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时间:2023-11-20 11:20:31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1

[关键词]德性;道德单元;道德教育;价值

一、道德单元及其特性

道德意识是一个内在完整的系统,由相互联系的诸部分组合而成。从道德意识的各个部分中,又可以解析出更小的基本单位——道德单元。所谓道德单元,是指借助于思维的抽象化过程而从道德意识中提取的最小单位,是构筑任何一个道德体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道德要素。诸如勇敢、节制、勤勉、忠诚等等,当将它们从与其它各种因素的联系中剥离出来,仅剩下其自身的规定性时,它们便是此处所谓的道德单元。一种意识能不能称作道德意识,一个体系能否构成道德体系,主要看是否能从其中解析出道德单元。因此,道德单元就成为道德意识与非道德意识、道德体系与非道德体系的区别之所在。

一种道德意识与另一种道德意识之间,或一个道德体系与另一个道德体系之间,往往存在着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区别或差异,但是,这样的区别或差异并不源于基本的道德单元。也就是说,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并不能标示出不同道德意识或不同道德体系的根本差别。恰恰是凭借这种最为基本的涵义,一个纯粹的道德单元,才可以存在于不同的道德意识之中,成为不同的道德体系的构成要素。例如,“勇敢”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单元,既可以存在于利己主义的道德体系中,又可以存在于利他主义的道德体系中。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一般都会接受“勇敢”的基本涵义,因此,人们不可能依据“勇敢”这一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从根本上区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一个纯粹的道德单元,在不同的道德体系中,甚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基本涵义不会有显著变化。某一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表征着这一道德单元的自身规定性,是将这一道德单元与其它道德单元区别开来的内在依据。每一道德单元的自身规定性,仅为其自身所独有,而不能与其它道德单元所共享或分享;某一道德单元的内容,不能为其它道德单元所完全涵盖。

与大于道德单元的其它非基本的道德因素或道德部分相比较,道德单元有两个鲜明的特性。

1.单纯性

道德单元的单纯性,是指其基本涵义的简单性和确定性。任何伦理学派,任何道德体系,对纯粹的道德单元进行语义分析,都可以取得对于它的基本涵义的共识。在不同的伦理学说中,在不同的道德理论中,剔除它们各自包含的社会历史变量之后,都可以解析出一些基本的道德单元。道德语言交流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纯粹的道德单元的共识,甚至相互对立的道德体系之间的道德指责,有不少也是以对于道德单元的共同理解为前提的。它们之间的分歧,往往不是表现在如何理解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而是表现为怎样使用这些单元、以什么样的道德目标统领这些单元。正因为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是简单的,它才可能被复合为复杂的概念,组合成道德判断或命题,进入不同的道德体系;正因为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是确定的,才使得道德对话乃至道德争论具有意义。

2.价值中性

纯粹的道德单元,因为没有进入一定的价值系统,没有受到一定的价值目标的制约,所以,其自身的价值尚处于不确定状态。这就是道德单元所表现出的价值中性,或价值不确定性。价值中性的道德单元,虽然也可以称之为道德要素,但并不具有真实的或现实的道德价值。例如,“勇敢”作为纯粹的道德单元存在,在价值上就是中性的。正因为它是中性的,所以,具有不同价值体系的社会个体,都可以吸纳“勇敢”这一道德单元。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依托于主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纯粹的道德单元,其外部对象尚未确定,即尚未进入特定的关系之中,因此,纯粹的道德单元就不具有现实的、真实的、明确的道德价值。道德单元的这种价值中性,或价值不确定性,仅仅用以表明纯粹的道德单元尚未有价值,而不是说道德单元不可能有价值。道德单元的价值中性或价值不确定性,同时也就是价值可能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与一定的外部对象相联结,处于特定的关系之中,道德单元就会表现出价值。由于纯粹的道德单元所可能实现的价值尚未确定,还未能知道它与何种价值对象相联系,亦即其价值实现的方向尚未确定,因此,我们把纯粹的道德单元称为道德标量。标量即是有大小而无方向的量,方向确定的量则叫做向量或矢量。

二、德性:主体化为个体品质的道德单元

道德单元是从道德系统中抽象出来的最小单位,它因此而成为一种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性存在。而且,只有将道德单元当作一种抽象的客体性存在而对其进行客观的研究,人们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排除主体差异性的影响,从而获得对其本然面目的真知。但是,人们又不能满足于对道德单元的本然面目的认知。任何伦理学方面的研究,其最终目的乃是为了促进道德价值的生成。而为了使道德单元的潜在的道德价值转化为现实的道德价值,就必须使道德单元主体化,使其借助于主体的行为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价值。道德单元的主体化,就是使道德单元内化为个体的品质,即使得客体性的道德单元成为个体内在的德性。所谓德性,就是已被个体吸纳为自身品质构成因素的道德单元。作为研究客体的道德单元,因经过多重抽象而暂时撇开了它与其它因素的联系。而道德单元一旦主体化于个体的内在品质结构之中,就与个体品质结构的其它因素形成有机的联系。因此,德性,或主体化为个体品质的道德单元,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客体性存在,而是受到个体品质中其它因素的制约,打上了鲜明的主体烙印。在诸种制约道德单元的主体因素中,对实现道德单元的道德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体的价值取向系统或价值对象系统。在个体品质结构中的价值取向系统的制约下,道德单元除了自身固有的规定性之外,又获得了一种外部规定性:指向确定的外部对象。由于个体的价值取向系统的磁化,道德单元被牵引到确定的方向上。这样,原本是道德标量的道德单元也变成了道德矢量,价值中性就为价值向性所取代。德性与道德单元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价值向性。如果不进入个体的品质结构,没有受到确定的价值取向系统的制约,那么,道德单元的道德价值即不确定。也就是说,未带有任何价值向性的道德单元,虽然人们知道它具有价值可能性,但却无法确定它具有的是何种价值可能性?它可能生成的价值究竟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或者是大价值还是小价值?只有在一定的价值取向系统的牵引下,道德单元才开始显示出明确的价值倾向性。不同的价值取向系统指示出不同的价值对象,

因此,同一道德单元,在不同的价值取向系统的制约下,便可能生成不同的道德价值。个体品质结构中的德性将道德单元与正确的价值对象系统连接起来,使道德单元始终指向一个正确的价值对象序列。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单元就总是具有生成正价值的可能性。相反,如果道德单元始终指向错误的价值对象序列,那么,这样的道德单元就只可能产生负价值。即使是指向正确的价值对象序列的道德单元,其所实现的正价值亦有大小之分的问题。价值对象序列中的各个价值对象,分别与某一道德单元连接起来时,在其可能实现的价值的量上会呈现出一定的级差。因此,人们就不能满足于在德性中一般地实现道德单元与价值对象系统的连接,以确保正价值的生成,而且还应当更进一步,在每一次具体的道德选择中,使道德单元与价值序列中处于较高位的价值对象连接起来,以确保生成最大的正价值。

显然,对于个体的德性来说,价值取向系统和道德单元都不可或缺。如果一个人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系统,但缺少某些基本的道德单元,那么,这个人所选择的正确的价值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例如,某人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但缺乏“勇敢”这一道德单元,一旦遇到艰难险阻,在发现对于这种理想的追求甚至可能要以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时候,他就可能畏缩不前,导致理想变成空想。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更为多见的是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往往并不缺乏基本的道德单元,但选择了错误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人,即使其道德单元是齐备的,但仍有可能给社会带来相当的恶,人们还是有理由斥之为“缺德”,既缺乏必要的德性。因此,要成就完全的德性,仅仅有道德单元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单元纳入正确的价值取向系统的制约之中,使道德单元始终服务于正确的价值对象。

德性虽然将道德单元与价值对象连接起来,以保证道德单元始终指向正确的价值对象,从而将道德单元原有的价值可能性确定为实现正价值的可能性,但这样仍然不够,因为可能的正价值毕竟不等于现实的正价值。要从正价值的可能性过渡到正价值的现实性,主体内在的德性就必须外化,即最终以客观的物质过程及其结果实现主体德性的全部价值。德性外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地道的道德行为。德性是道德行为的自因。只有由德性这一自因驱动的道德行为,才是真正的、完全的道德行为。德性作为个体行为的自因,为个体的行为提供内在的指南。因此,有德性的个体的外在行为,是个体的自我约束行为,即自律行为。出自德性的自律行为,内蕴着个体从事这种行为的自觉与自愿。没有自觉与自愿,就不是德性主导的自律行为,而只可能是偶然的或被强制的行为。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公正”这一德性时曾经说过:“不管做事公正还是不公正,都要有意地来做。如若是无意的,那就不是做不公正的事,也不是做公正的事,而是凭着机遇。”这里,所谓“凭着机遇”的“无意”行为,即是不自觉的行为。亚里士多德又说:“不自愿行为是不知道,或者虽然并不是不知道,但是身不由己,受到强制。”。不自觉或不自愿的行为,虽然有可能在表面上与德性要求相一致,但由于不是出自德性,没有自律性,故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德性的全部价值,必须也只能通过真正的道德行为来实现。不自觉或不自愿的行为,由于不是出自德性,故不可能体现德性的价值。

三、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体形成完整的德性。由于德性既包括各种必要的道德单元,又需要价值取向系统为道德单元提供确定的价值对象,因此,道德教育便有双重任务,即:道德单元教育与价值对象教育。道德单元教育与价值对象教育都十分重要,二者缺一,就会使道德教育总的目的付诸东流。尽管如此,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同时并举。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在某一时期突出道德单元教育,在另一时期着重于价值对象教育。

在个体发展的少儿期,应当重点进行道德单元教育。少儿心理的幼稚性,少儿活动的简单性,少儿之间单纯的伙伴关系,是这一时期的个体形成道德单元的基础。由于缺乏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洞悉,缺乏确定的价值体系的引导,因此,少儿的道德活动,是一种初级的或肤浅的道德活动。在这样的道德活动中,少儿还不能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外部道德世界,他们所感知到的道德现实往往是零散的、支离的、表层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只可能逐步萌生出分立的、单纯的道德单元,而无法形成以复杂的、成熟的社会意识为背景的价值对象系统。少儿期的个体具有模仿性强的特点,这一特点,无疑有助于道德单元的习得。少儿缺乏成熟的思维机制,还不能从理性层面、在实质上把握外部道德形象的内在精神世界。因而,只有通过对直观道德形象的感性层面的模仿,他们才可能有效地从外部吸纳道德单元。少儿在对于道德形象的不断模仿中,可以逐步养成与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相吻合的行为习惯。道德单元一旦变成习惯而稳定下来,就会对个体产生持久的、难以磨灭的影响。

在个体发展的青年期,应当重点进行价值对象教育。青年期的个体,思维能够达到对社会生活事件的意义进行概括的水平,逐步形成抽象的理论思维,对历史与社会的本质有可能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青年的自我意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能够经常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并有可能从自我与外部的关系、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关系来促动自我完善。这一时期的个体,对于人应当以什么作为奋斗目标、人为什么活着等等问题,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对于价值对象及其选择等问题十分感兴趣。显然,这些情况为进行价值对象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假如价值对象的客体是少儿期的个体,那么,这样的受教育者既不会对教育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又限于心理发展水平而难以真正理解这些内容。

道德单元教育是向个体传输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要素,故属于道德教育的基础层次。而价值对象教育是指示出道德行为的正确方向,是在个体已具备道德单元的基础上更高一级的层次。这两个层次尽管互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都为完整的道德教育所必需。并且,道德教育这两个层次的任务并不是界限绝对分明的两个阶段。在低幼儿童中,尽管不宜于进行系统的价值对象教育,但在进行道德单元训练的时候,也可以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尽可能地强化一些价值对象方面的意识。例如,做好事的勇敢应当得到鼓励,做坏事的“勇敢”应当给予批评;对好人忠诚是对的,对坏人“忠诚”是错的。在适宜于进行系统的价值对象教育的年龄段,也不能完全排斥道德单元教育。在重点进行价值对象教育的时候,对于某些尚不具备或尚不稳定的道德单元,仍然要尽可能地予以补充或巩固。总之,我们将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层次化,其实就是主张在个体发展的适当时期,针对个体的年龄、心理特点,突出重点地实施某一层次的道德教育,但并不完全排斥另一层次的道德教育。个体的不同发展时期,尽管以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为重点,但这两个层次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又在不同时期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如果把道德教育的高低有别的两个层次,当作截然隔离的两个阶段,那仍然是无法取得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的。

片面理解道德单元教育或价值对象教育,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会造成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以价值对象教育取代道德单元教育,把道德教育归结为单一的价值对象教育;另一种倾向则是只强调道德单元教育,贬低或放弃价值对象教育。前一种倾向在“左”的思潮泛滥时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以政治目标教育取代道德单元教育,在本来适宜于进行道德单元教育的年龄段,也一概硬性地进行教条式的政治灌输。这种倾向现在已为大多数人所否定。但在否定这种倾向之后,不能不注意有可能出现另一种倾向。有人把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区别绝对化,认为道德教育应当完全排斥政治教育的内容。这种观点同样失之偏颇。如前所述,一个人的道德价值的实现,既有待于若干道德单元的具备,更取决于价值对象的选择。其中,一定的政治目标的选择,往往成为决定一个人所实现的道德价值的性质和大小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把道德教育完全归结为道德单元教育,完全排斥任何政治教育的内容,不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将其道德单元与正确的政治目标联系起来,那么,受教育者就不知道如果正确地运用习得的道德单元,甚至还可能将道德单元服务于错误的、反动的政治目标。由此可见,道德教育虽不同于政治教育,但不能完全排斥政治教育的内容。问题并不在于要不要政治目标教育,而在于政治目标教育本身正确不正确以及在什么时候进行这种教育。道德教育应当适时地帮助受教育者选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目标,使其道德单元指向于这个目标,以争取道德价值的正确实现。过去道德教育中“左”的搞法为什么错误?一是因为那种政治本身具有“左”的性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因为那种教育的实施根本不考虑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2

职业价值取向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服务与咨询,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笔者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并从多层面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设计编制了《20q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就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深人调查和研究,内容涉及“就业准备、就业意愿、择业标准、就业指导”等方面,调查样本来自2006届部分本科毕业生,涉及8个二级学院、21个本科专业、2313人,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充分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力求及时、准确地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动态,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咨询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希望能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1.职业价值取向突出自我导向,淡化社会价值。①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的主体意识正在日渐增强,具体表现为渴求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清晰的了解,在择业意向中,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主张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2.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向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注重自我价值的大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正在趋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时,将考虑的前三位因素是37.6%的毕业生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其次为“工作地点”20.1 0jo ,“薪酬和福利”1:3.9a/o。可见,当前大学生在对职业的选择上更为现实,首要考虑的是个人发展和经济利益,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正逐渐转向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为特征的“自我实现型”和以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为特征的“经济利益型”,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

3.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化。当前,我们正处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常处于自我的主观性与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最常见的表现为职业理想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的矛盾;既希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希望政府或学校能保障就业;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放弃专业、准备改行的心理。

4.就业期望值偏高,职业价值目标功利化。在就业期望值方面,不少同学定位过高,在薪水方面,31.2%的同学要求月薪200(〕元以上,在就业单位意向上,部分同学一心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上,一味追求待遇好、收人高、地方好,这种就业期望值也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毕业生往往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在目标追求上,偏重实际利益的获取。

5.职业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随着以“市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都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了解有关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洽谈会签订就业协议;参加社会上的人才交流活动来落实就业去向;借助于家长、亲朋好友、老师的推荐和自荐,主动上门到单位去寻找工作岗位;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就业信息网站上进行网上择业;采取先学习深造而后就业的策略;自主创业等等。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大背景下,影响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社会文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家庭等五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多元j隆、竞争性、自主性等特点所带来的自主意识,竟争观念都已渗透到青年大学生思想中,并从各个层面深入影响和渗透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促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短期化趋势,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方式多元化,择业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就使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变得多样化。

2.社会文化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人,国外的文化和思想传入我国,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土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往往表现出其多元性、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一方面外来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个性张扬,务实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庸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体系也随之乘虚而入,影响、渗透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当中开始滋长蔓延,导致部分大学生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逐眼前的个人利益,淡漠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的行为选择取向。

3,高等教育改革因素。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大部分大学生仍固守传统的自我认知和心态,从而导致择业时期望值普遍偏高。此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新的就业制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择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求稳,产生严重依赖心理;同时,在无奈之余,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眼前利益,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错误思想。

4.高校因素。高校有必要也有责任担负起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指导教育的重担,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都是强调一元的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排除、压抑与主流价值相背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取向。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对高校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并通过学校德育以外的各种形式如大众媒体、家庭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传统的德育模式和内容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和模式也相对滞后,常常偏重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就业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相对欠缺。

s.家庭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职业评价、言行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但一些父母重期望轻培养,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传统观念灌输给子女,从而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此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也深受其所属的同龄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从众倾向。

三、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取向的方法

1.积极开展正面的社会典论宣传。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就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来讲,主要是应积极创建正面社会舆论环境,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应坚决支持,大力弘扬。此外,社会和高校应该积极宣传和渲染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因素,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挖掘往届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过程中蕴藏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

2.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化具有教化、塑造、认同与整合、积累与遗传等功能。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必然要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影响和折射,因此,一个健康积极的主流社会价值导向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要在大学生中加强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教育,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弓i导大学生自觉地抵制庸俗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将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实现建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真正达到个人和社会双赢。为此,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个人与社会统一,以社会为本;坚持义与利统一,以义统利;坚持艰苦创业与物质需要满足相统一。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3

1.我们是在何种境遇下开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这是一个彰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问题。如同不应脱离现实生活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抽象的知识体系一样,也不能无视时代境遇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转变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作为一门研究德育的全球趋势与本土策略之间交互作用的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球化现象进行的理论回应。当代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生活世界的转变必然要求学术研究的范式创新。多元现代性型塑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也催生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在多元文化主体及其思想主张竞相博弈的实践场域中,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学科特有的解释原则,反思自身传统和国外理论,形成学科研究的核心论域与共识性的研究意识。

2.我们何以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这是一个关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的问题。在资本逻辑和多元思潮的共同作用下,人类的精神生活日趋空泛,“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和信仰危机、精神世界的庸俗化和道德沦丧、寻求感官刺激和沉迷相对主义”等成为时代的精神病症。[3]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与价值选择的多元取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即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基础,以对抗全球性的精神危机。比较研究的多维视野能够超越单一视角的思想阈限,整合人类历史中关于思想传承、政治教化和道德养成的文化资源,在同他者的对话交流中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向度上,提供国外的比较经验,使本土研究具有国际视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

3.我们究竟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哪些内容进行比较研究?这是一个体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问题。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是培育信念信仰、养成道德人格以及调整社会关系的政治实践,以价值观的传承和再生产为核心。每个社会都有体现其意识形态本质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中外思想政治教育都承载着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使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任务,是力求建构同转型中国相适应的规范系统,培育整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意涵和实践追求,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实现方式,使其嵌入日常生活世界,转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道德选择。西方国家也在积极开展培育共享价值观、弘扬良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社会秩序的道德实践,发挥社区、社团和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创设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载体,实现个体、社会和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些途径与方式能够为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参照视域。

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基础,“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4]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外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根本差异在于是否坚持思想的主体性、问题的针对性以及方法的科学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研究,不仅包括对各国教育内容本身的经验描述,更注重探求比较研究得以成立的思想原则,它不是价值无涉的中性描摹,而是内隐着特定的世界观和价值承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追求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跨文化分析,反思性理解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经验,对文化、传统和习俗等思想资源进行对比研究,帮助我们洞悉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教育政策。

1.可通约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来自于多元文化传统和方法论取向的研究对象,尽管存在思维方式、价值立场和研究策略等方面的差异,但在追求德性修养和人格养成等方面是共通的。世界各国都在以政治教化的方式培育意识形态认同的精神基础,追求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观念,要求从宏观视域来理解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及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关系,在“一”与“多”不断往复的辩证运动中,实现从“一元视角”向“全球视野”的观念转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向表明,比较研究寻求多元话语的相互承认和理解,探寻彼此之间借鉴的途径方式,在自身传统与域外经验的统一关系中,思索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建构普遍化的知识类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秉持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价值立场、概念框架和解释原则,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重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思想形态和话语体系,使中华文化的特质为他者所认知认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并非是静态的固定结构,而是中西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时空“双重转换”的作用机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西方文化的本土转换,推动传统的重塑与观念的整合。

2.历史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植根于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和开放的意义系统,深入理解和评价一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到决定教育制度的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中去。比较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演进的历史进程,应注重分析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传统对当代的影响,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比较研究具有具体的历史规定性,应当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展规律、传承模式和作用机制。历史是世代积累的文化沉淀,每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均形成其特有的思想主题、信念信仰和价值追求,只有具体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演进中的历程与观念,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感。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内蕴的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位一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把价值准则内化于个体、价值取向具体化为社会,以及价值目标整体化于国家。作为时代命题的中国梦的表述,就是将抽象理论转化成与每一位社会成员内在关联的日常生活形式,国家意志和个人意愿通过“梦”的表述具体化和亲近化,将每个人的梦想与整个民族的愿景融为一体。

3.中介性。中介是比较研究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辩证运动,提供了国外理论向本土转化的可能性,使外在的思想资源转变成为我的存在。在通晓人类文明总体性进程的前提下,使多元文化的理论和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动学科更高水平地发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跨文化研究应当超越主客二分的观念,从“我-他”对立走向“我-你”对话,将不同文化传统中关乎政治教化和价值传承的概念范畴梳理出来,再将其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时代语境中,赋予其本土化和时代性的解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试图建立一种能够对本土及域外道德教育具有解释力和分析力的结构图示,既非普遍主义的规范理论,也不是特殊主义的局部经验,而是带有地方性特点的中层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克服简单罗列各国现象的直接性,也要抵制将西方的理论方法不加分析简单移入中国的片面性,而应包含理性审视与客观评价。思想立场的主体性同全球化的普遍性是并行不悖的,愈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便愈加珍视不同民族参与全球文明进程的独特路径。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性活动,实现本土立场与全球视野之间的会通,各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与人类文明的共性之间,由于持续地接触和交流,不断地汇聚为普遍性的世界文化。

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意义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义在于以全球视角聚焦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问题,坚守学术研究的立场和追求,既寻求贯通的共识,又鼓励多元的差异,在两者之间找寻一种动态的辩证平衡。比较研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在于推动各国间的对话,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融合创新。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中,基于自我认同与相互承认基础的文化融合表达了人类文明新的“共相”,能够为多元主体提供精神生活的意义价值。当代世界各国关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植根于自身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必须辩证地加以分析和批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考虑自己的国情,创新特色路径。

1.视域融合。比较研究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相互敞开的思想活动,通过文化对话实现意义价值的共识性理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创设多元主体间对话的空间,使研究者超越个体的单一视界进行整体研究。多元现代性的时代,每个民族参与全球发展的路径都是独特的,要葆有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珍视与对他者文化观念的尊重。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和而不同”的精神追求,只有在明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诉求和动力之后,才不会以国外的某些理论范式为普遍模式,免于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普遍模式”。

2.启示借鉴。直面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与思想方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与精神追求,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优势与西方文化的特点有理性判断。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价值无涉的镜式反映,而是葆有研究的文化自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特定的价值追求。当代俄罗斯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就在于重塑民族的精神道德基础,唤醒民众关于历史的集体记忆,构筑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根基。“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不仅是为了把握其运动规律,而且还要探讨相互借鉴的途径,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的发展”,[5]建构一种能够对本土及域外道德教育具有解释力和分析力的中层理论,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比较研究可以吸收借鉴不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转换域外理论和经验,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化和民族化。

3.彰显自信。价值认同不仅是个体的自我建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通过与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能更好地觉解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伴随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当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将愈加彰显人类视野、时代精神和实践理念,在解决信仰迷失、意义失落以及价值虚无等人类性思想文化危机中,贡献不同于西方理性文明的中国智慧,为民族文化赋予世界主义的情怀。在传播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寻求自身经验的中国表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资源。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本土化,方式是全球化,凝练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同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世界性的影响。“只有通过对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我们才可能发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6]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到的实践经验。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既植根传统又面向当代的开放体系,不仅关涉当下具体的道德境遇,而且关联着历史与未来,凝结成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展体现为“综合创新”,实现民族性与全球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在当代西方世界复归德性伦理的理论观照下,复兴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仁爱”、“和合”、“忠信”等民族精神,使其融入到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之中,将中华民族共有价值理念内化为生活精神,外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选择,使民族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理想信念和价值信仰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之间建立起思想承传的血脉联系。创新弘扬中国精神的传播方式,在全球现代性的浪潮中,展示中华文化软实力,形成兼具世界视野和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赢得国际话语权,体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4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道德教育 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进入我国的西方社会思潮非常多,对我国人民及其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思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风靡于西方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对现代性、现代化和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人文与哲学思潮,对人的地位、人的思维、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提出了诸多创造性的观点,对我国广大青年及其道德教育产生了诸多的冲击[1]。我国现代化已经行进到今天,很多现代文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消极性,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诸多兴趣。因此,研究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在简述后现代主义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多重影响,并提出如何趋利避害地推进我国道德教育健康发展,以期为当下青年道德教育的实践行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作为与现代主义相对应的一种社会思潮,来自于对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思潮的反思[2],内涵丰富多彩,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

1.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现代主义在给西方世界带来科技发展、知识增长、财富增加和人类进步等诸多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诸多灾难和悲伤,比如严重污染环境、大量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以及导致人文精神信仰的迷失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反思现代主义的新思潮――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它在批判现代主义的缺陷和弊端的同时,对现代性与现代精神本身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和重构[3],形成了自己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和理念。总的说来,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事物的具体性、有限性、变动性和人类科学的暂时性,强调思维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具体说来,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和特征如下。

一是反对理性至上与科学至上,提倡重视人的非理性和情感世界。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的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的一系列伤害,提出了我们应该反思单一地崇尚理性和科学,多关注人类的非理性和情感领域的东西,反对知识霸权。

二是坚决反对中心论和一元论,主张世界应该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反对统一性和同一性,提倡个性化与差异性。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给大自然和人类带来的恶果,提出了我们的世界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应该是强行的统一化和同一化;人类自身也应该是多样化,有着自己的个性,应该是有差异地发展。

三是反对权威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对人类的压抑和束缚,提倡人类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带来的权威思想,主张人类应该是自由为本性的动物,反对对人进行禁锢和同化,主张解放人类,还人类以自由之身。

四是倡导对世界的关心和爱护。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下现代社会各种失范失序的现象,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团结、相互关心。

从以上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想展现了一种后现代哲学思辨的特征,彰显了一种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也具有一种后现代美学的特征,彰显了回归自然与回归人性的理想愿望和人们的实际诉求,彰显了个性化、价值多元化、情景性和非理性等众多的思想特征。

2.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正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具有以上诸多的特征,这种思潮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4],具体如下:一是从思考世界来说,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新方式,那就是从和谐、多元的世界去理解整个人类和自然世界;二是从教育视角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我国整个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三是从哲学视角来思考,后现代主义思想为西方哲学世界提供了关注的新天地和新领域,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四是从理论发展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为其他思潮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理论视野。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

由上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包含了诸多积极和消极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会对我国道德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和教育的对象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要求道德教育的目标注重个性发展、德育模式要强调受众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和师生互动、要求教育方式要更多地采用道德对话的叙事方式行进、要求道德教育的评价要多元化思考等等[5]。除了这些积极的影响,也还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1.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目标、教育课程、教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评价和教育方式带来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影响,比如促使道德教育课程开发主体由单一的国家垄断发展为今天的多种课程开发主体,从而导致道德教育出现了多种课程的格局;促使道德教育目标从单一的学科知识和道德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转变为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培养、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世界的训练;促使道德教育内容从单一的知识学习转为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种综合型的学习内容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理念也由单一的灌输政治思想理论发展为多样化的教育理念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从单一的结论性评价发展为包括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方式等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的方法日益多样化,传统与现代教育方法相融合,呈现一幅多元化的方法体系运行状态。

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后现主义思想对道德教育客体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6]:其一,后现代主义主张世界是多元的,认为应该尊重个性的差异性,反对单一的思维方式。这种主张非常契合喜欢张扬个性和自由创新发展的青年群体,这极大促进了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和精神品质的培养发展。其二,后现代主义主张世界应该和谐文明和平等相处,这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宽容、团结、协作、合作和互相尊重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主体的积极影响,表现为促使道德教育的教育者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改变自己的教育内容等。

三是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倡导一种人与人相互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这对道德教育领域中过去教师占据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地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平等化,应该互动交流。

四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现状,引发了道德教育目标的积极变化,使之转变为更多关心教育客体群体内心世界的发展情况,致力于培养心智健全的人;同时,促使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化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改过去单一的功利化道德教育价值取向。

五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模式和方式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倡导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反对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这就引发了我国道德教育模式从过去单一的教师说教式变为采用一种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和方式,积极推行师生道德对话和生生对话的教育形式。

六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要关心现实生活世界和每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问题和危机,这引发了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视域更多将现代化带来的问题作为教育内容,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促使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问题意识日益增强。

2.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想除了对我国道德教育具有诸多积极的正面影响外,也具有诸多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道德教育的内容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去中心论和多元化,对于我国道德教育中提倡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和践行,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提倡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思想世界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尤其是表现在促使他们信仰世界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表现为过于追求个人的价值和缺少社会责任感,喜欢叛逆和过分追求标新立异。

三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包含了诸多消极的东西,比如片面反对科学和理性、反对统一性、主张价值观多元化等等,这些对我国道德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宣传教育和认同。

三、回应后现代主义思想,推进我国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上可知,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喜忧参半,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7],这些都是我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行进中必须要注意的。总的说来,我们应该辩证地处理好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冲击、影响和挑战,努力做出积极的回应,将之作为我国道德教育获得新生的契机,从而推进我国道德教育不断改革发展[8]。

积极构建科学和人性兼顾、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与理念,推动我国道德教育健康发展。这要求我国道德教育吸取后现代主义的人性化思想和克服其过于非理性化的思想,坚持人性化和科学化的价值取向,兼顾个性化发展和共性教育价值取向,将我国道德教育纳入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轨道[9]。

积极整合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模式,推动我国道德教育模式和方式复合型发展。这就要求在我国道德教育行进中,我们务必要建构一种兼顾师生作用的新型关系,使“权威德育”向“人文与生活德育”转变;积极整合道德对话式的教育模式和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学习融合起来;积极整合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形成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方式。

从教育内容上,我国道德教育务必要坚决避免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负面思想,让学生将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区分开来,让主流价值观成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思想,将理论教育和生活世界紧密结合,一起融入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从教育目的上,我国道德教育务必要积极将道德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标,转变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道德教育目标,推动我国道德教育素质化发展,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共性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建构一套兼顾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优点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

总之,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反思现代性的一种社会思潮,为我国道德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可喜可悲的变化和影响,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启示。这是非常值得我国道德教育积极回应的时代课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只有辩证对待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诸多影响,有针对性地建构起道德教育世界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我国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永远闪烁着道德伦理之光。

参考文献

[1] 刘贤礼.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高校道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8).

[2] 武文锦.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理论特征[J].高校理论参考,1994(6).

[3] 潘婕.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0(5).

[4] 梁斌.后现代主义缘起及其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求索,2013(12).

[5] 林雯月.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 胡侠.新时期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

[7] 张玲,杜朝举.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5).

[8] 解如华.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高校德育改革[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4).

[9] 史佳莉.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德育思考[J].华章,2014(3).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5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特征突出表现为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多元主体相互配合、有效互动的治理运行模式。多元治理主体的结构能够有效规避传统社会权力运行机制中的集权与运行层级高度集中所导致的腐败问题,但是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即多元治理主体的价值观整合问题;同时,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也必须要处理好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分歧与矛盾;此外,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不同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目标追求等都可能出现巨大的差异和矛盾,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共识,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最大公约数”[6],这也使其具备有效整合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不同诉求的价值功效。在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导向性、凝聚性、协调性和教育性价值功能。

(一)导向性价值功能

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对于如何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前进目标和价值导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力保证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模式中,从国家层面看,国家政权运行所追求的是多元治理主体的民主参与、自由协商,同时强调这种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这些特点正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化、民主化价值诉求;此外,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实现未来国家的治理更加科学、有效,进而有力推动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和长期稳定,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从个人层面看,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对个性的自由释放,同时也要看到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给人们思想意识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于出现一定程度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目标的认同危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给每个人提出了最基本的目标要求。每个人都公平享有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但是在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必然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个人对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并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明确价值导向。

(二)凝聚性价值功能

过去三十多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利益格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利益多元化冲突,势必对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一定的阻力,因而,我们必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使每一个人都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运行特点表现为:“国家治理不是政府一家‘唱独角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意味着在发挥政府治理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将政府的‘他治’、市场主体的‘自治’、社会组织的‘互治’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体的治理职责,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共同实现良好的治理。”[7]也就是说,在这种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下需要促成政府、市场及公民个人各方意见的高度统一,行成共识,有效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多元价值主体的共向性发展,从而保证国家治理体系的良性运行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具有引领和整合社会价值观念,凝聚社会力量的强大功能。所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的凝聚,有效推动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三)协调性价值功能

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开放性工程,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层次化特点看,政府-市场-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协调,而政府、市场内部各个层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需要有效解决。其次,从治理结构运行的角度看,现代国家治理所表现出的分权化和网络化特点,“政治系统内部日益分权化、部门化与碎片化”、“国家治理日渐从等级科层制走向平面型的协调网络”[2],所以,这需要我们有效协调与整合各方意见,消弭种种分歧与矛盾,促进权力体系的共向运行。最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其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这需要我们找出有效的方法去协调和化解这些矛盾,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其适用范围的广谱性特点,使其具备了作为政府-市场-个人之间缓解矛盾和摩擦的“剂”作用,这也就突出表现了其在处理多元主体利益、权力争执中的协调性作用。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协调性价值功能。

(四)教育性价值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核,理所当然的具有强大的教育性价值功能。首先,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政权的良性运行、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足,但是这都需要有一个充满民主、法治、公平等精神作支撑的现实环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正体现了这些价值要求。因此,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和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正义等先进精神品质,这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意义深远。其次,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很难保证在此过程中不受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对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教育和引导,使其能够对特定时期的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并及时做出调整,从而确保改革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后,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环境下,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够有效凝聚社会各界的思想价值,达成行为共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终归是要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践行和共同参与来实现,这也就决定了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所以说,在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突出的教育性价值功能。

二、国家治理视域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已然成为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发展共同体。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价值功效;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要有效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政府日常工作之中

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其自身首先要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作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彻底融入政府的日常工作之中。首先,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和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其成为政府公职人员长期开实践活动中深入领会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找到自身岗位现实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促使其形成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品质。其次,各级政府所制定的各种大政方针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相适应。政府所制定和即将实施的各种政策方针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价值要求,对于符合的,要大力倡导和推进;反之,则要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三,各级政府部门在现实工作中检查和总结评估,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标尺和改进方向。评价一个单位或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的得失与否,不能仅以是否完成任务为标尺,还要考虑其完成过程中实质上的有效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合法性自然有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范作保障,而有效性实质上就是工作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严格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改进,保证了工作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对工作业绩的效益评价,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价值标尺的功能和作用。第四,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改进政府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符合各自部门特点的价值准则;在工作过程中更要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切实提高本部门的工作热情、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从而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社会治理过程之中

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催生了无数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其价值效用的发挥也必然回归于社会。社会核心价值观效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社会治理效果的好坏,而社会治理成效的优劣又是国家治理有效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将其有机融入社会治理的过程之中。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氛围,要广泛进行理论宣传、并深入研究阐释其理论内涵,使之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机构要千方百计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和价值意义。正如同志所讲:“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4],要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个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次,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基本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从而发挥社会意识与行为有效整合对社会治理的强大推动作用。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运行中的重要参与者,是各种利益集团或价值主体的系统化整合所形成的价值共同体。每个组织或团体都有特定的价值主体,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效整合社会多元主体的价值观分歧。也只有各个社会组织和团体顺利达成高度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共识,才能有效推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意义。第三,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要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积极引导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感知,有效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开展面向大众的主题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第四,社会治理的有效运行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双重保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道德是整个社会的自律法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整个社会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同样,在法律建设的过程中也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8]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

自1965年法国学者保尔•朗格朗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现代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终身教育所倡导的是“教育既要贯穿人的发展的一生,又要覆盖人的发展的全部”[9]。终身教育体系既包括制度化、正规化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各种非正式化的教育活动,因此,对普通民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彻底的方法是将其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8]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种非正式化的教育活动中。要努力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类校外教育活动的交叉点、契合点,善于运用和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教育引导人们自知、自觉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教育、休闲教育、老年教育等各种非正式的教育活动之中。第三,要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和方法,努力探寻在新时期教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化手段。特别是在当前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有效利用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和载体,善于运用各种大众化的媒介手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和加强网上教育、宣传渠道的拓展和建设。第四,终身教育所倡导的是活到老、学到老,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要通过各种制度化或非制度化、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和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与每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紧密相连,一生相伴的教育活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始终。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6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促使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理性信念,实现其身心和谐发展

现阶段,社会多元化的特点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其中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不断相互渗透,本土文化同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同时也伴随着新价值同旧价值之间的激烈碰撞,大学生因为自身阅历较浅以及社会经验的欠缺等问题,未形成一套高度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对其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种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淡化等问题。对于人生的选择,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人实现更好的发展,而相应的一个错误的价值观则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性作用。在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受到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出现一些过于极端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给自身发展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这样一种情形,高校采取的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行为更加规范,对于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发挥出了有效地积极作用。

(二)能够更好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经济发展、利益关系以及组织形式也都迸发出了一种显著的多样化特点,同时,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中,人们有更多的自主性。基于社会多样化需求以及大学生自主性日益增强的现状,在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因此也就需要坚持教育模式和方法的不断创新,以此实现其教育时效性的有效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实际上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期望功能与具体的显示功能的协议程度。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有效丰富,还能够有效推进教育工作模式及方法的不断创新,从而给思政教育工作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最终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时效性得到明显的增强。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基于世界文化互相交融的思潮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强化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更加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地位,同时对于引领社会的不断进步,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念存在偏差

在多元化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熏陶,形成了具有较高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探究性强的活跃思想,同时,还有着多样的价值选择和强烈的价值诉求理念。但是高等教育在培育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却忽视了对民主、文明、和谐理念的培育;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培育大学生遵纪守法还要培育大学生对自由和公平的认知和追求,对于法治的诠释和探究;高等教育在追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时,更不能忽视对于心理的诉求,培育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诚信友善的思想品德,以及处理危机的应急技能;大学生高等教育还要在理论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培育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自我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针对性缺乏

1.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内容的单一化也导致了针对性的严重缺乏,没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其培育内容也并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及思想特点。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时代性不强,内容陈旧,未实现与时俱进。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培育内容也要随之进行不断的更新,其更新工作也要紧密的结合社会实际生活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来执行。

3.随着我国社会事业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但要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审美视野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的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不完善的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1.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在现代高校教育体制中,相应的学生考核机制基本上也都是以考试为主,对于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培育方面没有一个足够的重视。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一个较强的自我学习意识,学习目的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呈现出一种普遍的思维懒惰等问题。

2.高校学生价值观培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低下问题;在部分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严重缺乏责任意识,对于学生为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而任其自流发展,教师的示范作用和主导作用也未得到有效地发挥;另外由于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以及视野的狭隘都会培育质量和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目前高校在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评价工作中,只是单纯的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而对于学生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相关层面的评价所实施的工作还远远不到位;过度的重视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可,而忽略了学校管理者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等不同实施主体来开展科学有效地教学培育反馈和评估。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单一

在高等教育院校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课堂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在各方面的表现中突出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目前的高等教育培育方法单一,而这样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上多增加一些创新思维。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价值的多元化,是目前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的一现实背景,它的出现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以及新要求,我们也就迫切需要坚持现有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的不断更新,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脚步,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及全面发展。

(一)更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念,注重全面发展

高校在培育过程中通过学校全方位的教学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渗入到各种文化活动中,提高大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推动社会发展水平的新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该是超前的,不能只是以被动的形态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的后面,应以积极主动的形态在社会实践中起到先导作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突出公民的主体意识,注重自我的发展,进而促进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良好素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的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评价机制

一套完善、科学、公正的评级体系,是培育效果和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利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最初的由中央文件的制定,到后期的理论宣传再到具体领域的贯彻的和落实,最终再成功转化为当代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一种价值观念,这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过程。为保证每一过程的顺利实施,也就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评价机制。而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的构建,也需要多种策略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进而能够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处理,并在培育实践中长期的坚持下去,有效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育的更深入、更广泛和更持久。

(三)加强培育方法创新性,激发学生兴趣

作为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不懈动力,创新意识应该渗入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在培育方法和内容上要不断的创新,与现代化社会发展共同进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方法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和途径,需要准确把握社会经济体制和大学生心理变化和情感寄托,从而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根据诉求来创新培育方法,由才能够突出价值观培育的效果。

(四)充分地发挥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教育者是培育的主要力量,他们具有高超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高度,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合格的教育者才能够提高教育工作的信服度,达到较好的培育效果,所以,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必须组建一支知识渊博、思想敏锐作风严谨的师资队伍,不断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确保能够以德服众、德才兼备,保障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能够成功顺利的进行。

(五)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不断优化,充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1.有效提高培育内容的针对性,不断强化培育效果

(1)紧密观察和掌握学生愿望要求和思想动态,试着从大学生兴奋点和关注点着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从大学生的具体需求来开展。

(2)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要进一步突出主题,实现培育内容的不断优化,有效提升培育内容的针对性。

(3)切实推进价值观培育内容的不断创新,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围绕价值观培育开展相应的系统科学的研究,随后根据研究结果来更新其培育内容。

2.更新内容的时代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展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务必要紧随时展步伐,在总结之前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培育内容的有效更新,保证其能够永葆生机与活力。

3.增加培育内容的层次性,切实符合学生实际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专业细化程度也不断加深,同时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层面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差异,所以,基于这样一种形式,就需要大力强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内容的层次性,不但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

四、结语

21世纪是一个竞争与发展并存的时代,对于新时期大学生而言也只有具备了强硬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促使其在应对各项挑战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一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对当代学生而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首先必须要具备一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就需要不但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更要重视学生道德修养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坚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另外,坚持教育理念和模式方法的不断创新,促使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静静.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麦麦提力・艾孜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3]王卫国.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4]王丽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

[6]吕金洲.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146-147.

[7]王开琼.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J].品牌,2015,03:205-206.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7

[论文摘要]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基本现状值得关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失调,致使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不断出现矛盾冲突。通过分析这两方面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并从以人为本的哲学角度出发,思考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整合对策。

高等教育主要从事高深学问的应用、创新和传播,在现代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当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以后,高等教育将由社会经济的边缘进入到社会经济的中心,国家、社会、个人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并导致在高等教育价值的取向上不断涌现出矛盾冲突。因此,思考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现状

所谓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指高等教育主体对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以及在其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教育选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要根据不同主体的要求来调整其价值取向,从而产生了矛盾与冲突。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高等教育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在不断地交替演变中前行。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使人才的培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符合国家、社会的要求,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人、尊重个人的价值和主体性,通过教育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以社会价值为取向的高等教育,强调高等教育要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人和教育被作为实现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直接工具,忽视个人价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个人价值为取向的高等教育,个人为了获得利益把社会、教育当成利用工具,而对全面素质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视而不见。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两者看似矛盾但并非截然对立,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文明进步又终究是由社会主体的人来不断地建设和发展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权衡与选择,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不应该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看不到两者的辩证统一。

2.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在20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矛盾冲突,表现在通过何种教育价值取向来满足利益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崇理性至上,追求真理,它注重研究物质世界,注重获取对人类生存、发展、享受的工具的合理性。高等教育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它重视对人类处境的终极关怀,注重获取人类生存、发展、享受的工具的及价值的合理性。在国家和社会主要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时代,人越来越被看作为单纯的劳动者和消费者,生产和消费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目标。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下,忽视了对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致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道德信仰、价值理念等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作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价值取向,推进二者的融合,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无疑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在客观上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时代性与进步性。同时,也涌现出了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即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现。分析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现代性价值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人类社会的现代转型不仅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使人们的道德信仰和价值理念也出现了重大改变,引发社会生产关系的异化和人自身的物化。现代人在追逐和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又被物质财富所物化,迷失了人生的价值方向,人类正经历着现代性价值危机,这就产生了物质主义、科学主义、虚无主义等现代病症。人类似乎摆脱了社会的约束力,享有了充分的自由,实际上,人类是面临着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等方面所带来的新危机。在这种现代性境遇下,就已经预示着高等教育出现了现代性价值危机问题。因为高等教育已经以现代化为目标导向,对学生进行无原则的知识灌输,以形而下的技术塞满头脑,忽略了人的完整的精神生活,对知识和技术的重视遮蔽了教育的主动性,沦为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因此说,高等教育的现代性价值危机是其价值取向产生矛盾冲突的一方面原因。

2.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客观存在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的突出特征是具有人的主体性。“所谓价值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与人、主体的本性和特点相联系,直接表现和反映人的目的、需要、能力。价值是以主体为尺度的,是依主体不同而不同、依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的”。②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与特定主体相联系的,具有明显的主体差异性,这种主体差异与高等教育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出现价值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将会与社会现实发生诸多矛盾和冲突。从形式上看,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的自主选择,但它不是纯粹主观的,因为价值主体的价值需要总是受到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价值主体只能在社会历史所提供的条件下考虑并提出自己对高等教育的价值需求。因此,高等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多元化中协调和明确价值主体的共同目标,对价值取向进行整合思考。

三、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如果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不加以自觉协调,将会导致高等教育对人的培养趋于片面化,与其终极目标有所背离。因此,针对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危机和价值主体的多元化问题,迫切需要从价值主体角度出发来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从而解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

1.以人为本——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社会中感性现实的人的实践,致力于人的全面本质和自由的实现,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人与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这也是人类为之奋斗的最崇高的理想。在这一崇高目标理想指导下,高等教育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人也是社会存在物,同时,人有理性、有意识,具有精神属性。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③。具体说来,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就是促使“个体”的人的解放、发展和完善,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使个体社会化,成为社会所要求的尽可能完善的人,以便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所以,高等教育更要以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己任,将人从自然状态中提升出来,将个人的全面发展同个性发展、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塑造成一个充满主体意识和智慧力量的人,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地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能够不断地传承人类社会文化和文明。

2.以人为本——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理念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价值主体及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导致高校的管理和教育理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但是从价值追求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过多的立足于国家的发展目标,从而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理念。“‘教育不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了人才’,‘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④。由此可见,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高等教育理念,精确地表达了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及其理想追求。在不同的时代或阶段,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它的时代特征和目标。现阶段,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目标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并适应新世纪的政治、经济、科技、综合国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坚持以科学、人文、创新融合为一体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质的一代新人,从而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3.以人为本——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时代精神。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弘扬先进文化、塑造科学精神、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使命。因此,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与要求。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以时代的精神培育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和社会。面对现代化中物质主义、科学主义、虚无主义及功利主义等价值危机,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日益显现,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不仅要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还要使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形成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2〕孙伟平.价值论转向--现代哲学的困境与出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56.

〔3〕刘智运.大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9.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篇8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18104

党的十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基本内涵。在这个基础上,方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世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蕴含着多种社会思潮,尤其是每当社会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时候,社会思潮就越风起云涌,对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全球化浪潮激起了社会思潮的发展,给高校校园带来许多新的气象和观念,大学生受到双重思潮影响,即社会层面的社会思潮和校园层面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多元化无法避免。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

一、社会思潮多元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念困惑与冲突

社会思潮是反映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不管是科学社会思潮,还是人文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的影响往往由潮头演变为潮流,影响着大众。

(一)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双重社会思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的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食粮,但是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随着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由于高校的开放性和特殊性,高校成为滋长社会思潮的温床,许多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广泛传播,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历史的视角看,随着新文化运动、等各种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高校逐渐形成了社会思潮潮头不断涌现的传统。在当今时代,大学生生活在潮头不断涌现的校园,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可避免,由此形成一种循环,大学生一方面接受社会思潮潮头的影响,对其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动,另一方,社会思潮的潮头走向社会形成潮流,反过来又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这种循环和双重影响,可能产生两种情况:一是潮头的价值观念、潮流的价值观念基本一致;另外一种是潮头的价值观念在形成潮流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甚至是变异,形成多种价值观念。其中,后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影响更为深刻。由于经历过社会运作、群众实践、社会演化的社会思潮往往比较复杂,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许多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困惑与迷惘正是由此而生。

(二)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21世纪的大学生最彰显的特征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显现。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学价值观念与大学价值观念的冲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中学阶段是形成一定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阶段,学校的价值观念教育比较系统和稳固。这一时期,在一定程度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往往停留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稳固性比较强。但是,一旦进入大学,中学阶段的价值观念面临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由于大学的开放性远比中学强,校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形形的价值观念蜂拥而来,导致有些学生不知所措,应接不暇。如何衔接大中小学的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极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其二,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

,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逐渐被解构,现代性的价值观念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起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毋庸置疑,现在有不少大学生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价值观念,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传统伦理价值观念、传统家庭观念、恋爱观念、学习观念等,尤其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如何面对现代性的价值观念,诸如大学生的恋爱观念、社交观念、市场观念等――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一些大学生陷入价值迷雾。

其三,理想的抽象性与现实的具体性之间的观念冲突。从中学考入大学,大学生往往带着某种理想和憧憬。由于受既定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期望,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有些学生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的抽象性与现实的具体性之间存在的差距,导致价值观念上的困惑、迷惘。尤其是贫困生、西部地区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实困惑、现实困境与他们的理想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换言之,进入大学之前的想象与进入大学之后的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成长。

其四,个体主义价值观念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在传统的观念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中小学阶段养成并初具雏形,但是进入大学之后,面对校园的丰富多彩以及个性张扬的现象,个体主义价值观念日益凸显,许多大学生努力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里游离出来,甚至摒弃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的冲突,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尽管这些冲突存在一定的重复性,但是,彼此关注的角度点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不同。针对这些价值观念的冲突,必须要追根溯源,才能为化解这些问题提供条件。

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困惑的原因分析

(一)资本的诱惑力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养成

改革开放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增加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生活,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物欲的膨胀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毕竟“物质带有一种令人愉悦的、诗意的诱惑力” [1]。这种诱惑力不仅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人,还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于物欲的膨胀,使得社会上产生的资本拜物教观念不断得到滋长,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和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拜物教观念” [2],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相反,拜物教观念的魔爪不断伸向大学生,影响他们对资本的看法和观点,甚至有些学生经不住资本的诱惑而误入歧途。近年来,高校校园逐渐出现各种形式的拜物教观念,金钱拜物教的观念尤为严重。从大学生相亲的“拜金女”到“拼爹时代”的歪风邪气的滋长可以看出,新时期大学生的拜物教价值观念有抬头之势,资本的诱惑力渗透到许多人的心灵。

(二)现实的残酷性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

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必须要正视社会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从进入校门就开始考虑毕业后怎么办的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他们的人生目标和未来,而近年来就业的严峻性直逼大学生不得不思考未来的出路。在就业引导下的生存方式,使许多大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在专业选择、学习路径选择等方面日益趋向功利性。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学生求学之本,就业情况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以致它具有不可克服的诱惑力” [3]。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滋长,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此外,由于一些大学生在家境不佳的情况下进入大学学习,他们不得不考虑生存问题,毕竟高校的消费越来越高,如何谋求生存,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纷纷跑出校园寻求兼职、发传单等各种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倾向日趋严重。

(三)个体主体性彰显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养成

当今的大学生与过去的大学生不同,个体的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日益增强,集体观念受到严峻挑战,集体观念淡薄。应该说,追求个性发展、个性张扬本是一个正常的问题,但是,由于个体主体性彰显,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自我的追求也就不同,社会上的追星现象也逐渐渗入校园。校园亚文化的滋长为个体主体性彰显提供平台。大学生有个性是好事,但是个性太强,未必是好事。如何避免学生走向两个极端,调和他们的观念,同样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四)社会各种不雅现象在校园出现,不健康价值观念的传播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养成

毋庸置疑,许多大学生经不住这个时代的诱惑,在价值判断还未完全定型的情况下,容易在网络上、现实上被各种不健康的价值观念所误导。尤其是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给大学生带来极大危害,如社会上出现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一系列的问题,“引领罪恶的诱惑声不断淹没崇尚德行的热情” [4],导致一些大学生难以辨清社会现实,在各种形式的价值观念中处于迷雾状态,也就难以使他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

从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养成必须要及时引领,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困惑亟待主导价值观引导,才能避免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在当前,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成长,才能回到正轨、跟上主流。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对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宣传、弘扬和引领主流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必须要坚持以主流价值观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整体性

整体性思维是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重要思维,在精神领域尤为如此。当前,许多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部分分别有针对性实施引领,即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什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什么,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什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什么。这种思路有利于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针对性把握,值得借鉴。目前这种观点得到学术界不少同仁的认同和支持。

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必须要从整体性的高度把握,而不是采取切分法。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性是其内在要求,强化整体性思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本质要求。因此,“整体性植入法”可以有效地应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存在的某些方面偏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作为整体性呈现才能展现其魅力,才能增强其凝聚力和渗透力。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理想、信仰、伦理、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性植入将有效地化解这些困惑。毕竟大学生遇到的价值观念问题也是复杂性的、综合性的问题。不能单就某一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辩证看待、整体考虑。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必须立足于两个角度:一是基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角度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二是基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角度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前一个角度从整体性的范畴谈意识形态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后一个角度则更多地从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处理好国家发展、社会需要与大学生成长需要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的创新必须考虑这两个角度。为此,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必须要创新一元主导多元的机制、一元引领多元的机制、一元主导与多元共生机制等等。“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里强调一元主导多元,其目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大学生多元价值观念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大学生多元价值观念共生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域,校园文化建设尤为值得关注。高校是多元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舞台,也是青年人价值观念养成、多元价值交流的重要平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就是要抓住几个核心: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的建设。大学精神是体现一个时展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精神的诱惑”[4],大学生精神的培养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大学精神建设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地位凸显;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社团文化,不断培育新型校园社团、社团联盟等,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养成创造良好条件;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区文化,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社区度过,建设社区文化至关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在社区文化的观念、精神上做文章;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管理文化,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服务性管理的方式和模式,不断提高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批判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价值观念的滋长,铲除其生存的土壤,不断净化校园空气,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最有理想信念、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要找到人生发展的正确路径,必须有主流价值观来引领前进。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将是高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而必须长期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上一篇:集合概念教学反思范文 下一篇: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