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08

心理素质的含义

心理素质的含义篇1

关键词: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核心;概念;阐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67-02

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尝试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懂得相关核心概念的含义,然后再去具体指导如何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这样也许更有针对性,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个、性的词源学意义

(一)“个”的词源学意义

“个”的最初意义是:量词,指竹子的计量单位,犹竿。《史记?货殖列传》:“木千章,竹竿■个。”后来发展演变为以下一些意义。

1.量词,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如《礼记?大学》:“若有一个臣,■他技,其心休休焉。”

2.指示代词。这,这个;那,那个。

3.语助词。如宋.杨无咎《天下乐》词:“枕衾冷得■似■,■,些个■。”

4.正堂两旁的屋舍。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左个。”

5.“■”的简化字。

(二)性的词源学意义

1.人的本性。《易?■辞上》:“■之■道。■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泛指天赋,天性。(宋)王安石《上执政书》:“■■、草木,下所以■之,皆各得■其性而不失也。”

3.事物的性质或性能。《孟子?告子上》:“今夫水,搏而■之,可使■■,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水之性哉?”

4.现常用为名词性后缀,表示思想感情、生活态度和一定的范畴等。如,人民性,弹性、历史性事件、流行性感冒。

5.生命;生机。《左传?昭公八年》:“今宫室崇侈,民力■,怨■■作,莫保其性。”

“个性”一词最早出自何人之口,现在无从考证。其含义如下:

第一,事物的特性,即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如毛泽东的《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说:“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

第二,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兴趣、爱好等。如老舍《四世同堂》第一部十八:“当他的眼珠定住的时候,他好象是很深沉,个性很强似的。”

二、个性在各学科中的含义

(一)《辞海》:个性

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6]。

《现代汉语小词典》解释为:“个性:名,A.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B.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二)哲学中的“个性”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的性质”,是“为某一事物所独有的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特殊的东西”。

(三)心理学中的“个性”

“个性(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原来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引申为任务、角色及其内心的特征或者心理面貌。在心理学中,个性与人格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性与人格都是同义词,二者均指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和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狭义的个性通常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即个人独具的心理特征;狭义的人格通常指个人的一些心理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有时,甚至仅指个人的品德、操行”。

(四)教育学中的“个性”

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包括教育)的相互作用(内外化),形成由多种素质(体能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情感素质、行为素质、语言素质、社会活动素质等)融合而成的独特社会性。个性核心内涵应该是个人立足自我、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品质,是个人能够自觉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不断超越自我的自主意识。

(五)社会学中的“个性”

在社会学中,个性是作为群体的特殊形态而存在的,是作为社会的个体在社会领域中起独立作用的社会性质。这就是说个性与社会性是相互统一又是相互独立的。

三、个性化的含义及个性化中“化”的含义

(一)个性化的含义

“个性化:文学艺术创作中塑造具有鲜明生动的人物个性特征的过程和方法。也指作者塑造典型人物时,对其个性特征的描绘所达到鲜明、生动的程度。作家在进行艺术概括的同时,努力使人物具有独特的思想性格、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形象,才能生动地反映出一定时代社会的本质,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化”的词源学意义

1.《广韵》:“呼霸切,去杩晓”,huà。其最初的意义是:变化、改变,如,《玉篇?叱部》:“化,易也”。后来发展演变为:

(1)感化;转变人心、风俗。如,《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随顺;仿效。如,《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

(3)教化;古代统治者统治人民的理论和措施。如,《诗?周南?关雎序》:“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4)造化;自然的功能。如,〈论衡?订鬼〉:“天地之间,本有此性,非道术之家所能论辩。”

2.《洪武正韵》:“呼瓜切”,Huā。“化”同“花”,耗费,用掉。如,茅盾《春蚕》:“请帮手么?那又得化钱。”

3.Huò,同“货”。如,《尚书》:“‘懋边有无化居’,化即货也。”

这里“化”附在“个性”后是一个词缀,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者状态。

四、个性化教学的含义、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

(一)个性化教学的含义

个性化教学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具体的课程内容为中心,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过程。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

“个性化作文”又称“作文个性化”:是语文个性化教育的一部分,是个性化教育通过读写形式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个性化作文教学是在主体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理论在作文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张扬个性、引导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活动;它是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她)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从而使其个性在作文中得以凸现的一种教学活动。

五、个性化作文的内涵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与交流”中明确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思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培养创新思维;要弘扬创新思维,就应该提倡个性化作文教学。作者认为:个性化作文内涵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个性化命题

1.命题的含义

《现代汉语小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命题:动,出题目,如命题作文;名,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2.个性化命题的含义

通过作文命题的多样化、个性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善学生人格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个性化语言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能体现文章个性的方面很多,最主要的是:语言有个性,对生活的感悟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细胞,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是生命体验的直接流露。如果没有好的语言,再好的思想内容也无法表达出来。

1.个性化语言的含义

“语言:名,A.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B.话语”。而个性化语言是指那些打下了个人思想烙印、唯我独有的语言,是发之肺腑的语言。因此,只有属于自己的、属于个体生命的活的语言,这就天然地打上了个人的烙印,闪烁着个性的色彩,这就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别致语言。

2.个性化语言的特点

语言有个性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更高要求,它最能体现文章的个性。个性化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不可替代性;独特的外化形式;丰富的审美情趣。

3.个性化语言形成的策略

教师语言个性化;学生要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汲取个性化语言的营养;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个性化语言;在写作实践中锤炼个性化语言。

(三)个性化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可见,作文评价不仅具有评定意义,更具有指导意义。因为作文评价不仅为学生的积极写作提供精神动力,为写作水平的提升铺设进步的阶梯,更重要的是通过作文评价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自主、健康发展。

1.个性化评价的含义

个性化评价是发现、尊重、接纳学生的个性差异,打破传统作文教学中概念化、模式化、单一化的评价方式,重新构件一种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真正实现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的作文评价体系。

2.个性化作文评价的实施

评价理念:人本化;评价功能:激励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方式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学生自评;是学生互评;老师最后复核、审查。

评价标准:层次化、梯度化;评价方式:民主化。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济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福灼.语文课程教学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树.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李洪玉,何一粟.学习能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5]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815.

[7]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教育大词典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19.

心理素质的含义篇2

[主题词]更年期;抑郁症/针灸疗法;抑郁症/血液;多巴胺/血液;去甲肾上腺素/血液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是指生殖机能由旺盛状态向衰退过渡的过程中,因卵巢功能衰退乃至消失而出现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并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46%。运用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治疗该病的思路和方法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从单胺类物质的角度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均来自2005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采用无返回的抽签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0例,年龄44~58岁,平均(51.8±4.2)岁;病程1~8年,平均(30.63±10.12)月。对照组30例,年龄41~56岁,平均(48.9±3.8)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6.33±9.65)月。针刺组患者中绝经者(自然或人工绝经1年以上)22例,其中自然绝经者21例,人工绝经(子宫切除)1例,未绝经者8例,均月经紊乱;对照组绝经者19例,均为自然绝经,未绝经者11例,其中月经基本正常者2例,月经紊乱者9例。15例健康更年期妇女作为正常组加以比较。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并结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1项版(前17项总分>17分)及改良的Kupperman指数评定法(Kupperman指数大于15)进行诊断。

1.3 辨证分型

参照《实用中医诊断学》传统辨证方法,将本研究中的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肝郁火、痰气郁结4型,其中,以肝肾阴虚型为主。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1)取穴:主穴取肝俞、肾俞、心俞、足三里、三阴交、神庭、本神、四神聪。配穴:肝肾阴虚型配太溪;脾肾阳虚型配脾俞、关元;痰气郁结型配丰隆、阳陵泉;心肝郁火型配行间、太冲、内关、神门。

(2)操作方法:选直径0.30mm、长25~40 mm的毫针。嘱患者全身放松,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针刺神庭、本神、四神聪时,毫针与皮肤呈30度角斜刺,进针深度为18mm左右,得气后行小幅度捻转手法,平补平泻;针刺心俞、肝俞、脾俞时毫针与皮肤呈75度角斜刺20mm,肾俞直刺30mm,得气后行小幅度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其余诸穴均直刺,针刺深度依患者胖瘦及穴位可刺深度而定,得气后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连针6天后休息1天,连续治疗6周为一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百优解20mg(由美国礼来亚洲公司生产),每日1次,连续用药6周。

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周末分别进行HAMD等量表的评定,以统计疗效。

2.3 实验室检查

血清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测定:两组患者中已绝经者于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后3天内、未绝经者在治疗前后月经结束后的7~10天(卵泡期)内于清晨8:00~9:00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后提取血清,置-25℃冰箱保存待测。血清5-HIAA、NE、DA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应用Agilentl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器(FLD),甲醇为色谱醇,由中国上海陆忠试剂厂出品;磷酸二氢钠(NaH2PO4)产于天津市化学试剂厂;水为双蒸水。5一HIAA、NE、DA标准品购自美国Sigma公司。色谱柱为钻石牌C18柱(150mm×6.0mm,10μm)。流动相是甲醇和0.01 mo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以40:60比例的混合液,流速1min/mL。检测波长:λ激发波长:302nm,λ吸收波长:340n。实验样品高效液相(HPLC)图谱见图1。

2.4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以x±s表示,由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疗效的对比用X2检验,治疗前后量表评变化及实验室所测数据比较用配对t检验。

2.5 脱落

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因未坚持治疗而脱落,未纳入最后统计,故对照组统计28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以HAMD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的标准,HAMD减分率=[(治疗后的评分数-治疗前的评分数)/治疗前的评分数]×100%。痊愈:HAMD减分率≥75%;显著进步:HAMD减分率≥50%;进步:HAMD减分率≥25%;无效:HAMD减分率<25%。

3.2 治疗结果

由表1可见,针刺治疗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有明显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见表2。

表2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比较HAMD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至第2周末时,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但针刺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HAMD评分下降快一些,与治疗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进行组间

比较,对照组评分明显低于针刺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至第4周末,两组评分均明显下降,分别与治疗前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且对照组评分下降明显快于针刺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HIAA比较见表3。

针刺组及对照组治疗前5-HIAA含量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后5一HIAA的含量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针刺及抗抑郁剂对升高5-HIAA含量具有良好的作用。治疗后组间比较5-HIAA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和抗抑郁剂均能提高5-HIAA在血液中的含量,且两者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E含量比较见表4。

针刺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E含量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后NE含量均升高,自身对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及抗抑郁剂治疗对提高NE含量均有良好的作用。治疗后NE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组及抗抑郁剂组在改善NE含量方面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

(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含量比较见表5。

针刺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DA含量相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针刺组患者在治疗后DA含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清DA含量亦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对提高DA含量有良好的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DA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组及抗抑郁剂组在改善DA含量方面的作用有明显差异,针刺组优于对照组。

(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IAA、NE、DA含量与正常更年期妇女的比较见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5-HIAA、NE、DA含量与正常更年期妇女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说明更年期抑郁症患者血中5-HIAA、NE、DA含量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IAA、NE、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5-HIAA接近正常更年期妇女,两组患者分别与正常更年期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E含量虽有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更年期组,分别与正常更年期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DA含量升高明显,超过正常更年期妇女,治疗后两组分别与正常更年期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照组总体含量明显低于针刺组,说明针刺在改善DA含量方面优于百优解。

4 讨论

在古典医籍中没有与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相对应的病名,其临床表现可见于祖国医学“郁证”“不寐”和近代中医妇科所提出的“绝经前后诸症”或“经断前后诸症”的论述中。本病的发生多与肾虚肝郁、阴阳失调所致心、肝、脾等多脏腑功能失调以及痰瘀气滞、社会因素的强烈刺激等诸多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肾脏元气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生命之门,人的生、长、壮、老、已均由肾中精气的盛衰来决定。妇女至绝经前后,精血衰少,冲任虚损,故易使体内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发病。肝藏血,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则髓无所生、髓海失养,且脑府气血受肝之疏泄调节,精血耗伤,肝失疏泄,元神之府失于濡养则神机紊乱、神明被扰,从而出现一系列抑郁、焦虑、失眠、健忘、悲伤欲哭、自罪自责等精神症状。此外,妇女至更年期,躯体与精神状态自然趋衰,此时期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处环境比较复杂,事物琐碎,如遇退休、家庭纠纷、亲友失散或病亡、精神上的孤寂、失落等诸多因素的刺激,使其精神过度紧张或压抑,超越自身耐受力,致使肝气郁结,精血耗伤,元神之府失于濡养而促发抑郁之症。故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是以。肾虚肝郁、阴阳失调为本,多脏腑功能紊乱为标。其发病既有脏腑气血不调的内在因素,又有情志刺激的外在原因。治疗上以疏肝滋肾为先,兼养心、健脾、安神解郁以调理脏腑,标本兼顾,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方中神庭可以宁心安神,醒神开窍;本神功擅镇静安神、舒筋、祛风、疏调元神气机;四神聪可安神、聪脑;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理气降逆、扶正壮阳;三阴交与足三里相配,加强了调理健壮脾胃的功能。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能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小鼠和大鼠的行为,能明显缩短其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电针三阴交能调整血清性激素及下丘脑β-内啡肽(β-EP)的含量,使雌二醇(E2)和β-EP的含量升高;方中肾俞、肝俞、心俞共奏补肾、疏肝、宁心之功,以治其本。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可能与雌激素过度下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降低等诸多因素有关,还与个体体质、社会环境、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

心理素质的含义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高校辅导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42—02

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福建省几所高校的150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为83.3%,其中男老师89名,女老师36名。

(二)调查程序

本研究分三个步骤:1、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确定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理论纬度,并编制初试问卷。对福建省的40多名高校辅导员实施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要求他们列出一名好辅导员应该具备的条件(至少列出四个),问卷的回收率为100%。根据文献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从理论上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纬度,即改革和创新意识、教育类知识和基础知识、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五个因素,每个因素至少有5个题目,共52个题目。采用了Likert5点记分法:完全不赞同、不太赞同、不确定、比较赞同、非常赞同;2、通过因素分析来验证理论构想,构建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结构;3、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测量指标进行验证。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测试与因素分析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表明,KMO值为0.608,Bartlet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两者都表明可以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进行因素分析的目的在于筛选初试问卷题目和建立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的纬度。有筛选标准:因素分析理论。本研究参照以下标准:因素负荷小于0.4;共同度小于0.16。根据以上标准筛选后,正式问卷公有20个题目。

对所得初试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PC)提取公共因素,求得初始负荷矩阵,再通过正交极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根据以下标准确定因素数目:因素的特征值大于2;每个因素至少包括2个题目。

由生成的碎石图(Scree Plot)可知,抽取6个因素较为合理。按照上述各项要求并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40和多重负荷的项目,共剔除了30个题目,得到6个因素和22个题目(见表1),构成正式问卷。

由表1可以看出,因素1所包含的题目为:T39,T42,T43,T45,T46,T48,T49,T51可命名为心理素质因素。因素2所包含的题目为T8,T9,T44可命名为改革和创新意识因素。因素3所包含的题目为:T21,T26,T33可命名为教学能力因素。因素4所包含的题目为:T4,T16,T19可命名为教育和基础知识因素。因素5所包含的题目为:T7,T24可命名为专业知识因素。因素6所包含的题目为:T2,T5可命名为敬业精神因素。

(二)信度与效度

利用把不合理题项删除后的数据对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的信度指标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同质信度)和分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p)。由表2可知,除部分题目不能进行分半信度的测量,其余的信度都比较高,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研究的效度指标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问卷的各个题项都是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基础上收集的,还请心理专家、测量学专家对题项进行评价,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对问卷结构效度的检验,采用各因素之间及各因素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进行评价。由表3可知,个因素的方向比较一致,彼此独立,能反映问卷所要测查的内容。此外,各分因素与总分的相关超过各分因素之间的相关,反映出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讨论

确定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结构并编制测量工具是进行实证研究的重要步骤,也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对于测量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国外有很多现成的量表,但由于文化、国情等方面的不同,使其适用性大大降低。鉴于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量表,本研究基于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参考前人有关问卷以及相关的文献论述,确定了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结构,并编制出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我国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由6个因素构成,与理论构想有一定的出入,本研究得到的结构比理论构想多出了1个因素。分析如下:

根据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得到的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理论结构包括心理因素、改革和创新意识、教育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五个因素,而经过因素分析得到的心理结构包括心理因素、改革和创新意识、教育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六个因素。可以看出,理论结构和最终结构只是多出了一个敬业精神。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理论构想中的心理因素涵义抽象、范围大,把敬业精神包括在其中,但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两者并不是同一个纬度,从而把敬业精神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因此,理论构想和最终结构虽然有所不同,但理论构想中的因素在含义上完全包含了最终结构得到的因素的含义,只不过理论构想的抽象程度更高、涵义更宽泛。

当然,本研究只是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探讨,所编制的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在题项上尚存在某些表达不准确或不明确的词句;所抽取的样本范围偏小,样本量也偏少;某些因素所包含的题项数目较少,相对不均衡。这些都会影响到问卷的使用,高校辅导员素质理论结构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进行交叉验证,以便为更深入地研究高校辅导员素质提供良好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林崇德.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结构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22.

心理素质的含义篇4

1动作质感的要素

邓肯用叛逆的实践引发了舞蹈观念上的彻底革命,现代舞蹈理论之父鲁道夫·冯·拉班更是由于对舞蹈动作的质感作了科学的分析与诠释。他使用了“力效”这个概念来理解动作的本质含义,对动作的内容与质量进行科学地、微观地分析。拉班认为,“力效”是一切动作发生的内在冲动,是引发一切动作的根源。它是动作内部力量变化效应的象征,揭示人类的内在态度,赋予动作活动以含义与表现性。“力效”由四种基本要素构成,即重力、时间、空间、流畅度。其中,重力的两极是“强”和“弱”,或者称“重”与“轻”;时间的两极为“快”与“慢”;空间质感两极是“直接”与“延伸”;动作流畅度与空间关系相对应,有无形的力在相反方向拉似的为“限制”,相反,运行通畅为“自由”。“力效”四种基本要素的两极质感,即:“轻”、“重”;“快”、“慢”;“延伸”、“直接”;“流畅”、“阻塞”经过不同的变化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力效”质感。这种质感及内涵所显现的内心状态便是动作的真正含义所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选用其中4种因素的一级进行组合,由此可以形成动作的8种基本力效样式:砍动、压动、扭动、滑动、弹动、轻敲、冲击和浮动。

“力效”使我们能够对动作的物理特性做客观、细致的分析,从动作的构成要素时间、空间、力量方面进行科学地衡量,从而对舞蹈动作的质感,即其特质的真实感有更为深刻的洞悉。

2动作质感的文化内涵

舞蹈是“有意味的形式”,舞蹈动作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和观念,它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形式,更有着精神世界的深层内涵。即使是像坎宁汉式的“纯舞蹈”,也不是意识真空,他的“机遇编舞法”给了舞蹈动作最大的自由与主动性,意义非常宽泛,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这种无意义其实也是一种意义,它背后有着《易经》的阴阳思辨和随机观。前面说到动作的“力效”实际上是动作的内容与内在效应的象征,这种质感不仅仅是物理层面上的,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包含了深刻的观念和文化意蕴。它是动作的技术含量,审美特征,风格特征与其包含的深层文化信息和动作含义的整合。原始民族部落舞蹈或者民族民间舞蹈是根据该社会的特点,通过重复一定的力效结构创造出来的,这些舞蹈显示了各个群体生活的一定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力效范围。朝鲜民族柔弱与顽强的民族性格使他们选用外柔内韧的动作质感,形成飘逸,潇洒的风格,西班牙人的那种骄傲而凶猛的舞蹈,南意大利人那种神经质舞蹈等都属于在长期历史阶段里选择并培养的力效表现的例证。直到他们变得足以表现某特殊族群的内心状态后才形成了各种风格。总之,人的身体是人类长期进化的历史产物,人体动作已经不是“纯粹的”动作了。我们运动的人体沉积了历史文化的生态烙印,许多看来天生如此的人体动作形态,其实是不同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动力定型”,并构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中的舞蹈风格,而这些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受宏观、微观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包括自然环境、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结构形式、民族心理特征、语言系属、宗教信仰以及舞蹈时的场地、服装、道具、音乐、伴奏乐器等。这种种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与变迁中使身体选取并培养了相应的“力效”样式,并经历长时间的磨合,渐渐的变得能够准确的表达该民族群体内心的深层观念,于是就形成了足以代表这个民族的独特风格。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公式:

社会制度

社会观念

社会思潮作用选用培养形成

文化社会风俗→身体→力效→质感→风格

宗教信仰

生活方式

3动作质感的感知——“虚幻的力”

舞台上一对男女相对而站,互相凝视,身体并未有任何动作,可是我们却能感觉到他们之间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一种内在凝聚力的场,这就是苏珊·朗格所说的“虚幻的力”。“舞蹈演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出一个能够使我们真实地看到的东西,而我们实际看到的却是一种虚的实体。虽然它包含着一切物理实在——地点、重力、人体、肌肉力、肌肉控制以及若干辅助设施(如灯光、音响、道具等),但是在舞蹈中,这一切都消失了。一种舞蹈越是完美,我们能从中看到的这些实物就越少。”苏珊·朗格认为舞蹈是一种幻象,一种“虚幻的力”。舞者完成动作需要肌肉产生各种物理力,如弹跳力,控制力等,但在舞蹈中,这一切都似乎消失了,我们实际在舞台上看见的是另外一种力。比如做大跳时,需要舞者双腿推动地面,克服重力,以及双腿撕开等,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却只是腾空的力,飞升的感觉。集体舞中,我们看见的并不是满台跑动的人,而是吸引他们聚散,流动的一种无形的力。那么这种“虚幻的力”是如何形成的呢?鲁道夫·阿恩海姆举了一个简单有趣的例子,在一个正方形白纸板上放一枚黑色圆纸片,当黑圆纸稍微偏离中心时,似乎给人一种黑圆欲像白纸中心靠拢的感觉;如果将黑圆之于某边线处的话,又让人感到黑圆像此边线处移动。其实边线、白纸中心均无吸引力,圆纸也无动力,而这种欲移动的力,主要是由观看着的视知觉造成的。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柯勒认为,造成这种感觉的视知觉有“知觉场”,大脑皮层过程的行为和电力场的行为相类似,大脑皮层对感觉的冲动也有电机械的反应,他称为“知觉场 ”,正是这种知觉场使观看方形之上的黑圆的人产生黑圆欲动的感觉。于是在舞台上舞动的人体,也由于这种“知觉场”的存在,而产生了“虚幻的力”。舞蹈动作的实质质感只有演员自己才能最深刻地感受到,观众感受到的质感是通过视觉感知的,是一种知觉化了的质感。演员承受“物理的力”,观众感受“虚幻的力”,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演员越痛苦,观众越享受。”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很生动地说明了舞蹈动作的实质质感与被感知的质感之间的关系。一只向前伸出的手,其力量最多延伸到手指间,但在观众看来确有一种无限延伸的力,“虚幻的力”通过观众的想象与加工实际上扩大了舞蹈动作本身具有的物理质感。

4结语

至此,我们可以给舞蹈动作的质感下一个比较明确和全面的定义。舞蹈动作的质感是指舞蹈动作所蕴含的身体内在冲动的真实感。它融合了个体的真实生命和群体的深层文化积淀,同时具备物理质量和精神质量,它是动作的技术含量,审美特征,风格特征与其包含的深层文化信息的整合。

参考文献:

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心理素质的含义篇5

小区环境艺术设计是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各种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

[关键词]

居住环境观 审美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科学、经济和艺术密切结合的时代,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优劣也标志着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水平。“技艺化、生态化、人性化”,是现代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住宅小区环境景观是小康生活安居工程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观念上不断的更新,当今“居住”的内涵不再单一,而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立体需求。确切地说人既是包容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也是生活在环境之中,既要求有物质的环境,也要求有精神的环境。理想的居住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心中追求的蓝图,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心理环境对于物质的居住环境已经有了新的改变,甚至心理环境决定着物质环境。在“住”的观念上,已面临着非更新不可的地步。提高人造环境的功能性与艺术性,也就是提高人们的现代生活的质量。

中国的审美观是浪漫的、崇尚自然的。杜甫的 “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表现了网罗天地,饮吸山川的空间意识和胸怀。与自然相结合的思想创造了我们典型的生活方式和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恬淡抒情的一种生活意境。在居住形态上,表现为住宅与庭园的融合;在屋宇造址时,多喜欢与山水林木相接近,所谓“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文震亨《长物志》)。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过理想的居住环境。由群山围合的要塞型,一种出入口很小、利于防卫的形态。唐代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也展示了一派村落环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出了自然环境对村落的保护性及村落的对景景观。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是对环境选择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理想环境观与审美观的发展。

中国古代居住的选址,从某种意义上说最能反映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因为,这类建筑且多发生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选择度。建筑、居住的环境,“风水说”都始终强调了这样一个整体环境模式,即建筑选址应在山脉止落之处,背依山峰,面临平原,水流屈曲,入收八方之“生气”,左右护山绕抱,前有秀峰相迎。风水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想具有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

小区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人们在物质功能(实用功能)、精神功能、审美功能三个层面上的要求。

首先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空间要素的合理设计,让人们可坐,可立,可靠,可观,可行,既能挡风,又能避雨的空间合理组织,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它的需求,其距离、大小根据内容而定。这样的居住环境就满足了作为空间主体的人的多方面的生理需求。为了使环境更好地实现这些功能,必须考虑到许许多多的细节性要素,比如材料的使用合理,空间的尺度怡人,具体小环境的功能单纯性等等。

其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人心理上对领域与个人空间,私密性与交往都有需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应该重视个人空间的可防卫性,给使用者身体与心理上的安全感。人在环境中生活,有着私密性与交往的需求。人的私密性要求并不意味着自我孤立,而是希望有控制选择与他人接触程度的自由,所以简单地提供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并不意味着解决了问题。

在小区环境艺术设计中,隔断空间的联系,限制人的行为,遮挡视线,控制噪声干扰,就成为获得私密性的主要方法。小区环境中,像阅读、恋爱、亲密交谈等私密性强的行为由凹入式座椅、树阴、构筑物围合、占领而形成的空间来提供,这样的小空间过往行人较少而又相对封闭,一般性的交往,休憩则常常由人流较少的通道旁、水池边形成的领域来提供;而演出、聚会等公众活动则往往发生在向心的,较大的开敞空间之中,这种划分常常是人们心理自然作用下自觉形成的。

心理上私密性与交往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通过门、围墙、绿带对空间加以明确划分,也可以通过铺地材料的变化,地面标高的变化以及光、声、色限定的区域来暗示其不同层次。传统观 “趋吉避凶”也是人的一种典型的心理需求。古代环境中的镇物和镇符一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功能,只不过上满足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而已。

人们除了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以外,还有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高情感的心理需求。城市居民对城市的喧闹、拥挤常常感到厌倦,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理上都有向自然回归的渴望,想重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沐浴在和煦的阳光、芬芳的鲜花、悦耳的声音之中。

人们居住的物质环境往往伴随着精神环境的要素,物质环境往往借助空间渲染某种气氛,来反映某种精神内涵,给人们情感与精神上带来寄托和某种启迪。在此类环境中主要景观与次要景观的位置尺度,形成组织完全服务与创造反映某种含义、思想的小区空间气氛。可使特定空间具有鲜明的主题,这些环境的主题是大家所熟悉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当人们置于其中,会引起精神上的激愤而达到心灵上的共鸣。房龙说过,“一切艺术要有含义,要用最简洁的方法说明含义,不要罗嗦”。

在环境设计中,透过具体空间造型来表达某种含义与象征时,最基本、最常见的是从形式上着手,在此寄托设计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在中国古典园林思想中常可看到此类手法。比如关于文人的小型庭院,清代李渔在《一家言》中说到“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假山水池,形式上摹拟自然山川,表达了主人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含义。

在用形式表达含义与象征时也可以使用抽象的手法。普鲁斯特曾描述过这一种矛盾感受:“现实当中的美常常会令人失望,因为想象力只能够为不在场的事物产生。有时候,一个场地最明显的独特之处不是实际在场的一切,而是与之相联系的东西,是我们的回忆和梦想穿过时间和空间与之相联系的一切。”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境”是由于人的介入而被改造、创建的。它必定含有人为的因素,具有理念上的含义。普通环境中所包含的这种含义,人们非常熟悉以至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比如住宅,它常常表达着“生命旅行的港湾——安定与温馨”的理念。另外,设计者要表达的理念上的深层含义与象征,在视觉形式上难以具体体现,往往需要使用者或观者在具有了一定背景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视觉感知、推理、联想而体验到。在具体的环境中,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认识阶段可体验到多元的、多层次的理念上的含义。艾柯说:“作品的阅读总是贯穿在一种永恒的摆动中,我们开始从作品里发现它原来设想的信码,从这里引起一种忠实的阅读这一作品的尝试,再回到我们现在的信码和专用词汇上,作品的每次解释总以新的含义补充原来的信息,产生另一新的信息含义,从而丰富了我们的意识系统,并为明天的读者安排了这作品的新的翻译条件。”

园林植物的应用上,重视那些常被赋予人文色彩的植物,如松、竹、梅等。《周礼.乾卦》较为概括地阐述了我国古代的自然观,“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地而弗违,后天地奉天时。”这一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环境场所的相对选址、布局向背、外观特征中,而且体现在细部的装饰上。这些都是设计者完美表达的最好证明。

小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精神功能常常表现在哲学与宗教的意义上,设计者在设计中贯穿他的哲学论点或宗教含义,引发使用者的深层次思考或精神寄托。约翰.拉塞尔说,“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一件娱乐品,它是一座思想库;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它还是一个力量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景在庄学、玄学思想中本来就具有虚静而明的哲学与美学含义,中唐以后又与明心适性的园林情趣发生联系。而且,儒孔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同样赋予山水以深刻的哲学含义。“竹林七贤”热衷于在山水间静思默想,清淡玄学,赋予山林“无为隐逸”的哲学韵味。南通狼山寺有对联“山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望”“海阔天空”。句中表达了顿悟,山水即是禅理的意思。道教在园林设计与建造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看得见的“圣山”形象,还是理念中的“仙山”境界。对中国园林设计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传统构成现代化的基础,无论我们对传统采取保护还是贬斥的态度,传统无处不在。历史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具有历史感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社会经济结构、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历史的含义与象征功能手法体现在许多现代的作品中。

小区环境个体因素要注重新老之间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沿袭连续性。这些元素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的反映而有机进入环境之中,它们的功能及意义要通过空间与时间的文脉来体现。也就是说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在人文环境中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扬弃,不断推陈出新。

因此,环境艺术的语言不应该抽象地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必须依靠和植根于周围环境之中。作为生命体验的审美活动正是主体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把握方式。如果说环境艺术的物质功能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精神功能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需要,那么审美功能则满足人们对环境的最高层次的需求。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王小慧著,《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郝卫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2006年9月

[3]吴良镛 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心理素质的含义篇6

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 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明的繁荣与成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近些年来,已有不少学校尝试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结果大多是成绩与问题并存。

一、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每个学科都具有自身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特点,那初中数学学科来说,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相比,它具有更鲜明的特点,如抽象的内容、严谨的推理证明以及固定的答案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学科的特点,将素质教育理念与学科特点完美地结合起来。一般来讲,素质教育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思想品质,是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维持政治稳定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这样两种方式实现: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我国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自然而然地萌生爱国主义情感;其次,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既能训练数学思维又能体现爱国思想的题目,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感情。

2.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指在教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与相关理论,以便使学生从小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便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发展联系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因素,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这些理念来阐释所教内容,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所学内容,又可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产生感性的体会和认知。

3.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实践表明,初中数学教育的功能除了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的重任,真正地实现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目标,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用终身。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主张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智力与潜能,旨在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及社会的客观需要,对教育的进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相比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和成长空间。初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从这个层面来讲,素质教育应该也必须成为初中数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真正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策略和方式

1.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转变不合时宜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是开展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当然,教师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真正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除了向他们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注重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意识地渗透素质教育,认真设计教学方案,营造生动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开动脑筋,认真探索,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2.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媒介,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双方关系,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这样一来,便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毫无负担地轻松地进行学生活动,得到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3.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

素质教育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中所蕴含的各种形式的美,逐渐使学生学会发现数学美、体会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能力。数学美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圆、三角形、正多边形等数学图形中蕴含的美,数学公式中体现的美,数学定理和性质中的美等。教师在讲课时若能有效利用这些内容,将会使创造出充满数学美的课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握好教育方法,有效渗透数学美,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总之,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每个初中数学教师责任,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袁亚林.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初探.考试周刊,2011,(84)

心理素质的含义篇7

关键词:维生素C;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水果;蔬菜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以下简称VC),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一。医学研究表明,VC对人类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防治坏血病、解毒、预防牙龈萎缩和出血、改善变态反应、提高免疫力等功能[1]。如果人体缺乏VC或摄入量不足,均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VC的补充。

VC来源广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VC含量均较高。由于人体自身是不能合成VC的,因此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而水果和蔬菜是人类获取VC的重要来源[2]。本试验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对遵义市常见的7种水果、9种蔬菜中的VC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人们的合理膳食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9种蔬菜(包括白萝卜、花菜、卷心菜、白菜、菠菜、抱子芥、绿豆芽、土豆和姜)样品全部采自遵义市区及周边菜地,水果(包括柚子、香梨、青枣、香蕉、火龙果、苹果和雪梨)样品均购自当地市场。每种样品取3份,等量混合后进行检测分析。

1.2 试验方法

1.2.1 VC的提取

将待测材料用蒸馏水洗净,吸干表面水分,称取50 g放入研钵中,加入2%草酸溶液50 mL,在研钵中研成匀浆,将匀浆过滤得到滤液,滤渣可用少量2%草酸溶液冲洗几次,将所得滤液合并,记录所得滤液的总体积。

1.2.2 VC含量的测定

取3份样品提取液(若滤液较浑浊,可将其离心后取上清液;若滤液颜色较深,可用白陶土对其进行脱色处理),每份各20 mL,分别放入3个150 mL的锥形瓶中,另取20 mL 2%草酸溶液作空白对照,用标定过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然后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每100 g样品中VC的含量[3]:

其中,V1为滴定样品所用染料的平均体积(mL);V2为滴定空白对照所用染料的平均体积(mL);V为样品提取液的总体积(mL);V3为滴定时所取样品提取液的体积(mL);M为1 mL染料所能氧化的抗坏血酸的质量(mg);W为待测样品的质量(g)。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果VC含量的测定结果

由表1可知,不同水果的VC含量有较大差异,在所测的7种水果中,青枣的VC含量最高,为44.53 mg,柚子的VC含量次之,为34.88 mg,其他几种水果的VC含量相对较低,其中香梨的VC含量最低,仅为0.91 mg。

2.2 不同蔬菜VC含量的测定结果

由表2可知,所测9种蔬菜的VC含量均不相同,差异明显。VC含量最高的是菠菜,为23.23 mg,其次是卷心菜和花菜,分别为21.34 mg和19.08 mg,姜的VC含量最低,仅为2.10 mg。

3 讨论

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对遵义市16种常见果蔬中的V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测的7种水果中,青枣的VC含量最高,香梨的VC含量最低;所测的9种蔬菜中,菠菜的VC含量最高,姜的VC含量最低。不同果蔬VC含量不同,且差异较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果蔬VC含量的多样化,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人体营养平衡,特别是孕妇、乳母应增加VC的摄入量[4],不仅要保证母体摄入足够的VC,同时也要保证胎儿或婴儿摄入足够的VC。另外,工作中经常接触铅、汞等重金属离子的人也要增加VC的摄入量,因为VC对重金属有解毒作用。由于VC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保证人体摄入足够的VC,以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本试验中测定的数据与前人报道[5-6]有明显差异,结果不同可能是由材料的品种、产地、运输及贮藏时间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测定果蔬中VC含量的方法较多,如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本试验之所以选择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是因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但此法在滴定有色物质时不易判断终点,因此对于颜色较深的水果,需要用白陶土或其他脱色剂进行脱色,才能得到较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61-464.

[2] 杨淑文.不同果蔬VC含量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34-35.

[3] 王秀奇,秦淑媛,高天慧,等.基础生物化学实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5-199.

[4] 张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8-100.

[5] 律彬,谢明杰.不同果蔬VC含量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6):25-26.

心理素质的含义篇8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 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以《诗经》为开端,儒家思想贯穿现实主义诗歌的始终。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之所以伟大,并不是他创作了《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章,而是在于他高尚的人格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把握作品的意蕴,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追求,用屈原的人格风范和爱国热忱感染学生的心灵。杜甫的思想始终是儒家思想,“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的血诚。当国家危难时,他心痛得流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旦大乱初定,消息一传来,他又会狂喜得溅泪:“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1]。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从作品中随处可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儒者、仁者、贤者、圣者的音容笑貌和风度气质,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家的容止,执着好学、学而不厌的学者的风范,刚烈、正直的志士的节操。使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抽象的“仁义”说教,而是清晰地看到一个古道热肠、具有独立人格、超凡脱俗的君子形象。#p#分页标题#e#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穷因为其家族深处政治斗争的漩涡当中,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成败,实现理想的人生抱负,最终因不可抗拒的外来政治力量走向整个家族的颓败和个人生活的穷困潦倒,正是这种人生遭遇激发了他反思人生终极价值的内在激情。曹雪芹把女娲炼石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作为《红楼梦》故事的缘起和引子“,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曹雪芹以石头作为自己身世的隐喻,折射出强烈的生价值意识。《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在元末乱世,青年时代意气风发,有志于成就王业,然而在遭受一连串的人生失败之后,他开始退而反思人与社会的深层关系及人生的终极价值,古代文学家的这种生命价值意识,一直影响到现当代的文学理想价值观。鲁迅弃医从文缘于他对人的肉身的关注转向对人的灵魂的审视和思考,并进而以文学改造国民的灵魂,这种人生道路的转向出于一种生命意识的召唤和自我意识的彻底觉醒,出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的驱动。 (四)戏剧 不仅小说,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戏曲的社会教育作用对社会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引导作用。戏曲文学作品通过演出,各阶级、各阶层的人同看,得到生动、形象化的传播,渗透到各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结构中,塑造了特定的文化品格。陈独秀在《论戏曲》中说“: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2]鲁迅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却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3]。”传统文学价值和抒情、叙事内容所折射出来的优秀民族精神内涵,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球经济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帮助学生通过作品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广大学生性格变得健全,情操高尚;正确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思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及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上的家园,使其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 (二)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怎样使一个人达到、完善和保持崇高独立的人格品质,这是古代儒家学者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和永恒追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人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操守,而不因随波逐流,轻易屈服于外力。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所颂扬的理想人格,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我价值立场,在外力的逼迫下决不屈服。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依附于道德信念、人格价值之下,当一个人的道德信念、人格价值不能保全的时候,生命的存在也随之失去意义,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就是为了保全仁义精神价值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儒家精神典范,让学生理解自己生命价值的核心依托所在,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轻重关系。在儒家传统价值观看来,一个人的人格价值超过了生命价值,尊严和操守成为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理想之塔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汇合而成的统一体。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是中华历史文明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精神超越了个体自我、地域团体,是最为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抵御外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忠烈千秋,永垂青史,将爱国主义传统融入了民族精神的血脉。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无从弘扬和升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目标。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提倡以“精忠报国”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将其作为理想人格价值加以发扬。儒家思想提倡忠孝仁义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尽管对儒家思想的“忠”我们曾一度存在偏见,但是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的“忠”,是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忠,是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古代文学蕴含的儒家人生价值理想体系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践行之路,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文化的精髓,构成了推己及人,以人为本的社会、民族、国家集体价值的统一体,昭示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使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上一篇:优秀环境设计案例范文 下一篇: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