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08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篇1

【要点分析】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科技因素。

(一)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 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 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

土地 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

水分 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地形 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18°的宜发展牧业或林业。(1)地形的高度。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会使得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产类型。(2)地形的坡度。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不适于发展耕作业,而应该植树种草发展林业等。(3)山脉的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向阳坡和背阴坡的不同,水热条件也不同,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成分、土壤质地、土壤层的深度以及土壤肥力的差异,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种类。例如我国东北的黑土、华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等的不同,也是影响农作物种类的因素之一。

(二)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市场需求量的多少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大小,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经营规模扩大,反之则规模缩小。

交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显著。例如产品易腐烂变质等一些对运输迫切的农业(如乳畜业)对交通条件的要求较高。

政策 国家政策和措施,如鼓励性措施(提供农业补贴、免征农业税、提高产品价格)或限制性措施等会对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1)通过科技对自然因素的改造。如、宁夏平原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发展种植业;针对三江平原沼泽地过湿,通过排水改造水分条件,发展种植业;东南丘陵通过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发展种植业;针对沿海滩涂土壤含盐度高,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排盐改造土壤条件,发展种植业等。(2)通过科技改变社会经济因素。如科技的进步改善了运输条件(空运、大型船舶等),加上保鲜技术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分离,从而促进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

其它因素 农业基础和工业基础、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风俗习惯等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思维拓展】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做是相对不变的,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而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例如,近些年来,大庆的周围形成了以生产蔬菜、肉、蛋、奶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就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南方的柑橘、荔枝大量运往北方市场,主要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发展;荷兰的鲜花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因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发展农业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因时、因地制宜,使人的主观行为与自然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合理地作出农业的区位的安排与决策。农业区位分析的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明确农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与劳动力)。

2.结合试题提取区域(或材料)相关区位信息。

3.运用正确的观念分析农业活动的合理性或偏差性评价农业区位因素优势。

4.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并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从而抓准主导因素,全面回答问题。

【试题分析】

材料一、美国东部农业区的分布图一。

材料二、东北平原图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A、B、C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2)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该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具有巨大的市场,交通便利。 (2)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篇2

1.五带与温度带

五带: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不同,按纬度划分为5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温度带: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类型: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农业地域生产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农业类型主要有以下16种: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集约农业、灌溉农业、石油农业、设施农业、白色农业、城市农业、蓝色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型农业、基塘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在一定地域内较稳定、区域性的多种农业类型。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6种: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基本相同,前者强调农业的部门结构特点,后者侧重农业的区域特点,即各农业部门在地域上的组合形式。

3.集约农业与农业机械化

集约农业:农业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于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集约农业具体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集约农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改善农业资料,集中投入于较少的土地上,通过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产量,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

4.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

灌溉农业:干旱时以大水灌溉方式保证农业生产模式。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温度和土壤养分,以提高土地生产率,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农业。灌溉农业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 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绿洲农业: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世界绿洲农业主要分布于西亚、美国的中西部地区、俄罗斯的中亚地区、非洲的撒哈拉及北非地区、我国新疆和甘肃等地。

河谷农业: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之间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如我国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都是河谷农业。

5.农作物与农产品

农作物: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树木)、工业原料作物、饲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农产品: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如烟叶、毛茶、食用菌、瓜、果、蔬菜、花卉、药材、粮油作物等。

6.气候生长期与作物生长期

气候生长期: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期间。生长期与温度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温度以上可继续生长的期间即生长期。通常以日平均气温5℃作为界限。

作物生长期:植物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梅树为180天,苹果为170天,桃树为100天左右。

7.热量与光照

热量: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传递过程中所转移的能量。从热量角度来讲,衡量大气热状况的是气温,而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太阳辐射。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下垫面状况,包括海陆、地形地势、植被、水文、洋流等。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则相反;大气本身条件,如大气组成会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和保温作用的大小。

光照: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太阳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昼夜长短。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二是天气。晴天,大气中水汽少、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光照多,故各种沙漠性气候及大陆内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很好的光照条件。三是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尘埃少,大气的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方。

热量与光照虽有区别,但也有联系。光照强的地方,气温会短时升高,因此大陆性气候在夏季时最高温度比海洋性气候的高,晴天最高温度比阴天的高。

8.间作、套作、混作

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可称为套种。如于小麦生长后期每隔3~4行小麦播种一行玉米。能延长后季作物对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及年总产量。

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混种。混作在田间一般无规则地分布,可同时撒播,或在同行内混合、间隔播种,或一种作物成行种植,另一种作物撒播于其行内或行间。混作的作物相距很近或在田间分布不规则,不便管理,且要求混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较为一致。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篇3

论文关键词:江汉平原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一、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江汉平原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镇密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她不仅膏壤沃野、田畴纵横,宜粮、宜棉、宜油,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江河交织,湖泊众多,水产十分丰富,致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加之建国以来,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农业比较利益低、风险大,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农业科技推广、社会性服务体系滞后,而使得江汉平原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农业生产出现滑坡,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对江汉平原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江汉平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江汉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江汉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决不能走工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子,而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实现“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江汉平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突破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具体讲有四点:①生产要发展。农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②生活要提高。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生态要改善。要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性循环。④农业增长方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利用和组织方式,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非持续的,现代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使江汉平原真正成为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保障条件与限制因素

(一)保障条件

江汉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韵农业生产经验,这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保障条件。千百年来,江汉平原的劳动人民积累和创造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观念上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协调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上重视灌溉和排水、讲究精耕细作以及精心培育、保护和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江汉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江带生存与稳定的支撑点,也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核心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不仅事关湖北,更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江汉平原的这一区位优势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机遇。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在全省所占比重大。据统计。全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农业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江汉平原种植业发达,是湖北省和全国的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粮油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棉花生产占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江汉平原畜牧业也极为发达,是湖北省主要的牲猪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禽蛋产区,也是我国猪禽集中产区之一。江汉平原河湖密布,淡水养殖业独占鳌头,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养殖业基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商品生产基地。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乡镇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前景广阔。由此可见,江汉平原具有农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江汉平原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条件。首先,平原广阔,水域宽广,有利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本区土壤肥沃,适宜性强。全区总耕地面积183.75万hm2,占全省54.16%。其中水田112.02万l。占全省61。69%;旱地71.73万k。占全省45。49%。全区可用于养殖水面556万亩。占全省70%。其次,本区生物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本区属中、北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第四,江汉平原农业资源潜力巨大,为农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保障。本区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待充分利用,农业气候潜力目前仅达到60%。水产潜力平均仅达50%左右,全区至今还有260万亩可养水面处于半荒状态。

(二)限制因素

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江汉平原人均耕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年间平均减少了0.25亩,耕地所承受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与生物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资源的持续破坏冲击着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近50年时间内,江汉湖群面积减少到原来的30%左右。鱼类数量减少25%左右。由于工业发展及大量使用化肥、地膜等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②自然灾害频繁,.环境疾病丛生。本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渍、旱和农作物病、虫、草害以及鼠害、土壤潜育化等,制约了本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如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江汉平原农田淹没达74万亩之多,损失惨重。江汉平原的环境疾病主要在血吸虫病,病情严重程度居全国首位。③粗放经营方式使农业经济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④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蓄水、运输矛盾突出。这些因素成为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四、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与速度的非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速率逐步减缓,最终达到破坏规模与速率停止增加,人口同农业资源及环境矛盾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对人口增长必须越过高峰期、人均GNP达到2O0O美元、资源与环境破坏下降以及筹措资金所需所限等三个条件分析,完成第一步战略,大约要到2025—2030年。

第二阶段为准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域内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规模与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量的扩大。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发生,人口与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大体平衡。完成第二步战略,大约要到2050年。

第三阶段为农业持续发展或强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不再发生,区域内的农业活动不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任何明显破坏,非农经济亦不再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及资源的深度开发。最终达到农业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人口同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全面的协调与平衡。二十一世纪中叶以后应有序进入此阶段。

五、战略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营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业生产。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问题。要使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样块。各级领导应加强领导,使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走上有序的道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营建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不断地开拓农业生产资源市场、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特别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综合治理自然灾害、彻底根治环境疾病

洪、涝、渍灾的治理是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防洪、排涝、除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按照“蓄泄兼顾、以泄为主”的方针搞好长江中游河段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干堤建设、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严禁围垦河、湖、洲、滩。重点建设荆江、杜家台、西凉湖三个分洪区。把“平垸行洪”与移民建镇有机结合,协调好防洪调蓄与发展农业的关系,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

(三)建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首先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本区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第三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城乡工业“三废”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篇4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

一、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

经济学上把同时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称之为私人产品,而把不具备消费的排他性与竞争性的产品称之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一般可进一步分为纯粹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粹公共物品由公共成员共同使用,使用权归群体或集体所有,具有绝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独占性的特点;准公共物品或称混合物品是处于纯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物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纯粹公共物品的性质。农村公共产品范围界定标准应包括:地域上属于农村范围;直接受益者是农民。按公共产品的主要服务目标,农村公共产品的具体范围大体可分为: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主要是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服务的基础设施;农民生活性公共产品,主要是与农民人居环境建设以及与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相关的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性公共服务,主要是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设施。

在我国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基本达到国际水平的同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已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水平很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0%。乡经济发展差距虽已存在,但差距不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乡生产基础设施的差距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仍是以农业产业为主,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实际上彰显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城市工业基础设施的差距。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

2、耕地面积减少,地力下降。1998~2004年,我国净减少耕地1.08亿亩,全国耕地面积中70%以上是中低产田。

3、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只有48%。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36.5%。

4、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率只有30%,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

(二)城乡生活基础设施的差距

住宅、路、水、气、电是现代人必备的生活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在城市都已完备,但在农村都才刚刚起步。目前,全国还有145个乡镇、5万多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只有14%的村庄有自来水或供水设施,全国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还有2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全国6成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符合卫生标准的厕所,村内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是一片空白,每年约1.2亿吨的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乡镇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农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进入河流、水塘,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

(三)城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的差距

从最主要的教育、卫生和文化设施考察,农村居民在享有国家教育、公共卫生资源以及文化设施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教育方面,仅以中学学校数计,每百万城镇居民拥有的中学校数是农村居民的1.6倍,拥有的高中学校是农村居民的8.8倍;卫生方面,我国占总人口30%的城市居民享有80%的卫生资源;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仅享有20%的卫生资源;文化设施方面,城市居民拥有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有先进的电信网络系统以及各类培训机构等等,而广大农村地区尚有2.3万多个乡镇没有文化站,尚有5000多万农民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在质量和范围上的差距,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凸显。首先,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民增收。特别是在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产业构成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制约了农民增收。尽管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投入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的势头,但从收入绝对额来看仍然很大。其次,生活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出门难、饮水难、取暖做饭难等都是摆在8亿农民面前的现实问题,这种生产生活条件,不仅给广大农民套上繁重劳动的重枷,更阻碍了农民视野的开拓,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再次,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村的长远发展。现代社会,教育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崛起和腾飞,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直接造成广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匮乏;卫生基础设施落后也使广大农民就医困难;文化设施落后更是造成农民信息闭塞,在这个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闭塞无疑就加剧了落后。

二、我国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与城市公共产品相比,农民生活性公共产品和农村社会性公共服务与城市相应的公共产品没有根本的区别,是城乡公共服务是否均等化的重要反映,因此各级政府更容易将公共产品的供给重点放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和社会事业方面。而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是农村特有的公共产品,是农业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我国特殊的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更说明了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地位。

但是,目前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差距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公共产品方面。从中央政府投资安排比例来看。1998年中央政府投资用于农林水利基础设施的比重占到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70%。2005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7%。相应地,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比重,从1998年的30%提高到了2005年的45%;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则从1998年基本没有安排,逐步提高到2005年的近70亿元。由此可见,相对于农民生活性公共产品和农村社会性公共服务方面,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反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其农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已经非常有限。但是,为了提升本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补贴政策,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的公共产品提供。近年来在WTO规则下,发达国家更加注重运用财政公共投资和绿色补贴,实施对农业的支持,如政府

运用财政手段在农田保护、水利、病虫害控制、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咨询、检疫、农民职业培训、公共产品的财政投资、地区援助计划等。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例,美国每年的农业财政补贴达到8000亿美元;欧盟每年用于农业发展支出占总预算的50%以上;日本对农业的预算支出相当农业净产值的50%。加大对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处于工业化初期及中期的国家保护和发展农业的普遍规律。

三、加大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阶段。在现实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负担能力和农村基础设施状况下,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首要的基本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农业基本生产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大国,我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实施对农民的粮食直补政策。直补政策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限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而且容易与世界贸易规则产生抵触。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保证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的科学发展。

基于政府财力状况和农村现实发展水平,单靠政府或者农民自身的力量都不可能负担巨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因此,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做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必须动员各方力量,既依托政府投资的核心领导和带动作用,也倚重市场,形成政府、农民、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

一是中央政府投资自身要建立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减少年度间波动。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保持农业基础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并加大交通、水利、农业、林业、通信、文化等中央部门的支农投资。

二是强化地方事权。调动地方政府投资力度。加大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实现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等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中央政府可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地方政府投资。

三是运用税收、补贴、“以奖代补”、公私合伙经营等多种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及社会投资。目前一些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由企业负担,如农网改造项目主要由电网公司投资、村村通电话工程主要由6大电信运营商投资等,也有不少社会投资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要积极探索公私合伙经营模式(PPP)、研究适宜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等,为企业及社会投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

四是改革现行的投资管理方式,实行农民民主决策。农民民主决策,就是将项目的决策权交给农民。规划批准并确定对村的总体补助额度后,政府不再审批具体项目,而是监督项目建设和验收考核。农民在规划范围内通过投票等方式进行民主决策,自主选择建设项目。这样就确保了政府投资切实用到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项目建设上,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农民投资投劳和加强管理的积极性。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篇5

关键词:示范农业;青州

现代示范农业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域,具有产业布局合理、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征。青州市位于黄淮海农业生态区1中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北部,南靠沂山,北临鲁北平原。青州市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优越,农作物种类齐全,农业生态多样,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具备极好的开展示范农业工作的条件。

1 青州具备黄淮海生态区典型的自然条件

(1)青州地处黄淮海农业生态区中东部,四季分明,水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青州常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2.0kcal/cm2,年均生理辐射总量为59.8kcal/cm2,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8h(2500~2800h);全市年平均气温12.7℃(7.7℃~19.2℃),大于10℃积温4331.7℃,年平均无霜期达191.7d(185~211d);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1.5mm(1058.2mm~313.3mm),全年蒸发量为1497.7mm。与本生态区年降水400~900mm,7、8月份占全年量45~65%,10℃年积温3000-4800℃的自然条件,具备高度一致性。

(2)青州山区、平原面积各半,两者之间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显著。低山丘陵、河谷阶地、山麓平原三个地貌类型,十三种微地貌单元,既为青州赢得了地质公园的美誉,也为示范农业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全市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高程差达938.1米,大致分三个阶级,在造成棕壤、褐土、潮土、砂浆黑土垂直、区域性分布的同时,也形成了坡积、冲积、洪积、浅湖沼相沉积物等多种成土方式,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观。

(3)青州工矿企业较少,污染小,空气清新、水质较好、土壤质量优。2006年以来,青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三名一强”生态文明新青州的目标,全市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青州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天数达到357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分别为0.057mg/m3、

0.049mg/m3、0.037mg/m3;青州地下水水质较好,常年pH值在7.3~7.9,总硬度123~265mg/L,矿化度0.419~0.740g/L;青州土壤质地以中壤为主,轻壤、重壤也有分布,土壤pH多在6.5~8.5,有机质含量5.0~20.0g/kg,绝大多数土壤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优良标准。优良的自然环境为示范农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2 区位优势

(1)青州市地处山东省的中心位置,位于山东滨海与内陆的缓冲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与联动区的连接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青州背靠内陆鲁中腹地,兼有内陆区劳动力富集、土地广阔、生态环境优美优势,又有滨海地区经济结构完备、物流发达、产业集群园区等高端产业高地的优势,重点推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后花园和服务基地的发展方向,为发展旅游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端示范农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2)青州交通便利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青州市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潍坊西部的交通枢纽,西距济南150km,东距青岛240km,距青岛港200km。胶济铁路和新建的胶济客运专线横贯东西,地方铁路益羊线与正在修建的德大铁路和大莱龙铁路(山东铁路规划的北横)连接南北,青州市站每天有多达50趟列车,其中动车组14趟,是全国动车经停最多的县级车站之一。公路方面有G20高速和长深高速公路在境内十字交叉贯通,309国道、230、226、227、325等省道穿境而过。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汇聚了四方人才,辐射周边县市,使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青州自然灾害较轻

自古有“黄河水淹九州,唯有青州不担忧”,一方面由于青州市地势南高北低、高程差较大,排水通畅,一方面是由于夏季东南暖湿气流带来的云团被南部山区阻隔,平原地区不易形成暴雨等灾害天气。青州虽然位于无棣―青州―诸城5.5级左右的中强地震带上,但地震次数较少,有记载的仅有公元508年、1518年、1533年、1593年、1668年、1829年的六次,自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尚无较大地震的记录。2012年新增成片造林 6.9万亩,植树 144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3.6%。青州气温适中,自然灾害较少,对示范农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3 青州农业优势明显

(1)青州历史悠久,传统种植业非常发达。青州原为诸候封地,是过去青州府所在地,曾是益都、寿光、乐安(广饶)、昌乐、临朐、沂水、莒县等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州农业生产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东夏镇苏埠屯村出土的一百多座商代墓葬,说明至少三千多年前,就有先人聚居在此。青州农民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培新、农牧结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山丘地区是果品生产基地,核桃、山楂、蜜桃、李子、柿子、软枣等栽培历史悠久,平原地区是粮菜生产基地,盛产各种粮、菜、瓜、果、烟草等。

(2)青州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农田基本建设配套率较高。几年来通过旱作农业、小流域治理、小农水改造等项目实施,山区进行了塘坝截留,修建了囤、窖、池集雨设施,实现了一峪一囤,一园一池,一亩一窖,最大限度的改善了山区旱地的水浇条件,同时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果、整修地堰、坡改梯、林-田-路配套等综合治理措施,达到了泥土不下山、雨水不乱流、抗旱保水土、粮果双丰收的效果。平原则推广了畦块改造、秸秆还田、秸秆过腹还田、深耕改土、林田路渠综合配套、标准农田建设及微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果园与蔬菜水肥一体化和小麦、玉米高产攻关等项目,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壤地力和抗旱能力,也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高效益,2011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达到44.0万吨。另外,青州还通过大规模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优化了农民能源结构。

(3)青州种植业产业调整完成,特色鲜明。已经形成瓜菜、果品、花卉、畜牧、优质粮5大支柱产业,区域化、规模化效果明显。一是形成了以谭坊为中心的12万亩塑料大棚西瓜-辣椒(豆角)生产基地;二是以东夏为中心的大-小拱棚万亩大姜基地,以益都街道为中心的小拱棚万亩韭菜基地;三是以高柳、何官为中心的日光温室万亩长茄、万亩西红柿反季节种植基地;四是沿弥河两岸的弥河镇、黄楼街道7000亩银瓜基地;五是黄楼街道、益都街道的10万亩花卉基地;六是以王府街道、邵庄镇为主的8万亩蜜桃基地;七是以弥河、东夏为重点的食用菌160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八是优质小麦基地,全市推广了济南17、济麦22等优质良种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0多万亩;九是以王坟镇为主发展有机农业基地。在产业集中区域,可以集中开展各项配套技术、示范工程的试点工作。

(4)种植作物门类齐全。青州物种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品种繁多。已经种植的粮经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花生、大豆、绿豆、高粱、谷子、烟草、西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豆角、胡萝卜、黄瓜、苦瓜、东瓜、瓠瓜、大姜、油菜、白菜、芹菜、扁豆、山药、牛蒡、苹果、樱桃、桃、核桃、柿子、李子、软枣、枣树、银瓜、蓝莓、食用菌等共计126个,弥河银瓜、青州蜜桃、敞口山楂等特产远近闻名。青州种植作物种类多的原因,一是因为自然条件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二是通过反季节温室、塑料大棚等农田设施改变了光热条件,使一些作物生长成为可能,三是不少农业公司和种植户积极进行引种、试种,将一些物种引进青州进行种植。

(5)种植作物模式多样,生态景观丰富

青州农业不仅种植模式多样,生态景观也十分丰富。青州农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出不少套种、轮作模式。如在反季节种植的何官镇,既有一年一茬的日光温室西红柿(秋10月到夏7月),也有一年两作的春茬西瓜套豆角,一年三作的春土豆+夏西瓜套甜椒+秋冬大葱,还有一年四茬的春夏秋三茬西瓜轮作瓠子;而同样是胡萝卜,就有早春、晚春、夏季播种三种种植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除渔业生态模式外,几乎所有的黄淮海生态区种植模式在青州都能找到。既有农林复合、农田套复种、秸秆还田、互生互利的立体种植模式,也有农牧结合、种养业与残遗食物链相结合、沼气发酵为纽带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也有种-养-加工相结合的开放复合型模式,山区有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模式,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以林果业为主、果-农-牧业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有坡改梯、节水灌溉与覆盖保墒、果园覆草等综合的旱作农业模式。多样的种植模式、丰富的生态景观为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

(6)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积极推进优质农业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机农业得到较好较快发展,农产品品质稳步提高。在王坟、庙子、邵庄等山区镇重点发展有机旱菜、有机小杂粮和有机果品;益都街道、高柳、何官、谭坊、东夏等镇重点发展有机瓜菜。到2011年,已建成山东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九州农庄蔬菜生态园、青州市一正有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青州东峪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市级有机农业示范园和15个镇级示范区,有109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

4 经济发展好,具备较强的示范承载能力

(1)农村经济实力较强,市场竞争充分

2011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3.3亿元,增加值36.2亿元。年末耕地总面积达68153.7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9656hm2,其中粮食作物76633hm2,经济作物33023hm2;实现粮食总产44.00万吨,蔬菜总产109.90万吨,水果9.84万吨,肉类9.90万吨,禽蛋3.19万吨,奶类5.64万吨,全市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构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

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已完全市场化。到2012年末,全市已经有农药经营门店592家,种子经营门店487家,化肥、农膜经营门店2071家,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市场内所有的资源都已经被调动,市场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地位,质量也有保证。

(2)农民普遍具备种植、施肥等科学知识

青州农民不仅在历史上创造了持久的辉煌,更从90年代初期开始了设施农业的实践与探索,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田间管理、科学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经验,很多生产实践都走在了理论研究前面。青州市农民文化水平较高。据2011年对100农户247人进行的调查,具备大专、中专、高中、初中文化的人数分别为7人、6人、24人、131人,占比分别为2.8%、2.4%、9.7%和53.0%。近年来,市农技部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绿证”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形式,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健全

2011年,青州的部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5家和72家,龙头企业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行业协会、统一生产标准、实施品牌战略等措施,增强在生产管理、原料采购、产品质量标准、产品销售、纠纷处理等方面的协调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市场进入和谈判能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合,显著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证了市场稳定与农户收入。青州市各类专业合作社也得到长足发展,以互惠互利、联合协作、自我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90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84家,农民地盘股份合作社62家,农民专业协会44家。共吸纳4万农户、近12万农民参加,分别占农户和农业人口的

21.01 %和21.60 %,农民参股资金达4000.0万元,涉及粮食、蔬菜、瓜菜、花卉、食用菌、养猪、养牛、家禽、养羊、农机、地盘流转、资金互助、乡村驴友等各个领域。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示范农业的主体,承载力较强,辐射与影响范围大,适合示范农业的试点与推广。

(4)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有保证。

青州市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县、镇两级均配备专职农技推广人员,近年来,又通过推广国家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理顺了农技下乡最后一公路的关系,农业科技队伍得到不断壮大,县、乡、村三级农技人员服务体系得到完善。2012年全市共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2.84万人,其中农业技术干部664人,职业农业中学2处,在校学生1560人,市农业广播学校在校学员2500名,绿证培训人员共计23700人。

市政府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制定了《青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见》、《青州市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建立市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处,并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在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管理办公室,实行农产品质量属地管理;在各镇(街道)、基地、重点龙头企业设立农产品检测站点;基地实行生产过程档案化管理;通过全面完善市场准入、准出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

(5)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完善。

在流通领域,青州市创新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创建了瓜菜直采直供的“农超对接”模式。围绕实现农民、基地、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打造购销环节少、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产品购销网络,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资供应、科技服务、产品推介、市场物流、资金互助、信息管理”环节为切入点,建立了从产地直供超市的“农超对接”模式。临近寿光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专业交易市场,在本市有农业部定点蔬菜批发市场一处,有仓容量达10.5万吨的国家大型粮食储备库一处,产地批发专业市场60余处,蔬菜专业合作组织81个,有各类蔬菜营销经济人1000多名,各基地已同国内十几家大型超市签订了瓜菜、杂粮直供协议,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物流业发展迅速,专业物流企业发展到980家,各类市场发展到209家。完善的农产品销售队伍与渠道,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也为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6)青州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2年,青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9.1亿元,增长1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6亿元,增长22.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1亿元,增长2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2亿元,增长16.7%;新增贷款76.4亿元,增长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增长16.6%。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 13.4%。青州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列第71位,为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青州自然、区位条件优越,发展农业示范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具备开展农业试点工作无以伦比的优势。自2000以来,青州市陆续获得部级生态建设示范区、部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中国花木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篇6

关键词:科左中旗;玉米生产SWOT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2

一、引言

1.研究背景及意义

通辽市科左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是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自2003年以来,粮食产量保持了连续增长势头,总产由2004年的76.5万吨到2013年的277万吨,实现了“十连增”,其中9年位居自治区第一,并于2004年以来连续9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其中四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一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科左中旗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常年播种面积在370万亩以上,约占总播种面积541万亩的69%;总产量在215万吨以上,约占总产量277万吨的78%。但在发展中遇到了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本文对科左中旗玉米生产问题进行简单的SWOT研究,分析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产量的原因,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左中旗玉米生产的原因及过程特征,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提高玉米产量,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以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生产,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郑少峰、邵建成(2003)对农作物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影响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在生产中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在研究中发现了在作物生产过程中,自家的牲畜的劳动量和农家肥的使用量都越来越少,但是其他的生产资料化肥、喷洒的农药和大型机械等使用在逐渐的增长,这就说明了农民在粮食生产投入这方面与以前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农业方面使用的大量的生产资料,成本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魏剑锋(2009)分析了影响中国粮食供给量的因素,主要从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增产能力方面入手,深入的研究了中国农村的劳动力情况,可以适当的转移劳动力,这样就可以使人均占有面积增加,提高土地的使用量,对于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地形进行改造,增强土地的使用效率,政府要采取措施完善对粮食的补贴,从侧面提高农民的积极性,间接的提高粮食的产量。

莫塞迪・塔索姆比拉、樊胜根(1997)分析了使用的IMPACT模型、还有美国农业部CPPA模型,而且分析了黄季棍的粮食模型,主要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中国未来的粮食供求量,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并不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因素受到地理位置、农作物的生产资料使用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二、科左中旗发展玉米生产SWOT分析

1.科左中旗发展玉米生产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科左中旗地处北纬43。32′~44°32′,东经121°08′~123°32′。位于大兴安岭东南边缘,西辽河北岸,是松辽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平原地貌。

(2)土地资源丰富。科左中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地势平坦,连片集中,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建旗初期,全旗总土地面积约为33510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9%以上。据2011年科左中旗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11年科左中旗农作物播种面积300216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6707公顷,玉米的播种面积为246210公顷,是内蒙古主要的农业产区及商品粮基地。

(3)气候适宜。科左中旗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升温快、风沙多,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时间短,冬季寒冷干燥,与其他地区相比,春秋两季时间短、且温度变化迅速,夏季气温高且雨热同步,季平均降水量大约在269.4毫米左右,对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4)水资源较充裕。科左中旗境内有自然湖泊(水泡)158个,其中有9个湖泊已改建成中小型水库。是以灌溉的湖泊有80个,还有47个较大的天然湖泊。在境内有西辽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和清河4条河流。科左中旗地下水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年均储量约为17.62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为3.91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为342~425毫米。

(5)交通便利。科左中旗交通发达、通讯便利,境内有3条国道、四条铁路干线,分别为国道111线、303线、304线,平齐线、大郑线、通让线、通霍线。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6)作物品种优良。科左中旗盛产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花生、甜菜、蓖麻籽等经济作物。从吉林省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白城市农科院、通辽市农科院等地引进吉单209、澄海1、白沙1号、鲁资102、白葵杂6、哲单20、哲单14、通玉103、通蓖5、通蓖杂6、卡木衣元葱等农作物新品种124个,元葱秋育苗、甜菜纸筒育苗、化肥测深施、机械免耕等农业新技术18项,每年推广优良作物品种180余万亩。

(7)农田灌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科左中旗由传统的靠天吃饭、柴油机灌溉方式现在转变为电井灌溉,在旗政府统一、集中的在农田建造机井房,几乎在每一百亩田地中就有一座机井房,既方便农民灌溉,省力省财,提高收入;又保障了农作物的生长,保证产量增收。

(8)玉米销路广,不会造成积压。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内蒙古华夏杂粮有限公司科左中旗粮库,科左中旗欧里中心粮库,科左中旗敖力布告粮库等等为农民卖粮提供了方便,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科左中旗发展玉米生产劣势分析

(1)缺乏科学的化肥、农药使用技术。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按具体的土地性质选择化肥、农药,有很大的跟随性,一家农户用了好就觉得好而购买使用,而且很多人认为化肥、农药使用量越多越好,完全靠直觉来种植,不按科学施肥、打农药;更严重的是市场上充斥着很多假化肥假农药,长期这样使用不仅影响产量减少收入,更重要的是降低土地质量,破坏土地的有效成份,既伤民又伤土地,也不合算。

(2)玉米品种的选择有很大的盲目性。科左中旗领域内的玉米品种虽不说齐全,但品种还算挺多的,农民品种选择意识不强,一村农户种一个品种的现象很普遍,通过口头传播一人觉得好都觉得好,科学选种意识及缺乏,而且打着品牌旗号混进市场的假种子不尽其数。

(3)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基本的农业知识。很多老农民认为:“只要不是残疾都能种地”,之句话是没错但得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掌握一定的农业知识,做个合理的农民,是现代农业急需的人才。

三、建议

1.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稳定耕地面积,特别是保护好基本粮田面积是保护和提高科左中旗玉米生产能力的基础,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必备物质条件。同时守住耕地红线,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玉米生产。

2.改良荒碱地等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科左中旗耕地面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要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加大土地开垦工作力度,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未利用土地、低产田和受到严重破坏的土地进行开发整理复垦。只有加快开垦宜农荒地,搞好复垦改造治理,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才能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达到“粮食生产高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双赢的目的。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左中旗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农业抗灾能力较弱、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善科左中旗农业基础设施,为玉米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科左中旗始终把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重点来抓,但是在现有的灌溉体系下还不能充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求,因此要继续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积极扩大以节水为主的农田灌溉面积,提高以畦田为主的田间工程建设质量,不让水资源短缺成为粮食生长的“瓶颈”。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全旗玉米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粮食生产条件,从而把中低产田尽快转化成高产田,粮食生产也因此由低效益走向高效益。中低产田改造涉及面广,投入量大。在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相关资金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政府、其他社会投入的多渠道筹措资金的长效投入机制。

4.培养农业科技带头人

农业科技人员包片、包村,深入到嘎查村,指引、引导、培养农民,学习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让农民更好的从事农业活动。

5.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是发展玉米生产方面的重要保障。农业机械的应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以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节省劳动力使更多的农民有了更多的农闲时间,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其他工作。这样,农村劳动力就具有了“双重身份”:当在玉米足够满足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从农业中走出来,从事其他工作,增加额外收入;当在玉米生产出现大的波动时,他们又可以重新回到生产中,因为他们具有多年的种粮经验,能更有效地保证粮食生产。

6.加大对粮食生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政策扶持

2004 年以来,国家逐步取消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户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实行良种补贴和对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农户给予补贴。科左中旗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然而从目前玉米生产的实际情况看,玉米生产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征用农村土地补偿标准低,部分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和违法占地等问题突出。科左中旗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土地征用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奖励补贴方式,促进玉米生产长期而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Thompson,L.M.W,Water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of Soybeans in the CentralUnited States.Agronomy J.62(1970):232-236.

[2]祝美群,白人朴.我国粮食区域平衡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06).

[3]张素文.湖南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01).

[4],王玉斌,谭向勇.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与贸易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01).

[5]黄季馄,等.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水稻生产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1995(09).

[6]方福平,王磊,廖西元.中国早稻生产波动及成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02).

[7]杨春,陆文聪.中国玉米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4 年[J].农业技术经济,2007(04).

[8]郭志超.我国玉米生产函数及技术效率分[J].经济问题,2009(11).

[9]朱希刚,张社梅,赵芝俊.我国棉花生产率变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04).

[10]张社梅,赵芝俊.1998-2005 年我国棉花技术进步贡献的测算及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02).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篇7

关键词:吉林省东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能有效地破解环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承载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价值变现的契机,进而达到生态强农、富农效应。同时,生态农业对于治理食品不安全、增进居民健康的现实意义也不言而喻。然而,生态农业却在社会的千呼万唤中成长的很艰难,其产出体量远低于社会需求的期望,因此成为农业市场中的稀缺产业。洞察生态农业演生机理,厘清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基础,提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对于促进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健康成长的意义彰显、作用明显、影响深远。

一、生态农业形成机理的揭示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是一种融合生态学理论与经济学原理,耦合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经验方法,叠加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单体循环,进而均衡地创造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元效益的农业形态。生态农业内在形成机理有别于传统经验农业,后者是在生态系统循环机能基础上,采取在自然演进过程中植入人工因势驯化的内涵而形成,农耕文明的积淀史恰好诠释了传统经验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历程。纵观文献发现,学者们关于生态农业形成机理的观点,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认为由外生变量催生、内生变量推进的机制能较好地揭示生态农业形成的机理。外生变量主要包括由高端消费人群需求、政策和生态农业技术。一般而言,高端消费人群源于追求健康效用目标,依托支付高能力,对生态农产品形成强劲消费需求;制度和政策既是抑制“资源诅咒”效应形成的藩篱,又是创造经济后发优势的引导力量,有利的制度和政策,将为生态农业出现和发展创造有益的外部性条件;生态农业技术成功地研发与科研成果亟需转化的要求,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孵化提供了条件。由此形成高端消费人群需求推动生态技术与政策相耦合,为生态农业开启生命过程准备了条件。内生变量主要是资本、专业型劳动力、职业农民管理者。依托生产函数的经济机制内涵,内生变量会构造出生态农业有机体。在内外两类变量共振下,生态农业有机体具有了生命。在内外变量结合过程中,资源区位扮演了重要角色,资源区位因为兼具内外两类变量的属性,所以在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结合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古典经济学中的“粗放型经济租”佐证资源区位的经济外质性,同时“集约型经济租”又印证资源区位具有内质性,因此在具有资源区位优势的空间上,因为该区位在短期内具有创造超额利润的潜力,通过回波效应接受外生变量的辐射,推动内生变量走向结合。

二、吉林省生态农业衍生与发展的基础

吉林省东部地区属于泛长白山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布局的重要主体功能区之一,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让位于生态环境保护。这种发展定位既划定了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边界,又为生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契机。该地区由通化、白山和延边三个地区和23个县构成,方圆8.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5%,水资源占全省总水量的74.79%(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的水资源总量298.3亿立方米,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1.58%),动植物物种占全省88.13%(数据来源: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2015)。资源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良,山野特产丰富,天赋绿色资本,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发展条件,吸引外生变量投入指向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产品因为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出10倍以上,所以可将其比拟成农产品中的奢侈品,对应的需求收入弹性值大于1。2007-2015年期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1.13万元增长到2.49万元,年均增长11.95%,恩格尔系数从32.3%下降到25.8%,佐证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约束普遍放宽,受需求收入弹性规律作用,吉林省消费者将对生态农产品衍生需求。同期数据显示,吉林省中、高收入以上人群消费支出占社会消费总支出比重由32.18%增长到85.19%,其食品消费占社会食品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8.46%增长到42.24%,在健康效用目标引导和需求偏好指向作用下,吉林省中、高收入人群将倾向于消费生态农产品,吉林省东部地区的“长白山制造”品牌已在吉林省内家喻户晓,由此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产品拥有强需求优势。目前,国家以政策项目为依托,正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例如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项目、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等,吉林省在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加推过诸如“退耕还田制度、中小河流治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土地重金属治理政策、测土配方施肥政策、循环农业政策”等,据此,来自国家和吉林省两个层面并指向泛长白山生态保护区的制度和政策,呈现出“有结构、成体系”的特点。在国家、吉林省农业制度和惠农政策均取向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背景下,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衍生的土壤被培厚。2009-2014年期间,吉林省农业R&D经费由8.14亿元增长到130.7亿元,2010-2014年期间,农业科技特派员由13201人增长到14621人,截止到2016年,农业科技组织162家,农业科技人员5万人左右,农业技术名义转化率为70.89%,实际转化为30%左右,依此吉林省有充足的科研力量向东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辐射能量。东部地区拥有人参、食用菌、浆果等特产技术研发地,能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本土化技术支撑。针对资本、专业型劳动力、职业农业管理者才能等内生变量而言,如下表所示,2015年吉林省东部地区17个主要市县数据显示,农业林水事务财政投入859471万元,主要用于环境保护、农业基础条件改造和农业发展事业,为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资本支持;在22.28万农业总人口中,专业型劳动力数量达到2.046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473人,能为东部地区开展生态农业管理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数据来源:由2015年吉林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综上所述,“健康链”价值观引致居民对安全农产品的消费心理,进而生成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各个层面制度与政策培育出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衍生环境,诱导农业技术流向东部地区并与本土技术相结合,为其生成生态农业提供了支撑条件。东部地区内部资本与专业、专职劳动力的基础储备,为其生态农业的孵化奠定了充要条件,因此,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存在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在区位优势的关联下,内外变量相结合,将会促成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育。

三、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的瓶颈

(一)生态系统修复时间成本大

长期以来,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在传统生产方式下,耕地生产能力对石化投入物产生强劲的依赖,完全解决石化农业的影响,需要一个漫长的生态恢复过程;动植物资源由石化农业的适应性变迁到生态农业的适应性,同样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自然演进过程。对土地而言,吉林省东部地区历来是我国人参的重要生产之地,目前当地园参、平地参生产对耕地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一般参地要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非参生产。总而言之,欲使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经济产出功能,需要以牺牲边际生产力为代价,支付高昂的时间成本,然则,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既得利益增量必然会受到损害,由此羁绊生态农业衍生与发展壮大。

(二)缺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范式

受制于生态农业理论设计的缺失,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操作方式缺乏,有效模式范式缺位,加剧生态农业运行风险,熔断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的关联,由此抑制生态农业顺利形成与正常发展,进而引发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尴尬。

(三)服务结构不健全,不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

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壮大,需要完善的指向性配套服务体系给予支撑,其中,信息、技术、物流是重要的服务元素,然则,这些服务供给目前都比较稀缺。首先,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不足,针对生态农业的信息平台尚未出现,使得生态农业无法获得各类市场信息的支持,正是源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导致市场搜寻、谈判等交易成本高昂。其次,有效技术的供给与获得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命脉,目前,吉林省东部地区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体系,虽然有本土化技术研发基地,但是这些技术仅局限于人参等药材方面,具有高度专用性,由此使得有效技术供给十分不足;一些地区虽然与省内外各类研究机构构筑了关联,但是这些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技术,因为其应用和推广成本高昂,所以无法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后,东部地区属于山区,物流业发展比较滞后,而且现有农产品物流均缺乏全程冷链物流装备,导致生态农产品辐射半径过短,从根本上约束生态农业规模的扩张。

四、对策建议

(一)构造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体系

紧紧围绕东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基准线,遵循生态原理,有序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建设,着力培厚生态系统的经济产出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项目攻关的方式,完成理论设计、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基础研究工作,重点推进资源保护性开发技术体系的研发、生态农业推广模式的孵化、生态农业多元发展模式体系的构造等三项工作,为在特定空间内因地制宜地开展具体的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支持。以长白山为中心,依托东部地区资源差异性和多样性,积极孵化四类生态农业模式。林下和林果生态农业模式。在充分做好林权资本化流转工作基础上,加快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高密度的立体林业体系建设,围绕人参和平贝等中药材、山葡萄、木耳、猴头、紫貂、梅花鹿、猞猁、林蛙等产品,开展林下生态农业生产;在低山和丘陵坡岗地,大力发展榛子、苹果、梨、树莓、紫莓、蓝莓、红松等树种种植,着力推进开展林果生态农业生产。立体农林复合型生态模式。在河流、河谷平原空间区域,利用地势相对开阔和平坦,土质肥沃,水网密集,气候温湿,光热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围绕水稻、蔬菜、瓜果、水产等产品,积极发展立体农林复合型生态模式。在小流域地区,利用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契机,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林、牧、渔循环生态生产。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在山沟空间建立稻、牛、猪、禽等种养加交错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依托食物链关系,构造农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条件,延长物质循环链条,努力推进“秸秆饲料沼气和肥料”、“稻鸭鱼”等循环生态生产模式。在半山区,利用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机遇,修建梯田,实行土地轮作、套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粮食生产,与牧业小区相关联,开展农牧循环生产。水源地保护开发模式。在水源地空间内,积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生产方式,肥料、饲料投入须是有机物,病、虫防治须是物理方法,产后与排放须经过清洁处理过程并达到排放标准,运营方式须是园区集中管理。

(二)完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在新产品开发、市场建设、科技投入等服务方面,政府既要搞好长期的规划布局,又要提供优良的发展条件。第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努力发展交通运输网络,围绕农田运输、农村巷道,打通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建设,使农田运输道路、农村巷道与村际道路并网,进而增强吉林省东部地区农村、农业交通运达能力;切实提高农田和林地的水、电工程建设,为环境修复、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奠定现代条件支撑。突出信息服务基础建设,重点加强基站布局和网络全覆盖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物流基础建设,重点做好仓储、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公司并网工作,同时对全程冷链作业给予政策倾斜。第二,完善人才培育和技术孵化的支撑条件建设,政府需要利用行政资源和组织优势,构造指向吉林省东部地区的人才培育与技术孵化平台与基地,为吉林省东部地区顺利开展生态农业奠定内孵外联工作支撑。第三,应建立和完善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传播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和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为减少生态农业内部摩擦成本、外部交易成本,乃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奠定基础,并规避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趋同等问题。同时,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上面,政府对生态农业实体应该给予引导和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玉娟.东北生态农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2006(12).

[2]刘春.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宋鸽.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空间布局研究[D].吉林大学,2015.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篇8

案例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在人文地理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历年高考命题都有所涉及。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主要讲解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基本目标就是全面系统复习、夯实课本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结合高考考试说明,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地理知识迁移思维能力。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非常重视语数外三科,课后花在地理、历史等一些小学科上的时间几乎没有。因此,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要先用几分钟时间浏览课本的相关内容。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高考复习的状态,我在引入新课部分采用近三年的高考题,再由高考题引出本单元的考点。在课堂的后半段,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观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段视频,分析比较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

案例描述:课前,学生纷纷走进教室,看到教室后排黑压压地坐着几排听课老师,都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为了缓解学生们的紧张情绪,我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着平时我所收集的有关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图片。在轻柔的背景音乐声中,学生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并用视觉的神经感受着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

上课铃响了,我播放了江苏省前三年有关农业的几道高考题,问道:“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对有关农业的高考题的了解,谁能说出这些高考题主要考查了农业的哪些知识点?”学生踊跃发言,归纳出考查知识点主要是“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然后我总结出本节课内容的考纲要求:1.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及其特点;2.掌握我国主要农业区的生产条件。

在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时,我采用“图层叠加”的方式逐次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先自然条件:亚洲气候图、亚洲地形图,后社会经济区位条件:亚洲人口分布图。由于这是一节复习课,有关区位条件,我基本上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先让学生结合前面知识,回忆区位条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再对照所展示的图片进行分析归纳。针对学生的分析,我提了两个问题:1.如何评价季风气候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影响?2.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社会经济条件时,要不要分析其交通条件?学生踊跃发言,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基本都能够知道季风气候的优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但对该气候的缺点――“降水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往往想不到。关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较好,基本都知道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不需要分析其交通条件。

随着时间的流逝,本节课不知不觉进行了一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播放了两段有关“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视频。由于学生平时生活在城市中,对于农村生活非常陌生,对农业生产活动更是不了解。当他们观看着水稻的传统生产方式时,一个个瞪着惊奇的眼睛,感叹平时吃的大米原来是这样生产出来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推向一个小高潮。“同学们,我们刚才观看了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场景,谁能说说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在他们看完视频之后我提问道。由于在视频中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所展示的生产特征差异非常的显著,学生争相发言,并且基本上都能够比较归纳出在经营方式、单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和专业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最后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反馈时,其中我给出一道2012年江苏高考题,请学生结合“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思考: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并分析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2.判断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并说出其理由。第一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知识点的掌握,题目相对容易,经过对本节课的复习,学生的回答不错。第二道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水稻的生长条件需要高温多雨,而拉萨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我问了班上一个地理学得还不错的学生,可惜没有回答正确,后来又问了几位学生,回答还是不理想,最后在我的点拨下,终于把问题解决了。本题需要结合示意图中拉萨河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高度、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进行这两个地区之间对比,然后从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方面回答如何使种植水稻布局合理。

上一篇:心理素质的含义范文 下一篇:虚拟经济的弊端范文