建工作计划

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总战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农民素质、树立文明新风、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重点,着力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培育新农民,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

二、总体目标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经过10年的努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外,计划通过3-5年,全乡50%的村能成功创建县级文明村,乡完成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基本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

三、工作重点

(一)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全面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实施农村文明素质工程,广泛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活动,通过组织宣讲团、选派机关干部下村、举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政策教育,加深农民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引导农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紧紧围绕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加大投入,广泛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和农民转移就业培训,通过举办农民课堂、网络培训、科技讲座等途径培训农民,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大力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努力使每个农民都掌握一两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每个村都有一批科技示范户,乡有一批农村企业经营管理者。

3、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以普及农村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常用法律知识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普法工作,引导农民群众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自觉学法、懂法、用法、守法,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4、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教育和普及工作,积极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观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积极培育农村文明风尚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广泛宣传和普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大力倡导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新昌精神,深入开展以礼仪教育为重点的社会公德教育、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感恩教育为重点的家庭美德教育、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农民群众人人参与道德建设,人人遵守道德规范。注重培育、宣传、塑造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方面的先进典型,让先进的思想道德规范准则可学可行,引导农民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形成奋发向上的农村精神风貌。

2、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针对农村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群众性的乡风评议会、恳谈会、座谈会,设立“村风评议榜”,引导农村群众对封建迷信、黄赌毒、邻里矛盾等问题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吸收当地健康的民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促进农村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广泛开展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制、改陋习为内容的“四讲一改”活动,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科学知识,规范“红白理事会”建设,改变婚丧大操大办、大比阔气的不良习俗,引导农村群众分清是非、移风易俗,在全县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尚。

3、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3510”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式内容和方法载体创新,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大力实施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工程”、“净化工程”、“精品工程”、“绿网工程”、“帮扶工程”,积极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大力实施“春泥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切实关心贫困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优化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三)改善条件,充实内容,着力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

1、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面向农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乡文化中心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特别是把乡文化中心建设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把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成有“三室一窗(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宣传橱窗)”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推进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村村通”、“村村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加强农村文化阵地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室等文化阵地的开放率、上座率和参与率,满足群众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2、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根据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组建农民业余文艺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诗词组、文学社、书画社等各类民间社团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收集、挖掘具有一定历史和影响的传统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村落文化。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和农闲庙会,大力开展狮龙闹春、元宵灯谜等节日民俗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扶持农村文化示范户创建,培养一批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深入开展农民种文化活动,办好每年一届的农民文化节,开展乡村歌手大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开展以送文艺进村、送医疗下乡、送科技入户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乡”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3、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开展社会文化环境集中整治,依法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严厉查处取缔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黑网吧”,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校园治安秩序、经营秩序专项治理,为农村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四)创新载体,注重实效,深入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农户为抓手,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清洁卫生户”、“美德示范户”、“文化示范户”、“八星级”文明家庭、“致富能手”等文明细胞创评活动,倡导广大农户文明居家、崇尚科学、追求文明,争做文明典范,提高农民群众的进取意识、创业技能、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

2、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村庄河道、居住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打造绿化、净化、亮化的农村新环境。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致富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村风建设行动,深入开展“荣辱观”进村居、文明礼仪进农家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按照“五个有(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村镇建设规划、有一个整洁优美的村容镇貌、有一个文明进步的村规民风、有一个常年活动的精神文明活动场所、有一个逐步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创建一批县级、市级文明村,并分别给予1万、2万的奖励。积极开展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保护生态,让农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

3、深化文明乡镇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乡镇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发挥城镇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抓好乡镇的日常管理和乡镇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推进创建工作长效化,实现公共文明常态化,做到街路畅通、经营有序、环境整洁、居住安定,努力为群众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加大文明乡镇创建力度,争取在3-5年内成功创建市级文明乡镇。

4、深化“联创联建”活动。不断深化以“双万结对,共建文明”为主题的“联创联建”活动,充分发挥省、市级文明单位的经验、资金和资源优势,帮助结对村抓好村庄环境整治、文化阵地建设等实事工程建设,实现创建县级文明村的目标,并在“总结、巩固、提升”上做文章,逐步建立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干部考核实绩分析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考核。各有关部门要把本职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扎实推进。

2、加大投入。乡财政要统筹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和村的比例。乡财政要将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建立市场运作机制,拓展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类组织、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激励和扶持机制,不断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村、户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个人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篇6

1、要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以进一步深化“云岭先锋”工程,启动“先进性教导活动”为契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市委二届四次全会、区委二届三次全会和乡二届四次人代会精神。

2、进一步继续抓好《公民道德建造实施纲要》的宣传教导和贯彻落实。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重点,以公民道德建造实践活动为突破口,继续在全乡广泛开展“三德”、“三义”、“三观”教导。

二、抓好新型文明村的创建、巩固工作

1、2010年重点完成*三家区级文明村创建工作,做好大龙部级文明村申报创建工作。新兴文明村的创建做到“三个文明”调解发展。物质文明建造上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率先实现区委政府、乡党委政府提出的产业结构调动目标,率先实现城镇化目标,从创建当年开始,农民人均纯民入高于本乡人均纯收入水平;文明村建造重点放在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四化”上,着力抓好村委会、学校、文化场所、购销店“四个亮点”的建造。精神文明建造上,做到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法律素质“四提高”,抓好科技、文艺、教导、宣传“四支队伍”建造。政治文明建造上,实现好班子、好制度、好作风、好形象“四好”的要求。同时,要以市委米书记提出的新“四化”的标准,努力做到农村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农户住房新型化;农村社会和谐化。要求以村委会为单位,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整体规划。建造中突出重点和规模效应,统一风格,形成特色,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联片创建。

2、抓好牛街、余家圩、鸡街新型文明村的巩固提升工作。要继续完成后续工程,突出特色优势,重点要在产业支撑、各自特色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品位,努力成为继大龙后我乡各有特色的亮点村。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治理机制,进一步增强村民文明意识、卫生习惯的教导,制定有效的治理制度,形成村组联动的治理模式,增强日常治理,确保创建成果。

3、其他村委会要不等不靠,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做好新型文明村创建的基础性工作,做好规划,力争完成3~4个小组的示范性创建工作。要求创建小组要按照全村的统一规划,在一定范围内联片推进,突出规模,形成特色,为今后全村创建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在小组创建的基础上,要积极做好探索和总结工作,努力形成适宜本村全面创建的创建模式和治理模式,为全村整体创建打好基础。

三、进一步实施“群星文明工程”,抓好“文明单位”创评工作

各村委会要进一步完善“十星户”创评和治理机制,继续抓好“十星级文明户”的创评、治理工作。即时向乡文明办上报创评治理情况,乡文明办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对不开展创评或者创评治理不好的村委会在全乡通报批评。

各站所、乡直各单位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诚信”建造为重点,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治理,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争创区级“文明单位”。已获省、市、区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要做好巩固、审核工作,力争向更高层次发展。

乡直机关各部门、站所、村委会、各中小学继续开展创建星级部门、站所、村委会、学校活动。把经济、党建治理、安全、综合治理、社会诚信等各项内容用星级来考核。各部门、站所、村委会、中小学要树立形象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治理,积极参与“创星”活动,形成争星、创星的良好局面。乡文明办将把各单位的“创星”活动列为常规工作,进一步强化治理,认真构造好半年初评、年终总评,适时进行上星,摘星活动,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篇7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委八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进程,根据《中共且末县委员会、县末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八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乡党委、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为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稳定、和谐的红旗乡做出新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众人口,加大民主和依法治乡的力度,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切实做好富裕劳动力转移工作,努力协调和改善各种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全力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和充满活力的小康社会。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实施步骤:为确保我乡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改善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乡进程,不断加强以诚信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的道德建设,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为完成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任务,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我乡“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一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和谐思想环境,有针对性解决不同群体的思想问题,努力形成和谐的氛围,为我乡经济大发展服务。2、精心组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落实“三个从娃娃抓起”的基础性工作(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玉文化、汉语学习)、诚信建设,保护环境等道德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各族群众的文明意识、道德意识、诚信意识,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文明环境。3、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的且末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4、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努力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5、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并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乡村两级的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到“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之中,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真正形成“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一起抓的良好运行机制。

(二)继续开展诚信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1、按照县委的部署,在总结去年“诚信且末”建设活动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今年“诚信且末”活动的各项工作2、切实抓好诚信政府、诚信单位、诚信公民和信用村、信用户建设,以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解决政策不透明、不规范、承诺事项不兑现、为政不廉、办事不公、作风不正等问题,以“礼仪诚信、廉洁高效”为主题,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形象努力把我乡建成“人人重信用、人人讲诚信、人人是形象、人人是发展环境”的信用环境。

(三)注重反腐倡廉,惩防并举,切实维护、发展好群众的利益。1、要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继续开展好“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坚持教育、预防为主,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决策制度,规范政务行为。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探索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决策机制,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度。2、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两个责任”制的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研究和实践,促进教育、制度、监督预防和惩治腐败并举的反腐败体系的建立,加大创新发展环境建设力度,切实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继续加大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重点加大对领导干部违纪问题、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查处,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

(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减少贫困,着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稳步推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加快乡村道路建设、防渗渠建设和农牧民抗震安居工程为主体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三年之内使我乡乡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善。2、继续抓好“三农”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经济结构由过去的“粮棉”二元结构转变为“粮经草”三元结构,使农民增收渠道多样化。3、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小康示范户”、“科技示范户”等创建评选活动。以全民创建、创建为民为宗旨,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以解决实际问题,人民乐意为目的,加快农村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整合学校资源,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推进素质教育迈向新台阶。4、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高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处置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创建平安乡村。5、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开展以推进“五改三建一覆盖”、治理“五乱”、狠刹“三风”等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五改三建一覆盖”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建高标准经济园、建乡村小集镇、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实施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治理“五乱”即柴草乱放、垃圾乱堆、粪便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养。狠刹“三风”即打牌、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引导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加快推进农村小康进程。6、着力打造信用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培育信用农业、信用乡村、信用农民三大主体,以“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为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群众性的诚信教育活动,形成讲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诚信环境。

(五)搞好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坚持县委确定的生态立县的思想,把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实行农田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扩大绿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把改善生态环境与致富农民结合起来,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实行“谁造谁有,自主经营,自由处置,利益归已”的林业政策,调动各方面植树造林的积极性。3、以“三个发展年”为契机,积极争取项目,使我乡经济和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六)加快推进依法治乡进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全乡社会政治稳定。1、继续坚持“严打”方针,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要坚持“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的破坏活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依法严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经济犯罪活动。2、进一步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立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不断完善新形势下群防群治组织形式。深入开展平安大道、安全文明校园、无毒社区等创建活动。3、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法制知识讲课,由司法人员专门授课,增强法制学习的实际效果。4、在全乡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评选活动,力争全乡种村达到“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目标。同时也要抓好“法制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5、做好对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报告会、图片展览等有效形式,提高学生知法守法意识。

(七)强化资源节约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全乡上下倡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断提高全乡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法控制乱占耕地建设房、随意开荒用地、无序开荒用地等现象,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开展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从3月初开始至12月结束,共分学习动员、方案制定阶段、工作实施阶段、工作总结、检查验收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学习动员、方案制定阶段(3月10日-4月30日)

1.宣传动员:在3月15日左右召开“和谐社会”动员大会,由机关干部、站所干部、村干部等人参加的构建“和谐社会”动员大会。在动员大会上,乡党委书记金为国要作动员讲话,从开展构建活动的意义,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动员,调动各族干部群众,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谐社会”构建,形成全民参与构建机制。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对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基础、实现执政的手段,又是党执政的目的,切实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县委八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

2、学习讨论:继县委总体部署之后,组织集中全乡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关于开展构建“和谐社会”相关文件、相关理论周刊、报刊、专题讲话等文件、会议精神,乡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动员,全面落实安排和部署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切实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县委八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学习讨论要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全乡党政领导、各村、站所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讨论等各项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讨论计划或实施方案,每周保证有8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集中干部职工进行学习讨论,必要时可利用干部住乡夜读和夜校进行。对于学书记在省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学习且党发[2008]14号文件精神,学习《经济日报》有关和谐社会的社论及2008年2月21日理论周刊中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探文章等一系列社论和评论员文章要必须学习,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做到人员、时间、效果三落实。学习讨论要紧紧围绕本乡工作实际和特点,积极探索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怎样优化一二三产业发展问题,怎样拉近与群众的关系、怎样转变农民思想认识、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学习讨论要形式多样,做到有发言、有讨论、有记录、有总结。

3、发放征求意见表: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利用干部每天下村入户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与群众面对面的接触的机会,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进村入户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中不平衡,不和谐发展的意见,进行收整理,并针对收集整理的情况制定措施进行整改。

(二)第二阶段:工作实施阶段(5月1--11月30日)认真按照县委文件精神,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任务层层细化,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要抓细抓实。充分利用板报、墙报、学习园地等各种宣传阵地和形式对开展构建“和谐社会”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目的意义、做法等进行大力宣传,广播站要开辟专栏,做到广播有声,发动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第三阶段:总结、检查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30日)1、组织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在县委检查的同时,我乡也将成立督导组,负责对各村、站所针对县乡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及确定的一系列战略举措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那些不重视或执行不好战略决策,尤其是由于领导不力,甚至因不抓不管导致政令不畅、影响发展大局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同时,督促整改,帮助解决问题,提出思路举措和办法,并分解立项,各负其责,搞好整改,确保落实。检查工作主要采取“听、看、查”方式进行。听,即听取单位领导汇报开展构建“和谐社会”活动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看,即看构建“和谐社会”活动进展情况和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效能提高情况;查,即检查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是否进行整改,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检查工作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措施到位,务求实效。各村、站所部门单位负责对本村、站所、本部门单位开展构建“和谐社会”活动进行自查。5、总结交流。在认真做好总结的基础上,召开总结交流大会,对这次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全乡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除了抓好自身的学习、讨论、整改外,还要充分发挥各职能作用,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相互交流合作各负其责,加强对构建“和谐社会”活动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积极主动地抓好各自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构建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团结等社会各个方面。全乡各单位、各部门要积极动员各族干部、群众参与,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一)、把构建活动同“三级联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巩固“三级联创”创建成果,严格按照“三级联创”的创建标准,认真开展复查,未创建的部门、行政村要继续创建,保证今年“三级联创”创建率100%。

(二)、把构建活动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地抓好当前的农业生产、安全生产工作,维护好、实现好各族群众的利益。

(三)、把构建活动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员教育,加强党员的党性、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确确实实地体现共产党员在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先进性、表率作用,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中要有表率作用,要有突出表现。

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篇8

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这次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乡村动员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分析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乡村的形势,动员和布置创建中国优秀旅游乡村工作,并以“创优”为载体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确保三年“创优”工作取得圆满胜利。

第一。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成为世界三大产业,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之一。有关研究标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越400美元时,国内旅游动机开始萌动;达到800至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发生国内旅游需求;达到4000美元到1万美元时,将发生出国旅游欲望。目前,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将越来越迫切,这为我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正是从这一背景出发,市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发展旅游业、争创中国优秀旅游乡村、全面推进“四城同创”重大决策。因此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乡村,既是全市人民的强烈愿望,更是向人民作出的庄严许诺!

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全国、全省的老工业基地。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辐射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吃、住、行、游、娱、购”等六大要素,几乎涵盖了激进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衣食足,天下游”饱暖思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所以,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认识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乡村给我带来的良好机遇。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乡村,总之。不只仅是创建一个旅游城市的问题,更重要的营造环境、塑造形象、打造品牌、发明效益。争创中国优秀旅游乡村,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结构,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有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乡村品位;有利于增强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的热情。

第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乡村,认为这绝不是跟形势、随大流的盲目行为,而是联系实际作出的科学决策,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致力加快崛起的现实要求。

一是发展旅游业具有较好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现在可以说基本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特别是市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将大力塑造“青铜古都、山水”乡村旅游形象,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争创中国优秀旅游乡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无论是市“十一五”发展规划还是市十一次党代会演讲,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加快发展一个战略重点,并作为突破性发展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抓手。所有这些都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指明了方向。客观上,必需供认发展旅游的先天禀赋缺乏,后天打造也不够,旅游业的发展难度很大、困难也很多。但我也要看到香港、深圳、无锡这些没有任何先天资源的乡村,旅游业能够做成全国甚至世界闻名,这说明发展旅游业有先天禀赋是一个重要条件,但关键还在于后天打造。更何况,不是没有旅游资源,而是没有充分挖掘和打造。依山傍水,襟江带湖,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人文资源也很丰富。从30多万年前的石龙头文化遗址到3000年前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再到近代工业文明发源地,人类文明之火从未间断;从自然景观的三山两湖”人文旅游资源的西塞怀古、东方揽胜、红色遗址,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同时,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武汉、九江(庐山)黄山、咸宁(九宫山)黄冈(赤壁)等环状黄金旅游圈的中心地带,成为一些重要旅游乡村和景点的必经之地。其实,旅游资源是很多的只是没有用旅游的眼光去认识的旅游资源,没有用旅游的眼光去打造和挖掘的旅游资源。这是认识不到位的结果,工作不到位的结果。

二是发展旅游业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近年来。建设了东方山、团城山公园、西塞山、仙岛湖、小雷山等一批景区,胜利打造了4个3A景区,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争创中国优秀旅游乡村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今后几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市将重点推进广大、杭瑞高速公路段和鄂东长江大桥等重点工程,规划启动长江三桥,大力实施环湖开发、新区建设、旧城改造、沿江发展四大工程,基础设施总投资有几百亿元,这些巨大的投入和重点项目都将对我市增强乡村功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今后几年,还将按照“政府投入、社会参与”方式,塑造“青铜石都、山水”乡村旅游形象,着力打造国家矿山公园旅游区、大冶青铜文化旅游区、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仙岛湖和龙港红色旧址生态旅游区以及东方山、西塞山古文化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所有这些,都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发展旅游业具有良好的战略机遇。当前。旅游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和机遇期。这是由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过去,旅游业比较落后,发展不够快,这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速度愉快有关。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与消费能力相应增长,这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纵观全国全省,旅游市场继续火爆,过境游客不时攀升。刚刚结束的五一”黄金周,全国游客总量已超过1.5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乡村游、度假游等新型旅游方式越来越受青睐,黄金周期间,以乡村游、乡村周边短途旅游为主的一日游”已占全国总出境人次的3/4作为武汉“1小时交通圈”乡村,完全可以成为武汉城郊游和休闲游的重要乡村。因此,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潜在市场巨大,只要把这些条件利用好、优势发挥好,旅游业就一定可以做大做强。

第三。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市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了一年创全国园林乡村、二年创全国卫生城市、三年创中国优秀旅游乡村、五年创全国文明乡村”总体目标。全市上下一定要根据这个总体目标,做好任务分解,明确具体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要细化工作方案。创建中国优秀旅游乡村的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已经市委常委会原则通过。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这个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创优”任务,制定好本单位的创优”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方案要根据“三年创优成功”总体要求,依照倒排工期的方法,制定好详细的创优”进度表,确保“创优”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要主攻单薄环节。认真看一下中国优秀旅游乡村检查规范实施细则。有20个大类,具体指标有几百项,一项繁杂的工作。一定要讲究工作方法,认真对照每个指标,分析哪些是已经达到哪些是没有达到哪些是有困难的分别把他标示进去。没有达到要提出解决措施;对于有困难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要专题研究,缺人的给人,缺物的给物,缺钱的给钱,全力以赴支持“创优”工作,努力确保“创优”胜利。

三要注重整合资源。今年。各项创建工作都已全面铺开。市里分别成立了卫生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园林乡村创建领导小组、旅游乡村创建领导小组,下一步,还将成立一个文明乡村创建领导小组。据了解,武汉市作出了一个“四城同创”决定,也成立了一个“四城同创”指挥构架。其实,这四个创建工作相同的内容很多,涉及的职能部门、分管领导有些是交叉的因此,下一步要在领导力量、部门责任、资金投入、项目实施、政策支持、环境营造等方面,实施资源整合、效果共享、形成合力、相互促进,统筹推进“四城同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达标。

第四。先后有共9个市创建成功,共3个乡村去年完成了申报工作,已进入验收阶段。全省只有和3个地级市还没有申报,这与在全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已经到势在必行、不创不行”地步。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下狠功夫,花大力气,努力花三年时间摘掉这顶落后的帽子”

是加强领导。尚荣同志负责具体工作,惠芬同志配合,形成“创优”工作的强大领导体系。对于各级各部门负责的工作要明确任务、明确时间,并形成文件,年终对照文件检查完成情况。市“创优”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至少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各单位的工作汇报,掌握“创优”工作的进度,研究解决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成立领导机构,研究方案,制定时间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创优”工作格局,努力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是密切配合。涵盖的内容很多,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里将加大“创优”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足额落实“创优”工作经费。市旅游局作为业务部门,要做好“创优”任务的分解,切实加强指导,认真抓好落实。创优”市当前的一件大事,全市各责任单位一定要牢固树立“创优为,创优促发展”思想,积极发挥作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共同协调解决“创优”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创优”工作扎实开展。

三是强化考核。总分为1000分,达到850分以上才干通过,目前只能得400多分。创优”工作的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异常艰巨。务必加大创建工作的力度,成立督办专班,建立督办检查制度,实行定期督办检查与不定期督办检查相结合,推动工作落实。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追究谁”原则,严格考核奖惩。每年年底对“创优”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加大奖优罚劣的力度,特别是对连续两年都不合格的单位负责人,要严肃处理,努力促进“创优”各项任务指标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上一篇: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下一篇:实验室管理的任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